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后梁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r****p
发帖数: 1854
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求推荐讲五代十国的书
关于五代十国的历史,前各种书的骨架结构大致无非两种
1. 按照十国各个政权的各自时间记述, 例如《五代十国风云录》。
这样的好处是对于每个政权的兴亡, 来龙去脉条理清楚,缺点是全局感不够。例如吴-
南唐政权,从杨行密开始固然是无可厚非,但是淮南江东的割据,实际上是从晚唐的高
骈就开始了。其实十国中不少政权,包括五代中的后梁,后唐, 连同后来西夏都是从
镇压黄巢起家。一时为友,一时为敌,关系错综复杂。
《五代十国风云录》说实在文笔一般,一些评论还带有明显的的阶级观念色彩。例如作
者说到趙犨守陈州, 非要画蛇添足和张巡守睢阳作“对比”。说一个是镇压农民起义
,一个是拯救国家社稷,我看到这里都要笑翻了。但是作为史实部分还是不错的,对于
了解历史有帮助。
居然发现还有一个有声版,没空看书的恶化可以刻CD, 上下班车上听。
http://www.pingshu8.com/MusicList/mmc_234_1434_1.htm
2. 仿照资治通鉴版本,根据时间顺序顺序记述。
好处是克服了上面的不足,缺点是很难写的头绪清楚,或者说读者自己要有很强的脉络
梳理能力。
这种风格的代表,有一部连载中的《... 阅读全帖
r****p
发帖数: 1854
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求推荐讲五代十国的书
关于五代十国的历史,前各种书的骨架结构大致无非两种
1. 按照十国各个政权的各自时间记述, 例如《五代十国风云录》。
这样的好处是对于每个政权的兴亡, 来龙去脉条理清楚,缺点是全局感不够。例如吴-
南唐政权,从杨行密开始固然是无可厚非,但是淮南江东的割据,实际上是从晚唐的高
骈就开始了。其实十国中不少政权,包括五代中的后梁,后唐, 连同后来西夏都是从
镇压黄巢起家。一时为友,一时为敌,关系错综复杂。
《五代十国风云录》说实在文笔一般,一些评论还带有明显的的阶级观念色彩。例如作
者说到趙犨守陈州, 非要画蛇添足和张巡守睢阳作“对比”。说一个是镇压农民起义
,一个是拯救国家社稷,我看到这里都要笑翻了。但是作为史实部分还是不错的,对于
了解历史有帮助。
居然发现还有一个有声版,没空看书的恶化可以刻CD, 上下班车上听。
http://www.pingshu8.com/MusicList/mmc_234_1434_1.htm
2. 仿照资治通鉴版本,根据时间顺序顺序记述。
好处是克服了上面的不足,缺点是很难写的头绪清楚,或者说读者自己要有很强的脉络
梳理能力。
这种风格的代表,有一部连载中的《... 阅读全帖
c*****1
发帖数: 3240
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合集] 《资治通鉴》读书札记
☆─────────────────────────────────────☆
Esquimau (雪门院) 于 (Sat Sep 1 16:36:02 2012, 美东) 提到:
已经读到王莽了。做一些读书笔记备忘。
周纪一
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
-- 命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司马光的评论: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
分莫大于)
-- 魏斯(魏文侯)
-- 智襄子、韩康子、魏桓子、赵襄子:三家灭智,张孟谈说二子
-- 豫让刺赵襄子
-- 魏文侯,魏桓子之孙。以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为师。
-- “家贫思良妻,国乱思良相。”“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
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
-- 吴起杀妻,残忍薄行之人。
慎靓王二年(前319年)
三年(前318年):楚赵魏韩燕伐秦,秦败五国之师。
四年(前317年):苏秦被刺杀。张仪说魏襄王事秦。
五年(前316年):秦司马错伐蜀,蜀属秦。
周赧王元年(前314):燕国内乱,齐伐燕,杀子之与燕王哙。
二年(前313年):楚王中张仪之计,绝齐而六百里地不得。
三年(前312年):秦大败楚师,取汉中地。燕昭... 阅读全帖
c*****1
发帖数: 3240
4
☆─────────────────────────────────────☆
Esquimau (雪门院) 于 (Mon Sep 24 23:20:41 2012, 美东) 提到:
为避免贴子过长,新开一贴继续贴自己的《通鉴》笔记,从晋朝开始。
晋纪一
世祖武皇帝上之上 泰始元年(265年):八月,司马昭卒,昭长子炎为晋王。吴主迁都
武昌,丁固、诸葛靓守建业。十二月,魏帝禅位于晋,降为陈留王,居邺。晋王即皇帝
位,尊封族亲诸王。帝承魏氏奢侈浮华,矫以仁俭。
二年(266年):永安山贼施但作乱,北至建业;丁固、诸葛靓平之。十二月,吴主还
都建业。
三年(267年):春正月,立司马衷为皇太子。夏六月,吴主作昭明宫。
四年(268年):正月,贾充等修律令。吴施绩寇江夏,万彧寇襄阳;刘俊等三攻交趾
;丁奉、诸葛靓攻合肥,皆败师。
五年(269年):帝有吞吴之志,使羊祜都督荆州,卫瓘都督青州,司马佃都督徐州。
安置西蜀人才(诸葛亮之孙京等)。吴主遣虞翻、李勖等会于合浦,以击交趾。
六年(270年):吴左大司马施绩卒,陆抗统军;何定权盛。胡烈讨鲜卑不克。南匈奴
五部居并州诸郡,改姓刘氏... 阅读全帖
d******a
发帖数: 32122
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开国时封的齐王好像都很惨

