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梁启超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g*******1
发帖数: 6009
1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关于27年屠杀共产党(1)
梁启超在26-27年间对共产党,国民党,北洋,和时局的评价
1) (1926年9月29日):不反对研究系人物辅佐军阀孙传芳 (此时他的立场还是支持北洋
军阀)
"时局变化极剧,百里所处地位极困难,又极重要。他最得力的几个学生都在南边,蒋
介石三番四复拉拢他,而孙传芳又卑礼厚币要仗他做握鹅毛扇的人。孙、蒋间所以久不
决裂,都是由他斡旋。但蒋军侵入江西,逼人太甚(俄国人逼他如此),孙为自卫,不得
不决裂。我们的熟人如丁在君、张君劢、刘厚生等都在孙幕,参与密勿,他们都主战,
百里亦不能独立异,现在他已经和孙同往前敌去了。老师打学生,岂非笑话(非寻常之
师弟)。
好在唐生智所当的是吴佩孚方面(京汉路上吴已经是问题外的人物),孙军当面接触的是
蒋介石。这几天江西的战争关系真重大。若孙败以后(百里当然跟着毁了),黄河以南便
全是赤俄势力。若孙胜蒋败,以后便看百里手腕如何。百里的计画是要把蒋、唐分开,
蒋败后谋孙、唐联和。果能办到此著,便将开一崭新局面。国事大有可为,能成与否不
能不付诸气数了。”
2)(1927年1月25日)次子梁思永曾致信梁启超询问为何支持孙传芳, 梁启超的家信:
"思永问我的朋... 阅读全帖
b*****t
发帖数: 9671
2
时间:2010年4月18日
《南方都市报》历史评论版编辑朱蒂日前遭停职处理,原因是他编发了一篇题为“爱国
家不等于爱朝廷”的文章。
署名洪振快的“爱国家不等于爱朝廷”的文章,可以看作是对中国启蒙思想家梁启超的
观点的生发。梁启超说过,“中国之所以积弱,根源之一就在于国人不能正确区分国家
与朝廷的概念”。文章还引述共产党早期领导人陈独秀的话说,我们爱的是“为人民谋
幸福的国家,不是人民为国家做牺牲的国家。” 洪振快的文章并没有否认政府的作用
,而是指出:国家的功能须由政府去完成。最后,文章提出人民必须有监督政府的权利
,而最有效的监督是用投票的方式去选择政府。文章观点大致平衡,有启人思考之意,
而无标新立异之嫌。
美国罗彻斯特理工大学荣誉退休教授朱永德在分析《南方都市报》编辑朱蒂遭停职的原
因时表示,看来当局对他所编发的这篇文章的措辞有反感:
“那它一定是对于这个用字不喜欢了。对于这个国家跟朝廷,梁启超那个时代只有朝廷
,那么现在没有朝廷了, 那么谁是朝廷?”
纽约城市大学的夏明教授表示,中国政府把国、党、军“绑为三位一体”:
“ 中国的这个‘国’包括两个概念: 一个是政治意义上的国家;... 阅读全帖
o***s
发帖数: 42149
3
林徽因:才女也难过婆媳关当满屏的电视剧、一大半的婚姻论坛里都在吐槽关于婆媳那点事时,被誉为“人生赢家”的民国女神林徽因,也被翻出被婆婆和大小姑子虐得身心俱疲的过往——原来女神也有这样难言的苦痛啊!
1928年,林徽因嫁给梁思成。两人的婚姻从此成为人们眼里的门当户对,叫人艳羡的典范。可正如那个笑话所言——当下有两大矛盾刻不容缓,一是日益增长的物价与停滞不动的工资,二是婆媳关系——留过洋、写新诗、搞建筑的林徽因,幸福婚姻的背后是鲜为人知的艰难。
婚前不受婆婆待见,直到对方去世才有情人终成眷属。而婆婆的阴影,一直伴随她的余生。
完美婆婆想要的儿媳
林徽因的婆婆李蕙仙,是清末了不起的白富美兼高知女性。父亲是顺天府尹李朝仪,清末著名维新派大臣。礼部尚书李端棻是其堂哥,也是她与梁启超的媒人——即便丈夫是后世鼎鼎有名的梁启超,可对李家来说,女儿嫁入梁家,梁启超是高攀了。
李蕙仙在梁家的地位,从嫁入那天就定下了基调。而官家大小姐来到清贫的诗书之家,没有任何怨言和不悦,反而努力适应新生活环境,努力操持家务,也博得了梁氏宗族的一片赞誉。
何况这个女子还有不一样的见识和担当。1896年李蕙仙随梁启超来到上海... 阅读全帖
g*******2
发帖数: 1184
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老毛杀项英是很可能的
参加中共“一大”时毛泽东并非中共党员
顾则徐
---------------
本文告诉你如下主要事实:一,1921年梁启超组织承办中国公学事宜,舒新城因此
调查毛泽东;二,原因是毛泽东创办了中国最早的“野鸡大学”——湖南自修大学,从
而引起梁启超、舒新城注意;三,建党时期中共的最大敌人是梁启超、张东荪的社会主
义观;四,毛泽东并非新民学会的领袖,而是积极的办事者;五,参加中共“一大”前
,何叔衡、毛泽东并非中共党员;六,新民学会是兄弟姐妹会性质民间组织,江湖秀才
何叔衡是该组织本土人士的老大,承担了没有组建中共湖南组织的责任,毛泽东因此得
以取而代之;七,舒新城确定毛泽东不具备从事中学程度以上正规教育事业的资格、知
识和能力。
张国焘回忆中共“一大”代表情况说:“上海代表是李汉俊和李达,代表上海九个
党员;我和刘仁静代表北京十五个党员;董必武、陈潭秋、包惠僧代表武汉的八个党员
;毛泽东、何叔衡代表湖南约十个党员;陈公博代表广东约七个党员;王尽美、邓恩铭
代表山东的八个党员;周佛海代表日本留学生中的两个党员。”(注13)张国焘用词很
讲究,对湖南和广东党员人数特别用了个“约”字。所谓约者... 阅读全帖
c*********a
发帖数: 897
5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居然还能登陆
首页进来的,阿J好久不见 别来无恙!在香港还好么?

康有为在加拿大组建了中国维新会。中国维新会以忠君爱国为口号,以保救光绪皇帝为
目的,即刻就有旧金山的华人响应成立了分会。旧金山维新会的同仁便邀请客居于日本
的梁启超前往北美。于是他取道夏威夷前往美国。彼时的梁启超在海外华人中——特别
是海外华人知识分子中——已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在夏威夷的时候受到盛情款待长达
一个月,当梁启超想启程时,一场瘟疫席卷了夏威夷,檀香山与外界的交通断绝,淹留
就变成了滞留。五个月之后当他欲再度启程时,又得: 到电报催其回上海。这一回,就
将梁启超的美国之行推迟到了1903年。
想必非常复杂。在厚厚的《饮冰室合集》中,梁启超的《新大陆游记节录》实在是并不
起眼。一百多年过去了,再翻看开清末风气之先的任公游记,依然可以真切地体会到哲
人的心情。对他来说,美国是一个“文明之地”。在《新大陆游记节录》自序中,梁启
超感慨说“游文明地为游记难”。如何学习到美国的长处以改进中国社会的不足,是贯
穿梁启超整个行程的焦点。但是,美国作为虎视眈眈盯着中国的豺狼,在当时对中国构
成了直接的威胁。因此梁启超也时刻以敏锐的视角:... 阅读全帖
w*******n
发帖数: 11041
6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居然还能登陆
欢迎车子!

