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十国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F******k
发帖数: 197
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突厥最早什么时候有记载?
南北朝还是五代十国时期?
那时候象《花木兰》中的大汗是指突厥的大汗吗?
f**********4
发帖数: 2617
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突厥最早什么时候有记载?
五代十国?你想说的是五胡十六国吧?出现是在南北朝晚期(感谢维基大神和国学网):
北史/卷099
"突厥者,其先居西海之右,獨為部落,蓋匈奴之別種也。姓阿史那氏。後為鄰國所破,盡滅其族。有一兒,年且十歲,兵人見其小,不忍殺之,乃刖足斷其臂,棄草澤中。有牝狼以肉餌之,及長,與狼交合,遂有孕焉。彼王聞此兒尚在,重遣殺之。使者見在狼側,並欲殺狼。于時若有神物,投狼於西海之東,落高昌國西北山。山有洞穴,穴內有平壤茂草,周迥數百里,四面俱山。狼匿其中,遂生十男。十男長,外托妻孕,其後各為一姓,阿史那即其一也,最賢,遂為君長。故牙門建狼頭纛,示不忘本也。漸至數百家,經數世,有阿賢設者,率部落出於穴中,臣於蠕蠕。至大葉護,種類漸強。當魏之末,有伊利可汗,以兵擊鐵勒,大敗之,降五萬餘家。遂求婚於蠕蠕主。阿那瑰大怒,遣使罵之。伊利斬其使,率眾襲蠕蠕,破之。卒,弟阿逸可汗立,又破蠕蠕。病且卒,舍其子攝圖,立其弟俟叔稱為木杆可汗。"
花木兰里的“可汗”指得是北魏的皇帝,是自己人。因为出身也是蛮族鲜卑,在当时也称“可汗”。花木兰的对手应该是北魏的主要北方敌人:柔然。突厥那时整部都是柔然的奴仆。
c*********2
发帖数: 3402
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马姓趣谈 (转载)
姓马的当国君,有五代十国时期湖南的马殷,他的几个儿子,马希广、马希萼、马希范
啥的。
他们搞活经济的方法是铸造铁钱,外地不用,所以来经商的商人赚了钱不会带到别处去
花,只能买当地的货物带走。
n*****n
发帖数: 5277
4
我知道宋朝是炎宋,应该是火德,5代十国那么多小朝廷算什么德
s****n
发帖数: 4266
5
当今民国残余势力大概和五代十国的北汉差不多
s****n
发帖数: 4266
6
我再次说我指的是“五代十国原後漢晉陽的河東節度使劉崇建立的北汉”,其統治範圍山西北部部分地区+陝西部分地区+河北部分地區,面积没比台湾岛大多少
x****o
发帖数: 29677
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晋朝的运气真太差了

你是文盲吧,说的是宋继承后周,基本完成天下一统,先后灭掉南汉,北汉,后蜀,南
唐等等,结束五代十国局面
y**o
发帖数: 8897
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大粪之后必有大盛
比如中国在西晋短期统一后分裂,北方就陆续16个国家,南北朝南朝那种更替还没记入.
随朝费力统一了,唐朝的繁荣是建立在统一的隋朝上的.
五代十国不说了,北宋一直没有统一中国,相反却被击溃,变成了小朝廷和其他少数民族
政权分裂着,元代是侵略后的所谓统一,但是生产力是极端低下的.
明清都是从统一到统一.
汉朝是建立在统一王朝秦的肩膀上的,没有统一战争那么高的成本,他想富强都没有门.
近代科学发展是超越国界的,和国别根本没关系.
