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译经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j********p
发帖数: 9680
1
[弘法探讨] 明贤法师:七岁天才随母剃度 正法在握译经无数
编者按:中国古代高僧辈出,有些高僧除了佛法造诣精深,而且精通汉文梵语,译出众
多佛教经论,鸠摩罗什就是其中之一,并与真谛、玄奘、义净三位合称为四大译经家。
明贤法师认为:“因佛经翻译的贡献,鸠摩罗什大师之名常列于经典史籍的译经类目录
,佛教的信仰者与爱好者也多敬重大师的译经功绩。而如学者汤用彤先生所指出,古今
翻译风气不同,依今日翻译之匠气而视古代译经大师,必不能得历史的真相。古昔的译
经大师,必先是佛法的通达者。鸠摩罗什大师不仅是正法在握、依法通经的翘楚,更是
开中原大乘先河、开张汉地般若法眼的巨擘。”
鸠摩罗什出家之后,名震西域,远闻汉地。
吕光强迫其娶龟兹王女为妻,使其亏节。
开中原大乘先河、开张汉地般若法眼的巨擘
鸠摩罗什大师曾在赠弟子沙门法和的偈颂里表露心声:“心山育明德,流薰万由延。哀
鸾孤桐上,清音彻九天。”哀鸾是佛国净土中一种能发出微妙柔软、和雅美声的圣鸟,
所演唱的是清净法音。大师以哀鸾自况,其一生传译佛经,有流布法音之功。大师所布
宏的,正是般若中观的甚深法音。
魏晋时期,佛法初开,无数先贤高士为传经求法,... 阅读全帖
r****n
发帖数: 8253
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大乘的译经师---鳩摩羅什
鸠摩罗什“破戒”的问题,是个有争议的事情
鸠摩罗什的译经确实很厉害,金刚经,法华经,阿弥陀经,维摩诘经,这些都是广为
流传,影响力非常大
他是大乘里面最厉害的译经师,这个丝毫不夸张。
i*******e
发帖数: 50
3
本解序文
大乘无量寿经解 第一卷
壹、前言
贰、概要
一、教起因缘
二、本经体性
三、一经宗趣
四、方便力用
五、所被根器
六、藏教所摄
七、部类差别
八、译会校释
九、总释名题
叁、正释经义
(壹)序分(第一至第三品)
法会圣众第一
德遵普贤第二
大教缘起第三
大乘无量寿经解 第二卷
(贰)正宗分(第四至第四十二品)
法藏因地第四
至心精进第五
发大誓愿第六
必成正觉第七
积功累德第八
圆满成就第九
皆愿作佛第十
大乘无量寿经解 第三卷
国界严净第十一
光明遍照第十二
寿众无量第十三
宝树遍国第十四
菩提道场第十五
堂舍楼观第十六
泉池功德第十七
超世希有第十八
受用具足第十九
德风华雨第二十
宝莲佛光第二十一
决证极果第二十二
十方佛赞第二十三
三辈往生第二十四
往生正因第二十五
礼供听法第二十六
歌叹佛德第二十七
大士神光第二十八
愿力宏深第二十九
大乘无量寿经解 第四卷
菩萨修持第三十
真实功德第三十一
寿乐无极第三十二
劝谕策进第三十三
心得开明第三十四
浊世恶苦第三十五
重重诲勉第三十六
如贫得宝第三十七
礼佛现光第三十八
慈氏述见第三十九
边地疑城第四十
惑尽见佛第四十一... 阅读全帖
d******r
发帖数: 5008
4
阿弥托佛, 请原谅他的无知, 如果有什么过失, 请算到我身上吧。。。Yisu
------------------------------------------
地藏经是在中国杜撰的伪经
地藏经是在中国杜撰的伪经
地藏菩萨不愿经,二卷,标明系由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此经现被收于大正新
修大藏经第二十六册,第七七七页中。本经共分十三品,叙说地藏菩萨的本愿及功德。
如第一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七利益存亡品,第十一地神护法品,第十二见闻利益品
,第十三嘱累人天品等。
本经虽称系从梵本译出,但我们能找出几点理由,证明本经是由中国僧人或佛教徒伪造
而成。
一、本经虽称系由唐朝时,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但在唐代所编的佛教权威著作
「开元释教录」以及「贞元新定释教目录」中,却未收有地藏经。实叉难陀梵名
Siksananda,非印度人,是西域于阗国人。他于唐朝则天武后证圣元年三月十四日(六
九五年),在东都大内大遍空寺开始翻译佛经,四年后,圣历二年十月八日(六九九年
),已译毕「华严经」八十卷。翌年,从久视元年五月五日起至长安四年正月五日止(
七○○––七○四年),又译出了「楞严经」... 阅读全帖
C*******r
发帖数: 10345
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ZT 地藏经是在中国杜撰的伪经
地藏菩萨不愿经,二卷,标明系由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此经现被收于大正新
修大藏经第二十六册,第七七七页中。本经共分十三品,叙说地藏菩萨的本愿及功德。
如第一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七利益存亡品,第十一地神护法品,第十二见闻利益品
,第十三嘱累人天品等。
本经虽称系从梵本译出,但我们能找出几点理由,证明本经是由中国僧人或佛教徒伪造
而成。
一、本经虽称系由唐朝时,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但在唐代所编的佛教权威著作
「开元释教录」以及「贞元新定释教目录」中,却未收有地藏经。实叉难陀梵名
Siksananda,非印度人,是西域于阗国人。他于唐朝则天武后证圣元年三月十四日(六
九五年),在东都大内大遍空寺开始翻译佛经,四年后,圣历二年十月八日(六九九年
),已译毕「华严经」八十卷。翌年,从久视元年五月五日起至长安四年正月五日止(
七○○––七○四年),又译出了「楞严经」等,前后后共译出十九部一百七卷。景云
元年十月十二日去世(七一○年),享年五十九岁。
「开元释教录」卷第九,详细地载有他所译的十九部经名:「华严经八十卷,文殊师利
授记经三卷,大方广入如来智德不思议经一卷,大方广如来不思议... 阅读全帖
B**M
发帖数: 74
6
清净法师:朝圣楞严——《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缘起
南无阿弥陀佛!
各位法师慈悲,各位居士慈悲!今天是2013年12月24日,农历十一月二十二,是西
方的平安夜,也是天台宗祖师智者大师的圣诞,在这个吉祥的日子里,沙门释清净作为
天台宗第四十六世传人,非常欢喜和大家一起学习无比殊胜的《大佛顶首楞严经》,以
此方式来纪念祖师的丰功伟绩和深恩厚德。
俗话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们今天能幸遇《大佛顶首楞严经》,完全是蒙智
者大师的缘起和恩德。智者大师(538—597) ,南朝陈、隋时代的高僧,后人尊称为东
土释迦,是中国天台宗的开宗祖师。
佛教传说《大佛顶首楞严经》原来藏在龙宫,龙树菩萨至龙宫说法,见龙藏中有此
经,拜阅之下,叹为稀有,为利益阎浮提众生,便将全经默记在心,出龙宫后,将此经
记录下来,呈给国王,国王视之为稀有法宝,珍藏在国库中,禁止传到外国。
《楞严经》尚未传到中国之时,就已久负盛名了。公元580年印度的僧人来到中国
,拜访智者大师,谈到天台止观中“一心三观、圆融三谛、一念三千”的观点和印度的
《楞严经》中的意趣相符。智者大师一生弘扬天台止观,成就殊胜,自然对素未谋面的
《楞严...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初期大乘经九十多部
http://www.yinshun.org.tw/books/41/yinshun41-03.html
第二项 初期大乘经部类
在现存的大乘经中,那些是初期的大乘经?近代学者,大抵依据中国早期译出的来
推定。早期来中国传译大乘经的译师,主要有∶后汉光和、中平年间(西元一七八──
一八九)译经的支娄迦谶Lokaraks!a;吴黄武初(二二二──二二八)、建兴中(二五
二──二五三)译经的支谦;晋泰始二年到永嘉二年(二六六──三0七)传译的竺法
护Dharmaraks!a。早期译出的不多,但没有译出的,不一定还没有成立。而且,译出时
代迟一些,可能内容还早些,如鸠摩罗什Kuma^raji^va所译的,比起竺法护的译典,反
而少一些后期的经典。鸠摩罗什所译的,代表他所宗所学的,与龙树Na^ga^rjuna论相
近。龙树的『大智度论』,传说可以译成一千卷。『十住毘婆沙论』,只译出十地中的
前二地,就有十七卷。这样的大部,可能多少有后人的补充,不过这两部论所引的,也
比竺法护所译的,少一些后期的经典。这两部论的成立,约在西元三世纪初;比竺法护
译经的时代,约早五十年,竺法护就已译过龙树论了(1
b*****l
发帖数: 3821
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关于楞伽经立场问题
关于楞伽经立场问题,关于楞伽经是不是佛梵杂糅,贬低释迦佛教法的问题,
可以大致从译者,参与众,和文意来解释。
1。从译者来说,楞伽经有三种汉译本,分别是
求那跋陀罗 于南朝刘宋时译出的《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四卷,
菩提留支 于北魏时译出的《入楞伽经》十卷
实叉难陀 于唐朝武则天时期译出的《大乘入楞伽经》七卷
这三种译本以四卷楞伽最流行,四卷楞伽并不包括大家争议的偈颂。
达摩祖师以楞伽印心指的就是四卷楞伽。
有人以达摩祖师的形貌称他是壁观婆罗门,
说他带来四卷楞伽印心来暗示楞伽是婆罗门教的经典。
却不知,四卷楞伽是由求那跋陀罗在刘宋时译出,
而达摩祖师是在萧梁时到中国,已经是几十年后的事情了。
译出四卷楞伽的求那跋陀罗, 同时也是汉传三藏里的《杂阿含经》的译者,
有人觉得 求那跋陀罗 是婆罗门教么? 会翻译婆罗门教的经典么?
