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至正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f****o
发帖数: 8105
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oldMiscNews 俱乐部 】
发信人: fuxeto (富士德), 信区: WoldMiscNews
标 题: 中共上至正国级下至县处级 不拜马列拜神佛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Aug 13 17:22:11 2016, 美东)
近日,大陆媒体披露,中共落马官员上至正国级“老虎”周永康,下至县处级,都不拜
马列拜神佛。
近日,《中国纪检监察报》发表文章剖析落马官员搞“封建迷信”现象称,这些党员领
导干部求神拜佛、结交“大师”、迷信风水,信仰“迷路”。
大陆《新京报》8月13日就此报导称,“十八大”以来,落马官员搞“封建迷信”、不
信马列信鬼神的新闻频见报端,上至正国级周永康,下至县委书记边飞。
1990年代,周永康在北京时,曾请一老和尚看相。老和尚称其做干部之后,到目前都是
副职,是祖坟有问题。
周永康为此数次打电话,叮嘱弟弟修坟。1995年左右,周家开始扩坟,后来周永康官越
做越大。2009年,周家祖坟被扒,周家人和一部队上的领导出面,特地请无锡当地一位
老和尚做了法事。周永康还极其信任“大师”曹永正,称其是自己“最信任的人”。
此类较典... 阅读全帖
m***e
发帖数: 428
2
张德信
朱元璋由贫穷的牧童到皇帝,尤其是他在与元朝和群雄的拼杀中,往往能出奇制胜
,逢凶化吉;他那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的军事才能,常常令 人叹为观止;他振兴破
败的雄心,反腐倡廉的执着,治世理乱的雄心,以及开规模、立条章、审形势、构框架
之中表现出来的局器宏阔、处事条理等等的较高文化素 养,无不使人惊服。然而,又
不得不使人产生怀疑:他的文化知识,以至深厚的文化素养,从何而来?如何聚积、升
华?他何以对传统文化有如此的认识与理解,等 等。本文拟由此入手,予以探讨,姑
为引玉之砖。
(一)
文化如积沙,越积越 厚。它沉淀了过往的经验与智慧。书册是文化的主要载体。
文化必须通过长期艰苦学习而后得,因而一般是有闲者的专利品。文化人,或地主阶级
知识分子,就是那 些有闲者中间的一个特殊集团。这个集团也正是封建王朝立法行政
的主要依靠力量。元朝政府推行民族压迫政策,维护固有习俗,固有治法,歧视汉人,
歧视汉文化 和汉族知识分子,使这些文人学士中的大多数仕进无门,岐路徘徊,不得
不隐身巷陌,和光同尘。这就使他们比较容易地卷进农民造反的大潮。大量落拓书生背
叛朝 廷,作贼作寇,是元末农民起义的一大特... 阅读全帖
f**o
发帖数: 12685
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黄巢屠广州、陈友定屠泉州
陈友定,福州福清(今福建省福青县,位福州市东南)为闽江上游第一观南顺里人,因父
母参加罗
天麟、陈积万起义,失败.为避官府追捕四处流亡,故又为福清人。一名有定,字安国。
徙居清流(今福建省清流县,位闽西宁化县东南)县尹。后屡败陈友谅军于汀州(今福建
省长汀县,位清流县西南)、建宁(位闽西宁化县北),升任福建省参知政事、平章,割
剧于闽中八郡。1367年(顺帝至正二十七年)朱元璋平定方国珍后,遣军南下。次年在延
平(今福建省南平市)被朱元璋所俘,押送至应天(今南京市)杀之。
身为元官  陈友定与陈友谅没有亲戚关系。陈友定,字安国,福建福清人,小商贩出
身,在明溪驿任驿卒。由于善谈兵事,为元朝汀州地方官蔡某赏识,授为黄土寨巡检,
以讨山贼起家。元末大乱,英雄莫问出处,陈友定几年内就当了清流县令。至正十九年
(1359年),陈友谅部将攻汀州,被陈友定击退,元朝政府让他为福建行省参政。与陈
友谅打了三年,福建大部皆归陈友定所有,元朝的福建行省平章政事燕只不花徒拥虚名
而已,陈友定才是真正行省党政军一把手。到了至正二十四年,大都方面诸道隔绝,只
有陈友定每年向大都朝廷运输贡物,由于绕取海道,十次... 阅读全帖
o***e
发帖数: 3526
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elg (二里沟),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李则芬1979年旧文:明人歪曲了元代历史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Oct 6 13:41:23 2013, 美东)
李则芬1979年旧文:明人歪曲了元代历史
一、元代不是黑暗时代
七年前,作者开始研究元代史。仿照读书先看序文的习惯,首先遍读近人所著的许多中
国通史、史纲,及各种专史之元代部分。这些著作,几乎众口一词,都说元代政治黑暗
,毫无文化可言。有些专史,甚至根本不谈元代事。写完宋代之后,但说元代政治黑暗
、无足述,且谈明朝。於是,这些议论,就形成了我的先见。在我潜意识内,相当牢固
。我在研究过程中,凡发现与此先见相迳庭之处,对於新的发见,总是保留一个问号。
要到研究了五年之后,我才知道这个先见是错误的,但仍不知其所以然。我更涉猎明代
的历史文献,又过了一年多,才发见了答案:元代的历史事实,原来已被明人歪曲了。
与一般人的想像相反,元代不但不是一个黑暗时代,毋宁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难得的小康
时期。一般人说元代黑暗的,所引证的事例,无非是蒙古初期的残...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5
发表时间: 2017-02-17 00:30:00作者:
黄溍为元代“儒林四杰”之一。(网络图片)
黄溍(1277~1357年),字晋卿,一字文潜,婺州路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元代著名
史官、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文思敏捷,才华横溢,史识丰厚。一生著作颇丰,诗
、词、文、赋及书法、绘画无所不精,与浦江的柳贯、临川的虞集、豫章的揭徯斯,被
称为元代“儒林四杰”。他的门人金涓、王袆、宋濂、傅藻等皆有名于世。
黄溍之父黄铸,母童氏。先祖黄中辅,传承其舅父宗泽的精神,刚正耿直,正气凛然,
为南宋有口皆碑的志士。据《文献公全集》补遗卷之十一《桂隐先生小传》所载,南宋
绍兴中期,秦桧篡权柄国,在和议达成之后,他每日里驱使文人墨客吟诗作赋,以歌颂
所谓“太平中兴”之美。倘若有人说“奸臣当道”,就立即捕之杀之,士大夫中的不少
人害怕得缩进了头。但黄中辅高风亮节,奋不顾身,愤然作乐府诗题写太平楼。诗日:
“快磨三尺剑,欲斩佞臣头。”他这一勇敢之举,险遭不测之祸,但也被人们传为美谈
。秦桧死后,过了一些年,朝廷将授官黄中辅,但他未受命就去世了。
黄溍生性聪颖,天资绝人,且相貌俊秀,得人喜爱。他从小就循规... 阅读全帖
d******a
发帖数: 32122
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王保保的舅舅也是个牛人啊
察罕帖木儿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转至: 导航、 搜索
察罕帖木兒(蒙古语:ᠼᠠᠭᠠᠨ ᠲᠡᠮ
;ᠦᠷ,转写:Čaγan Temür[转写种类不明],?-1362年7月6日)
,字廷瑞,元末將領,漢化甚深,善文學,曾參加科舉考試,並中舉人,自取漢名「李
察罕」。屢平各起事軍,曾官平章兼河南樞密事,1362年7月6日被降將田豐及王士诚刺
殺。
他去世后,朝廷赠推诚定远宣忠亮节功臣、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河南行省左丞相,
追封忠襄王,谥献武。他下葬后,改赠宣忠兴运弘仁效节功臣,追封颍川王,改谥忠襄
,食邑河南沈丘县,在当地立祠,岁时致祭。封其父阿鲁温为汝阳王,后又进封梁王。
目录
1 簡介
2 小說
3 評價
4 参考文献
簡介
祖籍北庭(今新疆吉木萨尔北)。梁王阿魯溫之子,祖乃蠻台,曾祖闊闊台隨蒙古帝国
大軍進入中国,後世代定居於穎州沈丘(今安徽臨泉縣)。
元惠宗至正十二年(1352年),察罕帖木兒起兵對抗劉福通所領導的紅巾... 阅读全帖
d******a
发帖数: 32122
7

元顺帝写汉诗
汉化的元人比比皆是。名将察罕帖木兒中了举人
察罕帖木儿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转至: 导航、 搜索
察罕帖木兒(蒙古语:ᠼᠠᠭᠠᠨ ᠲᠡᠮ
;ᠦᠷ,转写:Čaγan Temür[转写种类不明],?-1362年7月6日)
,字廷瑞,元末將領,漢化甚深,善文學,曾參加科舉考試,並中舉人,自取漢名「李
