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朦胧诗
1 2 3 4 5 6 7 下页 末页 (共7页)
o***s
发帖数: 42149
1
虽然里约奥运会已闭幕逾20天,但明星选手们的关注度却丝毫未减,张继科、马龙、孙杨、傅园慧等人都是热搜常客。
上月末,里约奥运会内地奥运精英代表团一行64人访问香港、澳门,除所有金牌运动员外,羽坛名将林丹、泳坛新秀傅园慧以及创造亚洲田径历史的百米飞人苏炳添也在其中。
在结束了访问行程后,明星选手们分散开来各忙各的,但他们卷起的风潮仍在蔓延。
中国女排的动向自然备受球迷关注。在数不清的采访之余,本月5日,郎平指导率女排走进清华、北大,为莘莘学子们带来了特殊的“开学第一课”。之后姑娘们陆续返回家乡,均受到了球迷们的热烈欢迎。
教师节当天,郎平走上母校北京师范大学的讲台,向现场近3000名老师和学生分享了女排训练以及夺冠背后的故事。她还透露,北师大女子排球队将在不远的未来成立。
连续两届奥运会摘金,作为中国泳军当之无愧的一哥,可想而知孙杨近来行程排得有多满。除了真人秀节目、交流活动和采访外,孙杨日前还回到苏州大学上课,继续完成他的研究生学业。百忙之中,孙杨抽空去看了牙齿,矫牙这件拖了许久的大事儿终于有了眉目。
就在上周末,孙杨还与NBA球星麦蒂、比卢普斯、慈世平、马布里,以及吴亦凡、萧敬腾等明... 阅读全帖
l*******1
发帖数: 16217
2
潘驴邓小闲,写朦胧诗是属于闲,要全面发展
“潘、驴、邓、小、闲”,是王婆为西门庆总结的“泡妞秘笈”五字箴言。这意思很明
白:第一,要潘安的貌;第二,要驴大行货;第三,要邓通般有钱;第四,要青春小少
,就要绵里针一般软款忍耐;第五,要闲工夫。具备这五项条件,才有本钱找美眉,
j*********n
发帖数: 126
3
来自主题: Poetry版 - <<锦瑟>>题外:朦胧诗
今人谈诗,常将李商隐当作朦胧诗的鼻祖,自然,
以“朦胧之美”来形容小李的许多诗,尤其是那
些无题或近似无题的作品,是没有错的。除我前
文所谈“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外,
我也深喜其他如“一春梦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
满旗”等。不过细想起来,李的朦胧还是有其特
点的。其所写情事虽难以析出,但所写景境却分
明得很,如上举两联。而如今太多的所谓“朦胧
诗”,却“蒙”得我既“聋”且盲而哑:既不知
其所写何景何事,亦不明其欲抒何义何情,更不
用提捕捉其脉络了。
j*****x
发帖数: 18139
4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快乐男声也还好啦
特意去找了一下,应该看到你说的那个评论了,
必须严肃地说,那个不是我写的,我没那么二,呵呵
他的观点我同意一半吧,毕竟他也不同意陈的看法,还说了朦胧诗,
但是我不同意的也不少,至少把郑钧划入其中,我是反对的。
关于民谣跟朦胧诗的关系,我不得不遗憾地多说一句,这个不是我的,同样应该也不是
那个评论者的
自90年代民谣再次兴起时就有这种说法了。
如果民谣听的够多,至少应该知道高胖子一直是这事宣传者,叶蓓唱的白衣飘飘的年代
就是纪念顾城的,是三首纪念组曲中的第一首。后来的民谣歌手中持这种观点的人不在
少数,周云蓬 李志也都提到过,一点都不新鲜,连刘二近期都有被归化的趋势了。我
只是举双手赞成这种观点而已。
口音这个问题你原来是认真的
我还以为你是开玩笑,我是这么想,
第一。陈自己也会说国语,赵雷地方口音并不重,个别听不清可能会有,说因为口音理
解不了他唱的什么我觉得不太可能
第二。来大陆做评委的非大陆评委不少了,连香港的听没问题,台湾的阿妹 陶子没问
题,陈有问题,我还是觉得不可能。
ok,就算是他听不懂,那他评论时说的话就要改一改了,这个歌手唱的我听不清,没明
白说了啥,而不是你的内容应该... 阅读全帖
l*r
发帖数: 79569
5
来自主题: Translation版 - 如今的翻译不可尽信(转载)
如今的翻译不可尽信
江枫 吴亮
吴亮 1988年我们在北戴河第一次见面,你还记得那个夏天吗?20年过去了,你依然精
神饱满……我还保存着一张我们的合影,在山海关城墙上,是叶廷芳给我们拍的,背后
是大海。
江枫 那个夏天确实是个值得怀念的一个夏天。北戴河之会,实际上也是一次暑期讲习
班之类的聚会。当时的汤一介、乐黛云,谢冕、陈素琰,任洪渊夫妇、现在回想起来,
都还称得上风华正茂。二十多年,就那么快到无情地成为过去,山海关古城墙上合影,
我自然记得,那是万里长城延伸入海的“老龙头”。
吴亮 在你的私人照相簿中我看到了一些熟悉的面孔,也看到了一些陌生的面孔,他们
都是这个时代的见证:艾青、韩素英、萧乾、谢冕、顾城、黄华、邓颖超、臧克家、杨
成武……看来你是一个喜欢保留照片的人,特别是,你年轻时的照片,那么英姿勃发,
风流倜傥,你是一个自恋的人吗?据说诗人都比较自恋。
江枫 艾青和臧克家代表着一个诗歌时代,艾青是我在这个世界上唯一一位素未谋面而
登门求见的偶像性人物,他本来也许可以成为当代的李白,但是他做不到天子唤来不上
船,不得不一而再地作违心的检讨;臧克家,是诗人任彦芳引见的,他本来也许可... 阅读全帖
j******n
发帖数: 21641
6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宋尚诗:喜欢鲁迅的四个理由
最近翻北大文学教材当代部分发现重点谈了王贾陈(忠实)三位
我很好奇,后来发现他们另外编了一本更广的,目录如下,可以看出王朔再怎么哗众取宠,
他是一座绕不过去的丰碑,包括样板戏等等
目录
前言
第一讲 鲁迅研究四题
一、如何看待鲁迅在传统批判中的偏激?
二、鲁迅的国民性批判是否丑化了中国人?
三、鲁迅对文化转型的思考有哪些值得我们今天重新关注?
四、如何理解鲁迅的《呐喊》《彷徨》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
第二讲 关于郭沫若的两极阅读现象
一、如何消除经典阅读中的历史隔膜?
