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清史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c*******o
发帖数: 27734
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清史修的怎么样了?
很可能。

说不定是按财政史,吏政史,军事史,技术史,民族史,家庭关系史...来。嚯嚯...
c*******o
发帖数: 27734
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清史修的怎么样了?
史书就要文言文,否则不给力。

白话文写的好的还是很多的吧,文言文现在根本没有那么多人,计划要写3000万字的
z****g
发帖数: 2497
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清史修的怎么样了?
然。。文言文简洁明快,白话文更容易夹带私货。。
p****t
发帖数: 11416
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清史修的怎么样了?
从春秋、史记开始中国的历史哪本不是充斥着私货?
所以说有私货不怕,怕的是夹带的水平太拙劣
d****z
发帖数: 9503
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清史修的怎么样了?
这个和中国修史观是一致的。中国从来不认为写史书要不夹带个人观点。恰恰相反,是
公开宣称要夹带
个人观点的。孔子的春秋夹带了,还要传授你是如何夹带的。只要不篡改史实就行。
不带私货其实是西方的观点,我不觉得就一定正确。何况也做不到,不过是个骗人的幌
子。不象天朝,
直接说明。历史本来就是为现实服务的,修史要寓褒贬没有任何问题。
c*******o
发帖数: 27734
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清史修的怎么样了?
哈哈,这个不错。
w********h
发帖数: 12367
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清史修的怎么样了?
肯定是白话文的。。。
这也就算了,但按照TG的史观,
估计不会用本纪列传这种,
肯定是用分类编年法。。。那个无聊吧。。。
而且清朝三百年,故事又颇多,资料又比较庞杂,
还牵扯到国际交流,我觉得至少得花个20年才能编好。。。
g******e
发帖数: 403
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清史修的怎么样了?
放心吧, 后清保正把满清这个屠杀汉人的历史修的干干净净.
m********y
发帖数: 21909
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清史修的怎么样了?
呵呵,是不是帝国主义论高涨,反帝反封建的?
f*******e
发帖数: 2791
10
《主流媒体评判明清优劣的十大荒唐》
以下列举的十条错误,是典型的文人思维才犯的概念和逻辑错误,一般人稍稍动动
脑筋就会察觉,除非是无知的人、混饭吃的奴才、别有用心之人、胡搅蛮缠之人。不幸
的是:在中国,谈历史的文人大都是这样的人。官方史学、自由派、清遗这三方沆瀣一
气,竟然在吹清贬明上达成惊人的一致,霸占除网络的所有媒体颠倒是非,欺骗愚弄人
民长达数十年,甚至百年之久,也可称得上今古奇观。
荒唐一、不比百姓比皇帝
现在的文史专家们一提明清,津津乐道的是满清明君如何如何,明朝昏君如何如何。
我们99.99999%的人,放在过去,放在现在,放在未来都当不了皇帝,皇帝老儿本
事大不大,活得滋润不滋润?跟我何干,我们该关心的是皇帝老儿能不能给咱老百姓带
来好处。而傻人们却整日替皇帝老儿生老病死操心担心。
实际上老百姓要求不高,“吃米饭、喝肉汤”钱多了穿绸缎,闲了听曲,看看歌舞
。明代时西班牙人说中国人生活在花园,老有所养。在满清“康乾盛世”,咱老百姓吃
的是番薯,就这还不管够。要是找几个朋友,聚会,旅游,唱曲,人多了还不行,30就
要斩首。更甭提写写诗文,当骚人... 阅读全帖
f*******e
发帖数: 2791
11
荒唐四、由此带来另一个问题是传统文化影响大,还是政权影响大?
