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 发帖数: 8105 | 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oldMiscNews 俱乐部 】
发信人: fuxeto (富士德), 信区: WoldMiscNews
标 题: 大科学家往返天堂地狱 完成神旨意(之二)(多图) ——史威登堡:天堂和永生是存在的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Oct 14 13:42:04 2015, 美东)
完成神使命的大科学家史威登堡。
(前言:我们曾想为朋友们转载史威登堡的著作《天堂与地狱》,但是发现所谓的「全
文」都不是真正的全文。也都是刊登者摘录的部份文稿加上自己的评论。也许这里面有
版权问题,或有其它原因。我们决定也采取摘录部份原稿再结合目前社会的实际问题的
写法,来帮助读者朋友们做出自己的独立思考。)
在中国古代,皇帝派人找长生不老仙丹的事时有发生,皇帝抛弃权力出家的事也发生过
。那么,可能长生不老吗?有天堂永远保持美貌吗?大科学家伊曼纽-史威登堡在《天
堂与地狱》一书中以亲身经历做出了回答。
这本用拉丁文写成的书,是在史威登堡满70岁那年,1758年出版的,距今257年。他的
超能力是在其57岁时得到的,那年是1745年,史威登堡在英国伦敦旅行,在一家自己喜
欢...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2 金银铂来自哪里?科学家:星体“死亡”的过程中
秦霏
金和铂属于地球上最贵重的金属,价格达到1000美元一盎司。然而,关于它们的来源,
科学家们一直有争议。但这个争议在近日有了初步答案。
10月16日,曾经因为发现引力波而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们宣布,人类首次探测到两颗
中子星相撞。这个过程中除了产生强大的引力波外,也产生了不可估量数量的铂、金、
银等“贵金属”。
科学家表示,这次两颗中子星相撞最可能的结果是形成一个黑洞。雪城大学天文学家布
朗(Duncan Brown)认为这次的发现是一个革命性事件,部分原因是,它提供了有关重
金属是如何在太空中形成的线索。
过去人们知道,巨大的恒星爆炸形成超新星,这个过程中会形成铁和一些更轻的元素,
但是超新星爆炸无法解释金、银、铂等更重的金属的形成。布朗说:“它们似乎不是来
自于超新星爆炸,因此人们长期以来好奇它们是来自哪里。”
研究者们于是假设,两颗中子星相撞可能会产生金、银、铂,太空中的大多数恒星是以
成双成对的形式存在。大恒星在死亡的时候变成超新星,随后根据他们本身质量的不同
,有些变成黑洞,有些变成中子星,这些中子星星如其名,是由“中子”构成...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3 大科学家往返天堂地狱 完成神旨意(12) (图)
史威登堡: 凡凭自己而行的从本质上说都是邪恶的
于星成
在我们的心灵深处有与天国联系的纽带,虽然我们的肉身在人世间。
只有在有肉身的情况下,人才可以改变自己的意愿,或活出光明,或活出黑暗。人死后
,脱去了肉身,按照史威登堡的话说,就根据每个人生前的「意愿」(他的爱),该去
哪儿就去哪儿了。对于一个想活出光明的人来说,这个肉身非常值得珍惜。
史威登堡说:「人的爱若是属天、属灵的,就进入天国,若是属肉体、属世界的,毫无
属天、属灵的成分在内,就进入地狱,这一结论得自我所见过的所有被提入天国和被投
入地狱的人。被提入天国的人,曾过着与属天、属灵之爱相应的生活;被投入地狱的人
,曾过着与属肉体、属世界之爱相应的生活。」也就是说,人活在世上所走过的人生道
路决定了脱去肉身后的境况。
史威登堡在近300年前就明确告诉世人,什么样的人是可以上天堂的人,什么样的人是
必须下地狱的,并着重讲了什么样的人是「口是心非」的两面人。
他说天国的爱是无条件的,「是因良善、诚实、公平本身的缘故而热爱良善、诚实、公
平,并因此爱而切实行之。」他说,正因如此,天国的生... 阅读全帖 |
|
l****z 发帖数: 29846 | 4 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被授予三位科学家,他们破解了细胞内激素等重要物质的
运输机制之谜,这一发现帮助人们加深了对破伤风和糖尿病等疾病的了解。
该奖项的得主分别是:来自耶鲁大学、出生于美国的詹姆斯•罗斯曼(James E.
Rothman);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兰迪•谢克曼(Randy W. Schekman);来自斯坦
福大学、二十世纪80年代移居美国的德国人托马斯•祖德霍夫(Thomas C. Sudhof
)。
这三位诺贝尔奖得主的研究揭示了细胞内运输机制,并帮助解释了神经细胞如何传递信
息、胰岛细胞如何分泌胰岛素、以及胚胎是如何释放促进器官生长发育的化学物质的。
苏格兰爱丁堡大学细胞生物学家麦克•考辛斯(Mike Cousins)说,这是一份迟到
的嘉奖,上述三位科学家的发现在过去20年给许多细胞生物学研究带来了帮助。
他说,这三位科学家的研究发现了控制神经递质释放的三种蛋白质。每年数以万计的新
生儿因破伤风死亡,在感染病例中发现,上述蛋白质中有一种遭到了破坏;目前科学家
们正尝试将这种蛋白质作为目标研究破伤风的治疗办法。
...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5 3月7日,日前因接受来自中国方面的薪金而获刑的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
前华裔科学家王春在博士通过其代理律师彼得·蔡登博格(Peter Zeidenberg)首次公
开回应,对于司法部的行为表示愤怒。
2月22日,美国司法部网站发布消息称,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 大西洋海洋
学和气象实验室(AOML)前华裔科学家王春在因在其任职期间从中国方面领取薪水,触犯
美国法律被判刑并已获刑。
蔡登博格在接受澎湃新闻独家专访时表示,王春在博士对于美国司法部发布这样虚假且
有误导性的消息表示难以置信。
“这一声明对他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他感觉自己被背叛了。”蔡登博格说。
美国司法部此前发布的消息称,作为当今世界上研究气候变化和飓风最重要专家之一的
华裔科学家王春在在NOAA任职期间,从2010年开始,“明知故犯”地参与了中国长江学
者计划、“千人计划”以及 “973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并从中国方
面领取了薪资,违反了美国法律。
美国司法部此前的新闻稿显示,王春在违反了美国法典第18卷209(a)(美国联邦政府雇
员,不得接受美国政府之外的任何来源的...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6 美国科学的巨大优势在于有能力从全球各地吸引最优秀的人才。这使美国的科技生态体
系取得重大突破,由此带来新技术、新公司、新岗位。但如今,竞争出现在地平线上,
从实验室的长凳能轻松看到谁将挤占我们的位置——中国正做出精明和重大政策举动提
升科技地位。
尽管美国研发支出仍居世界首位,但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预测中国很快将超过美国。但
若想成为未来科技超级大国,中国不仅需要资金投入,还需要顶尖科学家。
中国尤其重视处于职业早期阶段的科学家。随着更有前途的年轻科学家纷纷选择回中国
而非留在美国创立实验室,越来越多理论突破和科技创新将出现在中国。或许最重要的
是,中国还在努力成为对非华裔科学家更具吸引力的地方。这些努力从细微之处延伸至
重大决策领域。科技界已能感受到此类转变效果。
中国面临的一个难题与科学声誉有关。但北京正在采取切实措施纠正问题。中国近来的
举措或将使科研欺骗行为受到迄今全世界最大力度的打击。
这场争夺科学家的战役会产生深远影响。美国忽视了更重要的问题:若中国猎取的目标
是人才,那保护知识产权将无关紧要。 |
|
x***u 发帖数: 6421 | 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xiumu (朽木☀病树前头万木春),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31日早上在北京逝世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Oct 31 01:38:58 2009, 美东)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31日早上在北京逝世