二、知人论诗读《女神》
三、郭沫若研究概况
第三讲 茅盾研究中的“矛盾”
一、茅盾研究概况
二、茅盾的文学主张
三、《子夜》分析
四、茅盾的艺术风格
第四讲 老舍创作的视点与“京昧”
一、如何理解老舍“市民世界”的文化反思
二、《骆驼祥子》对城市文明病与人性关系的探讨
三、老舍作品的“京味”与幽默
第五讲 曹禺与现代话剧艺术的成熟
一、曹禺研究概况
二、曹禺话剧的诗意特征
三、曹禺话剧艺术的其他几个特征
四、对几个有争议的戏剧人物的艺术剖析
第六讲 沈从文与“京派”文学
一、关于“京派”
二、沈从文的文学理想与城乡对... 阅读全帖
e**5
发帖数: 645
7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人”者北岛 转
·彭师旺·
诗人北岛今年可谓“双喜临门”,一是美国布朗大学五月份为其颁发了荣誉
博士学位,二是应中国作协的邀请,北岛八月份以嘉宾身份参加中国官方举办的
青海诗歌节,并做了主题发言,从而结束了长达23年的海外流亡生活。
古往今来,真正艺术家大约没有好的归宿。这样看来,北岛可谓一个异数。
他以初中毕业的身份,执教于世界上俸薪最高的香港中文大学。众所周知,他没
有受过多少正规教育。文革开始的时候,他刚读完高一,在数理方面已经跟不上
趟了。多年后他多次讲,要感谢文革废了高考,让他不必受考不上大学的屈辱。
这跟毛老人家感谢日本人救了中国有异曲同工之妙。他的作品也不能说很多。那
些70年代末全中国大学生都耳听能详的“朦胧诗”早被他全盘否定,然而他去国
以后写的那些晦涩的诗歌却欣赏者寥寥。情急之下(一说是为了糊口),他也开
始写起散文,多为游记,笔触也算老道,诙谐。但也未能超越他生长时期的语言
环境,比如“各庄的地道都有很多高招“等时代印记超强的句子也时而露面。
西方的知识界对北岛是尊敬的。这个尊敬一是来源于他和以他为首的《今天》
派以朦胧诗开了文革以后新文学的先河,也由于他的诗歌在天安门事件中被大... 阅读全帖
m*****e
发帖数: 10963
8
标签: 方舟子 三重门 知识面 拉丁语 莎士比亚全集 杂谈
我的回应
张放
有人告诉我《三重门》作者的博客里说到了我,我于是去看了一下。
既然说到我,那我就在此做个应答。算是某种解释。简单地想了一下,写出下面的
字句:
你的文章用“团伙”一词开篇,然后再冠以“发泄私愤”“有罪推论”到“丧心病
狂”,这就已经不再是学术讨论,而是在将这场辩论,升级为文革语言,有使之成为语
言战争的风险,并最终会在粉丝中发酵。客观上会使得一些粉丝,像过狂欢节一样,向
对方投掷语言暴力炸弹。这只能将所有焦点模糊掉,会使这场有意义的辩论,变而为一
次娱乐总动员。
说自己十三年前就挖好了一个坑,这应该是你的某种戏言。
其实,方舟子质疑你到底是不是1999年出版的那本书、《书店》及其它作品的真实
作者,我到目前为止,看不出来有什么不对。我从最开始,也只是因为看到方舟子质疑
,才从网络上找到《三重门》来翻阅。
坦率地说,不读不知道,一读还真吓了我一大跳。我从事出版二十几年,也算看过
了无数所谓名家的书稿,以及一些还不是很有名的作者们的书稿。所以,看到百页之后
,当发现这是一本文字功底十分老道,行文风格让人不由想起钱钟... 阅读全帖
e***t
发帖数: 14386
9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快乐男声也还好啦
哈哈我搜的youtube链接看
底下那个top comment是不是你写的啊
口音这是个客观可能,为什么无法接受呢。。。
我自己听赵雷这个唱很多地方都听不清
你再听听陈建宁那个口音,他听不清就更正常了
至于歌词,我真觉得这没什么特别难以理解的
对于这种比赛评审
你不能强求他们每时每刻都像歌迷那样投入的去欣赏
至于朦胧诗,和生活无关,或者把生活埋得很深的太多了
赵雷这个说白了不就是神笔马良的升级版
如果是像张楚那样的说难以理解,还有些说服力
朦胧诗这类的东西台湾一样也有吧...
而且朦胧诗说白了不就是不好理解
意象不容易逻辑化
e***t
发帖数: 14386
10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快乐男声也还好啦
你说什么朦胧诗的我没有意见啊。
我只是回应说很多朦胧诗的意象的确是很晦涩的,
和具体生活,至少乍一看并没有什么关系。
或者说不光朦胧诗,很多诗都是如此。
但是赵雷的这个意象还是比较清晰的。
具体到这事我觉得这本来就不是什么大事,就是评委随便那么一说。
说实话那个陈也没讲清楚他到底想表达个什么观点,或者他根本就没什么实际想法。
要说口音影响,原创和大家都听过和有印象的流行歌曲还是不同的。
我前面也说了,赵雷这首歌没有什么明显的hook和重点,也没有什么tempo变化。
然后这歌词虽然说看着不难懂,但也还有点跳跃的,有些用词也挺个别。
不像一般流行歌曲你听个上句就能大概其猜到下句会怎么样,是排比还是转折。
换句话说评委就是没时间去琢磨那么多,特别是在有一定口音影响下。
反正我真觉得这事没必要太上升到不懂大陆云云的地步。
至于音乐风格,选秀节目至少名义上还是选手公平竞争。
那各种音乐风格怎么比呢?来个帕瓦罗蒂是不是全毙?总还是要以一般流行为主。
毕竟人家出钱给你们选手办比赛也是出于这方面的目的。
话说回来,其实现在民谣已经算挺占便宜的一个路子了。
像快男那个左立,唱几个董小姐赵雷还有一个不知... 阅读全帖
y****i
发帖数: 2108
11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声讨韩老贼,欺世13载(ZT)
后面张放写的很有意思。张放是谁?编过4部英英英汉大词典?
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page=1&boardid=1&id=8090097
[原创]声讨老贼韩仁均,欺骗世人十三载!
