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y 发帖数: 7425 | 1 打了败仗,有丢盔卸甲溃不成军,有且战且退重创强敌的。按照罗贯中的写法,刘备诸
葛亮博望新野歼曹军20万,加上前面徐庶25万不止了,战绩辉煌。被虞翻阐述了‘丢盔
卸甲的客观事实’,诸葛亮不发火合情合理?
Q啊,多多读书吧,其实三国11里面人物列传你能背一遍都够用了。 |
|
f****y 发帖数: 7425 | 2 大哥,你不会不知道舌战群儒是三国演义的故事吧?
哥们谈的就是罗贯中写的不合理,自己前后矛盾,你不要瞎传越。 |
|
HQ 发帖数: 19201 | 3 很合理,非常的合理
既然某人敢攻击人家孔明的信仰,人家接你个短算是以牙还牙.
罗贯中这么写非常合理.别人这么说,孔明可能都没有这种程度的反击机会. |
|
f****y 发帖数: 7425 | 4 那得建立在陆绩知道这事的基础上,罗贯中笔下,严谨的说,没有证据证明陆绩知道这
个事。当然如果陆绩知道这个事还这么说,当然是活该被扁。 |
|
f****y 发帖数: 7425 | 5 莫说这贴我没有给你下套
就算是语言坑也明显是你自己挖的。
我和楼上波波熊至多说罗贯中写的欠妥,也不知道你争论个啥。 |
|
f****y 发帖数: 7425 | 6 出彩?
这帖子除了你以外大家的共识就是罗贯中笔下江东文人集团的战斗力还不如军版猥琐男
的平均水平。除了张昭都是一招就死。
这样的写法~~~~~~~~~~~
人, |
|
HQ 发帖数: 19201 | 7 是大家的共识还是你的个人的观点?
呵呵,舌战群儒这段是罗贯中笔下最精彩的片断了.
人物的观点,用词,说话的程度和份量都拿捏得很好 |
|
d*******s 发帖数: 695 | 8 后汉书吕布传有记载,还以为是罗贯中夸张的。。。这吕布太强了啊!放奥运会能爆掉
棒子队不? |
|
o***e 发帖数: 3526 | 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elg (二里沟),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李则芬1979年旧文:明人歪曲了元代历史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Oct 6 13:41:23 2013, 美东)
李则芬1979年旧文:明人歪曲了元代历史
一、元代不是黑暗时代
七年前,作者开始研究元代史。仿照读书先看序文的习惯,首先遍读近人所著的许多中
国通史、史纲,及各种专史之元代部分。这些著作,几乎众口一词,都说元代政治黑暗
,毫无文化可言。有些专史,甚至根本不谈元代事。写完宋代之后,但说元代政治黑暗
、无足述,且谈明朝。於是,这些议论,就形成了我的先见。在我潜意识内,相当牢固
。我在研究过程中,凡发现与此先见相迳庭之处,对於新的发见,总是保留一个问号。
要到研究了五年之后,我才知道这个先见是错误的,但仍不知其所以然。我更涉猎明代
的历史文献,又过了一年多,才发见了答案:元代的历史事实,原来已被明人歪曲了。
与一般人的想像相反,元代不但不是一个黑暗时代,毋宁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难得的小康
时期。一般人说元代黑暗的,所引证的事例,无非是蒙古初期的残... 阅读全帖 |
|
k*******r 发帖数: 16963 | 10 我觉得最扯的是上方谷。前面孔明不是能预测7天天气模?到烧司马懿居然连第二天的
天气都预测不出来,呵呵。
其实是罗贯中一边抄三国志,一边又自己虚构,搞得前言不搭后语。 |
|
p**n 发帖数: 261 | 11 记得以前看《三国志》中华书局版的书,这几个人的传是分开的,为啥现在查到网上的
版本都把他们合在一传呢?五虎上将之说是罗贯中发明的吧?陈寿凭什么把他们并列? |
|
o****d 发帖数: 5454 | 12 同意,带着部下一起杀过去可以,但是就两个武将在那里单挑太扯淡了,哪有那么打仗的
罗贯中太书生了,张士诚没眼光 |
|
|
j********p 发帖数: 9680 | 14 明朝比清朝究竟强在哪些方面
新浪历史论坛
朱家雄/文
明亡清兴是中国历史的倒退,是华夏文明的倒退,这是无数铁的事实所证明的。就清朝
和明朝的区别做一个比较的意义就在于能使我们对这种倒退看得更清楚,从而吸取历史
教训。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1689—1755)在其代表作《论法的精神》一书中对清
朝时期的中国这样评价说:“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那里笼罩着不安全与恐怖。它的
统治只能靠大棒才能维持……”而明朝呢?在其中后期,似乎已经“人在曹营心在汉”
一般,在与专制渐渐拉开了若干距离。