在这个问题上,清遗又是双重标准,自相矛盾,他们一方面疯狂歌颂康熙聪明、好
学,中西兼收,另一方面又把中国没有接受西方文明的责任归咎于中华文化的毒素。那
么传统文化和政权谁更影响谁?谁对社会影响大?这个问题他们又是自相矛盾的,他们
的原则是满清总是有理。
比如,阎崇年说:康熙的一大贡献是保留了汉语,如果他一声令下,改用满语,几
代之后就没有汉文化了。另一方面清遗分子又一再宣扬清袭明制,说近代落后源于明代
的“文字狱”、“海禁”,以及传统中华文化没有科学元素,传统社会没有英法资本主
义萌芽。
这就让人糊涂了,怎么墨索里尼总是有理。当初,满清颁布剃发令时,可是不含糊
的,杀死几千万也要办成,连人死光了都不怕,还怕文化灭绝吗?150年的文字狱、四
库毁书,篡改焚毁的书不计其数空前绝后,吓得知识分子什么也干不了,只有去考据。
满清对待中华文化毫无尊重,不是满清没有文化选择权而是中国人没有。更没人敢逼着
满清政权去搞明制、学汉语。像蒙古人那样一直用蒙语更是没人敢说不,康熙完全有条
件有兴趣学西方科技,这点还被清遗... 阅读全帖
f*******e
发帖数: 2791
12
荒唐八、国与民谁轻谁重?
“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二千年前的孟子都解决的问题,到今天又成了疑
问,这点在清史学界尤其突出,马大正说:“比如清兵入关,我们会站在17世纪 40年
代的立场,当时中国需要一个强大的政治核心来领导,这个统一确实有好处,它随后导
致的康乾盛世在中国历史上也是可圈可点的。”先不必提满清入关残暴至极的几千万人
口的大屠杀,就以他们狂吹的“康乾盛世”而言。高中版历史书认为:“康乾盛世”是
国家统一,消除外患,人口急增,税收可观,国力强盛。但惟独忽略的是老百姓的真实
生活水平。就以《清史稿》记载,从康熙到乾隆年间,年年灾害,老百姓衣不蔽体,食
不果腹,时而人吃人。显而易见这种盛世是国家主义者的盛世,而并不是老百姓的。我
们老百姓现在被称为“屁丅民”,康乾时是“草民”,满清入关是“乱民”。在顺治时
,死得像草,一把火烧光,在康乾时活得像猪,拿番薯喂饱不闹事就敢称“盛世”。为
了实现满清国家的“大统一”,为了“盛世”降临,在史学家眼里,这些民简直狗屁不
是,毫无价值,这点苦难不值得一提。话说回来,既然国家拿老百姓当屁,当草,老百
姓要这个“强盛的国家”干什么用?... 阅读全帖
q*d
发帖数: 22178
1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qed (弦月弯刀),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张献忠宝藏300年未发现 诸多传说扑朔迷离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Dec 30 03:22:46 2010, 美东)
诸多传说扑朔迷离 “江口沉银”最为可信
寻找张献忠宝藏三百年
张建斌(国家清史纂修领导小组办公室)
“石牛对石鼓,银子万万五。有人识得破,买尽成都府。”这首古老歌谣,因被认
定为破解大西王张献忠藏宝之地的“密咒”,在成都流传了300多年。
1646年,张献忠身亡后,他所聚敛的巨额财宝便不知去向,甚至没人说得清这笔财
宝究竟是真有其事,还是一个巨大的谎言。但在这数百年间,围绕它的猜测和寻找从未
停止过。在传说中,张献忠将劫来的金银财宝藏在成都附近某处,以石牛和石鼓作为暗
记。
2010年11月底,距四川彭山县城仅两三公里的江口采沙场传出消息:有人在附近江
中挖出一只重12斤的黄金盘。这个意外的发现,让传说中的张献忠巨额财宝再露端倪。
劫掠全川之财
张献忠生于1606年(明万历三十四年),延安人。据《明史》记载,他身材魁梧,脸
形稍... 阅读全帖