q***7
发帖数: 2011
9
当年中国积贫积弱无外乎两点:清朝之后的四分五裂+外国侵略(前者还让后者更加严
重,四分五裂更加诱使外国侵略加剧),北洋前期由于没有这两个因素的干扰,内部政
体也相对稳定,中国发展是非常快的。
四分五裂始于北洋军阀分裂,北洋军阀分裂始于大头称帝,之后一直到太祖统一中国,
中国都是处于军阀割据时代,比过去五代十国好不到哪去,老蒋的形式统一就是个屁,
内部隔几年就是各派系大会战,最后联合也是为了对抗日本人。
关于大头称帝,很多史学家说是他儿子忽悠的,甚至弄了假的外国报纸说外面都是支持
他称帝,大头也看到没皇帝之后,中国一切乱七八糟,以为大家真的想让他当皇帝,搞
君主立宪。果真如此,真是我中华之悲哀。
如果从大头开始,中国的强人民主体制能确定下来,像当年美国立国时候一样,内部吵
架归吵架,骂的华盛顿不想干第三任总统都行,但是不分裂,不破坏大的稳定平衡,发
展到今天,不会比西方差
f****y
发帖数: 7425
10
五胡十六国五代十国够得上‘汉奸’标准的不要太多了
只要有强大的外族这个东西不会少
B***6
发帖数: 787
1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ZZ) 谈谈 佘太君
《浩学历史网》
佘太君,名赛花,和其他传说中的杨门女将不同,历史上确有其人。曾祖父曾任后唐麟州
(今陕西神木县北十里)刺史,隶属李克用;祖父折从远,公元930年后唐明宗授他为府州(
今陕西府谷县)刺史;父折德扆,后汉隐帝特任府州团练使。据清代兵部尚书毕沅《吴
中金石记折克行碑 》中记载:折恭武公克行神道碑,在府谷县孤山堡南,叙折太君事,世
以此碑为折太君碑。考折太君,杨继业妻折德扆女也,墓在保德州南折窝村。折太君即是
历史上的佘太君。佘姓是后来说书人以讹传讹,用了同音字所致。
杨门女将中少数民族不少。例如有人考证穆桂英的姓“穆”是鲜卑大姓慕容氏的转
音。姓氏考略云:折氏出匈奴折兰王之后。为古代匈奴族折兰氏、鲜卑族折娄氏所改。
而五代西河郡麟府折氏是羌族折掘氏后裔,党项族;祖籍云中(今天的大同,注:云中
为大同在历史上的一个称谓),远祖折华。党项族是隋唐时期部分羌族为拓展生存空间
东进并融合其他当地民族演变而成的新种族,西羌是其前身。西元六世纪有羌族“莫折
大提、莫折天生、莫折念生起义称王秦州;莫折也是折姓来源之一,后改为单字折姓。
虽然折氏与后来的西夏同族,但是在宋朝抗击外侮的战争中,... 阅读全帖
o*****h
发帖数: 2082
1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最令人憎恨的开国皇帝是 ?
也不怕扇了舌头
一个结束全国百年混战的开国君主,一个给后世留下遗训不杀士大夫和上言者的皇帝,
一个让中国人口从2000多万恢复到1亿多的朝代,在你眼里却如此不堪
五代十国70年,中国出现了大大小小50多个皇帝(还不包括4、50个割据一方的节度使
),这样的局面如果不是被宋统一,中华民族四分五裂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z****n
发帖数: 1933
1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史上唯一的“十朝元老”
中国历史上有三个大乱时代:春秋战国时期、两晋南北朝时期、五代十国时期。那时候
,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中华大地,五十六个民族的精英们个个粉墨登场,乱世中
不知出了多少位智者,多少位英雄。冯道,便是见证五代史的唯一奇人。有人称他是“
十朝元老”,官场上的不倒翁;有人说他软脊梁,中国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汉奸”;
有人说他颇懂“无为”之道,上善若水,悟出了官场上的老子之道;有人说他政绩空空
,无所建树,占着茅坑不拉屎;还有人说他个人修为了得,是大至大圣的完人;更有人
说他体察民情,也算个仁人君子……
冯道有六奇:
一奇历五代十帝,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十朝元老”。常听戏的人,说某人资格老,便称
他为“三朝元老”,冯道则三倍超越之外再加一朝,他历经桀燕皇帝刘守光、后唐庄宗
李存勖、后唐明宗李嗣源、后唐闵帝李从原、后唐末帝李从珂、后晋高祖石敬瑭、后晋
出帝石重贵、辽太宗耶律德光、后汉高祖刘知远、后周太祖郭威十朝,基本上在每朝都
受重用,是名副其实的“官场不倒翁”。
二奇总换“明主”,却不被人当做“汉奸”。冯道的脾气,现在看来有点象墙头上的草
,随风倒,谁硬,谁有势力,他就投奔谁,寡廉鲜耻、丧失气节... 阅读全帖
f*******l
发帖数: 8811
14
所有大臣的适龄女儿,都是皇帝的候选对象。
想要谁就要谁,何必偷妻妾呢。
而且不是不敢,而是不好听,并且没必要。
也有不在乎的。
最牛鼻的可能要算朱温。何止头大臣妻妾。
他常年要求几个儿媳妇在身边伺候着。
他儿子们似乎也乐得与此。
皇帝身边有什么风吹草动,自有老婆通报。
后来的政变夺嗣什么的,都有老婆的功劳。
记得还有个非常变态的皇帝,忘了是哪个朝代的了。
要求亲王大臣们的老婆们进宫,然后让侍卫宠臣和他们当众交配。
他在一边观看。怀疑丫是个性无能才会有这么变态的要求。
而且它也的确没有子孙。
还有个皇帝,大概是五代十国时候的。