有的网友曾在我的博客上留下评论,大意是说:现实问题这么多,为什么要谈历史而不
谈现实社会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呢?历史谈得再那个,不也是在逃避吗?这样的质疑当然
不无道理,那我就在这里做个回应,叨咕几句现实问题吧。
我以为中国的社会政治制度,还是应该尽早与西方民主国家接轨才对,毕竟西方发达国
家的政府官员都是围绕着老百姓(选民)在转悠,而中国的情形却是所有的老百姓都围
绕着当官的转。这显然是很多社会问题不能从根本上给予解决的原因所在。如果当官的
都要看多数老百姓的眼色行事,都要时刻追踪民意并以此作为自己行政的驱动... 阅读全帖 |
|
b*****d 发帖数: 7166 | 15 好像招安以后是罗贯中续写的。把人都写死是为了政治正确。
而且很明显,就文学上的成就,后半部完全不能跟前面比,基本是流于地摊文学。后世
传颂的都是最前面的拳打镇关西,武松打虎,倒拔垂杨柳,风雪山神庙等等。 |
|
D********i 发帖数: 514 | 16 伪问题。三国演义出来的再晚也是很多年前的事,罗贯中的文笔和组织能力确实远高于
冯梦龙,更甩许仲琳之流的不知道几条街。这个应该是最主要因素。
说三国演义出来之前三国故事比其它更“深入人心”,请提供证据。 |
|
f****y 发帖数: 7425 | 17 三国的历史千古传唱且在中国史学文学地位上不断抬高,得益于两点。
一,政治正确
二,好笔杆子一个接一个
陈寿裴松之罗贯中等等确实都是相当好的写手甚至是上等史家,这里我就不班门弄斧了
。上面没有人说政治正确的问题,我就扯几句。
三国衍生的史学文学作品无疑是中国历史上对于统治者最为政治正确的。整个三国故事
的一个主线就是崇儒尊道。在这里面,一个个人物被不断塑造的光芒万丈。忠君第一,
爱故国第二,先讲礼数,再讲道义。篡国窃政者要不横死暴亡,要不国祚无长。忠君者
分二,文人片言点谋可立世,武将一战胜可立威名而后败而成仁。别说诸葛亮前有隆中
对后有出师表身兼文武这种级别的了,就算是郭嘉这样给曹操出一两个策略性主意都没
有具体可行方略的都已经是备受尊崇了。武将就更有趣了,几乎都是一战流,周瑜吕蒙
陆逊张辽徐晃张合刘备关羽张飞黄忠后期姜维邓艾,平生拿得出手的战绩往往就是一战
。都成了天下名将。于禁这样的,有一次污点在历史上再也无法翻身了。
关羽就非常典型,也就是攻了个樊城,就号称威震华夏了。周瑜搞个赤壁,在史学地位
堪比斯大林格勒了,不过很快胜势之下拿不下个江陵。陆逊夷陵之后就剩下点防御战可
以说一下... 阅读全帖 |
|
m***n 发帖数: 12188 | 18 其实三国演义被罗贯中编辑以后,还是大半合理的。至少在武力上是非常合理的。感觉
不合理的,都是看书不仔细,一知半解。
赵云主要是没有和强手交手过,尤其是没有斩杀高手的经历。 和文丑那次,是战退文
丑救了公孙。但是别忘记了,文丑已经厮杀半天,正在追杀公孙,而公孙也是不错的强
手。所以文丑必然是疲兵一个。赵云以逸待劳,不算太牛。因此公孙并未对赵云有很深
的印象。
吕布第一,不必说,除了战三兄弟小败了一次,还曾大战曹家五将,胜。
关羽威震华夏,不是吹的。不管你服不服,关二爷是斩杀一流武将最多的一个。甚至比
温侯还多。用偷袭来小看他,说不过去。网络上的几个所谓的弱点,其实是看书没有思
考的结果。
1)关羽战庞德,徐晃。
老三国电视就有,徐晃见到关羽,说:”君候,一别廿载,不想君候鬓发,尽已斑白。“
关羽已经老了,徐晃,庞德比关羽小一轮,正当壮年。而且关羽中箭,刮骨疗伤以后,
还没好就战庞德。加上武器是重大的砍刀,对体力需求极大。所以,说庞德徐晃武力和
关羽是一个档次,完全胡扯。不能因此小瞧了关羽。
赵云的武器是轻便的枪,武艺走的是灵巧路线,因此耐力悠长。也抗衰老一些。
2)同样道理,关羽以前有战... 阅读全帖 |
|
r****z 发帖数: 12020 | 19 1.桃源结义:正史并无写到三人有结拜只提到情若兄弟(年龄:关羽>刘备>张飞)
2.温酒斩华雄:实华雄死於江东猛虎孙坚刀下,三演反把孙坚写成是华雄的手下败将
,这对孙坚太不公平了。(白骨深感认同ing-.-”)
3.三英战吕布︰吕布实被孙坚击退(公孙瓚没有参加讨董联盟,所以刘、关、张三也
未曾参加,也就不会有虎牢关三英战吕布。)
4.十八路诸侯讨董卓︰只有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袞州刺史刘岱,河
内太守王匡,勃海太守袁绍,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广
陵太守张超,长沙太守孙坚和曹操只有这十三家.孔融当时正忙於对付黄巾贼,不可能分
身去讨董,陶谦当时只有贡献一些金钱,并无参加战役,马腾当时尚未接受招安,怎可以参
加讨董行列,当时公孙瓚正要对付鸟桓,亦不可能参加讨董行列,至於张杨当时和刘备一
样,只是义勇军,而刘备当时亦只是跟随出征.