康有为在加拿
大组建了中国维新会。中国维新会以忠君爱国为口号,以保救光绪皇帝为目的,即刻就
有旧金山的华
人响应成立了分会。旧金山维新会的同仁便邀请客居于日本的梁启超前往北美。于是他
取道夏威夷前
往美国。彼时的梁启超在海外华人中——特别是海外华人知识分子中——已有着极大的
影响,因此在夏威
夷的时候受到盛情款待长达一个月,当梁启超想启程时,一场瘟疫席卷了夏威夷,檀香
山与外界的交
通断绝,淹留就变成了滞留。五个月之后当他欲再度启程时,又得: 到电报催其回上海
。这一回,就
将梁启超的美国之行推迟到了1903年。
想必非常复
杂。在厚厚的《饮冰室合集》中,梁启超的《新大陆游记节录》实在是并不起眼。一百
多年过去了,
再翻看开清末风气之先的任公游记,依然可以真切地体会到哲人的心情。对他来说,美
国是一个“文明
之地”。在《新大陆游记节录》自序中,梁启超感慨说“游文明地为游记难”。如何学
习到美国的长处
以改进中国社会的不足,是贯穿梁启超整个行程的焦点。但是,美国作为虎视眈眈盯着
中国的豺狼,
在当时对中国构成了直接的威胁。因此梁启超也时刻以敏锐的视角�: ゲ蹲...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7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胡适与韦莲司
主题:胡适思想与现代中国
主讲嘉宾:周质平(作家、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系教授)、耿云志(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
究所研究员)
【要点1】在中国现代化的过程里,胡适是一个中心人物,从提倡白话文到批判旧礼教
,从整理国故到全盘西化,他不但是一个提倡者,也是一个总结者。孙中山于1911年推
翻满清成立中华民国,但只给出了一个空的政治框架,这个框架一直等到胡适出来以后
才在文字上、语言上和文化上有了一个新的意义。在文化上胡适引进了许多西方思想,
比如民主、科学、自由、平等的概念。
【要点2】回看胡适的一生,是以笔杆子去和枪杆子斗争。虽然胡适做过中华民国驻美
国大使,也做过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这两个职务理论上都由蒋介石任命,但胡适代表
的是清流,而不是当道。中国知识分子对政治始终是关怀的,但关心政治和热衷名利其
中有微妙的界线,胡适在政治上给了我们新的典型,他对国事和政治发表他的意见,参
与而不同流合污,介入而不为政治势力所吞噬。笔杆子和枪杆子的斗争一直坚持到他死。
【要点3】1949年以后,胡适之所以受到这么多的批评,被视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头号
敌人,原因在于1919年他和李大钊有过一次辩论——“问题...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8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胡适与韦莲司
主题:胡适思想与现代中国
主讲嘉宾:周质平(作家、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系教授)、耿云志(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
究所研究员)
【要点1】在中国现代化的过程里,胡适是一个中心人物,从提倡白话文到批判旧礼教
,从整理国故到全盘西化,他不但是一个提倡者,也是一个总结者。孙中山于1911年推
翻满清成立中华民国,但只给出了一个空的政治框架,这个框架一直等到胡适出来以后
才在文字上、语言上和文化上有了一个新的意义。在文化上胡适引进了许多西方思想,
比如民主、科学、自由、平等的概念。
【要点2】回看胡适的一生,是以笔杆子去和枪杆子斗争。虽然胡适做过中华民国驻美
国大使,也做过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这两个职务理论上都由蒋介石任命,但胡适代表
的是清流,而不是当道。中国知识分子对政治始终是关怀的,但关心政治和热衷名利其
中有微妙的界线,胡适在政治上给了我们新的典型,他对国事和政治发表他的意见,参
与而不同流合污,介入而不为政治势力所吞噬。笔杆子和枪杆子的斗争一直坚持到他死。
【要点3】1949年以后,胡适之所以受到这么多的批评,被视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头号
敌人,原因在于1919年他和李大钊有过一次辩论——“问题...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eadline 讨论区 】
发信人: Onews (OverseasNews), 信区: Headline
标 题: 这个媳妇不自重 林徽因:才女也难过婆媳关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Dec 4 21:22:45 2016, 美东)
林徽因:才女也难过婆媳关当满屏的电视剧、一大半的婚姻论坛里都在吐槽关于婆媳那点事时,被誉为“人生赢家”的民国女神林徽因,也被翻出被婆婆和大小姑子虐得身心俱疲的过往——原来女神也有这样难言的苦痛啊!
1928年,林徽因嫁给梁思成。两人的婚姻从此成为人们眼里的门当户对,叫人艳羡的典范。可正如那个笑话所言——当下有两大矛盾刻不容缓,一是日益增长的物价与停滞不动的工资,二是婆媳关系——留过洋、写新诗、搞建筑的林徽因,幸福婚姻的背后是鲜为人知的艰难。
婚前不受婆婆待见,直到对方去世才有情人终成眷属。而婆婆的阴影,一直伴随她的余生。
完美婆婆想要的儿媳
林徽因的婆婆李蕙仙,是清末了不起的白富美兼高知女性。父亲是顺天府尹李朝仪,清末著名维新派大臣。礼部尚书李端棻是其堂哥,也是她与梁启超的媒人——即便丈夫是后世鼎鼎有名的梁启超,可...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0
陈寅恪辉煌的清华时代
1925 年2月,清华研究院筹备委员会成立,制定了相关章程,决定先开国学门一科。清
华学校国学研究院,又称清华研究院国学门,是清华大学为大学毕业和有一定国学根柢
者专设的学术研究机构。清华国学研究院自筹建之日起,便委托有关人士自国内外网罗
寻求国学界德高望重的学术泰斗来担任研究院导师。“导师”是当时中国二、三十年代
清华教职中一个特殊的称谓,这使它有别于其他一般教授。当时的校长梅贻琦先生在就
职演说中就曾说过这样的话: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这句话至今也是至理名言。
拥有一批高质、稳定的一流教师队伍,是一所大学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因此,清
华国学研究院自筹建之日起,便委托有关人士自国内外网罗寻求国学界德高望重的泰山
北斗来研究院担任教职,专门聘为导师。
同年3月,经清华学校国学研究院主任吴宓先生特别推荐,清华学校校长曹云祥正式聘
请陈寅恪先生回国,与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三先生一起出任国学研究院教授。
关于聘请陈寅恪先生为国学研究院一事,以前大家过分相信陈哲三先生文章中的那段“
传说”。在陈哲三先生的《陈寅恪先生轶事及其著作》一文中,自... 阅读全帖
M******8
发帖数: 10589
11
原创:羽戈 搜历史 微信号 soulishi
功能介绍
顶级历史作品集结地。
晚清的时候,宪政这个词,就如同“区块链”之于今天——人人都在谈,真懂的却没几
个。
勉强说来,也就三个人:第一个是革命阵营的宋教仁,孙中山评价他为“革命党的宪政
专家”;第二个是改良派的梁启超,端方称他作“宪政研究第一人”;第三个就是杨度
,《走向共和》电视剧里,袁世凯把杨度捧为“宪政大师”、“宪政专家”,这虽是编
剧加戏,但这两顶高帽,杨度确是受之无愧。
《走向共和》里,袁世凯以慈禧不愿意劝杨度推迟立宪
晚清时,朝廷要搞立宪,就只能找这三人,而宋是革命党,与清廷势不两立;梁启超则
因为戊戌年的种种恩怨,只要慈禧执政一日,他和清廷便无合作之可能;相形之下,杨
度身上并无多少历史包袱,当清廷有意立宪,他的机会来了。
立宪运动第一步,即1905年载泽、戴鸿慈等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他们的团队有一个参
赞叫熊希龄,乃是杨度和梁启超的老相识。考察途中,他向五大臣献策,邀请一位“精
通宪政的人”“代写几篇有关各国的宪政文章”。按他的说法:“我国精通宪政的人才
,只有两个:一是梁启超,一是杨度。他俩目前都在日本。梁启超是朝...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2
陈寅恪辉煌的清华时代
1925 年2月,清华研究院筹备委员会成立,制定了相关章程,决定先开国学门一科。清
华学校国学研究院,又称清华研究院国学门,是清华大学为大学毕业和有一定国学根柢
