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杨得志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w*********r
发帖数: 42116
1
5月21日,叶飞等七名中共开国上将联名致信戒严部队指挥部及中央军委,明确表态反
对动用军队镇压,并要求军队不要进城。
促成此事件的主要人物是北京《经济学周报》两位副总编辑罗点点和高瑜,她们后来被
捕。罗点点原名罗裕平,是中共开国大将罗瑞卿的女儿,曾任海军总医院门诊部主任。
她运用自己的人脉关系,联络当时健在的开国上将,得到七人签名。
关于七上将名单和信的内容,吴仁华所著《八九天安门事件逐日大事记》记载如下:叶
飞、张爱萍、萧克、杨得志、陈再道、李聚奎、宋时轮七位老上将(一说签名者还有王
平)致函戒严部队指挥部和中央军委,呼吁军队不能镇压民众。全文如下:“首都戒严
部队指挥部并转中央军委:鉴于当前事态极其严重,我们以老军人的名义,向你们提出
如下要求:人民军队是属于人民的军队,不能同人民对立,更不能杀死人民,绝对不能
向人民开枪,绝对不能制造流血事件。为了避免事态进一步发展,军队不要进城。(签
名)1989年5月21日。”
这封联名信送到中国国家通讯社新华社,毫无疑问,立刻被扣了下来。第二天,北京爆
发自戒严以来最大游行,百万民众上街,七上将联名信被印成传单散发,内容变为上书
中央军委,... 阅读全帖
G****a
发帖数: 10208
2
1983年,杨得志次女杨秋华和其爱人到河南郑州度假。到郑州当日俩人外出街上购物,
因杨得志女儿长得挺有姿色,在街上被四个小流氓遇见,并上前调戏。杨的爱人上前阻
拦并和小流氓发生冲突,杨的爱人是军人出身,当时并未穿军服,凭着自己过硬的军事
素质,杨的爱人把几个小流氓打得头破血流,落荒而逃。当时杨和其爱人觉得小流氓已
经离去,认为不会再有什么事,没有立即离开购物处返回住处,而是继续购物。
当时郑州有位公安局副局长,其女婿也是个民警,只是这个女婿凭着自己岳父大人
的权势,在当地为非作歹,欺男霸女,几个被打的小流氓却和他称兄道弟。当时小流氓
找到这个民警告状,一听到自己的狐朋狗友被人欺负,他立即带领小流氓赶往购物地找
杨秋华夫妻算帐。找到杨夫妻时,他们仍没表明身份,只是与此民警论理,此民警论理
不过,恼羞成怒,绕到杨的爱人身后,乘其不备,用警棍朝杨的爱人头部猛击一棍,杨
的爱人当即倒地。杨秋华见状,这才赶紧表明自己的身份,并从爱人的身上掏出证件,
但此时杨的爱人已经身亡。得知被打死的是当时对越反击战云南方面军总指挥将军杨得
志的女婿,小流氓吓得赶紧逃之夭夭,此民警也吓得呆如木鸡,清醒过来后赶紧... 阅读全帖
n****4
发帖数: 12553
3
来自主题: Joke版 - 民国阿訇传
民国时期,在我国西北的甘、宁、青地区,存在着数股强大的回军武装力量。由于其首
领皆为甘肃河州回族马姓,故称“马家军”,俗称“西北群马”。因割据范围不同,又
分成“宁(夏)马”、“青(海)马”、“甘(肃)马”等,其势力还曾扩张到新疆。马家军
原为家族武装势力,它们参与了当时中国政坛的纷争,先后依附清政府、北洋军阀、冯
玉祥、蒋介石等,统治西北地区数十年,产生了一批显赫一时的马姓军阀。他们以“甘
、河、回、马”(即甘肃人、河州人、回族、马姓)这四条为用人标准,核心权力采取父
死子继、兄终弟及的封建继承方式,经数十年的发展,逐渐成为左右西北局势的军阀武
装。
20世纪40年代后期,“群马”中以马鸿宾、马鸿逵、马步芳三个集团最具实力,人
称“西北三马”。王新在《侨园》2010年第12期撰文《“西北三马”迥然不同的后半生
》叙述,当西北各族人民欢庆翻身解放之时,“西北三马”也面临着前途的抉择,他们
因各自的行为而造就了天壤之别的结局。
马步芳(1903-1975)
青海“土皇帝”马步芳在埃及当寓公,在沙特当“大使”,荒淫本性不改
马步芳,字子香,甘肃河州(今临夏)人,1903年出生。早年曾入宁海... 阅读全帖
M******8
发帖数: 10589
4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萧功秦:家史中的百年史
一个人三十岁以前不是左派,就是没有良心,一个人三十岁以后还是左派,就是没
有头脑。——西谚
一、每部家史都是活的近现代史
多年来,我一直想写自己家庭的历史,但千头万绪,找不到下笔的感觉。前些日子
与毕业研究生聚餐,席间我又谈到了自己家庭的历史。一位研究生说,萧老师从家族史
来看近现代史肯定会很有感觉。他这么一说,我好像觉得捕捉到写家史的着眼点了。随
着自己人生经验的增加,近现代史料与知识的渐渐积累,常常能把自己家史中的一些片
断,先辈谈的一些感觉与人生体验,与近现代史研究心得联系起来,近现代史在我头脑
中也变得更加鲜活。欧洲有一位诗人留下这样的诗句:从一滴水珠中可以看到整个太阳
,从一颗沙粒里可以看到整个宇宙。我想,从每个家族的历史可以看到二十世纪大历史
的缩影。
我对历史的兴趣,也许来自家族的传承。我祖父是衡阳的开明士绅,生前藏书万卷
。据说,在抗战前家中还有王船山的手写遗稿,抗战逃难中散失殆尽。生活在这个家庭
中可以感觉到历史的厚重感。小时候每次从上海回衡阳常胜路老家过年,就可以听到大
人围着火盆讲家史,讲历史,听他们叙说自己的人生经历。小学时的我,听得似懂非懂
,会在一旁迷迷糊糊...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9770
5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民国阿訇传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Joke 讨论区 】
发信人: ne5234 (Nessun Dorma), 信区: Joke
标 题: 民国阿訇传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May 12 00:26:44 2014, 美东)
民国时期,在我国西北的甘、宁、青地区,存在着数股强大的回军武装力量。由于其首
领皆为甘肃河州回族马姓,故称“马家军”,俗称“西北群马”。因割据范围不同,又
分成“宁(夏)马”、“青(海)马”、“甘(肃)马”等,其势力还曾扩张到新疆。马家军
原为家族武装势力,它们参与了当时中国政坛的纷争,先后依附清政府、北洋军阀、冯
玉祥、蒋介石等,统治西北地区数十年,产生了一批显赫一时的马姓军阀。他们以“甘
、河、回、马”(即甘肃人、河州人、回族、马姓)这四条为用人标准,核心权力采取父
死子继、兄终弟及的封建继承方式,经数十年的发展,逐渐成为左右西北局势的军阀武
装。
20世纪40年代后期,“群马”中以马鸿宾、马鸿逵、马步芳三个集团最具实力,人
称“西北三马”。王新在《侨园》2010年第12期撰文《“西北三马”迥然不同的后半生
》叙述,当西北各族人民欢庆翻身解放之时,“西北...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18158
6

王树增,男,北京人,大校军衔,现任武警创作室创作员,著名作家。他创作的《远东
朝鲜战争》、《1901—一个帝国的背影》和长篇巨著《长征》在读者中反响强烈;在中
央电视台特别节目《1911再读辛亥》(六集)、《脚踏着祖国的大地》(六集)中任节
目总撰稿。
+++++++++++++++++++++++++++++++++++++++++++++++++++++++++++
《远东朝鲜战争》
http://www.tianyabook.com/junshi/yuandongchaoxianzhanzheng/046.htm
彭德怀干脆把电话直接打给杨得志,声音沙哑而低沉:“就是把六十三军打光,也
要再坚守铁原十五至二十天!”
