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王朝闻
1 (共1页)
l*********y
发帖数: 1011
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挖个红楼的坑
不好意思,确切说是87版红楼梦,呵呵。
1987版《红楼梦》的顾问委员会,主任是王昆仑,国内著名的红学家,他在抗战期间撰写的《红楼梦人物论》,是最早试图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研究《红楼梦》的一部专著。副主任王朝闻,知名美学家、文艺评论家、雕塑家。委员还有国学大师启功、著名散文家和小说家沈从文、著名剧作家曹禺、文艺理论家和文艺活动家周扬、著名翻译家杨宪益、红学家周汝昌、红学家蒋和森……这样的顾问团队,恐怕任何一所大学的任何一个课题研究组都无法与之匹敌。编剧周岭回忆起开拍前三个月的学习班里,他主持的红学学习班上,常常有专家川流不息地开讲座:有胡文彬老师讲的“国内外红学研究概况”;朱家谱老师讲的“《红楼梦》中的北方生活习俗”;邓云乡先生讲的“南方生活习俗”;周汝昌先生讲的“《红楼梦》原著的优与续书的劣”;王朝闻先生讲的“怎样正确理解《红楼梦》的角色”;李希凡先生讲的“《红楼梦》的历史背景”。教学内容之丰富,教学队伍之强大,几似一所大学在开红楼梦研究的专业课。
对待一部电视剧,这样的一种专业精神,恐怕以后再不会有了。
S*******C
发帖数: 7325
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合集] 挖个红楼的坑
☆─────────────────────────────────────☆
OXGBIX (牛英九) 于 (Wed Mar 17 00:33:08 2010, 美东) 提到:
话说如果高鸭不胡写,或者原本后40回找到了
那么红楼是个啥样子滴?
☆─────────────────────────────────────☆
xiaoju (可爱的龙猫) 于 (Wed Mar 17 00:35:52 2010, 美东) 提到:
基本情节不变,坑填上,细节好点而已。

☆─────────────────────────────────────☆
SweetJan08 (Jan) 于 (Wed Mar 17 00:36:26 2010, 美东) 提到:
判词的结局吧
☆─────────────────────────────────────☆
OXGBIX (牛英九) 于 (Wed Mar 17 00:38:18 2010, 美东) 提到:
鲍鱼的结局会不会不同
☆─────────────────────────────────────☆
... 阅读全帖
g***j
发帖数: 40861
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偶购存的曲艺理论书籍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AudioBook 讨论区 】
发信人: Cpow3 (牧野鹰扬), 信区: AudioBook
标 题: 偶购存的曲艺理论书籍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Oct 11 12:24:34 2013, 美东)
薛宝琨:
中国的相声
侯宝林 薛宝琨 汪景寿 李万鹏:
相声溯源(增订本)
李宏烨 郑钰:
说出你的笑:校园相声学
方成:
侯宝林的幽默——侯宝林作品赏析
马骥:
散打笑星抽底火
谢旭慧:
喜剧小品语言幽默艺术
周光 陈孝英 主编:
喜剧小品入门66问
郭德纲:
非著名相声演员(内有相声作品,互见相声作品纲)
汪景寿 藤田香:
相声艺术论
新京报 编:
相声门
倪钟之 主编:
刘文亨和他的相声艺术
王玮:
“笑”之纵横
徐天荣:
笑的艺术
王力叶:
相声艺术与笑
周国雄;
笑文探秘
刘梓钰;
相声艺术的奥秘
胡范铸:
幽默语言学
朱宗琪:
喜剧研究与喜剧表演(互见戏剧理论)
《群众文艺辅导丛书》编辑委员会 编:
相声·评书·快板写作与表演
于万海 王决:
笑谈相声
曾子恒:
吴宗宪的幽默之道
郭德纲:
过得刚好
陈建华:
中国相声艺术论
于万海 ... 阅读全帖
C***3
发帖数: 2226
4
来自主题: AudioBook版 - 偶购存的曲艺理论书籍
薛宝琨:
中国的相声
侯宝林 薛宝琨 汪景寿 李万鹏:
相声溯源(增订本)
