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秦兵马俑
1 2 3 下页 末页 (共3页)
z**********e
发帖数: 22064
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zhonghangyue (中行说), 信区: History
标 题: 消失的智慧——揭秘秦兵马俑铜马车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May 14 07:49:40 2014, 美东)
消失的智慧——揭秘秦兵马俑铜马车(网络图片)
【新唐人2014年5月14日讯】秦始皇兵马俑的发现被称为〝世界文化遗产八大奇观〞之
一。世界考古学家们预测,至少在未来一百年内无法解开〝秦始皇陵〞之谜。始皇墓穴
若被打开,其惊人价值甚至等同古埃及金字塔。1980年12月在陵墓中发现了青铜马车,
在修复的过程中专家们发现了几个堪称世界第一的奇迹。
铜车马是秦始皇的陪葬品之一,象征着秦始皇銮驾的一部分,按照御用车队车二分之一
的比例缩小制成。车盖及内外有精美彩绘,两乘装饰的金银重达14公斤,昭示铜车马是
身份高贵阶层的专用。
消失的智慧——揭秘秦兵马俑铜马车(网络图片)
两乘车的5000多个零部件全为铸造成型。顶棚盖为2.13平方米的二号车出土时碎成了
199片,专家在修复过程中发现这个龟背形顶棚为一次性铸造而成。最薄的地方为1毫米
,最...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2
消失的智慧——揭秘秦兵马俑铜马车(网络图片)
【新唐人2014年5月14日讯】秦始皇兵马俑的发现被称为〝世界文化遗产八大奇观〞之
一。世界考古学家们预测,至少在未来一百年内无法解开〝秦始皇陵〞之谜。始皇墓穴
若被打开,其惊人价值甚至等同古埃及金字塔。1980年12月在陵墓中发现了青铜马车,
在修复的过程中专家们发现了几个堪称世界第一的奇迹。
铜车马是秦始皇的陪葬品之一,象征着秦始皇銮驾的一部分,按照御用车队车二分之一
的比例缩小制成。车盖及内外有精美彩绘,两乘装饰的金银重达14公斤,昭示铜车马是
身份高贵阶层的专用。
消失的智慧——揭秘秦兵马俑铜马车(网络图片)
两乘车的5000多个零部件全为铸造成型。顶棚盖为2.13平方米的二号车出土时碎成了
199片,专家在修复过程中发现这个龟背形顶棚为一次性铸造而成。最薄的地方为1毫米
,最厚的地方为4毫米。此浇灌技术在今天也无法被模仿,人们无法做出大小厚薄完全
一样的大型弧形青铜。专家不禁感叹:2000千年前的秦人是怎么做到的呢?!
这组铜车马按出土时的前后顺序编为一号车和二号车。一号车古称立车又名高车或戎车
;二号车古称安车,又名轀輬。
左边...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3
相关照片
相关照片
电视剧《芈月传》热播,话题与吐槽声不绝于耳。近日,研究者陈景元重申了他坚持了四十年的看法,“兵马俑主人不是秦始皇而是秦宣太后”。
对此,大多数文博专家表示不感兴趣,“历史上早就有定论的事情,讨论没有任何意义”。也有人回应道:“陈景元的观点漏洞太多,对于这种无聊的争议,我没有兴趣反驳。”
近日,研究者陈景元再次抛出他坚持了40年的观点,“兵马俑主人不是秦始皇而是秦宣太后”。观点一出,引起各方热议,不少网友质疑其“炒作”。12月11日,陈景元通过邮件回应“炒作说”,欢迎各方参与讨论。然而,大多数文博专家对此不感兴趣,“历史上早就有定论的事情,讨论没有任何意义”。秦史专家、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教授徐卫民评价:“这个观点在学术界孤掌难鸣,只是一家之言。”
缘起
疑似“芈月” 秦兵马俑易主?
“兵马俑主人不是秦始皇而是秦宣太后”,这一个观点,陈景元已经坚持了四十年。尽管这一观点被学术界、考古界多次抨击,他仍然坚持己见。
他为自己注册了一个微博,发表了多篇阐述这个观点的博文,但回应者寥寥。其中一篇博文介绍了他的研究经过:“陈景元从1974年‘逆向’研究兵马俑,新华社1975年7... 阅读全帖
f********t
发帖数: 6999
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Solitaryport (同花顺),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活人俑是不是真的? 秦兵马俑千人千面传说十分恐怖 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Aug 31 23:18:59 2016, 美东)
参观过秦始皇陵兵马俑的人都会知道,在几千个兵马俑中,竟然是千人千面,没有一个
人的面部是雷同的,虽然在秦代陶塑工艺已经相当成熟,但要实现那么多的兵马俑面部
轮廓不一的依旧难度非常大,因此,有传言称这些兵马俑中其实存在活人俑,那么这些
活人俑究竟存不存在呢?
为什么秦始皇陵会有兵马俑?