当杨得志在军直属队抽出了傅崇碧最需要的500名老兵给
了第六十三军时,年轻的军长十分激动,他说:“我们决心打到最后一个人,决不
让范弗里特再前进半步!”
中国第六十三军军史上最悲壮的一页翻开了。



三天,仅仅三天,最前沿的一八九师坚持不住了。美军不惜伤亡地轮番攻击,阵地
一日易手数次。双方士兵的尸体重叠在一起,又被无情的炮火再次作烂。一八九师指挥
部需要不
i*****g
发帖数: 11893
7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外省民工在广东打工的境遇。
【大纪元2011年06月16日讯】胡耀邦和赵紫阳下台后,邓小平失去了推动改革开放的最
得力助手。“第三代领导核心”的江泽民不仅不推动改革开放,而且从理论上批判改革
开放。邓想来想去,万般无奈,只有亲自出马,在女儿邓楠的帮助下南巡,以老迈之躯
推动停止转动的改革开放车轮。
1992年1月17日,一行专列从北京开出,向南方疾驰而去。车内的邓小平以88岁高龄再
次南下,在夫人、女儿和老朋友、国家主席杨尚昆的陪同下,从1月18日到2月21日,开
始他的武昌、深圳、珠海、上海之行,史称“邓小平南巡”。
“邓小平南巡”的直接起因是由于江泽民推行极左路线,反对改革。邓南巡之后,阻挡
公开报导邓小平南巡讲话的也是江泽民。但是,江泽民后来却恬不知耻地把改革的功劳
抢到自己手中,并且收买外国人写书来欺骗各界民众。事实上,当年帮助邓小平推动改
革开放起最大作用的,是掌握军权的杨尚昆、杨白冰兄弟,在随后的岁月里在经济领域
起最大作用的是朱镕基。十四大之后失去军权的杨氏兄弟,则成了江泽民的死对头。江
泽民和曾庆红不仅在1998年害死了杨尚昆,并且一直想把杨白冰置于死地而后快。这其
中除了个人恩怨之外,就是江泽民... 阅读全帖
f****o
发帖数: 8105
8
近日,网络揭秘反对“六四”戒严的七名中共“开国”上将。之前,消息曾曝出“六四
事件”中抗命的中共集团军军长和政委们。
苹果网6月6日引互联网消息称,“六四事件”期间,时任中共总理李鹏在首都党政军干
部动员大会上宣布戒严令后,七名中共开国上将联名致信戒严指挥部及中央军委,反对
动用军队镇压人民。
该信广为流传,轰动一时,内容如下:
“首都戒严指挥部并转中央军委:鉴于当前事态极其严重,我们以老军人的名义,向你
们提出如下要求:人民军队是属于人民的军队,不能同人民对立,更不能杀死人民,绝
对不能向人民开枪,绝对不能制造流血事件。为了避免事态进一步发展,军队不要入城
。”
联名写信的上将是以下7人,下面列出的均为他们在中共建政后的职务。
叶飞(1914-1999),曾任福建军区司令员、福建省委第一书记、福建省省长、华东局
书记处书记、南京军区副司令员、福州军区司令员、交通部部长、海军司令员、全国人
大副委员长等职务。
杨得志(1911-1994),曾任“志愿军”兵团司令员,“志愿军”司令员 ,济南、武汉
、昆明军区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解放军总参谋长,中央军委常委、副秘书长,中央
书记处书记,... 阅读全帖
L****g
发帖数: 155
9
红军长征部队序列及领导人、著名将领长征时的年龄!