w****j
发帖数: 5581
1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第二箱书也到了
哈哈,有书看了。
海运对箱子摧残地很严重。以后再寄书,得用bubble wrap裹好,再用胶带缠紧。要是
散了就没的玩了。
和历史相关的书目如下:
曾瑞龙的两本宋代军事史专题,书名大家都知道的
Tacitus的历史
米涅的法国革命史
拿破仑时代
罗马衰亡史 (选)
罗马帝国社会经济史
草原帝国
南明史
戴逸的简明清史和乾隆帝及其时代
Lowie的文明与野蛮,这个是社会学的书,和历史擦边吧。
金瓯缺,这是小说,也算擦边吧。这还是公公推荐的。
其实很多书,网上都可以下到的。我就是有臭毛病,不捧在手里就不爽。希望各位喜欢
看书的,晒晒自己最近看过的和想要看到书单吧。俺也学习学习,拓宽点知识面。
K*K
发帖数: 193
15
那篇记者的文章背后推手多半就是文章里提到过的吴锐。吴锐跟刘起釪关系好,不过他本人也很有意思。
抄一篇刘起釪的文章,学术上不评价,不过这里面的
“遵循备受党中央、社科院领导、学术界尊重的顾学之路”
“应该首先把先行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和党的社会科学领导同志对待顾先生学术的态
度告诉大家,当然更重要的是党中央始终尊重顾先生学术也都要告诉大家,以见出我们
从事社会科学的人,对顾先生应持什么态度才是正确的。”
“特别是他作为历史研究所所长,直接违抗胡乔木、胡绳先后两位院长重视顾学的指示
,顶着干而来的”
学术界还有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也就算了,提党中央、社科院领导,拉周恩来,胡绳,
周扬,胡乔木的大旗,有意思吗?要批李学勤应当从学术上批判,扯到“中央”,“领
导”上面,甚至有一些人身攻击,这难道就是“顶尖史学大家”应该有的风范?而且如
果这篇文章发表在60,70的文革年代,在时代的背景下,也就算了,到现在还扯这
些东西,就没意思了。还有文章后面对李学勤连一些不适合的话都出来了,这不是硬生
生地把学术研究自我贬低为江湖恩怨的水平么?
当然,一种可能是刘起釪过去曾经受到李学勤的打压,不过就算这样,阐... 阅读全帖
j****c
发帖数: 19908
16
不止一位外来的传教士曾描绘作为农业文明城市形态顶峰的北京,极富贵族气质的优雅
与奢侈。马家良恩斯神父在1688年出版的书中说,他见到4000 名官员,“从头到脚穿
着极昂贵的紫貂皮”。即使到了20世纪的20年代,罗素与杜威依旧会为雕梁画栋的老北
京的缓慢节奏与吃穿的精致而震惊。
19世纪上半叶是这样一个历史时刻。欧洲、日本、俄罗斯以及奥斯曼帝国的统治者都在
力图完成现代化国家的转型,他们建立了较原来更为系统的官僚结构,以扩大税源,为
王室带来农业和贸易资源,招募更多的军队,进一步扩大疆土。而当时的中国尽管已经
危机四伏,却仍然是世界上疆域最大、统治经验最为丰富的国家,庞大的官僚系统早已
成熟井然。几千年的传统使它比任何国家更有效地实现了权力的集中。
让北京看上去恢弘而华丽的紫禁城以及众多以紫禁城为中心和模板、按定制缩小而建的
王府,正是这个官僚系统的一个部分。
对基层政权的控制和逐渐集权于中央是中国封建社会历代统治者最重要的政治经验之一
。清朝统治者在总结历代封藩制利弊的基础上,确定“封而不建”的原则。这比明朝更
进了一步。明朝对皇子之封,还有郡国之号,到时要到所封的地方居住,称为“就... 阅读全帖
R***a
发帖数: 41892
17
后两个是肯定了,第一个未必。洪承畴清史里也在贰臣传里啊
O****X
发帖数: 24292
18
得,大家都不跟着晓波干,丫怎么名垂清史啊
g****t
发帖数: 31659
19
孔子不过几十个弟子,不是照样名垂青史了么.

