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建文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页 末页 (共9页)
w********r
发帖数: 1971
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明朝建文和燕王
最主要是sb朱重八把能带兵的全杀了,随便留一个开国的武将,燕王早被阉了
j**********e
发帖数: 610
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明朝建文和燕王
因为强势和和另外一个强势的合不来 一山不容二虎 就像乔布斯传位给弱势的库克
h****n
发帖数: 3447
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明朝建文和燕王
我觉得这个就是重八牛的地方。儿子杀孙子没有关系。都姓朱。
如果一个武将把燕王杀了,照样可以把天子也杀了。
d******a
发帖数: 32122
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开国时封的齐王好像都很惨

更全的一个
很多开国被老爹封为齐王的都得到了善终,还有作皇帝的
你不能拿几个个例说是
汉朝齐王概述
前201年,汉高祖刘邦立庶长子刘肥为齐王,封地七十座城,百姓凡是说齐语的都归属
齐王。前193年,刘肥入京朝见惠帝。惠帝与齐王饮宴,二人行平等礼节如同家人兄弟
的礼节一样。吕太后为此发怒,将要诛杀齐王。齐王害怕不能免祸,就用他的内史勋的
计策,把城阳郡献出,做为鲁元公主的封地。吕太后很高兴,齐王才得以辞朝归国。前
189年,刘肥去世,终年46岁,子刘襄继位。刘襄传四世至刘次昌。刘次昌在位时,因
淫乱而国除。
前117年,汉武帝刘彻封11岁的次子刘闳为齐王。前110年,刘闳卒,无子,国除。
35年,汉光武帝刘秀改封刘縯之子太原王刘章为齐王。37年,刘章被降为齐公。39年,
汉光武帝追谥兄长刘縯为齐武王。43年,复刘章为齐王。87年,齐王刘晃因罪被贬为芜
湖侯,齐国国除。芜湖侯刘晃去世后,由他的儿子刘无忌袭爵为芜湖侯。90年,汉朝廷
怜惜刘演这支宗室,又封芜湖侯刘无忌为齐王,恢复齐国。206年,曹操专权,打击削
除刘氏宗室势力,将齐、北海、阜陵等8个藩王国废除,齐王刘承被废为庶民,齐国国
... 阅读全帖
d********l
发帖数: 741
5
胡蓝没反吧,顶多一个擅权,一个狂妄而已。
我不觉得重八军事上有多强,对手菜而已。战术上一把吧,亲自指挥的战役不多吧;战
略上狗屎吧,造个长城把国民当猪养,没有彻底击溃蒙古,给后代造成巨大的隐患,明
朝开国的领土也几乎是大一统王朝中最小的一个;政治上傻逼吧,大规模分封子弟,后
来把国家财政都给吃空了,传位给建文,很快就被朱棣弄死。
重八就是一个傻逼+禽兽,哦不对,禽兽不如,杀人如麻,和平时代的胡蓝案都你妈逼
的上万的杀,按照当时南京的人口比例,比南京大屠杀还要惨啊。还你妈逼的恢复人殉
,有这么开历史倒车的吗
重八这个傻逼禽兽,再重复一次
R***a
发帖数: 41892
6
这没用,和宋太祖不一样的地方是杯酒释兵权之后,那些节度使都回老家养老去了,
和他手下的兵将分开了。明初的王爷不一样啊,嘴里说了交兵权,回去以后还是
自家的兵将,跟没交一样啊。除非也让这些王爷都回凤阳去养老,那和建文实际干的
没区别啊。
l**k
发帖数: 45267
7
不用改什么遗诏,诸王本来就去了京师
燕王入觐时礼仪有失被弹劾,建文装B说这时候我怎么能抓自己叔叔
Z*********i
发帖数: 3422
8
建文帝要有这魄力就不是建文帝了。事实上在整个靖难之役过程中,由于朱棣每次都亲
自上前线,所以屡次遇险。之所以活下来,不是有天佑,而是建文帝怕担弑叔的罪名,
严令不准在战场上伤害到朱棣,所以他才能屡次化险为夷,不然几次陷入重围时,只要
建文的军队不分敌我,万箭齐发,朱棣早就挂了。想不出朱和尚这么残忍好杀的主居然
能生出这么妇人之仁的孙子。
Z*********i
发帖数: 3422
9
朱和尚诛杀功臣主要出自一下三个原因:
1。自身卑微,打天下时和功臣都是兄弟相称,所以有自卑感。
2.太子早死,太孙文弱,拍手下的骄兵悍将在他死后造反。
3.病态的疑心病加迫害狂。
而朱棣在靖难时已经是堂堂的王室第一王爷,而手下功臣并非布衣之交,而是完全依附
于他,故君臣名分早定,而且朱棣儿子和孙子都很能干,所以不存在担心手下将来造反
的问题。所以所有靖难功臣基本都得少封赏且善终。像张玉和朱能,都追封为王,子孙
世代为国公,于国同休。但他还是继承他爸爸的狠毒,主要表现在对建文旧臣,搞诛十
族,瓜蔓抄,晚年怀疑宫女私通,一下杀死三千多宫女。
Z*********i
发帖数: 3422
10
朱和尚的手下人才济济,夺天下时当然给力,但得天下以后就尾大不掉了。一直认为,
和尚的后代中,朱标和建文仁厚平和,都是当太平之君的好材料,但不适合当时天下初
定的形势,唯有朱棣镇得住场面。有人认为是史书被篡改了,但成祖靖难夺位和六次北
伐,打得北元望风而逃总是事实。如果朱和尚能破格让他继位,也许对人材和经济的破
坏不会这么大。
r**o
发帖数: 4614
1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宋朝和明朝制度有什么不同?
宋朝科举和举荐各一半。 明朝基本上都科举了。
明朝的问题是商税很低, 还收不上来。
明朝的商税原先是三十取一。 《明史·食货五》“凡商税,三十而取一,过者以违令
论。”
到万历的时候变成六十取一。 小本生意还免税。《宛署杂谈》“至万历十年内,又蒙题
,将铺行下三则免征税契,买价不及四十两及典价,一概免税,其买价至四十两以上者
,每两止税银壹分伍厘。”
农税也很轻。 《明史·食货二》建文二年诏曰:“江、浙赋独重,而苏、松准私租起
科,特以惩一时顽民,岂可为定则以重困一方。宜悉与减免,亩不得过一斗。”
后面还减税。 《明史·食货二》宣德五年二月诏:“旧额官田租,亩一斗至四斗者各
减十之二,四斗一升至一石以上者减十之三。著为令。”
一有天灾人祸皇帝还自己掏腰包赈灾, 连修皇宫的钱都没了。
经济上其实不差。 南方一个农民家庭年入按现在的货币估算在两万左右。其实如果按
organic算都可以double了。
r**o
发帖数: 4614
1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宋朝和明朝制度有什么不同?
宋朝科举和举荐各一半。 明朝基本上都科举了。
明朝的问题是商税很低, 还收不上来。
明朝的商税原先是三十取一。 《明史·食货五》“凡商税,三十而取一,过者以违令
论。”
到万历的时候变成六十取一。 小本生意还免税。《宛署杂谈》“至万历十年内,又蒙题
,将铺行下三则免征税契,买价不及四十两及典价,一概免税,其买价至四十两以上者
,每两止税银壹分伍厘。”
农税也很轻。 《明史·食货二》建文二年诏曰:“江、浙赋独重,而苏、松准私租起
科,特以惩一时顽民,岂可为定则以重困一方。宜悉与减免,亩不得过一斗。”
后面还减税。 《明史·食货二》宣德五年二月诏:“旧额官田租,亩一斗至四斗者各
减十之二,四斗一升至一石以上者减十之三。著为令。”
一有天灾人祸皇帝还自己掏腰包赈灾, 连修皇宫的钱都没了。
经济上其实不差。 南方一个农民家庭年入按现在的货币估算在两万左右。其实如果按
organic算都可以double了。
y*****n
发帖数: 11251
1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其实千古一帝,是宋仁宗
三个仁宗就这个最烂。前朝那个虽然才做了80多天皇帝,但是平反靖难那些建文忠臣也
算仁了。
清朝这个胖子貌似没什么算仁的事迹,就是杀了和绅,然后被邪教打了皇城。
g****t
发帖数: 4493
1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解手”的由来
元朝末年,红巾军起义,人口大量减少。明初洪武年间开始从山西移民垦荒 使农业有
所恢复。明惠帝建文元年(1399年)又发生了“靖难之变”战乱四年,又一次造成河北
、山东、河南、皖北 淮北等地的荒凉局面,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
