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杨先生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M********t
发帖数: 5032
1
来自主题: Joke版 - 一通不期而至的电话,让成都市民杨先生心惊胆战:来者自称是北京公安局刑侦局,称杨先生涉嫌套取数额巨大的保险,必须转账到指定账户才能以证清白。杨 先生揣着10万元,不惜插队慌忙转账,这一异常举动引起了银行工作人员的警惕。询问之中,杨先生透露出转账的原因是“北京市公安局刑侦局”的一通电话,让 银行职员确信,他遭遇了通讯诈骗。在杨先生按下转款确认键前,银行职员抢先一步,强制按下了ATM机退卡键,同赶来的民警一起,让杨先生10万元的积蓄得 以幸存。 大爷忙转账 银行员工抢先按下退卡键 5月27日下午,杨先生夫妇来到某银行黄田坝支行营业厅,进门取号之后,杨先生夫妇就显得神色慌张。 “请122号到2号窗口进行办理!”银行提示音一响起,杨先生马上冲了上去,“给我取钱,我有急事要办,急需钱!”看到杨先生插队后,营业厅工作人员邓瑶(化名)上前询问,杨先生只是重复:“莫管,我有急事!” 这引起了邓瑶的警觉,她立即通知柜台,停止为杨先生办理取款业务,问清楚再办理。眼见柜台不给取款,杨先生急了,“你不给我办,我自己去柜员机办!” 气冲冲的杨先生又来到ATM机,准备按照电话指示,把10万元转到指定账户。在此过程中,邓瑶一直跟在杨先生身旁,不停询问。“哎呀,是北京刑侦局喊我转的!”听到这句话,想起之前警方做过的防诈骗培训,邓瑶确认:杨先生遭遇了通讯诈骗,马上报了警。此时杨先生仍执意转款,眼见转款账户号码已经输完,即将按下确认键的瞬间,邓瑶抢先一步,按下了ATM的退卡键,中止了转账。 骗子扮警察: 涉嫌套保 立即转账证清白 明白受骗后,杨先生道出了事情始末。 杨先生家住黄田坝某小区,5月27日当天,一个电话打进他家,一个操着普通话的男子态度严肃,“请问你是杨某某吗?我们是北京市公安局刑侦局的。”一听是警察,又报出自己的全名,杨先生开始有点纳闷。 这名男子又说,杨先生夫妇名下的银行账户涉嫌“套取保险”,并且数额巨大,杨先生必须把所有存款转到指定账户,才能“自证清白”,不然“北京市公安局”将冻结杨先生所有银行的财产。 听到这里,杨先生心里又急又怕,二话没说,叫上妻子拿着一张6万元的定期存折和银行卡就出了门,直奔小区附近银行,这才出现了上面执意转款的一幕。 来电催“转账” 民警:你的骗术到此为止 民警郑陈将杨先生夫妇带回派出所。就在此时,杨先生的电话再次响了,来电正是冒充“北京刑侦局”的骗子,民警接过了电话。“你怎么还不汇款呢?”电话那头的语气显得有点不耐烦,反复催促杨先生赶紧打款。 郑陈说:“我们是青羊公安分局的民警,现在受害人已经在我们派出所了,你的骗局已经被戳穿了,到此为止吧……”话音未落,电话那头就直接挂断了。 目睹了全过程的杨先生恍然大悟,半天没有说话。郑陈告诉杨先生夫妇,所谓“刑侦局”不过是骗子的惯用伎俩,他们针对的目标就是中老年人。警银联动 3年阻止60起通讯诈骗 银行员工受奖3万多元 “行里经常请民警来培训,常见的诈骗形式,如何预防等等。”邓瑶说,她在行里工作三年多,就目睹了10余起通讯诈骗,因为成功阻止杨先生被骗,邓瑶获得了警方600元奖励。 据青羊公安分局负责人介绍,从2013年开始,警方就推出了警方、银行联动防范通讯诈骗的方法,通过培训银行员工,普及防范通讯诈骗的相关知识,把好转账汇款的“最后一关”,同时对成功阻止通讯诈骗的银行员工进行奖励。 通过警方和银行联动防范,2015年1至6月,成功防范17起通讯诈骗,挽回70余万元损失。从推出办法至今,成功阻止60起通讯诈骗,挽回经济损失300余万元,警方也兑现承诺,奖励工作突出的银行工作人员34000元。 警方提示 40岁-70岁的中老年妇女占通讯诈骗受害者总数70% 华西都市报记者通过四川省公安厅了解到,40岁-70岁的中老年妇女已经成为通讯诈骗的重点受害对象,占了通讯诈骗受害者总数的七成。犯罪分子在针对中老年人实施诈骗时,使用亲情陷阱、迷信陷阱、小便宜陷阱、“安全”陷阱等等,这些陷阱往往能击中老年人的“软肋”,让人防不胜防。为什么中老年群体容易被骗?主要是因为中老年群体大都观念陈旧,跟不上时代,容易上新兴事物和物品的当;迷信的人很多,容易被迷惑;有同情心,容易被骗子的假象蒙住眼睛;法律知识不健全,对骗子的行为缺少法律判别能力;有一定经济能力,拿得出钱来。 专家支招 子女应多与老人沟通 防止骗局得逞 不少老年人在上当受骗时,不太能听进儿女的劝解。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就是子女要多和老人交流沟通,成为老人取得外界信息的窗户。到底儿女该怎么与老人沟通呢?华西心理卫生中心教授李静为大家支招。 1、强硬法:可郑重告诉父母公检法绝不会通过电话或短信办案,也不会用类似“110”等电话或短信通知或询问当事人。对打电话、发短信的陌生人,绝不透露自己的身份证号、银行账号等信息,不要转账汇款,也不要按指示到ATM机上查账。遇到类似情况,一定要及时告诉家人,让家人辨别。儿女也可打电话给骗子,警告他们停止向父母行骗,否则将报警。 2、委婉法:子女发现老人上当,可带他们在网络、电视上查找相关案例,细致地讲解这些人是怎么受骗的,找到他们与案例中受害者的相似之处。也可以让父母的朋友、邻居在平时聊天时有意说出发生在身边的案例,用事实让老人自己认识到问题,主动纠错。 3、转移法:如老人实在不听劝,可介绍正规卖家给老人。比如老人坚持买骗子的医疗品,就给老人介绍正规药店的医疗品。
一通不期而至的电话,让成都市民杨先生心惊胆战:来者自称是北京公安局刑侦局,称
杨先生涉嫌套取数额巨大的保险,必须转账到指定账户才能以证清白。杨 先生揣着10
万元,不惜插队慌忙转账,这一异常举动引起了银行工作人员的警惕。询问之中,杨先
生透露出转账的原因是“北京市公安局刑侦局”的一通电话,让 银行职员确信,他遭
遇了通讯诈骗。在杨先生按下转款确认键前,银行职员抢先一步,强制按下了ATM机退
卡键,同赶来的民警一起,让杨先生10万元的积蓄得 以幸存。
大爷忙转账
银行员工抢先按下退卡键
5月27日下午,杨先生夫妇来到某银行黄田坝支行营业厅,进门取号之后,杨先生夫妇
就显得神色慌张。
“请122号到2号窗口进行办理!”银行提示音一响起,杨先生马上冲了上去,“给我取
钱,我有急事要办,急需钱!”看到杨先生插队后,营业厅工作人员邓瑶(化名)上前
询问,杨先生只是重复:“莫管,我有急事!”
这引起了邓瑶的警觉,她立即通知柜台,停止为杨先生办理取款业务,问清楚再办理。
眼见柜台不给取款,杨先生急了,“你不给我办,我自己去柜员机办!”