5.关公斩顏良,诛文丑:斩顏良确有其事,诛文丑的却是曹操的部下所為。
6.张飞鞭督邮︰实乃刘备所為
7.徐州诛车冑、古城斩蔡阳:此乃刘备所為。
8.土山约三事:那次战役关羽是战败被擒,并非有“土山约三事”如此堂皇之事.... 阅读全帖 |
|
z**********e 发帖数: 22064 | 20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012e0f60102v1gr.html
犀牛http://blog.sina.com.cn/u/1880285430 2014-08-29 09:18:39
绝大多数人对于历史的爱好仅限于听故事图个热闹好看,拿评书和历史剧当历史,热衷
于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之类的演义八卦,这不叫读史。高级一点的认为真实
历史比小说有意思,比如说喜欢看二战史,对德军高级将领如数家珍,这也仅仅能算对
历史的入门而已。就好比喝酒不是为了解渴一样,“读”不是“看”,要想谈论读史的
境界,光了解人物事件不行,关键是自己要能从中得到思想。
本文研究读历史的三个境界。
读史的第一个境界是权术。
很多人可能看不起试图从历史中学习权术,其实懂得权术的人才是成熟的人。
真正读懂历史,最起码的一个认识就是人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拿《封神演义》当
历史的人可能会认为周文王好的不得了,而商纣王坏得不得了;可是如果你去读正经书
《淮南子》,《孟子》,可能会发现商纣王也不像小说里描写的那么变态;如果你去读
专业史书《史记》,可能会发现周文王也许不像小说里描写的... 阅读全帖 |
|
l*****e 发帖数: 1633 | 21 23岁将兵两千,33岁指挥赤壁之战,赤壁之战里诸葛亮就是个打酱油地,蜀粉罗贯中在
三国演义里很不厚道地黑了周瑜给诸葛亮贴金 |
|
r****z 发帖数: 12020 | 22 文章来源: 中国网 于 2014-11-21 14:05:30
在我们浩瀚五千年的中国历史上,美女无数,也不乏“色、艺”绝佳之极品女人,
其中又以姐妹花为极品中之极品!她们各自在历史的长河里书写着自己精彩纷呈的人生
,留下了这样或那样的传奇色彩,令人啧啧称奇。
NO1:大乔、小乔
汉代桥、乔本为两姓。大小乔姓桥而非乔,后世桥姓的桥被简化为乔。乔的姓本作
桥,至于她俩的芳名,史书失载,只好以大乔、小乔来区别。大乔、小乔这对姊妹花,
均号称国色,生的到底有多美?《三国志》没有写,杜牧没有写,罗贯中也没有写,这
种美实在太模煳了。可是,千百年来,这“模煳美”一直动人心魄。
自古美女配英雄,一对姐妹花,同时嫁给两个风华当世之英杰,一个是雄略过人、
威震江东的孙策,一个是风流倜傥、文武双全的周瑜,这样的姻缘应该堪称美满了,然
,大小二乔是否真的很幸福呢?其实大乔的命是很苦的。孙策娶大乔的那年是24岁,大
乔是18岁,可惜天妒良缘,两年后正当曹操与袁绍大战官渡,孙策正准备阴袭许昌以迎
汉献帝,却被许贡的家客所刺杀,死时年仅26岁。大乔和孙策仅过了两年的夫妻生活。
当时,大乔充其量二十出头,青春守寡... 阅读全帖 |
|
m***n 发帖数: 12188 | 23 再抄一个,淮阳王的《木兰花慢 - 征割据小朝廷》:
混鱼龙人海,快一夕,起鲲鹏。
驾万里长风,高掀北海,直入南溟。
生平许身报国,等人闲、生死一毫轻。
落日旌旗万马,秋风鼓角连营。
炎方灰冷已如冰。余烬淡孤星。
爱铜柱新功,玉兰奇节,特请高缨。
胸中凛然冰雪,任蛮烟瘴雾不须惊。
整顿乾坤事了,归来虎拜龙庭。
若以诗词水平论武穆与淮阳,恐武穆还要略逊一筹。武穆《满江红》流传甚广,实际上
跟他蒙冤惨遭杀害深受世人同情有关。武穆的文学造诣是不及淮阳王的。
岳飞是自学成才,而张弘范是元代大儒郝经的弟子。前者是河南民科,后者是北大高材
生。
文天祥的战友邓光荐在崖山跳海被张弘范所救,后来做过张家的西席,他给《淮阳集》
写序是这样推崇淮阳王的:
“据鞍纵横,横槊酾酒,叱咤风生,豪快天纵。……存之穹壤,要是古今一奇。”
明朝文人,翰林学士宋濂笔下的张弘范远:
真人开天,时乘六龙。麾斥八极,群雄云从。
剑气上冲,日星晦蒙。宋人不恭,假息海邦。
帝命张王:
“汝师汝将,汝拔樊襄,汝渡大江,汝揭义旗,以受其降。”
王既受命,横槊上马,鸷击隼翔。
有夫甚武,直奋大刀,众莫敢尝。
王迎刺之,应手断肮,军气益扬... 阅读全帖 |
|
o***e 发帖数: 3526 | 24 刘邦名声不差。至少司马迁对刘邦有这样的评价:“仁而爱人”。和屠城放到一起对照
,看见古人对刘邦屠城也不是很在意。你觉得刘邦名声不好,大概是因为司马迁没把刘
邦描述成千古完人而已,而其他不少皇帝都被吹上天了。
曹操名声不好得看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魏晋官方对曹操的评价高,但是江东人士对曹
操的评价就好不了。到唐朝,曹操的名声都不差,太宗说过:“魏武帝若无多疑猜人之
性,几为完人也”。杜甫还写过诗赞美:“将军魏武之子孙,于今为庶为清门,英雄割
据虽已矣,文采风流今尚存。”怎么也不是变态杀人狂的形象。曹操到宋朝形象开始变
差,主要是理学喜欢搞正朔,曹魏禅让等于是通过宫廷政变的方式夺权,显然不合理学
的胃口。被朱熹大骂也就正常了。等到了罗贯中,曹操的奸雄形象就在民间扎了根了。 |
|
t****f 发帖数: 376 | 25 草船借箭的故事,不详细陈述了,直接说问题:诸葛大爷(或者说罗贯中大爷),你脑子进海水了吗?
