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p 发帖数: 79 | 1 10月8日,在河北科技大学那间实验室里再见到韩春雨时,虽然身处“论文造假”“多
人重复实验失败”的争议旋涡,但他看起来十分平静,依然侃侃而谈,并不时反问记者
:“你觉得我要是造假了,我还能这么淡定?”他说,有人在网上说,韩春雨现在怎么
睡得着?“我告诉你,我睡得很好”。
当日下午,科技日报记者在石家庄对韩春雨进行了独家专访,以下为采访实录:
科技日报:现在有一些实验室表示无法重复您的实验,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韩春雨:我现在也在研究别人为什么会重复实验失败,但还没有科学的结论,我私
底下可以说一些猜测的原因,比如可能是材料污染,但是科学的结论还要等一段时间。
科技日报:您自己重复过这个实验吗?
韩春雨:当然,论文发表之前按要求重复过实验,论文发表后也重复过。
科技日报:那为什么不架起360度摄像头,在监控环境下将实验重复一遍呢?
韩春雨:这是有罪推论,我觉得没必要。日本的小保方晴子是没有一家实验室重复
出来,而我这个实验已经有人重复出来,连《自然》的记者David都调查过了,我为什
么要自证清白,自己有病吗?
(注:《自然》杂志亚太通讯员David Cyranoski于今年8月采写报道,... 阅读全帖 |
|
L*****d 发帖数: 5093 | 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1vrH2lbn2o&t=302s
文字版:科技日报总编刘亚东:除了那些核心技术,我们还缺什么?
各位嘉宾、各位朋友、各位同事,下午好!
2018年4月16日,中兴事件的新闻在网上爆棚。三天以后,4月19日,《科技日报》一版
头条强势推出新专栏“亟待攻克的核心技术”,开篇以“是什么卡了我们的脖子”为引
题,报道了中国在高端芯片制造所需要的顶级光刻机方面的落后状况。
我在新媒体上推介了这个栏目和这篇报道,很多朋友和新闻同行都评论说,《科技日报
》这组报道策划得很及时。我很“谦虚”地回复人家:不是很及时,是很超前!
事实上,今年三月“两会”一过,《科技日报》就开始策划和组织这组报道,当时的舆
论氛围还是“厉害了我的国”。《科技日报》认为,公众有必要了解更多的东西,尤其
应该知道,“我的国”也有不“厉害”的地方,甚至还受制于人!
由于想把开栏篇打造成“样板间”,我们毙了好几篇稿子,有些稿子还在反复修改和打
磨,以至于这个栏目迟迟没有推出,直到中兴事件爆发。到今天为止,这个栏目已经推
出29期。换句话说,我们已经对各个行业的29... 阅读全帖 |
|
l*****y 发帖数: 2522 | 3 科技日报总编批“中国第一论”:忽悠领导、忽悠公众、忽悠自己 ... ..
作者:孟宪瑞
科技日报总编辑刘亚东做了主题演讲,在详细介绍《科技日报》“亟待攻克的核心
技术”系列报道的出台背景和意义之外,还详细说明了在那些核心技术之外,我们还缺
的到底是什么?
刘亚东提到,“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的科学技术取得了长足进步,这些举世瞩目
的成绩当然值得肯定,但是我们更应该看到差距和不足。我们今天一些喜大普奔的科技
成就,比如大飞机,人家半个多世纪前就有了。我们今天一些正在苦苦攻关的重大项目
,比如载人登月,美国1969年就已大功告成,明年整整50年。这些都是看得见、摸得着
的差距。”
科技日报总编刘亚东针对网上的一些“中国第一”等宣传论调,刘亚东表示“中国
的科学技术与美国及其他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这本来是常识,不是问题。可
是,国内偏偏有一些人,一会儿说“新四大发明”,一会儿说“全面赶超”、“主体超
越”,“中国现在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都分别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
,还算得有整有零,说得有鼻子有眼儿。明明是在别人的地基上盖了房子,非说自己有
完全、...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4 “这是中国学术生态节点性事件,需要科学共同体认真对待,我们此前通过多种方式致
信河北科技大学校长孙鹤旭,但似乎收效甚微,所以选择公开这封信。”11日,北京生
命科学研究所副所长邵峰向科技日报记者表示。
在来自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等多家科研院所的13位课题组负责人实名公开表示无法重
复韩春雨的NgAgo基因编辑新技术的实验后,《知识分子》主编、北京大学讲席教授饶
毅和邵峰公开了这封信。
事实上,他们早在9月初就尝试与孙鹤旭校长沟通。饶毅向科技日报记者透露,他们于9
月7日给孙鹤旭发邮件。邮件写道,他们属于今年5月第一批对韩春雨的科研工作给予正
面评价的科学工作者。初期,鉴于韩春雨的工作经过严格的同行评议,发表在严肃的国
际学术期刊《自然·生物技术》(Nature Biotechnology)上,且未有同行看出明显问
题,根据他们的学术背景,按照国际学术惯例正面肯定了韩春雨的工作。后来,国内外
陆续有很多学者宣告无法成功使用韩春雨的这项新技术,对韩春雨的这项工作提出质疑
,给韩春雨本人、河北科技大学乃至中国生物学研究带来了很大影响,且这些质疑一直
未得到来自韩春雨及其团队的正面和有说服力的... 阅读全帖 |
|
c*********d 发帖数: 9770 | 5 http://news.ifeng.com/a/20170701/51355975_0.shtml
2017年07月01日20:55:43来源:科技日报
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算出”党员思想状况“智慧红云”开启党建工作新模式
陈伟本报记者盛利
未来,基层党员的思想状况,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影响力、战斗力等堡垒作用,将不
再是抽象、模糊的“印象分”,而是一套可以通过基于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评测进行
辅助判断的党建指数体系。
“七一”前夕,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四川行政学院与电子科技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国
内首个“电子信息+智慧党建”标杆项目“智慧红云”建设迈出新步伐。“我们将把党
员连到网上、把组织建在云端,用数据实现精准,用智能实现预测,在数据空间助力党
建、组织建设的信息化、数据化和智慧化。”电子科技大学成都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陆川
说。
迈出“智慧党建”的“未来两步”
作为国内首个“电子信息+智慧党建”项目,“智慧红云”诞生于2012年,基于电子科
技大学副校长杨晓波教授首创的数据型组织(CDO)理论提出。“CDO数据型组织,是通
过构建组织的数据空间,提高组织的自记忆、自判断、自预测能力,...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6 科技日报:公众科学精神匮乏,转基因争议退化成口水战
科技日报
2018-06-14 07:31
字号
如果你想在饭桌上吵架,或让大家陷入尴尬的沉默,可以聊聊转基因。前几天《自然》
旗下一本杂志发表的《转基因食品公众认知:中国消费者调查》显示,中国公众挺转、
中立和反转比例分别为11.9%、46.7%和41.4%。
围绕转基因的纷争,显示出我们民族还相当欠缺科学精神,具体说来,分三个方面。
第一,我们发言习惯于对人不对事,让中国的转基因争议“有争没议”,退化成口水战
。科学离不开质疑,当人们乐于提出质疑和回应质疑,就会合作出精彩的辩论,增进各
方的知识。遗憾的是,我们的日常生活缺乏质疑。大家习惯了无人抬杠的融洽。一旦有