更全的一个
很多开国被老爹封为齐王的都得到了善终,还有作皇帝的
你不能拿几个个例说是
汉朝齐王概述
前201年,汉高祖刘邦立庶长子刘肥为齐王,封地七十座城,百姓凡是说齐语的都归属
齐王。前193年,刘肥入京朝见惠帝。惠帝与齐王饮宴,二人行平等礼节如同家人兄弟
的礼节一样。吕太后为此发怒,将要诛杀齐王。齐王害怕不能免祸,就用他的内史勋的
计策,把城阳郡献出,做为鲁元公主的封地。吕太后很高兴,齐王才得以辞朝归国。前
189年,刘肥去世,终年46岁,子刘襄继位。刘襄传四世至刘次昌。刘次昌在位时,因
淫乱而国除。
前117年,汉武帝刘彻封11岁的次子刘闳为齐王。前110年,刘闳卒,无子,国除。
35年,汉光武帝刘秀改封刘縯之子太原王刘章为齐王。37年,刘章被降为齐公。39年,
汉光武帝追谥兄长刘縯为齐武王。43年,复刘章为齐王。87年,齐王刘晃因罪被贬为芜
湖侯,齐国国除。芜湖侯刘晃去世后,由他的儿子刘无忌袭爵为芜湖侯。90年,汉朝廷
怜惜刘演这支宗室,又封芜湖侯刘无忌为齐王,恢复齐国。206年,曹操专权,打击削
除刘氏宗室势力,将齐、北海、阜陵等8个藩王国废除,齐王刘承被废为庶民,齐国国
... 阅读全帖
s*********e
发帖数: 4475
6
看人了。 韩信就可以, 所以刘邦能同意天下。
当年后唐灭后梁也是这么奇袭的。
S******n
发帖数: 5022
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历史上那个牛人的兵器最重
初略地算一下,一根直径4cm、长3m的圆柱铁杆,
大致重量就是 3.14*(0.02)^2 *3*7600 = 28.64 kg 60斤不到。
能把这样的铁枪平端端稳了冲锋的就是牛人了。
王彦章外,五代另一个惯使铁枪的将军,是后梁的王敬荛,《旧五代史》本传说他:“
敬荛魁杰沈勇,多力善战。所用枪矢,皆以纯铁锻就,枪重三十余斤,摧锋突阵,率以
此胜。”
还有一位大名鼎鼎的“李铁枪”,就是金末纵横山东的“红袄军”首领李全。周密《齐
东野语》卷9《李全》条载:“尝就河洗刷牛马,于游土中蹴得铁枪杆,长七八尺,于
是就上打成枪头,重可四五十斤。日习击刺,技日以精,为众推服,因呼为‘李铁枪’
。”李全是王彦章以后最有名的铁枪将,《大金国志》卷25说他“身长八尺,手执铁枪
。”《宋史》卷475本传也说他“能运铁枪,时号‘李铁枪’。”李全的夫人姓杨,也
以枪法驰名,曾自称“二十年梨花枪天下无敌”。明清以来的流传甚广的梨花枪(即六
合枪)就托名于她。
元朝蒙古军将领用铁枪者以隋世昌最有名。《元史》卷166《隋世昌传》载:“隋世昌
,其先登州栖霞人。……善骑射,身长八尺,锻浑铁为枪,重四十斤,能左右击刺。...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5022
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史书记载的“百人斩”
项羽:羽独所杀汉军数百人。羽亦被十余创(垓下之战,对汉)
冉闵:闵所乘赤马曰朱龙,日行千里,左杖双刃矛,右执钩戟,顺风击之,斩鲜卑三百
余级。(对慕容鲜卑)
夏鲁奇:鲁奇持枪携剑,独卫庄宗,手杀百余人。(对后梁)
//名将,五代史上俘虏铁枪王彦章的就是此君。
荆嗣:命嗣出西偏,麾兵薄山崖,以短兵接战。辽兵败,投崖而下,手斩百余级。(对
辽)
//此人也是牛人,宋攻打北汉,此君跟杨业打,有好几次五十人斩。嗣起行伍,一生经
150余战,未尝败北。杨业愣是打不过此君。后来杨业归宋后跟辽国打仗,成了“杨无
敌”。宋史评价:“嗣与延昭并克绍勋伐。延昭久居边阃,总戎训士,威名方略,闻于
敌人,于嗣为优。”
杨业:业力战,自午至暮,果至谷口。望见无人,即拊膺大恸,再率帐下士力战,身被
数十创,士卒殆尽,业犹手刃数十百人。(对辽)
//跟荆嗣打的时候比较背。降宋后对辽作战超级牛。
王珪:乃东望再拜曰:「非臣负国,臣力不能也,独有死报尔。」乃复入战,杀数十百
人,鞭铁挠曲,手掌尽裂,奋击自若。(好水川之战,对西夏)
尚祚:副指挥使尚祚能运大挝,所斩首拉肋者,亦百余人,众寡不敌,遂与指挥使张睿
、刘福、都... 阅读全帖
J******y
发帖数: 1442
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国君死社稷的有哪几个?
王莽,后梁末帝,后唐末帝
l***y
发帖数: 1166
10
在阿拉伯古文献《中国印度见闻录》中,有一部分内容成书于公元916年,即后梁末帝
贞明二年。其中谈及作者的朋友、巴士拉城的商人伊本·瓦哈卜的中国之行,此行最引
人注目的是这位来自阿拉伯世界的商人得到了中国皇帝的亲自接见,并且留下了一段颇
有意思的对话。
首先,中国皇帝向这位商人打听阿拉伯的情形,还问到阿拉伯是怎样打败强大的萨
珊波斯王朝的。这位商人回答说:“那全是托真主的庇佑,另外也因为波斯人崇拜火和
日月星辰,亵渎了真主,所以真主才帮助我们消灭了它。”皇帝感慨地说:“波斯是世
界上最有威望、最文明、最强盛的国家,它的人民聪明智慧,而阿拉伯竟然能征服它,
真是了不起啊!”
接着,皇帝又问商人,阿拉伯人对于世界各国君主及其国力强弱是如何评论的。这
位商人不知如何回答是好。于是,皇帝就让翻译告诉他说:“在世界上的所有君主中,
我只重视五个。第一为伊拉克(即黑衣大食,阿拉伯阿拔斯王朝)国主,处世界之中心
,疆土最为广大,其余的王国都围绕着它,因此为‘王中之王’;第二为我国皇帝,是
世界上最善于治国的君主,君臣关系和谐,臣民对皇帝的忠诚是任何国家都不能比拟的
,因此称为‘人类之王’;第三是‘狮子... 阅读全帖
l***y
发帖数: 1166
11
在阿拉伯古文献《中国印度见闻录》中,有一部分内容成书于公元916年,即后梁末帝
贞明二年。其中谈及作者的朋友、巴士拉城的商人伊本·瓦哈卜的中国之行,此行最引
人注目的是这位来自阿拉伯世界的商人得到了中国皇帝的亲自接见,并且留下了一段颇
有意思的对话。
m***x
发帖数: 404
1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唐中宗应该不是被韦后害死的
杨广后萧氏为南朝梁朝残余 - 后梁(或称西梁)的公主,约生于公元570年左右。李世
民生于公元599年。两人的人生轨迹并无交集,直到贞观四年李靖大破东突厥后萧氏
从塞外归来定居长安。这时萧氏已经六十开外,李世民刚三十出头。
在那个时期六十多已经是一个开开心心笑着死的年纪了,我们熟知的“人生七十古
来稀”是杜甫的诗句!
r****p
发帖数: 1854
1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朱温为什么急于称帝
因为张夫人去世了。。。。。张夫人生前一再劝朱温不要篡位,不要贪女色
活着的时候也就她还能管管朱温,猪瘟在外面搞得人妻起码还不敢公开带回家,更不用
说儿媳侍寝这种事情了
如果张夫人能多活几年,也许后梁不至于二世而亡,她和朱温能成为比较黑暗版的汉光
武和阴丽华
r****p
发帖数: 1854
1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朱温为什么急于称帝
最近看了点晚唐五代的历史,乱扯一下
我觉得把,朱温称帝固然说不上明智,也没有带来什么恶果。如毛轮所说礼堂皇室已经
威信扫地,不会引起袁术称帝导致成为众矢之的那样的下场。
各路军阀中真的打着匡复唐室对着干也就是河东李家,而且天下人也都知道那是挂羊头
卖狗肉。
杨行密李茂贞和朱温本来就不对付,大不了接着继续不对付。更何况杨行密和王建自己
都称帝。
马楚和吴越,不管你是谁都来拜码头认老大, 称帝也无害。
后梁二世而亡主要还是因为朱温后来自己瞎搞,而且第二代太废柴。和朱温自己称帝关
系不大。
s**a
发帖数: 141
15
“五千甲兵胆力粗,军中无事但欢娱。暖屋绣帘红地炉,织成壁衣花氍毹。灯前侍婢泻
玉壶,金铛乱点野酡酥。紫绂金章左右趋,问着只是苍头奴。美人一双闲且都,朱唇翠
眉映明矑。清歌一曲世所无,今日喜闻凤将雏。可怜绝胜秦罗敷,使君五马谩踟蹰。野
草绣窠紫罗襦,红牙缕马对樗蒱。”这首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岑参的《玉门关盖将军歌》
恐怕是历史上最有名的一首描写古代军妓生活的诗歌了。从中不难看到唐代军妓随时应
付“军中无事但欢娱”的卖笑生活的无奈和悲哀。
其实,军妓并不是唐朝才出现的,追本溯源,应该说早在二千年前汉朝时期就有了随军
妓女了。本来“军中无女”乃是中国数千年来的历史古训,就像今天人们所说的“战争
让女人走开!”然而,战争并没有让女人走开,而是让女人一拨又一拨地走进战争,从