气冲冲的杨先生又来到ATM机,准备按照电话指示,把10万元转到指... 阅读全帖
m***a
发帖数: 13878
2
5月15日,是滴滴司机杨先生和家人失去联系的第5天,家属心急如焚。10日晚上6点,
杨先生和妻子最后一次通话后再无消息。14日,喻女士向媒体求助,发布了寻人启事。
目前,滴滴出行方回应,公司正在协助警方调查,失踪前车主的接单记录正常,暂时判
断不是在订单中失联。据邛崃市公安分局消息,已接到家属报警,目前还未找到失踪车
主,正在调查中。
丈夫失联5天
失联前正在跑滴滴顺风车
14日晚上,成都商报记者联系上杨先生的妻子喻女士,她告诉记者,平时丈夫在家里开
店做生意,偶尔会接滴滴顺风车的单子跑跑车,不是为了赚钱专门跑车。10日下午6点
多,喻女士给丈夫打电话,问什么时候回家吃饭,丈夫告诉她,在跑车,不用等自己吃
饭。随后,夫妻俩就匆匆挂了电话。
直到10日晚上10点左右,喻女士发现丈夫仍然没有回家,拨打丈夫电话,显示无法接通
,随后再拨打,就关机了。喻女士告诉成都商报记者,后来通过滴滴公司后台查询,丈
夫车辆最后一个订单的轨迹,是从双流丰乐小区菜市场到红石东街。
喻女士说,丈夫从来不会夜不归宿,再晚都会电话报平安,可是已经5天了,从当天晚
上10点过直至现在,电话都处于关机状态。目前,喻女士...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518
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饿死三千万就是杨继绳造谣
孙经先:“饿死3600万”的重大谬误是怎样产生的?
——对杨继绳先生两篇文章的答复
孙经先
2014年01月24日10:41 来源:红旗文稿
编者按:香港出版的《墓碑》一书,称我国三年困难时期“饿死3600万”人。最近几年
,孙经先教授连续发表了数篇文章,对三年困难时期我国人口变动问题进行了分析,坚
持用事实揭露《墓碑》一书大量使用伪造的、被篡改的和极为荒谬的数据,明确指出“
饿死三千万”是重大谣言,并正在编著《还历史以真相》一书。重要的历史见证人、93
岁高龄的国家统计局原局长李成瑞同志为该书作序:《有力揭批“饿死三千万人”谎言
科学研究“三年困难时期”人口真相》。最近两年,杨继绳先生又于2012年9月17日在
纽约时报中文网发表《脱离实际必然走向谬误》,并于2013年12月在《炎黄春秋》第12
期上发表《驳“饿死三千万是谣言”》。孙经先教授这篇反驳文章,对“饿死三千万”
重大谣言的来龙去脉作了辨析,以正视听。
一、《墓碑》篡改、伪造数据事实确凿
2013年9月9日,我们在《中国社会科学报》发表了《“中国饿死三千万”的谣言是怎样
形成的?》,用事实揭露了《墓碑》一书大量使用伪造的...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518
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饿死三千万就是杨继绳造谣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shaodian (有熊), 信区: History
标 题: 饿死三千万就是杨继绳造谣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Mar 11 01:11:19 2018, 美东)
孙经先:“饿死3600万”的重大谬误是怎样产生的?
——对杨继绳先生两篇文章的答复
孙经先
2014年01月24日10:41 来源:红旗文稿
编者按:香港出版的《墓碑》一书,称我国三年困难时期“饿死3600万”人。最近几年
,孙经先教授连续发表了数篇文章,对三年困难时期我国人口变动问题进行了分析,坚
持用事实揭露《墓碑》一书大量使用伪造的、被篡改的和极为荒谬的数据,明确指出“
饿死三千万”是重大谣言,并正在编著《还历史以真相》一书。重要的历史见证人、93
岁高龄的国家统计局原局长李成瑞同志为该书作序:《有力揭批“饿死三千万人”谎言
科学研究“三年困难时期”人口真相》。最近两年,杨继绳先生又于2012年9月17日在
纽约时报中文网发表《脱离实际必然走向谬误》,并于2013年12月在《炎黄春秋》第12
期上发表《驳“饿死三千万是谣言”》。孙经先教授...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518
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shaodian (有熊), 信区: History
标 题: 饿死三千万就是杨继绳造谣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Mar 11 01:11:19 2018, 美东)
孙经先:“饿死3600万”的重大谬误是怎样产生的?
——对杨继绳先生两篇文章的答复
孙经先
2014年01月24日10:41 来源:红旗文稿
编者按:香港出版的《墓碑》一书,称我国三年困难时期“饿死3600万”人。最近几年
,孙经先教授连续发表了数篇文章,对三年困难时期我国人口变动问题进行了分析,坚
持用事实揭露《墓碑》一书大量使用伪造的、被篡改的和极为荒谬的数据,明确指出“
饿死三千万”是重大谣言,并正在编著《还历史以真相》一书。重要的历史见证人、93
岁高龄的国家统计局原局长李成瑞同志为该书作序:《有力揭批“饿死三千万人”谎言
科学研究“三年困难时期”人口真相》。最近两年,杨继绳先生又于2012年9月17日在
纽约时报中文网发表《脱离实际必然走向谬误》,并于2013年12月在《炎黄春秋》第12
期上发表《驳“饿死三千万是谣言”》。孙经先教授... 阅读全帖
y******n
发帖数: 421
6
来自主题: NKU版 - 杨敬年先生逝世
杨敬年(1908.11—2016.9),著名经济学家、翻译家;湖南汨罗人;1936年毕业于中
央政治学校;1948年获牛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同年起任南开大学教授;译有雅·科隆
诺德《经济核算制原理》、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分析史》、保罗·巴兰和保罗·斯威
齐《垄断资本》等;曾任南开大学经济系学位委员会主任,中国对外经济合作学会常务
理事等,被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收入《大洋洲及远东地区名人录》;1998年,90岁高
龄的杨敬年依然笔耕不辍,翻译完成英国亚当·密斯的《国富论》;百岁时撰写《期颐
述怀》一书,回首其百年人生。
2016年9月4日上午11时52分,中国著名经济学家、教育家、翻译家杨敬年在天津仙逝,
享年107岁。[1]
最新新闻
中国著名经济学家杨敬年去世享年107岁 2016-09-04 19:09
4日上午11时52分,中国著名经济学家、教育家、翻译家杨敬年于在天津仙逝,享年107
岁。...详情
内容来自
中文名
杨敬年
国 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 族
汉族
出生地
湖南省汨罗
出生日期
1908年11月
逝世日期... 阅读全帖
j****u
发帖数: 1413
7
来自主题: USTC版 - 杨承宗先生百岁高龄辞世
杨承宗先生的生平与悼念视频请见:
http://www.ustcif.org/default.php/content/1094/
很抱歉,视频不知道在BBS怎么加入。
摘要:2011年5月27日上午8点45分,新中国放射化学奠基人、中国科大建校元勋、原副
校长、放射
化学和辐射化学系首任系主任杨承宗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100岁。
惊悉杨承宗先生逝世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及中国科大党委书记许武、校长侯建国分
别以单位和
个人的名义向杨先生的亲属发去唁电,表示深切哀悼。唁电中说:“杨先生不仅在科研
和教学上是
我们的榜样,在为人处事上也堪称楷模。在百年的人生岁月里,先生对祖国的忠诚、对
科研的执
着、对教育的热爱、对名利的淡泊,以及宽广坦荡的胸襟和乐观豁达的精神境界,都值
得我们永远
学习。先生的逝世是我国科教界和我校的重大损失,全校师生无不扼腕痛惜!先生百岁
寿诞犹如昨
日,音容笑貌仍历历在目,而今斯人已逝,精神永存。先生以我是科大人为荣,为学校
的建设与发
展倾注大量心血,全体师生员工将永远铭记先生为学校建设与发展所做出的杰出贡献!