人质疑,就引发情感不适,继而是揣度动机,接下来是人身评判和激怒彼此。
围绕转基因的争吵往往如此:反方称挺方拿了外国公司的钱,想让民族断子绝孙,挺方
称反方愚昧、科盲(不是每个人都会人身攻击,但大体如此)。试问:某人受贿或科盲
,与其意见真假,是何关系?答案是并无关系。执着于诘问动机和人品,说明我们对“
只谈事实”的科学精神还很陌生。
第二,我们缺乏好奇心,这使得我们对眼下... 阅读全帖 |
|
g**1 发帖数: 10330 | 7 科技日报:中科院国产22纳米光刻机治不了咱们的“芯”病
高博/科技日报
2018-12-03 07:39
字号
11月29日,中科院研制的“超分辨光刻装备”通过验收。消息传着传着,就成了谣言—
—《国产光刻机伟大突破,国产芯片白菜化在即》《突破荷兰技术封锁,弯道超车》《
厉害了我的国,新式光刻机将打破“芯片荒”》……
笔者正好去中科院光电所旁听此次验收会,写了报道,还算熟悉,无法苟同一些漫无边
际的瞎扯。
中科院研制的这种光刻机不能(像一些网媒说的)用来光刻CPU。它的意义是用便宜光
源实现较高的分辨率,用于一些特殊制造场景,很经济。
先解释下:光刻机不光是制造芯片用。一张平面(不论硅片还是什么材料)想刻出繁复
的图案,都可以用光刻——就像照相,图像投在感光底片上,蚀掉一部分。半个多世纪
前,美国人用这个原理“印刷”电路,从而有了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
为了节能和省硅料,芯片越做越小,逼得光刻机越做越极端。线条细到一定程度,投影
就模糊了。要清晰投影,线条粗细不能低于光波长的一半。顶尖光刻机用波长13.5纳米
的极紫外光源,好刻10纳米以下的线条。
但稳定的、大功率的极紫外光源很难造... 阅读全帖 |
|
g**1 发帖数: 10330 | 8 国产22纳米光刻机治不了咱们的“芯”病
分享到:
2018-12-03 08:25:08字号:A- A A+来源:科技日报
关键字: 国产22纳米光刻机国产芯片
11月29日,中科院研制的“超分辨光刻装备”通过验收。消息传着传着,就成了谣言—
—《国产光刻机伟大突破,国产芯片白菜化在即》《突破荷兰技术封锁,弯道超车》《
厉害了我的国,新式光刻机将打破“芯片荒”》……
笔者正好去中科院光电所旁听此次验收会,写了报道,还算熟悉,无法苟同一些漫无边
际的瞎扯。
中科院研制的这种光刻机不能(像一些网媒说的)用来光刻CPU。它的意义是用便宜光
源实现较高的分辨率,用于一些特殊制造场景,很经济。
先解释下:光刻机不光是制造芯片用。一张平面(不论硅片还是什么材料)想刻出繁复
的图案,都可以用光刻——就像照相,图像投在感光底片上,蚀掉一部分。半个多世纪
前,美国人用这个原理“印刷”电路,从而有了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
为了节能和省硅料,芯片越做越小,逼得光刻机越做越极端。线条细到一定程度,投影
就模糊了。要清晰投影,线条粗细不能低于光波长的一半。顶尖光刻机用波长13.5纳米
的极紫外光源,好刻10纳... 阅读全帖 |
|
j*****x 发帖数: 206 | 9 科技日报:您的意思是您已经明确知道有人已经重复出来了是吗?方便告诉我们具
体是谁么?是国内科学家还是国外科学家?
韩春雨:是的,我当然知道,但不能告诉你,说出来了那些人就会受到骚扰。那些
说不能重复的人不也都是匿名么?
科技日报:现在有重复失败的科学家向我们表示愿意实名。
韩春雨:那就让他们实名说呗,他们要是愿意实名出来,我们就让重复实验成功的
人实名出来。
----
请没有重复出来的人实名一下吧。 |
|
F****8 发帖数: 289 | 10 实名的已经很多了。蔡博士,澳洲哥,等等。
: 科技日报:您的意思是您已经明确知道有人已经重复出来了是吗?方便告诉我们具
: 体是谁么?是国内科学家还是国外科学家?
: 韩春雨:是的,我当然知道,但不能告诉你,说出来了那些人就会受到骚扰
。那些
: 说不能重复的人不也都是匿名么?
: 科技日报:现在有重复失败的科学家向我们表示愿意实名。
: 韩春雨:那就让他们实名说呗,他们要是愿意实名出来,我们就让重复实验
成功的
: 人实名出来。
: ----
: 请没有重复出来的人实名一下吧。
|
|
发帖数: 1 | 11 2018-06-24 17:27 环球时报
《科技日报》总编辑刘亚东日前一篇演说引发网上热评。刘亚东表示,中国的科学
技术与美国及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这本来是常识,不是问题。可是国内偏有
一些人,一会儿说“新四大发明”,一会儿说“全面赶超”,成为“世界第一”,说得
有鼻子有眼,而中国实际上是在别人的地基上盖房子。
刘亚东指出,我们今天一些喜大普奔的科技成就,比如大飞机,人家半个多世纪前
就有了。我们今天一些正在苦苦攻关的重大项目,比如载人登月,美国1969年就已大功
告成,这些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差距。这位总编辑批评舆论对此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刘亚东强调“弯道超车”是个伪命题,认为它成了投机取巧的代名词。他批评浮躁
和浮夸是中国科技界流行的瘟疫,很多科技工作者耐不住寂寞,坐不了冷板凳,总想走
捷径。
刘是21日在中国科技会堂发表这一演讲的。经媒体报道和互联网传播,他的演讲成
为舆论场的一个热点,并受到广泛支持。很多人赞扬他“敢说真话”,称赞其演讲“振
聋发聩”。
刘的演讲可谓是舆论场近段时间对中国能力反思的一种代表性声音,这波反思是中
美贸易战、特别是美国用停止供货对中兴通讯...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12 20180123_15167604489281.jpg
20180123_15167604481932.jpg
据《科技日报》1月24日报道,1月23日,我国首颗高通量通信卫星实践十三号在轨
交付,正式投入使用。
记者从国防科工局、国家航天局了解到,该卫星是我国技术试验、示范应用和商业
运营成功结合的典范,突破了制约我国航天技术跨越发展的诸多瓶颈技术,在轨开展一
系列试验应用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为“宽带中国”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投入使用后,
它将被纳入“中星”卫星系列,命名为“中星十六号”。
于2017年4月12日发射的实践十三号,创造了我国及世界通信卫星多个“首次”。
该卫星总设计师李峰介绍,实践十三号首次在我国通信卫星上应用Ka频段宽带技术
,通信总容量达20Gbps,超过了我国已研制发射的通信卫星容量总和;首次在国际上开
展高轨卫星与地面的双向激光通信试验,速率最高达到5Gbps,使我国成为国际上首个
掌握该项技术的国家;首次在我国高轨长寿命通信卫星上工程化应用地球敏感器、Ka频
段宽带接收机等国产化产品,实现了卫星关键核心单机的自主可控;首次在我国卫星上
配置电推进分系统来完成全... 阅读全帖 |
|
|
M********t 发帖数: 5032 | 14 为什么说木星是太阳
系内最大的“情种”
科技日报
ugmbbc
1天1小时前
作为太阳系内最特殊的气态巨行星,木星一直以来都勾起了人们的无限遐想。据美国
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消息,“朱诺”号木星探测器历经5年旅程,终 于不辱使命,
将于美国东部时间7月4日晚进入木星轨道,人类得以更近距离地与木星亲密接触。“块
头”大、自转快、磁场强、大红斑最有名、自带光环、卫星 “情人”最多……
作为太阳系内最特殊的气态巨行星,木星一直以来都勾起了人们的无限遐想。据美国国
家航空航天局(NASA)消息,“朱诺”号木星探测器历经5年旅程,终于不辱使命,将
于美国东部时间7月4日晚进入木星轨道,人类得以更近距离地与木星亲密接触。那么,
木星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值得科学家们跨越数百年时间、跨越数亿万公里的空间
,苦苦追寻呢?
