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明廷
1 2 3 4 5 6 下页 末页 (共6页)
m******r
发帖数: 4351
1
是的,陆军得慢慢练,得在实战中积累经验值。但是后金的部队又太厉害(都怪之前的
明军太窝囊)。只是不能急于求成,比如崇祯这种脑残领导,强迫部队分批上去送死,
平白给对手送exp不说,自己辛辛苦苦练的部队难道不是钱堆出来的?粮饷不是钱?装
备不是钱?抚恤金要不要给?培养的将领和战斗骨干是不是资源?花费N多时间人力,
好不容培养易了一支部队,经验从0涨到了15级,一纸命令就上去送死,全没了,下次
还得从头招兵,从零开始那么容易? TG都知道断一指比伤十指疼呢。
所以,既然暂时野战没法战胜exp过高的后金军,明廷为了面子又不想放弃收复辽东的
愿望,那也就是通过筑垒,拉近双方的差距,慢慢地和敌人拼消耗,在自己不被消灭的
前提下慢慢增加exp。
水军呢,在辽东这一块主要是三部分,觉华,登州和东江。觉华是重建的,登州的作为
后方基地,水军也不强。当时最强的水军就是东江的,东江的水军记得是从福建水军拉
过去的,之前负责和那一带的海盗作战来着, 总之封锁整个辽东足够了,但是就是上不
了岸,再怎么加强也没必要。
大连当时叫金州,哪有五十万人口,估计三五万顶天了;整个东江当时也不过二十来万
。这也要怪毛文龙... 阅读全帖
M******a
发帖数: 6723
2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橡树 | 明亡,怨谁?
原创:流浪的橡树 流浪的橡树 微信号
功能介绍
人性崇尚自由——【原创】橡树公众号。历史,杂文,文艺,诗歌,闲谈。切磋交友
清廷官修《明史》,评价明帝国有“治隆唐宋”、“远迈汉唐”之盛誉。
然而,明帝国,华夏历史最后的中原帝国,终究在连年天灾人祸,内忧外患中忽然轰然
坍塌。
明帝国神秘而快速的终结,《明史》有几成定式的答案:
明之亡,实亡于神宗。
《明史》评述明末几位皇帝,对崇祯多有惋惜,对神宗、熹宗这两位明帝并不看好。后
人采信《明史》,这一习惯也就延续到现在,流行于小说和影视剧。
在明神宗万历年间,很多资料记载,东林党、宣党、昆党、齐党、浙党等文人党团把持
朝政,相互博弈,倾轧不息。
明之亡,实亡于神宗当然也算是有所依据。不过,明亡还有一口最大的黑锅,是被魏忠
贤扛到今天。
阉党无好人,史家们众口一词让大家也就这么习惯了。
可是,史书便是真相?
自北魏崔浩开创秽史时代,官修史书总是不清不楚为后人留下考究的余味。明末,同样
如此。
明神宗在位期间,明帝国首辅内阁制更为完善,既有中外乂安,海内殷阜的“万历中兴
”。
期间,明神宗常年不上朝,却没有宦官之乱、外戚干政、权臣挟政乱象。... 阅读全帖
d*******r
发帖数: 3875
3
朵颜三卫 与 蒙古贞兀良哈人的来历
兀良哈①部在蒙古历史舞台上充当过重要角色,其地位也是很突出的。它做为社会历
史长河中的一股激流推动了时代潮流的前进。这里只是简要记述兀良哈部的历史沿革和
蒙古贞地区的兀良哈氏人(塔布囊)的来历。
一、关于兀良哈部落的源流与沿革
从历史资料看,兀良哈原是森林百姓。于9世纪徒居不而罕哈刺敦②,经过几百年
的生息演变已成为文明的部落。
说兀良哈部是森林部落,须从部落名称的本意分析,即可证明该部是森林部落。很多学
者分析认为,“乌力扬海”是蒙古语“乌瑞”、“杭盖”一词的变音形式。“乌瑞”意
为高原,“杭盖”意为山林,乌力扬海部落即高原山林部落。又据,明洪武二十二年(
1389年)朵颜山兀良哈部头领脱鲁忽察尔致明太祖的信也可证明,信中道:“乌力扬罕
森林百姓,自英明圣主成吉思汗时期以来,从未离朵颜高地的荒野及山河,历代蒙古皇
帝时期,按时敬猎物俸役夫……”③;拉希德的《史集》云“兀良哈人原来栖居于巴尔
古真滩的森林百姓,后来徒至不而罕哈刺敦”。根据这些史料记载表明,兀良哈部人原
来为巴尔古真滩森林中,以狩猎为生的森林百姓是无疑的。
森林百姓兀良哈人徒至不而罕哈... 阅读全帖
t*n
发帖数: 14458
4
丰臣秀吉侵略朝鲜时候有没有进入兀良哈的地盘?

朵颜三卫 与 蒙古贞兀良哈人的来历
兀良哈①部在蒙古历史舞台上充当过重要角色,其地位也是很突出的。它做为社会历
史长河中的一股激流推动了时代潮流的前进。这里只是简要记述兀良哈部的历史沿革和
蒙古贞地区的兀良哈氏人(塔布囊)的来历。
一、关于兀良哈部落的源流与沿革
从历史资料看,兀良哈原是森林百姓。于9世纪徒居不而罕哈刺敦②,经过几百年
的生息演变已成为文明的部落。
说兀良哈部是森林部落,须从部落名称的本意分析,即可证明该部是森林部落。很多学
者分析认为,“乌力扬海”是蒙古语“乌瑞”、“杭盖”一词的变音形式。“乌瑞”意
为高原,“杭盖”意为山林,乌力扬海部落即高原山林部落。又据,明洪武二十二年(
1389年)朵颜山兀良哈部头领脱鲁忽察尔致明太祖的信也可证明,信中道:“乌力扬罕
森林百姓,自英明圣主成吉思汗时期以来,从未离朵颜高地的荒野及山河,历代蒙古皇
帝时期,按时敬猎物俸役夫……”③;拉希德的《史集》云“兀良哈人原来栖居于巴尔
古真滩的森林百姓,后来徒至不而罕哈刺敦”。根据这些史料记载表明,兀良哈部人原
来为巴尔古真滩森林中,以狩猎为生的... 阅读全帖
M******8
发帖数: 10589
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Math1978 (数学),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明朝末年也曾经大量扩招太监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Jul 13 10:52:30 2013, 美东)
要不怎么说,一爱上共产党,人就变成弱智了呢。
《巢湖学院学报》2005年02期76-81
明代社会自宫风气
帅艳华1黄阿明2
(安徽大学历史系,合肥230039;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上海200062)
自宫现象中国古已有之,历代皆有禁令。明以前,自宫现象仅为零星的社会现象,远未
至一种社会风气。至明代,自宫由零星现象衍变成社会风气,蔚然大观,屡禁不止。20
世纪30年代,王崇武先生与日本学者清水泰次开明代宦官与自宫现象研究之先河。[1]
近年来国内有学者对此问题又进一步深入研究[2],但这些研究主要局限于某一方面,
而未能对明代社会自宫风气予以整体性考察。基于此,本文立足于有明一朝,对自宫风
气的发展情况、国家的禁止措施、成因及其带来的影响作一番梳理,藉以见出明代自宫
社会风气的整体情况。
一、明代社会自宫风气的发展
明代自宫蔚然成风,与明朝... 阅读全帖
l*****d
发帖数: 508
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aladin 讨论区 】
发信人: wenyuan (who+am+I), 信区: paladin
标 题: 伐清_第五十三节 惨痛(下)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Oct 27 07:47:08 2013, 美东)
根据李自成和吴三桂的誓约,李自成不但立刻将太子还给了他,而且还答应让出北京城
,让吴三桂去辅佐明朝的太子,“自誓以后,各守本有之疆土,不相侵越,所有大顺已
得之北京,准与五月初一交还大明世守。”而誓约的最后一句则是:“如果北兵侵扰袭
掠,合力击之,休戚相共。如违此誓,天地亟之。”
“归还北京,做摄政王,闯王开出的条件真是很不错啊。”如果不是有前世的经验,邓
名估计大部分听到这个条件恐怕都会心动,毕竟当时清军还没有在关内成功立足过,如
果吴三桂不献山海关的话,估计还是不能;而吴三桂凭借这样的功劳,很有可能成为曹
操一样的人物,挟天子以令诸侯。虽然巩焴没有讲,但邓名觉得李自成开出这个条件的