察罕」。屢平各起事軍,曾官平章兼河南樞密事,1362年7月6日被降將田豐及王士诚刺
殺。
他去世后,朝廷赠推诚定远宣忠亮节功臣、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河南行省左丞相,
追封忠襄王,谥献武。他下葬后,改赠宣忠兴运弘仁效节功臣,追封颍川王,改谥忠襄
,食邑河南沈丘县,在当地立祠,岁时致祭。封其父阿鲁温为汝阳王,后又进封梁王。
目录
1 簡介
2 小說
3 評價
4 参考文献
簡介
祖籍北庭(今新疆吉木萨尔北)。梁王阿魯溫之子,祖乃蠻台,曾祖闊闊台隨蒙古帝国
大軍進入中国,後世代定居於穎州沈丘(今安徽臨泉縣)。
元惠宗至...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10018
8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中国高清数字书画博物馆
蒋勋讲解《富春山居图》
其实今天讲黄公望《富春山居》心里感触很多,我是在二十世纪的七零年代的时候
在台北的故宫做学生,那个时候我的老师庄严庄老师、李霖灿老师、张光宾老师,他们
其实当时都在讲这张画。上个世纪的七零年代也曾经围绕这张画,引起过港台以及美国
的汉学家很大的争论,那我们刚好是学生,所以那个时候也就把这个论战当成了很重要
的课程,所以在故宫我们有机会把各个不同版本的《富春山居图》拿出来上课,所以非
常地幸运。那我也记得庄老师、李林灿老师都说这张画在1650年被烧断,前段在浙江,
后段在台湾,不晓得有生之年能不能看到它们合在一起。所以我想今天借这个机会,能
够把黄公望介绍一下,《富春山居》介绍一下,对我来说等于是对老师的一个还愿。
黄公望入狱,不仅改变人生态度,也开启绘画的道路
我比较简单地也比较快地把黄公望这个画家介绍一下,因为我最近发现很多人,虽
然故宫要展览了,可是好象提起黄公望对他的生平各方面了解不多。他本来不姓黄,姓
陆,陆坚,他原来是江苏的常熟这个地方的人,家里大概很贫穷,因为他后来过继给一
个姓黄的,黄家。过去大概通常家里面家境不好,就会把小孩过继给别人。他过继到黄... 阅读全帖
m********s
发帖数: 55301
9
北元前身大元统治中国不错。但如果说元多牛B,那也得算是成吉思汗到忽必烈期间才
是牛B。那已经是1276年的事情了,距离朱元璋干掉元有近90年。
来,咱们来复习一下元朝。
元朝(1271-1368)。
1351年,元惠宗派贾鲁治黄河,欲归故道,动用民夫十五万,士兵二万。而官吏乘机敲
诈勒索,造成不满。白莲教首领韩山童、刘福通等人决定在5月率教众发动起事,但事
泄,韩山童被捕杀,于是刘福通带韩山童之子韩林儿杀出重围,指韩山童为宋徽宗八世
孙,打出“复宋”旗号,以红巾为标志,其后郭子兴等人也纷纷加入。
蒙古政府则派兵镇压各地红巾军,由丞相脱脱亲自督战攻徐州起义军芝麻李部,一度取
得了很大的胜利。
至正十四年(1354年),脱脱率军围攻高邮起义军张士诚部,被朝中弹劾,功亏一篑。
至正十六年(1356)到至正十九年(1359),朱元璋继承了病逝的郭子兴的地位,并不
断扩充自己的势力,攻占了江南的半壁江山。
与此同时,在北方察罕帖木儿(李察罕)和李思齐等元军将领则开始对北方红巾军展开
反攻。至正二十三年(1363),北方红巾军在安丰之役中败给新兴并降蒙的张士诚,刘
福通战死,韩林儿南下投奔朱元璋,...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101
10
本文作者为我们爱历史团队成员、中国作家协会协会会员张嵚。
在中国历代封建王朝中,汉唐是两个公认武功强盛的王朝,比起汉朝横扫匈奴的威武,
大唐战无不胜的风光,大明军队,在史料的纪录中,貌似是相对低调的。事实上,低调
只是表面现象,低调的明军,是一支威武之师,光荣之师。对比明军的发展历程,这绝
不是溢美之词。
明军开国的起点是非常高的,甚至说对比之前其他历代封建王朝,明军在大明开国战争
中所遭遇到的对手,是极其强大的。他所战胜的,是在中世纪曾横扫欧亚的世界最强骑
兵——元朝蒙古骑兵。
而且它还完成了两个奇迹:第一,他是中国历史上继西汉之后,又一支以农民起义军的
身份脱胎而来,最终完成改朝换代大业的军队。第二,他完成了中国古代军事史上一件
空前的壮举,第一次以由南向北的形式北伐成功,实现了中国的统一大业。这两件事,
更是绝对的高难度动作。
完成这样一个高难度动作的明军,也并非先天就这样强大,相反也是从一穷二白的基础
上默默积累实力,最终在元末农民战争中破茧而出,啸傲四海。
1、曾经纪律涣散的乌合之众
朱元璋如何打造铁血明军:从乌合之众到铁血雄师发生了什么?元末天下大乱,四方起
义四起,按照评... 阅读全帖
c***i
发帖数: 188
11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转载] 中国文物鉴赏 青花瓷产生于元代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 原文由 bluebird 所发表 】
文:惠 冰
我国青花瓷器究竟产生于何时呢?有否比「至正型」青花更早的呢?江西省九江
市博物馆收藏一 件元延佑六年(1319年)墓出土的青花牡丹纹塔式瓶,此瓶早于至
正十一年铭双耳瓶三十二年。瓶 的肩部堆塑狮、象各一对,兽首间用钴料各绘披肩
如意纹,腹部饰缠枝牡丹纹饰,足部绘莲瓣纹一 周。因饰纹是在釉下,没有晕散的
缺点而具有轮廊线。青花色调蓝中略灰,重笔及起笔、收笔处色 调较深,呈褐色圆
珠,色料堆积处微泛褐色。胎釉质地尽管不如「至正型」青花器精细,但可以看 出
确为景德镇的产品。此瓶是目前国内有纪年可考的最早的一件青花瓷器。延佑六年
属于元代中期 ,从此瓶的造型、纹饰风格以及胎釉特徵上看,均要早于「至正型」
是无疑的。盖瓶是殉葬用的一 种明器,与江西地区宋、元墓葬中出土的青白瓷堆塑
瓶用途相同,具有宋、元时代特徵。在装饰上 ,首先要提到的就是肩部堆塑模印的
狮与象各一对,这已为「至正型」器常用的装饰题材。狮子往 往被用作「至正型」
青花大罐的盖钮,象首也多作为器耳的装饰,如著名的「至正十一年」铭
k****u
发帖数: 346
12
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明朝建立者。朱元璋生于元朝泰定帝泰定
五年/天顺帝天历元年(1328年)九月十八日未时。父亲朱世珍。母亲陈氏。朱元璋祖
籍为江苏沛县,祖、父后在濠州(今安徽凤阳)定居。因其出生时,其父母年龄相加有
八十八岁,故原名朱重八,后改名为朱兴宗。参加元末农民起义后改名为朱元璋,字国
瑞。朱元璋幼时曾为地主放牛。至正四年(1344年)淮北大旱,朱元璋的父、母、兄先
后去世,不得已入皇觉寺为游方僧。至正十二年(1352年)受好友汤和来信劝说,参加
红巾军,投靠郭子兴,由于指挥有方,不久便由一名小军官逐渐升为元帅。至正十六年
(1356年)朱元璋攻占集庆,将这里作为自己的根据地,并改名为应天府。朱元璋采取
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采取稳健的进攻措施,击败了徐寿辉、陈友
谅的势力。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朱元璋被小明王封为吴国公,1364年自封为吴王。
同年将小明王沉入长江中。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正月初九日,朱元璋在应天称帝,
建国号大明,年号洪武。以应天为南京,开封为北京。同年闰七月,大将徐达攻克大都
,元朝灭亡。洪武十四年(
m********r
发帖数: 2
13
http://cjqn.html.533.net/yiminhistory.htm
明朝洪武、永乐年间大规模地移民是有其历史背景和历史原因的,这自然要从元末年间的
历史谈起。
元朝在中国的统治只有89年,虽然盛极一时,但“只识弯弓射大雕”,到了元代末年,由
于蒙古贵族及封建地主对农民残酷剥削压迫,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日益激化,水旱蝗疫不
断,民不聊生,使河南、山东、河北皖北等中原地区“道路皆榛塞,人烟断绝”(《明太
祖实录》卷二十九),人民无法生活下去,只有揭竿而起,反抗元帝国的残暴统治,仅至
正元年( 1341),山东、河北、湖广等地就以生了百余次人民反元起义,以后人民起义更
加频繁,力量也越来越大,至正八年方国珍在台州起义,至正十一年刘福通在颖州起义,
号称红巾军,徐寿辉在蕲州起义。至正十二年郭子兴、朱元璋在濠州起义,第二年张士诚
也在江苏泰州起义,其后十余年,特别是刘福通的红巾军与军决战于两淮、河南、山东、
河北等地,广大农民纷纷响应,元军出其精兵锐将与农民军决战,攻城掠地,掳掠杀人,
干尽了残暴之事。至正十二年九月元丞相“脱脱破徐州,遂屠其城”(《元史 脱脱传》)
,至正十七年、
r******y
发帖数: 12263
1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看了看王保保的wiki
觉得挺有意思的 他爸爸是汉人,既然当时的汉人地位最低,他爸爸是如何娶了蒙古
老婆呢?
