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笔谈
首页 上页 1 2 3 4 (共4页)
n**e
发帖数: 2026
1
方舟子发表在中国青年报后来又在很多中文网站转载的《屠呦呦研究的青蒿素和中药有
多大关系?》,文章一开始就设立了一个伪命题:青蒿素是不是中药。青蒿是中药,青
蒿素是从中药青蒿提纯的植物药,当然不再算是中药。这个命题的虚伪性不在于对问题
本身的回答。在于其真实用意是否定青蒿素的发现受到中医古方的启发,否定中医对发
现青蒿素的原创性贡献。
方是民言:『中医所用的那种青蒿(又名香蒿)并不含青蒿素,已被证明对治疗疟疾无
效。青蒿素是从与青蒿同属的黄花蒿(又名臭蒿)提取的。中医几乎不用黄花蒿入药,
用的话也只是用来“治小儿风寒惊热”,从不用它治疟疾。』
问题的关键是存在两个命名系统中医药名与植物学分类名。此青蒿非彼青蒿。方舟子把
中药名与植物学名混为一谈从而得出结论说中药青蒿不是黄花蒿。事实上,中药青蒿就
是植物学上的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而不是植物学上的青蒿(Artemisia
apiacea)。而植物学上的青蒿基本不被中医使用。
我们从现代学术文献开始追踪中药青蒿这个名字的脉络。
中药青蒿即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与分类学上的青蒿(Artemi... 阅读全帖
f*******s
发帖数: 105
2
来自主题: Heart版 - 给自己的信
很久没有静下来写些东西了,除了那几封写给别人而没有回答的信,已经很久没有写些什
么给自己看了。一直来对我而言,文字是我寂寞时候的陪伴,让我能在其中反反复复,细
细密密的咀嚼自己的情绪和心情,能给我自己一点点的慰籍和温暖,其实很多时候给别人
写信也是为了寻找这种感觉。
日子过的很忙碌,也就没了跟自己说话的耐心,于是时间就很快得像潮水般退去了
。不过偶尔,比如那个看到萤火虫的夜晚,突然间觉得很落寞,翻开 他跟我的那么多信
,有点恍若隔世的感觉。虽然那时候彼此在信里的温度还能感觉到,但是他似乎就这样悄
然无息的在我生活里消失了。其实这只是一种感觉罢了,我也说不清为什么自己会这么觉
得,毕竟通过电话也才半个月,可是其中的疏离还是让我有些失落。但这也许才是本该有
的结果吧,博拉图的纯粹感就算再美好,如果没有了整日整夜的聊天和笔谈,也就很快的
退去了它原来有的色彩。他跟我的相遇,相知,甚至短暂的相爱都只是生命里的小插曲,
有时候也许就是上帝在不经意间的一个玩笑,就像那阳光里的肥皂泡,那么五彩斑斓,但
很快就会吹破。就像其他很多生活中的事情一样,如烟花闪过夜空,美丽但却短暂,短暂
才会美丽
s****t
发帖数: 125
3
来自主题: Joke版 - 绝代双骄
中华书局版的大学时候看过,新三联版的翻过,实际没啥难读的,钱的行文吧,不文不
白的,吹得确实过了,管锥编是笔记体,我看宋明清著名的笔记像少室山房笔丛,梦溪
笔谈啥的比他那强多了
C********g
发帖数: 9656
4
朋友,当你驾驶著名牌轿车携带一家老小奔驰在美国或中国一望无际的高速公路上,耳
听悠扬的音乐,前往迪斯尼乐园或桂林旅游圣地时,你是否知道,没有五十多年前的那
一场战争,你可能现在正赶着耕牛,在北大荒的原野上犁地呢;
朋友,当你坐在自家宽大的客厅里,面对一台大屏幕电视机,欣赏着惊心动魄的美式足
球超级杯或精彩纷呈的日韩世界杯时,你是否知道,没有五十多年前的那一场战争,你
可能现在正坐在田间打谷场上看着乏味的样板戏,度日如年呢;
朋友,当你推着割草机在自家院子里绿油油的草坪上割草,你太太精心护理院子里长满
各色鲜花的花圃,收获着自家菜地里长出的蔬菜瓜果时,你是否知道,没有五十多年前
的那一场战争,你可能现在正在新疆建设兵团开垦着不毛之地,面朝黄土背朝天,梦想
着遥遥无期的回城的那一天呢;
朋友,当你在美国(或中国)某大学的礼堂里,身穿博士(或硕士)服,双手接过校长
递过来的学位证书,面对亲友的照相机笑容可掬时,你是否知道,没有五十多年前的那
一场战争,你可能现在正在改造知识分子的学习班里,刚完成思想改造,双手战战兢兢
地接过劳教干部递过来的思想表现鉴定书呢;
朋友,当你在国际互联网上与世界各... 阅读全帖
y****i
发帖数: 12114
a***e
发帖数: 27968
z***t
发帖数: 10817
b*****d
发帖数: 61690
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brihand (brihand),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政才曾多次教育官员:有些饭不能吃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Jul 24 15:20:04 2017, 美东)
中共官方十九大前证实孙政才被查,令他成中共唯一一个落马的十八届政治局委员。回
顾其政治轨迹,他担任重庆市委书记后曾在中共党媒多次发文,教育官员如何为官,“
什么饭能吃,什么饭不能吃”。
刚刚当选中央政治局委员不久时,孙政才2012年10月出任重庆市委书记。随后,他在《
求是》、《人民日报》发表了多篇署名文章。
而且,《重庆日报》头版于2013年9月12日开设“渝政笔谈”专栏,部分文章的作者也
是孙政才。其中最近的一篇发表于2016年10月11日,题目是《把握好创新驱动发展的重
要理念》,所刊发的文章只有几百字。
孙政才亲笔撰写的专栏文章中,包括5篇教育干部如何为官的系列文章:什么话能说,
什么话不能说》《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什么人能交往,什么人不能交往》《
什么地方能去,什么地方不能去》《什么饭能吃,什么饭不能吃》。
从... 阅读全帖
s****3
发帖数: 1291
9
来自主题: Love版 - 我的妈妈这样我该怎么办?