时候,肯定会认为至少能安抚吴三桂一段时间,但却没有想到吴三桂毫不犹豫地倒向满
清了,放弃了独立权,掌握朝政的机会、以及再造朝廷的功勋,剃发投降了多尔衮... 阅读全帖
M******8
发帖数: 10589
7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明朝末年也曾经大量扩招太监
要不怎么说,一爱上共产党,人就变成弱智了呢。
《巢湖学院学报》2005年02期76-81
明代社会自宫风气
帅艳华1黄阿明2
(安徽大学历史系,合肥230039;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上海200062)
自宫现象中国古已有之,历代皆有禁令。明以前,自宫现象仅为零星的社会现象,远未
至一种社会风气。至明代,自宫由零星现象衍变成社会风气,蔚然大观,屡禁不止。20
世纪30年代,王崇武先生与日本学者清水泰次开明代宦官与自宫现象研究之先河。[1]
近年来国内有学者对此问题又进一步深入研究[2],但这些研究主要局限于某一方面,
而未能对明代社会自宫风气予以整体性考察。基于此,本文立足于有明一朝,对自宫风
气的发展情况、国家的禁止措施、成因及其带来的影响作一番梳理,藉以见出明代自宫
社会风气的整体情况。
一、明代社会自宫风气的发展
明代自宫蔚然成风,与明朝兴亡相始终。明景帝以前,诸帝对自宫者一律摈弃,景帝破
例录用了第一批自宫者,此后明廷每隔几年便不得不录用一批自宫者,致使自宫风气高
涨不止,成为明代社会的一大痼疾,难以根除。因此,以明景帝为界,明代社会自宫风
气可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明统治者对自宫... 阅读全帖
w*****n
发帖数: 375
8
来自主题: paladin版 - 伐清_第五十三节 惨痛(下)
根据李自成和吴三桂的誓约,李自成不但立刻将太子还给了他,而且还答应让出北京城
,让吴三桂去辅佐明朝的太子,“自誓以后,各守本有之疆土,不相侵越,所有大顺已
得之北京,准与五月初一交还大明世守。”而誓约的最后一句则是:“如果北兵侵扰袭
掠,合力击之,休戚相共。如违此誓,天地亟之。”
“归还北京,做摄政王,闯王开出的条件真是很不错啊。”如果不是有前世的经验,邓
名估计大部分听到这个条件恐怕都会心动,毕竟当时清军还没有在关内成功立足过,如
果吴三桂不献山海关的话,估计还是不能;而吴三桂凭借这样的功劳,很有可能成为曹
操一样的人物,挟天子以令诸侯。虽然巩焴没有讲,但邓名觉得李自成开出这个条件的
时候,肯定会认为至少能安抚吴三桂一段时间,但却没有想到吴三桂毫不犹豫地倒向满
清了,放弃了独立权,掌握朝政的机会、以及再造朝廷的功勋,剃发投降了多尔衮,甚
至连一丝的犹豫都没有。
“吴三桂知道他根本守不住这么多东西,就算他贪心拿下来,最后也得被别人夺了去,
而且还会多面竖敌耗尽他的兵力。不过所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平西王面对这么大的
诱惑,居然一点儿也不心动,或者说就算心动也绝对不会为此去莽撞行事,当真... 阅读全帖
B*V
发帖数: 3365
9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明末蒙古的衰落与满洲的崛起
明末蒙古的衰落与满洲的崛起
发表于:2012-07-09 19:19:04
作者:大好河山在这里
一. 蒙古插汉部的东迁导致女真崛起
明初,明成祖于永乐年间在东北设置了建州、海西、野人三卫来控制女真。(女真
这个名称从明初一直沿用到明末。清太祖努儿哈赤的继承人皇太极于天聪九年钦定国名
为“满洲”,女真及诸申等名始废。)
后来,明廷又先后在建州卫附近分设建州左卫、建州右卫。成化五年,明与朝鲜联
手进剿扰边的女真,建州诸卫的头目董山、李满住父子等被杀戮。建州女真一蹶不振。
明朝成化年间,蒙古的达延汗继承了汗位。经过奋斗,大致统一了部落割据、四分
五裂的蒙古草原之后,便废除了太师制,分封诸子及亲族。到了明嘉靖年间,蒙古大汗
的宗本部落插汉部(即左翼)迫于右翼的压力,东迁辽河河套,蒙古本部再度分裂。《
明实录》嘉靖二十六年六月记载:“是时,(蒙古右翼头目)俺答诸酋与(插汉头目)
小王子有隙,小王子欲寇辽东,俺答以其谋来告,请得以中国夹击之,且以此立信。”
但是,“夹击”计划显然没有得到落实。插汉部成功的东迁到了辽东。
明朝的隆庆、万历年间,西部的俺答接受了明廷的封贡,“七镇皆宁,独土蛮(插
汉... 阅读全帖
k**a
发帖数: 1181
10
明、日议和[编辑]
1593年6月,日本因海战失利补给无法送至,加上朝鲜破坏过度,造成瘟疫流行,当地
征发粮食不易,以及急于保全占据朝鲜南部四道的战果,遂派使节随同明使沈惟敬由釜
山至北京城议和。7月,明廷宣诏退兵以进行日本封贡事宜,于是李如松大军撤退,只
留刘綎及游击吴惟忠共七千六百人分别扼守要口。但兵部尚书石星一意主和,再撤吴惟
忠部,结果只留刘綎部防守。9月,朝鲜国王李昖虽上表答谢朝廷援救及助其复国,但
是暗中对明、日议和却排除朝鲜有所不满——此时日军仍然占据朝鲜南部四道,并控制
釜山城。12月,明廷命蓟辽总督顾养谦兼责打理朝鲜事宜,并召回宋应昌、李如松;明
帝虽下旨撤军,但认为“倭情狡诈,未可遽称事完”。
1593年5月8日,丰臣秀吉在名护屋会见了到达日本的明朝使团。由于语言不通,双方的
会谈仍就在沈惟敬和小西行长间进行。丰臣秀吉提出了“大明、日本和平条件”七条如
下:
1.迎明帝公主为日本天皇后;
2.发展勘合贸易;
3.明日两国武官永誓盟好;
4.京城及四道归还朝鲜,另外四道割让于日本;
5.朝鲜送一王子至日作为人质;
6.交还所俘虏的朝鲜国二王子及其他朝鲜官吏;
7.朝鲜... 阅读全帖
s********r
发帖数: 2067
11
来自主题: paladin版 - 第五十五节 压力(上)
这段时间还有一些外国人从舟山抵达成都,对于两个德川幕府的使者,邓名很客气
的款待一番,还认真地询问了闽家和日本的贸易往来,以及闽军最主要的大宗货物。邓
名虽然也打算和日本进行一些直接贸易,但并不打算和延平郡王发生激烈的竞争,幕府
的使者之一名叫小宅生顺,他很详细地邓名介绍一番日本支援明军的情况。
结果发现郑成功出售给日本的最主要货物之一就是黄金,利用日本金价便宜套取白
银,然后用白银在大陆购买货物卖去南洋,而在攻占台湾之后,郑成功货物中还出现了
蔗糖,比例也有渐渐增大的趋势,不过白银交易依旧是比重最大、最重要的一项。
小宅生顺告诉邓名,德川幕府先行政策是闭关锁国,虽然对方没有明说,但邓名也
能明白幕府执行这个政策的一个原因,郑成功也向邓名提起过这件事,那就是幕府认为
如同听任西方的武器大量流入藩国,就会对幕府形成严重威胁。
不过幕府对明军还是一直尽可能地给予帮助,允许郑成功在日本进行交易,这固然
有明朝流亡人士在日本的宣传攻势,让日本幕藩都认为这是唇亡齿寒的事情,也有文化
上的亲近感。听完介绍后,邓名就暗暗打定主意,不在日本进行白银交易,以免明军发
生内... 阅读全帖
t*******a
发帖数: 755
12
洋历1644年,大明崇祯十七年,注定是一个国殇之年。李自成农民军入京,崇祯自缢殉
国,接着吴三桂打
开山海关,满洲鐡蹄长驱中原。至此汉仪不复再,汉人昔日峨冠博带、宽袍大袖、束发
高耸的道骨仙风、
飒爽、华贵之姿态彻底被满清埋葬!从此窄袖缚身、阴阳头,脑后扎个猪尾巴成为汉人
被满清奴役的标
志。造成明亡之后无中华的最大责任人就是上吊自杀的崇祯皇帝。
如果崇祯不选择吊死在歪脖子槐树上,不沽名钓誉,贪图以死殉国的清誉!而是本
着为大明江山社稷
社稷着想,在迁都南京这件事上 ,能够做出向诛杀袁崇焕那样乾纲独断的勇气,力排
众议,在李自成进军
山西之时,留下坚决反对南迁的大臣留守北京(事实上,坚决反对南迁的最先变节);
自己和主张南迁的
大臣、愿意跟随的士民迁都南京,统筹剿抚 、征讨农民军、满清势力,大明尚可国祚
延续,甚至一举收复
旧山河,中华也免于覆灭,而崇祯倒也可能成为功超汉光武帝的中兴之君、中华的大救
星!