而成为战争的牺牲品。
据有关史料记载,最早出现军妓的汉朝军队是飞将军李广的孙子李陵所率领的军队中。
李陵是汉武帝刘彻时期的得力战将,家学渊源,带兵有方,本应做为一代名将流芳百世
,最终却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匈奴战俘。李陵投降后,匈奴单于将自己的女儿嫁
给了他,并对他予以重用。
李陵为之忠心报效的汉武帝,斩杀了他的全家。司马迁... 阅读全帖
r****p
发帖数: 1854
16
我觉得这属于don't fix it until it is broken的心理
其实从船的技术角度讲不是问题。记得从哪里看到过,唐朝时期就能和阿拉伯人做贸易
, 海路风向什么的摸得门清。反倒是从中国南北之间沿着海岸的航运,由于缺乏风向
洋流等资料,一直搞不起来。
说个具体细节。五代时期淮南杨行密把运河封了,钱镠要去给朱温上贡的话,宁可从江
西南部绕到湖南境内(马楚和后梁的关系也比较好),都不走海路。
x*****z
发帖数: 787
1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毛似洪武,习如崇祯
毛泽东曾自比“马克思加秦始皇”,其实不恰当。毛是心狠手辣的政治流氓、权谋大师
,马克思只是埋首书斋、愤世嫉俗的激进思想家,二人的性格修养、精神气质格格不入
;作为草莽“革命家”、山大王,毛泽东的人生经历、为人处事与天潢贵胄秦始皇亦相
去甚远。
在共产主义“神圣家族”里,与毛泽东言行举止最相近的人其实是斯大林;在中国历代
帝王中,与毛泽东极其神似之人则是明太祖朱元璋。毛自比“马克思加秦始皇”是自我
膨胀、自我陶醉,与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寓自勉自励之意完全不同,试想,一身而兼祧
古今中外之主义宗师、帝王魁首,岂非世间“伟光正”之极致?然而,说毛是“马克思
加秦始皇”,实不如说毛是“斯大林加朱元璋”,或“中国的斯大林、现代的朱元璋”
更加传神,更加入木三分。
毛泽东神似朱元璋
关于毛泽东与朱元璋的相似之处,著名学者余英时先生写道:“就性格言,两人尤为肖
似,都是阴狠、猜忌、残暴兼而有之。除了语录、红卫兵、整肃干部,以及因自卑感而
迫害知识分子等仿制品之外,毛泽东师法朱元璋有时甚至到了亦步亦趋的境地。例如他
所提出而在大陆上一度广为宣传的口号‘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便完全是抄袭朱元
璋的‘高筑... 阅读全帖
b**********7
发帖数: 814
18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归西不复返,那些故事中的英雄,那些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
创造了历史,开创了盛世,却未必得到最好的结局。所谓战神,即是武艺高强,熟知兵
法,且又有赫赫战功,同时代无出其左者。但风光背后却没能得善终,且死不得其所,
则必为千古遗憾!
1、薛仁贵——被自己的儿子误射而死
薛仁贵,龙门(今山西河津)人,是个酷哥,自幼贫寒,习文练武,有臂力,善骑射长成
务农武艺高强,善骑射。
唐贞观末年时要远征高丽,644年,薛仁贵参加了张士贵(又是让小说冤枉的好人)的部
队,张士贵部行至安地时,郎将刘君印为当地武装所围,薛仁贵闻讯后,单枪匹马前往
营救,击斩敌将,系其头于马鞍,降伏余众,救君印回营,第一次出手就勇冠三军。
645年4月,唐军前锋进抵高丽,不断击败高丽守军,6月,至安市,高丽莫离支遣将高
延寿率军20万依山驻扎,抗拒唐军。唐太宗视察地形后,命诸将率军分头进击。这时,
薛仁贵自恃骁勇强悍,想立奇功,穿上与众不同的白衣白甲,手持方天戟,腰挎两张弓
(装酷)大呼陷阵,高丽将士纷纷倒伏,杀开一条血路。唐军随之继进,高丽军被打得大
败。这一战看的李世民也非常高兴,回师时道:“不喜得辽... 阅读全帖
f****y
发帖数: 737
19
果要说到中国历代王朝里最为风流的皇帝,那应该就是五代十国时期后梁太祖朱温了。
说道朱温的荒淫无度,让人不齿的便是到张家避暑做客时,让张家的妇女悉数都前去服
侍,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朱温将自己的儿子都派往外地做地方的镇守官员,保卫地方
,行军打仗,但却让自己的儿媳们轮流入宫侍寝,而他的儿子们更是利用自己的妻子来
夺取的大权,真是历史上一大让人诧异的故事。然而,这样的皇帝也有专情的一面。
众所周知,朱温并不是出生大家,反而出生并不很好,用现今的话来说,朱温其实就是
一“草根”,而是什么成就了后来的大业呢?这与他自己的谋略才智分不开,也与一个
女人分不开,这个女人就是张惠。
张惠是宋州刺史之女,一次偶尔的机会,朱温对张惠一见钟情。那时候朱温就下定决心
要娶这个女子,更是对他的哥哥说:“汉光武帝曾经说过,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如
阴丽华,当年阴丽华也不过如此,而我未尝不可以成为光武帝。总有一天,我非把张府
之女娶为妻子不可。”这口气,像极了那些会成大事的人们,而朱温也真的做到了。
黄巢起义爆发后,朱温凭借自己的英勇谋略,屡战屡胜,很快就在军中拥有了自己的地
位。朱温并没有在战争中忘记张惠,甚至... 阅读全帖
f****y
发帖数: 737
20
果要说到中国历代王朝里最为风流的皇帝,那应该就是五代十国时期后梁太祖朱温了。
说道朱温的荒淫无度,让人不齿的便是到张家避暑做客时,让张家的妇女悉数都前去服
侍,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朱温将自己的儿子都派往外地做地方的镇守官员,保卫地方
,行军打仗,但却让自己的儿媳们轮流入宫侍寝,而他的儿子们更是利用自己的妻子来
夺取的大权,真是历史上一大让人诧异的故事。然而,这样的皇帝也有专情的一面。
众所周知,朱温并不是出生大家,反而出生并不很好,用现今的话来说,朱温其实就是
一“草根”,而是什么成就了后来的大业呢?这与他自己的谋略才智分不开,也与一个
女人分不开,这个女人就是张惠。
张惠是宋州刺史之女,一次偶尔的机会,朱温对张惠一见钟情。那时候朱温就下定决心
要娶这个女子,更是对他的哥哥说:“汉光武帝曾经说过,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如
阴丽华,当年阴丽华也不过如此,而我未尝不可以成为光武帝。总有一天,我非把张府
之女娶为妻子不可。”这口气,像极了那些会成大事的人们,而朱温也真的做到了。
黄巢起义爆发后,朱温凭借自己的英勇谋略,屡战屡胜,很快就在军中拥有了自己的地
位。朱温并没有在战争中忘记张惠,甚至...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359
21
他历经桀燕皇帝刘守光、后唐庄宗李存勖、后唐明宗李嗣源、后唐闵帝李从原、后唐末帝李从珂、后晋高祖石敬瑭、后晋出帝石重贵、辽太宗耶律德光、后汉高祖刘知远、后周太祖郭威十朝,基本上在每朝都受重用,是名副其实的“官场不倒翁”。
中国历史上有三个大乱时代:春秋战国时期、两晋南北朝时期、五代十国时期。那时候,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中华大地,五十六个民族的精英们个个粉墨登场,乱世中不知出了多少位智者,多少位英雄。冯道,便是见证五代史的唯一奇人。有人称他是“十朝元老”,官场上的不倒翁;有人说他软脊梁,中国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汉奸”;有人说他颇懂“无为”之道,上善若水,悟出了官场上的老子之道;有人说他政绩空空,无所建树,占着茅坑不拉屎;还有人说他个人修为了得,是大至大圣的完人;更有人说他体察民情,也算个仁人君子……
冯道有六奇:
一奇历五代十帝,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十朝元老”。常听戏的人,说某人资格老,便称他为“三朝元老”,冯道则三倍超越之外再加一朝,他历经桀燕皇帝刘守光、后唐庄宗李存勖、后唐明宗李嗣源、后唐闵帝李从原、后唐末帝李从珂、后晋高祖石敬瑭、后晋出帝石重贵、辽太宗耶律德光、后汉高祖刘知远、后周...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54598
22