“块头”最大
据NASA官网介绍,木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体积最大、自转最快的行星,从内向外的第
五颗行星。木星的赤道约为14.3万公里。木星如此大,太阳系内所有其他行星都能塞进
木星里面,木星“大肚”能容超过1000颗行星。木星的质量是地球质量的318倍,是太
阳系内所有其他... 阅读全帖 |
|
j****u 发帖数: 1413 | 15 转自:http://www.ustcif.org/news/?id=537
《科技日报》2009年4月7日刊登报道《中国科大首聘“新创讲席教授”》,以下为新闻
全文。
本报讯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首次聘任“新创讲席教授”,在量子信息领域取得开创
性成果的潘建伟教授和神经生物学家、生物物理学家毕国强教授入选,他们将全时在学
校工作,每年至少在学校讲授一门本科生基础课程。“新创讲席教授”由中国科大校友
新创基金会出资,双方共同按照国际化标准和程序择优遴选,其正式运作开创了校友组
织在一流高校设立讲席教授的先例。
讲席教授制度是西方著名大学争夺一流师资、提高教育和科研实力的重要手段之一,通
常,讲席教授职位的拥有者是国际同行公认的知名学者。潘建伟教授及其团队在多粒子
操纵及应用等研究方向上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在量子通信实验方面是国际上处于领先地
位的小组之一。近年来,其系列实验和理论成果曾 4次入选欧洲物理学会等国际学术组
织评选的年度十大进展,5次入选两院院士评选的年度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毕国强教授
近年来在国际最权威的《科学》《自然》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被引用1600余次
,其中六篇 |
|
q**w 发帖数: 782 | 16 2011国内国际十大科技新闻评选揭晓
12月29日,由《科技日报》主办、隆力奇生物科技股份公司协办,部分两院院士、中央
主流新闻媒体负责人、资深科技记者和新闻网站主编共同评选出的2011年国内国际十大
科技新闻在京揭晓。部分入选者代表应邀对新闻进行了现场解读。
此次入选的2011年国内十大科技新闻,既有如歼20试飞成功这样体现我国航空工业巨大
进步的创新成果,也有如我国首次撤销国家科技奖这样引起全社会关注的科技事件,更
有如屠呦呦这样默默无闻赢得世界同行尊重的科学家。而入选的国际十大科技新闻则挑
战了人类认识自然、认识自己的极限,顶尖的科技成果让诸多不可能成为了可能。
入选的2011年国内十大科技新闻,以时间顺序排列,分别是:
1、歼20试飞成功,体现中国航空工业巨大进步;
2、对学术造假说NO,我国首次撤销国家科技奖励;
3、三颗卫星相继发射,“北斗”导航系统正式试运行;
4、我国证实体细胞可被诱导直接转化成肝脏细胞;
5、我国首座快中子反应堆成功实现并网发电;
6、“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首破5000米深度纪录;
7、“嫦娥二号”到达拉格朗日L2点,我国首次实现对月球更远的太空进行探测... 阅读全帖 |
|
g******s 发帖数: 3056 | 17 科技日报影响因子多少?评 tenure 有用么? |
|
S**********e 发帖数: 620 | 18 写个小段子,娱乐下。
昨夜寒雨不停,虽然不大,但偶尔的惊雷却格外唬人。不过,河北柯达韩主席的小实验
室却格外安静,他躺在实验室地铺上,辗转未能入眠。想想马上要告别他的301304了,
但是是到对面还在打地基的春雨楼,还是去燕城呢...
回想起来过去的十年,学术上虽然没有什么建树,但是确是我韩某人幸福的十年。自己
对科学的热爱,对教育学生的热情,偶尔沏一壶马连道的茶,读上两篇充满迷幻的
science,然后再拿下古琴,弹上一曲卧虎藏龙,多么美好的科研生活阿!然而,今年的
阿狗,却让这十年的他一去不回头了。如今他最喜欢做的事情是没人的时候,把古琴拿
到细胞间弹诸葛亮的空城计, 那样可以把他的心释放出来。所以细胞污染也比较频繁些
,阿狗第二张专辑也痴痴没有进展。
虽然经费不再犯愁,各种荣誉也越来越多,拜访的女学生也越来越漂亮,但是他的白头
发却越来越多。想到这些,他不禁哼起了小时候听到他爸爸的好朋友着名红学家周先生
教他的那首歌,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影响因子忘不了!
古今贝尔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自然基金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 阅读全帖 |
|
c*********d 发帖数: 9770 | 19 裸嘢李 裸嘢李 微信号 gzh54446700
功能介绍
传播法律常识,解答法律咨询。
图文皆源自网络,图片上的水印@裸嘢李是微信公众号系统自动添加,并不代表@裸嘢李
对图文拥有版权。特此申明。
本帖转发了三个帖子:
之一:刘亚东:除了那些核心技术,我们还缺什么?
之二:光刻机、操作系统、芯片、PA等35项卡脖子技术,只是冰山一角!震撼!
之三:中国包揽德国抄袭奖前10名!还得了特设的“鬣狗奖”
无论你认为你的国或者我的国厉害了还是利害了,都值得好好读读冷静思考思考。
@裸嘢李
之一:刘亚东:除了那些核心技术,我们还缺什么?
6月21日下午,“是什么卡了我们的脖子 • 亟待攻克的核心技术” 科学传播沙
龙在中国科技会堂召开。科技日报总编辑刘亚东做了主题演讲,在详细介绍《科技日报
》“亟待攻克的核心技术”系列报道的出台背景和意义之外,还详细说明了在那些核心
技术之外,我们还缺的到底是什么?全文如下。
《科技日报》总编辑刘亚东
各位嘉宾、各位朋友、各位同事,下午好!