活人俑如果真存在于这些兵马俑中就真的太恐怖了 人殉是伴随原始公有制的瓦解而萌
芽,至奴隶制建立而盛行的一项残酷的丧葬制度 。人殉最兴盛的时代是殷商时期,商
代贵族大墓中都有殉人。在安阳殷墟工陵区内,已发掘的十几座大墓中被生殉、杀殉的
多达五千余人。
不过这些习俗慢慢被废除,到秦代出现以俑殉葬,即用陶俑、木俑等来代替人殉。“俑
”的本意就是人殉,当人殉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之后,“俑”便成了墓葬中陶塑、石雕
、人像的专有名词。秦...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22303
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Plasma50 (Plasma50),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秦兵马俑系韩国工匠所制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Apr 2 20:13:18 2010, 美东)
这东西不知道真的假的,姑且看看吧:
================
“中国陕西省——韩国合作周”活动在韩国首都汉城引起广泛关注,一股中国陕西热潮
弥漫在汉城的街头巷尾。 9月3日,韩国首都汉城当地时间下午2:00,“中国陕西省—
—韩国合作周”开幕仪式在华灯璀璨的汉城洲际酒店隆重举行。第二天,韩国着名杂志
《朝鲜周刊》发表了专题介绍“中国陕西省——韩国合作周”的副刊,指出秦兵马俑系
韩国人所制。文章首先详陈了陕西的风土习俗以及陕西与韩国不断发展的经贸关系。
周刊指出,近年来,随着中韩合作夥伴关系深入发展,陕西与韩国经贸合作日益密切,
投资贸易增长速度很快,韩国已成为陕西入境旅游第3大客源国。1 至6月,陕西与韩国
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1.6亿美元,同比增长了33%。
同时在该副刊的历史论述章节“昔日的荣光-韩国与兵马俑”部分,《朝鲜周
o***s
发帖数: 42149
6
竟是木王“梓木”所做
近日,经专家鉴定发现,在秦兵马俑一号坑战车上的笼箙,其材质竟然是木中之王梓木所做,在研究过程中,考古专家还有了意外收获,在笼箙器壁的朽迹中意外地发现了丝织品的遗存。
秦俑坑内首次发现笼箙
2009年,考古人员在对兵马俑一号坑进行发掘中,在G9过洞内发现了三处笼箙遗存,内装有铜箭头,分属于两辆战车,笼箙还是秦俑坑内首次发现。
笼箙是什么呢?秦俑之父袁仲一介绍,笼箙是为车内配置的容器,就是放在战车上的小箱子,里面装有弓弩等兵器,奇怪的是,这次发现的笼箙都没有盖子。
一号车笼箙长88~91厘米,宽50厘米,残高25厘米,二号车笼箙和一号车差不多。考古人员采集了一号车和二号车的笼箙木炭样品,经鉴定发现,笼箙的木炭为梓树属木材炭化而成,也就是说这些箱子是梓木所做。
梓树属落叶乔木,我国分布有6种,梓树、楸树、藏楸、黄金树、滇楸和灰楸。由于梓树属木材特征差异非常微小,因此统称梓木,梓木容易干燥,无翘曲和开裂现象,尺寸性稳定,耐腐性强,抗蚁蛀,切削容易,切面光滑,纹理通直,花纹美观,是我国历代用材最广的优良木材之一,也是制作器具之良材。
丝织品为何能保存至今
在对木炭研究中,考... 阅读全帖
f**e
发帖数: 3343
7
中新网西安3月19日电(记者 冽玮) 记者19日从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获悉,自2009年开始
的兵马俑一号坑第三次发掘,新近有重大考古收获,首次发现最完整的一件弓弩,尤其
是弓弩上“檠”发现更为重要,此前见诸于史书,并未见过实物。
秦兵马俑一号坑第三次发掘考古领队申茂盛告诉中新网记者,近日,在一号坑的考
古发掘中清理出一件完整弓弩,其弓弦、弓背、弩机等均轮廓鲜明、保存较好。其中,
弓背弯曲长度145厘米,弓弦长度在120厘米至130厘米之间,表面光滑圆润,非编织物
。据推测,弦的材质可能是动物的筋。青铜弩机埋在土里,尚未完全清理出土。考古人
员根据此发现,绘制出弓弩的复原图。
据专家介绍,此次出土的弓弩。第一次明确了檠木的使用方法,以及弓弩的保存方
法。
申茂盛说,在以往的考古发掘中,弓弩常有发现,但对其结构的认识,众说纷纭。
有学者认为“檠”是弩的辅助杆,有观点称为“韬”的撑木。
此次发现的弓弩实物明确显示,檠木上有三个小孔,通过这三个小孔用绳将檠与弓
缚绑在一起,在用一个短的撑木支撑,形成三角形,将弓固定,使弓在松弛的状态下保
持不变形。
也就是说,秦代武士作战时,需要将弓弩上“檠”取...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30882
8
两千年后仍走红:秦兵马俑鞋被赞顶级户外鞋(图)
文章来源: 中国青年网 于 2014-04-11 06:08:55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
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打印本新闻 (被阅读 8227 次)
鞋底针脚分布有疏有密(图片来自汉唐网)
省文物局微博“汉唐网”上昨日发了一张秦代兵马俑鞋底的照片。可以看出当时鞋的不
同部位,“针脚”的分布有疏有密,极大增加了防滑耐磨舒适度。被网友狂赞“这是
2000年前顶级户外鞋”。
照片上看这是一个跪俑,其中一只鞋完全露出鞋底。可以看出兵马俑鞋底在鞋尖部分易
受磨损的部位,细密的针脚保证了鞋的耐磨性,提高了鞋的使用寿命。鞋的中间部位,
针脚较为稀疏,以保证穿着更为舒适。鞋跟部分针脚又逐渐细密,增强对湿滑地面的附
着力,提高防滑性能。
这样一双兼顾平稳减震、舒适耐磨、防滑抗冲击的特性,俨然是户外鞋的“鼻祖”。微
博连发了3次,到昨日下午5时,转发超过千次。点赞者、评论者也非常多,有网友逗趣
地说:“蒙恬同款,韩赵魏包邮。”也有网友从专业角度开始解释秦代鞋子的纳底技术
相当成熟。
记者获悉,秦代兵马俑的军队士卒和将领已有穿鞋和靴的区别,穿鞋的等...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9
参观过秦始皇陵兵马俑的人都会知道,在几千个兵马俑中,竟然是千人千面,没有一个
人的面部是雷同的,虽然在秦代陶塑工艺已经相当成熟,但要实现那么多的兵马俑面部
轮廓不一的依旧难度非常大,因此,有传言称这些兵马俑中其实存在活人俑,那么这些
活人俑究竟存不存在呢?
为什么秦始皇陵会有兵马俑?