李宏烨 郑钰:
说出你的笑:校园相声学
方成:
侯宝林的幽默——侯宝林作品赏析
马骥:
散打笑星抽底火
谢旭慧:
喜剧小品语言幽默艺术
周光 陈孝英 主编:
喜剧小品入门66问
郭德纲:
非著名相声演员(内有相声作品,互见相声作品纲)
汪景寿 藤田香:
相声艺术论
新京报 编:
相声门
倪钟之 主编:
刘文亨和他的相声艺术
王玮:
“笑”之纵横
徐天荣:
笑的艺术
王力叶:
相声艺术与笑
周国雄;
笑文探秘
刘梓钰;
相声艺术的奥秘
胡范铸:
幽默语言学
朱宗琪:
喜剧研究与喜剧表演(互见戏剧理论)
《群众文艺辅导丛书》编辑委员会 编:
相声·评书·快板写作与表演
于万海 王决:
笑谈相声
曾子恒:
吴宗宪的幽默之道
郭德纲:
过得刚好
陈建华:
中国相声艺术论
于万海 王决:
笑谈相声
姚振声 编著:
一代相声名师王长友(互见传记纲)
丁广泉 编著:
我的汉语教学与国际推广(互见语言学纲)
上海艺术研究所 中国戏剧家协会上海分会 编:
中国戏曲曲艺辞典(互见戏曲理论纲)
薛宝琨 主编 高玉琮 魏志强 副主编:... 阅读全帖
l***n
发帖数: 896
5
中央一直以来给贵州配的破班子, 给这个困苦不堪的省份带来的,除了惨痛,还有什么?
想当年胡哥在那里刚刚搞得有点点意思,突然又西藏暴乱.....唉,天不助贵州啊!!什么
一口干的苗王王朝闻,无期徒刑犯的刘方仁....都神马乱七八糟的垃圾?!贵州长期的贫
困落后, 与这些或无知或巨贪的"指定领导人",不无关系啊! 中央能不能别再让在外地
犯案的各级贪官到贵州去"易地做官" 了好吗?? 贵州难道是垃圾箱吗? 我可以说贵州的
落后一大半是人为造成的吗!!
r******u
发帖数: 47
6
服装有沈从文坐镇
文物有朱家溍、启功等
剧本有曹禺等
情节考证有红学家俞平伯,周汝昌,王朝闻,蒋和森等
清贵族生活考证有启功等人
加上戴乃迭、吴世昌等
2年的时间全国各地的找演员
为了1分钟的弹琴镜头就专门请古琴老师教学
完全是用打造艺术品的态度去对待
拍不好就怪了
今天看称赞这一版本的,大多称赞其精细
~~~~~~~~~~~~~~~~~~~~~~~~
至于演员什么的,虽然神似,但不得不说,演技太嫩了点,经常演的过火了,台词也有
限,经常看到几句台词翻来覆去的说
附:
87版电视剧<红楼梦>的人物造型及服饰艺术品鉴----黛玉篇
http://post.baidu.com/f?kz=202621894
87版电视剧<红楼梦>的人物造型及服饰艺术品鉴----宝钗篇
http://post.baidu.com/f?kz=202986021
f*r
发帖数: 3968
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挖个红楼的坑
哦对,90多了罢

期间撰写的《红楼梦人物论》,是最早试图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研究《红楼梦》的一
部专著。副主任王朝闻,知名美学家、文艺评论家、雕塑家。委员还有国学大师启功、
著名散文家和小说家沈从文
s*******w
发帖数: 2257
8
历史轮回:两个文艺座谈会
章立凡
一头延安,一头北京,两个文艺座谈会的历史出典和出席资格,足以令荣登庙堂的文艺
圈人士心醉神驰。1942年5月2日,毛泽东在延安召开文艺座谈会,先后开会三场,发言
四十余人次;毛氏前有引言,后有结论。2014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北
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听取七位文艺界人士发言后,发表了约两小时的讲话。
那一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早已发表,至今被奉为金科玉律。这一头,通
稿仅披露了“在北京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部分内容,官媒颂歌四起,艺人尤擅造势,
掀起的“学习高潮”,不免重落造神运动窠臼。惟炒作多系花絮,令人分不清哪是原话
,哪是诠释。要想“完整地准确地理解”(邓小平语),恐怕只有等到讲话全文正式发
表之后。只好凭藉已有史料,略作爬梳以便日后学习。
共同背景:权力斗争与反自由化
延安文艺座谈会的政治大背景,首先是延安整风。这是一场毛泽东率中共“农村派”与
原共产国际支持的王明等“国际派”的权力斗争。在1941年9月政治局会议上初战告捷
后,毛于1942年2月正式发动延安整风,将斗争之火烧向党内中下层。