没事就喜欢跑道大臣家里去,住上几天,把大臣家里女眷基本宠幸个遍。
后来他儿子也这么干,被一个武臣一怒之下给杀了。
z******7
发帖数: 3459
15
有个简单,大致准确的方法:
1。记住两个时间坐标:
A。 公元0年---王莽篡汉(东西汉交接)
B。公元1000年--五代十国。
2。记住各个朝代的DURATION。
比如明清各三百年,等等。
3。做一些简单的加减法,就能大致推算个个朝代的公元时间。
w****n
发帖数: 407
1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witten (none),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Re: 本族的历史概论——我们处在什么样的经济节点中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May 19 08:54:50 2012, 美东)
本族的历史概论——我们处在什么样的经济节点中之二
妖道无花 2011-3-7 12:59:00

嘿嘿,看来上一个帖子尺度太大了,其实,不要那么敏感嘛。。论坛上比我猛的多
得是,也没人被喀嚓掉。编辑版主们,要心态平和一点哦。俺记得长安射天郎同学在本
版的长篇历史文章也活得好好的嘛。。。你不能这个样子,凡是说点实在话,就给俺们
咔嚓了。。非要上文言文啊。。。对了,还有文盲同学的哲学贴,也一直好好的哦,所
以呢。。。要淡定。
上次说到的,正是春夏秋冬的民族史。我们最关注的,理应是秋天,这是最好的时代,
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最热烈的时代,这是最寒冷的时代,这个,是我们的时代。
第四节,秋季模型的建构——西晋崩盘的细节还原
一般来说,国运运转到秋季,都会比较诡异,妖星四起。之前的论述已经讲过,夏
季帝国的崩...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9656
1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司马迁能看懂甲骨文吗?
甲骨文除了制作它们的人以外,本来也就没什么人看到吧。那是占卜的记录,属于天机
,完成(刻下是否应验的记录)后就埋起来了。
司马迁离商朝的时间跟现在离宋朝的时间差不多,各种文字的、口头的历史传说还很多。
中国经过五胡乱华、五代十国和蒙古入侵,口传历史和文字记载都损失惨重,以至于20
世纪初疑古派大兴。
秦始皇焚书不过是中国历史上大规模文化灭绝中规模比较小的一次,当然,因为时代的
原因,造成的后果很严重。在那之后,到乾隆编古今图书集成大肆搜书焚书,中国图书
历经10次大厄。
文革焚书算第11次,虽然没有造成实质性的损害(焚烧的不过是一些物理载体,内容并
未毁灭)。
D*****i
发帖数: 8922
1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和氏璧会不会在秦始皇陵里啊
被刻成传国玉玺了。后被王莽女儿摔缺了一角,以黄金补上,又称金镶玉。传了一千多
年,五代十国时丢了。
P*******n
发帖数: 1408
1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和氏璧会不会在秦始皇陵里啊
和氏璧的最后记载是在五代十国的后唐,后唐被石敬塘借契丹兵灭掉的时候,后唐皇帝
带着传国玉玺和嫔妃自焚,从那以后,传国玉玺就不见了。后来找到的,都是假的。
C*****H
发帖数: 7927
20
国学网
北京是我国历史悠久的城市和古都之一。但是历史上所指的北京并不是一个地方。
唐朝和五代十国时期的后唐、后晋、后汉三代,都是以它的发祥地太原府为北京。
宋代庆历二年(1042年),宋仁宗赵祯为了抗拒辽国,把从前真宗赵恒亲征时驻跸过的
大名府(今河北省大名县东北)建为北京。
金代天眷元年(1138年),熙宗完颜擅改上就临潢府(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境内林东镇)
为北京。
金代贞元元年(1153年),完颜亮迁都大兴府(今北京市),因为中京大定府在新迁都
之北,所以把大定府又改称北京,故址在今天的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西北的大明镇。
明初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建都南京,将开封府定为北京,故址在今河南省开封
市。
明永乐元年(1403年),成祖朱棣将他做燕王时的封地北平府改为顺天府,建北京(即
今北京市),并将都城迁于此。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修建故宫,迄今已近600年历
史。
现在的北京在春秋战国时为燕国都城,称蓟。辽朝时为陪都,称南京,又名燕京。
金建都于此,号中都。此后800年,元称大都,明、清称京师,民国初年,称为首都。
1927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将北京改为北平,新中国成立时...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7927
