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 发帖数: 5443 | 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aterWorld 讨论区 】
发信人: P235 (老来多健忘 能饮一杯无), 信区: WaterWorld
标 题: 复旦历史教授:浙江下乡时3000女知青被奸污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Apr 14 11:33:33 2015, 美东)
发信人: P235 (老来多健忘 能饮一杯无), 信区: History
标 题: 复旦历史教授:浙江下乡时3000女知青被奸污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Apr 14 11:30:30 2015, 美东)
浙江下乡时3000女知青被奸污
2014-12-21 澎湃新闻网1642评
摘要浙江省1979年底的统计说,到上山下乡运动结束时全省共发生破坏上山下乡案件
2942起,其中属于一类案件(即迫害女知青案件)2557起,其中强奸、轮奸531起,奸
污1906起,猥亵、侮辱99起,诱逼婚31起,占案件总数86.9%,受迫害人数3248人。
《中国新方志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史料辑录》
50余名知青志愿者,历时4年,从数以千计的地方志中辑录出的600万字史料集——《中
国新方志知识青年上山下... 阅读全帖 |
|
m*t 发帖数: 2464 | 2 本文摘自:《秦始皇的秘密》 作者:李开元 中华书局
1 丞相的反叛
秦王政二十一年,秦始皇的表叔,权高位重,出任丞相达十一年之久的昌平君熊启,突
然被迁徙到秦楚两国边界的郢陈。他为什么被迁徙到郢陈,他与秦王嬴政之间,究竟发
生了什么事情?由于史书失载,又成为一桩历史之谜。
昌平君被迁徙到郢陈的事情,见于《史记·秦始皇本纪》,一共只有六个字:"昌平君
徙于郢。"简略而不详的纪事,文字上并没有特别难解的地方。徙,迁徙。郢,地名。
这里的郢,指的是郢陈,故址在今天的河南省淮阳市。这条记载说,秦王政二十一年,
昌平君被迁徙到了郢陈。
郢陈这个地方,从前是陈国的国都,楚国灭掉了陈国以后,曾经将首都迁到这里,于是
被称为郢陈。昌平君被迁徙到这里以前,郢陈已经被秦军占领,改称为陈县,属于秦国
的领土,地处秦国和楚国的交界地区。那么,昌平君为什么会被迁徙到这样一个地方来
呢?
昌平君被迁徙以前,是秦国的丞相;他的迁徙路线,是从咸阳到郢陈。咸阳是秦国的首
都,郢陈是秦国的边地,由首都到边地,从中央到地方,对于政治人物来说,如果不是
为了特殊的事情一时性前往,常常意味着贬斥和失意。大家再看看史料中的... 阅读全帖 |
|
w********2 发帖数: 632 | 3 清末民初汉冶萍公司与八幡制铁所比较研究
李海涛
——以企业成败命运的考察为核心
内容提要:汉冶萍公司和八幡制铁所为中日两国历史上的重要钢铁企业。清末民初,两
家企业呈现出一成一败的迥异命运。就先天发展条件而言,两家企业各具优势,也各有
不足,并不必然决定此后的命运。抛开微观层面的企业经营管理因素不论,汉冶萍公司
和八幡制铁所命运各异,应从更宏阔的国家层面考察。由于近代中国积贫积弱,政府无
法持续有效提供钢铁企业发展所必须的各项扶植政策,使汉冶萍不得不直面激烈的市场
竞争。然清末民初中国国内钢铁市场的有效需求十分有限,汉冶萍不得不转而依靠日本
市场,最终沦为日本钢铁产业的附庸。相比之下,日本政府自始至终大力扶植八幡制铁
所,推动企业规模不断扩张,加之日本工业化迅猛发展,为八幡制铁所的发展提供了充
足的市场空间。这为八幡制铁所的经营成功奠定坚实基础。国家扶植力度大小和市场环
境优劣是导致两家企业一成一败命运的核心因素。
关键词:汉冶萍公司 八幡制铁所 钢铁工业 政府政策 市场环境
汉冶萍公司和八幡制铁所同为中日两国历史上的著名钢铁企业,前者被视为“中国钢铁
工业的摇篮”,[1]后者... 阅读全帖 |
|
P**5 发帖数: 7467 | 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P235 (老来多健忘 能饮一杯无), 信区: History
标 题: 复旦历史教授:浙江下乡时3000女知青被奸污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Apr 14 11:30:30 2015, 美东)
浙江下乡时3000女知青被奸污
2014-12-21 澎湃新闻网1642评
摘要浙江省1979年底的统计说,到上山下乡运动结束时全省共发生破坏上山下乡案件
2942起,其中属于一类案件(即迫害女知青案件)2557起,其中强奸、轮奸531起,奸
污1906起,猥亵、侮辱99起,诱逼婚31起,占案件总数86.9%,受迫害人数3248人。
《中国新方志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史料辑录》
50余名知青志愿者,历时4年,从数以千计的地方志中辑录出的600万字史料集——《中
国新方志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史料辑录》(六卷本)终于要出版了。
从2011年冬天开始,这些退休知青就从四面八方赶往上海浦东,登高爬下地搜罗上海通
志馆中的史料,后来又陆续到上海图书馆、国家图书馆辑录补充。
两位主编——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金光耀、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 阅读全帖 |
|
t****u 发帖数: 8614 | 5 ①此项协议因袁世凯垮台而未能实行。
随着列强之间竞争日益剧烈,为了协调侵略步伐,美、日于1917年订立了《蓝辛—
石井协定》,美国承认日本在中国的特殊利益,日本也不否认美国对中国的权利。帝国
主义为了侵略的利益,是从来不惜牺牲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利益的。
欧战期间,英国设在中国各通商口岸的大银行如汇丰银行,仍然影响着中国金融事
业的发展。怡和洋行等各大商行还在发展,开滦煤矿、英美烟草公司等大矿厂依然获得
巨大利润。虽然英国对中国贸易有所下降,但并没有被挤掉。正如《时报》所指出的:
“兹查英国近六七年中在华贸易实际,特与日本人所经营者相比,当知英人之生意确能
保守,并未被人所挤也。”②由此可见,英国仍保有其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它依然是袁
世凯政府的靠山。
总之,辛亥革命后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由于革命的影响和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有
利于实业发展的政策法令,消除了清政府束缚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些障碍,使得“振
兴实业,挽回利权”的口号深入人心,激发了人们的爱国热情,积极投资兴办实业,促
进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欧战爆发后,欧洲帝国主义由于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
国... 阅读全帖 |
|
f****i 发帖数: 9419 | 6 我首先要说,这个内容本身就有很多讨论都是更多的存疑史料是偏蒋的,我转这个就是
为了告诉某些无知的人,即便是屁股决定脑袋也最好长个脑袋思考一下。我对该文说的
各方责任判定还是基本赞同,虽然有偏差但是误差不大。另外看看人家都怎么引用史料
的,别张嘴就胡扑哧。
作者:杨天石
多年来,人们一直认为,1931年9月18日夜,日军进攻沈阳北大营,发动事变,蒋介石
下令“不抵抗”,众口一词,几成铁案。前些年,张学良在接受唐德刚的口述历史访问
时,特别声明,“不抵抗”是他本人下的命令,和蒋介石无关。这样,学术界关于这一
问题的研究就向前推进了一步。但是,还有若干问题并未解决。这些问题是:
蒋介石是什么时候得知日军进攻沈阳北大营的?他的反应是什么?
南京国民政府处理事变的对策是什么?
张学良为何下令“不抵抗”?真的和蒋介石没有关系吗?
这些问题不解决,就不能认为问题已经彻底弄清楚了。
【一】蒋介石迟至9月19日晚才从上海方面得知“事变”消息
1931年9月18日这一天,蒋介石上午早起后,即与宋美龄同谒中山陵。其后,参加国府
会议,讨论工厂检查法等问题。晚9时半,登永绥舰,往南昌督师“剿共”。当日日记
云... 阅读全帖 |
|
c*****1 发帖数: 3240 | 7 ☆─────────────────────────────────────☆
ssgo2008 (上山打虎,下山拔毛) 于 (Sun Nov 18 18:04:08 2012, 美东) 提到:
前一段时间看到有人写到苏定方一千破八万吐蕃军,当时就很疑惑,西域人一向以彪悍
出名,区区一千人如何打败八万人呢?而且唐朝方面完全无记录,可能吗?
