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ChinaNews版 - 80年代崔健的歌为什么受欢迎
相关主题
诺奖评委因中国教授“造谣”同中国绝交中国文化输出因该从哪方面着手?
林辉:周恩来明知老百姓饿却做了这样的事 (转载)全台效应 台湾立法院通过禁止中共人权恶棍访台(图)
关于民主墙的一段往事 by 王若水CCTV不报的:大陆人在非洲被百姓端冲锋枪围堵 ——中国人在非洲受欢迎吗?
陈云机要秘书肖华光:再也没办法相信共产党zz江泽民不受欢迎的几个原因?
踹断亲爹三根肋骨 薄熙来管黑社会老大叫爹挑落iPhone4S, Lumia 800成欧洲最受欢迎智能机
彭丽媛可以出来管管文艺方面的工作嘛本版推出首位不受欢迎人物
三件事犯忌?中宣部副部长蒋建国或面临下台 (转载)形象长期被丑化 美异族通婚亚裔男最不受欢迎 (转载)
民意调查:奥巴马和达赖喇嘛最受欢迎天价茶太嚣张,越变味越吃香!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年代话题: 1980话题: 人民日报话题: 文化话题: 批判
进入ChinaNews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V*******w
发帖数: 67
1
1980年代,是改革开放起步的时代,与任何变革年代一样,文化界最为活跃,敢于冲破
禁区,也最具冲击力。
1980年代,中国大陆刚从“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时代走出来,反省是当时的社会共识。
但反省的目的各不相同,有人想恢复1957年之前的时光,有人怀念1966年前的岁月,有
人向往更早的历史,有人则在打开的国门面前满怀好奇,试图探索出一条截然不同的道
路。于是,冲突、对立在所难免,不过,多元、执著、激情、天真,也是那个年代的特
征。
1980年代,“运动”的思维惯性依然强劲,但与之前有所不同的是,没有人因此而入狱
,没有人被批斗,被批判的人还能坚持自己的观点,甚至公开发表。而且,社会上同情
、赞同他们的人也不在少数,这些人也没有受到株连。这种区别,既有社会背景的原因
——经历了“文革”后,社会各阶层对政治运动的那套做法深恶痛绝;也有来自高层的
分歧——有人不同意这种批判,采取了抵制的态度。
1980年代,计划经济从松动走向解体,城乡生活开始好转。尽管票证仍在使用,但作用
日趋减弱,商品摆脱了各种限制,日益丰富,进口货也出现在市场。社会经济的活跃为
文化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机。
1980年代,作为1978级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的毕业生,笔者先在人民出版社工作,后又
进入《人民日报》文艺部当编辑和记者。
【传统知识分子文化是主流】
在中国古代,士大夫文化是社会的主导;近代以后,经过西学东渐,士大夫文化面对全
新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社会形态,逐步演变为中西融合的近现代知识分子文化
。无论左翼还是非左翼知识分子,大都具有国学的根基,或多或少再带有部分西学的熏
陶。哲学、历史、小说、话剧、诗歌、电影、散文等,是他们治学、排遣或表达自己观
点、体验、理想的主要渠道。
1980年代,20世纪初出生的老一代知识分子尽管久经磨难,毕竟还存活下来一部分,由
他们培育出来的下一代知识分子,基本遵循着长辈的治学路数,只是受到了意识形态的
强烈影响。而那时的大学,从77、78、79级直至以后的多年,文史哲依然是年轻人最热
