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p 发帖数: 174 | 2 死贵,北京琉璃厂的300块的活这边要500美元,还是我用了50%off 的coupon..
[在 IonFish (离子鱼) 的大作中提到:]
:想从国内寄点字画,看看能不能在这边装裱 |
|
N****n 发帖数: 4179 | 3 我在琉璃厂买了一个皮鼓面的,声音很好。我姐姐之前有一个纸头糊的,我家姑娘两个
一比较,就只要皮的那个。 |
|
G*****9 发帖数: 3225 | 4 我这不过是用文字把京片子敲出来而已。
您见过京油子吗?去潘家园儿,琉璃厂儿那片儿转转再说吧。京油子靠吃瓦片儿、倒腾
假古玩,都不老少赚的,哪有跑美国来读理工博士、到大公司混吃等死的? |
|
h******i 发帖数: 21077 | 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PBSNPR (大刀王五), 信区: History
标 题: 一位北京老红卫兵回忆文革砸全聚德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Jan 11 16:44:51 2017, 美东)
金汕
几个月前有人想让阶级斗争的浪潮重新席卷中国。由于这个陈词滥调早已被十一届三中
全会扔进了历史的垃圾堆,加上阶级斗争名声太臭很快就偃旗息鼓。从这一点来说,还
不如他们的老师张春桥、姚文元、戚本禹等执着,他们一直坚持中国就应该以阶级斗争
为纲。他们的徒弟却蔫儿了。
我和一些同仁一直在搜集“阶级斗争为纲”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大事小事都要
搜集。最近好友周果谈及他在写作《当代北京广告史话》时采访过当年一位老红卫兵—
—砸全聚德的参与者,周果听后说,当时他才三四岁,听老红卫兵一讲也感到触目惊心
。周果当时录了音并给我放了,他后来写进书里。老红卫兵声音有些苍老,60多岁的人
就像70多岁的声音……
“咱们约法三章,第一不许透露我的名字,第二不许公开放我的声音,第三您得给我
200元采访费,你写书毕竟有稿费,我下岗多年,就算给点喝酒的零花儿钱... 阅读全帖 |
|
T****i 发帖数: 15191 | 6 可以逛潘家园,琉璃厂,庙会,买假古董,等等中国特色的东西。不过这些东东,看多
了也没劲。很多年前,我还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后来越发觉得中国文化好土。 |
|
B*******a 发帖数: 1280 | 7 低调的太监 李连英权奸是满清政坛最大的谣言(图)
文章来源: 文史参考
李连英是晚清著名宦官,深得慈禧太后器重,封为正二品总管太监,统领全宫所有宦官
。受后世对慈禧太后负面评价的影响,李连英的形象亦以负面居多。然而,《文史参考
》杂志文章《低调而悲催的李连英》却认为,李连英本是一个低调的太监,生生被炒作
为高调的“权奸”,悲催无限。
李连英朝服像
史上最著名的太监大概是李连英。一般写作“李莲英”,那是错的。
据说,李连英在太后与恭王之间传递情报,为政变成功做出了贡献。此后,他在宫中的
升迁极为迅速,至39岁,获赏二品顶戴(享受副部级待遇)。
不仅宫中,在宫外,李连英也是声名显赫,尤应以光绪二十年(1886)四月随醇亲王赴
旅顺、烟台检阅北洋水师最为光辉夺目。
慈禧本非派李连英去监军,而是派去看着小叔子(醇亲王)有没有乱说乱动,故亦不在
乎臣下的谏议。李连英深明此行的真意,在军中呆了一个月,表现十分低调。凡醇亲王
出见将吏,他皆侍立于后,默无一语,若无会见,则随王爷“猫”在房里,不见一客。
甲午战争,中方惨败,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丘逢甲有诗云:“四百万人同一哭,
去年今日割台湾。”... 阅读全帖 |
|
d*z 发帖数: 172 | 8 再补一个细节,我堂妹的外祖母生于1900年,在北京琉璃厂住了一辈子,她后来对我说
在她的记忆里从来没有在北京听到过枪声,包括日本鬼子进城,89这次是第一次听到枪
响还有子弹打到屋顶瓦片上的声音,她和邻居都吓坏了,不知所措,只好把被子浇上水