其次是延安文化人宗派及... 阅读全帖
c***c
发帖数: 21374
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90年代以来中国文化退化的厉害
nono
老红楼梦更好
看看背后的队伍:
红楼梦顾问
[编辑] 主任委员
王昆仑(1902-1985),著名的红学家,时为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主席,政协全国委员
会副主席。
[编辑] 副主任委员
王朝闻(1909-),美学家、文艺评论家、雕塑家。《红楼梦》研究方面有《论凤姐》一
书行世。
[编辑] 顾问
* 朱家溍(1914-2003)文物专家、明清史及戏曲研究专家,九三学社文教委员会委
员。
* 成荫(1917-1984)编剧、导演。时为北京电影学院院长。
* 林辰夫,编剧。首任中国视协电视剧戏曲艺术研究委员会会长。
* 阮若琳(1929-),时为中央电视台副台长、电视剧制作中心主任。首任中国视协
儿童电视艺术研究会会长。
* 沈从文(1902-1988),著名现代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作品有《边城》、《中
国服饰史》等。红楼梦服饰考证,多出其手。
* 启功(1912-2005)书画家和文物鉴定家。 九三学社中央顾问。
* 吴世昌 (1908-1986),文学史研究家,《红楼梦》研究家。
* 吴冷西(1919-2002)
C********g
发帖数: 9656
1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关于汪晖涉嫌抄袭事件的公开信
发信人: alcides (hi), 信区: Reader
标 题: 关于汪晖涉嫌抄袭事件的公开信
发信站: 水木社区 (Sat Jan 22 22:24:25 2011), 站内
水木社区读书心得版部分网友就汪晖博士涉嫌抄袭问题致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的公开信
(初稿)
说明1:surononsword建议我,此文的文字作为一篇公开信需要获得petriv的授权。我已
与petriv先生联系此事。在尚未取得petriv的授权的情况下,目前此文是一篇对petriv
原作的致敬和模仿之作。鉴于reader版已经收录了不少致敬和模仿之作,(例如对《最后
一课》的模仿),又鉴于当前读书界反抄袭议题的空前重要性,窃以为本文在本版的继
续存在有充分的意义和依据。对此,盼望能得到版务的理解和支持。
正文:
水木社区(newsmth.net)“读书心得(Reader)”版是关注汪晖先生涉嫌抄袭事件的网
上论坛之一。在这里长期活动的许多人是从事与学术有关职业或对学术问题感兴趣的网
友。我们目睹和参与了汪晖博士涉嫌抄袭事件提出、争论、媒体跟踪的过程。根据网友
“vivo”、“欧文”和“Isaiah”等人的文... 阅读全帖
t****v
发帖数: 9235
11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有些男教授就是不适合带女学生
谁啊
朱光潜,蔡仪,王朝闻,李泽厚,高尔泰,宗白华
你说说
看看我认识不认识
m****5
发帖数: 1131
12
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的作家,全部结局悲惨,一个都没有例外
来源: 千里 于 2014-10-17 05:51:06 [档案]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
阅读:218 次 (4750 bytes)
字体:调大/重置/调小 | 加入书签 | 打印 | 所有跟帖 | 加跟贴 | 当前最热讨论主题
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的作家,全部结局悲惨,一个都没有例外
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的文艺工作者名单及所在单位如下:
延安文抗驻会作家:丁玲、艾青、萧军、刘白羽、于黑丁、李雷、李又然、陈学昭
、马加、曾克、高阳、张仃、郑文、厂民(严辰)、方纪、白朗、郑星燕。
延安鲁艺文艺家:院长周扬,院党总支书记宋侃夫,文学系主任何其芳,文艺工作
团主任严文井,编译处处长周立波,文学系教师陈荒煤、天蓝、曹葆华、张桂(又名屈