2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我国历代关于围棋的一些史料
一、传说中的尧时代
Δ尧造围棋,丹朱善之。(《世本·作篇》)
Δ尧造围棋,以教丹朱。或云,舜以子商均愚,故作围棋以教之。(晋张华《博物志》

Δ帝尧陶唐氏初娶富宜氏,曰女皇,生朱。兄弟为阋,嚣讼女曼游而朋淫。帝悲之,为
制弈棋以闲其情。(宋罗泌《路史·跋》)
Δ尧教丹朱棋,以文桑为局,犀象为子。(南朝梁元帝《金楼子》)
二、夏
Δ乌曹(传夏桀之臣)作赌博、围棋。(明陈仁锡《潜确类书》)
三、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约公元前11世纪——前221年)
Δ今宁子视君不知弈棋,其何以免乎?弈者举棋不定,不胜其耦,而况置君而弗定乎?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论语·阳货》)
Δ习射、习御、习琴、习弈,终无一事可以息得者。(《关尹子》)
Δ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孟子·告子上》)
Δ以智力求者,譬如弈棋,进退、取与、攻劫、放收,在我者也。(《尹文子》,东汉
或魏晋人托名之作)
四、两汉、三国(前206—265)
Δ戚夫人侍高帝(刘邦),于八月四日出雕房北户竹下围棋。(晋葛洪《西京杂记》)
Δ杜陵杜夫子善棋,为天下第一。(同上)
Δ广...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7927
2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五代十国时期的物理学 (ZT)
(尘土网)
一 力学
对大气压力(压强)的进一步认识及更广泛应用。
宋代时,俞琰曾谈到:“予幼时有道人见教,则剧烧片纸纳空瓶,急覆于银盆水中
,水皆涌入瓶,而银盆铿然有声,盖火气使之然也。又依法放于壮夫腹上,挈之不坠。
”①把燃烧的纸片投入瓶里,会使瓶里的一部分空气排出瓶外,瓶内的压力由此减小,
形成负压。这时如将瓶子放入水中,大气压力就会使水涌入瓶内。若用类似的方法,则
大气压力会使瓶子紧压在人腹部,现在人们熟知的拔火罐,其原理就是如此。   应
用大气压强制作虹吸管和唧筒,当时人也有许多记载。如:宋代曾公亮的兵书《武经总
要》记述:“凡水泉有峻山阻隔者,取大竹去节,雄雌相合,油灰黄蜡固缝,勿令气泄
,推竹首插水中五尺,于竹末烧松桦薪或干草,使火气自竹内潜通水所,则水自(竹)
中逆上。”①这与唐代杜佑在《通典》中所述的方法相似。在《武经总要》中曾公亮还
记述用于灭火的唧筒:“唧筒,用长竹,下开窍,以絮裹水杆,自窍唧水。”②利用裹
了絮的水杆的往复运动,把水吸上来。这种唧筒实际上是后世活塞泵的前身。苏轼在《
东坡志林》中也记载了这种设备:“蜀去海远,取盐于井。..自庆历...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7927
2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五代十国时期的物理学 (ZT)
二 热学
至迟在宋代,我国已发明了“走马灯”,其灯上有“马骑人物,旋转如飞”①。具
体制作是在一个圆形或方形的灯笼中,有一立轴,立轴上方固定一叶轮。立轴底部的近
旁,装有烛座。蜡烛点燃后,热空气上升,推动叶轮转动,从而带动立轴旋转。立轴中
部交叉安装的两根铁丝的外端贴有纸剪的人马等,亦随立轴旋转。因此人马的影子投射
到灯笼上,看起来“车驰马骤,团团不休”②。走马灯在宋代的许多诗文著作中均有记
述,如范成大《石湖居士诗集》卷23《上元纪吴中节物俳谐体三十二韵》;姜夔《白石
道人诗集》卷下《观灯口号十首》之七;金盈之《醉翁谈录》卷3《京城风俗记》;吴
自牧《梦粱录》卷13“夜市”条等。这种应用热气流而用作玩具的走马灯,与现代的燃
气轮机,其根本原理是相同的③。
三 声学
固体传声和气腔共振在战争中的应用   宋代曾公亮在兵书《武经总要》中总结
了利用固体传声及共振效应在战争中进行侦探的方法——“瓮听”和“地听”:“瓮听
,用七石瓮,覆于地道内,择耳聪人坐听于瓮下,以防城中凿地道迎我。”“地听,于
城内八方,穴地如井,各深二丈,勿及泉,令听事聪审者,以新瓮自覆于井中,坐而听
之,凡贼至,...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7927
2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五代十国时期的物理学 (ZT)
四 光学
关于针孔成像及圆球受光的认识。
沈括的《梦溪笔谈》记述:“若鸢飞空中,其影随鸢而移;或中间为窗隙所束,则
影与鸢遂相违,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又如窗隙中楼塔之影,中间为窗所束,亦皆
倒垂,与阳燧一也。”①这里沈括指出了运动物体(“鸢”)通过小孔(“窗隙”)所
成的像与其运动方向相反,并将这一事实与楼塔通过小孔所成之像的倒立、以及凹面镜
成像联系起来。   沈括指出:“日月之形如丸,何以知之?以月盈亏可验也。月本
无光,犹银丸,日耀之,乃光耳。光之初生,日在其傍,故光侧而所见才如钩;日渐远
