B**M 发帖数: 74 | 1 佛说阿弥陀经分段正义
一、法会圣众同俱分
同俱者,俱此正修功德也。从来读弥陀经者往往徒慕西方之极乐,而未明极乐之意
境,徒知西方有相之庄严,而未达无相之功德庄严,徒发愿往生,而未解如何得往生之
义,徒知西方一门之义,而未通西方普门之妙。西方极乐世界者,圆遍十方,一普互摄
,至广大精密之佛土也。凡佛经文浅者义深,如此经与普门品等是,而经首特点出诸名
者,由舍利弗至阿[少/兎]楼驮十六人。为小乘偏空者,未能直证大乘,宏开般若,佛
转说有世界以为证,欲其勿偏空而转知有也。十六人中,特以舍利弗为首者,以佛为小
乘说般若必不离智慧较高之舍利弗也,是谓咐嘱。大菩萨中,以文殊为首者,明此经非
通般若不可,次阿逸多菩萨者,弥勒也。佛先说有相,以融归于性,可知性相融通,非
空非有,而极乐之意境始开,是谓护念。故此经不可仅执文字解,当兼从意境会,然后
知佛之广大慈悲矣。世有愿与诸圣众同俱而往生者乎,幸先除成见,俯纳鄙见,一试其
究竟如何。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
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叶,摩诃迦旃延,摩诃俱絺罗,离
婆多,周利槃陀伽... 阅读全帖 |
|
s*******1 发帖数: 191 | 2 这两天开始看《大威灯光仙人问疑经》,也叫《佛说第一义法胜经》,看到一段文章,
觉得挺好的。转过来分享。
佛在《大悲经》上说:“所有世界是业所作,是业所化。一切众生,是业所作,是业所
化,业力所生。”
佛又在《佛说第一义法胜经》的重译本上说过:“不离众生有业。不离业有众生。众生
是业。业是众生。汝当知之众生界者不增不减”
为什么你看到众生,没看到佛?
那是你的业力,有业看佛是众生,无业看众生是佛。
所以普贤菩萨的愿力是众生不尽,忏悔不尽。众生是业,他要把所有业都忏悔掉!
(普贤菩萨的这个忏悔法,太太太厉害了,快捡到,快装到自己的口袋里。)
有人会问:啊,那佛怎么还在度众生?佛的业力化现众生?佛还有业看到众生?
谁看到佛度众生了?是你嘛!!!谁看佛是佛人是人小狗是小狗?是你嘛!!!那是你
的无明妄念在那里流转,关佛嘛事呀????那是你的业力化现出自性佛在度自性众生
的场面,佛和众生都是你的业力造作幻化相!!
(诸佛代表性德,是自性中最美好的一面,美好的东西还有很多,比如能见到高僧大德
住世说法,看到友爱和睦等等。
如果经常看到别人做善事佛事,跑去嫉妒恨加酸的诋毁,噢呀,你不知道那是你自性化... 阅读全帖 |
|
s*******1 发帖数: 191 | 3 再说一个秘密,就是在上面那个基础上,继续往下破!
(要先破上面的链接疑问)
那众生和众生界都是俺的业力化现,也就是俺的妄念化现,那那那,难道这个世界就只
有俺一个人???
难道,诸法有我????有俺这个“上帝”????
来了来了,别急:
“我”也不存在!!!!诸法无我!!
“我”也是因缘众生的无明妄念!!!!!
(注意到没!!!前面唠嗑唠的是因缘众生是业力幻化,是俺自性化现,现在倒过来说
俺是因缘众生的妄念加持出来的。因为有这样的因缘众生,才有这样一个我,这种互相
依存的关系,就是空性!!!!
所以海涛法师在许多视频里在反复的说空性就是我和众生一体我和众生互相联系,不是
独立的存在。由于海涛法师一般是在讲世间法,所以他每次都只是轻轻一语带过,几乎
注意不到噢。(海涛法师是天台宗四十七代衣钵法脉,天台宗是什么宗?天台宗是最早
的禅宗!!!海涛法师是个接衣钵的人,他怎么可能不懂这些,他那是大慈悲心发现跟
众生讲东西,要先讲一般高兴有兴趣的)
那我执是什么???
就是俺把俺和众生分裂开!!!这样的话,就不空性了呀!
同体名大悲!!听过的八????)
(快来一个疑问,众生是幻,法门是幻,既然一...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4 为了防止「谭崔密意」的外洩,除了在开始「传法」之初,要谨慎观察被传法的对
象「成熟」了没有,在过程中要明辨谭崔法义中有两种「密意」,还要把将来「即身成
佛」所成就的谭崔「佛身」,当作矇驴的胡萝蔔,抬出来耍晃一下,本文正好就来评析
一下喇嘛教光怪陆离的「三种佛身」,请看原文:
原文:
"那波巴告诉我们:密意等同于曼陀罗法教,亦即誓愿法印,亦即秘密法教誓愿,
亦即谭崔密续法食总要等意;于中,报光身与化幻身智慧一起成就故;此中诸密,不应
显示."
前文中于第七条堕戒之第二项,有关「犯行」之第一段戒释只评析了部分内容,
今再续前文,从其原文中段开始讨论。宗喀巴此处,引那波巴之以「曼陀罗法教」、「
誓愿法印」、「秘密法教誓愿」来强化彼「密意」的重要性,给其信徒心理上的压力,
更说此为「亦即谭崔密续法食总要等意」。本来「法食」是佛说五种「出世间食」之一
,语出《增壹阿含经》〈卷第四十一〉 佛说:「夫观食有九事:四种人间食,五种出
人间食。云何四种是人间食?一者揣食,二者更乐食,三者念食,四者识食,是谓世间
有四种之食。彼云何名为五种之食,出世间之表?一者、禅食,二... 阅读全帖 |
|
f***2 发帖数: 162 | 5 入行论-安忍品
不嗔胆病等,痛苦大渊薮,
云何嗔有情!彼皆缘所成。
倘若你不会去嗔恨风、胆、涎病等,这些痛苦的出生之处,那为什么要嗔恨有情众
生呢?他们也都是各种因缘聚合而成的呀!
很多人对别人发嗔恨,其原因是他们认为别人制造违缘逆境,伤害了自己。其实,
仔细去分析,这种怨恨很不合理。作者在此指出:我们是不是对每一种加于己 身的伤
害都报以嗔恨呢?并非如此,日常中伤害人们最严重的莫过于风、胆、涎等各种疾病,
在遭受这些病痛的折磨时,人们并不会去对它生起嗔恨;而对伤害自己的有情,我们却
生起猛厉的嗔恨。这种现象确实有点奇怪:同样是带来痛苦的近因,为什么对它们有如
此截然不同的态度呢?
有些人或许说:风胆等病是因缘和合而生的现象,它们自己没有主宰,所以不必要
去嗔恨它们。然而有情对自己作伤害,同样也是因缘和合,自无主宰。怨敌本 身是五
蕴假合而成,由业风的吹动而产生了种种心念行为,由这些因缘的和合,而对我们有了
伤害行为,他们其实也是无有自主,就象木偶一样,因缘之线牵动,不得不做出种种行
动,致使我们感受伤害痛苦。
疾病的伤害与有情的伤害,既然同样是因缘和合而生起,那我们有... 阅读全帖 |
|
B***o 发帖数: 133 | 6 诸大乘经,带说净土者,多难胜数。而《楞严经·大势至念佛圆通章》,实为念佛最妙
开示。众生果能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以念,岂有不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近证圆通,远成
佛道乎哉?