活人俑如果真存在于这些兵马俑中就真的太恐怖了 人殉是伴随原始公有制的瓦解而萌
芽,至奴隶制建立而盛行的一项残酷的丧葬制度 。人殉最兴盛的时代是殷商时期,商
代贵族大墓中都有殉人。在安阳殷墟工陵区内,已发掘的十几座大墓中被生殉、杀殉的
多达五千余人。
不过这些习俗慢慢被废除,到秦代出现以俑殉葬,即用陶俑、木俑等来代替人殉。“俑
”的本意就是人殉,当人殉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之后,“俑”便成了墓葬中陶塑、石雕
、人像的专有名词。秦兵马俑就是以俑代人殉葬的典型,也是以俑代人殉葬的顶峰。
关于活人俑的两个传说 传说一 随着人殉习俗的逐渐废除,但又要维持帝王尊严,在塑
造兵马俑的时候就想了个办法,就是把活人身上裹上布然后用泥封住,再放到窑炉里烧
,最后在涂上颜料,用这些活人俑用来陪葬。这些活人包括了死囚、罪人和宫奴等。... 阅读全帖
w*******e
发帖数: 15912
10
一段时间以来,关于秦始陵,网上议论纷纷。有些网民认为,秦兵马俑是世界第八大奇
迹,如果挖掘秦始皇陵地宫,肯定再次世界。有人还列举出挖掘秦始皇陵会带动旅游业
大发展等诸多的好处,至于“秦陵地宫八大待解谜团”之类的“说法”,也搅动着许多
人的好奇心。
秦兵马俑及秦始陵,在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目录,成为全
人类共同的财富。对于秦始皇陵的保护与发掘,最有发言权的当数考古专家。为此,记
者于日前赶往陕西临潼,采访了秦始陵博物院的考古专家及文物保护专家。
必须一个
秦始陵博物院副院长曹玮研究员指出,秦始皇是一代君主,彻底结束了战国群雄割据的
历史,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制的封建王朝——大秦帝国。
他开创了许多前无古人的业绩,其雄才大略的多项统一措施和制度的确立,奠定了中华
民族的文化认同和中国版图。“百代都行秦”,虽然始也备受争议,但是“功莫大过秦
皇汉武”,始不仅为后人留下了千秋伟业,还为我们留下了一座奇陵。
如果说古埃及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上王陵,那么,秦始陵就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皇陵。它
的修建耗时36年之久,征集劳力70多万人,几乎相当于修建胡夫... 阅读全帖
f***y
发帖数: 4447
11
农民也可上战场
http://news.china.com/social/1007/20150320/19402314.html
秦兵马俑坑现最完整弓弩 传说中的檠首现真身(图)(1)
秦兵马俑坑现最完整弓弩。
2000多年前,战国七雄争霸,当时最先进的冷兵器莫过于弓弩。在秦兵马俑坑的考
古发掘中,也多次出现过上百件弓弩。但近日,令考古专家兴奋的是,一件保存最为完
整的弓弩破土而出,尤其是弓弩上“檠”的发现,以前只见诸史书,现在终于出现了实
物,更是破解了历史谜团。
>>有啥特殊

  弩机是青铜所做 弓弦弓背等轮廓鲜明
2009年,秦陵博物院开始对秦兵马俑一号坑进行第三次发掘,每次成果的出现,都
备受关注。近日,又一重大成果出现--最完整的弓弩亮相。
秦兵马俑一号坑第三次发掘考古领队申茂盛告诉华商报记者,此次发现的弓弩是前
几天刚清理出来的,位于一件陶俑的身上,应该是供该陶俑使用。他说,现已发现上百
件弓弩,但这件保存最为完好,弓弦、弓背、弩机等均轮廓鲜明、保存较好。其中,弓
背弯曲长度145厘米,弓弦长度130厘米左右,弓弦的直径0.8...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12
米歇尔
彭丽媛和米歇尔
今天(3月24日),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抵达西安,根据行程安排,他们一行将参观秦始皇兵马俑并登上城墙,感受千年古都的魅力。记者整理发现,这些年,美国的政要和明星们,来过西安的人还真不少。
“萌版第一夫人”网上受热捧
是咱西安“90后”女娃贾楠创作的
这段时间里,网友在微博上发布了一张萌版米歇尔的头像,引来了大家的关注。图画中,在美国国旗背景下,穿着黑色无袖装的米歇尔带着珍珠项链,笑容灿烂,招手示意。记者多方打听,原来这幅画的作者正是咱西安的“90后”女娃贾楠。
得知米歇尔访华的消息后,贾楠便开始在网上找米歇尔的照片,最终选择了白宫发布的米歇尔的肖像照,在贾楠看来“这张大方、自然,最有代表性”。原型确定了,接下来就是创作:“我从3月17日开始,一共用了两天的时间,19日完成。”由于是第一次画外国人,因此这张看起来似乎并不复杂的画像,贾楠前后共修改了三次:“修改的重点主要是五官。一开始我画的嘴部线条比较柔和,改了几次之后才成现在这个样子。”贾楠说,她最近一直在关注着米歇尔一行访华的各类新闻:“我在等高清图,想再画一幅彭丽媛老师和米歇尔会面的萌画。”
其实,这并不是...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13
最近几天,一则临潼兵马俑景区外某饭店一碗面88元的微博在网络上迅速窜红,一些来自西安、北京、浙江的网友都反映他们曾在这家饭店吃过88元一碗的biangbiang面,感觉贵的有点离谱。那么事实的真相到底如何呢?来看记者的调查。
进入某门户网站的微博,记者找到了几名网友所说的吃到了88元biangbiang面的多条微博,时间早的是去年十月份的。随后记者联系到了一位曾在这家饭店吃过饭的四川游客刘先生。
四川游客?刘先生:因为我们是外地的来旅游,以前在市区也吃过,当时我们过去的时候,我们就在景区旁边吃的,吃完以后结账的时候,哎呀,88(块钱)一碗呢。
刘先生说,尽管这个事情已经过去三个月了,但他还是有点想不通。
四川游客?刘先生:你说你景区比外面贵一点,倒能接受,你贵得太离谱了。我觉得他有点欺骗消费者。影响旅游形象。
真有这样的事吗?根据网友所拍摄的照片,记者找到了兵马俑景区附近的这家“陕西风味小吃”店,刚一到门口,老板就热情的招呼起来。
饭店老板:几位,里边请。
落座后,饭店的服务员就拿上了一份菜单,记者果然找到了这个标价为88元的“土鸡biangbiang面”。
饭店老板:里面有鸡块,洋葱...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39120
14
《史记》载:秦始皇陵由丞相李斯依惯例开始主持规划设计,大将章邯监工,修筑时间长达39年之久,兵马俑是修筑秦陵的同时制作并埋入随葬坑内。最早被发现的是一号俑坑,呈长方形,坑里有8000多个兵马俑。
据说秦始皇为自己修建陵墓时,为了彰显自己生前的丰功伟绩和强大的帝国力量,而铸造了大量的以帝国每一位将军士兵样子的陶兵陶俑为自己殉葬,也就是今天规模浩大的秦始皇陵兵马俑,也就是现在的陕西骊山。
但有心一点的人,都能发现,兵马俑的方向一致向东面的,这不是现在的景点管理方特意去摆弄而成,而是出土时就已经是这样的。为什么兵马俑都要面向东方呢?