得,大家都不跟着晓波干,丫怎么名垂清史啊
a*******e
发帖数: 3897
2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三读《慈禧全传》
跟lz同感啊,比较精彩的甲午海战、光绪新政都没有提,实在是美中不足。不过论当代
写清史演义,高阳绝对是第一人。另外向lz推荐他的民国系列,《小凤仙》、《金色昙
花》、《八大胡同》和《粉墨春秋》也是非常不错。
f****i
发帖数: 9419
21
古代"屠城"小考
《晋书五行志》详细记载了攻城方怎么用望云气的方法判别哪些城容易攻下,将城上云
气分为“坚城之气”和“屠城之气”,并指出对于城上有“屠城之气”者,“其城营皆
可屠”。这里所说的“屠城”和“可屠”,显然不是指屠杀,而是针对“破城”和“可
以破城”而言。无独有偶,〈旧唐书五行志〉也记载了这么一套方法,通过望云气来预
言城池能否攻下,诸如“城上气如灰,城可屠”云云。
把容易攻下的城称为“可屠”的在史书中并非五行志独有,例如〈魏书邢峦传〉记载了
邢峦的奏章,称自己平蜀,前军才到梓潼,就有百姓来归附,“新化之民,翻然怀惠”,
前去涪城,信心满满,“旦夕可屠”;类似还有〈旧唐书王思政传〉,王思政守城,在
城中偃旗息鼓,攻城方“恃其众,谓一战可屠,乃四面鼓噪而上”。这里的“一战可屠”
,实际和我们常说的“一鼓可破”差不多。
“屠城”用做“破城”有其历史渊源,〈史记正义〉注刘贾“屠城父”,称“屠谓多所
诛杀也”,杀伤很大即称“屠”,这和今义常指的战后滥杀有所不同。而〈后汉书〉作
者范晔进一步在〈汉书高帝纪〉注“屠沛”一条指明“克城多所诛杀也,故称屠”。原
先是多所诛杀称"屠",后来则因... 阅读全帖
w****j
发帖数: 5581
2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略谈清代文字狱。
翻了一下戴逸的简明清史,戴老居然也在维民所止这事上出错了。查嗣庭出题这事是雍
正4年,查受命出任江西乡试正主考,出了这样几道试题:首题是“君子不以言举人,
不以人废言”,出自《论语》;三题“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出
自《孟子》;次题两道:一道是《易经》的“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见矣”,另一道是《诗
经》的“百室盈止,妇子宁止”。雍正的谕旨如下:
以命题讥讪,逮江西正主考、礼部左侍郎查嗣庭,交三法司治大逆不道罪。
上谕:查嗣庭向来趋附隆科多,在朕前荐举,令其内廷行走,授为内阁学士,夏见
其语言诈伪,兼有狼狈之相,未之任。隆科多又复荐举,遂用为礼部侍郎。今岁典试江
西,首题“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夫尧舜之世,敷奏以言,非以言举人乎!
查嗣庭以此命题,显与国家取士之道相背谬。三题“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
塞之矣”。更不知其何所谓。《易经》次题“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见矣”,《诗经》次题
:“百室盈止,妇子宁止”。去年正法之汪景祺文稿中,有《历代年号论》,指正字有
一止之象,引前代如正隆、正大、至正、正德、正统,凡在正字者皆非吉兆。夫人君纪
元,茗以字面分析,则如汉元封、... 阅读全帖
t******o
发帖数: 2792
2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略谈清代文字狱。
说到文人的感受,那拿袁枚做例子有点牵强吧,鲁迅可是把他当作帮闲文人的典型,上面那段话也可看作是劝人不要乱说乱动的劝世良言,有点像今天的“和zf做对是没有好处的”。
所以“躬逢盛世”和“万马齐喑究可哀”得放在一起看。
至于对文人的影响,宋、明两代,陆程朱王,心学理学各流派的争论主要关注如何学以致用,明末清初更是各种思想风起云涌的时代,而经历过雍乾之后,乾嘉学派却是以训诂考据为主,不问世事只致经典,除了戴震个别另类,多是些寻章摘句之辈。过去一般认为这是文字狱大兴的自然结果,应该是不无道理的。
至于具体case,我也知道不能一概而论,但鉴于我是清史小白,还是先翻几本书再说吧。
R*****d
发帖数: 1148
2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合集] 三读《慈禧全传》
☆─────────────────────────────────────☆
jjseven (大杂院) 于 (Tue May 31 12:34:40 2011, 美东) 提到:
从去年开始到今天,读完了三遍高阳的《慈禧全传》。其实年轻的时候(大概20年
前?)就接触过这套书,是友谊出版社出版的,明黄色的封面。先读第一本《慈禧前传
》,主要是讲辛酉政变,写的十分精彩,情节环环相扣,推动很快,一下子就被抓住了
,但往后看,或许是年龄还小的原因,觉得逐渐无聊起来,就放下了。去年重新开始,
发现原来觉得精彩的部分依然精彩,原来觉得无聊的部分别有一番意境,不知不觉就看
完了。但这部书实在是年度跨度太大,人物众多,关系纷繁复杂,看完一遍仍然意犹未
尽,又在短时间内复习了两遍,并辅助性的阅读了不少相关书籍,终于有了些感觉,有
不吐不快之意。
第一,关于本书。该书名为慈禧全传,却是写尽了晚清五十年,是一部绝对的史诗
性巨著,堪称中文历史小说的翘楚。这部作品最抓人的地方在于叙事的真实性。高阳虽
然著作等身,但遍观其作品,显然晚清才是他最熟悉的一段历史。这段历史距离现代不
远... 阅读全帖
w****j
发帖数: 5581
2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满清最早铸造的大炮
啊,惊喜。您老终于又出现了,好久不见了。就明末清初这段时间我正有些事要请教呢
。最近在翻简明清史,看得有些郁闷,这书的结构还不错,不过史观有些太陈旧,事实
出入也很多。这段历史原始材料太多,实录,老档,北略这些大部头,一个是看下来缺
乏线索,当参考书倒是不错,另外也需要有对记载的辨析,所以特别想找些更好入手书
来看,您老有啥推荐没有?
