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相互作用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m********r
发帖数: 811
1
来自主题: Science版 - 大质量弱相互作用粒子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Wiki letter w.svg
此条目或章节需要扩充,请协助改善这篇条目。(2008年9月4日)
更进一步的信息可能会在讨论页或扩充请求中找到。请在扩充条目后将此模板移除。
大质量弱相互作用粒子(Weakly interacting massive particles,简称WIMP),是一种
仍然停留在理论阶段的粒子,是暗物质最有希望的候选者。理论预言这种粒子应该有以
下两个特点:
1. 粒子只通过弱核力和引力产生相互作用,或者粒子的相互作用截面小于弱核力作
用截面;
2. 与普通粒子相比质量较大。
由于它们不参与电磁力作用,因此无法被直接探测到;由于它们不参与强核力作用,因
此它们基本上与普通物质不发生相互作用;由于它们较大的质量,因此它们运动的速度
相对缓慢,因而能够成团聚集。根据以上特点,WIMP被认为是最有可能的“冷暗物质”
候选者。
现在很多实验正在寻找在理论上的“大质量弱相互作用粒子”(WIMPS)的粒子,它最有
可能是暗物质。各个实验在地下的那些定做的设备全都等着一颗“大质量弱相互作用粒
子”撞击原子核并引起一次反弹
b***y
发帖数: 372
2
力学所椭偏光学显微成像研究生物分子相互作用项目通过验收
中科院力学所靳刚研究员主持的中科院“九五”重点项目“椭偏光学显微成像研究
生物分子相互作用”于近日通过验收。由我国著名免疫学专家顾方舟院士
为组长的验收专家组在认真听取了靳刚研究员的项目总结报告和答辩后,
经过充分讨论,一致认为:该项目全面完成了预定目标。在系统研究的基础
上,实现了多种生物分子的吸附和多对生物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实时动态观测,为研究
蛋白分子间相互作及结构功能关系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手段。同时还发展了具有应用前景
的光学生物活性探针技术和光学多元蛋白芯片,申请了两项发明专利。
建立了生物分子及其相互作用的数据库框架,包括配体 受体反应结果、实时反应标准曲线
、反庆物类别、实验条件和优化结果等。该项目组已开展了若干生物医学应用方面的研究
。上述研究展示了以光学成像技术为基础的多元蛋白质光学芯片和实用化的单元蛋白质活
性探针均属国际现有生物芯片的创新技术之一,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力学所)
s******s
发帖数: 13035
3
我瞎说两句。比如研究一下到底哪个domain有相互作用。比如A蛋白的S domain
和B蛋白的T domain有相互作用。然后用已知有相互作用的domain比如X和Y替代。
理想化的结果就是A(S)+B(T)正常,A(S)+B(Y)或者A(X)+B(T)不正常,但是双突变
A(X)+B(Y)能够rescue表型。不过这个估计比较看运气
M********t
发帖数: 5032
4
来自主题: Joke版 - 从引力波谈爱因斯坦的幸运   作者:施郁  (复旦大学物理学系)   2016年2月12日是中国农历大年初五。因为所谓“抢财神”的习俗,在零点前后,我当时所在的城市鞭炮声大作。这成了我浏览互联网上铺天盖地的引力波被探测到的新闻发布和原始论文的喜庆伴奏。当时, 我想到爱因斯坦的幸运,便开始写这篇文章。   爱因斯坦曾经感叹牛顿的幸运,而他自己又何尝不幸运至极。他在广义相对论方面的工作就有很多幸运之处。   在创立狭义相对论并为量子论奠基十年以后,居住在柏林的爱因斯坦在个人婚姻纠葛的时期,于1915年创立了广义相对论[1,2,3],并在次年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4,2]。1918年他得到能量变化率与质量4极矩3阶变化率的关系[5]。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观测到引力波这件事正好成为对广义相对论100周年的纪念。   广义相对论的精髓是物质运动与时空几何的统一和相互影响,在引力场方程上表现为能量和动量与代表时空弯曲程度的量之间的相等。引力使得时空弯曲,需要用非欧几里德几何描述。爱因斯坦创立广义相对论时,物理学家对此还不熟悉,但数学上对于非欧几何已经有深入的研究。在20世纪50年代后的广义相对论和杨-米尔斯场论大发展之前,几何独立于理论物理,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可以用杨振宁的诗句“欧高黎嘉陈”概述(指欧拉、高斯、黎曼、嘉当、陈省身)。而爱因斯坦创立广义相对论时,幸运地得到了他的数学家朋友格罗斯曼(M. Grossmann)的帮助,导致他能够最终成功地将物理思想用数学公式表达出来。   创立广义相对论的高潮在于爱因斯坦1915年的一段非常紧张的工作[2,3]。6月他在哥廷根向希尔伯特等人做了一个星期学术报告,介绍他在广义相对论上的工作。10月,爱因斯坦发现自己工作有错误,还听说希尔伯特也发现了他的数学错误并正在取得进展。11月4日开始,按照既定安排,爱因斯坦在普鲁士科学院每周一次介绍广义相对论。经过非常紧张的工作,爱因斯坦终于在11月16日收到希尔伯特的引力场方程之前取得成功,并算出与天文观测相符的水星近日点进动。在11月25日的最后一次报告中,他终于能够写下他的引力场方程。幸运的爱因斯坦!   1861年,麦克斯韦写下后来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电磁场方程组,在接下来的几年内他提出了电磁波的存在,并认为司空见惯的光就是一种电磁波。而完备的专著发表于1864年。赫兹在1887年(即麦克斯韦去世8年后)人工产生并探测了无线电波这种电磁波。与之类似,1916年爱因斯坦发表了一篇论文,预言了引力波[2]。爱因斯坦去世60年后的现在,引力波终于被探测到。在4中基本相互作用中,只有电磁作用和万有引力是长程的,所以引力波显然是了解宇宙的一个新窗口。   波是振动的传播。而引力波所传播的是时空度规的振动。度规是一种几何性质。比如平面或者球面上两点之间的间隔都可以用面上的坐标算出,但是公式不一样,这就是因为度规不一样。而在相对论中,有一个与参照系无关的固有时间间隔,它可由时间间隔和空间坐标间隔算出,具体的公式也取决于度规。当物质质量分布发生巨大的变化时,比如高密度天体(如中子星或者黑洞)之间碰撞或者恒星爆炸或坍塌时,会产生引力波。胡斯(R. A. Huse)和泰勒(J. H. Taylor Jr.)于1974年发现的脉冲双星(两个互相旋转的脉冲星)的轨道不断减小,这可以用引力波来解释。他们获得了199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理论上认为,宇宙极早期的暴涨会产生原初引力波,从而导致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在某个尺度上有某种偏振现象。