2018年4月16日,中兴事件的新闻在网上爆棚。三天以后,4月19日,《科技日报》一版
头条强势推出新专栏“亟待... 阅读全帖 |
|
t******t 发帖数: 15246 | 20 专访罗德隆:国际热核聚变研究的中国力量
H_T_T_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6/248495-1.shtm
耗资100多亿欧元,吸引世界顶尖科学家参加,参与各方人口总和超过全球人口的一半
…… 在这个本世纪最为雄心勃勃的能源科技合作项目——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
)计划中,中国正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今年秋天,由我国承担的ITER计划任务中的首个导体采购包可望出关,运往目的地。“
我们对其质量、性能有信心。”中国国际核聚变能源计划执行中心副主任罗德隆表示,
在ITER计划中,中国研制的ITER超导导体、屏蔽包层等部件的性能在参与7方中处于领
先地位,部分采购包进展处于前列。
ITER计划最新进展怎样?中国承担项目完成进度如何?我国培养核聚变人才将如何发力
?日前,中国国际核聚变能源计划执行中心副主任罗德隆接受科技日报记者专访,解答
了相关热点问题。
“中方承担采购包基本涵盖了ITER核心部件,工作进展顺利”
科技日报:听说您刚参加了在法国总部召开的ITER组织理事会管理咨询委员会,能否介
绍一下ITER计划项目工程的最新进展。
罗德隆... 阅读全帖 |
|
F*V 发帖数: 3978 | 21 发信人: thinknet (我是云),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ITER 中国力量获得承认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Jun 20 12:11:06 2011, 美东)
专访罗德隆:国际热核聚变研究的中国力量
H_T_T_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6/248495-1.shtm
耗资100多亿欧元,吸引世界顶尖科学家参加,参与各方人口总和超过全球人口的一半
…… 在这个本世纪最为雄心勃勃的能源科技合作项目——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
)计划中,中国正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今年秋天,由我国承担的ITER计划任务中的首个导体采购包可望出关,运往目的地。“
我们对其质量、性能有信心。”中国国际核聚变能源计划执行中心副主任罗德隆表示,
在ITER计划中,中国研制的ITER超导导体、屏蔽包层等部件的性能在参与7方中处于领
先地位,部分采购包进展处于前列。
ITER计划最新进展怎样?中国承担项目完成进度如何?我国培养核聚变人才将如何发力
?日前,中国国际核聚变能源计划执行中心副主任罗德隆接受科技日报记者专访,解答
了相关热... 阅读全帖 |
|
s*****V 发帖数: 21731 | 22 6月21日下午, “是什么卡了我们的脖子 • 亟待攻克的核心技术” 科学传播沙
龙在中国科技会堂召开。科技日报总编辑刘亚东做了主题演讲,在详细介绍《科技日报
》“亟待攻克的核心技术”系列报道的出台背景和意义之外,还详细说明了在那些核心
技术之外,我们还缺的到底是什么?全文如下。
《科技日报》总编辑刘亚东
各位嘉宾、各位朋友、各位同事,下午好!
2018年4月16日,中兴事件的新闻在网上爆棚。三天以后,4月19日,《科技日报》一版
头条强势推出新专栏“亟待攻克的核心技术”,开篇以“是什么卡了我们的脖子”为引
题,报道了中国在高端芯片制造所需要的顶级光刻机方面的落后状况。
我在新媒体上推介了这个栏目和这篇报道,很多朋友和新闻同行都评论说,《科技日报
》这组报道策划得很及时。我很“谦虚”地回复人家:不是很及时,是很超前!
事实上,今年三月“两会”一过,《科技日报》就开始策划和组织这组报道,当时的舆
论氛围还是“厉害了我的国”。《科技日报》认为,公众有必要了解更多的东西,尤其
应该知道,“我的国”也有不“厉害”的地方,甚至还受制于人!
由于想把开栏篇打造成“样板间”,我们毙了好几篇... 阅读全帖 |
|
c***l 发帖数: 2490 | 23 http://news.ifeng.com/a/20161010/50077341_0.shtml
10月8日,在河北科技大学那间实验室里再见到韩春雨时,虽然身处“论文造假”“多
人重复实验失败”的争议旋涡,但他看起来十分平静,依然侃侃而谈,并不时反问记者
:“你觉得我要是造假了,我还能这么淡定?”他说,有人在网上说,韩春雨现在怎么
睡得着?“我告诉你,我睡得很好”。
当日下午,科技日报记者在石家庄对韩春雨进行了独家专访,以下为采访实录:
科技日报:现在有一些实验室表示无法重复您的实验,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韩春雨:我现在也在研究别人为什么会重复实验失败,但还没有科学的结论,我私底下
可以说一些猜测的原因,比如可能是材料污染,但是科学的结论还要等一段时间。
科技日报:您自己重复过这个实验吗?
韩春雨:当然,论文发表之前按要求重复过实验,论文发表后也重复过。
科技日报:那为什么不架起360度摄像头,在监控环境下将实验重复一遍呢?
韩春雨:这是有罪推论,我觉得没必要。日本的小保方晴子是没有一家实验室重复出来
,而我这个实验已经有人重复出来,连《自然》的记者David都调查过了,我为什么要
自... 阅读全帖 |
|
n****4 发帖数: 12553 | 24 10月8日,在河北科技大学那间实验室里再见到韩春雨时,虽然身处“论文造假”“多
人重复实验失败”的争议旋涡,但他看起来十分平静,依然侃侃而谈,并不时反问记者
:“你觉得我要是造假了,我还能这么淡定?”他说,有人在网上说,韩春雨现在怎么
睡得着?“我告诉你,我睡得很好”。
当日下午,科技日报记者在石家庄对韩春雨进行了独家专访,以下为采访实录:
科技日报:现在有一些实验室表示无法重复您的实验,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韩春雨:我现在也在研究别人为什么会重复实验失败,但还没有科学的结论,我私
底下可以说一些猜测的原因,比如可能是材料污染,但是科学的结论还要等一段时间。
科技日报:您自己重复过这个实验吗?
韩春雨:当然,论文发表之前按要求重复过实验,论文发表后也重复过。
科技日报:那为什么不架起360度摄像头,在监控环境下将实验重复一遍呢?
韩春雨:这是有罪推论,我觉得没必要。日本的小保方晴子是没有一家实验室重复
出来,而我这个实验已经有人重复出来,连《自然》的记者David都调查过了,我为什
么要自证清白,自己有病吗?
(注:《自然》杂志亚太通讯员David Cyranoski于今年8月采写报道,... 阅读全帖 |
|
w********h 发帖数: 12367 | 25 贺德方:正确解读科技论文统计数据至关重要
科技论文是科学研究产出的一个重要方面,科技论文统计数据是反映国家科技事业
发展和进步的一把尺子。近日有媒体报道称:我国科技人员发表的期刊论文数量,已经
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这些科技论文的平均引用率排在世界100名开外。
这些数据是否准确?“十一五”期间我国SCI论文数量和质量究竟如何?如何正确
解读和使用科技论文统计数据?带着上述问题,科技日报记者独家专访了中国科学技术
信息研究所所长贺德方研究员。
科技日报:中国科技人员发表的期刊论文数量已经世界第一了吗?
贺德方:首先,我想说明的是,国际上是用SCI(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评价基础
研究成果、用EI(工程索引)数据库评价工程技术应用成果的。在进行科技论文国家间
比较时,为保证在同一个范畴内的可比性,科研管理领域和科学计量学领域广泛认可和
采用SCI数据库作为统计数据源,科技人员在非SCI收录的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是不列入
统计范围的。
SCI始建于1961年,它收录了经过遴选的世界各国重要科技期刊上发表的论文,也
就是大家常说的“SCI论文”。截至2010年,... 阅读全帖 |
|
b*****d 发帖数: 61690 | 26 体制内震撼发声:“新四大发明”忽悠了领导忽悠了公众忽悠了自己
这是体制内科技意见领袖首次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值得一看。
6月21日,“是什么卡了我们的脖子 ? 亟待攻克的核心技术” 科学传播沙龙在中
国科技会堂召开。科技日报总编辑刘亚东一反更多传统媒体对于中国的“大国论”,更
多反思我们的科技缺的到底是什么?他也首次对之前被广泛追捧的“新四大发明”(分
别是: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提出了批评,认为这些论调忽悠了领导忽悠了
民众,这也是体制内科技意见领袖首次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
在演讲中,刘亚东称中国的科学技术与美国及其他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
这本来是常识,不是问题。可是,国内偏偏有一些人,一会儿说“新四大发明”,一会
儿说“全面赶超”、“主体超越”,“中国现在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都分
别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还算得有整有零,说得有鼻子有眼儿。
他表示那些把中国建设成就夸大其词的與论,无论出于什么动机,都有百害而无一
利,其结果是误国害民。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的科学技术取得了长足进步,这些举世瞩目的成绩当然值得
肯定,但是我们更应该看到差距和不足。同时他...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27 21日下午, “是什么卡了我们的脖子 • 亟待攻克的核心技术” 科学传播
沙龙在中国科技会堂。
6月21日下午, “是什么卡了我们的脖子 • 亟待攻克的核心技术” 科学传
播沙龙在中国科技会堂召开。科技日报总编辑刘亚东做了主题演讲,在详细介绍《科技
日报》“亟待攻克的核心技术”系列报道的出台背景和意义之外,还详细说明了在那些
核心技术之外,我们还缺的到底是什么?全文如下。
《科技日报》总编辑刘亚东
各位嘉宾、各位朋友、各位同事,下午好!