凭什么说崇祯不吊死,选择南迁,大明就不至于覆灭,甚至有中兴的可能呢?因为
南京作为明太祖的
龙兴之地,南京,城大而坚固,拥有完整的中央机构,士商云集;有明以来一直是整... 阅读全帖
k**a
发帖数: 1181
13
初期战况及明援朝经纬[编辑]
面对日军的大举侵略,朝鲜各地的有力乡士自立组织义军,如庆尚道星州的郭再祐于4
月21日组织义兵,屡次令安国寺惠琼败战使其无法顺利进入全罗道,甚至在10月10日的
第一次晋州城之战中击退细川忠兴和长谷川秀一的大军,人称“天降红衣将军”,还有
郑仁弘、孙仁甲、金沔等也令毛利辉元无法顺利占领庆尚道。全罗道光州的金千镒、全
州高敬命、李基鲁、洪彦秀父子也于6月1日组织义兵,忠清道公州出身的赵宪、僧人灵
圭则于7月3日整顿兵力,联合抵抗小早川隆景、立花宗茂等日军第六军团,其中经历清
洲城之战、梁丹山之战、两次锦山之战。另外还有京畿道海州的李延馣对抗黑田长政,
以上战事皆阻碍了日军的进军。
5月27日,日军第一、第二、第三军团追击而至,突破临津守备攻陷开城,李昖不得不
在6月11日离开平壤,继续流亡至中朝边境的义州,并遣使向宗主国明朝求援。当时朝
鲜全国八道仅剩平安道以北,靠近辽东半岛的义州一带尚未为日军攻占,李昖认为如果
要收复国土,必须要仰赖明朝的支援,因此便派几批使者去向明朝求救。朝鲜使臣们除
向万历皇帝递交正式国书外,又分别游说了明朝的阁臣、尚书、侍郎、御史、... 阅读全帖
t*******a
发帖数: 755
14
洋历1644年,大明崇祯十七年,注定是一个国殇之年。李自成农民军入京,崇祯自缢殉
国,接着吴三桂打
开山海关,满洲鐡蹄长驱中原。至此汉仪不复再,汉人昔日峨冠博带、宽袍大袖、束发
高耸的道骨仙风、
飒爽、华贵之姿态彻底被满清埋葬!从此窄袖缚身、阴阳头,脑后扎个猪尾巴成为汉人
被满清奴役的标
志。造成明亡之后无中华的最大责任人就是上吊自杀的崇祯皇帝。
如果崇祯不选择吊死在歪脖子槐树上,不沽名钓誉,贪图以死殉国的清誉!而是本
着为大明江山社稷
社稷着想,在迁都南京这件事上 ,能够做出向诛杀袁崇焕那样乾纲独断的勇气,力排
众议,在李自成进军
山西之时,留下坚决反对南迁的大臣留守北京(事实上,坚决反对南迁的最先变节);
自己和主张南迁的
大臣、愿意跟随的士民迁都南京,统筹剿抚 、征讨农民军、满清势力,大明尚可国祚
延续,甚至一举收复
旧山河,中华也免于覆灭,而崇祯倒也可能成为功超汉光武帝的中兴之君、中华的大救
星!
凭什么说崇祯不吊死,选择南迁,大明就不至于覆灭,甚至有中兴的可能呢?因为
南京作为明太祖的
龙兴之地,南京,城大而坚固,拥有完整的中央机构,士商云集;有明以来一直是整... 阅读全帖
v****o
发帖数: 978
15
明崇祯十三年,大清崇德五年(1640),清帝皇太极派军围困明锦州,命和硕郑亲王济
尔哈朗率大军筑长围以作持久围困之计。此番清军志在必取锦州,皇太极认识到,锦州
正当东北与华北的咽喉要道,战略位置极为重要,实乃兵家必争之地。夺取锦州是皇太
极入关的第一步。
第二年四月,明蓟辽总督洪承畴、巡抚邱民仰召集八镇总兵所部,共步兵十三万、
骑兵四万,筹措一年的军粮,从宁远进发,支援锦州。
驻守锦州的明将祖大寿,派人出城通知洪承畴,清军势大,不可轻率与战。洪承畴
也想采取步步为营之策,徐图进取。谁知明廷派来的监军张若麟既不知兵,又好大言,
密派使者至京,奏请崇祯帝敕令洪承畴速与清军决战,洪承畴无奈,只得率六万步骑疾
进,屯于松山,清军来攻,不利而退,是为明清松山大战前的序战,明军先获小胜。
清帝皇太极闻知明廷发兵赴援,也马上率大军自沈阳出发,仅六日便抵达松山,双
方在松山摆开阵势,追备决战。
当时,明军的粮草都储存在笔架冈。皇太极侦之后,派遣奇兵偷袭洪承畴在塔山的
护饷之兵,明军毫无准备,被打得溃不成军,明军好不容易筹集起来的一年军饷,尽为
清军所有,并占领杏山截断了明军的粮道。
形势急转直下,洪承...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1540
16
明末边事春秋之六 鏖战三千里江山 ――万历朝鲜之役
秦大路 编写
与许多人的感觉一样,每读《明史》,特别是读到晚明部分,总会令人感到寒气逼
人,脊背上的凉意,胸腑中的悲意,一时不易排遣。孙武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
之地,存亡之道。明朝便在这生死存亡的夹缝中度过一个个多事之秋。仅明末军事领域
,战事频繁,令人感到畅快淋漓的时候不多。然而万历三大征,特别是三大征之一的万
历朝鲜之役,勉强算的上是晚明历史中少有的亮色之一,曲折处惨烈处屡屡让人动容不
已。
万历朝鲜之役是四百年前发生在朝鲜半岛的一场国际战争。日本史书把万历朝鲜之
役分为两次战争,分别叫作文禄之役和庆长之役。朝鲜史书则称之为壬辰卫国战争。整
个战争从万历二十年(1592年)开始至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结束,历时七年。这场
战争,明朝“几举海内之全力”,前后用兵数十万,费银近八百万两,历经战与和的反
复,最终异常艰苦的赢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战争大致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日军
战略进攻阶段,在短短的时间日军迅速占领朝鲜全境。第二阶段是明军的反攻阶段,明
军通过一系列战役,最终收复了平壤、开城等地。第三阶段是相持和议和阶段。... 阅读全帖
d******a
发帖数: 32122
17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崖山之后,已无中国

一搜,头一篇是方舟子早年作品
明初的民族政策小议
·方舟子·
“胡臭”之“胡”可能指胡人,陈寅恪先生对此考据甚详,不久前《华夏文
摘》登载都人先生的考证,其新颖之处乃在于以一个苏北地区的民间传说反驳陈
先生的“世之考论我国中古时代西胡人种者”“未尝一及其腋气”。而这个民间
传说之所以可信,据都人先生说,是因为“明初对逊元人士的阶级报复,史有明
文。”据上下文和论题看,都人先生指的是有一定规模的民族报复,即在明廷政
策指导下的,汉人对胡人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报复,而非民间自发的、零星的举
动。此事有关明初的民族政策,问题远比“胡臭”之来源为大,不能不一辨。
据笔者所知,明初并无如此残暴的民族政策,也未有民族灭绝的屠杀,相反
的,明初的民族政策,实际上相当宽厚,尤其对曾经残酷压迫汉人和其他民族的
蒙古统治者,可以说是以德报怨。
江苏的地盘,是朱元璋从张士诚手里夺来的。此时,朱元璋早已采纳李善长
的建议,学习汉高祖不嗜杀以取信于天下,渡江之后,“揭榜禁剽掠,有卒违令
,...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9770
18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太原道 微信号tydaocom
原创:李淳 太原道 微信号tydaocom
功能介绍
山西地域文化网站太原道的公众平台,致力于三晋文化的传播,这里有山西的文化、历
史、民俗、旅游、民歌、戏曲、名人、晋商……
█ 大明兵部尚书、督师孙传庭,电影《大明劫》剧照
明史有“传庭死而明亡矣”的说法。《明史·孙传庭传》还称“传庭死,关(潼关)内
无坚城矣。”“传庭败死,贼(李自成起义军)遂入关,势以愈炽。存亡之际,所系岂
不重哉!”