明代时,当时将山西境内的许多移民集中到洪洞大槐树,再分批迁往其他省份。根据史
书记载,自洪武六年(1373年)到永乐十五年(1417年)近50年内,先后共计从山西移
民18次,其中洪武年间10次,永乐年间8次。这些移民迁往北京、河北、河南、山东、
安徽、江苏、湖北、陕西、甘肃等十余省,500多个县市。大槐树祭祖堂里供奉着所有
从大槐树下迁出去的姓氏牌位,总共1230个,这大大超过了百家姓。
在押解过程中,由于长途跋涉,常有人要小便只好向官兵报告:“老爷,请解手,我要
小便。”次数多了,这种口头的请求也趋于简单化,只要说声“老爷,我解手”,就都
明白是要小便。此后“解手”便成了小便的代名词。由于移民的手臂长时间捆着,胳膊
逐渐麻木,不久也就习惯了,以后迁民们大多喜欢背着手走路,其后裔也沿袭了这种习
惯。
注意了,如果你的家人喜欢背着手走路,并管“小便”叫“解手”,你家很... 阅读全帖
rh
发帖数: 3901
15
长期外放领兵对于继位绝对有害无益的
更不要说外地的藩王造反
历史上藩王造反成功的只有朱棣一个
而且如果不是建文自己昏招叠出,朱棣也没有机会。
什么拿出蜜汁一呼百应,就是你自己幻想的吧
t**t
发帖数: 27760
16
李世民,多尔衮的兵基本都是建国是带出来的,不容易削。
朱棣比较特别,主要是建文太弱,不然也不会有朱棣的事。
p******o
发帖数: 9007
17
你这种论调都是马后炮,用后验的去证明先验的。难道造反就只有一个剧本?你要是到
了建文年间,完全可以说朱棣不可能造反,还有锦衣卫军队看着他呢,朝廷对他的武力
优势明显着呢。
从康熙的角度来看,他绝不希望自己的儿子造反夺位,哪怕儿子起兵最终失败对他也是
不可接受的。至于皇子是否会因为传位给雍正就真的拿自己手中的兵造反,康熙自己也
没把握。这么多儿子,哪个省心。索额图依附太子,处死,步军统领托合齐和齐世武站
队,处死。康熙的态度很明确,只要有谋位的星星之火,就一定要坚决扑灭。
在这种背景下,为什么要大肆张扬地把一个从未单独出征,只在大营随行的年仅30岁的
儿子封为大将军王,以天子亲征的规模派他去打一场关系到满清国运的大仗呢?还发信
给蒙藏各部说见胤祯就如同见朕。平定青藏还让宗室为他立碑,结果被雍正说碑上只表
胤祯功劳不提康熙而削平。
他难道就不知道这样会给胤祯强烈的暗示,让他觉得天命所归,为日后起兵造反埋下伏
笔,事实证明虽然胤祯没有起兵,但是他对自己应该是皇位继承人笃信不疑?他难道就
不知道这样会给和胤祯交好的皇子强烈的暗示,让他们又鼓起勇气交结党群,事实上老
八老九老十都积极协助胤祯,向... 阅读全帖
l******u
发帖数: 3169
18
篡位不能算吧?
要不建文->成祖是最有名的~~
e***z
发帖数: 7126
1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吵明朝翻盘fantasy,要抓住关键
纵观明史之全局,可以看出,明朝之乱,始于太祖高皇帝
太祖出身及其卑微,身负刁民草寇的劣质基因。所以夺取天下之后,杀光功臣,所有资
源集中在自己的子孙里面。因为身边无人可信,无人可用,造成“王子戍边”的奇葩景
观,同时造成了子孙王公掌控的资源太多。
后来到了建文年间,皇帝感觉诸王做大也不是个事儿,开始削藩,这个做的简单粗暴草
率,(而且个王手里资源太多了)狠自然的导致了燕王靖难这个事情。 燕王靖难类似
于日本对米国发动海战,确实是被逼无奈造成的。彰显了建文帝的弱智。
折腾之后发现明朝制度上存在了根本矛盾,简单说就是或者王子戍边,或者天子戍边,
再无其他选项了。
永乐天下来之不易,所以就选择了用金钱换取削藩(这个做的比较中庸温和,给定当时
条件算是上策)然后选择了天子戍边。但是天子戍边也是死棋,除非北方中央可以掌控
南方。但是历经多少代明朝这些皇帝都没法充分掌控南方经济。
说到底是明朝祖制就是因为贪婪导致了孤立。文官武将都不会真心给他们卖命,类似于
一个公司股份都拿在创始人的傻子傻孙手里,吃干喝净,然后指望文武百官能卖命,这
种公司在现在也长久不了。
这个过程里面,跟宦官的合作是有起伏的。... 阅读全帖
L******w
发帖数: 5407
2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方孝孺夷十族原来是假的!