衷的。在我就读的大学里,这三个系的考生分数最高,而法律、经济、财会却在其次。
沈从文,这位早已成名的文学家经过几十年的沉寂,重新被人们认识;胡适、周作人、
梁实秋、林语堂等一大批长期被封存的人物再度受到重视;通过电视剧《围城》,很多
人才知道还有钱钟书这样一位杰出的学者和作家;胡风,居然没把牢底坐穿,还能重见
天日;周扬、夏衍、丁玲、赵丹都重返文坛艺坛;巴金再次成为偶像,因为他敢于直面
那段不堪回首的岁月;曹禺的作品又被一次次搬上舞台,还有已经含冤去世的老舍的那
些戏。
读诗、写诗是那个时代有点文化的年轻人起码的爱好。有人喜欢旧体,有人迷恋新诗,
不但有幸考上大学的学子是这样,连一些年轻工人和农民也对诗歌充满憧憬。我插过队
的村子就有3位初中毕业的青年农民是诗歌爱好者。诗歌最容易引起青年的躁动和幻想
,所以是文化变革的先行者,食指、北岛、舒婷、顾城等人为代表的“朦胧诗”激发了
一代人的个性,从那些与以往全然不同的诗的世界里,学生和青年们发现了新思想的诱
惑力。
诗歌虽然也引起了争议,还遭到过激烈批评,但毕竟比较“朦胧”,远不如戏剧、电影
对现实的反映那么强烈,并曾惹出大批判和禁演一类的风波。北京人艺的小剧场话剧充
满了探索的意味,吸引了众多年轻人的注意,《绝对信号》《车站》等,时年20多岁的
我每场必看。1985年后,我进入《人民日报》文艺部,去北京人艺看戏的机会就更多了
,其间有幸结识了于是之、夏淳、林连昆、林兆华、顾威这些著名的艺术家。戏一散场
,于是之先生就会拉住我聊一会儿。我年纪轻,不知天高地厚,总喜欢侃侃而谈,身为
常务副院长的于先生却能耐心地听我发言,让我感动不已。有一阵子,有位领导看过北
京人艺的戏后,在座谈会上严厉批判了人艺的一些作品。会后,于是之先生拽着我的手
,低沉地说:他批判了我们人艺的戏!他批判了我们人艺的戏!看着他的愁容,听着他
的絮叨,我能了解他的心情。
徐晓钟导演的话剧《桑树坪纪事》,彩排时我就先睹为快,散场后,时任中央戏剧学院
院长的徐先生和我们几个新闻界记者座谈。我说我兴奋极了,连连称赞这部作品,说这
是反思民族文化的划时代代表作。回到报社,在我的传播下,先后有几拨同事赶去欣赏
。一位著名的报告文学作家,也是报社的名记者,骑在一辆破自行车上听我的介绍,然
后又骑车招呼朋友,约上十几位名流一起去看戏。《人民日报》文艺版一连发了好几篇
评论文章。我在电话里告诉于是之先生,《桑树坪纪事》里有的演员很适合北京人艺的
舞台,他很快就派人过去,那位演员还真被选中,后调入了北京人艺。
我的同事李彤在北大读书时是诗人,在文艺部负责电影评论这块儿。《红高粱》在柏林
获奖后,他与张艺谋彻夜长谈,次日即写出《红高粱西行记》,以整版见报后声名远播
,成为很多读者多年后还在议论的佳作。李彤上世纪90年代移民加拿大,成了生意人,
据他说,张艺谋睡觉喜欢赤身裸体,所以当时与他算是“坦诚相谈”。那个时代,电影
除了《红高粱》外,其余多是反映知识分子文化的电影,像《庐山恋》《人到中年》《
牧马人》等,从中看到的是知识分子的反省,也反映了知识分子在一个时代的生存状况。
报告文学是当时文化和新闻的亮点,亮就亮在代表了时代的良知,而那个时代也急需这
种形式体现出来的良知。《歌德巴赫猜想》《洪荒启示录》《人妖之间》《胡杨泪》《
小木屋》《三十八年是与非》,一篇接着一篇,从70年代末就开始兴起的报告文学热,
让读者不断处于兴奋状态。文学的生动优美和新闻的直率真实,使报告文学成为那个时
代反思的强音,但因此也常常是交锋的目标、争议的焦点。
那个时代的变革勇气最先来自报刊,思想解放的信号总是从那里体现出来,因为新闻的
背后是高层,高层的改革意图和改革分歧不能不体现在新闻之中。翻阅那个年月的《人
民日报》你会发现,几种声音并存是常态,因为高层在对待一个问题上往往就有几种不
同意见,所以党报并不是“一言堂”。
