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王芸生
1 (共1页)
c**f
发帖数: 85
1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王芸生
蒋介石评《沁园春·雪》:毛泽东来重庆是为称帝
http://news.ifeng.com/history/zhongguojindaishi/detail_2011_07/
...
王芸生是一位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政论家、卓越的新闻工作者,在国共两党对决的夹
缝中,他始终坚持独立的立场,不仅不断地批评当权的国民党,也没有放弃对革命的共
产党的批评。抗战刚结束,王芸生就表示:“我们建议政府先做一件事,就是:取消新
闻检查,开放言论自由……新闻检查的后果是领袖神圣化,只闻谀词,身入云端,政府
一切好,绝对无错,在政府的文告里,永远责备人民,而不自检,于是久而久之陷于腐
化无能而不自知,至于否定民主,远离人民。”这样的行事风格与思想立场,后来的遭
遇也就可想而知了。
...
c*c
发帖数: 2397
2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百年五牛图之三:关于张季鸾zz
百年五牛图之三:关于张季鸾
作者:梁由之 提交日期:2005-10-08 11:10相关:
百年五牛图之五:关于林彪
百年五牛图之四:关于陈寅恪
百年五牛图之二:关于蔡锷
百年五牛图之一:关于鲁迅
一.从何说起
现在的报纸很多。但千人一面,千部一腔,委实没有多少看头。我已经很少看报了
。想起曾经象追星族一样追着读过多年的两份报纸,恍如隔世。
我指的是<<体坛周报>>和<<南方周末>>。
老读者应该都还记得<<体坛周报>>在上届世界杯前后卑劣下作进退失据的丑陋表现
。让人倒足了胃口。从那以后我就没再买过这份报纸。
至于<<南方周末>>,情形则更为复杂一些。自从空降一个新主编后,每况愈下,一
蹶不振,终至惨不忍睹。有心的读者仔细看看前期它煞费苦心为顾雏军预作的无罪辩护
和对长虹管理层曲线收购化公为私的回护,再看看该报科龙和长虹的广告,就知道南周
与资本早已沆瀣一气,甚至已然不顾起码的体面。可叹的是,一些痴心的朋友还在盼望
它能起死回生呢。
我曾买过南周十余年,一期不拉。后来是积习难除,偶尔买买。现在已是意兴索然
,割袍断义。偶然在图书馆翻翻,常常也只是一声叹息。它完了。
唐人诗云:露重飞难... 阅读全帖
c*c
发帖数: 2397
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cxc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百年五牛图之三:关于张季鸾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Apr 15 09:32:33 2011, 美东)
百年五牛图之三:关于张季鸾
作者:梁由之 提交日期:2005-10-08 11:10相关:
百年五牛图之五:关于林彪
百年五牛图之四:关于陈寅恪
百年五牛图之二:关于蔡锷
百年五牛图之一:关于鲁迅
一.从何说起
现在的报纸很多。但千人一面,千部一腔,委实没有多少看头。我已经很少看报了
。想起曾经象追星族一样追着读过多年的两份报纸,恍如隔世。
我指的是<<体坛周报>>和<<南方周末>>。
老读者应该都还记得<<体坛周报>>在上届世界杯前后卑劣下作进退失据的丑陋表现
。让人倒足了胃口。从那以后我就没再买过这份报纸。
至于<<南方周末>>,情形则更为复杂一些。自从空降一个新主编后,每况愈下,一
蹶不振,终至惨不忍睹。有心的读者仔细看看前期它煞费苦心为顾雏军预作的无罪辩护
和对长虹管理层曲线收购化公为私的回护,再看看该报科龙和长虹的广告,就...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4
讲述河南1942-1943年大饥荒的电影《一九四二》,在坊间已成热词。但可惜的是,无论是电影本身,还是作为脚本的纪实原著,乃至于媒体对该段历史的诸多重新发掘,均可谓是伪史当道。
本文所澄清的,只是这些伪史中的一部分。
电影《一九四二》海报政府压制舆论,不允许媒体报道河南饥荒?
重庆《大公报》1943年2月3日因刊载该报主持者王芸生的一篇《看重庆,念中原》的社论,而被当局停刊三天。电影及许多媒体,均以此为据,认定国民政府当年压制舆论,不允许媒体报道河南大饥荒[详细]。《大公报》被停刊三天,不是因为报道河南饥荒,而是“指摘限制物价之失败”
《大公报》被停刊三天是实情,但其被停刊的原因,其实并不是因为该社论报道了河南的大饥荒。据王世杰1943年2月4日的日记披露,其被停刊的真实原因是:“《大公报》因指摘限制物价之失败,受停刊三日之处分。”王氏曾担任国民政府中央宣传部部长,1942年12月7日刚刚辞任。以他的身份,自然知道《大公报》被停刊的真实原因。换言之,报导灾荒并不犯禁,但指责政府限价不力则惹怒了当局。在《大公报》被停刊之前,重庆《新华日报》对河南灾荒的报道至少已有40余篇
事实上,对于河... 阅读全帖
j********b
发帖数: 565
5
1948年“长春之战”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战争事件,是典型的军事恐怖主义事件。林彪一
生的最大污点就是策动和指挥了1948年“长春饿殍之战”。
写在1948年“长春之战”爆发66周年之际
———就林彪事件研究中的一些问题与林彪拥趸的商榷(7)
内容提要:
本文首先简述两次“长春之战”及其《大公报》评述。文章对第二次“长春之战”中林
彪实施“饿殍战术”的起点和终点;林彪采用“饿殍战术”的军事考量;长春城饿死了多
少老百姓等问题进行了讨论。文章指出,杨滨发给东北野战军政治部的信是促成林彪放
弃“饿殍战术”的重要原因。文章还对李作鹏、李敖著作中与第二次“长春之战”有关
的内容进行了讨论。
文章指明:1948年“长春之战”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战争事件,是典型的军事恐怖主义事
件。林彪一生的最大污点就是策动和指挥了1948年“长春饿殍之战”。
正文:
序言
事关林彪一生之评价,客观呈现和评述1948年“长春之战”及其后果是一个不容回避的
议题。
林彪军事生涯的顶峰是以中共首席指挥官的身份在第三次国内战争期间部署和指挥了东
北战场的全部重大战役。
国共东北战事以1948年4月展开的长春之战为界,可分为前后... 阅读全帖
j********b
发帖数: 565
6
1948年“长春之战”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战争事件,是典型的军事恐怖主义事件。林彪一
生的最大污点就是策动和指挥了1948年“长春饿殍之战”。
写在1948年“长春之战”爆发66周年之际
———就林彪事件研究中的一些问题与林彪拥趸的商榷(7)
内容提要:
本文首先简述两次“长春之战”及其《大公报》评述。文章对第二次“长春之战”中林
彪实施“饿殍战术”的起点和终点;林彪采用“饿殍战术”的军事考量;长春城饿死了多
少老百姓等问题进行了讨论。文章指出,杨滨发给东北野战军政治部的信是促成林彪放
弃“饿殍战术”的重要原因。文章还对李作鹏、李敖著作中与第二次“长春之战”有关
的内容进行了讨论。
文章指明:1948年“长春之战”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战争事件,是典型的军事恐怖主义事
件。林彪一生的最大污点就是策动和指挥了1948年“长春饿殍之战”。
正文:
序言
事关林彪一生之评价,客观呈现和评述1948年“长春之战”及其后果是一个不容回避的
议题。
林彪军事生涯的顶峰是以中共首席指挥官的身份在第三次国内战争期间部署和指挥了东
北战场的全部重大战役。
国共东北战事以1948年4月展开的长春之战为界,可分为前后... 阅读全帖
i**********n
发帖数: 192
7
戳破:冯小刚电影新作《1942》中的那些伪历史(图) (ZZ)
讲述河南1942-1943年大饥荒的电影《一九四二》,在坊间已成热词。但可惜的是,无
论是电影本身,还是作为脚本的纪实原著,乃至于媒体对该段历史的诸多重新发掘,均
可谓是伪史当道。
本文所澄清的,只是这些伪史中的一部分。
电影《一九四二》海报政府压制舆论,不允许媒体报道河南饥荒?
