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 发帖数: 1124 | 1 刚刚读了这段 黄埔军校网-清风店战役:
一番不着边际的讨论之后,第13军军长石觉、第16军军长袁朴、第92军军长侯镜如
、第94军军长牟廷芳等,纷纷发言介绍各自防区战况。
轮到第3军军长罗历戎,他说“我军进驻石门两年来,始终遵循校长之教导,对共
匪严加防范。在日伪原有防御设施的基础上,深挖壕,广筑碉,并在市内修筑了核心工
事,如果用固若金汤来比喻石门之设防,毫不夸张,共匪若无铁嘴钢牙,只怕是来得了
,回不去。只是目前石门被共军久困,粮秣弹药短缺,供给十分困难……”
“饭桶!简直是饭桶!”蒋介石突然大发雷霆,打断他的话高声训斥说:“我就不信
共产党走到那里都有饭吃,你堂堂一军之长,率领几万军队,驻守在石门这样天时地利
的好地方,连饭也弄不到,一切都要依靠政府解决,可耻!可耻!”
在座的将领见蒋介石突然间发如此大的脾气,吓得大气都不敢出。最后还是行辕主
任李宗仁出来打了个圆场,要求各军、师长要“遵照总统所示”,很好地完成这次会议
的各项任务。随后,李宗仁请蒋介石训话。
蒋介石说:“共军近来大叫改变战略,频频调动,其实,战争中处于劣势的一方,
想变被动... 阅读全帖 |
|
u****r 发帖数: 1163 | 2 失败之始末
天津处于渤海之滨的交通枢纽,战略地位重要,为华北重镇。对日抗战胜利后,为防止
共军进犯,驻防于此的国军将士不断地加强城防工事。国共内战期间,为抵御林彪部队
的攻击,国军尽管奋战不懈,然终因后援不济而告弃守…
天津,位于河北省境内,它东临渤海,北依燕山、海河(大清、子牙、永定、南运、北
运五条河流在天津汇聚成海河,经塘沽入渤海)贯穿市区。
华北工商金融重镇
天津距北平仅一百二十公里,是北平最近的出海口,也是京畿重要屏障。它是津浦铁路
的起点,北宁铁路中枢站;设备完善的大沽码头,轮船可通往国内外各商港;张贵庄国
际机场,有定期班机飞往世界各地。天津的陆、海、空交通,可谓四通八达,便捷顺畅
。
天津的工商业有近三百余年悠久历史,基础良好,发展快速的链钢、造船、采矿、制车
、化学、军火、水泥、纺织、造纸、面粉等轻重工业;南来北往繁荣的货物集散商业,
促成天津为北方工业和金融中心。在繁华的往日,天津与上丅海并列为中国两大商埠,
当时人们都称天津为「大天津」,上丅海叫「大上丅海」。
政丅府在大陆时期,天津是我国十二个院辖市之一。从清末民初至抗丅日胜利之前,因
为我国曾惨遭帝国主义的侵略... 阅读全帖 |
|
b*******8 发帖数: 37364 | 3 你说对了,其实是1989某戒严部队误入虫洞,到49打了天津。不然以天津固若金汤,49
共军如何打的下?此乃天亡校长,非战不力也!国军仰天长啸! |
|
T*******e 发帖数: 1142 | 4 当然李将军是不会失败的,因为无论怎么我贴倭杂哈日的帖子,将军都可以一口咬定说
这不是“赞美日军”,就好像伤心岭阵地在志愿军接防5军团前已经丢了三个主高地之
中的两个,人将军仍然可以一口咬定伤心岭在人民军手里是“固若金汤”?