789 次点击
7 个回复
0 次转到微评
wys831025 于 2012-2-5 12:57:48 发布在 凯迪社区 > 猫眼看人
一世糊涂
老贼韩仁均欺名盗世,自己当年不得志没能上大学,儿子韩寒更加不是读书的料,考试
连语文都挂红灯。老贼爱子心切,绞尽脑汁为儿子前途思考,可怎和儿子就不是那块料
,老贼无计可施之下,只好取而代之,以自己之笔成儿子之名。
老贼替儿子写下《三重门》后故意让儿子退学造成叛逆性格的假像,《三重门》的火爆
让韩寒成了中国的名人,成了差生心中的偶像,成了语文偏科生的精神领袖,多少学生
为仿效韩寒从而对学习开始应付,真是为害不浅。
韩寒成名后无知的讽刺挖苦中国教育体制,讽刺中国文坛,骂名人,说大话无所不为。
其实这都是老贼在幕后操纵着。老贼老奸巨滑,要不是麦田道出真像,到今人们还不知
道韩寒其实就是个傀儡,是韩仁均的用来迷惑大众的烟雾弹。
如... 阅读全帖
x******a
发帖数: 97
12
来自主题: Poetry版 - 当代诗人顾城杀妻自尽(转载)
1993年10月8日 (农历八月廿三),当代诗人顾城杀妻自尽。
1993年10月8日,在地球的另一端,新西兰北部一个只有两千人的小岛上,大陆“朦胧
诗”诗人顾城,杀妻后自缢于一棵大树之下。其妻谢烨,则倒卧在岛上的一条小径,头
部被丈夫用斧头砍伤致死。
顾城生于一个诗人之家。文革期间,曾随父亲下放至山东的农场,在那里度过了他的少
年时期。据说,他5岁开始写诗,14岁便写出了被认为是“朦胧诗”代表作之一的“生
命幻想曲”。1977年,21岁的顾城正式发表诗作,后与江河、北岛、舒婷、杨炼合称为
五大朦胧诗人。虽然,时至今日,关于“朦胧诗”的提法及其在当代诗坛中的地位,已
有越来越多不同的看法,但顾城在“朦胧诗派”中确实是一个比较出色的诗人。不过,
有的评论认为:“顾城的好诗不少,但一般化的作品更多,可见顾城的创作,还只停留
在一个尝试、摸索、寻求突破的阶段。”
顾城的诗,以童以稚趣见称,故他有“童话诗人”之称。他的作品有《顾城寓言童话选
》、《黑眼睛》、《雷米》、《城》、《水眼》、《顾城诗集》等,作品曾被译为多国
文字。
谢烨与顾城1979年在火车上偶然相识,之后相恋四年(其间四次绝交过,但... 阅读全帖
B******n
发帖数: 1104
13
来自主题: Prose版 - 我喜欢的诗
我觉得北岛的<<走吧>>写得很美
我十六七岁的时候喜欢上了读诗。那时候性格比较
孤僻,没事儿喜欢一个人瞎想。买的第一本诗集
叫”八十年代朦胧诗赏析“,包括了北岛,顾城,舒婷,
杨炼等人的代表作。这本书好就好在每首诗后面都附有
类似于读后感式的很长的讲解,分析这首诗的技法,意境,
作者想表达的心绪。我觉得写这些讲解的定是一大高人,另
我这个毫不懂诗的门外汉突然对朦胧诗产生了兴趣。记得
里面有句话说“诗歌是作者和读者共同完成的”,深以为然,
怎么写是诗人的事,怎么理解是我的事。以后读诗不再求甚解,
不懂的一眼带过,而乐趣在于寻找,回味那些能触动自己的
句子。后来又读过几本诗集,最喜欢的是一本中学生诗选和
一本大学生诗选。北岛,顾城们必竟离我的生活太远了。
在我看来中学生的朦胧诗具有极高水平,视角独到,想象丰富,
而且真诚,远胜于汪国真之辈的遣词弄局。在那本大学生诗选
里很喜欢一个诗人叫阿沛,是清华的。听说他毕业后为了写诗
选择了去参军,我不知道写诗和当军人有什么联系,但总比选
择卧轨更令人尊敬。
我上大学后朋友多了,生活变得热闹起来。渐渐成了一糙人,
在球场牌局游戏机前面打发时间,不再读诗
i*********t
发帖数: 5873
14
来自主题: _innervision版 - 年轻、漂亮、会思想 zz (转载)
想起北京家里还有一套读书时买的老木编上下两册《新诗潮诗集》,就上网查,发现这
个,感慨。这公约是啥鸟玩意儿?有知道的么?给八八。好像芒克也签了名的。一群土
鳖。
************
1986年,同学孙大方托北大的同学买了一套老木编的未名湖丛书《新诗潮诗集》上、下
册送我,接过的时候真是战战兢兢,差不多就有了某种顶礼的意思了。不为别的,那套
没有出版社出版的内部书当时的售价50元,是那个年代一个普通大学生差不多两个月的
生活费。我知道我肯定没有能力付这笔书款,将来也难说有能力偿还这笔人情,但还是
收下了同学的这份情谊。应该说,是这套书,使我开始了对朦胧诗的阅读历程。其中的
很多名字和很多作品,到现在依然历历在目,对我以后的影响说有多大就有多大。也许
以后会有更优秀的诗人和诗歌出现,但可能再也不会有一本诗集能取代这套诗集在我心
中的位子了。后来朦胧诗笼罩了大学校园,很多似懂非懂的同学也赶时髦起来,张口闭
口北岛顾城舒婷杨炼食指多多梁小斌,似乎那个年代如果不知道朦胧诗就连女朋友都找
不到似的。《中国,我的钥匙丢了》就是那个时候进入我的视野的。后来这套书被哪个
同学赶时髦借走了,直到毕业
s********n
发帖数: 26222
1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smokinggun (硝烟),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方舟子习惯性剽窃和一稿多投的历史ZT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Aug 10 09:11:02 2011, 美东)
ZT自亦明
方舟子生于福建省云霄县。据方舟子后来回忆说:“我小时候我家住在一家大院里。这
座大院是原来当地首富的住宅,三层的楼房,非常的气派,当街的墙上有守卫用的枪眼
,护家的大门则足足有三寸厚。一九四九年当地首富全家乘自己的汽船逃到台湾,房子
便充了公,分给三户干部,每户一层,我家住二楼。”(方舟子:《公安局长与父亲》
,见1994年4月26日《中央日报》,http://www.xys.org/fang/doc/prose/wusheng/gongan.txt
亦明注:这样的生活经历,为他后来无所顾忌地偷、抢别人的东西打下了牢固的思
想基础。
【1974-1980年左右】
上小学。据方舟子后来回忆说:“据说我小时候长得人见人爱,是真心喜欢呢,还
是看在父母面子上的假意应承,早熟的孩子最清楚不过了。”(方舟子:《汤经理》,
见...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16
李承鹏真正爆得大名,不是单靠文字,而是靠更大众的电视。2006年,他成为央视体育频道世界杯“豪门盛宴”栏目的嘉宾。
世界杯要持续一个月,李承鹏从没在北京待那么久过。后来,他在北京买了套房子,于是一切都开始改变。
“沽名钓誉”
他在《豪门盛宴》中的表现,让无数人记住了那张拥有着不亚于赵薇般大眼睛的脸。世界杯期间,他开车经过凯莱酒店,遇到例行检查的警察,摇下车窗,警察一看,说,呦,这不是大眼嘛,好,走吧,没事!