大佛顶首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卽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
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
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二人相忆
。二忆念深。 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
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若众生心忆佛念佛
。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
曰香光庄严。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佛问圆通
。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
七大次第。先根后识。今识大后。方明根大者。以此念佛三昧。亦逗此方机宜。末世
众生。须依念佛得度。又四种三昧。同名念佛。念佛三昧。名为三昧中王。能摄一切三
昧故也。十六观经云。但见此菩萨一毛孔光。卽... 阅读全帖 |
|
q****u 发帖数: 1421 | 7 卷五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来虽说第二义门。今观世间解结之人。若不知其所结之元。我
信是人。终不能解。世尊。我及会中。有学声闻。亦复如是。从无始际。与诸无明。
俱灭俱生。虽得如是多闻善根。名为出家。犹隔日疟。惟愿大慈。哀愍沦溺。今日身
心。云何是结。从何名解。亦令未来苦难众生。得免轮回。不落三有。作是语已。普
及大众。五体投地。雨泪翘诚。伫佛如来无上开示。
尔时。世尊怜愍阿难。及诸会中诸有学者。亦为未来一切众生。为出世因。作将来眼
。以阎浮檀紫光金手。摩阿难顶。即时。十方普佛世界。六种振动。微尘如来住世界
者。各有宝光。从其顶出。其光同时于彼世界。来祇陀林。灌如来顶。是诸大众。得
未曾有。于是阿难。及诸大众。俱闻十方微尘如来。异口同音。告阿难言。善哉。阿
难。汝欲识知俱生无明。使汝轮转生死结根。惟汝六根。更无他物。汝复欲知无上菩
提。令汝速登安乐解脱。寂静妙常。亦汝六根。更非他物。
阿难虽闻如是法音。心犹未明。稽首白佛。云何令我生死轮回。安乐妙常。同是六根
。更非他物。
佛告阿难。根尘同源。缚脱无二。识性虚妄。犹如空花。阿难。由尘发知。因根有相
。相见无性。同于交芦。是故。汝今知见立知。... 阅读全帖 |
|
n********n 发帖数: 8336 | 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isdom 讨论区 】
发信人: neohorizon (horizon), 信区: Wisdom
标 题: 大乘佛教的产生与奥义书的关系ZT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Apr 20 07:40:17 2016, 美东)
大乘佛教的产生与奥义书的关系
在印度的哲学思想中,最大正统为吠檀多,最大异端是佛教,二者的相互关
系影响了印度思想史。大多数印度思想史家认为,佛教的基本世界观乃是从吠檀多奥义
书思想发展而来,实际上佛陀本人的确受到奥义书思想重大的影响,比如业力,因果,
三世轮回,苦,解脱,四禅八定,六道众生,诸天等等。但是前者的核心部分乃是在宣
扬形而上的本体论,籍禅修,苦行等方式,期待小我(本具自性)与本有的真常大我(
如来藏)合二为一而脱离三世轮回之苦,回归清净的本性。而后者的核心思想乃是利用
诸法缘起的理论,倡导无常,苦,无我等思想,通过正见断除错误的思想观念,认清事
实真相,再通过修习八正道断除贪嗔等习气,而得解脱。
佛灭数百年后,奥义书的思想日益深入的渗透到佛教中,使佛教的思想逐渐的产生... 阅读全帖 |
|
f***2 发帖数: 162 | 9 强烈推荐回家人老师的戒淫
戒淫(上篇)
这篇《戒淫》上篇,共分7大部分,分别是:
1.为什么要戒淫;
2.从相上看,正淫与邪淫的区别;
3.相上戒淫的原理(相上的淫是如何生成的);
4.如何戒;
5.戒不住相上淫的关键(戒淫的以后的事情);
6.根据不同的人建立的不同的戒邪淫模式(系统戒邪淫程序,心理测试等);
7.以后的问题。
里面还有很多小的标题,如现代人普遍的正淫观点,如现代人一些邪淫现象的生成等等
。总之会纵文化,含历史,看宗门,分正邪,破无明,说详尽,适现在,晓厉害。因此
对于大家的问题,如前面已经讲述范围中的,会立刻回答的,对于后面的要讲述的,可
能要过几天回答,见谅。
戒淫(上篇)
前言
偶尔心动,想写篇修行人如何将情执布施给法界的文章,将这个想法告诉白眉,白
眉嚷嚷道:“老师,你的烂尾工程太多。”想来也是,有好几篇文章都没有结束,还到
处心动发愿,实在不妥。
今日是佛陀的成道日,就找这个借口将《戒淫》上篇写完吧。
《戒淫》一共有3篇。
上篇是针对事相上淫欲心重,习气深,连相上的淫欲心都戒不了的人看的,主要就
是“誓不沉心”到“如如升起心”的应用。
中篇是针对事相上已经持... 阅读全帖 |
|
q****u 发帖数: 1421 | 10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4a4e6a00102v4uo.html
当我们在生活中,能够时时处处觉察自心,觉醒身心贪欲习气,那么,生活本身就是
修行,人间处处皆是修行者圆觉自性的庄严道场。当我们敢于直面自心,赤诚袒露身
心污垢,以无上虔诚的心地,供养如来究竟佛义,那么,我们在人世间所遭遇的一切
善缘、恶缘,都会因心转境,世间因缘皆会成为圆满佛陀的增上缘。这即是迷时佛度
众生,悟时众生度佛,觉悟者,随顺众生诸缘,度尽自心烦恼,心空则法灭,众生与
如来,同体一性,本来性空,随顺生灭,不取一相,清净周遍,如如不动,是名如来
。
修行者如实面对自心,观察身心,心灵深处,依旧有很多深重、细腻、很难察觉的习
气罪恶。可是,我热爱这些罪恶,因为他们是我心灵的错误,是心灵曾经迷失后历史
的见证。罪恶就是曾经的我,为何我要去回避他,否定他?
所以啊,我们要接受自己身心深处的罪恶,要去爱这些罪恶,要去理解、包容、宽恕
这些罪恶,因为,他们就是我们自我意识的组成部分。只有爱,可以温暖灵魂;只有
爱,能够融化恐惧;只有爱,可以善解一切冤仇。爱我们自己,原谅我们自己,接纳
... 阅读全帖 |
|
n********n 发帖数: 8336 | 11 大乘佛教的产生与奥义书的关系
在印度的哲学思想中,最大正统为吠檀多,最大异端是佛教,二者的相互关
系影响了印度思想史。大多数印度思想史家认为,佛教的基本世界观乃是从吠檀多奥义
书思想发展而来,实际上佛陀本人的确受到奥义书思想重大的影响,比如业力,因果,
三世轮回,苦,解脱,四禅八定,六道众生,诸天等等。但是前者的核心部分乃是在宣
扬形而上的本体论,籍禅修,苦行等方式,期待小我(本具自性)与本有的真常大我(
如来藏)合二为一而脱离三世轮回之苦,回归清净的本性。而后者的核心思想乃是利用
诸法缘起的理论,倡导无常,苦,无我等思想,通过正见断除错误的思想观念,认清事
实真相,再通过修习八正道断除贪嗔等习气,而得解脱。
佛灭数百年后,奥义书的思想日益深入的渗透到佛教中,使佛教的思想逐渐的产生演变
。从部派佛教的三世实有说,到大乘佛教绝对唯一的真如法性,最后于公元五世纪后产
生的如来藏佛教描述一切众生本具清净自性,真常唯心的内容,使原始的佛教成为了佛
