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大院里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c*******a
发帖数: 1879
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centralla (central LA),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当年真不应该在北外的大院里排一天一夜的队报考T/G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Mar 30 19:00:26 2018, 美东)
要是没有报上名, 现在在北京也有好几栋房产,
都快退休了,
人生就是赶不上好运!
w*******2
发帖数: 2199
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centralla (central LA),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当年真不应该在北外的大院里排一天一夜的队报考T/G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Mar 30 19:00:26 2018, 美东)
要是没有报上名, 现在在北京也有好几栋房产,
都快退休了,
人生就是赶不上好运!
b********n
发帖数: 38600
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北京大院
作者:陈向阳
大院的出现
说起老北京离不开胡同四合院,说起“新北京”就不能不说大院。
1949年之后,大批的共产党干部和科教人员迁入北京,组建政府各部门和科研单位
大专院校。当时的北京城(现在的二环路以内)根本容纳不下,于是在城外盖起了一片
又一片的楼房,其中有些修起了围墙,就成了大院。也有些楼区没有围墙,但居住的人
和生活方式与有围墙的并没有多大区别,也可以一并称为大院。这些大院比起胡同四合
院来当然是资历短浅,更没有什么“文化底蕴”,不像胡同四合院能讲出那么些“道道
”来,但它们标志着北京城建历史上的转折点,也是现在的北京人的重要来源之一。比
如说,那些除了自己的“哥们”谁都不往眼里放,逮谁都敢“挤兑”的干部子弟,他们
能离了大院的背景吗?
大院多在北京的西边北边。1951年时,复兴门外就盖起了第一批楼房宿舍区。那边
是国家机关聚集的地带,比如几个机械工业部,国家计委、经委、科委,全工总,公安
部,铁道部,建工部,建材部,外贸部,商业部,物资部,等等。于是,围绕着机关的
办公楼,一片又一片的宿舍楼出现了,从真武庙、羊坊店到三里河、百万庄、二里沟、
葡萄园、车公庄。看看这些地名,过去...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4
与军队大院一样,机关大院文化也是北京大院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中央人民政府以三里河为中心兴建了各大部委的办公地。随后各个机关大院也相继建成。这里也成了新北京高级知识分子最集中的地方之一,由此形成的大院文化独具的魅力。
在各机关大院中,计委大院很有代表性,从大院陆续走出过21位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和200多位部长、副部长。当时,计委的红塔礼堂位列北京四大礼堂之首(其他三个是地质、物资、政协),红塔礼堂是那时候北京文艺青年心目中最重要的文艺地标。1978年,新中国成立后首位来访的西方小提琴大师斯特恩选择红塔礼堂举办他的独奏音乐会,小泽征尔首次率波士顿交响乐团来京,首演也是在这里。
如今的计委大院已有几分落寞,冬天感觉更是如此,在灰色的天空和枯萎的树枝映衬下,苏式老楼越发显得破败,很多窗户已没了玻璃,用塑料编织袋勉强堵上。一幢灰色的旧楼上挂着“国务院副总理陈慕华旧居”的牌子,从质地上看像是居民自己制作的,牌子旁张贴着一张“呼吁书”细看之下,才知道这幢楼已列入拆除名录,居民们想留住的或许不仅仅是这幢旧楼,还有他们与新生的共和国一起走过的日子。
不少孩子从中古友谊小学放学出来,边走边... 阅读全帖
a***s
发帖数: 1084
5
楚明秋从两个红卫兵手中接过吴锋,将吴锋抱到三轮车上坐下,他没想到吴锋不过
进去了几天,便变成了这副模样,他既愤怒又着急,抬头盯着那两个红卫兵。
“你们怎么他了?!他是起义军官!是革命干部!”
几个红卫兵被他的愤怒吓了一跳,过了会才反应过来,一个高个红卫兵不屑的说:
“他算什么起义军官,他是军统特务,哼,我告诉你,少在这胡咧咧,信不信,我把你
们一块抓进去。”
楚明秋就想说老子不信,吴锋忽然抓住他,楚明秋强将愤怒咽下去,作了两个深呼
吸,稳定下情绪后开始给吴锋检查身体,从脉搏上看,吴锋的脉搏还是很稳健,又摸了
摸内脏,吴锋冲他点点头,就这稍稍动了下,吴锋便忍不住皱了皱眉,楚明秋连忙转过
去检查背部,这才发现后背颈部有一道很深的口子,血肉都翻出来了。
他连忙将衣服扯下来,也不管脏不脏,便给吴锋裹上,除了颈部的伤口,左腿小腿
被打断了,楚明秋左右看看,手边没有任何工具,只得暂时放下。
“要紧吗?”
楚明秋抬头见是殷柔柔,他沉默的摇摇头,这点伤对吴锋来说还不算致命,养一段
时间便行了。殷柔柔松口气,当她看到吴锋时,被他的伤吓了一跳。
“你们也真是的,怎么能把人打成这样!严重违反党的政策...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6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风流张春桥文革期间竟如此选老婆
作者:徐景贤
一九七六年十月,江青、张春桥、姚文元、王洪文被捕以后,上海就盛传:“徐景贤为
张春桥找了个老婆。”
听说的人都感到奇怪:张春桥不是早就有老婆了吗?张春桥的老婆不是叫文静吗?怎么
又给张春桥找了个老婆呢?
在各种场合,许多人向我打听这件事的真相,可是我始终缄口不言,因为,当年十月,
中共中央政治局派苏振华、倪志福,彭冲三人到上海主持工作,当时我还没有失去自由
,我便把这件事的前后经过,向他们作了详细汇报。他们三人听了以后对我说,这件事
情就到此为止,不必再对外讲出具体的当事人了。人命关天,这类事情处理得不好会出
人命案子的。我也觉得确实应该慎重对待,特别要对当事人负责,所以,我一直把这件
事深深地藏在自己的心里。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我还关在监狱里,看到有一个作家为张春桥写的一本传记。他
当然不肯放弃这段颇有吸引力的情节,可是他又打听不到真实的情况,于是把一些道听
途说的东西写了进去。他写道,张春桥不打算“与文静离婚”,只是“需要一个伴”,
“要年轻、漂亮、有文化、有政治头脑”,“徐景贤毕竟头脑灵活,派人在上海医学院
物色对象,借口是给‘中央首长’挑选一名护士……‘对象’... 阅读全帖
a***s
发帖数: 1084
7
“红卫兵小将们!红卫兵小将们!”书记连忙制止:“毛主席教导我们,要文斗不
要武斗,你们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可以给我们邮电部党委反应,我们一定会公正处理
!”
“不行!”霍震来之前便估计到有人会出来阻拦,早就有对策了,今天的行动就是
抓出这两个家伙,将他们批倒批臭:“根据我们调查,这俩人有严重历史问题,必须对
他们进行审查。”
书记愣了下,不由自主的反问道:“他们有什么历史问题?”
“这个人在历史上曾经被捕过,他是怎么出来的?是不是成了叛徒!”霍震指着徐
清的父亲说道,然后又指着陶三勇的父亲说:“这个人生活作风腐化,道德败坏,在部
队时便乱搞男女关系,这样的人居然被提升为处级干部,我看你们邮电部的领导有严重
问题!”
陶三勇的父亲本在拼命挣扎,可当听到说他乱搞男女关系,气势顿时一落千丈,可
红卫兵并没有放过他,依旧英勇的挥舞皮带,皮带落在他的后背上,啪啪直响,不一会
便将他的衬衣给抽破了。
“给他挂上!”