曲夫),戏剧系主任张庚,实验剧团团务委员会主任钟敬之,实验剧团团务委员会委员
及戏剧系教师田方、王滨、于敏、水华、姚时晓、许珂、干学伟、袁文殊,美术部部长
兼美术工场主任江丰,美术系主任王曼硕,前方木刻工作团团长胡一川,美术系教师及
前方木刻工作团成员力群、罗工柳... 阅读全帖
m********3
发帖数: 3280
1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历史轮回:两个文艺座谈会
一头延安,一头北京,两个文艺座谈会的历史出典和出席资格,足以令荣登庙堂的文艺
圈人士心醉神驰。1942年5月2日,毛泽东在延安召开文艺座谈会,先后开会三场,发言
四十余人次;毛氏前有引言,后有结论。2014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北
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听取七位文艺界人士发言后,发表了约两小时的讲话。
那一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早已发表,至今被奉为金科玉律。这一头,通
稿仅披露了“在北京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部分内容,官媒颂歌四起,艺人尤擅造势,
掀起的“学习高潮”,不免重落造神运动窠臼。惟炒作多系花絮,令人分不清哪是原话
,哪是诠释。要想“完整地准确地理解”(邓小平语),恐怕只有等到讲话全文正式发
表之后。只好凭藉已有史料,略作爬梳以便日后学习。
延安文艺座谈会的政治大背景,首先是延安整风。这是一场毛泽东率中共“农村派”与
原共产国际支持的王明等“国际派”的权力斗争。在1941年9月政治局会议上初战告捷
后,毛于1942年2月正式发动延安整风,将斗争之火烧向党内中下层。
其次是延安文化人宗派及文艺思想纷争的背景。时任毛泽东秘书的胡乔木说,延安文艺
界存在五...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14
发信人: wh (wh), 信区: ChineseClassics
标 题: 【征文】魂归江南——杭州林风眠故居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Dec 12 13:01:01 2011, 美东)
林风眠故居在灵隐路3号。去灵隐和植物园的游人如织,位于园门要道边的故居却鲜有
人问津,相当符合林风眠闹中取静的人格。
这幢青砖黑瓦的两层楼法式洋房是林风眠1934年亲自设计建造的,周围的桂树梅花也是
他种的。他在这里断续住了十年(1937-45年抗战期间内迁长沙、重庆等地),1952年
迁居上海。此后一直作为民房,浙版网友corazhu说小时候就住在那里。1999年市政府
修缮恢复为林风眠故居,墙上的匾额、园中的碑石都是学生吴冠中题写的。
林风眠作为当年国立杭州艺术院(后改名国立杭州艺专、浙江美院,今为中国美院)的
创始人和首任院长,培养出吴冠中、李可染、赵无极、艾青、王朝闻、赵春翔、朱德群
等一批笑傲江湖的名家,足慰平生。
故居的一楼是客厅、卧室和餐厅,还有个西式的壁炉。展出他的生平简介、照片遗物。
二楼是画室、书房,有个大画桌和笔墨纸砚,墙上是他的画作。林风眠是广东梅县人,
留... 阅读全帖
M*******p
发帖数: 5626
15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薛宝钗到底想要个啥
看看顾问团就知道了,很多大家。
87版《红楼梦》的大师们
附录:87版背后那些大师们:
主任委员
王昆仑(1902-1985),著名的红学家,时为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主席,政协全
国委员会副主席。
副主任委员
王朝闻(1909-),美学家、文艺评论家、雕塑家。《红楼梦》研究方面有《论凤
姐》一书行世。
顾问
朱家溍(1914-2003)文物专家、明清史及戏曲研究专家,九三学社文教委员会委
员。
成荫(1917-1984)编剧、导演。时为北京电影学院院长。
林辰夫,编剧。首任中国视协电视剧戏曲艺术研究委员会会长。
阮若琳(1929-),时为中央电视台副台长、电视剧制作中心主任。首任中国视协
儿童电视艺术研究会
会长。
沈从文(1902-1988),著名现代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作品有《边城》、《中