正如后来清代诗人所说:“劳臣一剑系沧桑,角鼓悲风绕战场”(沈会霖)“国家之乱
谁为基,英雄数尽际亦危”(清代诗人冯云骧)。
孙传庭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中进士至崇祯十六年(1643年)兵败身亡的25年间,
由永城知县,逐步升至兵部尚书,统领七省军务,先后参与并直接指挥了数十次对民军
的镇压战争。他以独有的聪明智慧、多谋善断和出色的战略战术,使农民起义军多次处
于危亡之境,几近彻底失败。后来由于多种原因,他兵败潼关,在有机会逃命之时,他
带不多的部下冲入敌阵,慷慨赴死;其妻率三妾及婢女跳井而亡。可谓满门忠烈。崇祯
帝因为没找到孙传庭的尸首,认为他逃匿了,而不给褒蔭(褒奖和给他的后人以恩惠)
直...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1540
19
来自主题: SanDiego版 - 大明王朝痛击倭寇的两次战争
明朝驱逐日本收复朝鲜的两次战争2009年07月25日 17:40凤凰网历史综合【大 中 小】
【打印】 16位网友发表评论丰臣秀吉是日本历史上的一代枭雄。十六世纪末,丰臣秀
吉结束了日本长期割据的战国时代,统一了全日本。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日本天皇
任命丰臣秀吉为“关白”(摄政)。正如历史上所有完成统一大业的枭雄一样,丰臣秀
吉也有一个很大的梦想,那就是野心勃勃的向亚洲扩张。
《明史》称万里朝鲜之役的胜利为“东洋之捷,万世大功”。无法否认这场战役的意义
,如果日本在这个时期彻底占领了朝鲜,恐怕侵华战争也不会拖延到二十世纪了。
虽然在战役期间,日军间或有一些战术胜利,但从总体趋势来看,日军在明军参战以后
处于被动防守地位。日本自封的所谓战国猛将们,英豪们,与明军交战往往“举阵惊骇
奔散”,虽然取得过一些胜利,大都是在防守时取得的,有些胜利甚至是对方送来的。
日本的战国时代实际上是城邦、领主割据时代,其战力与中国的战国七雄动辄拥兵数十
万,相差何止里许计也。现有不少资料,甚至游戏,把他们描绘成顶天立地的英雄,其
实不过尔尔。
与许多人的感觉一样,每读《明史》,特别是读到晚明部分,总会... 阅读全帖
t*******a
发帖数: 755
20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如果崇祯没有吊死,而是迁都南京
洋历1644年,大明崇祯十七年,注定是一个国殇之年。李自成农民军入京,崇祯自缢殉
国,接着吴三桂打
开山海关,满洲鐡蹄长驱中原。至此汉仪不复再,汉人昔日峨冠博带、宽袍大袖、束发
高耸的道骨仙风、
飒爽、华贵之姿态彻底被满清埋葬!从此窄袖缚身、阴阳头,脑后扎个猪尾巴成为汉人
被满清奴役的标
志。造成明亡之后无中华的最大责任人就是上吊自杀的崇祯皇帝。
如果崇祯不选择吊死在歪脖子槐树上,不沽名钓誉,贪图以死殉国的清誉!而是本
着为大明江山社稷
社稷着想,在迁都南京这件事上 ,能够做出向诛杀袁崇焕那样乾纲独断的勇气,力排
众议,在李自成进军
山西之时,留下坚决反对南迁的大臣留守北京(事实上,坚决反对南迁的最先变节);
自己和主张南迁的
大臣、愿意跟随的士民迁都南京,统筹剿抚 、征讨农民军、满清势力,大明尚可国祚
延续,甚至一举收复
旧山河,中华也免于覆灭,而崇祯倒也可能成为功超汉光武帝的中兴之君、中华的大救
星!
凭什么说崇祯不吊死,选择南迁,大明就不至于覆灭,甚至有中兴的可能呢?因为
南京作为明太祖的
龙兴之地,南京,城大而坚固,拥有完整的中央机构,士商云集;有明以来一直是整... 阅读全帖
S**C
发帖数: 2964
21
来自主题: paladin版 - 第五十三节 霸气 (下)
当初洪承畴向顺治恳请抽调天下汉人精兵征讨西南时,就对顺治详细分析过各方面的利
弊——这些洪承畴挑选出来的精兵,其中固然有不少是张勇、赵良栋这样的忠心耿耿之
辈,但也有很多都是各省的刺头、喂不饱的恶鹰。.在洪承畴的计划里,这些人跟着吴
三桂进入西南后就不要再回来了,他们要是能和李定国拼个同归于尽,那真是最好不过。
一开始看吴三桂进展太顺利时,洪承畴还装模作样地摆出一副替吴三桂着想的姿态,劝
他欲要自保,就不可让云南一曰事。但吴三桂却不肯上当,坚持要把李定国彻底消灭不
留后患,显然是不打算落入洪承畴两败俱伤的筹划中去。
根据洪承畴的备用计划,那就是要把这些人圈在云南不放回来,花上几十年的工夫等他
们都和吴三桂一起老死了以绝后患。当时洪承畴和顺治对奏的时候,索尼、鳌拜都在边
上,他们也都对这个方案非常赞同。可惜功亏一篑,突然蹦出来一个邓名,把洪承畴烧
死了,吴三桂也退回了贵州。
当时鳌拜还盼着能坏事变好事,让吴三桂继续去血拼李定国,但吴三桂却说什么也不肯
为了大清把老本都扔进去。虽然吴三桂对付水西之类的土司雷厉风行,但每次一听清廷
要他去打李定国,就大喊粮秣不足,现在不但李定国没有剪除,吴三... 阅读全帖
D*****r
发帖数: 6791
22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八月查经:申命记5
推荐读《史记.封禅书》,看看祭山川天地到底有没有人格化
http://www.guoxue.com/shibu/24shi/shiji/sj_028.htm

===附史记封禅书
自古受命帝王,曷尝不封禅?盖有无其应而用事者矣,未有睹符瑞见而不臻乎泰山者也
。虽受命而功不至,至梁父矣而德不洽,洽矣而日有不暇给,是以即事用希。传曰:“
三年不为礼,礼必废;三年不为乐,乐必坏。”每世之隆,则封禅答焉,及衰而息。厥
旷远者千有馀载,近者数百载,故其仪阙然堙灭,其详不可得而记闻云。
尚书曰,舜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遂类于上帝,禋于六宗,望山川,遍群神。辑
五瑞,择吉月日,见四岳诸牧,还瑞。岁二月,东巡狩,至于岱宗。岱宗,泰山也。柴
,望秩于山川。遂觐东后。东后者,诸侯也。合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修五礼,五玉
三帛二生一死贽。五月,巡狩至南岳。南岳,衡山也。八月,巡狩至西岳。西岳,华山
也。十一月,巡狩至北岳。北岳,恆山也。皆如岱宗之礼。中岳,嵩高也。五载一巡狩。
禹遵之。後十四世,至帝孔甲,淫德好神,神渎,二龙去之。其後三世,汤伐桀,
欲迁夏社,不可,作夏社。後八世,至帝太戊,有桑穀生於廷,一... 阅读全帖
c*********2
发帖数: 3402
23
幼河:谈谈明朝奸相严嵩
送交者: 幼河2012年04月13日00:06:38于[史地人物]
网上查到有关明朝奸相的野史,读起来有意思。摘编来自《大明朝的另类史》,题为“
八十多岁乞讨饿死的明朝宰相严嵩”。不过故事还是有将近一万二千字。这要让吃惯了
“快餐”的读者们读真有点勉为其难。好吧,咱就在费点劲,把这个摘编的文章再进行
缩编。
****************************************************************
严嵩于嘉靖二十年为相,二十多年来,最大的过恶如下:其一,信用及其无能的亲信;
其二,清除异已;其三,贪污纳贿,在朝内结党营私。
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蒙古俺答汗侵袭明境,严嵩向兵尚书丁汝夔授计说:“地近京
师,如果兵败难以掩盖,一定命令诸将不要轻易与敌交战,他们饱掠后自会离去。”可
见,严嵩作为相爷,在军国大事上确实没什么远计和魄力。丁尚书傻不拉叽,惟严相国
所指,传令诸将勿战。本来明朝大多数军将饮食终日,皆怯于战斗,有了兵部长官的命
令,都大松一口气,互相戒嘱传言:“丁尚书讲不要与敌交战。”这下可苦坏了百姓。
他们饱受蒙古... 阅读全帖
K**********i
发帖数: 22099
2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明朝土木堡之变
公元1449年(明正统三年),统一中国仅80余年的明王朝爆发了一个惊天动地的大事变
——“土木堡之变”。这一事变的前因后果几乎都与后勤有关。
自从公元1387年朱元璋统一中原,将元朝残余势力驱逐到塞北以后,为解决军
粮补给问题,在全国实行了且战且耕的军屯制,使军队成为担负作战、生产两大职能的
特殊武装集团。为控制军队,又实行太监监军制,赋予太监与各级将帅同等的权力,从
而形成将不如兵,兵不习战的状况,军队作战能力日趋低下。而与此同时,作为战败的
蒙古族一支的瓦剌部,却在塞北高原乘机崛起。1439年,作为部落首领之一的也先,统
一了蒙古各部落,并使其领地迅速扩展到西起中亚,东接朝鲜,北达西伯利亚,南抵长
城的广大地区,并建立起一支迅疾如风,能征惯战的强大骑兵队伍。
1449年7月初,也先认为攻明时机已经成熟,便以明廷刁难其贡使和毁其婚约
为理由,发兵分4路攻明。自领一路约三、五万人直取大同。长期务农的大同守军,久
不习战,漫无纪律,又处于不知兵的太监郭敬节制之下,接连失利。7月11日,右参将
吴浩兵败被杀;7月15日,大同总督宋瑛等4万余人全军覆没。
警迅传到北京,明廷一片混乱。本来,也... 阅读全帖
a***g
发帖数: 2761
2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再议“己巳之变”明的机会
这里有两个战略方面的情报假设当时明廷是否拥有难以定论
第一,明廷知道四大贝勒主政内部有分歧,皇太极急需提高威望
第二,情报上清楚满洲主力动向,有把握利用关宁对沈阳形成压力
从崇祯的和各个大臣的表现看,明廷基本不具备这样的情报和分析能力
M******8
发帖数: 10589
26
http://big5.jb.mil.cn/SuniT/www.jb.mil.cn/jszt/bqzs/ship/sweepw
料羅灣海戰
料羅灣海戰
料羅灣海戰是中國古代規模比較大的海戰之一,明朝方面投入了戰艦150多艘,士
兵幾萬人,荷蘭人方面印支殖民總部派遣了最強大的武力,共計數十艘最新式帶加農砲
的戰艦。在規模上不亞於鴉片戰爭,同樣是武器落後於西方,但是結局卻迥然不同。料
羅灣大捷使荷蘭人不得不屈尊於中國海商集團的勢力,從此荷蘭人每年向鄭芝龍的船隊
繳納12萬法郎的進貢,才可以保證荷蘭東印度公司在遠東水域的安全。在17世紀的遠東
水域完全變成了由中國海商一家說了算的天下。料羅灣一戰後,1640年荷蘭東印度公司
也曾經私下與鄭芝龍達成四六開的貿易協議,無奈鄭芝龍的海上力量過於強大,六開的
貿易協定對於鄭芝龍來說也只是一紙空文,晚明時期幾乎整個遠東水域——澳門、馬尼
拉、廈門、日本各港口之間所有的商船都懸掛是鄭氏令旗的中國商船。荷蘭人屈服了,
他們放棄了壟斷中國海上貿易的企圖,轉而承認鄭芝龍的海上霸權秩序。戰爭的起因是
荷蘭方面為奪佔中國對外貿易權,禁止西班牙人、葡萄人介入與中國交... 阅读全帖
d**e
发帖数: 2420
27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成吉思汗是中国的民族英雄?