1980年代,《人民日报》一言九鼎,能够左右中国大陆的政治方向,当然也可以促使文
艺的进退。作家袁鹰和蓝翎相继任文艺部主任,文艺部里聚集着一批名流,而先后分管
文艺部的副总编则是王若水、范荣康,更高的领导是社长,前后为胡绩伟、秦川、钱李
仁。从1980年赵丹逝世前说的“管得太具体,文艺没希望”开始,《人民日报》文艺版
就不断发表影响深远的文章,常常轰动一时。我记得,王蒙化名阳雨写出的《文学:失
却了轰动效应以后》震动了整个文学界,人人竞相传诵;而话剧《桑树坪纪事》《狗儿
爷涅》、京剧《曹操与杨修》、电影《红高粱》等,《人民日报》通常都以整版篇幅刊
登评介文字,将这些当代经典之作推向舆论的高峰。当然,每次刊发都是顶住了各方压
力,甚至还有直接主管的高层领导的干预,但也得到报社领导和另外的高层领导的坚定
支持。最令社会瞩目的是《人民日报》文艺部举办“风华杯”杂文征文,老中青杂文家
的一批经典文字从此诞生,嬉笑怒骂都聚集在这里,匕首和投枪的风格再次高扬,杂文
的思想性终于熠熠生辉,可以说这是杂文界的一个辉煌时期。评选过后,杂文家齐聚贵
阳研讨,时任贵州省委书记的胡锦涛用茅台酒宴请全国的杂文精英。当时有的领导对“
风华杯”杂文评选颇有微词,但最终被更高的领导所否定:“风华杯”杂文总体是好的!
【读书热、哲学热、理论热】
读书,是1980年代的文化主流。有幸考上大学和没考上大学的,都在如饥似渴地阅读。
这是六七十年代文化荒芜带来的结果,也是国门逐渐打开后人们对一个新世界的无限向
往。各出版社竞相出版中外名著,编辑丛书更成了风气,“走向未来”、“走向世界”
、“汉译世界名著”是我们的必读;《彭德怀自述》《随想录》《傅雷家书》《第三次
浪潮》《宽容》《万历十五年》《美的历程》,还有弗洛伊德的那些大作,一次次在读
者中引发欣赏热。年轻人聚会聊得最多的是李泽厚、刘再复、刘索拉、马建,金庸、琼
瑶、三毛等人也进入了人们的视野。早就问世的古今中外名作有的被再版,有的被重译
重校,50年代以来诞生的各类国外名作也被迅速翻译。翻阅那个时代的出版物你会发现
,实际大多都是老人老书,只不过被冷落了多年而已。
1957年被划成“右派”的那些人,后来绝大多数已被“改正”,且在各个文化单位都成
了顶梁柱,王蒙还当上了文化部部长。在人民出版社,与我同一编辑室的张梁木老人虽
然饱受屈辱,但真诚、坦率的性格不改,还是敢说敢当;相邻的历史编辑室有一老编辑
邓蜀生,气度非凡,最早被人介绍说是秦文的丈夫,其实他的过去才是传奇,他主编的
“美国史话”是我了解美国的入门书。我在《人民日报》文艺部时,主任蓝翎、副主任
舒展当年都是“右派”,他们的杂文冷峻犀利,为人刚正不阿。经过历次政治运动的劫
难后,这些人虽已年过半百,但对文化事业仍是一腔热忱,而且比从前更为执著。
1980年代,哲学还是知识分子学习和思维的基础,凡是有志于文化的人没有不阅读哲学
的,书店里的哲学书也很畅销,因为大家都认为哲学是各种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没有哲
学基础就等于没有文化。自1978年开始的思想解放首先就由哲学出发,引起了连锁反应
。1980年代的文化界,其活跃的思想探索也是从哲学入手,探索中国思想、文化乃至民
族发展的前途,直至掀起了巨大的波澜。
关于人性、人道主义、异化的讨论,与中国其他的思想讨论一样,也是首先以马克思主
义作为突破口。那个时期,《人民日报》等全国有影响的报刊都发表了相关的文章,形
成了一股潮流。1980年5月,《中国青年》刊登了潘晓的来信《人生的路啊,怎么会越
走越窄?》,迅速引发了全国关于人生观的大辩论,持续半年之久,这远远超出了过去
那种“伤痕”式的哀诉,提出了人在社会中的价值如何实现这一根本性问题。1981年1