“觉得自己沽名钓誉又成功了一次。”李承鹏的语气中是享受与自嘲。
原来“沽名钓誉”成功的是他的文字。人称“李大眼” 的他,是中国最知名的足球记者和评论员,写出了《中国足球资本论》、《假球和屁》和《燕尾服和汗背心》等诸多极具影响力的文章;在网络时代,他的“只因有李”博客风靡网络;他还在全国二十多家都市报开设时评专栏,其文字,就像他家乡最富盛名的美食麻辣烫一般。
“电视台的人觉得这小子不错,嘴挺厉害,《大家说法》、《身边》等好几档节目都让我去做嘉宾,我一下子觉得,做电视节目能挣很多钱的,”他顿了一下,说,“能挣钱。”
李承鹏决定在北京定居。他买了一套靠河的房子,140多平,每平方米一万三... 阅读全帖
r*********l
发帖数: 130
17
文丨巫解
下面,咱们说说在中国500年才出一个的巨牛逼人物。他就是,秦始皇先生。
秦始皇乳名叫政。开始跟着妈姓,他妈叫赵姬,他就叫赵政。后来他爹拉风了,又跟着
他爹性,他爹就是庄襄王,姓赢,于是,它又叫嬴政。
单从改姓这件小事上,我们就可以看到,嬴政是个识时务者,总是能在恰当的时候改变
自己,以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利益最大化是政治家的致死追求啊,可见,嬴政兄天生
就是个政治家。
关于秦始皇的身世,至今也是个不解之谜。
这得先从他老爸庄襄王说起。庄襄王开始并不是庄襄王,而只是秦昭王的一个不招人待
见的孙子。正是由于不招人待见,所以,一个猪狗不如的工作就落到了他的头上——到
赵国做人质。
说到人质,当时各国有个不好的习惯,就是互不信任,后来,不知道是哪个没良心的天
才,发明了这个互派王子做人质的鬼办法,以使互相有个制约。这道理,就像今天拥有
核武器的国家之间相互不敢随便动武一样,投鼠忌器。
可谁舍得把自己的心头肉拿到别国去冒险啊,于是,像秦始皇他老爹这种既有王子身份
,又不招人疼的家伙,就只好去做那个倒霉鬼了。
但世事从来难料,没想到,这个倒霉鬼居然在赵国幸运地遇上了改变他一生命运的大贵
...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26222
18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方舟子与转基因的安全 ZZ
方舟子自己在国内发文, 多次一稿多投, 多次翻译外国译文,而不征求原作者意见,
品行并不好, 打假只打别人, 不照自己。
为转基因粮食做宣传更是不遗余力,完全一边倒。
方舟子习惯性剽窃和一稿多投的历史ZT
ZT自亦明
方舟子生于福建省云霄县。据方舟子后来回忆说:“我小时候我家住在一家大院里。这
座大院是原来当地首富的住宅,三层的楼房,非常的气派,当街的墙上有守卫用的枪眼
,护家的大门则足足有三寸厚。一九四九年当地首富全家乘自己的汽船逃到台湾,房子
便充了公,分给三户干部,每户一层,我家住二楼。”(方舟子:《公安局长与父亲》
,见1994年4月26日《中央日报》,http://www.xys.org/fang/doc/prose/wusheng/gongan.txt
亦明注:这样的生活经历,为他后来无所顾忌地偷、抢别人的东西打下了牢固的思
想基础。
【1974-1980年左右】
上小学。据方舟子后来回忆说:“据说我小时候长得人见人爱,是真心喜欢呢,还
是看在父母面子上的假意应承,早熟的孩子最清楚不过了。”(方舟子:《汤经理》,
见《方舟子诗文集》,http://www.xys.org/...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26222
19
ZT自亦明
方舟子生于福建省云霄县。据方舟子后来回忆说:“我小时候我家住在一家大院里。这
座大院是原来当地首富的住宅,三层的楼房,非常的气派,当街的墙上有守卫用的枪眼
,护家的大门则足足有三寸厚。一九四九年当地首富全家乘自己的汽船逃到台湾,房子
便充了公,分给三户干部,每户一层,我家住二楼。”(方舟子:《公安局长与父亲》
,见1994年4月26日《中央日报》,http://www.xys.org/fang/doc/prose/wusheng/gongan.txt
亦明注:这样的生活经历,为他后来无所顾忌地偷、抢别人的东西打下了牢固的思
想基础。
【1974-1980年左右】
上小学。据方舟子后来回忆说:“据说我小时候长得人见人爱,是真心喜欢呢,还
是看在父母面子上的假意应承,早熟的孩子最清楚不过了。”(方舟子:《汤经理》,
见《方舟子诗文集》,http://www.xys.org/fang/doc/prose/wusheng/tang.txt
亦明注:被人哄着、捧着,至今被方舟子视为“理所当然”。
【1980年-1983年】
上初中。据方舟子后来回忆说:“上了初中,文学才能开始显露...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208
2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知识分子是臭老九,一万年不变
从如日中天的童话诗人到屠夫 顾城杀妻真相
部分转载自 http://www.popyard.com/cgi-mod/newspage.cgi?num=1207950&r=0&j=0
很多年轻人如今已不知道顾城是谁,也不知道20多年前,中国文艺界有一个如日中天的
明星,名叫顾城,他的地位超过当今所有的天王、天后。现在的年轻人即使听说过顾城
的名字,很多人也不太清楚顾城的人生故事。
顾城1956年出生于北京,他的父亲是中国以前一个有点名气,但名气不算太大的“职业
”诗人,名叫顾工。据说顾城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艺术天才,12岁时就接过了父亲的传
承,开始写现代诗,并且很快超越了他的父亲。对此,顾工从来没有表示异议,甚至很
开心。
改革开放之后,现代诗如同一声号角,一面旗帜,成为当年无数中国年轻人的精神食粮
。北岛、舒婷、顾城成为领导中国现代诗歌的标志性人物。三人之中,顾城最 年轻,
他的名句是:“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其他还有:“人们围绕
着自己,像一匹匹马,围绕着木桩”等。
中国现代诗歌之所以获得“朦胧诗”的称号,与顾城有很大关系。当年,一篇评论文章
针对顾城的一首诗指出... 阅读全帖
s***h
发帖数: 487
21
祖国语文课难道不是更循规蹈矩?
遥想当初叔模仿朦胧诗派,涂鸦了一首对称宇宙论的物理朦胧诗。结果语文老师其一恨
朦胧诗不知所云,其二叔凭良心讲,语文老师的物理分数有没有及格过哪怕就一次!结
果显然叔就悲催了。
当然叔后来领悟到了 “技不压身,但压妹纸身”,于是在年少轻狂的日子
里,灵感突然光临涂鸦淫诗后,随手就送给教学楼走道上路过的妹纸,然后火速走人不
送。
s********n
发帖数: 26222
2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smokinggun (硝烟),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方舟子习惯性剽窃和一稿多投的历史ZT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Aug 10 09:11:02 2011, 美东)
ZT自亦明
方舟子生于福建省云霄县。据方舟子后来回忆说:“我小时候我家住在一家大院里。这
座大院是原来当地首富的住宅,三层的楼房,非常的气派,当街的墙上有守卫用的枪眼
,护家的大门则足足有三寸厚。一九四九年当地首富全家乘自己的汽船逃到台湾,房子
便充了公,分给三户干部,每户一层,我家住二楼。”(方舟子:《公安局长与父亲》
,见1994年4月26日《中央日报》,http://www.xys.org/fang/doc/prose/wusheng/gongan.txt
亦明注:这样的生活经历,为他后来无所顾忌地偷、抢别人的东西打下了牢固的思
想基础。
【1974-1980年左右】
上小学。据方舟子后来回忆说:“据说我小时候长得人见人爱,是真心喜欢呢,还
是看在父母面子上的假意应承,早熟的孩子最清楚不过了。”(方舟子:《汤经理》,
见...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26222
23
ZT自亦明
方舟子生于福建省云霄县。据方舟子后来回忆说:“我小时候我家住在一家大院里。这
座大院是原来当地首富的住宅,三层的楼房,非常的气派,当街的墙上有守卫用的枪眼
,护家的大门则足足有三寸厚。一九四九年当地首富全家乘自己的汽船逃到台湾,房子
便充了公,分给三户干部,每户一层,我家住二楼。”(方舟子:《公安局长与父亲》
,见1994年4月26日《中央日报》,http://www.xys.org/fang/doc/prose/wusheng/gongan.txt
亦明注:这样的生活经历,为他后来无所顾忌地偷、抢别人的东西打下了牢固的思
想基础。
【1974-1980年左右】
上小学。据方舟子后来回忆说:“据说我小时候长得人见人爱,是真心喜欢呢,还
是看在父母面子上的假意应承,早熟的孩子最清楚不过了。”(方舟子:《汤经理》,
见《方舟子诗文集》,http://www.xys.org/fang/doc/prose/wusheng/tang.txt
亦明注:被人哄着、捧着,至今被方舟子视为“理所当然”。
【1980年-1983年】
上初中。据方舟子后来回忆说:“上了初中,文学才能开始显露...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26222