一、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下辖军委纵队及红一、三、五、八、九军团)
1、 中共中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
中央政治局委员、临时中央负责人 博 古 27岁
中央政治局委员 张闻天 34岁
中央政治局委员 毛泽东 41岁
中央政治局委员、红军总司令 朱 德 48岁
中央政治局委员、红军总政委 周恩来 36岁
中央政治局委员 陈 云 29岁
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红军总政治部主任 王稼祥 28岁
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 刘少奇 36岁
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 邓 发 28岁
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 凯 丰 28岁
红军总参谋长 刘伯乘 42岁
2、军委纵队(下辖4个梯队)
司令员 叶剑英 37岁
政 委 陈 云 29岁
第一梯队 司令员兼政委 彭雪枫 27岁
第二梯队 司令员兼政委 罗 彬(后为何长工)
第三梯队 司令员兼政委 武 亭(后为李维汉)
第四梯队 司令员 陈 庚 31岁
政 委 宋任穷 25岁
2、 红一军团(下辖第1、2、15师)
军团长 林 彪 28岁
政 委 聂荣臻 35岁
政治部主任 罗荣桓 32岁
参谋长 左 权 29岁
政治部宣传部... 阅读全帖
d****n
发帖数: 10034
10
百度看的,很搞笑。
第三次反围剿结束时,我军不但有迫击炮,还有三七平射炮,红1军团将两个炮兵连和一
个工兵连组成了炮工营,赵章成担任营长。在黄陂战役中,赵章成指挥炮1连参战,当时
雾大看不清目标,赵章成从敌人自动步枪声判断敌指挥机关在大龙坪,立即调正炮口,
朝大龙坪猛轰,打跨了敌指挥机关。第二天战斗未结束,红1军团部附近突然出现大群敌
人,当时红1军团部只有电台人员和炮2连,赵章成急忙带着20多名精干的战士迎击敌人
,没想到这些敌人误认为赵章成他们是自己人,500多人糊里糊涂当了俘虏。在长征途中
,赵章成的迫击炮显示了威力。乌江战斗,杨成武团第一次强渡和夜间偷渡都告失败,
第二次昼间强渡,赵章成指挥炮兵营进行火力支援。赵章成仅经过简单的目测和一发试
射,第二发就准确击中目标,摧毁了对部队威胁很大的敌火力点。接着,他又以准确的
炮击打在敌反击部队的冲锋队形中,敌方反冲锋随之溃散,红一方面军渡过了天险乌江
。赵章成名声大振是在强渡大渡河。当时刘伯承、聂荣臻指挥杨得志团,以17勇士强渡
大渡河,双方展开炮战,17勇士登岸后,没有可依托的阵地,完全暴露在敌人密集的火
力之中,杨得志急令炮兵火力
s****n
发帖数: 8912
1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sautin (老将萨乌丁),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原来花帅才是国共内战胜利的最大功臣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Jan 20 01:38:03 2011, 美东)
1945年8月,远在陕北延安的毛泽东科学冷静地分析抗战胜利后国内形势,决定先派周
恩来飞赴重庆重启国共谈判,而后根据国共内战在即的客观形势做出科学判断:推进八
路军迅速完成从分散的游击状态到大兵团运动作战的转变,实现猛烈扩大解放区,迎击
来犯的国民党重兵集团的战略目标。
而要实现毛泽东所预想的这一战略目标,在当时最迫切最关键的—步,是要以最快的方
式,把因参加党七大会议而滞留在延安的各路将帅抢先送回前线。毛泽东,这位手中几
乎没有任何现代化交通工具的中共领导人,在当时如此困难的条件下,以非凡的胆略和
智慧,决定将这—动关全局的重任,借助于美军驻延安观察组之手去实现。于是,毛泽
东毅然选派一直负责同美军方面打交道的十八集团军参谋长叶剑英负责出面办理此事。
经验十分丰富的叶剑英接受这一任务后,迅速面见向美军观察组成员,在致以...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1503
1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真真假假,姑妄听之
邓小平为刘伯承公开平反一事的若干例证-驳斥张力的《刘邓之交》中谰言
互联网上流传着一篇署名张力写的《刘邓之交》的口述材料,据说这是这位叫做张力的
人采访了刘伯承的女儿刘弥群得到的,这篇文章网上就有,大家可以找来看看。
下面我就这一问题,即邓小平多次就1958年全军反教条主义一事为刘伯承公开平反的若
干事例提供一些必要的连接。
1.张力在《刘邓之交》中借口述者之口说道:“几十年后,彭德怀的侄女彭刚曾给我们
家带过话说,彭总晚年对那次反教条主义感到后悔,‘叫我代表他向你父亲道歉,但是
让你父亲到怀仁堂做检查,彭总当时是不同意的,那是邓小平的意见。’我本人根据所
经历事情相信此话。”
关于这一点,时任(1958年)彭德怀办公室主任的王焰已经以当事人的身份说出了当时
的真相,因为当时在场谈及刘帅入京检讨一事的只有三个人:彭总、邓小平、王焰。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的《彭德怀全传》第三册第1155页中专门记述了王焰回忆这
一细节的全部过程。
内容如下:80年代中在评审《刘伯承传》第一稿时彭德怀传记组组长王燄(50年代曾任彭
德怀办公室主任)曾在讨沦会上发言说关于刘帅带病来京检训—事他亲身经历—... 阅读全帖
d******a
发帖数: 32122
13
ZZ
互联网上流传着一篇署名张力写的《刘邓之交》的口述材料,据说这是这位叫做张力的
人采访了刘伯承的女儿刘弥群得到的,这篇文章网上就有,大家可以找来看看。
下面我就这一问题,即邓小平多次就1958年全军反教条主义一事为刘伯承公开平反的若
干事例提供一些必要的连接。
1.张力在《刘邓之交》中借口述者之口说道:“几十年后,彭德怀的侄女彭刚曾给我们
家带过话说,彭总晚年对那次反教条主义感到后悔,‘叫我代表他向你父亲道歉,但是
让你父亲到怀仁堂做检查,彭总当时是不同意的,那是邓小平的意见。’我本人根据所
经历事情相信此话。”
关于这一点,时任(1958年)彭德怀办公室主任的王焰已经以当事人的身份说出了当时
的真相,因为当时在场谈及刘帅入京检讨一事的只有三个人:彭总、邓小平、王焰。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的《彭德怀全传》第三册第1155页中专门记述了王焰回忆这
一细节的全部过程。
内容如下:80年代中在评审《刘伯承传》第一稿时彭德怀传记组组长王燄(50年代曾任