会翻译贬低释迦佛教法的经典么?
译出十卷《入楞伽经》的 菩提留支, 一般认为是大乘瑜伽系世亲四传弟子,
有人觉得 菩提留支 是婆罗门教么? 会翻译婆罗门教的经典么?
会翻译贬低释迦佛教法的经典么?
译出七卷《大乘入楞伽经》的 实叉难陀,
同时也是八十华严,和地藏菩萨本... 阅读全帖
a**u
发帖数: 8107
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合集] 楞严经真伪之辨
☆─────────────────────────────────────☆
SeeU (See you) 于 (Thu Aug 5 00:28:26 2010, 美东) 提到:
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节录)
自中唐以迄近代,千二百年间,楞严经备受禅讲之士的推崇,也成为后世行人认为必读
之书。但是怀疑者以此经所说与其他经论不符,认为伪造。他们所疑约有七点∶
(1)一般经论都说四大(地、水、火、风),或说五大(地、水、火、风、空),
或说六大(地、水、火、风、空、识)。而此经独说七大,于六大外又立「见大」,是
一切经所无。
(2)此经卷四辨六根功德中说(大正19·122c )∶「三四四三,宛转十二,流变三
叠,一十百千。总括始终,六根之中,各各功德,有千二百。」此文在诸家疏释中无有
定解。《首楞 严经义海》云∶「!6樠师约三世四方具有五根五尘,成百二十。一一根
尘熏成十类众生,为千二百。(弘)沇师非之,(崇)节公是之。(洪)敏师于十二中
一一皆具十善成百二十。一一善用具十如是,成千二百。」子璇《义疏》卷四之二云(
大正39·886a)∶「如第一位,三世四方,宛...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1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坛经论四圣谛
你的佛学知识太少,影响到对经论的判断。多学点知识,加上独立思考,才不会人云亦
云。
我的根本观点,不是有经论根据,就是有经验根据。我在这少讲经验根据,因为大家经
验相差太大,讲也无益。如果我的观点有谬误,欢迎依经论指正。没根据的张口就来就
免了。
我经论记得不少,引用时为求公信,还是给出出处,平时上课我常凭记忆引用经论。
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关于楞严经经的真伪之争,不仅在汉地如此,即此经由汉地传入藏地以及由中国传入日
本时也曾发生过争论。在藏文《甘珠尔》中有由汉译藏的《大佛顶首楞严经》第十品以
及《魔鬼第九》两本,实即此经的第九、第十两卷,经末不注译人及译经时代,但其为
西藏前弘期,约当唐代的译品无疑,因为西藏的卢梅(十世纪间)曾怀疑此经非是佛说
而布顿(十四世纪间)则深为置信。很可能此经在唐时曾全部译藏而经朗达玛王灭法,
遂至残缺,沦为二帙。嗣后在清高宗乾隆十七年至二十八年间又由章嘉呼图克图主持,
由衮波却将全经重译成藏文,并刊成汉、满、藏、蒙四体合璧的《首楞严经》全帙。
S******g
发帖数: 48
11
我们接着说武则天本人,她坐上帝位后有几件事令常人不解:
其一,她非常喜欢<华严经>,喜欢到了什么程度“,她曾派人去于阗求取梵文的全
本,不但组织力量进行翻译,并且在看人翻译的经文中有自己不满意的地方时,提出指
导意见,亲自参与翻译工作,在翻译完成后,还不忘记主动作序,现在只要打开<华严
经>就能看到她题的"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
实意。”汉地八大宗派之一的华严宗,就是依据此经在武则天时期创立的。
这是一个只是虔诚信服的票友所能做得了的事么?
其二,她非常喜欢<楞伽经>,不但亲自作序,并极力推广。
这两本书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求那跋陀罗所译的经文。
求那跋陀罗(394—468年),中天竺人。先习小乘,博通三藏,后转学大乘教法,深
研《大品般若经》、《华严》诸经,刘宋元嘉十二年(435年),求那跋陀罗经狮子国(
斯里兰卡)来到广州,宋文帝遣使将他迎入建康只洹寺,从事译经工作。
求那跋陀罗译有《杂阿含经》、《大法鼓经》、《胜鬘经》、《楞伽经》、《相续
解脱经》和《无量寿经》等佛教经典。
其三,武则天大力宣传<大云经>,在全国各地广建大云寺,<大云经>的"译... 阅读全帖
b*****l
发帖数: 3821
1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关于楞伽经立场问题
对于理解有歧义的偈颂,本来解释方法有很多,除了字句的理解的问题外,
也可能是翻译的准确度问题,偈颂流传的次序问题,偈颂流传的水老鹤问题,等等。
如果楞伽经是贬低释迦佛教法,根据译经的法师的背景,
就很难解释为什么译经的法师会把它译出来。
总有人觉得现代人比几千年前的古人更了解古代,
总有人觉得读着译文的现代人 比 知道原文经典的译经的法师更了解经文,
屁股决定脑袋就是先立或者选择一个观点,
再为这个观点找证据,其他的证据视而不见。
哪怕再多的证据说明是向东,有人就是能从一两个证据说向西。
就比如,
有人爬楼发现一个别人有意无意放的一个贝壳,
有人就可以举着这个贝壳,论证出这楼不是陆地的楼,而是海里的龙宫。
c***s
发帖数: 70028
13
莫迪在大兴善寺的留言
5月15日,西北大学佛教研究所的李利安教授遇到一个难题,大兴善寺方丈宽旭法师拜托他一件事:14日莫迪总理到访大兴善寺时,亲笔为寺中写下留言,可是没人能看懂。学者接力翻译,经过4种语言转换,莫迪用古吉拉特语写的留言终于被翻译成功。
用古吉拉特语向同乡致敬
李利安教授昨日上午接受华商报记者采访时介绍,他找自己的博士生冠秀杰帮忙翻译。冠秀杰去年从印度到中国学习中国佛教,但是冠秀杰拿到莫迪的留言也很无奈,因为莫迪并不是用印地语写的,而是用的家乡古吉拉特邦的古吉拉特语。古吉拉特语是印度宪法承认的语言之一,使用人口有4600万以上。
李利安介绍,莫迪参访大兴善寺是因为他的一位古代同乡达摩笈多曾在此译经,达摩笈多来自南印度的罗啰国,也就是今天印度的古吉拉特地区,在中国西部游历多年,隋开皇十年(590年)隋文帝下诏迎达摩笈多入长安,住大兴善寺,受命译经。达摩笈多译经共9部46卷,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贡献。因此,莫迪用自己家乡的语言写留言,向这位同乡致敬。
“通过战争来解决问题只能意味着战争”
冠秀杰说着一口流利的中文,懂得印地语、英语、汉语,却不懂古吉拉特语,他找到一位懂得古...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14
莫迪在大兴善寺的留言
5月15日,西北大学佛教研究所的李利安教授遇到一个难题,大兴善寺方丈宽旭法师拜托他一件事:14日莫迪总理到访大兴善寺时,亲笔为寺中写下留言,可是没人能看懂。学者接力翻译,经过4种语言转换,莫迪用古吉拉特语写的留言终于被翻译成功。