2009年10月31日 12:33:43 来源:新华网
钱学森 男,汉族,浙江省杭州市人,中共党员。1911年出生,曾任中国人民解放
军总装备部科技委高级顾问,中国科协名誉主席,曾任全国政协副主席。著名科学家。
资料照片: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8
月6日上午冒着细雨,先后登门看望了60年来为我国科技、卫生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
朱光亚、何泽慧、钱学森、王大珩和胡亚美,向他们致以亲切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
这是温家宝看望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
新华网快讯: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31日早上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9-10/31 |
|
l********n 发帖数: 260 | 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Biology 讨论区 】
发信人: liujiatian (liujiatian), 信区: Biology
标 题: 科学家找到根除男人找“小三”的办法,绝!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Nov 16 01:20:17 2012, 美东)
“小三”是造成社会不稳定因素之一,是许多已婚女性痛苦和灾难的根源。然而,男性
找“小三”似乎是男人的本性,条件一旦成熟,常常会奋不顾身。女性是否在条件容许
时,也爱找“大山”,不得而知。西方科学家终于找到解决“小三”这一严重社会问题
办法, 请看:
科学家发现“一夫一妻激素” 防男人“出轨”
2012年11月16日08:18 中国新闻网
科学家们发现,一种“一夫一妻激素”可能会使男人忠于自己的伴侣,远离那些吸引人
的女性。
据澳大利亚联合新闻社15日报道,这种激素叫后叶催产素,也被称作“拥抱激素”,它
有助于加强伴侣间的亲密关系,以及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波恩大学的科学家赫尔曼说:
“此前的动物实验表明,后叶催产素是动物对伴侣保持忠诚的关键。现在,我们通过研
究得到第一手资料,证明后叶催产素同样也适用于人类。”
研究... 阅读全帖 |
|
l****o 发帖数: 2909 | 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laonuo (laonuo),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两名科学家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Oct 5 06:50:35 2010, 美东)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两名科学家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0月05日18:41 新华网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两名科学家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安德烈-盖姆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两名科学家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
新华网斯德哥尔摩10月5日电 瑞典皇家科学院5日宣布,将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授予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科学家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以表彰他们在石
墨烯材料方面的卓越研究。
海姆和诺沃肖洛夫于2004年制成石墨烯材料。这是目前世界上最薄的材料,仅有一
个原子厚。自那时起,石墨烯迅速成为物理学和材料学的热门话题。
目前,集成电路晶体管普遍采用硅材料制造,当硅材料尺寸小于10纳米时,用它制
造出的晶体管稳定性变差。而石墨烯可以被刻成尺寸不到1个分子大小的单电子... 阅读全帖 |
|
b*******k 发帖数: 16989 | 10 010年度美国青年科学家总统奖名单揭晓,94名杰出青年学者、科学家和工程师荣获殊荣
,其中华裔6位。美国总统奥巴马将在10月中旬为获奖者颁奖。
每年评选一次的美国青年科学家总统奖由前总统克林顿1996年设立,是美国政府对青年
研究人员的最高奖项。由国家科学技术基金会主办,政府相关部门就上一年度全美大学
和研究机构中有突出成果和杰出贡献的青年科学家、学者和工程师予以奖励。94位得奖
者分别出自农业部、商业部、国防部、教育部、能源部、和国家科学基金会等16个部门
,每位得奖人将获得5年研究资助。
由国防部提名获奖的有两位华裔学者,分别是康奈尔大学物理和电子工程系助理教授沈
海文和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工程和应用科学系助理教授杨兰。沈海文出生在加拿大,
从麻省理工大学获得学士和硕士,斯坦福大学应用物理博士,他的研究领域是电子结构
和与量子之间的关系。杨兰在中国科技大学获得学士和硕士,在加州理工学院获得硕士
和博士学位,她的研究方向是纳米光子学。
能源领域有3位获奖者,分别是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电子和电脑工程系助理教授刘钢、
太平洋西北国家实验室科学家钱卫军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物理和材料科学系... 阅读全帖 |
|
m*******h 发帖数: 542 | 11 “什么时候我们的国家能真正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叫响国际主流市场的创新大药呢?”
穿着笔挺西装的华人科学家段燕文教授,从中南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尧学
手中接过“千人计划”团队的聘书时说:“我们的团队回国是为了实现新药‘中国梦’
,这是最根本的动力。”
中南大学湘雅国际转化医学联合研究院揭牌暨“千人计划”团队整体引进聘任仪式
25日在长沙举行。张尧学透露,这是实施“千人计划”以来首例成建制、成团队的引进
。据介绍,这支涵盖新药创制全产业链的16人团队中,在美国生活了近20年的9名华人
科学家选择了集体回国。
始于2008年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简称“千人计划”,计划用5到10年引
进2000名左右人才回国(来华)创新创业。
“大家深知中国是一个医药大国,但还不是医药强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真正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能走到国际主流市场的创新大药。”段燕文说,此次回国的华人科
学家均出生在60年代、80年代毕业出国留学、90年代在美国开始从事独立实验室工作,
“长期生活工作在国外,深感国外医药的发展,期盼中国的新药能有所突破。”
“中国的新药研制远落后于世界,新药的开发能力、成果与中... 阅读全帖 |
|
f******o 发帖数: 706 | 12 科学家找到长寿奥秘
人怎样可以延长寿命呢?最近,美国科学家发现了其中的奥秘。
科学家研究发现,位于染色体顶端的细胞端粒,在细胞分裂后有缩小
的特性,因而不能再生而死亡。而端粒酶却能抑制细胞的分裂,延长
细胞的寿命。科学家成功地将这种十分活跃的端粒酶进行了培育,使
