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3 发帖数: 8598 | 1 从来没看过,准备看看
百科和豆瓣网介绍
内容简介 · · · · · ·
《大义觉迷录》是一部奇书!它是怎样的一部奇书?有离奇的故事吗?没有。有精彩飞
扬的文学吗?没有。有曲折的故事吗?没有。有高深的哲理吗?也没有。严格说,这并
不是一部真正的有棱有角的书,它只是一个档案卷宗,一桩谋反案的卷宗。
一个档案卷宗,何奇之有?它奇就奇在这个档案卷宗,是清朝盛世雍正皇帝自编纂的为
自己鸣冤的自白书。请听雍正自己怎么说的?雍正说:
朕之心可以对上天,可以对皇考,可以共白于天下之亿万臣民。
皇帝鸣冤,剖示心迹,告谕臣民,此第一奇也。
众所周知,雍正皇帝是康熙皇帝的第四皇子,名允禛,他不该得皇位。康熙晚年两度废
皇太子允礽,形成皇储斗争。雍正机权干略,高人一筹,他收拾掉了允祀、允(礻题)
、允(礻唐)等几个争皇位的兄弟,才登上了宝座,乾纲独断,刚毅戾深,蜂目豺声,
是标准版的秦始皇第二。史称秦始皇“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
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被骂为“贪于权势至如此”。(《史记·秦始皇本纪》)
。雍正皇帝朝乾夕惕,批鉴奏章,事无巨细,大权独揽,比起秦始皇有过之而不及。雍... 阅读全帖 |
|
d*******3 发帖数: 8598 | 2 《大义觉迷录》是雍正朝御制国书,刊行全国使其家喻户晓,欲以使人人“觉迷”。转
眼之间,乾隆继位宣布为特号禁书,凡有私藏者,即有杀头灭身之罪,惟恐有一人“觉
迷”。从此《大义觉迷录》成为绝世罕见的一部皇帝撰写的御制国书,湮没二百多年不
见天日,这一切更增加了它的神秘色彩。乾隆之所以与雍正处置曾静谋反案大相径庭,
有他周密的考虑。他在青年时代目睹了这场文字案的前前后后,他清楚认识到:父王对
曾静谋反案和吕留良文字狱案的公开审讯和批判,实际是把父王自己推上审判台;雍正
的“华夷之别”的新释、十大罪状的自我辩解、皇宫中的秘闻丑事泄露、皇子间尔虞我
诈、文武大臣间明枪暗箭等等,统统详细地记录于《大义觉迷录》一书中,损害了万乘
之尊皇帝的光辉形象,暴露了国祚和宫廷的绝密,起到反宣传作用,根本达不到使臣民
“觉迷”的目的,只能更增强人们的反清排满情绪。因此必须彻底剪除禁锢异端思想的
蔓延,肃清其流毒。同时留着这两个弥天重犯”当“反面教员”,更难以起到“感化”
教育的作用。 |
|
发帖数: 1 | 3 《大义觉迷录》是清朝雍正帝亲自颁行的一部在全国发行的官方宣传资料,收录了曾静
一案的上谕、曾静口供及其《归仁录》,描述了曾静从反对雍正到拥护雍正这一“大义
觉迷”的过程。
该书对曾静等人指责他的十大罪状(谋父、逼母、弑兄、屠弟、贪财、好杀、酗酒、淫
色、怀疑、株忠、好谀任佞)进行了一一辩解。
雍正帝驾崩仅两个月,刑部尚書徐本上奏請停其講,雍正十三年(1735年)十月十九日
,已经登基尚未改元的乾隆帝即违背父训,反悔赦免,並公开翻案,于十二月敕,曾静
、张熙二人凌遲处死,雍正生前特别告誡子孙,不可杀曾张二人,以作為反面教員:“
即朕之子孙,将来亦不得以其诋毁朕躬,而追究诛戮之。”但是乾隆违犯遗命,诛杀了
曾静、张熙,以绝后患。乾隆還宣佈,《大义觉迷录》一書毀去其版,凡有私藏者,即
有杀头灭身之罪。收禁此书,主要还是因为它“触到雍正本人宫闱内部、伦常之间的一
些隐私”。[2]
乾隆之所以与雍正处置曾静谋反案大相径庭,是因為他認為雍正对曾静谋反案和吕留良
文字狱案的公开审讯和批判,实际是把雍正自己推上法庭,讓民眾在內心審判皇帝;雍
正的“华夷之别”的新释、十大罪状的自辩、皇宫中的秘闻丑事泄露... 阅读全帖 |
|
u*****a 发帖数: 9489 | 4 高级黑,越描越黑
有人骂满清是蛮夷,没有执政合法性,雍正帝不仁不义杀自己兄弟
雍正帝就跟这人杠上了,堂堂皇帝亲自提笔写了若干篇洋洋洒洒的社会学/历史学学术
论文,引经据典驳斥:我不是蛮夷!我有执政合法性!谁说我不仁不义?我杀我兄弟杀
得好,杀得好!
这些学术论文编成一本书,刊印发送到全国各地,各地官员必读,读了还要给百姓讲,
这本书就是“大义觉迷录”
后来雍正死了,他儿子乾隆继位,对他爹这种自我高级黑实在看不下去了,把这书禁了
,一把火烧干净,私藏处罪
想当年1989年六四镇压后,中共当局也出了本书,很多53岁的应该都有印象,书名叫“
XXX平暴纪实”,那书本老将也看过,里面大意就是讲:他们都是暴徒!野战军真英勇
!暴徒丧心病狂打死刘国庚崔国政!被杀的都是暴徒,都活该!