2018年4月16日,中兴事件的新闻在网上爆棚。三天以后,4月19日,《科技日报》
一版头条强势推出新专栏“亟待攻克的核心技术”,开篇以“是什么卡了我们的脖子”
为引题,报道了中国在高端芯片制造所需要的顶级光刻机方面的落后状况。
我在新媒体上推介了这个栏目和这篇报道,很多朋友和新闻同行都评论说,《科技
日报》这组报道策划得很及时。我很“谦虚”地回复人家:不是很及时,是很超前!
事实上,今年三月“两会”一过,《科技日报》就开始策划和组织这组报道,当时
的舆论氛围还是“厉害了我... 阅读全帖 |
|
S*********4 发帖数: 5125 | 28 我的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将架空中国廉价劳动力的预言正在兑现。
==——————————————————————————-
过去靠中国工人 机器人只要30秒(图)
文章来源: 观察者 于 2018-05-05 07:57:14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
代表本网立场!
打印本新闻 (被阅读 13321 次)
在近期中美贸易谈判中,中国制造业升级计划——“中国制造2025”受到美方的高度关
注。与此同时,在大陆的另一端,一个欧洲国家的制造业升级计划已令当地“初尝甜头
”。
据科技日报4月26日报道,近期,2018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在德国开幕,此次展会围绕的
核心之一是“工业4.0”。报道称,随着工业4.0战略的实施,越来越多外迁的德国企业
开始回归。德国一份研究调查认为,自2000年以来,德国制造业出现回归本国趋势,目
前约有3%的海外企业已经回归,其中就包括在中国的企业。
其中一组数据引人关注,随着引进机器人,一家制造玩具模型的德国企业生产效率大大
提高,过去需要大量中国工人手工制作的车模,现在30秒就能制造一个。
德国工业1/4的机器设备已经联网或准备联网
科技日报表示,在此次... 阅读全帖 |
|
i*****s 发帖数: 4596 | 29 中国特异功能20年(一)
作者:涂建华
1979年
3月11日,《四川日报》报道:《大足县发现一个能用耳朵辨认字的儿童,省有关科研
部门已采取措施,对这一现象进行科学研究》,报道称:“大足县最近发现一个能用耳
朵辨认字、鉴别颜色的儿童。经反复考查,确有其事。”“唐雨耳朵的奇异功能能是罕
见的,人类生理学又增加了新的研究内容。”“省委负责同志到了当地,接见了唐雨及
其家属,了解了实况。省有关科研部门对此已采取措施进行科学研究。”
3月13日始至20日,四川医学院对“唐雨认字”进行了测试、考察,认为唐雨耳朵认字
是假的。调查称:“唐雨出身于一个农村家庭,现年12周岁。从5、6岁起,经常扯谎,
并以为乐。现已学会抽烟。第一次‘用耳认字’就是为骗取别的孩子的香烟开始的。”
“我们对唐雨做了25次试验,他有时用耳朵‘认字’,有时用手指、头顶、小腿、足底
‘认字’。结果表明,除了6次偷看未成而拒绝辨认外,其余19次都是偷看后认出的。”
4月3日,四川医学院对唐雨进行了调查测试,否定了唐雨用耳朵认字的功能。
4月4日,北京石景山区模式口小学二年级学生姜燕由教育局和学校老师陪同,到科学院
信访处上... 阅读全帖 |
|
w*********g 发帖数: 30882 | 30 中国科学家申项被问:外国都没做过,你做这干什么(图)
文章来源: 科技日报 于 2018-06-05 19:55:15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
不代表本网立场!
打印本新闻 (被阅读 19304 次)
据《科技日报》6日报道,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双南刚刚回国时
,非常不习惯——在学术上,没有人和他“吵架”了。
“不但如此,一旦给别人的学术观点挑毛病,对方就觉得没面子、下不来台。”张
双南接受科技日报记者专访时说,从学术角度提出批评、质疑,进行学术争论,在国外
是十分常见的事情。然而,这在国内显得有些“大逆不道”。
质疑,在张双南看来,正是目前中国科技界最缺乏的科学精神。
质疑乃科学精神之核心
张双南把科学精神总结为六个字:唯一、独立、质疑。
所谓唯一,即科学的目的是发现科学规律,而科学规律是唯一的。所谓独立,即科
学规律独立于发现者,不管谁来做科学研究,东方人也好,西方人也罢,在方法正确的
前提下,所发现的科学规律是相同的。所谓质疑,从字面上看是最容易理解的,但张双
南认为,它恰恰是科学精神中最重要的两个字。
“科学的进步和创新离不开质疑。”张双南说,从牛顿的... 阅读全帖 |
|
s*******3 发帖数: 14 | 31 科技日报报道 本报记者 操秀英 李 艳
“这是中国学术生态节点性事件,需要科学共同体认真对待,我们此前通过多种方
式致信河北科技大学校长孙鹤旭,但似乎收效甚微,所以选择公开这封信。”11日,北
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副所长邵峰向科技日报记者表示。
在来自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等多家科研院所的13位课题组负责人实名公开表示无
法重复韩春雨的NgAgo基因编辑新技术的实验后,《知识分子》主编、北京大学讲席教
授饶毅和邵峰公开了这封信。
事实上,他们早在9月初就尝试与孙鹤旭校长沟通。饶毅向科技日报记者透露,他
们于9月7日给孙鹤旭发邮件。邮件写道,他们属于今年5月第一批对韩春雨的科研工作
给予正面评价的科学工作者。初期,鉴于韩春雨的工作经过严格的同行评议,发表在严
肃的国际学术期刊《自然·生物技术》(Nature Biotechnology)上,且未有同行看出
明显问题,根据他们的学术背景,按照国际学术惯例正面肯定了韩春雨的工作。后来,
国内外陆续有很多学者宣告无法成功使用韩春雨的这项新技术,对韩春雨的这项工作提
出质疑,给韩春雨本人、河北科技大学乃至中国生物学研究带来了很...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32 来源: 中新网/日期: 2018-05-08
“PM2.5,是大家很熟悉的微小颗粒物,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但我们研制这种制造
芯片的关键材料,在过程中如果进入了哪怕PM1.0的粉尘,这个材料就是废品,就不能
被应用到芯片当中。”
唐一林简单一句话,道出了集“超纯净”与“超均匀”于一体的制芯新材料——“光刻
胶用线性酚醛树脂”对环境的苛刻要求。5月初,这位亚洲最大酚醛树脂生产基地的掌
舵者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历时26年,用于芯片制作的国产高端电子树脂研制成功。专家
认为,这种高端材料打破了美日等国垄断,可大大加速我国自主芯片的研制进度。
科技日报记者了解到,“光刻胶用线性酚醛树脂”的国产化成功,已经让数家光刻胶企
业(“芯片”上游企业)慕名而来,采购这种“制芯”用的高端材料。
“以前并没有觉得电子树脂的市场可以如此之大,主要将其应用在印制电路板领域。但
随着中兴事件发酵,以及自主芯片热的再度升温,让我们看到中国发展高端电子树脂的
迫切性。”项目研制者之一、圣泉酚醛树脂研究所所长李枝芳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中国芯’难产的背后,也暴露出中国高端材料长期依赖进口,以致于被人卡脖子的窘境
... 阅读全帖 |
|
s*****V 发帖数: 21731 | 33 中国承担30径望远镜项目多项核心技术研发
有望进入国际天文研究最前沿
http://www.stdaily.com 2013年05月01日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付毅飞
本报记者 付毅飞