面谈,笔谈,电话谈,非得告诉她一定要改掉这个坏习惯,跟年纪大无关。只要她意识
到了这个严重的毛病,就有希望改。
1.总让自己家人受委屈和受气,不利于家庭团结;
2.亲人的感情 > 跟外人的友情;明显你妈妈这么做有点儿颠倒
3.爱抱怨的话,对自己身体也不好
4.家人是要被呵护的,不然感情被伤害了,日后她老了,子女有心情照顾她吗?人心都
是肉长的,普通人经不住感情虐待
。。。
总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年纪大了就不能讲道理吗?不良习惯都是惯出来的;而且
很多坏毛病都代代相传。
l******g
发帖数: 764
10
发表日期:2006年8月27日 出处:http://www.changhai.org 作者:卢昌海 已经有1289位读者读过此文
我感觉华人基督徒群体与西方国家的基督徒群体在群体特征上有相当大的差别。那
些处于基督教广泛影响下的西方国家的许多人自小受父母亲友等的影响,定期或不定期
地去教堂礼拜, 耳濡目染之下几乎先天地成为了基督徒。但正因为近乎先天,那些人
参加教会活动往往会象参加日常生活中许多习以为常的活动一样有一种比较平和的心态
。当他们逐渐通过学校接受宗教体系以外的知识后也能够自然地吸收, 往往不会牵强
附会地企图用那些知识来 “解释” 耶经, 或 “荣耀” 上帝。上帝在他们心中的存
在就如空气和水一样寻常,不需要每时每分每秒地去想着它、 荣耀它。
而华人教徒多数不是先天的, 往往是在一定年纪时才成为教徒。 而且许多华人在
信仰真空及恶劣的人文环境下生存了很久的时间,一旦接触到基督教的信仰环境, 所
迸发出的狂热性 (平均而言) 与那些自幼便在基督教文化中长大的西方国家的基督徒相
比要剧烈得多。基督教对那些华人教徒的知识体系也因此而具有一种颠覆性的影
g*******1
发帖数: 8758
11
这位也是混过mitbbs的,不知道这篇有没有在本版出现过。。。
h*******5
发帖数: 28
12
唉,这些可怜的华人基督徒什么时候才能醒悟啊!
h******t
发帖数: 328
13
华人教会几乎啥活动都离不开讲经传教,太功利
j**********1
发帖数: 89
14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看大师如何谈艺论画
http://www.zhongguofeng.net2007年4月24日12:34 新闻晚报
□撰文 王雪瑛
初夏是作物生长的旺季。阅读大师的艺术笔谈、人生感怀、人物回忆如同靠近大师
的胸怀,听见创造的心律,看见艺术之树的生长。最近由江苏文艺出版社推出的《艺术
叛徒》(刘海粟经典散文)、《往往醉后》(傅抱石经
典散文)选编了两位大家的文章精品,丛书搜集他们的经典文章,按类编排,从他
们的人生成长经历,艺术师从,读书治学,天地壮游,到他们的谈艺作画,品藻鉴赏,
无美
不臻。一杯清茶,满屋书香,让人忘记了人生的忧虑,时光流逝的焦灼。
茶溢清香的旅程──读《新编茶叶地图》□米尼
《新编茶叶地图》是两位作者詹皓和吕玫一路旅行,一路喝茶的结果。
每次回家他们都会与友人讲起当地喝茶的点滴,落笔成文便成了颇受欢迎的觅茶、
泡茶的指南。
书中以“遍访好茶”为专题介绍各地的名茶:西湖龙井,天目青顶,安吉白片,普
陀佛茶,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祁门红茶,敬亭绿雪,东山碧螺春,南京雨花茶,婺源
茗雾,庐山云雾,桂林毛尖,西双版纳普洱茶等等。确实让你看到了一张清香四溢的茶
叶地图。
在用“以茶会友”为专题介绍
m*******7
发帖数: 1531
15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端午粽子社
据说说话消耗的能量是很大的。。。所以俺现在都笔谈,能发email的决不打电话。。。
C********g
发帖数: 9656
1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bullmoney (Monk Tang of Stock Market),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饶毅雄文: 敬请毛轮批判第一段, 第一段以后不用看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Sep 12 15:51:27 2011, 美东)
中药的科学研究丰碑(修改版)
饶毅1 黎润红2 张大庆2
中国 北京 100871北京大学 1生命科学学院 2医学部
摘要
1970年代早期,多数中国科学家,在文化大革命中努力生存而无机会开展研究。两位年
轻的研究者屠呦呦和张亭栋,分别在发现抗疟新药青蒿素和揭示砒霜化学成分三氧化二
砷对白血病的治疗作用的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回顾四十年前开始的历程,不乏曲折和
反讽。青蒿素工作源于中国帮助越南抵抗美国,三氧化二砷源于观察、验证和改进乡村
中医的实践。虽然他们的药物挽救了世界上很多生命,两位研究者迄今未获国内外充分
肯定,屠呦呦有争议、张亭栋基本默默无闻。相关的文献埋没于冷僻的杂志和一般不易
看到的内部会议资料。基于原始中文论文、文件和采访,我们在此呈现这些发现的历史...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9656
1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bullmoney (Monk Tang of Stock Market),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饶毅雄文: 敬请毛轮批判第一段, 第一段以后不用看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Sep 12 15:51:27 2011, 美东)
中药的科学研究丰碑(修改版)
饶毅1 黎润红2 张大庆2
中国 北京 100871北京大学 1生命科学学院 2医学部
摘要
1970年代早期,多数中国科学家,在文化大革命中努力生存而无机会开展研究。两位年
轻的研究者屠呦呦和张亭栋,分别在发现抗疟新药青蒿素和揭示砒霜化学成分三氧化二
砷对白血病的治疗作用的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回顾四十年前开始的历程,不乏曲折和
反讽。青蒿素工作源于中国帮助越南抵抗美国,三氧化二砷源于观察、验证和改进乡村
中医的实践。虽然他们的药物挽救了世界上很多生命,两位研究者迄今未获国内外充分
肯定,屠呦呦有争议、张亭栋基本默默无闻。相关的文献埋没于冷僻的杂志和一般不易
看到的内部会议资料。基于原始中文论文、文件和采访,我们在此呈现这些发现的历史... 阅读全帖
u***************r
发帖数: 11227
18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unidentified_title
发信人: Heleen(海伦), 信区: ChineseClassics
标题: 《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放风筝有何深意?