我们将永远
铭记先生的谆谆教诲,化悲...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8
这一页是杨绛。里面傅聪的说话总是夹着英文。钱杨“两人相濡以沫63载,共同营造了
最纯净的婚姻”。之后丧女丧夫的杨绛“仿佛大战风车的堂吉诃德,越战越骁勇”:翻
译、写作、整理学术。
杨绛:百年淑子映月泉清
2011年05月30日17:32 南方人物周刊
本刊记者 李乃清 发自北京、上海
(南方人物周刊2011年第17期封面)
“锺书逃走了,我也想逃走,但是逃到哪里去呢?我压根儿不能逃,得留在人世间
,打扫现场,尽我应尽的责任。”
对于悲痛和酸楚,她从不多著一字;潺潺缓缓地道来,举重若轻。
传说中的“南沙沟”,离钓鱼台国宾馆极近,小区门口有人站岗,里面清一色三层
旧式小楼,楼距很宽,中间是静谧的乔木和草坪。
据说,这里几百户人家中,没有封闭阳台也没进行装修的,如今只有这一家。杨绛
拒绝封起阳台:“为了坐在屋里能够看到一片蓝天。”
1977年春,钱锺书一家告别学部办公室的蛰居生活,搬到此处新宅,这也是钱人生
中的最后居所。三十多年来,这是一个略显寂寞的地方,因为主人罕有的孤独;但它也
不断迎来送往,因为主人稀世的分量。
“他们家不是一般的朴素啊!”好几位被访者都向记者感叹,钱杨夫妇捐了...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9035
9
发信人: matrice (matrice), 信区: Physics
标 题: 拙作“杨振宁先生与复旦大学物理系教师的座谈”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Aug 22 22:23:35 2011, 美东)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395&do=blog&i
拙作“杨振宁先生与复旦大学物理系教师的座谈”
已有 302 次阅读 2011-8-22 13:24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
复旦大学 杨振宁 杂志发表 物理系 文章
最近在物理杂志发表的“杨振宁先生与复旦大学物理系教师的座谈”是以本人为作者的
文章。它基于杨先生与复旦大学物理系教师的对话。将它转变为一篇文章是一个创作过
程。每一个词、每一个标点都倾注了我们的心血。由于不必细说的种种方面,本文的成
文花费了我们大量的精力。本人学习研读过杨先生很多著作,与杨先生交往多年,也对
物理学史有所熟悉,但为在本文中保持和传达杨先生的风格仍然付出了大量心血。希望
本文能很好地表达杨先生的风格。
我们也很感谢物理杂志的合作。
... 阅读全帖
m*****e
发帖数: 1506
10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395&do=blog&i
拙作“杨振宁先生与复旦大学物理系教师的座谈”
已有 302 次阅读 2011-8-22 13:24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
复旦大学 杨振宁 杂志发表 物理系 文章
最近在物理杂志发表的“杨振宁先生与复旦大学物理系教师的座谈”是以本人为作者的
文章。它基于杨先生与复旦大学物理系教师的对话。将它转变为一篇文章是一个创作过
程。每一个词、每一个标点都倾注了我们的心血。由于不必细说的种种方面,本文的成
文花费了我们大量的精力。本人学习研读过杨先生很多著作,与杨先生交往多年,也对
物理学史有所熟悉,但为在本文中保持和传达杨先生的风格仍然付出了大量心血。希望
本文能很好地表达杨先生的风格。
我们也很感谢物理杂志的合作。
施郁 (复旦大学物理系教授)
2011.8.22.
附原文如下。这里是html文件的唯一源,转载请注明。
【发表为:施郁,戴越,《物理》8卷(2011年)8期,491-499,特约专稿。本文是学
术文章,使用本文时请注意引用规...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11
这一页是杨绛。里面傅聪的说话总是夹着英文。钱杨“两人相濡以沫63载,共同营造了
最纯净的婚姻”。之后丧女丧夫的杨绛“仿佛大战风车的堂吉诃德,越战越骁勇”:翻
译、写作、整理学术。
杨绛:百年淑子映月泉清
2011年05月30日17:32 南方人物周刊
本刊记者 李乃清 发自北京、上海
(南方人物周刊2011年第17期封面)
“锺书逃走了,我也想逃走,但是逃到哪里去呢?我压根儿不能逃,得留在人世间
,打扫现场,尽我应尽的责任。”
对于悲痛和酸楚,她从不多著一字;潺潺缓缓地道来,举重若轻。
传说中的“南沙沟”,离钓鱼台国宾馆极近,小区门口有人站岗,里面清一色三层
旧式小楼,楼距很宽,中间是静谧的乔木和草坪。
据说,这里几百户人家中,没有封闭阳台也没进行装修的,如今只有这一家。杨绛
拒绝封起阳台:“为了坐在屋里能够看到一片蓝天。”
1977年春,钱锺书一家告别学部办公室的蛰居生活,搬到此处新宅,这也是钱人生
中的最后居所。三十多年来,这是一个略显寂寞的地方,因为主人罕有的孤独;但它也
不断迎来送往,因为主人稀世的分量。
“他们家不是一般的朴素啊!”好几位被访者都向记者感叹,钱杨夫妇捐了...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12
各位女士、各位先生:晚上好!很高兴有机会回母校来做一个演讲。
我今天晚上想讲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正确的认识和评价蒋介石的重要性;第二个
问题,想讲蒋介石日记的情况;第三个问题,讲蒋介石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蒋介石有过好几个重要的头衔:头衔之一是国民党的“总裁”,相当于中共的总书记;
还有一个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的委员长,是国民政府的军事方面的最高统帅。他还是
国民政府的主席,后来是中华民国的第一任总统。所以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里,蒋介
石是集中了党权、军权、政权这三种最高权力于一身的政治地位。对这一个人有两种完
全对立的看法,以前的国民党称呼蒋介石是“中国人的救星”,甚至于说是“世界的救
星”,说他是“千古完人”,就是中国人几千年来,出现的一个非常完美的人物。中共
方面,中共的著名理论家、后来成为“四人帮”骨干的陈伯达,曾经写过一本书叫《人
民公敌蒋介石》。“中国救星”和“人民公敌”这是两个完全极为相反的非常悬殊的印
象。
即使是中国的领袖毛泽东,在不同的时期里,对蒋介石的评价也是天差地隔。比如说,
1938年,中共在延安开六届六中全会,毛泽东在会上有一个报告,在这个报告里毛泽东...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13
杨必——令人扼腕的英才
2011年05月30日17:32 南方人物周刊
本刊记者 李乃清 发自上海、北京
是了,这就是我们的名利场。这里虽然是个热闹去处,却是道德沦亡,说不上有什
么快活。
——《名利场》“开幕以前的几句话”
英国小说《名利场》(Vanity Fair),几乎成了杨必的名片。
这部“罕见的佳译”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至今仍是业界经典译本,著名学者陆谷
孙曾撰文高度评价,“英蕤窈窕,元气淋漓,非文字功力出众,小说文学修养精湛者不
可为。”
而《名利场》背后的杨必,又是怎样一位女性?
吴学昭曾和记者聊过杨必:“她和我姐姐常‘合’(沪语Ge)一起上学,当时我们家
离学校近,她每天放学到我家来,我母亲总让她先吃点心再做功课,她15岁就没了母亲
,能感到一种家庭温暖吧。”因年龄相近、同在上海工部局女中就读,吴家姐妹和杨必
关系颇近。
“杨必好像和姐姐(杨绛)不太像,她比较年轻,也比较时尚,现在叫帅,从前叫
Smart。”吴回忆道,“她长得很漂亮,皮肤雪雪白(沪语);加上她个子高,穿得又时
髦,很讲究上海小姐的派头;她在国际劳工局时,我看到她穿那种黑皮夹克,当时很少
女孩这么...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14
杨必——令人扼腕的英才
2011年05月30日17:32 南方人物周刊
本刊记者 李乃清 发自上海、北京
是了,这就是我们的名利场。这里虽然是个热闹去处,却是道德沦亡,说不上有什
么快活。
——《名利场》“开幕以前的几句话”
英国小说《名利场》(Vanity Fair),几乎成了杨必的名片。
这部“罕见的佳译”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至今仍是业界经典译本,著名学者陆谷
孙曾撰文高度评价,“英蕤窈窕,元气淋漓,非文字功力出众,小说文学修养精湛者不
可为。”
而《名利场》背后的杨必,又是怎样一位女性?
吴学昭曾和记者聊过杨必:“她和我姐姐常‘合’(沪语Ge)一起上学,当时我们家
离学校近,她每天放学到我家来,我母亲总让她先吃点心再做功课,她15岁就没了母亲
,能感到一种家庭温暖吧。”因年龄相近、同在上海工部局女中就读,吴家姐妹和杨必
关系颇近。
“杨必好像和姐姐(杨绛)不太像,她比较年轻,也比较时尚,现在叫帅,从前叫
Smart。”吴回忆道,“她长得很漂亮,皮肤雪雪白(沪语);加上她个子高,穿得又时
髦,很讲究上海小姐的派头;她在国际劳工局时,我看到她穿那种黑皮夹克,当时很少
女孩这么...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1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FDU 讨论区 】
发信人: wh (wh), 信区: FDU
标 题: ”这就是我们的名利场“——记杨必(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Feb 2 22:39:33 2014, 美东)
杨必——令人扼腕的英才
2011年05月30日17:32 南方人物周刊
本刊记者 李乃清 发自上海、北京
是了,这就是我们的名利场。这里虽然是个热闹去处,却是道德沦亡,说不上有什
么快活。
——《名利场》“开幕以前的几句话”
英国小说《名利场》(Vanity Fair),几乎成了杨必的名片。
这部“罕见的佳译”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至今仍是业界经典译本,著名学者陆谷
孙曾撰文高度评价,“英蕤窈窕,元气淋漓,非文字功力出众,小说文学修养精湛者不
可为。”
而《名利场》背后的杨必,又是怎样一位女性?