该现象被位于南极的宇宙学河外偏振背景成像(BICEP2)望远镜于2014年观察到,但是后来发现是宇宙尘埃造成的。   LIGO观测到的引力波产生于两个黑洞的并合[6]。大约13亿年前两个黑洞并合产生的引力波于2015年9月14日经过LIGO的两个探测器。幸运的是升级后的LIGO在两天前刚开始运行[7]。这两个探测器实际上是两个巨大的迈克尔孙干涉仪。垂直于干涉仪通过的引力波使得每个干涉仪的4公里长的两臂的长度各有微小的振荡,导致振荡的相位差,从而给出振荡的干涉信号。110年前,狭义相对论解释了迈克尔孙干涉仪测量以太漂移的零结果。现在,迈克尔孙干涉仪又测量到了引力波,检验了广义相对论。确实,现代光学和精密测量技术对引力波探测立下汗马功劳,使得LIGO能够测出小于原子核大小的两臂长度差。历史上引力波探测曾催生量子非破坏性测量的概念,也有原来从事引力波探测的研究人员成为量子测量的专家。   回到爱因斯坦。1933年爱因斯坦移居到美国普林斯顿,引力、统一场论和对量子力学的质疑是他当时关心的问题。爱因斯坦和他的助手罗森(N. Rosen)寻找引力波方程的平面波解,发现这使得度规中不可避免会有奇点(变得无穷大)。现在我们知道这只是表明单一坐标系不足以描述平面引力波,就好比南极和北极的经度无法确定,不是物理上真正的奇点。但是他们当时却以此认为引力波不存在。1936年,他们写了一篇文章投到美国期刊《物理评论(Physical Review)》[8]。这时,爱因斯坦的幸运表现在文章被编辑泰特(John Tate)退回,要求考虑审稿人的意见。审稿意见长达10页,出于专家之手。其实,虽然指出爱因斯坦和罗森的错误,审稿人仍然认为这篇文章有值得赞誉之处,建议经过修改后发表。显然,气愤的爱因斯坦没有研究审稿意见,把文章原封不动地改投到《富兰克林学会会刊(Journal of Franklin Institute)》,文章很快被接受。再次幸运的是,从加州理工学院等地访问回来的同事罗伯森(H. P. Robertson,量子力学教科书上不确定关系的证明源于他)通过爱因斯坦的新助手英菲尔德告诉他们爱因斯坦-罗森工作的错误,并帮助解决了问题。这导致最后发表出来的文章结论完全改变了,成为圆柱状引力波[9]。爱因斯坦幸运地没有否定自己20年前对引力波的预言。近年来Kennefick发现,爱因斯坦本来可以通过阅读《物理评论》的审稿人意见知道自己的错误,因为罗伯森正是泰特为爱因斯坦-罗森文章所找的审稿人。这段历史的详细分析和记述来源于2005年Kennefick发表于《Physics Today》的文章[8]以及刘寄星发表于《物理》的文章[10](根据美国物理学会期刊主编M. Blume参考Kennefick一篇预印本文章所作的报告,包含Kennefick文中所没有的泰特致爱因斯坦两封信件的复印件)。 几天前出现LIGO探测到引力波的传言时,我便想到爱因斯坦的这件事。   1936年的爱因斯坦幸运地被同行评议制度避免了发表一篇错误的论文,而1905年的爱因斯坦恰恰曾幸运地因为德国《物理学年鉴(Annalen der Physik)》的宽松而得以在该杂志发表5篇改变物理学的论文,特别是看上去离经叛道的狭义相对论和光量子论文。而在爱因斯坦移居普林斯顿后完成的爱因斯坦、罗森和玻多尔斯基(B. Podolsky)质疑量子力学完备性的论文(EPR论文)以及爱因斯坦和罗森关于爱因斯坦-罗森桥(即虫洞)的论文都未经审稿在物理评论发表[8]。后来的历史表明这两篇文章也极为重要,当然是应该发表的。EPR成了爱因斯坦被引用最多的论文。Kennefick认为引力波当时是广义相对论众所周知的预言,所以泰特经过犹豫后将爱因斯坦-罗森证明它不存在的这篇论文送审。而关于爱因斯坦-罗森桥的论文是当时与别人进行的一个争论,所以未经审稿直接发表。那么,质疑当时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的量子力学的EPR论文为何不经审稿直接发表呢?笔者认为,这是因为EPR承认量子力学技术上的正确性,质疑的只是量子力学的完备性,即是否完全描述客观实在,讨论具有哲学性质。顺便说一下,最近这两篇论文在关于黑洞量子性质的理论讨论中被联系起来。   1917年,爱因斯坦将广义相对论用于宇宙学[11]。如果只有引力而没有斥力,宇宙整体上不能保持静止,所以他在引力场方程中又加了一个代表斥力的宇宙学常数项,虽然他也觉得这个做法很不自然(现在我们知道这也不能真正使宇宙静止)。但是很快人们开始讨论宇宙膨胀,从弗里德曼(A. Friedmann) 、勒梅特(G. Lamaite)和德希特(W. de Sitter)等人的模型研究到哈勃(E. Hubble)的1929年的观测发现。 大爆炸宇宙学的创始人伽莫夫(G. Gamow)在他的自传《我的世界线(My Worldline)》(笔者本科生时代读到这本书后,一直记忆犹新,所以将世界线用于本人的博客名称中)中告诉我们,爱因斯坦曾说过宇宙学常数是他一生最大的错误[12]。所以1936年爱因斯坦-罗森关于引力波的文章所用的引力场方程中,已经没有宇宙学常数。但是在当代,作为联系宇宙学与微观的量子场论的一个桥梁,宇宙学常数成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近年来宇宙加速膨胀和暗能量的发现更使得宇宙学常数的概念得到复活。这又是爱因斯坦的幸运,虽然他失去了预言宇宙膨胀的机会。   最后,用笔者与杨振宁先生以前的一段讨论结束本文。   施:您认为爱因斯坦(而非麦克斯韦)是仅次于牛顿的伟大物理学家。我也这样认为。您能不能简单说说您的理由?   杨:麦克斯韦是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他对人类的贡献无法可以被夸大。但是从对物理学基本概念的贡献的角度来说,他不能与爱因斯坦相比。爱因斯坦(1)改变了我们对于时间和空间的理解,从而给理论物理带来对称性的概念和对称性支配相互作用的思想,(2)创造了引力的几何概念,(3)帮助创立了量子力学。   感谢杨振宁先生的交流和阅读本文。   参考文献:   [1] A. Einstein,Sitzungsber. K. Preuss. Akad. Wiss. (1915) 844.   [2] A. Pais, Subtle is the Lord, Oxford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1982).   [3] W. Isaacson, Einstein:His Life and Universe. Simon & Schuster, New York (2007).   [4] A. Einstein,Sitzungsber. K. Preuss. Akad. Wiss. (1916) 688.   [5] A. Einstein,Sitzungsber. K. Preuss. Akad. Wiss. (1918) 154.   [6] B. P. Abbott et al. (LIGO Scientific Collaboration and the Virgo   Collaboration), Phys.Rev. Lett. 116 (2016) 061102.   [7] E. Berti, Physics9 (2016) 17.   [8] D. Kennefick,Physics Today, September 2005, p. 43. 这篇文章后来吸收进该作者的书《Traveling at the speed of thought》.   [9] A. Einsteinand N. Rosen, J. Franklin Institute 223(1937) 43.   [10] 刘寄星,物理,34, 2005, p.487.   [11] A. Einstein, Sitzungsber.K. Preuss. Akad. Wiss. (1917) 142.   [12] G. Gamow, 《My Worldline》, Viking, New York, 1977. (XYS20160218)
