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办事组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下页 末页 (共5页)
C********g
发帖数: 9656
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Communipig (共产猪),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也读“真实而沉重的”邱会作回忆录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Apr 1 03:11:23 2011, 美东)
芦笛
最近香港出版了《邱会作回忆录》,令一直在为林彪翻案的丁凯文、舒云等人欣喜若狂
。在网上看到丁凯文先生的读后感《真实而沉重的历史回顾》,舒云的《喜读》则未打
开,盖该同志的文化水平实在太低(村小毕业?),拜读她的大作有如吃一半是沙子的
米饭,有点吃勿大消,非万不得已不能折磨自己,是以敬谢不敏。看了丁先生的推荐后
,便去将该书找来看了一番。大概因为本人缺乏炽热的阶级感情,看后既无舒式狂喜,
也无丁式“沉重”,觉得水平还不如吴法宪回忆录。
從文字水平來看,兩本書雖然都在香港出版,但都是用簡化字寫的,再由大陸文盲編輯
使用簡轉繁軟件轉為繁體字,是以錯謬百出,例如“複雜”被轉為“復雜”(吳法憲回
憶錄),作為姓氏的“于”被轉為“於”,作為“試圖”、“想要”的“欲”被轉為“
慾”(邱會作回憶錄),“鍾漢華”成了“鐘漢華”(兩本回憶錄都如...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39120
2
阎长贵:“文革”开始后,从底层到高层,各单位的周末舞会都被作为“资产阶级生活方式”取消了,唯独在中南海举行的舞会照常进行。
“文革”开始后,从底层到高层,各单位的周末舞会都被作为“资产阶级生活方式”取消了,唯独在中南海举行的舞会照常进行。这里的舞会,有时还是化装舞会,还有著名京剧演员如谭元寿、马长礼等人的清唱,其名义是让毛泽东休息休息。这些活动,江青常参加,总理有时也参加。江青对梅兰芳不欣赏,她很欣赏程砚秋,程砚秋1957年曾在苏联莫斯科看过当时在那里养病的江青,江青很赞扬他的演技。程砚秋跟人说:“江青是他的知音!”
就吃来讲,江青说不上多么奢华,但在如何吃上,确有点难侍候。1961年到1976年10月6日江青被抓,程汝明一直是江青的专职厨师。程师傅做的饭,很合江青口味。江青爱吃鸡,但吃法和别人不同:一斤左右的雏鸡肉她很爱吃,而老母鸡肉她不吃,只喝老母鸡炖的汤。每到这时,程师傅就把鸡肉放点盐和佐料,让工作人员吃,我就多次吃到这种鸡肉。在生活水平不高的60年代,这对我们来说是很不错的享受。江青不论到中南海开会还是到人民大会堂开会,经常带着程师傅,如果程师傅没去,中南海或人民大会堂的师傅们...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3
符福山和相依为命的老伴
符福山手持当年那份改变自己命运的文件
三女生当年揭发老师“奸污”自己,四十年后齐出面澄清“诬告”替师求平反。81岁的符福山期盼在有生之年能查清真相
12月4日,国家首个宪法日,海南省文昌市下了一场清冷小雨。
81岁的符福山,在家接到文昌法院的电话,欲了解海南省高院转发的“强奸冤案”信访案。他穿好雨衣挥别妻子出门,准备等法院了解完案情,再次到市委组织部、政法委等部门信访。从1974年到2014年—40年来,符福山辗转政府各部门,接连就所谓的“强奸冤案”信访达数百余次。
这是一个耗尽耐心的故事—1973年,一桩“奸污”谜案,将符福山的人生划成了对等的两半:前40年,他是人民教师;后40年,他被三女生揭发奸污,遭除名并一生背负辱名。符福山声称是“冤案”,四处申诉平反,至今40年无果。
符福山40年不懈的行动,终唤起当年3个“被奸污”女学生的良心回归。如今,她们齐齐作证:为能被推荐上高中,当年3人受人蛊惑,作伪证诬告“遭奸污”。她们期待法治与真相的归来,希望官方还原事实,给予老师平反。对此,文昌市政法委表示:当年调查程序不规范,结论有失实之处。但现3名“受害女生”的新证... 阅读全帖
d*********g
发帖数: 1213
4
《武斗纪事》(下)
(接中)
我们回到文化宫,接着又开工机联各单位负责人会议。决定各单位分部全部回驻本单位
,恢复本单位的正常生产,保护本单位的所有公、私财产,特别是撤退到柳北的“钢联
指”人员的住宅;机务段、车辆段等原来住有地方难民的,要尽快动员他们搬出去,现
在地盘大了,可以住进二级站、学校等有空房子的地方去,力争全部撤离铁路单位;马
上由老桂组织运输系统人员,建立通车指挥部,尽快恢复通车,越快越好。王反修负责
与铁路局军管会联系,经过他们呼吁“钢联指”人员返回,共同保障铁路运输的正常进
行。
柳州铁路分局“工总”在老桂的率领下,马上开始了恢复铁路运输的工作。柳铁军管会
在曹参谋长的亲自关照下,给通车以全力支持。尽管有生命危险,火车司机、列车乘务
人员踊跃报名要求出乘,机务、车务、工务、电务、车辆、调度等部门也全力投入工作
,很快我们就开出第一列旅客列车,往湛江、南宁方向。往贵阳方向的旅客列车也准备
开通。
但我们显然斗不过广西军区和广西革筹。第一趟列车还没开到黎塘,就被他们命令“联
指”以武装民兵的名义截住了,他们用枕木拦住轨道,还插着毛主席画像。我们的所有
人员,包括随车的军管... 阅读全帖
v**e
发帖数: 8422
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军人永胜》的看点
《军人永胜》的看点
作者: 管风琴 发布日期: 2011-2-09 查看数: 3815 出自: http://www.fyjs.cn
《军人永胜》(香港新世纪出版社出版)是一部被作者黄正称为“纪实文学”
的作品,(《军人永胜》575页)因此与回忆录和传记有了一些区别。纪实文学这几年
弄得很乱,其原因,第一不是本人的回忆,第二有了文学化情节化的加工。本人读完这
本传记文学,觉得比那些所谓“红墙作家”、“军旅作家”们写的要好一些。
在此,我罗列出若干“看点”,作为读书心得。所谓“看点”,一是指“新”
,即新情节,新角度或者说是新说法;二是指“疑”,有疑惑有不确定感。二者居其一
,即为“看点”。以下看点以时间顺序排列。
看点一:红三团攻占泸定桥。
大家都知道红四团抢夺泸定桥的事迹。而《军人永胜》从黄永胜的角度写了红
三团攻占泸定桥。按照此书的说法,红四团早已赶到对岸,却面对十几根铁索无能为力
,等了“近十个小时”,听到对面桥头的枪声,知道兄弟部队打到桥头,才派出突击队
攀上铁索,爬到对岸,与红三团会师。书中写道:“在桥东没有配合... 阅读全帖
q*d
发帖数: 22178
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吴新潮回忆父亲吴法宪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Communipig (共产猪),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吴新潮回忆父亲吴法宪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Feb 22 06:59:41 2011, 美东)