者专设的学术研究机构。清华国学研究院自筹建之日起,便委托有关人士自国内外网罗
寻求国学界德高望重的学术泰斗来担任研究院导师。“导师”是当时中国二、三十年代
清华教职中一个特殊的称谓,这使它有别于其他一般教授。当时的校长梅贻琦先生在就
职演说中就曾说过这样的话: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这句话至今也是至理名言。
拥有一批高质、稳定的一流教师队伍,是一所大学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因此,清
华国学研究院自筹建之日起,便委托有关人士自国内外网罗寻求国学界德高望重的泰山
北斗来研究院担任教职,专门聘为导师。
同年3月,经清华学校国学研究院主任吴宓先生特别推荐,清华学校校长曹云祥正式聘
请陈寅恪先生回国,与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三先生一起出任国学研究院教授。
关于聘请陈寅恪先生为国学研究院一事,以前大家过分相信陈哲三先生文章中的那段“
传说”。在陈哲三先生的《陈寅恪先生轶事及其著作》一文中,自... 阅读全帖
c*c
发帖数: 2397
13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百年五牛图之二:关于蔡锷zz
百年五牛图之二:关于蔡锷
作者:梁由之 分类:百年五牛图 提交日期:2006-7-28 11:26:00 浏览:3843
一.开头的话
据曾副总理培炎同志某次讲话精神,当今正处在华夏历史上的第四大盛世之中,而
且还是超迈前古的,是盛中之
盛。闻此特大喜讯,凡我炎黄子孙,无不欢欣鼓舞,倍感自豪。梁某自然也不例外。藐
予小子,恭逢其盛,真是何幸如
之。
但也不是没有一丝遗憾。俗话说:乱世出英雄。忝为男儿,从小倾心军旅之事,对
刀光剑影、逐鹿中原,无限神
往。形势比人强。正当壮岁,忽焉盛世已至。看来,只能满足于纸上谈兵啦。在下就姑
妄言之,谈谈军人军事。请大家
教正。
纵观中国历史,倒颇有点象陈寅恪先生说的“退化论”。春秋战国时期,秦汉之际
,三国鼎立,隋唐更代:这些前古
中古时代,华夏民族踔厉风发,人才辈出,演出了一幕幕威武雄壮的历史正剧,让人目
不暇接,心旷神怡。赵宋一代,
文化昌明空前,军威国力却一直萎靡不振。作为唯一不让前贤的杰出军人,岳飞还被性
无能的皇上和千古神奸的宰相合
谋杀害。朱明开国,徐达、常遇春们的对手太过一般。明末,能提起的军人只有李定国
和郑成功,他们都壮志未酬... 阅读全帖
d*****g
发帖数: 1616
14
http://www.yzhg.org.cn/text.php?artid=155&keyword=
关于一战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著作宏多,史家已有定论。但该战对中国历史的影
响,中外学界少有涉及。且歧见杂存。误解甚深。本文作者近年来广访美,德,法,英
,中(包括台湾)多种档案,力求正本清源,拨误归真。现谨将一得之见,求教同人。
得失与否,尚请方家指正1。
本文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一战的爆发
不仅标志着旧世界体系的崩溃,它的爆发正值当时中国社会的新旧交替,承前启后,天
命维新之时。因此为学贯中西,深谙国际事务的新一代中国人如顾维钧,王正廷,梁启
超,梁士诒等提供了在世界舞台是折冲樽俎的大好机会,同时也为中国人寻求新的国家
认同及国际化提供了新的平台。在一战期间,国人在思想,学术上兼收并蓄,求同存异
,放眼世界,在政治上大胆探索,不具一格,在外交上大胆进取,灵活多变,书写了不
仅中国甚至世界外交上壮丽的篇章。同时也正式宣告中国人也彻底走出“天朝大国”天
下唯我独尊的封闭心态,以穷则变,变则通的认识角逐世界,寻找一个新的国家认同及
形象。
哈佛大学著名... 阅读全帖
r********n
发帖数: 7441
15
来自主题: THU版 - 姚名达与商务印书馆 zt
发信人: echina (西北胡子·原谅一生放纵爱自由), 信区: TsinghuaCent
标 题: 姚名达与商务印书馆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ue Oct 25 09:01:05 2011), 站内
○丁波
姚名达(1905—1942),字达人,号显微,江西兴国人。中国现代著名史学家、目
录学家,中国近现代史上唯一一位为抗战殉国的教授。姚名达的代表作《目录学》、《
中国目录学史》等,都是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他本人也曾在商务印书馆工作过三年
,参与了《万有文库》第一集、第二集的编纂工作。商务印书馆已出版的纪念文集中,
对这位本馆走出的抗战教授鲜有述及。这里主要根据王咨臣先生编著的《姚名达年谱》
(稿本)提供的线索,简单勾勒这位抗战教授结缘商务印书馆的历程。
“年谱”的作者王咨臣先生,是姚名达在中正大学的同事,曾在他指导下从事目录
学和历史学研究工作。为纪念姚先生,王咨臣先生编纂了一本《姚名达年谱》,于20世
纪80年代交上海古籍出版社,后因各种原因未能出版。王咨臣先生过世后,《姚名达年
谱》便无人问津。2009年,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位退休编辑将此稿转给王春瑜先生,希望
他能帮助联... 阅读全帖
J*******3
发帖数: 1651
16
近代中国为什么选择了“徘徊在欧洲大陆的幽灵”马克思 主义?
天堂是这样一个地方:时空交错而随心所欲。一大清早,颜回对孔老夫子说,马克思要
来拜会。
夫子曰:马克思何许人也?他是来拜师的吗?有没有带学费?
颜回说:孔老师,在天堂,衣食无忧,要学费干啥啊?要了学费,放哪儿,怎么花啊?
你真是老财迷了;我google了一下,马克思是犹太人,在德国长大,是一个博士。写了
一本超厚的书,叫《资本论》,还有一本小册子《共产党宣言》。不过,他是19世纪人
,和你我差着辈呢。论礼,在您面前要执弟子礼。
夫子曰:蛮夷之邦,朝贡华夏,要得要得!不过,那个什么死讲什么语,能听懂吗?
颜回答:同声传译是天堂的标配,老师,你忘了,上次你不是和希腊的苏格拉底聊了半
天。他说希腊语,你说汉语,不是相谈甚欢!
夫子曰:不是在海外办了很多孔子学院,教中文吗?小马哥,也没学会?是不是孔子学
院办的有点少啊。
言犹未落,马克思和他的铁粉恩格斯,已经到了孔子面前,纳头便拜,口称:万世师表
至尊大圣先师孔丘仲尼先生,小的马克思、恩格斯给您请安了。
夫子曰:使不得!使不得!快快请起。颜回遂大踏步冲上前去,将马、恩两位晚辈扶将
起... 阅读全帖
d*******i
发帖数: 1423
17
宋鲁郑:中国特色民主从反思中华民国开始
1978年,中国开创前无古人的改革开放发展模式,并在三十年间取得巨大成功。由于中
国的模式如此之独特,西方也不由叹之为“打破了一切经济学教科书的原理”。在无可
辩驳的成功面前,国际上以相对模糊的“北京共识”来命名之。而在国内,既有“中国
特色的社会主义”之称,也有借用在西方成功的“民主”一词,以“中国特色的民主或
社会主义民主”来称之。不管这种借用是否妥当,但至少反映了中国希望自我模式成功
的期盼。然而,谈到民主,却不能回避中国第一次的民主试验“中华民国”。直到目前
,由于种种原因,中华民国远远占据着与其实际历史贡献不想称的过于美化的历史地位
,没有得到必要的反思和清算。
中华民族从本质上讲是务实和讲求实际的,因此对待历史也一向如此。比如衡量一个政
权是否合法并不是看其来源,而是看其治理的有效性。如世代敬仰的唐太宗李世民和世
代唾弃的王莽。同理,衡量一个朝(时)代,也是同样的标准:不在意它是以什么形式
出现,是否是汉族建立,而是看其对整个中华民族的贡献,以及是否推动和影响了历史
发展。秦朝虽然短命和残暴,但却第一次建立了统一的中国,统一的语言,统... 阅读全帖
G****e
发帖数: 11198
1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aterWorld 讨论区 】
发信人: GoBlue (Wolverines), 信区: WaterWorld
标 题: 刘云枫:当马克思遇见孔老夫子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Jul 17 19:12:14 2014, 美东)
刘云枫:当马克思遇见孔老夫子
送交者: 刘云枫 2014年07月16日16:42:45 于 [天下论坛] 发送悄悄话
当马克思遇见孔老夫子
天堂是这样一个地方:时空交错而随心所欲。一大清早,颜回对孔老夫子说,马克思要
来拜会。
夫子曰:马克思何许人也?他是来拜师的吗?有没有带学费?
颜回说:孔老师,在天堂,衣食无忧,要学费干啥啊?要了学费,放哪儿,怎么花啊?
你真是老财迷了;我google了一下,马克思是犹太人,在德国长大,是一个博士。写了
一本超厚的书,叫《资本论》,还有一本小册子《共产党宣言》。不过,他是19世纪人
,和你我差着辈呢。论礼,在您面前要执弟子礼。
夫子曰:蛮夷之邦,朝贡华夏,要得要得!不过,那个什么死讲什么语,能听懂吗?