可能是金枪鱼做的汤?哈哈。 |
|
k*****r 发帖数: 21039 | 5 “重庆城防,固若金汤,共匪残部,正向白马山一带逃窜。” |
|
b**********u 发帖数: 2817 | 6 崇祯十二年(公元1639年)二月,李自成趁明官军征剿张献忠之际,打出商洛山,转战
湖北、四川,又北上一路打到洛阳,旋又包围开封,虽未打下开封,但有力震动了明王
朝的大厦。后又经郊县之战、潼关之战,明王朝的帝国大厦终于倒塌。崇祯自缢煤山,
固若金汤的明王朝彻底崩溃。
一、官逼民反
明朝末年,朝政腐败,社会黑暗,贪官污吏横行,地主、豪强欺压百姓,农民赖以生
存的土地,多被官府、豪强、地主、强占、兼并,生活没有出路,尤其天启、崇祯年代
,阉宦当权,魏忠贤把持朝廷,朝政昏暗。这时边患也十分严重,后金(清初称后金)
常年与明军在辽、蓟地区作战,战争开支庞大,朝延为应付巨大的战争经费,在农民十
分沉重的赋税负担上,又加派“辽饷”,随后又增加了“剿饷”、“练饷”,谓之“三
饷”。“三饷”如同三座大山压得农民喘不过气来,各行业各业也都负担沉重,难以支
撑。天下人心惶惶,深感生存危机。更为严重的是水、旱天灾不断,尤其陕北地方数年
不雨,赤地千里。天灾人祸,造成遍地饥荒,原本就少地或根本无地的农民更加无法度
日,濒临绝路。又加官府讨饷横征,虎狼般地痛叱、催逼、打、抓、坐牢、杀害,种种
摧残之下,致使无数成... 阅读全帖 |
|
k**o 发帖数: 15334 | 7 主要是人心散了,当年于谦守北京的时候,局势恶劣得多。也先的部队
战斗力不是农民军可以比的。于谦照样把北京守的固若金汤,还能打
防守反击。
李自成攻北京的时候,京营兵力充足,装备精良。结果有叛徒给李自成
开门。开门也没关系,如果守城的有决心,很容易就可以夺回来。结果
还没怎么打,守城部队直接就崩溃了。这就没辙了。
另外,明朝的布防还是有问题,敌军打到首都都不是一次两次的事了,
也先来玩过,满清来玩了N次,最后李自成在就控制一个省的情况下,
竟然能长驱直入拿下北京。 |
|
k**o 发帖数: 15334 | 8 你觉得北京兵力不充足?首先大明兵制,京营15万,就算吃空饷,5万总有吧?
其次,还有数万厂卫,锦衣卫。而且北京城高濠深,火器齐备,粮草充足。而且
北京人口近百万,就算临时发动民壮,也能凑起20万壮年男子,守城足够了。
当年于谦守城,那才叫兵力不足。皇帝御驾亲征带走了大部分京营,全交代
在土木堡之变了。守城的正规军不到3万,外面20万蒙古精锐。于谦也发动了民壮,
守的固若金汤,还防守反击。然后各路勤王军也来捡便宜,击溃了数万蒙军,
也先基本没占到便宜,还损兵折将,仓皇逃出关外。 |
|
w****j 发帖数: 6262 | 9 不是公认德军不擅长防守么?再说哪有固若金汤的防线?突破就是时间问题。打的好也
就是多拖几个月。诺曼底登陆后,西线打得越好,德国下场越惨,彻底把英美军队挡在
境外,就是全境被苏联占领。压根就应该西线不设防,单方面向英美投降。全调到东线
。如果战争结束的时候,东欧还在德国人手里,那苏联也就没什么筹码和英美谈判了。
类, |
|
f****r 发帖数: 5118 | 10 1790年12月13日—22日,在俄土战争中,俄军与土耳其军队在伊兹梅尔进行的一次交战。
1768—1774年的第一次俄土战争结束后,土耳其被迫与俄国签定了《库楚克—凯纳吉条
约》,俄国从土耳其手中夺取了黑海以北大片领土,从此获得了通往黑海的重要出海口
。1787年,在瑞典的支持下,土耳其要求俄国归还克里米亚,承认格鲁吉亚为土耳其属
地。俄国拒绝了土耳其的要求,土耳其遂出动军队对俄重新开战。战争爆发后,俄国与