另外感觉元末政府和明政府也很有意思, 感觉像是南边自己打自己的,北面也没闲着
,不是去打南方,而是王保保和那个李思齐拼来拼去的。双方都深得 攘外必先安内的
心得。
生平
其父亲是王姓汉人。母系家族为乃蛮人(乃蛮人后代融入维吾尔、哈萨克),元朝颍川
王察罕帖木儿的姐姐。后王保保过继与舅舅察罕帖木儿,收为养子。世居沈丘(今安徽
临泉,今沈丘县元代名为项县)。
]],元代元朝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察罕帖木儿在围攻益都红巾军时被降将田丰刺
杀,王保保拜为太尉知枢密院事、中书省平章政事、银青荣禄大夫,接管了其养父的部
队,攻破益都城,杀田丰、王士诚,随后又和另一系军阀,将军孛罗帖木儿争夺山西和
河北。王保保和孛罗帖木儿均卷入了元朝末年宫廷的党争,孛罗帖木儿得到了皇帝的支
持,王保保自己得到了太子爱猷识理答腊(后来的元昭宗)的支持。
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孛罗贴木儿打着“清君侧”的名义,攻入元大都(汗八里)
,太子流亡到王保保的属地太原,后孛罗贴木儿为元惠宗刺杀,王保保带兵保护太子还
朝。因护卫太... 阅读全帖
t*n
发帖数: 14458
1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看了看王保保的wiki
地位最低的是南人,汉人指的是北方的
虽然政策上有倾斜,不过实际上有钱优势的汉人过得还是比穷困潦倒的蒙古人滋润得


觉得挺有意思的 他爸爸是汉人,既然当时的汉人地位最低,他爸爸是如何娶了蒙古
老婆呢?
另外感觉元末政府和明政府也很有意思, 感觉像是南边自己打自己的,北面也没闲着
,不是去打南方,而是王保保和那个李思齐拼来拼去的。双方都深得 攘外必先安内的
心得。
生平
其父亲是王姓汉人。母系家族为乃蛮人(乃蛮人后代融入维吾尔、哈萨克),元朝颍川
王察罕帖木儿的姐姐。后王保保过继与舅舅察罕帖木儿,收为养子。世居沈丘(今安徽
临泉,今沈丘县元代名为项县)。
]],元代元朝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察罕帖木儿在围攻益都红巾军时被降将田丰刺
杀,王保保拜为太尉知枢密院事、中书省平章政事、银青荣禄大夫,接管了其养父的部
队,攻破益都城,杀田丰、王士诚,随后又和另一系军阀,将军孛罗帖木儿争夺山西和
河北。王保保和孛罗帖木儿均卷入了元朝末年宫廷的党争,孛罗帖木儿得到了皇帝的支
持,王保保自己得到了太子爱猷识理答腊(后来的元昭宗)的支持。
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孛罗贴木儿打着“清君侧”的... 阅读全帖
n*******w
发帖数: 6708
1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刘福通、韩林儿是怎样死的?
刘福通、韩林儿是元末农民起义中最先举义的将领,曾被北方各支红巾军尊为共主,因
而一向被认为是当时最重要的两位红中军领袖。然而,关于他俩最后是如何牺牲的,历
史记载却都模糊不清,后人对此猜测纷纷,颇多争议。史载韩林儿于至正十五年(1355
年)二月在毫州(安徽毫县)正式称帝,同年十二月因元军围攻毫州不得不迁居安丰(
安徽寿县)。至正十八年(1358年)五月,刘福通北上攻占了汴梁(河南开封),并迎
韩林儿居之。次年八月,元军察罕帖木儿攻陷汴梁,韩林儿与刘福通不得不丢下数万名
官吏、将士及其家属,匆忙逃回安丰。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盘踞南方的割据者张士
诚趁红巾军北伐失败,苦战元军即将不支之际,派遣大将吕珍率军20万(一
说10万),从背后袭击安丰。韩林儿不得不飞檄向朱元璋求援。朱元璋一方面考虑
到不能让张士诚如此轻易地扩大地盘与势力,另一方面也想借此控制小明王韩林儿,挟
天子以令诸侯来壮大自己的力量,打算派兵救援安丰。但谋士刘基极力反对,认为这时
如果陈友谅偷袭应天(南京),朱元璋的后方会丧失殆尽。而即使没有这一威胁,如何
处置被救出的韩林儿与刘福通也颇费脑筋。犹豫再三,朱元璋还是决定... 阅读全帖
K*****2
发帖数: 9308
17
至正17年6月刘福通派关先生、破头潘率主力北伐,从山东曹州出发西进山西,克雁门
关、大同、上都,震动大都。公元1359年(元顺帝至正19年,小明王龙凤5年)元月,
大军攻克辽阳。史书载“破头潘.关先生趋全宁,焚鲁王宫府,驻居辽阳。贺太平当相
位,奏用其子也先忽都。时也先忽都为詹事,以为总兵大将军,取辽阳。……至则关.
潘军日治战马,一无退意,也先忽都畏之,缩迹不前,竟溃而归”。
中路军由关先生、破头潘、冯长舅、沙刘二等人率领,于至正十七年九月越过太行山,
攻入山西。他们连续攻占陵川、高平、潞州等地,威胁冀宁路(今太原)。元朝调陕西
的察罕帖木儿军东援,红巾军进攻受挫,退入太行山休整。至正十八年春,毛贵率东路
军攻入河北,吸引了大量元军北援,毛贵部将王士诚、续继祖等也自益都出发,攻怀庆
路、破晋宁路。中路军压力骤减,也趁机分兵攻取绛州、沁州、冀宁、大同等地,但这
支红巾军光惦记着占地方了,没有给予毛贵北伐军更直接的支持,导致毛贵军在大都郊
区受阻,只得退回山东。
毛贵退军后,北方的各路元军立刻入晋打击中路军。五月一日,察罕帖木儿遣军攻占冀
宁;五月八日,关保败红巾军于高平;六月十三日,关... 阅读全帖
d**n
发帖数: 3172
1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元朝真有四等人制度吗
大象公会
元代真实的民族分类情况是怎样的?所谓民族歧视的实质是什么?四等人制的说法从何
而来?
文|易黎 汤瑶
“元朝统治带有一些消极落后的因素,突出表现在蒙古贵族实行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
把各族人分为四等。以达到分而治之的目的。第一类是蒙古人,地位最高。第二类是色
目人,包括西夏人、回回人和畏兀尔人等;第三等是汉人……第四等是南人……”
每一个在中国接受中学历史教育的八〇后对以上这段话都不会陌生。“元朝民族地位极
不平等,四等人的制度歧视不亚于印度种姓,蒙古人随意欺压汉人”几乎是全民常识。
在中国知网的学术论文库中,还有专门阐述四等人制度的硕士论文。
▍教科书中的元代篇幅普遍不长,却在显要位置突出 “四等人制”这种令人不快的民
族歧视内容,给几代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图为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科书)
奇怪的是,“四等人制”并不见于《元典章》等官方制度文件中,元朝相关法令也从未
提及。对此,有人解释为“虽然还没有发现有史料记载元代明确实行四等人制的法令,
但是这种政策反映在一系列不平等的政策和规定中”。
“四等人制”真的存在过吗?元朝的民族划分究竟是怎样的?
蒙古人也是色目人
蒙古征服中原后,... 阅读全帖
f**o
发帖数: 12685
19
明成祖朱棣是蒙古人?
北逃時,儘管元順帝放心不下,但超級美女洪吉喇氏已經懷有七個月的身孕,行動不便
,故而最終還是被留在了元皇宮裡,沒想到讓朱元璋來撿了個『大便宜』,滿心歡喜的
朱皇帝隨即就將她帶回了南京。大約過了三個月,超級蒙古美女產下了一個活潑可愛的
男兒,這就是後來歷史上的明成祖朱棣。我們先來討論第一個問題:那個叫碽妃的神秘
蒙古女人究竟是怎麼到了朱元璋身邊的?