发信站: BBS未名空间站(Thu Sep 21 08:20:29 2017,GMT)
一部成功的文学作品能在广大读者中产生共鸣,都融入了作者深邃的思想和高超的创作
技巧,融入了作者本身的生活经历和所在地域的生活气息。
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在绚丽繁华、千奇百怪的生活场景中,既能体现出大量作
为一个都城的民俗风情习惯,但也融入了大量的江南民风习俗在内,细读《红楼梦》就
能品味到浓郁的江南民俗的氛围和特征。我们仅从放风筝的习俗来品味一下。
江南吴越地区有句俗语:“正月灯,二月鹞子,三月里放只懒板鹞”,也谓“正月灯,
二月鹞,三月入个断线鹞”。意思就是新春二、三月是放鹞子的好时机。即又是叫“放
风筝”。江南吴越地区均有二、三月放风筝的习俗,“鹞子与风筝”是江南的名称,在
北方则称之为“纸鸢”。
民间放风筝,一般人只知道是一种文化娱乐活动,但在古代,这中间还包含着一项江南
古老的习俗“放晦气”。
在《红楼梦》第七十回中,就有一段关于林黛玉放风筝的生动描写。
暮春时节,史... 阅读全帖
j******n
发帖数: 21641
19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沙叶新:提升人的尊严
沙叶新
沙叶新按:我这篇文章是应《中国新闻周刊》之约而写的,该刊属于中国新闻社,简称
中新社,它和新华社一样,是国内仅此两家的著名的官方通讯社。隐约记得多年以前他
们曾向我约过稿,我没写,是自惭形秽,怕上不了这个档次。这次是该刊的主笔Z先生
来电、来信,说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到“让人民更有尊严”,他们想约请几
位社会知名人士笔谈“我的尊严观”。他还说他们的总编很喜欢我前年在香港所做的一
次演讲《我在香港学习温总理的讲话》,并特地推荐给他看了,总编很希望我用那次演
讲的风格来点评温总理的这次关于尊严的讲话。Z先生殷切而诚恳,我被打动,答应写
了。我为文一向认真,不想写成应景文章。但目前中国,认假而不认真;认假大行其道
,认真寸步难行。说话、著文也是如此。我担心我认真去写,必然有所阻碍,或被删改
,或被和谐。数天后,3月10日,我的文章登出。大部分被保留,删掉最后一段,这已
经很不容易,因为尺度不一样,我能理解。现在全文发在我博客上,并做了某些增补。
为什么到这么晚的时候人的尊严才受到尊重?——黑格尔
温家宝总理是历届总理中具有悲悯之心和人文素养的一位,所以他常含泪水,我宁愿相
C********g
发帖数: 9656
20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这段话足够得鲁迅文学奖
朋友,当你驾驶著名牌轿车携带一家老小奔驰在美国或中国一望无际的高速公路上,耳
听悠扬的音乐,前往迪斯尼乐园或桂林旅游圣地时,你是否知道,没有五十多年前的那
一场战争,你可能现在正赶着耕牛,在北大荒的原野上犁地呢;
朋友,当你坐在自家宽大的客厅里,面对一台大屏幕电视机,欣赏着惊心动魄的美式足
球超级杯或精彩纷呈的日韩世界杯时,你是否知道,没有五十多年前的那一场战争,你
可能现在正坐在田间打谷场上看着乏味的样板戏,度日如年呢;
朋友,当你推着割草机在自家院子里绿油油的草坪上割草,你太太精心护理院子里长满
各色鲜花的花圃,收获着自家菜地里长出的蔬菜瓜果时,你是否知道,没有五十多年前
的那一场战争,你可能现在正在新疆建设兵团开垦着不毛之地,面朝黄土背朝天,梦想
着遥遥无期的回城的那一天呢;
朋友,当你在美国(或中国)某大学的礼堂里,身穿博士(或硕士)服,双手接过校长
递过来的学位证书,面对亲友的照相机笑容可掬时,你是否知道,没有五十多年前的那
一场战争,你可能现在正在改造知识分子的学习班里,刚完成思想改造,双手战战兢兢
地接过劳教干部递过来的思想表现鉴定书呢;
朋友,当你在国际互联网上与世界各... 阅读全帖
d***3
发帖数: 75
21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一个男人和三个女人(之二)
应友邀,贴出第二部份“岁月如歌”个别章节。
岁月如歌
踏歌行
……
吴小皋后来称,这里才是他的家乡。虽然这里并不是他生长的地方。
这个地方叫做百鹤堂。
吴小皋在这里一呆就是十年。
……
时流如水,转眼半年就过去了。
吴小皋早已熟悉这里的山山水水、风土人物。
那年冬天特别冷,弟弟又从搬运队被下了回来。母子三人商议,总不能老住
在别人家里吧,于是决定自己起屋。不想主意一出,竟得到了全队的支持。这家
一根树,那家一担草,热呼呼地就搞了起来。
那天屋上盖草,不知老天爷为什么突感心酸,掉起眼泪来。一时间,风频雨骤…
全队的劳动力,几乎都到了屋场上,抢着打草的打草,盖屋的盖屋。
那些二大仔男人,十四五岁左右的半劳力,还爬到屋上以身体压着刚盖上去的稻
草,防止被大风吹乱、吹跑…
天慢慢的黑下来,屋终于盖好了。下面的包皮壁也夹好了。社员们从屋上下来,
回家吃饭。
当晚,朔风呼啸,飘然雪下。
第二天早上,百鹤堂已被深深地埋在白皑皑的冰雪之中。
谁曾想到, 会在这大雪之中,周队长、毛哥、良哥、德妹姐、咸妹姐... 阅读全帖
l*********l
发帖数: 830
22
来自主题: LoveNLust版 - 讲笑话的joe wong 的访问
不知道大家对这个感兴趣否,黄西一跃成为当下全美最炙手可热的喜剧新星之一。
文- 陈大鹏
制药界的华人圈子中更是常被人们引以为豪,津津乐道。 去年(2010年)2月6日, 美
中医药开发协会纽英伦分会(SAPA-NE)有幸邀请到了黄西参加协会举办的虎年春节联
欢晚会,让和他一样专业背景的制药业同仁亲眼目睹了他的表演才华和个人魅力。时隔
一年,又到了辞旧迎新的时光,药协又一次很荣幸的邀请到了黄西来参加今年1月29日
举行的兔年联欢晚餐。 那么,在过去的一年中, 黄西又取得了那些成功和突破呢?他
本人又是怎么应对各种挑战的呢? 带着这些大家都很关心的问题,笔者对黄西进行了
一次笔谈访问。
首先, 笔者罗列出了黄西在虎年取得的可以说是虎虎生威般的佳绩:
1. 2010年2月15日,黄西在一年内第二次被邀请上了David Letterman Show, 并且再
次取得了巨大轰动。不要说一个华裔喜剧明星,就算是主流社会大牌影星,也难得 能
在一年内上得David Letterman Show两回。
2. 2010年3月17日,黄西被邀请参加美国记者年会(The Radio and Televisi... 阅读全帖
s********r
发帖数: 729
23
来自主题: paladin版 - 天下节度 41 胶着2
张灏合上双眼,开始用手掌按摩自己的太阳穴,堂上的空气几乎凝固了,没有人知