奥地利结盟,先后在金布恩、奥恰可夫、福克尼沙和雷姆尼重创土耳其军队,直逼土耳
其在多瑙河的最后一个堡垒伊兹梅尔要塞。
伊兹梅尔要塞位于多瑙河右岸,控制着多瑙河下游,战略地位极为重要。该要塞壁
垒森严,城墙壁立,壕沟环绕,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驻守伊兹梅尔要塞的土
军共有35000人、装备有300门火炮。俄军攻城兵力为31000名步骑兵、600门火炮和200
余艘多瑙河区舰队的小型舰艇。
1790年10月,俄军向伊兹梅尔发起进攻,土军凭借多瑙河天然屏障和坚固的城堡顽
强抵抗。战至11月,俄军数次进攻均告失利,转而围困该城,但城内土军弹药和粮秣充
足,俄军围困多日仍一无所获。俄... 阅读全帖 |
|
h******x 发帖数: 10156 | 11 撰文/陈良飞
自夏朝始,中国历代统治者正式建立的大小国都或陪都有298个,如果加上一些王朝末
期匆匆选定的“国都”和农民起义政权所在地,这个数目会增加到350个左右。如此频
繁的建都、迁都史,在世界历史上独一无二。
迁都往往是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地理条件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不同的迁
都案例中,有的因素凸显,而有些不那么突出。
中国古代统治者以天命自居,对国都的选择与营造极其重视,一旦确定就不再轻言迁都
。无论被迫迁都还是主动迁都,统治者常常要冒着很大的政治风险和社会压力,更考验
他们的勇气和智慧,主动迁都者尤甚。
进攻与退守
在古代中国,选取一个“固若金汤”的都城几乎是所有统治者思考国都问题时的首要因
素。大多数时候,统治者会寻找一些具备良好地形据守条件的地方作为国都。但出于加
强防御的考虑,统治者有时会将国都主动设在靠近军事冲突前沿但本身易守难攻的地区
,既能扼守军事要塞,又不易被侵占,也不失为一招妙棋。
在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周振鹤看来,唐代以前中国的政治经济重心在黄河流
域,比较大范围的天下之中就在三河地区,从政治地理上来说,就是所谓核心区。从三
河缩小到一个地... 阅读全帖 |
|
z**********e 发帖数: 22064 | 12 李自成的想法已经很先进了,他之后将近200年的天理教徒们,竟然以为进了紫禁城坐
到金銮殿的宝座上,他们就是皇帝了呢。
http://bbs.tianya.cn/m/post-no05-149591-1.shtml
官逼民反:1812年的那场紫禁城之变
嘉庆十八年九月十五日早晨,也就是公元1813年10月8日早晨,林清派出天理教众
分头行事,先由宣武门潜入,然后200多名天理教众,分成东、西两队,乔装改扮一番
潜伏在东华门、西华门外。准备等到中午,由宫内太监接应,开始攻夺皇宫东西两门。
大概有人就要怀疑了,什么啊,就这么200多名天理教教徒要对固若金汤的皇宫发
起进攻?对,你没有看错,我也没有写错,就是200人。
本来,林清是打算动用几百名壮士行事的,但是内应太监认为“禁中不广,难容
多人”,意思是说咱们这么多操家伙的一个劲地冲进皇宫,皇宫狭窄,容不下太多人的
,到时弄得人挤人成了罐头里的沙丁鱼,怎么打啊,何况咱天理教众有“神术”(不知
这位公公会何种“神术”?),非一般的人所能比,怕什么啊,只有人家怕咱,没有咱
怕人家的道理,咱们一定能取得胜利的。看来这公公是太监中的乐天派,生理虽然残... 阅读全帖 |