,则斜照而光稍满,如一弹丸。以粉涂其半,侧视之,则粉处如钩;对视之,则正圆。
此有以知其如丸也。”②沈括根据自己实验和观察对之作了科学的解释。   球面镜
成像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指出:“阳燧照物皆倒,中间有碍故也。..阳燧面洼,以一
指迫而照之则正,渐远则无所见,过此遂倒。..阳燧面洼,向日照之,光皆聚向内。离
镜一二寸,光聚为一点,大如麻菽,著物则火发。”①这里,沈括认为凹面镜(“阳燧
”)成像为倒像,是因凹面镜具有焦点(“碍”)的缘故。他从实验结果总结了凹面镜
的成像规律及其...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7927
2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五代十国时期的物理学 (ZT)
五 电和磁静电、静磁及物体的导电性
张邦基在《墨庄漫录》中记述了孔雀毛的静电感应现象:“孔雀毛箸龙脑则相缀。
禁中以翠尾作帚,每幸诸阁,掷龙脑以辟秽。过则以翠尾扫之,皆聚,无有遗者。亦若
磁石引针、琥珀拾芥,物类相感也。”①可见静电感应现象已在当时宫廷中得到应用。
这时期人们还认识到磁石的吸铁性(即磁力)可以不被其他物质(除铁磁物质外
)所阻碍隔断。张君房在《云笈七籤》中指出:“磁石吸铁,间隔潜应。”类似的记述
甚多。   雷电是人们自古就进行观察的自然现象。此时人们已注意到不同性质的物
体遭雷击后的情况不同。沈括《梦溪笔谈》记载:“内侍李舜举家曾为暴雷所震,其堂
之西室,雷火自窗间出,赫然出檐。人以为堂屋已焚,皆出避之。及雷止,其舍宛然,
墙壁窗纸皆黔。有一木格,其中杂贮诸器,其漆器银■者,银悉熔流于地,漆器曾不焦
灼。有一宝刀极坚钢,就刀室中熔为汁,而室亦俨然。”②庄绰的《鸡肋编》卷下也有
类似的记载。   磁偏角和磁倾角的最早记述地球近似为球形,且地球的南北磁极与
地理上的南北两极并不重合。在地球表面任何一点,地磁子午线与地理子午线之间的夹
角称为磁偏角;磁针指向与水平面之间的夹... 阅读全帖
l*****i
发帖数: 20533
2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五代十国时期的物理学 (ZT)
这不是物理学,只是观测到一些自然现象并试图加以利用而已。根本没有科学理论中最
关键的‘归纳’那一步。
b*******8
发帖数: 37364
2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五代十国时期的物理学 (ZT)
都是瞎蒙的,抓到了死耗子!
--加州MM
d*h
发帖数: 2347
2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五代十国时期的物理学 (ZT)
可以说是技术,但是算不上科学。
a*********n
发帖数: 2526
2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五代十国时期的物理学 (ZT)
这跟中医异曲同工罢了,观察的现象是对的,理论是扯淡的
r****c
发帖数: 1494
3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五代十国时期的物理学 (ZT)
没有定量的工学而已。
v*********n
发帖数: 3983
3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五代十国时期的物理学 (ZT)
没有拉丁字母进行精确公式表达,和推导.
e*******n
发帖数: 4912
3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五代十国时期的物理学 (ZT)
原子物理呢
h*****9
发帖数: 4028
3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五代十国时期的物理学 (ZT)
任何能称为“科学"的东西,其内必有严密的逻辑归纳和推理,以及严密的实验论证。
LZ所说的大都是一些简单的观测现象而已,远谈不上"xx学"
什么熊胆明目都是扯淡的推论。
f****l
发帖数: 505
3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五代十国时期的物理学 (ZT)
定律呢?
D*****i
发帖数: 8922
35
这不是逼着我找出吉本说不想写的话来打脸么?Here you go:
在列出19个伪皇帝的名字后(其他书说有三十个,吉本不认可),吉本说道:
To illustrate the obscure monuments of the life and death of each individual
would prove a laborious task, alike barren of instruction and amusement.
这不是说他不想仔细写了吗?19个“伪”皇帝呀,生平就这么打发了。然后他又试图去
归纳这些人的性格特点。
你说,这些西方人写书怎么这么不严肃呢。几百万字的篇幅啊,天朝比这小得多的篇幅
都把五胡十六国、五代十国那些乱世皇帝、大臣交代得清清楚楚。你说给吉本提意见不
行么?那位同学的反应是不是太强烈了?