一双破鞋挂在了陶三勇父亲的脖子上,随后又在他身上刷上江湖,贴上大字报。
涂完陶三勇的父亲,徐清的父亲又被拉过来如法炮制,两个人眨眼间便变成了纸人
,红卫兵又将铜锣塞进俩人手中,... 阅读全帖
r*****g
发帖数: 82
8
刚在博讯看到的,没想到轮子那里也有潜伏
日前,家父闲聊,说在美国给我姐姐照看孩子时从邻居家的电视中看见了他战友
的女婿,好像叫章天亮,但他回忆好像这个女婿不姓章应该姓宫,当时还管他叫小宫来
着。好象是搞IT行业的,挺能干的。
我父亲一说,我似乎也有点印象,一个是因为小宫的一个同事后来还是我的领导,
还有一个是因为徐伯伯的女儿就是小宫的老婆长得挺漂亮的,是我们大院里数得着的美
女姐姐******(此处省略晚生数年的遗憾100000字)。为此,本着“怀念”故人的想法
翻墙谷哥了一下,结果让我大跌眼镜,这个小宫现在竟然成了时事评论员,还是属于我
党说的“反华”那种的,我们大院里也能出这种人才。问我父亲,老人家说,这都是没
准的事情,当年还说小宫练法轮功进过公安局那,在大院里要是谁家的孩子被公安局找
了,家里老人在大院里都抬不起头,唯独你徐伯伯,整天门球、麻将、扑克牌,外加钓
鱼,从来不当回事。
紧接着,老人家说了句话让我下了一跳,现在社会乱,可别跟着瞎跑,说不定这
是共产党布的局。没准带头的人没事,成了英雄,跟着的人反倒倒霉,共产党的事说不
准。世事无常,昨天还是... 阅读全帖
w********a
发帖数: 516
9
昨天才看到那篇关于六四回忆的文字,感同身受。
我比那位朋友大一岁,那年十六刚上高一,也是公主坟以西某兵大院的,学校就在西翠
路那。让我想起很多当年的事情,觉得应该写下来,虽然有点晚了,还是想认真回忆一
下二十五年前的那些事,只写本人亲历,流水帐,仅代表自己的视角自然难免片面和粗
陋,但
至少可以多呈现一个真实的记忆......
游行什么的没什么好说的,那时候绝大多数北京人恐怕都亲历了那个热火朝天的阶段,
我对那个时期的印象就是很阳光很热闹......说出来恐怕会有人笑,我们这群中学生出
去游行老师校长是在队伍后面跟着的,怕出乱子吧?另外也应该是想表示下赞成的态度
。其实,至少我自己在上街之前真的不了解胡耀邦是干什么的。只是觉得喊着口号绑着
布条上街很英雄,所有人都跟亲人似的也很有意思。
从戒严令颁布开始,交警好像就不上岗了,甚至连红绿灯都关了......我们学校的一些
同学主要是高中生,就跟着两个北师大来串联的女大学生开始,下午去路上指挥交通。
那时候上午还是去学校上课的,下午放了学先去翠微路口汇合站一会交通岗,就是拿个
拴红布条的小棍,东西南北各站几个人指挥来往车辆不要乱走和保护行人... 阅读全帖
h*h
发帖数: 27852
1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whitejetta (jetta),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六月六好像有点迟,还是想借此宝地也回忆一下二十五年前的事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Jun 6 13:50:51 2014, 美东)
昨天才看到那篇关于六四回忆的文字,感同身受。
我比那位朋友大一岁,那年十六刚上高一,也是公主坟以西某兵大院的,学校就在西翠
路那。让我想起很多当年的事情,觉得应该写下来,虽然有点晚了,还是想认真回忆一
下二十五年前的那些事,只写本人亲历,流水帐,仅代表自己的视角自然难免片面和粗
陋,但
至少可以多呈现一个真实的记忆......
游行什么的没什么好说的,那时候绝大多数北京人恐怕都亲历了那个热火朝天的阶段,
我对那个时期的印象就是很阳光很热闹......说出来恐怕会有人笑,我们这群中学生出
去游行老师校长是在队伍后面跟着的,怕出乱子吧?另外也应该是想表示下赞成的态度
。其实,至少我自己在上街之前真的不了解胡耀邦是干什么的。只是觉得喊着口号绑着
布条上街很英雄,所有人都跟亲人似的也很有意思。
从戒严令颁布开始... 阅读全帖
l****8
发帖数: 38
11
(博讯北京时间2012年5月09日 来稿)
日前,家父闲聊,说在美国给我姐姐照看孩子时从邻居家的电视中看见了他战友的女婿
,好像叫章天亮,但他回忆好像这个女婿不姓章应该姓宫,当时还管他叫小宫来着。好
象是搞IT行业的,挺能干的。
我父亲一说,我似乎也有点印象,一个是因为小宫的一个同事后来还是我的领导,还有
一个是因为徐伯伯的女儿就是小宫的老婆长得挺漂亮的,是我们大院里数得着的美女姐
姐******(此处省略晚生数年的遗憾100000字)。为此,本着“怀念”故人的想法翻墙
谷哥了一下,结果让我大跌眼镜,这个小宫现在竟然成了时事评论员,还是属于我党说
的“反华”那种的,我们大院里也能出这种人才。问我父亲,老人家说,这都是没准的
事情,当年还说小宫练法轮功进过公安局那,在大院里要是谁家的孩子被公安局找了,
家里老人在大院里都抬不起头,唯独你徐伯伯,整天门球、麻将、扑克牌,外加钓鱼,
从来不当回事。
紧接着,老人家说了句话让我下了一跳,现在社会乱,可别跟着瞎跑,说不定这是共产
党布的局。没准带头的人没事,成了英雄,跟着的人反倒倒霉,共产党的事说不准。世
事无常,昨天还是根红苗正的,今天就成了反... 阅读全帖
d********y
发帖数: 6566
12

[导读]近一二十年,广州不是中国最吸引眼球的城市,但这个城市却是真正的静水流深
,政府的相对节制,以及市民社会的茁壮成长。温和,包容,自由,平等,平民,是广
州的城市精神。
广州 只相信改变
从赵佗建城到“番鬼望波罗”
一座建城两千余年的南中国大都会,既古老又时尚。她的肩上,曾经背负着历史的光荣
与沉重,又不时装载进新的时尚和活力;很老,又很年轻;很传统,又很新潮;很驳杂
,又很纯真,这就是广州。
两千二百年前,一个名叫赵佗的龙川县令的营造,令这座城市有了雏形。之后的一千年
,在以北方为政治中心的好几个朝代,广州一直是一个不太显眼的角色,直到唐朝,广
州才迎来她最初的辉煌:因为这座城市建在珠江边——珠江是通向南中国海和世界所有
大洋的出口,于是广州成为中国一千年里对外国外洋最重要的贸易窗口、文化输出和输
入基地,唐玄宗特地在广州设立了一个叫“市舶司”的管理商船贸易的机构。
南宋时,广州港已是中国最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之一。那时的中国,是世界上最强盛的
帝国,当时中国的铜钱,就像今天的美元一般通用,外国商人会随船带走大量中国铜钱
,所以朝廷驻广州的贸易官员有一个特别的任务:上外国... 阅读全帖
Q*****y
发帖数: 64
13
来自主题: NextGeneration版 - 带孩子扫雪是小事中的大事
冬天,我国的北方一般是会下几场雪的。
雪是自然世界呈现给我们的一种美丽的景象。下雪的时候,一片片洁白、晶莹的雪花,
从天空中飘舞而下,大的如春天的绒花,细碎的如粉沫,它们或伴着冷风,或夹着湿雨
,一会儿,就会覆盖在山坡、房屋、树木和地面上,形成一个白皑皑的世界。从这些漫
妙的雪景中走过,小孩子会感觉到眼前的世界改变了,像是进入了一个个新奇的童话、
神话中。他们会不由自主地去想像,也想伸手去摸摸雪、用嘴去品尝一下雪的味道、用
脚在雪上踩出一个个清晰的脚印,甚至开心地笑着从雪上滑过去。
在每个人童年时,都会留下一些关于雪的记忆,在雪中上学、堆雪人、打雪仗,或者哧
溜一下滑倒粘上一身雪粉等等。这些记忆也许是寒冷的、顽皮的,但它们都是美好、有
情趣的,是关于冬天这个季节的,关于伙伴们一起玩耍的,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
昨天济南也下了今年冬天的第一场雪。雪下得很厚,天地间都银装素裹了起来。
傍晚的时候,我外出回来,看到地面上的雪已经开始融化和凝结了。我想晚上温度降低
下来,它们肯定就会冻结,让人难以行走了。我便到传达室找了张铁锨,叫上先生一起
清扫起大院里的人行道来。
儿子童年的时候,我都是带着... 阅读全帖
h*h
发帖数: 27852
1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whitejetta (jetta),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六月六好像有点迟,还是想借此宝地也回忆一下二十五年前的事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Jun 6 13:50:51 2014, 美东)
昨天才看到那篇关于六四回忆的文字,感同身受。
我比那位朋友大一岁,那年十六刚上高一,也是公主坟以西某兵大院的,学校就在西翠
路那。让我想起很多当年的事情,觉得应该写下来,虽然有点晚了,还是想认真回忆一
下二十五年前的那些事,只写本人亲历,流水帐,仅代表自己的视角自然难免片面和粗
陋,但
至少可以多呈现一个真实的记忆......