|
s*******w 发帖数: 2257 | 13 林彪与他对中国的贡献 (2014-11-22 10:13:48)
近代中国人中死于重泰山者,无出于林彪:
他用他的死结束了毛泽东的神话;
他用他的死结束了共产党的理论制高点;;
他用他的死降低了中国人民的愚昧水平,使凶残的中国人失去了做政治运动帮凶的
兴趣;
他用他的死使在水深火热中挣扎的5%地富反坏右的日子好过多了。
而其中对共产党打击最大者,不是毛泽东的神话结束,不是中国人民不再热衷共产
党的政治运动,不是5%地富反坏右的日子好过了一些,而是共产党失去理论制高 点。
因为从这一天起,这个雄心勃勃,踌躇满志扬言要救人类的政党,一下落成了一个
以维持生命为主旨的过一天算一天的偷盗集团。而所谓大政治家邓小平的功绩 就是
干脆将那块已经没有人再相信的救人类的遮羞布扔掉,让共产党可以公开抢劫和偷
盗。
可以说林彪如果不死,还做共产党的副主席,或者他将毛泽东杀了,自己做主席,
都没有他这样的死对于中国的贡献大。林彪的死亡,而且必须是这样的暴亡,才是
他对中国政治和人民的最大贡献,这也是他在他的位置上能为中国人民做的最大贡
献。当然林彪自己是不愿死的,也是不愿去做这样类型的贡献的,是毛泽东和周恩... 阅读全帖 |
|
b*********n 发帖数: 540 | 14 公元前202年,项羽突破韩信布下的垓下十面之围后,率领不多的骑兵,杀出一条血路,勇往直前,奔向他的反秦起义发祥地——江东。可是,当距离仅有一江之隔后,一位忠耿的船夫驾着江面上仅存的一小只船,前来请他上船过江,争取东山再起时。项羽打个主意,不过江了。就在江边等着尾追而来的汉兵,展开自杀式攻击。当他杀了许多前来杀他准备领功的人,直到自我感觉是战神,快意了,才自杀成仁,结束了自己战斗的一生。
项羽自杀前,渡江不是问题。而且,他从垓下不顾一切,冲杀而来,为的就是渡过乌江,跨越生死线。不然,为啥执着奔向乌江,而不朝别处奔去呢?那,他为什么面临跨出最后一步生死转折之时,却又不愿过江了呢?
按他自己的说法,是跟着他杀出家乡,在灭秦剿汉的战争中浴血奋战的八千子弟兵,全都没能活着回去。自己一个人回去,没颜见江东父老。其实这只是一个原因。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项羽杀了义帝,而义帝是楚军凝聚人心的政治基础,是江东父老的精神寄托。
公元前209年,当陈胜、吴广起义军“揭杆而起”,又在两个来月时间,就被秦军剿灭殆尽以后,项梁、项羽麾下的楚军也处于各路秦军集中围剿的困难处境。正是项梁、项羽叔侄及时采用范增的建议,... 阅读全帖 |
|
x*******i 发帖数: 157 | 15 每次读三国,都为孙策的英年早逝而扼腕叹息。年轻的孙策,用短短几年的时间就建立
了江东的基业,着实令人佩服。如果孙策不是英年早逝的话,三国的格局将会发生根本
性改变。
孙策不仅是个军事奇才,而且对自己有着很清晰的认识。就像三国中,孙策临终托付孙
权的时候说,“若举江东之众,决机与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
使各尽力以保江东,我不如卿”, 后面事实发展确实和孙策料想的差不多,孙权继位
,把江东防守的固若金汤,连曹操都感慨生子当如孙仲谋。
当然,写这篇文章,不是为了强化或弱化孙权。重点还要要谈谈孙策。
孙策在世的时候,所面对的局面是,东吴占据江东,曹操占据中原,袁绍据河北。基本
面上说,当时有能力争衡天下的割据势力,就是曹操、袁绍、孙策所率领的势力。至于
