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n 发帖数: 4809 | 1 难道匈奴突厥松散部落联盟的蛮族不也一样吗?中国历朝,估计也就只有春秋战国的秦
军,赵军和魏军,南北朝一直到唐朝废除兵户制度以外,以及少数李如松手下的关外精
锐,戚家军等,算是高度职业化的军队,其他的也都是临时拉的农民部队。 |
|
c******n 发帖数: 16403 | 2 可以以春秋战国为主题做个类似三国志一样的电脑游戏。 |
|
a***e 发帖数: 27968 | 3 赵州桥型的低拱,欧洲第一次出现是在16世纪后
以此估计,中国的拱桥,就是现在江南还有的全拱,应该在春秋战国就很发达了 |
|
v*****s 发帖数: 20290 | 4 我的理解是周正以夏历十一月为正月,而且改了名字。秦正特殊,虽然以十月为正月,
但是没有改
名。你举的那个例子只能说明小雅用了夏历。
我百度我光荣。
三正是春秋战国时代不同地区所使用的不同的历法制度。了解三正是有必要的,先
秦古籍里所以
纪时的历日制度并不统一。《春秋》或《孟子》多用周历,《楚辞》和《吕氏春秋》用
夏历。《诗
经》要看具体诗篇,如《小雅•四月》用夏历,《豳风•七月》周历和夏月
并用。
《左传成公八年》记载“二月无冰”,史官把这一罕见的天象载入史册,很显然这
个二月指的是周
历二月即夏历十二月而言。如果是夏历二月,则已经是“东风解冻”,用不着大书特书
。又如《庄公七
年》说“秋,大水,无麦苗”,这也是指周历,周历秋季相当于夏历的五六月,晚收的
麦子和“五稼之
苗”有可能被大水“冲杀”,如果是夏历秋季,就不可解了。同样的理由《孟子•
;滕文公上》所说的“江
汉以濯之,秋阳以暴之”的秋阳是指夏历五六月的炎日。同一史实,在《春秋》和《左
传》所记月的时
月常有出入,同属《左传》的记时也有差异。《春秋隐公六年》说“冬,宋人取长葛”
, 《左传》
说 |
|
|
|
e********3 发帖数: 18578 | 7 关键是当时六国人口其实并不少,秦朝有3000万左右人口。 |
|
O****X 发帖数: 24292 | 8 和明清还是不能比吧
我老脚的其实完全可以用人口数来划分中国历史的阶段 |
|
|
|
|
e********3 发帖数: 18578 | 12 秦朝时期的江淮两广福建云贵两湖人口密度和发展程度和明清的时候不能比吧? |
|
|
e********3 发帖数: 18578 | 14 这个都是逼出来的,没有五胡乱华,中国南方也发展不起来。 |
|
|
|
|
|
m**d 发帖数: 21441 | 19 靠马车那要多长时间啊?往返一个回合要好几个月吧?
当时道路交通状况如何? |
|
c******n 发帖数: 16403 | 20 当时的中国, 只是以中原为中心的一块地区, 比现在小太多了 |
|
m**d 发帖数: 21441 | 21 从齐国到秦国也挺远啊,再去楚国
纵横家们也挺劳累的 |
|
o**n 发帖数: 1249 | 22 主要城市间有国道,好像是夯土道,不泥泞,数十里就有亭有舍,吃饭睡觉,有钱的话
路上还是不会太苦的 |
|
o**n 发帖数: 1249 | 23 一步青云,呵呵,
且不用君为臣纲,有才就行,做不好项目就再投另一国 |
|
|
|
|
J*********r 发帖数: 5921 | 27 忘说了,春秋战国我没计算在内哈。我这里只讨论秦大一统之后的情况。 |
|
S*******C 发帖数: 7325 | 28 呵呵 春秋战国不在秦末之前吗?
你连这两者的关系都搞懂?