游行什么的没什么好说的,那时候绝大多数北京人恐怕都亲历了那个热火朝天的阶段,
我对那个时期的印象就是很阳光很热闹......说出来恐怕会有人笑,我们这群中学生出
去游行老师校长是在队伍后面跟着的,怕出乱子吧?另外也应该是想表示下赞成的态度
。其实,至少我自己在上街之前真的不了解胡耀邦是干什么的。只是觉得喊着口号绑着
布条上街很英雄,所有人都跟亲人似的也很有意思。
从戒严令颁布开始... 阅读全帖
m******j
发帖数: 5079
1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whitejetta (jetta),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六月六好像有点迟,还是想借此宝地也回忆一下二十五年前的事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Jun 6 13:50:51 2014, 美东)
昨天才看到那篇关于六四回忆的文字,感同身受。
我比那位朋友大一岁,那年十六刚上高一,也是公主坟以西某兵大院的,学校就在西翠
路那。让我想起很多当年的事情,觉得应该写下来,虽然有点晚了,还是想认真回忆一
下二十五年前的那些事,只写本人亲历,流水帐,仅代表自己的视角自然难免片面和粗
陋,但
至少可以多呈现一个真实的记忆......
游行什么的没什么好说的,那时候绝大多数北京人恐怕都亲历了那个热火朝天的阶段,
我对那个时期的印象就是很阳光很热闹......说出来恐怕会有人笑,我们这群中学生出
去游行老师校长是在队伍后面跟着的,怕出乱子吧?另外也应该是想表示下赞成的态度
。其实,至少我自己在上街之前真的不了解胡耀邦是干什么的。只是觉得喊着口号绑着
布条上街很英雄,所有人都跟亲人似的也很有意思。
从戒严令颁布开始... 阅读全帖
N*****e
发帖数: 1094
16
伏案写作的老舍。(网路图片)
盛夏的清早,他拿着一本“毛泽东诗词”,出门前拉着四岁孙女的小手说,跟爷爷说“
再见”,这成为老舍生前说的最后一句话。1966年8月24日,这位曾紧跟中共的“人民
艺术家”,选择在一潭湖水中悄然结束生命。
就在自杀的前一天,老舍刚刚遭受红卫兵3个多小时的毒打和辱骂。与他同病相怜的,
还有北京市文联和文化局的28位作家或艺术家,这便是文革历史上血腥的“八二三事件
”。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以笔名“老舍”最为人熟知,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著名的文
学家及教育家。他生长于贫苦的旗人家庭,入私塾读书成材,长大后受洗礼成为基督徒
。1926年,老舍赴英讲学,以发表《老张的哲学》走上文学创作之路。抗日战争前后,
他的代表作《骆驼祥子》《四世同堂》问世,因其浓郁的“京味”成为文学经典。
抗战期间,老舍还是“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负责人之一,辗转武汉、重庆等地
,以各种文艺形式宣传抗日。“抗敌协会”其实是中共想尽办法控制的文学社团,老舍
更成为周恩来有意拉拢的对象。
年轻时的老舍。(网络图片)
年轻时的老舍。(网络图片)
投向中共后鲜有佳作
文革前,老舍的文名已远播海外...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39120
17
破旧的棉被,简陋的住所,大多数群众演员就居住在这样的环境中。
早上6点,数十名群众演员早早来到八一电影制片厂影视制作基地等活儿。
八一影视基地门口贴有明确告示,声明八一影视基地不招群众演员。
这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来自五湖四海,怀揣明星梦想;他们活跃在片场,经常上戏却难讨工钱;他们明知被骗,却有苦难言,直到有一天,大多数人只能选择默默离开。
近日,多名读者向本报反映,一些人打着八一电影制片厂的幌子招聘跟组演员,开出的待遇非常诱人,在面试中巧立名目乱收费,最后将应聘者送去当群众演员,且应聘者很难讨到工钱。记者暗访后证实,读者反映属实。八一电影制片厂相关负责人表示,网上所谓的“八一剧组筹备处”均为假冒,希望应聘者不要上当。
应聘演员遭遇骗局
丰台王佐乡罗家坟村,和八一影视基地南北相望。村里农家院的群众演员,每天步行到影视基地上工拍戏。
阿忆说,她跟那里的大多数群众演员一样,来基地拍戏,要缴纳不少的费用,少的几百,多的几千,有种被骗的感觉。
阿忆介绍,他们大多都是在赶集网、58同城等网站看到“八一剧组筹备处”招跟组演员,在应聘过程中需缴纳试镜费等多种费用。可到了基地却被告知要先当一段时间的... 阅读全帖
o***s
发帖数: 42149
18
昨日,记者来到了沈阳市和平区东大社区,这对“姐妹花”可是大院的名人,只要一提起她们,大伙儿都知道。
八旬“姊妹花”怒吼吓跑偷车贼
在社区大院里,有这样一对形影不离的八旬姐妹花,不但有着相同的兴趣和爱好,就连每天穿的衣服和鞋子也一样。如果不仔细辨认,真难找出区别来。每当她们出现时,就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昨日,记者来到了沈阳市和平区东大社区。这对“姐妹花”可是大院的名人,只要一提起他们,大伙儿都知道。姐姐叫田觉勋,妹妹叫周霞飞。
两人住在同一栋楼里,做了50多年的老邻居,彼此再熟悉不过了,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是比亲姐妹还要亲。
“姐妹花”今年都已经80岁了,打扮的却特别时髦。俩人身穿绿色的衣裳,脖子上还带着珍珠项链。腿脚也特别好使,用她们的话来说,身体好全靠在社区巡逻锻炼出来的。
两人退休后没闲着,白天就戴上红袖标在大院里巡逻,晚上去科普大学学习课程。都这么大岁数了,巡逻能有震慑力吗?开始的时候,不少居民都对这对“姐妹花”持质疑态度,可当她俩巡逻时吓跑小偷这件事儿传开后,大伙儿全都服了。
话说两年前,“姐妹花”和往常一样在社区大院里的各个角落巡逻。突然,一个鬼鬼祟祟的身影出现在楼下没上... 阅读全帖
N*****e
发帖数: 1094
1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NewNote (新天地),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老舍──自沉太平湖的文革殉难者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Jan 22 09:04:12 2017, 美东)
伏案写作的老舍。(网路图片)
盛夏的清早,他拿着一本“毛泽东诗词”,出门前拉着四岁孙女的小手说,跟爷爷说“
再见”,这成为老舍生前说的最后一句话。1966年8月24日,这位曾紧跟中共的“人民
艺术家”,选择在一潭湖水中悄然结束生命。
就在自杀的前一天,老舍刚刚遭受红卫兵3个多小时的毒打和辱骂。与他同病相怜的,
还有北京市文联和文化局的28位作家或艺术家,这便是文革历史上血腥的“八二三事件
”。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以笔名“老舍”最为人熟知,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著名的文
