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 发帖数: 1124 | 1 这个还是开明一点吧。还真有人签这个no-disclosure agreement啊?在学术界, idea
is cheap。我的学生回国,我都鼓励他们用这边的工作申请经费,这对刚起步的年轻人
也是一种帮助。 |
|
h*******o 发帖数: 89 | 2 一般16个cpu,或者32个cpu需要花多少钱?
都选择哪家供应商?
nsf这方面的grant好不好申请?
有经验的大侠请指点。 |
|
|
b*****n 发帖数: 684 | 4 在我们专业是有用的,这些证明了你和你们公司在政府部门的关系和名声。你入职以后
可以用这些关系继续申请经费,至少可以作为你们公司的subcontractor。 |
|
发帖数: 1 | 5 无知问问 不同学校的faculty可以合伙申请同一个grant吗 |
|
s*******l 发帖数: 2093 | 6 我不是前辈,但是我觉得既然是这么小的grant,对方帮忙给学生发钱就可以了,你的
efforts根本cover不了多少,最重要的是通过这个建立合作关系以后申请大grant吧。
nominated |
|
C*****h 发帖数: 926 | 7 很有用处。
对自己的能力有质的提高。以后你总是要独立的,必须自己申请经费,这是一个很好的
锻炼机会。 |
|
J********9 发帖数: 36508 | 8 寄信人: mitbbscheck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标 题: Re: 没主题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Apr 28 04:13:39 2011)
来 源: 10.0.
抱歉,申请经费的暂缓处理 |
|
O******e 发帖数: 4845 | 9 这种模式能持续多久啊?
从公平竞争的角度讲,大家都应该放在一个平台上申请经费的。 |
|
s**********e 发帖数: 2888 | 10 这个事情,除非你也想申请,不然对你而言真的没有损失。
我们实验室内部经常大家互相combine一些数据,让fellowship的proposal更强一点。 |
|
y***i 发帖数: 11639 | 11 那是你感觉错了 :) 合情合法。不然让新postdoc申请fellowship,他们哪里有数据。
我倒觉得,那个postdoc把不算人情的事给你算了个人情,你要反而心生芥蒂就有点尴
尬了。 |
|
ri 发帖数: 56 | 12 嗯,有道理,fellowship申请上应该是会有老板名字的吧。不然就像你说的,文章上也
没有薄后的名字。 |
|
q*****u 发帖数: 220 | 13 发信人: bbs1011 (表保守), 信区: Pingpong
标 题: 这个版的版主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Oct 15 11:58:52 2013, 美东)
就是只拿钱不干事的。明珠杯规则FAQ,梯队划分办法,那么重要的历史性文件,放了
这些天,不要说置顶,连mark也懒得动手。明珠杯的规则也是在要求之后才置的顶。
要说只拿钱不干事可能他又不服气。因为他最近还履行了版主的职责,封过人,理由是
无关话题。虽然我没看到是什么话题,但想到版主自己整天也是东扯西拉,最喜欢的是
拉帮结派,搞政治斗争,居然还以无关话题来封人,不禁又好气又好笑。
查丐帮的,虽然爱抢个麦,唱个歌,好不好放在一边,但都是版上老少爷儿们喜闻乐见
,没人喝倒彩轰他下台的。丐帮的一身正气,热心为球友服务,大家都有目共睹,办的
12强比赛,本版差不多有20个ID参加,大家玩得都很开心。对比一下,mitbbs规定版面
活动,版主可以向站方申请经费,这一年来大小活动那么多,版主什么时候给大家谋过
福利?
乒乓版现在山头林立,版主作为领导,不应该反思反思,负一负领导责任吗?
