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各报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下页 末页 (共8页)
c***h
发帖数: 1862
1
民国狂士罗隆基身败“共和国”
·中华民国的知识分子
民国狂士罗隆基
叶无烈
一、运交民国少年时
江西省泸水南岸,有一座清秀的小县城,名叫安福。公元一八九六年八月十四日清
晨,罗隆基就诞生在这里。安福虽非名都大邑,却在当代出了四个名人:罗隆基、王造
时、彭文应和彭学沛,人称安福四才子。这四个人年岁相近,相继考入清华留美学校,
相继出洋留学,不愧为才子。王造时曾为沪上七君子之一,彭学沛曾做过国民党中央宣
传部长,彭文应四九年前曾担任过中国民主同盟上海市主任委员。
罗隆基的祖父经商。父亲罗念祖是个前清秀才,后来以教私塾为业,在江西吉安执
教。在他的学生中,出了两位名人:一是吉安人刘峙,后来考进保定军官学校,做过河
南省主席;一是阜田人罗家衡,曾赴日本留学,专攻法律,后来也成为国民党大员。罗
隆基有三兄、一姐,一弟。他排第四,人称四哥。他九岁时,生母病故。罗隆基自幼受
父亲熏陶,爱好古文及古典诗词,所以虽然他后来成为洋学生,而他的文章却一派中国
风格。
一九一三年夏,北京的清华学校在全国招生。这所学校即清华大学的前身,当时的
全称为“清华留美预备学校”,是以美国退还的“庚子赔款”余额作经费兴办...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1862
2
每一个中国人应该记住的日子 - 1942年10月10日废除不平等条约
对很多中国人来说,双十节已经很陌生了,更不会知道六十六年前的那一个双十节
在中国发生了什么,对中国人有何等的意义。然而正是在那一天,鸦片战争以来爱国志
士们为积弱的中国所作的百年抗争终于有了结果。 那一天,中华民国政府庄严宣告自
清朝末年100多年来强加于中国的所有不平等条约被废除了!
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尚在满清时期就发出了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呼喊。满清政府,北
洋政府,国民政府都曾作过的持续不断的努力来修改或废除这些不平等条约(这一段历
史绝非三言两语可以概括,我将另外发表文章来阐述)。只是到了1931年日本在东北发
动了九一八事变,形势骤变,迫使中国外交的重心随之转变。如何对付日本的侵略成为
当务之急,修约之事便降到了次要的位置。
全面抗战爆发后,作为对中国的一种道义支持和精神声援,美英等国政府多次表示
,将在适当条件下与中国政府讨论废除在华特权问题。欧战爆发后,美英与日本关系恶
化,国民政府借美英希望中国继续抵抗日军的有利时机,频频向美英当局提出重订新约
的问题。1940年10月10日,驻英大使郭泰祺在国庆演说中指... 阅读全帖
k****n
发帖数: 780
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怎么看待庐山会议彭德怀事件
只要不是书呆子,谁都懂这样一个基本道理:真话不见得是对话。正确与否的标准不只是简单一个真话假话,还与时机、形势有关,更与国家、民族的根本利益有关。同样一句真话,十年以后讲也许是对的,十年以前讲也许就“错”了,错在不利于大局。
毛泽东在承认彭德怀是讲了真话的同时,也敏感到了另外两个问题:一是赫鲁晓夫一九五八年在北京当面嘲讽中国的“大跃进”是“小资产阶级的狂热性”,彭德怀在“万言书”里也用上了这个观点。二是“促进派”提醒毛泽东注意信中的“抱怨情绪”蔓延开来,“乱了思想”、“泄了气”,六亿人泄了气可不得了!
毛泽东当然明白非常时期(或叫困难时期)气可鼓不可泄的道理。他沉住气,要看看“另一种倾向”到底有多严重。
七月十七日晨,庐山上的与会者都拿到了大会印发的被冠以《彭德怀同志的意见书》的文件。第二天,周小舟发言支持彭德怀。向时,赫鲁晓夫也在波兰发表了批判和反对中国“人民公社”、“大跃进”的讲话。
七月二十日,张闻天发言支持彭德怀。第二天,苏联和波兰通过新闻媒介公开批判反对“人民公社”、“大跃进”,开始了中苏之间意识形态的论争。台湾中央社和美国各报迅速转载并评论了... 阅读全帖
h***i
发帖数: 89031
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怎么看待庐山会议彭德怀事件
还在扯淡
彭德怀是要把刘少奇干下去,自己当常委

只是简单一个真话假话,还与时机、形势有关,更与国家、民族的根本利益有关。同样
一句真话,十年以后讲也许是对的,十年以前讲也许就“错”了,错在不利于大局。
夫一九五八年在北京当面嘲讽中国的“大跃进”是“小资产阶级的狂热性”,彭德怀在
“万言书”里也用上了这个观点。二是“促进派”提醒毛泽东注意信中的“抱怨情绪”
蔓延开来,“乱了思想”、
看“另一种倾向”到底有多严重。
书》的文件。第二天,周小舟发言支持彭德怀。向时,赫鲁晓夫也在波兰发表了批判和
反对中国“人民公社”、“大跃进”的讲话。
判反对“人民公社”、“大跃进”,开始了中苏之间意识形态的论争。台湾中央社和美
国各报迅速转载并评论了苏联的文章。这期间,山下一些党员干部的批评意见也纷纷送
上山来。
意的攻击和善意批评便交汇混杂,在毛泽东脑子里形成一个“合唱团”,形成一种“大
气候”。
威信,共产党对国家机构领导权的合法性以及党的凝聚力变成了问题的焦点,是远比彭
德怀的命运更为重要的大事。后人评说前人,不能脱离当时的历史条件和特定国情。实
际上,不少人持同一观点:
成——的共识下,毛泽东同一... 阅读全帖
h*********n
发帖数: 11319
5
1931年2月7日,抚顺大山坑西二条发生大火,日本人立刻封闭洞口,乃使华工3070人丧
生。
1942年4月29日 本溪煤矿发生瓦斯爆炸,死亡矿工1494人。
阜新煤矿自1941年初使用“特殊工人”,是年共押来1500人;1942年押来1031人;1943
年押来1154人。有案可稽者:阜新共接收“特殊工人”9300人,死亡4000人以上
辽源煤矿 1941年以后的4年当中的登记卡片,共有92438人,可是当时实有人数仅1.8万
人。
1968年在北票煤矿附近台吉南山“万人坑”约1.7万平方米内,就挖掘出6500 多具遗骨。
以最保守的数字总体计算,伪满洲国的煤炭死亡率为270吨/人,折合百万吨死亡率3700
人!
