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西洋画
首页 上页 1 2 3 4 (共4页)
wh
发帖数: 141625
1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吃个书歌影元宵
真不错。中国画西洋画都画过?最后一句说得像白头宫女似的。:D
C***l
发帖数: 2625
2
来自主题: PhotoForum版 - 转点这个,感觉和摄影有相通之处
发信人: katie121609 (金凝--写字的人), 信区: Parenting
标 题: Re: 到底什么是绘画/美术?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Nov 10 20:16:04 2010, 美东)
我自己就是画画的,也教孩子绘画。因为是在家里面教,一般都是顶多两三个学生一个
班。而且通常大孩子比小孩子要好教得多。六岁还是以兴趣为主,我教过不少5到8岁的
孩子,主要还是让他们自己选择他们喜欢的主题。比如我主要教小孩子卡通绘画,我自
己就有不少这方面的书,先让他们临摹,至于绘画的技法方面讲得不是太多,因为这个
阶段的孩子他们很多画出来的都出乎你意料,比如不规则的线条,大胆的色彩,虽然跟
原物不是很像,甚至是大相径庭,但我一般不改动他们的作品,顶多是在旁边画一个给
他们示范。大孩子,九岁以后,就可以有意识的教些技法方面的东西了,但也不能太深
。有一回我教一个九岁的孩子临摹加勒比海盗的电影素描,他感觉太难,居然哭起来了
,不过他本身就是比较有悟性的孩子,后来自己写生画得很好。其实学画画,小时候学
主要是兴趣,以及培养对美的事物欣赏的能力,就是美育。如果想正儿八经学绘画,... 阅读全帖
c*******n
发帖数: 9098
3
来自主题: PhotoForum版 - 秋色
其他的有透视纵深,这张没有。国画区别西洋画的一个很大特点就是这个。

觉.
h*******g
发帖数: 10585
4
(转)在一机一镜的定义中,不存在变焦镜头的内容。如果讲变焦镜头的话,也就没有一
机一镜的定义。
人文领域的拍摄,一般来说,主要以三枚镜头为主:28、35、50。
尼康曾想高价收购拍摄世界名人的邓伟手中的那枚标头。一般来说,选择标头
,是以环境人像为主。35毫米镜头人像与环境兼顾,28毫米镜头主要以环境介绍为主。
象寇德卡拍摄吉普赛人,介绍吉普赛人的生活环境,是衬托主题主要手法,所以他选择
25毫米镜头的广角。
有人说变焦镜头很方便为什么还要买定焦?定焦能做的变焦也能做的啊。表面
看是这么个道理,实际使用中完全两种感觉。我们知道,西洋画中,素描是基本功,那
么,摄影有没有基本功?我的理解,摄影的基本功就在这个一机一镜中。我们有时候讲
镜头感,什么是镜头感?布勒松说:“摄影家的眼睛,永远都在评估出现在他眼前的事
物。他只须移动1毫米的几分之一,便可以把线条吻合起来。他只须稍微屈膝,便可以
将透视改变。把照相机放置在离主体近一些或远一些,他便可以刻画出某一细节——这
细节,既可能相得益彰,也可能喧宾夺主。然而,对照片进行构图所需的时间,几乎是
跟按动快门的时间一样... 阅读全帖
w****n
发帖数: 5749
5
一镜走天下,有个前提条件,就是你拍摄的对象是什么。在一机一镜的定义中
,不存在
变焦镜头的内容。如果讲变焦镜头的话,也就没有一机一镜的定义。卡蒂埃-布勒松是
一机一镜的典范,寇德卡也是,他曾经长期使用一枚25毫米镜头。一般来说,人文领域
及特定的拍摄内容,一机一镜足够用。商业摄影中,一机一镜的情况非常罕见,但也不
是没有。新闻摄影中这种情况就基本没有了。
人文领域的拍摄,一般来说,主要以三枚镜头为主:28、35、50。
尼康曾想高价收购拍摄世界名人的邓伟手中的那枚标头。一般来说,选择标头
,是以环
境人像为主。35毫米镜头人像与环境兼顾,28毫米镜头主要以环境介绍为主。象寇德卡
拍摄吉普赛人,介绍吉普赛人的生活环境,是衬托主题主要手法,所以他选择25毫米镜
头的广角。
有人说变焦镜头很方便为什么还要买定焦?定焦能做的变焦也能做啊。 表面看
是这么个道理,实际使用中完全两种感觉。我们知道,西洋画中,素描是基本功,那么
,摄影有没有基本功?我的理解,摄影的基本功就在这个一机一镜中。我们有时候讲镜
头感,什么是镜头感?布勒松说:“摄影家... 阅读全帖
i***a
发帖数: 11826
6
三.
埏植巧工,艺术交融
从天星小轮上岸,可以去参观座落在维多利亚湾两岸的博物馆、太空馆和星
光大道。香港的博物馆不算很多,艺术馆也不大,却永远都交替着不凡的中西各类展演
和篇章。
中华浩渺历史沧海,古老的璀璨文化。
在西安历史博物馆看陶瓷,会醉心于宋代倒灌壶的青瓷古雅。
在上海博物馆看玉器,会流连于龙山玉人的剔透莹致。
在故宫博物馆看珍宝,会叹赏清代皇族的大气通达。
香港艺术馆藏珍品却并不多,更偏重惊鸿一瞥和细致介绍。从东晋二王的书
札,到元以后的书法帖学作品;从新石器的纹彩陶壶,到光绪的粉彩纹瓶的陶瓷选粹;
又细心分类展出了古代瑞祥鸟兽图案和装饰。

另有单独的展馆,述说着香港开埠的百年沧桑---中国外销画。
清末广东沿海出现了从学师到大师的东西交融。外销画家们力图学习与中国
绘画截然不容的西洋画风,他们的作品虽然无法与同时代的西洋油画相比,却也饶有趣
味。
每位游客还附赠雅致的丰子恺绘画书签和以清末广东画工西洋画为... 阅读全帖
d*********2
发帖数: 48111
7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辨别韩寒真伪很难吗?