我建议,版主应该换人做做看。现任... 阅读全帖 |
|
G******s 发帖数: 1530 | 14 准备两个活动都搞,请站务批准 1000 mit$. 谢谢。
另外俺们版是第一个正式发贴申请的,能不能给个 bonus, 就 200$ 吧,嘿嘿。 |
|
m*********k 发帖数: 10521 | 15 历史版小金库共有伪币18401.80(可用: 18352.00),应该足够活动奖励的发放,站方将不再赞助,版主可在活动结束后将具体奖励名单按照模板在本版发帖申请奖励的发放,站方将会根据版主提供的名单奖励对应的ID,并从版面扣除奖励的总额。 |
|
S*******C 发帖数: 7325 | 16 好,预料到了,不过花历史版的小金库,我有点心疼啊。
将不再赞助,版主可在活动结束后将具体奖励名单按照模板在本版发帖申请奖励的发放
,站方将会根据版主提供的名单奖励对应的ID,并从版面扣除奖励的总额。 |
|
|
|
|
|
m*********k 发帖数: 10521 | 21 您好!日奖励上线时10个包子。看到贵版的征文活动了,站方可给予支持。活动结束后
可带此链接来申请代发,上限为3000伪币。
还有就是伪币中心加M是没有包子吃的,主要是记录来自己看的,不好意思哦~ |
|
|
l*b 发帖数: 5305 | 23 U3200乒乓球比赛是pingpong版近三十个网友参加的版面活动,但因为不知道俱乐部不
能转帐而把公款放在俱乐部,最后不得不请站方代发。我们自筹资金,没有向站方申请
经费,但代发一下活动奖金难道不应该是免费的吗?这还收10%的手续费,让我这个义
工自掏腰包有点说不过去吧。 |
|
D*V 发帖数: 3096 | 24 发信人: brihand (brihand),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律师向多部门申请公开三公数据 遭发改委等拒绝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Jul 7 15:51:01 2011, 美东)
律师向多部门申请公开三公数据 遭发改委等拒绝
http://www.sina.com.cn
根据2008年5月施行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行政机关不依法履行政府信息公开义务
的,由监察机关、上一级行政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处分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
任人;构成犯罪的,追究刑责。
本报讯 (记者蒋彦鑫) 国务院常务会议为中央各部门公开“三公”消费数据设定时
间表后,北京律师李劲松向多个部门发出信息公开申请,要求公布此数据。截至目前,
李劲松共收到13个部门回复。其中,国家发改委等3部门认为该数据不属于公开范畴,
国家粮食局表达了谢意后称将尽快回复,8个部门称马上公开。
律师向多部门申请公开三公数据
今年3月以来,国务院多次召开会议要求,中央部门尽快公布“三公”支出。
5月初,律师李劲松向多个部门提交申请,要求公布“三公”数据。据其介绍,要
求公布的数据共有26项,包括相关中... 阅读全帖 |
|
b*****d 发帖数: 61690 | 25 律师向多部门申请公开三公数据 遭发改委等拒绝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7月08日02:12 新京报
根据2008年5月施行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行政机关不依法履行政府信息公开义务
的,由监察机关、上一级行政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处分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
任人;构成犯罪的,追究刑责。
本报讯 (记者蒋彦鑫) 国务院常务会议为中央各部门公开“三公”消费数据设定时
间表后,北京律师李劲松向多个部门发出信息公开申请,要求公布此数据。截至目前,
李劲松共收到13个部门回复。其中,国家发改委等3部门认为该数据不属于公开范畴,
国家粮食局表达了谢意后称将尽快回复,8个部门称马上公开。
律师向多部门申请公开三公数据
今年3月以来,国务院多次召开会议要求,中央部门尽快公布“三公”支出。
5月初,律师李劲松向多个部门提交申请,要求公布“三公”数据。据其介绍,要
求公布的数据共有26项,包括相关中央单位公车型号、车牌号、越野车数量、车辆运营
费用等;出国支出;公务接待费用等。
截至昨日,包括中国人民银行、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等13个部门已回复李劲松。
三部门回复称三公不... 阅读全帖 |
|
d*******3 发帖数: 8598 | 26 有科研“国家队”之誉的中国科学院(下称中科院),刚遭遇了已下拨科研经费被部分
收回的尴尬。
2013 年 11 月 6 日,中科院力学研究所向各个课题负责人下发通知,宣布 2013
年所有院拨项目按 5% 比例对到款经费进行调减。实际上, 2014 年要过“紧日子”的
不仅力学所一家,调减经费是中科院各个研究所的统一行动。
这种控制科研经费的举措还在延续。一位中科院人士向记者透露:“ 2014 年预算
刚下来,先导专项核减的比较多。”先导科技专项是中科院提出的一项战略行动计划,
目标是在事关中国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要科技领域形成重大创新突破和集群优势。
收紧科研经费的信号在数月前已有显现。 2013 年 8 月 20 日,财政部教科文司
司长赵路一行拜访科技部,科研经费是双方会谈的一项重要议题。赵路在会谈中透露,
当前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 2014 年科技预算安排要从严从紧。
本轮科研预算从紧的背景是国务院要求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对 2013 年一般性支出
统一按5%比例压减。尽管如此,由于重点压减的项目为办公楼和业务用房建设及修缮支
出、会议费、办公设备购置费、差旅费、车辆购置和运行经... 阅读全帖 |
|
i***s 发帖数: 39120 | 27 “拼发票”、“凑预算”、“攒项目”成为公开的秘密,还有导师“指挥”造假并从中捞取经费
李蒙因为在省级“挑战杯”比赛中拿一等奖而被保送上研究生。不久前,他受邀回母校和学弟学妹交流保研经验时,无意间发现了一件令他震惊的事情。
活动组织方把与会学生代表在本科期间的获奖作品做成了PPT,其中一份题为《×××压载水处理装置》的校级获奖作品抓住了李蒙的眼球,这与他当年的“挑战杯”获奖作品《×××压载水处理技术及装置》的题目相差无几。
他随即拿起手机在网上搜索这篇文章,却惊讶地发现两篇文章不仅摘要内容大致相同,关键处的实验数据也是惊人的相似。更令他没想到的是,这一作品的署名作者是他的师弟,指导老师也是同一人。
李蒙“蒙”了,自己的作品怎么会被师弟“盗”走?而两年前就已经在省内拿过奖的科研项目为何还能获得学校支持并通过校内的评选?他脑子里还冒出另一个问号来:如果真的是“翻新”作品,师弟这个项目的科研经费又去了哪里?