其不再自然分裂。培育成视网膜色素细胞和皮肤纤维细胞,延长它们
的繁殖时间和生命期限,特别保证了它们的质量和“新鲜”。
目前,美国科学家已培育出大量的这种细胞,这就是称之为“延长人
寿命的秘密”。但是,这种细胞的培育还只限于实验,没有正式用在
活的机体和人体上。
《扬子晚报》
me, not help, we work together toward the same goal hardly. |
|
w********1 发帖数: 3 | 13 2013年4月,刘静航在英国因病死亡了。这是第二个客死他乡所谓的“法轮功科学家”
。此前,第一个“法轮功科学家”封莉莉因竭尽全力追随李洪志,年方54岁就“英年早
逝”了。第三个是目前学富五车、年纪较轻但因修炼法轮功得了烦躁症的王彤文。
刘静航,原中国科学院女副研究院,1993年习练法轮功,曾任北京海淀区学院路法轮功
分站站长。2003年6月,刘静航夫妇用所谓的“政治庇护”移民澳大利亚,,成为法轮
难民。在澳大利亚、英国等地积极参加法轮功活动,编造中国“活摘法轮功人员器官”
、滥诉中国国家领导人,抹黑中国政府,被法轮功奉为修炼法轮功出现神奇功效的“科
学家”。后滞留英国斯垂海慕区。遗憾的是,在她的影响下,丈夫李宝庆(中国科学院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女儿李幽燕也先后习练法轮功。在她的影响下,丈夫李宝庆(
中国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女儿李幽燕也先后习练法轮功。
值得一提的是,本应知书达理,常识和智慧以及学识非凡的刘静航曾经写了一封信——
《澳洲法轮功学员刘静航致新加坡李显龙总理的公开信》,在信中她对新加坡李显龙总
理说:“我自大学毕业就在中国科学院从事科研工作,曾三次荣获中国科学院科... 阅读全帖 |
|
t******2 发帖数: 2265 | 14 科学家研究显示漂亮美女会让男性变笨
德国《图片报》 2009-06-15 22:28:25
漂亮女性“耗费”男性脑细胞一说源远流长。不过,欧洲科学家最新研究显示,一
个魅力四射的漂亮女性还会“损害”男性智力,让他们无法正常思考。
荷兰奈美根大学的科学家主持此项研究,揭示了与漂亮女性约会对男性智力的影响
。科学家选取50名男大学生和60名女大学生,让他们先互相交谈,再参加考试。考试结
果显示,男性与美貌异性交谈时无法正常思考。即使会面结束后,他们仍然“头脑混乱
”。
这是为什么呢?科学家解释说,男性看到漂亮女性后,第一个念头就是考虑怎样给
对方留下好印象。这会占用男性的脑力,降低他们思考其他问题的能力。研究还发现,
女性与颇具吸引力的男性会面时,她们的大脑并不会“苛求自己”,仍能正常思考。科
学家认为,这就是为什么在中学和大学里,女生学习成绩普遍好于男生。此外,这也能
解释为什么一些有魄力的男性遇到漂亮女性后会失败。
同感啊~ |
|
p******d 发帖数: 214 | 1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iving 讨论区 】
发信人: janet7909 (傻妞), 信区: Living
标 题: 又有中国科学家涉嫌窃取商业机密被抓
关键字: 窃取商业秘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Oct 12 14:13:34 2013, 美东)
恒瑞医药“窃密门”惊动FBI 两嫌犯疑是公司高管(图)
2013年10月11日 11:50
来源:21世纪网 作者:胡懿新
分享到:
0人参与0条评论
k线图
行情走势 | 大单追踪 | 资金流向 | 最新研报 | 公司新闻 | 最新公告
21世纪网 以创新药著称的恒瑞医药[2.41% 资金 研报](600276.SH)近日陷入了“窃
密门”风波。据美国联邦法院公布的诉状显示,包括恒瑞医药雇员在内的三名自然人被
控窃取美国知名药企礼来制药价值5500万美元的商业机密,约合人民币3.4亿元。
诉状显示,该三名嫌犯分别为前礼来雇员Guogqing Cao和Shuyu Li,以及另一名供职于
恒瑞医药的未具名疑犯。据21世纪网调查发现,恒瑞医药现任生物研发副总经理曹国庆
的汉语拼音名与Guoqing Cao相同,而Shuy... 阅读全帖 |
|
G***Y 发帖数: 9698 | 16 美国科学家警告黄鳝含有寄生虫
2014-03-15 22:03 来源: 侨报网
【侨报记者林菁3月15日纽约报道】美国科学家发出警告,华人视为美味佳肴的黄鳝(
Asian swamp eels)含有寄生虫,如果吃了生的或没煮熟的黄鳝,寄生虫会转移到人体
内而使人生病,严重者可能死亡。华埠好几家超市15日有售卖黄鳝,商家表示“煮熟了
就没事”。
美国地理调查(U。S。 Geological Survey)日前指出,科学家从亚裔超市采集的黄
鳝身上发现一种叫“颚口线虫”(gnathostomes)的寄生虫,人会因为吃了生的或没煮
熟的黄鳝而受感染。这些超市分布在纽约曼哈顿、乔治亚州的亚特兰大、弗罗里达的奥
兰多,采集时间是2010年至2012年。人感染了这种寄生虫后会产生轻重不同的疾病,严
重的可导致失明、瘫痪,甚至死亡。
黄鳝的产地是东南亚,美国有进口黄鳝,主要在亚裔超市上售卖,被发现携带寄生虫的
黄鳝都来自孟加拉国。
科学家还指出,目前佛罗里达、乔治亚州、新泽西州的一些水域已经被黄鳝入侵,由于
黄鳝很少有天敌,科学家担心它们将大量繁殖。
华埠商家:煮熟了吃没事
纽约不少华人餐厅的菜单上... 阅读全帖 |
|
q**********5 发帖数: 2181 | 17 基督徒们喜欢说,绝大多数诺被尔奖获得者信基督教。这是谎言。
是的,这是谎言。由于历史的原因,西方的那些科学家们一出生没多久就被他们的父母
把他们变成“基督徒”了。这些伟大的科学家们中间,有多少科学家真的相信基督教呢?
我们不知道。因为,据我所知,过去从来没有一个权威机构或者可信的人针对诺被尔奖
得主们的信仰问题作过问卷调查或者访谈。
现代社会,针对大科学家们的信仰调查的数据是有的。
美国一般民众当中,信基督教的占总人口的比例大约是80%左右。
根据《科学美国》杂志1999年9月份的杂志发表的报告:在拥有学士学位以上的科学
工作者群体中,信基督教的比例大幅下降到了40%。
在优秀的(eminent)科学家群体中,信基督教的比例更是大幅下滑到了10%。
根据最权威的科学杂志之一的《自然》杂志发表的报告(Nature, 394(6691):313, 23
July 1998),美国科学院院士中,信“神”的比例更低,只有7%。
我列举的数据,具体的期刊号给出来了,欢迎大家查证! |
|
l****a 发帖数: 23 | 1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Faculty 讨论区 】
发信人: Cadet (新兵), 信区: Faculty
标 题: 科学家本该是个长寿的职业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Dec 19 10:21:03 2017, 美东)
正在监考最后一门,就抽空发下牢骚吧。很小的时候我爸曾经指着电视说:你看指挥家
有不少长寿的,因为他们沉浸在音乐里,“忘我”。科学家也是这样,小人书卡通片里
的科学家,大多数不是白发苍苍的慈祥老头吗?脸上带着一种crazy的笑,由于刚发现
了什么而兴奋。沉浸在科学探索中,不用理会现实生活中里的各种狗血,任由好奇心驱
使,这本来应该是对健康很有益处的一个职业。
好了,可能你们觉得已经知道我要讲什么了。火坑专业的PI们,实际工作生活状态和上
面的传统老科学家之差别,这里省去一万字,不想罗嗦。这篇文章我真正想说的是---
国内办的这种跨国兼职大千人的东东是个反人性的怪胎。
可能听起来比较偏激,但是我保证我没有哗众取宠的意思。这种兼职大千人,表面上看
是好处多多的。首先满足了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全职回国(比如配偶,子女,或者已经在
美建立的事业)的PI能同时在两个国家... 阅读全帖 |
|
m******6 发帖数: 4857 | 1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SciFiction 讨论区 】
发信人: casact (三生万物), 信区: SciFiction
标 题: 你们被科学家骗了N年 恐龙灭绝真相 今天告诉大家答案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Apr 26 09:10:58 2012, 美东)
现在的恐龙灭绝科学家说死于天灾 彗星撞地球 地震 海啸 火山爆发 这些完全错误 其