吴学昭曾和记者聊过杨必:“她和我姐姐常‘合’(沪语Ge)一起上学,当时我们家
离学校近,她每天放学到我家来,我母亲总让她先吃点心再做功课,她15岁就没了母亲
,能感到一种家庭温暖吧。”因年龄相近、同在上海工部局女中就读,吴家姐妹和杨必
关系颇近。
“杨必好像和姐...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16
来自主题: Shandong版 - 董胜今:我来妄议杨振宁先生
董胜今:我来妄议杨振宁先生
送交者: 董胜今 2016年03月24日14:30:20
于 [史地人物] 发送悄悄话
用“妄议”一词,是因为杨先生是个蜚声中外的名科学家,大师级的人物,我和他差着
几个重量级,就是年龄,也小他七八岁。用这这态度写文章,为文可以慎重些。再者杨
先生是出了名的公众人物,属于可以接受公众议论的大箭靶类型,射偏一点不至于产生
问题, 所以妄也不妨。
我产生妄议的近因是我最近无意看到杨瀾对他们夫妇的访谈。本来这些年围绕着杨先生
的议论,主要集中在他和翁帆女士的婚姻上,但这不是我这次妄议的焦点,虽然我也会
触及这个话题。妄议的远因是前段时间对他的非议颇多,而集中表现于一篇讨伐他“不
忠不孝不仁不义”的檄文。该文中的重点是把杨先生和对所谓两弹一星有贡献的钱学森
和邓稼先相比,得出了他不忠的结论;我主要想讨论的这一点。
国人出洋留学古已有之,(指满清,)民国为盛。(当然远不能比当今。)当年留学生
学有所成莫不回国报效,而且都能够一展身手,立功立言立业,当年为数众多的大师级
人物可为佐证,无需列举。因为当时那个国家,那个制度,给了他们大展宏图的天地,
是他们的众望所归。无... 阅读全帖
q*d
发帖数: 22178
17
来自主题: Physics版 - 林晓:结识杨振宁先生在石溪
【八阕】杨振宁的办公室和我在一栋楼, 这一栋实际上是数学系的大楼, 可是第五六
层被理论物理研究所占去了, 而零到二层则被应用数学系所占, 杨先生的办公室是六
零五, 我的是一一九. 第一次和杨先生交谈是在九八年的新教员入校典礼上, 当时杨
先生和我坐一排, 杨先生的旁边是校长薛容女士, 我走过去和杨先生握手, 杨先生很
高兴, 和我交谈了一些关于研究的方向, 并问我认不认识系里的其他几位华裔教授.
随后我们的系主任格林姆也一块加入了谈话.
我们的大楼入口都在地下室, 那里有一个电梯, 三年前刚来石溪时, 常在这里偶然碰
到杨先生, 杨先生很随和, 大家总是亲热的打招呼. 我在石溪的第二学期, 非常巧和
杨先生在对门的教室上课, 而且是在同一时间, 所以每次上课都要碰到他.
杨先生并不知到我是CUSPEA学生, 我也没有告诉他, 因为我知道他和李政道不和, 据
说是先从夫人们开始的. 杨先生是美国氢弹之父泰勒的学生, 并和中国的两弹元勋邓
稼先是好朋友, 那时杨在芝加哥邓在普渡大学相隔很近. 杨先生最近一次访问他的老
师是在李文和事件以后, 据明报报道两人一唱一和对联邦调查局极为不满,
y******n
发帖数: 421
18
杨敬年:生命从百岁开始
来源: 光明日报2013年12月5日13版  发稿时间: 2013-12-05 13:23
他,86岁告别大学讲台,90岁撰写综合性论著《人性谈》,93岁翻译《国富论》,100
岁还在电话里给学生讲哲学课。他,就是南开大学的杨敬年教授。这位已在南开大学任
教65年的经济学家,眼下仍在精确地规划着时间:凌晨3点投入工作,每天累计工作时
间满8个小时。
现年106岁的杨敬年,就是一个生命的奇迹。他说:“我的年龄是100多岁,但在旁
人看来我的生理年龄只有70岁,而我的精神年龄却只有30岁。”
辗转人生路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一个多世纪的坎坷经历,无论是政治压力、社会压力,还是经济压力,杨敬年都从
未消沉。即使面对丧子之痛、病妻卧床,他依旧热爱生活,满怀信心与希望地工作着、
生活着。
1908年,杨敬年出生在湖南汨罗。幼年时,其父杨海宗因与妻子关系不和,一气之
下离家出走,从此杳无音讯。母亲黎蔚霞生下杨敬年1个月后带他住到外祖父家,在他
10岁的时候改嫁他人。当时的中国百业凋敝,乡村生活尤其贫瘠,但曾是清末秀才的外
公十分注重教育,杨敬年4岁开始启蒙,... 阅读全帖
p*****c
发帖数: 20445
1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Biology 讨论区 】
发信人: fenge (大风), 信区: Biology
标 题: 鲁施饶贺邓杨韩王曹:科研小环境建设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Nov 26 11:05:35 2013, 美东)
科研小环境建设 精选
鲁施饶贺邓杨韩王曹:科研小环境建设
求是基金会2013年颁奖典礼的论坛。
地点:清华大学蒙民伟音乐厅
时间:2013年9月28日
发言:鲁白、施一公、饶毅、贺福初、邓宏魁、杨振宁、韩启德、王晓东、曹雪涛
一科研小环境的建设,脱离不了背后的国家大背景。大环境是否容得下小环境的改变甚
至是突变?Panel讨论的第一个课题便是:中国国情。什么是中国国情?如何适应中国
国情?学界如何看待中国科研环境的变迁,如何推动其进步?
鲁白(以下简称“鲁”):第一个请各位思考和讨论的问题是:中国国情,或者中国特
色的问题。在座有很多海外回来的。海外回来的人通常会遇到一个挑战:不懂中国国情
。我自己到清华来之前,有人(我今天就不点名了)给了我三个忠告:第一,不要把美
国那一套拿过来;第二,因为我在企业界待过一阵子,所以企业界那一套,在学术... 阅读全帖
j****u
发帖数: 1413
20
来自主题: USTC版 - 杨承宗教育基金设立
原文请见:http://www.ustcif.org/default.php/content/983/
相关新闻:杨承宗教授百岁华诞举行
http://www.ustcif.org/default.php/content/897/
2010年12月,杨承宗先生百岁华诞庆祝活动筹备组将结余经费36万余元捐赠转交中国科大校友新创基金会,委托设立“杨承宗教育基金”。
2010年9月16日下午,中国科大原副校长杨承宗百岁华诞庆典暨寿宴在北京市文津酒店二楼艺术厅进行。包括何泽慧、吴文俊、徐光宪、郭慕荪等资深院士在内的近400名科教界专家学者和杨承宗先生曾工作过的单位的代表,以及杨先生的学生,欢聚一堂,畅谈杨先生为我国科技教育事业作出的杰出贡献和矢志报国、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崇高品德。中国科大党委书记许武、校长侯建国出席了会议。
主持杨先生百岁华诞庆典活动的筹备小组将结余经费人民币人民币360,918.80元转赠新创基金会。新创基金会将“杨承宗教育基金”作为中国科大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设立的托管基金。根据筹备小组与捐赠方建议,该子基金中25万元用于学院发展,其余11.09188万元用于杨承宗先生今后... 阅读全帖
p******e
发帖数: 897
21
(一)
据多个网页传言,方舟子先生针对刘菊花事件发表微博说:“从现在开始,我将对那
150多个‘海内外学人’及其学生的学位论文也计入揭假范围,以示我没有双重标准。”
那“150多个”中本来应该有我的,因为我曾两次表示愿意签名。我于2月24日收到杨玉
圣先生征集签名的邮件,于25日下午18点47分作了回复,表示“同意签名”。6分钟之
后(18点53分)又给杨玉圣先生发了邮件,内容是:“杨先生:公开信中的‘谩骂’一
词改为‘责骂’或者‘斥责’,可能更好些,更准确一些。刘大生又及。”同意签名的
邮件,杨玉圣没有收到,“又及”却收到了。他复信说:“请刘教授确认:是否愿意在
《公开信》上签名?”我只好再次回信,表示“同意签名”,时间是2月28日10点36分
。为防止被垃圾邮件淹没,我将“刘大生同意签名”七个字放在主题栏里。但是,很遗
憾,杨玉圣先生仍然没有收到,因此,“150多个”中没有刘大生。
(二)
之所以犹豫了一天,没有及时签名,是基于以下三点考虑:
第一,和汪晖、朱学勤、周明生等先生比较,刘菊花的错误不算严重,她没有将抄来的
东西拿去发表、出版,更没有用抄来的东西申请学科带头人。对汪朱周... 阅读全帖
f***e
发帖数: 332
22
科研小环境建设 精选
鲁施饶贺邓杨韩王曹:科研小环境建设
求是基金会2013年颁奖典礼的论坛。
地点:清华大学蒙民伟音乐厅
时间:2013年9月28日
发言:鲁白、施一公、饶毅、贺福初、邓宏魁、杨振宁、韩启德、王晓东、曹雪涛
一科研小环境的建设,脱离不了背后的国家大背景。大环境是否容得下小环境的改变甚
至是突变?Panel讨论的第一个课题便是:中国国情。什么是中国国情?如何适应中国
国情?学界如何看待中国科研环境的变迁,如何推动其进步?