荆州刘表、西凉马腾、益州刘璋,包括居无定所的刘备,哪怕再算上吕布及袁术,这些
割据势力都无法争衡天下。
袁绍不善于用人,而且颜良文丑两虎将被关羽斩杀,导致武将方面无法对抗曹操,才有了
官渡惨败。但如果孙策不是英年早逝,在曹操与袁绍相持官渡的时候,出兵许昌,那将
是另外一番景象了。
官渡之战,曹操的优势,是文武人才比袁绍强。袁... 阅读全帖 |
|
x**s 发帖数: 534 | 16 结局最好的好汉,很多人会说当然是燕青,怎么会是李俊呢?燕青收拾了一担金珠宝贝
,飘然远去。从此悠游林泉,啸傲山间,果真是潇洒自如,宠辱不惊。当真是令人羡慕
,但由此而说燕青就是结局最好的人,其实不尽然。
结局最好的人,当是李俊。
先从诨号说起,梁山英雄排座次时,按照石碣天文,李俊排位26,属36天罡,为天寿星
,得一“寿”字;燕青为天巧星,得一“巧”字。燕青之“巧”已从前面的叙述中得到
证实;108人,作者独独将“寿”字给予李俊,正是对他最后结局的赞许肯定。在全宋
江之功、尽弟兄之义后,李俊托病归隐,得以全寿全福并演绎出一段海外传奇(在海外
建立国家)。再者,燕青绰号为“浪子”,潇洒随性,机巧跳脱,左右逢源;而李俊绰
号“混江龙”,正是翻江倒海成大事业之人。两者相较,可见二人结局大小之别。
讲到智勇兼备,做事沉稳,敬上结下,理所当然是李俊为首。正是在他的领导下,梁山
水军和谐团结,上下一心,出色甚至是超额地完成了战斗任务,成为梁山队伍中战斗力
最强、声名最著的王牌之师。他们不仅在历次的反朝廷围剿中表现出色,擒获对方大将
要员无数;就是在招安后的征辽、征田虎、征王庆、征方腊中也是表现突出... 阅读全帖 |
|
x**s 发帖数: 534 | 17 在南京内城南门的墙垛上,许多明代留下来的砖头都刻有铭文,其中有一块灰砖上刻着
这样三行文字:〝招甲席俊翁甲首方朝张/窑匠卢立/造砖夫广福寺〞。长沙天心阁的古
城墙也发现了一块勒刻着铭文的明代窑砖,铭文也是分为三行:〝长沙府礼陵县提调官
典史陈福司吏冷荣/□作匠王□人户刘高叔/洪武七年八月造〞。(□表示字迹缺损)
在城墙的砖头上勒刻自己的姓名,这不是为了青史留名、千古流芳,而是在执行明王朝
强制推行的〝质量追溯制〞。砖上铭刻的那些名字,其实就是一份对某处工程质量问题
负责的责任人名单。透过这份名单,我们可以发现一个严密的技术质量监管体系:每一
处工程,都有制砖的窑匠、造砖夫与提供劳役的人户来承担建筑质量上的直接责任,由
基层组织——里甲的负责人(招甲、甲首)承担担保责任,并且监工的官吏(典史、司吏)
也负有连带责任。这样,如果一块砖头被发现有质量问题,或者出现〝豆腐渣〞工程时
,便不致于〝无法查询到是哪家单位负责〞,所有名字刻在砖上的人,都会被追究责任。
在明代,这些出了问题的相关责任人,严重者会被处死。
明人祝允明的《野记》记述了一则轶事:〝太祖筑京城,用石灰秫粥锢其外,时出阅视
。监... 阅读全帖 |
|
z***b 发帖数: 108 | 18 鸦片战争打响之时,清朝铸造的大炮有二千多门,虎门作为前线炮台,更是买进了外国大炮二百多门,最大的有九千斤重,还有众多从外地调运过来的八百斤至三千斤不等的本土造的普通炮。随着虎门、厦门、定海、镇海、宝山、镇江炮台相继沦陷,被英国人夺去的大炮有一千五六百门之多。有人说,之所以损失如此惨重,是因为清军的炮位构造呆板,不能灵活地瞄准,还有人说炮台地势选择不好,其实最主要原因并不在此。