你能相信一个码字的, 分不清老舍和巴金?
这是不是就相当于
学国画的, 分不清齐白石和徐悲鸿
学西洋画, 分不清凡高和达利
踢足球的, 分不清马拉多纳和马特乌斯
打篮球的, 分不清尤因和马龙
玩经济的, 分不清史密斯和凯恩斯
饭超女的, 分不清张靓影和李玉春
如果你以上的这些都信了, 那么恭喜你, 你算是一个合格的韩粉了。
而且还是在批判新中国成立以后没有文学可以和他韩寒相比的时候骂的老舍和巴金。
我一阵迷糊, 这俩人的写作高峰时期到底是什么年代啊?
后来才终于明白, 原来韩寒的“新中国”, 已经成立100多年了。
尼玛。
n*****m
发帖数: 869
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shibatai (shibatai),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文化大革命时期被迫害致死的文化名人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Mar 28 22:06:25 2012, 美东)
“文化大革命”自1966年爆发,至1976年结束。作为中国历史上一场史无前例的浩劫,
文革对中国文化的摧残比任何其他层面要来得更深刻、影响更深远。 下面这些文化名
人文革死难名录,的确是个挂一漏万、小而又小的数目字,但他们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是
很大的。
客观地说,毛泽东对这大批文化名人的死,均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更为遗憾的是
,毛泽东生前从未对他所熟知的这批文化名人的死,有过一字一句的怜悯表示。

一九六六年:
邓拓,作家、著名新闻工作者,旧北京市委三家村反革命集团首恶,五月十八曰在
其家中自杀身亡。福建闽侯人,一九一二年生。一九三O年加入中共,曾任《晋察冀曰
报》社社长兼总编辑,主持编辑出版了中共历史上第一部《毛泽东著作选集》。一九四
九年后任《人民曰报》社总编辑,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北京市委书记处书记等。... 阅读全帖
h***a
发帖数: 2349
9
崇拜会西洋画和国画的林风眠。中西结合,所向无敌。
x*****7
发帖数: 4749
10
对西洋画认识比国画多一些,读你写的这些真的长知识了。期待徐悲鸿篇。
V*****8
发帖数: 33122
1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arenting 讨论区 】
发信人: Rustyknife (锈刀), 信区: Parenting
标 题: 今天见识了一个画画神童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Mar 25 02:02:42 2013, 美东)
朋友转来的一个10岁小女孩的作品,惊为天人,10岁的孩子国画可以到此境界。让那些
show off的人情何以堪?国画不比西洋画,不能轻易悔笔,不能修改,必须一气呵成。
这么大的一副画,调色,构图,意境,真难想象来自一个10岁孩子之手。还是一个生长
在美国的孩子,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运用,真让我等汗颜啊。
s*****g
发帖数: 45
12
来自主题: Memory版 - 北加州的春天
2008年的春天我是在北加州渡过的。这里的春天很美。
干净清澈的阳光是加州的标志,雨季刚过,满山遍野的新绿。这里的花儿也开得很热烈
,动辄就满满的一树,灿烂,喧闹。于是散落的花瓣就在风中起舞,跟随着车子行进的
方向飞扬。
我租住的小屋窗前满是邻居家的桃花,每日里不劳而获的赏花总让我有些惴惴的。每个
清晨,会有几只胖胖的小雀在花枝间跳跃,我能认出其中的两只小花雀和一只红红胸脯
的小鸟。花下篱笆墙上,邻家的那只淡黄的大胖猫喜欢蹲在那里晒太阳。这景致就是活
脱脱一幅国画。这也许就是我喜欢国画甚于西洋画的原因。
我开车也有了一些进展,能开出小town甚至于上过几回高速。于是我疯狂的参加周末的
hiking。这里有大海,有湖泊,有高地,有雪山。也许没有人能了解这些带给我的愉悦
。因为‘我来到了,我看到了’。
l********1
发帖数: 5909
13
来自主题: Piebridge版 - 我发现很多GGMM喜欢说
你提的这两人都收入中国初中历史课本了吧?谁不知道啊?
印象派固然了不起,也不过是艺术史上一个潮流一个运动罢了,睡莲绝对不可能是
MOMA镇馆之宝,最多算之一。你让MOMA里面那么多毕加索、达利、德加、高更之流情何
以堪。再说大都会里面收的拿出来可以秒杀睡莲的多了去了。
你还别瞧不起中国的大师,齐白石怎么低人一等了?就因为在西方影响不大?
中国画比西洋画本身就没什么好比的,我就是喜欢林风眠多过莫奈,我就是喜欢赵佶多
过波提切利,难道我品味就比你低了?