鲁白(以下简称“鲁”):第一个请各位思考和讨论的问题是:中国国情,或者中国特
色的问题。在座有很多海外回来的。海外回来的人通常会遇到一个挑战:不懂中国国情
。我自己到清华来之前,有人(我今天就不点名了)给了我三个忠告:第一,不要把美
国那一套拿过来;第二,因为我在企业界待过一阵子,所以企业界那一套,在学术界行
不通;第三,清华是清华,得按清华的规矩办事。我想请各位根据自己的情况,谈一谈
怎么叫做适应中国的国情。在这样一个挑战面前,各位是怎样发挥自己的才能,对改革
和培养人才有所推动。首先有请施一公教授。
施一公(以下简称“施”):劝鲁白的那个人是我。... 阅读全帖
B*******a
发帖数: 452
23
我之所以喜欢上杨宝森先生的艺术,主要是因为啸师(指奚啸伯先生---编者)的指
引。这是四十年代的话。我曾经看了杨先生和王泉奎、周素英合演的一出<<大. 探. 二
>>,我感觉不甚清晰,啸师告我:"你还不太懂戏,对杨先生的东西应当好好琢磨琢磨。
你什么时候听出点意思来了,就进步了。"
以后,我果然认识到杨先生的了不起,再与啸师谈起,师问:"你觉得我与杨先生
的玩艺儿有什么同异?"我说:"杨先生太不灵动,没您的'过瘾' 。"啸师马上严正地纠
正我的说法:"既然对戏要进行研究,就不要只'钻'一门,而应当广泛比较研究,都要
吸收。你说他不过瘾,恰恰错了。应该说宝森的'过瘾'谭先生的'痛快' ,马先生的'潇
洒' ,我都不及,你可千万不要只是执着一家,应当都学。我始终没放弃向他们各位学
习,你更应该好好地去学。"
1957年前半年,杨奚二大家在东来顺的"一会"虽实现了,但未得畅谈,而再会的"
再" 字竟成了"诀"字。我记得啸师接到杨先生信后的喜悦之情,也记得即将赴约的兴奋
之况,也记得"一会"归来后,既有与诸友得会的愉快,又有希望在前,依然兴致勃勃。
不料又接到暂时不

发帖数: 1
24
来自主题: Physics版 - 杨振宁先生的大师风范
2014年11月,我在华夏文库上登了一篇文章《李政道教授的开明》,明确呼吁: “希
望李政道教授,杨振宁教授和丁肇中教授吸取美国建造超高能对撞机的教训,提醒中国
避免重蹈覆辙,不要支持高能所筹建大型加速器的计划。”
最近从凤凰网读到一篇原载于9月6日澎拜新闻网上的报道,说:“9月4日,著名物理学
家杨振宁在《知识分子》发文,反对中国开始建造大型对撞机。次日,同在《知识分子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王贻芳刊文回应,一一反驳杨振宁的反对理由。”
杨振宁的主要理由有三:1)造价过高;2)利小于弊;3)解决不了科学难题,因而不
值得。
杨振宁认为,根据以往各国建造对撞机的经验,比如美国中止了的SSC项目,浪费了30
亿美元;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现运行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HC耗资100亿美元,对撞
机的建造成本是无底洞。他预估,中科院高能所建议的超大对撞机预算将高于200亿美
元(1335亿人民币)。杨振宁认为,对撞机的项目必将挤压其他基础科学的经费。
关于利弊问题,杨振宁教授认为,高能物理的突破之前没有、今后也无法在短中期内给
人类生活带来益处,反而会对解决国内的民生问题不利。
...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8912
25
话说红一方面军正在整编之时,毛泽东忽然接到中共中央负责人李立三的命令,要毛泽
东率红一军团进攻南昌,彭德怀率红三军团进攻长沙,夺取两市后,两个军团会师武汉
。接到命令后,毛泽东暗暗叫苦,瞎指挥又来了。前年湖南省委派杨开明、杜修经来瞎
指挥,导致红四军湘南八月失败。经一年多的努力,好不容易弄出这样一个局面出来,
李立三又来瞎指挥,要红军进攻南昌和长沙。南昌和长沙是赣湘两省省会,是敌人重点
设防的城市,以红军现有的装备和兵力攻击这两个城市,无异于使红军毁灭在坚城之下
。但这是李立三的命令,不去,就是违抗上级命令,这是中国共产党的铁的纪律绝对不
容许的。特别使毛泽东感到为难的是,李立三还专门派了特使来江西兴国督战。
对于李立三,毛泽东并不陌生。五四前夕,在湖南一师读书的毛泽东受《新青年》
杂志的影响,以“二十八画生”的名义起草了征友广告,张贴在长沙各大中学校的门口
,准备组建新民学会。广告贴出后,第一个跑来响应的就是李立三。风云际会,没想到
时代的浪潮把他推到了中央负责人的高位上。由于瞿秋白、周恩来这时均已奉令去了莫
斯科,李立三实际上成了中央最高负责人。
第二天,也就是19...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2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od_CHN_Hist 讨论区 】
发信人: zhonghangyue (中行说), 信区: Mod_CHN_Hist
标 题: 新华社老记者杨继绳强文:《环球时报》这是高级黑——读《环球时报》文章有感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Mar 18 14:09:46 2016, 美东)
2月17日,《环球时报》发表了单仁平的文章,题目是《对西方奖项多一些心眼不过分
》,话题从我退休前的单位“不允许”我前往美国领奖引起。应该说,这篇文章语调总
体是平和的,文章的题目我不仅同意,而且一直是这样做的。对来自国外的奖项,能不
能接受,我一直是多了“一些心眼”的。不管授奖机构出于什么目的,出于中国人的礼
貌,我必须以诚相待。但是,有个几个奖项我还是婉拒了,因为授奖者和中国现政府关
系有点紧张,如果接受他们的奖项,可能会危及我的安全,会影响我的正常生活。我毕
竟是一个普通人,要食人间烟火。
单仁平是《环球时报》评论员的常用笔名,其言论代表这家报纸的立场。我不习惯对虚
拟名字说话,还是直对《环球时报》更好些。感谢《环球时报》的提醒,但我有话要说。
一,《环球时报》说,...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27
2月17日,《环球时报》发表了单仁平的文章,题目是《对西方奖项多一些心眼不过分
》,话题从我退休前的单位“不允许”我前往美国领奖引起。应该说,这篇文章语调总
体是平和的,文章的题目我不仅同意,而且一直是这样做的。对来自国外的奖项,能不
能接受,我一直是多了“一些心眼”的。不管授奖机构出于什么目的,出于中国人的礼
貌,我必须以诚相待。但是,有个几个奖项我还是婉拒了,因为授奖者和中国现政府关
系有点紧张,如果接受他们的奖项,可能会危及我的安全,会影响我的正常生活。我毕
竟是一个普通人,要食人间烟火。
单仁平是《环球时报》评论员的常用笔名,其言论代表这家报纸的立场。我不习惯对虚
拟名字说话,还是直对《环球时报》更好些。感谢《环球时报》的提醒,但我有话要说。
一,《环球时报》说,“西方主流媒体近日把《墓碑》一书的作者杨继绳作为谈论中国
的新焦点之一。”
这未免夸大其辞!当前世界媒体的焦点是朝鲜问题、叙利亚问题,有关中国的是南海问
题,我一个76岁的文弱老翁,怎能是“焦点”?!《环球时报》将几家外国报纸夸大为
“西方主流媒体”;将“不允许”我到美国领奖的些许报道,夸张成对我个人是“谈论
焦点”!... 阅读全帖
J*******3
发帖数: 1651
28
李德曼,真是正人君子啊——吴健雄先生应获诺贝尔吗?