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严可求是会被像上一个人那样被拖下去还是会平和的结束,也不
知过了多少时间。张灏重新睁开眼睛,沉声道:“此事委实难决,如今时候也不早了,
不如大家先用过午饭,下午再接着商议吧!”说到这里,张灏也不征求众人意见,只顾
拍了两下手掌,便有仆婢送上酒食来,显然他早就有了准备。
朱瑾顿了顿筷子,他此时也没有什么办法,加之肚子也的确有些饿了,便吃了起来
,只是以此时的心境,自然也是食不知味。朱瑾刚吃了两口,便注意到对面严可求虽然
表面上正在夹菜,可用的却是左手,常用的右手袖口却在轻微的颤抖,好像是在用手指
在几案上写些什么,再一看旁边的徐温正盯着徐温的右手处,显然两人正在笔谈。看到
这里,朱瑾心头已经明了了三分。又过了片刻,徐温便站起身来,只说要出外方便一下
,张灏只是禁止诸将离开使宅,去不远处的厕所却是不禁的,过了半盏茶功夫,待到徐
温回来时,朱瑾发现对方貌似平静的表情下却隐藏着一股子说不出的紧张和喜悦,心知
方才严、徐二人商议之事已成,不由得也松了口气,放心的喝了一口酒,静观其变。
... 阅读全帖
e*******n
发帖数: 11
24
来自主题: Reader版 - [转载] 捃斋笔谈(一)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rose 讨论区 】
【 原文由 epicurean 所发表 】
语言大师这个词大概可以指两类人。一类是那些能说很多种语言、并且说
得好、学得快的人,恩格斯据说就是这么一位,他借会凯尔特语之便勾搭上的
爱尔兰小姑娘便是明证。不过在这方面比恩格斯牛的人无疑还有很多,而且多
是天才少年。比如说商博良(Champolion),他十四、五岁的时候就已经精通
了阿拉伯语、波斯语等六种东方语言,欧洲的古典语言和各主要现代语言的自
然更是不在话下。刚满十七岁,他就成为法国埃及学的绝对权威。那时起,他
就以破译古埃及的象形文字为己任,当他听说已经有人破译了象形文字时,所
感受到的打击是无法言喻的。这时的情形大概很有些象《红拂夜奔》里的“王
二”听说有人证出了费尔马定理时那样。这些天才都有一种使命感,当发现自
己的使命已经被人完成时简直就象失了“天命”一样要命。幸好,商博良读了
两眼声称破解象形文字之谜的那篇论文就放下心来,虽然这时紧张的几乎要瘫
到。那篇论文只是臆断之作,骗别人
e*******n
发帖数: 11
25
来自主题: Reader版 - [转载] 捃斋笔谈(二)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rose 讨论区 】
【 原文由 epicurean 所发表 】
前一阵子看见有人在文学板贴《绿野仙踪》,那是花旗国的《绿野仙踪》,
是给孩子们看的fairy tale,却让我想起了咱们中国也有一部《绿野仙踪》,清
人李百川写的百回本小说,一部少儿不宜!
最早看咱们中国的这部《绿野仙踪》是在中学的时候,之前一直知道家里有
这么部书,却也没有多留心过。直到有一天——呵呵——直到有一天,看见报上
的一篇回忆文章,作者说他年轻的时候听说《绿野仙踪》“语多涉秽”,便很好
奇,于是去跟他的老师陈垣先生借,陈垣拍拍他的肩膀,grin(我猜的),说:
“呵呵,年轻人,不要猎奇嘛!”——不肯借。我看到这里觉得这部书值得一看,
就赶紧翻出来,是北大出的,删得比较干净,不过就那时而言,我觉得还是颇可
一观的。恰好过了两天班上的一位女同学表示想和我讨论讨论《绿野仙踪》这本
书,骇得我双眉入额、下巴脱臼,定了定神才想起她说的是花旗国的那本,心里
叫声“乖乖龙的冬”。
e*******n
发帖数: 11
26
来自主题: Reader版 - [转载] 捃斋笔谈(三)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rose 讨论区 】
【 原文由 epicurean 所发表 】
回想小时侯看的David Copperfield, 感觉更象是一个故事,而不是一部
小说,叙事的人有两个,狄更斯和插图作者H. K. Brown。 狄更斯自然不用说,
但如果把Brown这个叙事者排除在外, 我仍将无法在意识中重构整个故事。狄
更斯笔下的那些人物简直成了受害者了, 因为想起来他们总是Brown画里的那
个样子, 而其中那些看上去漫画(caricture)味比较浓的次要角色受害程度
尤其深。Brown的这些插图我是很喜欢的, 细腻、有生气,还有着一丝温情和
诗意,每一幅都很很耐看。事实上, 狄更斯的小说大多数是由Brown来画插图
的, 他们俩的荣光无法分开。
托尔斯泰对艺术歌曲很不以为然,自己说是因为看不出把诗歌和音乐两种
艺术合在一起有什么意义。看来艺术总能被分为纯粹的和不纯粹的,而纯粹的
先天地至少不会受歧视。也是,要是有人试图想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来上一幅“
e*******n
发帖数: 11
27
来自主题: Reader版 - [转载] 捃斋笔谈(四)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rose 讨论区 】
【 原文由 epicurean 所发表 】
这个世界变得真快,每天我都能发现一些“倒错”的事情,象近些年美国
的参议院变的比众议院激进、民主党变的比共和党保守就让传统的政治观察家
们大跌眼镜。当然这些就不用多提了,连咱们中国的闺女们也早就学会倒追了
不是?我要说“倒错”可就活该没有被追得跳井上树的运气罗。
总之世界正在改变,未来总来得太快,让我有些不适应,大概就是所谓的
future shock。 谁知我先天不足、后天失调,shock几次之后就未老先衰了,
渐渐地现出下世的光景来。总是俺爹很热情地跟我说张惠妹,俺娘巴巴地要跟
我聊甲A,而我对什么都没了兴趣。
心理年龄“倒错”也是当代社会文化一景,许多年轻人心灵中阴郁死寂之
气重得令人毛骨悚然,不提也罢。
我在清华十五号楼住的时候,门房看门的老头可说是一个心理年龄“倒错”
的典型。老头很酷,夏天总是光着膀子、穿着一条挽着裤腿的长裤站在楼门口
看着面有菜色的学生
e*******n
发帖数: 11
28
来自主题: Reader版 - [转载] 捃斋笔谈(五)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rose 讨论区 】
【 原文由 epicurean 所发表 】
在读生物学家J·赫胥黎(写《天演论》的T·赫胥黎之孙、写《奇妙的
新世界》的A·赫胥黎之兄)的一篇文章——“The Uniqueness of man”,
里面说到人是除驯化动物外变异形态(variabilities)最多的物种, 这倒
使得我想起一个并不太相干的问题:各种族、民族间从社会、文化的角度看,
倒底是同大于异,还是异大于同?