一、你用的是什么船?
《三国演义》原文有写:肃允诺,却不解其意,回报周瑜,果然不提起借船之事,只言:“孔明并不用箭竹、翎毛、胶漆等物,自有道理。”瑜大疑曰:“且看他三日后如何回覆我!”却说鲁肃私自拨轻快船二十只,各船三十余人,并布幔束草等物,尽皆齐备,候孔明调用。
看见没?轻快船!不能是“斗舰”吧,那个大家伙开出来,东吴军营里每一只蚂蚁都会奔走相告“快来看呐,孔明偷船啦!”箭还没借着,先把鲁肃这个二五仔咔嚓了。“楼船”也不行,战斗主力,没兵符你想调就调?再说五层楼高的船体,怎么看也不像轻快船。“艨艟”呢?且不说这种船体型细长,光是附有厚牛皮的奇葩防御造型,也没地方摆草人啊。再说,黄盖兄趴在床上哼哼呢:都别动啊,老子还要用那船撞曹操呢,不然这顿打白挨了。
“冒突”也不用想了,听名字就知道是用来冲锋的猛货;“大舡”也不行,它倒是运输船,但个头太大,主要用来运输兵员和战备物资,二十艘大舡呼啦啦开出去,你当周都督是猪头啊,不会问啊?“斥候”、“游艇”也不用想了,轻快是轻快,就是小了点,实在不好用。最有可... 阅读全帖 |
|
k******s 发帖数: 506 | 26 跟一个写小说的较劲也是搞。这事正史有载,罗贯中夸大了一下。射程和精度不高有所
谓么,又不是狙击手对射,还射程精度,能把冲在前的步兵射倒就行了。正史里围城战
守城一方把敌人的箭射回去的多了海的去了。 |
|
M*P 发帖数: 6456 | 27 100公斤就是一个大胖子而已,载30人的船再站两个大胖子就沉了?
[在 tlbbqf (天龙八部) 的大作中提到:]
:草船借箭的故事,不详细陈述了,直接说问题:诸葛大爷(或者说罗贯中大爷),你
脑子进海水了吗?
:
:........... |
|
f***g 发帖数: 316 | 28 清代推崇关羽更是卖力,究其原因,似与清之立国有关。清太祖努尔哈赤是个《三国演义》迷,从中学到不少兵法与韬略。
提到关羽,人们脑海便会浮现他那赤面长髯、凤目蚕眉、身披金甲、威风凛凛的形象。明清以来,随着关庙升格为武庙,关羽也成为武圣,与大成至圣先师孔老夫子 的文庙相提并论,分享文武二圣的至上殊荣。殊不知,关羽之所以成圣,乃封建帝王出于笼络人心,维护皇权统治而刻意树立的一个道德楷模。
历史上的关羽并非是武功盖世的超人。他最突出的特点是忠于异姓兄长刘备,所谓“稠人广坐,侍立终日,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
历史上的关羽还是一个战功卓著的名将,过五关斩六将虽出自小说家语,但斩颜良是有史可证的。建安十三年(208),曹操拥兵百万南征荆州、穷追刘备,关羽 奉命率刘琦水军,济渡亡命中的刘备,后与周瑜联军,埋伏华容,狙击败退的曹军,随之辅佐刘备收江南诸郡,以功拜为襄阳太守,驻军江北。刘备征蜀,关羽镇守 荆州,使东吴不敢下手。建安二十四年(219),他败曹仁,水淹七军,于禁为降,计斩庞德,威震华夏。但他刚愎自用,犯了胜利时骄傲的错误,大意失荆州, 本人也被吴将吕蒙擒获、遇害。可见历史上的关羽并非完人,那么... 阅读全帖 |
|
x********n 发帖数: 398 | 29 简单说,刘备的军师诸葛亮,其实就是逃出许昌的汉献帝——换而言之,有一刻开始,
曹操手里的献帝是假的。
试想:刘备是皇叔,汉左将军宜城亭侯领豫州牧,为什么要沐浴更衣去草庐拜访一个村
夫?为什么刘备绝不能让张飞动粗,要毕恭毕敬地等着?真相只有一个:因为那里是真
的大汉天子啊!虽然只是草堂,但是他们行的是朝拜天子的礼仪。再试想:为什么诸葛
亮的门童敢对刘备说,自己记不得这么多头衔?因为这位是天子近臣,必须要先折煞一
下外臣、军将的气焰啊!
于是很多事情的真相也就水落石出了:为什么在草庐时,诸葛亮足不出户就可以有隆中
对的视野呢?因为这许多年来,他坐天下之中,观英雄成败,他看得太清楚了。为什么
诸葛亮平居敢自称“卧龙”?而刘备临终前,为什么会对诸葛亮说,“汝可取而代之”
?因为这位就是大汉天子,那样的话,终究还是汉室天下……
关键在于献帝是如何成功脱身的?脱身之后的他为什么不即刻起兵讨曹?