看靖难之役, 看到后来的结局有些疑惑,感觉朱棣登基后对对手还是比较宽大的,很
多和他打得死去活来的将领都继续用。
于是上网查了一下,原来方孝孺夷十族是假新闻。 这么假的东西,居然当历史到处讲
,中国人的治学态度太不严谨了。
《关于诛十族及其他》
第一版《明史》中记述方孝孺等人之夷族诛死仅用了“丁丑,杀齐泰、黄子澄、方孝孺
,并夷其族”十五字。
而在“四库”版《明史本纪》中则改为了这样的叙述:“丁丑,召方孝孺草登基诏,孝
孺投笔,且哭且骂。帝大怒,泰、子澄亦抗辩不屈。遂与孝孺同磔于市,皆夷其族”。
很显然,无论是原本还是四库本的《明史》,都没有明成祖夷方孝儒十族的记载。
(关关这里插一句:永乐帝登基的日子是己巳日,之后隔了庚午,辛未,壬申,癸酉,
甲戌,乙亥,丙子整整七日才是丁丑,永乐帝都当了七天皇帝了,又怎么会在七天后逼
着他奸佞榜上第一人的方孝孺给他写登基诏书呢?《明史》四库版替前版增加的这个情
节,可疑乎?)
《明史》从头到尾都由满清皇帝终审定稿。清廷的几位皇帝对《明史》修撰的重视可谓
到了离谱的程度,《明史》每完成一部分,康熙、雍正、乾隆无不仔细审阅,乃至事无
大小地就每个自己所... 阅读全帖
m******r
发帖数: 4351
2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灭十族不是满清的原创
灭十族不是满清的原创。
1)清修的明史里面没有灭十族。《大明太宗文皇帝实录·卷九》:……丁丑,执奸恶齐
泰、黄子澄、方孝孺等至阙下,上数其罪,咸伏其辜,磔戮于市。
灭十族的说法不见其他正史。灭十族的说法网上的说法是因谷应泰的《明史纪事本末》
,赵翼的《廿二史札记》的影响而流传开来
2)灭十族的来源:
明大岳山人《建文皇帝遗迹》:孝孺奋然曰:‘杀我十族亦无奈!’”文皇见之,勃然
变色,因命草诏,孝孺大恸于殿前曰:‘有死而已。’文皇怒曰:‘汝服重服,不顾九
族矣!’孝孺奋然曰:‘杀我十族亦无奈!’因出不逊语,乃命出斩之,孝孺张目大愤
,出都门尚詈不已。
《国榷》:上曰:‘吾能赤人九族。’对曰:‘即死安能加族我乎!行见后之叛俑今日
也。’下狱,逮其宗戚相踵示之,(方)哭骂如故。上怒,命抉其吻,剔其舌,孝孺犹
噀血犯御座,磔之。……僇宗戚八百七十三人,远戍不可胜计。”
这一段对话,各种野史都有不同记载。个人认为方孝孺和明成祖之间的对话应该是发生
了, 因为未记载于官方文字,仅存于野史,所以或有免各种添油加醋。尤其关键的地方
是方孝孺说的:杀我十族亦无奈!一个威胁,一个不惧,我认为可信。

正... 阅读全帖
h******x
发帖数: 10156
22
撰文/陈良飞
自夏朝始,中国历代统治者正式建立的大小国都或陪都有298个,如果加上一些王朝末
期匆匆选定的“国都”和农民起义政权所在地,这个数目会增加到350个左右。如此频
繁的建都、迁都史,在世界历史上独一无二。
迁都往往是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地理条件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不同的迁
都案例中,有的因素凸显,而有些不那么突出。
中国古代统治者以天命自居,对国都的选择与营造极其重视,一旦确定就不再轻言迁都
。无论被迫迁都还是主动迁都,统治者常常要冒着很大的政治风险和社会压力,更考验
他们的勇气和智慧,主动迁都者尤甚。
进攻与退守
在古代中国,选取一个“固若金汤”的都城几乎是所有统治者思考国都问题时的首要因
素。大多数时候,统治者会寻找一些具备良好地形据守条件的地方作为国都。但出于加
强防御的考虑,统治者有时会将国都主动设在靠近军事冲突前沿但本身易守难攻的地区
,既能扼守军事要塞,又不易被侵占,也不失为一招妙棋。
在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周振鹤看来,唐代以前中国的政治经济重心在黄河流
域,比较大范围的天下之中就在三河地区,从政治地理上来说,就是所谓核心区。从三
河缩小到一个地... 阅读全帖
K**********n
发帖数: 10466
2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建文帝在福建
笑死了,当时朵颜三卫给朱棣当雇佣兵呢,能放过建文帝这富贵?