在这儿也没打算怎么讨论这个问题,因为这个问题很可能是个假问题。
说两个民族或种族之间的同或是异要大于另两个民族或种族之间的同或是异
当然是可以的,然而我们好象很难从整体上说人类各种族、民族间的异同是
大或是小。那样该去和什么比呢?难道和猴子们吗?所以仔细一琢磨,我先
前想到的那个问题好象又没什么可说的。
读古代的法典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我尤其爱读其中关于婚姻、家庭
的条文。这能很准确地让你找到我们和几千年前的人们有些什么不同的地方
——或
g******u
发帖数: 3060
29
来自主题: Reader版 - 唐突先人-戏说<<春在堂随笔>>
午后无事,偶读族中先贤俞公曲园先生所做<<春在堂随笔>>一书.初阅其文,以其为学问
显达,博古通今,晓畅世事之人,而实乃一老冬烘也.奈何俞姓人才不显,以吾祖父经天纬
世之才,名讳亦取师法此人之意,曲园公泉下有知,当忘形也.
曲园先生原籍浙江德清,与吾族诸暨俞氏相去不过百里.吾幼在襁褓时,族中男丁不兴,乃
有数十老妪自原籍来看视,所携中药近百种,将吾吃坏,数年间每旬日即适医数次,古人曰
不为良相,即为良医;乃未有为良病号之誉. 中学时族中寄来<<诸暨俞氏>>家谱一份,逾
千页.余虽为男丁,奈何其时未入大学,又不得入党,竟未入册.其印象如此.
曲园先生名冠当时,文中有奇识奇趣.后辈暂以"海上养鱼生"为号评点一二,亦有裴松之,
金圣叹之冒犯先人之乐也.
1.
孙公, 公名家球, 字竹孙。娶于戴氏, 乃先君子中表妹。而吾兄壬甫, 又公之婿也。故
余少时即读书公家。一日, 公与余共饭, 誉之不啻口出。时公有兄子在旁, 和之曰: “
两俞难兄难弟, 他日显达, 可操券也。” 公正色曰:“尔勿草草, 若小俞者, 岂独簪
缨中人邪? 乃当代之传人也。” 余时方治举子业, 为八股文字, 惧不中绳墨, 了... 阅读全帖
C***3
发帖数: 2226
30
来自主题: Reader版 - 书八卦(不断更新)
章怡和在她所著的《刘氏女》笔谈中说:“如果你从《刘氏女》里看到了东西文化的
差异,那差异就一定是愚昧与文明的差异。这个差异是明摆着的,无需啰嗦(注:偶蛇
尾一句吧,这一点要是对于一个真正的爱国主义者来说,是很需要啰嗦一阵的。当然,
就算您再会啰嗦,也没用)。
而作为女性,中国女性(包括女囚)和西方女性的共同点是非常多的,很值得研究
。狱中女性尽管被囚禁,但是生命力旺盛,欲望非常强烈。这方面东、西方女性是一样
的,甚至一点也不弱于西方女人。
要问区别吗?区别仅仅在于中国女囚不善于表达。她们每时每刻都在抑制自己,抑
制内心的欲望和冲动”。
看到了没?你可别嫌简单,再复杂的数学题,答案也非常简单,只会是一个数字而
已,一个现代国家,一个所谓的共和国的公民,所应必备的常识当然就更是如此。
问题是出在,如果负有传播知识、开启民智的政府,誓死也不告诉你这样的常识,
千方百计地、竭尽一切努力地阻断这样的信息传播。所有对公民的权益至为关键,可对
独夫的统治大有妨碍的常识,都要靠个人自己琢磨,那可就要费老劲喽~
所以呢,“读书得间”就成为我们还能使用的为数不多的的获知常识的方法之一。
中国的女性如上所述... 阅读全帖
C***3
发帖数: 2226
31
来自主题: Reader版 - 书八卦(不断更新)
章怡和在她所著的《刘氏女》笔谈中说:“如果你从《刘氏女》里看到了东西文化的
差异,那差异就一定是愚昧与文明的差异。这个差异是明摆着的,无需啰嗦(注:偶蛇
尾一句吧,这一点要是对于一个真正的爱国主义者来说,是很需要啰嗦一阵的。当然,
就算您再会啰嗦,也没用)。
而作为女性,中国女性(包括女囚)和西方女性的共同点是非常多的,很值得研究
。狱中女性尽管被囚禁,但是生命力旺盛,欲望非常强烈。这方面东、西方女性是一样
的,甚至一点也不弱于西方女人。
要问区别吗?区别仅仅在于中国女囚不善于表达。她们每时每刻都在抑制自己,抑
制内心的欲望和冲动”。
看到了没?你可别嫌简单,再复杂的数学题,答案也非常简单,只会是一个数字而
已,一个现代国家,一个所谓的共和国的公民,所应必备的常识当然就更是如此。
问题是出在,如果负有传播知识、开启民智的政府,誓死也不告诉你这样的常识,
千方百计地、竭尽一切努力地阻断这样的信息传播。所有对公民的权益至为关键,可对
独夫的统治大有妨碍的常识,都要靠个人自己琢磨,那可就要费老劲喽~
所以呢,“读书得间”就成为我们还能使用的为数不多的的获知常识的方法之一。
中国的女性如上所述... 阅读全帖
l*****a
发帖数: 38403
32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基督教为甚么可信?