这两天有个机会网上找了找,除了几年前网上有篇文章提到吐蕃这些文献外,根本无人
提及。这样的惊天发现难道竟然只有一、二人知晓?于是翻了翻历史资料,发现自从文
成公主于640年和亲到吐蕃后,直到670年的大非川之战,二、三十多年基本无战事。
而苏定方生于592年,死于667年,终年76岁。纵使大唐与吐蕃在660-670年有几个不为
人知的大仗,苏定方已经是七十岁了,能一千破八万吗?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得
不探寻一下苏定方的一些英雄事迹。
苏定方本是隋朝末期诸侯窦建德的干将, 李家父子打败窦建德之后,他回家隐居。直
到唐太宗登基,苏定方才得启用。公元627年突厥首领颉利跟他弟弟内斗(颉利娶了隋
朝公主,自视为隋朝继承人),苏定方随着名将李靖出... 阅读全帖 |
|
m***n 发帖数: 12188 | 8 有不少中国教授的文章认为倭寇里面以中国人为主,持此论的文章在网上也流传极广,
作者认为这里种说法不确切,还是有大量水分可挤的。
首先从时间和分布范围看就不可能。
东京大学教授田中健夫认为1370年到1390年初倭寇袭击的大幅增加是因为新加入的高丽
贱民群体。[1]
田中还提出还有纯由朝鲜人组成的倭寇集团。[2] 人数不少的朝鲜人倭寇极有可能被误
认为中国人倭寇!
嘉靖时期倭寇里面中国人较多的依据主要是一些史料和一些倭寇用中国人名字。
如《嘉靖实录》称:“盖江南海警,倭居十三,而中国叛逆居十七也。”
《明史·日本志》中也记载:“大抵真倭十之三,从倭者十之七。”
但也有史料如嘉靖年间采九德著《倭变事略》里描述倭寇确为日本人。
“嘉靖三十二年癸丑,夏四月二日,一海船长八九丈馀,泊盐邑演武埸北新塘觜,约贼六十
馀,皆髡头鸟音,有枪刀弓矢而无火器。时备倭把总指挥王应麟率本卫骁兵数百而出,贼
见我兵不敢动。王遣睦路指挥王彦忠率兵百馀,至船询所以来,而译言莫通。”
又如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倭寇侵扰上海地区,市民自发组织敢死队数百人守城。当
时正好涨潮水,倭寇不知深浅,挽着手在濠水中行动,准备... 阅读全帖 |
|
w****2 发帖数: 12072 | 9 http://www.ccthere.com/article/3483120
还是邓小平史观,还是缺乏常识,还是不愿意面对现实 [ kleinenicht ] 于:2011-07-
02 15:51:10 复:3482017
还是邓小平史观,还是缺乏常识,还是不愿意面对现实
史文恭的帖子点了我的名,来而不往非礼也,那么我就接着讨论史文恭的想象派历史学。
通篇看下来,史文恭依然是邓小平史观,依然缺乏常识,依然不愿意面对现实
====
史文恭总喜欢摆出我一幅水平搞出你们一大截子,都懒得跟你们辩论的样子,所以总是
喜欢来一句“只能是苦笑了”,而且这个苦笑我印象中史文恭用过好多次了。
不过,你史文恭要是真想知道 真正的水平搞出你们一大截子,都懒得跟你辩论的样子
,你看看 雪里蕻 你就知道了,而不用再三的告诉大家伙你在“苦笑了”,大家伙有兴
趣看你苦笑吗?呵呵。
你看完雪里蕻的帖子有跟他辩论的想法吗?啊,老老实实的跟大家伙说一下,是不是觉
得只有看的份,发言都不知道从何说起了?呵呵。
而我看完你的帖子我总是有圈起袖子的冲动,砍瓜切菜的买卖,不爽白不爽!
我这么说绝对是好意,老看着你一而再再而三的... 阅读全帖 |
|
w****2 发帖数: 12072 | 10 来自主题: _Mao_and_Deng版 - 邓小平史观 邓小平史观
kleinenicht
还是邓小平史观,还是缺乏常识,还是不愿意面对现实
史文恭的帖子点了我的名,来而不往非礼也,那么我就接着讨论史文恭的想象派历史学。
通篇看下来,史文恭依然是邓小平史观,依然缺乏常识,依然不愿意面对现实
====
史文恭总喜欢摆出我一幅水平搞出你们一大截子,都懒得跟你们辩论的样子,所以总是
喜欢来一句“只能是苦笑了”,而且这个苦笑我印象中史文恭用过好多次了。
不过,你史文恭要是真想知道 真正的水平搞出你们一大截子,都懒得跟你辩论的样子
,你看看 雪里蕻 你就知道了,而不用再三的告诉大家伙你在“苦笑了”,大家伙有兴
趣看你苦笑吗?呵呵。
你看完雪里蕻的帖子有跟他辩论的想法吗?啊,老老实实的跟大家伙说一下,是不是觉
得只有看的份,发言都不知道从何说起了?呵呵。
而我看完你的帖子我总是有圈起袖子的冲动,砍瓜切菜的买卖,不爽白不爽!
我这么说绝对是好意,老看着你一而再再而三的装模作样,我有点腻味,大家想必也有
同感。
====
史文恭头一部分就点上我的帖子了,关键句如下:
“周公当然会“全力支持和积极参加文革”的,-----但尘埃落定之后呢?”
颇有点娜娜出走之... 阅读全帖 |
|
m******r 发帖数: 4351 | 11 孙次舟的东西逻辑上的问题处处都是. 没时间一个一个扁, 先转一个
这个是发在正经刊物上的
http://pub.bashuquanshu.com/bashuluntan/13018373285378.html
张献忠帝蜀史的畸形研究
冯广宏 《文史杂志》2011年第2期 2011-04-03
一、偏爱辩解终究无益
现代研究家出自对农民起义首领的热爱,极力否定张献忠“屠蜀”一事。其论证方
式虽有多端,而目标和趋向则基本一致:
一是痛斥“张献忠杀尽蜀人”的谰言,以归还其清白。其实“杀尽蜀人”这句话仅
属文学性语言,既无定量价值,亦非史学定性;即使不做考证,只凭常识也能知道,谁
能把四川人杀个一干二净,不留半口?所以反复辩证根本没有必要。
二是力辨张献忠杀人数量不大,以洗刷其罪责。这可能是个可笑的命题:如果在战
争环境下杀戮和平居民,杀一千人和一万人有无区别?杀一万人和十万人有无区别?人
为万物之灵,能够随便去杀?