想起了方舟子写袁崇焕的文章,第一部分写个荡气回肠,
对民族英雄的理解很到位。
http://www.xys.org/fang/doc/history/yeming/yuan.txt
功到雄奇即罪名
        ——纪念民族英雄袁崇焕诞辰四百一十周年
·方舟子·

当我写下“民族英雄”这四个字时,不由觉得有些沉重。在这样的时候这样
的地方,还提什么民族英雄,是不是显得有些不合时宜?君不见有人突发奇论,
认为“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适”乃是符合现代民主原则的真理,因此在民
族战争中,拒绝“弃暗投明”、顽抗到底的岳飞、袁崇焕之流就成了不识时务、
抗拒历史潮流、祸国殃民的罪人了。此论一出,居然还很有些人赞同,所谓的民
族英雄,在今天某些人看来,不过是疯子、腐儒的代名词。
民主原则本来是处理民族内部事务的一种方式,现在竟然也被人套用在两个
民族的生死决战之中,用以剥夺被侵略民族的抵抗权利,可算是一大发明。未来
的侵略者又多了一样堂皇的招牌,被侵略的懦弱者又多了一项自慰的借口。但是
不管招牌如何堂皇,借口如何漂亮,总会有不愿当异族奴隶的热血男儿挺身而出
,为本民族的存亡... 阅读全帖
d**e
发帖数: 2420
28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方舟子是民族英雄
再来欣赏一下方舟的长文
         功到雄奇即罪名
        ——纪念民族英雄袁崇焕诞辰四百一十周年
·方舟子·

当我写下“民族英雄”这四个字时,不由觉得有些沉重。在这样的时候这样
的地方,还提什么民族英雄,是不是显得有些不合时宜?君不见有人突发奇论,
认为“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适”乃是符合现代民主原则的真理,因此在民
族战争中,拒绝“弃暗投明”、顽抗到底的岳飞、袁崇焕之流就成了不识时务、
抗拒历史潮流、祸国殃民的罪人了。此论一出,居然还很有些人赞同,所谓的民
族英雄,在今天某些人看来,不过是疯子、腐儒的代名词。
民主原则本来是处理民族内部事务的一种方式,现在竟然也被人套用在两个
民族的生死决战之中,用以剥夺被侵略民族的抵抗权利,可算是一大发明。未来
的侵略者又多了一样堂皇的招牌,被侵略的懦弱者又多了一项自慰的借口。但是
不管招牌如何堂皇,借口如何漂亮,总会有不愿当异族奴隶的热血男儿挺身而出
,为本民族的存亡作最后的挣扎。虽然由于时势的缘故,这种挣扎也许是徒劳的
,免不了要被聪明的后人讥之为抗拒历史潮流,但他们为人的尊严和英雄的气概
,却...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罪己诏该怎么写?
六下罪己诏的亡国之君
赤野
崇祯皇帝,一个六下罪己诏的亡国之君
崇祯皇帝,一个六下罪己诏的亡国之君
往事如烟,至今已三百六十二年矣,后世人当凭吊之。
引子:一个励精图治、殚精竭虑的青年皇帝在短短的十七年驭内,接连颁布了六道罪己
诏,向全天下的官员士绅、黎民百姓认错和谢罪,但是依旧没有挽救日渐沉沦的江山社
稷,终于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为勤政而同时又是最为孤独的亡国之君,这位命运多舛的崇
祯皇帝朱由检也最终于1644年的一个凄风苦雨的黎明时分,在闯王李自成率数十万彪悍
的陕西大兵压境的武力剑锋逼迫之下,绝望地选择以自缢的惨烈方式在紫禁城北侧的煤
山松柏下结束了他痛苦而忙碌的悲情人生,并以自杀行动向全天下的黎民苍生下达了他
三十四年生命中的最后一次"罪己诏"。崇祯帝殉国之后的持续战乱和社会动荡竟酿成了
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人道主义大灾难,令后人观之读之不免为生活在那个血雨腥风、
风雨飘摇的明末战乱年代的芸芸众生所遭受的不幸与苦难嘘唏慨叹不已,唉!这可真谓
"宁为盛世犬、莫为乱世人"。
明末的亡国之君崇祯皇帝(1610─1644),在其一生中共先后六次向普天之下颁布了罪
己诏,这对于一个天贵皇胄、... 阅读全帖
wy
发帖数: 14511
30
来自主题: paladin版 - 伐清 - 第十二节 征税
以前邓名和闯营众将交谈的时候,就感到他们对明廷的治理方法
有很强的抵触心理,对此邓名非常能够理解。闯营的人都是被明
政府逼得活不下去才起来造反的,他们触目所及,都是民不聊生
的景象,既然如此他们自然会认为明廷的统治办法有极大的问
题——也确实如此。
不过闯营自己的治理手段也是乏善可陈,李自成举事以后,
一直到进入北京之前,都没有文人投靠他。仅有的一个牛金星
还是因为和人打官司被下狱,适逢李自成攻破城池才投了闯,在
加入闯营之前,牛金星同样没有过任何参与行政工作的经历。
在穿越之前,邓名对这个时代的知识传播速度并无了解,等
他亲身和这个时代的人交流过以后,才发现在这个没有媒体、报纸,
没有大量便宜书籍的时代,普通人对管理、行政近乎于一无所知。
刘体纯等人知道官吏的名称,但对政府有何职能,该如何去实现职
能都完全不清楚。
李自成攻破北京后,拿出的办法就是不问青红皂白地全国性的
三年免征,政府必须的维持经费通过拷掠明朝高官来获得,先不
谈这个方案的弊病,就是执行效果邓名也不看好——他听文安之
说过,李自成几乎全盘继承了明朝的官吏体系,这个免征政策到
底会在基层执行成什... 阅读全帖
s********r
发帖数: 2067
31
来自主题: paladin版 - 明缅战争历史
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派大将沐英出击云南击败忠于元朝的梁王势力后,沐英
被封作黔国公世镇云南,明军将云南纳入版图。
同时明廷在云南“外围”设有六个松散的土司宣慰司,即孟养宣慰司(辖境相当今缅甸
八莫,伊洛瓦底江以西,那伽山脉以东地区,治所在今缅甸孟养)、木邦宣慰司(辖境
相当于今缅甸掸邦东北部地区,治所在今缅甸兴威)、缅甸宣慰司(即缅甸阿瓦王朝/
Ava Kingdom,曾臣属于明王朝,其地在木邦以西,孟养以南,今缅甸曼德勒为中心的
伊洛瓦底江中游地区)、八百宣慰司(其地在今缅甸掸邦东部和泰国清迈地区)、车里
宣慰司(辖境相当于今中国云南西双版纳)、老挝宣慰司(其地在今老挝境内)。
这些宣慰司在公元1446年形成三宣六慰,即南甸、干崖、陇川三宣抚司,和车里、缅甸
、木邦、八百、孟养、老挝六慰。
明朝中叶国势衰落,公元1531年缅甸东吁王朝建立,逐步统一缅甸北部全境,此时又不
断进攻明朝土司。至1566年吞并了八百、老挝和车里。
万历初年,又攻占了木邦、蛮莫、陇川、孟养等司,至此“三宣六慰”全部落入东吁手
中。明朝出兵反击,收复了部分失地,并加强了边区的防守。除云南境内的车里外... 阅读全帖
w*****n
发帖数: 375
32
来自主题: paladin版 - 伐清_第五节 放弃(下)
闽军从金、厦撤退三天后,清军才登上了厦门的土地。拜托黄梧的福,清廷把自己的造
船厂和船只都烧了,作为重灾区的福建现在连绿营水师的训练用船都不够了,更别说战
舰了。在邓名的前世,由于郑瓒绪和陈蟒等人直接投降黄梧,所以清军才有了登陆威胁
厦门的资本,而现在黄梧手里只有那些零星叛逃过去闽军散兵游勇,舢板都是才缴获的
,所以直到郑经已经撤退得空无一人,泉州这边才察觉到有些不对。在进行了一番激烈
的、关于闽军到底是逃走了还是企图诱敌的争论后,黄梧和施琅派出了第一艘舢板,然
后是第二艘……
郑经撤离厦门十天后,禁海令的倡议者黄梧和施琅并肩踏上了厦门港,拜黄梧所赐
,这二人的座舰是一艘隆庆年出品的老古董——其后制造的新锐战舰都编入了满清的水
师,而厦门海大败后,清廷发疯一般地把自己的水师斩尽杀绝,这首老爷爷级的船机缘
巧合才得以幸免。
禁海令虽然给郑成功造成了一定的麻烦,不过就邓名所知,至少在郑成功去世前,
闽军还离揭不开锅很远。而且为了反制禁海令,郑成功开始收买地方官府、胥吏协助走
私,收入下降毋庸置疑,但就靠禁海令能把闽军饿死么?邓名对此非常怀疑。
明初也有禁海令,为了打... 阅读全帖
y*****n
发帖数: 11251
33
来自主题: paladin版 - 伐清 正文 第三十三节 试探
一年多以前,皇太极的遗孀、悍然侵犯了大明皇帝朱由榔的权力,向全天下人宣布
邓名为大明近亲宗室——承认某人为大明宗室,这已经是永历天子手中为数不多的权力
了。
要不是依旧住在缅甸的那些被释放的禁卫军伙同暹罗这个大明的铁杆盟友,夜以继
日地琢磨从莽白身上咬下一块肉来,永历天子现在连午餐吃什么的选择权可能都不会有
。当然,现在朱由榔可以向缅甸护卫人员讨要他想要的食物,但却失去了吃还是不吃午
饭的自由——在邓名扶持莽鲁之前,瓦城并不太关心朱由榔的死活,所以很长时间朱由
榔赖以果腹的食物都是附近寺庙的僧侣施舍的。不过在莽鲁分裂集团出现后,莽白政府
突然对大明天子一家的健康关注起来。
现在平均每两个月,缅北的大明禁卫军和杨在大学士就要炮制一次谣言,称天子驾
崩或是杨在的老岳父马首辅被折磨至死,然后就声泪俱下地宣布要讨伐瓦城;暹罗察觉
到晋王和保国公都忙于对付眼前的敌人,无意邀请他们参与讨伐缅甸后,就和杨大学士
取得了联系,暹罗同样乐此不疲地制造朱由榔受到莽白虐待而亡故的假消息,他们不是
两个月一次,而是一个月两次!