捂在门上,希望这样可以挡子弹。
当年木樨地两边的楼房里住的都是部长级高官,叫部长楼,结果当解放军开枪时,发现
楼上的人在阳台上骂就朝楼上开枪,结果有人自己家厨房里被莫名其妙飞来的流弹打死
。 |
|
A***a 发帖数: 750 | 9 主要是人家太有名了嘛
澄清一些事情是好的
对的就是对的
说起启功
去琉璃厂看
十家有八家的牌匾上都是“他的题词”
是不是就不知道了:) |
|
T*****n 发帖数: 18811 | 10 还有,元代以来北京的历史
现在在新建立的“首都博物馆”里面有常年的展览
上次带孩子去,最后还发现孩子发烧了
所以没有细看
然后和这个展览配合,中央电视台放过一个文献片,制作的不错
很多东西都是第一次知道,比如北京一些地名,都是过去修建故宫的制作厂
或者工地,比如台基场,当时就是给故宫制作大殿台基的地方
琉璃厂,就是烧制琉璃的地方,等等,从这些地名在北京地图上的分布,
你可以想见明成祖时代,故宫施工的庞大规模
还有,那次去首都博物馆,最震撼俺的其实是一张小小的照片,是清朝末年
后海荷花市场的照片,池塘,土路,垂杨柳,没有一座房舍
几辆连现在农村都难得寻找的小推车和柳条筐
而现在的后海,是夜夜笙歌,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酒吧区
俺这样的人,看到100年前的荷花市场,原来是这个面貌
很多沧海桑田的感慨 |
|
l***5 发帖数: 3433 | 11 上回我没空去
投资艺术眼光要看的准
去年我去北京琉璃厂逛时
看了很多所谓大陆后起之秀类的画作(不过我一个也不认识)
价格不斐,至少看喜欢的一幅都开价RMB30000以上
我朋友穷又想买,结果走了好多家画廊,噜一个早上
一幅骏马图以RMB7000成交,也不知买贵了没
总之艺术品喜欢的时候就狠的下心了....呵呵
不过书很便宜就是了,买了很多书是我对北京最好的回忆 |
|
p*********f 发帖数: 633 | 12
我觉得也不能这么说。从我学到听到的感觉起来,fine art 这个东西从来就不为老
百姓所喜闻乐见,所以这帮艺术家聚到一起也有他们的道理。
但作品还是要在国内有观众、有人买才行,我不是特看好中国现在有这个市场。如果
做出来的东西都要靠卖给外国人来支持,那我看这个行业和琉璃厂那些做假古董骗外
国人的也没什么太大区别。 |
|
T*****n 发帖数: 18811 | 13 做生意嘛,卖给谁都行,只要赚钱就好
俺觉得商业化的艺术家,再艺术也是商人
俺琉璃厂的朋友说,生意难做啊
卖假古董,工商局抓你
卖真古董,文物局抓你
哈哈哈哈 |
|
|
T*****n 发帖数: 18811 | 15 俺第一次被人家叫先生,至今印象深刻
是在琉璃厂买旧书,中午出来吃盒饭(你们叫便当)
卖盒饭的说,这位先生你吃什么呀
结果这位先生就要了3块5的烧土豆。
这个事儿,俺还专门写信给ex说过,说挺新鲜的,有人管我叫先生。
那个时代,没有email
长途电话都很少打的。就是一个星期一封长信,北京到上海。差不多三年。
sigh,不说了。 |
|
wh 发帖数: 141625 | 1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wh (wh),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张充和去世新闻两则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Jun 17 23:12:22 2015, 美东)
搜狐新闻登了四年前对《张充和诗书画选》作者白谦慎的采访报道,有较多张充和近年
生活的内容。
“最后的才女”张充和去世 享年102岁
2015-06-18 09:02:48 来源:搜狐文化
民国闺秀、“最后的才女”张充和6月18日下午一时在美国去世,享年102岁。合肥四姐
妹成为绝响。张充和为淮军主将、两广总督署直隶总督张树声的曾孙女。
【延伸阅读】
张充和
1914年生于上海,祖籍合肥,苏州教育家张武龄的四女。在父亲的影响下,四姐妹
个个兰心蕙质、才华横溢,公数充和为最。弟弟们多是出自北大、清华的学者、艺术家
。张充和在1949年随夫君赴美后,50多年来,在哈佛、耶鲁等20多所大学执教,传授书