梵杂糅的产物,逐渐被奥义书的思想所同化。
大乘佛教是公元前二世纪在古印度出现的新思想,... 阅读全帖 |
|
m***e 发帖数: 48 | 12 首发梦幻泡影吧吧
http://tieba.baidu.c.m/f?kw=%C3%CE%BB%C3%C5%DD%D3%B0%B0%C9&f[s=yqtb
感谢船兄
【第一章】——谋.算
【第二章】——最后的准备
【第三章】——内斗.外斗
【第四章】——一次鬼妖之战
【第五章】——死亡和造化
【第一章】 谋.算
「我是故意的。」在回来的路上,谢小玉用很轻细的声音说道。
谢小玉是故意如此,如果眞的需要保密,他会用传音的方式说话,但实际上,
他很希望旁边的人全都能够听到。
「你是故意的?」阑郡主张大嘴巴,吃惊不小。
原本阑郡主以为谢小玉这样发疯,是因为关心牠的缘故。
因为爱慕而失去理智,这是最说得过去的解释,不然刚才的行为太疯狂,攻
击明太子还好说,攻击行云城也没问题;但是对老龙王出手,三番五次将老龙王
的投影击散,如果还是故意的……那绝对是挑衅龙族的威严。
「你不怕牠杀了你?」阑郡主同样压低声音问道。
「我只是赌一把。」谢小玉笑嘻嘻地说道..「我赌上面确实在利用我们,确
实把我们当作棋子。」
阑郡主眨着眼睛,越发难以理解,道:「你我只是棋子,那条老龙王随手捏
碎一枚棋子又怎样?谁会找... 阅读全帖 |
|
t*****r 发帖数: 39 | 13 原文见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a79ed80101bj37.html
190.艺术哲学
在精神食粮里,除去佛法和宗教,一般世间文化人所喜欢的,那就是艺术了。按丰子恺
先生的表述:第一层是物质生活,第二层是精神生活(艺术),第三层是灵魂生活(宗
教)。艺术这一层也是修行人应该有所了解的。现在的欧洲人往往瞧不起美国人认为他
们根本不懂艺术俗不可耐,也瞧不起今天的中国人,说咱们是Live to work(为工作而
活着),象群蚂蚁一样只知道卖命地工作活在第一层,而他们是work to live(为生活
而工作),他们所谓的生活,一般就指艺术生活第二层,也就是欣赏绘画、戏剧、古典
音乐、滑雪、看斗牛欣赏残杀众生、以及英国富人喜欢的猎狐等等。欧洲人认为他们的
艺术生活已经很发达了,法国的绘画、英国法国的文学等等,都是足以引以为傲的、美
国人呢在这方面显得比较愚痴,多喜欢看一些比较低级动物化的东西,如打球、赛车、
马戏、脱衣舞、打拳等等,美国佬都是些没文化的暴发户俗不可耐,所以欧洲人瞧不起
他们。
实际上人类在一二层的创造都是附属于肉体的、只有肉身存在时... 阅读全帖 |
|
a***n 发帖数: 1993 | 14 藏传佛教格鲁派
刘立千著
一、 格鲁派的传承
格鲁派的创建人是宗喀巴【1】(1357-1419),他出生于青海省湟中县塔尔寺
地方,本名罗桑扎巴。幼年在噶当派寺庙甲琼寺【2】出家,依顿珠仁钦学显教,
对噶当派教义有了初步认识。由师劝说并助其赴卫藏深造。先后游学了当时有名的
噶当寺院,如德瓦坚【3】、桑浦【4】、聂塘【5】、纳塘【6】、玖莫隆【7】
等,依止聂塘巴?扎巴僧格【8】、耶协僧格【9】、聂温?衮噶白【10】、顿桑巴
【11】、噶希巴?罗桑【12】、仁达瓦【13】等学习了龙树的理聚诸论、慈氏诸
论、俱舍、律经、量论等,还听了噶当教典派的《道次第导引》【14】,系统地学
习了噶当派的教法,接受了噶当派思想体系。此外还依止穹布勒巴和萨迦派、觉囊
派、噶举派的诸多大师【15】,学习了密乘下三部瑜伽和无上部的《密集》、《胜
乐》、《大威德》、《时轮》等。他把噶当派和其它派别大德的显密教法熔为一
炉,构成他自己一套完整的教法体系,为他后来建立格鲁派打下了基础。当时,宗
喀巴所处的时代正是教派僧人争夺政权【16】,进行战争,醉心政治,佛法宗教无
人过问之时,以致寺庙戒律松驰,僧人放荡... 阅读全帖 |
|
a***n 发帖数: 1993 | 15 藏传佛教格鲁派
刘立千著
一、 格鲁派的传承
格鲁派的创建人是宗喀巴【1】(1357-1419),他出生于青海省湟中县塔尔寺
地方,本名罗桑扎巴。幼年在噶当派寺庙甲琼寺【2】出家,依顿珠仁钦学显教,
对噶当派教义有了初步认识。由师劝说并助其赴卫藏深造。先后游学了当时有名的
噶当寺院,如德瓦坚【3】、桑浦【4】、聂塘【5】、纳塘【6】、玖莫隆【7】
等,依止聂塘巴?扎巴僧格【8】、耶协僧格【9】、聂温?衮噶白【10】、顿桑巴
【11】、噶希巴?罗桑【12】、仁达瓦【13】等学习了龙树的理聚诸论、慈氏诸
论、俱舍、律经、量论等,还听了噶当教典派的《道次第导引》【14】,系统地学
习了噶当派的教法,接受了噶当派思想体系。此外还依止穹布勒巴和萨迦派、觉囊
派、噶举派的诸多大师【15】,学习了密乘下三部瑜伽和无上部的《密集》、《胜
乐》、《大威德》、《时轮》等。他把噶当派和其它派别大德的显密教法熔为一
炉,构成他自己一套完整的教法体系,为他后来建立格鲁派打下了基础。当时,宗
喀巴所处的时代正是教派僧人争夺政权【16】,进行战争,醉心政治,佛法宗教无
人过问之时,以致寺庙戒律松驰,僧人放荡... 阅读全帖 |
|
c****t 发帖数: 19049 | 16 101、献固本丹
陌天歌站在大殿上。小心地打量着这个更像宫殿的洞府。
灵玉为阶,奇石作柱,雕龙刻凤,仙气缭绕。她在心中暗暗惊叹,与这个洞府比起来,
那天道宗第一家族胡家的大厅,不过一俗世土财主,实在上不得台面。
但最让她吃惊的,并不是这个宫殿,而是龙榻上坐着的——应该说是躺着的那个人。
这是一个中年男子,看来比玄因师伯还要年轻一些,黑发短须,眉目温文,黄冠锦袍,
贵气逼人,面容与秦羲有五六分相似,那浑身慵懒放纵的气息,又完全不同。
此时,他倚在龙榻上,身边围着两个筑基修为的侍女,一人捧茶。一人捶肩,安安静静
,柔顺无比。
陌天歌心中纳闷,这位靖和师祖,怎么一点也不像个元婴修士?而且,玄清门是道门,
他哪有一点道家修士的清净自律?
想到一半,感觉到从龙榻上扫过来的目光,陌天歌连忙低下头,眼观鼻鼻观心,规规矩
矩地拂衣跪了下去:“弟子陌天歌,叩见师祖。”
秦靖和没应声,接过侍女手中的茶,将她们挥退。
陌天歌感觉到他在不紧不慢地打量着自己,便提了口气,有些担心这位师祖不满意自己
此次筑基失败——若是靖和师祖不再承认自己是记名弟子,她的地位可就尴尬了。
她心中七上八下,过了许久,才听靖和师祖语... 阅读全帖 |
|
b*****l 发帖数: 3821 | 17 行人修道简邪入正止观法门有五
一法有我无门(小乘教) 二生即无生门(大乘始教)
三事理圆融门(大乘终教) 四语观双绝门(大乘顿教)
五华严三昧门(一乘圆教)
第一法有我无门
夫对病而裁方。病尽而方息。治执而施药。执遣而药已。为病既多。与药非一。随
机进修异。所以方便不同。今偏就五停心中。为众生著我者。说界分别观。众生从无始
已来。执身为一。计我我所。然计我有二种。一即身执我。二离身执我。言离身执我者
。谓外道计身内别有神我者是也。广如经论中破。于此不更繁文。言即身执我者。执我
如来慈悲为破此病故。都开四药以治四病。其中别门各有药病。具如后释。言四病者。
一执身为一我。二执四大。三执五阴。四执十二入。言四药者。一色心两法。二四大五
阴。三十二入。四十八界是也。次释。若众生执身为一我而成病者。即说色心二法为药
。亦云。此中乃有色心二法。云何为一我耶。众生闻此遂即转执色心为实成病。即为开
一色即为开一心。色为四色。即四大是也。开一心为四心。即五阴中四阴是也。此乃是
四色四心。云何但执一色一心为一我耶。众生又即转执四色四心成病。佛即为合四大为
一色。即五阴中色阴是也。合四心为一心。即... 阅读全帖 |
|
f*******8 发帖数: 3612 | 18 这是冯达庵的著作中的一段,给出佛教发展大概的轮廓。