还跑到西伯利亚,你也不看看建文那小身板和智商,能转进出南京都算他赢了。
只好学轮子,悲愤地自焚了。
m******r
发帖数: 4351
2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被遗忘的黑历史
我的观点一向是为了大义可以放弃小义,弃小仁求大仁。原来还担心TG掌权那帮人把自
己都忽悠了变成宋襄建文,看了这个宽心不少,反过来看,我们在这里讨论的这些人,
太多书生气了。
被遗忘的黑历史
http://www.weibo.com/p/1001603793718506320541
再推荐一个游戏:
潜伏之赤途
http://www.66rpg.com/game/2992
w*l
发帖数: 754
2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中国历史上各大帝国的遗憾
明清的问题是闭关锁国。从朱重八开始制定寸板不得下海的海禁,在永乐时有所松动(
一说是为了抓建文),洪熙时期又开始收紧。英宗(朱祁镇)在历史上的过失之一也是
闭关锁国错过了大航海时期。其实在随唐时中国的造船业、航海、导航就已很发达了
K*****2
发帖数: 9308
2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本人对文天祥感觉特别敬仰
嗯建文f外威武
m***n
发帖数: 12188
2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朱元璋缘何下令杀光山东人
燕王最后能成功是一次小部队成功千里偷袭的结果,其开始不被灭掉,主要是因为南京
政府的极端愚蠢,没有多少战斗杀戮。
所谓燕王扫北,和一群建文的忠臣打得天昏地暗,还在山东杀戮众多,这都是《薛刚反
唐》式的民间创作,没有任何历史。
a***r
发帖数: 2677
28
内容提要:本文观察明初勋贵的出身、籍贯和早期经历,考察洪武三年所封勋贵的人选
与序列,认为诸将与朱元璋的早期私人关系决定着勋贵的人选与地位。那些在朱元璋名
位不彰时即确立私属关系的将领,绝大多数为濠州红军早期成员,籍属濠泗地区,出身
“从军”而非“归附”,构成了作为勋贵主体核心的濠州从军者一派。不同于以往对于
明初勋贵集团分为“淮西”和“浙东”两派的观点,本文将整个勋贵集团分为濠州从军
、江北归附、渡江后归附等三个内外圈层,后两个圈层遭到了君主和濠州从军者的压制
与猜忌。本文按照这个认识框架审视洪武时期的历次杀戮勋贵事件,考察各派勋贵的命
运,认为历次杀戮事件皆非针对整个勋贵集团,而是或针对归附者,或针对洪武三年受
封的老一辈勋贵,或针对洪武中后期受封的新进勋贵。在任何一次杀戮事件中,濠州从
军者一派所受损失都是最少的,它从来没有成为君主专门打击的目标,而是一支与君主
彼此借重的势力。
关 键 词:明初 勋贵 濠州 从军 归附
明朝是由一支不断发展壮大的军队独自建立的,未曾与其他势力结盟或妥协,“功
臣宿将”被长期视为一个遭君主肆意屠戮的整体阶层,内部分野不明显。20世纪中期,
吴晗勾... 阅读全帖
g*****p
发帖数: 790
2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中国皇帝的寿命
1 秦始皇嬴政 50岁 前259年-前210年
2 秦二世嬴胡亥 24岁 前230年—前207年
3 汉高帝刘邦 62岁 前256年-前195年
4 汉惠帝刘盈 23岁 前210年—前188年
5 汉文帝刘恒 46岁 前202年-前157年
6 汉景帝刘启 48岁 前188年-前141年
7 汉武帝刘彻 70岁 前156年-前87年
8 汉昭帝刘弗陵 21岁 前94年—前74年