向中国青年报记者回忆这些细节时,李蒙即将研究生毕业,3年来为导师老板的“打工”经历让他对科研经费尤为敏感——有科研项目的地方就有江湖,江湖中就有经费是非。但是,他从未想过学生的科研经费还能... 阅读全帖 |
|
M******a 发帖数: 6723 | 28 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6/0509/c1001-28335000.html
科研经费管理陷"恶性博弈":花不动、赶紧花、胡乱花
蒋芳
2016年05月09日09:03 来源:半月谈
原标题:科研经费管理陷"恶性博弈":花不动、赶紧花、胡乱花
“松绑”滋生腐败,“收紧”引发争议——当前,我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
大研发经费投入国家,科研经费管理缘何陷入收紧还是松绑的“恶性博弈”?
花不动:“彩票”变负担,预算、报销繁琐而劳心
田武(化名)在某985大学担任副教授,最近在申报一个社科类课题时碰到了麻烦,
预算将课题经费列入“设备资料购置费用”,遭遇到固定资产审批和政府采购的强制性
规定而被搁置。
“填不完的表格,写不完的论证,搞不完的评审。好不容易拿到经费,开支和使用
更为繁琐。规定变化又快,我们每次报销都学习新的方法,光是贴发票就要跑好几趟财
务处。”田武说。
“财务跟防贼一样,钱越来越难花出去了。”一位高校教师感叹,过去拿到项目经
费像中彩票一样的,现在成了负担,要不是为了职称晋升,大家都不愿意做课题。
不仅纵向课题(课题组申请国... 阅读全帖 |
|
q*d 发帖数: 22178 | 29 原始数据见:
http://www.nsfc.gov.cn/nsfc/cen/xmzn/2014xmzn/index.html
为方便起见,关键事实和数据都是上文里ctrl+C,ctrl+V过来,
一番查证以后,我的结论是,除了地区科学基金项目这一项略减以外,
其余的都至少是持平和略增.
1.关于项目减少:下文说的很清楚,是因为申请项目减少,批准率实际上略增
2013年度,科学基金项目申请集中接收期间共接收各类项目申请157 986项,比2012年
同期减少12 806项,减幅7.50%。,其中面上项目申请量较2012年减少了13 932项,降
幅16.19%;优秀青年科学基金申请量较2012年减少630项,降幅17.56%;国家重大科研
仪器设备研制专项(自由申请)项目申请量减少67项,降幅为21.34%;国际(地区)合作
与交流项目较去年同期增加137项,增幅为28.48%;与2012年相比,青年科学基金和地
区科学基金申请量略有提高,分别增加1 184项和580项,增幅分别为1.98%和5.15%;重
点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科学仪器基础研究专款等项目申请量较为稳定,没有
... 阅读全帖 |
|
i***s 发帖数: 39120 | 30 图为冯哲(左二)在一次会议上。
身为教育厅财务处副处长兼审计处处长的冯哲,涉嫌受贿的时间跨度长达14年,受贿58起,案值249万余元。同时有1117万余元不能说明来源。冯哲还通过关系办了4个假身份证,把400余万元存入这4个身份证和自己名下。
法治周末记者 赵红旗
发自河南洛阳
“白天进太阳,晚上进月亮,挡不住风,遮不住雨,还用木棍顶着墙。”这句流传在河南农村的顺口溜是农村中小学危房的真实写照。
在与古都洛阳毗连的伊川县,有一所名为上天院的小学。这所学校位于水寨镇东四公里处,过去,是村民眼中的危房,如今,因环境优美、教学质量高,而让当地村民颇为自豪。
在当地对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中,这所学校获得了河南省教育厅15万元的财政拨款。
为感谢教育厅财务处副处长冯哲在拨付校舍改造资金上所提供的帮助,伊川县教育局负责人专门在2010年春节前赶到郑州,送给冯哲2000元。
也是在2010年春节前,新安县教育体育局也给冯哲送去了2000元。该县在河南省率先完成了中小学危房改造任务,成为洛阳市第一个基本消除现有D级危房的先进县。
“教育方面投入大,仅靠县级财政是难以承受的。我们不得不想办法去争取中央、省... 阅读全帖 |
|
c***s 发帖数: 70028 | 31 赵瑞颀根据相关高校回复整理出的高校三公支出表
大学的“三公”经费支出有多少,能不能晒一晒?这几天,郑州大学的大三学生赵瑞颀,成了学校的话题人物,这缘于他两个月前的一个举动:向全国113所高校寄送挂号信,申请公开这些学校的“三公”经费支出金额。
截至昨天,赵瑞颀共接到了44所高校的回复,其中,已回复公开或通过网站公开的高校有30所,此数量只占他申请的高校总数的26%。不过,这一数据已让赵瑞颀感到很欣慰,“2年前,也曾有人向这113所高校申请公开三公经费,但当时只有1所高校公开了。”