说到孙元化,他算是从学院派入手,开始的时候全无工程经验,他虽已编成《西法神机
》介绍西方铸炮的相关知识,但当他于天启二年奉孙承宗之命在关外铸造西铳时,三次
试验仍俱轰裂,乃引咎请罢,而徐光启和李之藻等人在崇祯初年也只能铸出重数百斤之
小炮。经验的积累着实有过一番痛苦经历。孙在引进西方铸炮和火炮使用技术上是很重
要的人物,可惜很郁闷地被杀掉了,算是杀毛文龙的后遗症吧?明末也是奇怪了,好好
的人才就是用不起来,熊廷弼,孙承宗,袁崇焕,下面还有孙元化这些级别低一些但贡
献也很大的,都是能干的人,怎么最后就搞得一塌糊涂了呢?
另外看到一个满清铸炮和缴获的列表:
├───────┼──────────────────────────┤
│天命六年 │攻陷辽阳时掳获... 阅读全帖
R*****d
发帖数: 1148
2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合集] 满清最早铸造的大炮
☆─────────────────────────────────────☆
whctmj (马甲) 于 (Fri Jul 15 18:17:39 2011, 美东) 提到:
查 清实录,满清的首铸大炮记录如下:
天祐助威大将军,天聪五年孟春吉旦造。督造官:总兵官额驸佟养性,监造官:游击丁
启明、备御祝世廕,铸匠:王天相、窦守位,铁匠:刘计平
列名铸造“天祐助威大将军”众工匠之首的王天相,在北京第一历史档案馆的正黄旗汉
军《世职谱档》中,尚藏有其世袭资料:“查得(骑都尉)王承烈之曾祖王天相,尔原
系白身人,征北京时自永平府获尔带回,以尔首铸红衣炮,故授为拜他喇布勒哈番。”
而毛部孔有德、耿仲明降清是在天聪七年。所以说他们的投降给满清带去大炮的铸造技
术是不对的。
☆─────────────────────────────────────☆
thegreatlake (grandlake) 于 (Fri Jul 15 19:28:50 2011, 美东) 提到:
可见北美WSN如果金工实习学的好,穿越到明清之纪还能混个封妻荫子。
不过要投满洲做汉奸才行。如果投了大... 阅读全帖
w********9
发帖数: 8613
2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江南后来状元多的问题。
刚查到这个。族群、政治或地域人脉的影响就非常明显而且有依据。
“随着战争的平息和军功的减少,众多的满族旗人家族开始参加科举考试,科举功名成
为其入仕的主要途径,如嵩申家族。《清代科举家族》通过对八旗科举家族的履历和其
他史料的分析,考证了江苏、浙江省的进士人数所占比例由清初约35%下降到了清末的
约15%,这主要是因为八旗科举家族在清末的崛起对汉族科举家族形成了冲击。朝廷重
用满族科举家族的倾向也在逐步加强,满族军机大臣中科举出身者不少,如雍正时期的
大学士鄂尔泰、乾隆帝重用的大学士阿桂皆为举人出身,而嘉庆帝时的军机大臣那彦成
,道光帝时的耆英、穆彰阿皆为进士出身。”
http://tangsong.blog.hexun.com/16377378_d.html
评张杰《清代科举家族》
陈小锦
2007-05-17 20:05:41
《清代科举家族》,张杰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科举是一个争议性很强的话题,涉及面非常广,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方方
面面。自近代学者涉足这一研究领域以来,已有一个多世纪。科举家族研究在上世纪80
年代后有所突破,高质量的论著主要在明清科举望族... 阅读全帖
w****j
发帖数: 5581
2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关于选新版主,我的心声
这位属于完全搞不清史版状况的。先是把我当真三木,然后问阿飞是不是我。太错乱了。
b****r
发帖数: 2555
2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袁腾飞为什么如此仇视明朝?