结果过了没多久,当局就意识到这是高级黑,这事不能提,提了就是越描越黑,让大家
把这事都忘了才好。于是“平暴纪实”也被收缴禁止了。
历史是何其相似 |
|
u*****a 发帖数: 9489 | 5 老子我也不知道啊
我就隐约记得书名叫什么什么平暴纪实之类的
具体叫什么都不太记得清了
这都多少年了,要不是今天版上有人说大义觉迷录,也想不起这茬来 |
|
s*****e 发帖数: 16824 | 6 大义觉迷录实际就是败于刁民,本来还
还真想讲道理的,结果没用。乾隆就改回老方法了。 |
|
发帖数: 1 | 7 我的意思是老将们不要老不忿。大義覺迷錄说的就是江山就应该是我的,你最好搞懂这
个道理,不要跟自己过不去。老将们就是老认死理。 |
|
l**a 发帖数: 11 | 8 作为小将
我觉得老美这方面还是比改开后的汉人强 平均来说
还是有不少一根筋的
汉人里张益唐这种一根筋的 数量少且普遍不得志
如果不是西方人认可他 华人世界里他就是公认录瑟 |
|
p******o 发帖数: 9007 | 9 http://www.ourjg.com/bbs/simple/?t8972.html
查看完整版本: [-- 转载-雍正即位真相-作者温相 --]
[稽古右文·康雍梦华] -> 九州清晏 -> 转载-雍正即位真相-作者温相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maudlin 2012-02-07 19:15
转载-雍正即位真相-作者温相
作者认为雍正非正统继位,内容很多,只选取了部分,我正统和非正统继位说都看了不
少,倾向于非正常继位一点,觉得这篇分析得似乎更有道理,或说更符合我个人思考逻
辑,编辑得比较乱,请大家谅解。大家若有兴趣可去网上搜索
3.胤禵悄然崛起
就在雍正积极讨好乃父、营求储位的同时,康熙末期的清朝政坛上正在悄然崛起一
颗闪亮的政治新星,这个人就是雍正的同母弟、皇十四子胤禵。胤禵,又名胤祯。关于
胤禵的名字问题清史研究界历来有争议,南开大学教授冯尔康认为胤禵本名胤禵,更名
胤祯,复称胤禵(指雍正上台后又给他改回胤禵)。而海外学者杨启樵教授则认为胤禵
原名胤祯、改名胤禵。胤禵的崭露头角是在一废太子之际,清康熙四十七年,老皇帝斥
责皇... 阅读全帖 |
|
d******a 发帖数: 32122 | 10 用临死时候没有见马齐来反驳“病重时”见马齐
这个“温相”智商有问题
-----------
朝鲜人所作的《李朝实录·景宗实录》卷10记载了康熙病重时召见大学士马齐说:
“第四子雍亲王最贤,我死后立为嗣皇。胤禛第二子有英雄气象,必封为太子。”这段
话里面错漏更多,康熙临死之际召见的皇子、大臣的名单中根本就没有马齐,雍正自己
就说过:“皇考升遐之日,大臣承旨者,惟隆科多一人”,可见并没有马齐。
http://www.ourjg.com/bbs/simple/?t8972.html
查看完整版本: [-- 转载-雍正即位真相-作者温相 --]
[稽古右文·康雍梦华] -> 九州清晏 -> 转载-雍正即位真相-作者温相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maudlin 2012-02-07 19:15
转载-雍正即位真相-作者温相
作者认为雍正非正统继位,内容很多,只选取了部分,我正统和非正统继位说都看了不
少,倾向于非正常继位一点,觉得这篇分析得似乎更有道理,或说更符合我个人思考逻
辑,编辑得比较乱,请大家谅解。大家若有兴趣可去网上搜索
3.胤禵悄然... 阅读全帖 |
|
W*****d 发帖数: 4196 | 1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dlife 讨论区 】
发信人: jasmine02 (夕阳红), 信区: Midlife
标 题: 中国的禁书有哪些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Jul 30 03:55:50 2014, 美东)
史人将历代禁书中描述香艳程度列为以下九品:
上等三品,通篇谈香艳:
上上:《杂事秘辛》、《飞燕外传》、《控鹤监秘记》、《汉宫春色》、《河间妇
传》;
上中:《三山秘记》、《痴婆子传》、《闺艳秦声》;
上下:《金瓶梅》、《肉蒲团》、《海陵王》、《杏花天》;
中等三品,偶有香艳处:
中上:《西厢记》、《红楼梦》、《绿野仙踪》、《游仙窟》;
中中:《品花宝鉴》、《野叟曝言》、《帘外桃花记》、《女仙外史》;
中下:《倭袍记》、《如意奇缘》、《玉蜻蜓》、《凤双飞谈词》(姚注:此书出
女子手笔,专谈男色,有女儿国王狎男妾之智);
下等三品,皆香艳说部也:
下上:《绣榻野史》、《株林野史》、《灯草和尚》、《桃花庵》;
下中:《隔帘花影》、《香闺秘记》、《桃花记》、《如意君传》;
下下:《牡丹奇缘》、《闺中秘史》、《情海缘》、《花下缘》。
此外,《花锦营》,半图半文,... 阅读全帖 |
|
j*******2 发帖数: 83 | 12 史人将历代禁书中描述香艳程度列为以下九品:
上等三品,通篇谈香艳:
上上:《杂事秘辛》、《飞燕外传》、《控鹤监秘记》、《汉宫春色》、《河间妇
传》;
上中:《三山秘记》、《痴婆子传》、《闺艳秦声》;
上下:《金瓶梅》、《肉蒲团》、《海陵王》、《杏花天》;
中等三品,偶有香艳处:
中上:《西厢记》、《红楼梦》、《绿野仙踪》、《游仙窟》;
中中:《品花宝鉴》、《野叟曝言》、《帘外桃花记》、《女仙外史》;
中下:《倭袍记》、《如意奇缘》、《玉蜻蜓》、《凤双飞谈词》(姚注:此书出
女子手笔,专谈男色,有女儿国王狎男妾之智);
下等三品,皆香艳说部也:
下上:《绣榻野史》、《株林野史》、《灯草和尚》、《桃花庵》;
下中:《隔帘花影》、《香闺秘记》、《桃花记》、《如意君传》;
下下:《牡丹奇缘》、《闺中秘史》、《情海缘》、《花下缘》。
此外,《花锦营》,半图半文,为明版,最为珍贵。《素娥篇》、《国色天香》、
《花阵绮言》,皆珍本也。《浓情快史》亦负盛名,偶于坊间访见之,殊不见佳。《东
游记》疑即《三山秘记》(又名《枕中秘》)。以上各书已罕见,可遇而不可求也。
其余如《新台秘史》、《玉娇李》、《摩登... 阅读全帖 |
|
t****t 发帖数: 203 | 13 雍正帝的皇位,是正取,还是逆取?从胤禛登极至今282年以来,既是学术界激烈争议的
问题,也是演艺界火爆炒作的题目。雍正继位是否逆取?历史没有留下记载。历史是胜利
者的记录,正史不会也不可能会对雍正逆取皇位做出记载。康熙生前未立皇位继承的遗诏
,也不会留下一鳞半爪暗示皇位继承的文献。但是,自康熙宾天至雍正继统,即有皇位出
自篡夺的传闻异说。雍正为此亲撰上谕驳斥,编纂《大义觉迷录》一书,想为自己洗刷不
白。
储位之争:余波
雍正在《大义觉迷录》一书中,就“谋父”、“逼母”、“弑兄”、“屠弟”、“贪
财”、“好杀”、“酗酒”、“淫色”、“好谀”、“任佞”等十项大罪,进行自辩,颁