实恐龙没有完全灭绝 其实一点就能解释以上的推理不正确 因为地球上现在生存的动物
依然有恐龙时代的生物和动物还有鱼类和树木 发生这种灾难不能只死恐龙吧 你信不信
反正我不信
导致恐龙大部分灭绝的原因是 死于地球引力 因为在恐龙时代地球引力并没有现在这么
大 所以很多恐龙体型巨大 却行动方便 大家知道如果一个鲸鱼上岸会死亡 不是饿死
而是被地球引力的牵引导致骨骼压迫内脏而死 万物以进化为主 既然恐龙能生长的如此
巨大可以断定那时候的引力很适合他们生存
以现在的引力和恐龙的重量 只怕走一步都很费劲 试想下一个七层楼这么高的恐龙 你
觉得他能走得动吗 他每走一步要承担几十吨的重量 累也累死了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只
有海洋有巨型动物 而陆... 阅读全帖 |
|
I*D 发帖数: 40035 | 2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Biology 讨论区 】
发信人: SPR (SPR), 信区: Biology
标 题: 美国科学家供过于求 多面临失业或转行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Jul 10 11:45:04 2012, 美东)
中评社香港7月9日电/美国总统奥巴马自上任以来一直重视科研发展,呼吁美国大
学培养出更多科学人才。然而美国科研人才的现状却是,有人完成博士课程后,久久也
找不到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最后只能放弃。美国科研人才供过于求,加上经济不景
气,很多美国企业在减少研发投入的同时将大量职位转移到海外,令很多科研人才被迫
转行。有一位从事制药业行业20多年最后仍然面临失业命运的美国科学家坦言称:“好
男不当科学家。”
据香港《文汇报》7月9日消息,神经科学博士阿马拉尔立志成为脑科医生,可是她
毕业3年了,仍没有找到相关工作,最后转行在一所大学校园里担任行政职位。“我花
了近10年的时间和昂贵的金钱,完成课程学习后,却找不到可以发挥所长的地方。”她
表示,事情令她感到迷失,“新闻经常说美国需要更多科研专才,其实我们已经在,需
要的只是机会。”
药厂成重灾 ... 阅读全帖 |
|
U*E 发帖数: 3620 | 21 10月5日,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揭晓,以色列科学家丹尼尔·舍
特曼获得此一殊荣。这是自医学奖和物理学奖后今年公布的第三项诺贝尔奖项。图为瑞
典皇家科学院公布现场。
中新网10月5日电 据外电报道,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5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揭晓,
以色列科学家丹尼尔·舍特曼获得此一殊荣。这是自医学奖和物理学奖后今年公布的第
三项诺贝尔奖项。
瑞典皇家科学院表示,舍特曼的贡献在于在1982年发现了准晶体,称这一发现从根本上
改变了化学家们看待固体物质的方式。
学院称,“与此前人们认为的原子在晶体内呈对称模式分布的理论不同,舍特曼揭示出
原子在晶体内的堆积形态可以不重复。”这一发现在当时极具争议,因执意坚持自己的
观点,舍特曼曾被要求离开他的研究小组。然而,他的发现最终迫使科学家们重新审视
他们对物质本质的观念。
根据舍特曼的发现,科学家们随后创造了其他种类的准晶体,并在俄罗斯一条河流内的
矿物样品中发现了自然生成的准晶体。一家瑞典公司也在一种钢材中发现了准晶体,晶
体使得这一材料像盔甲般坚硬。目前,科学家正在试验将准晶体应用于煎锅和柴油发动
机等多项产品中。
舍特... 阅读全帖 |
|
Q**J 发帖数: 23283 | 2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SciFiction 讨论区 】
发信人: casact (三生万物), 信区: SciFiction
标 题: 你们被科学家骗了N年 恐龙灭绝真相 今天告诉大家答案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Apr 26 09:10:58 2012, 美东)
现在的恐龙灭绝科学家说死于天灾 彗星撞地球 地震 海啸 火山爆发 这些完全错误 其
实恐龙没有完全灭绝 其实一点就能解释以上的推理不正确 因为地球上现在生存的动物
依然有恐龙时代的生物和动物还有鱼类和树木 发生这种灾难不能只死恐龙吧 你信不信
反正我不信
导致恐龙大部分灭绝的原因是 死于地球引力 因为在恐龙时代地球引力并没有现在这么
大 所以很多恐龙体型巨大 却行动方便 大家知道如果一个鲸鱼上岸会死亡 不是饿死
而是被地球引力的牵引导致骨骼压迫内脏而死 万物以进化为主 既然恐龙能生长的如此
巨大可以断定那时候的引力很适合他们生存
以现在的引力和恐龙的重量 只怕走一步都很费劲 试想下一个七层楼这么高的恐龙 你
觉得他能走得动吗 他每走一步要承担几十吨的重量 累也累死了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只
有海洋有巨型动物 而陆... 阅读全帖 |
|
F*******n 发帖数: 813 | 2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arenting 讨论区 】
发信人: Fulkerson (God Father), 信区: Parenting
标 题: 辣妹公司开业第一天:: 为NIH免费招两名科学家!!!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Feb 1 07:53:16 2016, 美东)
发信人: Fulkerson (God Father),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辣妹公司开业第一天:: 为NIH免费招两名科学家!!!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Feb 1 07:52:46 2016, 美东)
发信人: Fulkerson (God Father), 信区: ebiz
标 题: 辣妹公司开业第一天:: 为NIH免费招两名科学家!!!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Feb 1 07:52:10 2016, 美东)
发信人: Fulkerson (God Father), 信区: FleaMarket
标 题: 辣妹公司开业第一天:: 为NIH免费招两名科学家!!!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 阅读全帖 |
|
n*******w 发帖数: 6708 | 24 标 题: 中央政治局常委批示调查科学家茅广军自杀案(zz)
发信站: 水木社区 (Wed Jul 21 08:23:21 2010), 站内
《明镜》编者按:中国科学院年仅36岁的高能物理科学家茅广军在几年前以死向高能所
领导抗争自己的人格、尊严和价值,现在终于有了一些效果,中共中央政治局一位常委
日前对此案作了批示。明镜网获悉,政治局一位常委正是看了下文作出的批示,该文作
者是80多岁新华社的老记者潘荻。《明镜网》关注此案进展,现特此刊发全文。一位有
才华的青年科学家,不该死在科学发展的时代。
前 言
2005年9月14 日凌晨,中科院高能所年仅36岁的杰出高能物理科学家茅广军,从该所宿
舍楼卧室窗口坠楼,以死向该所领导抗争自己的人格、尊严和价值。据记者调查:这是
社会腐败侵蚀到科学界的恶果。古人云:“一人吁嗟,王道为亏”,即是说,哪怕只有
一个人发出痛苦的叹息,国君治国安邦的政治秩序也会受到损害。而今这位有才华的青
年科学家茅广军,因被高能物理研究所院士、所长排斥而受到的精神痛苦已不是叹息,
而是“士可杀、不可辱”的尊严,而是以死抗争。如此严重的恶性事件,竟发生在党中
央倡导科学 |
|
d*********e 发帖数: 1918 | 25 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3日上午11时30分宣布加拿大科学家斯坦曼与另外两名科学家一同
获得今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他们在免疫系统的研究上取得重大成就。遗憾的是当
天下午14时30分才从斯坦曼生前工作的美国洛克菲勒大学方面获悉,斯坦曼已于9月30
日逝世,仅仅差3天,没能看到获诺奖!