法和昆曲,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默默地耕耘了一生。
听白谦慎谈张充和:我们的前辈如何保持中国文化传统
1986年,白谦慎负笈美国攻读比较政治博士学位。两年后,... 阅读全帖 |
|
v****e 发帖数: 19471 | 17 2万多可以这么花:到北京琉璃厂的仿古服饰店定做一身龙袍,然后回洛杉矶穿上到三街
走一圈,倍儿有尊严。
2 |
|
a***i 发帖数: 1522 | 18 接另一个晨曦 带来全新空气——陈天佳(正阳门箭楼上)
气息改变情味不变 茶香飘满情谊——刘欢(鸟巢)
我家大门常打开 开放怀抱等你——那英(德胜门箭楼,2008年4月13日)
拥抱过就有了默契 你会爱上这里——孙燕姿(北海公园白塔,2008年4月2日)
不管远近都是客人请不用客气——孙悦(普渡寺,2008年4月7日)
相约好了在一起 我们欢迎你——王力宏(中华世纪坛、书法,2008年3月20日)
我家种着万年青 开放每段传奇——韩红(北京大学未名湖畔博雅塔)
为传统的土壤播种 为你留下回忆——周华健(太庙,2008年4月8日)
陌生熟悉都是客人请不用拘礼——梁咏琪(国子监琉璃牌坊)
第几次来没关系 有太多话题——羽泉(皮影戏)
北京欢迎你 为你开天辟地——成龙(八达岭长城,2008年4月3日)
流动中的魅力充满着朝气——任贤齐(琉璃厂北京画店、折扇)
北京欢迎你 在太阳下分享呼吸——蔡依林(奥林匹克水上公园)
在黄土地刷新成绩——孙楠(国家大剧院)
我家大门常打开 开怀容纳天地——周笔畅(水立方)
岁月绽放青春笑容 迎接这个日期——韦唯(糊风筝)
天大地大都是朋友请不用客气——黄晓明( |
|
c***r 发帖数: 1132 | 19 我手欠,搜了一下。王宗泉是带领二铺村勤劳致富的村官(有“年产50万片暖气”的厂
子,还有“很多其他小康企业”),坚持收藏已经有20多年了。
找到了一篇网上的文章,感觉像是拿钱发帖,但是明褒暗贬。拿了人家的钱还骂人家,
欺负农民没文化,不厚道。全文如下,亮点太多,自己看吧。
冀宝斋博物馆知多少
发布者:宁志超 发布时间:2007-5-9
冀宝斋博物馆知多少
人类社会产生的错误,绝大多数都是观念错误导致的。冀宝斋博物馆名不见经传,是一
个村办博物馆。无论是在《博物馆大全》上或是拿着放大镜在地图上仔细寻找,这个二
铺村也是难以找到的。於是乎有些人就会按照习惯和固有的观念蔑视这个博物馆。更有
甚者,就是那些老实人,按照正常思维模式判断,若说这里的古陶瓷收藏堪称世界之最
,就是到死也不会相信,也就更不敢相信专家常说的那些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这就是观念错误,恐怕凡是遇到冀宝斋博物馆这件事情的人,十之八九都有可能身不由
己的犯上这个同样的观念错误。我就是其中之一; 几年前我第一次来冀宝斋博物馆就
是抱著怀疑的态度,是后来通过对冀宝斋博物馆藏品多次反复地研究,增加了许多知识
,在进步中我的观念得到... 阅读全帖 |
|
|
e******u 发帖数: 6296 | 21 某人酷爱古玩,有一次去琉璃厂看古画。熟悉的摊主对他说:“今天我这里有几件珍品
,你看不看?”某人摇头,摊主咬牙,拿出张旭的《率意贴》问:“这个不算?”某人
不答,从怀中取出一个卷轴,竟然是王羲之的《快雪时晴贴》。摊主大惊:“这么老的
帖子你也敢拿出来给人看?!!”
只听得门声响动,一男子跌跌撞撞闯进门来,扑倒在柜台前。“掌柜的,我腹泻,速速
救我。”老者闻言大惊,转身自后面小心翼翼取出一包裹,说道“今日你我算是有缘,
我这有一张祖上乾隆年间传下的狗皮膏药,今日赠之于你。”来者大喜,急忙打开包裹
,只见包中巴掌大一块膏药,白里透红,红里透黑,黑中泛紫,上面一块一块尽是蛀痕
,不禁苦笑道:“掌柜的,您这帖老的都掉渣了”
呵呵大笑声中,如来佛祖回到了玉帝殿上,欣然复命道:“我已将那孙猴子封在五指山
之下,须得五百年后,高僧持有效注册‘TJJTDS-RPWT1-874XX’方能令其得复自由。”
玉帝闻言龙颜大悦。 五百年后,唐三藏持有效注册码来到了五指山前,见到如来佛祖
的帖子,一把抢下,凝视之,只见绢质发黄,已有些年头,哑然失笑道: “都五百年
了!这帖子也太老了吧!”