重庆《大公报》1943年2月3日因刊载该报主持者王芸生的一篇《看重庆,念中原》
的社论,而被当局停刊三天。电影及许多媒体,均以此为据,认定国民政府当年压制舆
论,不允许媒体报道河南大饥荒[详细]。《大公报》被停刊三天,不是因为报道河南饥
荒,而是“指摘限制物价之失败”
《大公报》被停刊三天是实情,但其被停刊的原因,其实并不是因为该社论报道了
河南的大饥荒。据王世杰1943年2月4日的日记披露,其被停刊的真实原因是:“《大公
报》因指摘限制物价之失败,受停刊三日之处分。”王氏曾担任国民政府中央宣传部部
长,1942年12月7日刚刚辞任。以他的身份,自然知道《大公报》被停刊的真实原因。
换言之,报导灾荒并不犯禁,但指责政府限价不力则惹怒了当局。在《大... 阅读全帖
s***c
发帖数: 1926
8
作者是老共产党员,然后退党了,然后又当了政协委员,人大代表。
~~~~~~~~~~~~~~~~~~~~~~~~~~~~~`
王芸生(1901年9月-1980年5月30日),原名德鹏,天津静海人。民国时期著名报人、
政论家。
目录 [隐藏]
1 生平
1.1 早年
1.2 成为大公报人
1.3 国共内战后期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2 家庭
3 作品
4 注释
5 外部链接
[编辑]生平
[编辑]早年
出身寒微,13岁即辍学当学徒,靠自学成才。在天津东浮桥口茶叶铺当伙计时,就开始
为《益世报》写稿。1925年在洋行工作的王在五卅运动时激起了民族热情,成为反帝活
动的积极分子。1926年,因避难前往上海,并参加上海的革命活动,国共合作时期先加
入国民党,后经博古等人介绍入中國共產黨。[1]
四·一二事件后在天津《大公报》刊登启示,声明脱离一切党派,谢绝政治活动,专心
从事著述。
[编辑]成为大公报人
1928年5月任天津《商报》总编辑。因多次撰文评说《大公报》社评观点,受张季鸾赏识
,与1929年被张揽入《大公报》,任地方新闻编辑,次年编辑《国闻周报》。九一八事
变後,配合《大公报》“明耻... 阅读全帖
k******k
发帖数: 6800
9
摘要:革命史观的核心内容是制造革命对象,神化革命力量,遗忘革命变革的根本目的
是建立新的社会制度和新的人际关系,从而为国家、社会和人的发展提供牢固的制度保
障。这种思潮在思想文化领域流毒很广。
辛亥百年,那么多人,说了那么多话,就中国大陆而言,可谓盛况空前!但有些问
题,总觉得没有说透。
20世纪中国,在辉煌或屈辱背后,包括胜利和失败的后果,是一亿多中国人成了非
正常死亡的冤魂!关节点之一是辛亥革命。
任何国家,每次大革命都会产生重要的思想和学术成果。20世纪中国连绵不断的革
命,至今没有得到彻底反思,仍然在等待巨著诞生。
改革开放以来,一些中国史学家冲破意识形态枷锁,写出不少杰出的论著。应该以
辛亥百年为契机,继续推进这项工作。
面对这次革命的成败得失,史学家应该写一部悲怆的命运交响乐,让中国和世界各
国的公民永远记住前车之鉴!
愚意以为,妨碍我们如实认识百年历史的,是中国人尚未彻底摆脱革命史观或党派
史观。这是一个伪装得很好的陷阱。
近代中国歪曲历史为现实政治服务,孙中山是始作俑者之一。1904年,他为刘成禺
的《太平天国战史》作序说:“汉公(刘成禺)是编,可谓扬皇汉之武功……俾读...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10
文化人议政、参政,本来是我国自古以来士大夫阶层的传统,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民主与科学”精神感召下,这一传统更加发扬光大,而且赋予了现代政治意义。抗日期间,文化人反腐败斗争的事迹很多,本书仅举出反对孔祥熙为代表的官僚资本的案例。
抗战爆发后,蒋介石自兼行政院长(相当于国务总理),孔祥熙为副院长兼财政部长、中国银行总裁,实际主持日常工作。迁都重庆以后,1938年3月国民政府改组战时机构,孔祥熙被任命为行政院长,仍兼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总裁;不久又兼四行联合办事处副主席,成为抗战时期主管大后方财政经济的首脑。
由于宋美龄的裙带关系,连蒋介石本人对大姐夫孔祥熙都有点奈何不得。孔祥熙担任财政部长之后,独揽中国财政金融大权达11年之久,其间连蒋介石本人都无从确切得知真正的财政运行状况,孔氏真可谓权倾一时。
为何蒋介石长期重用孔祥熙主管财政?
蒋介石究竟为什么如此重用并纵容孔祥熙呢?
说来复杂,但总而言之一句话:蒋介石的连襟和亲信孔祥熙善于理财、敛财,切实保障了国民党官僚资本集团的经济利益。
抗日战争初期,敌强我弱,日本侵略者处于战略攻势,华北、东南广大地区相继沦陷,占战前国民政府财政总收入90%以上的... 阅读全帖
d********r
发帖数: 3279
11
李锐说:毛泽东终于把对他的个人崇拜当做他的理想社会的实践手段之一。他不满意周
恩来主持的国务院的工作,特别不满于一九五六年的“反冒进”,决定自己到前台来亲
自抓工作、抓经济,从而领导一场“大跃进”。(前引书,页三一五)对毛的“个人崇拜
”早起于延安时代,这是城市知识份子向毛臣服的一种表示,刘少奇首先提出了“毛泽
东思想”的说法;一九四三年中共政治局又正式赋予毛以“最后决定之权”。毛的“绝
对权威”已无人能违抗了。我清楚地记得,一九四九年五月间,我在上海读到《大公报
》上王芸生在北平所写的一篇报导,说周恩来在一个集会上讲话,强调人必须在政治上
、思想上不断追求进步,即使是毛主席也还没有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但三天以后
,王芸生立刻再发一则电讯,更正三天以前的报导,说周氏的原话是说只有毛才达到了
“炉火纯青”的程度。王芸生是最著名的记者,当时正取媚于新政权惟恐不及,他不可
能会闹这样大的错误。这篇讲话,到了一九七八年十月才刊在《人民日报》上,题为,
原文也许已动过手术,但大至确在说明毛泽东不断在追求进步,至少可证王芸生的最初
报导是正确无误的。这个故事颇足说明周恩来为什么对毛不得不百依百... 阅读全帖
I******a
发帖数: 3812
12
国民党权贵资产一览:蒋介石6639万 宋美龄3094万
2011年11月20日00:40:59 [新闻大杂烩]

文化人议政、参政,本来是我国自古以来士大夫阶层的传统,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民主
与科学”精神感召下,这一传统更加发扬光大,而且赋予了现代政治意义。抗日期间,
文化人反腐败斗争的事迹很多,本书仅举出反对孔祥熙为代表的官僚资本的案例。
Mitbbs.com
抗战爆发后,蒋介石自兼行政院长(相当于国务总理),孔祥熙为副院长兼财政部长、中
国银行总裁,实际主持日常工作。迁都重庆以后,1938年3月国民政府改组战时机构,
孔祥熙被任命为行政院长,仍兼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总裁;不久又兼四行联合办事处副
主席,成为抗战时期主管大后方财政经济的首脑。Mitbbs.com
由于宋美龄的裙带关系,连蒋介石本人对大姐夫孔祥熙都有点奈何不得。孔祥熙担任财
政部长之后,独揽中国财政金融大权达11年之久,其间连蒋介石本人都无从确切得知真
正的财政运行状况,孔氏真可谓权倾一时。Mitbbs.com
为何蒋介石长期重用孔祥熙主管财政?Mitbbs.com
蒋介石究竟为什么如此重用并纵容孔祥熙呢?Mitb... 阅读全帖
c*c
发帖数: 2397
13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霸才无主始怜君:谈周恩来 zz
霸才无主始怜君:谈周恩来
余英时

化骨扬灰散作尘,一生伴虎有余辛。
先机抱器归张楚,晚节藏钩赚大秦。
始信秀才能造反,更无宰相解安民。
万千寒士应垂泪,谁为神州护早春。
周恩来死在一九七六年一月,火化后骨灰遍撒在中国大陆,据说这是执行他的遗志。上
面引的一首律诗便是我在那个时候写的,曾以“观于海者”的笔名发表在香港的《明报
月刊》上。不久,徐复观先生来信告诉我说,《大公报》中的人曾向他探询这首诗的作
者是谁。这大概是因为他们感觉到诗中对周恩来流露了一点同情的意思。但在那个时代
,毛泽东仍然是“神”,而中共党内的人竟对诗中“伴君如伴虎”的讥讽视若无覩,可