·纪 彭·
吴法宪,前空军司令,开国中将。在通常人眼中,他是林彪反党集团的主要成员,
对文化大革命负有责任,甚至纵容林立果在空军为所欲为,间接造成了林立果有机会进
行谋害毛主席的阴谋。说实话,从前我对“黄吴李邱”也是这个看法。在和吴法宪的大
儿子吴新潮约定了采访时间后,我仔细阅读了由香港北星出版社出版的《吴法宪回忆录
》对吴法宪多少有了一些不同的认识。
2010年9月的一个下午,吴新潮在国家会议中心大酒店的咖啡厅里接受了本人专访
。他的身材和他父亲一样都是有些发胖,因此也就显得很随和。对于这次采访,吴新潮
多少有些顾虑。
“父亲是一个历史人物,作为一般历史人物的子女,很难客观地公正的评价父亲。
因为在子女的眼中,父亲都是完美的。实际上,大多父亲都并不完美。我的父亲也是如
此。但是世间应该说对他有太多的误解。这些误解反而给我们一些比较容易澄清的...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9656
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邱会作和吴法宪的回忆录比较
舒云
http://blog.sina.com.cn/sy2222196
《邱会作回忆录》无论思想认识的深刻度抑或史料的准确度诸方面,均较《吴法宪回忆
录》为优
作者:余汝信
对于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的人们来说,邱会作并非一个陌生的名字。文革前,他是军委办
公会议成员、解放军总后勤部部长。文革中,进入中共中央领导核心层,为第九届中央
政治局委员、军委办事组成员、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总后勤部部长。九一三事件后身陷
囹圄,又被指称为“林彪反党集团(后上升为‘林彪反革命集团’)主要成员”。上月
底,文革中的经历占其篇幅二分之一强的《邱会作回忆录》,在香港特别行政区面世,
这应该是文革研究领域中一件十分值得关注的大事。
笔者近日阅读了这部倾注了邱会作二十年心血的著作,受益匪浅。前几年《吴法宪回忆
录》出版,对文革史的研究是一个突破,但对史实的把握和认识尚有探讨之处。近日笔
者将《邱会作回忆录》与当年地位与其不相上下的吴法宪的回忆录作了若干比对,觉得
它无论在思想认识的深刻度抑或史料的准确度诸方面,均较《吴法宪回忆录》为优。以
下数例,仅为一己之见,尚请识者不吝赐教。
一、关于罗瑞卿问题
1965年1... 阅读全帖
B****s
发帖数: 5731
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读陈伯达回忆录的几则笔记
大家应该都是看了舒云转载的那些
三。总理圈阅了电话记录报告
13日下午四点多,开完政治局紧急会议后,我回到西山。一下车,我就通知刘秘书
:“准备一下,下山(意指回海军)办公。”
一天一夜没有休息,虽然很疲倦,但一点睡意都没有。老伴给我沏了一杯茶,我一
边喝茶,一边小声告诉老伴:“出大事了,昨晚林彪、叶群乘空军飞机外逃啦!”我感
到中央出了这么大的事情,是非常严重的,也感到林彪是从海军机场跑的,可能海军也
要有责任。
我和老伴一边谈论林彪外逃的事,一边清理昨晚与总理、与机场前前后后通话的过
程。
大约17时左右,刘继祥秘书拿着一份报告进到办公室,这份报告是海航5师整理的
《山海关机场九月十二、十三日情况报告》,是海航5师用电话报告,刘继祥秘书电话
记录的。
我正在回顾清理昨晚的情况,正好听听山海关机场的报告。我就让刘秘书念他记录
的报告。
当他念到报告中记录着:23点35分,我向机场调度室值班员传达总理指示,并补充
说“四个首长中,其中任何一个首长指示均可放飞”时,我点头说:“对!”
当他又念到报告中记录着:0时06分,李政委来电话... 阅读全帖
p*****y
发帖数: 1049
9
官方的说法是,71年9月12日晚上,周恩来给李作鹏打电话,让李作鹏通知山海关机场
,必须由周黄吴李四人联合命令,飞机才能起飞。而李作鹏故意将其篡改为“任何一人
”下命令,飞机就可以起飞。因此李作鹏是林彪同党,故意放虎归山。
而根据李作鹏的回忆,周恩来那天晚上的电话内容是这样的
"第一、北戴河那位(我一听就明白是指林彪)可能要动,要飞夜航,夜航很不安全,
不宜飞夜航。
第二、他要飞夜航,你就告诉山海关机场,待他到达机场后,请他给我来个电话。
第三、空军那架飞机的行动,要听北京我的指示、黄总长的指示、吴副总长的指示和你
的指示才能放飞。
第四、我已告诉吴法宪到西郊机场去了,作必要准备。"
周恩来表意含混不清,李作鹏误解为林要回北京,而周恩来担心他的安全,所以要中央
军委办事组直接指挥飞机,他的传达变成了“周黄吴李”四人中的任何一人下命令,飞
机才能起飞,其他人下命令无效。
然而李作鹏凭借机智的头脑,很快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0点6分,李作鹏再度给山海关
打电话纠正第一次电话指示的错误,李作鹏的第二次电话要求,“空军那架三叉戟飞机
要经北京周总理、黄总长、吴副总长和我四人联合指示才能放飞,如果... 阅读全帖
y*****b
发帖数: 20
1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老周是史版四大永恒话题之一
老邱也说了,总理喝的高兴了,也要和军委办事组的同志们抖几个老料,讽刺一下几位
老帅,估计里头肯定有朱徐叶聂
互相不服气在战争年代,或者是其他有序竞争的环境里,都是提高生产力的好事情。就
好比陈云和邓小平比谁活得长,比出了盛世。现在没有人和影帝飙泪,国家经济生活就
走到了困境
r********9
发帖数: 18394
1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李德生
林在毛家湾接见李德生和新总政班子,说调你来当总政主任,是我向主席建议的,我就
是要叫丘八管秀才!就这样,李德生又进了军委办事组。
r********9
发帖数: 18394
1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李德生
李德生先生驾鹤而西,一生未经大起大落,享尽天年,实为文革闻人中的异数。谚云:
与其作一辈子乌鸦不如作一次鹰。李大将军当然是鹰,忝为中共中央副主席,惊鸿照影
为时两年。时间虽然不长,但是那个历史时期,在他前后“位列三公”者,未经摧残、
得以善终、不用鞭尸的,好像他是惟一。
李德生确实不易,沾过林彪的人没几个有好下场。李德生当政治局常委、副主席的前一
站,是总政治部主任,这个职务恰恰是林彪举荐的。据说,林彪讲:我就是要找一个丘
八来当这个主任,管管那些秀才。诚然,把这样的实缺给谁,林彪颇费了一番思量。李
德生的前任是萧华,萧某下台后,总政主任的位子空了两三年。有迹象表明张春桥想占
这个位子,林彪抵死不肯:张一进来,中央文革就名正言顺进到军队里来了。林在爱将
里选过,但是个个都有要职。而1967年李德生衔命处理了安徽武斗,毛泽东当然看过报
告。1968年10月,李到北京参加中央的会,毛泽东听到他的名字就问:哪个叫李德生?