从前有 |
|
c****u 发帖数: 8308 | 22 瞎收着玩儿. 眼力一辈子也到不了他们那样了. 都是打小儿看,以前宫里有什么好东西
先到前门外,然后琉璃厂...其实我爸那辈也不喜欢这些. 我同辈就更甭提了. 找共同语
言还得往上垮一代, 这对我来说本身就是个杯具............. |
|
r********9 发帖数: 18394 | 23 文革开始后,因为忙和乱,我和康生都不能再跑琉璃厂了。但他积极反对把文物归
为四旧。毛泽东也这样,他根本不赞成破四旧,四旧是陈伯达提出的,但他说的四旧也
不包括文物。在大动乱的年代里,康生也是反对任何人破坏任何文物的。他自己没损坏
过一件文物,对破四旧他曾主张坚决纠正。就是在他的建议下,毛泽东派戚本禹抢救了
一批要被拉去化铜的古铜器,戚本禹为此讲了一篇话,日本共同社作了报道。
《王力反思录》 |
|
H****H 发帖数: 11039 | 24 嘿嘿,琉璃厂高仿?
我对拍卖会一窍不通,他们那儿负责鉴定真伪么?还是什么都能拿去拍,全靠买家自己
的眼力?
卓总看到什么好玩的了,说说看么! |
|
c****u 发帖数: 8308 | 25 那就说一段儿相对提气些的吧.
37年7月底,日本人进入北京,那是叫北平.从永定门进入,刚进城时没人通知,29军撤退也
没提前通知,所以一直听着城外枪声打打停停的老百姓一直没什么心理准备,突然一看日
本人进城特别慌乱,外婆当时还不认识外公,但两人最后一回忆,当天离得并不远,外婆在
前门外买做秋装的布料,外公当时还是学徒,在靠西边儿一里路的琉璃厂当伙计.
外婆从布店里出来的时候就见从南边涌过来的人群了,说日本人进城了,她第一反应撒腿
就跑回家了,路上就看见铺子开始上门板,"一回家听话匣子,趴桌子上就哭了", 这是她
原话. 我那时6,7岁根本不懂她说这些,还反问了一句"您哭什么啊",她说"亡国奴了",这
场景至今很清晰. 她37年夏天还当过卢沟桥学生慰问团成员,家里粮食布料什么的亲自
送到前线不少,就记得当兵的穷得象要饭的,破衣烂衫还有不少草鞋,但士气很旺那种,就
是衣服烂,可精神不颓那种感觉.所以她也没觉得日本人会这么快进城.
外公那会儿半大小子,胆子就大了,跑到珠市口大街围观,那时北方的日军没有后来南方
的日本人那么疯,所以还有老百姓敢出去看看. 日本装甲车先进城,过去后是步兵3列纵
... 阅读全帖 |
|
y****e 发帖数: 1712 | 26 ☆─────────────────────────────────────☆
chooyu (卓奥友) 于 (Mon Oct 10 01:50:57 2011, 美东) 提到:
1916年11月的一个下午,一个叫做Charles Freer的老人正在他底特律的家中喝茶,家
中的装饰和陈设无一不暗示着这位老者丰厚殷实的家境和经世致用的品味,恰似《诗经
•卫风》中的“如琢如磨,瑟兮僴兮”。此时,他正面对着他刚买回来的两座近1
米高的石刻发呆,这两座石刻,前看非人非兽,侧看非仙非魔,老人若有所思地走来走
去,从各个角度对比着手中照片上他并未购买的另外两尊,那个卖家只告诉他这是公元
6世纪某时期的东亚石刻,和宗教有关,其他一概不知。从照片和他购入的两尊雕刻的
体积与雕像背后那齐齐的、近乎新鲜的一道道切割、敲凿痕迹看,Freer只能确定一点
,这些石刻不是一个孤立的艺术现象,而是刚刚被人为剥离于一个规模庞大、体系完整
、风格自成并拥有千年左右历史的大型石刻群。。。
(镜头一转,咔咔咔咔!)