80年打开过光绪的棺椁,把他的发辫和衣服保管好了。
前两年清史专题研究,在发辫和衣服上尤其是胃部一带发现极高浓度的砷
化物,基本上就把这个事情定下来了。
a**e
发帖数: 8800
30
一、引言
金庸,本名查良墉,浙江海宁人,顺治时著名的文字狱(明史案)的告密者就是其祖上
查继佐。当时无辜屈死者无数,老查踏着别人的鲜血爬了上去,得到了满族统治者的宠
信。查家此后一门竟出了七个进士和五位翰林,这在满人排汉的风气下,是汉人门庭根
本无法做到地,所以虽然金先生死活不承认自己是旗人,可辩护却总是显得那样苍白无
力。
二、《明史》案的告密者查继佐
查继佐又名查伊璜,“伊璜”应该是其族谱名。他是金庸的一个本家,也是清朝
最大的几场文字狱之一----《明史》案的告密者。此案最终有七十二人被处死,其中十
八人被凌迟,数百人充军,之后江南人人自危,文坛、史坛都陷入死水一潭的局面。究
其根源,金庸的祖上查继佐做为首告,为了一己之私,把原本未必会兴起大祸的一次史
书编写推动成了一幕惨剧,终致血染江南。
据印鸾章的《清鉴》记载:“此案诛死者七十余人,名列参校者皆死,刻工及鬻
书者同日刑。惟海宁查继佐、仁和陆圻,当狱初起,先首告,谓(庄)廷鑨慕其名,列
之参校中,得脱罪。”
《明史》案主要由两人告发,杭州举人查继佐是首告,归安本地知县吴之荣后来
再次告发。如果起初查继佐不告发,吴之荣也未... 阅读全帖
b****r
发帖数: 2555
31
☆─────────────────────────────────────☆
aple (凸-_-凸) 于 (Thu Aug 18 01:47:56 2011, 美东) 提到:
一、引言
金庸,本名查良墉,浙江海宁人,顺治时著名的文字狱(明史案)的告密者就是其祖上
查继佐。当时无辜屈死者无数,老查踏着别人的鲜血爬了上去,得到了满族统治者的宠
信。查家此后一门竟出了七个进士和五位翰林,这在满人排汉的风气下,是汉人门庭根
本无法做到地,所以虽然金先生死活不承认自己是旗人,可辩护却总是显得那样苍白无
力。
二、《明史》案的告密者查继佐
查继佐又名查伊璜,“伊璜”应该是其族谱名。他是金庸的一个本家,也是清朝
最大的几场文字狱之一----《明史》案的告密者。此案最终有七十二人被处死,其中十
八人被凌迟,数百人充军,之后江南人人自危,文坛、史坛都陷入死水一潭的局面。究
其根源,金庸的祖上查继佐做为首告,为了一己之私,把原本未必会兴起大祸的一次史
书编写推动成了一幕惨剧,终致血染江南。
据印鸾章的《清鉴》记载:“此案诛死者七十余人,名列参校者皆死,刻工及鬻
书者同日刑。惟海宁查继佐... 阅读全帖
s*****e
发帖数: 16824
3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明朝皇帝的确昏庸
明史被清朝黑过吧,清朝比较占便宜的是,民国和共和国都没怎么特意黑过清史,而且
离的近,各种资料比较齐全,相反明史就基本不好说了。
有一些侧面的说法来看,明朝也没那么差。比如明朝第一奸臣严嵩,抄家的时候只弄到
了两百多万两白银,是清朝第一奸臣和绅的零头都不到。清朝的腐败比明朝厉害得多。
另外,明朝的军队直到快完的时候都还有一定战斗力。清朝八旗,绿营腐败退化速度简
直惊人,明显是管理上有大问题。所以清朝皇帝虽然号称勤政,但是具体在勤些啥,实
在是很难说。
b****r
发帖数: 2555
3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合集] 明朝皇帝的确昏庸
☆─────────────────────────────────────☆
walkwater (HeavyLight) 于 (Sun Aug 21 00:11:30 2011, 美东) 提到:
这倒不是袁教师独创的说法,很多研究历史都提到过
☆─────────────────────────────────────☆
caesar1 (Jeux d'eau) 于 (Sun Aug 21 00:16:03 2011, 美东) 提到:
昏庸不昏庸的跟小民有啥关系,大明的子民活的还凑合了几百年,最后不爽了照样干翻
朝廷

☆─────────────────────────────────────☆
xlzero (Megatron) 于 (Sun Aug 21 00:16:47 2011, 美东) 提到:
明后研究历史的不少都是满清人,可不怎么黑怎么写