三是引经据典论述所杀者皆为该杀者,以突出其正义。这种论述就过于带理想主义
色彩了,或可评为迂腐之论。在对敌斗争的真刀真枪条件下,要说不枉杀一个好人,那
是不可能的;但... 阅读全帖 |
|
M******a 发帖数: 6723 | 12 http://lz.book.sohu.com/chapter-147013.html
王春瑜
姚雪垠同志是大家所熟悉的老作家。尽管我和其他同志一样,感觉他的长篇历史小
说《李自成》,也有把古人现代化——诸如李自成太成熟、高夫人太高、红娘子太红、
老神仙太神之类的倾向,但是,每当想到这是建国后我国第一部描写明末农民战争的历
史小说,我便感到雪垠同志的努力是可贵的。不过,最近读了他在《文汇月刊》发表的
长文《评〈甲申三百年祭〉》,则感到文中大部分论点难以苟同。
雪垠同志把郭老的《甲申三百年祭》说得一钱不值,斥为“代表一种不严肃的学风
”、“黯然无光的著作”、“反科学的历史著作”,断言必须“推倒”;而且只有这样
做,才“是对祖国历史负责,对全国读书界负责,对千百万中学生负责”。《甲申三百
年祭》果真被雪垠同志“推倒”了吗?我看根本没有。
雪垠同志花了那么多的笔墨,在《甲申三百年祭》中抓问题,大力抨击,但归结起
来,实际上只有两大类: 一是史学界迄无定论,至今还在争论中的问题,雪垠同志执
其一说,便将郭老的论点一笔勾销,并大加挞伐;二是郭老囿于抗战期间的治史条件(
史学界对明末农民战争史的研...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13 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述评
毫无疑问,金文研究在郭沫若先生(1892—1978)的旅日中国古代史研究活动中占有极
其重要的地位。如何历史和公正地评价郭老在20世纪中国历史学领域的地位和突出贡献
,这肯定不是本文所能完成的大任。特别是在清末民初之际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罗振
玉老先生的《贞松堂集古遗文》、《贞松堂集古遗文补遗》、《贞松堂集古遗文续编》
、《殷文存》、《殷文存续》等名著接连出版,直至最后出现的《三代吉金文存》一书
成了中国古代金文研究图录类著作千古难得的经典文集,而他的学生、儿女亲家和友人
-----传统历史学的最后一位大师级学者王国维先生,却以横空出世的气魄,贡献给学
术界《观堂古金文考释》、《观堂集林》、《宋朝金文著录表》和《国朝金文著录表》
等惊世名作之后,两座丰碑竖立在那里,金文研究几乎成了当时学术界难于上青天的蜀
道、还有几个人愿意问津于此呢?!正是在这一冷酷的环境下,加之旅居日本的寂寞和
无奈,郭老开始了利用甲骨文、金文史料对中国古代社会和历史展开全新研究的治学里
程。
《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一书,就是中国现代著名史学家、古文字学家郭沫若先生
研究两... 阅读全帖 |
|
M******8 发帖数: 10589 | 1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Math1978 (数学), 信区: History
标 题: 凤凰网历史频道:对话沈志华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Mar 23 17:33:01 2013, 美东)
http://my.cnd.org/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articleid=35486
嘉宾简介:沈志华,男,1950年出生,著名历史学家,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终身教授,
国际冷战史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历史系兼职教授,香港大学名誉研究员。2000年,被中
国人民大学聘为兼职教授,为研究生讲课;2001年,被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
所聘为兼职研究员、香港中文大学当代中国文化研究所聘为名誉研究员。
历史的伟大在于追求真实
凤凰历史:在您看来,研究冷战史,尤其是苏联史,对于中国人有什么意义?更进一步
说,了解苏联的兴衰成败,对于普通中国人的价值在哪里?
沈志华:我最早是研究苏联史,在社科院读硕士的时候,后来没毕业就被抓了,以后就
没办法搞了,就一直做生意,但是一直还是很感兴趣的。我为什么转到苏联史?其实我
... 阅读全帖 |
|
c********g 发帖数: 15629 | 15 http://yxjedu.bokerb.com/499859.html
孙经先的“重大谣言”与“营养性死亡”
[推荐]
博主:应学俊 发表时间:2013-09-09 14:24:36
——孙经先“研究成果”的“亮点”与质疑
(原创:应学俊)
【核心提示】孙经先教授敢于质疑的精神可嘉,但“结论先行”和“选择性取证法”以
及笃信“孤证”的所谓“研究”实在太可笑了;如这样指导博士生论文真的要误人子弟
吧?孙经先是在公布个人“研究成果”还是在“举报重大谣言”呢?其“研究成果”和
举报“谣言”能获得立功授奖吗?
先看看孙经先教授“研究成果”的三大“亮点”。
2013年9月6日,《环球时报》转载《中国社会科学报》一篇文章,标题赫然——《三年
困难时期“饿死三千万”是重大谣言》,作者系江苏师大孙经先教授。文章开篇直言:
“最近30年来,国内外广泛流传着我国三年困难时期‘饿死三千万’的重大谣言。”而
孙教授的“研究结果”是只“饿死250多万”——结论如此悬殊,缩水9成以上,这大约
是第一大“亮点”?
好家伙,在当下打击“谣言”正嚯嚯“亮剑”之时,此文标题不能不说赫然,不能不说
“石破天...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16 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述评
毫无疑问,金文研究在郭沫若先生(1892—1978)的旅日中国古代史研究活动中占有极
其重要的地位。如何历史和公正地评价郭老在20世纪中国历史学领域的地位和突出贡献
,这肯定不是本文所能完成的大任。特别是在清末民初之际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罗振
玉老先生的《贞松堂集古遗文》、《贞松堂集古遗文补遗》、《贞松堂集古遗文续编》
、《殷文存》、《殷文存续》等名著接连出版,直至最后出现的《三代吉金文存》一书
成了中国古代金文研究图录类著作千古难得的经典文集,而他的学生、儿女亲家和友人
-----传统历史学的最后一位大师级学者王国维先生,却以横空出世的气魄,贡献给学
术界《观堂古金文考释》、《观堂集林》、《宋朝金文著录表》和《国朝金文著录表》
等惊世名作之后,两座丰碑竖立在那里,金文研究几乎成了当时学术界难于上青天的蜀
道、还有几个人愿意问津于此呢?!正是在这一冷酷的环境下,加之旅居日本的寂寞和
无奈,郭老开始了利用甲骨文、金文史料对中国古代社会和历史展开全新研究的治学里
程。
《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一书,就是中国现代著名史学家、古文字学家郭沫若先生
研究两... 阅读全帖 |
|
j********b 发帖数: 565 | 17 袁伟时
在清末最后十年的新政中,袁世凯是五大改革(教育改革,司法改革,政治体制改
革,军事改革和经济改革)最杰出的推动者和支柱之一。就实绩而言,他所领导的直隶
在各省区中无出其右。辛亥革命打破了固有的平衡:财政体系崩溃了,出现巨大赤字。
政治体系崩溃,与内地各省以反满为目的的“独立”不同,蒙古、西藏等分离势力在外
国支持下,先后宣布“独立”。南北内战激烈,汉口、汉阳先后被袁世凯军队夺回。谁
来收拾乱局?革命派和立宪派都没有这样的能力。[1]
国内外和朝野各方把目光投向袁世凯。以政治、军事、经济和外交经验及社会威望
而言,袁世凯确实是当时的不二人选。包括革命党人在内不少人期望他成为中国的“华
盛顿”。他不负众望,稳定了局势;出任第二届临时大总统,可说是众望所归。但是,
只有一年多光景,他成了“二次革命”的讨伐对象。第一届正式大总统任期未满,他走
上帝制自为的罪恶道路,最终赔上了自己的生命。
从中国现代政治史的角度看,谴责某个历史人物罪责,尽管需要,但不能为后人留
下更多智慧。我们需要追寻一个更深层次问题的答案:为什么辛亥革命后的中国不能顺
利踏上宪政的轨道?