颜回答:同声传译是天堂的标配,老师,你忘了,上次你不是和希腊的苏格拉底聊了半
天。... 阅读全帖
e**a
发帖数: 2169
19
中国文化还是有优越性的,从梁启超的晚年可以看出。
从1918年12月28日到1920年1月23日,梁启超和丁文江、张君劢、蒋百里等7人先后访
问了英国、法国、比利时、荷兰、瑞士、意大利和德国,在法国和英国停留时间最长;
参观了工厂、学校、银行、博览会、教堂、议会、市政府、剧院、商会、各种社团、名
人故居、古战场和“一战”的据点、著名的风景区以及一般平民的家庭,还发表演说,
交流学术,结交了许多朋友;同时涉足正在巴黎召开的“巴黎和会”,亲眼目睹了列强
的勾心斗角。真可谓见所未见,闻所未闻,让心情苦闷的梁启超在思想文化上找到了新
的奋斗目标。综合梁启超的切实感受,可以概括如下:一是欧洲不愧为西方文化的发源
地,源远流长,底蕴深厚,思想自由,个性解放,科技发达,政治有序,具有法治传统
,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国民素质和社会整体水平不可与中国同日而语。二是经过第一次
世界大战的欧洲正面临着深刻的社会危机,经济衰退,物价昂贵,煤炭“都比金子还贵
”,冬天供不了暖气,而且两极分化严重,工人罢工、群众示威接连不断,社会革命暗
潮涌动。三是“科学万能”走到了极端,将整个社会“物质”化了,“把一切内部生...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30882
20
出处:http://bbs.tianya.cn/post-worldlook-759024-1.shtml
儒家文化结构的核心是“家”。这种“家”文化的结构可以用“忠”、“孝”、“仁”
、“义”四个字来概括。
这四个字之中又以“孝”为根本。“孝”维系了家庭与家族的基本伦理;“孝”的向上
延伸和扩展成为“忠”,整个国家是一个大家族,帝王就是头号大家长——不忠不孝是
十恶不赦的重罪,人人得而诛之;
“义”是家族伦理的横向扩展,“四海之内皆兄弟”——结党营私,结党夺权争利,是
儒家文化官场的传统文化;
而“仁”则是君主官吏或家族长辈对下的恩典,君主官吏或家族长辈被儒家当作圣人,
是永远伟大、光荣和正确,出了问题都是小人(即下级)的过错和责任。
“忠”、“孝”、“仁”、“义”是搭起中国文化结构的四根支柱,上下纵横互为支撑
,形成一个不可拆散的完整框架,衍生出中国文化中大部分意义、价值、伦理与道德的
体系。所以社会公德是不受重视的,自私自利衍生为团体、血缘和地域利益的亲疏,远
近,轻重和高下。所以任人唯亲是儒家这种文化的延伸;而强权就是真理,有权有钱就
有地位,只要有了地位,对于小人(劳动人民,... 阅读全帖
G****e
发帖数: 11198
2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aterWorld 讨论区 】
发信人: GoBlue (Wolverines), 信区: WaterWorld
标 题: 刘云枫:当马克思遇见孔老夫子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Jul 17 19:12:14 2014, 美东)
刘云枫:当马克思遇见孔老夫子
送交者: 刘云枫 2014年07月16日16:42:45 于 [天下论坛] 发送悄悄话
当马克思遇见孔老夫子
天堂是这样一个地方:时空交错而随心所欲。一大清早,颜回对孔老夫子说,马克思要
来拜会。
夫子曰:马克思何许人也?他是来拜师的吗?有没有带学费?
颜回说:孔老师,在天堂,衣食无忧,要学费干啥啊?要了学费,放哪儿,怎么花啊?
你真是老财迷了;我google了一下,马克思是犹太人,在德国长大,是一个博士。写了
一本超厚的书,叫《资本论》,还有一本小册子《共产党宣言》。不过,他是19世纪人
,和你我差着辈呢。论礼,在您面前要执弟子礼。
夫子曰:蛮夷之邦,朝贡华夏,要得要得!不过,那个什么死讲什么语,能听懂吗?
颜回答:同声传译是天堂的标配,老师,你忘了,上次你不是和希腊的苏格拉底聊了半
天。... 阅读全帖
b*******n
发帖数: 1267
22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尹钛:实际政治与高谈政治 zt
尹钛:实际政治与高谈政治
时间:2010-01-20 17:41 作者:尹钛 字号:大 中 小 点击:273次
张中行撰文回忆章太炎,说提起章太炎先生,总是先想起他的怪,而不是先想起他的学问
。“多种怪之中,最突出的是‘自知’与‘他知’的迥然不同。这种情况也是古已有之,
比如明朝的徐文长,提起青藤山人的画,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爱,可是他自己评论,却是
字(书法)第一,诗第二,画第三。这就难免使人生疑。章太炎先生就更甚,说自己最高的
是医道,这不只是使人生疑,简直使人发笑了。”其实,章太炎的自评诸项之中,其自许最
高的恐怕还不是医术,而是政治见识。时人都知道,章太炎与人讲音韵、训诂,不甚轩昂,
与人谈政治,则眉飞色舞。对此,章的朋友马叙伦颇为无奈且惋惜:“余素不乐太炎与闻
政事,盖太炎讲学则可,与政则不可;其才不适此也。徒能运书卷于口舌之间,观此所载,
几若洞烛无遗,亮猛复出,而其实每违于事势,然四方当局皆重其名而馆之,亦实非能尽其
言也。”
忽然想起章太炎的自知与他知之反差,是因为最近重读了张鸣先生的《再说戊戌变
法》一书,其中分析到了章太炎的政治对手康有为、梁启超师徒诸人的政治实践与... 阅读全帖
S******e
发帖数: 102
23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少年中国和毛泽东
【转】
今天才看了一下春节联欢晚会。
其中一部分,就是从航天员开始,到赵文卓那个少年中国,比较有看头。
有意思的地方,是那个甲板上的马头琴。
主要就是以前大陆拍的《成吉思汗》,不敢放,因为怕西方人,看到蒙古人砍过去的历
史,就想到中国人砍过去的未来。
而蒙古族的马头琴,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中国北方各民族的那种血性。
可以说,把驰骋草原的精神,运用到海洋上来,海洋就是我们的新草原。
唯一有缺陷的,就是他娘的,那个领舞的男舞蹈员,太他妈李玉刚了,呵呵。
你看人家突厥兄弟,火舞的那几个男舞蹈员,多有阳刚之气,这个得改变一下。
最起码,现在文艺上,已经不再是友邦惊诧,该怎么想,就怎么做了。
还有大家知道航天,在美国人的文化里面的寓意吗?
就是代表着美国人自从开发西部之后,那种勇于冒险,勇于探索的进取精神。
那么第三个节目,《少年中国》,大家知道来源吗?
这个是梁启超的散文。
但是应该受到日本著名学者内藤湖南的影响。
内藤湖南,是日本明治时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汉学家,我写过的,大家估计忘记了吧。
内藤的主要观点,就是文化上,日本是中国的一个省,而且是外围的一个省。
那么中华文明,从核心地区中原逐渐向外... 阅读全帖
J*******3
发帖数: 1651
24
来自主题: Joke版 - 当马克思遇见孔老夫子
当马克思遇见孔老夫子
天堂是这样一个地方:时空交错而随心所欲。一大清早,颜回对孔老夫子说,马克思要
来拜会。
夫子曰:马克思何许人也?他是来拜师的吗?有没有带学费?
颜回说:孔老师,在天堂,衣食无忧,要学费干啥啊?要了学费,放哪儿,怎么花啊?
你真是老财迷了;我google了一下,马克思是犹太人,在德国长大,是一个博士。写了
一本超厚的书,叫《资本论》,还有一本小册子《共产党宣言》。不过,他是19世纪人
,和你我差着辈呢。论礼,在您面前要执弟子礼。
夫子曰:蛮夷之邦,朝贡华夏,要得要得!不过,那个什么死讲什么语,能听懂吗?
颜回答:同声传译是天堂的标配,老师,你忘了,上次你不是和希腊的苏格拉底聊了半
天。他说希腊语,你说汉语,不是相谈甚欢!
夫子曰:不是在海外办了很多孔子学院,教中文吗?小马哥,也没学会?是不是孔子学
院办的有点少啊。
言犹未落,马克思和他的铁粉恩格斯,已经到了孔子面前,纳头便拜,口称:万世师表
至尊大圣先师孔丘仲尼先生,小的马克思、恩格斯给您请安了。
夫子曰:使不得!使不得!快快请起。颜回遂大踏步冲上前去,将马、恩两位晚辈扶将
起来。
宾主坐定,夫子曰:两位贤侄此来,... 阅读全帖
J*******3
发帖数: 1651
25
近代中国为什么选择了“徘徊在欧洲大陆的幽灵”马克思 主义?
天堂是这样一个地方:时空交错而随心所欲。一大清早,颜回对孔老夫子说,马克思要
来拜会。
夫子曰:马克思何许人也?他是来拜师的吗?有没有带学费?
颜回说:孔老师,在天堂,衣食无忧,要学费干啥啊?要了学费,放哪儿,怎么花啊?