2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smokinggun (硝烟),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方舟子习惯性剽窃和一稿多投的历史ZT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Aug 10 09:11:02 2011, 美东)
ZT自亦明
方舟子生于福建省云霄县。据方舟子后来回忆说:“我小时候我家住在一家大院里。这
座大院是原来当地首富的住宅,三层的楼房,非常的气派,当街的墙上有守卫用的枪眼
,护家的大门则足足有三寸厚。一九四九年当地首富全家乘自己的汽船逃到台湾,房子
便充了公,分给三户干部,每户一层,我家住二楼。”(方舟子:《公安局长与父亲》
,见1994年4月26日《中央日报》,http://www.xys.org/fang/doc/prose/wusheng/gongan.txt
亦明注:这样的生活经历,为他后来无所顾忌地偷、抢别人的东西打下了牢固的思
想基础。
【1974-1980年左右】
上小学。据方舟子后来回忆说:“据说我小时候长得人见人爱,是真心喜欢呢,还
是看在父母面子上的假意应承,早熟的孩子最清楚不过了。”(方舟子:《汤经理》,
见...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25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我也再问一个小说和作者。。。
肯定有。要看什么样的言情小说。琼瑶估计很无聊。搞色情言情的联系影响、历史沿袭
、社会接受和传播,这些可能有意思。想起来香港有人专门做了个朦胧诗的论文,很不
错,出书的,是个女的,后来在岭南当老师,想起来了叫庄柔玉。朦胧诗其实也很难挖
深,作为文学成就不算很高,但历史作用挺大。
wh
发帖数: 141625
26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征文】文革时期小说之回忆
想起一个不相干的,以前岭南大学有个叫庄柔什么的女的,做朦胧诗研究做得很扎实严
谨。很多人说朦胧诗的启蒙意义,但用心去研究的不多。她的名字也很好听。可惜现在
只记得两个字。
D******6
发帖数: 6211
27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我为什么支持韩寒
韩寒不是阿Q,是叛逆。不过,我想他随着年龄和见识的增长,他的观点也会有改变。
他曾经在博客里给新诗道歉,因为他年少狂妄的时候挖苦过新诗朦胧诗之类的好像。其
实我很意外。哈哈,我觉得新诗朦胧诗就是不通,有什么好道歉的,哈哈。所以,看来
他是一个真文人。
当年韩寒刚出名,一个品学兼优如wh的女生和韩寒一起被访谈,做对比吧。据说双方都
对方很宽和,不是说韩寒自己不上学就看不起上学的。韩寒笔端嘲讽尖刻,好像为人一
向温和。
s**********y
发帖数: 8135
28
自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开始,朦胧诗占据了中国当代诗坛的显赫地位,模棱两可的意象
,欲说还休的语言赋予了它一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神秘魅力,同时我们在读诗时也有种
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奇妙体验。但是进入九十年代以来,因为时代的巨变,很多年轻读
者抱怨朦胧诗太难懂,读来总有种迷失感,于是他们纷纷选择远离诗歌,当代诗坛慢慢
走向沉寂。
可是诗人们从来没有放弃过希望。虽然读者寥寥,但他们总是相信冬天来了,春天还会
远么;尽管生活窘迫,他们依然固执的用干枯的薯条蘸着变味的ketchup,在麦当劳的桌
子上写下,相信未来。终于,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当著名诗人赵丽华携
梨花体诗歌进入诗坛以后,诗歌再一次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那些朴实无华的语言
,素面朝天的情感,毫无障碍的进入所有生物和非生物的内心,产生了汹涌澎湃的心灵
激荡,引起了前所未有灵魂碰撞。尽管她平日低调,但这也不妨碍她奇迹般地创造了有
梨花处,即能歌丽华的诗坛盛世。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活在梨花教主光芒里的我们
不免又生出一丝疑问和贪心:诗歌的语言还可以更通俗么,内涵还可以更深刻么?随着
青年诗人鱼小妞的横空出世,这个中国当代诗坛的...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29
重读汪国真--纪念青春时代所有幼稚的真诚
2015-04-30 07:19:39
(一)疏影横斜水清浅
中国诗界一直存在分裂现象,突出表现在古典诗与现代诗的分裂,现代诗中“通俗”类
与“朦胧”类的分裂。严格地说,这种分裂在诗读者方面比诗作者的表现尤甚。喜欢古
诗的读者认为现代诗一无是处,而喜欢通俗诗的与喜欢朦胧诗的更互不买账。
诗集销量极佳的诗人汪国真的去世让通俗诗与朦胧诗的分裂再次突显。
平心而论,汪国真在通俗诗的青黄不接之际,如同余秋雨的散文在传统文化再续之际,
起了补白作用,受到当时的年青人的欢迎不是没有根据的,但有欠深刻是二者的同病。
看看汪的代表作之一:
《热爱生命》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
既然钟情于玫瑰
就勇敢地吐露真诚
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
既然目标是地平线
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
只要热爱生命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汪诗几乎都是这样的模式,每首中都会有一两句格言式的警句, 如这首中: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这种格式很像中国古典诗词。... 阅读全帖
g****n
发帖数: 7494
30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我的理想--方舟子
原来肘子找菊花,是因为把菊花当做了西域的香香公主 LOL
这一点上,倒是和昨日的菊花文的内容很吻合,可惜肘子光顾着模仿怨妇体了,结果暴
露了‘又纯又美’
===========================================================
我的理想
作者:方舟子
相信许多人小时候都写过《我的理想》或《我长大要当……》之类的命题作文。我
却从未写过。即使是初中时学陶铸《崇高的理想》一文,其他班级的同学都愤笔疾书,
大谈自己的崇高理想时,我班语文老师也没布置我们写,大概是嫌这个题目太俗。
我这人小时候很俗,是个乖孩子,班干部从幼儿园当到高中,没什么独特的思想,
所以当时一般学生的理想大概也就是我的理想。小学一年级时曾象模象样地写过一篇批
林批孔的文章,用的都是从广播里听来的词儿,令父母不胜欣喜,以为共产主义事业接
班有人。而我当时的理想,说来惭愧,不是当官,却是当解放军战士,解放台湾,打败
苏修。到了小学高年级,社会风尚大变,提倡“向科学进军”,陈景润之类的科学家一
时成为学生崇拜的偶像,而我那时数学学得顶呱呱,时不时在数学竞赛拿个第一名,以
后当个科学家... 阅读全帖
v*****n
发帖数: 621
31
第四节 民族命运的自觉承担:《一代人》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顾城的这首写于1979年的小诗总共只有短短的两行,它以一组单纯的意象构成了对
刚刚过去的文革岁月的隐喻。"黑夜"、"光明"和我的"寻找"在这里的含义都是不言自明
的,类似的意象组合在其它"朦胧诗"作品中也常可见到;比如江河的《星星变奏曲》:
"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谁还需要星星谁还会/在夜里凝望/寻找遥远的安慰
",比如顾城的另一首诗《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我想在大地上/画满窗子/让所有习
惯黑暗的眼睛/都习惯光明".《一代人》11的意象则更为简约、自然,明白地表达出了诗
人心中强烈的感受和意愿。
"朦胧诗"的崛起一直伴随着整个社会的理性和反省力的逐渐复苏,个人的情感表达
往往也是整个社会的情感的投射,应该怎样面对黑暗时代留给我们的创伤,怎样才能改
变个人和民族的命运,这是笼罩了所有诗人的疑问。向来被称作为"童话诗人"的顾城,
尽管一直沉醉于他的梦幻般远离尘嚣的"生命幻想曲"中,却也开始探索时代的问题,这
首《一代人》就是一个最直接的回答。其实也可以把它看成是一代人"心灵史"的缩影:
像顾城
f*******y
发帖数: 8358
32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那一天 (转载)
这就是到朦胧诗的范畴了。
我就没法理解了。
当然很多人喜欢朦胧诗,纯粹萝卜白菜了。
f*******y
发帖数: 8358
33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那一天 (转载)
我不能确定你写的是不是朦胧诗,因为我没有看懂。
朦胧诗是把要表达的思想,通过多次的映射和转换。
而到一个全新的意像里面,一般情况读者是看不懂的。
d******e
发帖数: 4192
34
高就高在,在诗人的头脑中是有画面的,真实的和想象的
交织一起,还有声音和情感,这个能力不是人人都有的,
文字的画面感,立体交叉产生的东西能用一维的文字表达,
包含的信息很多.