从引力波谈爱因斯坦的幸运
作者:施郁  (复旦大学物理学系)
2016年2月12日是中国农历大年初五。因为所谓“抢财神”的习俗,在零点前后,
我当时所在的城市鞭炮声大作。这成了我浏览互联网上铺天盖地的引力波被探测到的新
闻发布和原始论文的喜庆伴奏。当时, 我想到爱因斯坦的幸运,便开始写这篇文章。
爱因斯坦曾经感叹牛顿的幸运,而他自己又何尝不幸运至极。他在广义相对论方面
的工作就有很多幸运之处。
在创立狭义相对论并为量子论奠基十年以后,居住在柏林的爱因斯坦在个人婚姻纠
葛的时期,于1915年创立了广义相对论[1,2,3],并在次年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4,2]。
1918年他得到能量变化率与质量4极矩3阶变化率的关系[5]。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
台(LIGO)观测到引力波这件事正好成为对广义相对论100周年的纪念。
广义相对论的精髓是物质运动与时空几何的统一和相互影响,在引力场方程上表现
为能量和动量与代表时空弯曲程度的量之间的相等。引力使得时空弯曲,需要用非欧几
里德几何描述。爱因斯坦创立广义相对论时,物理学家对此还不熟悉,但数学上对于非
欧几何已经有深入的研究。在20世纪50年代后的... 阅读全帖
C*******e
发帖数: 4348
5
biotin-avadin的相互作用不是很强么?应该有不少这方面的研究比如离子浓度多高仍
然不会破坏 biotin-avadin相互作用什么的
DNA-DNA 相互作用方面的文献资料也很多啊
o**4
发帖数: 35028
6
这个都有人做了,关键的问题是我发现这个很重要的蛋白A跟另外一个很重要的蛋白B能
相互作用,
而A跟B的功能很重要,都已经有研究了,但是没人发现他们能相互作用,
接下来该怎么办呢?
f******g
发帖数: 1003
7
来自主题: Biology版 - 基因相互作用的基本定律
以下观点纯属猜想
我看到的很多文章,包括很好的文章,象CNS级别的文章,很多都是描述一个现象,展
示某个基因有某些功能,机制上主要是向很经典的pathway靠,其实这些机制不一定是
最主要的机制,但是为了快速发表发文章,就往最经典的通路上靠了。
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与很经典的基因,例如p53,有相互作用的基因有成百个,当然了
,在不同细胞中,相互作用的基因可能是不一样的。
我总是想,细胞基因相互作用中有没有可能发现很基本的定律,象物理中的牛顿三定律
,数学中的很多公理定理。
比如影响一个基因的表达的因素有很多,目前我所知道的有:转录因子调控,microRNA
调控,甲基化调节,乙酰化调节,磷酸化调节,泛素化调节。
我们有没有可能应用数学上的知识,用一个方程来描述这个基因的表达,各个参数可以
用不同条件下的实际测量值来解决。
to be continued
a*****e
发帖数: 4577
8
来自主题: Physics版 - 问个电子-电子相互作用的问题
主要有两个问题,
1. 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不是不能用能带理论来解释?如果是,那么电子电子的相互
作用用什么理论来描述?
2 我现在想考虑一个电子decay的路径的问题
比如一个电子受到激发,可以通过发射光子或者发射声子来回到原来状态
但是电子和电子也是有相互作用的
请问,这个电子在发射光子/声子之前,是否会先和其他电子相互作用达到平衡?
s******s
发帖数: 13035
9
打算用biotinylated的RNA probe做一些检测蛋白、核酸相互作用的实验, 加热revers
e crosslink以后
需要用beads把这些RNA probe和直接相互作用的核酸除掉,但是不想碰那些pull-down下
来的蛋白和其他核酸。
Anyway, 简单说,就是用什么浓度的什么detergent可以解决掉蛋白/蛋白和蛋白/核酸的
interaction,
但是不影响核酸/核酸以及biotin/avidin的interaction?
o**4
发帖数: 35028
10
这个是mapping domain,
怎么证明这个相互作用对于细胞很重要的?
o**4
发帖数: 35028
11
但是相互作用的domain有可能有别的功能啊 (十分有可能)
o**4
发帖数: 35028
12
这个基因跟别的蛋白相互作用的domain功能相当多 (本身基因功能就相当多),
所以我觉得不可能rescue mutant phenotype的啊
o**4
发帖数: 35028
13
点突变就能改变两个蛋白的相互作用是么?
m******5
发帖数: 1383
14
来自主题: Biology版 - 问个两蛋白相互作用的问题
我遇到过这个问题
AB已知有相互作用,我第一次用GST fusion A N terminal 拉B,怎么拉也拉不下来,
strigency多低也不行
后来用N-terminal fusion B拉A,相互作用非常强,结果用靠马斯亮蓝就能做得很
convincing
所以我觉得不管是什么情况, 如何才能做出来都是不一定的
你的case我觉得拉不下来,这几乎是很reasonable的-_-
m******5
发帖数: 1383
15
来自主题: Biology版 - 问个两蛋白相互作用的问题
我觉得你的case 最重要的是map出相互作用位点
用缺失相互作用位点的蛋白作阴性对照
反拉本来就是不一定能拉出来的,原因太多了
h**********8
发帖数: 650
16
来自主题: Biology版 - 关于蛋白相互作用,求助
关于蛋白相互作用
在microarrey, peptides pull down, gst pull down 中, 都可以重复到肽段和兴
趣蛋白的相互作用
但是在293细胞中共表达了全长蛋白,coip就是没有结果。
求助高人
u***e
发帖数: 71
17
各位大佬,我们实验室发现某种激素能引起3个转录因子的相互作用 (IP and DNA
pull dwon),并协同激活基因A的表达。现在我们下一步想研究这个3个转录因子相互
结合的kinetics。这三个蛋白之中任两个的相互作用都有人研究过了。大家有什么建议
?谢谢~
a*******u
发帖数: 19
18
来自主题: Biology版 - 问个蛋白相互作用mapping的问题
做mapping的时候,根据什么原则分段比较好?