学家及教育家。他生长于贫苦的旗人家庭,入私塾读书成材,长大后受洗礼成为基督徒
。1926年,老舍赴英讲学,以发表《老张的哲学》走上文学创作之路。抗日战争前后,
他的代表作《骆驼祥子》《四世同堂》问世,因其浓郁的“京味”成为文学经典。
抗战期间,老舍还是“中华全国文艺界... 阅读全帖
k**o
发帖数: 15334
20
以前八十年代国内条件不好的时候,我们大院里七八岁以下的女孩,
都是端一大盆温水,露天在大院里,家里大人给洗,或者自己洗。
大院里所有人都能看见,也没人觉得不正常。比七八岁更大一些的女孩
就不在大院里洗了,跑到澡堂去洗。
p**********u
发帖数: 15479
21
市委大院里的悲哀
我和董涛都是在市委大院里住,年龄相仿,十八九岁的年纪,大小都是一起长大的伙伴。
不过随着父母亲的职务变迁,彼此之间不再像过去那么亲密无间,他的爸爸现在是我市
现任的纪委书记,我爸爸原来是市委办公室的一个副主任,现在煤炭局当局长。
我们这里是煤城,煤炭局长可是个肥缺,不用可以去搂钱,那钞票就像雪花一样往头上
落,所以我的日子一向过的非常滋润。
手里有钱,脾气也就见长,以为现在有钱就能搞定一切。但是我没有想到现今的中国最
厉害的不是钱,而是权。
董涛找我是意料之中的事情,虽然电话里不说我也知道是什么事儿,就是我和他现在都
在把一个马子,他背地里已经放出话来要恶搞我一下,我本来是不想去的,但是前一段
时间纪委把我爸爸双规了一段时间,说是有群众上访告我爸爸几项收入来源不明。
最后是我妈妈给董涛的爸爸送了二十万,由他出面把这事情摆平了,所以我们家就算是
欠了人家的人情,思来想去我最终还是去了。
以前,董涛家的小别墅,我也是常去的,因为董涛总喜欢和一些比较铁的哥们在家里开
淫乱大会,也只有他有能力找来一些漂亮女人供大家淫乐。
在市委大院里,董书记是出了名的催花色魔,尤其是当了纪委... 阅读全帖
r**********k
发帖数: 62
22
等兴奋过后,健无力地躺在床上,决心立马就找个像莲一样的女孩做老婆。去他妈的“
建国大计”,人不能自己把自己给憋死吧,总不能“业未成,人先亡“啊。
毕竟是学工程的,冷静下来的健开始考虑如何在母校找个校花系花。首先这得有人介绍
啊。脑子转一圈,只有胖子可以找。胖子是健的大学同屋。人家爹妈是学校的教职员工
,所以,胖子毕业后就自然而然地留校了。要找学妹,没胖子帮忙是绝对不行的。想定
了,健“腾”地从床上跳起来,立马就给胖子发伊妹儿问好。 当然了,开头得迂回点
,不能开门见山地说真实目的。 健就说说自己的苦行僧的生活,问问胖子过得怎么样
,再问问老同学都好不好。
健这儿是半夜,胖子那儿可是大白天。大概是工作闲,胖子立马就有回音。这样,过了
几天,几个伊妹儿来去,健终于吞吞吐吐地请胖子介绍个漂亮学妹。胖子一看大笑,回
信说你在美国做和尚也太苦了,这就找个靓妞给发过去。就这样,健的“相亲行动”正
式开始。
但是,健的“相亲行动”实在不顺利。各人有各人的运气。健的母校在大城市,学妹见
识出国的见多了,所以,健一点不像“吴大郎”在他国内那个小学校吃香。 确实,论
学识,论家庭背景,论长相,健没一样出色...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3
楚明秋满世界找楚诚志,几乎发动了他所有朋友,包括殷柔柔葛兴国委员这些联动中人
,可几天下来,依旧没有找到,楚宽远在城北的势力更强,也动员起来,小八还专门跑
城南,让老刀和刀疤在城南找。
楚箐见楚明秋没头苍蝇似的到处找,可楚诚志依旧没有踪影,心里有些歉意,也有
些生气,让楚明秋不要找了,楚明秋却没答应。
“他小叔,算了吧,饿不死他的,这小子跟他爹一样,有九条命,没事。”常欣岚
叹着气劝楚明秋。
“叔爷,哥多半是躲到豆包那去了,豆包住在卫戍区,豆包的爸爸是卫戍区政治部
副主任,他多半躲在那,肯定饿不着,也冷不到,哼,卫戍区多的是军大衣。”楚箐的
兰花指翘了下,作了个半蹲回头的动作,语气有些不屑。
楚明秋苦笑下,卫戍区,那可不是他进得去的地方,这家伙还真会躲,他并不担心
楚诚志会挨饿受冻,而是担心他蛮干葬送了自己的前途,一个十五六岁的小屁孩,在什
么都不懂的年岁,就丢掉了自己的未来。
但这些话没办法给楚箐和常欣岚说,也没办法给林晚狗子虎子他们讲,只能借口担
心他的安全和升生活。
可这家伙的朋友看来不少,居然躲开了,以楚明秋现在的交游,居然找不到,这让
楚明秋对他有些刮目相看,可也让他处于更加...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4
冰上芭蕾
石头是被路人送进医院的,在医院醒过来时,头上已经缝了六针,医生告诉他,他
有较严重的脑震荡,必须观察几天才能出院,同时催促他赶紧交医药费。
医院同时报警,警察来了,问了送他进院的路人,将此事定为打架斗殴,盘问石头
,石头还是与往常一样,什么都不肯说,警察也没办法,再说这事也不大,问不出便草
草收场。
待警察走后,石头给楚宽远打了电话,连换三个号码才找到楚宽远,楚宽远立刻带
人赶到医院,将钱交了便把石头接出医院,石头要回家,楚宽远不同意,而是将他送到
城北区的医院,派了两个人在边上照顾,自己出来便带着人上城东区去了,在城东区各
大院门口守候,一定要将那几个家伙找出来。
楚宽远和石头都犯了个错误,石头是在城东区被打的,所以他们以为韩信便是城东
区大院的,没有想到韩信是城北区的,他们在城北区找了七八天,而韩信也知道石头,
事发之后便躲起来了,他们自然找不到。
石头在医院住了三天,出来便揣着刀上城东区去了,整天在城东区各大院门口寻摸
,可怎么也找不到韩信。
七八天下来没找到,自然知道韩信躲起来了,再留在城北区,也是白浪费功夫。
楚宽远和石头带着人悻悻而回,不过楚宽远多了个心思,顾三阳...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5
楚明秋满世界找楚诚志,几乎发动了他所有朋友,包括殷柔柔葛兴国委员这些联动中人
,可几天下来,依旧没有找到,楚宽远在城北的势力更强,也动员起来,小八还专门跑
城南,让老刀和刀疤在城南找。
楚箐见楚明秋没头苍蝇似的到处找,可楚诚志依旧没有踪影,心里有些歉意,也有
些生气,让楚明秋不要找了,楚明秋却没答应。
“他小叔,算了吧,饿不死他的,这小子跟他爹一样,有九条命,没事。”常欣岚
叹着气劝楚明秋。
“叔爷,哥多半是躲到豆包那去了,豆包住在卫戍区,豆包的爸爸是卫戍区政治部
副主任,他多半躲在那,肯定饿不着,也冷不到,哼,卫戍区多的是军大衣。”楚箐的
兰花指翘了下,作了个半蹲回头的动作,语气有些不屑。
楚明秋苦笑下,卫戍区,那可不是他进得去的地方,这家伙还真会躲,他并不担心
楚诚志会挨饿受冻,而是担心他蛮干葬送了自己的前途,一个十五六岁的小屁孩,在什
么都不懂的年岁,就丢掉了自己的未来。
但这些话没办法给楚箐和常欣岚说,也没办法给林晚狗子虎子他们讲,只能借口担
心他的安全和升生活。
可这家伙的朋友看来不少,居然躲开了,以楚明秋现在的交游,居然找不到,这让
楚明秋对他有些刮目相看,可也让他处于更加...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6
冰上芭蕾
石头是被路人送进医院的,在医院醒过来时,头上已经缝了六针,医生告诉他,他
有较严重的脑震荡,必须观察几天才能出院,同时催促他赶紧交医药费。
医院同时报警,警察来了,问了送他进院的路人,将此事定为打架斗殴,盘问石头
,石头还是与往常一样,什么都不肯说,警察也没办法,再说这事也不大,问不出便草
草收场。
待警察走后,石头给楚宽远打了电话,连换三个号码才找到楚宽远,楚宽远立刻带