这是一种现代意识和技巧.
你大概不是读朦胧诗长大的.开始很有代表性的朦胧诗
都是抒情和哲理,越来越朦胧,就越来越意识流了.
我们那时候很流行这些.
很多传统的技巧,都只是在意境上做文章.
我看了她的东西,和她做了一些比较,她有过低沉的时刻,
但是论快乐感,我可能还不如她,她可以到DISNEY过山车,
疯狂地享乐,我就不行,我会不喜欢,所以,
我觉得她发疯的可能性不大.可能吃喝玩乐快活着呢.
m******e
发帖数: 481
35
来自主题: BUAA版 - 忆北京(13)-80年代 ZZ
忆北京(13)-80年代
文章来源: BJTD 于 2002-12-13 9:59:00:
80年代初大家都学”FOLLOW ME“了。不久,英语900句跟新概念就流行了。那时全国人民
都在学习,都热衷于大讨论什么的。我印象中,象《高山下的花环》《人生》《男人的一
半是女人》《超越自我》《乔厂长上任记》等等,好象全国人民都看了。
上高中时同桌的她送我本《傅雷家书》,那的确是本小资情调的艺术启蒙和父母关爱的好
书,不过当时我们更爱《棋王》《别无选择》《透明的红萝卜》之类的东西。因为是文科
班,大家看的书还有《文史知识》《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什么的。比我们大一点儿已
经在大学里的,则都在写朦胧诗呢。上高中后,我同桌的她还给我看一本《双桅船》,才
明白这就叫朦胧诗。84年35年大庆,我们跳集体舞,阿细跳跃什么的。
80年代中前期,王若望方励之们已经开始资产阶级自由化了,我记得我上大学的时候正在
“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而刘晓波则在反“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64前,各类的西
方哲学政治读物在大学里很有市场。我在北广听张贤亮的报考,他号召所有知识分子都入
共产党,把共产党给改造了。写《芙蓉镇
s******n
发帖数: 459
36
来自主题: PKU版 - 80年代的一首校园歌曲
星期天
今天又是星期天星期天
冷冷清清是校园是校园
北京同学都回家去团圆呼儿嘿呀
留下俺这外地人受孤单
不见老师也不见辅导员
不想念书也不想作实验
泡了一袋方便面越吃越饿呼儿嘿呀
点上一根大重九我越抽越烦
今天又是星期天星期天
热热闹闹是校园是校园
到处有人谈恋爱而且Ki死呼儿嘿呀
把俺这个纯情少年精神来污染
不想上街也不想逛公园
没有友谊更没有恋爱谈
写了一首朦胧诗向谁奉献呼儿嘿呀
插上了电炉我寻求温暖
今天又是星期天星期天
轰轰烈烈是校园是校园
校长书记来宿舍问寒问暖呼儿嘿呀
要俺树立无产阶级人生观
俺爹俺娘在家乡盼望俺
俺哥俺妹常来信羡慕俺
大道理和小算盘俺岂不知呼儿嘿呀
俺就是怕过这星期天哎星期天
注:
1.80年代流行的辅导员制度不知现在还有没有
2.大重九在那个年代算是好烟,不过当时北京流行的都是混合型的,长健,短路,希尔
,登喜路,三个五都是很受欢迎的奢侈品
3.“精神污染”应该是典型的80年代官方词汇,现在我用的输入法里还有这个词组。
4.朦胧诗也是80年代盛极一时的东西,现在诗人应该已经是一种濒危物种了吧
e****e
发帖数: 50
37
说来也怪,我们系号称是全国头牌(当然,复旦也号称他们是),但大学四年大多
数专业课老师对我的影响,却抵不过一位选修课老师。
这位老师来自哲学系,姓吴名琼,和我们安徽著名的黄梅戏女演员同名,更巧的是
,后来听说他居然正好就是以黄梅戏著称的安徽安庆人。
他开一门叫《八十年代文艺思潮》的选修课。选课的时候,依稀听见这门课颇有盛
名,不记得是因为有趣还是因为好过,就稀里糊涂地跟着大家一起选了。
那门课的教室是教三1001还是1002,是阶梯教室,坐满了得有一两百号人。而他的
课,基本上每次都是满满当当,其中估计一大半是女生。(我印象中人大的选修课,受
欢迎程度堪与此媲美的只有冷成金的《金庸小说》,以及开在教三后面那两层小楼里的
《名曲赏析》,我去骗了三个学分,却没有上过一节课,至今引为憾事。真不知道那时
候每天都在忙些什么。听说有两个男生两三年中每学期都去听这门课,不为学分,就是
单纯的喜欢。)
话扯远了,拉回来。吴琼老师一走上讲台,就给每个人留下深刻印象。不是因为他
长得特别帅,而是他特有的做梦一般的神情——我这辈子上了十六七年学,就没见过他
那样逃避和学生眼神接触的老师。他讲课时,从来都是... 阅读全帖
g******0
发帖数: 294
38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方老婆直通部长国务院,怪不得
http://www.xys.org/xys/netters/Fang-Zhouzi/Net/interview_liujuhua.txt
网络奇才方舟子
刘菊花
我最初见到方舟子的名字是在某报网络版的一个论坛上。那时我刚开始在网上漫
游不久,又一向很喜欢论坛版主灵活的文笔,上了论坛,就追着追着要跟版主说
话,这样以版主之是非为是非就很自然了,而方舟子曾批评版主伪科学,版主极
不服,反讥方舟子“思想独裁”、“神话真理”,两个青年才俊的交锋引了不少
追随者擂鼓助威,于是坐看热闹之余,方舟子便给我留下了个思想僵化、科学主
义、没有情调、呆板可笑,与人论战打不过就跑就从此三缄其口与世无争的“理
科生典型”的印象。我不知道有个“新语丝”网站,更没有想到去看一看方舟子
的文章,而是想当然地认为:这种理科生的门户文章,一定偏执得可以,有什么
好看的。所以孤陋寡闻如我,《方舟在线》出来时,我无动于衷。直到最近我因
为接了一个采访方舟子的任务,读过了他的文章,我才知道自己的印象是多么的
离谱。
生物化学博士,中文互联网先驱
方舟子,本名方是民,1967年9月生于福建云霄县。199... 阅读全帖
t*****g
发帖数: 7455
39
英伦初冬,剑桥中国学生会主席选举,像一出宣传已久的话剧,在万众期待中开场。候
选人站在同一舞台,顶光投下他们长长的内心独白。他们中的每一个,带着成长背景,
性格印记,对未来的不同解读,分饰这一代“中国少年”角色。
这出话剧上演前最好的广告,是前主席自动宣布连任引起反弹,27年历史的中国学联遭
剑桥大学注销。 剑桥校刊以“中国式民主”为题,报道“未选举,就当选”之事。反
对前主席常非凡者和她的支持者在网站、 校园持续互攻,终于成就12月2日的紫禁之巅
胜负一仗。
我庆幸自己见证了2011年这一次选举。与许知远两年前观察的剑桥中国学生会选举不同
,这一幕并非轰轰烈烈而来,无可奈何而去,比我更年轻的这一代,分明少了包袱和压
力,多了勇气与常识,他们自己判断未来。
初入会场的时候,我是心存偏见的。中国学生确实如许知远描述“公共生活中的隐形人
”,事不关己并不热衷。排队入场时,耳边传来的对话是关于“昨晚打牌”或“某个牌
子到底是哪个国家的”。但后来现场观众的反应证明,他们显然有自己的主张。
工程系讲演厅几乎满座,据说到场有三、四百人。入场证件检查异乎严格,现场不准摄
影。监督选举的是多名黑袍高帽... 阅读全帖
b**********a
发帖数: 930
40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韩寒:苏轼这些死人比我差