超級蒙古美女把朱元璋的魂給勾去了
根據新浪讀書報導,明代以降許多野史與文人筆記都載有精彩的故事,民間傳說中最為
流行的一種說法:洪武元年(1368年)徐達率領的大明軍北伐一路凱歌,直抵元帝國心臟
元大都,此時的元順帝自料招架不住,就開了邊門星夜北逃,大明軍隨即占領了元大都
,朱元璋來到了昔日歌舞升平令人醉生夢死的元皇宮,但皇宮裡一片狼藉,到處都是求
饒的後宮之人。
在眾多宮人之中,有一個女子長得尤為特別,男人見了沒有不掉魂的,她姿容嬌美,嫵
媚妖豔,一下子就把閱女無數的新皇帝朱元璋的魂給勾去了,當場他就下令將她收為妃
子。據說這位超級美女原是元順帝的太師洪吉喇托的女兒,早些時候她被父親作為高檔
禮物『孝敬』給了當朝皇帝,... 阅读全帖
f***g
发帖数: 316
20
元朝的败亡,其主要原因在于其政治黑暗,民族歧视和政治压迫政策。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政局不稳,皇帝大多不理国政,贪图享受,腐化至极,经臣钩心斗角,欺上瞒下,朝廷横征暴敛,经济越来越衰,激起广大人民的反抗。各地农民起义,指向元朝。元朝在历史潮流面前衰亡。
元朝中期频繁更换皇帝,仅在1307年(大德十一年)至1333年(元统元年)就更换36个皇帝,在位都很短。全由权臣摆弄下诏或颁布诏令。皇帝成为傀儡,不能决策大事。宫廷纷争连续不断,尔虞我诈时时出现。再加上经济落后,广大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中原地区农民尤其悲惨,饥寒交迫,其严重程度已达到再也不能忍受的地步。这样,人民群众被迫起来反抗,农民举行起义,提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口号,将矛头指向元朝。
元朝末期的妥欢帖睦尔在位较长。他从1333年(元统元年)六月至1368年(至正二十八年)七月,共35年的时间,是处在农民起义军的进攻与元朝军的抗击时期。可是,在这样长时间内元军之败,其原因不在将帅无能,士兵不勇,而是元朝政权不修政治,不兴经济,无休止的内部争权夺利,互相残杀的结果。尤其顺帝是个昏君,朝令夕改,出尔反尔,不得从臣...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1
元朝的败亡,其主要原因在于其政治黑暗,民族歧视和政治压迫政策。统治集团内部争
权夺利政局不稳,皇帝大多不理国政,贪图享受,腐化至极,经臣钩心斗角,欺上瞒下
,朝廷横征暴敛,经济越来越衰,激起广大人民的反抗。各地农民起义,指向元朝。元
朝在历史潮流面前衰亡。
元朝中期频繁更换皇帝,仅在1307年(大德十一年)至1333年(元统元年)就更换36个皇帝
,在位都很短。全由权臣摆弄下诏或颁布诏令。皇帝成为傀儡,不能决策大事。宫廷纷
争连续不断,尔虞我诈时时出现。再加上经济落后,广大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中原
地区农民尤其悲惨,饥寒交迫,其严重程度已达到再也不能忍受的地步。这样,人民群
众被迫起来反抗,农民举行起义,提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
的口号,将矛头指向元朝。
元朝末期的妥欢帖睦尔在位较长。他从1333年(元统元年)六月至1368年(至正二十八年)
七月,共35年的时间,是处在农民起义军的进攻与元朝军的抗击时期。可是,在这样长
时间内元军之败,其原因不在将帅无能,士兵不勇,而是元朝政权不修政治,不兴经济
,无休止的内部争权夺利,互相残杀的结果。尤其顺帝是个昏君,朝令夕... 阅读全帖
b**a
发帖数: 1118
22
赵忠和道衍和尚只不过对答了几句机锋,却怎么扯到勘破生死上去了?
有句老话:“来则欢喜去时悲。”
赵忠问道衍:“甚么处来”?“怎么来”?道衍回答:“来处来”,“欢喜而来”
,其实就正暗合了这句老话。“来处来”,讲的是“出生”;“欢喜而来”,讲的是未
学佛法前的一点“尘心”,凡夫俗子嘛,总是喜生恶死。而到了最后回答“怎么去”:
“陌上花开,缓缓归去”。虽然“去”了,但并不“伤悲”,很云淡风轻,讲的却正是
学佛后的一种感触,即勘破生死。
——确实很有禅味。
听了赵忠的问话:“小和尚年纪轻轻,就勘破生死了么?”
道衍答道:“愿我六根常寂静,心如宝月映琉璃。”
“愿我六根常寂静,心如宝月映琉璃”,出自北宋王安石的一首词,调寄《望江南
》。全词是“皈依法,法不可思议。愿我六根常寂静,心如宝月映琉璃。了法更无疑”
。乃是一首“禅诗”。
单就“愿我六根常寂静,心如宝月映琉璃”一句而言,意思是说:“愿我的六根能
够不为境转,寂静而无诸烦恼。心就好像月光照琉璃,不再被世间的表象迷惑,而能明
了诸法的本性”。
道衍为什么没有正面回答赵忠的问话,...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23
第12章 曹洞法系(下)——元明清时期
一、福裕少林系传承
在为时不满百年的元代,中国佛教禅宗在南方的传承多为临济宗等的法脉,而曹
洞宗则多在北方弘扬,其中又以报恩行秀禅师(系雪岩如满师法嗣,为曹洞宗第十五世
)的法嗣雪庭福裕、华严至温、林泉从伦诸禅师以及俗家弟子耶律楚材、李之能居士等
为代表,尤以福裕在嵩山少林寺传承的一系为突出。
 (一)嵩山少林寺系
福裕禅师(1203-1275),字好问,号雪庭,太原文水(今山西省文水县
)张氏子。自幼陪颖,五岁解悟《论语》,日了千言。九岁入学,读书一目十行,于乡
邻之中有“圣小儿”之佳誉,少时遭乱丧家,得道逢和尚劝导,于宋嘉定十七年(12
25)至仙岩投古佛和尚薙发脱俗,次年受具足戒。在古佛和尚处从学七年后,转投燕
京(今北京)行秀禅师,随侍十年,严受钳锤,精修猛进,久得印可,列为曹洞宗第十
六世。此后,应请主法于燕京奉福寺,时值金元交战,嵩山(今属河南省登封市境)少
林寺因战火波及,毁损严重,福裕禅师奉朝廷之命入主少林祖道庭,目睹殿堂荒芜破败
之状,发心重振。数年后,少林寺面貌一新。福裕... 阅读全帖
s******t
发帖数: 2511
24
来自主题: Zhejiang版 - 杭州坊巷录
十五奎巷
周衙弄北十五奎巷,南与城隍楼牌巷相通。宋曾名竹竿巷,属长庆坊。命名十五奎
巷有两说:一说巷徽州会馆内有一大石龟,俗名石乌龟巷,因嫌其不雅,改称十五奎巷
。另一说,明嘉靖年间,巷人多习骑射,科举考试时一举得十人,故称十武魁巷,谐音
读成十五奎巷。据传南宋僧人宝宁在巷内尝建百法寺,淳熙十四年(1187)改称广润寺
,元复为百法寺。明隆庆年间,总督胡宗宪平倭有功,此寺改为祠祭祀他。巷内原来还
有祭祀行刺秦桧的殿前小校施全的施公祠以及玄妙观,已毁。巷东口之四眼井,为千年
古井。
九刀庙巷
九刀庙巷,因巷内有九刀庙而得名。传说庙中供九把大刀,代表三国时名将关云长
及其部将关平、周仓、王甫、赵累、廖化、伊籍、冯斗、程畿等九人。庙建于何时不详
,毁于解放以后。
大东门
凤起路与新华路交叉口处的大东门,宋曾在此设后军寨,寨有朝东之大营门,故称
。寨南驻楼子营。宣和二年(1120),因讨睦州方腊,威捷第一指挥马军、全捷第二第
三指挥部步军驻扎在这一带。故附近巷名旧多以驻军名之。
大东门
大东门(直街)乃宋后军寨之东门,即大营门也,转南有楼子营。大营前古称大路
营,《西湖游览志》:“大路营,在褚... 阅读全帖
G**U
发帖数: 5492
25
每年农历七月三十,民间有祭地藏王的习俗。而在这一天晚上,老苏州们会在自家
门口插上星星点点的香烛,俗称“烧狗屎香”。“狗屎香”又叫“久思香”,“久
思”正是张士诚小名“九四”的谐音。这些香便是苏州人民烧给他的,明祭“藏王
”,暗祭“张王”。
据史料记载,张士诚,元末泰州白驹场(今江苏大丰)人。因地属两淮运盐使
司而人称“淮张”。当初只是个盐场操舟运盐的角色,偶尔也贩贩私盐。元至正十
三年(1353)五月,与弟士义、士德、士信等18人聚众反元,自号诚王,僭号大周
。至正十六年(1356),张士诚率主力军进驻平江,把平江改名为隆平府,并修建
王宫,设立省、院、六部等行政机构。
翻开苏州地图,纵横交错的苏州古城地界里,依然保有“姑苏王”张士诚称王
苏州时痕迹。 时隔600多年,苏州人为何对张士诚有着如此深厚的感情?