信源:人民网|编辑:2008-11-04|
最近,杨振宁先生在东南大学的演讲时说:对吴健雄先生没获诺贝尔物理奖感到很不
理解,云云。
虽然不才早已不关心杨先生的任何新闻和言行,但,偶然不小心看到杨先生的这个新闻
标题,我很不理解:杨先生难道记忆力完全衰退了?还是想博个东道主高兴,居然不顾
史实,放出这样煽情的言论。如果没人站起来反驳一下,又不知会有多少人兴奋莫名。
况且,有关宇称破坏实验,还有一断“秘密”故事,迄今几乎没有看见有中文记录,个
中原委,就只有天晓得了。
吴健雄先生能不能得奖,按说杨先生应该是最清楚的:吴先生的实验方案,是李杨提出
,吴先生实施的,技术上有一点难度,但没有什么创新。这是早已公开明确了的。说句
玩笑话,要是当年吴先生当真跟李杨二位分了奖,那么,最先打得不可开交的可能就是
杨先生呢!哪里会等到后来跟李先生撕破脸。如今,时过境迁,这话又可以像烙烧饼一
样翻个面说了,嘿嘿。
而且,这宇称实验,为了排名的事,几位合作的人搞得很不开心。这是大家比较避讳的
故事。近来读闲书,居然发现还有一件更不为华人知道的故事:
吴氏实
f*******d
发帖数: 339
29
著名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杨立铭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03
年1月12日上午6时在北京逝世,享年84岁。
杨立铭先生1919年2月生于江苏溧水。1942年毕业于原中央大学机械系;1945年经过
考试公费赴英国留学;1946年到英国爱丁堡大学师从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玻
恩教授攻读理论物理;1948年取得爱丁堡大学理论物理博士学位,并在该校从事博士后
研究工作。在英国期间,杨先生在量子力学基本问题、液体的统计理论和原子核幻数的
理论等方面的研究做出了卓越贡献。1951年杨立铭先生满怀建设新中国的热情,回到祖
国,到清华大学物理系任副教授,1952年院系调整到北京大学物理系,先后任北京大学
物理系副教授、教授、博士导师及中国核物理学会理事长。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回国以来,杨先生根据科学发展情况和国家的需求,转向原子核理论的研究。他是
我国原子核理论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四十余年来,杨先生始终坚持在国际原子
核理论研究的第一线,在发展原子核的多重散射理论、原子核的多体模型、原子核集体
运动的微观理论、原子核的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以及
w*******e
发帖数: 15912
30
杨振宁先生为什么不鼓励年青人学粒子物理?
发表于 2016 年 09 月 17 日 由 王令隽
王令隽 2016年9月
我在博文《谈谈丘成桐与杨振宁之争》中,提到了一段逸事:“三十多年前我
刚来美国念书的时候,一位研究生院的学长(高能所的研究生)来信征求我的意见。他
不知道是应该跟着杨振宁先生研究磁单极呢,还是跟另一位老师 研究Ising模型。我非
常明确地告诉他不要搞磁单极,磁单极绝无出路。这位学长同时也告诉我说,杨振宁先
生并不鼓励学生们学基本粒子。”博文发出后,立即收到了一位网友王玮先生的评论:
王令隽先生:您好!一直拜读您的文章, 并珍藏了您的文集。 在这里我想给你提供另
一个例子: 杨振宁先生劝导粒子物理博士转换研究领域的史实。目前拓扑绝缘体理论
的领军人物, 复旦大学学长,斯坦福大学的张首晟教授在他的回忆文章中, 谈到当初
他的导师杨振宁教授对他研究方向的建议。你可以作为参考。 我把文章的链接也拷贝
在这里。王玮《石溪忆旧——张首晟回忆杨振宁》2013-10-14
http://liuqiankktt.blog.163.com/blog/static/1... 阅读全帖
h*p
发帖数: 16
31
来自主题: TongJi版 - 醒来吧,方先生!
方先生的话可能重些,可能调查不全面。 但解放报的一正,方先生的一反,不知道那个
做的调查更多,我想人看皆知吧?也没有看到同济大学或杨先生出来更正吧? 其实你这
通篇才真正是人身攻击, 应该跟方先生好好学学吧。你仔细再看看吧,方先生的文章里

那一点不是事实?
中国像方舟子这种打假得人不是太多了,是太少了。 也许在同济大学和杨先生看到解放
军报的报道正在得意自满的时候,有方舟子先生给那通篇是假的文章这当头一棒,同济大
学和杨先生才睁眼看看事实,做点实事。
我个人看法,杨先生的研究水平的确还算不上大师级,至于能不能做那个院长,那要看
同济大学找的是什莫样子的院长了。




























c****x
发帖数: 6601
32
http://www.guancha.cn/Science/2016_09_04_373357.shtml
2012年以来,中国物理学界以及一些关心科学发展的民间人士,激烈争论是否要花费数
百亿甚至上千亿,建立超级对撞机。现有最大对撞机是欧洲的LHC,2012年发现了希格
斯例子。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提出的超级对撞机,规模将远超LHC,支持方包括
著名数学家、菲尔茨奖获得者、哈佛大学教授丘成桐以及超弦理论权威、菲尔茨奖得主
威滕(Edward Witten)等。
观察者网多次关注超级对撞机的争论,刊发了《游说中国建超级对撞机 是美国的战略
忽悠吗》《大型强子对撞机并未发现新粒子 中国还要建对撞机吗?》《丘成桐、王孟
源激辩:中国要不要建设下一代高能对撞机》等文章。
由于丘成桐与王孟源近日的辩论中,涉及到了当代最重要的物理学家之一、1957年第一
位华人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教授,杨教授9月4日授权科普公众号“知识分子”公布他的
意见。
中国今天不宜建造超大对撞机
杨振宁
8月29日微信公众号《老顾谈几何》中有一篇文章,题目是《丘成桐:关于中国建设高
能对撞机的几点意见并回答媒体的问题》...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33
在反思新疆事件出现的原因时,新华社副总编辑、《参考新闻》编辑部主任、高级记者夏林这样说道:中国的社会结构现在还处于不稳定状态。不能维持稳定生活的人占了社会的多数。理想的社会应该是纺锥形的社会,中产阶级占多数。现在我们的社会是金字塔形的,底层人数是最多的。如果中产阶级、生活稳定的人们占多数的话,他们一定最不希望自己现在稳定的生活被破坏,因此也会积极主动的维护稳定的局面。
夏林说:“7.5”事件被评论为“新疆这块和田玉上出现了不可弥补的裂痕”。因为在当时的环境下大量发布真实照片,只会进一步激化民族矛盾,导致全国汉族对维族的围攻,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新华社只能选择把事实报道出去的最小限度对外发表,并刻意淡化7月7日发生的第二波冲突的重要意义。这也就是所谓 “7.5之后,没有7.7”。实际上,当时全国27个省级行政区的防暴警察都被抽调派往新疆维持秩序。
自由亚洲电台报导:就“7.5”事件出现虐杀情况,乌鲁木齐杨先生表示,他没有听过有裸尸及小孩头颅挂街上,但他们附近有汉族人被杀后腹部剖开,内脏流出,他认为“7.5”当天有人被虐杀。他说:用棍打、用石头砸、用刀砍,反正都打头部,打的全是头部,有些被...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162
34
“我是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我的一切都是人民给的,我要把自己的一切回报给党和人
民。”
———杨恩泽语兼作题记
新华网天津频道9月9日电 近日,一封群众来信反映,天津大学87岁高龄的退
休老教授杨恩泽一生简朴,身患癌症,却拿出所有积蓄捐资30余万元,在广东省饶平