名人谈韩寒集锦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鸣:“现在的中国大学教授加起来的影响力,赶不上一个韩寒。”
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教授张鸣:“近日,美国《时代》周刊评选本年度“全球最具影响
力人士”,韩寒入围,委实名至实归...我曾经说过,就公共事务而言,就是整个知识
界,其影响力加起来都不及一个韩寒。韩寒说话,胆子很大,虽然在用词上也有所考究
,但似乎只要他想到而且想说的,就没有不敢说的。韩寒对于这个体制来说,是一个标
准的异类。他天不管、地不收,连中学都没读完,自己凭一双手,杀将出来。眼下单单
靠赛车,就活得好好的。如果凭他的影响力,文字也可以卖大价钱。他是一个完全独立
于现体制的人,一个市场里游泳的健将,但又不像市场的经营者,需要对管理者折腰。
他无需睬任何人,无论这个人是官员还是资本家。即使在市场中,也是资本家求他,不
是他求资本家。他就像“化外之地”的山寨,齐天大圣的杏黄旗高高竖起,却也找不到
这个山寨违法的痕迹。若要收编,各方人士想尽办法,无计可施。因为他什么都不要,
什么也不在乎。一般知识界人士所难以抗拒的金钱、名誉、官衔,甚至“大师”的头衔
,他一概视如敝屣。若要打压吧,他也没犯到什么,... 阅读全帖
V*******w
发帖数: 67
41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80年代崔健的歌为什么受欢迎
1980年代,是改革开放起步的时代,与任何变革年代一样,文化界最为活跃,敢于冲破
禁区,也最具冲击力。
1980年代,中国大陆刚从“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时代走出来,反省是当时的社会共识。
但反省的目的各不相同,有人想恢复1957年之前的时光,有人怀念1966年前的岁月,有
人向往更早的历史,有人则在打开的国门面前满怀好奇,试图探索出一条截然不同的道
路。于是,冲突、对立在所难免,不过,多元、执著、激情、天真,也是那个年代的特
征。
1980年代,“运动”的思维惯性依然强劲,但与之前有所不同的是,没有人因此而入狱
,没有人被批斗,被批判的人还能坚持自己的观点,甚至公开发表。而且,社会上同情
、赞同他们的人也不在少数,这些人也没有受到株连。这种区别,既有社会背景的原因
——经历了“文革”后,社会各阶层对政治运动的那套做法深恶痛绝;也有来自高层的
分歧——有人不同意这种批判,采取了抵制的态度。
1980年代,计划经济从松动走向解体,城乡生活开始好转。尽管票证仍在使用,但作用
日趋减弱,商品摆脱了各种限制,日益丰富,进口货也出现在市场。社会经济的活跃为
文化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机。
1980年...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42
凤姐:我其实也很有才的(设计独白)
近日,陕西著文学刊物《延河》杂志在其官方博客上发布了两篇博文,分别是网络红人“凤姐”的诗作和对诗作的文学评论。《延河》杂志的编辑阎安称,不带任何偏见地说,这首诗写得还不错,可以看出受顾城等朦胧诗人诗作的影响。
当网络红人“凤姐”和诗歌产生关联,争议必然泛起。
然而,摘掉带有偏见的“有色眼镜”,以文学标准看凤姐的诗作,会发现:其诗并无恶俗,反而洋溢出清新朦胧的气息。就以《这是个优胜劣汰的世界》而言, “从天空落下的黄沙/与这个世界无关/与滚动的人群无关/清洁工在收拾一个/从树上掉下的橘子/无家可归的橘子/晨光中,一只刺猬招摇过市”,比起流行于当下的“梨花体”、“打油诗”更含蓄隽永,韵味漫溢。若以“用琐碎的意象来抒发幽微”的标准来看,它完全可列入“朦胧诗”。
《延河》编辑也表示:选中凤姐诗稿前,先看到诗作本身,后来才留意到作者,“倍感意外”。这也表明,用凤姐的诗并不是“逐名利而舍质量”,借名人上位,而是“举稿唯质量”。
凤姐诗歌遭受质疑,无疑跟其公众形象关系莫大。但从网友的“惊讶”甚至“鄙夷”态度中,不难料见,公众对凤姐诗作的评价,不是基于“诗本位”,而
c***s
发帖数: 70028
43
[导读]作为职业球员,他没有获得与其成绩相符的尊重,却更多的是作为一个代名词。
4月11日,2011中超预备队联赛深圳红钻对阵陕西浐灞,担任深圳红钻助理教练的李毅在场边坐镇指挥。图/CFP
作为职业球员,他因获骂爆得大名却“名”不符实。踢球时,李毅很长时间没有获得与其成绩相符的尊重,却更多的是作为一个代名词,代令人失望的中国足协和中国足球受过。退役时,却罕见地收到来自各地方球迷的一致留恋和祝福。
足球踢了26年,32岁的李毅决定挂靴。一次联赛冠军,一次联赛最佳射手,为国家队出场29次进2球,没留过洋,这是一份并不突出的职业成绩单,但他退役引起的关注却超过许多国内足坛名宿。在网络上留言祝福的球迷来自全国各地,球迷制作的《大帝别走》等MV短片之多,情真意切,更是国际巨星都没有的待遇。是网络时代让李毅的退役备受关注,也是网络时代让李毅被误解、恶搞,“李毅”成为很多网民熟知的名词。
在中国足球多年不景气的大环境下,李毅机缘巧合地成为大众戏谑中国足球的出口之一,他的职业身份也因此成为一种尴尬。当他离开时,大家开始意识到,之前那些强加给李毅的抨击和恶搞是不公平的,他只是中国足球的一个牺牲品。
难得... 阅读全帖
b**********a
发帖数: 930
44
名人谈韩寒集锦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鸣:“现在的中国大学教授加起来的影响力,赶不上一个韩寒。”
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教授张鸣:“近日,美国《时代》周刊评选本年度“全球最具影响
力人士”,韩寒入围,委实名至实归...我曾经说过,就公共事务而言,就是整个知识
界,其影响力加起来都不及一个韩寒。韩寒说话,胆子很大,虽然在用词上也有所考究
,但似乎只要他想到而且想说的,就没有不敢说的。韩寒对于这个体制来说,是一个标
准的异类。他天不管、地不收,连中学都没读完,自己凭一双手,杀将出来。眼下单单
靠赛车,就活得好好的。如果凭他的影响力,文字也可以卖大价钱。他是一个完全独立
于现体制的人,一个市场里游泳的健将,但又不像市场的经营者,需要对管理者折腰。
他无需睬任何人,无论这个人是官员还是资本家。即使在市场中,也是资本家求他,不
是他求资本家。他就像“化外之地”的山寨,齐天大圣的杏黄旗高高竖起,却也找不到
这个山寨违法的痕迹。若要收编,各方人士想尽办法,无计可施。因为他什么都不要,
什么也不在乎。一般知识界人士所难以抗拒的金钱、名誉、官衔,甚至“大师”的头衔
,他一概视如敝屣。若要打压吧,他也没犯到什么,...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45
请大家思考一些问题:
1 一个初中学历的小保姆,为何可以连跳高中、本科,直接就跳到社会科学院读了研究生?