m*****a
发帖数: 120
1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 原文由 bluebird 所发表 】
刘海粟是杰出的美术家、教育家、美术史家、画家。
他原名刘 ,字季芳。江苏省武进县青云坊村 人。1895年3月16日生。
刘海粟6岁读私塾、酷爱书画。10岁进绳正学堂。14岁到上海,入画家
周湘主持的背景画传习所学西洋画。1912年11月在上海乍浦路创办现代中国
第一所美术学校--上海国画美术院(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前身),任校长,
招收了徐悲鸿、王济远等高材生,并冲破封建势力,首创男女同校,增加用
人体模特和旅行写生。1918年到北京大学讲学, 并第一次举行个人画展,收
到蔡元培、郭沫若的称赞。
1919年他到日本考察绘画及美术教育,并出席日本帝国美术院第一次美
展开幕式,回国后创办天马会。1920年10月代表中国新艺术界,赴日本参加
帝国美术院开幕大典,和日本画家藤岛武二、满国古四郎、桥本关云等交游
论艺,其油画作品备受日本画坛重视和推崇,被称为“东方艺坛的狮”。
回国后,充实了美术院的课程和设备,成为当时国内美术最高学府,并
著有《米 勒传》、《塞尚传》,介绍西洋艺术,颇有影响。
1927年受军阀
p******s
发帖数: 938
15
来自主题: Arts版 - 芝加哥艺术博物馆(9)
由于时间十分紧张,中、日、韩艺术品展厅我只能一觉而过,尤其是中国部分几
乎完全没有细看,展品包括一些古钱,玉器,唐三彩,瓷器等。日本部分我稍稍
浏览了一下,其中有一幅约为十二世纪的名为“Kasuga Deer Mandara”的绘画
,画卷中一只鹿立于祥云之中,身负一朵曼陀罗花,每朵花心坐佛陀影象各一,
而在曼陀罗花之上却赫然矗立着日本神社的大红牌坊,亦可见当时日本佛教与神
道教混合之倾向。从别的书上读得日本人对宗教上的问题似乎马马虎虎,对于外
教之神似乎颇为欢迎,诸如日本神道的大神之一,由上古天皇所化的八幡大神,
在佛教传入后干脆易名为八幡大佛,八幡大菩萨,索性享受两处香火,这一混乱
直至明治维新时才为肃清,展馆中还收有日本明治维新后至今的绘画,尤其是被
称作日本新绘画(Shinltanga)运动大师的Yoshidel Hiroshi的大量作品。他的
作品在日本传统“浮世绘”基础上,吸取了一些传统西洋画技法,题材以日本传
统的生活乃致异域风情的风景为主,包括其代表作“Sphinx Night”。感觉日本
的现代绘画受印象派,后印象派,抽象派等影响甚微,又或我时间仓促,无暇细
观之故。
i*e
发帖数: 859
16
部分同意。不过本来我就说了,如果你对苏州园林乃至中国园林有所了解,
那么你不喜欢它并且说出一些理由,是审美观点的不同。不然呢,就显得
有点信口雌黄。第一,江南园林现存有名的多半是当时正经文士甚至名士
所建,与暴发户还是有些距离。第二,真要说到设计者的文化修养,北方
园林不及江南的,因为前者更多是工匠。第三,你所欣赏的被称为自然山
水园林,多见于早期(宋以前),而江南园林是后期发展起来的写意山水
园林。从形成历史上来说,后者是包涵了更多中国文士哲学的,也是更为
成熟的一个类型。就像西洋画写真,中国画写意,谁更高明一点呢?倒是
很难估猜你的答案了。其实很多的艺术都是比较不出高下的,每个风格着
眼点不同而已。尤其是加上特殊的文化背景后,如果你不能对这个文化有
足够的理解,那么讨论就没有意义了。就像你承认,中国园林、文化还是
有是处,只是在你眼中不多,于是就要批评。可是什么样的园林和文化比
中国的有着甚多是处的?你举来的西欧与东洋的例子,大家恰恰却不同意
你。另外,说日本的富于宗教意义,不错。说中国人脑子里就想不到这个,
绝对不敢苟同。禅究竟起源于哪里呢?日本人全民推崇禅,乃至生活细节
无处不
r*****g
发帖数: 123
17
来自主题: Arts版 - 说说中国画
我对洋画始终没有培养起感情来。没有那个洋画家的画让我真喜欢。就好象不会喝酒,听
别人说喝酒之后浑身每个毛孔都很舒展,不免心生遗憾甚至嫉妒。伦伯朗是西洋画家中最
受推崇的一个,甚至在许多场合看到有人说他“最好”。这个说法不得了,比照一下国画
,确实没有谁堪称“最好”。连指挥富尔特文格勒都宣称要在他的指挥中追求伦伯朗的“
monumentality”。站在他的画下面,我确实无法形成“monumental”的印象。
对于国画的感情,倒因为当年一窝蜂式的学书法,总跟笔墨打交道,而非常亲切。但是,
什么是中国画,让我很困惑。现在人们已经把文人画等同于中国画。然而一直到唐,北宋
,工笔重彩的写实风格都还是主流。从南宋,元开始,文人画才逐渐占上风,以致到了明
,清一统天下。工笔重彩这一枝的衰败,对于中国画是一大缺憾。去年,潘絜兹的过世使
仅存的硕果也凋零了。中国的工笔画也很难以写实来概括。譬如李公鳞的马,肚子,屁股
肥大而马腿很细。据贡布里西的说法,这样的夸张可能是无意识的。我倒很怀疑,即使是
无意识的,这样的无意识从何而来呢,它对中国画又意味着什么呢?