不是,马大师是基版的转贴专家,有年头了
查找讨论区'TrustInJesus'内, 标题含:'',不含're' 作者为:'jmsma2007','365'
天以内的文章
序号 标记 作者 日期 标题
1 jmsma2007 Nov 22 [ZT] 摩门教关于深色肤色种族的教导
2 jmsma2007 Nov 23 [ZT] 拒绝丛林法则 人文关怀的美国让罗姆尼败选
3 jmsma2007 Nov 30 [ZT] 圣灵是基督的摄影师
4 jmsma2007 Dec 3 6岁小孩开始说很有逻辑的谎话,请问如何处理? (
转载)
5 jmsma2007 Dec 5 [ZT] 圣经中所说的管教的必要性
6 jmsma2007 Dec 5 [赞美诗] 為我留一個位子
7 jmsma2007 Dec 5 [赞美诗] 活在你面前
8 jmsma2007 Dec 5 ... 阅读全帖
j*******7
发帖数: 6300
33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超越宗教:从信教进入信主
二、罪的工价就是死
您所说的第二个问题,是有关罪的问题。您在信中问道,“信徒犯了罪能否进天国
。”首先是“信徒”的定义(是否重生得救),其次是他犯罪后的态度。我只能从我自己
对主话语的领受上(不是从神学上)间接分享这个问题,直接回答的权柄只能是主自己。
我自己认为,对罪的敏感性,与是否有一个重生的生命有关。我们在西方国家信主
的大陆学人中,很大比例的人是由于下列几种原因信主的。1、所接触的基督徒弟兄姐
妹的爱心;2、发现圣经的话是真理;3、在实际生活中某些事如疾病、工作等经祷告蒙应
允。对我们这些从无神论背景长大的人来说,从执着无神到相信有神,再从有神到相信
耶稣是神的儿子,在认识上的确是很大的飞跃。但问题是,仅仅这个飞跃就能让我们重
生得救吗?因信称义不仅是“信”耶稣是我个人生命的救主。福音最基本的信息,就是
主耶稣传道的第一句话,“天国近了,你们要悔改”(太4:17)。主耶稣道成肉身的目的
不是来宣告一套至高的道德标准,而是“你要给他起名叫耶稣,因他要将自己的百姓从
罪恶里救出来”(太1:21)。主复活升天前交待的最后一句话也是“并且人要奉他的名传
悔改、赦罪的道。”(路24:47... 阅读全帖
f*******s
发帖数: 14
3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与青年朋友谈学佛(转)
与青年朋友谈学佛
佛 日
近几年来,常有佛教青年或登门、或来信向笔者请教佛法,要笔者谈谈自己学修的经
验,从而得以了解到青年学佛中的一些问题及其苦恼、困惑。笔者自愧修学无成,无
资格教人,在此仅作为一个早起步十来年的大朋友,就所见青年学佛中的问题,提供
自己的一孔之见,以与青年朋友们作一次笔谈。
佛教与青年
在近代佛教革命的风潮中,佛教,曾被人从自我反省的角度,谑称为“老年的宗
教”、“学死的宗教”。教徒年龄的老化,与整个佛教老气横秋的景象正相一致。直
到前八、九年,不管到哪个寺院里走走,都不难发现:佛教徒中,无论僧俗,老年人
都占了绝大多数,尤其是老婆婆,往往是各地在家居士的主体,而且其文化程度一般
都偏低,容易给人一种“愚夫愚妇”的印象。这种现象,自有其历史的、社会的及佛
教弘扬等方面的复杂成因,对佛教的传续也未必是不好的事,但难免使未深知佛法的
人们产生误解,以为佛教只讲求个死得好、来世好,是老年人的事,与中青年无关,
无补于现实生活的建设。早岁排佛,晚年崇佛,是过去不少名流士子所走过的路径。
听说有位青年时信佛出家、后来还俗当了学者的老先生曾说过:青年人不适宜学佛、
研究佛教,
s********h
发帖数: 938
3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康德的"mind"
我只能说,我对于心学的了解,是断断续续形成的。最密集的,是花了近两年的时间写
了一篇文章。
看定义是一个简单的办法,但字面如何,放入一种见解中如何,放入一种理论体系中又
如何,这三个层面是递进的。定义最多只能得其表象。
比如,“能作能知”怎么理解?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还是非主动非被动的?其对象(
所作所知)在其内在其外?两者是一是二?是有实体是无实体?是有生灭是无生灭?这
些不考虑进来,只用一般的日常思维来理解,就容易得出“神我”的结论。如果系统地
看,深入地看,就没有那么简单。要仔细分辨,当然就要了解这个理论的其他部分。不
了解其他的部分,就难免断章取义。
兄台虽然固执,倒也直率。笔谈几次,对你的印象倒是改变了。南传的教法,我了解很
少,但很欣赏,比如《大念住经》。兄台仍理而行,应该没有问题。如果法执炽盛,以
字面道理妄生是非之见,恐怕就不如法了。
这个问题我就不继续了。
Y**u
发帖数: 5466
3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合集] 康德的"mind"
☆─────────────────────────────────────☆
arthury (弱智儿童欢乐多) 于 (Sat Jul 16 07:17:46 2011, 美东) 提到:
http://plato.stanford.edu/entries/kant-mind/
======================================================================================
Three ideas define the basic shape (‘cognitive architecture’) of Kant's model and one its dominant method. They have all become part of the foundation of cognitive science.
三个观点定义了康德的(心智)模型的基本架构('认知体系'),及其主要的方法。它们也成为认知科学的基础部分之一。
The mind is complex set of ab... 阅读全帖
d*n
发帖数: 466
37
来自主题: NEU版 - 英语学习,任重道远
呵呵,欧姆lab里就偶合那个印度小伙是单身,
刚来的时候晚上偶没处去就呆在lab里,
冷冷清清的就欧姆俩,有时还忍不住要聊聊天,
可是偶按时是实在挺不动他的鬼英文啊
就只好边哼哼,边点头,牛头不对马嘴的,
有时就干脆在黑板上笔谈,反倒常常把他给累的不行,呵呵。
n*******d
发帖数: 124
38
来自主题: NJU版 - 漂泊
整整四年,在百合数万的id间,一个平淡的名字,常常只是安静的浏览,不喜欢说话,也只在最初的岁月里因了好奇和认识的同学笔谈。一如往来于家乡那始终是熙熙攘攘的繁华街市上,熟悉,亲切,湮没着如我一样万千凡常的身影,却融进了最真实的日子,成了习惯,成了牵挂。
始于百合的恋情终于开出清香洁白的花朵,依旧守着百年好合的盟约。
始于百合的日志心安自在的延续着,简单素净的一方天地,心情在深夜的键盘上恣意的流浪,有相似的灵魂经过,一点点懂得,和关怀,会有些温暖,和笑意。
那时候心里就有着孩子样简单的梦,相爱的人,自在的心,喜欢的文字,遇见的朋友,以为只要有心,都可以长久。
又是春风,人面尚在,那开在心里的花,去了哪里。
伤怀多于愤懑。有些事由,多少人心里如明镜,却是终究揭不开那层纱,让你我看个真实。
流离失所,所以流浪,也就不在乎多久的流浪。有些心情,没有了就没有了,可以延续却无法替代。那些新变异的论坛,如同7年后变化的面目全非的浦口,当我再次一个人徘徊在人工雕琢的楼群和池水间,孤单,陌生,曾经的记忆飘忽着,找不到想要的,朋友般的亲切,或者酒一样的回味。
看到一群留恋着百合的人,讨论百合的延续,心里的感
h*********o
发帖数: 19006
39
来自主题: PKU版 - 老鸟的忠告
老鸟的忠告... SYSOP 2005.11.12
BBS 是一种新兴的媒体, 跟大家从小到大熟悉的电视报纸广播都不一样,
一个没有任何背景的普通人可以不花费一毛成本的将他的话用以秒来计
算的速度传播到数以万计的电脑萤幕前! 多么令人兴奋! 网路传播的速
度, 广度, 低成本正是它的特点; 在这里, 资讯是交流的而不如传统媒
体是单向的, 这也是 BBS 会风行的一个原因. 但是它的优点也正是它
的致命伤, 正由于 BBS 的开放性格, 一个劣质的资讯在网路上造成的伤
害也就更大. 在这个世界中没有一个专业机构来帮大家筛选资讯, 所以
大家都应该要学会自我判断, 才能够从网路上得到益处, 而不是接收了
一堆网路垃圾.