按照正常逻辑,一个人要考取研究生,起码要有本科同等学历,但是,刘菊花同学貌似连高中大学都没上,考也没考,怎么可以直接就读研究生呢?
2 三年后,她硕士论文涉嫌抄袭,为何却可以顺利毕业进入《中国青年报》、新华社?
刘菊花学位论文《国际传媒巨头对当代中国传媒文化的影响》正文约31000字,来自他人的文字大约28000字,全文文字复制比超过90%。
方舟子先生说,这是过度引用……还和说“韩寒有代笔”有的一拼,一篇论文31000,有28000字不是自己写的,请问,那她到底写了写什么啊?
3 刘菊花利用自己手中的媒体资源,捧红了一个境外非法网站——新语丝,捧红了一个所谓的“打假斗士”方舟子。请问,这算不算公权私用呢?
到了2003年,刘菊花已经研究生毕业,从中国青年报调到中国新闻单位的皇冠新华社,并成为方舟子的妻子。这一年,方舟子刚刚建立起来的名声受到沉重打击,上海《探索与争鸣》杂志社发表“野鹤”指斥方舟子以造假之身打假的文章。
2001年7月28日,身为《中国青年报》记者的刘菊花所写8千字...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46
马悦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到了魂牵梦萦的地步,但多数人并不关心他的汉学研究心得,只是抓紧一切时机、拐弯抹角地追问诺奖的事。
“一切都是假装!”白猫说,“今天晚上有一个北欧的老外假装做一个关于六言诗的演讲。假装听的人假装他讲的主题是‘颁发诺贝尔文学奖的标准’,你说笑人不笑人?”
在一篇两百余字的微型小说中,马悦然借小动物之口,幽了一默上次来沪演讲的经历。
那是2005年炎夏,这个八十多岁的瑞典老头,用“中古音韵”吟诵了李清照的《声声慢》……但多数人并不关心他的汉学研究心得,只是抓紧一切时机、拐弯抹角地追问诺奖的事。
在瑞典闲聊时,马悦然的夫人陈文芬曾跟我提及这趟可怕的上海之行,“运气很不好,复旦在修路,学校里一塌糊涂,那天王安忆送我们出来时悦然就已开始发高烧,后来越来越热,他差点死了……42度!陈丹燕就骂我,这个热度你还让他来?!”
是的,马悦然每次来都很“热”,但这个“热”却和他所做的冷门学问没什么关系。
10月中旬,马悦然携妻再次来沪,秋高气爽,却赶上了莫言获奖全国“发烧”的沸点:弄堂、剧院、高校、中学,他们夫妇俩遭遇了最热烈的围观……期间,陈文芬曾给好友发过条无奈的短信:“我明白...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47
“你想让我哭/我却偏要笑/每一次低我/总使我更高/赞美似露珠/诋毁是肥料/风来树更长/雨去山愈姣” —汪国真
独家:70、80后青春记忆:躲被窝打手电看金庸武侠
昨日上午,汪国真去世的消息在网络上蔓延开来:缅怀者连引佳句、不吝赞美之词;批判者则讨伐九十年代的“汪国真热”坏了一个时代的品位。但是无论褒贬,从朋友圈铺天盖地的刷屏看来,汪国真无疑影响了一代人的青春。
记者联系汪国真工作室,证实汪国真当日凌晨两时许去世,享年59岁。
2013年前后,诗人大卫和汪国真出差东北,当地诗歌爱好者找来十五本诗集,要汪签名。结果发现,这些诗集全是盗版书。汪国真哭笑不得,但还是签下了自己的名字。而大卫最近一次得知汪国真的消息,却是他离世的噩耗。
十天前,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王能宪去医院看望汪国真,汪只能用点头的方式来回应问候。“他得了肝癌晚期,还有肺炎等多器官并发症。”一直游移在主流诗坛之外的诗人,以死亡最后一次走进了公众视野。
汪诗被质疑无生命力,却盗版横行
1990年,汪国真出版第一部诗集《年轻的潮》,正版发行量超过60万册。他的诗歌受到青年人的喜爱,被广为传抄,掀起了一股“汪国真旋风”,甚至打工群体...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48
崔俊蓉(右)和女儿袁馨仪合影。
两年多来,44岁的崔俊蓉生活因微信变得更有诗意,原来她每天坚持写一首“微信诗”,或直抒胸臆,或白描生活,或记录感悟……
写诗的动力来自哪里?因为正上高中的女儿住校了,不能天天见面,崔俊蓉便把“微信诗”晒在自己的朋友圈里,与女儿分享生活点滴,“这也是一种陪伴的方式。”没想到,近日由女儿作序,《崔俊蓉@在路上2014微信集:沙漏的时光》出版了,书中长长短短的小诗、随笔、散文有近9万字。
职业律师爱上写诗
崔俊蓉是位律政佳人,1992年开始从事律师职业,至今已有23年了。
表面看起来,律师跟文学不搭界,但因为热爱生活,因为有了方便的网络表达途径,崔俊蓉重拾中学时代写日记的爱好,每天拿着手机创作,坚持在“朋友圈”发心情。
翻开《沙漏的时光》,目录上显示有7卷,分别是“生活的行板”、“天地大美”、“工作的苦乐”、“旅游的意义”、“艺术的馨香”、“思绪的凝结”、“分享的收获”。
“鸟未醒鸡已鸣,推开窗,能闻到青草、银桂的清香。回归轨道,又开始,循环往复惯性的前行;但心中,盛开着诗意的远方。早安!”这是去年2月7日崔俊蓉在朋友圈发的问候,被编在“生活的行板”一节。崔俊... 阅读全帖
S********8
发帖数: 4466
4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中国上30年有什么像样的诗人
坚决同意这三个,顾城没疯狂以前写的真不错;舒婷,朦胧诗的鼻祖阿
S********8
发帖数: 4466
5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中国上30年有什么像样的诗人
朦胧诗,哪里有说教,不过是对爱情的一咏三叹
1 2 3 4 5 6 7 下页 末页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