革命幼稚病的恶果
对孙文说来... 阅读全帖 |
|
gx 发帖数: 52 | 18 三
黄惇关于《书法史料解读中的微观与宏观》的讲座,我认为在性质上属于“关
系研究”,涉及了分析与综合、材料与观点、个别与普遍等等的关系。他的研究起点是
这样的:有感于书法史研究中“对微观材料不知如何提升”,故而作此研究。他认为在
学术研究中应该鼓励个案分析,但是提倡“接近规律问题”,“任何细微的研究都是要
回归到宏观上来”。即是说,从事个别研究的目的在于提升到普遍一般,揭示规律。这
项研究可以分为“什么是书法史料”、“如何解读书法史料” 和“结语”三个部分进
行综述,中间部分是研究的主体内容,具体包括:A、“在解读书法史料中发现微观问
题,不放过每一个细节”;B、在宏观把握中寻找微观的支撑点“;C、“史料的解读要
放到宏观的层面去深入”;D、“慎用二手史料,注意鉴别真伪”;共4个部分。
在“什么是书法史料”的介绍中,黄惇举出5个大类的资料:1、文献史料(包
括书法文献、书画著录、史传、文人别集、笔记、谱牒、宗教典籍、地方史志、古籍的
电子检索书籍、未出版的古籍、未加整理的手稿、金石文字史料等等);2、书法图像
史料(墨迹、碑、帖);3、口述历史的材料;4 |
|
y****e 发帖数: 1785 | 19 刊《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摘要: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一直得到学界的赞扬,然而深入审视,实乃以新
的文字资料参证古籍文献资料,不必看作“二重证据”,其中以商代君主世系推想“夏
后氏世系之确实”,更是严重的逻辑错误。“二重证据法”是针对“古史辨”派提出的
反对理念,在中国现代史学史上起到阻断史学革命、将传统史学过早衔接于新史学的作
用。此后史学界在上古史的研究中,将“二重证据法”的负面作用扩大、滥用,造成不
良的影响,应当及早摒弃。
关键词:王国维 二重证据 古史辨 考古学
王国维是20世纪初期杰出的史学家,早在1917年,他就通过辨识甲骨文字、破解其
中历史信息而撰成《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续考》等重
要论著,取得了确证殷商君王世次的重要学术成就。1925年,他又高调提出所谓“二重
证据法”的命题,成为学术史上被多数人评价极高的史学方法。然而细检众论,随声者
多、考实者寡,对于“二重证据法”这个影响重大的问题,理应置于大的学术背景及史
学史的进程中重新审视。
一、“二重证据法”风靡于世的时代因缘
历史学在其持续发展... 阅读全帖 |
|
b****r 发帖数: 2555 | 20 ☆─────────────────────────────────────☆
newboy1 (newboy) 于 (Sun Sep 25 11:53:03 2011, 美东) 提到:
我先抛砖引玉。
1。历史上很多被删改的,会重现。如果抗日,到底谁下令不抵抗。
2。西方列强,还有苏俄对中国的影响,会得到更多的评价。
3。1949年以后的历史,会得到真正的评价。会有更多的历史传记出现。
4。会有人像写明朝那些事一样,来写这段历史。
5。我们这代人不会看到了。估计至少50年不会看到历史的真正面貌。
6。那些历史人物,很多会被钉到耻辱柱上,很多会重新评价。很多现在的历史书,都
会被抛弃,因为是伪史!
☆─────────────────────────────────────☆
roygreat (roy) 于 (Sun Sep 25 13:05:15 2011, 美东) 提到:
很多带路党会被用生铁铸成跪像
☆─────────────────────────────────────☆
beattie (永恒的猪肉卷) 于 (Sun Sep 25 13:0... 阅读全帖 |
|
w****2 发帖数: 12072 | 2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ao_and_Deng 俱乐部 】
发信人: wlwl12 (戒网), 信区: Mao_and_Deng
标 题: 陈晓平:唐德刚的硬伤太多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Jul 20 01:17:58 2014, 美东)
自1999年岳麓书社推出了超级减肥版的《晚清七十年》以来,该书被无数名人非名人反
复推荐,俨然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必读书”,唐氏也被捧上了神坛。由于“糖粉”阵容
强大,批评的声音几被淹没。虽然唐德刚关于北洋海军“主炮晾衣”一说,已被海军史
研究者陈悦驳得体无完肤,多数人并没有意识到唐氏治学粗疏,是一以贯之。从专业角
度看,《晚清七十年》可以说是浪得虚名之作,硬伤太多,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本文
拟引用可靠史料和学界研究成果,略举数例,暴露唐氏史学功力的不足,读者自可举一
反三,重估该书的实际价值。近几十年晚清史研究成绩斐然,史料整理和考证方面成绩
更加突出,已非唐氏所能想见。
本文所引唐德刚《晚清七十年》原文,用的是远流版五卷本,为免繁琐,仅注出册数和
页码,如第四册第87页,注作“四,87”。
(1)李鸿章 “李鸿章是荣禄的政敌。...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22 第三,民俗资料
杨向奎先生在《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一书中首先主张:
文献不足则取决于考古材料,再不足则取决于民族学方面的研究。过去,研究中国古代
史讲双重证据,即文献与考古相结合。鉴于中国各民族社会发展不平衡,民族学的材料
,更可以补文献考古之不足,所以古史研究中三重证据代替了过去的双重证据。
按照叶舒宪的解释,即:
三重证据指传世和出土文献以外的各种文化参照,包括民间地方的口传叙事和仪式礼俗
,以及少数民族乃至域外民族的材料。希望凭借“礼失而求诸野”和“此失而求诸彼”
的认识方略,改进和拓展传统的训诂考据之学。
可是,民俗材料作为第三重证据,曾几何时遭到了日本学术界的反对。当Marcel
Granet博士的法国社会学派的历史学和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在国际汉学界和中国学术
界流行之时,居然遭到了内藤湖南的弟子、京都帝国大学著名中国哲学史家小岛祐马的
嘲讽和轻视。这就是当时反对的一个证明。今天,日本研究民俗学和人类学的核心基地
是国立民俗学博物馆、日本文化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在日本汉学界进行这一研究的学
者,早年有白鸟清、小川琢治、三原一雄、森安太郎、铁井庆纪、古贺澄、池田末利、
御手洗... 阅读全帖 |
|
c*********d 发帖数: 9770 | 2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chinabbsdad (张果老他爹),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维舟:黄道婆之谜背后是人们如何想象历史安顿现实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Dec 31 11:49:38 2017, 美东)
2017-12-31 维舟 随读随写 微信号 RobertRao007-11
功能介绍
自言自语 自娱自乐
本文原刊于澎湃私家历史2017年3月31日。
人人皆知,现在上海的市花是白玉兰——不过,这是1986年才确定的;更早在1929年上
海特别市政府成立之初评选市花时,市民投票选出的却是看上去不起眼的棉花。这其实
倒是更合乎其历史文化的脉络,因为上海这座城市在近代最初的繁荣,与棉纺织业的兴
起密不可分。无论中外,棉纺织技术的发展往往对一个社会的早期工业化起到极为重要
的推动作用(别忘了,英国工业革命最初也源于此),并由此带动整个经济体系的变革。
基于此,黄道婆,这位曾在元朝年间将棉纺织技术传授给松江府乌泥泾居民、进而为上
海乃至整个江南地区的市镇带来繁荣的女性,其历史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虽然没有证
据表明她... 阅读全帖 |
|
w*********g 发帖数: 30882 | 24 中国右派是如何全军覆没的
来源: ywa1988 于 2012-01-11 01:57:16 [档案] [博客] 旧帖] [转至博客] [给我悄
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466次 字体:调大/调小/重置 | 加入书签 | 打印 | 所有跟帖
| 加跟贴 | 查看当前最热讨论主题 本贴内容已被 [ywa1988] 在 2012-01-11 02:53:
46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原文链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ff84920102dswz.html