作为对比,整个90年代,中国私营小煤矿的百万吨死亡率在5-10人之间,国营煤矿在1-
3人之间。
2014年中国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为0.25人。
http://www.humanrights.cn/cn/zt/xwgzrd/2010/29/t20100428_580600
================
抚顺煤矿 日俄战后,日本自俄帝夺取了在东北的权益,开始经营抚顺煤矿,共... 阅读全帖
o***e
发帖数: 3526
6
“在喜峰口方面,我们先占有地利,敌人进攻,比较困难。宋军……有一次,在夜里大
举逆袭敌人,获得很大的成功。听说俘获了他们坦克车与大炮,及许多的战利品。西北
军每个士兵,都佩有一把大刀,……不知他那次逆袭的胜利,究竟得力于大刀呢,还是
得力于枪炮呢?这只有他们自己才明白,而全国的报纸上,尤其是上海各报,就为大刀
队大吹大擂,写得活龙活现,说是敌人个个被大刀砍死,因而敌人望见大刀队,就害怕
得发抖。
“上海妇女慰劳会的代表王孝英、沈慧莲两女士,还特地到喜峰口去慰劳,并且手捧着
大刀,摄了一个照片。她俩到北平来见我,同声的说:‘这把大刀,还有敌人的血留在
上面呢!’我听了实在有些好笑!她们好像只知道喜峰口的神秘大刀队,不知道其他各口
的部队,同样的在那里作壮烈的牺牲,而不去慰劳。我说明了,她们还觉得惊异。停战
后,我在上海与《申报》馆的老板史量才谈起报纸鼓吹大刀的问题。我说:‘新闻界不
去鼓吹正规军的新式武器,而来鼓吹大刀队,不是又要演出义和团的老把戏了么!’他
说:‘新的没有得吹,只好把旧的来吹吹。’我当时叹了一口气。我们的抗战如此,我
们的新闻界也是如此。”
黄绍竑
j**d
发帖数: 40
7
袁世凯对梁启超有知遇之恩。早在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为躲避缉捕,被迫流亡日本。直到1912年,袁世凯当上民国大总统后,主动邀请远在日本的梁启超回国参政,梁启超才结束了流亡生涯。
1915年9月,作为中华民国大总统的袁世凯,权力虽已达到了顶峰,但他并不满足,又开始觊觎皇帝宝座。他唆使幕僚美国人古德诺抛出了《共和与君主论》,污蔑共和体制是政治乱局的根源,鼓吹只有君主制才能救中国,胡诌什么中国人需要一个皇帝。
梁启超早就看出了袁世凯的野心,他直截了当地指出:“如果复辟,就是叛国”。为了驳斥袁世凯的复辟图谋,梁启超写出了脍炙人口的文章《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毫不留情地揭穿了袁世凯的复辟野心。袁世凯获知消息,十分恐慌,急忙派人以给梁的父亲做寿礼名义送给梁启超二十万大洋,恳请梁启超高抬贵手,不要在报上发表这篇文章。结果,梁启超严词拒绝了这一请求。
袁世凯见拉拢不成,就采取恐吓的伎俩,逼其就范。他派人告诉梁启超:“你流亡国外十几年,那种艰苦的滋味想必早已尝够了,现在好不容易过上好日子,何必自找苦吃呢?”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袁世凯亮出了底牌。面对威胁,梁启超毫不畏惧,从容笑答:“... 阅读全帖
t****1
发帖数: 873
8
赞梁启超!

避缉捕,被迫流亡日本。直到1912年,袁世凯当上民国大总统后,主动邀请远在日本的
梁启超回国参政,梁启超才结束了流亡生涯。
又开始觊觎皇帝宝座。他唆使幕僚美国人古德诺抛出了《共和与君主论》,污蔑共和体
制是政治乱局的根源,鼓吹只有君主制才能救中国,胡诌什么中国人需要一个皇帝。
了驳斥袁世凯的复辟图谋,梁启超写出了脍炙人口的文章《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毫
不留情地揭穿了袁世凯的复辟野心。袁世凯获知消息,十分恐慌,急忙派人以给梁的父
亲做寿礼名义送给梁启超二十万大洋,恳请梁启超高抬贵手,不要在报上发表这篇文章
。结果,梁启超严词拒绝了这一请求。
外十几年,那种艰苦的滋味想必早已尝够了,现在好不容易过上好日子,何必自找苦吃
呢?”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袁世凯亮出了底牌。面对威胁,梁启超毫不畏惧,从容笑
答:“我已经是流亡的经验家了,再流亡一次简直轻车熟路。”梁启超毫不留情面,他
把《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这篇文章发表在《大中华》月刊上,其余各报迅速转载,读
者争相购买,一时间洛阳纸贵。
将军,发起了讨袁护国战争,其余各省迅速响应,纷纷宣布独立,反对帝制。袁世凯仅
做了83天皇帝,就... 阅读全帖
D*****i
发帖数: 8922
9
讨袁世凯的檄文就是梁启超写的,洋洋万言。不过话说回来,檄文还是骆冰王讨武则天
檄文写得好,短小精干,铿锵有力。

避缉捕,被迫流亡日本。直到1912年,袁世凯当上民国大总统后,主动邀请远在日本的
梁启超回国参政,梁启超才结束了流亡生涯。
又开始觊觎皇帝宝座。他唆使幕僚美国人古德诺抛出了《共和与君主论》,污蔑共和体
制是政治乱局的根源,鼓吹只有君主制才能救中国,胡诌什么中国人需要一个皇帝。
了驳斥袁世凯的复辟图谋,梁启超写出了脍炙人口的文章《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毫
不留情地揭穿了袁世凯的复辟野心。袁世凯获知消息,十分恐慌,急忙派人以给梁的父
亲做寿礼名义送给梁启超二十万大洋,恳请梁启超高抬贵手,不要在报上发表这篇文章
。结果,梁启超严词拒绝了这一请求。
外十几年,那种艰苦的滋味想必早已尝够了,现在好不容易过上好日子,何必自找苦吃
呢?”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袁世凯亮出了底牌。面对威胁,梁启超毫不畏惧,从容笑
答:“我已经是流亡的经验家了,再流亡一次简直轻车熟路。”梁启超毫不留情面,他
把《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这篇文章发表在《大中华》月刊上,其余各报迅速转载,读
者争相购买,一时间洛阳纸贵... 阅读全帖
S*****4
发帖数: 514
10
第一反应,是对外隐瞒汪出走的消息,动用各种途径劝其悬崖勒马
国民党副总裁汪精卫叛国投敌,是严重打击中国抗战的一件大事。蒋介石与国民政府如
何应对,将事情的影响降到了最小?
1938年12月21日,蒋介石获得汪精卫私自飞往昆明的消息,大为意外,“当此困难空前
未有之危局,不顾一切,藉口不愿与共党合作一语,拂袖私行,置党国与不顾,岂是革
命党员之行动乎。痛苦之至,惟望其能自觉回头耳。”22日,蒋介石已从龙云的电报中
知道,汪精卫计划前往香港,与日本谋和。
对于汪精卫出走的严重性,蒋介石极为清楚,在日记中思考,“汪去后,对党政军以及
各地之关系应特加审慎”“汪去后,外交与对敌或有影响乎?”“广东军人是否受汪影
响?”“政府内部受汪影响人几何?”。蒋介石预计中的这些连锁反应一旦发生,一贯反
蒋的地方军阀、党内亲日势力,都将随汪投敌,导致抗战阵营分裂。
但直到这时,蒋介石还期望能制止汪精卫的进一步投敌,因此处处留有余地,称“彼虽
有意害余,而余应以善意救彼,对于此种愚诈之徒,只有可怜与可痛而已。”首先,蒋
介石一再掩饰汪精卫意图投敌的真相,免致其骑虎难下。12月26日,蒋介石一面抨击日
本的侵华...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21627
1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helloterran (hi you),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伪满洲国的矿工死亡率 比黑煤窑还要高出千倍!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Aug 3 04:28:03 2015, 美东)
日本人连自己的命都看做轻于鸿毛。支那人的贱命,在他们看来更是可有可无的数字
现在居然有几个傻逼老将为了喷中共而跪舔伪满政权,人格智力品味都极其低下!