用古吉拉特语向同乡致敬
李利安教授昨日上午接受华商报记者采访时介绍,他找自己的博士生冠秀杰帮忙翻译。冠秀杰去年从印度到中国学习中国佛教,但是冠秀杰拿到莫迪的留言也很无奈,因为莫迪并不是用印地语写的,而是用的家乡古吉拉特邦的古吉拉特语。古吉拉特语是印度宪法承认的语言之一,使用人口有4600万以上。
李利安介绍,莫迪参访大兴善寺是因为他的一位古代同乡达摩笈多曾在此译经,达摩笈多来自南印度的罗啰国,也就是今天印度的古吉拉特地区,在中国西部游历多年,隋开皇十年(590年)隋文帝下诏迎达摩笈多入长安,住大兴善寺,受命译经。达摩笈多译经共9部46卷,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贡献。因此,莫迪用自己家乡的语言写留言,向这位同乡致敬。
“通过战争来解决问题只能意味着战争”
冠秀杰说着一口流利的中文,懂得印地语、英语、汉语,却不懂古吉拉特语,他找到一位懂得古... 阅读全帖
h******n
发帖数: 3599
15
原标题:莫迪在大兴善寺的留言经过4种语言转换才破解
5月15日,西北大学佛教研究所的李利安教授遇到一个难题,大兴善寺方丈宽旭法师拜
托他一件事:14日莫迪总理到访大兴善寺时,亲笔为寺中写下留言,可是没人能看懂。
学者接力翻译,经过4种语言转换,莫迪用古吉拉特语写的留言终于被翻译成功。
用古吉拉特语向同乡致敬
李利安教授昨日上午接受华商报记者采访时介绍,他找自己的博士生冠秀杰帮忙翻译。
冠秀杰去年从印度到中国学习中国佛教,但是冠秀杰拿到莫迪的留言也很无奈,因为莫
迪并不是用印地语写的,而是用的家乡古吉拉特邦的古吉拉特语。古吉拉特语是印度宪
法承认的语言之一,使用人口有4600万以上。
李利安介绍,莫迪参访大兴善寺是因为他的一位古代同乡达摩笈多曾在此译经,达摩笈
多来自南印度的罗啰国,也就是今天印度的古吉拉特地区,在中国西部游历多年,隋开
皇十年(590年)隋文帝下诏迎达摩笈多入长安,住大兴善寺,受命译经。达摩笈多译
经共9部46卷,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贡献。因此,莫迪用自己家乡的语言写留言
,向这位同乡致敬。
“通过战争来解决问题只能意味着战争”
冠秀杰说着一口流利的中文,懂得印地语...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1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阿含经与汉传佛教
阿含经在汉传佛教过去是一直不被重视的。大正藏中,竟然找不到像样的阿含经注疏。相比之下,金刚经,心经,净土经典,甚至伪经楞严经,都有不少中国祖师注疏。直到上个世纪,随著日本与欧洲对不同国家佛教历史的研究,才发现阿含经属于佛教原始经典,了解佛教应当重视。
四部阿含经虽然传到中国一千多年,但是当时印度已经是以大乘为主,轻视声闻法,传译阿含经的也是大乘法师,将阿含视为小乘。阿含翻译成中文并不流畅,远不及后来鸠摩罗什或玄奘译经。也没有翻出以阿含经为主的论,或是如何依阿含经修行的止观法门。天台智者大师在这种环境下,将阿含经判为小乘是不足为奇的。中国在二十世纪前,应该是没有人依阿含经修行过。
现代中国人理解阿含经,比起古人有如下优势∶
1 对印度历史与佛教历史了解的更清楚,从文献、考古、语言、宗教学等多方面研究,分别历史与传说。
2 南传与北传阿含经出自不同部派,便于从共同部分探求原始佛法。
3 对经典语言(Pali & Sanskrit)的系统理解,在经文文字难解之处,能精确的掌握文字意义。
4 瑜伽师地论,大毘婆沙论,与成实论等与阿含经相关的部分都被注意并研究,了解过去部派曾如何解读阿含经文。其... 阅读全帖
d******y
发帖数: 3668
1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
随手八卦一个——
http://www.chiefsun.org.cn/tw/0_disciple/4_detail.php?ID=23
心经之题外话
作者: 若知法师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心经,是佛说诸经中最简扼而重要的一卷,流通最为普及,凡是
学佛的三宝弟子,只要参加过寺院晨昏二课者,几乎人皆能诵,若是虔习者,更是熟读
默识,朗朗上口。这卷连经题在内仅二百六十八字的经对学佛者而言却有如生命般的重
要,其宗旨则更有甚于生命者。
云老禅师在心之路中一开卷即作题解道:
心经:全名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于三藏佛典中属般若部,乃是大般若经中的精华
,珍贵如人体的心脏,是所有气血脉络的枢机,更有似机械发挥作用的轴心;其重要性
非比寻常,尽揽了万法谛义的究竟,从来誉以为佛法中的心法。
在大藏经所搜集的有关心经的资料中,可以发现:
一、姚秦(后秦)时鸠摩罗什是最早的翻译者,经题是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鸠摩
罗什是有名的译经大家,译文除优雅流畅外,并用恰到好处的文字将经旨诠释出来。所
译之经论多为人所传诵喜爱,所以流通至今不辍,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佛说阿弥陀经
、妙法莲华经、大智度论以及小品般
w****g
发帖数: 774
1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阿含经与汉传佛教
有道理。

。相比之下,金刚经,心经,净土经典,甚至伪经楞严经,都有不少中国祖师注疏。直
到上个世纪,随著日本与欧洲对不同国家佛教历史的研究,才发现阿含经属于佛教原始
经典,了解佛教应当重视。
传译阿含经的也是大乘法师,将阿含视为小乘。阿含翻译成中文并不流畅,远不及后来
鸠摩罗什或玄奘译经。也没有翻出以阿含经为主的论,或是如何依阿含经修行的止观法
门。天台智者大师在这种环境下,将阿含经判为小乘是不足为奇的。中国在二十世纪前
,应该是没有人依阿含经修行过。
,分别历史与传说。
文字意义。
过去部派曾如何解读阿含经文。其中印顺法师将瑜伽师地论摄事分与北传杂阿含经文对
照,最有参考价值。
经,说明从凡夫到阿罗汉的修行次第。
然目前只能从菩提比丘英译阿含的少量footnote看到,已经可以看出它的价值。
q****n
发帖数: 4574
1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阿含经与汉传佛教
似是而非的东西,很容易误导人.你这人跟印顺法师一样有点傻,是学文科的料(逻辑有问
题而不自知).你比古人"聪明",
我没有时间一一反驳你的观点,也懒得去反驳.只是怕有人被你误导,我从而说几句.
我读过阿含经.你不要认为你比古人更了解佛教在古人(如玄奘法师)前的历史和佛教教
义.如果你这么想,我只能说你跟猪狗差不了多少.或者还不如猪狗.话有点重.