行天下。然而,事与愿违,欲盖弥彰,弄巧成拙,愈描愈黑,留下生动而曲折的历史故事
。
那么事实究竟如何?雍正的上述罪名能否成立?让我们一一分析:
雍正是否毒死皇父?一种说法是:康熙帝是喝了胤禛送的人参汤被毒死的。这话从伦
理、法理、情理讲,既悖于情,也不合理。从当时的具体环境、周围条件分析,既违背史
实,也绝无可能。
雍正是否逼死生母?《大义觉迷录》说:“逆书加朕以逼母之名。”看来当时雍正“
逼母”说流传很广。雍正生母 |
|
j********p 发帖数: 9680 | 14 杜车别 由满清禁毁书籍的丰功伟绩说开去
新浪历史论坛
作者:杜车别
最近看谢国桢著《明末清初的学风》,里面摘引清王芑孙《洴澼百金方》序中的
一段话,觉得有点意思,摘录出来让大家一起看看
“自朝廷开四库全书馆,天下秘书稍稍出见,而书禁亦严,告讦频起,士民葸慎
,凡天文地理言兵言数之书,有一于家惟恐召祸,无问禁与不禁,往往拉杂烧之。比岁
兵兴东南海隅,忧患日出,士大夫习享承平,仓皇迷闷,欲访寻曩碟以为前事之师,而
书之有者无几。呜呼!……”
我常听见有人为清朝文化专制辩护说,前有秦始皇焚书坑儒,后有文化大革
命,所以满清也并不特别值得谴责,甚至无足道。其实这是不确的。
第一,从维持的时间来说,满清的文字狱,对文化严厉摧残百年有余,这一
点,无论焚书坑儒还是文革都不能与之相比,一长一短,后果便有本质的区别。
第二,从压制的规模广度程度上说,也有差异。
记得鲁迅曾经在《华德焚书异同论》中为秦始皇叫过屈,说秦始皇虽然烧书
,但技术科学方面的书籍是保留的,而且也有容纳博采别国思想的气量,所针对的仅仅
是一披泥古不化的儒生和骗人的方士而已,所以和德国纳粹的焚书是有本质区别。
至于文革,把某某书批判成... 阅读全帖 |
|
w***g 发帖数: 32 | 15 欺世盗名帝王策
陈玉通
在有清以来267年历史中,雍正算得上是又有“远见”,又有“福
气”的皇帝佬了!
先说“远见”。当其驾崩前3年即雍正十年(1733)时,就仿佛于
冥冥中预感大限将至而恶名追尸了。雍正六年时,湖南有位落第秀才
曾静,致函四川总督岳钟琪,劝其起义。这位川督虽是岳飞21世孙,
可并不想造反。曾信自成“逆书”,上列雍正10大罪:谋父、逼母、
弑兄、屠弟、贪财、好杀、酗酒、淫色,外加怀疑诛忠和好谀任佞。
将这曾静押到北京一审问,方知民间早已流传这些“诬谤之词”了。
雍正也真有主意,竟赦免曾静,令其写悔过书(起名《归仁说》),
雍正则点灯熬油,写了近8000言的自辩上谕,合辑成书,亲题书名为
《大义觉迷录》,颁布全国,深入穷乡僻壤。另命曾静去浙江现身说
法宣讲,为雍正洗雪罪名。这事儿今天看来颇为滑稽:皇帝自我辩护
词和特赦死刑犯认罪书同版发行,实乃中国历史绝无仅有的奇观。
雍正自以为逐条批驳“诬谛十罪”,便可以消除官民对他的恶感
了,殊不知“越擦越黑”,倒是他的后代比他聪明些,干脆从《清实
录》中删去他的自辩上谕。这且不提。
继《大义觉迷录》后,雍正又相继编印了《上谕内阁》和 |
|
s****l 发帖数: 118 | 16 朱镕基和雍正最像的地方不是反腐什么的,
而是《答记者问》,就和《大义觉迷录》一样
当时看的人不会觉的有问题,而百年之后的人都会当笑话一样看。
书里前面讲国企因各种政治负担(非人力成本负担)无法和享受各种免税等优惠政策的
外企相比,
后面就讲要卖国企,鬼知道这样的逻辑怎么会被当时的人接受,
就像《大义觉迷录》里的逻辑一样都是强盗逻辑。
像三农问题等等《答记者问》里都充满了各种匪夷所思前后矛盾的文章,
真正可笑的是世人竟然认同这种事情。 |
|
t******o 发帖数: 2792 | 17
我要是没理解错的话,看来你也相信隆科多在康熙死时应该在御前了,那如果传诏和康熙死亡(天都是黑的)时他都在康熙身边,你还认为“圣祖升遐之日不在御前”这种表述没有问题么?
“日”在这里是指白天?“圣祖升遐之日”是指当天的白天?
把彭拿来类比,只是想说明,某人在相对次要的A事上表达不满不意味着在更关键的B事上也能;而不是因为他和三大皇子有多少相似之处。不同之处自然不少,很重要的一条是:
老毛死后其乱政皆废,反对派掌权,彭氏平反,所以他的亲属当然可以把彭私下说的当时不正确现在政治正确的话透露出来甚至加以宣传。
雍正死后是乾隆即位,雍正的合法性只会坚持,当事人若有不利于今上的言论,流传的空间不会比之前宽松。
所以八人受诏如果是假,三人私底下不敢说,说了身边人不敢泄露,试图泄漏了被阻止都有可能。
冯尔康说的三皇子不满雍正的言行两件是在雍正七年以前,只有老三是在八年犯事,翻清史稿,胤祉之前名声蛮好的,热衷学术,对皇储之争不关心(当然也可以说他作伪),而在雍正开始后却是劣迹斑斑,二年世子得罪,削爵。6年老三自己又索贿又无仪,雍正宽宏大量,仅仅贬为郡王,把爵位被削的前世子... 阅读全帖 |
|
g******t 发帖数: 18158 | 18 雍正还派人编写了《大义觉迷录》一书,就“谋父”、“逼母”、“弑兄”、“屠弟”
、“贪财”、“好杀”、“酗酒”、“淫色”、“好谀”、“任佞”等十项大罪,进行
自辩,颁行天下。然而,事与愿违,欲盖弥彰,弄巧成拙,愈描愈黑,留下生动而曲折
的历史故事,真正是脑残。本来古代资询流通不发达,出了紫禁城谁知道他干过哪些烂
事,这下好了,炸弹扔进茅坑里,炸的到处都是屎,天下皆知。他儿子乾隆还有点脑子
,继承皇位以后命令把《大义觉迷录》又偷偷收缴上去销毁,不过没有完全收缴干净 |
|
发帖数: 1 | 19 境遇比较好的有三人:就是其十三弟胤祥、十六弟胤禄和十七弟胤礼。胤祥,曾被
康熙幽禁,原因不详。雍正继位,即封允祥为怡亲王,格外信用。胤禄,过继给庄亲王
博果铎为后,袭封庄亲王。胤礼,雍正继位封为果郡王,再晋为亲王,先掌管理藩院事
,继任宗人府宗令,管户部。胤祥和胤礼显然早加入“胤党”,只是康熙在世时,十分
隐秘,没有暴露。
雍正在《大义觉迷录》一书中,就“谋父”、“逼母”、“弑兄”、“屠弟”、“
贪财”、“好杀”、“酗酒”、“淫色”、“好谀”、“任佞”等十项大罪,进行自辩
,颁行天下。然而,事与愿违,欲盖弥彰,弄巧成拙,愈描愈黑,留下生动而曲折的历
史故事。
那么事实究竟如何?雍正的上述罪名能否成立?让我们一一分析:
雍正是否毒死皇父?一种说法是:康熙帝是喝了胤送的人参汤被毒死的。这话从伦理
、法理、情理讲,既悖于情,也不合理。从当时的具体环境、周围条件分析,既违背史
实,也绝无可能。
雍正是否逼死生母?《大义觉迷录》说:“逆书加朕以逼母之名。”看来当时雍正“
逼母”说流传很广。雍正生母乌雅氏,生有三个儿子:胤、允祚(5岁死)、允祯。传说:
雍正继位后,将允祯调回北京关押起来,他母亲想... 阅读全帖 |
|
o*****o 发帖数: 113 | 20 请仔细阅读清雍正时期的《大义觉迷录》,
小人曾静的口供等。
《大义觉迷录》二月河的小说不写,你们的《步步惊心》也绝对不会写,但是那才是历
史。
你们就会发现韩寒就是当代的曾静,韩寒的新三篇博文就是证据。
韩寒新三篇写得很好,我很赞同,可是和以前的他判若两人。