------------------------------
第三节 小乘发展期
释尊在世,三乘一乘虽无所不谈,总以小乘摄机至众。当时学风一若小乘为
无上正法;习大乘者甚属希有。五种法藏,亦以小乘部之经律论三藏最为需要。
实践此中教法,全仗导师之力。佛将涅盘,诸比丘相率哀求留寿,职是之故。
然佛则付嘱摩诃迦叶继承领导之位,以其洞达佛教真面目;且"头陀"第一为
大众素所景仰,足资矜式也。
佛示灭时,诸比丘再三请佛住世,佛言:"汝等不应作如是语。我今所有无上
正法,悉以付嘱摩诃迦叶。是迦叶者当为汝等作大依止。"此《涅盘经》卷二之言
也。头陀者,抖擞之义;谓振刷精神与烦恼奋斗也。必自刻苦始:衣粪扫衣;食
不过午;住在冢间,长坐不卧;以此为基,日常不觉其苦,庶能不被烦恼制伏云
尔。
佛教以一乘为正宗;三乘为预科。与一乘宗旨真实相应,即达佛教真面目。
习之精熟,能接十方如来法流转加持一切众生,使三乘学人皆得实证果位;否则
不足为三界导师。是故小乘领导之人,亦须先自明宗,乃有实力。灵山会上佛对
百万人天证明迦叶默...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19 意识之“证自证分”,一切俗人已能认知、确定其有,谓一切人于意识(含无念灵
知心)现起时,皆能于六尘境界之中了知自己所处六尘境界故;由了知自己正处于六尘
境界故,心中生起顺违之受,故有苦乐忧喜舍受等,已证实意识心确有“自证分”;由
有此“自证分”故,意识觉知心复又具有了知自己“是否正处于顺违之境中”,能观察
证实之,此已证实意识心确有“证自证分”。若如今时台湾诸应成派中观师于被余严辞
评论其无知时,正起种种瞋恨怨恼,却如植物人不能了知自己此时正处于起瞋恨怨恼之
违心境界,方得名为无“证自证分”也。是故,意识觉知心于六尘境界中,皆能了知自
身是否处于顺违之境,皆有“证自证分”也,非如应成派诸中观师之妄谓意识觉知心无
“证自证分”也。
如是,一切俗人尚能证知意识灵知心之具有“证自证分”功能,而彼等自认最有修
行、最有证量、最有智慧之应成派诸中观师,竟然不能觉知意识自己有“证自证分”,
真可谓指鹿为马、颠倒黑白之人也。一切应成派中观师,其实皆早已证知意识自己之“
证自证分”,只缘于欲维护其应成派中观之歪理,而故意颠倒其说罢了。
佛如是于第三法轮诸经中说第八识心无“证自证分”,复说意识心... 阅读全帖 |
|
a***n 发帖数: 1993 | 20 第3章 北宗正义
一、神秀门庭
弘忍之后,神秀一系成为北方势力最大、范围最广的一宗,是当时中国禅门之中心
,迨至唐中期以后,慧能一系方反攻北方,取代了北宗的地位,从此改写了中国禅宗史
。宋代以来的禅史灯录,基本以南宗谱系来写。推崇慧能一系,尤其对日后兴起的五家
七宗之禅的弘传,更是铺天盖地,使曾经盛行一时的神秀一系几近湮没,弘忍门下的传
禅之史亦被修正。长期以来,人们只能从南宗所传典籍中了解北宗禅法,这不免产生许
多不符史实之处,而曲解神秀一系。
神秀(605-706)生于隋大业元年(605),俗姓李,陈留尉氏(河南尉
氏县)人,年十三,“属隋季王世充扰乱,河南山东饥疫,因至荧阳义仓请粮,遇善知
识出家。便游东吴,转至闽,游罗浮、东、蒙、台、庐诸名山,嘉遁无不毕造。学究精
博,采《易》道,味黄老及诸经传。自三古微赜,靡不洞习。”他在游历期间,内外兼
修,博综多闻,受老庄玄学、《书》、《易》大义、三乘经论和《四分》律仪等儒释道
的全面熏陶,使他“说通训诂,音参晋吴,”具备了日后成为一代教主的才学。神秀二
十岁时,在东都天宫寺受戒,四十六岁至蕲州黄梅...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21 释印顺对佛法错误认知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他对涅槃法和缘起法都分不清楚、理
不明白,而根本的原因就是因为他否定了涅槃法——第八识如来藏。譬如释印顺他在《
中观论颂讲记》中说:【佛说的生死与涅槃,都建立在缘起法上。】2 释印顺这样说是
有严重问题的!如果生死与涅槃都是建立在缘起法上,那他前面所举《俱舍论》中说的
“若胜义法,唯是涅槃”就应该改为“若胜义法,唯是缘起”才对。那接著就要再进一
步来探究所谓的“缘起法”是因何而有这个缘起法?如果“缘起法”是本来就有的,那
么这个“缘起法”本身就应该是非缘起了,也就不该名之为“缘起法”。释印顺认为:
“执有生死外的常乐我净的涅槃,那就是‘增上慢人’了。”所以他认为涅槃“不过引
诱初机,劝舍生死入涅槃,岂真的有可舍可取!”因此他在《中观论颂讲记》的〈观缚
解品 第16〉己2 示正义中,解释 龙树菩萨的这句偈颂“不离于生死而别有涅槃 实相
义如是 云何有分别”说:生死与涅槃,系缚与解脱,这不是截然不同的两法。
生死就是涅槃,系缚就是解脱,“不”可说“离于生死”之外“而别有涅槃”,也
不可说离系缚之外,而别有解脱。因为在诸法“实相义”中,一切平等...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22 修学佛法有一个极重要的课题必须探讨清楚,否则再怎么努力修习都无法成功。这
个问题就是:佛法到底有没有本体之论?为什么许多人读释印顺的著作,到最后会发觉
读不懂,或无法信受而读不下去?例如释印顺说佛法无本体论;那么,我们就来探讨清
楚佛法的所说,到底是有本体还是无本体?本文主要以释印顺在他的《无诤之辩》书中
针对熊十力的《新唯识论》之内容的大力批判,来探讨释印顺否定有“本体”是否符合
佛法。
释印顺在书文中经常使用的手法就是“借刀杀人”,譬如他借用无本体论者之名来
批判本体论,他说:【无本体论者批评本体论说:“本体,只是观念论者好弄玄虚,而
妄构一个神秘的东西来作宇宙的因素”!】其实很明显地,这根本也就是释印顺他自己
的想法,而以无本体论者作他的替身,来阐述释印顺认为佛法是没有本体的谬论。所以
,他才会说:【佛法说涅槃,说空寂,不是以此为宇宙本体,以满足玄学者的求知欲,
是深入缘起本性而自证的。】
释印顺的所说,就是明确地表示:他认为佛法是不主张有本体的,只有说缘起而已
。所以,释印顺为了扞卫他的主张及地位,很努力地把主张有本体的学者熊十力批驳得
体无完肤。
释印顺说:【依佛法,... 阅读全帖 |
|
m***e 发帖数: 48 | 23 第一章 龙王变
月亮飞上树梢,四周灯火渐渐亮了起来,街道变得冷清,但是有些地方反而更加热
闹。
热闹的地方大多集中在县衙附近,最热闹的就是一幢三层多高、雕梁画栋的酒楼。
此刻酒楼宾朋满坐,就连最顶上的包厢都坐满人,座无虚席。
只听到一阵蹬蹬脚步声响起,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人快步登上顶楼,闪身进入一间
包厢。
包厢不大,里面坐着六个人,已经有些挤。
进来的中年人还没开口,坐在靠窗口的一位老者摆了摆手,然后指了指一张空着的
位子,道:“先坐下,喝口酒,润润嗓子。”
“谢师叔。”中年人连忙坐下,旁边早有一个年轻人拿起酒壶帮他倒酒。
中年人举起杯子一口喝干,这才说道:“我刚才将城内客栈全找了一遍,共有六群
人比较可疑,都是今天刚到,城里也没人认识他们,其中又以两群人最可疑,虽然分成
两批,却住进同一座院子。先住进去的是四个人,两个中年人和一对年轻男女,两个中
年人都有病,一个怕冷,身上总是穿着厚衣服,还戴着帽子;另外一个怕热,面黄肌瘦
,像个痨病鬼。后住进去的只有三个人,一男两女,女的女扮男装……”
此人条理清晰、口齿便给,片刻工夫就将打探来的消息说得清清楚楚。
“你说里面有一个痨病鬼?”为首的... 阅读全帖 |
|
S**U 发帖数: 7025 | 24 没读过杂阿含说五蕴无所有,无牢,无实,无有坚固?