见他们在私底下已经非常不满于毛的专横。一九七三—一九七五年,我在香港住了两年
。听到不少大陆内部的消息,大致都是说,知识份子自所谓“文化大革命”开始以来,
遭到有史以来从所未有过的践踏和迫害,而周恩来则在最困难的情况下尽最大的力量保
护了其中一部份的人。所以我这首诗基本上是为大陆知识份子“代言”的,诗末“早春
”两字出于费孝通《知识份子的早春天气》一文的“今典”。我记得当时李璜先生也有
一首七律刊在《明报月刊》上,同寓有惋惜之...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14
因雅安地震的震后救助工作,中国红十字会再次成为焦点。正当红会对外宣布重新调查郭美美事件之时,有英媒披露称,郭美美是原红会副会长郭长江包养的“二奶 ”。郭长江则是中国著名文学家郭沫若的儿子。常言道:有其父必有其子,郭长江的名人父亲郭沫若,就有一段始乱终弃的风流往事。
郭沫若曾经在日本渡过漫长的留学生活,并且,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流亡日本整整十年,可以说,郭沫若青春最好的时光奉献给了日本。这个被鲁迅骂作“流氓加才子”的大文豪,由于其文化大革命的骑墙草作风,更加上要把骨灰撒在大寨的做作表现,留给后人诸多诟话。
郭沫若
事情回到1911年的一天,郭沫若接到一封家信,信上说,母亲已给他订了婚。女家是苏溪镇的张家小姐张琼华,和远房的叔母是亲戚。因为是门当户对,母亲又亲自去看过本人,说女子人品好,在读书,又是天足。似乎都合郭沫若的心意,所以没经他本人同意便把婚事定了。
旧式婚姻全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郭沫若不便拒绝,只好趁这一年的年假回故乡草草完婚。
喝了交杯酒后,新郎和新娘才第一次见面。揭开新娘头上的脸帕时,郭沫若心里怦怦直跳,他屏住呼吸想要看个仔细,但昏昏然只见一双三寸金莲,一对翘天的猩...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15
1928年2月24日,郭沫若走投无路,开始了长达10年之久的日本流亡生涯。在这种险恶背景之下。支撑家庭生活重担的是无怨无悔的安娜,而郭沫若的六根依旧未能清静,大约在1933年前后,郭沫若在外寻花问柳,染上性病,并且传染给安娜,一时间手足无措,为此不得不写信给恩师小野寺直助先生,恳求他介绍关东地区的专家名医给予治疗。本文摘自网络,作者佚名。
万年郭沫若
郭沫若曾经在日本渡过漫长的留学生活,并且,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流亡日本整整十年,可以说,郭沫若青春最好的时光奉献给了日本。这个被鲁迅骂作“流氓加才子”的大文豪,由于其文化大革命的骑墙草作风,更加上要把骨灰撒在大寨的做作表现,留给后人诸多诟话。
事情回到1911年的一天,郭沫若接到一封家信,信上说,母亲已给他订了婚。女家是苏溪镇的张家小姐张琼华,和远房的叔母是亲戚。因为是门当户对,母亲又亲自去看过本人,说女子人品好,在读书,又是天足。似乎都合郭沫若的心意,所以没经他本人同意便把婚事定了。
旧式婚姻全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郭沫若不便拒绝,只好趁这一年的年假回故乡草草完婚。
喝了交杯酒后,新郎和新娘才第一次见面。揭开新娘头上的脸帕时,郭... 阅读全帖
y****i
发帖数: 1050
16
“人海战术”,46年大公报痛斥共军驱使老百姓打头阵!
作者:新大陆人  
很久以前,曾在某网站看到有贴子揭露中共在淮海战役中驱赶赤手空拳的地主富农和其
家属打头阵进攻国军,以榨干这些已经被抢光了土地财产的可怜人的最后剩余价值。还
有报道在打孟良崮张灵埔74师时共军用了同样的战术(好象是在张戎的书里)。当时一直
半信半疑,心想世界上不至于有人能坏到这种地步。昨天竟在不经意中找到了铁证!下
面这篇文章是大公报1946年的社论,作者是大公报主编王芸生。王芸生在文章里痛斥共
军:“进攻的战术,常是用徒手的老百姓打先锋,以机枪迫炮在后面督战。”,“徒手
的先锋队成堆成群的倒了,消耗了对方的火力以后,才正式作战。”,“实已到了最伤
天害理的程度,驱市人为战,纵使胜了,又有什么面子?难道真要把全国同胞牺牲了二
万万以争胜负吗?请快软软心肠放下屠刀吧!”。
[b]要知道大公报是当时反蒋的左翼报纸,报道一向以公正据实著称。而且曾被毛泽东
赞扬为唯一不称中共为“匪”的报纸(文中尽管指责中共,却确实没称“共匪”)。既然
这样一个左翼报纸都痛斥中共为人类不齿的行为,可以肯定这是事实![/b]
下面是王芸生的... 阅读全帖
m****5
发帖数: 1131
17
可耻的长春之战
一九四六年四月十六日上海《大公报》社论
作者:王芸生
复杂的东北问题,半在外交,半在内政。现在苏军已保证于本月末以前撤尽了,且正在
撤退之中。外交一面,可谓业已顺绪。但在苏军纷纷撤退之际,在东北的内战形势却在
加剧的进展,且已在许多地方纷纷的打起来了。内外消长,令人心情起落不宁。
尤其可耻的,是长春之战!这两天,东北方面的军报雪片飞来。初报苏军于十四日午前
撤离长春,嗣报长春防守司令就职,紧接着就报吿共军三万众分路进攻长春。我们坐在
关内深夜编报的报人,读着这络绎而来的电报,手在颤,心在跳,眼前闪烁,俨若看见
凶杀的血光,鼻腔酸楚,一似嗅到枪炮的硝烟。这是八年抗战胜利后应该有的现象吗?
长春是什么地方?是九一八事变后,日寇强割我领土傀儡“满洲国”的都城,是苏军参
战后进入我东北的总司令部所在地,也是中国国民政府接收东北的东北行营所在地。这
地方,曾为日伪窃据了十四年,曾被苏军统治了二百多天。现在抗战胜利了,日阀崩溃
,伪满烟消,中国的东北,应该归回中国,苏军也根据中苏盟好条约纷纷撤离东北。就
在这时候,苏军刚刚迈步走去,国军接防立脚未稳,中共的部队四面八方打来了。多难
... 阅读全帖
e*u
发帖数: 10016
1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1949:和历史约会
1949:和历史约会
陈晋
大变局的神韵
1949年的第一天,无论你在什么地方,无论你属于什么阶层,都会明显地意识到:九州
大地改换人间已成定局。
这一天,人们从收音机里听到,或从报纸上看到了一篇《告全国军民同胞书》,署名为
蒋介石。这个掌握中国最高权力已经22年的国民政府总统,在这篇元旦文告里不得不承
认和哀叹国民党对共产党的所谓“戡乱”已经失败;说自己愿意向已经解放北方大片领
土的中国共产党“求和”,但条件是要保存现行的宪法、保存中华民国的法统、保存国
民党的军队,否则国民政府就要和共产党“周旋到底”。
同一天,中国共产党主席毛泽东也发表了一篇新年献辞,题目是《将革命进行到底》。
毛泽东在这篇文告里很有信心地宣布:迎面而来的1949年,将是历史上极其重要的一年
,人民的解放战争将在这一年获得最后胜利,并且将要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一个人民民主
专政的共和国。毛泽东还说,甚至连共产党的敌人也不怀疑共产党能够完成这个目标。
果然,元月还没有结束,故都北平就变换了旗帜。国民政府华北“剿匪”司令部总司令
傅作义将军,率几十万部队接受共产党的和平改编。2月3日是中国旧历的大年初六,在
春节的喜庆日... 阅读全帖
x**b
发帖数: 290
19
无论是在朝还是在野,段祺瑞都保持着极其规律的作息。每天吃过早饭,就在书房里看公事,看完公事即赴其公署。中午回家吃饭,饭后午睡,醒后会客,客来除交谈外,也常对弈几局。下午除下棋外,也起诗社,王揖唐、曹纕蘅、梁鸿志等酬和最多,并自编有一部《正道居集》,同时他也参加过徐世昌的晚晴簃诗社。晚饭则常同棋友或诗友一起,乘兴继续切磋。膳毕则照例打麻将,一般8圈到12圈,也不至于太晚。老朋友冯国璋、张勋等都是牌友,也有因会“打牌”而博得他的重用者,如傅良佐就被讥为“打牌打出的督军”。督军团进京开会的时候,段祺瑞家的牌局最为热闹,许多军政大事,都决定于牌局之上。
段祺瑞对围棋非常痴迷,水平极高,长子段宏业受他影响,棋艺堪称国手,曾得到过日本的段位。段祺瑞还养了一批国手陪自己下棋,最为后人熟知的当属吴清源。退隐津门,段祺瑞更有时间打点棋艺。他下野后,日渐虔诚礼佛,曾受聘为中日密教研究会的会长,亲朋故旧辐辏在侧,形成了一个信佛的小圈子。在这个圈子里,大家互以佛界人物相称,段祺瑞当仁不让,自称“释迦牟尼”。