一个科学家毕生最大的荣誉就是获得诺贝尔奖。如果他知道自己三天后获此殊荣,也许
能坚持看到获奖的那一天。可在一切未知的情况下,仅仅三天阴阳两隔,永远无法得知
自己获得诺奖,也无缘享有毕生的努力换来的荣誉,真的是一大遗憾啊!!!我看这是
作为一个科学家的最大遗憾了。相比之下杨振宁真是幸福到顶了。不仅有荣誉还有女人
。虽然这位科学家和杨振宁没法比,但是他妻子可以坐享其成了。他的奖金和荣耀都一
并继承了。比翁帆要幸运多了。 |
|
s*****V 发帖数: 21731 | 2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saturnV (土星五号),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体制问题,天才科学家穷困潦倒学霸得奖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Apr 23 12:17:28 2012, 美东)
2008年度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为日本科学家下村修(OsamuShimomura)、美国科学家马丁&
amp;middot;查尔菲(MartinChalfie)和美籍华裔科学家钱永健(RogerY.Tsien)三人,他
们因“发现并发展了绿色荧光蛋白(GFP)”而共同分享了这一殊荣。
无疑,获奖的三人是当之无愧的,但对于这样一个慧及人生的项目,有两个曾在过
程中起到关键的奠基作用的人却被遗忘了。
本年度诺贝尔化学奖实际围绕荧光蛋白展开,这是一种可以发出萤光的蛋白质,日
本科学家下村修发现了绿荧光蛋白,俄罗斯的卢基扬诺夫在此基础上通过珊瑚又发现了
红色荧光蛋白(DsRed),美国科学家道格拉斯·普莱舍(DouglasPrasher)第
一个认识到GFP可以被应用在细胞生物学中,即通过... 阅读全帖 |
|
p*z 发帖数: 246 | 27 意大利没测到地震 6名科学家被判6年
http://www.creaders.net 2012-10-22 13:42:03 世界新闻网
义大利法院22日就古城阿奎拉2009年大地震一案宣判,法官依被告犯下多重过失杀
人罪名,判处6名科学家与1名政府前官员6年徒刑。
地方法院去年5月,以7人未能在阿奎拉大地震前提出预警,造成309 人丧生,犯下
过失杀人罪将他们起诉。7人全是「国家重大风险预报与预防委员会」的科学家与成员。
阿奎拉2009年4月6日发生芮氏规模6.3强震。检方认定,地震前,7人错误发表要人
民放宽心的声明。
法官说,当地居民在强震发生半年前就感受到地面轻微震动,负责评估天灾可能性
的大型风险委员会科学家,却表示这类小地震很正常,向当地居民传达「不准确、不完
全的错误资讯」。
7名科学家的辩护律师则表示,以目前的科学技术,根本无法准确预测地震,世界
上也没有任何一次大地震曾被预报。
义大利地震学家朱利安尼于地震前警告,阿奎拉可能发生大地震。但是7人却表示
这类小地震很正常。
http://news.creaders.net/headline/newsViewer.ph... 阅读全帖 |
|
w*******e 发帖数: 15912 | 2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wsnonline (卫所南次郎-偶不系高富帅,爱咋咋地!),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美国科学家研究发现睾丸小者更聪明更专情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Jul 29 02:04:17 2013, 美东)
转自网络
睾丸小者更聪明
虽然性能力不尽人意,但是“萎”哥们实在没必要那么悲观,因为最新研究证实,小睾
丸的男人拥有大智慧!
美国纽约州西拉库斯大学的科学家们研究发现,男性睾丸大小与其智力发展程度之间有
着密切的联系。那些聪明的男性睾丸较小,其精液供应也相对不足,因而其生育能力比
那些智力稍弱的男性差,当然,性能力也大打折扣。该大学的科学家们对蝙蝠的生理解
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后,得出了上述结论。他们表示,雄性蝙蝠如果大脑发育水平较高
,其睾丸发育水平则较低,相反,大脑不发达的蝙蝠,睾丸发育则比较好。
至此,研究人员推断称,造物主是非常公平的:智力较弱的生物种群由于无法靠智慧获
得生存优势,它们只有靠发达的生育能力来争取生存空间。研究人员还认为,动物睾丸
的发育是没有极限的。例如,蝙蝠睾丸的大小能占... 阅读全帖 |
|
G*******a 发帖数: 414 | 29 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最近的研究发现:雌性激素、雄性激素和胰岛素的生长因子就
是牛奶内的主要致癌物质。
加拿大的肿瘤专家建议:除了那些发展中国家的儿童和营养不良的成人,一般人
并不需要喝太多牛奶。
我把该新闻转发给一些朋友看。我想测试一下人们对牛奶的认识,遂问:“你知
道奶牛为什么会一直产奶?”她的回答很典型:“不常产奶能叫奶牛吗?”我问:“请
问你是否常产奶呢?”“怎么可能?”我笑了,说:“人是只有怀了小孩才会产奶的。
但牛跟人一样都是哺乳动物。哺乳的意思就是为了哺育下一代才有乳汁。所以奶牛一直
产奶只有一个原因……”“不停地怀孕生小牛?”她吐吐舌头,说:“怎么可能呢?”
我说:“确实是这样的。但并不是所有奶牛在任何时候都能怀上孕。
现代农场的解决方法是给奶牛打高剂量的荷尔蒙,让其不自然泌乳——那段新闻
所说的“各种激素”就是这样来的!
现代奶牛从两岁开始就有九个月的时间用于怀孕。小牛出生后就会被关进小木箱
并喂以毫无营养的饲料,不能动弹,以保证人们餐桌上小牛肉的精瘦嫩滑。而牛妈妈就
被千方百计挤出一头小牛所需的十倍以上的奶量。所以超过三分之一的奶牛都患有乳腺
炎。
我常想起BBC制作的... 阅读全帖 |
|
a**s 发帖数: 1398 | 30 英国科学家称破解世纪难题:先有鸡后有蛋
凤凰网 2010-07-14 04:18:51
据英国媒体报道,困扰人类的世纪谜题“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终于有了答案。英国
科学家称:先有鸡后有蛋。
科学家解释道,鸡蛋只有在一种化学物质的催化下才能形成,而这种物质只存在于
鸡的卵巢内。
研究发现,这种化学物质是名叫OC-17的蛋白质,它起到催化剂作用,加速蛋壳的
形成。而蛋壳就好比是蛋黄的家,保护着蛋黄最终变成小鸡。
科学家通过电脑技术不断放大观察鸡蛋的形成过程,发现OC-17在鸡蛋的形成初期
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OC-17蛋白质的作用下,碳酸钙转化为形成蛋壳的方解石。
科学家认为这个发现除认识到鸡是如何孕育出蛋以外,还有助于研发新型材料或程
序。 |
|
G***o 发帖数: 5158 | 31 12月21日距离今天已不到两周,根据玛雅的日历,这天将是世界末日。警钟敲响数年,
在「末日」来临之际,世界是如何看待呢?