今天的右派似乎没有吸取前辈的教训,在人民群众的眼里是不可靠的,忠诚度是值得怀
疑的,是汉奸和带路党。与其前辈不同,他们大多是文学家和艺术家。除了得罪贵人之
外一无长技,因此是可有可无的。
王绍光/历史的逻辑与知识分子命运的变迁
——王绍光博士专访
《南风窗》记者 阳敏是讲我们的企业是老板的,他做任何决策都是理所应当的,
有些经济学家就来证明为什么应该是这个样子,这完全是为了剥削辩护。所以,我觉得
有些读过几天书的知识分子太把自己当回事。虽然我自己受了几年教育,但是我十分瞧
... 阅读全帖 |
|
w*********g 发帖数: 30882 | 25 中国右派是如何全军覆没的
来源: ywa1988 于 2012-01-11 01:57:16 [档案] [博客] 旧帖] [转至博客] [给我悄
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466次 字体:调大/调小/重置 | 加入书签 | 打印 | 所有跟帖
| 加跟贴 | 查看当前最热讨论主题 本贴内容已被 [ywa1988] 在 2012-01-11 02:53:
46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原文链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ff84920102dswz.html
今天的右派似乎没有吸取前辈的教训,在人民群众的眼里是不可靠的,忠诚度是值得怀
疑的,是汉奸和带路党。与其前辈不同,他们大多是文学家和艺术家。除了得罪贵人之
外一无长技,因此是可有可无的。
王绍光/历史的逻辑与知识分子命运的变迁
——王绍光博士专访
《南风窗》记者 阳敏是讲我们的企业是老板的,他做任何决策都是理所应当的,
有些经济学家就来证明为什么应该是这个样子,这完全是为了剥削辩护。所以,我觉得
有些读过几天书的知识分子太把自己当回事。虽然我自己受了几年教育,但是我十分瞧
... 阅读全帖 |
|
M******8 发帖数: 10589 | 26 ● 沈志華、董潔
關於中朝邊界在歷史上的爭議問題,中國學者已有非常深入和詳盡的討論。不過,這方
面的研究成果大都集中在明清時代的邊界糾紛、談判及其結果,鮮有涉及之後特別是中
華人民共和國時期的論著[1]。究其原因,一是史料缺乏,二是問題敏感[2]。然而,研
究1950至60年代中朝關係的歷史,邊界問題無論如何是繞不過去的。為此,筆者盡力查
找了中國外交部和有關邊疆省區的檔案、台灣國史館和外交部的檔案,以及韓國學者公
布的相關檔案文件,以期對這個問題有所交代,並做出中國學者的解讀。
一 歷史遺留下來的問題
中國和朝鮮對國界線的劃分有爭議,屬歷史遺留下來的問題,而影響問題解決的主要有
自然地理和民族感情兩方面的因素。
在中國明朝和朝鮮李朝建立之初,兩國已確定鴨綠江、圖們江為界河。兩江皆發源於長
白山,長白山天池為松花江、鴨綠江和圖們江的三江源頭。鴨綠江、圖們江中游以下河
寬水深,兩國邊界分明,但兩江上游,尤其是圖們江的江源地帶,河多水淺,源頭不清
,故而造成邊界不明,屢有邊民越境,並出現邊界糾紛。有中國學者考證,朝鮮王朝早
期認定其發祥地為太祖的誕生地永興,而非長白山,那時長白山被朝鮮人看... 阅读全帖 |
|
s********n 发帖数: 1540 | 27 明末边事春秋之六 鏖战三千里江山 ――万历朝鲜之役
秦大路 编写
与许多人的感觉一样,每读《明史》,特别是读到晚明部分,总会令人感到寒气逼
人,脊背上的凉意,胸腑中的悲意,一时不易排遣。孙武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
之地,存亡之道。明朝便在这生死存亡的夹缝中度过一个个多事之秋。仅明末军事领域
,战事频繁,令人感到畅快淋漓的时候不多。然而万历三大征,特别是三大征之一的万
历朝鲜之役,勉强算的上是晚明历史中少有的亮色之一,曲折处惨烈处屡屡让人动容不
已。
万历朝鲜之役是四百年前发生在朝鲜半岛的一场国际战争。日本史书把万历朝鲜之
役分为两次战争,分别叫作文禄之役和庆长之役。朝鲜史书则称之为壬辰卫国战争。整
个战争从万历二十年(1592年)开始至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结束,历时七年。这场
战争,明朝“几举海内之全力”,前后用兵数十万,费银近八百万两,历经战与和的反
复,最终异常艰苦的赢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战争大致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日军
战略进攻阶段,在短短的时间日军迅速占领朝鲜全境。第二阶段是明军的反攻阶段,明
军通过一系列战役,最终收复了平壤、开城等地。第三阶段是相持和议和阶段。... 阅读全帖 |
|
w****2 发帖数: 12072 | 2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ao_and_Deng 俱乐部 】
发信人: wlwl12 (戒网), 信区: Mao_and_Deng
标 题: 陈晓平:唐德刚的硬伤太多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Jul 20 01:17:58 2014, 美东)
自1999年岳麓书社推出了超级减肥版的《晚清七十年》以来,该书被无数名人非名人反
复推荐,俨然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必读书”,唐氏也被捧上了神坛。由于“糖粉”阵容
强大,批评的声音几被淹没。虽然唐德刚关于北洋海军“主炮晾衣”一说,已被海军史
研究者陈悦驳得体无完肤,多数人并没有意识到唐氏治学粗疏,是一以贯之。从专业角
度看,《晚清七十年》可以说是浪得虚名之作,硬伤太多,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本文
拟引用可靠史料和学界研究成果,略举数例,暴露唐氏史学功力的不足,读者自可举一
反三,重估该书的实际价值。近几十年晚清史研究成绩斐然,史料整理和考证方面成绩
更加突出,已非唐氏所能想见。
本文所引唐德刚《晚清七十年》原文,用的是远流版五卷本,为免繁琐,仅注出册数和
页码,如第四册第87页,注作“四,87”。
(1)李鸿章 “李鸿章是荣禄的政敌。...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29 去政治化的政治:对文史研究“去郭沫若”现象的反思
分享到:
时间:2017-09-30 09:32
•来源: 察网
•作者: 李斌
•浏览:644
评论: 0
字号: 大 中 小
郭沫若研究在80年代以来的遇冷,跟“非郭沫若”认识装置有关。“去革命化”“现代
化范式”“为学术而学术”“纯文学”是这种认识装置形成的主要原因。以学术和文学
创作为革命和现实生活服务的革命者郭沫若,被排除在这种认识装置之外,在相关的文
学史和史学史研究中被割裂、放逐、抛弃。同时,郭沫若研究受“非郭沫若”认识装置
的影响,一些成果出现了偏差。反思“非郭沫若”认识装置,需要反思80年代以来的社
会思潮,但又不是回到“革命史范式”,而是突破专业分工,重建一种更具包容性和整
体感的研究范式,从而寻求知识分子跟政治、社会、阶层、种族、媒体等构建新型关系
的另一种可能性。
去政治化的政治:对文史研究“去郭沫若”现象的反思
李斌
对“非郭沫若”认识装置的反思
尽管自80年代以来,还有相当一部分学者坚持郭沫若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无
可讳言的...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30 对“非郭沫若”认识装置的反思
来源:文艺理论与批评 作者:李斌 时间:2017-12-27
92 0 意识形态安全 字号:A-A+
分享到:
2 收藏 打印
提要:“重写文学史”、“为学术而学术”影响下的“非郭沫若”认识装置的出现,主
要源自知识界对改革开放前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质疑。他们急于抛弃社会主义中国和左
翼知识界的历史,拥抱“历史的终结”和资本主义的全球化。
80年代以来,尽管还有相当一部分学者坚持郭沫若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无可
讳言,在文史领域,郭沫若研究已经成为相当冷门的专业。在文学史专业中,郭沫若研
究不仅不能跟鲁迅研究相比,也无法跟周作人、沈从文研究相比;在史学史和近代思想
史研究领域亦如此,与研究章太炎、胡适、陈寅恪等人相比,用“冰火两重天”来形容
郭沫若研究一点都不为过。
郭沫若研究在近三十年来遭受遇冷的原因,与其说是郭沫若在婚姻生活、道德品质、人
生道路以及学术成果等方面不尽如人意,不如说是我们关于郭沫若及其所代表的知识分
子的奋斗目标、人生路向及活动方式的认识装置发生了改变。新时期以来,对于中国独
特的现代化道路,以及知识分子在其中应扮演何种角色,知识界... 阅读全帖 |
|
c*********d 发帖数: 9770 | 31 2017-12-31 维舟 随读随写 微信号 RobertRao007-11