事件花500多元寄了113封挂号信
赵瑞颀,21岁,是郑州大学教育系的一名大学生。1月28日,记者联系到他时,他正在复习功课准备考试,“考完试就是寒假了,我先要去上海参加一个公益活动的颁奖仪式,然后到武汉参加一个公民意识课堂的培训。”
说起给113所高校寄送挂号信的事,他说,没啥特别目的,就是一直对公益活动很感兴趣,而且,高校公开三公经费,是相关规定早就提出过的。
依据2006年国务院出台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公民可以申请政府部门公开其财务情况,该条例明确规定,教育、卫生等机构也适用条例。2014年,教育部... 阅读全帖 |
|
i***s 发帖数: 39120 | 32 科研人员段振豪涉嫌贪污的丑闻已经过去一个多月,除了近日院士初选段振豪出局外,似乎看不到别的下文。不过,段振豪事件拉开的有关科研经费使用和管理的黑幕却一时难以闭合。
社会上针对整个科研经费管理体制的质疑之声不绝于耳,来自公共资金的科研经费究竟有多少被冒领、多领、挪用、浪费,又有多少被真正、有效地用在了学术研究上?
项目越多,经费进入个人腰包的可能性就越高
“段振豪虚报了几个差旅费就是腐败,这在科研圈内算什么呢?恐怕很多‘硕鼠’会笑掉大牙。”对于段振豪事件引出的科研经费管理质疑,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系副教授姚卫红说。
一次课题经费申请告捷的庆祝宴让姚卫红记忆犹新。酒酣之际,宴会主角向大家透露了一则惊人的消息――自己的个人资产即将突破千万元。
这位工科教授年薪只有15万元左右,哪来这么多钱?姚卫红很是不解。这位教授私下告诉她,自己和某主管科研经费的部委官员很熟,项目来得容易,钱也就来得容易了。
譬如一次学术研讨会的预算是10万元,这位教授“省吃俭用”只花了4.5万元,找熟人凑好10万元的发票,剩下的5.5万元就进了自己的腰包。
“几年内申请到3个‘863’项目,每个项目300多万元。他下手的机会... 阅读全帖 |
|
i***s 发帖数: 39120 | 33 张江南每周末在家举办沙龙,与学生们交流
他不是好老师?
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的副教授张江南,今年不但科研经费申请为零,目前也未主持任何课题。在论著发表方面,他从2003年至今9年间,主要发表论文有4篇,写过2本书。
今年2月,海南大学研究生处发出确认2012年度研究生导师招生资格的通知,确认的主要依据是老师的科研情况。
为了不交白卷,张江南在第二条中填报了两篇文章(学生参与完成,他署名)。最终,张江南被学院停止了2012年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资格。
4月22日,一封“关于取消硕士生导师资格申请”的帖子,把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副教授张江南推到了风口浪尖。
由于申请的研究经费为零等原因,张江南被学校停止2012年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资格;而作为回应,张发出取消自己硕士生导师资格的申请。
4月22日凌晨2点54分,张江南在自己的网页“大樗树下”,发出了一封自辞硕导职位的申请信。
痛陈以课题经费为依据的弊端
千余字的申请信中,张江南只字不提自己的科研成果,大多是学生和自己教学的情况:已毕业的7名学生中有3位学生获得学校优秀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奖;应邀为艺术、外语学院的研究生开课,大都以英文原版文献作教材... 阅读全帖 |
|
e********r 发帖数: 2352 | 34 本人已经在工业界工作,想跳回科研圈子,四月份才开始投,现在还没有一个电面,周
一收到一个本地黑人学校的On-site通知,昨天过去面了一下,总觉的过程有点诡异。
学校是一所私立的黑人学校,Regional的学校里排名大概是十几,相对于我的背景来说
很好,面试之前查了一下现在的Faculty,一共只有几个人,只有一个女Faculty前几年
有几篇会议,其他人完全没有文章,于是着重准备了一下Teaching。
面试的时候只有系主任一个人,肤色很黑,但是看不出来是不是黑人,人非常
Aggressive,只在一进门的时候让我说了几句Research,然后就打断开始说申请经费的
事情,压根不给我说话的机会,她的意思是系里的Faculty都要在她的领导下一起申请
经费,一齐写Proposal,无论谁做PI,其他人都是co-PI, 大家共享经费,一起发文章
,现在系里大概有1M的经费,学校里有各种Workshop教新Faculty怎么申钱,学校和周