县所城镇中心小学建起了一座科学楼。天津市委宣传部领导批示,要深入了解杨恩泽同
志的事迹,结合正在进行的学习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活动进行宣传。
是怎样的动力使得如此高龄的老教授倾其一生积蓄捐资助教?在捐资助学的背后,
还有怎样鲜为人知的故事?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到天津大学采访。通过周围人和他本
人的讲述,我们走进了杨老师丰富而崇高的精神世界。
初次见到杨老师是在他的实验室。面前的杨老师清癯硬朗,精神矍铄,身着上世纪
七八十年代流行的的确良短袖衬衣和已经有些褪色的灰色西式短裤,异常简朴。学生们
讲,虽然是暑假,杨先生每天仍准时到实验室,几十年来,这已成为先生的一种习惯。
而杨老师自己说,他喜欢和学生们在一起,工作是他最大的人生乐趣。
1919年,杨恩泽出生在旧中国的战乱年代,祖国和人民的苦难激励
x***n
发帖数: 5127
35
钱云会、国安部暗杀与新加坡模式
作者: 杨恒均 | 2011年01月04日 00:27 | 栏目: 思想解放
http://yanghengjun.blshe.com/post/9792/632426
这次到新加坡来实地了解普通民众对新加坡模式的感受。以前也来过几次,但都没有机
会同新加坡人深入交谈,去年底集中时间研究了一番“新加坡模式”后,计划了这次新
加坡实地考察之旅。
在几天时间里,我同十位各行各业新加坡当地人(包括三位出租车司机)进行了长达11
个小时的对话,获得了从书本上很难得到的第一手感性认识。
由于时间安排异常紧凑,我暂时把其它的一些事放下了,一天也就上网一个多小时。偏
偏这期间,发生了钱云会被大卡车碾死的事。大陆一些新闻网站上还出现了在西方媒体
一般会回避的一张残忍得让人想吐的照片:一个弱小的身躯在庞大的车轮下身首异处…
…给我的新加坡之旅罩上了浓重的阴影。那几天,无论是打开邮件、博客还是微博,第
一个出现的总是“钱云会”三个字,有不少网友请求我发表意见与评论,两天不到,这
些请求变成要求,接下来又变成督促,语气一次比一次激烈,最后有个别网友开始指责
我“漠不关心”,对... 阅读全帖
c*****t
发帖数: 520
36
杨振宁先生何时回国,都不仅仅是他自身的选择问题了。
好像很多人都真的不知道,或者装作不知道,杨先生和他的原配杜致礼女士结婚时,他
的岳父杜聿明还是新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战犯呢。杜聿明可是在杨先生得到诺贝尔
奖之后才被特赦的。
s******n
发帖数: 518
37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饿死三千万就是杨继绳造谣
1.《墓碑》说四川省涪陵专区三年困难时期“死了350万人”,我们经过查证1953年和
1964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后,指出《墓碑》的这一说法是非常荒谬的。对于我们的这一
揭露,杨先生《谣言》一文在对一些枝节问题进行了无理纠缠后不得不承认,“这个例
子中死亡比例这么高确实不同寻常。孙先生提出质疑是可以理解的”,“我也愿意更改
书上的这个例子”。这样,尽管是很不情愿和十分的遮遮掩掩,但是杨先生毕竟已经承
认了错误,并且答应“愿意更改”。
在那个历史时期,我国一个专区级别的行政单位也就只有几百万人。一个只有几百万人
的专区居然饿死了350万人,这是根本不可能的
m******e
发帖数: 481
38
zt: 杨利伟出差前的夫妻对话
文章来源: ultraplex 于 2003-10-17 2:32:00
杨先生出差前的夫妻对话
杨:亲爱的,明天一早我要出差
杨嫂:噢,到哪里出差?
杨:一个遥远的地方
杨嫂:很远吗?有多远?
杨:近点的二百公里,远点的有三百公里吧
杨嫂:多给你带点衣服吧
杨:不用,单位特意给我做了新衣服,全套的
杨嫂:你出国呀,是哪个国家?
杨:哪个都不是
杨嫂:多带点钱吧
杨:用不着花钱
杨嫂:和同事开车去?
杨:不是,就我一个人,坐船去
杨嫂(疑惑):你到底去哪里出差?
杨:秘密,现在还不能说
杨嫂:告诉我哪边总行吧,东西南北哪个方向?
杨:都不是
杨嫂:事儿多吗?会不会很累、很辛苦?
杨:不会,就在船上躺着,有时侯往下看看,其他的也没什么事儿
杨嫂:会不会很寂寞?
杨:不会,很多人看着我呢
杨嫂:自己路上小心点
杨:这由不得我
杨嫂:你什么时候回来?
杨:后天一早
杨嫂:到哪里去接你呀?
杨:草原
杨嫂(忍无可忍):杨利伟,你到底要去哪里?去干什么?
杨:地球人都知道!
M*****c
发帖数: 3306
39
那天我的一个堂uncle从耶鲁大学来princeton开会,邀我一起用早餐,我答应了,后来
他又给我打电话说杨福家先生耶想跟他一起吃早饭,问我介意不介意,我当然不会介意
了。
后面我的uncle介绍我的时候说我是同济毕业的,杨先生马上说哦是吗,你们同济最近
发展很不错啊,我说啊我怎么没有看出来,他说你想想看你们的校庆连总理都去了,这
以前有过吗?我说好像是没有,但心里想以前老江还去过北大呢,他说这说明是重视,
问题是他说总理的谈话都专门针对同济的,这很了不起。然后要我的名片我刚好没有带
,他说这样吧,我给你我的名片,你到时候给我一个email,我把总理的谈话录像发给
你,只是后来我自己回来以后忙着公司的事情,又忙着对付中国的上司(前天终于还是
忍不住吵翻了),所以到现在也没联系,我到时候要一份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想办法传
给大家。
另外联系到前任校长发展壮大了同济的汽车学院,后面升任科技部长,现在的校长来自
于同济急于想发展的学科方向,不能说政府对同济不重视。
作为同济的校友,我想还是一方面大家得团结起来,这不是喊口号,可以多组织一些校
友聚会,这样一方面也是扩大自己在美国的人脉,以后说
z**********e
发帖数: 22064
4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zhonghangyue (中行说),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杨继绳为哈佛领奖准备的答谢词今日发布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Mar 12 15:22:25 2016, 美东)
March 11, 2016
杨继绳先生本应于3月10日晚(美国东部时间)在哈佛大学领取尼曼学会(Nieman
Fellows)授予的“莱昂斯新闻良知与正义奖”(Louis M. Lyons Award for
Conscience and Integrity in Journalism),因未获准前往,原准备的答谢词未能在
现场发表,今日为纽约时报加按语披露。下面是杨先生讲稿的原文。编者,2016年3月
11日。
答谢词
感谢评委会将2016年度的新闻良知与正义奖授给我。良知与正义这两个词的份量很重,
加在我身上我承受不起。我只能当作对我的激励和鞭策。
尼曼人都是杰出的记者。我是很热爱记者这个职业的。我在这个岗位上摔打四十多年,
据我的体验和观察,我是这样评价记者这个职业的:
这是一个卑鄙的职业,这个职业可以混淆是非,颠...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41
杨受成(资料图)
为了推销最近推出的自传《争气》,英皇老板杨受成大爆自己私隐以及香港娱乐圈的内幕八卦,连自己当年与女星开房被前妻抓奸在床的轶事都毫无保留。不过却搞到满城风雨,谁是开房女主角“花花”,引起全城竞猜,上世纪70年代一班电视圈花旦都成为嫌疑人,其中当时被誉为TVB“镇台之宝”的汪明荃、李司棋和黄淑仪三位当家花旦都胜在有“不符之处”得以洗脱嫌疑。
“花花”特征:
●“丽的”电视花旦,拍过不少古装片
●现在已婚
●有个女儿,现在也在娱乐圈