9 昌邑王刘贺 34岁 前92年—前59年
10 汉宣帝刘询 45岁 前91年—前49年
11 汉元帝刘奭 42岁 前74年—前33年
12 汉成帝刘骜 45岁 前51年—前7年
13 汉哀帝刘欣 26岁 前26年—前1年
14 汉平帝刘箕子 14岁 前9年—5年
15 孺子婴刘婴 21岁 5年—25年
16 新朝王莽 68岁 前45年-23年
17 汉光武帝刘秀 63岁 前6年-57年
18 汉明帝刘庄 ... 阅读全帖
z****g
发帖数: 2497
3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朱棣这天下得的不可思议
历史上政权不稳的时候一战而溃的例子不要太多。。
建文一个隔代少主,除了几个书生之外,有啥心腹没有?被朱四端了老巢不算奇怪。
l*******e
发帖数: 4009
3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建文帝去哪儿了
以建文下落为主题或为引子的YY小说已经看过N本了,有一个是出家为僧的说法,里面
有首诗现在还记得
漂泊西南四十秋,萧萧白发已盈头,
乾坤有恨家何在,江汉无情水自流。
长乐宫中云气散,朝元阁上雨声收,
新浦细柳年年绿,野老吞声哭未休。
my
发帖数: 104
32
昨日在论坛上见一“奇文”《金庸的那点龌龊事儿》(下称《金》)悚然宣称金庸是
不承认自己是旗人的旗人。和所有网络的谣言贴一样,该贴捏造事实,毫无逻辑,偏偏
有个别无知的网友却信以为真,欣欣然据此大谈什么“事实”和“历史”。在下抽闲徐
功夫,掰一掰该文中的历史和事实,看一看真正龌龊的到底是谁?
一、海宁查氏和少数民族有无关系?
《中国姓氏·三百大姓 群体遗传和人口分布》 中考证,查姓源起有三支第一支出自姬
姓,第二支出自姜姓,第三支出自芈性。海宁查氏源自姬姓一支,其年谱、志传皆采此
说。如查继佐在《罪惟录·自序》中所说“查氏原系姬姓,鲁侯伯禽之苗裔”。《乾隆
海宁查氏族谱》记载:“新安统宗世谱云:姬姓,号永安公,周惠王时封于查,子爵,
后以封地为氏。凡新安迁派诸谱,奉为始封得姓之祖。”
姬支查姓始居于山东,其后子孙开始迁徙。就海宁查氏而言,它属于新安统宗,据《
查氏宗谱》所载,该宗嗣祖三七世查义祖由高邮迁歙州篁墩(今安徽东南部)为查姓新
安统嗣祖。五十世查文征则移居婺源。而海宁的查氏正是从歙州迁来元至正十七年,来
自婺源的查瑜偕妻儿由朋友介绍到海宁园花里(今海宁市袁花镇)祝家任西席(家... 阅读全帖
h***i
发帖数: 3844
33
比如老朱
儿子[编辑]
序 姓名 封王 母 备注
长子 朱标 懿文太子 孝慈高皇后 娶常遇春女为太子妃;又聘吕本女为太
子妃。吕妃生其次子朱允炆被立为皇太孙,后继位为明惠宗。
二子 朱樉 秦愍王 孝慈高皇后 娶王保保妹(扩廓贴木儿氏,元王朝皇族
之女)为正妃,邓愈女为次妃。
三子 朱㭎 晋恭王 孝慈高皇后
四子 朱棣 燕王 孝慈高皇后,一说䂵妃[101] 靖难之役后登基,
是为明成祖。娶徐达女。
五子 朱橚 周定王,初封吴王 孝慈高皇后,一说䂵妃[101]
六子 朱桢 楚昭王 胡充妃
七子 朱榑 齐恭王 达定妃 永乐朝废为庶人
八子 朱梓 潭王 达定妃 洪武朝自焚死。娶于显女。
九子 朱杞 赵王 不详 幼殇
十子 朱檀 鲁荒王 郭宁妃 娶汤和女
十一子 朱椿 蜀献王 ... 阅读全帖
A*******s
发帖数: 89
34
太祖朱元璋的长相平平,但他决心把状元打造成帝国的形象代言人。要对得起王
朝的面子,颜值自然是极其重要的。这早在洪武四年首次殿试就树立了榜样——原拟为
状元的郭翀因为貌丑被降为榜眼,英俊的吴宗伯被拔为状元。
“来岁锦标先夺得,天街听喝状元声。”高高站在科举功名的金字塔尖,状元身份