人家
D*****i
发帖数: 8922
36
这不是逼着我找出吉本说不想写的话来打脸么?Here you go:
第十章,在列出19个伪皇帝的名字后(其他书说有三十个,吉本不认可),吉本说道:
To illustrate the obscure monuments of the life and death of each individual
would prove a laborious task, alike barren of instruction and amusement.
这不是说他不想仔细写了吗?19个“伪”皇帝呀,生平就这么打发了。然后他又试图去
归纳这些人的性格特点。
你说,这些西方人写书怎么这么不严肃呢。几百万字的篇幅啊,天朝比这小得多的篇幅
都把五胡十六国、五代十国那些乱世皇帝、大臣交代得清清楚楚。你说给吉本提意见不
行么?
另外,吉本用得是tyrant,字面意思是暴君,不知为什么翻译成伪皇帝。
z****e
发帖数: 54598
37
简单说,中国历史就是一部农民的历史
而农民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守成
他们没有欲望去扩张领土,因为北部极冷的草原,东南部世界最大的大海
西部世界最高的高山和高原,这都不是什么可以轻轻松松搞定的自然天险
种田不会有任何收成,派兵占领,哼哼,看看今天阿三和巴基斯坦的边界
今天这种条件下,阿三和巴基斯坦还是冻死的人比战死的人多得多,那还是喜马拉雅山
脉南坡
南坡比北坡要温暖舒服多了,北坡也就是西藏境内要恶劣得多
所以这要搁在古代,谁去谁死,所以还是不去占领了,当时的人类没有办法跟大自然抗衡
那么居住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打算守住这片土地
而其它居住在恶劣自然环境下的人自然不甘心留在那种破土地上
自然打算要来抢这片土地,然后这一守一攻,就编织出了中国历史的大部分重要事件
中国人要守住这片土地
有三个战略层面,第一个层面就是长城,对付马匹最管用
也是对付北面草原游牧民族的利器
第二个层面其实是四川盆地,四川是一个相对遥远的一个小中原
盆地地形使得这一块水分比较充沛,同时因为四川的山地,非常难走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所以也使得这一块易守难攻
最后一个层面是长江,这个很好理解了,因为要渡江作战,对于不擅长游泳的... 阅读全帖
o*****h
发帖数: 2082
3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谁区别一下谥号和庙号
早期对庙号是很慎重的,比如西汉的皇帝,即使是文帝、武帝这样的牛叉,也只有谥号
而无庙号
同样的原因,唐之前习惯用谥号称呼以往的皇帝,以便区分,如晋武帝、隋炀帝
之后庙号逐渐被滥用,是个皇帝就有庙号,包括五代十国那些割据一隅的地方势力。而
谥号则普遍加长(也有人把加长的部分称之为尊号),上古时期的谥号多是一个字,如
秦穆公,周幽王。到了明,开国皇帝用21字,其余的大多是17字,到了清,开国皇帝已
经增加到了25字,即使是同治、道光这样的菜鸟也有23字,顺治、康熙的庙号都是“祖
”,可以说越来越滥了。
谥号这一堆美丽的字眼里,最关键的其实还是最后那个字,犹如点睛之笔,如朱元璋的
谥号“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前面那些都是废话,重
点在那个“高”字,这个字一般也会被刻在陵墓正面的墓碑上,如20余年不上朝的万历
,谥号的最后一个字是“显”,后人亦称之为“显皇帝”,其墓碑上刻的就是“大明/
神宗显皇帝之陵”。
谥号不只限于帝王,重要的臣宰也可以有谥号,如岳飞的“武穆”,张居正的“文忠”
w******t
发帖数: 16937
39
你以为夏商周的天下是怎么来的?再想想晋、五代十国、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都
是白骨堆积、元勋毙命。
s***i
发帖数: 10182
40
周世宗柴荣 五代十国第一明君
自身基本没有人格缺陷 底层出生,知疾苦, 勤政爱民 事事亲躬
武功不用说了 他如果长寿, 燕云十六州就收回来了 军事上孱弱的宋不会出现, 统一
还能早几年, 辽也不会那么猖狂
文治基本奠定了宋朝的基础, 结束了北方战乱 改革政治,发展开封帝都,治黄河,
清吏治, 废酷刑
用人也不必说, 创立禁军, 手下一班干将都是一手提拔的
“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
无奈英年早逝 被赵家摘了果子
s***e
发帖数: 421
41
后唐庄宗李存勖基本统一全国了,还不是被人给干掉了,大一统也就烟消云散了。
五代十国里面皇帝随便立,大家黑来黑去都搞不定。
最后还是要一个宽厚的人赵老大才能服众。
F******w
发帖数: 1278
42
朱熹獨尊廣府話 (轉載)
..