按照蛋白的domain或者motif进行分段的话,domain两侧保留多少amino acids?
每一小的分段大小多少为好?200-300?一般分多少段?
分段的时候两个分段可不可以有交叉?
如果采取没有交叉的的分段,交叉的位置的相互作用怎么排除?
一般在domain区相互作用的可能性比非domain区高吗?
e********c
发帖数: 30
19
一个蛋白质单独转染时只存在与细胞核内,但是和另外一个蛋白质(主要集中在核内,
胞浆内也有)一起转染时被定位到核里去了。已经这两个蛋白有相互作用,这说明前者
是通过二者的相互作用被后者带进去核里面的吗?
I****8
发帖数: 34
20
来自主题: Pharmacy版 - 药物相互作用及用药问题
非常谢谢lilybank的回复。病人最近的BNP是1050, 对于房颤病人这个是否很高或者正
常。其他检查都没有问题。病人饮食也正常。amlodipine是病人必须用的降压药,因为
只有这药对病人血压有效。血压不是一直都低,是一天的某个时段。可能需要减少
amlodipine或 Irbesartan用量。停用statin的4天里,INR就从2.27降到1.29。可见华
法林与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是很明显的。
我把我最近查到的跟大家分享一下:
涉及的华法林的代谢CYP450同工酶包括CYP2C9,2C19,2C8,2C18,1A2和3A4。更有效
的华法林的S-对映异构体是由CYP2C9代谢,而R-对映异构体是由CYP1A2和3A4代谢。
amlodipine是3A4的抑制剂。瑞舒伐他汀(Crestor)经CYP2C9代谢。所以停用了瑞舒伐
他汀,对法华林代谢抑制减少很多,INR明显降低。
大多数他汀类药物通过细胞色素P450(CYP)代谢途径代谢;阿托伐他汀(
atorvastatin),辛伐他汀(simvastatin),洛伐他汀(美降脂,Altocor)通过
CYP3A4同工酶,氟... 阅读全帖
m****g
发帖数: 530
21
来自主题: _Harvard_Medical_School版 - 基因-饮食相互作用影响肥胖症的发生
美国塔夫茨大学的科学家通过三个独立的研究调查,发现基因和饮食相互作用可以影响
人的体重。这项研究发表在11月9日
《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杂志上。
该研究中,基因与饮食之间联系与载脂蛋白A-II(apolipoprotein A-II,APOA2)基因启
动子有关。APOA2启动子有两种变
异体,T或是C,因此其基因型有三种CC,TT或TC。Jose Ordovas等人对从三个不同地区
共3,462人进行研究。
研究人员以22克饱和脂肪为界限,将所有试验参与者分成两组:饱和脂肪酸摄入较多组
和饱和脂肪酸摄入较少组。研究人
员发现CC基因型的人若食用大量饱和脂肪酸,其BMI数值以及肥胖的发生率比TT、TC基
因型或饱和脂肪酸摄入较少的人更
高。
所有3,462例实验参与者中,大多数人都是TT或TC基因型。CC基因型的人群大约只占总
人数的10%~15%。研究人员
称,虽然CC基因型人数只占总人数的少部分,饱和脂肪酸和BMI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值
得研究人员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编译:高芳)

发帖数: 1
22
求审稿机会:
方向: 病毒学,病毒遗传进化,病毒宿主相互作用, 疫苗。
为申请绿卡:
可以站内,QQ:595820476 或者邮件[email protected]
多谢先
m****m
发帖数: 395
23
求蛋白结构功能、相互作用方向的审稿机会,请站内短信我,长期有效!

发帖数: 1
24
求审稿!光学专业 激光与原子分子及团簇的相互作用方向!
谢谢

发帖数: 1
25
求审稿 光学专业 激光与原子分子及团簇的相互作用方向。
谢谢!
m****m
发帖数: 395
26
求蛋白结构、相互作用方向的审稿机会,请站内短信我,长期有效!
M********t
发帖数: 5032
27
来自主题: Joke版 - 引力波 带人类倾听星辰大海之声 新浪科技 ugmbbc 8小时9分钟前 在一波又一波传言后,终于!北京时间2016年2月11日23:40左右,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负责人、加州理工学院教授David Reitze宣布,人类首次发现了引力波。发布会上究竟揭开了哪些谜团?与之前的传言有何不同吗?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黑洞来客团队(团队主要成员苟利军 研究员为国家天文台恒星级黑洞研究创新小组负责人,而这次被探测到的引力波正是来自双黑洞系统),全面解读这场激动人心的发布会。 正如发布会所言,在被预言将近百年、苦苦追寻几十年之后,首个位于地球之外13亿光年的引力波源GW150914被人类直接探测到,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伟大时刻,一个新时代的序幕正在拉开——地球人,欢迎你来到引力波时代! 激动人心的发布会结束了,其重点内容可以被简单归纳为三点: (1)引力波终于被探测到了。 (2)引力波产生于两个恒星量级黑洞的合并(merger)。 (3)引力波是美国的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英文简称LIGO)发现的。 接下来,让我们逐个分析和解释一下以上三点,从而对这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学发现做一个稍微深入的了解: http://static.cnbetacdn.com/article/2016/0212/41080c0cddd85b8.jpg 双黑洞系统想象图。(来源于LIGO网站)) 天外飘来引力波 对于“波”,我们并不陌生,生活中时常会听到无线电波、电磁波、声波、光波等等,引力波也是波的一种。 既然称之为引力波,它必然与引力有关。所以,在更深一步了解引力波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下人类对于引力的认识过程。17世纪末的物理学家牛顿看到了下落的苹果,意识物体之间普遍存在的一种力,称之为“引力”,并且将其数学化,这就是我们熟知的万有引力。