秦兵马俑都面朝东方是因为秦在战国时候是处在中国的最西边的诸侯国,秦在灭六国的时候都是不断的率兵东进逐步消灭了东方六国而一统天下。
那为什么兵马俑全部面向东方?是不是因为太阳是向东的,他们都对着太阳等待秦始皇号令呢?
我们都知道,秦朝的国都是在咸阳,处于西部,而当时的六国都在东部,秦始皇的兵马俑脸朝东,应该是秦始皇想逐鹿中原,一统江山的反映,虽然他是统一了全国,但他更希望他的兵马俑能永远守护他的领地,传至千秋万世,经久不衰。
秦始皇兵马俑是秦始皇陵的地下军阵,这象... 阅读全帖
G***G
发帖数: 16778
1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秦始皇弓弩为何后人无人复制
Today, I read a great article about Qin's arrow system. It looks so powerful.
But no one after Qin can copy it.
We all know that Song was conquered by Yuan, and Ming by Qing, both because
of
lack of an effective weapon against arrowing on horses' back.
Why did Qin's arrow not show up again after Qin died?
Is it the weapon is so complicated that no one can copy
or the weapon is actually useless and no one wants to copy?
---------------------
2月26日,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宣布,考古专家在对秦兵马俑一号坑进行第三次考古发掘
过程中,在靠近坑壁北沿的过洞中... 阅读全帖
G***G
发帖数: 16778
1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秦始皇弓弩为何后人无人复制
Today, I read a great article about Qin's arrow system. It looks so powerful.
But no one after Qin can copy it.
We all know that Song was conquered by Yuan, and Ming by Qing, both because
of
lack of an effective weapon against arrowing on horses' back.
Why did Qin's arrow not show up again after Qin died?
Is it the weapon is so complicated that no one can copy
or the weapon is actually useless and no one wants to copy?
---------------------
2月26日,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宣布,考古专家在对秦兵马俑一号坑进行第三次考古发掘
过程中,在靠近坑壁北沿的过洞中... 阅读全帖
w**********i
发帖数: 601
17
1974年3月,临潼县晏寨公社下河大队西杨生产队的几个农民正在打水井,突然,从地
下三四米深处挖出了一个奇怪的东西--一个陶土烧成的人头。但这对他们来说并不是什
么令人惊奇的东西--不就是一个“瓦盆爷”吗!
据说很久以前,这里只要打井或挖墓穴,就会有这些“怪物”出现,伴随这些“怪物”
的,不是井水忽然枯竭,就是新墓穴突然倒塌。有时候,“怪物”还会直直地在井壁上
出现,“鼓嘴瞪眼”地非常吓人。
后来这里又挖出一个“瓦盆爷”,这次碰巧被一位叫蔺安稳的中国新闻记者碰到,敏感
的记者给《人民日报》写了一篇内参:《秦始皇陵出现一批秦代武士陶俑》,很快引起
了有关部门领导的重视。后来,在国家文物局的领导下,陕西文物考古工作者组成了“
秦始皇秦俑考古发掘队”,经过一年的努力,一个东西长230米,南北宽约62米,总面
积达14260平方米的巨大秦兵马俑坑再现于世,成为惊动世界的大新闻。后来又相继发
现了面积6000多平方米的二号坑、面积520平方米的三号坑以及现在尚未建成的四号坑
。三个兵马俑坑自北向南,呈品字形分布,总面积达二万多平方米,足有三十多亩地大。
1978年法国总理希拉克参观秦兵马俑后说:... 阅读全帖
s********e
发帖数: 13723
18
7月17日下午,正在西安进行访问的德国总理默克尔参观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图为参
观一号坑。冽玮 摄
中新社西安7月17日电 题:默克尔与秦兵马俑“亲密”接触
中新社记者 冽玮
7月17日下午16时,德国总理默克尔来到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兵马
俑博物馆。就任5年来已4次访华的默克尔,这是第一次访问中国著名古都西安,也是第
一次与2000多年前的“中国勇士”零距离地亲密接触。
面对秦俑 疑问多多
秦兵马俑博物馆以一号坑为最大,总面积达14260平方米。埋有约6000余个真人大
小的陶俑,目前陆续清理出土了1000多个。他们披坚执锐,军容严整,一种神秘的魔力
恍惚间会将人引入战马嘶鸣、鏖战在即的历史场景。
默克尔一行所处的贵宾通道,比一般游客通道约低3米左右,长约60米。默克尔在
参观过程中非常专注,用心倾听陪同的秦俑博物馆馆长吴永琪的讲解,不时提出疑问:
“秦始皇陵墓到底有多大?花了多长时间修造?陶俑是怎么被发现的?二号坑为什么看
不见陶俑?不仅问题一个接一个,默克尔还流连在厚厚的一堆相关秦俑书籍前,细心翻