你真是老财迷了;我google了一下,马克思是犹太人,在德国长大,是一个博士。写了
一本超厚的书,叫《资本论》,还有一本小册子《共产党宣言》。不过,他是19世纪人
,和你我差着辈呢。论礼,在您面前要执弟子礼。
夫子曰:蛮夷之邦,朝贡华夏,要得要得!不过,那个什么死讲什么语,能听懂吗?
颜回答:同声传译是天堂的标配,老师,你忘了,上次你不是和希腊的苏格拉底聊了半
天。他说希腊语,你说汉语,不是相谈甚欢!
夫子曰:不是在海外办了很多孔子学院,教中文吗?小马哥,也没学会?是不是孔子学
院办的有点少啊。
言犹未落,马克思和他的铁粉恩格斯,已经到了孔子面前,纳头便拜,口称:万世师表
至尊大圣先师孔丘仲尼先生,小的马克思、恩格斯给您请安了。
夫子曰:使不得!使不得!快快请起。颜回遂大踏步冲上前去,将马、恩两位晚辈扶将
起...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6
对于梁启超,相信大家都知道,他是维新变法的领袖,在他的背后最重要的一个女人不是他的妻子,也不是他的母亲,而是一个陪嫁丫鬟,而这个丫鬟是没有任何名分的,但是却为梁启超生下了6个儿女。
这个女人叫王桂荃,她的出身可谓是非常的悲惨的,做丫鬟被转卖了四次,最后作为陪嫁的丫鬟跟随着梁启超的妻子进了梁家,后来因为梁启超是维新变法的领导不能够违背一夫一妻制度,所以这个女人没有任何的名分。后来梁启超因为一些政治上的原因逃离到了日本,在日本也是这位女人扛起了一家人的重担。后来梁启超的妻子和梁启超先后去世,将梁家所有的孩子托付给了这个女人,然而在9个子女中出了梁思成、梁思永、梁思礼三个中国科学院院士,而其它的6个子女也都成为了国家的栋梁之才。
这个女人的故事可以说是一个传奇,她晚年的生活可以说是孤寂的,不过她没有任何的怨言,积极的帮助孩子们照顾孙子孙女,这个出身低微却品行高尚的女人赢得了世人的赞叹,令众人十分地佩服。
s***e
发帖数: 60
27
四、梁启超-----从严父到朋友
在近代中国人物中,能够文章、事功、家庭兼顾的实在不多,梁启超是少数中的翘
楚。梁氏的家书打破了中国家书「庭训」的传统,在「规劝」,「针过」,「励志」
之外,别立了「谈心」、「抒怀」,和「思念」的新典型。这些家书不但可以当书
信读,也可以当梁氏的日记读,梁氏的自传读,而更重要的是可以做「模范父亲指
南」读。
梁启超给孩子们的信,大部分收在由丁文江、赵丰田所编的《梁启超年谱长编初稿》
之中,此书一九五八年由台北世界书局初版;一九八三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另出修
订本,并删去「初稿」二字。一九九四年,北京中华书局影印出版《梁启超未刊书
信手迹》,共两大册,九四八页,对《年谱长编》作了大量增补。
梁启超的婚姻是旧式的一妻一妾,但他与孩子的关系,却绝不是「庭训」式的「父
子责善」。在他的家书里,我们看不到疾言厉色的训斥,也看不到居高临下的道貌;
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慈爱、热情而又体贴的父亲,在窗前灯下,与他的孩子们娓娓话
家常,谈自己的悲喜,对子女的相思。梁氏在家书中也谈国家大事和孩子们的学业,
但即使这种比较严肃的题目,笔调还是亲切的。若借用林语堂的说法,则梁启超的
a**u
发帖数: 8107
28
☆─────────────────────────────────────☆
advancing (摧邪显正) 于 (Tue Aug 3 15:26:24 2010, 美东) 提到:
http://baike.baidu.com/view/42947.htm
中国的“人权宣言”
明末清初,有位伟大的思想家说:皇帝,是“天下之大害者”。他主张“无君”。
这就是我国近古代民主主义启蒙思想家、爱国者黄宗羲。他的代表作《明夷待访录》,
比卢梭的《民约论》还要早100年光景,有人称它为“另一部《人权宣言》”。黄宗羲
同时代的思想家顾炎武说:“读了这部书,可以知道过去历史上所有帝王制度的弊端。
”《明夷待访录》反对君主专制,主张民权,对清末的维新变法运动影响很大。梁启超
在《清代学术概论》一文中说过:“梁启超、谭嗣同辈倡民权共和之说,则将其书节抄
,印数万本,秘密散布,于晚清思想之骤变,极有力焉。”黄氏的民权思想,一直影响
到辛亥革命时期的孙中山、邹容和陈天华等爱国志士。
《明夷待访录》诞生于明清之际,是一部具有启蒙性质的批判君主专制,呼唤民
主政体的名著。
《明夷待访录》成书于公元...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12072
29
虽然已经是2019,但毕竟还没过春节,眼下还是戊戌年。我们和120年前的百日维新之
间还是隔着两甲子的整数,发篇文章纪念一下不算过时。
在几十年来的历史课本上,戊戌变法是与辛亥革命,解放战争胜利相提并论的大事。但
真到了戊戌年却很少见到官方组织的纪念活动,可能是觉得120年不如100年名正言顺?
所以绝大多数相关历史讨论都是民间自发进行的——和戊戌百年纪念相比,20年来最大
的变化是网络信息资源向平民开放,普通人构成了历史讨论的主体。
这么多人参与讨论,话题必须从共享的一些知识背景开始。在60%年轻人都要参加高考
的今天,中学教科书虽然未必是“共识”,但肯定是绝大多数人历史观的重要来源,戊
戌变法也不例外。
翻开历史课本,戊戌变法被定性为一场失败运动,但对运动本身的性质,对运动关键人
物,都是绝对的正面评价。变法的目的是“拯救民族危亡”,成就是“在思想文化方面
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只是因为顽固派的“阻挠与破坏”才失败。与之对应,领
袖康有为的定性是“先进的中国人”。在一部秉承进步史观的教科书中,这是非常高的
历史称号。
戊戌变法和康有为的教科书形象
然而,眼下的互联网,随便搜索一... 阅读全帖
t******o
发帖数: 2792
30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民国政党政治的失败
杨光

中华民国曾经搞过一阵多党政治,浅尝辄止,以失败告终。这里所谓“失败”,有以下三重含义:
其一,当年的政党政治没有起到人们希望它起到的作用。似乎也没有什么好办法令其立即起到那些作用。
其二,经过了两年效果欠佳的实验之后,上上下下,方方面面,从“窃国大盗”到“革命先行者”,从鼓吹者、参与者到怀疑者、反对者,大家都对政党与多党制或多或少有所不适,有所不满,有所失望。心生反感、大有怨言者,也所在多有。(注:那时候,我国政党政治最伟大的传道者、实践者宋教仁先生已经牺牲了。另一位同样伟大的传道者梁启超先生又变得有些灰心和消沉。所以,在最最需要为政党政治注入第二波动力的时刻,中华民国再也没有象宋先生那样满腔热忱为政党政治摇旗呐喊、全心全意将政党政治付诸实行的一流政治家了。)
其三,政党政治未能在中国度过它幼稚、弱小的生长发育期,还来不及稳定化、制度化,就遭到了来自独裁者和激进革命派两方面的猛烈夹击。它一击即溃,毫无抵抗之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议会政党政治走向穷途末路之际,我国思想界、政治界、舆论界,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对其迅速衰亡表现出了普遍的冷漠。人们对多党制的夭折缺少同情和惋惜,... 阅读全帖
m********y
发帖数: 21909
31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爱国家不等于爱朝廷zt

爱国家不等于爱朝廷
据说法国波旁王朝的君主路易十四说过“朕即国家”的话,尽管全世界的君主都喜