中国人历史上就喜欢内斗
如果不削藩,一定内斗
如果不杯酒释兵权,估计根本就没有宋朝这个朝代
就跟五代十国的什么后唐,后晋,后梁一样
估计根本没有人会知道还有宋这个朝
隋唐基本上就没太平过多久
动不动就是政变,杨广先被李家政变了
然后李家二公子又政变了一把
很快太平公主和武周又闹了起来
连国号都改了,然后越来越乱,到后来根本无法收拾
从而导致五代十国的闹剧,如果不是宋强力削藩
今天中国估计根本就不会出现,就跟欧洲一样
东北自己搞自己的,华北自己搞自己的,两广海南什么也自己搞自己的
i******s
发帖数: 359
23
被称为“汉初三杰”的张良,他的祖父、父亲都做过韩国的宰相,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官二代”。秦灭了韩国后,面对国亡家破的残酷现实,年轻的张良拿出全部家财在东夷招募到一位大力士,并替这个大力士做了一个一百二十斤的大铁椎,叫他在博浪沙埋伏,伺机行刺秦始皇。秦时的一斤等于现在的253克,一百二十斤的大铁椎,其分量相当于今天的60斤。张良为什么做了这么重的一个大铁椎?原因很简单:秦始皇出行,随驾的护卫肯定不少,行刺必须在一定距离之外,如果铁椎不够分量,一是形成不了惯性,扔不到地方;二是即便扔到了地方,也成了强弩之末,失去了打击力量。虽然最终的结果,大力士把铁椎扔偏了,砸中的是秦始皇的副车,但从中也足以看出这个大铁椎的威力。
三国的曹操手下有一员大将典韦,非常勇武。他善于使用双戟和大刀,军中的战士们于是为他编了这么一句歌谣:“帐下壮士有典君,提一双戟八十斤。”表达了对他勇猛精神的赞美。三国时的一斤等于现在的220克,那时候的八十斤相当于今天的三十五斤。公元197年,张绣反叛袭击曹操的营地,典韦挥动长戟左右冲杀,一叉下去,十几根矛当即被折断。兵器的分量和人的勇武精神,相得益彰!特别一提的是,张绣反叛前,...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14
24
乾宁五年(公元898年),朱全忠占据了东都洛阳,局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导致李茂贞
、韩建和李克用建立起暂时的联盟,他们决定宁可让唐昭宗回到长安,也不能让他落到
朱全忠手里。于是,乾宁五年八月,唐昭宗从华州回到长安,同时宣布改元“光化”。
唐昭宗回到长安后,宦官和朝臣之间的旧有矛盾又引发了另一场危机。以中尉刘季述为
首的宦官进行垂死挣扎,策划废黜唐昭宗,拥立太子。光化三年(公元900年)十一月
,宦官们实现了他们的计划,将唐昭宗幽禁于少阳院。为了防止昭宗逃跑,又熔铁浇在
锁上,每日饭食从墙脚挖的小洞里送进去。但是,宦官们害怕李克用、李茂贞、韩建等
人会兴师问罪,想将包袱甩给朱全忠。朱全忠并不是傻瓜,相反,他派人将搞政变的宦
官一个个都暗杀了。光化四年,李全忠拥立唐昭宗复位,唐昭宗改元为天复。
在唐昭宗后期,面对朱全忠日益强大的势力,李克用、李茂贞等藩镇联合起来与之对抗
,双方都想挟天子以令诸侯。在宫廷内,唐昭宗希望能够诛尽宦官。枢密使宦官韩全诲
,早有防备,他拉拢李茂贞,挟持唐昭宗逃往李茂贞所在的凤翔。朱全忠见状,也率领
大军西进,企图夺回唐昭宗。朱军包围了凤翔,李茂贞困守其中。凤翔完全与... 阅读全帖
h******i
发帖数: 21077
2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umutata (土著人,老邱弟子,邱选主编),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Y-DNA鉴定表明,所谓“孔子后裔”基本都是鞑子后代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Jan 31 23:34:01 2016, 美东)
我给个摘要:
“测试样本数为曲阜地区孔姓人群1118例个例。测试结果表明,曲阜孔姓出现三种高频
单倍群:C3(46.06%)、Q1a1(27.01%)、O3(20.66%)。其中O3因为没有集中趋势,
估计O3三大支等全都有,而被论文作者自己排除在孔子后裔之外。论文作者认为C3和
Q1a1都有可能是孔子后裔的类型。”
孔家被黑惨了,尤其O3被排除出孔子后裔,而且有可能是孔子后裔的有两个,C3和Q1a1
,难道孔子长了两个鸡巴,而且两个鸡巴射出的精子里带的是不同的Y染色体?
LOL
不知道作这个研究的人会不会被孔家人追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4e1c6f0102vkq6.html
------------------------------------... 阅读全帖
w***u
发帖数: 17713
26
那肯定只有萧太后曹太皇太后高太后梁太后那段女性黄金时代,瞬间群星璀璨啊,比唐
朝还热闹。