功能介绍
自言自语 自娱自乐
本文原刊于澎湃私家历史2017年3月31日。
人人皆知,现在上海的市花是白玉兰——不过,这是1986年才确定的;更早在1929年上
海特别市政府成立之初评选市花时,市民投票选出的却是看上去不起眼的棉花。这其实
倒是更合乎其历史文化的脉络,因为上海这座城市在近代最初的繁荣,与棉纺织业的兴
起密不可分。无论中外,棉纺织技术的发展往往对一个社会的早期工业化起到极为重要
的推动作用(别忘了,英国工业革命最初也源于此),并由此带动整个经济体系的变革。
基于此,黄道婆,这位曾在元朝年间将棉纺织技术传授给松江府乌泥泾居民、进而为上
海乃至整个江南地区的市镇带来繁荣的女性,其历史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虽然没有证
据表明她发明或创造了某种棉纺织技术,且她所传授的是手工业技能而非工业机械技术
,但毕竟无人能否认她革新了原有技术,也正是她所引进的纺纱织布技术在不经意间推
动了江南的早期工业化,使这里成为当时全世界最早的商品经济地域之一。在李约瑟主
编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德国汉学家、中国纺织史专家库... 阅读全帖 |
|
c*********d 发帖数: 9770 | 3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od_CHN_Hist 讨论区 】
发信人: chinabbsdad (张果老他爹), 信区: Mod_CHN_Hist
标 题: 杨奎松:孙中山到底爱国不爱国——兼评李吉奎《孙中山与日本》与俞辛焞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Jan 7 08:51:43 2019, 美东)
翻译教学与研究 翻译教学与研究 微信号 fanyiluntan
功能介绍
语言塑造世界,翻译再现人文,语言绽放人性,翻译重塑文明。
[导读]我们无论如何不应当拿我们今天对国家及其主权领土之类的观念,来评判历史。
同样的情况,我们也不应当把爱国与暂时的妥协、退让和暂时牺牲部分国家权益的外交
行为简单地对立起来,斥之为不爱国。
孙中山和日本的关系,复杂且微妙。其原因很简单,孙中山奋起革满清政府命的
时候,恰值日本开始对满清统治的中国实施武力扩张政策的时候。中日两国文化同源、
一衣带水的紧密关系,使孙中山很容易把慷慨激昂地必欲实现大亚细亚主义的日本人视
为同道,因而全力求助之。当年在此种条件下发生的种种情况,今人理解起来自然不那
么容易。但是,历史从来就是复杂的,我们对历史... 阅读全帖 |
|
M******a 发帖数: 6723 | 33 罗新:耶律阿保机之死
罗新 叙拉古之惑 叙拉古之惑 微信号 xulaguzhihuo
功能介绍
寂静的学术世界
天显元年(丙戌岁,926年)春,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完成了他征战生涯的最后一个目标
,当然也是辉煌的目标:吞灭渤海国。班师南归的路显得过于漫长,到七月二十日,大
军才回到半年前攻拔的扶余城。这一天“上不豫”,阿保机病倒了。夜里,“大星陨于
幄前”。七天后,五十五岁的阿保机驾崩。《辽史》说,他死的这天早晨,长达一里的
黄龙盘旋缭绕在扶余城内的子城上,“光耀夺目,入于行宫”,同时或稍后,“有黑紫
气蔽天,逾日乃散”。阿保机这场死,比起古代其他帝王的死,似乎动静特别大,异象
特别多,故史称“扶余之变”。
古开国之君起自匹夫,提三尺剑而得天下,虽是马上得来,却必定说成受天之命。史书
中受命之君种种奇迹瑞象的记录,多与诞降有关,大概都是“鼎革”预备工作的一个环
节。耶律阿保机也不例外,《辽史》记他母亲因“梦日堕怀中”而有娠,生时“室有神
光异香”,一出生就会爬,壮硕如三岁孩子,三个月即可行走,一岁会说话,能预知未
来,自称常有神人在身边护卫,等等,与古来神皇圣帝并没有太大的不同。然而,和他... 阅读全帖 |
|
M******8 发帖数: 10589 | 3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Math1978 (数学),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中朝邊界爭議的解決(1950-64年)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Apr 1 12:41:18 2013, 美东)
● 沈志華、董潔
關於中朝邊界在歷史上的爭議問題,中國學者已有非常深入和詳盡的討論。不過,這方
面的研究成果大都集中在明清時代的邊界糾紛、談判及其結果,鮮有涉及之後特別是中
華人民共和國時期的論著[1]。究其原因,一是史料缺乏,二是問題敏感[2]。然而,研
究1950至60年代中朝關係的歷史,邊界問題無論如何是繞不過去的。為此,筆者盡力查
找了中國外交部和有關邊疆省區的檔案、台灣國史館和外交部的檔案,以及韓國學者公
布的相關檔案文件,以期對這個問題有所交代,並做出中國學者的解讀。
一 歷史遺留下來的問題
中國和朝鮮對國界線的劃分有爭議,屬歷史遺留下來的問題,而影響問題解決的主要有
自然地理和民族感情兩方面的因素。
在中國明朝和朝鮮李朝建立之初,兩國已確定鴨綠江、圖們江為界河。兩江皆發源於長
白山,長白山天池為松花江、鴨綠江和圖們江... 阅读全帖 |
|
s********n 发帖数: 1540 | 35 明朝驱逐日本收复朝鲜的两次战争2009年07月25日 17:40凤凰网历史综合【大 中 小】
【打印】 16位网友发表评论丰臣秀吉是日本历史上的一代枭雄。十六世纪末,丰臣秀
吉结束了日本长期割据的战国时代,统一了全日本。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日本天皇
任命丰臣秀吉为“关白”(摄政)。正如历史上所有完成统一大业的枭雄一样,丰臣秀
吉也有一个很大的梦想,那就是野心勃勃的向亚洲扩张。
《明史》称万里朝鲜之役的胜利为“东洋之捷,万世大功”。无法否认这场战役的意义
,如果日本在这个时期彻底占领了朝鲜,恐怕侵华战争也不会拖延到二十世纪了。
虽然在战役期间,日军间或有一些战术胜利,但从总体趋势来看,日军在明军参战以后
处于被动防守地位。日本自封的所谓战国猛将们,英豪们,与明军交战往往“举阵惊骇
奔散”,虽然取得过一些胜利,大都是在防守时取得的,有些胜利甚至是对方送来的。
日本的战国时代实际上是城邦、领主割据时代,其战力与中国的战国七雄动辄拥兵数十
万,相差何止里许计也。现有不少资料,甚至游戏,把他们描绘成顶天立地的英雄,其
实不过尔尔。
与许多人的感觉一样,每读《明史》,特别是读到晚明部分,总会... 阅读全帖 |
|
c******a 发帖数: 10623 | 36 装,你就使劲装,你当别人都没有看过么
这个是连接 (后面是06年的原文)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6745f60100m4mk.html?tj=1
从来没有提到有哪个SB排成一串去炸坦克的。
关于妓女顶缸的事情,文泥是当时那学校的主管,她没有提到这事,
她的日记里面就没有提到妓女,1W3的女人小孩,她那里知道谁是妓女??
你自己想想。关于日本人来抓女人当军妓,我前面说过是怎么回事情了。
你要说拉贝日记里有记载,就找出来贴过来,别JJWW。
萨苏的文章因为我看过,就帮你贴了。
下面是粘贴
因为画面太逼真,使我忍不住作进一步的查询,总觉得这太像一次真实战斗的写照。这
些天晚上有闲,一直在整理于日本收集的老照片,资料,今天也不例外。但是,整理到
中间,面对一幅图画,我忽然感到一种莫名的震动。 这是一张日本画家加藤贵所绘的油
画,是1943年出版的《兴亚之光〉图册中的一页,我在今年早些时候从日本一个书商手
里把这本图册购买下来,当时还没注意有这张图。 《兴亚之光》图册中的一页 -- 《争
夺惠通桥之战》 《兴亚之光》图册封面 目录 -- 带有白线的是《... 阅读全帖 |
|
w****2 发帖数: 12072 | 37 自1999年岳麓书社推出了超级减肥版的《晚清七十年》以来,该书被无数名人非名人反
复推荐,俨然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必读书”,唐氏也被捧上了神坛。由于“糖粉”阵容
强大,批评的声音几被淹没。虽然唐德刚关于北洋海军“主炮晾衣”一说,已被海军史
研究者陈悦驳得体无完肤,多数人并没有意识到唐氏治学粗疏,是一以贯之。从专业角
度看,《晚清七十年》可以说是浪得虚名之作,硬伤太多,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本文
拟引用可靠史料和学界研究成果,略举数例,暴露唐氏史学功力的不足,读者自可举一
反三,重估该书的实际价值。近几十年晚清史研究成绩斐然,史料整理和考证方面成绩
更加突出,已非唐氏所能想见。
本文所引唐德刚《晚清七十年》原文,用的是远流版五卷本,为免繁琐,仅注出册数和
页码,如第四册第87页,注作“四,87”。
(1)李鸿章 “李鸿章是荣禄的政敌。李之下放广州就是受荣禄排挤而去的。”(四,
87)
(2)“命于式枚草遗折荐袁世凯代己为直隶总督”(四,184)
(3)翁同龢 和李鸿章“平分朝政”?
(4)“是康、梁等激进派的家长与护法”?