阅。当她得知秦俑彩绘保护技术是由中德两国专家共同研究时,对此称赞不已。
t*******y
发帖数: 21396
19
这些文物古迹留到改开以后,简直不可想象啊。恐龙蛋都成百上千的卖出国去,更何况
兵马俑。
满城:金缕玉衣、长信宫灯与博山炉
1968年,在河北满城发现了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及其妻子的墓葬。金缕玉衣、长信宫
灯和错金博山炉等罕见珍品得以重见天日。河北省保定市西北20公里的满城县有一座陵
山,自古就被传为帝王陵墓,当地居民也称自己的先人是给人看坟的,但没人知道更多
的实情。
1968年,这个古代谜案就在解放军开山的炮声中揭开了。5月的一天,施工官兵发
现山坡上被炸出了一个大洞。经周恩来总理亲自批示,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指派考古
所专家与河北文物工作队立即赶赴现场。
满城汉墓的发掘过程高潮迭起。考古工作者们惊异地发现,山中竟藏有这样一座庞
大的地下宫殿和文物宝库。经考证,墓主是西汉中山国的第一代国王——靖王刘胜。他
在位42年,死于公元前113年2月,距今已有2000多年。
刘胜墓发掘完成后,郭沫若又根据西汉墓葬方式认定,在刘胜墓北侧不远处还应有
一座其妻的陵墓。果然,就在他所指的地方,考古人员准确地找到了刘胜之妻窦绾的墓
地。两座规模巨大、保存完整、年代明确,文物丰富的墓葬同时出土,已是中国考古...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0
来自主题: Talk版 - 叱咤风云 惊艳万世
叱咤风云 惊艳万世!秦始皇的两大军团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再没有哪一个朝代的先民,似秦朝人那样勤勉劳碌。从公元前
221年,秦始皇削平六国而登至尊,赫赫大秦走过十五载极盛光阴,它的帝君和子民夙
夜匪懈,经营四海,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世界奇观,惊艳了万世。
秦始皇,幼年流离,13岁登基,22岁亲政,39岁便统一天下。他生于乱世,自言其身眇
眇,却以惊人的速度从一个去国离乡的质子,成长为古代中国的第一位皇帝。当这位少
年天子坐镇江山,仅用十余年便令六王咸服其辜,莫敢争锋。这样一个帝王成长之路,
本身就是难以复制的传奇。称帝后的始皇,更是秉怀气吞山河的威势开创了前无古人的
王图鸿业。他治下的子民,也追随他共同书写了大秦帝国的神话。
始皇于后世之贡献,第一件当是统一中国之功。这番功在千秋的丰功伟绩,无论怎样赞
誉都不为过。秦始皇的军事才能与秦人的作战能力,在当时都是最一流的,故而秦军一
出,气象顿开,遂令天下振恐,四方宾服。而实际上,秦始皇手中,有两支举世无双的
军团,一支是克定江山、开疆拓土的秦朝诸将士,另一支则是不动不摇、坚守帝陵的兵
马俑。一支在地上叱咤风云十数载,化作史册永恒的记忆;一支在... 阅读全帖
j********p
发帖数: 9680
21
2月26日,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宣布,考古专家在对秦兵马俑一号坑进行第三次考古发掘
过程中,在靠近坑壁北沿的过洞中清理发现了一件弓弩,其最易损毁的弓弦清晰可见,
整体保存较完整,这在秦兵马俑考古史上尚属首次。
弩是一种源于弓而不同于弓的远射武器。弩大约在春秋战国之际逐渐登上战争舞台
。文物考古专家孙机先生指出:“世界上最早将弩装备正规军,并使之在战场上发挥重
要作用的国家是中国。”《史记》记载,历史上著名的齐魏马陵之战,首次显示了弩这
一新式武器的巨大威力,同时也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军队已经开始大规模运用弩。
秦军的弓弩更是其中翘楚。秦弩基本上都是“蹶张弩”,也就是脚踏弓于,臂拉腰
拽,以全身之力上弦,所以弩的发射速度远不如弓。但发射出的箭镞威力极大。飞行速
度几倍于弓。秦始皇兵马俑坑发现的弩弓遗迹多达数百处,秦弩三棱锥状的箭头具有优
越的空气动力学性能。考古发现的弩弓为木质均已腐朽,朽木残长130至140厘米,末端
安有青铜弩机括,机括通高16.5厘米,望山高5.5厘米。
2013年12月10日发现这具弩时的机括部分特写
1月3日拍摄的弩臂、弩身与弓弦,弩身箭槽清晰可见
考古人员在发掘... 阅读全帖
f**********r
发帖数: 18251
2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superphase (多情应笑我),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默克尔参观兵马俑 游客高喊“生日快乐”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Jul 17 12:42:14 2010, 美东)
7月17日下午,正在西安进行访问的德国总理默克尔参观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图为参
观一号坑。冽玮 摄
中新社西安7月17日电 题:默克尔与秦兵马俑“亲密”接触
中新社记者 冽玮
7月17日下午16时,德国总理默克尔来到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兵马
俑博物馆。就任5年来已4次访华的默克尔,这是第一次访问中国著名古都西安,也是第
一次与2000多年前的“中国勇士”零距离地亲密接触。
面对秦俑 疑问多多
秦兵马俑博物馆以一号坑为最大,总面积达14260平方米。埋有约6000余个真人大
小的陶俑,目前陆续清理出土了1000多个。他们披坚执锐,军容严整,一种神秘的魔力
恍惚间会将人引入战马嘶鸣、鏖战在即的历史场景。
默克尔一行所处的贵宾通道,比一般游客通道约低3米左右,长约60米。默克尔在
参观过程中非常专注,用心倾听陪