人赶到医院,将钱交了便把石头接出医院,石头要回家,楚宽远不同意,而是将他送到
城北区的医院,派了两个人在边上照顾,自己出来便带着人上城东区去了,在城东区各
大院门口守候,一定要将那几个家伙找出来。
楚宽远和石头都犯了个错误,石头是在城东区被打的,所以他们以为韩信便是城东
区大院的,没有想到韩信是城北区的,他们在城北区找了七八天,而韩信也知道石头,
事发之后便躲起来了,他们自然找不到。
石头在医院住了三天,出来便揣着刀上城东区去了,整天在城东区各大院门口寻摸
,可怎么也找不到韩信。
七八天下来没找到,自然知道韩信躲起来了,再留在城北区,也是白浪费功夫。
楚宽远和石头带着人悻悻而回,不过楚宽远多了个心思,顾三阳... 阅读全帖
g********n
发帖数: 2314
2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enviair (碧水蓝天),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zt: 口述历史:三年大饥荒中的何家坝 (有名有姓, 全村96个死了34个)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Sep 15 00:45:18 2009, 美东)
我是四川的,我知道我们公社三年大饥荒时间风调雨顺但是饿死了很多人,很痛心现在
有不少小孩还否认这个事实。转一个有名有姓有的吧。比较长,也可以直接拖到最后看
名单(全村96人死34人,包括作者当生产队长的壮年父亲)。邻村死一半以上(小P孩
们又会叫嚣没有列姓名)。不知道小P孩们是装傻还是真的弱智,中国连战争中死亡的
战士名单都列不出来,要列出全国数千万饿死的人的每个人的名字是很困难的。根据我
老家人饿死人的数据,我绝不相信全国只饿死了3000万。没办法,三千万这个数据就已
经有人受不了了。
凯迪史海钩沉有很多人的回忆,有很多资料。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
http://club2.cat898.com/newbbs/dispbbs.asp?boardid=64&id=298325
口述历史:三...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28
邻居陈先生(左)向记者讲述救人过程。
女子不堪病痛投井自杀 邻居一把抓住头发救下她
李海勇
昨天下午,在南京市秦淮区土城头养虎仓25号大院,一名40多岁的女子因为不堪病痛折磨,竟然选择了在大院内一口古井内投井自杀,幸遇邻居及时发现,俯身拽住了投井自杀女士的头发后,又在众人帮助下将其救出。
土城头养虎仓25号,是城南的一个大杂院,院内居民共有好几十户,而住在这个大院里的王女士,虽然今年年龄只有42岁,但最近身体的疾病却越来越严重,经常看病吃药不说,身体和心理上的折磨让王女士逐渐对生活失去了信心。昨天下午4点20分许,不堪病痛折磨的王女士竟趁家中无人,跑到了大院内一口有着好几百年的古井前,看看四下无人,王女士选择了投井自杀。但是,王女士的举动还是被大院里的陈先生发现了,就在王女士跳进水井的一瞬间,陈先生立即跑到水井边,俯身探进井口,伸手抓住了漂浮在井水里的王女士头发。
由于一个人无法将漂在井水里的王女士拉出水井,半个身子也在水井里的陈先生也急喊救命,大院里其他4名男邻居听到救命声后,也都急忙赶到现场,最终大家猴子捞月亮似的,有人抓衣领有人抓脚踝,大家齐心合力,将已在井水里泡了一会儿的王女士...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39120
29
包间小得不能再小了,五六个人就足够塞满了每个缝隙,没有窗户,空气纹丝不动。3月1日,三大门户网站同步推出崔永元赴美国拍摄的转基因纪录片,截至3月8日,该条相关新浪微博收到两万条赞,转发两万,评论过万,随后崔永元在两会期间提出的追问农业部关于“转基因农作物泛滥种植”的提案更像是激起千层浪……此刻崔永元坐在这个小房间,以被簇拥的恣态面向房门。位于奥体中心某座公寓的这间茶馆,名不经传到一个客人都没有,身边的朋友每三五分钟就笑成一团,只有助手的手机不断响起,各种采访的请求此起彼伏时,短暂的沉默才提醒众人,这间位于奥体中心的茶馆包间只是一叶暂时远离汪洋大海的扁舟。
中等个头,51岁的崔永元像是两个分身,一个作为那个被大众所熟知的国民主持人,年年月月陪伴在电视屏幕里,温和谦逊,是邻家大叔;另外一个相当陌生,当他自这一年浮出水面,时时和大众不那么熟悉的“转基因”这样的科普词汇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就呈现出似乎不同的形态:高调、坚决、犀利。
2013年9月7日,方舟子发起活动鼓励网友品尝转基因玉米,方舟子声称“应当创造条件让国人可以天天吃转基因食品”。对此,崔永元回应:转基因食品,你可以选择吃,我可以选择...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3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郭沫若这个人 zt
郭沫若这个人
当年“上山下乡”时,哥儿几个喝醉了,其中有一家伙称他在上小学的时候被周围
的同学说成是“郭沫若的弟弟”。怎么解释?“他们说我是锅底热,所以是锅末热(郭
沫若)的弟弟。”此刻我们处于喝酒三部曲“豪言壮语”,“胡言乱语”和“不言不语
”的第二阶段。大家看着他的醉态哈哈大笑。
当时人们对郭沫若在“文革”之后有印象,主要是因为毛泽东和了他一首诗。毛在
他的“七律·和郭沫若同志”中写道:
一从大地起风雷,便有精生白骨堆。僧是愚氓犹可训,妖为鬼蜮必成灾。
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
那郭沫若的诗呢?在这儿:
“七律·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人妖颠倒是非淆,对敌慈悲对友刁。咒念金箍闻万遍,精逃白骨累三遭。
千刀当剐唐僧肉,一拔何亏大圣毛。教育及时堪赞赏,猪犹智慧胜愚曹。
我揣摩郭沫若写这首诗有阿谀逢迎的成分;不过毛对郭在词中表现的观点不认同。
郭一看,马上步其原韵,又和了一首诗,改正了自己的“错误”。郭的和诗说:
赖有晴空霹雳雷,不教白骨聚成堆。九天四海澄迷雾,八十一... 阅读全帖
d****i
发帖数: 2048
31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六·四"第一枪实录
"六·四"第一枪
  从1989年五月二十一日至六月三日,北京城里的老百姓和大学生同仇敌慨,众
志成城,自发地在城郊东西南北的各个路口分头把守,把无数军车堵截在北京城的四环
路以外。但是,他们中的很多人都不知道,三十八军的众多部队早已通过各种方式和途
径陆续进入了其预定位置,大多集结在北京城西面万寿路一带的军队大院里,如总参、
总后、三零一医院等。  三号晚上八时,集结在总后大院里的三十八军的一个团奉命
出击,担负沿复兴门外大街、西长安街一线突击天安门广场的主攻任务。可能是因为在
军队自己的大院里,围观者反正也都是自己人或自己人的家属的缘故,这支部队在进行
"战前动员"时对"人民子弟兵"的形象已经毫无顾忌。士兵们持枪列队,军官高声喝问:
"敢不敢打?""敢打!"士兵们个个斗志高昂。"怎么打?""往死里打!"