BBS 上的沟通方式也跟日常生活中不一样. 在这里, 大家发表文章或是
寄信来讨论沟通, 换句话说, 都是用笔谈. 一般人说话时都要仰赖语气
... 阅读全帖
m***e
发帖数: 98
40
来自主题: SEU版 - [转载] 思念
发 表 人:R_Hett(传说) 版面名称:Saloon[8608]
文章提要:思念
源 发 站:中国科大BBS站(Sat, 03 Apr 1999 09:22:55)
思念在南大BBS做TALK SHOW的日子,今天还在学报上看到那位未曾谋面却一如既往
支持的网虫发表的科技论文,思念南大,尽管那时还是地下的网站,那些博览群书
的才子。
思念在科大BBS风发意气的岁月,思念那无数次网上辩论,思念文如泉涌口若悬河
的酣畅,思念那里朴实的师生,思念那里的才女,思念那辉煌的生活版面,思念美
丽而含蓄、醇厚也浮躁的合肥,思念77号聊天室,思念去年的春天。
思念在交大BBS幻想着与所有校友倾心笔谈的惬意,思念那一网情深,思念漂泊他
乡的东大精神,思念sida,思念GreyRose,思念网虫聚会的第一次预备会餐,思念
那绝雨的暖冬,思念那些橙黄色的午后,思念22系服务器上的“网友之家”,思念
心网开张时的兴奋和欣喜。
思念,给了网络。我多了几分坚强。上网两周年暨本命年生日记。
--
j****u
发帖数: 1413
41
转自:http://50th.ustc.edu.cn/zh_CN/article/5e/48d1d78e/
9月20日,由校党委宣传部主办的《中国科大报》将正式推出50周年校庆纪念特刊。
纪念特刊共50版,内容包括“文化符号”、“科大精神”、“校史回顾”、“成就展示
”、“名师挚爱”、“杰出校友”、“校园风物”、“老照片”、“岁月如歌”等。纪
念特刊全面回顾了建校50年来坎坷艰辛的创业历程和创新辉煌的办学业绩,并对科大50
年的优良传统和文化进行了细致的梳理,既有综述文章,也有教授笔谈,既有校友回忆
,也有校史点滴。
纪念特刊从2007年开始酝酿,内容框架经过多次讨论,组稿过程中得到了校有
关单位和部门的大力支持。校领导郭传杰、朱清时、许武、侯建国出任纪念特刊顾问,
秘书长朱灿平、校长助理张淑林,以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审校。
目前,纪念特刊正在紧张印刷装订之中。下图为部分版面截图。
(参见:http://50th.ustc.edu.cn/zh_CN/article/5e/48d1d78e/)
j****u
发帖数: 1413
42
浏览电子报:http://www.ustcif.org/
新闻参见:http://www.ustcif.org/news/?id=449
订阅电子报:http://www.ustcif.org/account/emailer/
2008年9月22日,《中国科大报——五十周年校庆纪念专刊(电子版)》由中国科大新闻中心
与新创基金会联合发布。这份电子报将由新创基金会向全球三万名校友发出。
9月20日,新闻中心主办的《中国科大报》正式推出50周年校庆纪念特刊。纪念特刊共50
版,内容包括“文化符号”、“科大精神”、“校史回顾”、”成就展示”、“名师挚爱”、“杰出
校友”、“校园风物”、“老照片”、“岁月如歌”等。纪念特刊全面回顾了建校50年来坎坷艰
辛的创业历程和创新辉煌的办学业绩,并对科大50年的优良传统和文化进行了细致的梳
理,既有综述文章,也有教授笔谈,既有校友回忆,也有校史点滴。
2008年9月20日是中国科大50周年诞辰,1000余名校友回到校园为母校庆生。为让不能回
校参观的校友重温科大历史,感受母校文化与校庆气氛。新创基金会与新闻中心经过商
议,决定将《中国科大报——五十周年校
S*L
发帖数: 1746
43
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10-02/10/content_12963874_1.htm
一次,笔者在神户采访的时候,有一个出身日军第十三师团的日本老兵船头正治,他提
到一件事1943年9~10月份他在湖北驻防的时候,据点里曾经出现了一名没有通行证的中
国女子。因为中国年轻的女子当时很少在日军炮楼附近出现,而且这个女子相貌漂亮,
举止娴雅,日本兵印象深刻。去寻问后却无果而终,那个女子自此一去不复返。
战后,在战友聚会的时候,那名少尉指挥官也在其中,只是已经不再是强健的军官。因
为在中国作战负伤,头总是不断地摆动,手也总是抖。
船头和少尉谈起那名中国女子,他才说,那女子确实是中国新四军的秘密工作员(特工
)。
那你后来怎么处置她的呢?
是很了不起的女性啊,和她谈话以后我送她回去了。
不会是因为(对方)美貌才这样做吧?
当然不是,她让我想起了故乡。连这样一个23岁的女子都来打我们,在中国打仗前景如
何,令人悲从中来。
这件事并且有据可查。这位老兵赠送给我几本他收集的旧书,其中有一本森金千秋所著
《常德作战》(日本图书出版社,1983)。根据他的指点,我... 阅读全帖
g******u
发帖数: 3060
4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Reader 讨论区 】
发信人: gardenyu (gardenyu), 信区: Reader
标 题: 唐突先人-戏说<<春在堂随笔>>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Nov 23 23:44:49 2010, 美东)
午后无事,偶读族中先贤俞公曲园先生所做<<春在堂随笔>>一书.初阅其文,以其为学问
显达,博古通今,晓畅世事之人,而实乃一老冬烘也.奈何俞姓人才不显,以吾祖父经天纬
世之才,名讳亦取师法此人之意,曲园公泉下有知,当忘形也.
曲园先生原籍浙江德清,与吾族诸暨俞氏相去不过百里.吾幼在襁褓时,族中男丁不兴,乃
有数十老妪自原籍来看视,所携中药近百种,将吾吃坏,数年间每旬日即适医数次,古人曰
不为良相,即为良医;乃未有为良病号之誉. 中学时族中寄来<<诸暨俞氏>>家谱一份,逾
千页.余虽为男丁,奈何其时未入大学,又不得入党,竟未入册.其印象如此.
曲园先生名冠当时,文中有奇识奇趣.后辈暂以"海上养鱼生"为号评点一二,亦有裴松之,
金圣叹之冒犯先人之乐也.
1.