发帖数: 1
27
中国有五大古都(西安、洛阳、开封、南京、北京)、六大古都(西安、洛阳、开封、
南京、杭州、北京)和七大古都(安阳、西安、洛阳、开封、杭州、南京、北京)的说
法。
无论是五大古都、六大古都还是七大古都,都有西安,为什么西安会失去都城的地位呢
?中国古代历代都城的变化体现了怎样的规律呢?
周、秦、汉、隋、唐都是定都在西安或是洛阳的大一统王朝,有的朝代还有两个都城,
即东都洛阳和西都长安。但是在隋朝的时候,长安已经不适合作为都城了。
中国近4000年气候的变化体现了一个由中原期向近海期变化的过程,而南宋是这个变化
的节点。根据气候学家的研究表明,近4000年以来,中国气候变得越来越寒冷干燥,这
在中高纬度地区更加明显。特别是东南季风由于受距离递减规律的影响,在西北影响越
来越小,西北地区气候大陆性增强,变得更加干燥,水资源越来越匮乏,呈现出一种不
可逆转性和不可回归性。
西汉和唐代总体来看,都是比较温暖湿润的朝代,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相对较好,长安
成为这些朝代的政治中心首先就是由这个大的自然环境背景决定的。
隋、唐两代都是长期定都在长安,然而由于西北气候越来越干旱,关中地区的粮食生产
出现不...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8
隋唐五代时期的男女着装佩饰有些“阴阳颠倒”。女子常着男人装,而男子则“为妇人
之饰”,尤其是上层社会的一些名流,过分注重其仪容的修饰与化妆,用面脂、唇膏、
簪花等女用化妆品粉头饰面,一度成为一种时尚。身为男子却爱化女性妆、佩女性饰,
笔者权且称其为“人妖妆”。“人妖妆”无疑是隋唐五代的一种畸形审美情趣。
从史书上我们不难发现,隋唐五代时期的男子中多“小白脸”。武则天的男宠张易之、
张昌宗兄弟便是典型的“小白脸”。《旧唐书》上说张氏兄弟是“傅粉施朱,衣锦绣服
”,那张昌宗更是被美誉为“人言六郎(张昌宗排行老六)面似桃花,再思以为莲花似六
郎,非六郎似莲花也。”
男子弄得油头粉面,扮装得像一个现代“人妖”,大概跟武则天、太平公主等大唐权贵
妇人喜好“小白脸”有很大关系。武则天挑选陪侍美少男的标准就是“洁白美须眉”。
“傅粉施朱”的张昌宗既然上层权贵妇人喜欢“小白脸”,朝野上下就竞相仿效之,男
子做美容、化女妆,装饰打扮标新立异,日渐成为一大时髦。
《新唐书》记载唐朝末年的山南东道节度使赵匡凝“矜严盛饰”,不仅相貌雄奇、性情
严谨,还喜欢修饰外表,每当他梳洗时,便命侍者前后置放两面大镜子自照... 阅读全帖
d******a
发帖数: 32122
29
那个q1a1可能是姓张
---------------------
五代孔末乱孔事件(百度资料):孔末乱孔,又名孔末之乱,是五代十国时期的谋杀事
件,因此事,孔子家族的大宗支(注意是大宗,不是全部)险些断绝,逃过劫难的孔仁
玉则在日后中兴孔族。孔子后人继承衍圣公这头衔是从西汉开始一直持续到南宋。孔景
原本是孔府的一个杂役,据说原本姓刘(进孔府之后都改姓孔),后梁乾化三年(公元
913年),孔景的后裔孔末眼见天下大乱,时局动荡,起了谋逆夺位的野心,遂伙同暴
徒将生活在曲阜的阙里孔氏一一杀害,最后,孔末又到泗水杀了孔子四十二世孙孔光嗣
,夺其家产,取代其位,主孔子祀,俨然以孔子嫡裔自居。经此事件,曲阜的孔子后裔
几乎被杀尽。孔光嗣的堂兄孔桧避乱,辗转南迁到浙江平阳。
孔仁玉真假疑案:(1)官方版本:孔光嗣的独生子孔仁玉此时刚满九月,被其母
亲张氏抱回张羊村娘家,幸免于难。孔仁玉在母家的抚养下逐渐长大成人。后唐明宗长
兴元年(公元930年),鲁人将孔末假冒嫡裔,窃取官爵之事告之于官府,“曲阜令孔
末非圣人之后,光嗣有子名仁玉,现育于外婆张氏家中”。后唐明宗得知此事后,派人
前往曲阜详加调查,...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0
阿姨:大一统的逻辑终点其实是“有奶便是娘”http://www.fkccp.com/archives/3630.html
主持人:现在神州人的大一统观念非常强烈,他们可以赞成民主自由人权这些普世价值
,但是一提到这个独那个独都是痛恨得要命,觉得如果支持台独和港独就是不爱国。你
的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就是,大一统这种观念来自于蒙古的世界主义,是通过元明清塑造
起来的,能否解释一下?
刘仲敬:这是“神州”这个概念最矛盾的地方,因为讲“大一统”这个概念或者是讲“
中华如何如何”的概念的人,一般是南人,至少也是所谓的汉人,很少有内亚血统的满
人、蒙人或者是回人去讲这些事情的;但是恰好,他们所讲的这个概念非但不是为他们
自己服务的,反而是内亚征服者为了征服他们而设计的。我们可以粗暴地说一句话:大
一统观念是蒙古帝国为了反对宋独势力而设计的意识形态。这一点我们要从宋朝的起源
来看。宋人对唐朝和五代有一个很大的不满,他们认为,宋朝存在的目的和意义就是要
拨乱反正,就是要反击唐朝和五代藩镇以来的那种不像话的作风。这个不像话的作风有
两个方面,而且这两方面是有联系的。一方面是家风不正,就指的是唐太宗或者是他...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朱温的后梁也是正统
朱温不光是屠杀文官,还烧了西安城。 比很多次胡虏入关还狠。 所以历代(文官)
才骂朱温。
相比李自成只是殴打文官,也没烧北京城。 所以很多人还赞美李自成。
后唐的胡虏是唐朝皇帝雇来的,还赐了姓李, overwrite 了本来的胡虏身份。