万有引力认识的精髓是物体质量的存在导致了引力,这在牛顿之后的两百多年里被认为是宇宙间的绝对真理。直到1905年狭义相对论发表,再到1915年广义相对论的发表,爱因斯坦提出了一种完全不同的对于引力的看法,引力是因为质量对于时空造成了变形所导致,而非质量之间的吸引。这就意味着,我们时空可被当做一种可以变形的介质来认识。所以引力波,简单来说,就是时空自身的波动。相比较我们熟知的无线电波(或者电磁波),它仅仅是在时空之中传播的,时空是它的媒介。 人们常说“星辰大海”,如果将时空视作海洋,那么天体就如同海洋生物一般。可以想象,如果大海中的某个生物摇了摇尾巴、或是晃了晃头,海水由此所产生的波动就会向外传播。与此类似,宇宙中某个天体的剧烈活动,会对所在的时空产生扰动,时空自身的波动也会向远处传播,如果足够强,就能够为地球上的我们所感知。 在引力的世界中,我们的宇宙通常是平静的。可是在北京时间2015年9月14日17点50分45秒,地球上的LIGO探测器却探测到了来自于宇宙深处距离地球13亿光年之外的一场引力风暴,来自于一个双黑洞系统的合并,以它的探测日期命名为 GW150914。 http://static.cnbetacdn.com/article/2016/0212/12c0afa9d0fc4fb.jpg LIGO的两个观测站探测到了同一个引力波事件。上面为观测得到的曲线,下面是和理论相比较之后的拟合结果。(来源于LIGO所发文章) 两个黑洞的“火并” 此次发布会的另外一个亮点就是双黑洞。这也是人们首次直接发现双黑洞,这两个黑洞的质量分别为26和39太阳质量,属于恒星级黑洞。或许你已经听腻了黑洞,生活中时不时的会听到某某黑洞爆发了,某某黑洞吞吃恒星了等等。但是这此发现却有些不同,两个天体都是黑洞,互相绕转,最后合并。这听起来像是一场黑吃黑的火拼,甚至有点儿像港片里熟悉的火爆场面。黑洞合并产生了非常强烈的时空振荡,所以我们遥远的地球才观测到了。 黑洞通常认为是大质量(超过25个太阳质量,请注意这是前身星的质量)的恒星在其演化的最终阶段,恒星中心会形成我们了解的恒星级黑洞。它们的质量通常预计在3个太阳质量到100个太阳质量之间。因为黑洞本身没有任何的辐射(不考虑量子效应下的霍金辐射,它的电磁辐射也是异常微弱),所以我们不能直接看到黑洞。我们的银河系或者其他类似的星系当中当中,每个星系都预计存在着上千万个恒星级黑洞,但是绝大多数的黑洞都是孤独存在的天体,如同幽灵般,没有任何辐射或者辐射及其微弱,所以很难被看到。 所幸,有的黑洞处于双星系统当中,就像发布会中提及的系统,而且另外一个天体是正常的恒星(也称之为伴星)。在这种情形之下,黑洞会从正常恒星上吸积气体,在其周围产生一个吸积盘,以至于某些时候吸积气体的量过多,不能被黑洞直接吞掉,这时还会沿着黑洞的两个转轴将多余的气体抛射出去,从而产生非常壮观的喷流。正是因为吸积盘和喷流的存在,他们都能够产生我们非常熟知的电磁辐射(也就是有我们熟知的光子产生),从而我们利用传统的探测方式,比如地面或者太空的望远镜,就可以间接地探测黑洞的存在。 大约在50年前,人类就是利用此方法发现了第一个黑洞候选体,天鹅座X-1 (Cygnus X-1)。在1974年,地球上两颗聪明的大脑、理论物理学家霍金和好朋友基普·索恩就这个候选体是不是黑洞而打了个赌,他们以一年的成人杂志《阁楼》作为赌注。后来的观测是利用天鹅座X-1中的伴星运动测得了黑洞质量,大约为15个太阳质量,从而霍金认输并且在两人的赌书上签名按上了自己的手印。基普·索恩从那时起就赢了。 对于双黑洞系统,他们几乎不会产生能够为传统方式所观测到的光子。所以,即使它们存在,仅凭借传统的观测方式,我们也无法发现他们。况且,很多的人都怀疑它的存在。但是,在双黑洞绕转,尤其是合并之时,会产生很强的引力波。只要引力波探测器足够灵敏,我们就可以发现它们的踪影。面对大家的怀疑,LIGO的发现用事实证明了它的存在。而此次发现引力波的天文台的创建人之一就是基普·索恩——索恩教授又一次赢了! 引力波为黑洞做名片 在观测到了完整的引力波形之后,利用一种叫做匹配滤波(waveform matching)的方法,理论上就可以推断出系统的性质信息,包括合并之前和之后。比如,对于双黑洞系统,可以推断出合并之前的黑洞质量,自旋和轨道,以及合并之后的质量和自旋。此次新闻发布会中所提及的引力波事件,就得到黑洞的质量在合并之前是26个和39个太阳质量,合并之后是62个太阳质量(合并之前的两个黑洞自旋参数值限制的并不是很好),合并后黑洞是一个克尔黑洞,其自旋参数值为0.67。 你或许会有疑问,合并之后怎么少了3个太阳质量,它跑到什么地方去了?引力波也是携带能量的,在黑洞合并之时,它的形状非常不对称,不是我们看到的单个黑洞的球形,所以在振荡恢复的过程当中,一部分质量就通过引力波的方式辐射出去,从而为我们所接收。合并的时间非常之短,仅仅在大约0.05秒的时间,就将3个太阳质量(大约6.0E30公斤)的能量就通过引力波的方式释放出去,也就是说在一秒钟可以释放出大约10^32公斤的能量。相比较之下,我们的整个宇宙包含了大约1.0E22个太阳,而每个太阳每秒钟向外辐射大约4.0E9公斤的物质能量,所以黑洞合并的最后释放出比整个宇宙每秒钟辐射出的电磁总能量还要高出3倍。 http://static.cnbetacdn.com/article/2016/0212/3aa5437d0cd140c.jpg 双黑洞系统在不同阶段所产生波形随时间演化图。双黑洞系统的演化包括三个阶段:旋近(inspiral), 合并(merger)和铃振(ring down)阶段。(来源于LIGO所发文章) 我们注意到,合并前黑洞的质量为26个和39个太阳质量——这两个质量都比目前已知的恒星级黑洞要重许多。我们现在已经确认了大约20多个恒星级黑洞,最重的恒星级黑洞位于M33 X-7系统中,为16个太阳质量。而其它所有确定的黑洞质量均比这个小,大多数是七八个太阳质量左右。尽管理论之前预言了更大质量的黑洞的存在,但是之前从来还没有发现过,所以此次发现更大质量黑洞,对于黑洞的形成渠道也有着重要影响。 我们所看到的所有恒星,都是处于旋转当中。所以对于那些由恒星塌缩而形成的黑洞而言,它们也是处在旋转之中。对于黑洞的旋转,天文学家用一个叫做“自旋参数”的量来表示,它在0和1之间变化——0代表了没有转动的黑洞(也叫“史瓦西黑洞”),而1代表了理论上黑洞所具有的转动最大值(也叫“极端克尔黑洞”)。对于此次观测中合并以后的黑洞,它的自旋参数为0.67。如果我们以转速来描述,它在以每秒钟100转的速率转动。相较而言,我们刚才提到的人类第一个黑洞“天鹅座X-1”,它是一个极端克尔黑洞,差不多在以超过1000转每秒的速率转动。 