信守“三一八惨案”之后立下的誓言,段祺瑞不仅吃素,而且吃得很简单,主食之外,常只是一碟雪里蕻加一碟辣椒... 阅读全帖
l*s
发帖数: 6372
2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我说说我怎么评价老毛。
1928年国民党蒋介石掌握了中央政权,但也未能真正统一中国。在围绕国民政府的首都
应该设在哪里的问题上,蒋介石和北方的阎锡山、冯玉祥就出现了分歧。北方的人说:
南京是六朝金粉之地,是亡国之都;而北京是元、明、清以来传统的首都。南方的人则
说:南京是孙中山先生生前指定的首都,总理遗训不能违背。南北的政治家和文人,都
引经据典,打了好一阵子笔仗,反映出国民党内部的派系之争,都想就近控制首都。—
—这种争论早在1912年建立中华民国时就出现过:孙中山等革命党人要求袁世凯到南京
就职担任临时大总统,而袁世凯则坚决在北京就职。
1928年这次争论的结果同上次一样:谁有实力,谁说了算。——控制中央大权的蒋介石
,干脆把“北京”改成了明代初年的旧称“北平”,中华民国的首都便确定在了南京。
1945年抗战胜利后,中国人民迎来了民族解放的伟大转折。蒋介石宣称中华民国已经跻
身于“四大国”之列。当时,“建立民主联合政府,实现和平建国目标”成为全国各政
治党派的共同呼声;但是,当蒋介石在1946年5月回到阔别八年的南京总统府后,情势
却急转直下。——这年6月,国民党军队派出22万人向中国共产党的中原解放区发... 阅读全帖
e*u
发帖数: 10016
21
1949:和历史约会
陈晋
大变局的神韵
1949年的第一天,无论你在什么地方,无论你属于什么阶层,都会明显地意识到:九州
大地改换人间已成定局。
这一天,人们从收音机里听到,或从报纸上看到了一篇《告全国军民同胞书》,署名为
蒋介石。这个掌握中国最高权力已经22年的国民政府总统,在这篇元旦文告里不得不承
认和哀叹国民党对共产党的所谓“戡乱”已经失败;说自己愿意向已经解放北方大片领
土的中国共产党“求和”,但条件是要保存现行的宪法、保存中华民国的法统、保存国
民党的军队,否则国民政府就要和共产党“周旋到底”。
同一天,中国共产党主席毛泽东也发表了一篇新年献辞,题目是《将革命进行到底》。
毛泽东在这篇文告里很有信心地宣布:迎面而来的1949年,将是历史上极其重要的一年
,人民的解放战争将在这一年获得最后胜利,并且将要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一个人民民主
专政的共和国。毛泽东还说,甚至连共产党的敌人也不怀疑共产党能够完成这个目标。
果然,元月还没有结束,故都北平就变换了旗帜。国民政府华北“剿匪”司令部总司令
傅作义将军,率几十万部队接受共产党的和平改编。2月3日是中国旧历的大年初六,在
春节的喜庆日...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1862
22
揭密“人海战术”,1946年大公报痛斥共军驱使老百姓打头阵!
很久以前,曾在某网站看到有贴子揭露中共在淮海战役中驱赶赤手空拳的地主富农
和其家属打头阵进攻国军,以榨干这些已经被抢光了土地财产的可怜人的最后剩余 价
值。还有报道在打孟良崮张灵埔74师时共军用了同样的战术(好象是在张戎的书里)。当
时一直半信半疑,心想世界上不至于有人能坏到这种地步。昨天竟在不 经意中找到了
铁证!下面这篇文章是大公报1946年的社论,作者是大公报主编王芸生。王芸生在文章
里痛斥共军:“进攻的战术,常是用徒手的老百姓打先锋,以机枪迫炮在后面督战。”
,“徒手的先锋队成堆成群的倒了,消耗了对方的火力以后,才正式作战。”,“实已
到了最伤天害理的程度,驱市人为战,纵使胜了,又有什么面子?难道真要把全国同胞
牺牲了二万万以争胜负吗?请快软软心肠放下屠刀吧!”。
要知道大公报是当时反蒋的左翼报纸,报道一向以公正据实著称。而且曾被毛泽
东赞扬为唯一不称中共为“匪”的报纸(文中尽管指责中共,却确实没称“共匪”)。既
然这样一个左翼报纸都痛斥中共为人类不齿的行为,可以肯定这是事实!
下面是王芸...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1862
23
1946年大公报痛斥共军打内战竟驱使老百姓打头阵!
很久以前,曾在某网站看到有贴子揭露中共在淮海战役中驱赶赤手空拳的地主富农
和其家属打头阵进攻国军,以榨干这些已经被抢光了土地财产的可怜人的最后剩余 价
值。还有报道在打孟良崮张灵埔74师时共军用了同样的战术(好象是在张戎的书里)。当
时一直半信半疑,心想世界上不至于有人能坏到这种地步。昨天竟在不 经意中找到了
铁证!下面这篇文章是大公报1946年的社论,作者是大公报主编王芸生。王芸生在文章
里痛斥共军:“进攻的战术,常是用徒手的老百姓打先锋,以机枪迫炮在后面督战。”
,“徒手的先锋队成堆成群的倒了,消耗了对方的火力以后,才正式作战。”,“实已
到了最伤天害理的程度,驱市人为战,纵使胜了,又有什么面子?难道真要把全国同胞
牺牲了二万万以争胜负吗?请快软软心肠放下屠刀吧!”。
要知道大公报是当时反蒋的左翼报纸,报道一向以公正据实著称。而且曾被毛泽
东赞扬为唯一不称中共为“匪”的报纸(文中尽管指责中共,却确实没称“共匪”)。既
然这样一个左翼报纸都痛斥中共为人类不齿的行为,可以肯定这是事实!
下面是王芸生的文章:...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1862
24
1946年大公报痛斥共军打内战竟驱使老百姓打头阵!
很久以前,曾在某网站看到有贴子揭露中共在淮海战役中驱赶赤手空拳的地主富农
和其家属打头阵进攻国军,以榨干这些已经被抢光了土地财产的可怜人的最后剩余 价
值。还有报道在打孟良崮张灵埔74师时共军用了同样的战术(好象是在张戎的书里)。当
时一直半信半疑,心想世界上不至于有人能坏到这种地步。昨天竟在不 经意中找到了
铁证!下面这篇文章是大公报1946年的社论,作者是大公报主编王芸生。王芸生在文章
里痛斥共军:“进攻的战术,常是用徒手的老百姓打先锋,以机枪迫炮在后面督战。”
,“徒手的先锋队成堆成群的倒了,消耗了对方的火力以后,才正式作战。”,“实已
到了最伤天害理的程度,驱市人为战,纵使胜了,又有什么面子?难道真要把全国同胞
牺牲了二万万以争胜负吗?请快软软心肠放下屠刀吧!”。
要知道大公报是当时反蒋的左翼报纸,报道一向以公正据实著称。而且曾被毛泽
东赞扬为唯一不称中共为“匪”的报纸(文中尽管指责中共,却确实没称“共匪”)。既
然这样一个左翼报纸都痛斥中共为人类不齿的行为,可以肯定这是事实!
下面是王芸生的文章:... 阅读全帖
j********b
发帖数: 565
25
清末民初乃至到其后的三、四十年代的中国,虽然也曾“城头变幻大王旗”你方唱罢我
登台,有割据,有战乱,有复辟,有苦难,有日寇的入侵,有阴谋家、野心家、山大王
的各色表演,有比谁更流氓的政治角逐,但多难兴邦的历史逻辑对中国人也并不吝啬。
中华民族出现了自秦以降政治上最为松动的时期,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一时
颇有些气象。
“历史的进步和倒退,一个首要的衡量指标,便是人文环境的自由与否”(李劼)判断
文人环境的自由与否,关键在,让不让他们有独立的精神,自由的思想,让不让他们成
为“思想和精神的探索者,真理和良知的传播者,进步和正义的坚守者,权力和邪恶的
囚禁者”和社会问题的预警者和啄木鸟,一句话,允许不允许文人论政,文章报国。文
化是社会政治的晴雨表。百家争鸣只能出现在先秦,张择端描绘的《清明上河图》胜景
,与朝廷坚守不杀士大夫的底线不无关系。《苏报案》草草收场是因为王纲解纽,清朝
气数已尽。蔡元培能出任北大校长并以“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作为校训,毫无障碍地
贯彻落实下去,是因为已经到了被称为北洋政府的民国时代。
说到北洋政府时代,这真是一个被我们严重误读了的时代。我们按照教科书给这个...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1862
26
1946年大公报痛斥共军打内战竟驱使老百姓打头阵!