发帖数: 1
3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朱温的后梁也是正统
楼主是故意反着说。
其实,干掉正统皇帝/公认领袖这种事一般都会导致名声不好,甚至失败。皇帝中
的例外主要是秦朝和元朝,因为这秦朝统治实在太短,不足以构筑正统;而元朝是异族
统治,汉化程度也低。
例如,项羽杀害义帝,而刘邦却为义帝发丧,以争取民心。
再如,魏晋的统治不巩固,就跟他们篡位有关。
再如,李渊一直没敢称帝,一直等到宇文化及干掉了隋炀帝,他才称帝。而宇文化
及被杀的罪名,就是杀害皇帝。
再如,朱元璋搞掉小明王,那是假手事故,再加上他有驱逐鞑虏的大功,所以才能
巩固统治。
最后一个,搞逼宫的袁世凯,如果继续当民国总统,规避封建正统问题,那当然也
没问题;一旦称帝,立刻众叛亲离。
d******a
发帖数: 32122
3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朱温的后梁也是正统
篡位的朝代寿命长的有。比如宋朝明朝,都篡过两次。晋朝也不算短了。唐朝那个严格
算也算
篡位。
篡位的朝代寿命短,跟篡位关系不大。比如隋朝命短,跟杨坚篡位关系不大。
其实篡位是主流。