。相比之下,金刚经,心经,净土经典,甚至伪经楞严经,都有不少中国祖师注疏。直
到上个世纪,随著日本与欧洲对不同国家佛教历史的研究,才发现阿含经属于佛教原始
经典,了解佛教应当重视。
传译阿含经的也是大乘法师,将阿含视为小乘。阿含翻译成中文并不流畅,远不及后来
鸠摩罗什或玄奘译经。也没有翻出以阿含经为主的论,或是如何依阿含经修行的止观法
门。天台智者大师在这种环境下,将阿含经判为小乘是不足为奇的。中国在二十世纪前
,应该是没有人依阿含经修行过。
,分别历史与传说。
文字意义。
过去部派曾如何解读阿含经文。其中印顺法师将瑜伽师地论摄事分与北传杂阿含经文对
照,最有参考价值。
经,说明从凡夫到阿罗汉的修行次第。
然目前只能从菩提比丘英译阿含的少量f... 阅读全帖
r****n
发帖数: 8253
2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阿含经与汉传佛教
写的不错,顶一下。

。相比之下,金刚经,心经,净土经典,甚至伪经楞严经,都有不少中国祖师注疏。直
到上个世纪,随著日本与欧洲对不同国家佛教历史的研究,才发现阿含经属于佛教原始
经典,了解佛教应当重视。
传译阿含经的也是大乘法师,将阿含视为小乘。阿含翻译成中文并不流畅,远不及后来
鸠摩罗什或玄奘译经。也没有翻出以阿含经为主的论,或是如何依阿含经修行的止观法
门。天台智者大师在这种环境下,将阿含经判为小乘是不足为奇的。中国在二十世纪前
,应该是没有人依阿含经修行过。
,分别历史与传说。
文字意义。
过去部派曾如何解读阿含经文。其中印顺法师将瑜伽师地论摄事分与北传杂阿含经文对
照,最有参考价值。
经,说明从凡夫到阿罗汉的修行次第。
然目前只能从菩提比丘英译阿含的少量footnote看到,已经可以看出它的价值。
r****n
发帖数: 8253
2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阿含经与汉传佛教
阿含经注疏没有翻译是个大遗憾。
我英文又不行。
希望将来有人能够有中文版的翻译。

。相比之下,金刚经,心经,净土经典,甚至伪经楞严经,都有不少中国祖师注疏。直
到上个世纪,随著日本与欧洲对不同国家佛教历史的研究,才发现阿含经属于佛教原始
经典,了解佛教应当重视。
传译阿含经的也是大乘法师,将阿含视为小乘。阿含翻译成中文并不流畅,远不及后来
鸠摩罗什或玄奘译经。也没有翻出以阿含经为主的论,或是如何依阿含经修行的止观法
门。天台智者大师在这种环境下,将阿含经判为小乘是不足为奇的。中国在二十世纪前
,应该是没有人依阿含经修行过。
,分别历史与传说。
文字意义。
过去部派曾如何解读阿含经文。其中印顺法师将瑜伽师地论摄事分与北传杂阿含经文对
照,最有参考价值。
经,说明从凡夫到阿罗汉的修行次第。
然目前只能从菩提比丘英译阿含的少量footnote看到,已经可以看出它的价值。
a*******g
发帖数: 867
2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玄奘法师译的阿弥陀经
乾隆大藏经·大乘五大部外重译经·第0195部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一切皆是尊宿声闻,众望所识,大阿罗汉。其名曰:尊者舍利子、摩诃目揵连、摩诃
迦葉、阿泥律陀,如是等诸大声闻而为上首。复与无量菩萨摩诃萨俱,一切皆住不退转
位,无量功德众所庄严。其名曰:妙吉祥菩萨、无能胜菩萨、常精进菩萨、不休息菩萨
,如是等诸大菩萨而为上首。复有帝释、大梵天王、堪忍界主、护世四王,如是上首。
百千俱胝那庾多数诸天子众,及余世间无量天、人、阿素洛等,为闻法故,俱来会坐。
尔时,世尊告舍利子:“汝今知不?于是西方,去此世界过百千俱胝那庾多佛土,
有佛世界名曰极乐,其中世尊名无量寿及无量光如来应正等觉,十号圆满,今现在彼安
隐住持,为诸有情宣说甚深微妙之法,令得殊胜利益安乐。
“又舍利子,何因何缘,彼佛世界名为极乐?舍利子,由彼界中诸有情类无有一切
身心忧苦,唯有无量清净喜乐,是故名为极乐世界。又舍利子,极乐世界净佛土中,处
处皆有七重行列妙宝栏楯,七重行列宝多罗树,及有七重妙宝罗网,周匝围绕四宝庄严
——金宝、银宝
p****y
发帖数: 23737
23
译出来的经文难保符合原义是其中一大原因,还有其他原因现在无法做到,
有些人连佛教历史也不知道就敢说要做这样那样的事。
以前翻译经文都是在政府大力支持下才能成事,译经需要大批高素质的人才,
译经者除了精通中文,更要精通几种印度语言,更重要的是悟性高,通五明。
a*******g
发帖数: 867
2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佛说弥勒下生经
大乘五大部外重译经·第0201部
佛说弥勒下生经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大智舍利弗。能随佛转法轮。佛法之大将。怜愍众生故白佛言。世尊如前后经中说
。弥勒当下作佛。愿欲广闻弥勒功德神力国土庄严之事。众生以何施何戒何慧得见弥勒。
尔时佛告舍利弗。我今广为汝说。当一心听。舍利弗。四大海水以渐减少三千由旬
。是时阎浮提地。长十千由旬广八千由旬。平坦如镜名华软草遍覆其地。种种树木华果
茂盛。其树悉皆高三十里。城邑次比鸡飞相及。人寿八万四千岁。智慧威德色力具足安
隐快乐。唯有三病。一者便利。二者饮食。三者衰老。女人年五百岁。尔乃行嫁。
是时有一大城。名翅头末。长十二由旬广七由旬。端严殊妙庄严清净。福德之人充
满其中。以福德人故丰乐安隐。其城七宝上有楼阁。户牖轩窗皆是众宝。真珠罗网弥覆
其上。街巷道陌广十二里。扫洒清净。有大力龙王名曰多罗尸弃。其池近城龙王宫殿。
在此池中常于夜半。降微细雨用淹尘土。其地润泽譬若油涂。行人来往无有尘坌。时世
人民福德所致。巷陌处处有明珠柱。皆高十里。其光明曜昼夜无异。灯烛之明不复为用
。城邑舍宅及诸里巷。乃至无有细微土块。纯以金沙覆地。处处皆有金银之聚。有大夜
叉神
a*******g
发帖数: 867
2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佛说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
大乘五大部外重译经·第0200部
佛说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一卷
刘宋居士沮渠京声译
佛说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于初夜分举身放光。其光金色
。绕只陀园周遍七匝。照须达舍亦作金色。有金色光犹如段云。遍舍卫国处处皆雨金色
莲花。其光明中。有无量百千诸大化佛。皆唱是言。今于此中有千菩萨。最初成佛名拘
留孙。最后成佛名曰楼至。说是语已。尊者阿若憍陈如即从禅起。与其眷属二百五十人
俱。尊者摩诃迦叶。与其眷属二百五十人俱。尊者大目犍连。与其眷属二百五十人俱。
尊者舍利弗。与其眷属二百五十人俱。摩诃波阇波提比丘尼。与其眷属千比丘尼俱。须
达长者与三千优婆塞俱。毗舍佉母与二千优婆夷俱。复有菩萨摩诃萨。名跋陀婆罗。与
其眷属十六菩萨俱。文殊师利法王子。与其眷属五百菩萨俱。天龙夜叉乾闼婆等一切大
众。睹佛光明皆悉云集。尔时世尊出广长舌相放千光明。一一光明各有千色。一一色中
有无量化佛。是诸化佛异口同音。皆说清净诸大菩萨甚深不可思议诸陀罗尼法。所谓阿
难陀目佉陀罗尼、空慧陀罗尼、无碍性陀罗尼.大解脱无相陀罗尼。尔时世尊以一音声
。说百亿陀罗尼门。说此陀罗尼已。
h*******r
发帖数: 1083
26
佛经都是印度诸语言写成,和汉语的语法、词汇、风格、典故大不相同。千百年来,很
多高僧用毕生精力译经,筚路蓝缕
的功劳不可磨灭。可是缺陷也不少:
(1)当年用的文言+古白话,时过境迁,现代人已经很难懂。
(2)最有民族自豪感的人也不能否认,几百年前的汉语远不如现代汉语完善,很多译
文,就算是古汉语行家,也只能经过
烦琐的训诂,才能“猜测”出真正含义。
(3)语言问题还是小事,当年的高僧虽然修行了得,但是论佛学理论素养,显然没有
当代研究者全面。很多关于佛理的翻
译,前辈高僧虽然多有阐发,但是往往片面枝离——这是没办法的事。
(4)对于佛经语言的理解,我看当年的高僧也不如季羡林等当代学者。
我们可以对比英语世界对基督教经典《圣经》的态度,在几百年前经典译本出现之后,
大量新译本层出不穷,并且new
inernational之类的译本,明显在对原始文本的忠实性、对当代读者的通俗性、对古文
本释读的科学性上面,超出了老古董
KJV。虽然很多抱残守缺的教徒仍然使用KJV,但是当代译本也有相当的市场和意义。
我觉得当今的学者,比如季羡林的徒子徒孙,应该把(主要的)佛经重译一遍,造福当
代读者,为各

发帖数: 1
27
来自主题: Thoughts版 - 中国诗英译是否可能?