☆─────────────────────────────────────☆
monkeylady (MonkeyQueen) 于 (Sun Aug 21 00:19:20 2011, 美东)... 阅读全帖
b****r
发帖数: 2555
34
☆─────────────────────────────────────☆
xlzero (Megatron) 于 (Wed Aug 17 19:54:19 2011, 美东) 提到:
看了他视频的都清楚他讲古代史时,对隋唐赞不绝口,还上百家讲坛讲两宋,对清朝皇
帝也是称赞,唯独对明朝他宣称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王朝,还有把明朝十六个皇帝说
成十六个混蛋,朱元璋这样的被他咬住出身说是最卑贱的皇帝,武宗,嘉靖,万历在他
嘴下都是极尽可能的贬低,为什么呢?他和明朝有什么仇么?
☆─────────────────────────────────────☆
Ranma (ranma 1/2) 于 (Wed Aug 17 19:55:27 2011, 美东) 提到:
不如此不出名啊

☆─────────────────────────────────────☆
xlzero (Megatron) 于 (Wed Aug 17 19:59:18 2011, 美东) 提到:
问题是他给学生讲课阿,又不是出去讲座贬低明朝
而且他如果想出名,完全可以把隋唐骂一遍,把贞观... 阅读全帖
b****r
发帖数: 2555
3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清末经济崩溃到什么程度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战争赔款是用海关税担保的,英法各得海关税的两成。
1866年赔款清付,这四成洋税就成为中央财源——所以四成洋税是晚清史中
出现频率很高的一个名词。
m********g
发帖数: 10469
3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ZT 左宗棠与李鸿章之间的较量
左宗棠与李鸿章之间的较量
http://wenku.baidu.com/view/c2a3d6707fd5360cba1adb01.html
在谈到左李二人之前,想说一些题外的话。这几年,重新评价李鸿章的呼声很高,李鸿
章似乎已经成功地得到正名,开始以一代贤相的身份出现在各种场合。在这些重新评价
李鸿章的文章中,被引用得最多的,几乎被视为经典和依据的,是梁启超著名的大作《
李鸿章转》。但是,一些不经意的发现,使笔者对梁氏文章的公正性产生了怀疑。
有一次在网页上看到了梁启超故居的词条,就顺便浏览了一下,看过之后,有点出
乎意料。梁氏故居的豪华程度,远远超过笔者的想象,即使在全国范围内,这样的建筑
,也算得上一座超级豪宅了。清末民初,国家衰败,民不聊生,梁启超却在这种时候大
起閈闳,将府邸打造得如此奢华,其非同寻常的财力不禁令人乍舌。
一八九八年,梁启超被光绪赐予六品衔,这是一个比较低微的品秩,而且是个闲职
,在当年的百日维新之后他就逃亡日本,所以,在此之前,不可能拥有巨额财富。日本
时期的梁启超,生活比较拮据,连住所都是向别人借的,一九零八年,还“与觉顿在此
忍饥相对”,“从事于著述以疗... 阅读全帖
f*******e
发帖数: 2791
37
作者:荣欢
现在有些脑残民族虚无主义者和别有用心的人,什么谣都能造出来。最荒谬的就是朱元
璋是回族人。但他们给出的论证显然不攻自破。比如回族中的朱姓,由西域来华回回人
名字"阿鲁朱"、"秃朱"等简称而来。(中国古人对猪的称谓是:豕、豚等,而非现在的猪
,所以朱元璋很可能是西域回族人).。要想"证明"朱元璋是回族,首先要有个来源,
但这很荒谬。. 1.朱姓乃是汉族姓氏,有4000年历史,远的不说,战国时期的朱亥就是
魏国的名将!百度搜索一下朱姓起源即可查出大量朱姓记载。2.中国古人对猪的称谓自
古就是猪字!猪突豨勇---出处, 《汉书鈥⑹郴踔鞠隆罚骸靶倥挚苌酰Т蠊烟煜虑
敉饺伺恢硗回g勇。” 猪卑狗险----《南齐书鈥⒖ū虼罚骸氨蛴帜壳菔拊疲骸
蛐砸荩硇员岸剩煨酝缍粒沸韵斩觯灾赋夤笫啤!一龙一猪 -