欢专制,但很少有人会像路易十四那样露骨和无所顾忌。路易十四于1643—1715年在位
,同时代的中国皇帝是康熙,康熙的心里想的未必不就是“朕即国家”,但他显然比路
易十四更具“中国特色” 的“智慧”———经常作些仁君秀,既行专制之实,又享仁
君之名。
按照路易十四之后的法国启蒙思想家的“主权在民”思想,国家的主权属于人民,
所以不是“朕即国家”,而应该是法国人民说的“我们才是国家”。当然,这种思想观
念是路易十四的时代之后才形成的。在路易十四的时代,世界上其实还没有多少人能够
区分君主、政府、国家的概念有什么不同。在中国,虽然先秦的孟子已有“民为贵,社
稷次之,君为轻”的观念,但实际上秦汉以来的二千余年中,爱国即是忠君,忠君亦即
爱国,君主与国家在观念上还是混淆不清的。直到西方思想传入之后,中国人对国家、
政府(朝廷)、君主的概念才逐渐形成清晰的现代认识,这其中第一人当推梁启超,他是
在经历戊戌变法失败流亡海外的痛苦之后,才获得这种认识的。
梁启超指出,中国之所以积弱,根源之一就在于国... 阅读全帖
M******s
发帖数: 1772
32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爱国家不等于爱朝廷zt
爱国家不等于爱朝廷
据说法国波旁王朝的君主路易十四说过“朕即国家”的话,尽管全世界的君主都喜
欢专制,但很少有人会像路易十四那样露骨和无所顾忌。路易十四于1643—1715年在位
,同时代的中国皇帝是康熙,康熙的心里想的未必不就是“朕即国家”,但他显然比路
易十四更具“中国特色” 的“智慧”———经常作些仁君秀,既行专制之实,又享仁
君之名。
按照路易十四之后的法国启蒙思想家的“主权在民”思想,国家的主权属于人民,
所以不是“朕即国家”,而应该是法国人民说的“我们才是国家”。当然,这种思想观
念是路易十四的时代之后才形成的。在路易十四的时代,世界上其实还没有多少人能够
区分君主、政府、国家的概念有什么不同。在中国,虽然先秦的孟子已有“民为贵,社
稷次之,君为轻”的观念,但实际上秦汉以来的二千余年中,爱国即是忠君,忠君亦即
爱国,君主与国家在观念上还是混淆不清的。直到西方思想传入之后,中国人对国家、
政府(朝廷)、君主的概念才逐渐形成清晰的现代认识,这其中第一人当推梁启超,他是
在经历戊戌变法失败流亡海外的痛苦之后,才获得这种认识的。
梁启超指出,中国之所以积弱,根源之一就在于国人不能正... 阅读全帖
f****o
发帖数: 8105
3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everybodydeservestruth 俱乐部 】
发信人: fuxeto (富士德), 信区: everybodydeservestruth
标 题: “清华四大导师”展现中国人哪些风骨?(组图)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Oct 5 23:04:57 2016, 美东)
陈丹青《国学研究院》。左起﹕赵元任、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吴宓。
1925年,清华学校开始筹建“国学研究院”。其中,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
因为以教授身份各负责一个研究室,被誉之为“清华四导师”。
四位导师精心传授国学知识,引导学生学习、领悟浩瀚精深的古代文化,让渴望智慧的
生命如啜甘饴。同时,他们还将教育融入生活,催动青年才俊术业精进,走向专业领域
的最高峰。而同事之间不设禁区的学术探讨,更显现了智者风范。他们别样的才情犹如
卓然屹立的山峰,既彼此独立,又互为映衬,巍峨成蔚为壮观的智慧山脉,共展国人风
骨。
王国维:忠实不欺
学术研究傲视群雄的王国维。
王国维的学术成就足可“傲世”,而有“资格”傲世的王国维并不傲世,他在研究院讲
《尚书》时,竟说自己对《尚书》... 阅读全帖
t******o
发帖数: 2792
3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民国政党政治的失败
杨光

中华民国曾经搞过一阵多党政治,浅尝辄止,以失败告终。这里所谓“失败”,有以下三重含义:
其一,当年的政党政治没有起到人们希望它起到的作用。似乎也没有什么好办法令其立即起到那些作用。
其二,经过了两年效果欠佳的实验之后,上上下下,方方面面,从“窃国大盗”到“革命先行者”,从鼓吹者、参与者到怀疑者、反对者,大家都对政党与多党制或多或少有所不适,有所不满,有所失望。心生反感、大有怨言者,也所在多有。(注:那时候,我国政党政治最伟大的传道者、实践者宋教仁先生已经牺牲了。另一位同样伟大的传道者梁启超先生又变得有些灰心和消沉。所以,在最最需要为政党政治注入第二波动力的时刻,中华民国再也没有象宋先生那样满腔热忱为政党政治摇旗呐喊、全心全意将政党政治付诸实行的一流政治家了。)
其三,政党政治未能在中国度过它幼稚、弱小的生长发育期,还来不及稳定化、制度化,就遭到了来自独裁者和激进革命派两方面的猛烈夹击。它一击即溃,毫无抵抗之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议会政党政治走向穷途末路之际,我国思想界、政治界、舆论界,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对其迅速衰亡表现出了普遍的冷漠。人们对多党制的夭折缺少同情和惋惜,... 阅读全帖
E******u
发帖数: 3920
3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王安石变法 札记
我对王安石变法的一点心得,贴在下面。
一、青苗法
变常平法为青苗法。这一项内容在朝中和各地的争议最大,反对声也最为强烈。
青苗法的主要目的是本着抑制富人的高利贷,实行国家借贷,扶助农人。目的是好的,
但是在王安石变法推行全国的时候,由于各地政令失策导致了很大的问题,给无论穷富
的农人都造成了困苦。
青苗法最早是参考了仁宗时陕西转运使李参在陕西发放“青苗钱”的经验,而王安石在
浙江鄞县任地方官时也推行过,效果良好。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王安石制置三司条例
司颁布青苗法,规定凡州县各等民户,在每年夏秋两收前,可到当地官府借贷现钱或粮
谷,以补助耕作。启动资金的基本来源是过去的《常平仓钱》和《广惠仓钱》。当年借
款随春秋两税归还,每期取息二分。本质上青苗法是一种国家借贷形式,而借贷的利息
二分要低于一般民间富人的借贷利息。为了保证借贷顺畅,实行担保政策如下:借户贫
富搭配,十人为保,互相检查。贷款数额依各户资产分五等,一等户不超过十五贯、二
等户十贯、三等户六贯、四等户三贯、末等户一贯五百文。
虽然梁启超称青苗法的本质为“国家银行”的借贷,但是实行过程中出现了大问题。问
题的本质是国家垄断... 阅读全帖
x**f
发帖数: 269
36
1925年9月,在上海有名的功德林餐厅诗人徐志摩和他的好友画家刘海粟请了一桌人吃饭,应邀出席的除了王庚和陆小曼母女外,还有徐志摩前妻之兄张歆海,上海名媛唐瑛,以及杨杏佛,李祖法等人,此时徐志摩脸色尴尬欲言又止,陆小曼依偎在母亲身边低头不语,陆小曼的丈夫王赓神色阴郁,刘海粟坐在主人的位置上举杯慷慨陈词说,我们都是年轻人,谁不追求幸福,谁不渴望幸福,如果没有爱情的婚姻是违背道德的。刘海粟的话音刚落,众人忍不住把目光投向王赓,此时的王赓面无表情,沉默不语,他心里明白,劝说自己同意与陆小曼离婚,才是这场酒宴的真正目的。那在陆小曼与王赓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呢?