据苏州一些老居民回忆,当时张士诚的王宫建造在苏州公园附近。在一位杂货店
老板娘的指引下,记者在五卅路老体育场对面,找到了一条小巷叫“皇废基”。据苏
州地方志记载,这里便是张士诚王宫所在地。眼前这条狭长的小巷子着实很难与壮观
的吴王宫相联系,据传,张士诚兵败之后王宫被大火烧毁,徒留...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26
今日凌晨,东长安街,工作人员将一棵国槐从货车上卸下,用吊车拉起来缓缓落入树坑,再培土固定。 新京报记者 王嘉宁 摄
东长安街部分行道树现状图。据首都园林绿化微博
今天凌晨,东长安街边,工作人员将几棵国槐从货车上卸下,并用吊车拉起来缓缓落入树坑。市园林绿化部门开始对东单至正义路路段长势衰弱的75棵银杏和毛白杨进行更换,新栽植的行道树统一为市树国槐,长安街行道树树种将进一步统一。
移除银杏毛白杨:
环境差致长势衰弱
目前,东长安街东单至正义路两侧行道树主要是银杏和毛白杨。其中银杏树是东方广场建设时栽种;毛白杨已有50多年树龄,一般来说,毛白杨的树龄仅五六十年。
而银杏则不太适宜做长安街边行道树。近年来,北京街边不少银杏树叶在夏季就出现干枯焦黄,业内专家认为,因银杏树对热辐射、水分、光照等较为敏感,而去年七八月份,本市降雨量偏少、日光量却很充足,银杏树根系供给叶片的水分与蒸发的水分不平衡,导致叶片外围焦黄。
行道树的树坑面积较小,营养面积不足、水分不充分、地表气温高等因素,进一步加重路边银杏树的焦黄程度。而公园里的银杏树就很少发生类似情况。
且因长安街东方广场附近树池周边紧邻地下管线,树木根... 阅读全帖
r****p
发帖数: 1854
27
版主:此贴属于类似话题重新开贴,所以我做不可回复成合集.
☆─────────────────────────────────────☆
fengqi (道听途说) 于 (Fri Nov 22 14:03:50 2013, 美东) 提到:
在中国初高中历史课没提过?你们是卖萌还是在扯淡?或者说智商有问题?历史课本特
意在元朝的时候提文天祥是干嘛用的?
☆─────────────────────────────────────☆
KingOfLunHui (轮回之王) 于 (Fri Nov 22 14:05:10 2013, 美东) 提到:
罗红梅我认识。
☆─────────────────────────────────────☆
fengqi (道听途说) 于 (Fri Nov 22 14:05:14 2013, 美东) 提到:
自己丫的没在中国上过学就承认,别天天跳出来卖萌,丫的历史老师课件里面明确提出
四等人,你丫的说没提民族地位。你BSO你自己是ABC?
☆─────────────────────────────────────☆
fe... 阅读全帖
e*g
发帖数: 4981
28
三、明太祖尊重元朝
明初,不但人民坏念元代,士人尊重元代学术,明太祖本人除指责元顺帝荒淫失政外,
对於顺帝以前诸帝,特别是对世租忽必烈,相当尊敬。对於有元一代,尤其是对於元初
的政治,也很具好感。他认为元朝之亡,是由於顺帝失政,地方大乱。他是翦灭群雄而
得天下,不是夺取元之天下。他完全没有歧视蒙古色目异族的表示,对於那些降将降臣
及遗留在中国的蒙古色目人,可以说十分优待。请看下面所举的一些事实。
元至正二十七年(吴王四年,一三六七)九月,吴地已平,遗使致书於元主,送其宗室
神保大王等北还⑦。(明史太祖本纪)
洪武元年二元至正二十八年,一三六八),明军已取河南,太祖幸汴梁。秋七月,还京
,临行,谕诸将曰:「中原之民,久为群雄所苦,流离相望,故命将北征,拯民水火。
元祖宗功德在人,其子孙罔恤民隐,天厌弃之。君则有罪,民复何宰?………诸将克城
,毋肆焚掠,妄杀人。元宗室咸俾保全。」l(同上)
洪武元年十月,自北京还,徵元故臣至。帝御奉天门,召问元政得失。马翌对曰:「元
有天下,以宽得之,亦以宽失之。』帝曰:「以宽得之则闻之矣,以宽失之未闻也。元
季君臣耽於逸乐,驯至沦亡,其失在纵弛,实非宽也... 阅读全帖
e*g
发帖数: 4981
29
四、明中叶以后的大转变
历史通例,无论古今中外,任何一个国家民族,当其强盛时,则提倡世界主义(不论其
为王道的或霸道的),及其衰弱时,於备受外族侵凌之下,便有民族主义兴起,提倡抵
御外侮。明初,国势强盛,以泱泱大国之风,招徕外蕃,提倡的是世界主义。「天下一
家」,「蒙古色目皆吾民也」,是明太祖的口头禅。成祖亦欲万国臣服,一面屡次用兵
漠北,欲彻底征服鞑靼;一面遣使四方,络绎不绝。永乐中(一四O三—一四二四),
四方朝贡者三十余国。既是天下一家,自然对四夷无所歧视。所以明初对於元代政治的
评论,对於元代学术及人物的评价,都很公正,誉多於毁。上二节所述诸事,都是这句
话的注解。
明中叶之后,国势渐衰,外夷之患日深,海上有倭寇,北方有鞑靼。正统十四年(一四
四九),英宗为鞑靼虏去,朝中甚至有迁都南京,以避鞑靼之议。於是,在抵御外侮的
情势要求之下,民族主义油然而生,四夷皆受排斥。迨东林党起,提倡名节,也就更重
视民族气节,益严夷夏之分。随着论调的转变,遂有虚构的反辽、反金、反元之历史及
小说故事等,相继出现。
在历史方面,最极端的是王洙(正德进士)撰「宋史质」一百卷,直以明继宋统,根本
不承... 阅读全帖
h******n
发帖数: 3599
30
原标题:长安街75棵行道树夜换国槐
新京报讯(记者饶沛)今天凌晨,东长安街边,工作人员将几棵国槐从货车上卸下,并
用吊车拉起来缓缓落入树坑。市园林绿化部门开始对东单至正义路路段长势衰弱的75棵
银杏和毛白杨进行更换,新栽植的行道树统一为市树国槐,长安街行道树树种将进一步
统一。
移除银杏毛白杨:
环境差致长势衰弱
目前,东长安街东单至正义路两侧行道树主要是银杏和毛白杨。其中银杏树是东方广场
建设时栽种;毛白杨已有50多年树龄,一般来说,毛白杨的树龄仅五六十年。
而银杏则不太适宜做长安街边行道树。近年来,北京街边不少银杏树叶在夏季就出现干
枯焦黄,业内专家认为,因银杏树对热辐射、水分、光照等较为敏感,而去年七八月份
,本市降雨量偏少、日光量却很充足,银杏树根系供给叶片的水分与蒸发的水分不平衡
,导致叶片外围焦黄。
行道树的树坑面积较小,营养面积不足、水分不充分、地表气温高等因素,进一步加重
路边银杏树的焦黄程度。而公园里的银杏树就很少发生类似情况。
且因长安街东方广场附近树池周边紧邻地下管线,树木根系生长空间狭小、土壤密实度
和含盐量逐年升高、周边人行道石材硬化等立地条件所限,近年来,行... 阅读全帖
j****i
发帖数: 68152
31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毛泽东的祖先还挺牛逼
毛太华,毛泽东先祖。祖籍在江西吉州龙城(今吉水县八都镇),元末明初因避乱迁至
云南澜沧卫(今丽江市永胜县),在澜沧卫生活了多年并留下后裔,立下军功偕二子内
迁,毛太华是澜沧卫毛氏和韶山毛氏的共同始祖,丽江是韶山毛氏与吉水毛氏的中转站。
生平
郑艮安在《毛泽东祖籍溯源》中所说:“家居吉水仙茶乡的毛让后裔毛太华,苦于战乱
,难以为生。至正中,为避乱,他与蔡姓同乡大举西迁,在云南丽江澜沧卫落脚。”
毛太华从江西吉水西迁大约在元末明初,即1366年(丙午年)之后。因是逃难中,兵荒
马乱,前途未卜,没有确定的目标,走到哪里算哪里,有活干能维持生计就停下来,没
活干又往前走,故而途中滞留时间较长,约有两三年,到达永胜时,已是明朝初年。永
胜当时叫北胜,除了海拔较高,达2400米左右外,地理、气候、自然条件与故土龙城相
差不大。加上当地世居的是彝、僳僳、白、纳西、普米、傣和苗等土著民族,社会相对
安定。
毛太华等人来到此地,为谋生计,靠帮工度日,属“打工仔”之列。由于年轻,身强体
壮,特别能吃苦耐劳,又掌握了先进的农耕技术,深受当地土著民族的赏识和好评,日
子过得很安稳。
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 阅读全帖
c****u
发帖数: 8308
32
来自主题: Collectibles版 - 走进釉下世界(多图)
这里是另一个世界,是历史凝固的瞬间。 收藏界对它的争论不下百万字,网络的资料
很多,我就不照本宣科了,只是看坛子里没有这方面的资料,我就把一些照片集合起来
上传过来了,多多少少可以做参考。
瓷器鉴定没有绝对的方法,正向推论更不能以点及面,胎釉料型纹款的各类相关书籍不
计其数,哪种方法最适合自己,还是要靠自己去实践了。
宋钧
元延右,青花缠枝牡丹、龙纹辅首,窑厂出土
元至正,青花釉里红透雕狮钮
元至正,青花缠枝牡丹纹辅首
透釉入骨锈
元至正,青花龙纹高足
明洪武,釉里红
明洪武,器底火石红
明成化,斗彩
所谓的“胎质紧密”
清中
清中
清中豇豆红
清中豇豆红,透釉绿绣(氧化铜)
我自己拍的一些照片
明成化,青花釉上矾红
清乾隆
清乾隆
清乾隆,釉里红螭龙脊
清晚期,青花釉里红
仿永宣,碗口沿,现代气窑