================
1931年2月7日,抚顺大山坑西二条发生大火,日本人立刻封闭洞口,乃使华工3070人丧
生。
1942年4月29日 本溪煤矿发生瓦斯爆炸,死亡矿工1494人。
阜新煤矿自1941年初使用“特殊工人”,是年共押来1500人;1942年押来1031人;1943
年押来1154人。有案可稽者:阜新共接收“特殊工人”9300人,死亡4000人以上
辽源煤矿 1941年以后的4年当中的登记卡片,共有92438人,可是当时实有人数仅1.8万
人。
1968年在北票煤矿附近台吉南山“万人坑”约1.7万平方米内,就挖掘出6500 多具遗骨。
以最... 阅读全帖
d*b
发帖数: 4184
1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dcb (奉钻风之命删除),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抗日雄师之杂牌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Aug 9 21:12:51 2015, 美东)
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原来是冯玉祥的西北军。1930年中原大战,冯玉祥战败,西北军
的一些零散部队退到了山西,1931年1月,西北军残部被张学良收编,成为东北边防军
第三军,宋哲元任军长,秦德纯、刘汝明任副军长,冯治安任三十七师师长,张自忠任
三十八师师长。同年6月,改番号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1932年8月,在张学良的大
力推荐下,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任命宋哲元为察哈尔省主席。察哈尔虽然地狭人稀,但
毕竟是个落脚之地。二十九军在张家口扩编为3个师,1937年,已经发展到4个师,3万
多人的兵力。
二十九军驻防察哈尔不到半年,长城抗战爆发.在喜峰口战斗中,二十九军血战日军铃
木、服部旅团,一战成名。二十九军士兵以大刀和手榴弹对抗日军的先进武器,歼敌五
千,喜峰口防线经历多次激战始终屹立不倒。日本《朝日新闻》评论道:"明治大帝造
兵以来,... 阅读全帖
s**x
发帖数: 266
13
飞虎队,全称为“中国空军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1] 正式名称为美籍志愿大队(英文:American Volunteer Group,简称AVG ),创始人是美国飞行教官陈纳德,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日开战前夕成立、由高薪聘请的美国飞行人员组成的雇佣兵性质的空军部队,在中国、缅甸等地对抗日本。飞虎队在中国的不到一年时间,正是中国空军消耗殆尽、苏联援华基本取消的时候。面对几乎向日本侵略者洞开的天空,飞虎队虽无力为中国撑起可靠的防空伞,却以一己之力,在天空中证明了反侵略力量的存在。
陈纳德的飞虎队(中国空军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分为亚当和夏娃、熊猫及地狱天使三个中队。
每一个中队的机身上都有自己独特的喷漆画 但是每一架p40战斗机都有一个特别标志
机头上的鲨鱼头喷漆 机翼上的飞虎标志
41年12月7日,陈纳德率第1中队和第2中队到昆明。航空队在昆明上空第一次作战取得胜利。当天,入侵日机10架,被击落3架,重伤4架,而志愿队无损失。最初,中华民国空军美籍志愿大队队员中有人提出,在飞机头部画上鲨鱼头,用以吓唬日本人。志愿队初战告捷,昆明各报相继报导战斗经过,称美国志愿队的飞机是“飞虎”,志愿队此战...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14
[转] 原中央音乐学院院长马思聪偷渡记
2016-03-03 14:18:10
岁月的钟声
马思聪(1912年5月7日-1987年5月20日),中国广东海丰县人,中国作曲家、小提琴
家与音乐教育家。被誉为“中国小提琴第一人”。他于1937年创作的《思乡曲》,被认
为是中国20世纪的音乐经典之一。
1966年马思聪在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1967年1月15日与女儿马瑞雪、夫人王慕理、儿
子马如龙乘“002”号电动拖船偷渡香港。1967年4月12日美国国务院公布,北京中央音
乐学院院长马思聪逃出中国大陆,来此避难。马思聪同夫人及两个孩子,一起被批准避
难。
此后不久,马思聪在纽约公开露面,在寓所接待外国记者,发表了题为《我为什么逃离
中国——关于“文化大革命”的可怕真相》的讲话。原文如下:
“我是音乐家。我珍惜恬静、和平的生活,需要适宜工作的环境。况且我作为一个中国
人,非常热爱和尊敬自己的祖国和人民。当然,我个人所遭受的一切不幸和中国当前发
生的悲剧比起来,全是微不足道的。‘文化大革命’在毁灭中国的知识分子。去年夏秋
所发生的事件,使我完全陷入了绝望,并迫使我和我的家属成了逃亡者,成了漂流...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15
[转] 原中央音乐学院院长马思聪偷渡记
2016-03-03 14:18:10
岁月的钟声
马思聪(1912年5月7日-1987年5月20日),中国广东海丰县人,中国作曲家、小提琴
家与音乐教育家。被誉为“中国小提琴第一人”。他于1937年创作的《思乡曲》,被认
为是中国20世纪的音乐经典之一。
1966年马思聪在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1967年1月15日与女儿马瑞雪、夫人王慕理、儿
子马如龙乘“002”号电动拖船偷渡香港。1967年4月12日美国国务院公布,北京中央音
乐学院院长马思聪逃出中国大陆,来此避难。马思聪同夫人及两个孩子,一起被批准避
难。
此后不久,马思聪在纽约公开露面,在寓所接待外国记者,发表了题为《我为什么逃离
中国——关于“文化大革命”的可怕真相》的讲话。原文如下:
“我是音乐家。我珍惜恬静、和平的生活,需要适宜工作的环境。况且我作为一个中国
人,非常热爱和尊敬自己的祖国和人民。当然,我个人所遭受的一切不幸和中国当前发
生的悲剧比起来,全是微不足道的。‘文化大革命’在毁灭中国的知识分子。去年夏秋
所发生的事件,使我完全陷入了绝望,并迫使我和我的家属成了逃亡者,成了漂流... 阅读全帖
M******a
发帖数: 6723
1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陈苏镇:“天下苦秦”辨
2016-05-01陈苏镇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 微信号BDZGGDSYJZX
功能介绍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1982年10月,教育部93号文件正式批准成立。是教育部
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编辑说明:陈苏镇教授《“天下苦秦”辨》发表于日本东京都立大学《人文学报》第
315号,微信版文字略有调整,引用请据原书。】

“天下苦秦”是秦末战乱中颇为流行的一句鼓动反秦的口号。陈胜于大泽乡起事时,分
析过成功的可能性,认为“天下苦秦久矣,……今诚以吾众为天下倡,宜多应者。”此
后,这一口号每每被起义将领用来证明反秦的正当性与合理性。如《史记·张耳陈余列
传》载张楚将军武臣谓赵地豪杰曰:“天下同心而苦秦久矣”,《高祖本纪》载刘邦谓
沛父老曰:“天下苦秦久矣”,等等。
这里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当时关中并未发生反秦暴动,《始皇本纪》言“山东郡县少
年苦秦吏”,比较确切,“天下苦秦”则有夸张之嫌。二是喊出“天下苦秦”口号的陈
胜、武臣、刘邦等人皆为楚军将领,而楚人正是当时反秦的主力。这说明“苦秦”最甚
者其实是楚人,“山东郡县”尚不能准确揭示这一事实,“天下”云云更进一步将...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7
中文报刊在日本
《读卖新闻》、《朝日新闻》、《中日新闻》、《产经新闻》、《日本经济新闻》等日
本大报的名字,为很多的国内人所熟知。其中,相当一部分的人都以为《中日新闻》是
专门刊发中、日而国之间的政治、绖济、科技等内容的一种报纸。甚至还有人以为这是
一家中文报纸。其实,这是误解。这里的“中日”是中部日本的简称,和中文里的“中
原”的概念有点接近。要是到了广岛一带,那里有称为中国银行、中国新闻、中国工业
、中国科学、中国化学、中国体育、中国音乐等名字的机构,但那里的“中国”也是中
部日本的简称。和中文报刊、和我们炎黄子孙的中国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
真正的中文报刊反而很少在名称中使用中国这一术语。如目前在日本最有影响力、发行
量很大、又长期盛行不衰的《留学生新闻》、《外国学生新闻》等等。
早在一八九八年的六月二十九日,在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留日高潮时期,诞生了由在日留
学生主办的报纸《东亚报》。至今年为止,正好是中文报刊在日诞生的一百周年。而现
代日本中文报刊的兴起是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留学生政策紧密相关的。八十年代中期
以来,公费和自费赴日留学的洋插队一族们在日本一日多似一日,读日文报刊以提... 阅读全帖
k*****r
发帖数: 21039
18
刘少奇1929年奉天纱厂被捕叛变之谜
在全国各地,最后出版的首都各报和电视新闻,为数亿观众和读者收看,他们
都知道:他们敬爱的英明领袖已经圆满结束对西方四国的访问,顺利回到北京。但
谁也不会注意到、也不可能获得华国锋不在国内的这段时间里,中国的最高层发生
了什么事情。
当他床头的电话呜呜响起来时,他就想到了打电话的肯定是那个人。
“华主席休息了吗?”