整整九十五年后的一个下午,堵得结结实实密不透风的635车流中,有一辆车中的气氛比
... 阅读全帖 |
|
l**n 发帖数: 7272 | 2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aquarius923 (aquarius0205), 信区: History
标 题: 老宫女回忆录(真实的清朝宫女讲述过去)(摘自百度贴吧)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Oct 29 14:18:12 2011, 美东)
娓娓道来 宫女生活
旗下人有一种特殊性格,不够相当交情,是不会随随便便对你倾吐自己身世的。如果不
识相,过分地询问,反而会认为你不懂礼貌,缺乏教养,从而会对你冷漠下去。用她自
己的话说:“谁要是用‘审贼’的口气,让我一问一答,我根本就没闲工夫理他!”所
以我从一开始就称她为何妈妈,用年轻人应该尊敬老晚清宫女人的态度去尊敬她。因此
,在她的眼里认为我还算一个讲礼貌的人,渐渐地对我能谈些宫里的事。
她为人非常文静,从来不大声谈话。总是慢声细语的,一字一句地把话送到你耳朵里,
这也表明了她在宫廷受过苦难的折磨。秋天的晚上,时常是我们谈话的时间,见面寒暄
以后,让过茶,渐渐谈到她的过去。“我们旗下人,生下来就有口粮,由宗人府(应为
都统衙门)发给,这是皇上给的恩典。女孩子长到十三四岁,宗人府(应为内务... 阅读全帖 |
|
j****o 发帖数: 442 | 28 我有个宝贝。地道的景泰蓝三色,细腻的做工,发丝般的雕刻,“如获至宝”的定义在此诠释的很具象。
这是把沉甸甸的香扇,我最钟情的不仅是它高贵的颜色、扇面的雍容端庄,以及扇边的碎金闪闪,而是其木制扇骨上精美绝伦的雕刻!只有细细一看,才能发现条条细细薄薄的扇骨上,都雕刻着人物,甚至象《清明上河图》里的故事!每个人的形态妙趣横生,连眉眼都清清楚楚!第一眼看见她我就情不自禁!无论东家开多少钱我都要把她买下来.尽管此时,它的外型几乎散架(幸被主人精心修连),扇面亦已磨损,但瑕不掩瑜,仍不失它的雍容华贵,在我看来,恰是这残缺美,更昭示它年代的久远和非俗的气质。多年来,握着她,收藏她的,都是谁们呢?它何以远渡重洋流落到此呢?它又是出生在哪个年代、何人之手呢?有一天回国时,定要送到北京琉璃厂去鉴定鉴定,说不定是慈禧太好御用扇呢!
这是3年前的夏天,我参加了一个教堂主办的“基督徒退休营”活动,20几号人驱车半日,在安大略湖边的一个叫不上名来的美丽宁静之地扎下营盘。次日起得甚早,约了个也想找washroom的伴儿,就那么出来了。朝霞满天、露气未散,我边找边逛,一路荡去,花香鸟语,心情甚好,不觉间已走了很远。远 |
|
c*c 发帖数: 2397 | 29 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show.asp?idWriter=0&Key=0&Bl
百年五牛图之四:关于陈寅恪
作者:梁由之 分类:百年五牛图 提交日期:2006-8-28 11:06:00 浏览:5784
目录
一.观堂而后信公贤
二.旧时王谢早无家
三.吾侪所学关天意
四.残废流离更自羞
五.浮海宣尼未易师
六.老岁为诗欠斫头
七.著书唯剩颂红妆
八.斯文自有千秋业
一.观堂而后信公贤
1927年,岁次丁卯,是个不寻常的年头。
单说这年的6月2日,农历端午节前两天,一代文史大师王国维(字静安,号观堂,
1877-1927)百岁功名才及
半,,却突然出人意料地在北京颐和园鱼藻轩投水自沉,当时约是上午11点。相隔十余
米处,刚好有个清道夫目击此
事,当即跃入水中将人救起,前后不到两分钟时间。池水甚浅,甚至连王国维背后的衣
服都未浸湿,他并没有呛水。但
湖底满是淤泥,王国维入水时头朝下并用了相当力量,以致口鼻都为淤泥湮塞,清道夫
托他出水后又不知道如何及时抢
救,观堂终于窒息而死。
莫道昆明池水浅,一样呜咽送大贤。
王国维给儿子贞明留下了... 阅读全帖 |
|
A*****e 发帖数: 29772 | 30 ☆─────────────────────────────────────☆
xuanwu (南城琉璃厂人) 于 (Thu Dec 18 02:17:17 2008) 提到:
纯属个人意见,大家不同意多包涵。大家提出的基本就是以下的几个人,我就给个排名吧
罗纳尔多:绝对是个牛人,难得的技术好,身体壮,还爆发力强。早期靠奔跑过人,晚
期靠抢点。平趟荷甲,西
甲意甲,世界杯2002年基本就完美了,98年其实也不错
齐达内:也是身体好,技术好。要是比停球,估计就谁也比不过。不过我觉得他的观赏
性让大家有点高估。同样
一个传球其实他传的效果可能和李铁没区别,但是大家就是说齐达内牛。在皇马实在是
球星太多,在尤文的时候
锋线又是菜刀,也真是难为了。不过红牌太多了点。
巴乔:个人最爱哈哈。多说点。我觉得他最牛的就是状态调整的特别牛。早期身体好,
也是奔跑过人型。尤文中
后期变成核心型,经常在别人2米远要球,任何位置任意球都是自己大门,造成93赛季
80%尤文,意大利国家队
进球都与其有关的变态数据。后来米兰,一直不得志,变成了轻巧射门型。博洛尼亚有
是核心。国米就不说了。
最后布雷西亚 |
|
f*******u 发帖数: 2018 | 31 主要是散散心,决定游览名胜古迹,恭王府,法源寺,圆明园,颐和园,故宫,雍和宫
,杨锋胡同,军机处,琉璃厂,地坛庙会,天坛等等
顺便逛逛电子市场
请问,住那里合适?已经决定租自行车,公交加地铁了,呵呵 |
|
S****9 发帖数: 8108 | 3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Beijing 讨论区 】
发信人: wu175 (北洋留学生), 信区: Beijing
标 题: 北京没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Feb 10 06:19:33 2011, 美东)
北京没了!!一个北京人写的,转过来看看首先,我们爱的北京,真的死了!