近日,美国夏威夷国土资源部董事会批准了美国加州理工和加州大学打造30径望远
镜(TMT)的提议。这架全球最大的光学望远镜将于2014年开始在夏威夷莫纳克亚火山
顶修建,加拿大、日本、中国、印度的国立天文机构加入了该项目。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台长助理、TMT项目部经理薛随建日前对科技日报记者表示,TMT
将为天文望远镜400多年的发展树立新的里程碑,中国参与该项目,可以分享国际顶尖
设备的管理、运行和相应份额的使用权益,使我国天文学家与世界一流天文学家站在同
一起跑线上,用最先进的望远镜开展前沿的天文研究。同时,国家天文台联合中科院有
关院所承担了TMT主光学系统、激光引导星系统、激光器系统等多项核心技术研发工作
,不仅为该项目的推进作出了重要贡献,也通过该项目使我国相关领域技术水平得到快
速提升。
TMT将是前所未有的天文探测工具
夏威夷莫纳克亚火山可谓世界... 阅读全帖 |
|
S*********4 发帖数: 5125 | 34 中国科技超过日本(2) 核电
(2014-09-28 08:36:30) 下一个
中国核电技术先进
一。第三代AP1000核电站
AP1000是美国西屋公司设计的。日本东芝买下西屋,然后把AP1000设计卖给中国。
2006年11月,中国引进美国西屋公司的第三代核电技术AP1000。在合作备忘录中,
西屋承诺分阶段向中方转让全部技术资料,并同意中方在将单机功率升级至1350兆瓦以
上后拥有全部知识产权,技术出口也不受西屋限制。
中国正在建四台AP1000机组,两台在浙江三门,两台在山东海阳。计划2016年投产
。这四套机组平均国产化水平为55%,尤其是反应堆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大型锻件
、主泵、阀门采用国产设备。从第五套设备开始可以基本实现国产化。
中国已经完成1400兆瓦功率的CAP1400的设计,拥有全部知识产权,国产化率将达
到80%,非国产化的部分都是没有垄断威胁的部件。中国已经开始在山东威海市荣成石
岛湾开工建设CAP1400的示范工程。
其他国家AP1000情况:
美国4台第三代核电站于2013年3月在乔治州伯克县和南卡州詹金斯威尔开工。
保加利亚和英国正在计划建AP10... 阅读全帖 |
|
M****o 发帖数: 4860 | 35 张尧学(资料图)张尧学(资料图)
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将张尧学院士及其研究团队带到舆论的风口浪尖。面
对质疑,张尧学近日接受科技日报独家专访——
“这么长时间没有给公众回应,造成大家误解,非常抱歉。我之所以沉默就是考虑
到知识产权和商业机密。”张尧学院士希望通过科技日报表达他的歉意。
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将张尧学及其研究团队带到舆论的风口浪尖。
其获奖项目“网络计算的模式及基础理论研究”被通俗称为“透明计算”。据报道
,这项研究主要在三个方面取得突破:研制了超级操作系统(Meta OS)、实现了计算与
存储分离、实现了软硬件分离。
“我已经把我原型成果的视频公布在网上,大家可以观看,也可以在我的主页上观
看,技术人员可以通过这些视频去深入了解。”他说。
围绕这一理论和技术的讨论持续至今。计算与存储分离很早就能实现了,网吧就是
这么干的;这个概念不就是甲骨文等公司20年前提出的NC(网络计算机)吗?“透明计算
”的概念乍听起来与云计算似乎无异,它到底有哪些独特之处呢?冯·诺依曼结构被颠
覆了吗?Intel的透明计算和张尧学的透明计算是一回事吗?一个长期担任行政职务的
人怎么会... 阅读全帖 |
|
d******i 发帖数: 7160 | 36 祖国好强大。
以后在本版BSO
受力分析,热力学定律,相对论的一律53老留。
小留眼里就是fucking joke。
http://edu.qq.com/a/20170911/004767.htm
8月29日,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简称“人大附中”)入学第一课,来上课的是中科
院物理所所长方忠。方忠是物理学界的“大咖”,在凝聚态物理领域成绩斐然。为了这
次课,他用大卡车拉来了物理学的科普展台,甚至把各种有趣的实验也搬上讲台。他说
:“同学们,希望你们选择物理,爱上物理。”
然而,现实情况与方忠的期望背道而驰。浙、沪两地新高考(精品课)物理学科“遇冷”
已是事实。2017年高考浙江全省29.13万考生,但是选考物理的只有8万人。在上海,实
行新高考改革第一年,选择物理科目的考生也仅占总人数的30%。
这股风气也蔓延到了今年开始实施新高考的北京,学校的规则说明会刚结束,已经有不
少家长在讨论“能不能不选物理”。
赋分难,物理选考人数骤减
被称为“3+3”的新高考方案中,必考科目为语、数、外。考生可从政治、历史、地理
、物理、化学、生物、技术7门科目中选3门作为选考科目。
物理学科是现代科学... 阅读全帖 |
|
x*******6 发帖数: 994 | 37 “PM2.5,是大家很熟悉的微小颗粒物,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但我们研制这种制造
芯片的关键材料,在过程中如果进入了哪怕PM1.0的粉尘,这个材料就是废品,就不能
被应用到芯片当中。”
唐一林简单一句话,道出了集“超纯净”与“超均匀”于一体的制芯新材料——“光刻
胶用线性酚醛树脂”对环境的苛刻要求。5月初,这位亚洲最大酚醛树脂生产基地的掌
舵者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历时26年,用于芯片制作的国产高端电子树脂研制成功。专家
认为,这种高端材料打破了美日等国垄断,可大大加速我国自主芯片的研制进度。
科技日报记者了解到,“光刻胶用线性酚醛树脂”的国产化成功,已经让数家光刻胶企
业(“芯片”上游企业)慕名而来,采购这种“制芯”用的高端材料。
“以前并没有觉得电子树脂的市场可以如此之大,主要将其应用在印制电路板领域。但
随着中兴事件发酵,以及自主芯片热的再度升温,让我们看到中国发展高端电子树脂的
迫切性。”项目研制者之一、圣泉酚醛树脂研究所所长李枝芳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中国芯’难产的背后,也暴露出中国高端材料长期依赖进口,以致于被人卡脖子的窘境
。”
作为芯片的核心材料,光刻胶及光刻胶用树脂...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38 转基因黄金大米在美获食用许可,被称“最人道科技产品”
分享到:
29
700
2018-06-07 08:27:18 字号:A- A A+ 来源:科技日报
关键字: 黄金大米转基因黄金大米黄金大米可食用转基因大米
六年前的“黄金大米”案早已尘埃落定,这个转基因产品也在一步步走向市场。去年,
国际水稻研究所向美国、加拿大等地相关机构申请对一种“黄金大米”的安全认证,并
预计2020年将大规模种植。今年5月,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宣布,黄金大米可以安全食
用。
据《科技日报》7日报道,“食用黄金大米是最经济和有效缓解维生素A缺乏症的策略。
之前的转基因作物比如抗除草剂和抗虫作物直接的受益者是农户,而黄金大米的直接受
益者是贫困人群,所以黄金大米被称为‘最人道的科技产品’。”6月5日,华中农业大
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教授林拥军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这个产品正在步步走向市场。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5月24日宣布,经过基因改造的黄金