这样的问题想不出个究竟。总之,文人画因前有苏
r*****g
发帖数: 123
18
来自主题: Arts版 - 说说中国画
洋画成为主流,有两个原因。一是,中国画(现在也就是文人画)
的特性根植于它的创作材料,毛笔,墨。笔和墨曾是人们生活的
必需品,而今则没几个人会用。文人画的创作和欣赏也局限于社会
中一个极小的精英群体--士大夫阶层,它从来就没有面向大众过。
这个群体有他特殊的审美和趣味,简单的画得象与不象,与其旨趣
相差太远。如今是大众化的消费社会,大众的趣味不只要求得到
尊重,还要得到怂恿和迎合。在这样的情景中,文人画显得格格
不入。再一个是,面对西洋的冲击,从事绘画的人的焦躁和急功
近利,使得他们要尽快摆脱过去,拥抱西方。这种心态难免产生
悲剧,前面说过的徐悲鸿是个极好的例子。
从艺术史的角度看,过份强调写实水平是不恰当的。已经有很多
研究表明(代表性的如 Gombrich),写实---“画眼睛看到的”是不
可能的。画家创作的依据更主要的是传统(他所熟悉的其它作品是
怎样处理的),他只能“画他眼睛所能看到的”。我这样说,不是
否认西洋画的倾向,而是要指出拿写实水平当尺子,即使在西洋
画的传统里也是站不住脚的。
一个事物本身的价值并不在有多少人欣赏,更没有必要去讨好谁。
一个中国人看朱耷都很别扭,要取
r*****g
发帖数: 123
19
来自主题: Arts版 - 徐悲鸿
徐悲鸿是个很有意思的人物。徐的个性很强,这可以从当年和他一起
私奔的蒋碧微写的回忆录里看出来。徐曾因为小矛盾而登报声明,与
蒋脱离关系。以徐的身份,他不应该不知道,登个报,屁用不顶。难道
他还以为一纸休书就能把老婆踢掉。至于徐又移情别恋,排除万难,
付出巨大代价也要和蒋离婚,那是是后话。徐早年曾在刘海粟办的美
术学校里念过书,但后来意见不合,吵翻了以后徐又登报大骂刘的学校
是野鸡学校。徐悲鸿的性格可见一斑。
徐曾游学西欧,不能说他不懂西画。但是他对近代西洋画的看法很有
意思。他大骂马蒂斯是“马踢死”。还是自认深谙西洋艺术,为曾在
英国学过莎士比亚而自鸣得意的徐志摩指出他的问题。然而徐悲鸿认定
那是搞形式主义,是狗屎。
徐的油画我不敢乱说,因为我不懂。拿他的代表作“田横与五百壮士”
来讲,可能时代价值要高于它本身的价值。他的素描向来被称为中国
第一,是他的主要成就。他对中国画的态度和他大力提倡的改良是他
最大的污点。他的中国画批了个写实的皮,内容上丧失了中国画的意境
和趣味,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他本人画得不好不要紧,他以
他当时的地位和影响毒害了别人才最可恨。
要说徐悲鸿不懂中国画
p*****r
发帖数: 237
20
来自主题: Arts版 - 中国山水画(PHOTOSHOP)
至于你问我是咋画的,窃以为,绘画基础是关键。
无论你是画中国画,还是画西洋画,都能操纵以上的软体来画画,只是一个熟练的过程
而已,而且,使用软体来绘画,更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软体的功能,是人力所达不
到的。当今的软体很强大,而且在不断的更新,很多功能就连设计者,也未必能了解它
的效果范围,有待使用者去发挥。
我的这些东西,使我自己摸索的,只不过是些雕虫小技而已。
g***y
发帖数: 16371
21
monet和常书鸿没法比较啊 就像拿岳不群和林平之相比似的 怎么着也得整个左冷禅吧
一来风格不同,monet是绝对正宗的印象派鼻祖,常书鸿的作品其实对色彩的理解是很弱
的 应该是印象派之前巴比松画派的 色彩认识,级别差了
二来二人在画坛上的地位悬殊太大,mmonet算是一代开宗立派的主,常书鸿虽然画的不错
但是显然跟monet不是一个级别
第三,俩人作品时期不同,常书鸿的那张作品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画的,但是常书鸿回国之
后尤其是去了敦煌以后基本就不再画西洋画了 后来转而研究国画,所以他的西画造诣是
可以想得出来的,monet的那张作品是他晚年创作的睡莲系列,基本是他的登峰造极之作
至于那张壁画嘛,虽有气势也就是虎虎外行,八十年代后国内出了一批优秀的壁画家,他
甚至不在其列。。。
wh
发帖数: 141625
22
来自主题: Arts版 - 我喜欢的王天德老师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FDU 讨论区 】
发信人: Lotus (mimi乐), 信区: FDU
标 题: 我喜欢的王天德老师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Nov 12 04:13:24 2011, 美东)
第一次见到王天德老师,是在2教2楼最北面的那个大阶梯教室(2210?)《中国画与西
洋画》的老师,果然如传说中那般长发飘飘、玉树临风。教室里座无虚席,前几排坐满
的都是女生。
那个学期讲西洋画为主,从中古时代到文艺复兴,从巴洛克艺术、洛可可风格、现实主
义、印象派、后印象派,从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伦勃朗、德拉克洛瓦,到塞
尚、凡高...谈笑风声中一路娓娓道来,让人如沐春风。
印象最深的几点
-- 他对“三角形”美学的评价:
“看到了吗?又是一个三角形!这里...这里...还有这里...你看,多漂亮!” 这幅画
中,女人的腰身和弯曲的手臂构成一个三角形,直立的左腿和微曲的右腿构成一个三角
形,这里和那里又是一个三角形。他总是兴奋地指点着画面告诉我们,几何性的形体结
构中三角形是最美的。所以,以后每次他放幻灯片让我们欣赏名作时,我总是条件反射
地寻找三角形。以至于后... 阅读全帖
g***y
发帖数: 16371
23
hand
很多东西我觉得就没法结合
只能是各自借鉴各自发展
所谓结合其实都是技穷
真正的西洋画事很好
真正的中国画也很好
但是学好哪一个都不容易
既求不得新也求不得深而且在那个大时代下没有自己坚定主意又想出人头地的人才会想
到走捷径。我一直非常不赞成中西结合。出来的基本都是怪胎。
g***y
发帖数: 16371
24
来自主题: Arts版 - 你欣賞麼?