杂阿含265经
世尊告诸比丘∶「譬如恒河大水暴起,随流聚沫。明目士夫,谛观分别。谛观分别时,无所有,无牢,无实,无有坚固。所以者何?彼聚沫中无坚实故。
如是诸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麤、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比丘谛观思惟分别。(谛观思惟分别时),无所有,无牢,无实,无有坚固;如病、如痈、如刺、如杀,无常、苦、空、非我。所以者何?色无坚实故。
诸比丘!譬如大雨,水泡一起一灭。明目士夫,谛观思惟分别。谛观思惟分别时,无所有,无牢,无实,无有坚固。所以者何?以彼水泡无坚实故。如是比丘!诸所有受,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麤、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比丘谛观思惟分别。谛观思惟分别时,无所有,无牢,无实,无有坚固;如病、如痈、如刺、如杀,无常、苦、空、非我。
所以者何?以受无坚实故。
诸比丘!譬如春末夏初,无云无雨,日盛中时,野
马流动。明目士夫,谛观思惟分别。谛观思惟分别时,无所有,无牢,无实,无有坚固。所以者何?以彼野马无坚实故。如是比丘!诸所有想,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麤、若细... 阅读全帖 |
|
s*******1 发帖数: 191 | 25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4a4e6a001012k59.html
现在开始讲“寂灭法的次第”。
这九个问题,是欧阳当时找到我之后,留给我的。两年给我一个问题。他说,这些问题
是当时的那个“我”留给他的。这九个问题,实际上都很简单。现在看,除了最后一个
问题,虽然已经证到了,但是“寂灭海”无法以文字语言去说。可以通过一切问题体现
寂灭实地,一切问题里面都包含它,都可以彰显他,这个就是“寂照圆觉”。
第一个问题:我是谁?谁是我?谁构成的我?构成的我又是谁?我从何处来,归往何处
去?
很像是“禅宗”里面的禅机一样。我是谁?谁是我?这个“我”,从最根本上说,是你
的“真性”被觉性蒙蔽,法性束缚,妄想蒙蔽真性,被三界业力“妄想”感召,进入三
界之后,被三界的最根本的“妄想”,这种“存在幻觉”,把“真性”给限制在“存在
”的“有”之中。但是,真性又通过“存在感”这种限制、这种妄想,体现出来了祂的
真性“生命力”来,这种生命力就是三界众生最早的意识-----阿赖耶识。所以,三界
的最高层,就是非想非非想的境界,祂什么都没有,没有“想”的波动,没有想的“意
”,... 阅读全帖 |
|
d******r 发帖数: 5008 | 2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athToTruth 俱乐部 】
发信人: xam (危机四伏中), 信区: PathToTruth
标 题: 一眼全集★现象生灭篇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Aug 23 15:08:14 2010, 美东)
这个不知怎么的文件没间隔了。yahoo mail不行了。全是乱码,我是先转到bbs信箱通过
切换encoding的trick转成显示成中文。在发到这里。
发信人: Paramita (★波罗蜜★), 信区: Wisdom 标 题: 一眼全集★现象生灭篇 发信
站: The unknown SPACE (Fri Jun 16 15:21:34 2000), 转信 发信人: WaiChi (
WaiChi),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Re: 处处有道的来由及其它 发信站: The
unknown SPACE (Wed Oct 27 02:21:09 1999) >但是这样还是有强说佛法的味道.不是
所有的东东都是有意义的. >这在道德经里是有说明的,白并不是白,黑并不是黑。只
是人把 >它们叫说黑和白,因此而有两极而有两执和两忘... 阅读全帖 |
|
d******r 发帖数: 5008 | 2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athToTruth 俱乐部 】
发信人: xam (危机四伏中), 信区: PathToTruth
标 题: 一眼全集★现象生灭篇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Aug 23 15:08:14 2010, 美东)
这个不知怎么的文件没间隔了。yahoo mail不行了。全是乱码,我是先转到bbs信箱通过
切换encoding的trick转成显示成中文。在发到这里。
发信人: Paramita (★波罗蜜★), 信区: Wisdom 标 题: 一眼全集★现象生灭篇 发信
站: The unknown SPACE (Fri Jun 16 15:21:34 2000), 转信 发信人: WaiChi (
WaiChi),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Re: 处处有道的来由及其它 发信站: The
unknown SPACE (Wed Oct 27 02:21:09 1999) >但是这样还是有强说佛法的味道.不是
所有的东东都是有意义的. >这在道德经里是有说明的,白并不是白,黑并不是黑。只
是人把 >它们叫说黑和白,因此而有两极而有两执和两忘... 阅读全帖 |
|
W*********E 发帖数: 197 | 28 《楞严经讲记》第八辑31-38页 簫平实先生著
“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不取无非幻,非幻尚不生,幻法云何立?”
“自心取自心”这一句,如果是会外的善知识,他们可能会这样解说:“我们这个离念
灵知出现以后,都是在执著自己这个离念灵知,所以就是在六尘里面去打转。”说老实
话,能够这么讲的人,虽然只是依文解义,却已经很难得了!纵使只是似是而非的说法
,我还是要赞叹的。因为他至少不落入意识中,不会把意识认定为常住无染的心。那么
“自心取自心”的真正意思是怎么说的呢?意思是说,其实都是如来藏在取如来藏自己
。譬如说,从如来藏心中出生了六根,接著以六根为缘而从如来藏心中又出生了六尘;
再由如来藏将自已所出生的六根与六尘为缘,如来藏因此又出生了六识;当六根、六尘
、六识都从如来藏心中出生了以后,接著是由如来藏出生的六识觉知心以及六根中的意
根,来执取如来藏所出生的五色根及六尘诸法,这不是如来藏心取如来藏心自己吗?这
就是“自心取自心”。
如来藏自己不取六尘,却出生了意根与六识觉知心,来共同执取如来藏自己所出生的六
尘,这才是自心取自心的的真正意思。当六根与六尘相触的时候就有六识生起,六识生
...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29 修学佛法有一个极重要的课题必须探讨清楚,否则再怎么努力修习都无法成功。这
个问题就是:佛法到底有没有本体之论?为什么许多人读释印顺的著作,到最后会发觉
读不懂,或无法信受而读不下去?例如释印顺说佛法无本体论;那么,我们就来探讨清
楚佛法的所说,到底是有本体还是无本体?本文主要以释印顺在他的《无诤之辩》书中
针对熊十力的《新唯识论》之内容的大力批判,来探讨释印顺否定有“本体”是否符合
佛法。
释印顺在书文中经常使用的手法就是“借刀杀人”,譬如他借用无本体论者之名来
批判本体论,他说:【无本体论者批评本体论说:“本体,只是观念论者好弄玄虚,而
妄构一个神秘的东西来作宇宙的因素”!】其实很明显地,这根本也就是释印顺他自己
的想法,而以无本体论者作他的替身,来阐述释印顺认为佛法是没有本体的谬论。所以
,他才会说:【佛法说涅槃,说空寂,不是以此为宇宙本体,以满足玄学者的求知欲,
是深入缘起本性而自证的。】
释印顺的所说,就是明确地表示:他认为佛法是不主张有本体的,只有说缘起而已
。所以,释印顺为了扞卫他的主张及地位,很努力地把主张有本体的学者熊十力批驳得
体无完肤。
释印顺说:【依佛法,...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30 修学佛法有一个极重要的课题必须探讨清楚,否则再怎么努力修习都无法成功。这个问
题就是:佛法到底有没有本体之论?为什么许多人读释印顺的著作,到最后会发觉读不
懂,或无法信受而读不下去?例如释印顺说佛法无本体论;那么,我们就来探讨清楚佛
法的所说,到底是有本体还是无本体?本文主要以释印顺在他的《无诤之辩》书中针对
熊十力的《新唯识论》之内容的大力批判,来探讨释印顺否定有“本体”是否符合佛法。
释印顺在书文中经常使用的手法就是“借刀杀人”,譬如他借用无本体论者之名来
批判本体论,他说:【无本体论者批评本体论说:“本体,只是观念论者好弄玄虚,而