很久以前,曾在某网站看到有贴子揭露中共在淮海战役中驱赶赤手空拳的地主富农
和其家属打头阵进攻国军,以榨干这些已经被抢光了土地财产的可怜人的最后剩余 价
值。还有报道在打孟良崮张灵埔74师时共军用了同样的战术(好象是在张戎的书里)。当
时一直半信半疑,心想世界上不至于有人能坏到这种地步。昨天竟在不 经意中找到了
铁证!下面这篇文章是大公报1946年的社论,作者是大公报主编王芸生。王芸生在文章
里痛斥共军:“进攻的战术,常是用徒手的老百姓打先锋,以机枪迫炮在后面督战。”
,“徒手的先锋队成堆成群的倒了,消耗了对方的火力以后,才正式作战。”,“实已
到了最伤天害理的程度,驱市人为战,纵使胜了,又有什么面子?难道真要把全国同胞
牺牲了二万万以争胜负吗?请快软软心肠放下屠刀吧!”。
要知道大公报是当时反蒋的左翼报纸,报道一向以公正据实著称。而且曾被毛泽
东赞扬为唯一不称中共为“匪”的报纸(文中尽管指责中共,却确实没称“共匪”)。既
然这样一个左翼报纸都痛斥中共为人类不齿的行为,可以肯定这是事实!
下面是王芸生的文章:... 阅读全帖
c*****3
发帖数: 1141
27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傅国涌:陈布雷之死
1948年10月下旬,陈布雷的儿子陈过出国前夕,向父亲告辞,只见父亲精神颓丧,头发
蓬乱,形容枯槁,语音低微,哀叹着说:“前方军事溃败到如此地步,后方民心思变又
如此,此时此刻,最高当局却要我写一篇《总体战》的文章,这叫我如何落笔啊!”11
月12夜,“油尽灯枯”的陈布雷在南京黯然自杀,留下了 10封遗书,将公事、私事交
代得清清楚楚,一丝不苟。对于是否公布这些遗书,国民党高层曾有过一番争论。11月
17日,司法院长居正的日记说,上午在陈布雷先生治丧委员会讨论遗言应否发表时,反
对发表的以为他的自杀给蒋带来不良影响,留到相当时机再说。当晚,国民党中常会再
三讨论,也有主张不发表的,因为邵力子力主发表,如不发表,就要退出治丧委员会。
讨论结果,决定发表。
在留给夫人王允默的遗书中,陈布雷嘱咐:“我的躯体不值一钱,草草为我斥窕,即在
南京薄埋之,千万勿为我多费财力也。”因此,王允默才会当着宋美龄的面谢绝蒋介石
的举行国葬之议,但她也没有遵照草草葬于南京的遗愿。她说:“先夫生前因爱杭州山
水之秀,曾于范庄附近购地一方,并有终老故乡之想。故长眠之地,似宜择定杭州,并
即在该地筑造一普通平民之简... 阅读全帖
f*******5
发帖数: 1815
28
李勇
半个世纪来,争议不断的「西安事变」主角张学良,十月十四日晚上八时五十分在檀香
山逝世,享寿一百零一岁。两岸三地的中国人均对他有不同的看法,这里简述十年前笔
者与他所作三个小时倾谈的经过:一九九一年五月廿八日下午,纽约东北同乡会会长徐
松林,带了几位东北同乡到曼哈顿中城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所有的公寓去拜见他们景仰
的乡长张学良叙乡情,在东北老乡的心目中,张学良不仅是乡长,也是重要历史人物。
原因是他在一九三六年十二月十二日发动了举世瞩目、影响中国半个多世纪历史的「西
安事变」。
与张学良见面的东北老乡中最受注意的应该是刚从中国大陆出来不久的两位中国名记者
刘宾雁、曹长青,另外还有纽约当地从事新闻工作的朋友。我因与徐松林会长交情不错
,虽非东北人,也获邀陪同刘宾雁、曹长青去谒见张学良。
作为一个新闻记者,当然希望有机会见见这个大名鼎鼎的历史人物,听听他对「西安事
变」的说法。因为过去半个世纪来,对「西安事变」与张学良这个人有太多的 揣测之
词,当然也有不少谣言与流言,假如在谒见他时听他亲自解说,这岂不就是历史学家经
常挂在口头上的「口述历史」?
当我们按约定时间抵达张学良临时寓所,他的... 阅读全帖
t**d
发帖数: 52
2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宋希濂谈瞿秋白被俘就义内情
1935年6月18日,瞿秋白在福建长汀罗汉岭下英勇就义。当时,宋希濂是国民党第三十六
师中将师长,驻扎长汀,秋白烈士就是由宋部直接审讯并奉蒋介石“就地处决,照相呈验
”的命令执行枪决的。这一事实是远在我学生时代就知道的。当我到政协工作不久,初识
宋希濂先生时,他的儒者般的外表和风度,使我难以想象,他就是执行蒋介石的手令直接
下达命令枪杀瞿秋白的主犯。在“文革”前夕,有关瞿秋白“变节”之事先由上边传出,
政协直属组的召集人之一王芸生,建议我作为工作人员,从了解史料出发,得便可个别与
宋希濂接触一下,探个究竟。王芸生的话,对我是个鼓励,更激起了我的兴趣,使我不几
天后就约宋希濂先生长谈。
头一次谈话的地点在政协机关。准确的时间应是1966年的7月。我还清楚地记得,在我向
宋希濂提出要求时,他还表示犹豫,说机关运动已经开始,现在谈这些往事不大方便。但
经我执意要求,他才勉强答应下来。
“您能先谈谈瞿秋白一开始被捕的情况吗?”我首先发问。
“蒋介石对江西苏区红军的第五次围剿得逞,红军主力于1934年10月撤离苏区北上,仅留
下六七千人在闽赣边境地带开展游击活动。蒋介石一方面调兵遣将,组织主要兵
t**d
发帖数: 52
3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宋希濂谈瞿秋白被俘就义内情
1935年6月18日,瞿秋白在福建长汀罗汉岭下英勇就义。当时,宋希濂是国民党第三十六
师中将师长,驻扎长汀,秋白烈士就是由宋部直接审讯并奉蒋介石“就地处决,照相呈验
”的命令执行枪决的。这一事实是远在我学生时代就知道的。当我到政协工作不久,初识
宋希濂先生时,他的儒者般的外表和风度,使我难以想象,他就是执行蒋介石的手令直接
下达命令枪杀瞿秋白的主犯。在“文革”前夕,有关瞿秋白“变节”之事先由上边传出,
政协直属组的召集人之一王芸生,建议我作为工作人员,从了解史料出发,得便可个别与
宋希濂接触一下,探个究竟。王芸生的话,对我是个鼓励,更激起了我的兴趣,使我不几
天后就约宋希濂先生长谈。
头一次谈话的地点在政协机关。准确的时间应是1966年的7月。我还清楚地记得,在我向
宋希濂提出要求时,他还表示犹豫,说机关运动已经开始,现在谈这些往事不大方便。但
经我执意要求,他才勉强答应下来。
“您能先谈谈瞿秋白一开始被捕的情况吗?”我首先发问。
“蒋介石对江西苏区红军的第五次围剿得逞,红军主力于1934年10月撤离苏区北上,仅留
下六七千人在闽赣边境地带开展游击活动。蒋介石一方面调兵遣将,组织主要兵... 阅读全帖
f*******5
发帖数: 1815
31
中共宣传机器与海外亲共历史学者,以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迫蒋联共抗日的表现加以
表扬,形容他是「民族英雄」,然后借此攻击蒋幽禁张学良几十年,夸大张学 良对蒋
介石之不满。张学良对此也有相反的说法,他并不感激中共推崇他是「世纪大功臣」,
更不同意中共及其同路人对蒋的丑化。
张学良说:我不在乎别人说我是「世纪功臣」或是「千古罪人」,当年我要送蒋介石回
南京,蒋周围的人要杀我,是蒋一直保护我。
我问张:假如他不去台湾留在中国大陆,中共会不会把他当作张学思杀掉?会不会活到
九十岁?张学良不想回答,但见大家望著他等候他答覆,只好硬著头皮说:「我不知道
会有什么后果,我想不至于被整死吧!」
张学良显然不同意中共与同路人对蒋介石的丑化,也不同意他们歪曲蒋介石与他之间的
关系,他对被蒋幽禁几十年也没有怨恨。他说:蒋先生与他情同骨肉,一向对他呵护备
至,所以蒋去世时,他送的挽帐写著:「关切之殷,情同骨肉,政见相争,宛如仇雠」。
张学良说:失去自由四十年是他应该接受的惩罚,没用什么好怨,当时他陪蒋去南京,
是抱著必死的决心。「如果我是蒋介石,我会枪毙张学良!」
说到枪毙,张学良对与他一同发动「西安事变」的杨... 阅读全帖
f*******5
发帖数: 1815
32
李勇
半个世纪来,争议不断的「西安事变」主角张学良,十月十四日晚上八时五十分在檀香
山逝世,享寿一百零一岁。两岸三地的中国人均对他有不同的看法,这里简述十年前笔
者与他所作三个小时倾谈的经过:一九九一年五月廿八日下午,纽约东北同乡会会长徐
松林,带了几位东北同乡到曼哈顿中城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所有的公寓去拜见他们景仰
的乡长张学良叙乡情,在东北老乡的心目中,张学良不仅是乡长,也是重要历史人物。
原因是他在一九三六年十二月十二日发动了举世瞩目、影响中国半个多世纪历史的「西
安事变」。
与张学良见面的东北老乡中最受注意的应该是刚从中国大陆出来不久的两位中国名记者
刘宾雁、曹长青,另外还有纽约当地从事新闻工作的朋友。我因与徐松林会长交情不错
,虽非东北人,也获邀陪同刘宾雁、曹长青去谒见张学良。
作为一个新闻记者,当然希望有机会见见这个大名鼎鼎的历史人物,听听他对「西安事
变」的说法。因为过去半个世纪来,对「西安事变」与张学良这个人有太多的 揣测之
词,当然也有不少谣言与流言,假如在谒见他时听他亲自解说,这岂不就是历史学家经
常挂在口头上的「口述历史」?