我不会因为你写了我很赞同的东西我就赞同你,因为你变化太大,前倨后恭,是个小人。
和曾静一样。 |
|
M******8 发帖数: 10589 | 2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Joke 讨论区 】
发信人: MZL05 (YAHO), 信区: Joke
标 题: 明清时期的那些敏感瓷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Jan 30 22:55:22 2018, 美东)
我国乃瓷器之故乡,原始瓷器在商代就已经出现,距三千多年。不久,大约西周时
期,就出了一种举世闻名的瓷器,敏感瓷——
一
我国历代好为尊者讳,这大约是礼仪之邦的基因铭刻到骨子里的一个副产品。
避讳的范围从君王到尊亲再到长官、圣贤,各种奇葩层出不穷。一般遇到需要避讳
的字就用其他字代替,或减笔、空字,彼时文人自恃有文化,不屑于以**代替。
据暗黑君考证,今日火星文之溯源,皆来源于二千余年之避讳也。
晋时王忱,一日拜访桓玄,桓玄上酒,王忱服五石散,忌用冷酒,即吩咐仆人去“
温酒”,不料桓玄听后大哭,原来桓玄的父亲叫桓温,一听到“温”字就要大哭以示纯
孝。
王忱顿感讨了个没趣,好好一个酒场让桓玄这一哭弄得没了兴致,只好告辞。桓玄
酒瘾发作也不敢挽留,以免授人以柄。
吕后名雉,当时文书上凡遇雉字,均用“野鸡”二字代...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22 我国乃瓷器之故乡,原始瓷器在商代就已经出现,距三千多年。不久,大约西周时
期,就出了一种举世闻名的瓷器,敏感瓷——
一
我国历代好为尊者讳,这大约是礼仪之邦的基因铭刻到骨子里的一个副产品。
避讳的范围从君王到尊亲再到长官、圣贤,各种奇葩层出不穷。一般遇到需要避讳
的字就用其他字代替,或减笔、空字,彼时文人自恃有文化,不屑于以**代替。
据暗黑君考证,今日火星文之溯源,皆来源于二千余年之避讳也。
晋时王忱,一日拜访桓玄,桓玄上酒,王忱服五石散,忌用冷酒,即吩咐仆人去“
温酒”,不料桓玄听后大哭,原来桓玄的父亲叫桓温,一听到“温”字就要大哭以示纯
孝。
王忱顿感讨了个没趣,好好一个酒场让桓玄这一哭弄得没了兴致,只好告辞。桓玄
酒瘾发作也不敢挽留,以免授人以柄。
吕后名雉,当时文书上凡遇雉字,均用“野鸡”二字代替。吕野鸡,想想也是醉了。
唐太宗名世民,连观世音都要避他的讳,略称为“观音”。
宋仁宗名赵祯,蒸包子蒸馒头的“蒸”字就得改为“炊”字,怪不得武大郎的饼叫
“炊饼”。
更有甚者,宋高宗名构,为避“构”... 阅读全帖 |
|
c*c 发帖数: 2397 | 2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cxc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余英时:反智论与中国政治传统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Aug 19 14:29:57 2011, 美东)
http://www.historykingdom.com/read-htm-tid-107849.html
反智论与中国政治传统
——论儒、道、法三家政治思想的分野与汇流
一 引 言
中国的政治传统中一向弥漫着一层反智的气氛;我们如果用“自古已然,于今为烈
”这句成语来形容它,真是再恰当不过了。但是首先我们要说明什么叫做“反智”。
“反智论”是译自英文的anti-intellectualism,也可以译做“反智识主义”。“
反智论”并非一种学说、一套理论,而是一种态度;这种态度在文化的各方面都有痕迹
可寻,并不限于政治的领域。中国虽然没有“反智论”这个名词,但“反智”的现象则
一直是存在的。因为这个现象可以说普遍地存在于一切文化之中,中国自然不是例外。
研究这一现象的学者都感到不易给“反智论”下一个清晰的定义... 阅读全帖 |
|
c*c 发帖数: 2397 | 2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cxc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余英时:反智论与中国政治传统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Aug 19 14:29:57 2011, 美东)
http://www.historykingdom.com/read-htm-tid-107849.html
反智论与中国政治传统
——论儒、道、法三家政治思想的分野与汇流
一 引 言
中国的政治传统中一向弥漫着一层反智的气氛;我们如果用“自古已然,于今为烈
”这句成语来形容它,真是再恰当不过了。但是首先我们要说明什么叫做“反智”。
“反智论”是译自英文的anti-intellectualism,也可以译做“反智识主义”。“
反智论”并非一种学说、一套理论,而是一种态度;这种态度在文化的各方面都有痕迹
可寻,并不限于政治的领域。中国虽然没有“反智论”这个名词,但“反智”的现象则
一直是存在的。因为这个现象可以说普遍地存在于一切文化之中,中国自然不是例外。
研究这一现象的学者都感到不易给“反智论”下一个清晰的定义... 阅读全帖 |
|
c*c 发帖数: 2397 | 25 http://www.historykingdom.com/read-htm-tid-107849.html
反智论与中国政治传统
——论儒、道、法三家政治思想的分野与汇流
一 引 言
中国的政治传统中一向弥漫着一层反智的气氛;我们如果用“自古已然,于今为烈
”这句成语来形容它,真是再恰当不过了。但是首先我们要说明什么叫做“反智”。
“反智论”是译自英文的anti-intellectualism,也可以译做“反智识主义”。“
反智论”并非一种学说、一套理论,而是一种态度;这种态度在文化的各方面都有痕迹
可寻,并不限于政治的领域。中国虽然没有“反智论”这个名词,但“反智”的现象则
一直是存在的。因为这个现象可以说普遍地存在于一切文化之中,中国自然不是例外。
研究这一现象的学者都感到不易给“反智论”下一个清晰的定义,不过一般地说,“反
智论”可以分为两个互相关涉的部分:一是对于“智性”(intellect)本身的憎恨和怀
疑,认为“智性”及由“智性”而来的知识学问对人生皆有害而无益。抱着这种态度的
人我们可以叫他做“反智性论者”(anti-intellectualist)。... 阅读全帖 |
|
d******a 发帖数: 32122 | 26 "我要是没理解错的话,看来你也相信隆科多在康熙死时应该在御前了,"
我说的是当天凌晨他在御前,我没说十多个小时之后还在
““日”在这里是指白天?“圣祖升遐之日”是指当天的白天?”