  于是,数十辆军车满载荷枪实弹的官兵,高呼着"三十八,万岁!三十八,万岁
!"的口号,杀气腾腾地开出总后大院。第一辆车开出大门,车上的一个士兵就已按耐
不住"阶级仇恨"的怒火,扣动冲锋枪搬机,横扫了一个"扇面"。顿时,大门口左侧的一
名值勤哨兵腿部中弹,应声倒地。
... 阅读全帖
m****5
发帖数: 1131
32
章缝集(又名张凤集)是个不为世人所知的小镇,如果你拿出山东省地图翻到巨野那一
章,才能在巨野以南找到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
这个小村庄因为整11师而闻名于现代史,因为11师11旅32团而青史留名。
50多年前硝烟虽然早已散去,在实地很难见到当年战场痕迹,50多年前那场激动人心的
生死大战因为政治原因至今仍朦朦胧胧,不为人所知,使笔者深感责任重大,有必要将
这个大决战清清楚楚一页一页展示给世人,告诉每个读者,让我们所有历史都真实、完
整永远记载下来。现在就让我们共同来回顾这个大战,当年11师的官兵们、解放军的官
兵们在这里,为各自的理想、信念是如何拼死奋战的。
内战开始后,刘、邓指挥英明,用兵神出鬼没,上党、平汉、定陶三战三捷,消灭国军
10个师,势不可挡,继续寻歼国军主力。国军在中原战场形势顿时不利。
国军为了改变战局,占领中野鲁西南根据地,尽出五大主力之二,11师和5军继续向鲁
西南进攻,11师于9月12日占领定陶,20日占领鲁西南重镇菏泽,随后即向巨野、郓城
发起进攻,威胁鲁西南解放区重镇济宁。这时中野要再退,就要丧失鲁西南全部根据地
,只有打,但是打哪个对手呢?当时是犹豫不决的...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这个绝对是刷新三观的事情
从常识、逻辑与故事探讨公公与儿媳妇十指相扣
by 阎润涛
中国人普遍缺乏的是什么?
先给出答案:中国人普遍缺乏的是科学精神。这包括科学家们。不要以为在西方留学多
年的中国人就具备了科学精神。科学精神的本质是求真。
很多人不理解甚至问:润涛阎没有任何报酬何必写博文?
写博文的多如过江之猪(这里先给出解释。古有成语:“多如过江之鲫”,但现在的长
江里你基本上看不到鲫鱼了,取而代之的是死猪,所以,与时俱进,润涛阎把“多如过
江之鲫”改成“多如过江之猪”)。但凡写政论文的,一看便知他是哪个派别的。读者
的反应一定是:凡是观点站在自己一边的,不论多么不合情理,也要支持。如果观点与
自己的一派相反的,不论多么有道理,也要反击甚至大骂。
说到底,绝大多数中国人不是为了追求真理而写文章而读文章,而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去
找证据或者找同路人。如同我后院的蚂蚁,为了一块面包渣,大打出手。
这就是为何有人问我:“润涛阎先生,你揭发毛泽东的文章写得好哇,还有那些暴打薄
熙来、韩寒等骗子的文章写得太好了!我都读好几遍!可你为何跟孙中山先生过不去啊
?”
你一看到这里便可知道,这位多半是来自台湾的老人,是地地道道的孙... 阅读全帖
M******8
发帖数: 10589
34
来自主题: Food版 - 粥的回忆
http://my.cnd.org/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articleid=34843
Brutus

前几天看了篇关于粥的文章,引起了我对粥的回忆。
小时没少喝粥。妈妈是广州酒家的后代自然对吃比较讲究,煲粥就是其中之一。 60年
代一切都是供应为主,单位一星期只卖一次生肉,数量有限,去晚了就买不到。大院里
的人总是在礼拜六晚上把自家的锅放在食堂门前排队,好在那时的社会风气还不错,偷
东西的人不多,尤其在大院里。妈妈总是买排骨,放上些花生,用铁丝捆绑着的瓦锅(
砂锅)慢慢地熬,从头到尾需要几个小时。礼拜天早上醒来往往没有早饭吃,就等着这
锅粥。
喝广东粥一定要放些白胡椒粉。在粥快好的时候,妈就会用信纸将几粒白胡椒包住,用
锥子敲几下,然后打开纸包往粥里放少许敲碎的胡椒。胡椒味有股清香,能刺激胃口,
但放入时粥一定要滚烫效果才会最好,因为很多香料是在高温的条件下才会放出味道。
我现在做牛排就是非常简单,在雪花状的牛排上面放些新鲜绞碎的胡椒跟海盐就成,过
去还经常用酱油糖姜腌泡一段时间,但还是不如椒盐的办法简单好吃。
妈做粥必须做姜葱。做法是将新鲜... 阅读全帖
R******k
发帖数: 4756
35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儿时看电影电视的几点感受
我小时候经常混到部队大院里看电影。小时候几个死党都是部队里的孩子,很喜欢部队
大院里长大的孩子,气质和其他地方的人不一样。
直到今天,我还是能很快分辨出一个人是不是在部队大院里长大的~
wh
发帖数: 141625
36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郭沫若这个人 zt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smilhaNew (ha), 信区: History
标 题: 郭沫若这个人 zt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Jun 6 16:51:43 2015, 美东)
郭沫若这个人
当年“上山下乡”时,哥儿几个喝醉了,其中有一家伙称他在上小学的时候被周围
的同学说成是“郭沫若的弟弟”。怎么解释?“他们说我是锅底热,所以是锅末热(郭
沫若)的弟弟。”此刻我们处于喝酒三部曲“豪言壮语”,“胡言乱语”和“不言不语
”的第二阶段。大家看着他的醉态哈哈大笑。
当时人们对郭沫若在“文革”之后有印象,主要是因为毛泽东和了他一首诗。毛在
他的“七律·和郭沫若同志”中写道:
一从大地起风雷,便有精生白骨堆。僧是愚氓犹可训,妖为鬼蜮必成灾。
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
那郭沫若的诗呢?在这儿:
“七律·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人妖颠倒是非淆,对敌慈悲对友刁。咒念金箍闻万遍,精逃白骨累三遭。
千刀当剐唐僧肉,一拔何亏大圣毛。教育及时堪... 阅读全帖
a***s
发帖数: 1084
37
上面接断开的怒向刀丛(中)
---
林百顺想问,可楚明秋神情严肃,夜晚的胡同很安静,偶尔有灯光从路边的家中照
出来,夜空中偶尔传来收音机的声音。
他们找到朱洪时,朱洪和韦兴财正无聊的坐在院子里纳凉,俩人一人一把蒲扇,淡
淡的说着这些天的事,特别是楚家的事,楚家被抄,传得很快,就半天时间,几乎整个
城西区都知道了,别的人可能当笑谈应付,但朱洪和韦兴财却认为,楚明秋绝对不会就
这样算了。
楚明秋的到来让朱洪和韦兴财都有些意外,他们刚才就聊过,俩人都认为楚明秋可
能会去找葛兴国或殷柔柔,再不然可能去找他那当区委副书记的侄子,韦兴财走得更远
,认为楚明秋会利用街面上朋友展开报复,这附近街面上的都听他的。俩人都没料到楚
明秋会在这么晚跑来找他们。
“家里还好吧。”朱洪问道,楚明秋摇头说:“不好,今天我过来是请你出面在九
中组织一个红卫兵或类似的群众组织。”
楚明秋开门见山便提出了此来的目的,没等朱洪开口,楚明秋又接着说:“明天,
从四十五中开始,会有十几个学校成立平民红卫兵组织,这些组织在半个月甚至更短的
时间里,将会合并为一个全区性的红卫兵组织,这个组织将领导城西区的中学文化大革
命。...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8
十二月,细细的雪花,飘飘荡荡的落下来,迅速融入花草中,街上的人都换上了厚厚的
冬装,一个个变得臃肿,街道变得泥泞溜滑,天空中的那层蔚蓝被灰蒙蒙的云层取代。
唯一不变的是,火车站的喧闹,燕京火车站,永远都是人头攒动,操着各地口音的
红卫兵拥挤在候车站,有些在兴奋,有些在发愁,悄悄的低声议论着。
广场上的高音喇叭,依旧播送着雄壮的歌曲,播音员间或播放毛主席的最高指示,
在广场中心,一队红卫兵正表演节目,外面围着上千红卫兵观看。
广播车在沿着街道缓缓而行,车厢四角绑着彩旗,高音喇叭里传来女播音员铿锵有
力的声音。
从火车站里又涌出大批人群,这些人提着包,车站广播里传来播音员的声音。
“刚才到站的是石家庄到燕京的172号列车,请接站的同志在站外等候,请到燕京
串联的红卫兵们到广场西侧的接待站登记.....”