大米可以安全食用。至此,世界上已经有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和美国力挺黄金大
米。
“普通大米一般为无色透明或白色,不含有β-胡萝卜素。黄金大米是通过基因工程技
术向水稻中转入... 阅读全帖 |
|
M****o 发帖数: 4860 | 3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MVPYao (退役了),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院士张尧学回应质疑:研究成果已网上公布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Jan 27 10:42:13 2015, 美东)
张尧学(资料图)张尧学(资料图)
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将张尧学院士及其研究团队带到舆论的风口浪尖。面
对质疑,张尧学近日接受科技日报独家专访——
“这么长时间没有给公众回应,造成大家误解,非常抱歉。我之所以沉默就是考虑
到知识产权和商业机密。”张尧学院士希望通过科技日报表达他的歉意。
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将张尧学及其研究团队带到舆论的风口浪尖。
其获奖项目“网络计算的模式及基础理论研究”被通俗称为“透明计算”。据报道
,这项研究主要在三个方面取得突破:研制了超级操作系统(Meta OS)、实现了计算与
存储分离、实现了软硬件分离。
“我已经把我原型成果的视频公布在网上,大家可以观看,也可以在我的主页上观
看,技术人员可以通过这些视频去深入了解。”他说。
围绕这一理论和技术的讨论持续至今。计算与存储分离很早就能实现了,网吧... 阅读全帖 |
|
x****o 发帖数: 21566 | 4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MVPYao (退役了),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院士张尧学回应质疑:研究成果已网上公布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Jan 27 10:42:13 2015, 美东)
张尧学(资料图)张尧学(资料图)
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将张尧学院士及其研究团队带到舆论的风口浪尖。面
对质疑,张尧学近日接受科技日报独家专访——
“这么长时间没有给公众回应,造成大家误解,非常抱歉。我之所以沉默就是考虑
到知识产权和商业机密。”张尧学院士希望通过科技日报表达他的歉意。
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将张尧学及其研究团队带到舆论的风口浪尖。
其获奖项目“网络计算的模式及基础理论研究”被通俗称为“透明计算”。据报道
,这项研究主要在三个方面取得突破:研制了超级操作系统(Meta OS)、实现了计算与
存储分离、实现了软硬件分离。
“我已经把我原型成果的视频公布在网上,大家可以观看,也可以在我的主页上观
看,技术人员可以通过这些视频去深入了解。”他说。
围绕这一理论和技术的讨论持续至今。计算与存储分离很早就能实现了,网吧... 阅读全帖 |
|
d********f 发帖数: 43471 | 4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Biology 讨论区 】
发信人: alexcai (阿列克斯), 信区: Biology
标 题: 韩春雨回应质疑:对重复实验充满信心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Jul 31 23:28:05 2016, 美东)
7月31日中午,科技日报记者打通电话的时候,韩春雨正在做实验。河北科技大学里那
个有点破旧的实验室是韩春雨的成名之地。今年5月2日,世界顶级学术刊物《自然·生
物技术》刊发了他的论文《NgAgo DNA单链引导的基因编辑工具》,一时引来无数关注的
目光。近日,韩春雨再一次处在舆论中心,越来越多的人对其实验结果是否可重复提出
了质疑。
北京时间7月29日,一度支持韩春雨的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基因学家Gaetan Burgio
在推特上发布长文《我的NgAgo经历》,否认了自己7月15日之前部分重复实验时得出的
结论,并表示他和同事在过去一个月做了多次尝试,但最终发现NgAgo无法进行基因组编
辑。他呼吁《自然》杂志要求韩春雨公开所有原始数据和实验条件。这条消息把此前就
有的质疑推向了高潮。
尚未收到《自然》公布数据要求
韩春雨告诉科技日报记... 阅读全帖 |
|
H********g 发帖数: 43926 | 4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dawangzi (大王子*催贝卡),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老留哭晕在厕所: 新高考“弃物理”成趋势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Sep 11 15:02:54 2017, 美东)
祖国好强大。
以后在本版BSO
受力分析,热力学定律,相对论的一律53老留。
小留眼里就是fucking joke。
http://edu.qq.com/a/20170911/004767.htm
8月29日,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简称“人大附中”)入学第一课,来上课的是中科
院物理所所长方忠。方忠是物理学界的“大咖”,在凝聚态物理领域成绩斐然。为了这
次课,他用大卡车拉来了物理学的科普展台,甚至把各种有趣的实验也搬上讲台。他说
:“同学们,希望你们选择物理,爱上物理。”
然而,现实情况与方忠的期望背道而驰。浙、沪两地新高考(精品课)物理学科“遇冷”
已是事实。2017年高考浙江全省29.13万考生,但是选考物理的只有8万人。在上海,实
行新高考改革第一年,选择物理科目的考生也仅占总人数的30%。
这股风气也蔓延到了今... 阅读全帖 |
|
w*****9 发帖数: 21 | 43 院士张尧学回应质疑:研究成果已网上公布
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将张尧学院士及其研究团队带到舆论的风口浪尖。面对质
疑,张尧学近日接受科技日报独家专访——
“这么长时间没有给公众回应,造成大家误解,非常抱歉。我之所以沉默就是考虑
到知识产权和商业机密。”张尧学院士希望通过科技日报表达他的歉意。
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将张尧学及其研究团队带到舆论的风口浪尖。
其获奖项目“网络计算的模式及基础理论研究”被通俗称为“透明计算”。据报道
,这项研究主要在三个方面取得突破:研制了超级操作系统(Meta OS)、实现了计算与
存储分离、实现了软硬件分离。
“我已经把我原型成果的视频公布在网上,大家可以观看,也可以在我的主页上观
看,技术人员可以通过这些视频去深入了解。”他说。
围绕这一理论和技术的讨论持续至今。计算与存储分离很早就能实现了,网吧就是
这么干的;这个概念不就是甲骨文等公司20年前提出的NC(网络计算机)吗?“透明计算
”的概念乍听起来与云计算似乎无异,它到底有哪些独特之处呢?冯·诺依曼结构被颠
覆了吗?Intel的透明计算和张尧学的透明计算是一回事吗?一个长期担任行政职务的
人... 阅读全帖 |
|
a*****i 发帖数: 1316 | 44 7月31日中午,科技日报记者打通电话的时候,韩春雨正在做实验。河北科技大学里那