你给个证明,“日”在当时必然从头天午夜算起。
“ 雍正死后是乾隆即位,雍正的合法性只会坚持,当事人若有否定性的言论,流传的
空间不会比之前宽松。
”
从当时看,传言流传很广。如果是编造的,那五个人(还真不止五个)私下说了,雍正
也没法阻止流传下去,那就用不着二十世纪有人去“考证”了
“老三从康熙朝的模范皇子到雍正朝的错乱荒唐罪无可恕,都是争位失败怀恨在心闹得
?俺不知道! ”
你直说老三是因为看了大义绝迷录而闹心不就得了?可是你又知道毫无证据,被细究起
来会被被动,只好玩些擦边球
至于马国贤那个,赵昌跟他有仇,所以他明显牵扯利益进来了,他说赵昌立马就死了,
并不具有可信性。这并不代表他说的其他话毫无信用。
赵昌被抄家,跟雍正篡位有什么必然联系?
味着在更关键的B事上也能;至于私下里的话,说不准的事。
的当时不正确现在政治正确的话透露出来甚至加以宣传。
空间不会比之前宽松。
止都有可能。至于三人那天凌晨在... 阅读全帖 |
|
t******o 发帖数: 2792 | 27 “你给个证明,“日”在当时必然从头天午夜算起。”
--------------------------------------------------------
“圣祖升遐之日”我的理解是康熙死当天,当天凌晨2、3点是其中的一部分,说当天不在,怎么都是不合适。你到底认为康熙死时隆科多在还是不在畅春园?
“从当时看,传言流传很广。如果是编造的,那五个人(还真不止五个)私下说了,雍正也没法阻止流传下去,那就用不着二十世纪有人去“考证”了。”
--------------------------------------------------------
你说的“传言”指的是“八人受诏为假”的传言?
“你直说老三是因为看了大义绝迷录而闹心不就得了?可是你又知道毫无证据,被细究起来会被被动,只好玩些擦边球”
--------------------------------------------------------
世子被削,索贿事发,前世子被圈禁都是大义觉迷录发布之前的事了,我当然不可能这么说。 至于证据,我相信老四门人早处理过了。
“至于马国贤那个,赵昌跟他有... 阅读全帖 |
|
L***i 发帖数: 334 | 28 康熙帝是清朝第二个皇帝,君临天下61年,正是清初的隆盛时期,封建的经济文化都发
展到一个新的顶点。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月,69岁的老皇帝玄烨兴致勃勃地到南苑去打猎。他偶
感身体不适,即命驾返回京师西郊的皇家苑囿——畅春园休憩,不料病情日渐加剧,延
至十一月十三日晚上溘然长逝。当夜,遗体送还紫禁城,安放在乾清宫,十四日大殓。
二十日,文武百官奉皇四子胤禛登极,是为雍正。迫谥玄烨为仁皇帝,庙号圣祖。
康熙的逝世和雍正继承皇位,不但是当时震撼全国的重大事件。而且由此产生了许
多传说和怀疑,诸如:康熙是怎么死的?是因病寿终正寝还是被人鸩毒而死?雍正是怎
样登上皇帝宝座的?他是康熙心目中的皇位继承人吗?的确,宫禁事秘,传闻多误,这
一团历史的疑云至今还没有揭开,理所当然地成为清史研究者着力探讨的一个课题。
康熙有子35人,女20人。在诸皇子中,胤禔最长,但不是嫡出。嫡出最长者为胤礽
,康熙十四年被立为皇太子,准备日后继承大统。清代自太祖以来皆不预立储位。太祖
曾说:“有德者即登大位。”清代之立太子自此开其端。胤礽立为皇太子以后,康熙选
派大学士张英、儒臣熊赐履等教之,南巡北狩,... 阅读全帖 |
|
c****t 发帖数: 19049 | 29 第一百六十九章 寿宁侯谢礼,天子兴大狱
徐勋这个新鲜出炉的兴安伯世子自然不知道宫中那对至尊父子竟是论及了他的话题,这
一整天奔波下来,晚饭早就错过了,如今饿过头了又没胃口,他强打精神对一直等在家
里的徐良解说了两句,随即甚至连洗漱都懒得去做了,就这么昏昏沉沉倒头就睡。这一
觉睡得死沉死沉,兼且没有任何人来打搅,他最后竟是被咕咕叫的肚子给饿醒的。
“来人!”
出乎他意料的是,应声进来的不是他意想中的陶泓或是阿宝,而是一个绮年玉貌的
丫头。见人上前要服侍他起身穿衣,他本能地往后头一躲,旋即眉头一皱道:“你是何
人,我怎么没见过你?”
那丫头闻言忙含笑万福行礼:“回少爷的话,奴婢朱缨,是寿宁侯送来服侍少爷的
。、。
寿宁侯张鹤龄送来的丫头?他和那位国舅爷可没什么交情,唯一见过的一面,还是
张鹤龄呵斥了他和王世坤,结果把朱厚照这位张大小龘姐好容易请回来的太子爷给气走
了。
徐勋曰光闪烁了好一会儿,终究还是不惯一个陌生女子替自己打理这些私密的勾当
,斟酌片刻就开口说道:“既是寿宁侯送来的,我这儿暂时不需人,你去服侍我爹吧。”
“回少爷的话,侯爷统共送来了八个丫头,老爷身边已经有人了,咱们四个是服... 阅读全帖 |
|
c****t 发帖数: 19049 | 30 第一百六十九章 寿宁侯谢礼,天子兴大狱
徐勋这个新鲜出炉的兴安伯世子自然不知道宫中那对至尊父子竟是论及了他的话题,这
一整天奔波下来,晚饭早就错过了,如今饿过头了又没胃口,他强打精神对一直等在家
里的徐良解说了两句,随即甚至连洗漱都懒得去做了,就这么昏昏沉沉倒头就睡。这一
觉睡得死沉死沉,兼且没有任何人来打搅,他最后竟是被咕咕叫的肚子给饿醒的。
“来人!”