仿永宣,龙须,现代气窑
d********f
发帖数: 43471
33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韩寒初中作文欣赏
罗贯中生於山西祁县,時當元仁宗延祐年间,父為丝绸商人。7岁开始,他在私塾学四
書五經。14岁时母亲病故,于是辍学随父亲去苏州、杭州一带做生意。但是罗贯中对商
業不感兴趣,在父亲的同意下,他到慈溪随当时的著名学者赵宝丰学习。
元惠宗至正十六年(1356年),罗贯中辞别赵宝丰,到农民起义军张士诚幕府作賓。第
二年在罗贯中的建议下,张士诚打败了朱元璋的部下康茂才的进攻。同年,张士诚的弟
弟兵败被元朝俘虏,张士诚只好投降。降元後,张士诚贪图享乐。到至正二十三年,张
士诚看到元朝没落,又再次称王。包括罗贯中在内的许多幕僚都建议暂缓称王,但是不
被采纳。罗贯中自此对张士诚失去了信心,返回老家太原。
路上他遇到同乡贾仲明,得知父亲已经逝世,继母改嫁,便不再打算回老家。在河阳山
(今日江蘇省蘇州市張家港)他遇到了正在撰写《水浒传》的施耐庵。罗贯中非常赞同
他写书劝世的主张,于是拜施耐庵为师[7]。此後,罗贯中一直陪伴在施耐庵旁边,帮
助抄写书稿。随後自己也开始撰写《三国演义》,并得到了施耐庵的许多指点。
另說:羅貫中也在張士誠處任職[8],士誠敗歿,奉朱元璋令,遂專心著作出三國演義
,感化風俗人心。
... 阅读全帖
b**a
发帖数: 1118
34
说起黄河,有元一代,大约应该算是患害最为严重的时期之一了。
自蒙元世祖忽必烈以来,到现如今的至正二十一年,短短的**十年间,决溢已不下
六七十次之多,平均每不到两年就会发生一次决口,决口处达有二三百处。黄河沿岸的
百姓常年遭受水患,苦不堪言。
至正十一年的“贾鲁治河”,便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出现的。
至正四年五月,大雨连下二十余日,“黄河暴溢,水平地深二丈许,北决白茅堤。
六月,又北决金堤。济宁、单州、虞城、砀山、金乡、鱼台、丰县、沛县、定陶、楚丘
、成武以至曹州、东明、巨野、郓城、嘉祥、汶上、任城等处皆罹水患。民老弱昏垫,
壮者流离四方。水势北侵安山,沿入会通运河,延袤济南、河间,将坏两漕司盐场,妨
国计其重。省臣以闻,朝廷患之”。
这个水患,已经实在到了不治不行的地步。
因此,时任“行都水监”的贾鲁便就在当年“循行河道,考察地形,往复数千里,
备得要害,为图上进二策”,提议治理黄河。他提出的两策,一个“修筑北堤”,用这
个办法的话,用工省;一个是“使复故道”,如果用这个办法,则功数倍。
所谓“修筑北堤”,其实不是修筑,而应是加筑。因为蒙元
r****n
发帖数: 8253
35
来自主题: _waichi版 - [无标题]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isdom 讨论区 】
发信人: serawang (皇叔郎), 信区: Wisdom
标 题: [合集] Waichi根法的主要相关内容之一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May 28 11:47:44 2009)
☆─────────────────────────────────────☆
Anicca (无常) 于 (Thu May 21 15:59:13 2009) 提到:
如果想要辨析根法是否符合佛法,我们先需要了解根法的主要相关内容是什么
本人先贴出根法的一些相关重要内容,之前贴过,但屡被封杀,现在终于可以随便贴了
=========================
修观光者, 须轻轻松松自然凝神于额中央智慧眼处, 但非意念集中在印堂(两眉心之
间), 而是眉与发脚之中间, 额头中央处, 然后留意 "观" 智慧眼前方, 用以对比反
观自心, 以了见性, 并非往外看, 而是利用自然 "观" 之性能 "反观" 自心, 只要您
"观" 正前方, 则自然会处于智慧眼处, 根本不须用意.
人之本能乃在于见, 常人只习惯见外, 行者于正修时... 阅读全帖
c*****3
发帖数: 1141
36
中国历史上,朝代灭亡常伴随着恶性通胀,二者就像屠刀与脖子一样亲密。诸如新莽、
东汉、北魏、萧梁、隋、南宋、金、元、明、民国等朝代的末年,均有高通胀。其中,
元代是中国古代史上惟一一个始终使用纸币作主要流通货币的朝代,而通胀的幽灵也几
乎贯穿其始终。
南宋与金均为元所灭,二者在灭亡之前也都面临着相当惨烈的通胀。南宋因为采用分界
发行货币的办法,单从物价上不易看出通胀真相。但据彭信威《中国货币史》估算,蒙
古1276年占据江南时,纸币十六界会子要4500贯才合白银一两,较第一界会子已经通胀
不知道多少万倍。金代末年的通胀也相当恶性,交钞百缗(百万文)只能买一碗面,到
最后万贯(千万文)只能易一饼。四民失业,或倾族远逃,或铤而走险,战士也丧失斗
志,终至溃败覆灭。
元初,治理者看到南宋、金末的恶性通胀的教训,比较谨慎,中统元年(1260)发行中
统钞,严格遵守银本位,有十足准备银,且准许兑现,因此通胀控制较好。但1276年后
权臣当国,开始滥发宝钞,且禁用铜钱,还将各种发行准备库中的金银集于大都,引起
各地物价飞涨。此后1287年发行至元宝钞,五倍于中统钞,1309年发行至大钞,又五倍
于至... 阅读全帖
w****n
发帖数: 25644
3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elg (二里沟),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李则芬1979年旧文:明人歪曲了元代历史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Oct 6 13:41:23 2013, 美东)
一、元代不是黑暗时代
七年前,作者开始研究元代史。仿照读书先看序文的习惯,首先遍读近人所著的许多中
国通史、史纲,及各种专史之元代部分。这些著作,几乎众口一词,都说元代政治黑暗
,毫无文化可言。有些专史,甚至根本不谈元代事。写完宋代之后,但说元代政治黑暗
、无足述,且谈明朝。於是,这些议论,就形成了我的先见。在我潜意识内,相当牢固
。我在研究过程中,凡发现与此先见相迳庭之处,对於新的发见,总是保留一个问号。
要到研究了五年之后,我才知道这个先见是错误的,但仍不知其所以然。我更涉猎明代
的历史文献,又过了一年多,才发见了答案:元代的历史事实,原来已被明人歪曲了。
与一般人的想像相反,元代不但不是一个黑暗时代,毋宁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难得的小康
时期。一般人说元代黑暗的,所引证的事例,无非是蒙古初期的残杀,顺帝最后二十年
左右的皇帝荒淫与政治紊...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38
3月1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会见中外记者并答记者问。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总理多处引用古诗词典故,现摘录如下,以飨网友。
(一)记者见面会开始后,温家宝总理引用古训“行百里者半九十”以警示中国对于今后几年的道路不可有任何松懈、麻痹和动摇。语出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五》。
(二)在谈到面对今后三年的工作时,温家宝总理引用“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以明志。语出屈原《离骚》。
(三)在回答美国《新闻周刊》记者提问时,温家宝总理引用古语“人或加讪,心无疵兮”澄清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有关中国傲慢的传闻。语出唐代刘禹锡《子刘子自传》。
(四)在回答台湾《联合报》记者有关两岸经济合作的问题时,温家宝总理分别引用古语“兄弟虽有小忿,不废懿亲”和典故“黄公望之《富春山居图》”。前者语出《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后者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系元代著名书画家黄公望脍炙人口的一幅名作,世传乃黄公望画作之冠。纸本,水墨。始画于至正七年(1347),于至正十年完成。该画于清代顺治年间曾遭火焚,断为两段,前半卷被另行装裱,重新定名为《剩山图》,现藏浙江省博物馆,被誉为浙江博物馆 “镇馆之宝”
a**o
发帖数: 53
39
"没有一片土地让我这样深情和激动,没有一条河流让我这样沉思和起伏。"
是不是意思说反了?