呵呵 难怪,这是为什么你总是使用繁体字回帖嘛
画画就是画画,不能说完全没有文化,但是也不可能真的很有文化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有人研究一辈子也什么都不是呢
别说活在现下这个世界还有欧美等各地文化
没听说过提香伦布朗有多深厚文化修养照样一代宗师
也没听说过吴道子顾恺之如何如何同样无人能及
明清画家事事都想兼顾,诗书画印的结果就是不伦不类
要说他们文化也就那样,比现代人也无非能写几首诗而已
假设一辈子去专研文化那还画画干什么,转行算了
任何一行要想做明白做精了都不容易
但是画画就中国画西洋画,古典画现代化。。各种
能了解清楚这些已是不易,更何况画画本身是个技术活
用今天的话讲起码还得有点职业道德吧,术业有专攻
文化跟画画本来就是俩码事,你概念浑淆太厉害
你对一个画家要求文化和你跟诗人讲理工谈科学有什么区别
那些说陈丹青没文化的,先衡量一下自己在本行业内的高度
在我看来,陈在本行业内是很有文化的
再说文化这个词,谁说了只有中国人才有文化,只有中国文化才是文化?
一个人脚踩俩条船都会翻,何况是多条船?呵呵 夜深了,去睡了

C********a
发帖数: 367
25
1.关于价值排行这个你不认可的话别找我,人家卖家给我的一个标准,我只是转发或者
转载一下,不是我说的也不是我定的。
2.“很多名画都意想不到的小(例如Vermeer的)而且保存不良(例如用蛋清画画的达
芬奇)而且看起来很糟心(例如野兽派)而且当年很不为收藏者喜爱。”首先我连中国
画都不懂,对西洋画就更不懂了,再次我见识少,中国画里真不知道有这种例子
3.“至于民国的名家卖两千,所以这个画家的卖两万不合理”你没看到徐菊庵那个扇面
,绝对要比这两幅要强,要有神髓,要有意境。至少我这凡夫俗子是这么认为的。
r****o
发帖数: 3918
26
嗯,好吧,那就拿中国画的标准来展开说说?

不过,我刚才列的几个标准并不是西洋画独有的,
想想看,好的国画作品哪个不讲究虚实/平衡/统一/对比/继承/创新/松紧/轻重/笔法/
色彩/留白?
我认为这些合起来就是气韵啊。是神髓的具体表现啊。
也许国画有自己的词汇?期待贵版国画内行来扫盲一下。
l*****i
发帖数: 20533
27
来自主题: Arts版 - 续发
客套话已经够多,不用我来说了。我决定说得直白一些,尖锐一些。如果不想承受,不
用往下读了:
不要程式化的使用技巧。
即便国画,也是以写实为基础的。任何技巧都是为画家表达自己观察到的美服务的。
古人在早晨雾气的竹林里,在云气弥漫的山谷里,都是现实的看见了远近虚实,才用墨
的浓淡来忠实记录这个现象。反过来,正因为它写实,所以你看到这个才能在纸上感受
到那种雾气,那些云,仿佛回到了早晨的竹林,回到了群山之间。
现在这个呢?机械模仿古人技巧,可是要我说怎么看都是城市的PM2.5爆表,完全没有
美感嘛。从透视关系看顶多也就隔了几条街,可那么近的楼就开始模糊,开始失去颜色
了,不是PM2.5太高还能是什么呢?而雾气可不是这样的感觉。标题是夏日,可是里面
能感受到夏日么?难道是夏日的PM2.5爆表?人间地狱啊!
究竟在那个夏日看到了什么样的美?画家在画之前自己应该弄清楚。也许是墙壁上婆娑
的树影,也许是树梢上闪动的阳光,也许是河边悠闲的游人,等等等,弄清楚自己为什
么而感动,然后用一切可能的技巧来表达这个主题,不用拘泥于西洋画还是国画,不用
拘泥于媒介,只是专注于把这份感动传递给观众,这才是艺术。
... 阅读全帖
D*****r
发帖数: 6791
28
来自主题: Belief版 - 上海 育婴堂 万婴墓 碑
我这儿转的都是地方志的数据,帮助大家对当时的婴幼儿救助的人数和死亡率有个直观
的概念。你说死磕是指什么?
另外土山湾是教会引进西洋艺术进中国的基地,徐悲鸿说它是“中国西洋画之摇篮”,
这些地方志上也记录了。为什么我不知道这个就不能讨论当时天主教育婴堂的死亡率和
死亡人数?

专业志 >> 上海宗教志 >> 第四编天主教 >> 第四章出版、医院和社会事业 >>第三节
社会事业
http://www.shtong.gov.cn/node2/node2245/node75195/node75203/node75285/node75299/userobject1ai91990.html
五、土山湾绘画馆、工场
“1.土山湾绘画馆
土山湾位于徐家汇西南肇家浜沿岸。因“浚肇家浜时,堆泥成阜,积在湾处”而得名。
清同治年间将土山削平,但该处仍用土山湾作地名。清咸丰元年(1851年),擅长绘画与
雕塑的西班牙耶稣会辅理修士范廷佐,在徐家汇老堂西侧办了一所工艺美术学校。范去
世后,他的两个徒弟耶稣会中国辅理修士陆省三(伯都)和刘德斋(必振)接办该校。同治
九年,该校迁到土山湾孤儿院内开办土
b****t
发帖数: 35
29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Re: 这个画派问题

徐悲鸿的工笔画是否有借鉴西洋画技法呢?偶看过他画
的凸耳思太的画像,来眼睛片的屈光感觉都有,呵呵。
和马的感觉完全不一样。
c***i
发帖数: 188
30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艺术三昧(丰子恺)
转载 -- 1999年6月24日, 北京时间10:26:03
艺术三昧
丰子恺
有一次我看到吴昌硕写的一方字。觉得单看各笔划,并不好;单看各个字,各行字,
也并不好。然而看这方字的全体,就觉得有一种说不出的好处。单看时觉得不好的地方,
全体看时都变好,非此反不美了。
原来艺术品的这幅字,不是笔笔、字字、行行的集合,而是一个融合不可分解的全体
。各笔各字各行,对于全体都是有机的,即为全体的一员。字的或大或小,或偏或正,或
肥或瘦,或浓或淡,或刚或柔,都是全体构成上的必要,决不是偶然的。即都是为全体而
然,不是为个体自己而然的。于是我想像:假如有绝对完善的艺术品的字,必在任何一字
或一笔里已经表出全体的倾向。如果把任何一字或一笔改变一个样子,全体也非统统改变
不可;又如把任何一字或一笔除去,全体就不成立。换言之,在一笔中已经表出全体,在
一笔中可以看出全体,而全体只是一个个体。
所以单看一笔、一字或一行,自然不行。这是伟大的艺术的特点。在绘画也是如此。
中国画论中所谓“气韵生动”,就是这个意思。西洋印象画派的持论:“以前的西洋画都
只是集许多幅小画而成一幅大画,毫无生气。艺术的绘画,非画
r****m
发帖数: 1264
31
随笔 简说中国文化的二维性现象
还记得孩提的时候, 看电影时总爱问大人:
他是好人还是坏人?