出乎他意料的是,应声进来的不是他意想中的陶泓或是阿宝,而是一个绮年玉貌的
丫头。见人上前要服侍他起身穿衣,他本能地往后头一躲,旋即眉头一皱道:“你是何
人,我怎么没见过你?”
那丫头闻言忙含笑万福行礼:“回少爷的话,奴婢朱缨,是寿宁侯送来服侍少爷的
。、。
寿宁侯张鹤龄送来的丫头?他和那位国舅爷可没什么交情,唯一见过的一面,还是
张鹤龄呵斥了他和王世坤,结果把朱厚照这位张大小龘姐好容易请回来的太子爷给气走
了。
徐勋曰光闪烁了好一会儿,终究还是不惯一个陌生女子替自己打理这些私密的勾当
,斟酌片刻就开口说道:“既是寿宁侯送来的,我这儿暂时不需人,你去服侍我爹吧。”
“回少爷的话,侯爷统共送来了八个丫头,老爷身边已经有人了,咱们四个是服... 阅读全帖 |
|
V*****c 发帖数: 22 | 31 ZT
今天看了一篇文章——云南真实版《肖申克的救赎》,儿时的记忆一幕幕重现,我
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云南的欧树和我一位爷爷的身影在不断交织,我在为他们人生的
不幸喟叹,悲从中来,而他们俩悲怆命运的背后是数以几十万计的被时光与尘世遗忘的
卑微生命。
今天的年轻人对于在半个世纪前十分活跃的一贯道这个宗教很是陌生。我们的教科书中
很少有过笔墨介绍这个名词,信息时代的我们自以为无所不知,但对于被精心屏蔽过的
历史谁也没有兴趣去追寻考究,五千年的过去很源远流长,但其挖掘出来的还抵不过才
二三百年的美利坚合众国历史的厚重。
我们一贯有文字狱的劣习,从焚书坑儒开始,到明清之际的“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
”,而统治者似乎有时又很讲道理,例如,清代的一些皇帝一边大肆屠戮读书人,一边
作出耐心讲理的样子。雍正帝的道理是这样讲的:他以嗜杀成性著称,但又以文化人卖
弄,生平著了两部最得意的著作,一部是《拣魔辨异录》,专门和佛教禅宗底下的一位
和尚名弘忍者辩论,;一部是《大义觉迷录》,专门与吕留良的门生曾静辩论。以一位
帝王而亲著几十万字书和一位僧人一位儒生打笔墨官司,古今中外历史上绝无仅有。然
而,他 |
|
x**s 发帖数: 534 | 32 据清朝的官史记载,康熙六十一年(1722)十月二十一日,69岁的康熙兴致勃勃去南苑打
猎。十一月七日感觉身体不适,十三日晚便死去。康熙帝临终前几天,只不过是“偶感
风寒”,并没有到任何病危阶段,按现在的话说,未发出过任何“病危通知”。
那么康熙帝死前,到底在宫廷里发生了什么?
据史料记载:
十一月六日:康熙帝在南苑听取胤禛、隆科多汇报通州查勘粮仓一事时“久议方
散”。
十一月七日:康熙就“偶感风寒”。而后,又始终没有任何治病的活动与记载。
十一月九日:康熙帝命令胤禛去南郊祭天,胤禛以“圣躬不豫”为名推辞不去,
多次恳求留在康熙身边,遭康熙拒绝。
十一月十日:胤禛却一日三次派侍卫进入康熙寝宫,以后又每日不断多次派侍卫
进入。十一月十三日:凌晨1-3时:康熙急召胤禛,胤禛当时正在南郊天坛,距畅春园
骑马不到一个小时即可赶到,但直至巳刻(上午9-11点)才匆匆赶到。胤禛为什么连续8-
10个小时始终不露面?
十一月十三日晚:康熙猝死。
让人起疑的是,从十一月十日起,直至十一月十三日晚康熙猝死,除胤禛一人进出
五次,竟没有任何一名大臣... 阅读全帖 |
|
z**********e 发帖数: 22064 | 33 姚念慈
对“康乾盛世”这样的大题目,我没有什么发言权。我对清初历史做的一点探讨,
都属于实证性和辨析性的,至多只是透过具体的分析来窥视清前期的社会性质和时代特
征,类似管中窥豹。而“康乾盛世”则属于综合性的讨论,我还没有充分的思考,只能
就所看到的一些论述提出一点感受。
讨论“康乾盛世”,实质上就是对清前期进行历史定位,我觉得首先必须分疏出许
多分支课题进行深入研究,然后才谈得上综合性的结论。可是我们的研究往往是在具体
研究并不充分的情况下,就预先设定一些前提,并以这些预设前提来指导具体的研究。
当前清史研究的“主流”对清前期的研究,约而言之,就是以“统一中国”、“满汉平
等”、“康乾盛世”这三言十二字要诀作为基本预设,然后在这些预设下进行具体“论
证”。但这些预设带有很强的意识形态色彩,究竟是否成立,其实很难定论。例如清军
入关建立全国统治,究竟是“统一”战争,还是民族征服?或者还是什么“轮流坐庄”
?是否因为明清之际距离世界近代民族国家潮流尚早,或者因为中国传统上是一个多民
族统一国家,就可以模糊和淡化对清军入关的正义性的质问?清廷对蒙古,尤其是厄魯
特蒙古的战争,究竟是克服分裂势... 阅读全帖 |
|
w****2 发帖数: 12072 | 3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ao_and_Deng 俱乐部 】
发信人: wlwl12 (戒网), 信区: Mao_and_Deng
标 题: 新史观必然符合且必须具备科学精神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Oct 15 06:36:15 2011, 美东)
【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
文革砸四旧,这是看得见的。《鬼吹灯》流行时,心说坏了,现在文物不知要糟到什么
地步。果然,据《南方周末》所言,所有文物专家都同意“现在是中国历史上 盗墓最
猖獗的时期”这一判断。发掘过妇好墓的郑振香说,“1950-1970年代,就没人盗墓。
现在又盗起来了,而且现在盗墓更普遍了”。“国家文物局副 局长童明康去年年底在
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根据1980年代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的结果,全国大约有四十多万