不但肯定了他在芜湖的作为,还特意问到他的年龄。林彪察颜观色,看似李是毛能接受
的总政治部主任人选,便顺势提名。级别上看,历任总政主任军衔越来越低:罗荣桓元
帅、谭政大将、肖... 阅读全帖
g*********n
发帖数: 808
1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明智莫如李德生
李德生先生驾鹤而西,一生未经大起大落,享尽天年,实为文革闻人中的异数。谚云:
与其作一辈子乌鸦不如作一次鹰。李大将军当然是鹰,忝为中共中央副主席,惊鸿照影
为时两年。时间虽然不长,但是那个历史时期,在他前后“位列三公”者,未经摧残、
得以善终、不用鞭尸的,好像他是惟一。
李德生确实不易,沾过林彪的人没几个有好下场。李德生当政治局常委、副主席的前一
站,是总政治部主任,这个职务恰恰是林彪举荐的。据说,林彪讲:我就是要找一个丘
八来当这个主任,管管那些秀才。诚然,把这样的实缺给谁,林彪颇费了一番思量。李
德生的前任是萧华,萧某下台后,总政主任的位子空了两三年。有迹象表明张春桥想占
这个位子,林彪抵死不肯:张一进来,中央文革就名正言顺进到军队里来了。林在爱将
里选过,但是个个都有要职。而1967年李德生衔命处理了安徽武斗,毛泽东当然看过报
告。1968年10月,李到北京参加中央的会,毛泽东听到他的名字就问:哪个叫李德生?
不但肯定了他在芜湖的作为,还特意问到他的年龄。林彪察颜观色,看似李是毛能接受
的总政治部主任人选,便顺势提名。级别上看,历任总政主任军衔越来越低:罗荣桓元
帅、谭政大将、肖...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9656
14
作者:郭松民 文章发于:乌有之乡 点击数:15394 更新时间:2011-8-23
郭松民:满妹女士何必往父亲耀邦脸上“抓肉”?
★郭松民
最近看了知名网友“雨夹雪”的一篇妙文《胡耀邦落选证明了毛主席和文革的民主》,
深感作者眼光独到,有穿透力。雨夹雪网友的这篇文章是读胡耀邦同志的女儿满妹女士
的文章——《胡耀邦最苦闷的时候:落选中共九大中央委员》后有感而发的,但让我感
到多少有点遗憾的是,雨夹雪网友似乎仍然过于单纯了一点,他好像真的相信了满妹女
士在文章中对耀邦同志在党的八届十二中全会会场上“正义凛然”形象的描写。
满妹女士在文中有这样一段生动的记述:“大会中间休息时,康生看见父亲,老远地走
过来要和他握手,父亲却装着没看见,扭头走开了,当着众人的面,将康生很难堪地晾
在那儿。”
实际情况真的是这样吗?我很怀疑。康生当时是中央文革顾问,深受毛主席信任,在九
大及随后的九届一中全会上,康生当选为政治局常委,说他那时“红得发紫,权倾朝野
”什么的都不为过。党的高级干部对康生均以“康老”相称,敬畏有加,多少人想和他
握手还握不上呢,耀邦同志当时不过“刚出‘牛棚’”,正要极... 阅读全帖
l*w
发帖数: 3758
15
十大后排名第二的军委常委,西沙海战时的军委办事组是叶剑英,王洪文,张春桥,邓
小平,陈锡联,苏振华。西沙海战后,有增补了刘伯承、徐向前、聂荣臻、粟裕,稍后
加上汪东兴。
西沙海战时,同时在军委作战值班室里的有叶剑英,王洪文,张春桥,邓小平,陈锡联
,苏振华。后来宣传中就剩下两个人了。
m*h
发帖数: 242
16
現在的年輕人有多少知道周宇馳這個名字的?今天看到周女兒的回憶文章《現代荊軻:
回憶我的父親周宇馳 》40年來,我輩中多數人熟悉這個人的名字和他的命運,之前見
過他僅有的一張模糊且蒼白病態的照片,今天這照片是第一次見到,樣子正常平易,不
是大部分九一三回憶文章中描述的那種猙獰邪惡面貌。
四十年有感 (周宇驰之女向红的回忆)
向红
向红,退休干部。周宇驰(“九一三”事件之前的空军司令部党委办公室副主任)之女
,1970年入伍,“九一三”事件发生时未满17岁,正在广州中山医学院读书(工农兵学
员)。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如今四个十年过去了。每年的这个日子,我会和许多受“九一三”事件牵连的人一样,
思绪万千。在四十年前,我就已经明白:政治上的我,已经随着我父亲死去了。
关于“九一三”,的确是一个令我难以回避又难以把握的命题。鉴于我父亲在事件后已
经被官方的广泛宣传、批判而为全中国家喻户晓,四十年来我一直在探寻父亲怎么会走
到那一步的心路历程,我想尝试一下谈谈自己的所知、所感、所想。
我对历史知之甚少。我认为:研究历史就是要细,因为往往细节导致拐点或突变,所以
点点滴滴,都要记... 阅读全帖
b********h
发帖数: 2481
17
开篇声明,本文只是对历史事件进行探讨研究,无意涉及冒犯个人隐私。其参考资料文
献均来源于百度谷歌人民等搜索结果,如对资料依据及来源等存有疑问,请联系原作者
原载体,笔者概不负责。
一 、身为“接班人”和副统帅的林彪到底为什么会仓惶出逃?
40年前的9月13日凌晨,身为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的林彪仓惶出逃,
最终折戟沉沙坠毁在蒙古的温都尔汗,这就是当时震惊中外的“九一三林彪出逃事件”
。作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并且写进了党章的铁定“接班人”,为什么要叛党叛国
、举家外逃呢?为什么会发生“九一三事件”?