彭德怀办公室主任)曾在讨沦会上发言说关于刘帅带病来京检训—事他亲身经历—个重
要情节:一天邓小平从毛泽东处回来和彭德怀谈刘帅要不要出席... 阅读全帖
d******a
发帖数: 32122
14
ZZ
互联网上流传着一篇署名张力写的《刘邓之交》的口述材料,据说这是这位叫做张力的
人采访了刘伯承的女儿刘弥群得到的,这篇文章网上就有,大家可以找来看看。
下面我就这一问题,即邓小平多次就1958年全军反教条主义一事为刘伯承公开平反的若
干事例提供一些必要的连接。
1.张力在《刘邓之交》中借口述者之口说道:“几十年后,彭德怀的侄女彭刚曾给我们
家带过话说,彭总晚年对那次反教条主义感到后悔,‘叫我代表他向你父亲道歉,但是
让你父亲到怀仁堂做检查,彭总当时是不同意的,那是邓小平的意见。’我本人根据所
经历事情相信此话。”
关于这一点,时任(1958年)彭德怀办公室主任的王焰已经以当事人的身份说出了当时
的真相,因为当时在场谈及刘帅入京检讨一事的只有三个人:彭总、邓小平、王焰。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的《彭德怀全传》第三册第1155页中专门记述了王焰回忆这
一细节的全部过程。
内容如下:80年代中在评审《刘伯承传》第一稿时彭德怀传记组组长王燄(50年代曾任
彭德怀办公室主任)曾在讨沦会上发言说关于刘帅带病来京检训—事他亲身经历—个重
要情节:一天邓小平从毛泽东处回来和彭德怀谈刘帅要不要出席... 阅读全帖
s***a
发帖数: 2141
15
继续:
黄克诚率115师部队南下陇海路南,也是很有趣的。
老右黄克诚是个标准的“彭轮”,在红一方面军内部是个标准的杂牌。可到了陕北面对
15军团,它就变得更像嫡系了。15军团改编344旅,他是首任副旅长,后改任政委。原
15军团长,344旅长徐海东,据说因“病重”去职,可中央并未让副旅长田守尧继任,
而是派来一军团嫡系杨得志来,田守尧很生气,后果很严重——被朱德大骂。这样344
旅军政首长就被红一人马掌握。
后杨得志率344旅一部留在冀鲁豫地区发展,黄课程带344旅687团,689团和688团3营,
以及正牌嫡系115师教导1旅(原685团,今天匪54集团军127师)南下陇海路南,与早就
在豫皖苏游击的原3军团彭雪枫会师,后又东跨大运河,进入苏北,南下与北上的新四
军会师。彻底大通八路军新四军的联系。皖南事变后,匪重组伪新四军,原八路军彭雪
枫部改编为伪新四军4师淮北军区,黄克诚部改编为3师苏北军区。这样,115师系统与
新四军系统以淮河为界,河北为嫡系,河南为杂牌(新四军)。当然这个嫡系不是正牌
嫡系,在同心圆中是稍外围一点的嫡系,3军团的黄,彭来执掌的。
毛主席这人很有意思,让毛轮... 阅读全帖
f****s
发帖数: 276
16
胡耀邦和赵紫阳下台后,邓小平失去了推动改革开放的最得力助手。“第三代领导核心
”的江泽民不仅不推动改革开放,而且从理论上批判改革开放。邓想来想去,万般无奈
,只有亲自出马,在女儿邓楠的帮助下南巡,以老迈之躯推动停止转动的改革开放车轮。
1992年1月17日,一行专列从北京开出,向南方疾驰而去。车内的邓小平以88岁高龄再
次南下,在夫人、女儿和老朋友、国家主席杨尚昆的陪同下,从1月18日到2月21日,开
始他的武昌、深圳、珠海、上海之行,史称“邓小平南巡”。
“邓小平南巡”的直接起因是由于江泽民推行极左路线,反对改革。邓南巡之后,阻挡
公开报导邓小平南巡讲话的也是江泽民。但是,江泽民后来却恬不知耻地把改革的功劳
抢到自己手中,并且收买外国人写书来欺骗各界民众。事实上,当年帮助邓小平推动改
革开放起最大作用的,是掌握军权的杨尚昆、杨白冰兄弟,在随后的岁月里在经济领域
起最大作用的是朱镕基。十四大之后失去军权的杨氏兄弟,则成了江泽民的死对头。江
泽民和曾庆红不仅在1998年害死了杨尚昆,并且一直想把杨白冰置于死地而后快。这其
中除了个人恩怨之外,就是江泽民一方面妒嫉杨氏兄弟的功劳,另一方面要... 阅读全帖
p******s
发帖数: 193
17
这篇纪实文学描述的靠谱否?
如果是真的,刘少奇、贺龙、彭真还真的是有所准备哈?
北京二月兵变——毛泽东运筹东湖,刘少奇步趋黄泉
一九六六年一月,毛 泽 东乘坐他的专列火车离开杭州,移居湖北武昌东湖宾馆。他十
分清醒,自己面临的是一场生平最大的政治权力豪赌:如何调动军队去包围北京,剪除
刘、邓、彭集团。他在军事上的难题,首先是怎样对付北京军区。
北京军区是全国十大军区之一,拥有三十余万野战部队,辖区为河北、山西、内蒙三省
区,司令员杨勇原是彭德怀手下的虎将,政委廖汉生中将更是贺龙的外甥!根本不可能
叫他们派兵去接管北京市,去抓那些中央大头头。可是若从外地调大军进入他们的辖地
,又怎能瞒得过他们,说服得了他们?
再者,究竟从哪一个外地军区调动大军来包围北京?毛 泽 东优先考虑到南京军区。该
军区的司令员许世友上将早就向他拍了胸口,立了军令状:「中央出了修正主义,我带
兵从南京打到北京!」难得少林寺和尚出身的许将军的这分忠诚。派诈世友领军包围北
京,可说是万无一失。问题是南京军区的部队北上,一路上要经过安徽、山东地界才能
进入河北,或者从安徽绕道河南进入河北。只怕大军尚未进入河北地方,已经闹... 阅读全帖
s**********e
发帖数: 33562
18
79年对越自卫还击战只打了一个月,是规模有限的战争,解放军方面阵亡也就是万把人
(WIKI上面是8135人),80年代两山轮战规模和烈度更小,也就是每年阵亡几百人的样
子,加起来跟越南打阵亡也就是万人的规模。你指望其中有多少个能是开国将领的子女?
你拿解放军跟美军比,要知道朝鲜战争的规模比对越作战规模要大。即便如此,你说
Walker的儿子,范佛里特的儿子上了前线,那共军广州军区副司令员江燮元的(这个不
比美国集团军司令官小吧?)两个儿子都上了前线啊,还一个重伤一个轻伤;张震的职
位不比Walker低吧?他儿子不也参加了79年的战争?昆明军区司令员王必成的官绝不比
Walker和范佛里特小吧?他一家有三个人(儿子女儿儿媳)参加了79年的战争;粟裕大
将和张宗逊上将(官比Walker和范佛里特)的儿子不都上老山前线参战了?算下来共军
不比美军差啊。你还有啥不满的?
至于许世友杨得志,你有证据证明他们的子女本来就在应该参战的部队结果没有去吗?
你是想说他们的子女即便不在参战部队也必须去参战?否则就是懦弱?事实上许世友的
三个儿子,分别在空军海军和装甲兵,中国空军海军根本没有参战,装甲兵运用... 阅读全帖
u********w
发帖数: 599
19
当时有一百个理由把大批的红二代们塞进军队这个安乐窝,现在就会有一百个理由他们
不能上前线。所有的开国大老将帅们除了江燮元外都有理由不让他们的年轻力壮的子弟
们参战,不流血牺牲。
----------------------------------------------------------------------------
------
至于许世友杨得志,你有证据证明他们的子女本来就在应该参战的部队结果没有去吗?