现在还没有困意,一桶百事,一包儿点儿8,写会儿日志~ 记录着老北京的故事,没准真
应验了那句话,记一次,他妈的少一次了!
从哪儿写起呢?哪儿能想写,哪儿都写着不高兴,因为,北京快没有了,真的!
刚才看新闻,说宣武区今年要有6万人迁出宣武,奔向京郊…… 我不敢骂国家,不敢骂
政府,不敢骂党,我只想对拆迁的那帮人说句“你妈x!!!”
6万是个什么概念?刚刚百度一下,08年末,宣武区常住 人口50来万,还包括12万外地
的,还包括我这户口在宣武,家住丰台的…… 如果有一天咱不是北京人了,那咋办?
想跟哥们儿喝个酒,我从丰台过来,丫从亦庄过来,丫从海淀过来,喝多了打车回家的
钱都能去趟河北了…… 想去工体看场球,球完了一高兴一狂欢,地铁都没末班车了……
想去单位上个班儿,光坐车就得仨小时,愣高早晚高峰活... 阅读全帖 |
|
s**********l 发帖数: 8966 | 33 这儿刚看见,讲书画收藏家石允文。
石允文家是台南糖业大牛,可口可乐饮料的独家供应商。他自己是学画和艺术的,当年
70年代来米国UCSF念MBA和艺术史,母亲给了他400万美元投资米国房产,当时他知道有一批画
到了美国,赶紧过去看,画太多不知道如何挑,有个后来知道是北京琉璃厂的大牛老师傅给了
他指点:
1.挑大的
2.卷册先拿
2.同一个书画家里不常见的题材
4.挑自己喜欢的。
结果刚挑到第三个题材已经把钱用的差不多了,用了200多万美金买了3000多幅画,初
步奠定了他收藏的基础,还剩100多万美金,已经不够在downtown买比较好的地产了。他母亲
马上就要来美国视察,怎么办呢?
他经过考察,去了郊区,临街的房子通常因为噪音大比较便宜,他认为这些房子可以改
装做生意,于是用了很便宜的价格买了一条街的房子准备改装做店面。
母亲来考察,对投资很满意,对买画的事情自然也没有追究。
那个郊区叫做硅谷,后来发达起来,他的投资翻了10倍。
那些画如果卖的话,保守估价现在价值几十亿台币...
视频在这里,有个小细节,石允文拍照水平也相当高,他照画用的是哈苏相机,而且好像他还
是品酒名家,牛人也: |
|
x**8 发帖数: 1165 | 34 这个光从款上也不好说一定是假的。
这个瓶子改台灯座怕也有几十年了。
倒退几十年,道光的瓷器根本不值钱,那谁说的,琉璃厂的铺子根本就不收这个。清中
晚期的瓷器就是不入流,要仿也起码是个清三代,民国的仿款都是清三代的,谁托个道
光款呢?