尊贵、备受荣宠。中状元称为“大魁天下”,是考生的最高荣誉。从童试到殿试,状元
需要经过层层选拔,在激烈的竞争中杀出重围,独占鳌头。状元就是万里挑一,笑到最
后的那一个,所以,中状元难如登天。尤其是在明代,状元除了渊博的学识外,还需要
爆表的颜值。
太祖朱元璋的长相平平,但他决心把状元打造成帝国的形象代言人。要对得起王朝
的面子,颜值自然是极其重要的。这早在洪武四年首次殿试就树立了榜样。原拟为状元
的郭翀因为貌丑被降为榜眼,英俊的吴宗伯被拔为状元。这着实让历史学家与考生们目
瞪口呆。状元因为才学而登顶,殿试毕竟不是选美走秀。唐宋以来,状元长得不帅甚至
有残疾的大有人在,未有以貌取人的先例。如唐代宗大历十二年的状元黎逢“气貌山野
”,长得很土气也能中状元。宋代淳祐十年的状元方梦魁,右脚跛,左眼瞎。元... 阅读全帖
b****g
发帖数: 54
35
燕王朱棣率军攻入南京,血战四年以武力从侄子手中夺取皇位,成为大明朝的第三任皇
帝。坐上皇位后,要把这个特大喜讯昭告天下。但是,事物有阳,必定有阴。顺利的事
情,总有不顺利的一面。永乐帝满心高兴,却惹来一场“血色诏书”风波。
朱棣夺得皇位后,要写诏书,布告天下。事先道衍和尚(俗命姚广孝,今苏州市相城区
阳澄湖镇人,生于1335年,卒于1418年。他14岁出家,修禅理,悟性高,通儒道,谙韬
略,习兵法,工诗画,受朱元璋指派,侍随燕王朱棣。)给他介绍了方孝孺其人其事,
并嘱托道:您到了金陵后,杀谁也不能杀方孝孺,“杀孝孺,天下读书种子绝矣”。永
乐帝点头应允。
方孝孺(1537—1402年),浙江宁海人。幼年警敏,双眸炯炯,每天读书,数量过寸。
他受孟子“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训导,“尝
卧病,绝粮”。家里人很纳闷,他笑着解释说:“古人三旬九食,贫岂独我哉!”这里
“三旬九食”用的是陶渊明《拟古》诗中“三旬九遇食,十年著一冠”的典故,意思是
衣食难以自足。孝孺长大后受到了明太祖和建文帝的信用,官至翰林院侍讲学士,给皇
帝讲课,并参与机要文件起草,史称其“文章... 阅读全帖
b*****i
发帖数: 46
36
这是一个看脸的社会,若是有人对这句话有异议请先打开他的手机查看一番是否安装了
“美图秀秀”再让其发表观点。“外貌协会”大概是当下成员最为庞大的非官方民间松
散组织了,十分不幸的是“外貌协会”的历史看来也是由来已久。笔者认为庄子就是“
外貌协会”的早期成员之一。《庄子·天运》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故西施病心而
矉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矉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
贫人见之,絜妻子而去之走。”说的是西施因为患有心绞痛,所以时常捂住胸口皱紧眉
头,西施家隔壁的一个妇女可能长得不是很出众,属于把照片贴门上可以辟邪,贴床头
可以避孕的那种。这位长相不是很出众的妇女看西施心绞痛发作的样子有一种惹人怜爱
的美感,而且时常还有各种抱着这样或那样心思的男人前来慰问,于是乎也学着西施的
样子整日捂着胸口皱着眉头,结果同村的有钱人看了,就赶紧闭门不见;穷人见了,拉
起妻子和儿女就躲。这就是著名的“东施效颦”的故事,这个故事当然是庄子自己杜撰
的,据说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不要盲目模仿别人的道理,但我总觉得这个故事带有对其
貌不扬者深深的恶意。人家东施怎么了?长得丑就没有被人心疼的权利了... 阅读全帖
m***n
发帖数: 12188
37
如果是建文会如何?