因为王赓的社会地位一直很高,就是无论二十几岁就是少将军衔,就是警察局长,后来又当过税务团的团长,税警团的团长。
陆小曼在社交界已经非常有名望,在那个举办的一些舞会,或者是接待外国使节的一些场合,她都要去出席,那么当时呢她跟王赓的结合是王赓通过继父母唐在礼,向他们求婚的。
陆小曼1903年出生在上海的孔家弄,也是名门之后,父亲陆定出身常州陆家,在日本留学期间,曾参加过孙中山先生的同盟会,国民党南京政府成立后,陆定在财政部供职二十余年,也是中华...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9656
37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关于汪晖涉嫌抄袭事件的公开信
发信人: alcides (hi), 信区: Reader
标 题: 关于汪晖涉嫌抄袭事件的公开信
发信站: 水木社区 (Sat Jan 22 22:24:25 2011), 站内
水木社区读书心得版部分网友就汪晖博士涉嫌抄袭问题致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的公开信
(初稿)
说明1:surononsword建议我,此文的文字作为一篇公开信需要获得petriv的授权。我已
与petriv先生联系此事。在尚未取得petriv的授权的情况下,目前此文是一篇对petriv
原作的致敬和模仿之作。鉴于reader版已经收录了不少致敬和模仿之作,(例如对《最后
一课》的模仿),又鉴于当前读书界反抄袭议题的空前重要性,窃以为本文在本版的继
续存在有充分的意义和依据。对此,盼望能得到版务的理解和支持。
正文:
水木社区(newsmth.net)“读书心得(Reader)”版是关注汪晖先生涉嫌抄袭事件的网
上论坛之一。在这里长期活动的许多人是从事与学术有关职业或对学术问题感兴趣的网
友。我们目睹和参与了汪晖博士涉嫌抄袭事件提出、争论、媒体跟踪的过程。根据网友
“vivo”、“欧文”和“Isaiah”等人的文... 阅读全帖
s***q
发帖数: 10585
38
据说法国波旁王朝的君主路易十四说过“朕即国家”的话,尽管全世界的君主都喜欢专
制,但很少有人会像路易十四那样露骨和无所顾忌。路易十四于1643—1715年在位,同
时代的中国皇帝是康熙,康熙的心里想的未必不就是“朕即国家”,但他显然比路易十
四更具“中国特色”的“智慧”——— 经常作些仁君秀,既行专制之实,又享仁君之
名。
按照路易十四之后的法国启蒙思想家的“主权在民”思想,国家的主权属于人民,所以
不是“朕即国家”,而应该是法国人民说的“我们才是国家”。当然,这种思想观念是
路易十四的时代之后才形成的。在路易十四的时代,世界上其实还没有多少人能够区分
君主、政府、国家的概念有什么不同。在中国,虽然先秦的孟子已有“民为贵,社稷次
之,君为轻”的观念,但实际上秦汉以来的二千余年中,爱国即是忠君,忠君亦即爱国
,君主与国家在观念上还是混淆不清的。直到西方思想传入之后,中国人对国家、政府
(朝廷)、君主的概念才逐渐形成清晰的现代认识,这其中第一人当推梁启超,他是在经
历戊戌变法失败流亡海外的痛苦之后,才获得这种认识的。
梁启超指出,中国之所以积弱,根源之一就在于国人不能正确区分国家与朝廷的概...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7039
39
何新共济会研究资料:戊戌变法的幕后故事
2012-09-03
历史运动的发生,有内因,也有诱导因。
内因是社会的基本矛盾,诱导因则对事件的发生,塑造某种似乎偶发的形态。
中国近现代史背后,始终存在一只看不见的无形之手,通过对各种社会矛盾的诱导和激
发,暗中有计划地引导着必然事件的某种进程。目的是把中国纳入共济会所设计安排的
世界新秩序。
此前我们介绍过隐身于洪秀全、李鸿章和孙中山背后的共济会影子。
台湾现代共济会孙中山纪念会
近年国内外间有新资料发现。此再介绍一位隐身于戊戌变法幕后,暗中影响和引导着康
有为、李鸿章和光绪皇帝的英国共济会员李提摩太。
佩戴英国女王授予的马耳他骑士团勋章的李提摩太
【李提摩太生平】
英国国教浸礼会传教士、共济会员、马耳他骑士李提摩太((Timothy Richard,1845—
1919)生于英国南威尔斯,出身铁匠家庭。曾当过矿区小学教员。20岁时进入神学专科
学习,加入共济会。23岁加入伦敦浸礼会后,自愿到中国传教。
[新教浸礼会与共济会一直关系密切。直到现代仍然如此。1993年6月15日至17日的南
方浸礼大会(SBC)年会期间,承认"现在很多杰出的基... 阅读全帖
m********y
发帖数: 21909
40
爱国家不等于爱朝廷
据说法国波旁王朝的君主路易十四说过“朕即国家”的话,尽管全世界的君主都喜
欢专制,但很少有人会像路易十四那样露骨和无所顾忌。路易十四于1643—1715年在位
,同时代的中国皇帝是康熙,康熙的心里想的未必不就是“朕即国家”,但他显然比路
易十四更具“中国特色” 的“智慧”———经常作些仁君秀,既行专制之实,又享仁
君之名。
按照路易十四之后的法国启蒙思想家的“主权在民”思想,国家的主权属于人民,
所以不是“朕即国家”,而应该是法国人民说的“我们才是国家”。当然,这种思想观
念是路易十四的时代之后才形成的。在路易十四的时代,世界上其实还没有多少人能够
区分君主、政府、国家的概念有什么不同。在中国,虽然先秦的孟子已有“民为贵,社
稷次之,君为轻”的观念,但实际上秦汉以来的二千余年中,爱国即是忠君,忠君亦即
爱国,君主与国家在观念上还是混淆不清的。直到西方思想传入之后,中国人对国家、
政府(朝廷)、君主的概念才逐渐形成清晰的现代认识,这其中第一人当推梁启超,他是
在经历戊戌变法失败流亡海外的痛苦之后,才获得这种认识的。
梁启超指出,中国之所以积弱,根源之一就在于国人不能正... 阅读全帖
w******n
发帖数: 1837
41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三心, 你进来
爱国家不等于爱朝廷
据说法国波旁王朝的君主路易十四说过“朕即国家”的话,尽管全世界的君主都喜
欢专制,但很少有人会像路易十四那样露骨和无所顾忌。路易十四于1643—1715年在位
,同时代的中国皇帝是康熙,康熙的心里想的未必不就是“朕即国家”,但他显然比路
易十四更具“中国特色” 的“智慧”———经常作些仁君秀,既行专制之实,又享仁
君之名。
按照路易十四之后的法国启蒙思想家的“主权在民”思想,国家的主权属于人民,
所以不是“朕即国家”,而应该是法国人民说的“我们才是国家”。当然,这种思想观
念是路易十四的时代之后才形成的。在路易十四的时代,世界上其实还没有多少人能够
区分君主、政府、国家的概念有什么不同。在中国,虽然先秦的孟子已有“民为贵,社
稷次之,君为轻”的观念,但实际上秦汉以来的二千余年中,爱国即是忠君,忠君亦即
爱国,君主与国家在观念上还是混淆不清的。直到西方思想传入之后,中国人对国家、
政府(朝廷)、君主的概念才逐渐形成清晰的现代认识,这其中第一人当推梁启超,他是
在经历戊戌变法失败流亡海外的痛苦之后,才获得这种认识的。
梁启超指出,中国之所以积弱,根源之一就在于国人不能正... 阅读全帖
M******a
发帖数: 6723
42
摘要:越到最后,清王朝的政策使其利益高度集中化、而且利益边界高度清晰化,与之
相对必然是体制内汉族官员和士绅的离心倾向越来越强。皇族内阁的出台,说明清政府
事实上不愿放弃任何权力、不愿做出必要的妥协,人心尽失。
著名的法国大革命史专家傅勒在《思考法国大革命》中说,当一个历史事件失去当下一
切参照意义、不再是一个世界的想象的镜子后,“它也就从社会论战领域转移到学者讨
论的领域去了”。
那么反过来说,如果这个历史事件仍有当下参照意义、仍是一个世界的想象的镜子,它
就注定不可能只限定在学者的讨论之中,不能不依然存在于“社会论战领域”,成为社
会关注的公共话题。
至少,直到20世纪40年代,法国大革命160余年后,法国仍然是这样一个国家:“它的
公民必须挑选历史,填写出生年月,选择旧制度或大革命。”
现在,法国大革命才在法国政治中消失了,因为“今天,无论右翼还是左派,双方的说
辞都为自由和平等弹冠相庆,而围绕1789年价值展开的辩论不再包含真正政治利害关系
,也不再包含强大的心理投资”。
1994年,甲午战争爆发100周年,学界与公众对此并无特别反应。2004年,甲午战争爆
发110周年,学界... 阅读全帖
f****o
发帖数: 8105
4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everybodydeservestruth 俱乐部 】
发信人: fuxeto (富士德), 信区: everybodydeservestruth
标 题: “清华四大导师”展现中国人哪些风骨?(组图)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Oct 5 23:04:57 2016, 美东)
陈丹青《国学研究院》。左起﹕赵元任、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吴宓。
1925年,清华学校开始筹建“国学研究院”。其中,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
因为以教授身份各负责一个研究室,被誉之为“清华四导师”。
四位导师精心传授国学知识,引导学生学习、领悟浩瀚精深的古代文化,让渴望智慧的
生命如啜甘饴。同时,他们还将教育融入生活,催动青年才俊术业精进,走向专业领域
的最高峰。而同事之间不设禁区的学术探讨,更显现了智者风范。他们别样的才情犹如
卓然屹立的山峰,既彼此独立,又互为映衬,巍峨成蔚为壮观的智慧山脉,共展国人风
骨。
王国维:忠实不欺
学术研究傲视群雄的王国维。
王国维的学术成就足可“傲世”,而有“资格”傲世的王国维并不傲世,他在研究院讲
《尚书》时,竟说自己对《尚书》... 阅读全帖
b*******n
发帖数: 1267
44
许纪霖:自美国革命始,于法国模式终
1510 次点击
——辛亥后民初的制度转型为何失败?