俺也是从逻辑上推理。
chooyu UM几个牛人给说说? |
|
x**8 发帖数: 1165 | 35 文物大盗卢芹斋
提起文物大盗,人们立马会想起那些直接盗墓者。殊不知,那些欺师灭族,盗卖祖宗,
把承载着自己民族文明火种的文物倒卖到国外的人才是最大的盗贼。卢芹斋就是这样一
位文物大盗。
1905年,清廷崩溃在即,一些王宫贵族、八旗子弟生活无着无落,有的从皇宫盗宝、有
的搬出祖传文珍,拿到市面上典当换饭吃。一时间,各地古董市场红红火火、生意兴旺
,其中尤以上海城隍庙一带最为热闹,商人云集,国宝汇集,场面胜过了北京琉璃厂和
天津、香港的古董市场。就在那一年,26岁的卢芹斋,经浙江同乡、孙中山先生的好友
张静江点拨,漂洋过海,开始了他的古董生涯。
初入行时,卢芹斋与北京、上海等古董行的一些大买卖人搭帮结伙、欺行霸市,国内凡
有青铜古玉、瓷器字画等稀世古货露面,不管如何周转,最后必定落入他们之手,然后
再从上海港发往巴黎、纽约等地贩卖。从1906年—1949年,卢芹斋等人的这种交易从未
间断。据史料记载,仅1926年,上海港向美国出口文物的关税就达778325海关两(当时
1美元合1海关两)。当时经卢芹斋在国内拍得的一件康熙年间黑地素三彩瓷器仅值2000
美元,一件古玉才卖64美元。以此推算,... 阅读全帖 |
|
b*w 发帖数: 14917 | 36 民国收藏界就是个joke.元青花至正标准器,整个琉璃厂都没人认,最后叫英国人买走
;国师级别的章太炎,到死都不承认有甲骨文的存在。。。 |
|
i***n 发帖数: 137 | 37 海外,出自卢芹斋的瓷器应该很多。
一个文物贩子能叱咤风云,因为其个人出众的才能,也受益于民国乱世风云。
--------------------------------
http://www.artyi.net/fav_14_12414.html
9月13日,佳士得拍卖行在美国纽约拍卖了一批关于亚洲艺术的重要图书、期刊和图录
,其中有“卢芹斋藏艺术文献”专拍活动。同时纽约也展出了卢芹斋的一部分藏品,苏
富比和佳士得拍卖行为此提供了他经手的青铜器、陶器和玉石等文物。
卢芹斋,20世纪上半叶因贩卖中国文物而成为欧美古董界的风云人物。据说目前存
在于海外的中国古董,约有一半经他手出售。一介古董商人有何能耐能将数目如此庞大
的文物贩往国外,且在欧美艺术收藏界闯出一番天地?除了他个人的商业天分和对古董
文物的鉴赏水平外,与当时动荡的社会环境和他的社会背景关联颇深。
中国商人风靡欧美
卢芹斋祖籍浙江湖州,太平天国运动期间家族基业几近被毁,于是举家迁往上海避
难。19世纪末期,不到20岁的卢芹斋被家人送往法国寻找商业机会。当时的卢芹斋没有
门路,先在法国马赛打短工,后来辗转到了巴黎,也不过是干着门童... 阅读全帖 |
|
c****u 发帖数: 8308 | 38
其实古董行一直讲究的就是最少的钱买最好的东西,前清民国巨商比现在煤老板资产多
,但买东西都爱乔装打扮凌晨四点逛鬼市,享受利用自己的文化背景实践淘换历史文物
而带来的乐趣,古董不单单就是个商品----谁都不识货就你识货,起争执了再找个老翰林
或贝勒给你看看东西,你对了,这才牛了逼了,你以后也有话语权了,争执双方也都
涨学问了。
现在整反过来了。
真正的古董巨商也不是能拿钱砸来货的,军阀里面唯一一次用钱砸东西的就是山东狗肉
督军张宗昌,其言论算是军阀里不要脸的顶级了吧,打下北京城后也就求过一次黄伯川
,要买商周十件,黄伯川一口给回绝了,回到琉璃厂就公开说多少钱也不卖,好东西给
他他也不知道是什么。张宗昌就再也没提过这事,故宫博物院开私展,联谊,还是礼遇
对待黄某。这还是民国大流氓了,呵呵。 |
|
b*****o 发帖数: 150 | 39 我手上还有一些 上次探亲辛辛苦苦背来的
很多石头必须得自己精挑细选 一样的价钱不一定能淘换一样质量的东西
所以我还是倾向到琉璃厂和官园自己买
我倒是很想上那些网站看看 了解一下国内的行情
不是说人民币要生殖么 所以石头也得涨价啊 |
|
a******e 发帖数: 6689 | 40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百年荣宝斋 喜欢古典文化的,倒是可以看看这个电视剧,42集,长了点,但卡司毕竟不错,主演有
刘佩琦、姚晨和张嘉译,几个演老八旗子弟的配角真精彩。原著是都粱的《荣宝斋》,
也是他编剧。
故事讲的是北京琉璃厂百年老店荣宝斋的兴衰史,有很多关于笔墨纸砚的知识。戏里荣
宝斋叫松竹斋,后来改松鹤斋——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人家荣宝斋不愿意让电视用字号名
。戏里谈到两幅名字画,一个是怀素和尚的西陵圣母贴,一个是宋徽宗的“柳鹆图”(
据说是从赵佶的《柳鸦图》那杜撰出来的),讲到了木版水印,讲到了古字画古玩的造
假工艺,都很有趣。
但最有趣的,是这电视剧的意识形态。这荣宝斋的兴衰是小,以其为引子展现中国百年
近代史才是最终目的。从戊戌变法到五四革命,从军阀混战到抗日战争,再到解放战争
,剧情就跟野史似的,奇峰突起啊。这里头竟然有汪精卫和陈璧君密谋刺杀摄政王载沣
一段,还把汪精卫还原成了那个“引刀成一快”的志士仁人,演得简直可歌可泣,视角
非常fresh。后面还有张大千仿石涛,有郑振铎印诗笺,有主人公满怀悲情的感叹帝王
倒台后前八旗子弟的悲惨遭遇,还抒发了半天一个国家多么需要“自由、民主、公正”
的政府,多么需要政治清明 |
|
l*r 发帖数: 79569 | 41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百年荣宝斋 哦。。。汪精卫的照相馆就是在琉璃厂租得门脸,有点意思 |
|
O*****a 发帖数: 11621 | 42 哎,庙会我都没去。
琉璃厂还是那天去人民大会堂路上经过了一下。
今年在北京真是不一般地宅。 |
|
b***e 发帖数: 15201 | 43 你神经阿,在机场买东西??