显然,衣带诏是成功的。献帝——请允许我这样称呼他——从一开始就是杰出的策划师
,他的每一滴血都没有白流。刘备接到衣带诏以后,不可能潜逃,这是他做人的最基本
的原则。他之所以走了,就是因为拿到真的汉献帝了。曹... 阅读全帖 |
|
b*********n 发帖数: 540 | 30 都说刘备是皇叔,出身好,但要跟曹操比起来,那还是有一个致命的缺陷的,按现在
的说话,那曹操就是国企的寡头,而我们的刘皇叔再怎么努力,也只是一个股份制公司
的CEO。不是一个水平的。
假如把三国比做三个公司,那么这三个公司的老总:曹操、刘备、孙权,如果你是职员
,你愿意在到谁家去上班呢?也许可以做个网上投票,但你先不要急着回答。因为问题
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郭嘉被曹操叫去面试,出来后自言自语:“真吾主也。”因为他
觉得曹操有实力,有前途。陈群原来在刘备手下干活,刘备溃逃,他没有跟去,最后跟
了曹操,最大的可能性是曹操开出的薪水更具吸引力。可是曹操给关羽的待遇何止月薪
百万(魏币),但关羽还是要去找刘备,为什么?
曹操的资金显然要比刘备雄厚得多,而刘备东奔西跑,累累如丧家之犬,两袖清风,
他能给出什么?如果你猜对了,可以大胆去创业了。是股份!股份比薪水更吸引人。这
就是刘备的过人之处。终刘备之世,只有一个孟达投敌叛变,但孟达也是出于无奈,临
跑之前还写了一封信给刘备,颇多疚辞,最后又倒戈了。还有一个黄权,不过情况特殊
。那是火烧连营之后,黄权归途被陆逊切断,他又不愿投降东吴,只好去投了魏国... 阅读全帖 |
|
g*****p 发帖数: 790 | 31 从小看三国,看到关羽之死的时候,总是觉得有些蹊跷。北有曹操,东有孙权,关羽孤
军北上,身后没有任何支援,不是找死是什么?就算关羽看不明白,刘备看不明白,诸
葛亮也看不明白?
后来总算明白,其实刘备看明白了,诸葛亮看明白了,关羽也看明白了,就连曹操
和孙权也都看明白了。关羽不死,大家的日子都不安生;关羽死了,大家都放心了。所
以,整个《三国演义》,其实核心就在关羽之死。
所以结论是:关羽死于谋杀。
那么,是谁谋杀了关羽?
为什么关羽必死
首先说说为什么关羽必死?这不妨从荀彧之死说起。
荀彧是最早跟随曹操的谋士,在曹操谋士中排名仅次于郭嘉,对曹操忠心耿耿,立
下许多功劳,曹操对他非常尊重。荀彧家族“四世三公”,家族地位远远高于曹操,因
此荀彧对于曹操的贡献还包括荀家江湖地位给曹操带来的好处。
可是,荀彧这个人帮曹操的目的,是助其匡扶汉室。到后来曹操封魏王加九锡,荀
彧发现他有篡夺汉朝的野心,于是站出来反对曹操,结果曹操大怒,赐了一杯毒药,害
死了荀彧。
为什么先说荀彧?因为关羽和荀彧是一类人。
关羽这人,没事喜欢读《春秋》,讲大义。他追随刘备固然有兄弟义气的成分,但
最根本的,还是希望能匡... 阅读全帖 |
|
f*l 发帖数: 742 | 32 曹操发布求贤令的最初目的和最终结果都并不是为了不拘一格取人才,尽管曹操自己这
样标榜,相反是曹操谋求霸业让儿子当皇帝的一个铺路石。
作者:福宁客
曹操是历史上争议最大的人物之一,几经人为的美化和丑化以后,现在大家看到的并非
他的历史本来面目,现在我就来试着还他一个本来的面目:
如果问三国中争议最大的人物是谁,我想这无疑是非曹操莫属了。
在史学领域,一直存在着“帝魏寇蜀”和“尊刘贬曹”之争,对曹操的态度也时常波折
。但无论是哪一个,都是中国历史文化中正统观念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反映。也就是说
由于中国各个阶段的情形的不同,迫于统治方针的需要,对曹操的态度和看法也就经常
变换。这或许是曹操争议最大的原因吧。这就很好解释,为什么两宋对曹操的态度竟然
会有如此之大的差异。(宋真宗曾下令重修曹操的庙宇,而陆游则写出“邦命中兴,汉
天下大讨曹”的千古名句。
直到有一天,一个名叫罗贯中的人带着他的大作《三国演义》走上了历史舞台,由于书
中把曹操写成了一个小丑,颇费心机的丑化曹操,使得历史上对曹操的态度的争议随之
大变,曹操成了什么的代名词我向大家都知道的,不再罗嗦,当然封建专制走向极端对
曹操也是有一... 阅读全帖 |
|
A*********4 发帖数: 467 | 33 首先五虎将是罗贯中瞎鸡巴扯出来的。
其次,马超自己贱逼先反曹操的。儿子也被张鲁干了。他就是个人见人烦的虎逼。
刘备潜藏了起来。他并没有得到刘备的重用。而对于马超的死,所谓的史料上其实也是
疑点重重。马超生性勇猛,堪比吕布,是西凉地区羌族蛮人眼中的神,曹操见了他也会
惧怕三分。这样的一位英雄身体又怎会如此弱不禁风?