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总理多处引用古诗词典故,现摘录如下,以飨网友。
今后几年的道路不可有任何松懈、麻痹和动摇。语出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五》。
犹未悔”以明志。语出屈原《离骚》。
疵兮”澄清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有关中国傲慢的传闻。语出唐代刘禹锡《子刘子自传》。
古语“兄弟虽有小忿,不废懿亲”和典故“黄公望之《富春山居图》”。前者语出《左
传·僖公二十四年》。后者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系元代著名书画家黄公望脍炙人
口的一幅名作,世传乃黄公望画作之冠。纸本,水墨。始画于至正七年(1347),于至正
十年完成。该画于清代顺治年间曾遭火焚,断为两段,前半卷被另行装裱,重新定名为
《剩山图》,现藏浙江省博物馆,被誉为浙江博物馆 “镇馆之宝”。后半卷《富春山
居图》无用师卷,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前半卷《: 剩山图》纵31.8厘米,横51.4厘
米。后半卷《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纵 33厘米,横636.9厘米。
“时进则进,时退则退,动静不失其时”。语出《彖传》。原文为:“艮,止也。时止
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
c***s
发帖数: 70028
40
十八大后履新的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有7名,从他们的仕途起点开始计算,他们晋升到现在的最高领导职务平均用了38年,其中,晋升最快的是习近平,他从中央军委办公厅秘书成长为中共中央总书记,用了28年;晋升最慢的是俞正声和刘云山,他们的仕途成长已有44年。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除去7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其余18位成员,他们晋升到现在职务的平均年限也是38年;其中,晋升最快的是现任重庆市委书记孙政才,他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作物所玉米研究室副主任晋升到现职,仅用了25年;晋升最慢的是马凯,他的仕途生涯已有47年。不过,这25位中共领导人中,即使晋升较慢者也会比大多数同时入仕的同僚有着令人惊讶的晋升轨迹。
按照现在的中共干部职务晋升制度规定,大学本科毕业生进入大陆公务员体系初任职务为科员,晋升副科、副处、副厅和副部职务的要求在下一级职务上任职满3年以上,晋升正科、正处和正厅职务的要求在下一级职务上任职满2年以上。根据逐级晋升规定,本科毕业晋升至副部级职务最短时间要求18年以上,年龄最小应在 40岁以上。从25位中共领导人的详细晋升资料分析,他们晋升到正处级平均年限为9.36年,由正处级到正厅级...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39120
41
深圳京基大厦副楼5楼有家私人博物馆,号称价值600万元的5尊佛像在今年1月失踪,引起深圳文化界、警界乃至政界震惊。罗湖警方历时近3个月,辗转5省市,终于将监守自盗的保安员抓获归案。作案嫌疑人曾经是武术大师,又是厨师,还是一名惯偷。
初战告捷
1月17日13时50分,报案人吴某珍受深圳至正艺术博物馆委托前往罗湖桂圆派出所报案,位于京基大厦5楼的深圳市至正艺术博物馆展厅5尊佛像失窃。5尊佛像是纯铜鎏金,价值共600万元,包括两尊释迦牟尼佛、一尊上官大师、一尊上师佛、一尊无量寿佛。
据介绍,该私人博物馆投资数亿元,珍藏有张大千、唐伯虎的画,被称为广东十大民间博物馆之一,是深圳最大的私人博物馆。报案当天下午,深圳市委宣传部领导、深圳市公安局、罗湖区主要领导均指示要力求破案,电话直接打到罗湖刑警队。
经对博物馆现场录像、走访调查,专案组民警发现该馆新应聘保安员所某杰(44岁,烟台人)17日凌晨值班期间盗走5尊佛像,去向不明。视频显示,他身穿夹克,打开未上锁的柜子将佛像打包离开。警方调取火车站视频发现,他当天6时20分乘坐第一班火车去广州。
网警经分析得知,所某杰作案前新购置一个深圳手机号码,曾大... 阅读全帖
f****e
发帖数: 679
42
【图文】海内外数位学者证明:明朝的朱元璋是“回回”人
一。民间的传说,正史,野史
朱元璋手下回民将领之多,是其他开国领袖不能比的。而元末时,政治空气是很敏感的
,为什么一个回民集团会团结在他周围呢?朱
元璋的夫人姓马,不曾缠足,这几乎说明了一切,十个回民九个姓马,回民女性皆不缠
足,那时回民不大可能与外族通婚。安徽地区
有大量的色目人,民间又有十回保一朱的说法,分指常遇春、胡大海、冯国勇、冯胜、
丁德兴、蓝玉、沐英、华云、李文忠等人。被
朱棣篡位后枭首的兵部尚书铁铉就是色目人。 这样一个回教色彩浓厚的集团在战乱的
情况下有可能拱卫一个汉人登基么?
1。朱元璋十七岁时的“特殊”葬亲仪式:
《明史》载:“至正四年(1344年)旱蝗,大饥疫,太祖时年十七,父母兄相继殁,贫不
克葬,里人刘继祖与之地,乃克葬,即凤阳陵
也。” 《明史》没有说明是如何克葬的。海外著名史学家黎东方博士所着的细说中国
历史系列中《细说明朝》记载:“他是贫农家
庭的安分守己的子弟,在他十七岁的一年,元顺帝至正四年(1344年)旱灾,蝗虫与瘟疫
先后降临到他的家乡,濠州钟离县(安徽凤阳)
,父亲朱世珍,母亲陈氏,大哥朱兴
B******m
发帖数: 2643
4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问个都城地理位置变迁的历史
我国对24史贡献最多的脱脱同志曾经率领百万军队在高邮跟张士诚恶战。
后来元朝唯一能拿的出手的就是王宝宝,说说这个人可以解释一下为啥北方没什么抵抗。
王保保是汉人何蒙古人混血,蒙古名字是扩廓帖木儿,kzeng老乡。
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王保保接管了其养父察罕帖木儿的部队,和另一个军阀孛罗帖
木儿争夺山西和河北。王保保和孛罗帖木儿这俩人关系不好,孛罗帖木儿跟皇上比较好
,王保保跟太子比较好。两年以后,孛罗贴木儿打着“清君侧”的名义,攻入大都,太
子流亡到王保保的属地太原,后来孛罗贴木儿为元顺帝刺杀,王保保带兵保护太子还朝
。因为护卫太子有功,王保保被封为太傅,元順帝賜蒙古名給Koke Temur王保保。
后来朱元璋开始牛皮,元顺帝下诏封王保保为河南王。于是王保保要关中的李思齐听从
调遣。但是李思齐是他老爹察罕帖木儿的同辈,不听从调遣。王保保派他老弟脱因帖木
儿守山东防备朱元璋,自己亲自去陕西攻打李思齐,双方连年混战,元政府的态度摇摆
不定,先支持王保保,然后又支持李思齐,最后元顺帝在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下诏
削去王保保所有官职,命令众将合攻王保保。这时候朱元璋已经在南京建立明
w**t
发帖数: 3247
4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为什么元朝会败在朱元璋手下?