围的机构都有Network,大家要努力去申钱,如果可以和读书时学校的导师合作申钱是
最好的,但是Proposal里要至少把学校排在第二单位,一定要从里面... 阅读全帖 |
|
R********n 发帖数: 3601 | 3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Faculty 讨论区 】
发信人: eagletiger (eagletiger), 信区: Faculty
标 题: 比较诡异的一个面试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May 8 18:51:35 2015, 美东)
本人已经在工业界工作,想跳回科研圈子,四月份才开始投,现在还没有一个电面,周
一收到一个本地黑人学校的On-site通知,昨天过去面了一下,总觉的过程有点诡异。
学校是一所私立的黑人学校,Regional的学校里排名大概是十几,相对于我的背景来说
很好,面试之前查了一下现在的Faculty,一共只有几个人,只有一个女Faculty前几年
有几篇会议,其他人完全没有文章,于是着重准备了一下Teaching。
面试的时候只有系主任一个人,肤色很黑,但是看不出来是不是黑人,人非常
Aggressive,只在一进门的时候让我说了几句Research,然后就打断开始说申请经费的
事情,压根不给我说话的机会,她的意思是系里的Faculty都要在她的领导下一起申请
经费,一齐写Proposal,无论谁做PI,其他人都是co-PI, 大家共享经费,一... 阅读全帖 |
|
b*****9 发帖数: 8922 | 36 ☆─────────────────────────────────────☆
lifeisboring (really?) 于 (Mon Aug 9 16:26:03 2010, 美东) 提到:
海归五年,上来冒冒泡。新马甲,但保证写的是我个人的真实情况,不保证具有普遍性
,但是希望能够提供些有用信息。
(1)大体情况
未免人肉,只说说大致情况。我是国内本科,国外非top 10博士。做了一期博士后,然
后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回国,到两都某所做研究员,迄今5年。
专业:某纯科学领域,无任何应用前景,也不需要很多科研经费。
(2)为什么回国。
我想这是这个版讨论最多的问题。对我来说,回国并不是我最希望的。我最希望的生活
是在美国某大学城研究型大学拿到终身教职,而且不用费心就能拿到充足的经费。这样
生活压力和事业压力都不大,是最理想的情况。不过我不是牛人,要经过很大努力才可
能实现这个理想。在做完一期博士后之后,我只有寥寥几个选择。
a:中科院百人计划。
优点:中科院的百人计划跟高校里的百人计划(清华的除外)和各种特聘研究员不一样
,百人计划研究员的地位比一般的正研究员要高(若干... 阅读全帖 |
|
m*****i 发帖数: 1222 | 37 http://forum.eet-cn.com/FORUM_POST_1000039147_1200207546_0.HTM?
来到科院才知道,所谓的科学家们也不过是跟在国外大牛后面捡面包渣吃的一群人。
1. 离开中科院将近两年后,我终于鼓起勇气,准备写一些东西了。我希望那些日益淡
忘的记忆,能被长久保存下来。
2. 2006年1月,我正式向中科院某所递交退学申请。经历了种种煎熬,半年后,我终于
搬出了青年公寓。实验的不顺,前途的渺茫,与老板的争吵,其他纠缠不清的种种,突
然间都消失了。我感到很轻松,有一种久违的平静。
2006年整整一年,我的压力很大,但我过得很快乐。经历了阵痛之后,我成功实现了人
生的转折:2007年4月1号,得到了梦寐以求的归宿。这里没有封闭的实验室,没有没完
没了的实验,每天不用面对老板不切实际的妄想,前途也似乎不像以前那么渺茫。最重
要的是,现在我从事的是我喜欢的事业,我愿意为此奋斗。
3. 痛定思痛,我常常想待在中科院的三年,到底给了我什么?
细细想来,其实收获还是很多的。除了变得理性和客观以外,科学院还彻底改变了我的
许多价值观。
比如,现在我不再崇拜学术... 阅读全帖 |
|
b***b 发帖数: 34 | 38 中国青年报:科研经费催生多少富翁
科研资金仅40%用在项目本身,大量经费流失在项目之外;
而项目越多,经费落入个人腰包的可能性也越高
科研经费催生多少富翁
本报记者 邱晨辉 雷宇 《 中国青年报 》(2011年08月31日03 版)
名为做课题实为圈钱 。CFP供图
科研人员段振豪涉嫌贪污的丑闻已经过去一个多月,除了近日院士初选段振豪出局
外,似乎看不到别的下文。不过,段振豪事件拉开的有关科研经费使用和管理的黑幕却
一时难以闭合。
社会上针对整个科研经费管理体制的质疑之声不绝于耳,来自公共资金的科研经费
究竟有多少被冒领、多领、挪用、浪费,又有多少被真正、有效地用在了学术研究上?