妄构一个神秘的东西来作宇宙的因素”!】其实很明显地,这根本也就是释印顺他自己
的想法,而以无本体论者作他的替身,来阐述释印顺认为佛法是没有本体的谬论。所以
,他才会说:【佛法说涅槃,说空寂,不是以此为宇宙本体,以满足玄学者的求知欲,
是深入缘起本性而自证的。】
释印顺的所说,就是明确地表示:他认为佛法是不主张有本体的,只有说缘起而已
。所以,释印顺为了扞卫他的主张及地位,很努力地把主张有本体的学者熊十力批驳得
体无完肤。
释印顺说:【依佛法,此现实的苦...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31 在“对佛陀以及佛教批判”中 提出了一些观点。
容当一一辨正。
观点既然提出来, 佛教正法从来无惧一些所谓的批判。
不过,末法时期佛教正法确实面对着错综复杂局面。
佛门内外都存在着对佛法的不正确的知见。
首先要辩证的是:“佛陀不承认时空外的非五蕴的
本体的存在”。这也不是什么新观点。
这里上提一篇已发帖文来论证佛法到底有没有本体之论。
修学佛法有一个极重要的课题必须探讨清楚,否则再怎么努力修习都无法成功。这个问
题就是:佛法到底有没有本体之论?为什么许多人读释印顺的著作,到最后会发觉读不
懂,或无法信受而读不下去?例如释印顺说佛法无本体论;那么,我们就来探讨清楚佛
法的所说,到底是有本体还是无本体?本文主要以释印顺在他的《无诤之辩》书中针对
熊十力的《新唯识论》之内容的大力批判,来探讨释印顺否定有“本体”是否符合佛法。
释印顺在书文中经常使用的手法就是“借刀杀人”,譬如他借用无本体论者之名来
批判本体论,他说:【无本体论者批评本体论说:“本体,只是观念论者好弄玄虚,而
妄构一个神秘的东西来作宇宙的因素”!】其实很明显地,这根本也就是释印顺他自己
的想法,而以无本体论者作他的替身,来阐述释... 阅读全帖 |
|
z**n 发帖数: 22303 | 32 佛教网摘站:辨破《楞严百伪》——释愍生法师辨(1)
作者简介--释愍生
愍生法师,一九二六年出生。二十岁出家;早年亲近上海下仁老法师。一生专研三
藏,致力弘扬佛法,兴办佛教教育,培植人材。历任宝觉佛学院院长、住持,香港佛教
联合会义务司库。教学之余,常于海内外弘法,讲经说法四十年,辩才无碍,为教界所
称誉。对《楞严经》造诣尤深,曾讲述《楞严经》先后达十三次之多。今以法师精研《
楞严》之心得,驳斥吕澄作“楞严百伪”之谬说,堪称护法卫教之雄辩。
序
佛本无法可说,以有四悉檀因缘故,随机应说。若以无法可说而言,佛于四十九年
未说一字,以名言无实故。如以有法可说而言,离经一字使同魔说,以藉假修真故。无
论有说无说,主旨欲令众生,入佛知见也。由此可知,一切皆是佛法,又复皆非佛法,
以法无自性,故法不定法。《金刚经》云:“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又云:“法尚
应舍,何况非法?”若明此理,何需于鸡蛋里挑刺?
诸大乘经,皆以一实相理,即证其说。诸小乘经,以三法印,印定无误。试问《楞
严》何处乖违大小乘印?吕澄全以是非之心、庸俗之念、妄想分别,刻意制造过失,引
人随落深渊,诚乃罪过无边!况经四依说:“依... 阅读全帖 |
|
E******u 发帖数: 3920 | 33 第四节 转依论
在玄奘所传唯识学中,心体与理体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理体即清净法界,亦即真如、法
性;心体即第八阿赖耶识,即藏识、种子识。第八识之中蕴藏的无漏种子既是众生解脱
的根据,也是连接心体和理体的中介。唯识学的“三性”、“三无性”学说,一方面是
对“识”之体性的描述,另一方面又具有联结心体与理体的特别意义。“三性”中依他
起性最为关键,在某种意义上依他起之最终的根据是阿赖耶识,此识体所蕴藏的有漏、
无漏种子正是遍计所执性与圆成实性之所以形成的根源。通过依他起性,唯识宗将心体
与离言之心性(真如)之转依关系揭示了出来。同样,“相名五法”,一方面是对世间
诸法所作的一种分类说明,另一方面此五法之间的关系也蕴含了心体与理体之间的差别
与联系。与中土的“性宗”相同,唯识宗同持不可言诠的“离言真如”立场,窥基创发
的“四重二谛”,其目的正是试图以此将心体与理体紧密地联系起来。
“转识成智”是唯识宗将其心性论落实于解脱论层面的必然结果。凡夫不知外境非实、
离心无境的道理,若明了“唯识无境”之理,并且转变所依,就可实现“转识成智”而
解脱成佛。唯识宗以四缘论证“转识成智”如何可能,前二属于主观方... 阅读全帖 |
|
p******1 发帖数: 177 | 34 助念往生仪轨
助念者以清净心、悲悯心,在临终者或亡者面前,观想十方诸佛放光加持,自他切莫哭
泣等。若条件允许,则应于亡者头顶上方,摆设佛像、佛经等三宝所依,并供养灯、水
、香、花、果等。之后与大众一起念诵:
一、皈依(三遍):
南无革热雅(皈依上师)
南无布达雅(皈依佛)
南无达玛雅(皈依法)
南无僧嘎雅(皈依僧)
二、发四无量心(一遍):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愿诸众生远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三、发四弘誓愿(一遍):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四、三十五佛忏悔文(一遍):
南无皈依十方尽虚空界一切诸佛
南无皈依十方尽虚空界一切尊法
南无皈依十方尽虚空界一切贤圣僧
南无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
尊。
南无释迦牟尼佛 南无金刚不坏佛
南无宝光佛 南无龙尊王佛
南无精进军佛 南无精进喜佛
南无宝火佛 ... 阅读全帖 |
|
p******1 发帖数: 177 | 35 索达吉堪布 传讲
第八节课
前面说佛陀、佛法在胜义中不存在,佛陀不存在的原因下面有广说。佛法不存在的原因
昨天也讲了:法与非法都是不可得、不可取,心识语言无法表达,佛法的本质在胜义中
不成立为实有。下面还有一句没有讲完。
“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为什么佛法在实相中不存在呢?因为一切法皆是无为法,远离分别执著。诸位贤圣的
安立,也只是能证悟无为法的智慧上有差别。”
究竟实相中,实有的法不存在,无实的法也不存在,诸法本性远离一切执著,远离一切
法相,这是圣者入定智慧抉择的。《大幻化网》中说:“之所以承认法界一味清净平等
,乃是由圣者的根本慧定所得之故。”同样,一切诸法不存在,没有实相,也是依靠圣
者入定智慧而得出的结论。
此问题可以从两方面理解:一是在圣者的根本慧定面前,一切都是无为法,除此以外,
没有一个真正的实相,也没有有无执著;二是在圣者入定的时候,一切都是般若空性,
远离四边戏论。世亲论师说:“圣者入定时,灭除诸散乱,现前如来智智为无为法。”
圣者在入定的时候,灭除一切有为法的散乱执著,无为法的本来智慧现前。反过来说,
如果诸法的本性不是无为法,那必定是有为... 阅读全帖 |
|
p******1 发帖数: 177 | 36 索达吉堪布 传讲
第八节课
前面说佛陀、佛法在胜义中不存在,佛陀不存在的原因下面有广说。佛法不存在的原因
昨天也讲了:法与非法都是不可得、不可取,心识语言无法表达,佛法的本质在胜义中
不成立为实有。下面还有一句没有讲完。
“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为什么佛法在实相中不存在呢?因为一切法皆是无为法,远离分别执著。诸位贤圣的
安立,也只是能证悟无为法的智慧上有差别。”
究竟实相中,实有的法不存在,无实的法也不存在,诸法本性远离一切执著,远离一切
法相,这是圣者入定智慧抉择的。《大幻化网》中说:“之所以承认法界一味清净平等
,乃是由圣者的根本慧定所得之故。”同样,一切诸法不存在,没有实相,也是依靠圣
者入定智慧而得出的结论。
此问题可以从两方面理解:一是在圣者的根本慧定面前,一切都是无为法,除此以外,
没有一个真正的实相,也没有有无执著;二是在圣者入定的时候,一切都是般若空性,
远离四边戏论。世亲论师说:“圣者入定时,灭除诸散乱,现前如来智智为无为法。”
圣者在入定的时候,灭除一切有为法的散乱执著,无为法的本来智慧现前。反过来说,
如果诸法的本性不是无为法,那必定是有为... 阅读全帖 |
|
p******1 发帖数: 177 | 37 索达吉堪布 传讲
第八节课
前面说佛陀、佛法在胜义中不存在,佛陀不存在的原因下面有广说。佛法不存在的原因
昨天也讲了:法与非法都是不可得、不可取,心识语言无法表达,佛法的本质在胜义中
不成立为实有。下面还有一句没有讲完。
“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为什么佛法在实相中不存在呢?因为一切法皆是无为法,远离分别执著。诸位贤圣的
安立,也只是能证悟无为法的智慧上有差别。”
究竟实相中,实有的法不存在,无实的法也不存在,诸法本性远离一切执著,远离一切
法相,这是圣者入定智慧抉择的。《大幻化网》中说:“之所以承认法界一味清净平等