机场一碗牛肉面敢要你80元....买画去画廊,琉璃厂之类的地方呗 |
|
wh 发帖数: 141625 | 44 喂喂喂,给我看照片呀,你小学同学说你是身材最好的孕妇!恭喜妈妈到来!你爸不来
啊。那你妈少个下手和陪的人。
我十多年前第一次去北京,空着肚子逛了一圈琉璃厂,然后去全聚德吃烤鸭。最少要点
半只,我一个人吃了半只,撑死了。这回去了清华旁边的全聚德,除了烤鸭还有其他好
多菜,鸭都没吃完,好可惜。 |
|
wh 发帖数: 141625 | 45 没有。只记得走得腿酸,还没逛遍整个园子,最高的那个啥地方没去。北京地太大,走
颐和园天安门长城香山琉璃厂等等都很练脚力。 |
|
T******d 发帖数: 2139 | 46 赞贵气。
10几年前在琉璃厂花了15元刻了两方印,一直用到现在(也好久不用了)。不知现在多少
钱。我自己连橡皮泥都刻不好。。。 |
|
wh 发帖数: 141625 | 47 我十多年前第一次去北京就花了大半天逛琉璃厂,把自己饿得不行了再去全聚德,吃了
半只烤鸭。上个印看看?可以去古典版上印,那里奔印的多。 |
|
T******d 发帖数: 2139 | 48 哇,好悠闲的生活。羡慕啊。
“线黑口”的“线”应该是指线装书。“黑口”指纸张的毛边被刷黑(似乎是防蛀)。民
国以后的线装书很少有黑口。<<全唐诗>>一般是读诗或者不读诗的人装门面用的(专门
研究唐朝文学史的除外),死贵。
前几年在琉璃厂看精装价钱在2000以上。现在没准过万都有。 |
|
T******d 发帖数: 2139 | 49 哇,好悠闲的生活。羡慕啊。
“线黑口”的“线”应该是指线装书。“黑口”指纸张的毛边被刷黑(似乎是防蛀)。民
国以后的线装书很少有黑口。<<全唐诗>>一般是读诗或者不读诗的人装门面用的(专门
研究唐朝文学史的除外),死贵。
前几年在琉璃厂看精装价钱在2000以上。现在没准过万都有。 |
|
l*r 发帖数: 79569 | 50 (只转载不负责)
作者 彭蹦
陈子善先生在《新文学旧书三十年》中提到:“几乎与旧书拍卖同时,网络旧书买
卖乃至拍卖也开始红火起来了。孔夫子旧书网的崛起又是一个标志性事件,标志着旧书
市场已无远弗届。而今大部分民国时期普通旧书的买卖都已在孔夫子网上完成,每天都
有多多少少各种各样的旧书通过孔夫子网找到它们的新主人。”(《上海书评》,2012
年2月19日)这一观察是极精准的。而在同一期藏书家韦力先生的访谈中,韦先生亦表
示,网络的发达,令书商清楚得知旧书的大致行情,网上网下,俱为一体,捡漏几无可
能。正因如此,这篇谈旧书的小文,所涉价格,均以孔夫子网为准绳,想来不会有太大
的讹错;选取的书也全凭自己的一孔之见,挂一漏万是一定的,拉杂谈来,也无系统,
还要请读者鉴谅。
说到底,旧书价格由市场决定,书愈稀缺,价格愈高。至于如何才算得上稀缺,原
因则有书内书外之别。
所谓书内的原因,指书本身的印数、几版几印、重印与否等。譬如,中华书局1986
年一版一印《严复集》五册,价格已升至六百至九百元不等,随品相好坏、馆藏与否而
起伏。究其原因,乃是因为书的印数只有四千八百册,时至今日,早已绝版,相关... 阅读全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