根据史料描述,鸦片战争中的几大要塞炮台地势选择的都很好,易守难攻,譬如,虎门要塞地势极其险要,而且布置有几十门八九千斤的新式大炮,炮火密集,完全可以封锁江面,被林则徐称为“固若金汤”,然而,在整个“虎门战役”中,大大小小两百多门大炮却一炮也没有打中敌船!吴淞口宝山炮台的地形也很具有优势,根据当时参加阵地布防的官员梁章钜的文章来看,炮台“正当大海入港之口,不高不低,既无突出水面之危,又无四面受敌之虑。”而且,有东西两个炮台相呼应,共有大炮近两百门,地形绝佳,防守阵地很坚固,当时官员都认为英国人很难突破宝山要塞的,然而,英国船上的炮才一轰,主帅两江总督牛鉴等若干统兵官员就带头一溜烟地逃了,于是,全军溃散,阵地失守,江... 阅读全帖 |
|
G********y 发帖数: 73 | 19 两千多年来中国历史严重停滞发展的事实,原本早就应该引起中国人的警惕,可惜
生活在中国的中国人,对于中国人自己的历史,实际上早就已经完全麻木不仁。他们事
实上已经完全习惯了中国传统历史的生活,而根本就不知道还会有其他人类的生活,甚
至认为那实际上就应该是所有人类本来会有的生活。其中的道理其实很简单:“不识庐
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用今天的话题,即中国人的历史生活早就被自身错误的
(孔儒的)意识形态绝对地封闭和凝固了,或“终结”了。
真正彻底打破了中国人的绝对封闭的历史生活的,是近代西方文化的侵入,虽然首
先是西方资本—鸦片的侵入,以及接着的西方暴力的侵入,然后才是西方文化的侵入。
为什么只有西方人的侵入才是真正打破中国人封闭历史的侵入呢?根源即在西方人进入
中国之后,他们所宣扬的文化,是根本不同于中国文化的具有更高文明水平的“异质”
文化,是他们的宗教的和哲学的资本主义的“文化”,而过去长期以来所有侵入中国的
周边少数民族的暴力政权,则基本上几乎全都是直接接受了中国传统的孔儒文化,而且
甚至比中国人自己还更强调孔儒文化,更拔高孔儒文化,例如满人皇帝康熙对于孔丘的
赞誉:... 阅读全帖 |
|
h***i 发帖数: 89031 | 20 单单为了权力,根本就不需要文革
他的权力,是有史以来最稳固的,根本不需要折腾
饿死人的时候,全国路不拾遗,他的权力固若金汤 |
|
Z**********g 发帖数: 14173 | 2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noid (士无名),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朱镕基85高寿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Apr 21 03:17:03 2016, 美东)
朱镕基的简历,国人必看!
在中国,有这样一个人:
他是一个孤儿,尚未出生,父亲早逝,九岁的时候,相依为命的母亲也因贫病而死。
他命运多舛,在湘西求学时,染上了霍乱,几乎死去。
他是靠奖学金完成的学业,1947年,他以湖南状元的身份考进了清华大学。在清华,他
是学生会主席。
他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尚未毕业便已参加工作,他是有名的青年才俊。
他1951年朱镕基从清华大学毕业后,随后即被派往东北,担任东北人民工业部计划室副
主任。 1952年,他又参加了国家计划委员会的筹建工作。他被当做最有潜力的年轻干
部。
1958年,脾气倔强、性格率直的他“因言获罪”,被打成“右派”,从此陷入了长达20
年“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蹉跎岁月。从30岁到50岁,20年的金色年华恰
似一江东流的春水,永远不会再回来!