y*****6
发帖数: 9545
2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sc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Onews (OverseasNews), 信区: MiscNews
标 题: [ZGPT]陕西文物局:在德展出兵马俑为赝品(图)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Dec 13 20:53:48 2007), 转信
11月21日,在德国汉堡展出的题为“死亡的权利--秦始皇兵马俑展”上的“兵马俑”。
12月13日电(记者冯国)陕西省文物局发言人、省文物交流中心主任陈显琪13日对新华社记者说,兵马俑文物收藏单位近期从未向德国运送过任何真品参加展览,也没有文物在德国汉堡展出。目前在汉堡举办的《中国秦始皇兵马俑展》展品均为仿制品。
根据媒体报道,2007年11月25日在德国汉堡民俗博物馆举办的《中国秦始皇兵马俑展》,陕西省文物局为主办方之一。德国展览方曾称有刚从中国运到德国的8件陶俑和2匹陶马是所谓真品。
陈显琪说:“这是一种严重的欺骗行为。事实上,陕西省文物局对此展览情况一无所知,德国汉堡民俗博物馆及德国中国艺术文化中心举办此展览属于单方行为。”
据了解,秦兵马俑最近两年在德国参与了两个展览,一个是《中德科技合作文物保护成
c****s
发帖数: 5892
24
安省皇家博物馆(ROM)在暑假期间每星期三下午3时以后免费入场,而特别展览包括秦代兵马俑展则以优惠票价出售。
ROM为家庭提供难得特价机会,欢迎合家参观「中国秦兵马俑展」。本特展乃千载难逢的机会,可以了解秦朝辉煌的历史,欣赏已有2200年历史的兵马俑、如真马大小的出土陶马、古代的兵器,总共近250件展览品,有些从未公开对世人展示过。
另外还安排寓教于乐的影片,生动活泼地将古代中国历史重现眼前!网上预购门票可获优惠,暑假期间每星期三下午3时以后,兵马俑展门票网上购票优惠老人、成人、学生门票为7元,儿童门票为3.5元。
该馆除特别展仍要收费之外,馆内常设展以及其他的临时展,在暑假期间每星期三下午3时之后则免费参观。
因该特别展览为限时入场,不能确保实时购票者能当天入场参观,建议游客提早网上购票以免错失机会。
而优惠仅限于网上购票,门票仅限于每星期三下午3时以后入场,使用期间自7月28日起至9月1日止。门票入场时段为下午3时、3时30分及4时。博物馆5时30分关门。本优惠不适用于现场购票。
详情及门票价格请参考网站:www.rom.on.ca/terracottaarmy。
c***s
发帖数: 70028
25
图为一件“巨人”俑非常夸张,不算头部,仅身高为2米2,脚丫长32厘米。
图为发掘现场。
今天是我国第七个“文化遗产日”,也是秦始皇陵兵马俑一号坑进行第三次发掘的日子。据中央电视台直播报道,在一号坑的发掘现场,“彩色兵马俑颜色丢失”之谜、“部分兵俑的面部朝向”之谜、以及“兵俑断脚之谜”等一系列谜团,都将随着发掘工作的进展逐一被解开。
通过转播镜头在发掘现场中可以看到,在几座被黄土包裹的兵俑中,夹有一座被黑色物质所包裹的兵俑。对此,一号坑第三次发掘考古队队长申茂盛解释称,这种物质是木炭,是焚烧过所遗留下来的。此外,在坑内部的墙上和已经发掘的兵俑的表面,也发现了大量人为放火焚烧的痕迹。
在解释兵俑表面因焚烧造成的颜色各异的现象时,申茂盛表示,这是因为兵俑被焚烧之前曾被人打碎过。“因为位置不同,所以着火的火势大小不一样,所以形成了颜色不一样的现象。”
究竟是谁焚烧了兵俑?目前来看,西楚霸王项羽的嫌疑最大。据记载,项羽设鸿门宴的地点据此地仅有五公里,他与秦始皇也结有仇怨。申茂盛称,这种说法可以站住脚,而这也是目前考古学界的主流意见。
2009年6月,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陵兵马俑一号坑... 阅读全帖
o***s
发帖数: 42149
26
“感冒牙疼流鼻涕……难受”“从学校出发,我和苏州的同学骑行两小时”“中午吃完面不约而同擦汗的场景真心有喜感。”近日,百度贴吧里出现了一系列有趣的手绘图片受到网友热捧,甚至有人提议“出本集子”。这些图片从9月份开始,每天一幅,像日记一般,描述一个穿着汉服的小伙子的日常生活情景。
Q版日记
人物汉服亮相
“这几天呆在学校里闷死了,于是晚上就和朋友一起出去吃铁板烧。”有的时候是记录生活。
“现在比较后悔的事就是小的时候没有跟着姥爷学画国画,”“我觉得人一生最好的生活态度就是清淡。”有的时候是感慨人生。
“早上早早就向临潼赶去,参观华清池和秦兵马俑,挤爆的人群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午去了山西历史博物馆,在小寨那里排了好长时间的队,然后就是淋了西安之行的第一场也是唯一一场雨。”有的时候是记录旅行的。
展示自己当天的生活状态,把随时闪现的话语记录下来,描绘外出旅游的所见所闻,将时政新闻的主角也变身Q版……
记者看到,这组图片从今年9月份开始发布,到现在已经持续了三个月,每一天内容各不相同,图片过百幅并且还在不断更新中,不过无论是上课还是出游,在食堂吃饭还是用手机打电话,画中的主角和配角们穿着... 阅读全帖
o***s
发帖数: 42149
27
欠下30万元债务,法官上门时他浑身涂颜料想逃过执行
他以为扮成花瓶 法官就找不到了
2006年,一位德国青年Pablo因痴迷兵马俑,身穿自制秦兵马俑服装跳入俑坑。不过,最终他还是被眼尖的民警抓了起来。
昨天,北仑法院法官遇到了一名“老赖”,他为了躲避法官,直接将自己伪装成工艺品,搞得法官们可气又可笑。
想炒股致富却背上30万债务,成天躲债主
黄某今年40多岁,做工艺品加工生意。一直以来,厂里的生意还算不错。
自打去年起,黄某开始不安于现状,他想赚更多钱,于是他跟着朋友投资股票,并借了不少钱,信心满满要炒股致富。
投资股票毕竟还是存在风险性的,黄某投进去的资金全部被股市大潮淹没,他也因此背上近30万元的债务。
由于黄某履行期限届满之后没有还钱,一些债主便陆续开始登门催债,因他们大多是熟人,黄某觉得尴尬,就常常四处避风头。