还记得这歌词吗:
开封有个包清天,铁面无私辩忠奸。
传统的中国戏剧就是脸谱化的典型,
世人万态就只用红白脸来代表。
人只有忠和奸,绝对的人性二分法。
不存在另一个灰色空间,
多重人格, 复合人性是不存在的。
绘画本是一种技巧,
试图用二维的载体, 表达三维空间的技巧。
埃及人始终就没有成功过。
中国人,也不那么成功。
事实上,整个人类几千年来都在摸索这个技巧。
看看先人画作视觉上的别扭, 你就可以体会。
只是中国画走向另一极端。
中国画追求写意,没有光和影的变化,
没有三维空间的立体感, 尺度感。
西方的绘画则反之,写实。
光影,比例,尺度是基本元素。
符合人体视觉的透视技术是意大利人在文艺复兴时期发明的。
印象派则是对传统西洋画高度写实的逆反,
莫奈试图捕捉光和影的变化,而有意忽视了形体。
至于比加索的光怪路离,无法了解。
也许是尝试四维空间,谁知道?
总之, 都脱离不了三维的内核。
中国的建筑,缺乏向高空发展的想象力。
传说阿房宫,
g****z
发帖数: 1135
32
同意。其实,西人的心眼儿比国人要小得多。
说白人直来直去大大咧咧的大多是道听途说,
没有切身感受。或者见西人身高马大的就想
当然地推断。
事实上,我们只要看看各自祖先的生存环境
就知道个大概。西人发源欧洲,土地狭小,不可能
孕育出像在广袤的中原大地上纵横驰骋的大
汉民族的胸襟。反应在绘画,建筑等艺术上,
中国画(建筑群)之恢宏的气势岂是强调细节
精致的西洋画(建筑)可比。
d*********2
发帖数: 48111
33
我被西洋画/东方画误导了, 因为王子身高不变是个特定宇宙环境下的特殊物理概念,
能够逃避维度变换, 通过这个办法可以自由出入高低维。
没想到是为了暗示个简单的C.
再说他的解谜里头C是可变的算关键之一了。
w**w
发帖数: 5391
34
☆─────────────────────────────────────☆
thinknet (我是云) 于 (Tue Dec 7 00:34:00 2010, 美东) 提到:
客观的说,《三体》三部曲在中国凋零的科幻作品中尚可已读
但远未达到其粉丝所称的大师的程度,其构思和笔力差太多了。
1、以半人马座存在的3体系统而言,不适合生命的进化,特别是在与太阳系临近,也是
类太阳的主序星,其化学元素组成也应是上一次超新星的残余物,也就是说,生命化学
元素组成相近。其3体系统对于行星进化而言,是超级大灾难,根本无法支撑几百个文
明的兴起和进化。基本上,连高等生命的产生也是几乎不可能的。
2、对质子的操作,及对地球的攻击,已经超出了硬、软科幻的范畴,甚至科幻的范畴
,缺乏技术上的前瞻支持,也缺乏科幻理念上的突破,不如说是玄幻。
3、对于宇宙维度的进一步展开,脱离了逻辑性,把高维度的世界和战争等同于低维度
,对于科学小白推广宇宙维度的科普名词尚可,但对于科幻迷和对理论物理有所涉猎的
人来说,其构思和笔力远远不够。尤其是维度攻击,更是无厘头。
看看弗洛·文奇的《深渊上的火》、《天渊... 阅读全帖
r****y
发帖数: 26819
35
来自主题: Poetry版 - 现代诗都是垃圾
如果要比识别度,古诗词类似西洋画,不少让人看一眼就能印象深刻记住的名作
国画里能让人一眼记住的不如那么多,类似现代诗。
C**********y
发帖数: 480
36
【小说连载】大洋烟云 (20 ) 孽缘
By China_firefly
静静的湖水倒映着清澈如洗的蓝天,湖面看似一块一尘不染的蓝宝石。绕湖的是彩色树
林, 鲜红, 橘红, 金黄, 黄色, 浅黄,绿色。整个世界都洋溢着火一般的激情, 喷射
着一股不可抑止的活力.
陈雪和李露彻底震撼了, 惊得说不出话来。雪突然希望自己是画家绘下这一人间奇景.
又想要是林瑶他爸来这里, 估计用的色彩会更艳丽笔触更奔放吧? 据说东方画更多写意
的柔美之美, 而西洋画更多写实的阳刚之美. 难道是因为西方有更多气派万千令人热血
沸腾的美景?
她正胡思乱想时听到路翔叫她们, 原来他要给大家拍照。雪今天穿着米色外套发白牛
仔裤. 李露还是露长腿的白色超短裙, 今天特地加一件红色外套,因为她知道红色最上
照。她满脸绯红,马尾巴张扬地耸在头顶,笑容可掬地歪着脑袋摆出各种俏皮的姿态请
路翔拍单人照。她拍三张后还要拍, 他呵呵笑道:“胶卷不多,得拍合照呢。。。”
二十几个人拍好照片后路翔看到大家兴致很高就解释道:“这树叶色彩鲜艳是因为这里
日温差大叶色素充分变色的缘故。现在是很美, 再过一两个星期叶子掉光就很荒凉了..