一份调查了21个国家共1万6262人的民意报告发现,全球约一成人赞同2012年12月21日
是世界末日,其中有约1000加拿大人参与了调查,9%的人持有以上观点。一位加拿大地
球科学家肯定:世界末日正在到来,不过不会正好是12月21日这一天。
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否认了末日说,科学家指出,小行星对地球构成灾难性危险的
情况基本不会在2040年发生,更不用说未来两周。一名在维多利亚大学助理教授戈德布
拉特(Colin Goldblatt)也称,地球的确会面临末日,但不会是在2012年。
按照戈德布拉特的说法,金星的过去就像地球的未来。据研究,金星也曾有过类似我们
现在经历的温室效应时期。最后,金星上的温度上升超过1000摄氏度,海洋沸腾。未来
地球很可能重蹈金星覆辙,不过此现象应该不会在下一个10亿年内发生。
但相信末日论的也大有人在。在安省,一名叫比奇(Bruce Beach)的78岁男子每天花
14小时,用42辆废弃校车建造了一个1万平方尺的诺亚方舟并深埋地... 阅读全帖 |
|
H********g 发帖数: 43926 | 3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Biology 讨论区 】
发信人: ProfCompbell (昨日花开), 信区: Biology
标 题: 建议把“千老”列为本版禁词,给十万旅美华人生物科学家正名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Feb 25 20:04:11 2015, 美东)
生物科学家们当初都是满怀探索自然的激情,为了人类的福祉和地球的和谐,献身科研
事业。想当年,最有理想,最聪明,最用功的学生毅然报考名牌大学生物系,然后负笈
重洋,来到美国的高等学府,著名研究所学习、工作。他们不但是华人的骄傲,也是世
界的瑰宝。
虽然幽默感不是旅美华人生物科学家们最出众的特征,但他们信手拈来的妙语每天都上
榜mitbbs的十大。“千老”这个传神的自嘲几乎要进入《现代汉语词典》。不过虽然这
个词汇完美地体现了旅美华人生物科学家们藐视漫长人生中的短暂困难,笑对冷眼,挥
挥手走开不带走一片云彩的宝贵品质,“千老”这个词,熔铸了时代的精神。
可惜在这个bbs上,众多的低俗人士,包括但不限于马工,矿工,油工,还有在向科学
进军路上的开小差,掉队的落后分子们,不能领会“千老”一词的积极含义,却以讹传
... 阅读全帖 |
|
f********t 发帖数: 6999 | 33 改造人类基因一直被视为禁忌,但中国一批科学家近日将基因改造技术直接运用在人类
胚胎,成为全球首例,目的是寻找医治遗传性疾病的方法,但此举在西方医学界引发道
德争议,纷纷呼吁停止进行此类研究和实验。有科学家批评,改动胚胎基因或为后代带
来始料不及的影响。
《星岛日报》报道:广州中山大学生物学副教授黄军就(Junjiu Huang)和他的团队,
20日在《蛋白质与细胞》网上期刊内发表研究报告,承认首度尝试改变人类胚胎基因。
黄军就在《自然》新闻网站周三刊登的专访中说,《自然》和《科学》期刊均以道德争
议为由,拒绝刊登他们的研究报告。他的团队利用一种名叫“CRISPR/Cas9”的技术,
试图改变造成乙型地中海贫血的HBB基因。这种技术类似文字处理过程中的“寻找与取
代”功能,将酶黏附在特定基因上,例如导致某种疾病的基因,然后将之取代或“修理
”。
黄军就的团队从生育诊所取得因为有问题而不能发育成婴儿的胚胎,他们把酵素注射入
86个胚胎内,等候48小时,培植出细胞分子。研究报告指出,10多个胚胎经过基因改造
之后根本无法生存下来,而存活的71个胚胎当中,有54个用来作进一步测试,只有28个
... 阅读全帖 |
|
r****z 发帖数: 12020 | 34 文章来源: 腾讯 于 2015-06-11 11:06:05
生日决定健康?
研究成果
一月出生高血压,二月心房颤动,三月动脉硬化,四月心绞痛,七月、九月、十月哮喘
,十一月多动症加支气管炎,那么你是几月出生的呢?
为了探索人类健康的奥秘,哥伦比亚大学的天才科学家们再次独辟蹊径,将矛头对准了
生日和疾病之间的关系。通过新型计算方法,他们发现有55种疾病和人们的出生日期存
在千丝万缕的联系。本周,这一发现还刊登在了较权威的《美国医学研究协会期刊》上
,如此说来,众多准妈妈们估计又要多带上一层紧箍了:生娃除了要挑年份看属相,如
今还真的得再注意星座了!
哥大科学家们的研究发现,相比其他月份,五月份出生的宝宝患病风险最低。而十月份
的宝宝则就命运“多舛”了,它们有着最高的患病率。
不仅如此,细致入微的科学家们还将生日和具体的疾病挂钩,比如十一月份出生的宝宝
患多动症的几率最大,三月份的宝宝最有可能得心脏疾病,而十月和七月的宝宝则有染
上哮喘疾病的风险。
当然,专家还是严谨的。研究负责人表示,这些数据都是用来帮助科学工作人员找到并
分析新的发病原因。但是和人类的生活环境、饮食习惯等因素相比,出... 阅读全帖 |
|
Y**********n 发帖数: 1930 | 3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eadline 讨论区 】
发信人: Onews (OverseasNews), 信区: Headline
标 题: 科学家发现酸甜苦咸鲜外第六种味道:肥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Jul 28 20:17:59 2015, 美东)
据新华社“新华国际”客户端报道,不管是饕餮大餐,还是街头小食,想必你的舌头已经对五种基本味觉熟悉得不能再熟悉:酸、甜、苦、咸、鲜,恐怕哪一顿都少不了它们的佐味。提醒一下,辣味儿科学上讲其实不是一种味道,而是一种感受,一种烧灼感,一种痛感,如果你喜欢辣,那是因为你喜欢那种被灼烧的痛感。
也许你还会辩解,还有涩味、麻味、金属味等等其他的味道,但那些只是基本味觉掺杂在一起的感受,或者是基本味觉和痛感、麻感等味觉与感受混杂的味道。这里谈的基础味觉,是简单由食物中的化学物质与舌头味蕾直接产生作用后的体验,目前,为科学界普遍认同的只有酸、甜、苦、咸、鲜五种。
但美国珀杜大学科学家新近确认出第六种味觉——肥。
“肥”是什么味道?
有中文媒体把这种新味觉翻译成“脂肪味”,但笔者认为,基础味觉不该以某种物质为参照,味觉是与生俱来的生理反... 阅读全帖 |
|
M********t 发帖数: 5032 | 36 瑞典科学家的神研究
驱蚊只需要床头放只鸡?
新浪科技
ugmbbc
13小时58分钟前
关于如何预防疟疾,科学家们可谓是绞尽了脑汁。最近,来自瑞典和埃塞尔比亚的研究
人员提出一个预防疟疾的新方法:床头放只鸡,或伪装成一只鸡。人们早已知道由蚊子
是传播疟疾的主要媒介,如何有效地驱蚊避蚊是防治疟疾的重要一环。瑞典人Paul
Hermann Miller因为发明了为解决疟疾作出卓越贡献的DTT而被授予诺贝尔奖,但后来
人们发现DTT对环境有巨大的破坏而放弃了。
此后人们一直在寻找安全有效的避蚊方法,灭蚊剂和蚊帐是目前主要的方法。
瑞典农业大学(Swedish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的化学生态学家
Rickard Ignell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最近做了一个脑洞大开的实验。
研究人员先在疟疾高发的埃塞尔比亚的三个村庄中捉了几千只蚊子,这其中绝大部分(
98.5%)都是阿拉伯疟蚊(Anopheles arabiensis)——一种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
传播疟疾最厉害的蚊子。
他们分析了这些蚊子吸食的血液,发现在室内捕捉的蚊子吸食的大部分(69%)... 阅读全帖 |
|
M********t 发帖数: 5032 | 37 男子拒送女上学自己教 如今20岁女儿做不完初中试卷
成都商报
ugmbbc
6小时39分钟前
11年前,泸州市一位父亲的举动轰动一时。2005年春,泸州市纳溪区居民李铁军以“娃
娃到学校学不到东西”为由,将女儿李婧磁带回家自己教。女儿的母亲向纳溪区法院提
起诉讼,状告李铁军违反义务教育法,请求法院判决让女儿重返校园,这起“家教挑战
义务教育法”案轰动全国。面对法院判决,李铁军表示“宁肯坐牢也不送女儿到学校念
书”,女儿自此再未踏入过学校一步。2007年,李铁军曾宣称:“女儿18岁时,我要把
她培养成一名生物磁场方面的科学家!”
女儿画画,父亲在一旁指导
如今,11年过去了,父亲李铁军的教学成果如何?女儿李婧磁又经历了怎样的成长呢?