在记述南宋文豪朱熹语录的《朱子语类》中,卷第一百三十八,里面记录着朱熹在讨论
雅言时的这样一段话: 「四方声音多讹,却是广中人说得声音尚好。盖彼中地尚中正
。自洛中脊来,只是太边南去,故有些热。若闽浙则皆边东角矣,闽浙声音尤不正」。
其实这里面就包含了对广府话的评价,而且对广府话的评价十分高。

他整段话的意思系:(当时)全国各地的雅言的语音都发生了变化了,惟独广中
人讲的雅言还算标准。因为那个地方「尚中正」,居自河洛而下的中路,只是靠在最南
边,所以气候比较热。如果福建、浙江就都是在东面边路的角落了,福建、浙江的雅言
发音尤其不准。

那么,朱熹讲的广中人是哪个地方的人呢。从他的话给出的信息有那么几个:1
. 此地叫广中。2. 此地自河洛而下的中路的最南边。3. 此地气候比较热。我们再回过
头看南宋的地理位置。能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的就只有岭南的广信地区了。

广信地区上古时叫苍梧,当年舜帝南巡就是在此逝世的,自古就是人文开化之
地;秦统一岭南后始叫广信,该地位于漓江桂江汇入珠江的江口,而漓江上游... 阅读全帖
E******u
发帖数: 3920
4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资治通鉴》读书札记(三)
五代十国时期,仅次于五胡十六国的悲惨时期。
后梁:
后梁纪一
太祖神武元圣孝皇帝上 开平元年(907年):弘农王杨渥杀节度判官周隐;军权归张颢
、徐温,渥不能制。三月,唐昭帝退位;四月,朱全忠(晃)即皇帝位于大梁。卢龙刘
守光为乱,囚其父刘仁恭;其弟守文与守光相攻,互有胜负。契丹阿保机兴起,帅众三
十万寇云州,晋王克用与之和。加张全义魏王,钱鏐吴越王。楚王马殷与弘农王渥相攻
。蜀王王建即皇帝位。
二年(908年):晋王李克用卒,子存勖袭位,李克宁掌兵权;杀李克宁及李存颢。梁
主鸩杀唐逊帝(济阳王)。李思安、刘知俊攻潞州,长期不下;晋周德威、李嗣昭等救
之;晋与梁战于黄碾,梁军大败;潞州之围解,李嗣昭抚之。淮南张颢弑弘农王渥,以
杨隆演为主;徐温、严可求杀张颢;杨隆演为淮南节度使。
后梁纪二
太祖神武元圣孝皇帝中 开平二年(908年):八月,晋周德威、李嗣昭出阴地关攻晋州
,不利,还。楚王殷取昭、贺等六州,土宇既广,养士息民,湖南遂安。梁以寇彦卿击
淮南,不利,还。刘守文、守光相攻。以左仆射杨涉为同平章事。帝将迁都洛阳。
三年(909年):正月,迁都洛阳。淮南徐温以其假子徐知诰治金陵。淮... 阅读全帖
E******u
发帖数: 3920
4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资治通鉴》读书札记(三)
五代十国地图
h***i
发帖数: 75
45
宽容是强大的原因?!
无数在南北朝的刀光血影里挣扎的人向你们问好!
持宽容观点的人可以穿越回南北乱世里的那些禽兽王朝,去做那些人命低贱的普通人。
如果宽容是原因,苻坚淝水一败为何连国都亡了?
以前王猛还要他限制异族,苻坚这傻鸟还说我海纳百川,对各族一视同仁,鲜卑蛮子必
然心向我大秦天王。结果帝国一夕崩溃,谁还鸟他这个宽容的天王,他只能眼睁睁的看
着乱世再临,而自己下场也无比凄凉!
乱华的五胡也不可能长期立国,都和jb宽容不宽容没有关系。
还是北魏历史学家崔浩能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他总结说,乱世要想统一稳定,必
须要南北移风易俗,大家都同化的差不多了,才有可能出现一个稳定繁荣的统一帝国。
后世的人不长记性,又出现的乱世好多都是犯同样的错误,李世民让突厥迁入内地,后
来又后悔。玄宗对胡人安禄山,让他兼3个节度使,够宽容的了吧?为何有安史之乱?
刘秀让汉人从关外回撤也是败笔,如果汉人一直向外发展,再出现一个大的海外殖民地
多好!
看看五代十国,看看宋末,看看满清,那一次乱世不是和异族有关?