当我们按约定时间抵达张学良临时寓所,他的...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30882
33
中国社会科学院从1987年开始就从福特基金会拿钱2011-06-07 13:58作者: 爱国求荣
时间: 2011-6-6 16:34 标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从1987年开始就从福特基金会拿钱
中国社会科学院与福特基金会协议备忘录
中国社会科学院(以下简称“社科院”)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以下简称“政府
”)的同意,代表中国接受基金会资助的单位,和总部设在美国纽约州纽约市的福特基
金会(以下简称“基金会”)。
认识到基金会的目的是通过向政府和民间机构提供赠款,促进人类福利发展和国际
和平。
认识到基金会对教育、科学、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活动的资助有助于中国的现代
化建设。
达成协议如下:
第一条 协调机构
社科院经政府同意并代表中国接受基金会资助的单位,和代表基金会的福特基金会
驻京代表(以下简称“代表”),作为执行本协议的协调机构。
第二条 基金会办事处的设立
政府同意基金会在北京开设一个办事处。
第三条 基金会的资助项目
一、基金会在接到资助的申请时,可以根据本身的财力及其当时对项目的兴趣,按
照本协议第四条,为中国教育、科学、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活动提供资助。
二、基金会的资助可...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7039
34
福特基金的老底
美国在香港建立特务组织 妄图对我国建设进行破坏
(1952.08.22)
美国在香港建立特务组织
妄图对我国建设进行破坏
【新华社二十一日讯】美帝国主义最近和英国合作,正在香港着手建立特务间谍组织,
妄图破坏我国的建设事业。据塔斯社罗马消息:“国家报”驻纽约记者报道:英国已同
意美国国务卿艾奇逊所提的关于英美在香港通过所谓中国难民赈济委员会合力对中国进
行破坏活动的建议。“中国难民赈济委员会”是美国国务院正在香港着手建立的特务间
谍机关。该“委员会”的经费预算是一千万美元,这笔经费一半由美国政府根据“一九
五一年共同安全法”供给,一半由洛克斐勒和福特基金供给。该“委员会”将受艾奇逊
、马歇尔和魏德迈指挥。据悉:英国政府已对香港总督发出训令,要他协助该 “委员
会”在香港成立分会,并和已在香港的该“委员会”的美国代表合作。
====================
“盖瑟委员会”的班底
(1957.12.26)
“盖瑟委员会”的班底
美国“盖瑟委员会”根据总统府的命令草拟了疯狂扩军的“绝密报告”,鼓吹发动“先
发制人”的战争。
“盖瑟委员会”是些什么人组成的?拥有二十七亿... 阅读全帖
R*****g
发帖数: 682
35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那些绝妙的民国报纸标题
俗话说“看书先看皮,看报先看题”,“题好一半文”,读者打开报纸,要看什么
,先看什么,取决于标题。旧中国的老报人们对标题制作非常重视,有不少神来之笔,
不仅幽默风趣,而且辛辣有力。
上世纪30年代,何应钦任湖南省代省长时,有一年清明节曾去岳麓山扫墓。当时据
官方要求,各报必须及时配发新闻,指令标题为《何省长昨日去岳麓山扫其母之墓》。
不料,翌日某报却把标题改为《何省长昨日去岳麓山扫他妈的墓》。虽然字数、题意与
原标题毫无二致,且更加通俗易懂,但“他妈的”三个字却又是一句国骂,因此,这一
语双关的妙题令当事人啼笑皆非,而广大读者也忍俊不禁。
也是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一天早晨,丰子恺翻开上海的“新闻报”,一篇题为《丰子
恺画画不要脸》的文章赫然入目。他不禁大吃一惊,心想:自己素来与人无冤无仇,何
以对他这样破口大骂?因而怒不可遏。待他看完全文,却发出了会心的微笑。究竟是怎
么回事呢?
原来是有人在针对丰先生的《乡村学校的音乐课》一画进行评论,画中的孩子们一
个个张大了嘴巴,跟着拉二胡的先生唱歌。虽然画面上的人物没有眼睛和鼻子,但读者
从他们扬着头,张着嘴的神态中,仍能体会到这群活泼可爱的孩子正... 阅读全帖
T********e
发帖数: 1264
36
孔令俊孔二小姐,民国时期“四大家族”之一,行政院长孔祥熙的二千金,“第一夫人
”宋美龄的干女儿。她从小便撒野成性,在学校最喜欢挑起同学打架斗殴,自己则作壁
上观。10岁出头,她就学会射击,13岁即会开车。孔二小姐不着女装,留大背头,或西
装革履,歪戴礼帽;或商贾打扮,手持折扇,口叼雪茄,令人莫辨雌雄。有人称她为“
混世魔女”.
在南京,一次孔二小姐驾车兜风,因违反交通规则,被警察教训了几句,她一怒之下竟
拔出手枪,将该交警当场击毙。据说后来南京流行一句话:“你不要神气,小心出门叫
你碰上孔二小姐。”
还有一次更邪乎,孔令俊竟在光天化日之下和云南军阀龙云的三公子因一点口角,在重
庆中央公园开枪对射,误伤了不少游人,当即成为重庆市轰动一时的新闻。
孔二小姐在外面极为刁钻蛮横,在孔祥熙面前也指手画脚,插手人事安排等事项,搞得
孔祥熙毫无办法。最厉害的是,她连蒋介石的东西都敢去动。据说某次何应钦发来一纸
紧急公文给蒋介石,被孔二小姐从文件夹中翻阅后随手抛开,害得何应钦反复催询,蒋
介石莫名其妙,急令侍从室追查,于是查到孔二小姐头上,蒋介石哭笑不得,然后不了
了之。
俗话说玩火自焚,孔二小姐玩出... 阅读全帖
j********b
发帖数: 565
37
袁伟时
在清末最后十年的新政中,袁世凯是五大改革(教育改革,司法改革,政治体制改
革,军事改革和经济改革)最杰出的推动者和支柱之一。就实绩而言,他所领导的直隶
在各省区中无出其右。辛亥革命打破了固有的平衡:财政体系崩溃了,出现巨大赤字。
政治体系崩溃,与内地各省以反满为目的的“独立”不同,蒙古、西藏等分离势力在外
国支持下,先后宣布“独立”。南北内战激烈,汉口、汉阳先后被袁世凯军队夺回。谁
来收拾乱局?革命派和立宪派都没有这样的能力。[1]
国内外和朝野各方把目光投向袁世凯。以政治、军事、经济和外交经验及社会威望
而言,袁世凯确实是当时的不二人选。包括革命党人在内不少人期望他成为中国的“华
盛顿”。他不负众望,稳定了局势;出任第二届临时大总统,可说是众望所归。但是,
只有一年多光景,他成了“二次革命”的讨伐对象。第一届正式大总统任期未满,他走
上帝制自为的罪恶道路,最终赔上了自己的生命。
从中国现代政治史的角度看,谴责某个历史人物罪责,尽管需要,但不能为后人留
下更多智慧。我们需要追寻一个更深层次问题的答案:为什么辛亥革命后的中国不能顺
利踏上宪政的轨道?