官方对此的解释是林彪及其团伙密谋“篡党叛国”,急欲“抢班夺权”,阴谋败
露后仓惶逃跑。这显然不能令人释疑。首先,作为绝无仅有已写进了党章的铁定“接班
人”,林只需按部就班等毛**百年之后安心接班就是了,如果没有其他特别原因,又有
什么必要悍然去冒杀身之祸的天大风险来“篡党叛国” 、“抢班夺权”呢?要知道当
时的毛如日中天如神一般地位不可撼动,一生谨慎精于算计的林,是从来都不打那种没
有把握赌博式的的仗,更何况这种无异于拿鸡蛋去碰石头了。这当然解释不通,于是官
方便又“找”出证据说... 阅读全帖
s***r
发帖数: 1480
1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林彪的国家主席提议
当时还没有迹象表明林彪不赞成继续革命论——顶多是紧跟的略有不够。
让毛感到危机的是,林的影响力超出了他的预期,搞他面前的大红人张春桥,在他没点
头的情况下,党内尤其军队里的人居然空间团结——团结在林副统帅周围,连他身边的
人,陈伯达,许世友,汪东兴等都进去了,还有韩先楚等等。这个刺激了毛,邱会作认
为就是这个原因,这也表明文革不得人心,毛心里也清楚。
毛就借题发挥,目的是削弱林彪,但当时没有置林于死地的打算。以他和林彪的感情,
只要林彪认错,交出一部分权力(主要是兵权,也就是军委办事组),善终没问题。
g*****g
发帖数: 6798
19
吴德讲述:文革中武斗是怎样被鼓动起来的
2012年02月09日08:30
人民网
朱元石
[导读]67年春北京开始武斗,那时武斗死亡最多的一天是七十多人。谢富治想由公安、
市委分别发通知要求不准打死人。毛泽东批评说:你们还想压制群众,文化大革命刚开
始发动,你们不能像消防队救火一样。
文革中的造反派坐汽车参加武斗
本文摘自《吴德口述:十年风雨纪事》,朱元石 著,当代中国出版社
上次已经谈过一些北京市委的情况。我的记忆不行,再讲一些那时候的情况,只能想到
什么说什么。
1966年的11月至1967年1月,新市委已经瘫痪,我们不能在市委正常办公了,就搬到京
西宾馆办公。这样,又遭到中央文革小组的指责,他们说市委怕群众,已经变成地下市
委了。
我讲一讲市委几位书记的情况,一个个惨得很:
李雪峰,主席要他避风头,暂时到天津去了。
郭影秋,被人民大学的造反派揪回人大,关在地下室里,天天遭到批斗。郭影秋有病,
我们好不容易和造反派谈判后才把他接出来。
陈克寒,自杀了两次。一次在万里的办公室里服了大量安眠药,被发现后抢救过来。另
一次他被商业学院的造反派抓走,遭到揪斗后,他从二层楼上跳楼,没有死,很... 阅读全帖
c*********2
发帖数: 3402
2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舒云:百问九一三(2)
21、256号三叉戟飞到北戴河上空了吗?
9月13日凌晨,北戴河林彪别墅的工作人员听到了飞机响声。这可能吗?北戴河在山海
关机场的东北50公里,上空没有航线,34师师长时念堂说:三叉戟起飞后,再也没有返
回山海关机场。飞机时速500公里,早超过了北戴河的范围。但是如果飞机建立起落航
线,北戴河就能听见。9月12日晚上林立果乘三叉戟到北戴河,在外面乘凉的林办工作
人员就听到了飞机落地的声音。256三叉戟从山海关机场强行起飞,先向西南,右转弯
,对着北京方向,到迁安(这是飞行员潘景寅的老家)改向西北。
时任北戴河北京军区疗养院外科护士的杨桂兰回忆:1971年9月13日凌晨她起床给儿子
换尿布,忽然听见房顶轰隆隆响,大得好像房顶上开过去拖拉机。杨桂兰是飞行员家属
,她对飞机起飞并不陌生,但她说在北戴河半夜听见飞机声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所以
她根本没有当成是飞机声。北戴河北京军区疗养院和林彪别墅是邻居,住在林彪别墅附
近的人听到256三叉戟起飞也是真实的。
林彪警卫秘书李文普也清楚地听到了256三叉戟起飞的声音。李文普自伤后,被八三四
一部队的卫生员简单包扎,经外科医生出身的张清霖检查,之后很... 阅读全帖
c*********2
发帖数: 3402
2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舒云:百问九一三(6)
101、“林彪第一个号令”为什么没上“两案”起诉书?
“林彪第一个号令”是林彪案中的重要证据之一。为什么从“两案”起诉书中拿掉?
1986年8月,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的《中共中央大事年表》,第一次为“第一个号令
”正名,明确指出林彪是根据毛泽东关于国际形势可能突然恶化的估计而作出的指示。
1989年9月,中共党史专家苏采青在《中共党史研究》撰文,说明“第一个号令”不包
括疏散中国党政军领导人这项任务。这是毛泽东的决策,周恩来安排,经中央政治局讨
论通过的。
1969年3月,中苏边界发生了珍宝岛事件,苏联边防军吃了亏。8月,苏联边防军报复,
偷袭了在中国新疆伊犁地区正常巡逻的中国边防军,造成重大伤亡。两国关系恶化到极
点。苏联在苏中边境上陈兵百万,战争一触即发。关于中苏关系,苏联分成两派,主战
派和主和派,以柯西金为首的主和派占了上风,他们主张谈判。柯西金几次想接触中国
总理周恩来,阴差阳错,没有搭上话,急得团团转。最后总算和周恩来达成协议,双方
派副外长级的代表团谈判中苏边界问题,约定10月20日,苏联谈判代表团到中国北京。
事后看,苏联不想和中国打仗,是诚心诚意的。但是,事前中国极不... 阅读全帖
c*********2
发帖数: 3402
22
送交者: 高伐林2012年02月10日16:31:46于[史地人物]
据周宇驰的女儿介绍,她父亲在“九一三”之夜自杀之前曾经对其弟弟说过:林彪
若上台,将搞经济建设,搞科学技术,将非常重视知识分子。“他根本不同意毛泽东(
文化大革命)的观点”,“林说……马上改革!”她坚信父亲是“舍生取义,是现代的
荆轲,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倡导改革开放的先烈”
老高按:《新史記》第4期(于2011年10月出版)刊出了向红的回忆文章,系作者
提交给北京“九一三”40周年文史研讨会的一篇书面发言。
向红是被定为“林彪反党集团成员”、所谓“林立果小舰队成员”周宇驰的女儿。
查据“维基百科”等网站的资料:周宇驰(1935年-1971年9月13日),河北乐亭县人
,曾任解放军空军司令部办公室副主任,空军司令员刘亚楼的秘书。1971年9月13日,
在林彪、叶群等人乘坐的三叉戟飞机起飞后,周宇驰、于新野及李伟信在北京沙河机场
乘直升机出逃,后被迫降,周宇驰及于新野开枪自杀身亡。
这篇文章(以及类似文章),都有强烈的倾向性和感情色彩,例如她在文章中称颂
其父亲为“现代荆轲”,相信会让不少读者觉得刺眼。向红虽然当时年幼,... 阅读全帖
M******8
发帖数: 10589
23
送交者: 高伐林 2012年11月16日15:02:05 于 [史地人物] 发送悄悄话