处不可移动文物,但现在估计至少三分之一已经没 有了,自然破坏是一个方面,但主
要是人为原因,其中之一就是盗掘。
看得见的黑暗往往是万历魂消骨灭的事件;看不见的黑暗却是众人不以为意的常态。当
一本盗墓小说浮上水面,进入大众视野,即使我对文保不甚了了也知道——打破沉默打
破黑暗的——未必是光明,往往更糟,——是... 阅读全帖 |
|
w****2 发帖数: 12072 | 3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ao_and_Deng 俱乐部 】
发信人: wlwl12 (戒网), 信区: Mao_and_Deng
标 题: 新史观必然符合且必须具备科学精神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Oct 15 06:36:15 2011, 美东)
【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
文革砸四旧,这是看得见的。《鬼吹灯》流行时,心说坏了,现在文物不知要糟到什么
地步。果然,据《南方周末》所言,所有文物专家都同意“现在是中国历史上 盗墓最
猖獗的时期”这一判断。发掘过妇好墓的郑振香说,“1950-1970年代,就没人盗墓。
现在又盗起来了,而且现在盗墓更普遍了”。“国家文物局副 局长童明康去年年底在
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根据1980年代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的结果,全国大约有四十多万
处不可移动文物,但现在估计至少三分之一已经没 有了,自然破坏是一个方面,但主
要是人为原因,其中之一就是盗掘。
看得见的黑暗往往是万历魂消骨灭的事件;看不见的黑暗却是众人不以为意的常态。当
一本盗墓小说浮上水面,进入大众视野,即使我对文保不甚了了也知道——打破沉默打
破黑暗的——未必是光明,往往更糟,——是... 阅读全帖 |
|
w****2 发帖数: 12072 | 36 【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
文革砸四旧,这是看得见的。《鬼吹灯》流行时,心说坏了,现在文物不知要糟到什么
地步。果然,据《南方周末》所言,所有文物专家都同意“现在是中国历史上 盗墓最
猖獗的时期”这一判断。发掘过妇好墓的郑振香说,“1950-1970年代,就没人盗墓。
现在又盗起来了,而且现在盗墓更普遍了”。“国家文物局副 局长童明康去年年底在
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根据1980年代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的结果,全国大约有四十多万
处不可移动文物,但现在估计至少三分之一已经没 有了,自然破坏是一个方面,但主
要是人为原因,其中之一就是盗掘。
看得见的黑暗往往是万历魂消骨灭的事件;看不见的黑暗却是众人不以为意的常态。当
一本盗墓小说浮上水面,进入大众视野,即使我对文保不甚了了也知道——打破沉默打
破黑暗的——未必是光明,往往更糟,——是嚣张,是悍然,是常态宣布——我已降临
,我已出笼。
现在名曰考古发现的,大多是盗墓者的成就,或曰剩货。清华战国简经历了一番怎样的
旅行,终于才回到研究之地。当然,围绕它又会展开一番争夺,——这到底是学界内部
的故事了。
我国固然是史书大国,然而三千年之变,必然要重阅... 阅读全帖 |
|
w****n 发帖数: 25644 | 37 讨论哪一根稻草让庞大的骆驼砉然倒地,当然只是一种叙事。无数涓流汇成了奔腾的大
河,尽管其间的许多溪流并不见得期待最后的洪潮,但一旦列车进入快轨,离心力大于
向心力,则不免“抽心一烂,土崩瓦解”
同治六年六月二十日,即公历1867年7月21日晚,两江总督曾国藩与其幕僚赵烈文
之间,有一场著名的对话。曾文正公像个时评节目主持人似的,在阐述了“都门气象甚
恶,明火执仗之案时出,而市肆乞丐成群,甚至妇女亦裸身无袴”的景象后,问赵:“
民穷财尽,恐有异变,奈何?”
赵烈文的应答非常直接:“天下治安一统久矣,势必驯至分剖。然主威素重,风气
未开,若非抽心一烂,则土崩瓦解之局不成。以烈度之,异日之祸,必先根本颠仆,而
后方州无主,人自为政,殆不出五十年矣。”
历史回顾总是“倒放电影”,赵烈文的预言今日看来准确无比。但若站在辛亥那年
的春末或秋初,你去问任何一位朝野之士,怕是无人相信,二百余年的大清基业,会在
一百二十日内,土崩瓦解。大家总觉得这个政权的确岌岌可危,但宣统三年也似乎并不
比宣统二年异样,何以就会如露如电,转瞬即空?
赵烈文在讨论清朝统治问题时,曾指出“国朝有天下太巧”。异族入主中原,一... 阅读全帖 |
|
m**c 发帖数: 7299 | 3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GayStudy 俱乐部 】
发信人: msgc (为了下一代免遭变态残害), 信区: GayStudy
标 题: 李敖语录:同性恋是光着屁股的革命家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Apr 9 01:27:12 2013, 美东)
多年前我写文章谈自己,用到“蒙难”字眼,蒋介石的孙子大为不满,说“蒙难”两字
是专属他爷爷的,他爷爷有过“西安蒙难”。原来中文词汇是可以这样被独占的!蒋孙
子的思路显然阴魂不散,居然有人不满我文中有“康熙”字眼了。“康熙”是你家的吗
?你是“鞑虏”吧?
康熙的儿子雍正颁行《大义觉迷录》,妄想与异己用辩论方法,令人信服。雍正死后,
他的儿子乾隆偷偷查禁了自己老子的书。因为乾隆发现,被压迫者会从书里找到反面教
材与讯息,他老子以帝王之尊,驳斥了半天,其实心劳日拙,空忙一场。高高在上的以
为你辩论会赢人家,屁啦!