莽白为了澄清事实,只能不停地请朱由榔写信,每个月给... 阅读全帖
b*******s
发帖数: 5216
34
尽管是在战争期间,但川西依旧有大量的奢侈品通过重庆流入北方。象牙不用说,一直
就是宝物,现在就是翡翠也取代了原本玉石的地位——除了翡翠硬度高、色彩漂亮以外
,主要原因还是因为翡翠有稳定的货源。日渐兴旺的珠宝生意让北京相信四川那边确实
遍地是黄金,打下成都肯定能弥补朝廷的财政支出而有余。
这几年来,邓名陆续往四川搬运了几百万人口了,按说川西也重变得人口稠密,能够让
清廷的大军有机会沿途征用粮食和人力了。辅政大臣手中没有西川人口的准确数字,他
们估计现在西川应该有三百万壮丁以及和这个数字差不多的壮妇,而这个估计是根据南
方的督抚的奏章得来的。
一开始邓名到长江中下游时,各个督抚为了推卸责任,拼命把邓名的收获往少里说,竭
力想让朝廷相信邓名在他们的家门口损失折将。不过同时督抚们又使劲夸大邓名在他们
那里的所得,目的当然也是为了进一步推卸自己的责任,表示匪势庞大都是他们邻居造
成的;而后来皇帝死在高邮湖了,承认官兵小挫似乎也不是什么大罪了,东南督抚就开
始遮遮掩掩地报告邓名从他们那里掠夺了一些人口,同时一如既往地造谣夸大邻居们的
损失,以证明自己被掠去的人口实在是微不足道。
那个时候,辅政大臣...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39120
35
最近冯小刚导演的电影《芳华》在影院热映,勾起了很多老炮们对逝去的青春年华的追忆,也让越战老兵走入了当代人民的视野。
越南这个不安分的邻居,70年代在苏联的支持下,妄图吞并老挝和柬埔寨,并且侵占中国的边境领土,要求中国把西沙群岛交给越南。上个世纪70年代末和我们国家打了一仗,经过10多年大小战争,在苏联解体后逐渐老实,最近又在搞小动作,被中国人民谴责。
熟悉越南的朋友就知道,越南这个国家竟然有40%多的人姓阮,还有黎、李、陈、吴等大姓。读者很纳闷,这不和中国的姓氏一样吗?还真是一样的,越南这些姓向上追溯几十代,还是从中国中原地区迁徙过去的。
春秋末期,越王勾践称霸,死后他的子孙争权,越国分裂为很多部族,史称百越。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派都尉赵佗带领50万军队越过南岭征伐百越,山越之地(越南北部)始置交州,这是中原王朝第一次把越南划入管理范围内。两汉时期越南由交州刺史管理。三国时,孙权对越南进行了进一步开发。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入侵中原,大量汉人南迁至越南。至唐朝这几百年一直都在中国的管理下,所以今天唐朝著名诗人王勃的墓在越南(王勃之父担任交州刺史,王勃探亲途中落水溺亡)
唐朝灭亡后,... 阅读全帖
p********n
发帖数: 2162
36
一.战前形势
元末明初,明军将蒙古统治者逐出中原。蒙元北迁之后,几经变迁,到永乐初年,蒙古
已经分裂为鞑靼和瓦剌两大部分,双方鏖战不休。
永乐年间,明廷与瓦剌互相遣使通好。明廷于永乐七年正式册封瓦剌诸头目。而在此之
前,鞑靼发生内乱,大汗鬼力赤死亡,本雅失里继任大汗。本雅失里即位之后,杀了明
成祖派遣的使者,而且在明边境剽掠。明成祖遂派淇国公丘福为镇虏大将军总兵官,率
师十万,北征鞑靼。
丘福率师深入蒙古腹地,在胪朐河(即克鲁伦河)陷入鞑靼军队的重围之中,全军覆没
。明成祖大怒,决定于永乐八年亲自率军北征鞑靼。
明成祖分别在永乐八年、永乐十二年、永乐二十年、永乐二十一年、永乐二十二年进行
了五次北征,本文将对其首次北征予以简析。 二.战区地理环境
蒙古高原,东面有大兴安岭山脉,西面有帕米尔高原派生的山脉,中间分布着河川、湖
泊、沙漠、草原、森林、丘陵等。
蒙古高原气候干燥,年降雨量稀少,与农业地带相比,是缺水的区域。昼夜气候差异比
较大,冬寒夏热,冬夏气候差异也很大,五六月间为风季,常形成夹带沙尘的风暴。
鞑靼的根据地在斡难河(即鄂嫩河)、胪朐河(克鲁伦河)一带,每年的春夏之交,这
b*********f
发帖数: 1585
3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明末并非无人
明廷自梃击 红丸 移宫三案后 东林党人与邪恶派双方以此三案为题相互倾轧 先后导致
熊廷弼传首九边 袁崇焕磔死于市 孙承宗致仕还乡 然后史书就爱说“大明王朝自毁长
城 辽东之事益无人矣” 其真无人耶? 至少还有一个人还是值得说说的:
卢象升 自宁锦战役后 皇太极意识到关宁锦防线的牢固 所以对于明朝的袭击多以绕道蒙古 奔袭宣大(山西宣府大同)为主 可见明廷在山海关以西的防卫很薄弱 而卢象升在崇祯九年九月被任命为总督宣大 山西军务后 短期内就将宣大的军队训练成精锐之师 而后满清于崇祯十一年春曾试图从宣 大入侵中原 见卢象升防卫严密 改由墙子岭 青山关二地入关 包围京畿 卢遂率军勤王 却因与杨嗣昌等人在和与战的问题上意见不符而被划走不少精兵
最后在缺粮无援的情况下 于贾庄被清军包围 身中四矢三刃 壮烈殉国
此外卢对付农民起义军也颇有手段 是个不错的将才
除了卢象升 还有其他的将领 比如陈奇瑜(只是在车厢峡那里囧了一把) 孙传庭(明
史云 传庭死而明亡矣) 郑成功 何腾蛟等等 也还是不错的
对于像洪承畴 祖大寿这些降清将领 他们在明朝时也有不少成绩的
大家对明末很感兴趣 都来说说吧
n*******w
发帖数: 6708
3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松锦之战
松锦之战,又称松锦大战,是由皇太极发动,明、清双方各投入十多万大军,从明崇祯
十二年(清崇德四年)(1639年)二月,到明崇祯十五年(清崇德七年)(1642年)四
月,战争经历了三年,此役是明清双方的最后关键一役。
崇祯十二年(1639年)明廷调任洪承畴为蓟辽总督,系东北边防,防卫金人。崇德五年
(1640年)三月,皇太极命郑亲王济尔哈朗、多罗贝勒多铎等人领兵修筑义州城(今辽
宁义县),“驻扎屯田,令明山海关外宁锦地方不得耕种”,崇德六年(崇祯十四年,
1641年)三月,清兵包围了锦州,“填壕毁堑,声援断绝”[1]。锦州守将祖大寿向明
廷报称:“锦城米仅供月余,而豆则未及一月,倘狡虏声警再殷,宁锦气脉中断,则松
山、杏山、锦州三城势已岌岌,朝不逾夕矣。”明廷命洪承畴领王朴、杨国柱、唐通、
白广恩、曹变蛟、马科、王廷臣、吴三桂八总兵,步骑十三万,速令各镇总兵“刻期出
关”,速会兵于宁远[2]。
目录 [隐藏]
1 首战初捷
2 突围
3 影响
4 注释
首战初捷[编辑]洪承畴本人多谋善断。崇祯十四年(1641年)四月下旬,洪承畴部至松
山与杏山之间。四月二十五日,双方在乳峰山战事胶着,“... 阅读全帖
f*******e
发帖数: 2791
3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朱元璋八征蒙古
明太祖第一次北征沙漠之战

大明洪武三年(1370年)正月至十一月,大明帝国为肃清蒙古胡元残余部队而进行的
大规模统一战争。

明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元惠宗弃大都(今北京)北逃后,一直滞留在近塞地区,
并多次举兵南犯,以图复辟,均被明军击败。元朝残余势力虽由此日渐衰弱,但在北方
近塞仍盘踞若干要地。明太祖朱元璋为彻底消灭元朝残余势力,统一漠北(今蒙古高原
大沙漠以北地区),遂遣军北征。明洪武三年正月初三日,命右丞相徐达为征虏大将军
,浙江行省平章李文忠为左副将军,都督冯胜为右副将军,御史大夫邓愈为左副副将军
,中山侯汤和为右副副将军率军往征沙漠。对于北征沙漠的战略方针,朱元璋根据元主
滞留塞外之和林(今蒙古乌兰巴托西南之哈尔和林),扩廓帖木儿驻兵定西(今属甘肃),