债主们对此很纠结,等急了便不再上门,而是直接将他告上法院。庭审中,债主们称黄某的小工艺品厂还在正常经营,要求用工艺品厂的收入来归还债务。黄某则称行情不景气,自己还无力归还如此多的债务。
最终,在法官主持下,债主们和黄某达成调解协议,黄某每月需要归还近两万元。
原本大家以... 阅读全帖
m*******6
发帖数: 11762
28
有发现一个宝贝,中国古代人真是太有智慧了
l***l
发帖数: 291
29
尽干这种挖别人祖宗坟墓的事。总有一天会挖光的。到时候自己的坟被挖。
c***s
发帖数: 70028
30
鞋底针脚分布有疏有密(图片来自汉唐网)
省文物局微博“汉唐网”上昨日发了一张秦代兵马俑鞋底的照片。可以看出当时鞋的不同部位,“针脚”的分布有疏有密,极大增加了防滑耐磨舒适度。被网友狂赞“这是2000年前顶级户外鞋”。
照片上看这是一个跪俑,其中一只鞋完全露出鞋底。可以看出兵马俑鞋底在鞋尖部分易受磨损的部位,细密的针脚保证了鞋的耐磨性,提高了鞋的使用寿命。鞋的中间部位,针脚较为稀疏,以保证穿着更为舒适。鞋跟部分针脚又逐渐细密,增强对湿滑地面的附着力,提高防滑性能。
这样一双兼顾平稳减震、舒适耐磨、防滑抗冲击的特性,俨然是户外鞋的“鼻祖”。微博连发了3次,到昨日下午5时,转发超过千次。点赞者、评论者也非常多,有网友逗趣地说:“蒙恬同款,韩赵魏包邮。”也有网友从专业角度开始解释秦代鞋子的纳底技术相当成熟。
记者获悉,秦代兵马俑的军队士卒和将领已有穿鞋和靴的区别,穿鞋的等级制度也显现出来。据说鞋子分男女也是始自秦代,男人方头,表示阳刚从天;女人圆头,意喻温和圆顺从夫。
m*******e
发帖数: 1431
31
我在西北长大,我们那里黄土高原常常会有“下土”的情况,漫天都是黄的,人呼吸就
有种吸土的感觉,甚至有时候睡觉到半夜突然下土会被憋醒。据说里根访华到秦兵马俑
那天就是那样的天,老人都说老祖宗不想被外国人打扰。但是,那样的天气也绝对不是
雾霾,区别是很大的。
o***s
发帖数: 42149
32
海昏侯墓工地,和很多老资历的考古队员相比,“90后”吴振华(左二)已成为主力队员。他在队里主要负责提取金器。
海昏侯墓考古队里,有一半都是年轻人,他们共同的特征是:男,28岁上下,科班出身,高学历,单身。
这群年轻人久居荒野,工作环境枯燥、清苦,他们专注、细致,也愿意用一种幽默的方式自我解嘲,打发空闲的时光。
网上流传的打油诗,是他们工作、生活、心境的真实写照。
王迪在戏里戏外完全是两个人。
不工作时,与人类沟通已经不能满足他了。和猫、狗说话,和刺猬交流,还经常一溜烟儿似的奔向野地,摘两个柚子回来。
实验室里马上入戏,丰富的面部表情不见了,王迪会板着脸问:“这些是从墓里提取的兵器,从这个现场,你来分析一下它们下葬的层次关系。”
“我猜……”
回答者只说了两个字,就被他打断:“不要用‘我猜’。”
“看到了什么,就记录什么,把自己的判断发表出来,其他的研究人员会来赞同或者是推翻,这就是考古。”
走出实验室,再问他考古是什么,他会告诉你一首打油诗。
嫁人莫嫁考古郎,一年四季到处忙。春夏秋冬不见面,回家一堆脏衣裳……
在海昏侯墓的发掘现场,有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不得不在枯燥、艰苦的工作中寻找乐... 阅读全帖
y***y
发帖数: 198
33
☆─────────────────────────────────────☆
ssbd (小破喵) 于 (Sun Jul 19 04:41:23 2009, 美东) 提到:
去真正感受一下文明的演化
古埃及是偶像崇拜的,那么多猫脸的法老像
古希腊是人格化的神,古希腊人很“自恋”,其雕塑艺术1000多年后的东方甚至无法企
及,其神像也是人格化的,比如丘比特
东方文明很奇特,在佛教大肆传入之前,东方人很少造像,无论人像还是神像。
秦兵马俑,和汉仕女像相对于埃及两河希腊的大规模造像都是后面的事情了,而且兵和仕女都没啥地位。但是,东方人用礼治来统一思想,鼎,编钟,玉器都是很重要的维系文明秩序的纽带
所有这些和理科生所谓的两个基石有关系么,可能有,但是微乎其微
我不喜欢所谓基督徒眼里,耶稣前的“黑暗时代”这种说法
或者是国学家眼里百家争鸣前的“黑暗时代”
但是那种在人类诞生之始就开始逐渐摸索,在距今2000年前左右时,在各个文明发祥地逐步成熟的,那种维系人与人之间,人与天地之间,前辈现世子孙来世之间的道义伦理关系
难道不比逻辑体系,科学实证更接近人类文明的内核
j***g
发帖数: 11325
3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战国时期的人需要学外语吗?
总是有人说现在的北方人是混血,南方才是纯种汉人。
可是如何解释秦兵马俑的长相,那些秦国人可是和现在的北方人长相相似,一点也不象
南方人
B****n
发帖数: 1876
3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中国的史书其实很不可靠
拿史记来说,一方面关于秦始皇陵的细节说的绘声绘色,“穿三泉”啥的。
另一方面,秦兵马俑这么大的工程居然没有任何记载。
想想都很矛盾。
s*****e
发帖数: 16824
3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中国的史书其实很不可靠
可能说明秦兵马俑在秦陵不算是个大工程,所以没记载。秦陵本身的工程量要比兵马俑
大多了。
a**********r
发帖数: 174
3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中国的史书其实很不可靠
秦兵马俑未必是秦始皇陵的。它离秦始皇陵还有一定的距离,又没有很solid的证据证
明是秦始皇陵。这点好像一直有争议。它也许是离秦始皇陵较近的另一个陵墓的一部分。
k***g
发帖数: 7244
3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古代武将功夫哪来的?