jimmy英译杜牧的“清明”诗的确译得不错,可是中国的旧体诗,其实是不可译的。
清明 时节 雨纷纷,这三个词都是中国文化符码,都存在背景语义和丰富的联想,
翻译之后,那些背景语义和丰富的联想,都断裂消失不复存在,所以诗味也不复存
在。
路上 行人 欲断魂。这里的欲断魂也是文化符码,就算加了注解,西人的体会,也
隔了一层。
借问 酒家 何处有? 这个酒家也是包裹在历史文化中的一个意象,它是旅人以及文
人骚客留连之处,不仅仅是一个喝酒的地方。
牧童 遥指 杏花村。这三个词同样是中国文化符码,为什么要遥指呢?遥既是一个
地理上的概念,也是一个心理上的概念,所谓心远地自偏,牧童 遥指 杏花村,有
一种仅仅属于中国文化的独特的审美体验,就好比桃花流水鳜鱼肥,它里面包含了
美学、哲学、人生趣向、价值观念。。。等等。
那么西方文化中有没有类似的审美品格呢?当然有,比如俄国文学、法国文学、英
美文学等等。但在西方,这样的审美品格属于个性化的范畴,而在中国文化中则是
一种积淀的集体无意识,所以在文化背景上凝结了更深更广的内涵和意味。
可见翻中国诗不如学汉语,学中国文化。西风东渐,中国人学西方一百年,都是... 阅读全帖
h*******r
发帖数: 1083
2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happyboar (We must continue our struggle), 信区: History
标 题: 应不应该重译佛经,重修《大藏》?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Aug 27 11:36:45 2010, 美东)
佛经都是印度诸语言写成,和汉语的语法、词汇、风格、典故大不相同。千百年来,很
多高僧用毕生精力译经,筚路蓝缕
的功劳不可磨灭。可是缺陷也不少:
(1)当年用的文言+古白话,时过境迁,现代人已经很难懂。
(2)最有民族自豪感的人也不能否认,几百年前的汉语远不如现代汉语完善,很多译
文,就算是古汉语行家,也只能经过
烦琐的训诂,才能“猜测”出真正含义。
(3)语言问题还是小事,当年的高僧虽然修行了得,但是论佛学理论素养,显然没有
当代研究者全面。很多关于佛理的翻
译,前辈高僧虽然多有阐发,但是往往片面枝离——这是没办法的事。
(4)对于佛经语言的理解,我看当年的高僧也不如季羡林等当代学者。
我们可以对比英语世界对基督教经典《圣经》的态度,在几百年前经典译本出现之后,
大量新译本层出不穷,并
Y**u
发帖数: 5466
29
为什么此人修到四禅还要下地狱?
从前有个修道人叫迦罗,这个人不得了啊,备四禅。具五通。彻视洞听。身能飞行
。自察心念知人来生。而且讲说经义,感动释梵及四天王诸鬼神龙并阎罗王都来听法。
他的言辞文雅,声音美妙动听。每天说法回答问题都不怕辛苦。
有一天,阎王爷听他说法之后,泪如雨下,悲叹不已。为什么呢?阎王爷说:可惜
啊可惜啊,你现在说法说得很好,但是7天之后就要死了。而且死了之后,要下地狱,
去我那里报到,要受苦受罚啊。迦罗很差异说:有没有搞错啊,我现在已经修到了四禅
,而且具备了五种神通,上梵天都没问题,为什么说我会下地狱呢?阎王爷说啊:您命
终的时候呢,遇到逆缘,所以生出嗔恨心,想要害对方,所以就要下地狱喽。
迦罗听了之后就惶惶不可终日啊,这可怎么办呢?释梵四王诸神见了,就关心的问
他,为什么忧愁啊?迦罗就说了原因:7天之后就要下地狱了,能不担心嘛
有位善神就告诉迦罗啊,您知不知道现在有位佛陀啊?迦罗说:世俗之人,我怎么
知道。善神就说啊,佛为一切三界之救。度诸未度脱未脱安未安。为什么不去请教佛祖
,看看有没有什么办法呢?
迦罗听了之后,很开心...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1865
3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佛说法灭尽经
佛说法灭尽经
僧祐录中失译经人名今附宋录
闻如是,一时,佛在拘夷那竭国。
如来三月当般涅槃,与诸比丘及诸菩萨,无央数眾来诣佛所,稽首于地,
世尊寂静,默无所说,光明不现。
贤者阿难作礼白佛言:世尊前后说法,威光独显。
今大眾会,光更不现,何故如此?其必有故。愿闻其意。
佛默不应,如是至三,佛告阿难:
吾涅槃后,法欲灭时,五逆浊世,魔道兴盛。
魔作沙门,坏乱吾道,著俗衣裳,乐好袈裟,五色之服,
饮酒噉肉,杀生贪味。无有慈心,更相憎嫉。
时有菩萨辟支罗汉,精进修德一切敬待,
人所宗向教化平等,怜贫念老鞠育穷厄,
恒以经像令人奉事,作诸功德志性恩善,
不侵害人,捐身济物,不自惜己,忍辱仁和。
设有是人,眾魔比丘咸共嫉之,诽谤扬恶,摈黜驱遣,不令得住。
自共於后,不修道德,寺庙空荒,无復修理,转就毁坏。
但贪财物,积聚不散,不作福德。
贩卖奴婢,耕田种植,焚烧山林,伤害眾生,无有慈心。
奴為比丘,婢為比丘尼。
无有道德,婬劮浊乱,男女不别。
令道薄淡,皆由斯辈。或避县官,依倚吾道。求作沙门,不修戒律。
月半月尽,虽名诵戒,厌倦懈怠,不欲听闻。抄略前后,不肯尽说。
经不诵习,设有读者,不识字句。... 阅读全帖
y******i
发帖数: 98
31
《中论释》 麦彭仁波切 著 索达吉堪布 译
http://www.zhibeifw.com/ssfb/dxb/zhonglunshi/main.php
《金刚经》开示录 三藏法师鸠摩罗什 译经 堪布索达吉 传讲
http://www.zhibeifw.com/ssfb/dxb/jingangjingks/main.php
f***2
发帖数: 162
3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僧伽吒经》
南无僧伽吒经!末学刚开始也是抄写此经,才进入美国菩提学会,开始有系统次第的修
行佛法,并有善知识引领。祥见拙作“即使只有两个人学,菩提学会也开一个班”
顶礼上师三宝! 末学业障深重, 到今年初才开始学佛。在无始劫中因无明起的贪嗔痴而
所造的无边罪业,伤害过的无量众生不用说了,就是在即生的30多年中所造的恶业,就
足够让末学在地狱里受无量劫苦,不知什么时候才能解脱呢。
感恩慈悲的佛陀,为我们这些愚痴无智的众生教授佛法,让我们趋向正道,有解脱的希
望。也许是末学学佛的因缘到了,今年年初,末学开始抄写僧伽吒经。从抄写的那一天
开始,末学就不再吃肉。佛法的加持不可思议!末学在成都这样的美食之都长大,现在
学了佛法,知道了以前其实是对食物有很大的贪执。末学自己都觉得奇怪,再看到肉和
其他以前很喜欢吃的火锅等,感觉很平淡,甚至有些恶心。而这样的大变化,仅仅是抄
写经书开始的。那时末学也对佛法里的甚深道理知道得少;但上师三宝并没有舍弃一个
众生。在末学学佛之初,为鼓励末学精进不退转,显现各种境界,让末学对佛法生起很
大的信心和对佛陀的感激之情。
很快,末学从一个还算虔诚的基督徒转变成对佛法很希求的人... 阅读全帖
a*******g
发帖数: 867
3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玄奘法师所译经典目录
你列出的加起来,还不到200卷。玄奘法师译经1335卷,这是大部分吗?