中国大陆党史专家韩钢教授列出了中共党史研究中争论最大、对中共的发展最有影
响的20个热点难点,其中与林彪有关的就占四个!在我看来,中共党史上无处不是谜,
列出20个,远远不够。韩钢指出一个值得关注的趋势:从主流意识形态剥离出一个民间
研究的学派,其话语、结论和判断与主流不一样
老高按:中国当今执政党党史上的疑点,一抓就是一大把,从建党到底是哪天,多
少人参加一大,会议议程,所争论的问题,参加的外国人是不是苏俄间谍……都是花了
好长时间才勉强达成共识,遑论其它。
中国大陆党史学者韩钢,最近将他原来所列出的中共党史研究的若干热点难点问题
,重新推出了新版。他仅仅列出了争论最大、对中共的发展也相对来说更有影响的20个
热点难点,在我看来,远远不够。韩钢自己也说:“这些也只是一鳞半爪,远不能反映
研究动态的所有方面。”中共党史上还有许多未得出结论的问题,例如,1931年1月7日
中共六屆四中全会上王明的上台、罗章龙等人的分裂、何孟雄等人究竟是死在谁手里;
再如,1936年12月,中共究竟对西安事变起了什么作... 阅读全帖
K**********n
发帖数: 10466
24
"这班披着人皮的豺狼"
这么说自己的同胞,还要装作自己无辜
s*******w
发帖数: 2257
25
给那些荒唐的岁月留个记录。。。
m****5
发帖数: 1131
26
重磅内幕 秦城监狱中共最高层的娇妻 美女们惨遭蹂躏
——秦城监狱上演夫人公案 党内斗争的伴奏曲
在秦城中,李莎与王光美囚室比邻,出狱平反后王光美曾看望李莎,感谢李立三没有
乱供所谓刘少奇充当斯大林间谍的问题。死前瞿秋白妻杨之华对杨之英耳语:“我知道
的东西太多了,非弄死我不可。”瞿独伊始终认为母亲死因不明。项英的爱人没有经过
任何审讯就被处决,事先征求了项英意见,“项英来电,同意处决”。
“娜拉”们到延安之后的出路,大体上是嫁给高干,成为政治斗争中的附庸,命运随婚
姻而沉浮。一旦高干落马,夫人容易被牵连入狱,王光美、严慰冰、叶群、薛明等人皆
不能例外,其中又以江青兼任毛泽东政治秘书为最突出。贺龙被打倒后,毛泽东曾贬损
他说“我最反对的是把自己的老婆做办公室的主任”,一方面为与薛明不和的江青出气
,同时也敲打林彪和叶群。但联系到江青自己,毛的话实极具反讽意味。夫人之间的公
案,实际是党内斗争主旋律的伴奏。全文如下。
作为两位前“第一夫人”,王光美和江青在秦城上演了“换房”桥段。
王光美出身大家,毕业于辅仁大学,父亲曾任民国总长,抗战胜利后从北平军调处转赴
延安,是刘少奇在中共胜利入城之际...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2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zt 林彪与他对中国的贡献
听到林彪死讯 蒋介石也流下眼泪
来源: wint 于 2015-01-04 21:55:35
林彪对建国后的解读耐人寻味:“开始打天下,是为了平等、公道、安全。打下天下
后,才知道,世界上哪有这些东西。很可笑。”

现在回头细想林彪,着实地使人佩服。中央那么大一堆人对毛泽东都是紧跟,挨
了整也不反思,就乖乖地趴在那里等着毛泽东平反。唯独林彪另辟路径,要撂翻毛泽东
,气势不同凡响。敢跟毛泽东叫板的彭德怀在离开中央时还不得不向毛泽东下了三条保
证,敢跟毛泽东对着干的刘少奇在发觉大事不好时,还在毛泽东的住房外徘徊,想找机
会勾兑一番。而林彪在天安门广场参加欢迎西哈努克亲王的“五一”大派对时,竟敢当
着毛泽东的面拂袖而去,丢下老人家在天安门城楼上翻肠倒肚地痛苦。有种!

林彪是一个谜

这是一个曾被尊为中国的第二号神,后来又被列为第一号鬼,非神即鬼,好象从
来都不是人,最终还是被一个“鬼”字覆盖了的人。这是一个24岁就当军团长,从连长
、营长、团长、师长,当到野战军司令员、国防部长,而且经常身兼数职(比如抗日军
政大学校长兼政委,东北局书记、东北军区司令员兼政...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2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zt 现代荆轲:忆父亲周宇驰
言论】 现代荆轲:忆父亲周宇驰 (2014-11-23 09:42:34) 下一个

周宇驰
每个时代都有领先于时代的进步思想存在。从《五七一工程纪要》中不难发现其
独特的锋芒: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说真话、敢把皇帝拉下马的反封建主义、反专制的精神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如今四个十年过去了。每年的这个日子,我会和许多受“九一三”事件牵连的人一
样,思绪万千。在40年前,我已经下了结论:从政治生命这个层面上讲,政治上的我,
已经随着我父亲死去了。遗憾的是,40年来的经历证明了我的预言。
关于“九一三”,的确是一个令我难以回避又难以把握的命题。鉴于我与之40年的
渊源,我想尝试一下管中窥豹,来谈谈自己的所知、所感、所想。
我对历史知之甚少。我认为:研究历史就是要细,因为往往细节导致拐点或突变,
所以点点滴滴,都要记录下来。作为个人回顾历史,却不能走得太近,否则深 陷其中
,枝枝蔓蔓,历历在目,只... 阅读全帖
L***i
发帖数: 334
29
转载
延安整风的反省标本和1950年代的匿名信,是朱明在历史上留下的两次痕迹,即使是官
方出版的林伯渠传记中,在介绍林伯渠的婚姻内容中,朱明也仅在1946年出现过一次,
近似史铁生在《务虚笔记》中所说革命历史中被抠掉的“人形空白”。
另外一起与秦城有关的“匿名信事件”则发生在陆定一夫人严慰冰和林彪夫人叶群之间。
严慰冰入狱是由于检举叶群的“匿名信事件”。严与叶群早年并无利害冲突,同样出身
于大家,严慰冰父亲早年加入中共,她考取中央大学后随母奔赴延安,在抗大毕业;叶
群则为国军少将庶出之女,在一•二九运动中接近中共,以后到达延安。二人同
为延安名媛,各自嫁给高干,严慰冰相比下更为根正苗红。1949年之后二人工作亦无交
集,却由于出身和做派不同,令严对叶群产生了难以抑制的恶感。
严慰冰妹妹严昭称,1942年延安开展整风,在清查历史档案时,发现叶群有隐瞒历史、
虚报党龄等问题。严慰冰得知消息,曾向叶群所在单位马列学院党组织反映。后来叶群
和林彪结婚,此事未再追究。1943年,叶群在中央医院生了第一个孩子,正好严慰冰也
在住院。叶群经常要吃鸡汤,曾要警卫员头顶鸡汤泅水过延河,更引起...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30
转贴:几代大师前辈的简单故事
(相信这里有不少朋友读本文时会感到格外亲切。即使不是与中关村有过比较紧密联系
的朋友,读来也会唏嘘不已。虽然本文谈到了许多前辈大师在特殊的历史时期的贡献和
不公的遭遇,更可以联想到整整几代中国的知识分子为国为民整体的牺牲奋斗。他们应
该但是未必都被大家所记得,可是他们的努力绝没有白费!我们衷心地感谢他们!)