清末民初中国能很快重归统一,也是因为有一个强大的主体民族汉族为基础。不然乱世
还会更长。
一个强大...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4493
4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赵氏血统剖析(转载)
我是最近才看到网上传闻,才转载了这篇赵家后人写的文章。文章虽然不是很严谨。但
有两条,一是赵家上辈老人相传祖上是突厥。第二是赵宋家传只吃羊肉。前者可能是杜
撰,第二条应该有好多史料可以查的。
我本人不是赵家后人。我家虽在浙江,祖上却也有北方游牧民族的血统。五代十国时北
方汉族人口一度只有两百多万,现在的汉人可能大多都有古代北方少数民族血统。
f******n
发帖数: 248
4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赵氏血统剖析(转载)
一个精神外F的年代,连赵这么历史悠久的汉族姓氏都要找个胡人祖先了。也奇了怪,
当汉人有啥丢人的不成。都是自恨的文人长期搞得汉人没用的宣传的潜移默化啊。五代
十国,基本就是汉族军阀混战为主,沙陀人能有多少人,又不是五胡十六国时候,就是
宇文泰这么个鲜卑人的北周也要靠拉拢关陇的汉人,利用汉人的军事力量才能和北齐那
个胡化的汉人高欢对抗啊。而且现在的傻逼文人喜欢搞得好像汉人就没猛将兄似的,恨
不得给历史上的每个猛将找个胡人祖先。不知道再过多久,毛太祖他们那边猛人是不是
也会被附会成什么湖南的维族之类,要不怎么解释这帮湖南四川汉人怎么能这么牛。
r**********g
发帖数: 22734
4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为啥中国制度不适合日本?
日本还真是把唐朝抄得特别完整,律令制抄完以后连藩镇(大名)割据都抄过去了。不
过后来唐完了以后没得抄了,后一半一直烂尾,搞成超级长的五代十国,一直到德川家
。德川家杯酒释兵权之后也没敢把武士给取缔了,可以说鬼子是盛唐完了一直呆在残唐
五代。
l*****e
发帖数: 416
4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小说讲经史】隋唐和残唐
附记之一:关于五代史平话的一小段读书笔记
赖leawolf兄指点,我大致看了一遍五代史平话,感觉其内容和形式均同《残唐五代史
演义》差别不小。存孝母感石人生子,存孝打虎,咬脐郎追白兔,这三个民间最为广泛
流传的故事,五代史平话当中都并无踪迹,甚至于李存孝这个人物都不曾明确登场--虽
然此人是实打实的历史人物。由此看来,《五代史平话》,或《新编五代史平话》,仍
然是讲史为主,实多虚少,处于一种“半史半书”的状态(引号里面这个词纯粹是我杜
撰)。然而,绝对不能以此否定五代史平话对后世民间文化的影响力,例如汉史平话当
中虽然没有出现白兔,但是对比一下《平话》同《白兔记》的文字,就会发现其中显而
易见的继承关系:
“但见知远在地上睡卧,有一条黄蛇,从知远鼻孔内自出自入;旁有一人身着紫袍,撑
着一柄黄凉伞,将知远盖却。。。‘既是有此等异事,休教他去养马,怎不将女孩儿三
娘子招他做女婿?向后改换我家门风,也是一场好事。’”
“见一人高卧,见一人高卧,倒在蒿蓬,鼻息如雷振也。气如吐虹。我把两眼摩挲,觑
他貌容。呀!元来是霸业图王一大雄,更有蛇穿窍定须显荣,振动山河鱼化龙。咳!自
古道:"草庐隐帝主,... 阅读全帖
r****p
发帖数: 1854
50
呵呵,我说"历史空白"是有些反讽的意思,起因是大家以前讨论过过南北朝的电视剧太少
.好不容易有了,又是这种货色.
对你的观点,我有所保留意见.
少数民族王朝也是修史的.就拿你说的元朝,宋辽金三史都是在元朝时候编纂.当然由于
编者的立场,有些政治观点不客观,例如赵良嗣被列入《宋史 奸臣传》,但是史学价值
还是值得肯定的, 尤其是《宋史》和《金史》。《辽史》相对错误较多,大概是年代
相对久远的缘故。
而且元代应该也是有自己的史官的, 《元史 太祖本纪》最后提到,“帝深沉有大略,
用兵如神,故能滅國四十,遂平西夏。其奇勳偉跡甚眾,惜乎當時史官不備,或多失于
紀載雲。”由此我们可以作出一个符合逻辑的推论,那就是后来蒙古人是有史官的,而
这些史官的记述是宋濂等人后来编写《元史》的重要根据。否则宋濂不会刻意提到,在
成吉思汗年代“惜乎當時史官不備”。
再说北朝,北魏当然是修史的。崔浩就是因未写《国史》掉了脑袋,济阴王元晖业编写
的《辨宗室录》,是后来魏收写《魏书》的重要reference.
十六国南北朝的影视剧少,首先还是民族问题太敏感。再就是头绪线索太多,要拍一个
《三国》那样反映全貌的,太难太...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