月,人民出版社编辑、出版了《人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人性、人道主义问题论集
》一书,王若水的《人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被收入其中并被用作书名,而他的另一
篇《谈谈“异化”问题》也很有名。在这两篇文章中,他把他在1979年理论务虚会上就
已形成的对个人迷信的批判,发展为对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异化的批判,呼吁恢复人在马
克思主义中的中心地位。在1983年3月举行的“纪念马克思逝世100周年学术报告会”上
,周扬也认为:“过去对人性论、人道主义的错误批判,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带来了
严重后果。这个教训必须记取。”很快,《人民日报》全文发表了周扬的讲话,不料,
结果却被认定是犯了错误。10月下旬,由此引发的一场批判运动在全国铺开,坚持发表
周扬文章的《人民日报》副总编辑王若水被免职,总编辑胡绩伟“辞职”,而周扬则被
要求作出检查。
不过,这次运动很快被遏止住,而且反对的意见还被允许刊载,王若水在受批判后仍能
在三联书店结集出版《为人道主义辩护》一书,可见社会还是进步了。那次大批判现在
回想起来确实可笑,因为那时所谓的“污染”,如果放在现在,已算非常健康了;而人
道主义和异化,在今日看来都是先见之明。重读王若水的文字,再看看当下,难免有“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的感慨。
【崔健的歌为什么受欢迎】
今天有很多人都不信,1980年代,唱歌、写歌、跳舞,竟然可以与政治联系起来,也会
受到批判,也有阶级之分,还需要党中央机关报出面正名。
1980年代,邓丽君的歌长期被禁;李谷一演唱的《乡恋》被点名批判;苏小明演唱的《
军港之夜》同样遭遇了被斥责的命运。那个时代,唱流行歌曲、摇滚乐,跳现代舞,都
被认定是资产阶级文化。记得在大学读书时,为了抵制一对一的交谊舞,还特意发明了
一种“集体舞”,供男女集体舞动。不过,有的领导点名,有的媒体批判,就会有另外
的领导支持,另外的媒体叫好,这使得那时的文艺常常是被批判后又被正名。词作家乔
羽将这看作是“凡是派”与“改革派”的分歧。
叶小钢如今是全国政协常委、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他的音乐作品今日是主旋律,可在
1980年代,他与瞿小松、陈怡等人都被归为另类,叫做“新潮乐派”。流行歌曲被认为
是“靡靡之音”,长期受压制,最后压不住了,就叫“通俗唱法”,勉强通过。中央音
乐学院一位教授为了替流行歌曲说公道话,还搬出了“金日成语录”,说连朝鲜都认为
流行歌曲没问题,为什么在中国大陆却行不通?《黄土高坡》《信天游》等“西北风”
歌曲问世后,也有人听不惯;广东最早成立了现代舞团,居然一再遭遇政治环境危机。
所有这些,《人民日报》都以大篇幅的文章为之正名,让它们顺利过关。当然,那时也
是个“盒带”的年代,正是进入市场经济的音像公司为了赚钱,出版了大量“盒带”,
让流行歌曲畅行天下。
在《人民日报》文艺部,我记忆最深的是为崔健正名。
1988年的一天,报社副总编辑范荣康在路上遇见我,说应该登一篇介绍崔健的文章。我
问这能行吗,他回答:没问题!我当天就约了一位音乐评论家写了篇文章,范荣康看过
后说,太学术化,缺少力度,你重写,应加上崔健的歌为什么受人们欢迎的内容。我根
据他的意见,重新写成了一篇1500字的文章,题目就叫《崔健的歌为什么受欢迎》,经
他审定后作为文艺版头条发表。临刊出前他又指示将《一无所有》的曲词配在旁边,全
文刊出。这篇评论加曲词刊出后,轰动许久。刊发当天夜里,我与崔健的父亲通电话,