革命幼稚病的恶果
对孙文说来... 阅读全帖
c******2
发帖数: 3849
38
作者:王芸生
1946年4月16日上海《大公报》社评
复杂的东北问题,半在外交,半在内政。现在苏军已保证于本月按以前撤尽了,且正在
撤退之中。外交一面,可谓业已顺绪。但在苏军纷纷撤退之际,在东北的内战 形势却
在加剧的进展,且已在许多地方纷纷的打起来了。内外消长,令人心情起落不宁。
尤其可耻的,是长春之战!这两天,东北方面的军报雪片飞来。初报苏军于十四日午前
撤离长春,嗣报长春防守司令就职,紧接着就报告共军三万众分路进攻长春。我们坐在
关内深夜编报的报人,读着这络绎而来的电报,手在颤,心在跳,眼前闪烁,伊若看见
凶杀的血光,鼻腔酸楚,一似嗅到枪炮的硝烟。这是八年抗战胜利后应该有的现象吗?
长春是什么地方?是九一八事变后,日寇强割我领土傀儡“满洲国”的都城,是苏军参
战后进入我东北的总司令部所在地,也是中国国民政府接收东北的东北行营所在地。这
地方,曾为日伪窃据了十四年,曾被苏军统治了二百多天。现在抗战胜利了,日问崩溃
,伪满烟消,中国的东北,应该归回中国,苏军也根据中苏盟好条约纷纷撤离东北。就
在这时候,苏军刚刚迈步走去,国军接防立脚未稳,中共的部队四面八方打来了。多难
的长春,军民又... 阅读全帖
f*******5
发帖数: 1815
39
好像 TG 写了 反驳, 大公报 /王芸生 马上承认错误了.
可耻的大公报社论 ---1946年4月18日重庆《新华日报》
重庆和上海的大公报,前昨两天,登载了题目叫做《可耻的长春之战》的社论。
这是大公报一篇可耻的社论。我们读了,实为大公报惜。
这篇社论,承认东北问题有内政问题,承认东北的内战令人伤心,承认停战令和
政治协商会议决议没有实行。但是谁不承认东北问题有内政问题?谁破坏停战令和政治
协商会议决议?中国人民,中外人士,都知道这就是由于马歇尔将军所说的国民党“顽
固分子”作祟。大众报不但不敢说出这种浅显的真理,反而借长春战争为题,含沙射影
,归罪于中共和中国人民。这样来替顽固派开脱罪名,并替顽固派帮凶,真是可耻极了!
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内战,至少也有七个月了,在东北进行内战,也有五个多月了
,拿了美国的枪炮,屠杀自己的同胞,今年一月以来,攻营口、攻建昌、攻阜新、攻盘
山、攻辽中、攻台安、攻抚顺、攻辽阳、攻铁岭、攻海城、攻鞍山、攻大石桥、攻开原
、攻法库、攻昌图、攻本溪湖、攻盖平、攻四平街,攻了那末多地方,破坏了一月十三
日与三月二十七日两次停... 阅读全帖
c******2
发帖数: 3849
40
有"马上承认错误"的证据?
发信人: fongfong5 (fongfong5),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Re: 中共是这样冲锋的 打得国军宁可认输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Apr 27 19:35:41 2011, 美东)
好像 TG 写了 反驳, 大公报 /王芸生 马上承认错误了.
c***s
发帖数: 70028
41
2012-11-30 第92期1942-1943年河南大饥荒百姓以树皮为食
1942年河南大饥荒,是天灾与人祸双重打击下的产物。天灾状况,资料文献与媒体报道大致相同,无需多谈。
值得细讲的是“人祸”。时下媒体也热衷于谈1942年河南饥荒背后的“人祸”因素,但可惜其分析大多很不到位,甚至采纳的是伪历史。
本期专题,即试图勾勒出这场“人祸”的真实历史逻辑,并澄清一些广为流传的伪历史。
重庆方面:蒋介石“不愿救灾、不愿听灾”不是事实
“蒋介石不惟是不愿救灾,而且是不愿听灾”,张仲鲁、王芸生60年代撰写“文史资料”时均如此说;这也是当下媒体在报道1942年河南大饥荒时最常见的表述 [详细] 。但这种简单粗暴的表述,并不是事实。
1942年6月全国粮政会议:蒋介石要求加大对地主富户的征粮力度,以减轻平民负担
因通货膨胀,国民政府1942年的征粮工作采取“征实”模式,即拒收货币,要求民众缴纳实粮。同时,整个征粮工作被分为征收与征购两大块。征收即按固定标准无偿向政府缴纳,征购则是政府按规定价格向社会上购买。之所以分做两大块,既为保证征粮数量,更为保证粮食政策的平均和平等。1942年6月1日,蒋介石在...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42
一九四二:我的家族记忆
李从吾
八十四岁的老母亲有些脑萎缩,新事记不住,小时候老事反而清清楚楚。一说话,总爱提“蚂车吃那年”。“蚂车”是老家土话,就是蝗虫,“蚂车吃那年”是一九四二年。
故乡在中原腹地,“蚂车吃那年”的秋天,蝗虫扑天盖地,从黄河决口后形成的黄泛区的西南方向飞过来,眼睁睁的,就要收获的庄稼,被第一批蝗虫吃掉未成熟玉米穗、谷穗,又一批来了吃光叶子,再一批连杆也不放过,一群又一群,眼睁睁的,庄稼地里一无所剩。
“老天爷把人往死里逼”,母亲说蝗灾之前,春天大旱,靠天吃饭村里人,眼看着麦子没有了收成,就指望着秋天能够得点玉米高粱,挨过这一年明年能够好些。
今天,村里在世的不多的二三十年代出生的,一九四二的蝗灾,在他们童年少年时刻下了烙印,而漫长坎坷一生中,无尽的苦难还在后面。“蚂车吃那年”,成了村里七八十岁老人随口而出的词。我的一个远房堂叔在这一年出生,被父母起名为"荒",侥幸活了下来。
老人们不懂耶稣纪年,一辈子哪一年生活出了大事便成了纪年方式,她记得“合食堂那年”,也就是一九五八年;“吃榆树皮那年”,就是一九五九年;“分地那年”,就是一九八0年。
那乌云一般的蝗虫过去七十年了...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9656
4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霸才无主始怜君――谈周恩来
http://my.cnd.org/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articleid=27932
余英时
化骨扬灰散作尘,一生伴虎有余辛。
先机抱器归张楚,晚节藏鈎赚大秦。
始信秀才能造反,更无宰相解安民。
万千寒士应垂泪,谁为神州护早春。
周恩来死在一九七六年一月,火化后骨灰遍撒在中国大陆,据说这是执行他的遗志。上
面引的一首律诗便是我在那个时候写的,曾以“观于海者”的笔名发表在香港的《明报
月刊》上。不久,徐复观先生来信告诉我说,《大公报》中的人曾向他探询这首诗的作
者是谁。这大概是因为他们感觉到诗中对周恩来流露了一点同情的意思。但在那个时代
,毛泽东仍然是“神”,而中共党内的人竟对诗中“伴君如伴虎”的讥讽视若无覩,可
见他们在私底下已经非常不满于毛的专横。一九七三—一九七五年,我在香港住了两年
。听到不少大陆内部的消息,大致都是说,知识份子自所谓“文化大革命”开始以来,
遭到有史以来从所未有过的践踏和迫害,而周恩来则在最困难的情况下尽最大的力量保
护了其中一部份的人。所以我这首诗基本上是为大陆知识份子“代言”的,诗末“早春
”两字出于费孝通“知识份子... 阅读全帖
t***h
发帖数: 5601
44
30年代初,后来任《大公报》总编辑的著名报人王芸生就在其名著 《六十年来中国与
日本》中,全文公布了孙文1914年5月11日给日本首相大隈重信的信。
不过, 有人认为此信是袁世凯伪造的, 是为了污蔑孙中山.