你是想说他们的子女即便不在参战部队也必须去参战?否则就是懦弱?事实上许世友的
三个儿子,分别在空军海军和装甲兵,中国空军海军根本没有参战,装甲兵运用规模很
小,你让许的三个儿子去前线帮忙煮饭吗?杨得志的儿子我不清楚,但是你起码要有证
据证明他是适合参战的。
m******r
发帖数: 4351
2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张灵甫之死
73师后来赶上了珍宝岛。74师灭了黄维的老虎团。说起来这老虎团也够窝囊的,要说死
在别的主力部队名下也行啊。虽说74师也拼得差不多了,但是总有点"拿吕布没死在关
羽手下,却和廖化拼了个同归于尽,而且后来廖化缓了一口气又活过来了"的意味。
3纵能作为机动兵力出去打外线,本身说明其战力还是很强的。不过另一方面说明许世
友水平还是很高的,带着一堆留守兵团硬是在胶东翻了天。所以后来79年中越战争,名
将凋零,除了许世友之外好像没有更厉害的人了。西线的杨得志也还可以,当年打过清
风店和石家庄,但是似乎名气上还是差一点。
杨得志最拿手的应该还是挖坑了,抗日时期挖地道,解放战争挖壕沟搞近迫作业,朝鲜
战争挖坑道。
m******r
发帖数: 4351
2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张灵甫之死
73师后来赶上了珍宝岛。74师灭了黄维的老虎团。说起来这老虎团也够窝囊的,要说死
在别的主力部队名下也行啊。虽说74师也拼得差不多了,但是总有点"拿吕布没死在关
羽手下,却和廖化拼了个同归于尽,而且后来廖化缓了一口气又活过来了"的意味。
3纵能作为机动兵力出去打外线,本身说明其战力还是很强的。不过另一方面说明许世
友水平还是很高的,带着一堆留守兵团硬是在胶东翻了天。所以后来79年中越战争,名
将凋零,除了许世友之外好像没有更厉害的人了。西线的杨得志也还可以,当年打过清
风店和石家庄,但是似乎名气上还是差一点。
杨得志最拿手的应该还是挖坑了,抗日时期挖地道,解放战争挖壕沟搞近迫作业,朝鲜
战争挖坑道。
a****e
发帖数: 9589
2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saturnV (土星五号),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北京二月兵变——毛泽东运筹东湖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Jun 23 01:49:23 2017, 美东)
一九六六年一月,毛泽东乘坐他的专列火车离开杭州,移居湖北武昌东湖宾馆。他十分
清醒,自己面临的是一场生平最大的政治权力豪赌:如何调动军队去包围北京,剪除刘
、邓、彭集团。他在军事上的难题,首先是怎样对付北京军区。
北京军区是全国十大军区之一,拥有三十余万野战部队,辖区为河北、山西、内蒙三省
区,司令员杨勇原是彭德怀手下的虎将,政委廖汉生中将更是贺龙的外甥!根本不可能
叫他们派兵去接管北京市,去抓那些中央大头头。可是若从外地调大军进入他们的辖地
,又怎能瞒得过他们,说服得了他们? 再者,究竟从哪一个外地军区调动大军来包围
北京?毛泽东优先考虑到南京军区。该军区的司令员许世友上将早就向他拍了胸口,立
了军令状:「中央出了修正主义,我带兵从南京打到北京!」难得少林寺和尚出身的许
将军的这分忠诚。派诈世友领军包围北京,可说是万无一失。问题是南京...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1979年对越战争中的中国军人
BBC
1979年对越战争中的中国军人
冯小刚把作家严歌苓的小说长篇小说《芳华》搬上银幕,重现“荒诞岁月”勾起一代人
的回忆,但电影触及了当局不愿提及的一场“荒诞的战争”,增加了电影的敏感度。
电影讲述西南城市一个大院里军队文工团的生活,其中贯穿了打上那个时代烙印的懵懂
激情,冲突和懊悔,还有一段好莱坞斯皮尔伯格(《拯救大兵雷恩》)式的血腥战斗场
面。
有影评说《芳华》陷入过去伤痕文学的套路,并没有对那个“荒唐年代”作深入解读。
还有评论说冯小刚照搬好莱坞反战影片的套路,用战争残酷血腥表达战争的荒诞。但许
多评论对影片短暂触及的“对越自卫反击战”欲言又止。
虽然《芳华》重现那场“被忘掉的战争”场面只有短短几分钟,却吸引了许多老兵前去
观看。报道说,云南昆明有数百参战退伍老兵自发身穿旧军装,“全副武装”举红旗去
电影院看《芳华》首映。电影上映日令当局大为紧张,要公安部门密切注视“涉敏感观
影群体”。
反目成仇
1979年发生短暂的中越边界战争在西方被一般称为“第三次印度支那战争”。第一次印
度支那战争是二战后越南反法殖民抵抗运动同法国军队进行的战争,到1950年代中期结
束。第二次印度支... 阅读全帖
f********h
发帖数: 628
2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曹县志,片段
党史频道 >> 开国上将纪念馆 >> 杨得志上将 >> 光辉岁月
杨得志回来,把情况向崔田民、卢绍武汇报。参谋长卢绍武建议打“高二穷种”。
“高二穷种”是冀鲁豫边区单县西南的一个为日本人服务的大汉奸,虽然有个“穷
种”的绰号,实际上地多、粮多、钱多、枪多,一点也不穷。家里挂着两面日本旗,墙
上贴着日军授的委任状,身挎日本指挥刀,依仗日军,横行霸道,老百姓恨透了他。冀
鲁豫支队采取智取的办法。捉住“高二穷种”,先没杀他,勒令他家里人拿钱赎命。高
家一下拿出七万块银元。冀鲁豫大队利用这七万块银元买粮、买布、买棉花。抗日群众
积极为部队赶制棉衣。一个个战士脱掉了旧衣服,换上了新军装,向东明、濮阳一带转
移时,沿途群众都兴高采烈地说:“八路军越来越威风了。”
30万 vs 7万 有猫腻啊.
************************************************************
另外,高家有个后人叫高耀洁
t**********t
发帖数: 12071
25
张力在《刘邓之交》中借用口述者之口说道:“在85年开军队院校会议前,张震和杨得
志两位领导同志感到军队只提革命化是不够的,需要提现代化和正规化。给刘帅平反迫
在眉睫,因此他们两个人亲自向邓小平汇报,请示给刘帅平反事,邓沉默许久后说:“
我就是反教条主义领导小组的小组长!”他们两人无言以对,邓的意思非常明白,就是
不能平反。”
而实际上这次发生在张震、杨得志、邓小平之间的谈话(谈及全军反教条主义)是在
1980年秋。
尹家民记述如下:1980年初秋的一天,新上任的总长杨得志、副总长杨勇、张震来到邓
小平的家,就总参的工作向邓小平汇报,并专门询问了“反教条主义”问题,请示如何
处理这件事。因为当年反教条主义领导小组组长正是担任总书记的邓小平,他们都有些
为难。邓小平听后当即说:“反教条主义是错误的。”他坦然地回忆说:“当年我是反
教条主义领导小组组长,那是毛主席指定的,我不好推辞,但是在反教条主义过程中,
我保护了刘帅。我曾对毛主席说,你不是说二野能打仗吗?没有司令员,哪有我这个政
治委员,打仗主要靠司令员。”邓小平的这番话,在庐山会议之后的一次会议上也讲过
。当林彪在会上说二野打仗主要靠
t**********t
发帖数: 12071
26
“所以,我们也不难理解,为什么自卫反击战打了那么多年,我们却记不住一个战斗英
雄的名字,却知道杨得志指挥的多么多么好。”
原因很简单,因为你无知。杨得志基本就没有参与指挥。而大家都知道两山轮战里的英
雄士兵徐良。
自己不读书看报,反倒怪别人不宣传。真是强盗逻辑。
H****g
发帖数: 14447
27
杨得志是没有指挥多长时间,但是后来提拔杨得志的理由是什么?就是因为说他指挥的
比和尚好。
至于说徐良,就别拿出来丢人了。这个对越自卫反击战大力树立的榜样标杆,最后怎么
不了了之了?你说说原因吧。
H****g
发帖数: 14447
28
看看这段话。(http://zh.wikipedia.org/zh/%E6%9D%A8%E5%BE%97%E5%BF%97)
对越自卫反击战
爆发于上世纪70年代末的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杨得志再次受命负责西线云南边境的战事
,军事界普遍认为西线战绩优于广西边境由许世友负责的东线。也正是由于西线战功的
卓越,杨得志事后得以晋升总参谋长。
t**********t
发帖数: 12071
29
这更说明了你对中越战争一无所知。
昆明军区司令员本来是王必成,结果临阵换将,改为杨得志。但是杨得志患重病,实际
是有昆张至秀和查玉升指挥的。
WIKI上扯淡的东西多了去了。
t**********t
发帖数: 12071
30
谁告诉你杨得志被提拔成总参谋长,说的也是他指挥对越西线作战功勋卓越?