孙公, 公名家球, 字竹孙。娶于戴氏, 乃先君子中表妹。而吾兄壬甫, 又公之婿也...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45
来自主题: Zhejiang版 - 支持wh同学当斑竹
是谁跳得厉害啊?只看到woa和hmmm申请版务,都是因为其他人不申请才去申的。当版
务是吃力不讨好的活,不仅辛苦,还常被缠进人际政治纠葛。做得再好也会受无端攻击
,对你和许多老将来说,当版主就是原罪,就是贪图权力。你太高估我了,我要是做13
个版务,会累死的。我做版务认真,以前经常每个主帖都回复,每个回复我的帖都回到
底。现在做不到了。我灌水是因为喜欢和各种人聊书、聊各地风情;现实中无法接触到
那么多不同的人,也不如笔谈容易深入,又能练笔,还能保存,便于查找。当版务搞活
动也是因为喜欢看文章,看不同的思想交流。别人让我当版务时我常像许多浙版老乡一
样推辞忸怩,远不是你所说的干脆爽快的有权力欲的人;我还希望自己更aggressive一
点。
你和弃婴我都很尊重,你们常有洞见,尤其热心助人。素问发帖问皮肤病时你给了很多
建议,给我印象很深。mey和plain也都说弃婴不厌其烦地帮他们解答问题;我遇到的另
一个网友也夸弃婴帮忙。你这次却质疑得虚张声势,不尽不实,一点没有大丈夫出言如
山、说一不二的响当当的气概。你和弃婴又一直指责浙版的杭州帮宁波帮什么帮争权夺
利,我从没看见什么帮,只看见你们... 阅读全帖
t****p
发帖数: 1504
46
【说明
首先抱歉,标题是为了吸引眼球。而且,读者可以看到,本文介绍的工作并不适合用院
士与否来评价,所以题目应该被批判。本文作为非正规博文一周后,题目将改回以下正
文的标题。正文目前作为征求意见稿,也将适当修改后发表于正式刊物,这相反于我平
时一般先正式发表后请科学网置于博客的习惯。
在科学界,我有双重身份:正在实践的科学家和对历史与现实的评论员。第二身份包括
我对科学史的兴趣。以前以介绍其他人研究过的科学史为主,近年对感兴趣较长的中国
近代科学史,我通过和北大医学部张大庆老师和研究生黎润红的合作,获得了一些史料
、正在写文章。如何呈现本文要讲的工作,也得益于“GSK终身生命科学成就奖”评奖
委员会的同事们的讨论,他们是鲁白、傅新元、马红、王小凡。
因为最近我第一身份出现一些情况,引起了出乎我意料的关注,为了避免继续过度解读
,而将其中无意义的部分转化为较有意义的事情,我为本文加上目前对我博客感兴趣的
外界人士可能注意的标题。
本文主旨是希望中国重视一些在国内做出了杰出工作、而未获适当承认的科学家。本文
要介绍的两位人物年龄都较大,其中一位还在病中。他们做出的贡献,在我(作为科学
的评... 阅读全帖
t*******o
发帖数: 71
47
【写在前面的话】
首先抱歉,标题是为了吸引眼球。而且,读者可以看到,本文介绍的工作并不适合用院
士与否来评价,所以题目应该被批判。本文作为非正规博文一周后,题目将改回以下正
文的标题。正文目前作为征求意见稿,也将适当修改后发表于正式刊物,这相反于我平
时一般先正式发表后请科学网置于博客的习惯。

在科学界,我有双重身份:正在实践的科学家和对历史与现实的评论员。第二身份包括
我对科学史的兴趣。以前以介绍其他人研究过的科学史为主,近年对感兴趣较长的中国
近代科学史,我通过和北大医学部张大庆老师和研究生黎润红的合作,获得了一些史料
、正在写文章。如何呈现本文要讲的工作,也得益于“GSK终身生命科学成就奖”评奖
委员会的同事们的讨论,他们是鲁白、傅新元、马红、王小凡。

因为最近我第一身份出现一些情况,引起了出乎我意料的关注,为了避免继续过度解读
,而将其中无意义的部分转化为较有意义的事情,我为本文加上目前对我博客感兴趣的
外界人士可能注意的标题。

本文主旨是希望中国重视一些在国内做出了杰出工作、而未获适当承认的科学家。本文
要介绍的两位人物年龄都较大,其中一位还在病中。他们... 阅读全帖
d*******i
发帖数: 117
48
搭车zz 原来RY的最大私货是为了泄私愤---冲着陈竺当权者去的 from cchere
开始仅仅看了"RY写的导致土奶奶得美国诺奖的博文"前面的青蒿素部分,和前面对文革
的泄私愤;
后面介绍张亭栋的AS2O3治疗白血病的原始文献引用,我仔细看了才知道RY是冲着陈竺当
权者去的.
"但几乎所有英文文献作者似乎都不知道张亭栋的关键作用" --- 暗示陈竺在1996年英
文"血液"文章里对张亭栋以前的工作引用不当.
"1998年,在《中西医结合杂志》,陈国强、陈赛娟、王振义、陈竺在专题笔谈中介绍
“自70年代初期,哈尔滨医科大学(以下简称哈医大)在临床实践中发现三氧化二砷(
简称氧化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白血病(APL)有效。近两年来,我们与哈医大合作,应
用氧化砷注射液治疗对全反式维甲酸(ATRA)和常规化疗药物耐用的APL复发病人”,
肯定了哈医大的工作。
但几乎所有英文文献作者似乎都不知道张亭栋的关键作用,引用的文献不提他的名字。
而且,几乎所有英文文献并不知道张亭栋早在1973年到1979年就已经发表论文,报道他
们发现三氧化二砷治疗白血病的作用。很多英文文献,包括国内学者在国外发表... 阅读全帖
l**********1
发帖数: 5204
49
so he said below that was almost joke?
邓子新:我就喜欢学生跟我“唱反调”[图]
编者按] 继2011年上半年推出“身边的感动”系列报道受到广泛好评后,从2011年10月
起,我们推出了新栏目“学者笔谈”。本栏目将陆续推出一批我校有影响的学者,重点
展示他们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方面的观点和见解、思
路和做法及理论和实践,
■ 如果我的意志不能改变这个环境,那我只能让环境磨炼我的意志。如果学到知识不
把它带回国用于祖国发展,我就会有一种负罪感。
■ 自然科学尤其是基础性研究,很多重大的科学发现是无法提前计划的,探索科学就
是探索未知,一流的科技人才和闪光的科技成果往往都是在自由探索的过程中凝练出来
的。
■ 我这个老师,就喜欢学生跟我“唱反调”。
■ 科研工作者必须掌握自己的脑袋,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必须要做深入细致的、有板
有眼的、扎扎实实的科学实验研究工作,力求做出学科上真正有影响,有突破的成果。
最后更新于 2012年5月04日 星期五
//life.sjtu.edu.cn/index.php?option=com_c...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