说的越多 你越丢人哦。
呵呵。 我是纯讨论,有理有理 比你上来就胡乱放厥词要好的多。 |
|
b********g 发帖数: 41 | 29 抛开战国后期的那些,前期很多的攻城都是长途跋涉越过别的国家去打,打下来之后又
不守,目的是什么,掠夺人口? |
|
|
o**n 发帖数: 1249 | 31 春秋时期的战争是给称霸大基础,不需要灭谁,打服了就行。到了战国就不一样了。 |
|
T*****n 发帖数: 18811 | 32 戟在商代即已出现,西周时也有用于作战的,但似不普遍。到了春秋时期,戟已成为常
用兵器之一。春秋前期鲁隐公十一年(前712年),郑国在伐许前授兵时,即有子都拔棘
逐颖考叔的事发生。鲁庄公四年(前690年),楚伐随,“授师子焉”,说明楚国已用戟
装备军队了。
戟是在戈和矛的基础上演进而成的。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戟出现于商代。在河北藁
(gǎo音稿)城台西的商代遗址出土的铜兵器中,有一件戈和矛联装在一个木柄上的长
兵器,这便是戟的雏型。由于戟比戈和矛更为先进,它很快成为将士们作战的格杀利器
。西周时期出现了整体铸造的戟。一种是以矛为主,旁生横刃,柲(bì音必)装插在
矛体的銎(qióng音穷)部。这种戟突出了矛的优势,刺杀有力,但勾啄易掉头。另一
种以戈为主,前有援,尾有内,上有刺,下有胡,呈“十”字形。这种戟形体单薄,易
脆易折,不适于实战,多属仪仗用的饰兵器。春秋战国时,战斗中使用的戟,仍将分制
的戈和矛联装在木柄或积竹柄上。这种青铜戟直刺有力,横钩不易脱落,有的戟还在长
柄上端自上而下联装两件或三件戈头。例如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兵器中有保存完整
的长柄三戈戟。这就大大提高了戟的杀伤能 |
|
l*********y 发帖数: 1011 | 33 趁着历史版曹操热这股浪潮,忽然觉得不妨搞个历代君主/霸主个人能力比较榜单,争
取弄个TOP10。这当然是关公战秦琼的味道,但是很有娱乐精神。
基本规则如下:
1,时间起于春秋战国,至于本朝今上。
2,以正史为基准,可以略微参考野史,不能包括演义。
3,对象必须是诸侯,王,帝王三类人。
4,个人能力包括四大方面:政治,军事,才情,生活。政治军事好理解,才情指的是
这个人的文化素质水平,清后当然要包括理工类的水平;生活可以包括其他方面,比如直系后代的情况,老婆嫔妃的情
况等。
5,每个方面分四个等级:天才,地才,大才,人才。一定要量化的可以这
样说:这个领域中,历史公认前十左右的,乃天才;历史公认只能在10-20之间的,为
地才;历史上看起来,只能排在20-40的,可谓大才;在当时出色,并历史留名者,可
为人才。
6,列举的时候,尤其是列举大家可能不太熟悉的人,请尽量给出说明
欢迎各位积极讨论,版主MARK一下哈
补充一点:政治能力,实际上应该代表以该人物为核心的一个集团的政治影响力,决策力与执行力。因为很多政治功劳与决定,实际上是集体做出的。
补充二点:这个比较榜单,专门着眼于帝王诸侯, |
|
l*********y 发帖数: 1011 | 34 有道理。可能我认为的内部思想交流的碰撞大幅下降,参照系是春秋战国。当然了,春
秋战国在整个人类历史上,也是思想辉煌的典范。
在下对清史比较熟悉。清初的思想还是非常发达的,三大家交相辉映。可惜后来统治开
始严酷,结果文人全部埋首于考据学了,乾隆年间冒起的常州学派等就是代表。那些就
基本属于出世了。
可以这样看: 中国本来有个特别好的基础,但是自秦汉到汉武开始,这个良好传统被打
破了,但是相比其他文明还是领先自由一些。除了战乱时代,思想比较禁锢的,满清中
期开始绝对算一个。