1983年,中国第一位“前右派”的副部级任命获得通...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22 按照历史定律,任何一位主要当政者病逝后,围绕着权力继承问题,必然有一番争斗。
这种状况在蒋介石病逝后也依然存在。老的一代因蒋介石在世不好发作,蒋一死,已无
人再能约束他们,他们不会买蒋经国的账。对于老一代此时此刻的心境,蒋经国最明白
不过了,经过老蒋几十年的培养,蒋经国长进甚大,羽翼日渐丰满。他出任阁揆后的种
种动作愈益显示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蒋介石病逝时,尽管严家淦依“宪法”就任
“总统”职,但国民党统治体制是“以党统政”,党权高于一切。严家淦继“统”,并
未解决权力继承问题。蒋经国为顺利继承父位,接连抛出了几个杀手锏。
首先采取以退为进策略。此一策略就是蒋经国在其父病逝后第二天凌晨向国民党中常会
提出“辞呈”。江南称蒋经国此举纯系“荒唐”,并藐视新“总统”。
其次借父丧压先朝老臣。在蒋介石病逝后,蒋经国利用其父的偶像地位,做出“至孝感
人”的样子,一方面“悲哀跪哭,昏迷不省”,一方面抱病夜宿灵堂。报刊登出他“长
跪致哀”的照片,又登出“求忠臣于孝子之门”的阿谀之言,并推论说:“由于蒋院长
的恪尽孝道,我们更感到国家信托得人,他所领导的政府,必然是一个大有为的政府。”
可怜的严家...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23 作者: 沙叶新
全中国很多人都做过检讨,毛泽东政治局的很多同事、甚至他身边最贴近的人如江青以
及Z女士等也都做过检讨,唯独毛泽东本人没做过,至少没有像样地做过。1949年建国
后,他的唯一的一次所谓检讨是发生在1962年的“七千人大会”上,当时因“大跃进”
和“自然灾害”的天灾人祸,以至天怒人怨,毛本人不得不对这巨大的失误有所交代,
他说:“凡是中央犯的错误,直接的归我负责,间接的我也有份,因为我是中央主席。
”就这么两句,没了。轻描淡写,不痛不痒,既不涉及错误事实,又不分析错误原因,
更不像他要求别人那样地去深挖什么思想根源、阶级根源了。这样的检讨要是换在任何
人的身上都是无法通过的。更为惊人的是,他在“检讨”过后,林彪及时向他拍马屁,
林彪说,最近几年的困难,“恰恰是由于我们没有照着毛主席的指示、毛主席的警告、
毛主席的思想去做”。毛泽东心中窃喜,立即赞扬,说林彪的讲话“是一篇很好、很有
分量的文章,看了很高兴”。这真是一出绝妙的双簧,所以你很难相信毛泽东上面那几
句检讨是诚恳的。
毛泽东也确实大力提倡过批评与自我批评,他曾说过:“错了,就要检讨,这是我们党
的规矩。”但他自己从不... 阅读全帖 |
|
R***a 发帖数: 2605 | 24 金门战役大事记
1949年1月
国民党十二兵团在安徽蒙城双堆集遭到我中原野战军、华东野战军包围,全
军覆灭,胡琏乘坦克突围,负重伤。后在上海做手术,取出大小子弹片三十二粒。
受伤部位离肺部及心脏仅一纸之隔。受蒋介石之命在江西重组十二兵团。士气低
迷。双堆集惨败的阴影复盖全军。胡琏给部队打气:“双堆集失败未必是坏事。
十二兵团的底子是十一师和十八师,就凭双堆集这三个字,我们也能逢凶化吉。
让我来为你们拆字:堆字是十一佳,集字是十八佳,双(双)字是又佳又佳。合
起来是十一师佳,十八师佳。岂非上天大吉?”
1949年4月
蒋介石携陈诚、蒋经国乘飞机视察金门。蒋介石在空中注目金门良久,问:
“你们看,金门象什么?”蒋经国答:“金门象个红黄色的大哑铃,横卧在厦门
湾的大嘴巴里。”陈诚说:“金门岛的形状象一根丢在地上的人骨头,两头大,
中间小。”蒋介石说:“金门是根刺。”当时金门既未驻兵,也无工事。蒋介石
下决心固守金门。问蒋经国:“谁守金门?”蒋经国说:“汤恩伯吧。金门为金,
汤司令官姓汤,加起来是‘金汤’,固若金汤嘛。”后来李良荣的二十二兵团代
号即为“金汤”。
1949年5月
国民党中央派员 |
|
q********u 发帖数: 15519 | 25 阻挡中国南下太平洋的四道防线
胡祈狗想?
中国正在拼死命南下太平洋?大家有目共睹啊?