2016年8月17日上午,20岁的李婧磁坐在画架前,照着一本素描书临摹“亚历山大大帝
”头像,父亲李铁军时而在旁边指导几句。她画了擦,擦了画,一个小时过去了,“亚
历山大”仍然没有露出大致轮廓。这个场景,恍如李铁军开始将女儿李婧磁从学校接回
家的时候,只是时间已经过去了11年,当年的小女孩已长成了落落大方的大姑娘,父亲
李铁军的两鬓又增添了一些白发。
11年... 阅读全帖 |
|
n****4 发帖数: 12553 | 38 网传“凡伟”照片 来源:青年传媒
中新网昆明5月7日电 (王艳龙)连日来,互联网上发布多篇“云南大学‘凡伟’发现电
荷不存在”的文章,引发关注。云南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7日发布声明称,报道中提到
的“凡伟”不是云南大学师生。
近日,一个名为“青年传媒”的连续发布了“重磅,中国科学家发现电荷并不存在,将
改写教科书!”、“为什么说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是错的?”、“为什么说电荷是不存在
的?(证明过程)”等多篇文章,声称云南大学的“凡伟”在相关平台发布论文,证明了
电荷不存在,在朋友圈热传,引发关注。
云南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7日发布“严正声明”:近日互联网上有报道称来自云南大学
物理与天文学院科学家凡伟发表了物理学方面的一些观点。经查证,报道中提到的凡伟
不是云南大学的师生。
【延伸阅读:“青年传媒”关于凡伟相关发现报道原文节选】
一直以来,我们都认为存在正负电荷,并且,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电荷的定向移动产生电流,这似乎早已经被视为恒古不变的真理,并在教科书中我们世
代相传。
但是,根据最新消息,来自中国云南大学的一名科学家(凡伟)发现电荷并不存在,经
过一个多月的同行评审,相... 阅读全帖 |
|
M********t 发帖数: 5032 | 39 科学家打开封闭500万年洞
穴 都是长相奇特的生物(图)
凤凰科技
上弦月
1小时11分钟前
对于已经存在几十亿年的地球,我们人类有时候会以为很了解了,更加关注的是探
索太空,但是其实就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地球,还有很多未知的世界需要我们去探索,比
如这个已经封闭了550万年的洞穴!
此洞穴位于罗马尼亚的东南方,靠近黑海。在地底下的这个神秘「异形世界」,对
外封闭的时间超过550万年。
科学家在距黑海海岸几公里处,寻找最佳地点建造地热能厂时,于该区发现这个洞
穴。他们没料到会找到地球上最神秘的洞穴。
洞里的空气跟外部的空气大不相同。这里的氧气浓度只有外部空气的1/3至1/2,而
且这里是很多奇形怪状的生物的家。
科学家说这是人类有机世界中的化学(化能合成作用chemosynthesis)世界。而洞
里的生物也是闻所未闻,令人惊诧!
访客只能在洞里待5或6小时,否则自己的肾脏会出毛病。而洞穴中的生态系统十分
惊人。
专家发现48个物种,水蛭、蜘蛛、水蝎及其他昆虫,都是在洞里找到的,其中33种
是此地特有物种。都是没有名字的新生物啊,有些形态也是非常的诡异啊!
洞中的食物链完全以甲烷氧化菌(m... 阅读全帖 |
|
D**s 发帖数: 6361 | 4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USA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yeson (快乐着并幸福着...), 信区: USANews
标 题: 印度科学家在美性骚扰女学生被捕:喜欢她有什么错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May 18 15:33:48 2017, 美东)
发信人: yeson (快乐着并幸福着...), 信区: Joke
标 题: 印度科学家在美性骚扰女学生被捕:喜欢她有什么错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May 18 15:32:56 2017, 美东)
印度科学家在美性骚扰女学生被捕:喜欢她有什么错
信源:环球网|编辑:2017-05-18
这位38岁的科学家名叫塔伦•K•巴德瓦杰(Tarun KBhardwaj)。巴德瓦杰接
受采访时为自己辩解说,他“喜欢”那名德克萨斯A&M大学的女学生,并表示并不觉得
自己有什么错。他说,“我是种族歧视的受害者,并且受到了高层腐败的诬陷。被指控
性骚扰在我的案子中不是什么大事,因为我喜欢她。”
据报道,2007年,巴德瓦杰在印度太空研究组织和巴巴原子研究中心(Bhabha Ato... 阅读全帖 |
|
s*********a 发帖数: 801 | 41 原译者:ICLL
自本世纪初以来,人们就一直在争辩美国科学家的宗教信仰问题。我们最新
的调查发现,在顶尖自然科学家中,不信神的比例比以前都多--几乎全都不信
神。
最早研究这个课题的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穆斯·H·路巴 (James H. Leuba),
他在1914年做了里程碑式的调查。他发现,在1000名随机选择的美国科学家中,
有58%表示不相信或怀疑神的存在,在400名“大”科学家中,这个数字上升到了
接近70%。20年后,路巴用有些不同的方式重复了调查,发现这两个数字分别上升
到了67%和85%。
在1996年,我们重复了路巴在1914年的调查,并向《自然》报告了我们的结果。
我们发现,在1914年以来,美国科学家一般地没有多少变化,有60.7%表示不信或
怀疑神的存在。今年(1998),我们很接近地模拟了路巴在1914年第二阶段的调查,
调查那些“大”科学家的信仰,发现信神的比例是前所未有的低--只有大约7%。
路巴把“大”科学家不信神或疑神的比例高的原因,归于他们具有“超级知识、
理解和经验”。类似的,牛津大学科学家彼特·阿金斯(Peter Atkins)在评论我们
199 |
|
g*******1 发帖数: 8758 | 42 ☆─────────────────────────────────────☆
RealNewton (牛顿) 于 (Wed Oct 29 15:38:33 2008) 提到:
何谓信仰?——从科学家不信仰基督教谈起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2702999/
很多基督徒传福音的时候,护教的时候,喜欢拿名人,特别是科学家信主的例子来
增强说服力。可惜这些基督徒往往疏于查证,总是拿一些以讹传讹的假见证当论据,结
果不仅没有起到效果,反而败坏了基督教的声誉。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所谓300位大
科学家中80%信主,诺贝尔自然科学奖项得主中70%信主,这个数据早被彻底证伪,还不
时见到有基督徒拿来用。
其实,科学家,或者说科研工作者群体中,基督徒的比例是低于社会总体的。但是
这个事实却也并不能用来羞辱基督教,或者拿来反证基督教是愚昧的信仰,因为事实上
,科学家里面,回教徒比例也低于总体,犹太教徒比例也低于总体(很多犹太裔科学家
事实上并非犹太教徒),佛教徒比例也低于总体,辩证唯物主义宣称自己可以用来指导
科学实践,但实际上科学家里面信仰辩证唯 |
|
a*********7 发帖数: 30080 | 43 你这个计算方法我还真不能认同。
简单地说,你就是说被调查的2500个科学家里,只有500个对这个问题有发言权
;而那16%(*2500=400)反对这个说法的科学家,又全部是这500个人
里面的。也就是说,那2000个非相关专业的科学家,全部支持全球变暖是人为造成
这个说法。
这个推测(那2000个非相关专业的科学家,全部支持全球变暖是人为造成这个说法
)首先没有任何根据;其次,你认为这个“全球变暖”的论点是错误的,而支持这个错
误观点的非相关专业的科学家的比例又远远高于普通人(100% VS 49%)。
所以,你暗示的是,这些科学家的科学素养远远低于普通人。呵呵。
|
|
Z******O 发帖数: 37 | 44 美国维克森林大学医学院的罗伯特-兰扎教授指出,生物中心论认为我们了解的死亡不
过是我们的意识创造的一种幻觉。他认为我们的意识创造了宇宙,而不是宇宙创造了意
识。一旦接受时空是“意识工具”的理论,真正意义上的死亡也就不存在了。
兰扎引用著名的双狭缝实验力挺自己的观点。实验中,科学家观察一个粒子如何穿过一
道屏障的两条狭缝,结果发现粒子像子弹一样,穿过其中一条狭缝。如果科学家没有观
察这个粒子,它的行为便像波一样,同时穿过两条狭缝。这项实验说明物质和能量能够
表现出波和粒子的特征,粒子的行为会因为人的感知和意识发生改变。
北京时间2013年11月18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绝大多数科学家可能认为“存在来世
”是一个非常荒诞的想法或者至少无法加以证明。但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维克森林大学医
学院的罗伯特-兰扎教授指出,他已经发现了能够证明存在来世的证据,这个证据就存
在于量子物理学中。
兰扎教授表示生物中心论认为我们了解的死亡不过是我们的意识创造的一种幻觉。
他在自己的网站上说:“我们认为生命只是碳和各种分子的活动。我们的肉体在存在一
段时间之后死去,腐烂和消失在泥土中。”我们都相信死亡,因为我们... 阅读全帖 |
|
q**********5 发帖数: 2181 | 45 基督徒们喜欢说,绝大多数诺被尔奖获得者信基督教。这是谎言。
是的,这是谎言。由于历史的原因,西方的那些科学家们一出生没多久就被他们的父母
把他们变成“基督徒”了。这些伟大的科学家们中间,有多少科学家真的相信基督教呢?