另外,王宝宝的太原之败有点冤。王宝宝的地位实际上很尴尬,元内部内斗激烈,指挥
不统一。上有惠宗瞎指挥,中有李思齐等掣肘,下有豁鼻马这样的动摇分子。我老来梳
理一下太原之战的前前后后。
背景:
扩廓帖木儿义父察罕在至正12年(1353年),转战河南、河北,收复汴梁,击退刘福通
,平定山东,降田丰。后来在察罕总大军围益都的关键时刻,降将田丰刺杀了察罕,逃
进了益都城。按《新元史•扩廓帖木儿传》,至正22年(1363年),惠宗即在军
中拜扩廓帖木儿为“银青光禄大夫、太尉、中书平章政事知枢密院事、太子詹事,仍便
宜行事,总其父兵”,这是扩廓开始实际掌有兵权。扩廓掌兵后,急攻益都,穿地道攻
城,益都陷落。扩廓生擒守将王士诚和杀害察罕的田丰,同时派大将关保东取吕州,山
东平复。“是时,东自临沂、西逾关陕,无一贼。扩廓帖木儿乃驻兵河南,朝廷依以为
重。” 扩廓在平定北方后,没有利用朱元璋、陈友谅等人在江南大战的机会麾兵南指
,反而陷入元朝内部党争,按下不表。后扩廓请出兵平定江淮,“诏为河南王,俾总天
下兵,代皇太子出征,...,驻军河南,檄关中四将军会师大举”.但扩廓所檄的这四将
军李思
i***z
发帖数: 7508
45
脱脱更化,名留青史
公元1341年,元顺帝起用脱脱当政,改元“至正”,宣布“更化”,历史上称为“
脱脱更化”。
脱脱的改革主要措施有:
1.恢复伯颜废黜的科举制度;
科举制起于隋唐,但元朝建立后直到仁宗的时候才实行科举制度。伯颜掌权后,为
防止汉人做官,下令废止科举。
2.置宣文阁,恢复太庙四时祭;
3.平反昭雪一批冤狱;
4.开马禁、为农民减负,放宽政策;
脱脱上台后,下令免除百姓拖欠的各种税收,放宽了对汉人、南人的政策。此前民
间禁止养马,脱脱上台废除了这一禁令。
5.主持编写宋、金、辽三史;
中国历来有修前朝历史的传统,元朝建立以后,宋辽金三朝的历史一直没有正式编
写过。至正三年三月,公元1343年,元顺帝诏修辽、金、宋三史,脱脱担任总裁官
。脱脱组织了汉族史学家欧阳玄、揭悉斯等人,畏兀儿族人廉惠山海牙,沙剌班,党项
人余阙,蒙古人泰不花等人一起参加修史,开创了各族史家合作修史的先例。后来,这
三部史书被列入中国正史《二十四史》,而二十四史中,只有《宋史》、《辽史》、《
金史》三部是少数民族宰相主编的,也只有这三史是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历史学家共同
完成的。
脱脱在四年多时间的改革
J******y
发帖数: 1442
46
恩荫
这个已经着手恢复起来了,封妻荫子基本上成了惯例,但是配套的还不够,中央应该出
台文件,规范化操作,例如规定正部级可以荫一子至正厅级,其余子至正处级;政治局
委员可以荫一子到副部级,其余子至副厅级。
目前执行的时候还有些问题:例如老婆只能虚封,不能实授;妾是不能封的;不能光顾
儿子老婆,妈也是要封的。
但官员不能只要好的不要坏的,所以要恢复丁忧。爸妈死了一律停职守孝36个月。而且
要在爸妈坟前搭个竹坯子,睡草席枕石头、披麻戴孝、不吃肉不行房、禁止一切娱乐。
h****t
发帖数: 632
47
来自葛书
在《普天之下》中我做过如下结论:
公元前221年以前,中国处于分裂状态,经过了一二千年的发展,到这时建立了以中原
为中心,以华夏族为主干的集权政权,但同时还存在着其他自治政权。 此后有一千余
年的时间内,存在着一个以秦朝疆域为基础的中原政权(在找不到确切名称的情况下,
姑且依惯例这样称谓),其版图时有盈缩;其余时间则分裂为若干个政权,但自治的政
权始终存在。
中国真正的统一是在1759年实现的,持续了81年。1840年后中国又进入了局部分裂或分
裂的阶段,至今还没有结束,真正的统一还有待完成。
所以对中国而言,分裂、分治的时间是主要的,统一的时间是短暂的。对中原王朝而言
,统一的时间略少于分裂的时间。但元朝以前分裂时间多于统一时间,元朝以后则基本
上是统一的。
在《统一与分裂——中国历史的启示》(以下简称《启示》)中我进一步作了说明和具
体计算:
如果以历史上中国最大的疆域为范围,统一的时间为八十一年。如果把基本上恢复前代
的疆域、维持中原地区的和平安定作为标准,统一的时间是九百五十年。这九百五十年
中有若干年,严格说是不能算统一的,如东汉的中期、崇祯后期等。
如果以秦始皇灭... 阅读全帖
D***e
发帖数: 48486
48
第一阶段1946年6月26日至8月中原局、中原军区分路突围主要情况如下:

一、北路军:由李先念(中原军区司令)、王震(中原军区副司令)率领中原局、
中原军区机关及第二纵队13旅、第15旅之45团、第359旅、干部旅,共约一万人。
1946年7月11日,鉴于国军追堵日急,为分散国军追堵兵力,北路军兵分为左右
两翼行动。
(一)左翼:
李先念、郑位三(中原军区政委)率领中原局、中原军区机关及第二纵队13
旅、第15旅之45团、中原军区警卫团。
8月2日到达陕南,与陕南游击队会合,郑位三和陈少敏(中原局组织部部长
)等化装离队,李先念率领部队开辟豫鄂陕根据地。
担负后卫的第13旅39团在7月下旬与主力失散,后39团团长赵炳伦率1营与主
力会合,旅政委杨焕民率3营于9月12日到达陕甘宁边区。
(一)右翼:
王震率领率领第359旅和干部旅(对外称第14旅)。
7月27日,鉴于敌情严重,干部旅分散,一部随部队行动,一部化装转移,
一部就地坚持。
... 阅读全帖
n*******w
发帖数: 6708
49
元朝末年,吏治腐败,财政破产,军备废弛。大批蒙古贵族、官僚通过受赐、占夺等方
式转变为大土地所有者,如权臣伯颜一次所受赐田即达5000顷之多。汉族地主也大肆兼
并土地。官府则横征暴敛,苛捐杂税名目繁多,全国税额比元初增加20倍。广大农民在
沉重的封建负担下日益丧失土地,破产流亡。而中原连年灾荒,更使得百姓无计为生。
元政府还推行严厉的民族压迫政策,妄图以此镇压以汉族为主体的反元斗争,伯颜甚至
扬言要杀绝张、王、刘、李、赵5姓汉人,这些倒行逆施,更激起统治危机,终于导致
了轰轰烈烈的元末农民大起义----红巾军起义。
这次起义的导火索是修治黄河事件。当时,黄河屡屡泛滥,给沿河中下游的河南、山东
等地的广大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在这些灾民中普遍流行着一个民谣:“石人一只眼
,挑动黄河天下反。”元顺帝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元朝政府征发对梁、大名等
13路农民15万人修治黄河,并派兵2万沿河镇压。监督修河的官吏贪污作弊,任意克扣
民工“食钱”,致使民工挨饿受冻,群情激愤。北方白莲教首领韩山童及其教友刘福通
等便决定抓住这一时机,发动武装起义。韩山童的祖父,原来就是北方白莲教的一个领
袖... 阅读全帖
f****i
发帖数: 9419
5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中国的历史教育的确是有问题
试题来源:2012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2.6罗马法的起源和发展练习卷(带解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罗马向海外扩张过程中,在所征服地区建立行省来统治当地人民……各个行省
都派驻总督治理……总督拥有该行省的军事、民政和司法全权……这就为行省总督滥用
职权,横行不法,搜钱刮财,提供了便利条件
十二铜表法基本上是习惯法的汇编.起初,十二铜表法以及其他的法律规范仅仅适用于
罗马公民,居住在罗马的外邦人受不到法律保护,故称市民法。……随着罗马对外扩张
以及国际交往和商业的发展,罗马公民同外邦人和被征服地区居民在法律上的矛盾和纠
纷日益增多,同时产生需要局部承认外邦人等的合法权利并予以法律保护的问题……逐
渐形成了万民法。万民法实际上是罗马统治范围内的国际法。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古代史编》
材料二 忽必烈即位初期……委派重臣以中书省官“行某处省事”名义,到地方行使中
书省职权……随着大规模征服战争的结束,行省由临时派出处理军政事务的机构,逐步
过渡为地方最高政府,但仍长期保留着派出机构的性质。
——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三 元朝的中央与地方行政机构基本仿照汉法,以加强... 阅读全帖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