本来我们再其他方面,比如思维模式方面就不利于产生现代理性文明,加上思想活跃的
基础没有得到广大,大概是中国没有能够率先产生近代文明的重要原因之一。 |
|
r**o 发帖数: 4614 | 35 所以我说清代以前, 清初的思想实际是明朝的遗产,文字狱一上来大家当然只能出世
了,小命要紧。
主体思想没确立当然碰撞厉害了,春秋战国后还有清末民国初。
其实嘛,中外文科生的想法都差不多,理科生的想法要等工业革命,机器推广才能推广
阿。中国也很早就有格致, 王化成也爱好弹道学, 太小众了, 没那个市场要求。 |
|
s*******u 发帖数: 1855 | 36 五代十国可没有文艺思想。
比成春秋战国还差不多,都是社会制度的大变革,都被秦始皇统一 |
|
c*****1 发帖数: 3240 | 37 “xx常所用”似乎是第一次出现,但“xx用”之类的词语很常见
一方面是直接铭刻在兵器上,这种往往比较精美
另外就是墓中所附的遣册上也有记录
遣册这类的东西春秋战国时候就有了 |
|
c*****1 发帖数: 3240 | 38 春秋战国时候很多遣册都是竹简的。。。本来就是一种殡葬时用记录的东西 |
|
j****c 发帖数: 19908 | 39 刚吃饭的时候胡乱想到,春秋战国时候君臣父子纲常被破坏,寿终正寝的君王没几个,
各国都在上演诸多公子为了争位而自相残杀甚至杀自己老子的事情,孔子感叹礼乐崩坏。
如果东周的时候实行计划生育,一对夫妻只有一个儿子,那么封地就不会越来越小,也
不会出现弒君夺位,大家都很本分地过日子。孔子提倡遵守周礼这个不现实,倒不如搞
些娱乐活动,让大家晚上有点其他事情做,不要只知道制造人类,周礼自然就恢复起来
了。 |
|
|
S****t 发帖数: 2183 | 41 孔子为何伟大?
记者:您解释了儒家的起源。但是还有一个问题,我一直没找到解答。就是孔子一生著
述并不多,好像只有一部语录体的《论语》。但为什么孔子后来竟有那样大的名望呢?
何新:(笑)你这个问题,可以考倒很多大学者,包括胡适那种食洋、食古两不化的大
人物。孔子之所以伟大,并非由于他自己的著述(他说自己只是"述而不作")。但是,
孔子生当春秋战国之际,礼崩乐坏,经济、政治、社会正在发生激烈变迁,导致华夏上
古以来流传有序的宗教、文物、典章、制度即文化传统,在社会动乱和战乱中,面临崩
溃和毁灭。而孔子则是自觉和自为地承担起继承和挽救这一伟大文化传统的使命。所谓
自觉,是因为没有人让他去担当这一使命。孔子本来是个没落贵族家庭的后裔,受过良
好的传统教育,他本人更是好学不倦。他生活中本来可以有别的选择,例如担任公卿而
身泰名遂,寻求俗世的荣显(他曾担任过鲁国的"大司寇",位列于三公)。但是为了他
所选择的文化责任,他宁肯放弃这一切。商周时代,学术本来是国家及贵族的专利。但
是经历东周的变乱,春秋的战乱,官学废弛,典章毁坏,图书流散。孔子自觉地担当起
挽救学术传统的工作,这就是他的"克己复礼"。 |
|
S****t 发帖数: 2183 | 42 你说的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的丰富多彩,我想应该是指学术思想而言;而何新所言之崩溃
和毁灭,是指中国上古文化积累沉淀而言。两者并不矛盾。
比如中国的清末民初这一段,是一个大动荡的时代,也是思想家学者辈出的时代,但是
也是中国传统文化遭受最大危机的时代。 |
|
o**n 发帖数: 1249 | 43 太史公对人的品格要求太过严格,有点迂腐,也是因为和当时政治环境有关。王翦伐楚
之前那招以进为退保身之计明明耍很高明,太史公说他不象样,都希望向他老人家一样
,顶撞皇帝受刑才算好人。这已经不是春秋战国那年月了,卿大夫甚至士人都可以随便
上去骂骂王。 |
|
t**c 发帖数: 7480 | 44 为什么说历史经验不够?春秋战国各国弑君夺位,各个公子之间互相争夺的多了去了。 |