如果你觉得转速依旧很难理解,那我们可以想象一下《星际穿越》电影的一个情节,主人公在卡刚都亚黑洞的行星上只呆了3个小时,但是后来却发现飞船上已经过了23年,时间相差了6万倍。要有这样巨大的时间差,其中条件就行星极度靠近黑洞的同时,黑洞也以最大速度转动。按照相对论理论所言,这样行星上的时间就会被极大的拉长。天鹅座黑洞的转速就具有类似于电影中卡刚都亚黑洞那样的转速。对于此次引力波探测到黑洞而言,即使有某个行星在其周围最靠近的稳定存在,那么对于它的时间也会流逝的很慢,不过不会有6万倍那么大的差别,最多也就2倍左右。 对于黑洞而言,有着非常著名的无毛定理,也就是说黑洞只需要简单的几个量就可以描述。对于宇宙当中的黑洞,只需要我们上面所说的质量和自旋参数就可以完整的描述。当我们知道了黑洞的质量和自旋参数一些性质时,我就可以很容易的对黑洞本身的全貌做出一个描绘,就如同给出了一个人的完整自画像。而引力波的方法可以快速给出黑洞的完整信息,这相比较传统的观测方式,更为有效,尽管在观测方面有些困难。 氢原子的百亿分之一 从预言到探测,物理学家等待引力波的到来已有一百年之久,为什么引力波这么难得一见?主要原因是,相比较其他的几种力(强力,弱力,电磁力),引力是最弱的,相应的引力波效应也就很弱。想当初爱因斯坦在发表自己新的理论之后,就估算了引力波的强度。引力波的强度通常利用相对变形大小来表示,但是结果往往是小的可怜,几乎无法探测到。引力波是时空的自身变形,在一个方向上被拉伸,在其垂直的另外一个方向上就会被压缩。如果我们有一天,我们被同样的双黑洞系统在合并时所产生的引力波(变化强度为1.0E-21)所击中的话,理论上来说,我们同样会经历一个稍微变高变瘦,然后变胖变矮一些的过程。实际上,对我们身高不超过2米的人类来说,导致的变化大约为2E-21,为一个氢原子的五百亿分之一(一个氢原子的大小大约为1.0E -10米)。 引力波的效应是如此之小,所以一方面需要增加探测的长度,来增强变化的效应,另外一方面通过巧妙的方法来探测到微小的变化。这也是此次新闻发布会中提到的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在建造之初所考虑的。它有两个观测点,分别建在美国华盛顿州的列文斯顿和路易斯安那州的汉福德。每个观测点都有两个互相垂直,每条长达4公里的臂。长臂中间是高度真空的管子,而在长臂两端,悬挂着大约直径34厘米、重达40kg的反射镜。LIGO的探测器利用激光干涉技术,不间断地测量每对反射镜之间的距离。每当引力波通过探测器时,人们会探测到两对反射镜之间的距离呈现此消彼长的周期性变化。 即使对于LIGO天文台4公里的长臂,引力波所造成的变化也是极其微小的。对于此次新闻报道中的双黑洞合并,其可能产生的尺度相对变化最高可为1.0E-21,意味着4公里的长度也仅仅只变化了一个氢原子直径的2.5千万分之一。为了达到这个精度,LIGO的科学家做了许多精密的设计,保证探测系统的稳定,保证LIGO反射镜的位置随机涨落小于一个氢原子大小的百亿分之一,从而保证可以相对比较容易的探测到可能的引力波源。 LIGO在1999年建成并且开始运行。但是在进行升级之前(也就是2010年),没有探测到任何确定的引力波事件。从2010年开始,LIGO对探测器进行了第二阶段的升级,2015年6月进行测试运行,2015年9月开始正式运行,第一阶段的科学运行一直持续到2016年1月,升级后的版本被称为Advanced LIGO (简称aLIGO)。而此次新闻发布会的结果其实就是在刚刚升级完之后,由还在进行测试中的的aLIGO所探测到的。相比较之前,aLIGO的探测灵敏度提高了10倍。而且此次的双黑洞所产生的引力波强度就在仅仅比最初LIGO的灵敏度低一些,所以当LIGO的升级刚刚完成,在试运行的阶段就发现了所报道的双黑洞系统。探测到引力波似乎就在本来的预料当中。就像发布会中所言,这或许是大自然给我们苦盼许久的一份礼物。2012年,LIGO天文台创建人基普·索恩在《科学》杂志的一篇评论文章中说,预计在2017年,第一例黑洞合并的事例将会被发现。当时预计LIGO的升级会在2016年底完成,结果是升级进度超前,让我们提前听到了宇宙时空的声音。 http://static.cnbetacdn.com/thumb/article/2016/0212/a4e034c670c7a62.jpg_600x600.jpg LIGO和aLIGO灵敏度比较(左);LIGO和aLIGO探测范围比较(右)。(图片来源于LIGO网站) 谁将撼动时空 那么在我们的星辰大海中,什么样的天体才能够撼动我们的这个宇宙时空,让位于遥远地球上的LIGO探测到呢?现在通常认为有如下四种: (1)旋进(In-spiral)或者合并的致密星双星系统。比如中子星或者黑洞的双星系统。非常类似于发布会当中的系统。 (2)快速旋转的致密天体。这类天体会通过周期性的引力波辐射损失掉角动量,它的信号的强度会随着非对称的程度增加而增加。可能的候选体包括非对称的中子星之类的。在《星际穿越》电影当中,教授说它发现了引力波,而它的其中一个产生机制很可能就是由一个快速转动的中子星,其表面大约2厘米的凸起所产生的(具体分析可以参阅由基普·索恩撰写的星际穿越一书)。 (3)随机的引力波背景。非常类似于我们通常熟知的宇宙背景辐射,这一类背景引力波,也通常叫做原初引力波,它是早期宇宙暴涨的遗迹。2014年由加州理工、哈佛大学等几个大学的研究人员所组成的BICEP2团队曾宣称利用南极望远镜找到了原初引力波,但是后来证实为银河系尘埃影响的结果。原初引力波的探测将是对暴胀宇宙模型的直接验证,对于它的探测依旧在努力寻找之中。 (4)超新星或者伽马射线暴爆发。恒星爆发时非对称性动力学性质也会产生引力波。而直接探测到来自于这些天体的引力波,将是提供对这些天体最直接而且最内部的信息。 除过LIGO之外,还有意大利的VIRGO引力波探测器,日本的KAGRA探测器以及英国德国的联合GEO-HF探测器。相信在不远的未来,引力波的探测事例会如同春笋般爆发,越来越多。 http://static.cnbetacdn.com/article/2016/0212/8dad832e823b89e.jpg 全球引力波天文台分布(来源于LIGO网站) 为一窥宇宙初生 毫无疑问引力波是对广义相对论的一个最直接的验证。另外它在弱场中已经得到验证,但是对已强引力之下的验证,之前却从来没有验证过。所以此次的观测,是对广义相对论的一个非常好的检验。 引力波以光速传播,它与物质的相互作用非常非常的弱,所以引力波可以给我们提供我们宇宙几乎无阻挡的图景,而这个几乎是无法利用我们熟知的电磁波来达到的。比如,利用引力波,我们可以看到宇宙的最早期,宇宙大爆炸之后的1.0E-36秒开始的宇宙形成过程,而对于电磁波而言,它最早只能看到大爆炸后的大约300,000之后的宇宙历史,在此之前,电磁波是不能给我们提供的。