“还没有,我正在看这一段的《每日快报》,你呢?”
“我睡不着啊!如果你不反对的话,我到你这里谈一谈。”
“汪东兴同志,时间已经很晚了,我们就在电话里交谈一下不好吗?”
“电话里很不方便,而且线路很复杂,容易泄密。”
华国锋很清楚此时“泄密”二字的特殊含义,他毫不犹豫地说:“既如此,你来
吧,我在小客厅里等你。”
“他们走得巳经很远了。”汪东兴一进门,就令人非常不安。原来他说话小心翼
翼,但马上措词异常激烈起来,但内容还是简明扼要的。
“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我认为这是他们全面控制权力的一整套部署,政治上,他们公开亮出黑旗,
这就是为刘少奇彻底平反;组织上,
n*******n
发帖数: 7628
19
看上去像这个人吧
http://cpc.people.com.cn/GB/74166/74194/index.html
网名:林伟
真实姓名:林伟
自我介绍:林伟,一个与笔墨有缘的人,曾经在部队从事过多年新闻报道工作,转业进
入政府机关,一直从事文案工作,闲暇之时总爱写点言论类的小东西,散见于国内各报
刊、网站。
z********e
发帖数: 253
2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民国时期的言论自由情况
民国时期的言论自由情况
宋山寨 @ 2010-10-12 18:07 阅读(3564) 评论(3) 推荐值(119) 引用通告 分类: 史海
钩沉
来源:不详
1970年10月23日,范长江的遗体在河南省确山县的一个枯井里被发现。他是怎么死
的?是自杀
的还是被害死的,至今都是一个谜。不过,这已经不重要了,即使是自杀的,也是由于
残酷迫害所
致。他已经被关押三年了,受尽了折磨。
范长江在中国新闻史上是个名记,他最早出名是因为他在国民党统治区里第一个报
道红军长征后
的情况。

1935年,26岁的范长江做为《大公报》记者到西北采访,写了几十篇采访通讯,汇
编成《中国
的西北角》系列报道,其中透漏了红军北上的情况。1936年西安事变爆发后,他又到了
陕北,写了系
列通讯《塞上行》,介绍了共产党和红军在陕北的情况,替共产党做了宣传。《中国的
西北角》和
《塞上行》使他成了全国知名的记者,也成了共产党的朋友。

1938年,他离开了大公报,投奔了共产党,从一个自由的记者变成了组织的喉舌。
他先后当过
新华社的总编辑,《人民日报》社的社长,为党的宣传... 阅读全帖
j****e
发帖数: 12067
21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美国皇帝的传奇一生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Detective 讨论区 】
发信人: joycee (买买提头号女魔头), 信区: Detective
标 题: 美国皇帝的传奇一生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Nov 9 13:47:37 2010, 美东)
发信人: joycee (买买提头号女魔头), 信区: History
标 题: 美国皇帝的传奇一生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Nov 9 13:47:17 2010, 美东)
旧金山主要报纸《旧金山纪事报》(San Francisco Chronicle)1880年1月9日的头版头
条是“Le Roi Est Mort”(法语“君王驾崩”),宣布:
“美国皇帝和墨西哥保护者诺顿一世逝世。”
众所周知,美国独立之前是英国殖民地,独立之后一直实行共和制,1月9日又不是
愚人节,怎么冒出了一名皇帝出来?这位皇帝当然是自封的。古今中外,以皇帝自居者
数不胜数,直到当代中国农村,还经常上演皇帝登基的闹剧。真正得以君临天下者少之
又少,按成王败寇的规律,众多的失败者下场都很悲惨,若不被杀、坐牢,就是被送进
精神病院了。但是这位自封... 阅读全帖
W*******a
发帖数: 1769
22
"一个大学校长如若没有蔡元培先生“襄括大典、网罗众家,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胸
怀,又怎能办出一个有个性的世界一流大学来"
确实,蔡元培对嫖妓的陈独秀百般关爱,但是对揭发陈独秀的北大学生张厚载
却痛下杀手,因言获罪,被蔡开除,这就是‘兼容并包’的蔡的真实面目
“损坏本校名誉”的北大开除学生案
作者:邵建 2008-9-4 20:49:33 发表于:博客中国
1919年3月31日《北京大学日刊》有一则开除文告:“学生张厚载屡次通信于京沪各报
,传播无根据之谣言,损坏本校名誉。依大学规程第六章第四十六条第一项,令其退学
。此布”。如果知道此事原委,损坏学校名誉的就不是学生张厚载,而是开除本身以及
开除他的北大校长蔡元培。
今天我们谈起大学精神,总离不开蔡元培。执掌北大的他这样表白:“我对于各家学说
,依各国大学通例,循思想自由原则,兼容并包。”后来继任的北大校长蒋梦麟也说:
“本校自蔡先生长校以来,七八年间这个‘容’字,已在本校的肥土之中,根深蒂固。
”但这个“容”好像是在教师之间,一旦对学生,比如对这个和北大并不怎么合拍的张
厚载,就缺乏容的雅量了。尽管张有过失,但北大却在他读了七... 阅读全帖
u****n
发帖数: 7521
2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英国人如何看学生抗议和暴力
英国人如何看学生抗议和暴力 [ 基一哲 ] 于:2010-12-12 07:17:07 主题帖
http://www.here4news.com/article/3202368
周四晚上英国学生游行抗议学费上涨,学生在议会广场被警察防暴警察封堵,对抗升级
,出现暴力。我那天晚上一直在电视上看事态发展。可惜电视镜头都是有选择地强调学
生抗议者的暴力和混乱,对警察的暴力镜头很少。BBC的主持人Ben Brown更是完全把
BBC的所谓不偏不倚的编辑原则抛到了九霄云外,他躲在警察后面,捡起地上的水泥块
对镜头说,抗议者把这些石块仍向警察,打伤警察云云。
其实那天晚上媒体报道的“暴力”,说来说去,是议会广场周围财政部和最高法院的几
块门窗被砸。最大逆不道的是查尔斯王子夫妇乘坐的轿车被一些抗议者投掷了油漆,受
到些轻微损坏。王子夫妇当然安然无恙,但他们的汽车“遇险”后,英国媒体开始哭天
呛地,表现得歇斯底里。报道一下子转到了警察失职,检讨保安措施,政客信誓旦旦要
把肇事者绳之以法。学生抗议的学费问题,相关的社会机会问题讨论,一下子烟消云散
。英国不愧是个君主制国家!