.
b*b
发帖数: 422
37

//nod nod 书同画。我个人认为直接用画表现感情的人更纯净一些。吴的这些话
似乎没有什么作家可以这么流畅地说出来。写字的人太和语言较劲儿了,能够象
老舍那样较劲儿还不给人看出来的很少。不过中国画怎么叫没有前途了?我觉得
在中国学“西洋画”的实际上都带着“中国画”的底子。比如比较讲“留白”,
画的东西多,留的白也要越多。还有“峻染”,一层层地画。
前面我提到那个聊天谈“精神病”的朋友是学画的,我们相互赞同的不多,不过
有一处大家同意,要真正有“艺术细胞”的不能写,还是音乐和画,更纯净。人
文,人文,和“文”联上的已经俗到骨了,是洗不掉的,文字就算干净,一辈子
已经注定要“入世”的,不必挣扎。
b*****y
发帖数: 163
38
来自主题: Thoughts版 - 艺术和中国的发展

西方人历来轻视东方文明,尤其在艺术评价上最甚,普遍认为东方没有真正的艺术,
在艺术史中很少涉及东方.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对中国艺术品的收藏和展出,很能够
体现西方人对东方艺术的认识和审美趣味的局限性.
比较视觉艺术和手工艺品,冒然说中国一下就被超过了,就太轻率了.
西人崇尚自由,思想放达,不刻意约束情感;国人含蓄而持重,情感淳厚而细致,
民族气质上和西人大相径庭,反映到艺术创作里,必然是走两条不同的道路.在对待
自然的问题上,西人显示出强烈的征服欲望,国人却保有熔融的信心,这一点通过观察
西洋画和国画的巨大区别,就很好说明问题.古典油画在创作思想上讲究现实主义,以
临摹写实为主,在技术上讲究用光,很适合惟妙惟肖的摹写自然,如果你是一个容易惊叹
自然的壮美的人,那你也会很容易惊叹被一巨幅油画所描摹的自然美.反观国画则注重
意境的传达,技术上不关心几何学和透视,以传统的山水画为例,写意而不写实,静穆
而大度,作品中的自然亲切而理想.我不想多谈,也谈不好,不少人可能知道宗白华的
<<美学散步>>,其中关于中西画的比较,写得实在是精妙.
艺术创作和鉴赏的确很能体现一个民族的气质,越是接触多了西方
r****m
发帖数: 1264
39
随笔 简说中国文化的二维性现象
还记得孩提的时候, 看电影时总爱问大人:
他是好人还是坏人?
还记得这歌词吗:
开封有个包清天,铁面无私辩忠奸。
传统的中国戏剧就是脸谱化的典型,
世人万态就只用红白脸来代表。
人只有忠和奸,绝对的人性二分法。
不存在另一个灰色空间,
多重人格, 复合人性是不存在的。
绘画本是一种技巧,
试图用二维的载体, 表达三维空间的技巧。
埃及人始终就没有成功过。
中国人,也不那么成功。
事实上,整个人类几千年来都在摸索这个技巧。
看看先人画作视觉上的别扭, 你就可以体会。
只是中国画走向另一极端。
中国画追求写意,没有光和影的变化,
没有三维空间的立体感, 尺度感。
西方的绘画则反之,写实。
光影,比例,尺度是基本元素。
符合人体视觉的透视技术是意大利人在文艺复兴时期发明的。
印象派则是对传统西洋画高度写实的逆反,
莫奈试图捕捉光和影的变化,而有意忽视了形体。
至于比加索的光怪路离,无法了解。
也许是尝试四维空间,谁知道?
总之, 都脱离不了三维的内核。
中国的建筑,缺乏向高空发展的想象力。
传说阿房宫, 绵延三百里。
今天还可以看到的故宫,平铺一片。
如果中国
d*****9
发帖数: 3459
40
来自主题: Thoughts版 - 提个矫情的问题
真的吗?seriously的说,那天俺commented on 西洋画后就不通了。俺私下了叫的这是
神对俺在做工,告诉俺俺说的不通(严厉一点说就是俺full of s***)。
m*******r
发帖数: 7495
41
来自主题: FDU版 - 哪一年是最快乐的?
复旦的确有好多有趣的课,什么西方古典音乐鉴赏,中国画与西洋画等等
不过一考虑到GPA和30%的A,本科就不敢乱选课了
w*a
发帖数: 2138
42
来自主题: FDU版 - 哪一年是最快乐的?
嗯,听过两个西洋音乐课,一个正经严肃一点的男老师,还教合唱。另一个刚毕业的年
轻美丽女老师,冒充本科生在本科合唱团里唱领唱,一点看不出是老师。可惜听完课什
么都没记住。国画课也上过两个,一个传统一点,一个写意一点,刘华云在上海颇有点
名气。西洋画倒没上过。
m*******r
发帖数: 7495
43
来自主题: FDU版 - 哪一年是最快乐的?
复旦的确有好多有趣的课,什么西方古典音乐鉴赏,中国画与西洋画等等
不过一考虑到GPA和30%的A,本科就不敢乱选课了
w*a
发帖数: 2138
44
来自主题: FDU版 - 哪一年是最快乐的?