(5)罢官出于光绪帝主动
(6)戊戌年仍享有“独对”之权?
(7... 阅读全帖 |
|
C********g 发帖数: 9656 | 38 三角山地形图。(网络史料图片)
(大纪元记者李晓宇综合报导)在美国总统奥巴马招待胡锦涛的国宴上,郎朗弹奏的中
共红色经典电影“上甘岭”主题曲“我的祖国”,其中搀杂另一部影片《英雄儿女》的
主题曲《英雄赞歌》,在海内外引起轩然大波。这两首曲子在中国家喻户晓,被外界认
为有强烈的血腥味和仇美情绪。
面对媒体追问,郎朗表示自己不知道《我的祖国》的任何背景。但在大陆,被中共捧为
韩战“决定性胜利”的上甘岭战役有关内容,从小学到大学的课本及文艺作品中随处可
见,其插曲《我的祖国》更是伴随大陆几代人的成长。
近期,有专家分析发现,美军史料并没有提及“上甘岭”,更无“上甘岭战役”之说。
不过近年来,或许因网民质疑,中共史料与“国际接轨”,上甘岭被说成是三角岭(三
角山),可是在美军史料中,拉锯战中的三角岭之战既非“决定性改变韩战形势”,更
非美军惨败,也没有死伤很多人。而电影《英雄儿女》的主角王成的原型蒋庆泉也不“
光辉”,阵地沦陷后他被俘回国,在“叛徒”的阴影下生活了30年,人生凄惨。
这场被中共渲染成因“美帝侵略”而“保家卫国”的朝鲜战争,据报导,实际上是金日
成发起,联合国介入,中共为了讨好斯... 阅读全帖 |
|
c***s 发帖数: 70028 | 39 “1987年,菲律宾前总统访华谈到南沙主权问题时说:‘至少在地理上,那些岛屿离菲律宾更近。’邓小平抽了口烟,说:‘在地理上,菲律宾离中国也很近。’从此,南沙再无战事。”这是真的吗?
邓小平1988年会见阿基诺夫人
“1987年,菲律宾前总统访华拜会邓小平谈到南沙主权问题时说:‘至少在地理上,那些岛屿离菲律宾更近。’邓小平抽了口烟,说:‘在地理上,菲律宾离中国也很近。’从此,南沙再无战事。”
这则故事,是真的吗?
一、2008年该段子出现在网贴中,但找不到任何史料来源
“菲律宾离中国也很近”只是一则网络段子,既找不到任何的史料来源,段子本身及其变种在细节上也漏洞甚多,不足采信。
1、目前可以找到的最早版本,是2008年的一则网贴
“菲律宾离中国也很近”这则段子最早什么时候出现在网络上的?编辑使用谷歌定时搜索,发现最早至少可以追溯到2008年3月2日天涯论坛的一则帖子。虽然该贴自称是“转贴”,但编辑没有能够搜索到更早的原始版本(如有网友找到更早的版本,敬请告诉我们)。
2008年的这个版本,与现在微博上流传的版本基本上没有差异:“1987年,菲律宾前总统访华,谈到南沙问题时说:‘至少在地理... 阅读全帖 |
|
w****2 发帖数: 12072 | 4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ao_and_Deng 俱乐部 】
发信人: wlwl12 (戒网), 信区: Mao_and_Deng
标 题: 新史观必然符合且必须具备科学精神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Oct 15 06:36:15 2011, 美东)
【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
文革砸四旧,这是看得见的。《鬼吹灯》流行时,心说坏了,现在文物不知要糟到什么
地步。果然,据《南方周末》所言,所有文物专家都同意“现在是中国历史上 盗墓最
猖獗的时期”这一判断。发掘过妇好墓的郑振香说,“1950-1970年代,就没人盗墓。
现在又盗起来了,而且现在盗墓更普遍了”。“国家文物局副 局长童明康去年年底在
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根据1980年代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的结果,全国大约有四十多万
处不可移动文物,但现在估计至少三分之一已经没 有了,自然破坏是一个方面,但主
要是人为原因,其中之一就是盗掘。
看得见的黑暗往往是万历魂消骨灭的事件;看不见的黑暗却是众人不以为意的常态。当
一本盗墓小说浮上水面,进入大众视野,即使我对文保不甚了了也知道——打破沉默打
破黑暗的——未必是光明,往往更糟,——是... 阅读全帖 |
|
|
发帖数: 1 | 42 火历新探──对荆楚文化和原始宗教信仰的思想史研究
研究中国上古时代的历史和文化,必然要涉及到对夏商周历法问题的理解和研究。因为
它是建立上古史研究的物质基础。在西历通行之前的中国青铜时代,因为朝代、历史和
科技的发展,曾经先后使用过几种不同的历法。本文所探讨的火历,就是当时在若干地
区通用过的历法之一。
一、火历问题的提出
对火历问题的研究,是由著名历史学家庞朴教授首先提倡的。1978年,庞朴教授的论文
《“火历”初探》在《中国社会科学》第四期上刊发。然后,他在1982年的《中国文化
研究论丛》和1984年的《文史哲》上接连发表了《“火历”续探》和《“火历”三探》
两篇论文。其中,在《“火历”初探》一文中,他正式地提出:
远古时代同后来历法的最大差别是:它并不以冬至的建子或雨水的建寅为岁首,而是以
大火昏见为一个新的农事周期的开始……这种以大火为授时星象的自然历,我们可以名
之曰火历。
在此问题提出后,他使用的常见例证如:
《诗·七月》:“七月流火”。
《周礼·夏官》:“季春出火,民咸从之”。
《左传·昭公三年》:“火中寒暑乃退”。
等等,特别是服虔为《诗·七月》所作的注:
季冬十二月...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43 殷代金文中的庙制问题
一、殷周庙制发展史
古代中国的史学家们建构出一幅由夏至周的庙制发展史。但是,对这一发展史的建构却
有两种观点存在。
以《礼纬·稽命征》一书为代表,认为:”唐虞,五庙:亲庙,四;始祖庙,一。夏,
四庙;至子孙,五。殷,五庙;至子孙,六。”此说重点在于通过对”周因于殷礼”的
证明,从而达到否定周庙的真实存在这一目的。如果夏的四庙不包括始祖庙的话,那么
夏朝立国初期并不注重对祖先的祭祀,这或许是和夏启的”石破北方而启生”的异常出
生神话有直接联系。可参见《汉书》颜师古注引《淮南子》佚文中的有关记录。四庙说
的提出,为亲庙地位的建立提供了历史依据。
以《孝纬·钩命诀》一书为代表,认为:”唐尧,五庙:亲庙,四;始祖庙,一。禹,
四庙;至子孙,五。殷,五庙;至子孙,六。周,六庙;至子孙,七。”此说提出的意
义在于把周庙地位的提升,注重的是周礼对殷礼的”损益”。在这里也是主张夏朝立国
初期的四庙说。同样都是纬书,却有两种不同的庙制发展史观。看来,作为纬书,仍然
维持着孔子思想的正统性。
但是为两派观点都赞同的四庙说,在青铜器铭文中的具体例证如下:《戍嗣鼎》:“用
乍父癸宝餗”。... 阅读全帖 |
|
kx 发帖数: 16384 | 44 http://www.guancha.cn/shichuan/2017_04_04_401971_s.shtml
逝川
神经粗大脑洞很深的历史爱好者
2017-04-04 08:11:12 字号:A- A A+ 来源:观察者网
关键字: 江口沉银张献忠李自成张献忠屠川三次入川明末清初多尔衮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逝川】
去年底,国内十余位考古专家齐聚四川彭山,正式宣布彭山“江口沉银遗址”经考证为
历史记载的张献忠沉银中心区域之一。“石龙对石虎,金银万万五,谁人识得破,买到
成都府”这句流传数百年的童谣,也终于被证实。2017年1月5日,水下考古发掘正式启
动。
而就在3月20日下午,四川省政府新闻办举行了“江口沉银遗址水下考古”阶段性工作新
闻通气会:历经两个多月的发掘,出土了超10000件文物,包括明王朝分封藩王及张献忠
分封嫔妃的金册、银册,西王赏功金币、银币、大顺通宝铜币、银锭以及各类金银首饰
和兵器。进一步实证确认了“张献忠江口沉银”传说。
现场展示“木鞘藏银”的照片
然而随着江口沉银一同浮出水面成为热点的,还有围绕这位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的种种
争议:其中最大的疑团,当属“张... 阅读全帖 |
|