由于对媒体报道感触良多,我忍... 阅读全帖
k*******l
发帖数: 698
2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英国人如何看学生抗议和暴力ZZ
英国人如何看学生抗议和暴力
作者:基一哲
http://www.duping.net/XHC/show.php?bbs=11&post=1110746
周四晚上英国学生游行抗议学费上涨,学生在议会广场被警察防暴警察封堵,对抗升级
,出现暴力。我那天晚上一直在电视上看事态发展。可惜电视镜头都是有选择地强调学
生抗议者的暴力和混乱,对警察的暴力镜头很少。BBC的主持人Ben Brown更是完全把
BBC的所谓不偏不倚的编辑原则抛到了九霄云外,他躲在警察后面,捡起地上的水泥块
对镜头说,抗议者把这些石块仍向警察,打伤警察云云。
其实那天晚上媒体报道的“暴力”,说来说去,是议会广场周围财政部和最高法院的几
块门窗被砸。最大逆不道的是查尔斯王子夫妇乘坐的轿车被一些抗议者投掷了油漆,受
到些轻微损坏。王子夫妇当然安然无恙,但他们的汽车“遇险”后,英国媒体开始哭天
呛地,表现得歇斯底里。报道一下子转到了警察失职,检讨保安措施,政客信誓旦旦要
把肇事者绳之以法。学生抗议的学费问题,相关的社会机会问题讨论,一下子烟消云散
。英国不愧是个君主制国家!
由于对媒体报道感触良多,我忍不住在一个英语论坛上发表了... 阅读全帖
d********y
发帖数: 6566
25
中美首脑会谈即将于明年1月19日举行之际,美国政府开始积极「鼓励中国」。据悉,
尤其是对于天安舰沉没事件和延坪岛抱击事件等北韩最近发起的挑衅行为,美国政府向
媒体透露了对中国的积极评价,他们指出,由于中国对北韩行使了影响力,所以北韩没
有发起进一步的挑衅。
因此,美国主要媒体《纽约时报》(NYT)、《华盛顿邮报》(WP)、《华尔街日
报》(WSJ)上週末一致刊登了内容类似的解释报导,各报纷纷指出:「中国遏制了北
韩的进一步挑衅。」华盛顿一位外交消息人士25日表示:「据我所知,美国政府有意向
主要媒体透露了上述内容。」
今年,中美两国在人民币汇率、美国对台军售、欧巴马会见达赖、美国出席诺贝尔
奖颁奖典礼等问题上不断发生摩擦。一位消息人士指出:「作为超级力量,两国需要在
很多领域进行合作,如果两国关系的僵局一直持续到明年的首脑会谈,将会带来灾难。
考虑到这个问题,美国政府内部达成共识,一定要让明年的首脑会谈圆满成功。」
还有人分析称,美国鼓励中国是一种战略,目的是给中国「戴高帽」,促使中国积
极对北韩施加压力。中国很重视面子和名誉,所以很不希望别人觉得自己屈服于美国和
国际社会的压力才有所... 阅读全帖
b*w
发帖数: 14917
26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南方周末神文《我的日本男友》
初晤新友时,气氛易迅速陷入冷却。往往是大家各报家门后,便无话可说了。每当此时
,总会有相熟的朋友过来圆场,开场白必定是:“喂,你知道吗,她男朋友是日本人!
”此话题一出,不明真相的群众好奇心必起,谈话立刻热络起来,百发百中。
没错,我有个日本男朋友,并且已经有了一年半了。
朋友们习惯叫他“鬼子”,比如:“兔子,鬼子什么时候回来?”“鬼子”同学并不讨
厌这个称呼,还常开玩笑说:“我是个日本鬼子呀!”但我知道,“鬼子”在他心中,
其实只是个纯粹的代号,和桃子、梨子并没什么区别。我曾问他日本人对中国人的态度
,他说,爷爷辈的老人们还会有一部分人不太瞧得起中国人,但年轻人已经基本没有这
种观念了。“国籍”的概念已经淡化,“大概只有在体育比赛的时候,才会明显感觉到
国籍的存在”。不过,在我被补办银行卡的繁杂手续搞得焦头烂额时,他也会说:“你
们中国人,真是好麻烦啊!”
生活中,至少是在北大,喜欢上日本人是件很容易的事。与穿衣风格鲜明、行事张扬的
韩国学生不同,日本学生谨小慎微,极有礼貌,很少做出风头的事情。一次,有同学在
BBS上发帖,指责一个日本留学生用贴条的方法占了整整一排座位。结果,几乎所... 阅读全帖
g***r
发帖数: 3498
27
作者:兔美
初晤新友时,气氛易迅速陷入冷却。往往是大家各报家门后,便无话可说了。每当此时
,总会
有相熟的朋友过来圆场,开场白必定是:“喂,你知道吗,她男朋友是日本人!”此话
题一
出,不明真相的群众好奇心必起,谈话立刻热络起来,百发百中。
没错,我有个日本男朋友,并且已经有了一年半了。
朋友们习惯叫他“鬼子”,比如:“兔子,鬼子什么时候回来?”“鬼子”同学并不讨
厌这个
称呼,还常开玩笑说:“我是个日本鬼子呀!”但我知道,“鬼子”在他心中,其实只
是个纯
粹的代号,和桃子、梨子并没什么区别。我曾问他日本人对中国人的态度,他说,爷爷
辈的老
人们还会有一部分人不太瞧得起中国人,但年轻人已经基本没有这种观念了。“国籍”
的概念
已经淡化,“大概只有在体育比赛的时候,才会明显感觉到国籍的存在”。不过,在我
被补办
银行卡的繁杂手续搞得焦头烂额时,他也会说:“你们中国人,真是好麻烦啊!”
生活中,至少是在北大,喜欢上日本人是件很容易的事。与穿衣风格鲜明、行事张扬的
韩国学
生不同,日本学生谨小慎微,极有礼貌,很少做出风头的事情。一次,有同学在BBS上
发帖,
指责一个日本留学生用贴条的方法占... 阅读全帖
w****w
发帖数: 14828
28
Why I can't find the wording "东京初现恐慌 华人为主忙于逃难"???