康熙显然比后代的假康熙有学问,他弄出了《康熙字典》,收了47035个字,名噪一时
。但是,康熙再行也禁不住比他更行的行家寻他开心,《康熙字典》被拆穿,因为有了
2588条错误。后代的假康熙更别提了,他们活像瓷器中的假“康... 阅读全帖 |
|
|
i***z 发帖数: 7508 | 40 有, 皇帝亲著:大义觉迷录。 这个比三个代表, 科学发展观还有思想。 |
|
v*****s 发帖数: 20290 | 41 也不是那么简单。要不顾炎武也不会有亡国亡天下一说,雍正也不会搞什么大义觉迷录。 |
|
a**i 发帖数: 1142 | 42 雍正坏就坏在年号,处置年羹尧隆科多还有《大义觉迷录》上了 |
|
|
S*******C 发帖数: 7325 | 44 ☆─────────────────────────────────────☆
dodoo (无人问津) 于 (Wed Jul 7 19:15:36 2010, 美东) 提到:
读后40回看,
估计是看过
☆─────────────────────────────────────☆
xiaoju (可爱的龙猫) 于 (Wed Jul 7 21:48:56 2010, 美东) 提到:
显然啊。
而且高鹗看的肯定比脂砚斋的要接近最终版。
☆─────────────────────────────────────☆
ahui (以后请叫我悉帅) 于 (Wed Jul 7 22:12:12 2010, 美东) 提到:
why?我觉得脂砚斋看到的不可能比除作者外的旁人少了
☆─────────────────────────────────────☆
xiaoju (可爱的龙猫) 于 (Wed Jul 7 22:15:17 2010, 美东) 提到:
脂砚斋看到的版本太早,那时候后面的只是设想。把红楼梦严格的安装脂评修订,会导
致前后脱节的地... 阅读全帖 |
|
m******r 发帖数: 4351 | 45 反间计有点类似于草地密电,这些秘密的东西的问题是知道的人少,留下来的证据也少
,导致后世一直对有无争论不休。
我个人倾向于有反间计。主要是所有说法里只有反间计逻辑上最自洽。简要说一下我的
理由。
首先,崇祯翻脸的速度太快了。11月23日召见袁崇焕时态度好得不行,袁是穿着青衣小
帽请罪的打扮,结果崇祯赏赐了貂裘大衣给袁崇焕(袁好大面子),说明崇祯至少是原谅
了袁的失误。一星期后第二次召见上来就"杀毛文龙,今逗留何也",没头没脑的话把袁
崇焕搞懵了不知道怎么回答,说明崇祯处于极度气愤得情绪中,考虑到崇祯此时才18岁
左右,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情报应该是他新近得到的。而且崇祯不惜冒着激反关宁
军的风险,不顾众多大臣的苦苦劝阻,临阵换帅,除了说明情况相当严重外,还说明他
认为情报比较确切——市井流言之类的小道消息是不够格的。
所以问题是,这个情报是谁提供的呢?
第二,袁的罪名,如我前面所说,从目前的史料来看,没有一个能落到实处。有人会说
斩帅,问题是斩帅虽然不合惯例,但是合法,崇祯事后认可了(虽然据说他很不爽)。所
以就是大家看到的"谋款而斩帅",回到了追究动机上,而动机这东西比较唯心,说你... 阅读全帖 |
|
w****j 发帖数: 5581 | 46 没错,戴逸的根据是“八人受谕”前后的不合理之处,进而指出康熙实录和大义觉迷录
对史实的涂抹痕迹。这些确实是疑点,戴逸其他的理由最多也就是旁证了。冯尔康则是
反驳了一些不可靠的传说,比如把“十”改成“于”,这个确实是不对的,不过雍正要
是和隆科多联手,篡改诏书也不是不可能。总之这个事情戴逸和冯尔康都认为是悬案,
不过各自倾向不太一样。我有个狂野的猜想,康熙死得比较突然,搞不好没来得及弄正
式的传位诏书,他最后属意的继承人只有隆科多说了算了。这样不管谁继位,在夺位那
么白热化的背景下,合法性都会打折扣,涂抹史料也是很自然的事情了。至于雍正的竞
争对手,14是没戏的,就算康熙本来属意14,死前也该知道14继位没有可能。8也是没
戏的,出身不行。其他人更不够格。 |
|
d******a 发帖数: 32122 | 47 "我的理解是康熙死当天,当天凌晨2、3点是其中的一部分,说当天不在,怎么都是不
合适。你到底认为康熙死时隆科多在还是不在畅春园?"
他完全可能当天傍晚不在康熙身边
我们经常把睡醒之后或者黎明时当成一天的开始,夜里就算头一天了。
“ 你说的“传言”指的是“八人受诏为假”的传言?”
当然是德妃自杀之类
“ 世子被削,索贿事发,前世子被圈禁都是大义觉迷录发布之前的事了,我当然不
可能这么说。 至于证据,我相信老四门人早处理过了。
”
老三也不是省油的灯啊,比如告发老大玩巫术。
“ 赵昌跟他有仇,遭遇大难已经够他乐一壶的了,把活的说成死的能让自己更高兴
一点?而且他把这个说成是天主的恩典,如果纯属造假,那简直是毫无必要的亵渎自己
的信仰,作为传教士不大可能。”
传教士干坏事的也有不少啊
“
我针对的是冯的辩解,冯说老皇去世,新皇惯常要整治前朝的太监(新探里原话赵
昌是太监),举例乾隆戒饬苏培盛。我的意思是抄家和戒饬不可同日而语。
如果是篡位,把近侍抄家是严惩,可以起到威胁震慑知情人的作用。
”
赵昌大概并不是太监。因为给赵昌祖父守坟的就有十来个人,赵昌自己也有七八房... 阅读全帖 |
|
h*******r 发帖数: 1083 | 48 应该在老蒋决战上海的时候,立刻让自己,还有所有的共军部队,出发去上海,不要党
国一枪一弹,和老蒋驱使的别的杂牌军一样,到日本军舰前面堵枪眼。最好开战一个礼
拜之内,就把所有的共军部队打光,老毛学张自忠冲锋自裁,只留下一些党内秀才,让
老蒋先枪毙几个,做一出“处决韩复榘”的好戏, 再关押一批,让老蒋泄愤,最后赦
免几个,跟着老蒋写《大义觉迷录》。
做不到?做不到就是消极抗日,保存实力!要是不保存实力,为什么不去给老蒋当炮灰
! |
|
M******8 发帖数: 10589 | 49 http://my.cnd.org/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articleid=33907
郝娜:从铁路统一案与东北问题看民国外交得失
外交是内政的延伸,弱国外交无不引起国内政潮,但国内政争也常常加剧外交决策政治
化,从而丧失外交途径维护国家权益的机宜。1919年巴黎和会召开前后围绕废除列强势
力范围以维护自身权益的铁路统一案的遭遇和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导致国民党在东北
接收问题上失败的中苏经济合作谈判是检讨民国政争对外交的影响,外交失败对政局逆
转的严重后果的两个绝好的案例。
巴黎和会与铁路统一案
南京临时政府一成立,孙中山即大力宣扬其对国际共同投资中国铁路的期望。他强调清
末国人反对借债修路是因条约不善,妨害国权。一战后,欧美国家重提中国铁路共管。
首先,中国主要铁路大都由外资或举借外债修筑而成,到1917年前后巨大的外债缺口使
得铁路的日常维护费用都难以保证,中国铁路濒临破产。其次,中国铁路管理本缺乏专
门人才,既有人员不善管理,且多方舞弊,铁路常为军队、地方军阀所把持,对内外商
贸都危害极大。最后,铁路共管也是打破英、日独霸中国路权的最好... 阅读全帖 |
|
a*******t 发帖数: 10093 | 50 前前后后最搞笑的,其实是我大清的《大义觉迷录》
本来是皇上钦定的“教材”,全国宣讲
后来成了禁书,教员也被砍了脑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