,乃是由圣者的根本慧定所得之故。”同样,一切诸法不存在,没有实相,也是依靠圣
者入定智慧而得出的结论。
此问题可以从两方面理解:一是在圣者的根本慧定面前,一切都是无为法,除此以外,
没有一个真正的实相,也没有有无执著;二是在圣者入定的时候,一切都是般若空性,
远离四边戏论。世亲论师说:“圣者入定时,灭除诸散乱,现前如来智智为无为法。”
圣者在入定的时候,灭除一切有为法的散乱执著,无为法的本来智慧现前。反过来说,
如果诸法的本性不是无为法,那必定是有为... 阅读全帖 |
|
a***n 发帖数: 1993 | 38 第6章 临济法门(一)——临济宗的创立
一、黄檗希运
禅宗自从南北分宗,就开始走上多头发展的道路,安史之乱以后,唐朝国势由盛
趋衰,而禅宗则名家辈出,山头林立,呈现出繁荣景象,宗密所撰《禅源诸诠集都序》
,谓其所述禅门诸宗“殆且百家”,南侁、北秀、牛头、石头、荷泽、保唐、赵州,诸
宗大师龙吟虎啸、各擅胜场,禅宗由此走向鼎盛。由于社会历史和文化传统等多方面的
原因,中晚唐以后,禅宗态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神秀的北宗禅,再也不见有名僧闻世
,而慧能的南宗在南方得到迅猛发展、广东、江西、湖南、浙江、福建、成为南宗禅的
策源地。其中又以江西禅风最盛,百丈怀海,南泉普愿、黄檗希运等等,皆不世出的大
禅师,他们的门下遍布大江南北,使慧能顿悟以新的风格播扬天下。
在后期禅宗“五家禅”中,临济宗风最为强劲,无论是接化学人,还是阐释祖意,
均新意迭出,不拘成规,其禅法特色,影响久远,成为中国禅宗中波及面最大、渗透最
强的宗派。临济禅法思想的直接原因,可追溯至黄檗希运。
一、黄檗希运
希运,福州人,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八、九世纪... 阅读全帖 |
|
a***n 发帖数: 1993 | 39 第12章 曹洞法系(下)——元明清时期
一、福裕少林系传承
在为时不满百年的元代,中国佛教禅宗在南方的传承多为临济宗等的法脉,而曹
洞宗则多在北方弘扬,其中又以报恩行秀禅师(系雪岩如满师法嗣,为曹洞宗第十五世
)的法嗣雪庭福裕、华严至温、林泉从伦诸禅师以及俗家弟子耶律楚材、李之能居士等
为代表,尤以福裕在嵩山少林寺传承的一系为突出。
(一)嵩山少林寺系
福裕禅师(1203-1275),字好问,号雪庭,太原文水(今山西省文水县
)张氏子。自幼陪颖,五岁解悟《论语》,日了千言。九岁入学,读书一目十行,于乡
邻之中有“圣小儿”之佳誉,少时遭乱丧家,得道逢和尚劝导,于宋嘉定十七年(12
25)至仙岩投古佛和尚薙发脱俗,次年受具足戒。在古佛和尚处从学七年后,转投燕
京(今北京)行秀禅师,随侍十年,严受钳锤,精修猛进,久得印可,列为曹洞宗第十
六世。此后,应请主法于燕京奉福寺,时值金元交战,嵩山(今属河南省登封市境)少
林寺因战火波及,毁损严重,福裕禅师奉朝廷之命入主少林祖道庭,目睹殿堂荒芜破败
之状,发心重振。数年后,少林寺面貌一新。福裕... 阅读全帖 |
|
E*********g 发帖数: 185 | 40 35天行般舟的“精彩”经历
明良
我是11月21日到的北京,在处理完公差后,24日坐夜班火车到的辽宁海城(硬座94元,卧铺
180元),用了12个小时(如果坐汽车只要6个小时,150元)。从火车站到保安寺打的只
要5元钱,保安寺在海城厝石山公园内,在市内,非常好好找。
到了保安寺,拜见了当家师德灯师后,讲明了来意,说想行般舟。德灯师当时就同意了
,并拿出了印刷精美的行般舟公约(条件),主要为条件是:如果行一日夜,需要背诵
《佛说般舟三昧经》中的三字诀;行7天需要拜经,拜《佛说般舟三昧经》,一字一拜
,(大概有7000多字),同时要会背三字诀;行90天需要完整背诵《佛说般舟三昧经》
,同时需要拜经一遍;其它还有服从常住和护法安排,发心要正等等。这时正好从丹东
来了位居士,也要求行7日般舟,于是我们就一起到大殿里开始拜经,刚开始拜时,比
较顺利,大概连续拜了1000余字,后面就比较累了,而且腰疼,拜上30分钟到一个小时
就需要休息一下,尤其第三天时,非常累,十几分钟就休息一下。丹东的师兄身体比较
好,尤其是意志比较坚强,用了不到三天就拜完了,他基本上不休息。而我特别怕苦怕
累,用了4天才拜...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41 应成派中观虽然不许唐僧(释摩诃衍)之意识无思无观、无分别,实际上却仍然妄想
著:若能灭除意识所有妄想分别,即可成就般若经中世尊所说之无分别智。因此攀缘于
大乘经及弥勒菩萨所说大乘奢摩他、毘钵舍那之修法,曲解论中所说证奢摩他之无分别
定即是证得一切法无自性性,即是证得无分别智之智体。因此莲花戒于《修次中篇》中
说:“若不修习以慧观察诸法自性,唯一修习弃舍作意,终不能灭所有分别,终不能证
无自性性,无慧光故。”莲花戒虽不许唐僧之唯一修习弃舍作意,彼等亦不能否定经中
所说菩提性之无觉无知、无分别相等法义;为使他人认定彼等所修所证属于大乘佛法,
便以般若之无分别作为假想标的,因此于名相上说要灭除意识之所有分别,以为就能符
合经中所说之无分别菩提性。然而,应成派中观之中心思想是:若不于绳上计蛇,即无
蛇及蛇之自性可分别,只要了知无此蛇之执著境,就是无蛇之念及无蛇之作意,当时若
能这样观察,所得之智慧就是无分别智,故意识不可不思惟、分别与观察;而其所说之
“灭所有分别”,乃是指灭除对于绳上妄计假立之蛇与蛇自性之所有分别与作意。其中
所说之“绳”即是五阴,“蛇”乃是我之执著;而我见之所缘,应... 阅读全帖 |
|
b*****n 发帖数: 662 | 4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Belief 讨论区 】
发信人: baofoen (喜悦), 信区: Belief
标 题: 转:放生感应奇迹记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May 20 01:26:40 2013, 美东)
原文在:
http://bookgb.bfnn.org/books2/1266.htm
---
放生感应奇迹记
莲子居士编述
前言
念佛放生,舍报安详
放生感应二则
不杀为诸戒之首,而放生为众善之先也
放生—放慈悲心生,放自己重生
孝心·诚心·佛心
常行放生,众难解脱
杀生果报,如影随形
心路拾掇
历劫重生忆观音
至仁所感,惠及群生
悲心济物,自感业消
背觉合尘,悯众生八苦交煎,放生得度
梦境成真
火焰化红莲
一根小蜡烛,点燃家人法身慧命
落尽繁华忏前愆
挨两刀,免震灾
起心动念皆是业
婚嫁不宜杀生
呒通钓鱼,钓鱼会破病(台语)
只将此心,推及物类
放生而后重生
闻访嘉义
夫妻本是同林鸟,病苦来时相扶持
视仇如亲系于心
久病,非片刻之法药能愈
放生,真的很好
蠢动含灵,皆具佛性
观音慈,普贤行
佛为大医王,放生念佛治绝症
家,就是修行道场
慈心所致,广被有情
... 阅读全帖 |
|
b*****n 发帖数: 662 | 43 原文在:
http://bookgb.bfnn.org/books2/1266.htm
---
放生感应奇迹记
莲子居士编述
前言
念佛放生,舍报安详
放生感应二则
不杀为诸戒之首,而放生为众善之先也
放生—放慈悲心生,放自己重生
孝心·诚心·佛心
常行放生,众难解脱
杀生果报,如影随形
心路拾掇
历劫重生忆观音
至仁所感,惠及群生
悲心济物,自感业消
背觉合尘,悯众生八苦交煎,放生得度
梦境成真
火焰化红莲
一根小蜡烛,点燃家人法身慧命
落尽繁华忏前愆
挨两刀,免震灾
起心动念皆是业
婚嫁不宜杀生
呒通钓鱼,钓鱼会破病(台语)
只将此心,推及物类
放生而后重生
闻访嘉义
夫妻本是同林鸟,病苦来时相扶持
视仇如亲系于心
久病,非片刻之法药能愈
放生,真的很好
蠢动含灵,皆具佛性
观音慈,普贤行
佛为大医王,放生念佛治绝症
家,就是修行道场
慈心所致,广被有情
我所见的真感应
弥陀接引、陀罗尼被现金莲花
灵蛇报恩
放生行善,众教奉行
业报难逃偿宿债
随缘,欢喜放生
今能念佛,又能放生,九品莲台高步无疑
大龟报恩
人间行者
存心愈大,植德弥深
浩瀚师恩,无以为报
十年放生有感
后记
放生十... 阅读全帖 |
|
x*********o 发帖数: 208 | 44 索达吉堪布
问(9):咒语在印度婆罗门教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婆罗门教的“阿达摩吠陀”中,
它作为人和神沟通的一种方式,主要功用是祈福和诅咒,以此达到愿望的满足。但在早
期佛教的阿含经典中,对咒语基本是持否定态度。直到大乘经典中,咒语才有了它的一
席之地,如《楞严经》和《药师经》,都有关于咒语的内容。我们现在看到的咒语,主
要有两方面的内容,前面是佛菩萨和护法神的名字,后面则是咒语所能解决的问题。我
们知道,在藏传佛教的修行中,咒语有着非常重要的位置。那么,除了我们前面所说的
内容之外,咒语在藏传佛教中还有什么特殊作用?或者说,藏传佛教所使用的咒语,和
传统的婆罗门教及其他外道所使用的咒语有什么不同?