我们不知道。因为,据我所知,过去从来没有一个权威机构或者可信的人针对诺被尔奖
得主们的信仰问题作过问卷调查或者访谈。
现代社会,针对大科学家们的信仰调查的数据是有的。
美国一般民众当中,信基督教的占总人口的比例大约是80%左右。
根据《科学美国》杂志1999年9月份的杂志发表的报告:在拥有学士学位以上的科学
工作者群体中,信基督教的比例大幅下降到了40%。
在优秀的(eminent)科学家群体中,信基督教的比例更是大幅下滑到了10%。
根据最权威的科学杂志之一的《自然》杂志发表的报告(Nature, 394(6691):313, 23
July 1998),美国科学院院士中,信“神”的比例更低,只有7%。
我列举的数据,具体的期刊号给出来了,欢迎大家查证! |
|
a*****y 发帖数: 33185 | 46 僧侣与科学家
——宇宙与人生的对谈
L’infini dans la paume de la main
作者:马修"李卡德 (Matthieu Ricard)
郑春淳 (Trinh Xuan Thuan)
译者:杜默
出版:先觉(台湾)
校对:黄威仁 张嘉芳
初版1刷:2003年2月
初版7刷:2005年7月
定价:$NT 290
Copyright‐\nNiL Editions, Paris, 2000
引言
马修"李卡德
我该怎么样过我的人生?我该如何在社会上生活?什么是可知的?这三个问题困恼
人类多时。理想的情况是,人生带给我们圆满之感,大限来时了无遗憾;社会生活启发
我们普世现任感;知识教导我们周遭世界和我们自己心性的本质。
这些问题也横亘于科学、哲学、政治、艺术、社会工作和性灵履践中。我们若囿于
社会固习,把这些活动加以人为的区隔,必然会眼界日窄,目光如豆。没有智慧长养利
他行为,科学和政治就是双面刃,伦理盲目,情结狂走,性灵化成虚妄。
从十七世纪科学革命的肇兴的时代到今天,多少人把科学视为知识的同义语。科学
勃兴促成资讯呈倍数成长的趋势方兴未艾。另一方面,民主、... 阅读全帖 |
|
a*****y 发帖数: 33185 | 47 僧侣的结语
很多人认为,把科学与灵性融为一炉的努力注定要失败。有些人觉得,灵性云云不
过是戏法,也有人认为科学太过唯物,更有人依旧认定两者水火不容。这种不愿去找寻
两者共同点的心态,等于是认定知识与经验、主观与客观、物质与意识之间有不可跨越
的障碍。这种二元论不绝如缕,导致树立起无谓的壁障。思证方法没有隐含逆流冲撞真
科学的意思,而是对不同的知识范畴和取得知识的方式加以先后捡择。
人生最重要的事不是取得多少资讯量,而是解答这类问题:我们为何生?我们为何
死?为何受苦?为何得乐?为何有爱?为何有恨?这想必会使得我们暗自思忖,这种研
究是否真能找出答案,以及是否真的值得为此殚精费时。
在科学里,这类问题关乎基础研究与应用两个层面。基础研究的目的是,以“客观
”方式叙述和解释自然。这或许是个完美的工程,但我们对星体化学构成或昆虫分类的
兴趣,肯定排在关乎我们自身存在的基本问题之后。想想一生中最具意义的时刻,我们
通常提到的是爱、友情、温柔、喜乐、自然景观之美、内心自在或利他,而科学只专注
在跟这些没有太大关系的外界现象上。
至于科学应用,通常是关于健康、平均寿命、行动自由和舒适。目前,人人活... 阅读全帖 |
|
f****2 发帖数: 311 | 48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段并不新鲜的新闻:科学家终于找到牛奶致癌的确实证据。美国国家
癌症研究所最近的研究发现雌性激素、雄性激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就是牛奶内的主要
致癌物质。
加拿大的肿瘤专家建议:除了那些发展中国家的儿童和营养不良的成人,一般人并不需
要喝太多牛奶。
我把该新闻转发给一些朋友看。我想测试一下人们对牛奶的认识,遂问:“你知道奶牛
为什么会一直产奶?”她的回答很典型:“不常产奶能叫奶牛吗?”我问:“请问你是
否常产奶呢?”“怎么可能?”
我笑了,说:“人是只有怀了小孩才会产奶的。但牛跟人一样都是哺乳动物。哺乳的意
思就是为了哺育下一代才有乳汁。所以奶牛一直产奶只有一个原因……”“不停地怀孕
生小牛?”她吐吐舌头,说:“怎么可能呢?”我说:“确实是这样的。”
但并不是所有奶牛在任何时候都能怀上孕。现代农场的解决方法是给奶牛打高剂量的荷
尔蒙,让其不自然泌乳——那段新闻所说的“各种激素”就是这样来的!
现代奶牛从两岁开始就有九个月的时间用于怀孕。小牛出生后就会被关进小木箱里,喂
以毫无营养的饲料,不能动弹,以保证人们餐桌上小牛肉的精瘦嫩滑。而牛妈妈就被千
方百计挤出一头小牛所需的十倍... 阅读全帖 |
|
M*****c 发帖数: 3306 | 49 继去年新增4位首席科学家之后,我校今年再添4位“973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
计划)首席科学家。10月26日上午,由同济大学作为第一承担单位新获批的3个国家“
973计划”项目、1个“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同时宣布启动。至此,由我校牵头承
担的“973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累计已达14项。
这4个项目分别是:由土木工程学院朱合华教授主持的“973计划”项目“城市轨道
交通地下结构性能演化与感控基础理论”、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周怀阳教授主持的“
973计划”项目“西南印度洋洋中脊热液成矿过程与硫化物矿区预测”、医学院戈宝学
教授主持的“973计划”项目“重要病原菌与宿主相互作用分子机制的研究”项目,以
及医学院章小清教授主持的“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神经分化各阶段细胞命运决定
的调控网络研究及其转化应用”。
科技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项目主管江海燕,上海市科委副巡视员施强华、基础研究
处处长胡睦,我校校长裴钢、副校长蒋昌俊等出席了当天的项目启动会。
裴钢校长在致辞中表示,今年学校再增4位首席科学家,表明同济大学的基础科学
研究继续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希望各项目首席科学家能聚焦国... 阅读全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