:   楼主是故意反着说。

:   其实,干掉正统皇帝/公认领袖这种事一般都会导致名声不好,甚至
失败。
皇帝中

: 的例外主要是秦朝和元朝,因为这秦朝统治实在太短,不足以构筑正统;
而元朝
是异族

: 统治,汉化程度也低。

:   例如,项羽杀害义帝,而刘邦却为义帝发丧,以争取民心。

:   再如,魏晋的统治不巩固,就跟他们篡位有关。

:   再如,李渊一直没敢称帝,一直等到宇文化及干掉了隋炀帝,他才称
帝。而
宇文化

: 及被杀的罪名,就是杀害皇帝。

:   再如,朱元璋搞掉小明王,那是假手事故,再加上他有驱逐鞑虏的大
功,所
以才能

: 巩固统治。


发帖数: 1
3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朱温的后梁也是正统
宋朝以篡位立国,但它篡位的对象并无历史根基。明朝搞死的小明王,根基就更浅
。所谓: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这种情况下,说篡位,说谋逆,都没什么意义。
所谓宋明都是两次,后面的都是皇室内部斗争,在正统性方面,不算什么大事。
篡位上台的坏处,在于如果没有特别的安排,它就很容易再发生一次。所谓“照葫
芦画瓢”。无论是魏晋,还是南朝,亦或五代十国中的五代,篡位的模式都差不多,一
次接着一次。
有一位南朝老臣,先后经历了两次朝代变迁,第二次的时候,干脆当朝大哭...别
人也拿他没辙。因为大家都知道,这不是他的立场有问题,而是这种事实在可悲。
宋太祖能有特殊的安排,也并不仅仅因为他对此有规律有所了解(哪儿那多傻逼,
大多数皇帝应该都是了解的),而在于他的武功。你得先把天下基本上搞定了,然后才
能巩固制度。
d******a
发帖数: 32122
3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朱温的后梁也是正统
你这个跟所谓废长立幼不合时宜一样,都属于用个例来说是。
到了宋朝之后,统治者吸取了教训,同时解决了篡位和短命的问题,表面看着是不篡位
的朝代寿命长,其实两者之间没有那个联系。
K*****2
发帖数: 9308
3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朱温的后梁也是正统
主要还是得罪了文人,史书上普通老百姓是发不出声的
李克用的部队基本上还是胡虏的习性,打完抢完就走,不知道多占地搞生产的重要性
K*****2
发帖数: 9308
3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朱温的后梁也是正统
朱元璋即便不能打跑元朝,即便和元划黄河而治,文人最终也必然会趋之若鹜,是不是
驱逐鞑虏跟明的整正统性其实关系不大
袁称帝失败主要原因是得罪了他手下本来准备接班的那些人,革命党那几个破军队被消
灭是迟早的事情
K*****2
发帖数: 9308
3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朱温的后梁也是正统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想想秦宗权和他那些手下在河南的时候是怎样的一派流寇作风,
朱温来了得人心是必然的

发帖数: 1
3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朱温的后梁也是正统
朱元璋和鞑虏划河而治,他也划下来了。因为北边是鞑虏,文人当然只能跟着他跑
。这跟驱逐鞑虏是一回事,只不过是驱逐了百分之多少的问题。
只要称帝,都会跟手下的人产生矛盾。例如,刘邦、赵匡胤、朱元璋。这不是称帝
不成功的理由。

发帖数: 1
4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朱温的后梁也是正统
废长立幼本来就容易坏事。
统治的要诀就是按规矩办事,轻易不要坏了规矩。你坏了第一次,别人就会指望你
坏第二次,这就已经够糟糕了。君主的嫡长子就一个,而他所有儿子加起来,有十个都
不奇怪,这些人争起来,肯定乱套。
至于等你控制不住局面或者不在世了,别人替你坏第二次,那就更糟糕了。
d******a
发帖数: 32122
4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朱温的后梁也是正统
满清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本来嘛,当然是有能力的做君主。