z**n
发帖数: 22303
34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如何带领佛教徒归主
佛教网摘站:辨破《楞严百伪》——释愍生法师辨(1)
作者简介--释愍生
愍生法师,一九二六年出生。二十岁出家;早年亲近上海下仁老法师。一生专研三
藏,致力弘扬佛法,兴办佛教教育,培植人材。历任宝觉佛学院院长、住持,香港佛教
联合会义务司库。教学之余,常于海内外弘法,讲经说法四十年,辩才无碍,为教界所
称誉。对《楞严经》造诣尤深,曾讲述《楞严经》先后达十三次之多。今以法师精研《
楞严》之心得,驳斥吕澄作“楞严百伪”之谬说,堪称护法卫教之雄辩。

佛本无法可说,以有四悉檀因缘故,随机应说。若以无法可说而言,佛于四十九年
未说一字,以名言无实故。如以有法可说而言,离经一字使同魔说,以藉假修真故。无
论有说无说,主旨欲令众生,入佛知见也。由此可知,一切皆是佛法,又复皆非佛法,
以法无自性,故法不定法。《金刚经》云:“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又云:“法尚
应舍,何况非法?”若明此理,何需于鸡蛋里挑刺?
诸大乘经,皆以一实相理,即证其说。诸小乘经,以三法印,印定无误。试问《楞
严》何处乖违大小乘印?吕澄全以是非之心、庸俗之念、妄想分别,刻意制造过失,引
人随落深渊,诚乃罪过无边!况经四依说:“依... 阅读全帖
E******u
发帖数: 3920
35
唯识宗的创立
玄奘西行求法归来,通过翻译经典和传授学徒等方面的工作,将当时印度唯识学的最新
成果介绍到中土,最终创立了以佛教义学见长的法相唯识宗。玄奘在翻译佛典的过程中
,为中国佛教培养了一代精通唯识、因明学说的高僧,特别是其高徒窥基继承光大其学
说,留学僧人圆测将玄奘之学传播到新罗国,对于唯识学说广泛传播产生了深远影响。
说玄奘是法相唯识宗的创始人,是由于他把法相宗的主要经典都翻译成汉语并作了初步
的宣传;说窥基是法相宗的实际创始人,是因为窥基在玄奘所奠定的基础上,扩大了这
一宗派的理论影响。公正地说,法相唯识宗是玄奘、窥基两代高僧共同努力创立的。
第一节 玄奘与唯识宗的创立
依照现今学术界、佛教界的普遍认识,玄奘西行的时候,中国佛教已经处于学派佛教与
宗派佛教交替发展的时期。玄奘先后礼拜了十二位老师,但其中并不包括被认定为佛教
宗派的天台宗僧人,也没有礼拜三论宗的祖师吉藏为师。玄奘西行的动机之一就是出于
消弭学派佛教差别诠释所带来的混乱。回国之后,他全身心地投入到佛教经典的翻译活
动,在其弟子们的继续努力下,终于创立了一个新的佛教宗派。
玄奘在国外之时,中土佛教界存在和发生的争论,...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22303
36
某导师创立的某觉会的自称什么毛狮子的信徒看到楞严咒居然都不放过污蔑藏传佛教的
机会,胡言乱语地说喇嘛教最怕楞严咒,只好给他长点知识:
「楞严咒」诸本对照逐字对译——兼议「大佛顶」与「大白伞盖佛母」的关系

汉传佛教中有一重要的咒——「楞严咒」(亦称为「大佛顶陀罗尼」),其出自于“唐
.般剌蜜帝”所译的《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中(亦有几种单
译本);同时藏传佛教中,亦有一与之相似的咒——「大白伞盖陀罗尼」,其出处为“
元.真智”等译的《佛说大白伞盖总持陀罗尼经》(亦有“沙啰巴”的异译本《佛顶大
白伞盖陀罗尼经》等);此二经文说法时机、人物等完全不同,但其二者咒文内容、作
用、功能上却完全相似,并且名称上亦有相同之处;因此,有人即说此二者相同,但亦
有人说此二者不同。因其二者翻译手法及出处等处的明显不同,所以,并不容易直接看
出其内在关联。本文试从「楞严咒」各个版本译文的完整对照中,通过其音译或意译,
还原出相应的梵文及对应的汉文译文,并以此来确认出汉传的「楞严咒」与藏传的「大
白伞盖陀罗尼」间的异同。同时,亦由此对照,为「楞严咒」确认出相对最为准确的咒
文及译文。
...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37
第1章 禅宗之源——从达摩到弘忍
本世纪初,随着敦煌禅籍的发现和研究,禅宗及其宗派源流问题,日益引起世人
的关注,尤其是中日佛教学者的高度重视。有关禅、禅学、禅宗的研究著作不断涌现,
这就为深入研究禅宗宗派源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诸说纷纭
禅、禅学、禅宗是相互关联而又各不相同的一系列概念。禅是古印度宗教通过打坐
使心念安定下来的实践。在释迦牟尼以前,印度即是以生天为坐禅目的的思想;至释迦
牟尼时,始展开远能苦乐两边,以达中道涅槃为目的之禅。此后,印度佛教的禅观思想
日趋发达,无数禅经应运而生。汉末传入中国的禅经,多系传承小乘承统的禅观思想,
刘宋求那跋陀罗译出四卷《楞伽经》,即列愚夫所行禅、观察义禅、攀缘禅、如来禅四
种禅。菩提达摩(即达摩多罗)所传(东晋佛陀跋陀罗所译)《禅经》所说自性清净禅
。禅学是关于修禅定的学说,而禅宗则是以达摩为初祖、以直探以源、见性成佛为宗旨
的大乘佛教宗派。中国禅宗的创立,有佛陀扇多说、达摩说、道信弘忍说、六祖惠能说
、马祖道一说等。
第一、佛陀扇多说。太虚大师持此说。太虚《与胡适之论菩提达摩书》说:“禅宗
所奉为初...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33185
3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净土宗--百度百科
净土宗
百科名片

净土宗
净土宗,佛教宗派之一。因专修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净土的念佛法门,故名。该法门以信
愿念佛为正行,净业三福、五戒十善为辅助资粮。净土信仰是佛教的基本信仰,大乘各
宗多以净土为归。佛法西来,东晋,慧远大师在庐山东林寺建立莲社,提倡专修该往生
净土的念佛法门,又称莲宗。唐代善导大师也是净宗重要倡导与推动者,被奉为净宗第
二代祖师。净宗历代祖师并无传承法统,很多还是宗门教下的大祖师,均为后人据弘扬
净土贡献推戴而来。中国净宗十三祖分别是:慧远、善导、承远、法照、少康、延寿、
省常、祩宏、智旭、行策、实贤、际醒及印光大师。
目录
弥陀西来
发展概况
五经一论
修持简述
净宗特色
图书信息
内容简介
展开
弥陀西来
佛教西来
种种资料显示,佛教传入中国年代远比西汉更久远。目前发现的有明确文字记载的
最早事件,如:官方权威的《太平广记》第284卷,引用《王子年拾遗记》一书,记述
题为《天毒道人》的事件,详细记载了燕昭王七年(前305年)来自印度的百四十岁高
僧尸罗(从文中对其的记载来看,是位具足神通的圣者无疑)来华(燕都)传法的事。
此年代已比印度阿育王时代更早,接近佛陀...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39
作者 : 不详
在“2001年北京大学东方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恒毓先生发表了“梵文与中国佛教”一文,据该文注 1 ,这篇文章以后又发表于广州中山大学哲学系,英文版发表于2001年5月21-23日在泰国曼谷举办的“梵文─东南亚文化融合的因素国际会议”,又于5月24日和8月20日报告于泰国摩诃朱拉隆功\佛教大学和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宗教学系,近来又将此文上网。看来作者很重视这篇文章。但是,文中有些观点,笔者难以苟同,现在提出几个问题,与作者商榷。
文中恒毓先生对“中国佛教”进行界定。所谓“中国佛教”应指以汉文典笈为基础的“汉传佛教”。因为中国佛教除广大汉族地区的大乘佛教以外,还包括云南省的上座部佛教和蒙藏地区的藏传佛教。恒毓先生认为汉传佛教的英文应当是Chinese Buddhism
,中国佛教的英文应当是Buddhism in China,即存在于中国的佛教。对此,我完全赞同。本文讨论的内容只限于汉传大乘佛教,不涉及上座部佛教和藏传佛教。