身体健壮如牛,也难免有水土不服的情况发生。这样马超病逝的可能性也就大大增加了。
。因此马超对曹操恨之入骨,但是家仇又没有办法去报,很无奈,心中郁结。其次,马
超生性傲慢。马超归顺刘备,刘备待其不薄。但是马超自恃名望,不尊重当时身为汉左
将军的刘备,直呼其名“玄德”,刘备不免气恼。“某日,关张立备左右。孟起随性,
直呼玄德。关张大怒,欲杀之。”马超从此不敢在刘备面前造次。为人处处小心,终日
提心吊胆。却也渐渐失去了一个虎将应有的威严,失去了气势。因此心中郁闷。其三,
马超归顺蜀汉之后,因为性格问题人缘不佳,没有什: 么朋友。而且曾经因朋友当其面
说刘备坏话而被马超告发,使朋友被杀,因此被同僚鄙夷,处处受到排挤。而且马超曾
经三易其主,并不是能死心踏地跟随刘备的人。这一点与关羽... 阅读全帖 |
|
f***g 发帖数: 316 | 34 孙权坐着大船观看曹操的水军,曹军不敢出击,只能乱箭齐发。孙权的船一面全被射中,掉转船身,曹军也很配合地再次发箭,直到另一面也射满了箭,孙权才坐着船离去。
公元211年,孙权从京口搬到了秣陵,第二年改名为建业。这个名字的意思就是“建功立业”,还有一种说法是“建立帝王之大业”。
曹军张辽等有心理阴影
公元211年到公元219年,建业成为东吴的行政中心有9年,因为孙权还没有称帝,所以“六朝古都”并不是从这年算起。但对建业的影响是深远的,孙权在楚国金陵邑的故址石头山上筑城,名叫石头城,作为军事要塞,也就是现在清凉山一带。南京的政治、经济中心以前一直在秣陵,此后渐渐移到了现在市区位置。
这9年相当于正式成为都城前的试用期,时间不算短,建业的表现又怎么样呢?
孙权在这里完成的大事件,概括起来讲就是:与曹操如谈恋爱,关系时好时坏;与刘备如离婚,渐行渐远,直至彻底交恶。当然其中有交错,与曹操翻脸的时候必定与刘备笑容迎脸,与曹操消停一会必定和刘备大打出手。就像“斗地主”一样,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与曹操的摩擦断断续续,说两次比较大的战役。这在《三国演义》中有相似的情节,只是主角都换人了。《三... 阅读全帖 |
|
s*******u 发帖数: 676 | 35 你说的这情节也不是不可能,但是应该在周星驰写的“戏说三国”里。罗贯中的“三国
演义”里不可能出现。风格不同。 |
|
|
s**x 发帖数: 266 | 37 赵云和魏延,是蜀汉两个比较有名的大将,这本来是风马牛不及的事,不过如果拿这二人相比,看看谁更厉害,如何呢?我以为如果从三国演义来看,自然是赵云,为何?其一,赵云是刘备手边的五虎大将之一,尤其是长坂坡杀得曹兵丢盔弃甲,曹操手下五十员大将都不是对手,两番救主名垂青史,让人浩叹。魏延没有这等荣耀,当赵云冲杀陷阵的时候,魏延还名不见经传。其二,赵云深受刘备诸葛亮的器重,刘备上东吴接亲,带的是赵云;诸葛亮去东吴祭拜周瑜,用的还是赵云。赵云给人的印象不仅是武艺高强,而且比较稳重。魏延不曾受到这样的优待。诸葛亮多次要杀魏延,因为他看出魏延有反骨。当然还是魏延曾经献关投降刘备。其三,赵云是刘备的近乎兄弟式的人物,读三国的人都知道刘备阵营中,“桃园三结义,后续赵子龙”,可见在人们的心目中,刘备重视赵云仅次于关羽张飞。不过从正史中看却未必:其一,魏延生前做过前军师、征西大将军,而且还假节,进封为南郑侯。而赵云不过是征南将军、镇东将军、镇军将军,这些都是三品将军四品将军,一直在干永昌亭侯。南郑侯是县侯,永昌亭侯才是亭侯,二者相差甚远。其二,赵云故事在正史中的记载非常简单。《三国志》中赵云传只有短短275个字... 阅读全帖 |
|
m********s 发帖数: 55301 | 38 在金庸的书里人们会觉得康熙真的是个对汉人好值得汉人人人歌颂的好皇帝。
二人相比,看看谁更厉害,如何呢?我以为如果从三国演义来看,自然是赵云,为何?