杨得志的战功多了去了,从红军时代到抗战到解放战争到抗美援朝打了多少大仗恶仗!
他升总长有什么可奇怪的?
H****g
发帖数: 14447
31
1. 维基上没有列出73年之前杨得志所任军职。我只是转载维基上的简历,并无任何删
改。你这样不做调查就乱喷的习惯不好。
2. 请你或者老虎肉继续提供证据,证明杨得志80年从军区司令晋升为国防部副部长、
军委副秘书长、总参谋长和79年对越西线作战无关的证据。
t**********t
发帖数: 12071
32
我已经说过了毛轮的智商和人品都有问题。
WIKI上明明把杨得志从出生到去世的主要经历以及担任的主要职务介绍得非常详细。毛
轮能厚着脸皮说“维基上没有列出73年之前杨得志所任军职”???!!!真是没有见
过如此光天化日下扯谎的!
http://zh.wikipedia.org/zh/%E6%9D%A8%E5%BE%97%E5%BF%97
l**k
发帖数: 45267
33
是你要证明“杨得志晋升总参谋长是因为对越作战西线指挥有功”
可惜你拿不出任何证据,只能翻来覆去说他当总长之前是西线指挥
而我要反驳你,只用一个事实即可:开战后杨得志因病没有实际指挥作战

基都
跟邓
l**k
发帖数: 45267
34
那是因为把杨得志之前的职务列在朝鲜战争那一段了,白痴啊你
朝鲜战争
参加朝鲜战争回国后,杨得志入军事学院学习并兼任战役系主任。1955年毕业后任济南
军区司令员,同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
章。
你可以对朝鲜战争回国后的简历被列在朝鲜战争这一部分里提出疑问,但把这一段话抹
掉就叫造谣
l**k
发帖数: 45267
35
算在他头上的可能性有,但是他不用靠这个
这些开国将帅,靠红军/抗日/解放/援朝的战功就够了,杨得志当志愿军司令的资历不
比一个对越反击西线强得多?你丫就少卖弄无知了
要不你说说80年的时候还有哪个大军区司令比杨得志更有资历当总参谋长
t**********t
发帖数: 12071
36
说到底,家喻户晓的解放军英雄,也就是黄继光,董存瑞,邱少云,狼牙山五壮士,这
些都是在长达几十年的战争里涌现的英雄。而这三十年没有那么多战争,不出那么多英
雄也是正常。
LZ的问题不只是在他楼顶的帖子里,而是在他后面不断撒谎这个问题上。明明WIKI上面
列举了杨得志历史上主要的职务,LZ能够在光天化日之下说上面只有1973年之后的职务
,还大言不惭地说杨得志没有任大军区司令员。
而且,连杨子荣什么时候剿匪都搞不清楚,难道还不够无知吗?
H****g
发帖数: 14447
37
需要别人怎么解释,你才能从自己的死胡同里走出来呢?
我文章一开始就说道,本帖主题是军队宣传。对不对?也就是说,如果你要站在邓轮宣
传机器的立场上,那么就不能把别人不知道怪罪到别人无知上。比如说,如果说我不知
道,那只能说你邓轮的宣传没做到位。
比如说,我无知,为什么我就知道那么多毛时代的英雄名字呢?你有知识,怎么你就说
不出那个抗洪救灾镜头里的解放军士兵的名字呢?
同样,杨得志的问题上,你还是不理解我文章的意思。明明不是他指挥的,但是网上(
维基或者百度)都是说杨得志如何如何,这是谁宣传工作没做好?你怎么这个弯就是绕
不过来呢?
当然,如果你不是出于讨论问题,而只是为了反对而反对,就当我没说好了。你继续自
high好了。
b****g
发帖数: 1204
38
韦杰居然不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称180师只师长副师长参谋长和一个团长逃出来了,只回
来几百个人.