项目越多,经费进入个人腰包的可能性就越高
“段振豪虚报了几个差旅费就是腐败,这在科研圈内算什么呢?恐怕很多‘硕鼠’
会笑掉大牙。”对于段振豪事件引出的科研经费管理质疑,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系副教授
姚卫红说。
一次课题经费申请告捷的庆祝宴让姚卫红记忆犹新。酒酣之际,宴会主角向大家透
露了一则惊人的消息——自己的个人资产即将突破千万元。
这位工科教授年薪只有15万元左右,哪来这么多钱?姚卫红很是不解。这位教授私
下... 阅读全帖 |
|
h*******n 发帖数: 2052 | 3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Returnee 讨论区 】
发信人: maozexi (愤怒的毛泽西), 信区: Returnee
标 题: 我终于离开了待了三年的中科院(中国科研之怪现象 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Jul 6 20:37:10 2011, 美东)
http://forum.eet-cn.com/FORUM_POST_1000039147_1200207546_0.HTM?
来到科院才知道,所谓的科学家们也不过是跟在国外大牛后面捡面包渣吃的一群人。
1. 离开中科院将近两年后,我终于鼓起勇气,准备写一些东西了。我希望那些日益淡
忘的记忆,能被长久保存下来。
2. 2006年1月,我正式向中科院某所递交退学申请。经历了种种煎熬,半年后,我终于
搬出了青年公寓。实验的不顺,前途的渺茫,与老板的争吵,其他纠缠不清的种种,突
然间都消失了。我感到很轻松,有一种久违的平静。
2006年整整一年,我的压力很大,但我过得很快乐。经历了阵痛之后,我成功实现了人
生的转折:2007年4月1号,得到了梦寐以求的归宿。这里没有封闭的实验室,没有没完
没了的实验,每天不用面对老... 阅读全帖 |
|
o***s 发帖数: 42149 | 40 张江南每周末在家举办沙龙,与学生们交流
他不是好老师?
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的副教授张江南,今年不但科研经费申请为零,目前也未主持任何课题。在论著发表方面,他从2003年至今9年间,主要发表论文有4篇,写过2本书。
今年2月,海南大学研究生处发出确认2012年度研究生导师招生资格的通知,确认的主要依据是老师的科研情况。
为了不交白卷,张江南在第二条中填报了两篇文章(学生参与完成,他署名)。最终,张江南被学院停止了2012年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资格。
4月22日,一封“关于取消硕士生导师资格申请”的帖子,把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副教授张江南推到了风口浪尖。
由于申请的研究经费为零等原因,张江南被学校停止2012年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资格;而作为回应,张发出取消自己硕士生导师资格的申请。
4月22日凌晨2点54分,张江南在自己的网页“大樗树下”,发出了一封自辞硕导职位的申请信。
痛陈以课题经费为依据的弊端
千余字的申请信中,张江南只字不提自己的科研成果,大多是学生和自己教学的情况:已毕业的7名学生中有3位学生获得学校优秀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奖;应邀为艺术、外语学院的研究生开课,大都以英文原版文献作教材... 阅读全帖 |
|
c***s 发帖数: 70028 | 41 资料图片
“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应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
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努力,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研体系日益完备,整体水平正处于从量的增长向质的提升的跃升期。但同时也要看到,一些体制机制障碍仍在阻碍着科技创新,特别是,作为创新能力的核心载体,科技人才所受到的各种束缚依然没有完全松绑。这些都需要通过深化改革来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
本版从今天起推出系列报道,聚焦科学家收入、科研指挥棒等热点话题,与您一起探讨如何拆掉影响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篱笆,更好地激发科技人才的创新热情。
——编 者“每个月只能算计着过日子。我甚至一度怀疑像我这样十年寒窗有什么意义”
两年前,王林博士毕业,进入北京某研究所工作,从事生物学方面的基础研究。
当时,同学和朋友们都很羡慕他,觉得这份工作既体面又实惠。王林自己也很满意,当科学家是他从小到大的梦想。
... 阅读全帖 |
|
f******g 发帖数: 592 | 42 ZT 蒲慕明:中国科学“病”在何处
点评施一公饶毅《科学》社论,并呼吁中国科学家自律
作为一位在国内工作多年的外籍科学家,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蒲慕明点评施一公
和饶毅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社论,并呼吁中国科学家自律.