国服饰史》等。红楼
梦服饰考证,多出其手。
启功(1912-2005)书画家和文物鉴定家。九三学社中央顾问。
吴世昌 (1908-1986),文学史研究家,《红楼梦》研究家。
吴冷西(1919-2002)时为广播电视部部长、党组书记。
周扬(1908-1989),文艺理论家、文学翻译家、文艺活... 阅读全帖
p***r
发帖数: 920
16
一个影视作品好不好,跟演员的关系其实最小,第一是剧本和导演,第二是制作团队
拍出87版红楼梦需要有两个条件:百废待兴 + 举国体制
王昆仑(1902-1985),著名的红学家,时为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主席,政协全国委
员会副主席,副主任委员
王朝闻(1909-),美学家、文艺评论家、雕塑家。《红楼梦》研究方面有《论凤姐》
一书行世。顾问
朱家溍(1914-2003)文物专家、明清史及戏曲研究专家,九三学社文教委员会委员。
成荫(1917-1984)编剧、导演。时为北京电影学院院长。
林辰夫,编剧。首任中国视协电视剧戏曲艺术研究委员会会长。
阮若琳(1929-),时为中央电视台副台长、电视剧制作中心主任。首任中国视协儿童
电视艺术研究会会长。
沈从文(1902-1988),著名现代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作品有《边城》、《中国服
饰史》等。红楼梦服饰考证,多出其手。
启功(1912-2005)书画家和文物鉴定家。九三学社中央顾问。
吴世昌 (1908-1986),文学史研究家,《红楼梦》研究家。
吴冷西(1919-2002)时为广播电视部部长、党组书记。
周扬(1908-1989),文艺理... 阅读全帖
t****n
发帖数: 2601
17
来自主题: TVChinese版 - 我给你们亮亮我的学术背景吧
哎呀,
你们这些大妈整天看连续剧时候
我都在搞红楼梦学术研究
我小学5年级就通读了王朝闻的‘论风姐’
c*****g
发帖数: 849
18
啥叫谦虚?现导演学着点。
曾经的电视剧《红楼梦》是一个被说了20年的话题,如今这个话题还在继续讨论。
王扶林用了“经典论”的方式来拍摄名著,只是他也没有料到——《红楼梦》,这么快
成为一个经典。
王扶林 我国第一代电视艺术家,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制片人、导演。1931年2月生
于江苏省镇江市。1958年,导演了电视报道剧《党救了他》,此后他执导了电视剧及综
合文
艺晚会90余部(集)。因拍摄《红楼婪》,获“全国十佳电视导演”称号。
是一部《红楼梦》,二十几年前投拍时,它让很多人退避三舍,敬而远之。20年后
,新版红楼的选秀有全球规模,进行得热闹红火。1987版电视连续剧《红楼梦》导演王
扶林,曾经历过种种冷遇和磨难,也收获无数赞誉和推崇,时隔20年,静观如今的红楼
选秀,他感慨地说:“这就是中国电视剧的一个发展轨道。由最初的无人问津,到现在
的几万人报名选秀。这在20年前是无法想象的。”
但,20年前拍《红楼梦》时,他也有幸见证了许多今天的人无法想象的人和事。
比如那个豪华庞大的顾问团。王朝闻、王昆仑、曹禺、沈从文、杨宪益、朱家潘、
蒋和森、启功、吴世昌、周汝昌、钟惦斐……大师云
u*****y
发帖数: 239
19
来自主题: Whisper版 - 究竟什么样的人长寿
除了享受特权,靠人工维持的某些革命家,我觉得大概有两种。一是生活环境简
单,单纯,自然环境好,或许也会有一些遗传因素。很多乡村长寿老人文化不高,但生
活简单,心境放松,和天地融为一体,饮食禁忌也不是绝对的。
二是一些学者作家艺术家。周有光活了111 岁;陈翰笙107岁,杨绛105岁,薛暮桥101
岁,巴金101岁,马寅初100岁,冰心99 岁, 周小燕99岁,季羡林98岁,钱谷融98岁,
陈岱孙97岁,王朝闻96岁,冯友兰95岁,费孝通95岁, 钱穆95岁,梁漱溟95岁,贺麟90
岁,俞平伯90岁。书画家也容易长寿,比如齐白石93岁。补充一下:文史大师饶宗颐
2018年2月逝世,享寿100岁。历史学家汤志钧1924年出生,至今健在。 (90岁以下的就
暂不列入榜单了,那都属于“过早地离开了我们”的。假如没有文革造成的非自然死亡
,榜单还会延长。)
后者其实按性情来说,倒不一定特别锻炼身体,特别是过度锻炼,除了马寅初据说坚持
洗冷水澡,其他的想必也就是读书写作之余散散步而已,难不成杨绛还天天在家举杠铃?