179师伤亡很大。13000人的部队,打得只有二、三千人了。连御用作家王树增都提到
179师来接
应,被美军阻击,一个团被打成8个排。
原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0军军长韦杰。
时间 1984年5月24日下午
地点 成都某医院
60军,1950年底,军部在成都成立,那时我在南京军事学院学习并待命,部队开到河北
训练,搞入
朝动员。入朝时,我从南京到军工作,全军约40000人,包括留守的教导团和其他人员。
当时3兵团有3个军,是12军 15军和60军。我60军有3个师,是179师 180师和181师。
1951年5月,发动第5次战役,我军三个箭头向南打,西线是杨得志,3兵团是中线,东
线是宋时轮兵
团。12军配属宋时轮指挥,60军的181师又配属 12军指挥。3兵团的15军在春川以东,
打向洪山。
60军的179师配属15军指挥,余下的180师作为兵团预备队,有兵团直接指挥,放在加平
。我60军的
军部设在春川以北,下面没有指挥部队。只有直属工兵营在马坪里。5次战役结束,志
愿军司令部命令
部队撤...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8912
39
1945年8月,远在陕北延安的毛泽东科学冷静地分析抗战胜利后国内形势,决定先派周
恩来飞赴重庆重启国共谈判,而后根据国共内战在即的客观形势做出科学判断:推进八
路军迅速完成从分散的游击状态到大兵团运动作战的转变,实现猛烈扩大解放区,迎击
来犯的国民党重兵集团的战略目标。
而要实现毛泽东所预想的这一战略目标,在当时最迫切最关键的—步,是要以最快的方
式,把因参加党七大会议而滞留在延安的各路将帅抢先送回前线。毛泽东,这位手中几
乎没有任何现代化交通工具的中共领导人,在当时如此困难的条件下,以非凡的胆略和
智慧,决定将这—动关全局的重任,借助于美军驻延安观察组之手去实现。于是,毛泽
东毅然选派一直负责同美军方面打交道的十八集团军参谋长叶剑英负责出面办理此事。
经验十分丰富的叶剑英接受这一任务后,迅速面见向美军观察组成员,在致以抗
战胜利的热烈祝贺和热情慰问之后,接着便以比较轻松的语气向美军观察组提出,想“
借”—架飞机送—批“干部”去太行山麓的十八集团军前方总部,参加对日寇的最后—
战。至于这批“干部”的名单以及姓名、职务,等等,叶剑英故意略而未谈,美军观察
组在当时也无意继续探... 阅读全帖
h*****9
发帖数: 6643
40
"1979年初,中越边境战争爆发,时任广州军区司令员的许世友指挥了东线的战斗。但
被普遍认为东线的战绩不如西线杨得志指挥得出色,因而由杨得志继任邓小平总参谋长
职务。1982年,许世友被選為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副主任。1985年3月在上海華東醫院
體檢患有肝癌,同年10月22日16時57分在南京军区总医院逝世,享年80岁"
j****i
发帖数: 68152
41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高耀洁跟我党有血海深仇
高耀洁祖上原居山东省曹县苏集镇张贡士楼村,较为富有,后曾祖迁建高新庄。祖父高
子箴娶妻李氏(其弟李文斋,1930年代中国国民党山东要员),生三子(圣尧、圣君和
圣坦)一女(夭亡),其中第三子高圣坦(出生于1892年)即是高耀洁父亲。
长子高圣尧娶妻徐氏(其父徐继儒,清末进士,翰林院编修,曾担任山西巡抚),生有
一女(少亡),高圣尧23岁病故,徐氏寡居。高圣君娶妻贾氏(其父贾鸿臣,清末举人
),先后又娶妾四位,皆不孕。高圣君长于经营。高圣坦比长兄高圣尧小12岁,比次兄
高圣君小7岁,他三岁丧母、七岁丧父,跟长兄生活,15岁娶妻,先后娶两位朱氏,皆
难产而亡,后娶吕氏,生一男二女,生第四胎时难产亡故,后娶张氏,生九胎(早夭一
人,少亡一人,七人健在),高耀洁是张氏长女。过继给徐氏为女儿,在徐氏的抚养、
教育下,幼年熟读《四书》(论语、孟子、中庸、大学);《五经》中的诗经、书经、
左传;还有其它的诗、词、歌、赋等古典文学书籍;至今还能流利的背颂原文。因此,
她具有浓厚儒学思想。
1938年春,高聖君中風,昏迷多日,经医生治疗后,仍是半身不遂,言语障碍,意识糊
涂,于1943年农历8月在开封病... 阅读全帖
w*********r
发帖数: 42116
42
47年11月杨得志任解放了石家庄。傅作义说了算的华北面积小了点儿。
平津战役前,48年秋,不算绥远,傅作义就有52万兵力。TG没有华北野战军,只有聂的
华北军区,42万兵力。一兵团徐向前对付山西,三兵团杨成武对付绥远,二兵团杨得志
对平津。除了平津间的联系,傅就剩下几个孤立的据点。傅估计没脸说把聂给摁着打。
n*******w
发帖数: 6708
43
北京二月兵变——毛泽东运筹东湖,刘少奇步趋黄泉
一九六六年一月,毛 泽 东乘坐他的专列火车离开杭州,移居湖北武昌东湖宾馆。他十
分清醒,自己面临的是一场生平最大的政治权力豪赌:如何调动军队去包围北京,剪除
刘、邓、彭集团。他在军事上的难题,首先是怎样对付北京军区。
北京军区是全国十大军区之一,拥有三十余万野战部队,辖区为河北、山西、内蒙三省
区,司令员杨勇原是彭德怀手下的虎将,政委廖汉生中将更是贺龙的外甥!根本不可能
叫他们派兵去接管北京市,去抓那些中央大头头。可是若从外地调大军进入他们的辖地
,又怎能瞒得过他们,说服得了他们?
再者,究竟从哪一个外地军区调动大军来包围北京?毛 泽 东优先考虑到南京军区。该
军区的司令员许世友上将早就向他拍了胸口,立了军令状:「中央出了修正主义,我带
兵从南京打到北京!」难得少林寺和尚出身的许将军的这分忠诚。派诈世友领军包围北
京,可说是万无一失。问题是南京军区的部队北上,一路上要经过安徽、山东地界才能
进入河北,或者从安徽绕道河南进入河北。只怕大军尚未进入河北地方,已经闹得全党
全军大哗,目标早就暴露无遗。派武汉军区的部队北上,也有同样的问题。且军区... 阅读全帖
d*********o
发帖数: 6388
44
http://www.bbc.co.uk/zhongwen/simp/china/2013/10/131010_bui_tin
年过八旬的越南老战士裴信(Bui Tin)仍能用中文叫出他50年前见过的解放军高级将
领的名字。
奠边府战役时的武元甲、胡志明和陈赓
1977年访问北京。中排左一:裴信;前排左二起:黎仲迅(后来担任越南国防部长和军
队总参谋长),叶剑英,武元甲,华国锋,阮仲永(越南驻中国大使)。
年过八旬的前越南人民军上校裴信曾多次见过中国解放军的韦国清上将。在越战期间曾
经多次审问过被俘的美军飞行员,现在是美国共和党参议员的麦凯恩。裴信上校10月10
日来到BBC英国广播电台,中文网记者蒙克采访了这位越南老战士。
在1975年攻陷西贡的战斗中,裴信(Bui Tin)上校随同越南人民军的坦克部队最早攻
入南越总统府。是他在那里接受了南越最后的领导人楊文明投降。当杨文明表示他正在
等待向人民革命政府移交权力时,裴信冷冷地说:“不存在你移交权力的问题。你的权
力早就瓦解了。你不能移交你不拥有的东西。”