所以引力波是我们了解我们宇宙形成的最好工具。 如果还记得,在《星际穿越》电影中的结尾之时,主人公库珀身处一个5维时空的超体方体中,为了将从黑洞中心所提取出来的信息传递给身处4维时空的女儿墨菲,人为的制造引力波效应,成功将信息传递,从而人类得以解救。引力波从目前物理学家的认识来看,是唯一一种可以在不同维度传播的波。不同宇宙之间的碰撞,会产生引力波。说不定在不远的将来,我们也可以依靠引力波来判断多重宇宙的存在与否。 就如同一个天生的聋哑人,一直在听别人说声音的存在,突然有一天听力恢复了。我想我们此刻的心情也是差不多如此。引力波给我们打开了一扇全新的窗口。引力波是一种方式,是一种看待世界的方式。历史的发现轨迹告诉我们,每一扇新的窗口被打开,都会有令人称奇的发现。虽然LIGO的探测能力还是有限,一旦这个引力波的世界被撬开了一道小的裂缝,让我们看到了春天的种子,相信硕果累累的引力波丰收季节也不会太远。
引力波
带人类倾听星辰大海之声
新浪科技
ugmbbc
8小时9分钟前
在一波又一波传言后,终于!北京时间2016年2月11日23:40左右,激光干涉引力波天
文台(LIGO)负责人、加州理工学院教授David Reitze宣布,人类首次发现了引力波。
发布会上究竟揭开了哪些谜团?与之前的传言有何不同吗?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黑洞
来客团队(团队主要成员苟利军 研究员为国家天文台恒星级黑洞研究创新小组负责人
,而这次被探测到的引力波正是来自双黑洞系统),全面解读这场激动人心的发布会。
正如发布会所言,在被预言将近百年、苦苦追寻几十年之后,首个位于地球之外13亿光
年的引力波源GW150914被人类直接探测到,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伟大时刻,一个新时代
的序幕正在拉开——地球人,欢迎你来到引力波时代!
激动人心的发布会结束了,其重点内容可以被简单归纳为三点:
(1)引力波终于被探测到了。
(2)引力波产生于两个恒星量级黑洞的合并(merger)。
(3)引力波是美国的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英文简称LIGO)发现的。
接下来,让我们逐个分析和解释一下以上三点,从而对这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学发现
... 阅读全帖
h*****u
发帖数: 6
2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Exile 讨论区 】
【 原文由 vieplivee 所发表 】
有关艺术或文艺与当今社会之相互作用(习作)
[纲要]
1. 艺术是形而上的
2. 艺术的解释是困难的
3. 艺术批评是以大众的方式存在的
4. 艺术是可以通过学习的方式掌握的
[正文]
所谓形而上就是,简单说来,是存在于我们生活的上空可知而不可看见的一
样东西,很多时候,是精神。艺术是作为一种精神,通过文学、绘画、音乐等方
式与我们进行传达和交流,所以我们在欣赏一样作品时,不仅需要这个作品本身
有艺术性质(否则无欣赏可言),也需要观赏者有一定的艺术素质,方才能达到
不仅看见而且知道的程度。他甚至可以用自己的理念曲解作品作者之原意,但他
至少要能够“解”,像解开一个谜,或解开一个结那样机械的方式也行。
正因为大部分的解法都是曲解,而一个观点之正确与否我们又常常用多数人
占优的方式去判别,于是真正的作品之作者若要出来表达己意,其结果会很糟糕
的。而我们如果是听从大多数人的意见去看待这作品,其结果离作品之原意会有
多远呢?因此,每个人,只要他敢,当他说出自己的一些付诸于这艺术品的观点
z********i
发帖数: 610
29
如果一个蛋白的晶体已经知道了,比如receptor and ligand,用什么软件能知道哪些
aa参与了他们的相互作用呢?
对于结构的东西涉及的不多,谢了。
m******5
发帖数: 1383
30
来自主题: Biology版 - 问个两蛋白相互作用的问题
不能说明这个问题
实际上,binding domain在这两个蛋白的中部
是的,我觉得是竞争,实际上很多文章哟国内已知识别某个特殊binding位点的抗体转
入细胞disrupt特定相互作用
c******g
发帖数: 49
31
来自主题: Biology版 - 关于蛋白相互作用,求助
不是高人.
先确定是不是假阳性,肽段做的相互作用假阳性比较多.
COIP 也可以改进下条件,这个有时候比较tricky
p****9
发帖数: 240
32
来自主题: Biology版 - 关于蛋白相互作用,求助
我觉得可能是293中蛋白表达的蛋白丰度不够,不知道你对共表达的检测用的什么手段
,如果是western那有可能就是这个问题。
蛋白相互作用其实是一个K值反应,和浓度有很大关系,在活细胞中就是丰度问题。
k******0
发帖数: 1073
33
来自主题: Biology版 - 如何检查两个蛋白质相互作用
共表达两个蛋白质(40 和15kda),能够分离到复合体。
问题是,已知它们有个很短的序列(5,6个残ji)足够将两个蛋白质结合在一起,现在
想看看其他部分是否也有相互作用?
想用简单的生物物理方法来鉴定。有没有什么好办法?
好像有人用isothermal titration calorimetry(ITC),好用不好用?
谢谢解答。
k******0
发帖数: 1073
34
来自主题: Biology版 - 如何检查两个蛋白质相互作用
谢谢建议。
我的想法是如果结合位点更多的话,需要更多的能量to disrupt the protein
interactions. 我有最少结合位点complex作为对照。
我不知道if there is a thermo effect.
我的结合蛋白太小了,只有15kDa,K and R rich, 进行trypsin limited digestion
好像不好用胶检测。没有MS仪器。
有没有什么光谱检测可以快速检测蛋白质相互作用情况?
k******0
发帖数: 1073
35
来自主题: Biology版 - 如何检查两个蛋白质相互作用
已经知道一个motif足够将两个蛋白质结合在一起,comigrate by GF
问题是如何检测其它部分也有蛋白质相互作用?
p****s
发帖数: 3153
36
来自主题: Biology版 - 如何检查两个蛋白质相互作用
NMR, 这个算简单方法么?