有位加拿大朋友向恒毓先生提出一个问题:“研究中国佛教是否研究梵文?” 恒毓先生明确回答:“仅仅研究中国佛教,基本上可以不用梵文。”虽然恒毓先生文中表示“尽...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40
作者 : 不详
在“2001年北京大学东方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恒毓先生发表了“梵文与中国佛教”一文,据该文注 1 ,这篇文章以后又发表于广州中山大学哲学系,英文版发表于2001年5月21-23日在泰国曼谷举办的“梵文─东南亚文化融合的因素国际会议”,又于5月24日和8月20日报告于泰国摩诃朱拉隆功\佛教大学和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宗教学系,近来又将此文上网。看来作者很重视这篇文章。但是,文中有些观点,笔者难以苟同,现在提出几个问题,与作者商榷。
文中恒毓先生对“中国佛教”进行界定。所谓“中国佛教”应指以汉文典笈为基础的“汉传佛教”。因为中国佛教除广大汉族地区的大乘佛教以外,还包括云南省的上座部佛教和蒙藏地区的藏传佛教。恒毓先生认为汉传佛教的英文应当是Chinese Buddhism
,中国佛教的英文应当是Buddhism in China,即存在于中国的佛教。对此,我完全赞同。本文讨论的内容只限于汉传大乘佛教,不涉及上座部佛教和藏传佛教。
有位加拿大朋友向恒毓先生提出一个问题:“研究中国佛教是否研究梵文?” 恒毓先生明确回答:“仅仅研究中国佛教,基本上可以不用梵文。”虽然恒毓先生文中表示“尽... 阅读全帖
f****2
发帖数: 311
4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义净法师的故事(10)
十、译经传法
洛阳城里的老百姓们,听说有大法师来到洛阳,连皇帝都准备亲自出迎,城门边早
已是人山人海。人人擎着香柱,个个口诵佛号,争先恐后,都想一睹大师的风仪。从上
东门外开始,数十里之内,已经布满无数军兵,维持秩序。洛阳城百座佛寺,都搭制卜
车、帐盖,僧众们手持香花,唱着赞呗,整齐地站立两边,正中是朝廷百官相迎,数百
面旗幡迎风飘扬!
义净一行来到了上东门前,忽然一切都安静下来,只见正中门下,百官闪向两边,现出
了当今的大周女皇。她头戴旒冕,身披黄袍,雍容华贵,含笑而立。内侍扶义净下了御
车。义净定了定神,从容地走向武则天面前,合十致意。则天见状,也口称弟子,躬身
施礼。而后,众内侍又扶义净上了御车,当先入了上东门。这时,又旗幡招展,乐声大
起。洛阳城内也随处是卜车、牌坊,所过之处,香烟如云,诵佛号声不断!
车流、人流停在了建春门内的佛授记寺,义净及其带回的舍利、佛经、佛像,都被放置
在这所皇家寺院内。随后,敕旨下达:封义净大师“三藏”之号,可马上着手翻译带回
的经论,由朝廷提供一切便利。当时有“三藏”之号的僧人全国仅仅有四位,其他三位
都是外国的高僧,只有义净是本国人。
就在义净准... 阅读全帖
d**********6
发帖数: 237
4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楞伽经讲记》与五译本对照
根据吴信如老先生《楞伽经讲记》等资料整理)
http://www.xuefo.net/czbt.asp?cz=%A1%B6%C0%E3%D9%A4%BE%AD%BD%B2

一、前言
(一)、楞伽经在佛教中的地位
楞伽经在佛教中的地位,就是楞伽经在全部佛教中的位置,实际上也就是指的楞伽
经的重要性。
佛教自公元前2世纪传入我们中国,到现在两千多年了。佛教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
要组成部分。在佛教经典文化中,《楞伽经》占有非常独特的重要地位,受到历朝历代
朝野上下、教内教外、宗门教下、显密各宗以及历代知识分子普遍的高度重视。历来被
禅宗和唯识宗奉为根本教典。因此,我们特别有必要弘传这部根本大典。
武则天为楞伽经写过序,明朝明太祖朱元璋曾经下令,让天下的士官、僧、尼、道、俗
,都要念<楞伽经>。苏东坡写过读后感:“楞伽义趣幽眇,文字简古。”白居易和常禅
师研究过楞伽经,做过很高的评价:“花尽头新白,登楼意若何?岁时春日少,世界苦
人多。愁醉非因酒,悲吟不是歌。求师治此病,唯劝读楞伽。”(晚春登大云寺南楼赠
常禅师)“夜泪暗销明月幌,春肠遥断牡丹庭。人间此病治无药,惟有楞伽四卷... 阅读全帖
a*******g
发帖数: 867
4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玄奘法师所译经典目录
玄奘所译佛说经典
 缘起经(1卷)〖唐 玄奘译〗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第1-200卷)〖唐 玄奘译〗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201-400卷)〖唐 玄奘译〗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401-600卷)〖唐 玄奘译〗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1卷)〖唐 玄奘译〗
显无边佛土功德经(1卷)〖唐 玄奘译〗
大宝积经(120卷)〖唐 菩提流志译并合〗菩萨藏会(大萨菩藏经二十卷)(
卷35-54)〖唐 玄奘译〗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1卷)〖唐 玄奘译〗
佛临涅槃记法住经(1卷)〖唐 玄奘译〗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10卷)〖唐 玄奘译〗“宝库”录校版本
受持七佛名号所生功德经(1卷)〖唐 玄奘译〗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1卷)〖唐 玄奘译〗“宝库”录校版本)
说无垢称经(6卷)〖唐 玄奘译〗
如来示教胜军王经(1卷)〖唐 玄奘译〗
天请问经(1卷)〖唐 玄奘译〗
寂照神变三摩地经(1卷)〖唐 玄奘译〗
解深密经(5卷)〖唐 玄奘译〗“宝库”录校版本
佛说佛地经(1卷)〖唐 玄奘译〗
甚希有经(1卷)〖唐 玄奘译〗
最无比经(1卷)〖唐 玄奘译〗
缘起圣道经(1卷)〖唐 玄奘译〗
分别缘起初胜
S**U
发帖数: 7025
44
巴利《分别论·谛分别·经分别》译注
谢美霜 中华佛学研究所
提要
佛陀的一切教说中,「四谛说」是至为核心的教义。在统贯佛陀教说的佛教典籍——阿
毗达磨中,深通经义的祖师们如何疏解四谛,是非常值得研究的主题。本文选定巴利论
书《分别论》(Vibhaṅga)的第四品〈谛分别〉(Saccavibhaṅga)为译
注主体,主要基于两点理由∶一、南传论书的研究在国内仍处于摇篮阶段,有待研究者
的投入。二、《分别论》依十八个主题来论究法义,每个主题可独立探讨,四谛即为其
中的一个主题。目前国内虽已有《分别论》的汉译,唯系转译自日文《南传大藏经》,
文辞艰涩,又少附注说明,不对照巴利原本则难理解,有重加翻译的必要。因篇幅的限
制,本文的译注仅包括〈谛分别〉中的「经分别」。
初期佛教的圣典,包括了经(sutta)、律(vinaya)、论(abhidhamma)三藏。经藏
集结佛陀教说的要义,不同部派各有其编纂的经藏,现存且完整者有南传上座部(
Theravāda)五部《尼柯耶》(Nikāya)及北传汉译的四部《阿含经》。律
藏是出家教团之生活规则的集成。论藏...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鸠摩罗什与中国佛教
鸠摩罗什与中国佛教 (一)

我们来聊一聊鸠摩罗什法师是谁?也就是“鸠摩罗什与中国佛教的关系”。
鸠摩罗什法师生活在公元344年到413年之间,他可以说是我们中国佛教在佛经翻译
的成就上,最重要的两位大师之一,另一位则是玄奘法师。如果就影响中国佛教徒的广