发帖数: 1
4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朱温的后梁也是正统
有能力的人做君主是一种危险的想法,呵呵。所有诸如社会主义、自由主义的错误
,都源自这种想法。
例如,有能力的人应该掌管国家,凭什么资本家儿子就当资本家控制企业?
再如,凭什么美国人的儿女天生就是美国人,墨西哥人的儿子来了就是非法移民?
等等。
现代民主制度的理由,也不是“有能力的人当总统”,而是“能代表公民利益的人
当总统”。能力是次要的,如果方向不对,能力越大,祸害越大。
满清秘密立储这一招是否好用并没有经过时间的考验,因为后面一共也没几个皇帝
了,而且长寿、多子的少,短命、无子的多。
秘密立储的副作用,在于只有当政局基本稳定,大臣基本可靠的情况下才有效。一
旦政局混乱,皇帝死了以后,别人不认账,奈何?以当时的技术手段,完全无法做到服
众。
d******a
发帖数: 32122
4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朱温的后梁也是正统
“能力”指的就是综合素质,关键点就在于哪个皇子继承皇位,不应该在他出生的时候
就决定。
所谓的嫡长子继承,比AA还AA,显然是很差的制度
M*******r
发帖数: 522
44
历史上,中、日、朝三国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领域十分宽广。在这部经常为三国
人民引为美谈的史册中,我们注意到,在兵器与武艺的交流方面,也写下许多精彩
篇章,其中尤以剑刀武艺的交流内容丰富,引人入胜。一般说来,中、日、朝的古
代武艺,有着各自不同的发展历史,民族风格上存在显而易见的差别。但是,由于
长时间的相互影响,交叉渗透,使三国在武艺领域里产生了许多共生现象,不少具
有共同特点的东西一直遗存到现代。显然,这些共同点正是文化交流与融合的结晶
,是最值得我们注意的地方。以剑刀技艺为主体的所谓“短兵”体系,从来都是中
国古代武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日、朝武艺交流的重心所在。这个问题的历
史背景比较复杂,牵涉到许多尚待探索的史事,而我们的研究才刚刚起步,还有待
今后的努力,特别有待三国学者的共同努力。总之,历史上三国之间的武艺交流活
动,直到今天还在以体育文化的形式延续着,并且显现出了广阔的发展前景。从这
一点着眼,研究这个问题的学术价值及现实意义就自不待言了。首先对古代中、日
、朝剑刀武艺交流活动进行研究的,是已故学者唐豪先生。(1)步唐先生之后尘
,1980年,我发表过一篇研究中日剑刀... 阅读全帖
i***z
发帖数: 7508
45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开闽“三王”祠
三王祠位于泉州南俊路,始建于五代末,1999年按原式样重建,是一座悬山式、燕
尾脊、穿斗架构的砖木建筑,占地面积9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700余平方米。祠厅前梁
悬挂前新加坡总理王鼎昌题赠“开闽第一”匾额,后梁悬挂宋代米芾手迹之一“一本三
宗”匾额,门额横刻“檀樾王公祠”,为重修承天寺所发现之原构件;厅堂中央雕花坐
龛金碧辉煌,龛内供奉王潮、王审邽、王审知雕像。
王潮、王审邽、王审知兄弟于光启元年(885年)率军入闽。耆老张延鲁率泉州父
老奉牛酒请兵解救,王潮乃引兵围泉,于光启二年(886年)八月攻克泉州。唐授王潮
为泉州刺史,审邽、审知协理州事。景福二年(893年),王潮派三弟审知、从弟彦复
率军攻克福州,声威远播,汀州、建州刺史奉户籍册归顺降服,潮尽有闽五州之地。唐
授王潮为福建观察使,后又加封威武军节度使,审知为副使,审邽为泉州刺史。
王潮、王审邽先后于唐乾宁四年(897年)、天佑元年(904年)逝世。王审知继承
二兄事业总理全闽,唐授为福建节度使,梁开平三年(909年)晋封闽王,建立闽国。
王氏三兄弟治闽计40年(公元885-925年),广施德政
a*********l
发帖数: 386
46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是谁掘了中华的根?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adahuilang (啊大灰狼),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是谁掘了中华的根?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Oct 7 00:21:16 2010, 美东)
1. 炎帝陵主殿被焚,陵墓被挖, 焚骨扬灰。
2. 造字者仓颉的墓园被毁, 改造成了“烈士陵园”。
3. 山西舜帝陵被毁,墓冢挂上了大喇叭。
4.浙江绍兴会稽山的大禹庙被拆毁,高大的大禹塑像被砸烂,头颅齐颈部截断,放在
平板车上游街示众。
5. 世界佛教第一至宝,佛祖释尊在世时亲自开光的三圣像之一八岁等身像被捣毁面目。
6.孔子的坟墓被铲平,挖掘,‘大成至圣先师文宣王’的大碑被砸得粉碎!庙碑被砸
碎了,孔庙中的泥胎塑像被捣毁。孔老二的七十六代孙令贻的坟墓被掘开。
7.和县乌江畔项羽的霸王庙、虞姬庙和虞姬墓。香火延续两千年至今日,“横扫”之
后,庙、墓皆被砸成一片废墟。文革后去霸王庙的凭吊者,见到的只是半埋在二里半露
在地上的石狮子。
8.在横扫一切的风暴中,霍去病的霍陵也遭了殃。香烛、签筒被打烂之外,霍去病的
塑像也毁于一旦。
9. 颐和... 阅读全帖
l******t
发帖数: 55733
47
梁光烈也是不得志,也太猖狂,隐隐看到跨越的影子。要学会韬光养晦啊。不然以后梁
3天就和刘跨越齐名了。
y**s
发帖数: 1054
48
蚍蜉撼树阻挡历史车轮的全是保皇派,最后都被历史车轮碾碎
历史规律使然
下面这些人都是老将中的老将,包括毛太祖
1.秦始皇(赢政)——中国的第一个皇帝
2.汉惠帝(刘盈)——来去匆匆,过眼云烟
3.汉景帝(刘启)——政绩并不代表着其成功
4.汉武帝(刘彻)——开天辟地的帝王
5.汉宣帝(刘询)——中兴之主
6.汉哀帝(刘欣)——“同志”皇帝
7.汉新帝(王莽)——夺权容易,守权难
8.汉光武帝(刘秀)——东汉王朝的开国皇帝
9.汉明帝(刘庄)——东汉时期小有作为的皇帝
10.汉章帝(刘炬)——“章草”皇帝
11.汉桓帝(刘志)——碌碌无为的皇帝
12.汉献帝(刘协)——东汉最后一个皇帝
13.三国魏武帝(曹操)——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
14.三国魏文帝(曹丕)——政坛、文坛双峰并峙的皇帝
15.三国蜀汉昭烈帝(刘备)——智慧与魅力并存的皇帝
16.三国吴大帝(孙权)——智勇兼备的英雄
17.西晋武帝(司马炎)——西晋开国皇帝
18.西晋惠帝(司马衷)——中国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的亡国之君
19.东晋元帝(司马睿)——东晋的第一代皇帝
20.东晋孝武帝(司马曜)——中国历史上死得最窝囊的皇帝
2... 阅读全帖
w*j
发帖数: 6104
49
日本历史上就是一个野心十足又很狂妄的民族,时常进行“人种改良”计划以图不断进
取,独霸天下。据说,二战战败后,日本人就实行“人种改良”计划。
首先,由日本天皇裕仁密令军部:筛选出受过良好教育且品貌端庄的女子组成借种
部队对外称“劳军”奉与美国大兵,有目的的寻找美军中的“良种”做情人。
意大利剧作家普契尼创作的歌剧《蝴蝶夫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女主人公乔乔
桑是一位日本美丽的女子,她与美国海军军官平克尔顿结婚后却空守闺房,最后等来的
却是被美国人的遗弃,乔乔桑不得不以自杀的方式来了结这段向美国人借种的尘缘。
  古代的日本女人为何以献身中国男人为荣?
日本历史上就是一个野心十足又很狂妄的民族,时常进行“人种改良”计划以图不
断进取,独霸天下。据说,二战战败后,日本人就实行“人种改良”计划。
首先,由日本天皇裕仁密令军部:筛选出受过良好教育且品貌端庄的女子组成借种
部队对外称“劳军”奉与美国大兵,有目的的寻找美军中的“良种”做情人。
意大利剧作家普契尼创作的歌剧《蝴蝶夫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女主人公乔乔
桑是一位日本美丽的女子,她与美国海... 阅读全帖
p*****c
发帖数: 20445
50
市民发现67年前"游击队借条" 民政局拒绝补偿(图)
文章来源: 南方日报 于 2011-09-05 15:18:33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
不代表本网立场!
梁伟诗展示第二张借条和藏借条的铁盒。兴乐摄
2009年12月12日,(广东)江门人梁伟诗为证明家人曾参加抗战,和本地民间文史研究
爱好者陈锦堂在蓬江区棠下镇三堡村的祖屋中找到一张借白米60斤的“游击队借条”。
2010年12月28日,蓬江区民政局就此对其一次性奖励2万元。
时隔一天,当梁伟诗用这2万元修祖屋时,又发现了另一张借条。这次游击队不但借了
白米、大洋和金条,还承诺“以革命家庭看待,其后人须保护及照顾”。但蓬江区民政
局此次拒绝了他的补偿要求。
第一张借条:60斤白米蓬江民政局“奖励”2万元
陈锦堂向记者确认了与梁伟诗找到第一张借条的过程。2009年12月12日,两人翻遍了祖
屋的墙角、阁板、瓷器、瓦缸,之后梁伟诗搬来木梯,爬上悬在半墙的神阁(放祖先神
位的地方)。当手电筒微弱的光线照到第3块神主牌时,两人发现木牌缝中有一张红纸
。打开一看,里面有张玉扣纸,用毛笔字写着:“今借到大井头村鸿文三姐白米陆拾斤...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