中关村回顾
蔡恒胜
(中国知识分子在毛泽东统治下的一部血泪史)
中关村是我青少年时代成长的地方,1953年我随父母从杭州迁往北京后,不久就住进中
关村,直到1984年远赴加拿大,近三十年几乎就沒离开过这塊土地。
2006年5月,与1953年相距整整五十三年,我又回到了这里,回到了15楼前。多巧的是
二个“53”的数字呀,它们之间会有什么联系吗?触景生情,一幕幕往事呈现在眼前。
父母亲人,叔伯邻里一个个音容笑貌浮现在脑海里,仿佛我又回到了青少年时代。往事
如烟,真是弹指一挥间。
回到北美后,总是不能忘怀以往的一切。我决定写点中关村的事和人,抒发自己思乡的
情感,也愿与所有海外的中关村游子和关心中关村的人们共享。
中关村回顾(一) - 中关村的狼圈
上个世... 阅读全帖
m****5
发帖数: 1131
3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培养了79名院士的共和国罪人
培养了79名院士的共和国罪人
作者:牛虻的博客 2016-02-24 07:34
栏目:默认栏目
标签: 社会 热点 文学 生活
761 58
昨晚,在微信朋友圈中,看到两篇与大学教授相关的文。
一篇写的是50年前清华教授的罪,一篇转的是50年后法大教授的言。看完第一篇,牛虻
欲哭无泪!原来这样的人,也是可以成为共和国罪人的 。看了第二篇,牛虻肃然起敬
!原来今天的大学教授,也是可以这样说话的!。
好,今日本文,就来说说这二位大学教授的罪与言。
先说说五十年前清华教授的罪。
他已逝去40年矣!尽管他生前曾为我们的“新中国”(唉,现在再说“我们的”三个字
,我着实有点心虚,因为牛虻姓牛且并不姓党,而当今之国,好像是姓党且是党国哩)
,培养了79名院士,但他仍然最后还是不得好死!
直至如今,这位培养了79名院士的教授大名,却仍然很少有人提及。他的功劳若在今日
赵媒眼中,与那赵家推崇的正能量大师某某某主席相比(请读者谅,此公英名在本站皆
不能提也。若不慎提及,本文必删无疑,断无商量!),怕是要差上十万八千里哦!
关于这位清华教授的描述,原文是这样展开的…... 阅读全帖
m****5
发帖数: 1131
3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中共定义的国家罪人 - 叶企孙
培养了79名院士的共和国罪人
作者:牛虻的博客 2016-02-24 07:34
栏目:默认栏目
标签: 社会 热点 文学 生活
761 58
昨晚,在微信朋友圈中,看到两篇与大学教授相关的文。
一篇写的是50年前清华教授的罪,一篇转的是50年后法大教授的言。看完第一篇,牛虻
欲哭无泪!原来这样的人,也是可以成为共和国罪人的 。看了第二篇,牛虻肃然起敬
!原来今天的大学教授,也是可以这样说话的!。
好,今日本文,就来说说这二位大学教授的罪与言。
先说说五十年前清华教授的罪。
他已逝去40年矣!尽管他生前曾为我们的“新中国”(唉,现在再说“我们的”三个字
,我着实有点心虚,因为牛虻姓牛且并不姓党,而当今之国,好像是姓党且是党国哩)
,培养了79名院士,但他仍然最后还是不得好死!
直至如今,这位培养了79名院士的教授大名,却仍然很少有人提及。他的功劳若在今日
赵媒眼中,与那赵家推崇的正能量大师某某某主席相比(请读者谅,此公英名在本站皆
不能提也。若不慎提及,本文必删无疑,断无商量!),怕是要差上十万八千里哦!
关于这位清华教授的描述,原文是这样展开的…...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33
文革50周年-回首文革(11):毛周左右之争
美国之音中文网·MONDAY, FEBRUARY 29, 2016
音频:http://www.voachinese.com/audio/206...
李肃
“九一三事件”之后,毛泽东要清洗林彪势力,急于重新使用在文革中被自己打倒或者
打入冷宫的大批老官员。“九一三事件”两个月后的1971年 11月14日,毛泽东亲自为
当年自己怒斥过的“二月逆流”平反,把当年军队元老对文革派的不满硬说成是军中元
老对林彪的不满,而事实上,林彪在“二月逆流”中曾经支持过这些军队元老。
毛泽东甚至假惺惺地问叶剑英:你们那时为啥不来找我嘛?你们写写,我批上几句嘛!