辛亥革命模仿的是美国革命,从地方独立开始,然而民国建立之后,却没有继续走
美国式的宪政立国之路,反而转向了法国革命模式。美国革命通过宪政之路实现“公天
下”,但民初的中国不是以制度的安排、而是通过权力的攫取试图重建秩序的统一。
《中国近百年政治史(1840-1926)》 李剑农著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10月第一版 527页,61.00元
辛亥革命摧毁了延续两千年的中华帝国秩序,在民国初年,曾经有过两次重建秩序
的制度性实验:议会民主制和袁世凯的威权政治,然而在很短的时间里面,通通归于失
败。为什么民主和威权都无法建立稳定的权威秩序?民初的三大政治势力国民党、进步
党和袁世凯之间的权力角逐,有什么共同之处,让那代人铸下了难以饶恕的时代错误?
经历了百年动荡的中国人,不得不重新反思和清算历史,以此来寻找制度转型中的盲点
,走出百年轮回的历史悲剧。
一切围绕着角逐最高权力
辛亥革命的胜利并非一党之功,而由三方势力合力而成:一方是体制外的革命党人
,另一方是体制边缘的士绅精英,第三方是体制中心的北... 阅读全帖
b**********7
发帖数: 814
45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我为什么总替医生说话
我为什么总替医生说话
很多人都问我,为什么总替医生说话?我说:“说明我不傻。”别人不解:“你这
话怎么说?不傻就替医生说话?”我说:“伤了医生、得罪了医生,倒霉的是医生吗?
倒霉的是每一个人!”
如今,医患关系有很多乱象,过去的有些故事很可能是未来的预言。
梁启超的故事
1926年,梁启超尿血,住进了北京协和医院,院长刘博士给他做的手术。割下右肾
之后,发现只有黑点,没有肿瘤,显然是出了问题。
这件事引起了轩然大波,北京大学的一位教授马上发表文章说《宁信医不如无医》
,接着徐志摩也写了一篇措辞激烈的抨击文章《如果我们得病怎么办》。一时间,社会
上出现大量谴责医生的声音,大家纷纷建议梁启超到法院起诉大夫。
那时候的协和不像现在的协和,西医在中国刚起步,依然处于风雨飘摇和众多怀疑
之中。鲁迅曾在文章里用反讽的语气说:“我告诉医院的朋友,从来都是这样的,不要
去招那些没希望、不太好救的病人,因为治好了出去没人关心,但是如果死了抬出去的
话,就是轩然大波,医院可能就要倒闭。”
对于这个有明显错误的手术结果,梁启超没有动用法律武器。他在风波之中写了一
篇文章,题为《我和医院之间的事情》。他认为一... 阅读全帖
R*****g
发帖数: 682
46
1901年,梁启超发表《中国史叙论》一文,首次提出了“中国民族”的概念。在“
中国民族”的基础上,1902年梁启超正式提出了“中华民族”。他在《论中国学术思想
变迁之大势》一文中,先对“中华”一词的内涵做了说明。接着,梁启超在论述战国时
期齐国的学术思想地位时,正式使用了“中华民族”一词。
1905年,梁启超又写了《历史上中国民族之观察》一文,从历史演变的角度重点分
析了中国民族的多元性和混合性,并断然下结论说:“中华民族自始本非一族,实由多
民族混合而成。”由此,梁启超真正完成了“中华民族”一词从形式到内容的革命性创
造。这就是,中华民族指中国境内的所有民族,汉满蒙回藏等为一家,是多元混合的。
由于梁启超崇高的地位和影响,“中华民族”一词一经提出,就在社会上引起了很
大的反响。在留日中国学生所办的报刊当中,无论是《浙江潮》、《江苏》,还是《民
报》、《国民报》、《童子世界》,都对民族主义以及中华民族的含义展开了讨论。杨
度等著名的思想理论家也加入到讨论的行列当中,发表自己的真知灼见。杨度在1907年
发表了《金铁主义说》一文,对中华民族的含义进行了详尽的解说。杨度的高明之处在
于超越... 阅读全帖
T*****n
发帖数: 2456
47
来自主题: Reader版 - 中国名著精华全集 - 李敖
《中国名著精华全集》序
谈中国名著,得先谈中国书;谈中国书,得先谈中国的文字历史。
中国历史从地下挖出的“北京人”起算,已远在五十万年以前;从地下挖出的“
山顶洞人”起算,已远在两万五千年以前;从地下挖出的彩陶文化起算,已远在四千五
百年以前;从地下挖出的黑陶文化起算,已远在三千五百年以前。这时候,已经跟地下
挖出的商朝文化接龙,史实开始明确;从纪元前八“四一年(周朝共和元年)起,中国
人有了每一年都查得出来的纪录,从纪元前七二二年(周平王四十九年)起,中国人有
了每一月都查得出来的纪录。中国人有排排坐的文字历史,已长达两千八百多年。
从何处说起
在长达两千一百多年的时候,一位殉道者文天祥,被带到抓殉道者的元朝博罗丞
相前,他告诉博罗:“自古有兴有废,帝王将相,挨杀的多了,请你早点杀我算了。”
博罗说:“你说有兴有废,请问从盘古开天辟地到今天,有几帝几王?我弄不清楚,你
给我说说看。”文天祥说:“一部十七史,从何处说起?”
三百多年过去了,十七史变成了二十一史,一位不同黑暗统治者合作的大思想家黄
宗轰回忆说:“我十九、二十岁的时候看二十一史,每天清早看一本,看了两年。可是
我很笨,常常...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9656
4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Communipig (共产猪),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关于汪晖涉嫌抄袭事件的公开信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Jan 22 11:57:06 2011, 美东)
发信人: alcides (hi), 信区: Reader
标 题: 关于汪晖涉嫌抄袭事件的公开信
发信站: 水木社区 (Sat Jan 22 22:24:25 2011), 站内
水木社区读书心得版部分网友就汪晖博士涉嫌抄袭问题致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的公开信
(初稿)
说明1:surononsword建议我,此文的文字作为一篇公开信需要获得petriv的授权。我已
与petriv先生联系此事。在尚未取得petriv的授权的情况下,目前此文是一篇对petriv
原作的致敬和模仿之作。鉴于reader版已经收录了不少致敬和模仿之作,(例如对《最后
一课》的模仿),又鉴于当前读书界反抄袭议题的空前重要性,窃以为本文在本版的继
续存在有充分的意义和依据。对此,盼望能得到版务的理解和支持。
正文:
水木社区(newsmth.net)“读书心得... 阅读全帖
n********k
发帖数: 2818
49
来自主题: Biology版 - 《让子弹飞》
Don't know what your real meaning....Anyhow, it is in no way a kid movie...I
don't think most folks will care to see what this movie is really trying to
say...The movie is ridiculous and clearly Zhuanbility...at that level, it
is very much silly and broken movie, horrible I would say...
Then when one pauses to think how a movie could be that ridiculous
something else start to show...
suggest to watch Jiangwen's other movies, then one might agree that Jiang
Intentionally inbed tons of unspeakabl... 阅读全帖
g*******1
发帖数: 6009
50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关于27年屠杀共产党(1)
关于王国维之死
1)
关于王国维的自杀,梁启超如此理解:“静安先生自杀的动机,如他遗嘱上所说:‘五
十之年,只欠一死,遭此世变,义无再辱。’他平日对于时局的悲观,本极深刻。最近
的刺激,则由两湖学才叶德辉、王葆心之被枪毙。叶平日为人本不自爱(学问却甚好)
,也还可说是有自取之道,王葆心是七十岁的老先生,在乡里德望甚重,只因通信有‘
此间是地狱’一语,被暴徒拽出,极端捶辱,卒致之死地。静公深痛之,故效屈子沉渊
,一瞑不复视。”
(梁启超《致梁令娴书》
2)
王国维自沉前一日,姜亮夫去了王家探望。王国维十分激动地说:“亮夫!我总不想再
受辱,我受不得一点辱!”姜再三劝慰,仍不得要领,于是往求陈寅恪,而陈正打算去
城里未婚妻家,无暇顾及。第二天,王国维便走上了绝路。遗书起语便是“五十之年,
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
3)
在王国维自沉前的三天,他的好友金梁曾经到清华校舍来看王国维。素来平静的王国维
却显得忧愤。金梁后来在文章中回忆说:“既以世变日亟,事不可为,又念津园可虑,
切陈 左右,请迁移,竟不为代达,愤激几泣下。余转慰之,谈次忽及颐和园,谓:‘
今日干净土,唯此一湾水耳。’”看...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