答:咒语在藏传佛教中确实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藏地,几乎人人手中都拿有念珠,
无论在家或出家,人们手中的念珠都是用来为持咒计数的。很多藏族人用一生的时间精
进持诵咒语,他们当中的一些人早已将本尊心咒念诵过十亿遍以上。更难能可贵的是,
藏族人基本上都持有本尊与其咒语无二无别之正见,相对于别的民族而言,这不能不说
是一种罕有的品性与特质。就我接触到的很多别的民族信佛或不信佛的人士来说,其中
有... 阅读全帖 |
|
l*****k 发帖数: 1059 | 45 【第一章】—治军
【第二章】—屠龙
【第三章】——初阵
【第四章】——旖旎
【第五章】——剑宗传承
第一章】—治军
「嗡嗡嗡-」
到处是飞舞的毒虫,厚密的虫云遮住人的眼睛,整座蛊池早已成为虫的世界。
和前一座蛊池相比,这里的蛊池变了很多,一眼望去,到处都是大大小小的
空桶杂乱地堆着,成为天然的虫穴。
正是这些虫穴成为所有虫子的庇护所,所以虫子的数量急剧增加,而数量一
多,争斗自然变得越发激烈,也更加残酷。
优胜劣汰,现在整座蛊池几乎全是毒蜂、毒蚁、毒蝗之类群居型的虫子,也
有独来独往的虫子,都异常强悍,而且大多属于蜘蛛、毒蚕这种会吐丝结网的类
型,牠们全都躲在某个阴暗而狭小的角落里,守住一个很小的缺口,等待猎物落
入陷阱。
这是个充满争斗和杀戮的世界,适者生存的道理在这里演绎得淋漓尽致。
在蛊池一角,一颗金灿灿的圆球内,谢小玉盘腿而坐,此时他的意识附着在
那些蛊虫上,感受着牠们为了生存而进行的挣扎与杀戮,身体四周凝聚着一层浓
郁的杀气。
这是谢小玉的选择。
虽然身为剑修,但谢小玉已经放弃往剑道方面发展,他选择的是杀道,修练
的是杀人术,既然修练杀人术,肯定要有一身杀气,更要有对杀戮的感... 阅读全帖 |
|
q****n 发帖数: 4574 | 46 正在学习心经。看到一篇注解(无名氏所做),感觉非常好, 推荐一下。
摘自 http://www.hudong.com/wiki/%E5%BF%83%E7%BB%8F
顺便一句,前面有人对“色受想行识”中“行”的意思,有疑问。这里也是解释为“行
为”,宣化上人也是解释为“行为,去做”等等意思。
******************************************************************
心经 - 概述
心经
心经,全称《般若波罗蜜多心经》[1], 梵文Prajnaparamitahrdayasutra
。 略称《般若心经》或《心经》。 全经只有一卷, 260字.属于《大品般若经》中600
卷中的一节。 被认为是般若经类的提要。该经曾有过七种汉译本。 较为有名的是后秦
鸠摩罗什所译的《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和唐朝玄奘所译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经》共有八部: 《放光般若》、《光明般若》、《道行般若》、《
胜天般若》、《胜天王般若》、《文殊问般若》、《金刚般若》、《大品般若》、《小
品般若》。
... 阅读全帖 |
|
b*****n 发帖数: 662 | 4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Belief 讨论区 】
发信人: baofoen (喜悦), 信区: Belief
标 题: 转:放生感应奇迹记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May 20 01:26:40 2013, 美东)
原文在:
http://bookgb.bfnn.org/books2/1266.htm
---
放生感应奇迹记
莲子居士编述
前言
念佛放生,舍报安详
放生感应二则
不杀为诸戒之首,而放生为众善之先也
放生—放慈悲心生,放自己重生
孝心·诚心·佛心
常行放生,众难解脱
杀生果报,如影随形
心路拾掇
历劫重生忆观音
至仁所感,惠及群生
悲心济物,自感业消
背觉合尘,悯众生八苦交煎,放生得度
梦境成真
火焰化红莲
一根小蜡烛,点燃家人法身慧命
落尽繁华忏前愆
挨两刀,免震灾
起心动念皆是业
婚嫁不宜杀生
呒通钓鱼,钓鱼会破病(台语)
只将此心,推及物类
放生而后重生
闻访嘉义
夫妻本是同林鸟,病苦来时相扶持
视仇如亲系于心
久病,非片刻之法药能愈
放生,真的很好
蠢动含灵,皆具佛性
观音慈,普贤行
佛为大医王,放生念佛治绝症
家,就是修行道场
慈心所致,广被有情
... 阅读全帖 |
|
p******1 发帖数: 177 | 48 关于密咒
问(9):咒语在印度婆罗门教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婆罗门教的“阿达摩吠陀”中,
它作为人和神沟通的一种方式,主要功用是祈福和诅咒,以此达到愿望的满足。但在早
期佛教的阿含经典中,对咒语基本是持否定态度。直到大乘经典中,咒语才有了它的一
席之地,如《楞严经》和《药师经》,都有关于咒语的内容。我们现在看到的咒语,主
要有两方面的内容,前面是佛菩萨和护法神的名字,后面则是咒语所能解决的问题。我
们知道,在藏传佛教的修行中,咒语有着非常重要的位置。那么,除了我们前面所说的
内容之外,咒语在藏传佛教中还有什么特殊作用?或者说,藏传佛教所使用的咒语,和
传统的婆罗门教及其他外道所使用的咒语有什么不同?
答:咒语在藏传佛教中确实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藏地,几乎人人手中都拿有念珠,
无论在家或出家,人们手中的念珠都是用来为持咒计数的。很多藏族人用一生的时间精
进持诵咒语,他们当中的一些人早已将本尊心咒念诵过十亿遍以上。更难能可贵的是,
藏族人基本上都持有本尊与其咒语无二无别之正见,相对于别的民族而言,这不能不说
是一种罕有的品性与特质。就我接触到的很多别的民族信佛或不信佛的人士来说,其中
有些... 阅读全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