裴信后来担任过越共党报《人民日报》的副总编。他在80年代中期开始对越南战后的腐... 阅读全帖
M******8
发帖数: 10589
45
蒙克
BBC中文网
更新时间 2013年10月10日,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18:38
1977年访问北京。中排左一:裴信;前排左二起:黎仲迅(后来担任越南国防部长和军
队总参谋长),叶剑英,武元甲,华国锋,阮仲永(越南驻中国大使)。
年过八旬的前越南人民军上校裴信曾多次见过中国解放军的韦国清上将。在越战期间曾
经多次审问过被俘的美军飞行员,现在是美国共和党参议员的麦凯恩。裴信上校10月10
日来到BBC英国广播电台,中文网记者蒙克采访了这位越南老战士。
在1975年攻陷西贡的战斗中,裴信(Bui Tin)上校随同越南人民军的坦克部队最早攻
入南越总统府。是他在那里接受了南越最后的领导人杨文明投降。当杨文明表示他正在
等待向人民革命政府移交权力时,裴信冷冷地说:“不存在你移交权力的问题。你的权
力早就瓦解了。你不能移交你不拥有的东西。”
裴信后来担任过越共党报《人民日报》的副总编。他在80年代中期开始对越南战后的腐
败和在国际上的孤立感到失望。1990年裴信离开越南开始了在巴黎的流亡生涯。他一直
公开表达对越共领导层和越南政治制度不满。
现在年过八旬的越南老战士裴信上校仍然能用中文叫出他5... 阅读全帖
T*R
发帖数: 36302
46
胡是能被邓叶同时接受的唯一的人。长期是邓的部下,和叶的关系也没人可比。
另外胡和聂帅关系也非同一般。表哥杨勇,战友和直接领导是罗瑞卿杨得志。军中关系
很雄厚。
可惜罗杨叶都很快死了,要不那八老还拿他没什么办法。胡在位上,杨得志是总长,杨
勇是北京军区司令员,罗是军委秘书长。
c****e
发帖数: 1628
47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44e3f40100hliv.html
二、先后参加长征的各地革命根据地红军部队
1、第一支长征部队是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红一方面军(即中央红军)。于1934年10
月10日由江西的瑞金等地出发,1935年10月19日到达陕西的吴起镇(今吴旗县),行程
达二万五千里。
2、第二支长征部队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红二十五军(开始属于红四方面军,长
征结束后后编入红一方面军)。于1934年11月16日由河南罗山何家冲出发,1935年9月15
日到达陕西延川永坪镇,同陕甘红军会师,合编为红十五军团,行程近万里。
3、第三支长征部队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红四方面军,于1935年5月初放弃川陕苏
区,由彰明、中坝、青川、平武等地出发强渡嘉陵江,向岷江地区西进,1936年10月9
日到达甘肃会宁,与红一方面军会师,行程一万余里。
4、第四支长征部队是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红二、红六军团(后同红一方面军第三
十二军合编为红二方面军),于1935年11月19日由湖南桑植刘家坪等地出发,1936年10
月22日到达... 阅读全帖
d****i
发帖数: 2048
48
1989年六四事件期间,邓小平于5月17日决定在北京实施戒严。5月19日,在赵紫阳缺席
情况下,李鹏在首都党政军干部动员大会上宣布戒严令。 5月21日,七名开国上将联名
致信戒严指挥部及中央军委,反对动用军队镇压人民。该信轰动一时,内容如下:“首
都戒严指挥部并转中央军委:鉴于当前事态极其严重,我们以老军人的名义,向你们提
出如下要求:人民军队是属于人民的军队,不能同人民对立,更不能杀死人民,绝对不
能向人民开枪,绝对不能制造流血事件。为了避免事态进一步发展,军队不要入城。”
当时,开国将帅有两位元帅、23位上将健在。这七名上将的表态虽然没有阻止流血事件
的发生,但他们“军队绝对不能向人民开枪”的理念足以警示后人、名垂青史。
七名开国上将他们是:
宋时轮
陈再道
杨得志
李聚奎
萧克
张爱萍
叶飞
宋时轮(1907-1991)湖南醴陵人。1926年入黄埔军校。曾任湘东南红军第二纵队政委,
红军第四分校校长、军参谋长、师长、军长,参加中央苏区反“围剿”和长征。抗日战
争全面爆发后,任八路军团长,雁北支队支队长兼政委,第四纵队司令员。解放战争时
,任津浦前线指挥部、山东野战军参谋长,华东野... 阅读全帖
d****i
发帖数: 2048
49
【2014年05月10日讯】纪念叶飞100周年的座谈会7日在北京召开。六四25年的日子将
临,北京气氛紧张,中共官媒对叶飞的报导相对于以前,内容也显得更少。
北京举行叶飞纪念活动

5月7日,在纪念叶飞100周年的座谈会上,人大委员长张德江、人大副委员长李建国
、军委副主席许其亮、总政主任张阳等人参加了会议。

叶飞曾任第六、七届人大副委员长,海军原第一政委、司令员。

但是,《新华网》对叶飞生平的报导只有短短1段。

叶飞是反六四戒严七上将之一

1989年5月21日,军队已经开进北京。当时,曾经有7名上将,叶飞、张爱萍、肖克
、杨得志、陈再道、李聚奎、宋时轮上书反对北京戒严。

5月7日《新华网》报道中对叶飞生平的回顾只有段段1段。类比2007年宋时轮的百年
座谈会、2009年的陈再道百年座谈会、2011年杨得志的同类会议,官方对这些人的报导
要详细得多。

今年2月份官方曾经刊发叶飞与侨务工作的文章。

六四25年临近 气氛紧张

在4月30日,新疆乌鲁木齐刚刚发生了火车站爆炸事件... 阅读全帖
s**********e
发帖数: 33562
50
呵呵,一切用事实说话,如果有很多网友批邓就说明邓有问题,那同样的逻辑我们也可
以证明李宏治是真神。呵呵。
你列举的这段文章水平很低甚至错误百出(建议你举例子也请举点有credit的,不要网
上随便搜点出来就往上贴)。
例如下面这段:
“从中央军委电文成立淮海战役总前委人员任命排名,充分可以肯定,成立淮海战役总
前委,只是换汤不换药。刘伯承仍为司令员,陈毅改为副司令员,邓小平改为前委书记
。老大刘伯承,老二陈毅,老三邓小平。刘伯承仍是军事上主指挥官,陈毅改为军事上
副主指挥官,邓小平为前委书记仍负责党职工作。实际上还是沿袭淮海战役前的官职衔
分工。 ”
事实上总前委并无司令副司令之职位。毛的电报只规定了五人为总前委,刘陈邓三人为
常委。作者居然认为毛任命刘伯承为总前委司令员陈毅为总前委副司令员,这完全是自
己YY出来的东西,足见其无知。
如果说刘陈邓的排名顺序能够说明三人的地位,那又怎么解释渡江战役期间的排名顺序
呢?渡江战役期间仍然是刘陈邓,但是刘伯承只指挥了西集团,而陈毅和老邓坐镇指挥
三个集团,难道总司令只去指挥三分之一的部队,二把手倒去指挥全局?
又如下面这一段:
“从近两次成立...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