东京初现恐慌 外国人忙于逃难
童倩
BBC中文网驻东京特约记者
日本东北部青森县盛冈一家超市货架已空空如也。
因为大地震造成运输困难、物资短缺,加上福岛核电站泄漏辐射的消息频传,平静的东
京周三(3月16日)虽然照样上班运作,但开始显现不那么平静了。
日本人囤积备荒
由于周三早上BBC中文网记者接到中国亲友电话,说中国各报当天照片形容东京万人空
巷,日本亲友也来电话说买不到面包等,记者周三上午在家附近观察了一下,常年光顾
的面包店里仍有面包贩卖,不过种类比平时少,顾客比平时多。
24小时便利店面包架基本已空,电池、厕纸等依旧缺货。超市里新鲜的鱼、肉、青菜依
然不缺,物价也差不多,只是罐头、面条等干货比较紧俏,大米完全售罄。超市贴的告
示说,“因为宫城、福岛等大地震,交通受阻,部分商品运送不及缺货,敬请顾客原谅
”。
记者所住的地区过去几天始终幸运地没停过电,不过各商店为了节电,都减少点灯。观
察超市的顾客购物篮,能发现有广泛的囤积迹象,不过表现还不是十分夸张。记者在马
路上还看到一群因节...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1140
29
你们家国父这个操行?
孙中山“卖国”档案
时间:2005/10/25 出处:
政治家和政治组织的内外政策是交相为用的。与其对内政策紧密联系,孙文的对外
政策上也留下一长串平常人难于理解的记录。从民初开始,这些记录在国内外的出版物
中就不断有所披露,在研究近代中国的史家中对有关事实毫不知情的,大约十分罕见。
不过,在中国大陆,人们没有把这些史料系统排列出来,加上标准教科书讳莫如深,一
般读者知道真实情况的似乎也不多。请读者允许我做一回文抄公,主要根据中国大陆近
20年的出版物,将有关事实抄录如下:
第一,"在华南境内给法国以大面积的租界"。"约摸在1900年6月初,孙博士(按:
早已有人指出,孙文一生从未得过博士或荣誉博士学位,说他是博士纯属以讹传讹。可
能是Dr.——医生的误译。他是医学院毕业生,也行过医。)会晤了法国公使朱尔斯·
哈尔蒙德……希望得到法国军火装备和法国军事参谋的帮助,按照哈尔蒙德先生的报告
,作为交换条件,孙中山提出在华南境内给法国人大面积的租界"。1902 年12月底或者
1903年1月,孙中山抵河内,与法国总督的私人秘书会谈,"孙博士答应,在华南建立起
联邦共和国...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1140
3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大家都来看看孙中山的德行
孙中山“卖国”档案
时间:2005/10/25 出处:
政治家和政治组织的内外政策是交相为用的。与其对内政策紧密联系,孙文的对外
政策上也留下一长串平常人难于理解的记录。从民初开始,这些记录在国内外的出版物
中就不断有所披露,在研究近代中国的史家中对有关事实毫不知情的,大约十分罕见。
不过,在中国大陆,人们没有把这些史料系统排列出来,加上标准教科书讳莫如深,一
般读者知道真实情况的似乎也不多。请读者允许我做一回文抄公,主要根据中国大陆近
20年的出版物,将有关事实抄录如下:
第一,"在华南境内给法国以大面积的租界"。"约摸在1900年6月初,孙博士(按:
早已有人指出,孙文一生从未得过博士或荣誉博士学位,说他是博士纯属以讹传讹。可
能是Dr.——医生的误译。他是医学院毕业生,也行过医。)会晤了法国公使朱尔斯·
哈尔蒙德……希望得到法国军火装备和法国军事参谋的帮助,按照哈尔蒙德先生的报告
,作为交换条件,孙中山提出在华南境内给法国人大面积的租界"。1902 年12月底或者
1903年1月,孙中山抵河内,与法国总督的私人秘书会谈,"孙博士答应,在华南建立起
联邦共和国以后,它将转向法国要求... 阅读全帖
f*******5
发帖数: 1815
3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fongfong5 (fongfong5), 信区: History
标 题: 国军精锐被大陆饥饿军民全歼,中军大帐蒋公浑然不知(图)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Jun 29 19:31:57 2011, 美东)
1965年国共海军发生的“八六”海战,对台军来说,不单纯是一场败仗,更是一个因极
力回避而颇具神秘色彩的事件。近年来,随着档案数据的解密,以及当年与这场海战有
关将领的回忆相继公开,笼罩在海战背后的谜团被逐一解开。
计划匆忙上马 纰漏重重
1965年7月,台湾当局为配合反攻大陆的“国光计划”的制订,指示海军派军舰,运送
特别情报队,对大陆东山岛周围目标进行突击,企图摧毁解放军雷达,捕捉俘虏,获取
情报。此计划被命名为“海啸一号”。
然而,海军对“海啸一号”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海军总司令刘广凯因在左营的海军参
谋大学主持将领参加的兵棋推演,没有具体参与这一计划的制订。当他意识到必须过问
时,却遭到副参谋总长黎玉玺的干扰。
8月,刘广凯审阅了“海啸一号”的实施方案,发现问题不少,认为计划应重拟。当他
得知特... 阅读全帖
t***h
发帖数: 5601
32
澳洲传媒大亨默多克今天在英国各报刊登署名的道歉启事,为电话窃听丑闻致歉,
同时,他的媒体帝国发生人事大地震,英、美两位得力助手相继辞职,风暴也延烧到英
相卡麦隆。
默多克(Rupert Murdoch)昨天向美国道琼新闻社(Dow Jones)执行长辛顿(Les
Hinton)与新闻国际公司(News International)执行长丽贝卡.布鲁克斯(Rebekah
Brooks)告别。辛顿已为默多克效力52年。
辛顿在这时候辞职,显然是要帮集团筑起防火墙,以免一向声誉卓着的「华尔街日
报」受到影响。各方认为,默多克可能把英国的报纸都出脱,因此保护华尔街日报更加
重要。
英国「每日电讯报」(Daily Telegraph)15日报导,窃听丑闻越演越烈,可能导致
默多克在美国的媒体帝国「瓦解」。
这起危机也延烧到英国首相卡麦隆(DavidCameron),媒体爆料,他15个月内曾与默
多克公司领导人会面26次,凸显这名澳洲传媒大亨对英国政坛所曾握有的影响力。
不过,默多克原本悍无忌惮的的立场,丕然转变,他今天在英国7家全国性报纸上
刊登全版广告,为「世界新闻报」(News of... 阅读全帖
b*******y
发帖数: 4304
33
姚文元遵照江青的旨意,9月17日、19日、20日、23日,紧锣密鼓地给新华社打电话
,要他们宣传好“按既定方针办”。如9月17日电话说:“国庆报道,要强调主席嘱咐
的‘按既定方针办’”;9月19日电话指示:“你们处理各省市在追悼会上的重要讲话
、表态,不要怕重复,重要的都要写进去,比如‘按既定方针办’,凡有这句话的都要
摘入新闻,没有的要有类似的话……关于‘三要三不要’,消息中提到的要保留,没有
的也就算了。”这里需要解释几句,姚文元为什么那么突出“按既定方针办”,而怠慢
“三要三不要”呢﹖所谓“三要三不要”,就是“要搞马列主义,不要搞修正主义;要
团结,不要分裂;要光明正大,不要搞阴谋诡计”。这是1975年5月3日毛主席在中央政
治局会议上批评“四人帮”时说的。毛主席在讲完“三要三不要”后,紧接着就说:“
不要搞‘四人帮’,你们不要搞了,为什么照样搞呀为什么不和二百多的中央委员搞
团结,搞少数人不好,历来不好。”在9月18日天安门广场举行的毛主席追悼大会上,
华国锋在致悼词中引用了毛主席的“三要三不要”,实际上就是对“四人帮”的一次严
正警告,“四人帮”当然不愿宣传针对他们的话。
在... 阅读全帖
d*******i
发帖数: 1423
34
宋鲁郑:中国特色民主从反思中华民国开始
1978年,中国开创前无古人的改革开放发展模式,并在三十年间取得巨大成功。由于中
国的模式如此之独特,西方也不由叹之为“打破了一切经济学教科书的原理”。在无可
辩驳的成功面前,国际上以相对模糊的“北京共识”来命名之。而在国内,既有“中国