他哭了,说一直为儿子担惊受怕,现在好了,他放心了,党报替崔健说话了。过了一个
多星期,我乘坐出租车,司机一听我是《人民日报》的记者,立即从座椅下抽出一张报
纸,我一看,就是刊登崔健文章的那期。他说:《人民日报》太棒了,登出了崔健,我
一直保留着这张报纸。过了两年,一位在美国留学的朋友来信说,在当地遇见几位曾在
中国留学的美国人,说清楚地记得《人民日报》刊登崔健的事情,认为那是文艺开放的
一个信号。
1988年,《人民日报》与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联合举办“新时期十年金曲和1988年金
星”评选,在《人民日报》上印出选票并刊出候选歌曲与歌星名单。改革开放以来在大
陆流行的中外著名歌曲和著名歌星悉数出现在报纸上,每位候选演员还由漫画家苗地画
出一幅漫画像配合——这是中国大陆设立的第一个歌曲排行榜和歌星排行榜。后来评委
会收到了近百万张选票,仅董文华一人就获得24万张。颁奖大会在北京工人体育馆举行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直播,中央电视台录播,《人民日报》次日头版刊发消息,主席台
上坐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还有中宣部、文化部、广电部和解放军总政治部领导,崔
健压轴,唱的是《一块红布蒙住了我的双眼》。事后我们问彭冲副委员长开幕式如何,
他回答很好,就是音响声音太大。
此外,1980年代还是个沙龙的年代,很多问题都在沙龙中热烈争论,同时,沙龙也让文
艺界横向的交流加深。
1980年代,是传统知识分子文化延续的时代,所以反省、批判的特征极其明显,尽管这
种反省和批判都很肤浅,基本上是浅尝辄止,但毕竟在中国思想解放、文化启蒙的历史
道路留下了鲜明的脚印。以后,支撑那些文化的主体——老一代知识分子纷纷远去,而
面对政治大风暴和市场经济的大潮,下一代或者下二代有人出国了,有人下海了,有人
改弦更张了,有人找到了比较切合实际的生存方式,以致1980年代的那些文化特征迅速
隐退。电视时代和网络时代的相继来临,更让大众娱乐以强劲的姿态替代了传统文化形
式。在大学里,文史哲已是夕阳;在书店,畅销书里已难觅诗歌和哲学的身影;在舆论
场,微博、短信或许更具影响力。而且,今日的反省早已改成怀旧,批判的力度也远不
及爆料能够吸引眼球。
1980年代,一直在人们心中,也许从未走远。
1 (共1页)
进入ChinaNews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天价茶太嚣张,越变味越吃香!踹断亲爹三根肋骨 薄熙来管黑社会老大叫爹
老百姓的重庆故事(ZT)▲“重庆打黑没有黑打”的强证! (转载)彭丽媛可以出来管管文艺方面的工作嘛
调查称中国游客居世界最不受欢迎游客榜次位三件事犯忌?中宣部副部长蒋建国或面临下台 (转载)
谈谈南方周末为什么有不少拥护者 (转载)民意调查:奥巴马和达赖喇嘛最受欢迎
诺奖评委因中国教授“造谣”同中国绝交中国文化输出因该从哪方面着手?
林辉:周恩来明知老百姓饿却做了这样的事 (转载)全台效应 台湾立法院通过禁止中共人权恶棍访台(图)
关于民主墙的一段往事 by 王若水CCTV不报的:大陆人在非洲被百姓端冲锋枪围堵 ——中国人在非洲受欢迎吗?
陈云机要秘书肖华光:再也没办法相信共产党zz江泽民不受欢迎的几个原因?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年代话题: 1980话题: 人民日报话题: 文化话题: 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