美国为首的太平洋诸国正在构筑四道防线?目的是防止中国南下太平洋?
第一道防线是朝鲜半岛台湾越南一线,中国正在南北朝鲜台湾越南遇到相当大的麻烦啊?
第二道防线是日本泰国新加坡菲律宾一线,由于中国还没有能够突破台湾朝鲜韩国越南
的第一道防线,第二道防线还是固若金汤啦?
第三道防线是关岛印尼一线,美国正在加紧建筑关岛的第三道防线吧?
第四道防线是美国本土夏威夷澳大利亚一线,这一线是美国的最后防线?
一点狗想? |
|
w****p 发帖数: 257 | 26 我感觉北美的一群WSN,在美国憋屈久了,自己没什么出息,就开始抱怨投错了胎,只要
是国内的东
西,就一个劲的批判。我就不明白了,国内是问题很多,你可以不喜欢,你可以批判,
但有必要所有
的东西自己都没搞清楚个状况,就开始瞎嚷嚷吗?对你们有什么好处呢,难道申绿卡的
时候美国还要
去统计一下谁骂的多,骂的多的就申的快?
我也不喜欢共产党,可是不就是一个工程嘛,那就就事论事,不懂得,就请闭嘴,搞清
楚了再来骂。
从三峡开始争论那一天起就知道三峡的防洪作用非常明确,就是把荆江河段的防洪能力
从十年一遇提
高到百年一遇,如果配合分洪措施,可以抵御千年一遇的洪水。本来一个工程建成之后
的防洪能力是
确定,怎么可能会不断地随着时间变化呢?难道真是我们的新闻媒体当年为了让民众支
持三峡工程,
曾经进行过各种虚假的欺骗宣传吗?抱着这个疑问,我不得不按照文章虽提供的网址看
个究竟。看到
原文才发现,原来这又是一些反坝人士造谣诬蔑三峡的新伎俩。
为了达到欺骗误导公众的目的,所谓“2003年新闻〈三峡大坝可以抵挡万年一遇洪水〉
”的文章题目
就被篡改了。原文题目是〈三峡大坝固若金汤,可以抵挡万年一遇洪水〉。看 |
|
|
|
|
|
s****n 发帖数: 8912 | 31 莫误伤自己人,
我们遇上的是万年一遇的洪水而已 |
|
b*****e 发帖数: 5476 | 32 其实解决办法很简单,温度不变不就没有热胀冷缩了么
温度咋能不变呢
通冷却水就行了
冷却水从哪来呢
水库这么深,深层水基本恒温 |
|
R******k 发帖数: 3942 | 33 亩产万斤,认定胜天
2003年6月1日,新华社发出题为《三峡大坝固若金汤,可以抵挡万年一遇洪水》的稿件。
2007年5月8日,新华社稿件,题为《三峡大坝 今年起可防千年一遇洪水》。
2008年10月21日,新华网稿件《三峡大坝可抵御百年一遇特大洪水》。
2010年7月20日,央视网发稿称,“三峡蓄洪能力有限,勿把希望全寄托在大坝上。”
这真是情何以堪啊 |
|
l*******u 发帖数: 1288 | 34 三峡大坝固若金汤,可以抵挡万年一遇洪水. 下游民众都做了王八,三峡大坝自己在洪
水中屹立一亿年有个屁用?全国人民出钱建坝不是用来防洪,而是给土共树碑的么? |
|
|
|
|
|
|
|
|
|
|
a***h 发帖数: 1377 | 44 14天不够的话,等民主了先爆菊花,然后再杀全家。 |
|
|
l**k 发帖数: 45267 | 46 国家防总:三峡水位可调度 能抗千年一遇洪水 发布时间:2010年07月21日 11时48分 |
|
l*********u 发帖数: 2323 | 47 太高估这群XX了,怎么会是老将呢,这不是诬蔑老将的智商么? |
|
c**i 发帖数: 13113 | 48 不过人家一直在改正错误,值得肯定啊
从万到千到百到没有期望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