还有就是突变了...把你觉得可能有相互作用的残基突变成alanine,做个alanine scan
,如果要看个别残基,只能用针对这些残基的方法了吧
s**a
发帖数: 293
37
他说的应该是c terminal……可能尾部的片段对binding不太重要,我就做过这样的
constructs,从c端几乎删掉蛋白全长的一半,相互作用基本不变。
顺便搭车求co-IP需要的蛋白浓度
G*****g
发帖数: 80
38
该小分子溶解性差,所以ITC结果不可信。还有哪些实验方法可判断小分子和目的蛋白
相互作用?
s********x
发帖数: 472
39
如果本来就不溶,其实你用溶解的那部分做实验就可以了,反正也是一个固相液相的平
衡,因此用饱和溶液做实验不是一样的么?你的sample又不代谢这些药。
即使你勉强弄溶了,也未必会增加有效和蛋白相互作用浓度。
a*****v
发帖数: 128
40
这个原理也考虑过,但是最终希望定量,所以希望知道溶解的浓度
溶解的那些部分,有些峰有split,应该是证明有相互作用了。
Y*X
发帖数: 1
41
来自主题: Biology版 - 如何检测Mg和蛋白的相互作用
大家好,我有一个RDRP,在大约2-4mM Mg2+的浓度下有polymerase的活性.现在我们做了
很多突变,想确定镁离子的结合位点.请问下大家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能够检测蛋白与镁
离子相互作用或者结合常数的. 这个结合的KD估计在mM级或者几百uM级.
y*******a
发帖数: 303
42
来自主题: Biology版 - 怎样找相互作用的蛋白?
在植物里面研究protein kinase,怎么样寻找与它相互作用的蛋白比较靠谱呢?本来想
用yeast two hybrid,可是似乎false positive会很多。不知道有什么比较可行的方法
g*********5
发帖数: 2533
43
来自主题: Biology版 - rna 蛋白相互作用
rna 蛋白相互作用
想直接从公司 order rna 5‘ 标记的oligo, 50 bp long。 IDT could link Licor
dye to the RNA.So use it I could see the shift directly from gel.
大家order rna的时候,是不是 都要用hplc纯化?
charge another 75刀
脱盐不要钱, but I don't know if the desalt quality is fine for the RNA-shift
experiment.
thanks
p*****c
发帖数: 116
44
非常感谢你的指导:
两个蛋白都不是transcription factor,但是其中一个有报道可以识别sequence
specific DNA motif by a zinc finger protein。敲除之后,能看到另一个蛋白DNA
binding显著增高了。
chromatin fraction IP显示两个蛋白是在chromatin上相互作用。有没有相关的文献推
荐几篇给我? 我找了挺久的,都没找着。
Ternary complex 不知道怎么检测?
r*******y
发帖数: 48
45
1. 两个蛋白都不是transcription factor,但是其中一个有报道可以识别sequence
specific DNA motif by a zinc finger protein。
Do you mean it recognizes DNA motif by a zinc finger domain?
2. 敲除之后,能看到另一个蛋白DNA binding显著增高了。
taken 1&2, it suggests that 1) the other protein is also able to bind DNA, 2
) the presence of the protein mentioned in "1" inhibited the DNA binding of
the other protein.
3. chromatin fraction IP显示两个蛋白是在chromatin上相互作用。
Regular ChIP does not tell you that these proteins interact on chromatin; it
only tells... 阅读全帖
p*****c
发帖数: 116
46
非常感谢你的建议!
是的,两个组独立做出来的。
3. chromatin fraction IP显示两个蛋白是在chromatin上相互作用。
Regular ChIP does not tell you that these proteins interact on chromatin; it
only tells that both proteins bind to the same or similar region of
chromatin;
我是isolate细胞的chromatin组分做的IP。如果证据不充分的话,是不是必须要做
Sunnday建议的体外reconstitution的实验才可以?
m****m
发帖数: 395
47
求蛋白结构功能、相互作用方向的审稿机会,请站内短信我,长期有效!
c*******t
发帖数: 15
48
本质上当然是物理的东西,绝对不是化学的东西,学化学的一
般都无法完全理解这些区别。
然后往下可以算材料和光学的东西,两方面都有涉及。
查查有没有optical properties of materials方面的书。
我试着简单解释一下:
general speaking,光和物质的作用就是electro-magnetic wave
和原子分子的作用。
首先一点,电子质量比原子核要小得多得多,所以一般
情况下就考虑电磁波与原子和分子中电子(确切的说是最
外层电子)的相互作用。

如果是金属,dominant的就是电磁波和自由电子的作用,
如果是绝缘体,就是电磁波和被spring束缚的电子(Lorentz
model)作用。
FT-IR是红外光谱的一种,红外吸收是因为分子中
各个原子之间相对震动(或转动)与电磁波发生共振而产生的吸收,
当入射的电磁波频率与分子中各原子之间的某震动固有
频率相同时,这个频率的光就会被强烈吸收。一般这些
固有频率的波段都在红外,所以叫红外吸收。
光电效应中电子吸收入射光而挣脱束缚,如果入射能量越高,
电子挣脱束缚之后获得的动能就越高。光电效应要求的入射
I****8
发帖数: 34
49
来自主题: Pharmacy版 - 药物相互作用及用药问题
想询问有关药物相互作用及房颤病人用药问题。
病人,女,72岁,长期高血压,永久性房颤5个月,现用药如下:
目的
rosuvastatin 5mg/片 0.5片/天 控制血脂
Amlodipine Besylate 5mg/片 0.5片/天 控制血压 必须服用的降压药
Irbesartan 1.5g/片 1片/天 控制血压
metoprolol succinate 47.5mg/片 0.5片/天 控制心律
warfarin 0.75片/天 防止中风
目前INR 2.27, 血压90/110,心律50-70,最近血检有以下异常
正常
ALT 83 ... 阅读全帖
r********r
发帖数: 352
50
来自主题: Pharmacy版 - 药物相互作用及用药问题
1. AST/ALT 只是 mildly elevated, 不足以说明是肝功能异常。单纯CK elevation 也
和心衰没有关系。CK其实也不算很高了,我觉得这三个lab偏高主要是 rosuvastatin的
副作用 - LFT elevation, muscle break down. 其实CK也没有高太多,病人有没有肌
肉疼痛的症状呢?我觉得应该再查一下scr, 以及lipid panel。不过既然你有AST/ALT
了,说明做了CMET, 那creatinin 你没有列出来说明不高对吗?那说明还没有发展到
rhabdomyolysis。这个时候如果LDL不太高,可以暂停 rosuvastatin. 针对lipid
profile 选择合适的降脂药。
2. calcium channel blockers may decrease the metabolism of statins. but the
dosage for rosuvastatin is not high. 如果一定要用其他statin可以试试
pravastatin or atorvastatin,这样可以s... 阅读全帖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