C********g 发帖数: 9656 | 4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Communipig (共产猪),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郎朗红曲“上甘岭”掺假 “英雄儿女”虚构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Feb 4 06:41:46 2011, 美东)
三角山地形图。(网络史料图片)
(大纪元记者李晓宇综合报导)在美国总统奥巴马招待胡锦涛的国宴上,郎朗弹奏的中
共红色经典电影“上甘岭”主题曲“我的祖国”,其中搀杂另一部影片《英雄儿女》的
主题曲《英雄赞歌》,在海内外引起轩然大波。这两首曲子在中国家喻户晓,被外界认
为有强烈的血腥味和仇美情绪。
面对媒体追问,郎朗表示自己不知道《我的祖国》的任何背景。但在大陆,被中共捧为
韩战“决定性胜利”的上甘岭战役有关内容,从小学到大学的课本及文艺作品中随处可
见,其插曲《我的祖国》更是伴随大陆几代人的成长。
近期,有专家分析发现,美军史料并没有提及“上甘岭”,更无“上甘岭战役”之说。
不过近年来,或许因网民质疑,中共史料与“国际接轨”,上甘岭被说成是三角岭(三
角山),可是在美军史料中,拉锯战中的三角岭之战既非“决定性改变韩战形... 阅读全帖 |
|
w****2 发帖数: 12072 | 4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ao_and_Deng 俱乐部 】
发信人: wlwl12 (戒网), 信区: Mao_and_Deng
标 题: 新史观必然符合且必须具备科学精神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Oct 15 06:36:15 2011, 美东)
【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
文革砸四旧,这是看得见的。《鬼吹灯》流行时,心说坏了,现在文物不知要糟到什么
地步。果然,据《南方周末》所言,所有文物专家都同意“现在是中国历史上 盗墓最
猖獗的时期”这一判断。发掘过妇好墓的郑振香说,“1950-1970年代,就没人盗墓。
现在又盗起来了,而且现在盗墓更普遍了”。“国家文物局副 局长童明康去年年底在
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根据1980年代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的结果,全国大约有四十多万
处不可移动文物,但现在估计至少三分之一已经没 有了,自然破坏是一个方面,但主
要是人为原因,其中之一就是盗掘。
看得见的黑暗往往是万历魂消骨灭的事件;看不见的黑暗却是众人不以为意的常态。当
一本盗墓小说浮上水面,进入大众视野,即使我对文保不甚了了也知道——打破沉默打
破黑暗的——未必是光明,往往更糟,——是... 阅读全帖 |
|
u****n 发帖数: 7521 | 47 琉球历史,兼谈立场决定真相
[ 刘老实 ] 于:2011-12-15
琉球的历史,一直到十三世纪都没啥可说的
这个时候琉球还是分三国的,所谓三山时代。其中一国王跑到中国来朝贡,顺便要了点
军援,明王朝赐姓尚,于是以后琉球国王就都姓了尚。尚国王附了明朝之后,立刻就把
其他两国灭了,成立了琉球王国
明朝于是派了久米36姓,帮助琉球人民治国,教他们礼法文字,造船等,这个就相当于
常驻的中国顾问团,实质控制了琉球
由于琉球所处的位置,位于日本,中国,朝鲜半岛,菲律宾南洋之间,所以靠贸易立国
,成了一个不错的小国
至今守礼城里还有当时朝鲜给的铜钟之类。可是当时中国给的东西,就一件都不在了
到了1609年,历史就开始不对劲了
依照日本人写的历史,1609年,岛津家带着他们的萨摩番士兵,3000人,直接征服了琉
球王国,琉球国王开门迎接,说不要打了,生命很可贵。中国顾问团也什么都没做。于
是萨摩番士兵花差花差了一阵,就直接回家了
日本人表示,日本对琉球的统治,就要从1609年算起
至于后来为什么还保留琉球王国嘛,那是萨摩番不敢(注意,是不敢!)开拓疆土,怕
得罪当时的幕府(日本中央政府),于是只让琉... 阅读全帖 |
|
y***u 发帖数: 7039 | 48 何新希腊伪史批判:伪造的古希腊地图和古希腊殖民史
2012-08-30
何新希腊伪史批判:
地中海地区从来没有存在过一个古希腊殖民帝国
以下一文是某国外人士编写的一部”百科全书“上对希腊古史的介绍。
此文叙述颇为含糊笼统,但洗练而极具代表性,确切概括和反映了西方文艺复兴以后形
成的希腊伪史观念之精髓,值得认真点评剖析一下。
以下标横线的语句即抄录某国外百科全书的词条【希腊历史】,方括号中的话系何新的
评论:
”…………(上略)
这片爱琴海沿岸的土地见证了欧洲最早的两大文明:米诺斯文明及迈锡尼文明。
[何新按语:
我们在前此的讨论中已指出了这两个地中海考古文明——即克里特(米诺斯)文明和迈
锡尼文明都并非希腊文明的前身,无论其创造者、语言及考古文化类型都与地中海东岸
的小亚细亚和中近东文明具有密切联系,而与晚于此至少1000年以上的希腊本土文明(
无论从地理、人种和语言看)都毫无关系。
实际上此文作者似乎知道这一点,所以只是含糊其辞地说——“这片爱琴海沿岸的土地
”——“见证”——了”欧洲地区最早的两大文明“。
爱琴海土地——见证文明,这一说法本身就荒谬不通。但为什么作者不能直接说是希腊... 阅读全帖 |
|
z**********e 发帖数: 22064 | 4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od_CHN_Hist 讨论区 】
发信人: zhonghangyue (中行说), 信区: Mod_CHN_Hist
标 题: 对党史伪造学派的清算——何方《党史笔记》一书的价值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Feb 13 07:34:58 2014, 美东)
http://www.cnd.org/my/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3Farticleid
作者:阮铭
党无信史,原因何在?
何方《党史笔记--从遵义会议到延安整风》一书的价值,就在对统治党六十余年的党
史伪造学派进行了一次正本清源的认真清算。何方指出,制造伪史的源头,是延安整风
和产生于延安整风的“党史编篡学”。何方称之为“党史编篡学”的“胡乔木学派”,
包括后来加入的胡绳等人。我看称之为党史伪造学派更为真切。决定伪史“一锤敲定后
不许动”的是毛泽东、陈云、邓小平等人。胡乔木不过是毛泽东、陈云、邓小平们的“
一枝笔”,从替毛泽东伪造第一个历史决议始,到替陈云、邓小平伪造第二个历史决议
止。今天毛泽东、陈云、邓小平、胡乔木虽已去世,这个历史伪造学派仍以这两个... 阅读全帖 |
|
c*********d 发帖数: 9770 | 5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od_CHN_Hist 讨论区 】
发信人: chinabbsdad (张果老他爹), 信区: Mod_CHN_Hist
标 题: 奉旨改书,无耻之尤:无耻文人吴晗该死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Apr 26 08:29:56 2016, 美东)
http://news.ifeng.com/a/20160201/47315893_0.shtml
毛泽东给吴晗著《朱元璋传》提意见:不要写得那么坏
2016年02月01日08:55来源:同舟共进作者:杨建民
核心提示:毛认为:朱元璋是农民起义领袖,是该肯定的,应该写得好点,不要写得那
么坏(指朱的晚年)。
本文摘自《同舟共进》2015年03期,作者:杨建民,原题:《朱元璋传》:一改再改的
史著
写作为解燃眉之急
1943年,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的吴晗应友人约请,仅以两个月的时间,编写出一本《由
僧钵到皇权》(又名《明太祖》)的历史通俗介绍小册子。编写这册书的目的,与作者
当时的经济状况有很大关系。当时吴晗在叙永分校,因来回路费弄得几乎倾家荡产;家
乡沦陷,母亲和妹妹衣物荡然无存,而此时物价又天天上涨。实在... 阅读全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