度上,罗什法师甚至超越了玄奘法师,可以称得上是与佛弟子结缘最多、最广的一位译
经法师。
我们先简单地来说一下鸠摩罗什法师他的生平,有关他的故事在坊间非常的多、也
很详细,他的名字鸠摩罗什是梵语,翻译成中文叫作童寿,也就是期许他在童年的时候
就已经有一个老人的德行。鸠摩罗什法师他的父亲叫作鸠摩罗炎,出生在中印度的官宦
之家,也就是刹帝利种姓;依印度当时的种姓制度,这个家族是可以世袭官位的。可是
罗炎不愿意做官,他比较喜欢云游访师学道,于是就各处的去游学参访;他到了龟兹国
,也就是现在新疆库页附近;国王呢,听说从印度来了名人,就请他到宫里头去接受供
养,国王相谈甚欢,就把王妹耆婆许配给罗炎,后来生下了鸠摩罗什。比较特殊的是在
耆婆怀孕期间,耆婆本来不懂印度的梵语,可是怀鸠摩罗什的时候,竟然忽然会了印度
语,而且辩才无碍...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6
来自主题: Talk版 - 敬道兴佛的宋太宗
敬道兴佛的宋太宗
陆文
中国历史上的皇帝们绝大多数都是同时敬重佛、道二教的,宋代第二位君主宋太宗就是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位。宋太宗赵光义是宋太祖赵匡胤之弟,母亲是杜太后,据《宋史
》记载,起初杜太后梦见神仙捧着太阳授予她,随后便有孕怀了宋太宗,在他出生的那
天夜晚,红光升腾似火。宋太祖赵匡胤去世后,赵光义即位史称宋太宗。关于他的即位
有“斧影竹声”的故事,史学家大多认为是篡位。其实人生在世,谁能无过,在迷中说
不定就干了什么大坏事,一失足成千古恨,给自己、给后人带来灾难。关于宋太宗篡位
,由于本文的主题和篇幅,在这里不讨论,只介绍他敬道兴佛的事迹。对历史人物的态
度应该是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功过分明。
宋太宗即位后延续了宋太祖赵匡胤敬道兴佛的做法,有的方面还超过了太祖。对道教,
他不仅注重扶植道教,还礼遇隐逸的道士,例如他给华山道士陈抟赐号为“希夷先生”
大加尊崇,搜寻遗失的道教经书,并大力建设宫观,使遭受唐末五代战火破坏的道教有
所恢复,为其進一步的发展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对佛教,宋太宗更是大力宣扬。他即位的第一年,就剃度僧尼17万余人,整个在位期间
,大建佛寺。从他即位当年就经常...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7
来自主题: Talk版 - 敬道兴佛的宋太宗
敬道兴佛的宋太宗
中国历史上的皇帝们绝大多数都是同时敬重佛、道二教的,宋代第二位君主宋太宗就是
其中的一位。宋太宗赵光义是宋太祖赵匡胤之弟。赵匡胤去世后,赵光义即位,史称宋
太宗。
宋太宗延续了宋太祖赵匡胤敬道兴佛的做法,有的方面还超过了太祖。对道教,他不仅
注重扶植道教,还礼遇隐逸的道士,例如他给华山道士陈抟赐号为“希夷先生”大加尊
崇,搜寻遗失的道教经书,并大力建设宫观,使遭受唐末五代战火破坏的道教有所恢复。
对佛教,宋太宗更是大力宣扬。他即位的第一年,就剃度僧尼17万余人,整个在位期间
,大建佛寺。从他即位当年就经常遣内侍至五台山焚香敬佛,同时勘察情况,太平兴国
五年(西元980年)起,内廷使臣张廷训奉旨开始与僧人筹划重修五台山十寺,五台山
上的真容、华严、寿宁、兴国、竹林、金阁、法华、秘密、灵境、大贤这十所佛寺就是
当时奉旨修建的,并铸造金铜文殊像,安置于真容院;同年,还诏令峨眉山白水寺高僧
茂真重建集云、卧云、归云、黑水、白水诸寺,又铸造普贤菩萨铜像一尊,铜像通高7.
85米,重达62吨,头戴双层金冠,雕饰精巧,供奉于白水寺,也就是现在的万年寺。
宋太宗关注最多的佛寺,应该是...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33185
4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汉传佛教--维基百科
汉传佛教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漢傳佛教,是以地理位置划分的佛教派别,是佛教的三大地理分支之一。另外两个为南
传佛教(即上座部佛教)和藏传佛教。佛教經由兩條路徑傳入中國,一支由古印度經西域
傳入中原地区,爾後傳入朝鲜半岛、越南、日本等处,故汉传佛教又称北传佛教[1]。
传入中国的另一支佛教則由南印度經海路傳至中國南方,为南传佛教,并不包括在漢傳
佛教中。
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同为大乘佛教的主要發揚传系。因為中國的影響,漢傳佛教將大乘
佛教的教義傳播至朝鮮半島、日本與越南等地,並且影響了藏傳佛教。實質上,漢傳佛
教可以說是形塑大乘佛教面貌的主要力量之一;但有別於藏傳佛教之顯密並重,漢傳佛
教的宗派以顯宗為多。另外,尽管漢傳佛教以大乘佛教为主,当年經西域傳入中原地区
的佛教也包括了流传远不如大乘佛教广泛的小乘佛教。
目录
[隐藏]
* 1 詞語釋義
* 2 发展过程
o 2.1 秦漢
o 2.2 三國時期
o 2.3 晋朝
o 2.4 南北朝时期
+ 2.4.1...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33185
4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藏传佛教--百度百科
藏传佛教
百科名片
藏传佛教,或称藏语系佛教,本名喇嘛教,因民族政策而更名为“藏传佛教”。旧时中
原人士认为:“喇嘛教”实施政教合一(协助奴隶主统治奴隶)、提倡“即身成佛”、
鼓励个人崇拜、允许“男女双修”,其教义与佛教正宗背道而驰,西藏的佛经,也搀杂
了某些“政治成分”,不是真正的原著,因此“喇嘛教”绝非佛教分支,而是披着佛教
外衣的西藏原始宗教,所谓喇嘛则类似于巫师。这一观点在新中国建立之后,受到了西
藏同胞的排斥、否认,此后,主流社会开始将“喇嘛教”改称为“藏传佛教”。
目录
概况
简介
法义大师与藏传佛教
藏传佛教历史——前弘期
初传神话
松赞干布
赤松德赞
赤祖德赞
朗达玛灭佛
藏传佛教的历史——后弘期
上路弘传
下路弘传
支派的形成
藏传佛教五大支派
宁玛派
萨迦派
噶举派
噶当派
格鲁派
藏传佛教的特点
教义
传承方式
学制
寺院
藏文《大藏经》
兴盛寂灭
著名寺院
桑耶寺
大昭寺、小昭寺
托林寺
布达拉宫
僧职称谓
封号性僧职称谓
学位性僧职称谓
戒律性称谓
寺院中的僧职称谓
活佛
活佛称谓
活佛转世制度
藏传佛教慈悲为怀的“天葬”
概况
藏传佛教常被人以为是一种具神秘...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50
(三)「偈颂品」相关经文
魏译 T16n0671_p0583c08(00)
我姓迦旃延,  首陀会天出;
为众生说法,  趣于涅盘城。
是过去行路,  我及彼诸佛,
三千修多罗,  说于涅盘法。
欲界及无色,  佛不彼成佛;
色界中上天,  离欲成菩提。
唐译 T16n0672_p0638a16(00)
「我姓迦旃延,  净居天中出;
为众生说法,  令入涅盘城。
缘于本住法,  我及诸如来;
于三千经中,  广说涅盘法。
欲界及无色,  不于彼成佛;
色界究竟天,  离欲得菩提。
------------------------------
这段说明「偈颂品」的佛,姓迦旃延,在色界究竟天成佛,不是人间成佛的释迦佛。
梵本 789 颂
吠陀祠祀与供养,以及法等又重兴
议论长行短颂等,释义我闻惑世间
Verse 789
The Vedas, worship, and charity will again prevail with the revival of the Dharma; by narratives, histories, prose-composition... 阅读全帖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