其一,赵云是刘备手边的五虎大将之一,尤其是长坂坡杀得曹兵丢盔弃甲,曹操手下五
十员大将都不是对手,两番救主名垂青史,让人浩叹。魏延没有这等荣耀,当赵云冲杀
陷阵的时候,魏延还名不见经传。其二,赵云深受刘备诸葛亮的器重,刘备上东吴接亲
,带的是赵云;诸葛亮去东吴祭拜周瑜,用的还是赵云。赵云给人的印象不仅是武艺高
强,而且比较稳重。魏延不曾受到这样的优待。诸: 鹆炼啻我杀魏延,因为他看出魏延
有反骨。当然还是魏延曾经献关投降刘备。其三,赵云是刘备的近乎兄弟式的人物,读
三国的人都知道刘备阵营中,“桃园三结义,后续赵子龙”,可见在人们的心目中,刘
备重视赵云仅次于关羽张飞。不过从正史中看却未必:其一,魏延生前做过前军师、征
西大将军,而且还假节,进封为南郑侯。而赵云不过是征南将军、镇东将军、镇军将军
,这些都是三品将军四品将军,一直在干永昌亭侯。南郑侯是县侯,永昌亭侯才是亭侯
,二者相差甚远。其二,赵云故事在正史中的记载非常简单。《三国志》中赵... 阅读全帖 |
|
x**f 发帖数: 269 | 39 吕布的嗜睡
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纵观三国,能够抵挡张关刘联手夹击走过五十回合的能有几个?所以尽管吕布几度败北,但是只要大旗仍在,始终有亡命徒和散兵投奔旗下。偏偏白门楼一役,吕布不过靠在椅子上小睡了会儿,便被反叛部下趁机绑住。正是这一睡,一个传奇英雄就此断送。 英雄小病: 嗜睡。其实有两个原因,首先,是血糖低,另一种原因,则是中医有脾困人则困之说。而这两个原因,都是饮食问题。血糖低,是因为城被围困,他要巡城,而休息时间不足,恐怕也有几天没有好好吃饭的关系。所以,英雄也要注意血糖与脾脏,小心营养不良,导致功亏一篑。
曹操的头痛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梦中好杀人;赦免张辽、义释关羽……他的性格很多面,却始终有头疼的老病困扰,甚至传说为此杀了华佗。 英雄小病: 神经官能症,就是曹操的心病。而这个病症,是从在朝廷那个混乱局面中留下的病根,刺杀董卓不成,不断的险境与被人背叛,都让他神经高度紧张,导致神经官能症。
刘备的肝病
刘备的相貌是:身长七尺五寸,垂手过膝,顾自见其耳。古人眼中的刘备,身材高大,长相异于常人,从卖草鞋起家成为一代帝王,实在是个能人。 事实上,刘备有肝病。垂手过膝是最典型的症状... 阅读全帖 |
|
r****p 发帖数: 1854 | 40 罗贯中忽悠你的
就算根据三国演义里面刘备自吹的直系祖先刘胜的那个儿子刘什么忘了,因为缴纳祭祖
的黄金分量成色不足,和其他一百多个列侯被汉武帝除了爵位
黄金分量成色不足是公开的秘密。汉武帝也是借机找茬,和现在高速上超速5麦抓你差
不多 |
|
k********g 发帖数: 326 | 41 罗贯中把诸葛亮描述成神人,陈寿也对他赞赏有加,现在的影视剧对其也都是正面描写,但我觉得倘若没诸葛亮,三国的情形会好很多,可以说,诸葛亮亲手毁了蜀汉,拖了天下统一的后腿。
别为他不服气?诸葛亮聪明吗?答案是反的,岂止不聪明,简直就是一个庸才,怎么,会打几场仗就厉害了?在用人方面简直一塌糊涂,马谡只是其中一个例子罢了,后期用的人又有几个可堪大用?也不怪蜀汉没人才,只怪诸葛亮太自以为是,还事必躬亲呢,分明就是不懂得合理利用人力资源,最后活活累死,你看孙吴、曹魏就合理利用资源,谁主内谁对外,分工明确,周瑜没有一手遮天,司马懿更没有取代曹操在曹丕心中的福气地位。再想一下,什么事都要过问,办事效率能高吗?结果蜀国是三国中发展最靠后的,说诸葛亮拖了蜀国的后腿也不为过。
诸葛亮是军事家吗?这问题就好比隆美尔是军事家一样难回答。打仗的手段是有的,但操纵全局就不一定了。诸葛亮前期助刘备定下蜀国根基是好的,但后期他的北伐却一再无功而返。要知道,中原辽阔,以蜀国之力就想征服简直就是痴人说梦——什么都不如对方,拿什么征服?诸葛亮要真是个伟才,岂会不知连年征战劳民伤财,耗损国力,不如修生养息,励精图治才是上策。还... 阅读全帖 |
|
|
l***o 发帖数: 5337 | 43 说到哪去了,我是指本版经常拿三国演义里的描述当史实发帖。 |
|
|
s**x 发帖数: 266 | 45 西施
西施浣纱西施,名夷光,春秋战国时期出生于浙江诸暨苎萝村。天生丽质,五官端正,粉面桃花,相貌过人。时越国称臣於吴国,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谋复国。在国难当头之际,西施忍辱负重,以身许国,与郑旦一起由越王勾践献给吴王夫差,成为吴王最宠爱的妃子。把吴王迷惑得众叛亲离,无心国事,为勾践的东山再起起了掩护的作用。表现了一个爱国女子的高尚思想情操。后吴国终被勾践所灭。吴被灭后,越王勾践班师回朝,携西施以归。越王勾践的夫人潜使人引出,负以大石沉于江中,曰:“此亡国之物,留之何用?”后人不知其事,讹传与范蠡泛舟五湖,不知所终。遂有“载去西施岂无意?恐留倾国误君王”之句。又有言范蠡恐越王复迷其色,乃以计沉于江中,此是错误的说法。
西施是个浣纱的女子,她在河边浣纱时,清彻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使他显得更加美丽,这时,鱼儿看见她的倒影,忘记了游水,渐渐地沉到河底。从此,西施这个“沉鱼”的代称流传开来。中国历史中西施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词,因此她排第一毫无疑问。
貂蝉
貂蝉画像貂蝉,在关汉卿的剧本里记载此女名为任红昌,山西并州(今忻州)人。是东汉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女,国色天香,有倾国倾城之貌。见东汉王朝被奸臣董... 阅读全帖 |
|
n******g 发帖数: 17225 | 46 简单说,刘备的军师诸葛亮,其实就是逃出许昌的汉献帝——换而言之,有一刻开
始,曹操手里的献帝是假的。
试想:刘备是皇叔,汉左将军宜城亭侯领豫州牧,为什么要沐浴更衣去草庐拜访一
个村夫?为什么刘备绝不能让张飞动粗,要毕恭毕敬地等着?真相只有一个:因为那里
是真的大汉天子啊!虽然只是草堂,但是他们行的是朝拜天子的礼仪。再试想:为什么
诸葛亮的门童敢对刘备说,自己记不得这么多头衔?因为这位是天子近臣,必须要先折
煞一下外臣、军将的气焰啊!