假定帖木尔不死。
t*******t
发帖数: 267
3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Stock 讨论区 】
发信人: thewayout (where r u), 信区: Stock
标 题: 我当年在网上发过一个贴子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Jan 31 02:02:19 2016, 美东)
说我天朝无论从制度还是传承都简直是第二个大明
话说大明一开始是皇帝集权,后来就改成内阁大学士了
我天朝开门有太祖,后来就是常委说了算了
历任领导人嘛,我们可以对比一下
毛 朱元璋
建文 华国峰
邓 朱棣
之后 胡赵 算是武宗吧, 江 core算是嘉庆, 胡 算万历, 眼看着包子那就是天启了
,说不好还是崇祯
至于党争嘛, 你看看口才派,妥妥的东林范儿啊
Z**********g
发帖数: 14173
39
扯,是为了付蒙古雇佣兵钱。
朱棣打赢,蒙古的精锐骑兵起了很大作用。
朱棣论实力人心,都不如建文,但就是因为守着精兵产地,硬了。
h*h
发帖数: 27852
40
吴三桂不被逼是不会造反的
休养生息几十年,消富二代的蕃不要太容易
Z**********g
发帖数: 14173
41
这个属实。海日祖宗太急躁了。
吴三桂盖世名将,哪是那么好惹的?
Y**********g
发帖数: 4840
42
你这叫做穷光蛋操中南海的心
Z**********g
发帖数: 14173
43
好吧,你是有钱人操中南海的心。
Z**********g
发帖数: 14173
44
扯淡吧,建文早就是活死人了,朱棣抓他没有用。
K*****2
发帖数: 9308
45
人口少的被混血有什么稀奇的。老中翻盘靠的就是人口体量大,这有什么难承认的?
满洲自己后期失败没有问题啊,现在你说满洲伐明是中国内战当然也没问题啊,我说了
必须要掐时间点,你老没看见?
居然还有脸提边墙,你是地理盲?边墙里面的满洲面积能跟边墙外的满洲面积比?割掉
的100万跟边墙差了多远?你这种掩耳盗铃式扯淡真是没意思。还庙街,照这么说建文
帝在东非写个到此一游那东非也是明朝领土了,西班牙葡萄牙拿子午线平分地球,那等
于地球就是他们俩的了?
h***i
发帖数: 89031
4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葛二蛋大汉
汉人的君臣父子,有的时候也搞不好,也是八王之乱
建文笑翻笑倒了自己
但是更多的时候,这个制度还是有效的
M******a
发帖数: 6723
4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Joke 讨论区 】
发信人: Mayingba (吳鐘學), 信区: Joke
标 题: Re: 明皇族百万子孙可悲下场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Feb 14 00:17:47 2017, 美东)
明朝跟其他朝代不同的是,其他朝代的皇子封爵,过一代降一级,几代之后就变成了平
民。
明朝的皇子封爵,可以一代代世袭下去,而该皇子的其他不能袭封他的爵位的儿子,降
一级封爵,而这些儿子的长子,又可以代代袭封,其他儿子再降一级……降到“辅国中
尉”,就代代袭封,永远不降。
这样一来,吃俸禄的自然是只增不减。
而且他们还各有辈分顺序,也便于农民起义军和清朝按图索骥地捕杀。
字辈
长子朱标东宫
火土金水木,火土金水木。火土金水木,火土金水木。
允文遵祖训,钦武大君胜。顺道宜逢吉,师良善用晟。府址江苏南京。
次子朱樉秦王
火土金水木,火土金水木。火土金水木,火土金水木。
尚志公诚秉,惟怀敬谊存。辅嗣资廉直,匡时永信敦。 府址陕西西安。
三子朱棡晋王
火土金水木,火土金水木。火土金水木,火土金水木。
济美钟奇表,知新慎敏求。审心咸景慕,述学继前修。府址山... 阅读全帖
g****g
发帖数: 1828
48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姚广孝真是个怪人
他生自医家,却偏爱谋略;他不为生活所迫,却自幼出家;他既入空门,却热心政治;
他不辅洪武、建文,却偏助燕王;他未受十年寒窗苦,却主编《永乐大典》。他无书不
精,无物不晓,每言必中,算无遗策…… 这位披着袈裟的政治家,在明初的风云际会
中以其卓著功勋而留名青史。
v****e
发帖数: 895
4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姚广孝真是个怪人

按照当年明月的说法,
姚广孝是一颗子弹,
必须要射出去才有价值。
辅佐建文,他的价值就体现不出来。
l**k
发帖数: 45267
50
那我们来讨论一下,如果建文没有用李景隆,最后灭了朱棣,明朝的皇运和国运会如何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页 末页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