不断南犯的情况,决定:“兵分为二路:一令大将军自潼关出西安捣定西,以取王保保
(即扩廓帖木儿);一令左副将军出居庸关入沙漠以追元主,使其彼此自救,不暇应援。
况元主远居沙漠,不意吾师之至,为孤豚之遇猛虎,取之必矣,事有一举而两得者,此
是也。”并命大同指挥金朝兴、大同都督同知汪兴祖(张兴祖... 阅读全帖
k**a
发帖数: 1181
40
明、朝联军内部矛盾[编辑]
之后日军于2月约2万兵力转攻京城西北方的幸州山城,朝鲜城将权栗以少数兵力大败日
军,日将石田三成、吉川广家等负伤。2月,李如松改变策略,于3月初焚烧日军于龙山
的粮仓粟数十万,逼使其撤退。4月19日,日军因为缺粮,被逼由汉城(今首尔)撤退
。5月四川参将刘铤率军五千赶赴援朝,并被任命为副总兵。日军撤退至釜山,此后陆
战皆集中在朝鲜南部四道,并以朝鲜勤王军与倭军的战斗为主。日军于6月中旬又攻打
朝鲜南部的晋州城,为第二次晋州城攻略战,日军加藤清正、黑田长政以部下饭田直景
、庄林一心、后藤基次以龟甲车破坏城壁,大部日军涌入晋州城而攻陷,城将金千镒战
死。
明、朝官员龃龉[编辑]
明派遣大军援朝后,两国在进军速度、战力补充、情报、战功等问题上多所争执:朝鲜
官员复土心切,一再催促明军进兵,明军将领多半言明粮食欠缺,天候不佳,进兵有所
疑虑。同时明军因为将南兵留在平壤,在前线的反而多是北兵,北兵以骑兵为多,根据
当时将领所言,明军损失战马多达12,000匹,造成骑兵战力的严重匮乏。此外明军也碰
到逃兵问题,尤其以辽东兵最为严重,而南兵因为家乡遥远,反而不会脱逃,为了... 阅读全帖
m***n
发帖数: 12188
4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王化贞 和 熊廷弼
说到明末东林党和楚党阉党之争,不能不提叶向高。
他是东林党的天魁星,及时雨。
叶向高和王化贞都是基督徒,所以关系很铁。张鹤鸣也和他们一党。老熊(楚党)斗不
过他们。
“ 直到公元1622年广宁失守,熊廷弼和王化贞被迫撤回关内,兵部尚书张鹤鸣怕得要
死,于是以视察边防的名义逃出北京,一去不回。
眼见东北战局糜烂不堪,小皇帝实在没有办法,终于答应让自己的孙先生入阁,但头衔
不再是侍郎,而是地位更高的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几天后又让他“以阁臣掌部务”
,即国家副总理兼国防部长,成为明朝国防系统真正的一把手。”
与自己的同年兼朋友徐光启类似,孙承宗对在华的欧洲传教士颇有好感,南京教案之
后,正是在他的努力下,传教士们返回中国时才恢复了在北京的住所。而传教士之所以
能够回来,也与孙承宗有关,他支持中国早期基督教徒、后来被誉为“圣教三柱石”之
一的李之藻的建议,以邀请军事技术专家为帝国铸炮的名义,为避居澳门的传教士们创
造了返回内地的机会。
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时任光禄寺少卿(相当于皇室食品管理局的副局长)的
李之藻向皇帝提议引进欧洲新式火炮以对抗后金,并得到急需新式武器的兵部的赞... 阅读全帖
h*h
发帖数: 27852
4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hsh (nidaye),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zt: 北京城被破时崇祯究竟有多少银子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Jun 2 14:09:33 2016, 美东)
作者:匿名用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3348969/answer/25009518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北京城被破时崇祯究竟有多少银子
刘海会一起学明史的时候看了电视剧《江山风雨情》。剧中说北京城破之际崇祯是非常
贫穷的,国库干涸,内宫的珍宝都被充了军费。我们都是笃信不疑。而一次在书店翻看
晁中辰写的《崇祯大传》时说崇祯时一个非常喜欢敛财的皇帝,北京被破时有内帑千万
余两。感觉2个说法差距很大,所以想查一些文章看看。先看到了这些:发现这据说李
自成进北京后,从宫中搜出内帑“银三千七百万锭,金一千万锭”,“旧有镇库金积年
不用者三千七百万锭,锭皆五百(十?)两,镌有永乐字”(《明季北略》卷二十)。
然后其他就非常复杂。一次有... 阅读全帖
D**********r
发帖数: 602
43
袁南生是外交学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曾任中国驻美国旧金山总领事
“愤青”是在1990年代中后期成为流行词的,但其实“愤青”现象在历史上早已存在,
其产生与发展与中国对外关系有内在的联系。什么是“愤青”,中国千年外交史上有“
愤青”现象吗?古代“愤青”与现代“愤青”有哪些相似和相异之处?怎样看待现代“
愤青”现象?分析和梳理这些问题,对于我们办好有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彰显大国外
交的特色、风格和气派,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什么是“愤青”现象】
“愤青”最早特指1960年代欧美左翼思潮中主张颠覆传统社会价值的叛逆青年。1973年
,香港邵氏电影公司出品的影片《愤怒青年》记述一班不满社会现状而急于改变现实的
青年,证明当时已存在“愤怒青年”的称呼,后来该词被简称为“愤青”。由于通信手
段的进步和互联网广泛使用,使更多的人可参与到对历史问题和国际局势相关问题的讨
论中,这就为“愤青”群体的产生和生长提供了物质基础。
顾名思义,“愤青”是指思想偏激、情绪化,有极端民族主义、民粹主义、沙文主义思
想、言论和行动的青年。“愤青”同时具有四个基本特征:一是思维的情绪化、非理性
化、简单化。“愤青”容... 阅读全帖
M*******r
发帖数: 522
44
历史上,中、日、朝三国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领域十分宽广。在这部经常为三国
人民引为美谈的史册中,我们注意到,在兵器与武艺的交流方面,也写下许多精彩
篇章,其中尤以剑刀武艺的交流内容丰富,引人入胜。一般说来,中、日、朝的古
代武艺,有着各自不同的发展历史,民族风格上存在显而易见的差别。但是,由于
长时间的相互影响,交叉渗透,使三国在武艺领域里产生了许多共生现象,不少具
有共同特点的东西一直遗存到现代。显然,这些共同点正是文化交流与融合的结晶
,是最值得我们注意的地方。以剑刀技艺为主体的所谓“短兵”体系,从来都是中
国古代武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日、朝武艺交流的重心所在。这个问题的历
史背景比较复杂,牵涉到许多尚待探索的史事,而我们的研究才刚刚起步,还有待
今后的努力,特别有待三国学者的共同努力。总之,历史上三国之间的武艺交流活
动,直到今天还在以体育文化的形式延续着,并且显现出了广阔的发展前景。从这
一点着眼,研究这个问题的学术价值及现实意义就自不待言了。首先对古代中、日
、朝剑刀武艺交流活动进行研究的,是已故学者唐豪先生。(1)步唐先生之后尘
,1980年,我发表过一篇研究中日剑刀...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8912
45
《人参崇拜》:明朝末年中原汉人对人参的需要量越来越大,诱发了东北女真人参采