*为何起用老干部*
文革专家宋永毅说:
“对毛泽东来说,他解放这些老干部,他是被迫的。如果说原来林彪那帮人仍然在这个
权力机构里边,他不用解放,或者他不用急着解放。那么林彪那批人是他清洗的对象,
那么他要依靠谁去清洗呢?他当然要依靠人去清洗。清洗完了,这些工作当然要有人给
他做。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毛泽东当然急于要做这个事情。这是第一。
“第二个呢,毛泽东是一个权术老手。只要他活着一天,他永远是在党内的...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4
971年8月15日武汉,毛泽东对武汉军区政委刘丰
(刘丰汇报:湖北、河南的情况不错,人心比较稳定)
毛泽东:笼统地这样说也可以。要细想起来,这样说是应付差事。在你们这里,有
些地方还在动,有些地方没有动。有些地方的意见是不少的。希望你们要搞马克思主义
,不要搞修正主义;要团结,不要分裂,不要搞山头主义、宗派主义;要光明正大,不
要搞阴谋诡计。中国也怪,中国的党没有分裂。已经经过五十年没有分裂过。苏联的党
分裂过,分裂成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中国没有。有人要分裂我们的党是困难的。
陈独秀、王明、张国焘等人,曾经多次要分裂党。都没有得逞。陈独秀是右倾机会
主义,他们81个人搞了个“列宁主义左翼反对派”。这个组织没搞多久,垮台了。以后
变为托派了。其中有个叫刘仁静的,这个人比我年龄小,现在住在北京,他从莫斯科跑
到士耳其去见了托洛茨基。罗章龙,右派,另立中央,分裂党。也没有得逞。他还在武
汉当教授吗?他是浏阳人,我的老乡。他用的名字很多,也叫罗敖阶。瞿秋白、李立三
不算分裂党,是犯了路线错误。陈毅当时到了上海,本来是告状的,但周恩来做了好事
,批评陈毅不对,犯了极端民主化的错误,还是要我“复...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5
中共党魁毛泽东统治时期,能被称为“红色公主”的自然是毛的女儿。彼时毛有一个与
江青所生的女儿李讷,一个是毛与贺子珍所生的女儿李敏,但因为毛早已与贺子珍离婚
,李敏主要随母亲生活,能享受到公主待遇的惟有李讷。
李讷生于1940年,是毛的子女中在其身边生活时间最长的一个。大学时李讷上的是北大
,学的是中国现代史。据她说她并不喜欢这个科目,但中共号召干部子弟带头学,她就
学了。文革爆发前,李讷刚刚大学毕业。
1966年文革爆发后,江青、陈伯达在钓鱼台15号楼召见了杨成武代总长和解放军报代理
总编辑胡痴,提出了让李讷去军报工作的建议,并称毛也同意。10月,李讷成为军报记
者,化名肖力(小李)。她被分配到快报组。《快报》是文革初期根据的指示创办的“
绝密”等级的内部刊物,专门刊登文革中的重要情况,仅供当时被称作“无产阶级司令
部”的高层领导阅批。
第一次在军报夺权
刚来时肖力很谦虚,口口声声说:“爸爸要我来向叔叔阿姨学习。”然而,受文革夺权
大环境影响,很快,她开始发力了,而背后应该有毛的授意。
1967年1月12日,肖力向《快报》的领导小组作汇报,称下面已经不像文革初期那样看
《解放军报》了,... 阅读全帖
f**********r
发帖数: 576
36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六十年代中国备战 zz
风声紧,雨意浓。自1968年起,中苏边境紧张气氛增加,冲突规模明显增大。
1968年1月,大批苏军侵入中国七里沁岛地区,1969年3月,苏军侵入中国珍宝岛
地区,1969年6月和8月,新疆又发生中苏武装冲突。毛泽东说:要准备打仗。
中央内部实际上存在两种不同意见。以林彪为首的、以黄永胜、吴法宪、叶群、
李作鹏、邱会作为主要成员的军委办事组认为战争危险迫在眉睫。以陈毅牵头,有

剑英、徐向前、聂荣臻参加的国际形势研究小组,则认为苏联不敢挑起反华大战。
风声紧 雨意浓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直面临着帝国主义的封锁、包围和战争威胁。从60年
代初起,随着中苏关系的破裂、恶化,中苏边境出现了紧张局势。1962年10月,印

军队在中印边界东西两段向我国边防部队发动全面进攻,我边防部队被迫自卫还击

同年,盘踞在台湾的蒋介石集团,也企图利用大陆的暂时困难“反攻大陆”。
1969年
以后,美帝国主义不断扩大在越南的战争,对中国形成了越来越严重的威胁。这一

列严峻的事实,使得中国领导人不能不把国家安全放在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加以考
虑,
不能不高度重视国防建设和战备工作。60年代后,这种重
e*****r
发帖数: 663
37
看看李讷的简历就知道毛泽东是怎样的腐败。李纳大学毕业3个月就成了解放军报最具
实权的人物,一年内就成了中央文革办事组负责人,整个一个钦差大臣。军机处行走。
49年后拿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高官的子女有如此待遇?
作为毛泽东的女儿,现在给她个政协的闲职供作是很好的了。
w*****n
发帖数: 2260
38
http://dangshi.people.com.cn/GB/11094122.html
1973年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 王洪文点不动许世友
1973年1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发生过一次不寻常的事情――八大军区司令员
对调。当时,这件事情不但在国内产生很大影响,在国际上也引起很多猜测。
国际局势乌云压城
从20世纪60年代起,中国和苏联边境领土纠纷渐渐升温,并趋于白热化。从1964年
10月15日至1969年3月15日,苏联挑起边界事端4189起,军事部署上,由70万人增加到
114万人,并且不断举行以中国为假想敌的大规模的军事演习,为侵华战争做准备。珍
宝岛事件发生后,1969年3月5日,在中央的会议上,毛泽东提出“要准备打仗”。1969
年4月28日中共九届一中全会上,毛泽东再次提出要准备打仗的问题。
1969年6月中旬,军委办事组多次召开战备会议,对爆发大规模战争的危险性做出
了越来越严重的估计,认为大战在即,苏联发动突然袭击的时间可能在国庆节。9月30
日,疏散了北京几个机场上的飞机,在跑道上设置了障碍物,机场人员配发了武器,准
备打击入侵的敌机。10月中旬,为防止敌人
C********g
发帖数: 9656
39
http://forum.book.sina.com.cn/thread-3865692-1-1.html
1971年9月13日这个日子,因林彪反党集团的覆灭而载入史册。这一天,曾被捧上“副
统帅”高位的林彪,由于篡党夺权的阴谋败露,仓皇出逃,摔死在蒙古的温都尔汗。林
彪的阴谋败露,主要是指毛泽东主席识破了这个野心家的“庐山真面目”。但毛泽东究
竟是怎样判断出林彪是个阴险的两面派呢?本文叙述的这段鲜为人知的往事,恰可为这
段非常时期的历史作一注脚。
(一)
1971年7月9日,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日子。
就在这天中午12时,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亨利·基辛格博士乘巴基斯坦的一架专
机,秘密抵达北京。
基辛格在北京只能停留48小时。周恩来总理同他在钓鱼台国宾馆举行的第一轮会谈从下
午4时25分持续到晚上11时半。中国方面参加会谈的有:中央军委副主席叶剑英,尚未
赴任的驻加拿大大使黄华,外交部欧美司司长章文晋、礼宾司副司长王海容和翻译冀朝
铸、唐闻生。此外,还有熊向晖。
熊向晖是以国务院总理助理的名义参加会谈的。他于1962年接替宦乡担任我驻英国代办
(此时中英两国尚未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 阅读全帖
L*****s
发帖数: 6046
40
文章太长,我只摘了其中一部分。
王小东
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年1月出版的《从战争中走来——两代军人的对话,张爱萍人
生记录》,其腰封标出:“毛泽东说他:‘好犯上!’,叶剑英说他: ‘浑身是刺!’