车之五兵,戈、殳、戟、酋矛、夷矛。殳和矛是同时存在的。
战国楚墓里出土的殳首就是一个铜套筒(秦兵马俑坑出土的殳首至少还有棱角),曾侯
乙墓这个殳是异端,原来都认为殳应该没有尖锋,但是曾侯乙这个有,开始把这个东西
认作矛了,后来发现上面写了“曾侯(钺的右边再加一个邑字旁)之用殳”这个几个字
,才确定是殳,大概因为是诸侯用的东西,更考究些。
e********3
发帖数: 18578
39
除了秦兵马俑以外,其他出土的同时代雕塑,不值一哂,而且希腊罗马的青铜半身像大
量留存于世,现在中国秦汉时期有什么类似的金属塑像保留在博物馆里面?
e********3
发帖数: 18578
40
建材不好,建不好质量好和耐久的建筑物,这个不很显然的吗?不然干嘛秦兵马俑不用
木头竹子雕呢?
ro
发帖数: 217
41
http://www.cosmosmagazine.com/node/2909/full
目前在兵马俑身上发现的五彩斑斓的颜色中,几乎所有颜料都与古代欧洲人提取的天
然色料相同,只有一种紫颜色是大自然中没有的,那就是硅酸铜钡(BaCuSi2O6)。美国
科学家、史密森尼博物馆的伊丽莎白·菲兹胡(Elisabeth West FitzHugh)等人1992年
第一次从汉朝的俑器上发现了硅酸铜钡,便称之为“汉紫”。而后又发现其在秦兵马俑
身上被大量使用,所以现在人们普遍认为,称作“中国紫”可能更为合适。
非天然颜料在古代并不多见,特别是蓝紫色,堪称稀罕。迄今为止只有三种人造蓝紫色
被确认是出现于工业社会以前,分别是埃及蓝、中国蓝和中国紫、玛雅蓝,但它们的化
学成分却不尽相同。由于前两者都是二价碱土金属+铜硅酸盐结构,2000年,苏黎世大
学配位化学研究所教授海因茨·伯克(Heinz Berke)发表文章提出中国蓝或中国紫源自
于埃及蓝,认为这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最早证据之一。
http://www.cysw.net/html/6/2008-8-11/3786.html
T*****y
发帖数: 18592
42
远的不说
至少已经发掘出来的秦兵马俑看
秦灭六国的战争中
步兵是彻底的主力
骑兵是主要辅助兵种
车兵再次之
可能只是指挥、仪仗作用
N********w
发帖数: 132
4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悲哉 我汉
秦兵马俑的体型面貌就是古代汉人的标本, 亡了国的辫子民族想诽谤汉人什么啊?
满洲人被蒙古人,俄人,日本人先后H统治过,都不知道是谁了!所以溥仪要率领全体
满人跪认日本人做祖宗,搞日满同源,都是天照大伸的子孙。 哈哈。。。
q*****g
发帖数: 245
44
秦始皇,这个第一个统一中国的皇帝,殁于公元前210年,葬于陵墓的中心,在他陵墓
的周围 环绕着那些著名的陶俑。结构复杂的秦始皇陵是仿照其生前的都城——咸阳的
格局而设计建造的。那些略小于人形的陶俑形态各异,连同他们的战马、战车和武器,
成为现实主义的完美杰作,同时也保留了极高的历史价值。
一、能不能建造一个跨度500米以上的大棚?
先 看第一个不能挖的前提,即秦始皇陵的封土也就是民间说的坟有多大规模?《汉书·
楚元王列传·附刘向传》上说:“其高五十丈,周回五里有余。”秦时一尺约为 现代
23厘米,五十丈即约115米。秦时一里为414米,五里约为2070米,这大概就是秦始皇陵
当初的规模。可是经过两千多的自然的侵蚀和人为的剥削, 现存的封土比原来的封土
缩小了。前几年秦俑考古队为了了解原来封土堆积的实际大小,进行过钻探。发现原来
的封土基础部分,近似方形。周长与《汉书》说的 “周回五里有余”的数据相近,为
2000米,南北长515米,东西宽485米。这样的话,我们在发掘前首先应当建造一个跨度
不能小于500米的保护大棚, 如果不能建造500米跨径的大棚,挖掘秦陵简直就是不可
能的。
众所... 阅读全帖
z****3
发帖数: 396
45
“中国陕西省——韩国合作周”活动在韩国首都汉城引起广泛关注,一股中国陕西热潮弥漫在汉城的街头巷尾。
韩国首都汉城当地时间下午2:00,“中国陕西省——韩国合作周”开幕仪式在华灯璀璨的汉城洲际酒店隆重举行。第二天,韩国著名杂志《朝鲜周刊》发表了专题介绍“中国陕西省——韩国合作周”的副刊,指出秦兵马俑系韩国人所制。文章首先详陈了陕西的风土习俗以及陕西与韩国不断发展的经贸关系。周刊指出,近年来,随着中韩合作伙伴关系深入发展,陕西与韩国经贸合作日益密切,投资贸易增长速度很快,韩国已成为陕西入境旅游第3大客源国。1至6月,陕西与韩国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1.6亿美元,同比增长了33%。
同时在该副刊的历史论述章节“昔日的荣光-韩国与兵马俑”部分,《朝鲜周刊》强调中国陕西省引以为傲的秦王兵马俑,其制作过程也与韩国休息相关。
韩国金安顺历史咨询机构东亚史学研究专员薛和宏指出,中国先秦时期朝鲜半岛汉江下游的国度-马韩已流传有类似的人偶制作技术,其中有大量出色的手工艺人被秦王征招。秦王15年(公元前210年),秦付重金使马韩开国大郡安排4000余人赴秦,在现陕西西安地界烧制人偶。按照协议,其中半数准... 阅读全帖
K**********n
发帖数: 10466
46
木头弩?
威力不大啊!
a***e
发帖数: 27968
47
弦长1.2米
K**********n
发帖数: 10466
48
上面刻着线长1.2米了?
这东西可能过了几千年膨胀了。
h***i
发帖数: 3844
49
难道不是萎缩了?
K**********n
发帖数: 10466
50
进水了会膨胀。
再说,说不定鉴定结果是这是床弩,哈哈哈哈
1 2 3 下页 末页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