时隔两月,科技部新闻发言人终于就美国《科学》杂志刊登施一公、饶毅社论一事作出
答复,认为文中所涉中国基础研究科研经费分配问题与事实不符。这一回应于11月8日
在科技部网站刊出。
事情起因于今年9月,美国《科学》杂志刊登名为《中国的科研文化》(China's
Research Culture)的社论指出,中国现行的科研基金分配更多地是靠关系而非学术水
平高低,直接“炮轰”当前中国的科研经费分配体制及科研文化问题。文章的作者是两
位来自中国最著名学府的杰出“海归”院长——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施一公教授
和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教授。
随后,《科学新闻》采访了国内众多院士和知名教授,对中国科研的现状进行探讨,并
以《撬动中国科技潜规则》一文刊发,引起科技界密切关注。
对于施、饶的社论,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蒲慕明并不完
全赞同。他在接受《科... 阅读全帖 |
|
g**1 发帖数: 10330 | 43 北京一青年科研者:我月入7000,房租就花了4000
2015年12月14日 03:21
来源:人民日报
7人参与 0评论
漫画
原标题:科学家该挣多少钱?(关注·拆掉创新发展的篱笆①)
本报记者吴月辉
《 人民日报》( 2015年12月14日18 版)
“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
势,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
动力,要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应紧紧抓住科技创新
这个“牛鼻子”,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
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努力,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研体系日益完备,整体水平正
处于从量的增长向质的提升的跃升期。但同时也要看到,一些体制机制障碍仍在阻碍着
科技创新,特别是,作为创新能力的核心载体,科技人才所受到的各种束缚依然没有完
全松绑。这些都需要通过深化改革来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
本版从今天起推出系列报道,聚焦科学家收入、科研指挥棒等热点话题,与您一起探讨
如何拆掉影响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篱笆,更好地激发科技人才的创新热情...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44 潘建伟 :量子物理最美妙的地方是包容
点击:115 作者:潘建伟 来源:南方人物周刊 发布时间:2018-02-14 09:47:14
他培养出数位“操纵光子的巫师”,从三光子到十光子,一路保持世界领先,将
“量子纠缠”进行到底;他将“量子隐形传态”从科幻世界带进现实,实现距离和维度
的多次跨越。
前排左起:陈宇翱、潘建伟、徐飞虎,后排左起:陆朝阳、张强 图 / 沈煜
在1992年的本科毕业论文中,绰号“阿尔伯特”的中科大近代物理系学生潘建伟,选择
站在“偶像”爱因斯坦一边,集中研究、总结了量子世界的各种佯谬。此后25年穷极探
索,从一张桌子的距离,到千公里级的“星地穿越”,他所有的实验数据证明 :爱因
斯坦是错的。
他培养出数位“操纵光子的巫师”,从三光子到十光子,一路保持世界领先,将“量子
纠缠”进行到底;他将“量子隐形传态”从科幻世界带进现实,实现距离和维度的多次
跨越。
正是借助这些基础特性,量子保密通信正在中国率先从梦想王国迈入产业化轨道;量子
计算机和量子精密测量的基础研究,也日益成为大国“必争之地”。至少15年以上的长
远目光,令潘建伟团队在中国的... 阅读全帖 |
|
f******g 发帖数: 592 | 45 ZT 蒲慕明:中国科学“病”在何处
点评施一公饶毅《科学》社论,并呼吁中国科学家自律
作为一位在国内工作多年的外籍科学家,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蒲慕明点评施一公
和饶毅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社论,并呼吁中国科学家自律.
时隔两月,科技部新闻发言人终于就美国《科学》杂志刊登施一公、饶毅社论一事作出
答复,认为文中所涉中国基础研究科研经费分配问题与事实不符。这一回应于11月8日
在科技部网站刊出。
事情起因于今年9月,美国《科学》杂志刊登名为《中国的科研文化》(China's
Research Culture)的社论指出,中国现行的科研基金分配更多地是靠关系而非学术水
平高低,直接“炮轰”当前中国的科研经费分配体制及科研文化问题。文章的作者是两
位来自中国最著名学府的杰出“海归”院长——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施一公教授
和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教授。
随后,《科学新闻》采访了国内众多院士和知名教授,对中国科研的现状进行探讨,并
以《撬动中国科技潜规则》一文刊发,引起科技界密切关注。
对于施、饶的社论,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蒲慕明并不完
全赞同。他在接受《科... 阅读全帖 |
|
f******g 发帖数: 592 | 46 ZT 蒲慕明:中国科学“病”在何处
点评施一公饶毅《科学》社论,并呼吁中国科学家自律
作为一位在国内工作多年的外籍科学家,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蒲慕明点评施一公
和饶毅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社论,并呼吁中国科学家自律.
时隔两月,科技部新闻发言人终于就美国《科学》杂志刊登施一公、饶毅社论一事作出
答复,认为文中所涉中国基础研究科研经费分配问题与事实不符。这一回应于11月8日
在科技部网站刊出。
事情起因于今年9月,美国《科学》杂志刊登名为《中国的科研文化》(China's
Research Culture)的社论指出,中国现行的科研基金分配更多地是靠关系而非学术水
平高低,直接“炮轰”当前中国的科研经费分配体制及科研文化问题。文章的作者是两
位来自中国最著名学府的杰出“海归”院长——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施一公教授
和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教授。
随后,《科学新闻》采访了国内众多院士和知名教授,对中国科研的现状进行探讨,并
以《撬动中国科技潜规则》一文刊发,引起科技界密切关注。
对于施、饶的社论,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蒲慕明并不完
全赞同。他在接受《科... 阅读全帖 |
|
f******g 发帖数: 592 | 47 ZT 蒲慕明:中国科学“病”在何处
点评施一公饶毅《科学》社论,并呼吁中国科学家自律
作为一位在国内工作多年的外籍科学家,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蒲慕明点评施一公
和饶毅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社论,并呼吁中国科学家自律.