于是很多事情的真相也就水落石出了:为什么在草庐时,诸葛亮足不出户就可以有
隆中对的视野呢?因为这许多年来,他坐天下之中,观英雄成败,他看得太清楚了。为
什么诸葛亮平居敢自称“卧龙”?而刘备临终前,为什么会对诸葛亮说,“汝可取而代
之”?因为这位就是大汉天子,那样的话,终究还是汉室天下……
关键在于献帝是如何成功脱身的?脱身之后的他为什么不即刻起兵讨曹?
显然,衣带诏是成功的。献帝——请允许我这样称呼他——从一开始就是杰出的策
划师,他的每一滴血都没有白流。刘备接到衣带诏以后,不可能潜逃,这是他做人的最
基本的原则。他之所以走了,就是因为拿到真的汉献帝了。曹... 阅读全帖 |
|
h******T 发帖数: 68 | 47 应该叫 罗贯中的密码。从小说研究历史也算另辟蹊径吧。不过,拜托也不要隔三差五
贴一回求关注吧。 |
|
m***n 发帖数: 12188 | 48 杀妻子这个故事不知真假,但是如果是真的,也完全符合逻辑。你看我给的链接回帖就
知道。
1)大势:张献忠走了狗屎运,靠着明朝科举文官的极为无知和愚蠢,里应外合占领成
都以后,慢慢就被明军包围了。开始自己或者部下被成都小天堂迷惑,没有发挥运动战
的特长,在成都混了两年。类似太平军进了南京小天堂以后就“腐朽”了,失去了本来
擅长的运动战的能力,北伐也不认真,结果被清军江南大营和江北大营包围地死死的,
只能等死。
听到清兵占领汉中的消息,张献忠终于下定决心,或者说服了部下,离开成都,跳出绝
地,进行战略转移。 之前试探性向南进攻,被明军击败,损失一千多人,向东,被明
军卡得死死的,完全没有信心。于是决定向北。
这时候对明军放烟雾弹,说去 “北上抗清”,是完全合理的。你放我一马,咱们联手
吧。我打回老家去,正好对付满清。打回老家去,也确实是他的战略计划。
2)杀妻子,不知真假,但是也未必不符合军事流民阶层的思想习惯。参考一个元代民
间版三国小说,没有被后来的文人修改的,有这样的内容: 刘关张决定起兵干大事,
于是三人分别动手,杀尽了自己全家,都是孤单一人,正好去干大事。另外一个版本说
因为怕自... 阅读全帖 |
|
d******a 发帖数: 32122 | 49 罗贯中写的
三国演义的文学水平
: 后面的没意思,太垃圾,很可能是伪作
|
|
发帖数: 1 | 50 出轨并非男人的专利,即便受"三从四德"紧锢的古代女子,有的甚至贵为皇后、妃子、公
主,也多有不满婚姻现状而追求"婚外情"的。本文所言"出轨",是指夫婿尚健在而与其他
男子有染,不包括秦始皇生母赵姬等寡居者。
一、最富具人文的出轨。
有一句成语叫"徐娘半老",亦作"半老徐娘",它的典出便与古代女子出轨相关。这徐娘是
指南朝梁元帝萧绎的妃子徐昭佩,这位徐妃以半面妆闻名于史。梁元帝幼患眼疾瞎了一
目,是丑陋的独眼皇帝。于是徐妃每见皇帝时便画半面妆,以讥笑皇帝独眼,气得梁元帝
暴跳如雷。徐妃却暗地里同臣属暨季江、和尚智远等人私通。一次暨季江与徐妃私会后
叹曰:"柏直狗虽老犹能猎,肖漂阳马虽老犹骏;徐娘虽老,犹尚多情。"此后就留下了"徐
娘半老,风韵犹存"与"徐娘半面妆"的人文典故。
二、最名正言顺的出轨。
南北朝宋前废帝刘子业的妹妹山阴公主,名楚玉,嫁给驸马都尉何戢为妻后,曾对皇帝说:
"妾与陛下,男女虽殊,俱托体先帝。陛下六宫万数,而妾惟驸马一人,事太不均。"意思是
咱俩都是先帝的骨肉,你有六宫上万美女,而我仅驸马一人,这太不公平啦。于是皇帝赐
予她郡王的待遇,给她一次"批发"三十个小帅哥做... 阅读全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