集业的产生。辽东地区长白山和鸭绿江一带森林茂密、盛产人参,明末清初之际人参采
集业成了女真“赖以为生者”,是其社会经济的一个重要部门。女真人采集人参并不是
自己消费,而是通过马市、互市当作商品出售,或者作为方物向明朝进贡。据明档记载
,仅万历十一年至十二年在广顺、镇北二关交易中,人参一项即达3619斤,计值白银三
万余两。1628年,女真人同朝鲜人互市,一次派差“出给人参四百八十余斤,责换毛青
布一万九千余疋”。万历三十五年明廷暂停辽东马市,两年之内女真人参不能出售,竟
腐烂了十余万斤。后者改进了制作方法,便于保存,待机发售,竟得厚利。
《人参与西洋参》:明末汉人对人参的狂热,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东北女真族
的兴起,人参采集成了女真族的一大经济来源。女真人自己并不消费人参,而是通过马
市出售给中原汉人,以致万历三十五年明廷暂停辽东马市,导致女真人参积压,两年之
内竟腐烂了十余万斤,逼迫他们改进制作方法以长期保存,待价而沽。

《人参崇拜》:清统一全国之初仍沿袭八旗分山采参制,不久采参的特权... 阅读全帖
v****o
发帖数: 978
46
张凯峰
嘉靖年间的某夜,在辽东大帅李成梁的寝帐里,一名小厮正在为他洗脚,看到他脚
心上有三颗痦子。李成梁得意地说:“我的福气和官运全在这三颗痦子呢!”小厮说:
“我脚心有七颗痦子,怎么就没有福气和官运呢?”李成梁联系到民间将有脚踏七星的
真龙天子出现,与明朝分庭抗礼的传说,立刻动了杀心。李成梁的小妾一向疼爱这名小
厮,得知李成梁有此计划,就让他连夜逃命。这名死里逃生的小厮就是满族人的英雄努
尔哈赤。
饱受欺凌的女真
女真人历史悠久,世居东北,曾南下中原,建立金朝。金朝灭亡后,女真族几乎国
亡族灭,只有居留东北故地的部落延续了下来。
明朝时,辽东的女真人分为海西、建州、野人三大部,努尔哈赤属于比较先进的建
州部。当时女真各部长期内斗,强凌弱,众暴寡,形如一盘散沙,而明朝为了避免女真
强大,也是谁强大了就打谁,或者挑唆他们互斗,许多著名首领都为明廷所忌,遭到袭
杀。
当时明朝镇守辽东的李成梁是与戚继光齐名的名将,大大小小的游牧部落不管是群
殴,还是单挑,无不败在他的手上。对女真人李成梁可谓是想怎么虐待就怎么虐待,动
不动就直捣营寨,“男妇老幼尽屠之”。许多女真人只有躲进深山老林方能存活下来... 阅读全帖
v****o
发帖数: 978
47
嘉靖年间的某夜,在辽东大帅李成梁的寝帐里,一名小厮正在为他洗脚,看到他脚
心上有三颗痦子。李成梁得意地说:“我的福气和官运全在这三颗痦子呢!”小厮说:
“我脚心有七颗痦子,怎么就没有福气和官运呢?”李成梁联系到民间将有脚踏七星的
真龙天子出现,与明朝分庭抗礼的传说,立刻动了杀心。李成梁的小妾一向疼爱这名小
厮,得知李成梁有此计划,就让他连夜逃命。这名死里逃生的小厮就是满族人的英雄努
尔哈赤。
饱受欺凌的女真
女真人历史悠久,世居东北,曾南下中原,建立金朝。金朝灭亡后,女真族几乎国
亡族灭,只有居留东北故地的部落延续了下来。
明朝时,辽东的女真人分为海西、建州、野人三大部,努尔哈赤属于比较先进的建
州部。当时女真各部长期内斗,强凌弱,众暴寡,形如一盘散沙,而明朝为了避免女真
强大,也是谁强大了就打谁,或者挑唆他们互斗,许多著名首领都为明廷所忌,遭到袭
杀。
当时明朝镇守辽东的李成梁是与戚继光齐名的名将,大大小小的游牧部落不管是群
殴,还是单挑,无不败在他的手上。对女真人李成梁可谓是想怎么虐待就怎么虐待,动
不动就直捣营寨,“男妇老幼尽屠之”。许多女真人只有躲进深山老林方能存活下来,
年幼... 阅读全帖
v****o
发帖数: 978
48
本文原载于《百家讲坛》2010年第3期
嘉靖年间的某夜,在辽东大帅李成梁的寝帐里,一名小厮正在为他洗脚,看到他脚
心上有三颗痦子。李成梁得意地说:“我的福气和官运全在这三颗痦子呢!”小厮说:
“我脚心有七颗痦子,怎么就没有福气和官运呢?”李成梁联系到民间将有脚踏七星的
真龙天子出现,与明朝分庭抗礼的传说,立刻动了杀心。李成梁的小妾一向疼爱这名小
厮,得知李成梁有此计划,就让他连夜逃命。这名死里逃生的小厮就是满族人的英雄努
尔哈赤。
饱受欺凌的女真
女真人历史悠久,世居东北,曾南下中原,建立金朝。金朝灭亡后,女真族几乎国
亡族灭,只有居留东北故地的部落延续了下来。
明朝时,辽东的女真人分为海西、建州、野人三大部,努尔哈赤属于比较先进的建
州部。当时女真各部长期内斗,强凌弱,众暴寡,形如一盘散沙,而明朝为了避免女真
强大,也是谁强大了就打谁,或者挑唆他们互斗,许多著名首领都为明廷所忌,遭到袭
杀。
当时明朝镇守辽东的李成梁是与戚继光齐名的名将,大大小小的游牧部落不管是群
殴,还是单挑,无不败在他的手上。对女真人李成梁可谓是想怎么虐待就怎么虐待,动
不动就直捣营寨,“男妇老幼尽屠之”... 阅读全帖
M******a
发帖数: 6723
49
http://news.ifeng.com/a/20160413/48447703_0.shtml
2016年04月13日18:52
作者:袁南生
袁南生是外交学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曾任中国驻美国旧金山总领事
“愤青”是在1990年代中后期成为流行词的,但其实“愤青”现象在历史上早已存在,
其产生与发展与中国对外关系有内在的联系。什么是“愤青”,中国千年外交史上有“
愤青”现象吗?古代“愤青”与现代“愤青”有哪些相似和相异之处?怎样看待现代“
愤青”现象?分析和梳理这些问题,对于我们办好有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彰显大国外
交的特色、风格和气派,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什么是“愤青”现象】
“愤青”最早特指1960年代欧美左翼思潮中主张颠覆传统社会价值的叛逆青年。1973年
,香港邵氏电影公司出品的影片《愤怒青年》记述一班不满社会现状而急于改变现实的
青年,证明当时已存在“愤怒青年”的称呼,后来该词被简称为“愤青”。由于通信手
段的进步和互联网广泛使用,使更多的人可参与到对历史问题和国际局势相关问题的讨
论中,这就为“愤青”群体的产生和生长提供了物质基础。
顾名思义,“愤青”是指思想偏激... 阅读全帖
M******a
发帖数: 6723
50
http://bbs.tianya.cn/post-333-868494-1.shtml
楼主:手于容至 时间:2016-04-14 13:24:19
无意中读了袁南生先生《中国外交“愤青”现象为何千年不绝?》一文,总觉得有
哪里不对劲,有一种怪怪的感觉,不吐不快啊,所以就来说几句。
本人不是学外交的,对外交不懂行,所以就不提外交了,只是对文中袁先生引经据
曲的几个历史现象提出的几个观点,谈谈自己的看法。
第一个宋代“愤青”误国,说是南宋灭亡是因为愤青,我不赞同。南宋联蒙灭金被
历史证明是一个败笔,史学界同样认为最佳的方案还是联金抗蒙,这是史实,我个人也
觉得如此,但是,重要的是这个但是,但是联蒙灭金的政策是“愤青”的手笔吗?我以
为不然。这和“愤青”的关系不大,这完全是限于历史的局限性,资讯不对称所致,史
学界一向是站在历史的角度上,以事后诸葛亮的眼光看待历史的,所以得出了联蒙灭金
是误着的结论,那么为什么会得出这个结论呢?因为史学家们看到了蒙古后来的强大,
看到了蒙古后来的疆域,但是身处于那个时代的南宋,不可能知道将要面对这么一个恐
怖的对手,千余年来,北方草原诸族,一鸡死一鸡鸣,... 阅读全帖
1 2 3 4 5 6 下页 末页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