嗯,听过两个西洋音乐课,一个正经严肃一点的男老师,还教合唱。另一个刚毕业的年
轻美丽女老师,冒充本科生在本科合唱团里唱领唱,一点看不出是老师。可惜听完课什
么都没记住。国画课也上过两个,一个传统一点,一个写意一点,刘华云在上海颇有点
名气。西洋画倒没上过。
L***s
发帖数: 920
45
看到标题我的第一反应是,艺术系的王天德老师~~
好喜欢他的公选课《中国画与西洋画》
一个才华横溢玉树临风的艺术家
一场激扬文字点评中西的艺术鉴赏
还有启蒙师长:华民、黄亚钧、袁志刚老师
他们的课就像3108教室的讲座一样趣味横生,把经济学陈述得如此贴近生活
管院的陆雄文、黄丽华老师也非常有范儿~~

mark
L***s
发帖数: 920
46
来自主题: FDU版 - 我喜欢的王天德老师
第一次见到王天德老师,是在2教2楼最北面的那个大阶梯教室(2210?)《中国画与西
洋画》的老师,果然如传说中那般长发飘飘、玉树临风。教室里座无虚席,前几排坐满
的都是女生。
那个学期讲西洋画为主,从中古时代到文艺复兴,从巴洛克艺术、洛可可风格、现实主
义、印象派、后印象派,从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伦勃朗、德拉克洛瓦,到塞
尚、凡高...谈笑风声中一路娓娓道来,让人如沐春风。
印象最深的几点
-- 他对“三角形”美学的评价:
“看到了吗?又是一个三角形!这里...这里...还有这里...你看,多漂亮!” 这幅画
中,女人的腰身和弯曲的手臂构成一个三角形,直立的左腿和微曲的右腿构成一个三角
形,这里和那里又是一个三角形。他总是兴奋地指点着画面告诉我们,几何性的形体结
构中三角形是最美的。所以,以后每次他放幻灯片让我们欣赏名作时,我总是条件反射
地寻找三角形。以至于后来看各种照片的时候也是这样。发现还果真如此(随便找几张
选美图片,好多三角形)
-- 还有科林斯柱,从文艺复兴到现在都是经典。“你看这幅画里这个是科林斯柱,那
幅画里也是...” 以后的生活中每当看到各式建筑、各种博物馆... 阅读全帖
L***s
发帖数: 920
47
来自主题: FDU版 - 我喜欢的王天德老师
第一次见到王天德老师,是在2教2楼最北面的那个大阶梯教室(2210?)《中国画与西
洋画》的老师,果然如传说中那般长发飘飘、玉树临风。教室里座无虚席,前几排坐满
的都是女生。
那个学期讲西洋画为主,从中古时代到文艺复兴,从巴洛克艺术、洛可可风格、现实主
义、印象派、后印象派,从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伦勃朗、德拉克洛瓦,到塞
尚、凡高...谈笑风声中一路娓娓道来,让人如沐春风。
印象最深的几点
-- 他对“三角形”美学的评价:
“看到了吗?又是一个三角形!这里...这里...还有这里...你看,多漂亮!” 这幅画
中,女人的腰身和弯曲的手臂构成一个三角形,直立的左腿和微曲的右腿构成一个三角
形,这里和那里又是一个三角形。他总是兴奋地指点着画面告诉我们,几何性的形体结
构中三角形是最美的。所以,以后每次他放幻灯片让我们欣赏名作时,我总是条件反射
地寻找三角形。以至于后来看各种照片的时候也是这样。发现还果真如此(随便找几张
选美图片,好多三角形)
-- 还有科林斯柱,从文艺复兴到现在都是经典。“你看这幅画里这个是科林斯柱,那
幅画里也是...” 以后的生活中每当看到各式建筑、各种博物馆... 阅读全帖
s******0
发帖数: 13782
48
某人笑话我,居然没听说过叔同的日本爱人故事 。。。
http://www.tjhbq.gov.cn/ReadNews.asp?NewsID=11776
李叔同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他是由母亲抚养长大的,所以他终生孝敬和怀
念他的母亲。 26岁时,母亲患了不治之症,与世长辞,按天津的习俗,父母去世后丧
事必须大肆铺张,借以炫耀与标榜。叔同对这一套极为反感,他力排众议,自己主持丧
事。他在报上登出“哀启”,附上自己作的哀歌,拒收财礼。提出送葬者如要致敬,可
送花圈。同时给自己改名 “李哀”。他亲自主持母亲的丧仪,安排的议程是致悼词、
弹钢琴、唱挽歌。为此,亲友轰动,都说李三爷办了件奇事。
母亲去世以后,李叔同东渡日本,考入上野美术学校,成为中国第一位学绘画和
音乐的留学生。学西洋画有人体写生课,于是李叔同便到职业介绍所雇了一位女学生到
家中来当模特儿。每到规定时间,这位姑娘便如约来到李叔同的寓所。她叫雪子,在音
乐学院学习声乐。这位姑娘体态美好,配合默契。由于两人对艺术有共同爱好,便谈得
很投机。慢慢两人相爱了,到叔同即将学成归国时,两人已是难分难舍,在征得姑娘父
c****u
发帖数: 8308
49
贴点儿老的吧。只要细心找,从照片儿存世量就能发现,老天津的知名度不是京沪可以
比拟的。
1860年8月20日,大沽炮台被攻陷当日。 0000/张。西方叫peiho fort,白河(海河
)碉堡。被记录为西方人"亲眼见到中国"的最早的纪实照片,以前都是板画、西洋画,
没有照片,而大沽炮台以后才有安定门、八里桥、圆明园等最老的北京照片。
严格来说法国人1844年照的中国人像照片最老,但因为影响太小,并没有流传开来。
戈登堂,市委花园那片儿
1860年
1972年。好么介100年没变介。
1900年八国联军日军登陆
八国联军攻陷天津南门
这是张新发现的照片,法租界那边,八国联军把一塔都打没了,这是哪儿?
意大利兵营
这照片也刚买的,国内也没见过,瓦德西在天津登陆,阅意大利兵。
20年代大沽外海
首页 上页 1 2 3 4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