楚明秋带着虎子狗子他们从人群中钻出来,这次他们依旧没去挤,而是等到最后才
下车,八个人都穿着棉衣,可脸上依旧冻得通红,咸鱼干不住吸气。
楚明秋回头清点下人数,然后领着大家朝车站走去,车站前已经等着不少人,楚明
秋将包放下,叫过咸鱼干,在他额头摸了下,然后点点头。
“烧退了点,回家后,让你妈...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9
十二月,细细的雪花,飘飘荡荡的落下来,迅速融入花草中,街上的人都换上了厚厚的
冬装,一个个变得臃肿,街道变得泥泞溜滑,天空中的那层蔚蓝被灰蒙蒙的云层取代。
唯一不变的是,火车站的喧闹,燕京火车站,永远都是人头攒动,操着各地口音的
红卫兵拥挤在候车站,有些在兴奋,有些在发愁,悄悄的低声议论着。
广场上的高音喇叭,依旧播送着雄壮的歌曲,播音员间或播放毛主席的最高指示,
在广场中心,一队红卫兵正表演节目,外面围着上千红卫兵观看。
广播车在沿着街道缓缓而行,车厢四角绑着彩旗,高音喇叭里传来女播音员铿锵有
力的声音。
从火车站里又涌出大批人群,这些人提着包,车站广播里传来播音员的声音。
“刚才到站的是石家庄到燕京的172号列车,请接站的同志在站外等候,请到燕京
串联的红卫兵们到广场西侧的接待站登记.....”
楚明秋带着虎子狗子他们从人群中钻出来,这次他们依旧没去挤,而是等到最后才
下车,八个人都穿着棉衣,可脸上依旧冻得通红,咸鱼干不住吸气。
楚明秋回头清点下人数,然后领着大家朝车站走去,车站前已经等着不少人,楚明
秋将包放下,叫过咸鱼干,在他额头摸了下,然后点点头。
“烧退了点,回家后,让你妈...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0
1968年夏天,在文革最高潮时,北京发生了“小混蛋事件”。多年来,经由王朔小说、
电视剧《血色浪漫》等文艺作品的演绎,这一事件已成为江湖上的传说,至今仍众说纷
纭。
所谓的“火热年代”
“这件事的前因后果,特别是最后一幕,除去在座的几位当事人能说得清楚,其他的众
多传闻大都是杜撰。”曹都。
在2008年到2013年间,作者多次访谈了事件的核心当事人王南生,重要参与者刘沪生、
江小路,见证者王冀豫、曹都都等。当年,他们大都是北京“三校”(翠微路中学、育
英中学和太平路中学统称“三校”,其生源大部分是部队大院的孩子)的老红卫兵。
作者试图寻找死者周长利(即“小混蛋”)的亲友,遗憾的是未能联系到,只能根据能接
触到的现有材料,呈现另一方的陈述和观点,以尽可能真实地还原这一事件。
结怨“红八月”
事情的缘起,可以追溯到文革初期。
文革发动前夕,在毛泽东授意下,周恩来成立并亲自主持了保密级别甚高的“首都工作
组”,甚至林彪、江青都未能与闻。这个机构的宗旨是“保卫毛主席、保卫党中央、保
卫文化大革命、保卫首都”,下设七个小组:部队指挥组、治安组、枪支弹药清查组、
电台(清查)组、社会人口清查清理组... 阅读全帖
j**n
发帖数: 13789
41
主题:八十岁老人:我所经历的共产党杀人历史
[史海钩沉] 作者:王法尧口述、夏墨竹记录
编者按:成为上世纪80年代中国民联第一批会员之一的王法尧,曾在共产党的劳改队中
度过21年半的人生光阴。客居海外,如今80岁的他,凌云之志不改,赤子之心犹在。往
事的回忆沉重而又清晰,因为这些故事对他刻骨铭心。面对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一生
承负如此记忆的本身已是痛苦。他说,不想把肚子里这些故事带走。
既然政权无法修史,且肆意歪曲历史,那么中国的历史必须由民间来记述;即便记述的
历史充满血泪与寒尸,我们不敢隐讳,因为这是真实发生的过去,这是我们千千万万中
国人一路跌撞而来的鲜血脚印。
大纪元系列社论《九评共产党》之七谈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杀人历史。我的亲身经历和亲
眼所见可以证明共产党确实是杀人起家。我谈一下我所经历的共产党的杀人历史。
一个乞丐头和六个店铺掌柜
我1930年出生。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我七岁。第二年共产党到我们这里,我已经八岁
了,已经能记事了。我们的县很小,大约70%是山区,30%是平原,总共也就有十家左
右的小店铺。
共产党一来,做的第一步就是先杀了六家店铺的掌柜,我还记得其中两个... 阅读全帖
p*********w
发帖数: 23432
42
囚徒的梦想:一个反对者的狱中手记(1)/李方
(小贴士:此书稿2004年11月-2005年1月于狱中偷偷写成,后经难友设法秘密带出监狱
。2010年本人出狱后取回,携带至泰国。 (博讯 boxun.com)
李方,原名李焕明,陕西安康人,1972年生。1993-1996年被以“组织和领导反革命集
团罪”下狱3年,2001-2010年被以“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下狱9年。虽经多年改造,
现仍未悔改。)
1
在中国,许多被命名为“广场”的大厦前后其实并无广场,“广场”这个词被异化为“
大厦”的同义语。这恰如我们的国家,美其名曰“人民共和国”,实则既非“人民”的
国家,亦非“共和”的国家。
不过,“中信广场”倒是个例外,它的正前方有一片异常开阔的草地,只是绿草生得稀
稀拉拉,如同广州的空气和交通一样令人皱眉。但这块草地却并非是为“中信广场”而
“广场”,它是市政规划本来就有的公共绿地,“中信广场”恰好借了地利与它比邻而
建,遂成了少见的有广场的“广场”。
我站在草地上,仰望这座据说是亚洲第三、中国第二的高楼,想象如果我的言论能随纸
片从那个顶端飘散,理应可以到达更多人的手中。请别见笑,整天泡在... 阅读全帖
y*****6
发帖数: 9545
4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sc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Cnews (chinanews), 信区: MiscNews
标 题: [ZGPT]40多位画家被“扫地出门” 住所断水电(图)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Jun 27 19:44:59 2007), 转信
吴家大院内的部分画家现正忙着找房。
“逐客令”要求画家在6月26日晚将私人用品全部搬出。
40多位画家被“扫地出门”
经营者拖欠房租 画家村被断水电
昨天,住在朝阳区东坝乡焦庄村吴家大院的部分画家开始在外面找房,准备搬出“画家村”。他们大都是在三个月前才入住的,并与“画家村”的经营者签订了协议,交了房屋使用押金。前天早上,吴家大院内的水电突然被断,当晚,大院的主人又下了“逐客令”,要众画家立即搬家。原来,吴家大院“画家村”的经营者与大院主人产生债务纠纷,40多位画家替人受过,被“扫地出门”。
现场:画家忙着找房搬家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位于朝阳区东坝乡焦庄村吴家大院的“画家村”。这里全是青砖青瓦的古建房屋,多数房屋房门紧锁,大院里也是空空如也,见不到人影。
记者沿着大院里的甬路,走进了一个套院,才在一间
m******s
发帖数: 665
44
12月5日,浏阳市永安镇芦塘村,百岁老人文李氏和50位子孙的全家福合影。图/记者蒋丽梅
12月5日,浏阳市永安镇芦塘村一户农家很热闹。精心搭建的舞台上,文李氏老人穿着一件儿媳妇特意为她订做的新棉袄,系着一条紫色的豹纹围巾,坐在椅子上,笑得合不拢嘴,子孙们正在向她一一拜寿。这天,是文李氏老人100岁的生日,50名子孙从各地赶回来为她庆生。“越活越年轻”,是这位百岁老人最大的生日愿望。
68个家庭成员,50子孙到场拜寿
12月5日,文李氏老人的三儿子家鞭炮齐鸣,张灯结彩,大院里一片喜庆的红色。村里的老老小小都赶来为这位新晋百岁老人祝寿,纷纷握着她的手,扯着嗓子对文李氏老人说,“祝您老生日快乐,越活越久。”