个有点破旧的实验室是韩春雨的成名之地。今年5月2日,世界顶级学术刊物《自然·生
物技术》刊发了他的论文《NgAgo DNA单链引导的基因编辑工具》,一时引来无数关注的
目光。近日,韩春雨再一次处在舆论中心,越来越多的人对其实验结果是否可重复提出
了质疑。
北京时间7月29日,一度支持韩春雨的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基因学家Gaetan Burgio
在推特上发布长文《我的NgAgo经历》,否认了自己7月15日之前部分重复实验时得出的
结论,并表示他和同事在过去一个月做了多次尝试,但最终发现NgAgo无法进行基因组编
辑。他呼吁《自然》杂志要求韩春雨公开所有原始数据和实验条件。这条消息把此前就
有的质疑推向了高潮。
尚未收到《自然》公布数据要求
韩春雨告诉科技日报记者,截至目前他并没有收到《自然》杂志社要求他公布数据
的通知,但是他自己对能重复实验结果充满信心。“澳大利亚的这位教授,前一阵说实
验可重复,前天又说不能重复,科学不是这么儿戏的。对此,我都不打算做解释和回应
,外界的这些纷纷扰扰我不太在意。对我来说,最... 阅读全帖 |
|
S******8 发帖数: 24594 | 45 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将张尧学院士及其研究团队带到舆论的风口浪尖。面对质
疑,张尧学近日接受科技日报独家专访——
“这么长时间没有给公众回应,造成大家误解,非常抱歉。我之所以沉默就是考虑
到知识产权和商业机密。”张尧学院士希望通过科技日报表达他的歉意。
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将张尧学及其研究团队带到舆论的风口浪尖。
其获奖项目“网络计算的模式及基础理论研究”被通俗称为“透明计算”。据报道
,这项研究主要在三个方面取得突破:研制了超级操作系统(Meta OS)、实现了计算与
存储分离、实现了软硬件分离。
“我已经把我原型成果的视频公布在网上,大家可以观看,也可以在我的主页上观
看,技术人员可以通过这些视频去深入了解。”他说。
围绕这一理论和技术的讨论持续至今。计算与存储分离很早就能实现了,网吧就是
这么干的;这个概念不就是甲骨文等公司20年前提出的NC(网络计算机)吗?“透明计算
”的概念乍听起来与云计算似乎无异,它到底有哪些独特之处呢?冯·诺依曼结构被颠
覆了吗?Intel的透明计算和张尧学的透明计算是一回事吗?一个长期担任行政职务的
人怎么会有时间做科研?张尧学近日接受科技日... 阅读全帖 |
|
w*********g 发帖数: 30882 | 46 中科院院士柴之芳:我国核燃料后处理比印度还落后
发表时间:2016-10-16 09:05:49
字号:A-AA+
23
194
关键字: 核燃料乏燃料乏燃料处理乏燃料水池朱永濬柴之芳
“在核燃料后处理上我们是一个后进的国家,这不得不承认。”
科技日报10月16日报道,虽然,朱永濬院士手拿话筒有些颤抖,但他的语气却异常冷静
:“多年来,我国对核燃料循环后段处理缺乏系统研究,没有顶层科学规划,研究力量
分散,基础研究缺乏支持,这样下去势必影响核电站的可持续发展。”
今年10月16日,是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52周年。15日,朱院士与其他9位核化学
与放射化学界院士相聚在北京应物会议中心,他们理应拍手相庆,但是一说起我国的核
燃料后处理的现状,气氛一下子变得严肃起来。
而在今年8月,中法合作核循环项目在连云港拟选厂址一事引起了当地居民强烈反对,
最终地方政府宣布永久停止该项目的选址规划。
我国首个商业核电站1991年就投入运行,为何到今天还在为乏燃料处理厂选址困惑?朱
院士痛陈的问题其根源又在哪?多位院士和专家向科技日报记者阐述观点。
乏燃料是“魔鬼”吗?
乏燃料,是指在反应堆内燃...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47 韩春雨接受专访称已重复实验但重复率低
2016年10月18日09:18 新浪新闻 我有话说(536人参与) 收藏本文
原标题:独家专访:面对质疑的韩春雨
作者:陈晓雪 李晓明 来源:公号“知识分子”
编者按:
5月初,《知识分子》以国际科学媒体的标准,第一时间报道依据国际科学同行评
议的学术刊物上发表的韩春雨论文以及当时多位科学家评论,并说明其是发展了荷兰科
学家的工作。此后,国内媒体和单位纷纷跟进,因为没有新的工作进展,《知识分子》
未继续报道。从网上开始有声音质疑韩春雨文章结果,《知识分子》一直保持追踪国内
外学术界最新的动态,但不依据私下匿名来源为主作报道,直到13位中国科学家公开实
名发言后,《知识分子》才有可以较为完整、公开的事实可以报道。
韩春雨NgAgo实验的可重复性争议历经数月之久,至今虽有多方表态,但仍然没有
迹象显示很快会得到解决。如何在学术规范下寻找解决之道,是摆在中国科学界面前的
重要挑战。
10月10日晚,12位科学家实名呼吁调查(后增加一名科学家),《知识分子》当晚
连线韩春雨,并于第二日中午赶赴河北科技大学韩春雨实验室面访。当天下午,我们来
到河北科技... 阅读全帖 |
|
d*********o 发帖数: 6388 | 48 http://news.sina.com.cn/pl/2016-10-18/doc-ifxwvpaq1597058.shtml
“他们要是愿意实名出来,我们就让重复实验成功的人实名出来。”韩春雨这番针对实
验重复失败的科学家的话,10月10日早上出现在《韩春雨就“重复实验失败”答科技日
报记者问》一文中。
当天晚上10时47分,中青在线率先报道了北京大学教授魏文胜等12名学者实名公开
他们没能“重复”出韩春雨的实验,其实验方法“让人怀疑”的消息。
15分钟后,在与《知识分子》的电话连线中,韩春雨表示不希望公布重复出他
NgAgo实验结果的实验室。他表示,“学校(指河北科技大学,编者注)跟我一样,是
明确知道哪几家(实验室)做出来了,和实验室都有接触”,“我不会说出他们的名字
,但过一阵你会知道”。他补充说,“担心他们受到媒体骚扰”,“我不能让人家当挡
箭牌”。
“别人认为这对我是一个信誉危机,我不认为,我认为这就是一个学术问题。他们
(指声明实验重复失败的科学家)说做不出来,我去解决他们的问题,这是很正常的。
这不涉及信誉危机。”韩春雨在电话中说。
将近1小时的通话结束后,韩春雨说自己... 阅读全帖 |
|
S*********n 发帖数: 3939 | 49 中国测电磁引擎可70天抵火星
观察者网12-22 18:39
据《科技日报》近日报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完成了全新的EM引擎的试验,
并且发表了论文论证。但是中国却在此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EM引擎是英文“Electromagnetic Drive”的简称,指的是一种全新的驱动方式——电
磁驱动,由英国工程师罗杰·肖耶2000年左右提出。相比传统引擎,EM引擎有着脱胎换
骨的进步。
此次中国在这项研究上的突破性进展引起了外媒极大的关注。据英国《每日邮报》(
Daily Mail)12月20日报道,中国已经开发出了低轨道太空测试设备,目前安装在了天
宫二号上进行测试。
《每日邮报》预计,如果EM引擎能够成功投入实际运用,人类可以在10个星期内抵达火
星。而目前根据NASA估计,当使用传统火箭的时候,从地球出发前往火星的单程“旅行
”大约是6到7个月。
相比起来,美国的设备目前还只能待在实验室中进行研究,毫无疑问的,中国目前在此
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以下为文章原文:
EM引擎是英文“Electromagnetic Drive”的简称,指的是一种全新的驱动方式——电
磁驱动,由英国... 阅读全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