特色的社会主义”之称,也有借用在西方成功的“民主”一词,以“中国特色的民主或
社会主义民主”来称之。不管这种借用是否妥当,但至少反映了中国希望自我模式成功
的期盼。然而,谈到民主,却不能回避中国第一次的民主试验“中华民国”。直到目前
,由于种种原因,中华民国远远占据着与其实际历史贡献不想称的过于美化的历史地位
,没有得到必要的反思和清算。
中华民族从本质上讲是务实和讲求实际的,因此对待历史也一向如此。比如衡量一个政
权是否合法并不是看其来源,而是看其治理的有效性。如世代敬仰的唐太宗李世民和世
代唾弃的王莽。同理,衡量一个朝(时)代,也是同样的标准:不在意它是以什么形式
出现,是否是汉族建立,而是看其对整个中华民族的贡献,以及是否推动和影响了历史
发展。秦朝虽然短命和残暴,但却第一次建立了统一的中国,统一的语言,统... 阅读全帖
q******e
发帖数: 960
35
戴安澜(1904~1942年),又名戴炳阳,原名衍功,自号海鸥。汉族,安徽无为练溪乡
旗杆戴村人。著名民族英雄,抗日名将。黄埔系骨干将领。
1925年,戴安澜考入黄埔军校第三期步兵科学习,翌年参加了北伐战争。1932年冬
,任第25师145团团长,率部移防抗日前线北平。1933年3月,在长城古北口抗击日军。
七七事变爆发后,戴安澜已升任第73旅旅长,先后参加了保定、漕河、台儿庄、中条山
诸役。
1938年,在台儿庄对日作战中,因战功晋升为第89师副师长,参加武汉会战。
1939年1月,升任中国第一支机械化部队——第5军200师师长。12月奉命参加桂南
昆仑关战役,苦战一月,毙敌6千,击毙日军前线指挥官第 5 师团第12旅团旅团长中村
正雄少将,写下了抗战史上辉煌的一页,各报记者在国内外报刊上报道大战经过,盛赞
戴安澜师长颇具北宋大将军狄青的风度。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应美国和英国的一再请求, 1942年初,中国组建了中国远征
军开赴缅甸。戴安澜奉命率200师作为中国远征军的先头部队赴缅参战,“扬威国外,
藉伸正义”。
1942年3月8日,作为远征军先遣... 阅读全帖
L******f
发帖数: 5368
36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孙中山卖国实录 (ZZ)
一、在华南境内给法国以大面积的租界
1900年6月初,“孙博士会晤了法国公使朱尔斯·哈尔蒙德……希望得到法国军火装备
和法国军事参谋的帮助,按照哈尔蒙德先生的报告,作为交换条件,孙中山提出在华南
境内给法国人大面积的租界”。
1902年12月底或者1903年1月,孙中山抵河内,与法国总督的私人秘书会谈,孙博士答
应,“在华南建立起联邦共和国以后,它将转向法国要求帮助,为了取得法国的支持,
并将给以大面积的租界。”
二、割让满洲矿藏租借地给美国支持者
1910年3月,孙文与美国人荷默·利和布思会谈,这三个人建立了一个“辛迪加”……
孙博士任命布思为辛迪加和同盟会两者的“驻国外的唯一财务代表”,并且授他以处理
贷款、收款和购买所有陆海军装备的代理人的全权。辛迪加保留其权利,以负责掌握铁
路建设的借款,割让满洲矿藏租借地给美国支持者,在临时政府建立以后,将借款转用
于中国的经济建设。“美国人同意在十七个月之内筹足三百五十万元,分为四期摊付给
孙博士。”
三、答应给英国和美国享有超过所有其他国家的优惠待遇
武昌起义后,孙文到了伦敦,寻求英国政府的帮助。“孙博士答应在英国政府的建议下
活动……他...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15629
3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fuxeto (富士德),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毛时代控制人的八种阴损招数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Jan 20 23:16:21 2012, 美东)
一、信息闭塞
国际交流压到最低限度。国际新闻一律由新华社发通稿,有倾向性新闻选择新闻解释(
按国内政治需要来任意取舍国际新闻)。再由各报一律转发,统一口径,舆论一律,形
成“三人成虎”效应。
对国外形势报忧不报喜。对国内形势报喜不报忧。
媒体一律公费办,发行基本公费订,连读报也是单位安排(每晚二小时政治学习包括读
报)。
一般读者无从比对选择,不怕你不信。所以老百姓以为“世界上还有四分之三受苦人等
待我们去解放”。欧美百姓生活比我们苦的多。于是产生了幸福感,知足心。
但上层可通过各种文件简报内参资料了解真情。
作用:统治上形成了信息不对称的优势--上知下,下不知上;内知外,外不知内。
二、行政控制
社会的行政化控制,达到有史以来最严密程度。
古代社会,政权不下乡,只到县一级,文革中,行政权力通过“单位”,一直落实到每
个角落每个人头上。
工... 阅读全帖
p********1
发帖数: 2785
38
论大陆媒体人利益角逐的常规路径 - [网络文摘]
2008-03-24
版权声明:转载时请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本声明
http://linmingkeziju.blogbus.com/logs/17595162.html
论大陆媒体人利益角逐的常规路径——以广州三大报业集团为主要考察对象
尹连根(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新闻研究所副所长)
王海燕(《南都周刊》首席编辑)
本文以内部人在场的言说方式,揭示了中国媒体业作为利益集团的属性,以及媒体
人追逐利益的特殊方式。内部人写作之所以重要,原因在于媒体人圈子总体来说相对封
闭且有一套行内潜规则,外部人对此不可能有深切的了解。笔者曾多次接受过传播学者
的访谈,学者们固然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但因不能深入媒体内部,其分析难免失之于皮
毛、笼统乃至肤浅。即使是著名的媒体社会学者如Gaye Tuchman(1978)和Herbert Gans
(2005)所做的田野调查,也未能摆脱外部人的局限。在这方面,作为内部人,笔者很
好地克服了社会学调查中常常为之头疼的如何“入场”以及如何“保存现场”的问题(
曹锦清, 2001),不但拥有第一手的... 阅读全帖
y*******y
发帖数: 357
39
http://www.creaders.net 2012-03-11 13:09:23 人民网
导读:历经百年而不衰,英豪俊杰辈出不穷,政界、军界、学界、商界全盘打通,家族
成员横跨国民党、共产党、台湾、美国、中国大陆,这样的家族惟有绍兴俞家。
绍兴历史悠久,名人辈出,景色秀丽,物产丰富,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相传4000
多年前的夏朝,大禹为治水曾两次躬临绍兴,治平了水土,故至今尚存禹陵胜迹。春秋
战国时,越王勾践建都绍兴,卧薪尝胆时,“越池”一度成为我国东部政治文化中心。
汉代置都稽州,隋朝改称吴州,唐朝又改称越州,南宋时改为绍兴府,沿袭至今。绍兴
人杰地灵,历史上涌现出许多着名的政治家、革命家、文学家,如秋瑾、鲁迅、蔡元培
等等。毛泽东曾有感地赞叹:鉴湖越台名士乡,忧忡为国痛断肠。。
二十世纪中国最显赫的家族是哪一家?蒋家?宋家?毛家?邓家?江家?都不是。二十
世纪中国最显赫的家族是绍兴俞家。历经百年而不衰,英豪俊杰辈出不穷,政界、军界
、学界、商界全盘打通,家族成员横跨国民党、共产党、台湾、美国、中国大陆,这样
的家族惟有绍兴俞家。
俞家是浙江绍兴的名门望族。这个家族说起... 阅读全帖
a*******d
发帖数: 7538
4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本版的评论是不是都太短了点?