时隔两月,科技部新闻发言人终于就美国《科学》杂志刊登施一公、饶毅社论一事作出
答复,认为文中所涉中国基础研究科研经费分配问题与事实不符。这一回应于11月8日
在科技部网站刊出。
事情起因于今年9月,美国《科学》杂志刊登名为《中国的科研文化》(China's
Research Culture)的社论指出,中国现行的科研基金分配更多地是靠关系而非学术水
平高低,直接“炮轰”当前中国的科研经费分配体制及科研文化问题。文章的作者是两
位来自中国最著名学府的杰出“海归”院长——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施一公教授
和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教授。
随后,《科学新闻》采访了国内众多院士和知名教授,对中国科研的现状进行探讨,并
以《撬动中国科技潜规则》一文刊发,引起科技界密切关注。
对于施、饶的社论,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蒲慕明并不完
全赞同。他在接受《科... 阅读全帖 |
|
d********a 发帖数: 1852 | 48 转载自科学网饶毅博客,长文。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91799
学者饶毅 发表于2010-12-9 10:16:59
中国科学经费管理改革有无稳妥、共识、可行的办法?
是否需要改革,比较合适公开讨论。
而如何改革,首先的前提是主管部门同意要积极改革;其次,不一定很适合公开讨论,
因为大家意见难以一模一样。国际上,一般也是内部讨论为主。在讨论中,如果某一意
见被公开,也许获得更多舆论支持,却不很公平,因为有时不能获得立即舆论支持的意
见,也可能有道理。对于不公开但是有道理的其他意见来说,一种意见公开带来支持的
做法可能不公平,需要特别慎重。
本文仅讨论一个共识应该较多的改革步骤。
对于中国科学经费管理的问题,有意见的人很多,恐怕是不争的事实。
有些人认为体制没有问题,而问题都来源于中国科学工作者水平低、或中国文化积习难
改、或社会风气。其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实践,已 经证明体制可以减免文
化带来的问题。
体制可以操作,而文化和风气难有可操作的具体步骤。不以体制改革为带动,简单谈文
化,如望梅止渴,或流于清... 阅读全帖 |
|
f******g 发帖数: 592 | 49 ZT 蒲慕明:中国科学“病”在何处
点评施一公饶毅《科学》社论,并呼吁中国科学家自律
作为一位在国内工作多年的外籍科学家,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蒲慕明点评施一公
和饶毅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社论,并呼吁中国科学家自律.
时隔两月,科技部新闻发言人终于就美国《科学》杂志刊登施一公、饶毅社论一事作出
答复,认为文中所涉中国基础研究科研经费分配问题与事实不符。这一回应于11月8日
在科技部网站刊出。
事情起因于今年9月,美国《科学》杂志刊登名为《中国的科研文化》(China's
Research Culture)的社论指出,中国现行的科研基金分配更多地是靠关系而非学术水
平高低,直接“炮轰”当前中国的科研经费分配体制及科研文化问题。文章的作者是两
位来自中国最著名学府的杰出“海归”院长——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施一公教授
和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教授。
随后,《科学新闻》采访了国内众多院士和知名教授,对中国科研的现状进行探讨,并
以《撬动中国科技潜规则》一文刊发,引起科技界密切关注。
对于施、饶的社论,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蒲慕明并不完
全赞同。他在接受《科... 阅读全帖 |
|
f******g 发帖数: 592 | 50 ZT 蒲慕明:中国科学“病”在何处
点评施一公饶毅《科学》社论,并呼吁中国科学家自律
作为一位在国内工作多年的外籍科学家,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蒲慕明点评施一公
和饶毅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社论,并呼吁中国科学家自律.
时隔两月,科技部新闻发言人终于就美国《科学》杂志刊登施一公、饶毅社论一事作出
答复,认为文中所涉中国基础研究科研经费分配问题与事实不符。这一回应于11月8日
在科技部网站刊出。
事情起因于今年9月,美国《科学》杂志刊登名为《中国的科研文化》(China's
Research Culture)的社论指出,中国现行的科研基金分配更多地是靠关系而非学术水
平高低,直接“炮轰”当前中国的科研经费分配体制及科研文化问题。文章的作者是两
位来自中国最著名学府的杰出“海归”院长——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施一公教授
和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教授。
随后,《科学新闻》采访了国内众多院士和知名教授,对中国科研的现状进行探讨,并
以《撬动中国科技潜规则》一文刊发,引起科技界密切关注。
对于施、饶的社论,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蒲慕明并不完
全赞同。他在接受《科... 阅读全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