据《争气》记载,开房事件发生于上世纪70年代。当时杨受成已有一段婚姻,第一任妻子为任曼玲;但杨不时与“富二代”、贵公子夜蒲。有一晚,与“丽新”集团大公子林建名等新晋富豪开Party,而每月聚会亦规定要带同女伴。由于当时杨受成身边女伴现在已嫁为人妻,为免翻旧账,所以于自传中只以“花花”代称。
“花花”于上世纪70年代加入电视台,拍过不少古装片,当时为上位花旦;曾于上世纪70年代、80年代活跃于电视圈。“花花”其后结婚生子息影后复出,不过其女儿遗传了演艺细胞,一心在娱乐圈发展,可惜发展平平。杨受成在自传中透露,去九龙塘开房当晚饮得大醉,由“花花”做... 阅读全帖
D****e
发帖数: 2283
42
来自主题: Joke版 - 杨82真是负责任的男人
比现在那些小年轻强多了
杨振宁:我和翁帆不宜要孩子
重庆青年报 10-09 12:19 2501评论
杨振宁与翁帆
2004年12月24日,82岁的杨振宁与28岁的翁帆登记结婚。
奇怪的是,国内各大媒体均难得一致地对此事保持了较为严肃的报道角度,甚至连李敖
也收起毒舌表示:“ 很正常,这是任何一个82岁男人的愿望。”
然而,人世间蜚短流长从未止息,甚至连严肃如路透社,也把这条消息放在了odd的分
类之下。
odd在此处的意思,是奇闻轶事。自那时起,种种非议,至今未息。
“三四十年后,大家一定会认为这是罗曼史。”此后接受采访时,被要求定义自己与翁
帆婚恋的杨振宁这么说,包括在央视《面对面》中面对镜头时。
如今,十年已经过去,两人锡婚纪念日将近,杨振宁已满92岁(10月1日),重庆青年
报记者为您厘清“杨帆恋”现状。
“我们不宜要孩子”
时至今日,人们似默认了此事,却仍会因任何风吹草动竖起耳朵。
比如,“ 翁帆怀孕”就像“金庸离世”、“余秋雨离婚”一样,必然会在某些日子甚
嚣尘上,直到当事人出来辟谣。
网友调侃,如消息为真,杨家已有婴幼儿足球队一支可供调遣。
杨振宁好友、《规范与对称之美...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43
为了推销最近推出的自传《争气》,英皇老板杨受成大爆自己私隐以及香港娱乐圈的内幕八卦,连自己当年与女星开房被前妻抓奸在床的轶事都毫无保留。不过却搞到满城风雨,谁是开房女主角“花花”,引起全城竞猜,上世纪70年代一班电视圈花旦都成为嫌疑人,其中当时被誉为TVB“镇台之宝”的汪明荃、李司棋和黄淑仪三位当家花旦都胜在有“不符之处”得以洗脱嫌疑。
“花花”特征:
●“丽的”电视花旦,拍过不少古装片
●现在已婚
●有个女儿,现在也在娱乐圈
据《争气》记载,开房事件发生于上世纪70年代。当时杨受成已有一段婚姻,第一任妻子为任曼玲;但杨不时与“富二代”、贵公子夜蒲。有一晚,与“丽新”集团大公子林建名等新晋富豪开Party,而每月聚会亦规定要带同女伴。由于当时杨受成身边女伴现在已嫁为人妻,为免翻旧账,所以于自传中只以“花花”代称。
“花花”于上世纪70年代加入电视台,拍过不少古装片,当时为上位花旦;曾于上世纪70年代、80年代活跃于电视圈。“花花”其后结婚生子息影后复出,不过其女儿遗传了演艺细胞,一心在娱乐圈发展,可惜发展平平。杨受成在自传中透露,去九龙塘开房当晚饮得大醉,由“花花”做司机,在车上“花花...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44
March 11, 2016
杨继绳先生本应于3月10日晚(美国东部时间)在哈佛大学领取尼曼学会(Nieman
Fellows)授予的“莱昂斯新闻良知与正义奖”(Louis M. Lyons Award for
Conscience and Integrity in Journalism),因未获准前往,原准备的答谢词未能在
现场发表,今日为纽约时报加按语披露。下面是杨先生讲稿的原文。编者,2016年3月
11日。
答谢词
感谢评委会将2016年度的新闻良知与正义奖授给我。良知与正义这两个词的份量很重,
加在我身上我承受不起。我只能当作对我的激励和鞭策。
尼曼人都是杰出的记者。我是很热爱记者这个职业的。我在这个岗位上摔打四十多年,
据我的体验和观察,我是这样评价记者这个职业的:
这是一个卑鄙的职业,这个职业可以混淆是非,颠倒黑白,制造弥天大谎,欺骗亿万受
众;这是一个崇高的职业,这个职业可以针砭时弊、揭露黑暗、鞭挞邪恶、为民请命,
担起社会良心的重责。
这是一个平庸的职业,回避矛盾,不问是非,明哲保身,甘当权势的喉舌;这是一个神
圣的职业,胸怀天下,思虑千载,批评时政,监督政府,沟通社... 阅读全帖
C********1
发帖数: 5281
45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杨和温拥有使用权,没有产权
本报记者曾伟报道 三座乳白色的小楼在清华大学胜因园郁郁葱葱的绿树中等待着它们
的主人。昨天,记者前往清华大学专为杨振宁教授等三位世界级科学大师建造的新居“
探秘”时看到,目前,供杨振宁先生使用的新居已建成竣工,其他两栋小楼也已在进行
最后的扫尾工作。
没有飞檐挑壁,没有豪华的外墙面装饰,一水儿乳白色的石灰外墙面,一米多高的
矮围墙,外面看上去,三栋别墅小楼出人意料地朴素大方。在杨先生的新居里,记者看
到,一个三四十平方米的小院已铺好草坪,几株文竹、开着花的月季和一棵鹤立鸡群的
玉兰树点缀其间,让整个小院生趣盎然。 小楼坐北朝南,一层是客厅、厨房和车库,
二层是几间卧室,一层正对着院子的是一个四十多平方米的客厅,厅里已经摆上了沙发
,墙上的国画、窗边立着的镀铜仙鹤以及客厅一角古色古香的小摆设,衬着古铜色的木
地板,书香之气在屋里流动。一间书房,建在庭院的中间,通过装上双层玻璃的走廊与
客厅相连,今后,这里将是大师读书和思考的地方。
值得一提的是,三座小楼均装有电梯小轮椅滑道,工作人员介绍,考虑到大师们年
岁已高,这些设施是专为方便以后轮椅进出设计的。另外,在三栋新居的院墙上,还装
有监控...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6
我觉得哈,如果杨先生能够过初选,那么我不会选他,因为政治观念与我的不合。
但是杨先生应该不会过初选,我会选择在初选过程中支持他给他捐款甚至发动民主党朋
友给他投票。
因为华人发声总是好事,就当凑个热闹。
a**********t
发帖数: 9684
47
居然这个版还有这么多人把卫慧、安妮宝贝和杨先生相提并论
居然还有人认为安妮宝贝的文笔比杨先生好的
真是长见识了
p**********3
发帖数: 307
48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评价下杨绛先生9句流行甚广的话
没有时间一一去查,仅凭感觉,觉得这9句,除了第九句的前两句是杨先生翻译外,其
他都不象似杨先生说的。都象假的
m****a
发帖数: 2216
49
来自主题: Mainland版 - 也说几句杨先生
现在知道宇称不仅可以不对称,还可以很不对称。。。呵呵
以前看了李政道关于他和杨个人恩怨的回顾,感觉大家都是
性情中人,一样要争名争利,其实也没什么。科学家的贡献
就在科学,没有成为社会规范和道德楷模的义务。
在国内有一次跟导师出去开会,聚餐时杨说要和学生坐一起
吃,就到了我们这一桌。边吃边谈,突然有个女学生拿着笔
和本子走过来,对杨说很崇拜他云云希望能签个名。杨说现
在我们正在吃饭,你能不能等会儿?说完便继续原来的话题
把可怜的小女生晾在一边。当时想签名不就是画一下么,要
占多少时间,人家等你吃完顿饭,浪费的不也是时间么。现
在看来还是那个女生不够漂亮。。。
杨还是很负责的,几十年的清誉不要了也要给别人一个名份
我觉得要打打趣也没什么,公众人物么,不是教育大众,就
是来娱乐大众的。但咬牙切齿地痛骂就不能理解了。大家可
以翻翻历史,好多偶像都是差不多也。:)

发帖数: 1
50
不要误会,只是有些震惊,分享一下。李先生和杨先生谁对谁错谁也说不清楚,而且两
位先生的争执对中国科学界的负面影响非常大,兹事体大不妄加评论。只是隐隐的感觉
到,这封信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奇特的地方,总感觉中国人不管年龄大小,似乎
永远都很在乎谁是(在老师心目中)number one。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