看别人论坛的评论
中共成了美英二国的“玩偶”
至昨天中共给薄、王分别定性。对其错误定性来源和根据完全是按美、英步法进行。
一对薄的指控,脱离了温在中国“二会”上的指控,根本没有提文革复辟,这一具有政
治含义极强的指控。相反,是按英国媒体曝光的所谓“薄妻”与秘书联合杀人的嫌疑指
控。
二对王的指控为叛国行为。其根据当然是王进入美领馆24小时。
薄王事件 的早期,英国金融时报、美国之音、德国之声等各报,一开始全是大篇幅报道
中国温家宝的警告没错:走薄熙来式的政治道路,会把中国引上错误方向,与更加开放
的法治社会背道而驰,倒退到更加反复无常、更加危险的民粹主义政治道路上。这些西
方媒体集中评论中国清除薄是清除左的影响等等。
奇怪的是,薄、王事件的后期地,3月中开始,以英国媒体为首的西媒却对海武德之死,
又进行大幅度暴光,英国外交部对中国政府提出(并非海武德家人提出的异议)复查要
求。这不仅违反一般常识性办事思维,而且事件出奇地离奇。英国媒体依然是打头阵,
英国政府才跟进?并且这海武德还是死于半年前,那时,英国的媒体和政府在做什么?
其次,王立军闯馆事件,是被压了近二个月时间迟迟无法定性的情况... 阅读全帖
e**i
发帖数: 1983
41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2/04/10/1717742.html
linjinfeng1 发表评论于 2012-04-10 16:08:12
中共成了美英二国的“玩偶”
至昨天中共给薄、王分别定性。对其错误定性来源和根据完全是按美、英步法进行。
一对薄的指控,脱离了温在中国“二会”上的指控,根本没有提文革复辟,这一具有政
治含义极强的指控。相反,是按英国媒体曝光的所谓“薄妻”与秘书联合杀人的嫌疑指
控。
二对王的指控为叛国行为。其根据当然是王进入美领馆24小时。
薄王事件 的早期,英国金融时报、美国之音、德国之声等各报,一开始全是大篇幅报
道中国温家宝的警告没错:走薄熙来式的政治道路,会把中国引上错误方向,与更加开
放的法治社会背道而驰,倒退到更加反复无常、更加危险的民粹主义政治道路上。这些
西方媒体集中评论中国清除薄是清除左的影响等等。
奇怪的是,薄、王事件的后期地,3月中开始,以英国媒体为首的西媒却对海武德之死
,又进行大幅度暴光,英国外交部对中国政府提出(并非海武德家人提出的异议)复查
要求。这不仅违反一般常识性办事思维,而且事件出奇地... 阅读全帖
z******o
发帖数: 302
z******o
发帖数: 302
43
我猜我猜我猜猜猜:到底什么意思?
b****j
发帖数: 228
44
3D 报纸?效果不错
n******g
发帖数: 17225
45
彩票开奖的感觉。。。
h***e
发帖数: 70
46
不错啊,可以做成透明的
L*****G
发帖数: 12375
47
意思就是,那个消息不一样,像街头小报的天下奇闻。
W*******n
发帖数: 4140
48
嗯,就是那么个叫人信任“自己中了头奖”的那种意淫法,来叫人信任这样的事是真的
c*******9
发帖数: 9032
49
http://zh.wikipedia.org/zh-cn/沈崇案
沈崇案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编辑]此前不久的类似事件
在沈崇事件发生之前,美国在华驻军引发的类似社会问题也不是没有发生过,如著名的
“臧大咬子事件”。1946年9月22日晚上在上海,黄包车夫臧大咬子(“大咬子”在苏
北话是小名,“大儿子”的意思。因为文盲,人们不知道他的官方名字,也许他没有官
方名字)扭住了一西班牙水手,因为他乘车不付钱。水手的新认识的美国海军士兵上来
把一个臧大咬子给打死了。美军军事法庭宣海军士兵无罪,双方语言不通,所以造成误
会。在反美浪潮的压力下西班牙水手被国民政府警察局拘留,但他仅乘车不付钱没有打
人,无法判罪。
[编辑]中共北平市工作委员会的动态
1946年7月1日,中共北平市工作委员会通告:〈关于反美工作的指示〉(节录):“根
据目前国内国外的实际情况,美帝国主义已经揭下了它的假面具,开始直接向中国人民
挑战,......为了反对美帝国主义一切阴谋,为了中国人民和全世界无产阶级的利益,
我们必须立刻针对这一情况,决定我们斗争的方向,积极打击美国,孤立国民党”[2][
3]
1946年... 阅读全帖
d******a
发帖数: 32122
50
☆─────────────────────────────────────☆
quchudalu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于 (Sat Jul 7 19:58:13 2012, 美东) 提到:
从一个文盲村姑,到抗战时期大名鼎鼎的被蒋介石封为抗日“游击队之母”的赵老太太
,到最后自封为重庆“总统府留守”,作为“匪首”被解放军枪决,赵老太太在历史风
云变幻的大背景下,经历了一种怎样的悲喜人生?
来源: 网易历史 跟贴 14610 条 手机看新闻
1938年邓颖超同何香凝(前排左二)组织的中国妇女慰劳将士后援会香港分会代表合影
。前排坐者右一为邓颖超,居中老夫人为赵洪文国
摘自:《摸史集:中国现代人物新探》
作者:袁小伦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从“游击队之母”到“匪首”:一个村妇的悲喜人生
(原标题:村妇·“游击队之母”·匪首——读有关赵洪文国的零星史料)
翻阅《邓颖超文集》的读者,尽管都会注意到书中一幅清晰度较高的有19位女性的合影
和“邓颖超1938年8月在香港与何香凝组织的中国妇女为慰劳抗战将士后援会香港分会
代表合影”的简单的文字说明,却不一...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下页 末页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