|
T****r 发帖数: 22092 | 45 网上资料:
“公主”这个名词是春秋战国时代才开始有的。周朝的天子把女儿嫁给诸侯,自己
是不主持婚礼的,而叫同姓的诸侯来主婚。当时各诸侯国的诸侯一般称“公”,“
主”就是“主婚”之意,所以因为是诸侯主婚,天子的女儿就被称为“公主”了(
哎,一点浪漫色彩也没有),当时诸侯的女儿也被成为“公主”,也称“君主”,
《史记·吴起列传》说:“公叔为相,尚魏公主。”古书尚也常常将公主简称为“
主”。
从汉朝开始,只有皇帝的女儿才能称为“公主”,诸侯王的女儿则称为“翁主”。
颜师古在《汉书·高帝纪下》“女子公主”条下解释说:“天子不亲主婚,或谓公
主;诸侯王即自主婚,故其主曰翁主,翁者,父也,言父自主其婚也。亦曰王主,
言王为其主婚也。”这样,翁主就比公主低了一个等级。也是从汉代开始,皇帝的
姊姊称为“长公主”,先皇帝的姊妹为大长公主,加上“大”“长”的字样是表示
尊崇。东汉时的公主一般是“县公主”,如光武帝的女儿为舞阳公主、涅阳公主等
等,舞阳和涅阳都是县名;晋朝的公主则是“郡公主”,因为公主封号之前是郡名
,如晋武帝的女儿为平阳公主。这样的“县公主”和“郡公主”也可以简称为“县
主”和“郡主”,所 |
|
o**n 发帖数: 1249 | 46 收藏了。
记得春秋战国王公的女儿一般称为公女,和公子相对,不过后来可能大家都称王了,没
人再理周王和周礼了,就都叫公主了。 |
|
f****r 发帖数: 5118 | 47 购买雇佣军对抗汉泥拔,这种希腊罗马文明还是令人敬佩的。我华夏文明可能一直到鸦
片战争都是收租子的吧?
其实西方文明一开始就比春秋战国秦汉要强
后来耶稣诞生后,基督/天主教使西方文明坠落了(讽刺吧),被唐宋赶上,然后华夏
文明被蒙古蝗虫摧毁了以后,西方又开始文艺复兴,发现新大陆后,又超过华夏文明。
你追我赶啊 |
|
j*******i 发帖数: 2424 | 48 据说是司马迁的史记以及春秋战国的史书里记载了夏朝,还有炎黄帝尧舜禹等等。类似半神话半纪实性质的。
有些老外不承认中国有夏朝。 |
|
O*******k 发帖数: 1743 | 49 咱春秋战国时候的天文学,不是有专家论证是苏美尔传过来的吗?
相似度太高了,比人家晚了2000年,没有别的解释啦
而且中华大地放眼望去,仰韶之前,就没有发现啥文明居住点,应该是舶来的
就是仰韶文明本身和中亚也脱离不开干系 |
|
o*****a 发帖数: 2335 | 50 http://www.sunyefang.org/docs/wenhuazongheng/diliu/
中国大一统的历史根源
赵鼎新
发布于 2009-12-3 被阅读 304 次
中国为什么能在春秋战国的历史发展中走向统一,并在以后两千多年的大多数时间内保
持了统一,而欧洲却在罗马帝国垮台后始终处于分裂局面? 面对这个问题,人们首先
会想到地理因素。在春秋时代,中国的核心地域东邻太平洋,西靠重山峻岭,北为大漠
,南是蛮夷之地,其面积仅仅在150~200万平方公里之间。相比较而言,欧洲国与国之
间的竞争从古希腊开始就涉及到北非、西亚、东欧等地,其面积可达春秋时代中国的近
十倍。统一这一“任务”对欧洲来说显然要艰巨得多。地理条件虽然重要,但却不是决
定性因素。比如,印度次大陆的面积200多万平方公里,且四面都与外界有很大的隔绝
。从地理来说,其形成统一的条件应该与中国差不多,但是印度却在历史上从来就没有
过长时间的统一,而第一次把全印度持久地“统一”起来的竟然是大英帝国治下的东印
度公司。此外,在秦朝统一之初中国的核心地域有限,虽然统一之后中国的版图不断扩
大,有些朝代的地域甚至大大超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