但是这部分人应该有一些共性,就是志趣高洁,生活简单,心情平静,饮食均衡,一切...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20
发信人: wh (wh), 信区: ChineseClassics
标 题: 【征文】魂归江南——杭州林风眠故居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Dec 12 13:01:01 2011, 美东)
林风眠故居在灵隐路3号。去灵隐和植物园的游人如织,位于园门要道边的故居却鲜有
人问津,相当符合林风眠闹中取静的人格。
这幢青砖黑瓦的两层楼法式洋房是林风眠1934年亲自设计建造的,周围的桂树梅花也是
他种的。他在这里断续住了十年(1937-45年抗战期间内迁长沙、重庆等地),1952年
迁居上海。此后一直作为民房,浙版网友corazhu说小时候就住在那里。1999年市政府
修缮恢复为林风眠故居,墙上的匾额、园中的碑石都是学生吴冠中题写的。
林风眠作为当年国立杭州艺术院(后改名国立杭州艺专、浙江美院,今为中国美院)的
创始人和首任院长,培养出吴冠中、李可染、赵无极、艾青、王朝闻、赵春翔、朱德群
等一批笑傲江湖的名家,足慰平生。
故居的一楼是客厅、卧室和餐厅,还有个西式的壁炉。展出他的生平简介、照片遗物。
二楼是画室、书房,有个大画桌和笔墨纸砚,墙上是他的画作。林风眠是广东梅县人,
留...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21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征文】魂归江南——杭州林风眠故居
林风眠故居在灵隐路3号。去灵隐和植物园的游人如织,位于园门要道边的故居却鲜有
人问津,相当符合林风眠闹中取静的人格。
这幢青砖黑瓦的两层楼法式洋房是林风眠1934年亲自设计建造的,周围的桂树梅花也是
他种的。他在这里断续住了十年(1937-45年抗战期间内迁长沙、重庆等地),1952年
迁居上海。此后一直作为民房,浙版网友corazhu说小时候就住在那里。1999年市政府
修缮恢复为林风眠故居,墙上的匾额、园中的碑石都是学生吴冠中题写的。
林风眠作为当年国立杭州艺术院(后改名国立杭州艺专、浙江美院,今为中国美院)的
创始人和首任院长,培养出吴冠中、李可染、赵无极、艾青、王朝闻、赵春翔、朱德群
等一批笑傲江湖的名家,足慰平生。
故居的一楼是客厅、卧室和餐厅,还有个西式的壁炉。展出他的生平简介、照片遗物。
二楼是画室、书房,有个大画桌和笔墨纸砚,墙上是他的画作。林风眠是广东梅县人,
留学法国,先后娶了两位欧洲女郎,很是浪漫。可惜第一任德国妻子难产去世;第二任
法国妻子是美院雕塑系学生,结婚第二年(1926年)与他一起回国。25岁风华正茂的林
风眠得到蔡元培赏识,先任北京国立艺专校长,两年后... 阅读全帖
m***n
发帖数: 12188
22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说说大家喜欢的红学书籍
读过有一本书叫《我爱史湘云》,作者王朝闻还是周汝昌?忘记了。
C********g
发帖数: 9656
2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Communipig (共产猪),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关于汪晖涉嫌抄袭事件的公开信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Jan 22 11:57:06 2011, 美东)
发信人: alcides (hi), 信区: Reader
标 题: 关于汪晖涉嫌抄袭事件的公开信
发信站: 水木社区 (Sat Jan 22 22:24:25 2011), 站内
水木社区读书心得版部分网友就汪晖博士涉嫌抄袭问题致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的公开信
(初稿)
说明1:surononsword建议我,此文的文字作为一篇公开信需要获得petriv的授权。我已
与petriv先生联系此事。在尚未取得petriv的授权的情况下,目前此文是一篇对petriv
原作的致敬和模仿之作。鉴于reader版已经收录了不少致敬和模仿之作,(例如对《最后
一课》的模仿),又鉴于当前读书界反抄袭议题的空前重要性,窃以为本文在本版的继