-----出自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的一篇文章,意思是说人在幼时大致没有什么区别,而
学问的深浅由年长而不同,于是有一龙一猪的差别。"阿鲁朱"、"秃朱",这些名字的历
史文献出处在哪,有哪些历史人物?谷歌百度了半天,竟然没有搜到一处,即使是真的
,为什么不姓阿,不姓鲁,不姓秃?而偏偏姓了一个回回... 阅读全帖
j****c
发帖数: 19908
3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雍正到底是不是篡位?

这下可能要盖棺定论了,《清史》工程他是PI
w****j
发帖数: 5581
3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雍正到底是不是篡位?
他倒是批判清史稿错漏甚多,但他的简明清史里面错也不少。他还没到一手遮天的程度
。而且,他也没有说这事情可以下结论了。
a****a
发帖数: 5763
4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雍正到底是不是篡位?
。。。。
都是民间清史专家啊
w****j
发帖数: 5581
41
这明明是你对清史不熟悉么。
h*****p
发帖数: 2638
42
连清史还只是个稿呢
h******e
发帖数: 1737
43
清史都有个稿,为什么民国史就不能先写出来个稿?
y*d
发帖数: 2226
4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宋朝内禅何其多
上次百家讲坛讲清史的那个人说,乾隆退休是创举,堪比鸟生鱼汤
O****X
发帖数: 24292
4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明史><清史>的历史地位?
越近年代的资料比较多,也未必就靠一部官史了,所以这个问题本来就不是什么大问题
回到可信不可信这个问题,啥史都难说是可信的,即使所谓信史也只是一定程度上的而已
N********w
发帖数: 132
4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明史><清史>的历史地位?
(明朝晚期与日本) 对比 (清朝晚期与日本)
明朝时代日本有丰臣秀吉, 日本大举侵略朝鲜, 中国抗倭援朝取的大捷, 日本被打败,
萎缩在岛上200多年不敢轻举妄动。
清朝时代日本有伊藤博文, 日本又大举侵略朝鲜, 中国也抗倭援朝, 但是被日本打的割
地赔款, 朝鲜也第一次成了日本人的殖民地, 台湾也成了日本的殖民地。
当前的历史诽谤明万历皇帝贪, 可是他是皇帝, 天下都是他的, 他需要贪吗?
当前的历史说张居正以后明万历皇帝不上朝, 可是张居正死于万历10年(1582), 而明朝
的抗倭援朝始于万历20年(1592), 怎说万历皇帝不上朝呢? 明万历时代的3大征讨都打
胜了, 而3大战役都是在张居正死后打的, 怎说万历皇帝不上朝呢?
大明皇帝的名声真是被后来的大辫子清朝皇帝给搞臭了, 原因呢, 当然是为了政治统治
了, 为了防止有人反清复明了, 哈哈。
f****i
发帖数: 9419
4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明史><清史>的历史地位?
显然说的是未确定的清史稿嘛,差不多呗,算是比较全的清朝历史了。估计是说的时候
没怎么分清。
f****l
发帖数: 505
4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明史><清史>的历史地位?
<明史>就是秽史,我真怀疑看<明史>的会不会神经错乱。至少看完后也会变成怀疑一切的怀疑论者
---
h***i
发帖数: 89031
4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明史><清史>的历史地位?
芬特
小学生都知道24使比现在的官史还要狗屁10倍把
f****i
发帖数: 9419
5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明史><清史>的历史地位?
搞的好像资治通鉴不是官方修的似的。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