了。
c***h
发帖数: 1862
45
蒋如果真想打内战,那就不会在抗战胜利后单方面裁军;就不会等到1946年再开战;而是应该在1945年。
谁挑起了内战?看看当年中立报刊的评论就一清二楚了。
可耻的长春之战
一九四六年四月十六日上海《大公报》社论
作者:王芸生
复杂的东北问题,半在外交,半在内政。现在苏军已保证于本月末以前撤尽了,且正在
撤退之中。外交一面,可谓业已顺绪。但在苏军纷纷撤退之际,在东北的内战形势却在
加剧的进展,且已在许多地方纷纷的打起来了。内外消长,令人心情起落不宁。
尤其可耻的,是长春之战!这两天,东北方面的军报雪片飞来。初报苏军于十四日午前
撤离长春,嗣报长春防守司令就职,紧接着就报吿共军三万众分路进攻长春。我们坐在
关内深夜编报的报人,读着这络绎而来的电报,手在颤,心在跳,眼前闪烁,俨若看见
凶杀的血光,鼻腔酸楚,一似嗅到枪炮的硝烟。这是八年抗战胜利后应该有的现象吗?
长春是什么地方?是九一八事变后,日寇强割我领土傀儡“满洲国”的都城,是苏军参
战后进入我东北的总司令部所在地,也是中国国民政府接收东北的东北行营所在地。这
地方,曾为日伪窃据了十四年,曾被苏军统治了二百多天。现在抗战胜利了,日阀崩溃
,...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1862
46
从一九四六年上海大公报社论看 谁先挑起了内战?
可耻的长春之战
一九四六年四月十六日上海《大公报》社论
作者:大公报总编 王芸生
复杂的东北问题,半在外交,半在内政。现在苏军已保证于本月末以前撤尽了,且正在
撤退之中。外交一面,可谓业已顺绪。但在苏军纷纷撤退之际,在东北的内战形势却在
加剧的进展,且已在许多地方纷纷的打起来了。内外消长,令人心情起落不宁。
尤其可耻的,是长春之战!这两天,东北方面的军报雪片飞来。初报苏军于十四日午前
撤离长春,嗣报长春防守司令就职,紧接着就报吿共军三万众分路进攻长春。我们坐在
关内深夜编报的报人,读着这络绎而来的电报,手在颤,心在跳,眼前闪烁,俨若看见
凶杀的血光,鼻腔酸楚,一似嗅到枪炮的硝烟。这是八年抗战胜利后应该有的现象吗?
长春是什么地方?是九一八事变后,日寇强割我领土傀儡“满洲国”的都城,是苏军参
战后进入我东北的总司令部所在地,也是中国国民政府接收东北的东北行营所在地。这
地方,曾为日伪窃据了十四年,曾被苏军统治了二百多天。现在抗战胜利了,日阀崩溃
,伪满烟消,中国的东北,应该归回中国,苏军也根据中苏盟好条约纷纷撤离东北。就
在这时候,苏军刚刚... 阅读全帖
f**********4
发帖数: 2617
47
“张学良:我跟这个阎锡山有一次在一块儿,我对他说:“阎先生,人家都骂我不抵抗
,你是不是也骂我不抵抗?”他说:“是。”我说:“你有没有研究我为什么不抵抗?
不抵抗的来由是什么?”换句话说,不抵抗的错误是从哪儿来的?《大公报》的王芸生
说:“换哪个人也是这么做。”这句话说到我心里去了。我跟阎先生说:“要紧的事情
在这里。”不抵抗的错误我不承认,但是我也犯了错误,我轻视日本,我认为他是挑衅
啊。他要是真来了对他自己不利,对中国也不利啊。结果怎么样,后来日本两颗原子弹
。如果我真知道他这样,我不是后话了,我能把日本都打没了。我判断日本不能这样做
啊。我和日本NHK谈话,我说中国有句话,“夫子之道,忠恕而已”,忠是我执行这事
我尽力,恕道是我能原谅人。日本人是忠到极点,没有恕道。这个日本NHK承认现在日
本还是这样的。”
无耻的样子,还秀给nhk看了,真是丢人丢到全球。
d***8
发帖数: 1552
48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gcd来了,没有面包,也没有自由
留在大陆的知识分子,比如像张伯苓、张元济、竺可桢、储安平、罗隆基等等,都是
大名鼎鼎的社会贤达。文学艺术界留下的人更多,沈从文、老舍、巴金等等。新闻界有
影响的知识分子,比如王芸生、徐铸成、赵超构、陈铭德和邓季惺夫妇等几乎都是从香
港北上,迎接新政权。大多数知识分子像胡风一样,站在广场上放歌《时间开始了》,
新时代的来临激荡着他们每个人的心灵。
1949年8月14日,毛泽东发表了那篇著名的社论《丢掉幻想,准备斗争》,在文章
中毛泽东提到:“为了侵略必要,帝国主义给中国造成了百万区别于旧文人或士大夫的
新式的大小知识分子。对于这些人,帝国主义及其走狗中国反动政府只能控制其中一部
分人,到了后来,只能控制其中的极少数人……”这里毛泽东对胡适、傅斯年、钱穆这
三人进行了点名抨击。
对于那些帝国主义“不能控制”,走到帝国主义反面的大小知识分子地留下,毛泽
东是欢迎之至的,但原则必须对他们进行彻底地改造。紧接着中共发出《关于在学校中
进行思想改造和组织清理工作的指示》,要求在所有大、中、小学校教职员和高中以上
学生中普遍进行思想改造工作。于是一场如火如荼的知识分子改造进入高潮。在一次北
大...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1140
49
你们家国父这个操行?
孙中山“卖国”档案
时间:2005/10/25 出处:
政治家和政治组织的内外政策是交相为用的。与其对内政策紧密联系,孙文的对外
政策上也留下一长串平常人难于理解的记录。从民初开始,这些记录在国内外的出版物
中就不断有所披露,在研究近代中国的史家中对有关事实毫不知情的,大约十分罕见。
不过,在中国大陆,人们没有把这些史料系统排列出来,加上标准教科书讳莫如深,一
般读者知道真实情况的似乎也不多。请读者允许我做一回文抄公,主要根据中国大陆近
20年的出版物,将有关事实抄录如下:
第一,"在华南境内给法国以大面积的租界"。"约摸在1900年6月初,孙博士(按:
早已有人指出,孙文一生从未得过博士或荣誉博士学位,说他是博士纯属以讹传讹。可
能是Dr.——医生的误译。他是医学院毕业生,也行过医。)会晤了法国公使朱尔斯·
哈尔蒙德……希望得到法国军火装备和法国军事参谋的帮助,按照哈尔蒙德先生的报告
,作为交换条件,孙中山提出在华南境内给法国人大面积的租界"。1902 年12月底或者
1903年1月,孙中山抵河内,与法国总督的私人秘书会谈,"孙博士答应,在华南建立起
联邦共和国...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1140
5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大家都来看看孙中山的德行
孙中山“卖国”档案
时间:2005/10/25 出处:
政治家和政治组织的内外政策是交相为用的。与其对内政策紧密联系,孙文的对外
政策上也留下一长串平常人难于理解的记录。从民初开始,这些记录在国内外的出版物
中就不断有所披露,在研究近代中国的史家中对有关事实毫不知情的,大约十分罕见。
不过,在中国大陆,人们没有把这些史料系统排列出来,加上标准教科书讳莫如深,一
般读者知道真实情况的似乎也不多。请读者允许我做一回文抄公,主要根据中国大陆近
20年的出版物,将有关事实抄录如下:
第一,"在华南境内给法国以大面积的租界"。"约摸在1900年6月初,孙博士(按:
早已有人指出,孙文一生从未得过博士或荣誉博士学位,说他是博士纯属以讹传讹。可
能是Dr.——医生的误译。他是医学院毕业生,也行过医。)会晤了法国公使朱尔斯·
哈尔蒙德……希望得到法国军火装备和法国军事参谋的帮助,按照哈尔蒙德先生的报告
,作为交换条件,孙中山提出在华南境内给法国人大面积的租界"。1902 年12月底或者
1903年1月,孙中山抵河内,与法国总督的私人秘书会谈,"孙博士答应,在华南建立起
联邦共和国以后,它将转向法国要求... 阅读全帖
1 (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