续存在有充分的意义和依据。对此,盼望能得到版务的理解和支持。
正文:
水木社区(newsmth.net)“读书心得...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2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eseClassics 讨论区 】
发信人: wh (wh), 信区: ChineseClassics
标 题: 【征文】魂归江南——杭州林风眠故居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Dec 12 13:01:01 2011, 美东)
林风眠故居在灵隐路3号。去灵隐和植物园的游人如织,位于园门要道边的故居却鲜有
人问津,相当符合林风眠闹中取静的人格。
这幢青砖黑瓦的两层楼法式洋房是林风眠1934年亲自设计建造的,周围的桂树梅花也是
他种的。他在这里断续住了十年(1937-45年抗战期间内迁长沙、重庆等地),1952年
迁居上海。此后一直作为民房,浙版网友corazhu说小时候就住在那里。1999年市政府
修缮恢复为林风眠故居,墙上的匾额、园中的碑石都是学生吴冠中题写的。
林风眠作为当年国立杭州艺术院(后改名国立杭州艺专、浙江美院,今为中国美院)的
创始人和首任院长,培养出吴冠中、李可染、赵无极、艾青、王朝闻、赵春翔、朱德群
等一批笑傲江湖的名家,足慰平生。
故居的一楼是客厅、卧室和餐厅,还有个西式的壁炉。展出他的生平简介、照片遗物。
二楼是画室、书房... 阅读全帖
d*****u
发帖数: 17243
25
来自主题: AnthroLing版 - 关于“苗女”的争论(转)
“苗女”争论的经过
1982年5月,地处云贵高原的贵州省,在刚刚结束雨季,即将迎来盛夏的时候,在文艺界
中,另一场“雨季”却悄悄来临:由在贵州省艺术学校任教的汉族青年美术家田世信创作
的木雕“苗女”,受到了在贵阳市工作的苗族知识分子的尖锐批评。随着时间的推移,这
场争论很快越过学术争论的界限,变成了一场政治上的声讨运动,引起了政府和社会的普
遍关注。
木雕“苗女”是用一个巨大的树根雕刻而成的头像,作者使用了当时颇为新颖的变形抽象
的手法,突出表现了苗族少女那古朴厚重的气质:扁平的鼻梁、大而翘起的鼻头、肥厚的
嘴唇、向外凸起的前额和眉弓,再加上在云髻上穿凿而过的、横幅达一米以上的巨大的牛
角型木梳,夺人眼目。作品在北京展出后,获得一片好评,“苗女”被全国性刊物《新观
察》,代表中国美术最高水准的《美术》以及贵州的《贵州画报》等刊物上先后发表,著
名美术评论家王朝闻还发表专文,给予高度的评价[2]。《民族画报》、香港《美术家》
、人民美术出版社等单位也将“苗女”等列入发表计划中,“苗女”进而又在贵州展览馆
中陈列展出。
然而,木雕“苗女”却引来了苗族社会,尤其是苗族知识分子的极端反感。作品
c******d
发帖数: 949
26
来自主题: _StoneStory版 - 红楼梦(1987央视电视剧)顾问
红楼梦顾问:
主任委员
王昆仑(1902-1985),著名的红学家,时为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主席,政协全国委员
会副主席。
副主任委员
王朝闻(1909-),美学家、文艺评论家、雕塑家。《红楼梦》研究方面有《论凤姐》一
书行世。
顾问
朱家溍(1914-2003)文物专家、明清史及戏曲研究专家,九三学社文教委员会委员。
成荫(1917-1984)编剧、导演。时为北京电影学院院长。
林辰夫,编剧。首任中国视协电视剧戏曲艺术研究委员会会长。
阮若琳(1929-),时为中央电视台副台长、电视剧制作中心主任。首任中国视协儿童电
视艺术研究会会长。
沈从文(1902-1988),著名现代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作品有《边城》、《中国服饰
史》等。红楼梦服饰考证,多出其手。
启功(1912-2005)书画家和文物鉴定家。 九三学社中央顾问。
吴世昌 (1908-1986),文学史研究家,《红楼梦》研究家。
吴冷西(1919-2002)时为广播电视部部长、党组书记。
周扬(1908-1989),文艺理论家、文学翻译家、文艺活动家。中科院院士。时任中国文
联主席、党组书记,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共中央宣传部
1 (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