上午10点多,伴随着几声响亮的鸣炮,文李氏老人的百岁寿宴正式开始了。只见,老寿星穿着一件儿媳妇新为她订做的棉袄,在孙子的搀扶下,乐呵呵地走上舞台。见到院里院外的满堂宾客,老人的精神矍铄,脸上始终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这天,大院里搭建了一个1米左右的寿台,鲜红的寿字将老人的幸福衬托得更加明显了。拜寿过程中,从各地赶来的50位子孙分批向她磕头拜寿,祝老人“越活越年轻”。
文李氏老人有一个幸福的...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45
昨日中午,成都市金牛区西华街道金牛社区大院里人头攒动,来自金牛社区的1600多名居民在这里摆起了坝坝宴。酒足饭饱之后,每位居民都领取了红包和一份大礼包开开心心回家过年。
分红总金额1025万元
昨日上午11时,在西华街道金牛社区大院里,街坊邻居已经三三两两地坐在摆好的桌子前观看演出。在大院角落里简易搭建的灶台边,大厨们正在灶台前忙碌地准备着饭菜。灶台前的案板上摆满了一盘盘做好的菜,红白相间的泡椒鸡爪、飘香的猪蹄和红彤彤的对虾……中午12时,居民们开始吃团年饭,金牛社区党总支副书记陈绍芹不时招呼,“还没有坐到座位的到里面去,大家不要拥挤”。
下午1时左右,还有部分居民在高兴地划拳喝酒时,居委会的工作人员开始给吃完饭的居民发放大礼包。陈绍芹说除了给居民发放大礼包外,社区还通过银行卡给每个居民发了一个“大红包”。
金牛社区党总支书记叶尚龙介绍,该社区1600个居民每个人可以获得1000元的社区收益分红,参股了社区资本运作的居民还可以按股份领取分红,“最少的一两万,最多的五六万,社区收益分红和股本投资分红的总金额在1025万元左右”。
明年春节分红将更多
按照金牛社区的目标,社区管理的投资公司...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39120
46
《花儿与少年》开播时,许晴被网友指有公主病
许晴出身外交世家(资料图)
湖南卫视真人秀《花儿与少年》正在热播,5朵“花儿”加2个呆萌少男,故事注定不一般。郑佩佩、张凯丽、许晴、刘涛和李菲儿诸位风格各异的“大姐”,可是不好对付的,但也不失真实与可爱。节目已经播到第三期,7位嘉宾人气越来越高。小编将为你献上《花儿》“5姐妹”大揭秘,本期登场的是60后的“三姐”许晴。
节目中三姐:公主病?傲娇女?
真实许晴:外交世家出生,生活白痴一枚
提起许晴,大家的一定会想起甜甜的酒窝、优雅的笑容。男人眼中,她是女神;女人眼中,她是难以比肩的女神。不过,发飙的女神,还有仙气吗?《花儿与少年》第一集中,许晴先是优雅地迟到了,让一些观众默默翻了个白眼。到罗马后,许晴居然与张翰在机场争执,毫无金钱观念的许晴不愿坐Bus,一直嚷着要租车,让万千少女的偶像张翰在摄像机前丢尽面子。要求被拒绝后,她还嘟着嘴抱怨“不高兴”。如果仅这样也就罢了,反正她一直是天之骄女的形象。但不幸的是,她偏偏遇到了成熟干练的刘涛。在光芒万丈的“刘四姐”面前,许晴立马成了“公主病”“傲娇女”的代言人,也让大批观众一下子“粉转路人,路人转黑粉”...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47
今年6月初才来镇里报到,7月就遭遇当地40年不遇的超强台风“威马逊”,对广西钦州市钦南区龙门港镇镇长莫然婷而言,这是一段终身难忘的经历。尽管抗击台风的每一天都很忙很累,但每晚临睡前,这位70后女镇长仍坚持记录自己的抗灾见闻和感受。
而这位女镇长的抗灾日记,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这场灾难的第一手资料。它还原了这场风暴给一个沿海乡镇带来的真实影响,也记录了一线基层干部在灾后自救过程中所面临的种种突发状况。
一夜变成风雨飘摇的孤岛
钦州是全国闻名的“大蚝之乡”,而龙门港镇则是钦州养蚝规模居首的乡镇,该镇四面环海,是一个由众多岛屿组成的岛镇。
7月17日,接到“威马逊”要过境的消息后,镇里的干部纷纷忙了起来。在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中,分组引导滞留在海上的渔民上岸是最重要的一件事。经过劝说,大部分渔民都上岸回家了,但也有一些人不以为然,认为自己在海边生活惯了,多大的风浪都见过。
18日晚8点,莫然婷和镇干部第三次下海引导渔民上岸避险时,海上已经起风了,大浪摇得救援船直晃,莫然婷站在船头,向依然滞留在蚝排上的渔民拼命呼喊:“马上上岸,台风太大!”一直喊到渔民都返航了,莫然婷才放心返回岸边。
当晚,渔监渔政的...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48
刘成菊(右)和女儿合影
刘成菊要离开沈阳了。
一辆面包车就装下她大部分家当:一台冰箱、一台洗衣机、几个塞满衣服的帆布包、几盆植物,还有一张几乎从车头顶到车尾的全幅照片。
一路上,刘成菊都侧身坐在副驾驶位,紧紧抓住相框,生怕照片滑落摔坏。那是1990年亚运会中国代表团的合影,她的丈夫才力站在正中央,笑容憨厚。在那届亚运会上,才力获得男子举重冠军,并打破了亚洲纪录,被媒体称作“亚洲第一力士”。
那年,刘成菊19岁,刚刚从抚顺体校调进辽宁省举重队,开始了在省体委的生活。因为在举重队过的是集体生活,刘成菊和队友更习惯把这个辽宁省体委和辽宁省体育运动技术学院共同的所在地称为“大院”。
当时满心欢喜的她没有想过,大院里的“明星”才力会成为自己的丈夫。更没有想过,曾经的力士会突然倒下。由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在2008年,离他们结婚5周年纪念日还有一周的那天,才力“毫无尊严地死了”。据媒体报道,“在他死去的当天,家里只有300元钱。”
丈夫去世后,这个在赛场上能轻易举起150公斤杠铃的女人,无法独自承受生活的重压。她在3年前患上乳腺癌,女儿也患有哮喘,家里还有7万元外债,向政府申请廉租房至今没有回音...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49
张泽群,1982年—1985年四次参加高考,终考入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播音系。现为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新京报记者王嘉宁摄
上世纪70年代末,恢复高考的头几年,在周围一片“不上大学就没有出路”的气氛中,张泽群在机关大院大礼堂里看电影,去学校排练文艺节目,做一个少年内心想做的事儿。
当高考降临在他身上,他看到的是一个硬币的正反面:失败,就得去社会上晃荡;成功,则意味着拥有更多选择的可能。为了那一点儿“可能”,张泽群从1982年到1985年连续四次参加高考,终考上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
他说,四次高考让他相信天道酬勤,相信公平正义,相信可以完全通过自己努力、不凭借任何运作,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2013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新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的张泽群坦言最关注教育公平问题,他还为河南考生呼吁“高考公平”。在他看来,天道酬勤、公平正义,是恢复高考之后在几代人心中确立的价值理念,在如今这个时代,更加不能变。
谈少年时光
“感谢父母没逼我去学习”
剥洋葱:1977年恢复高考时,你对当时的情景有什么记忆?
张泽群:那一年我12岁,上中学的头一年。我生活在河南郑州的一个机关大院里,高考恢复的消息传... 阅读全帖
l**k
发帖数: 45267
50
是一个说60年的坑,我说我爸的见闻,地委大院某局的食堂里还是有肉吃。你说你在北
京的机关大院里见到的更好。
我就当成你在北京的机关大院里长大了。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