邓小平说他:‘惹不起!’儿子评价父亲是:‘一个天真的共产主义者。’”笔者在万
圣书店看到这本书,一下子就被抓住了眼球。读过这本489 页的厚书,感到45元的书价
还是物有所值。
作者张胜是张爱萍次子,上世纪80年代曾任总参谋部作战部战役局局长,在上级决
定擢升其为作战部副部长兼战役局局长、战略研究室主任之际,离开军队走入民间下海
。因此,这本书所记录的,既是父亲与儿子的对话,也是老一代上将与新一代大校的对
话。一般的将军传记和回忆录,多是津津乐道“过五关,斩六将”,回避“走麦城”;
张胜则在新四军的败仗上大做文章。一般的将军传记和回忆录,多是讲将帅如何同心,
上下如何协力;张胜则侧重讲领导者在战役决策上的分歧,及其所造成的后果。但是,
如果用腰封背面的两句话“以独特的笔法展现历史,以全新的理念揭示人物”来衡量,
读者还不能感到十分满意。书中有些浓墨渲染的人物,竟然无名无姓;有些最让人感兴
趣...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1503
41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毛轮嘲笑小平是一百步笑五十步
两弹一星是在毛轮鼓吹的文革前搞的, 结果文革开始,把这些功勋斗的斗,搞死的搞
死, 找了个列表:
I.在文革中被迫害致死的获奖者
赵九章
赵九章,1907年10月15日出生于河南开封,浙江吴兴人,1933年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
1935年赴德国留学,1938 年获柏林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在西南联大任教,中华人
民共和国成立后,赵九章促进组建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1956年任国家科学技术
委员会气象组组长,1958年,中科院成立581组,组长钱学森,副组长赵九章、卫一清
。581组下设技术组,由赵九章主持,成员包括陆元九、杨嘉墀、陈芳允、马大猷、贝
时璋等十多位专家,负责卫星研制的各项准备工作。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1967年,中国科学院“造反派”开始夺权,赵九章自然首当其
冲。每天他都被押到大街上游逛一趟,而且脖子上还要挂一块方方正正的广告牌,上写
“反动学术权威赵九章”几个大字。等游街完毕,再回到科学院接受批斗,然后晚上还
得赶写检查和交待。每次批斗,他都必须低头弯腰,老实认罪。1968年春节刚过,
赵九章就被押送到北京郊区的红卫大队劳动改造。造反派在他脖子上挂起一个大牌...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1503
42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两弹一星中被迫害的英雄们 zz
两弹一星中被迫害的英雄们
1999年9月18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之际,中国政府把“两弹一星功勋奖
章”颁发给为中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
“两弹一星” 是指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卫星。另一说则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
。“两弹”中的一弹是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另一弹是指导弹。“
一星”则是人造地球卫星。
这23位科技专家当时还健在的有十六位:于敏、王大珩、王希季、朱光亚、孙家栋、任
新民、吴自良、陈芳允、陈能宽、杨嘉墀、周光召、钱学森、屠守锷、黄纬禄、程开甲
、彭桓武。他们有幸在有生之年,不但亲眼目睹自己的科技梦想成真,而且亲手接受这
迟来的荣誉。另外的七位: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
则已不幸离开人世,其中王淦昌、邓稼先、钱骥、钱三强等四位,有幸在生之时目睹自
己的科技梦想成真,但无缘亲手接受这迟来的荣誉,郭永怀则在1968年12月5日因空难
逝世,在飞机失事的最后一瞬间,郭永怀与警卫员抱在一起,用身体夹住了装有宝贵科
研资料的公文包,科学家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以血肉之躯,保护了用无数脑汁血汗换来
的科研成果。...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9656
4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陈毅朱德刘伯承等元帅揭发林彪
一、陈毅给毛主席信表态声讨林彪
主席:
我坚决拥护主席和党中央,对大叛徒、大卖国贼、大汉奸,大野心家林彪及其死党所采
取的一系列的正确措施。林贼妄图谋害主席,叛党叛国的阴谋未逞。仓惶出逃,坠机自
取灭亡。这是卖国贼的必然下场。这是党的又一次最伟大的胜利。
在党的五十年斗争史中,主席总是事先洞察一切,及时抓着阶级斗争的动向,彻底加以
揭露,使任何反党野心家都逃脱不了覆灭的下场。
在主席正确领导下,中国革命每一个紧急关头,都能顺利扭转局势转危为安。这次林、
陈反党集团的被粉碎,更是履险若夷,迅速平乱,使我党我国我军更加团结更加巩固。
今后的胜利会更大。特此祝贺!
我患病将近一年,仍在继续治疗。我感谢主席和党中央对我的关怀。我揭露林贼罪行的
录音稿太长,难于看。
兹先整理一份摘要材料,先送呈,请审阅。
敬祝
主席万寿无疆!
陈毅一九七一年十月十日
陈毅揭发林彪早年反党错误和罪行
一、大叛徒林彪是一个逃跑分子。我记得一九二七年南昌起义部队由广东转移到江西大
庾时,林贼当时担任第七十三团第二营第七连连长,曾经自由离队开小差向梅关方向逃
跑,后来又中途折回,表示愿留在部队不走了。并向我说,沿途老百...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9656
4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吴新潮回忆父亲吴法宪
·纪 彭·
吴法宪,前空军司令,开国中将。在通常人眼中,他是林彪反党集团的主要成员,
对文化大革命负有责任,甚至纵容林立果在空军为所欲为,间接造成了林立果有机会进
行谋害毛主席的阴谋。说实话,从前我对“黄吴李邱”也是这个看法。在和吴法宪的大
儿子吴新潮约定了采访时间后,我仔细阅读了由香港北星出版社出版的《吴法宪回忆录
》对吴法宪多少有了一些不同的认识。
2010年9月的一个下午,吴新潮在国家会议中心大酒店的咖啡厅里接受了本人专访
。他的身材和他父亲一样都是有些发胖,因此也就显得很随和。对于这次采访,吴新潮
多少有些顾虑。
“父亲是一个历史人物,作为一般历史人物的子女,很难客观地公正的评价父亲。
因为在子女的眼中,父亲都是完美的。实际上,大多父亲都并不完美。我的父亲也是如
此。但是世间应该说对他有太多的误解。这些误解反而给我们一些比较容易澄清的机会
。”
◇ 关于“草包司令”
我的父亲吴法宪是开国将领,但是与其他开国将领不同的是,父亲头上戴了两顶帽
子,一个是林彪反党集团的帽子。这不是我们评价的范畴。今天我想说到的是另一顶帽
子,也就是公众所传说的“草包司令”,甚至说父亲和戏剧里的胡传魁...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9656
45
芦笛
最近香港出版了《邱会作回忆录》,令一直在为林彪翻案的丁凯文、舒云等人欣喜若狂
。在网上看到丁凯文先生的读后感《真实而沉重的历史回顾》,舒云的《喜读》则未打
开,盖该同志的文化水平实在太低(村小毕业?),拜读她的大作有如吃一半是沙子的
米饭,有点吃勿大消,非万不得已不能折磨自己,是以敬谢不敏。看了丁先生的推荐后
,便去将该书找来看了一番。大概因为本人缺乏炽热的阶级感情,看后既无舒式狂喜,
也无丁式“沉重”,觉得水平还不如吴法宪回忆录。
從文字水平來看,兩本書雖然都在香港出版,但都是用簡化字寫的,再由大陸文盲編輯
使用簡轉繁軟件轉為繁體字,是以錯謬百出,例如“複雜”被轉為“復雜”(吳法憲回
憶錄),作為姓氏的“于”被轉為“於”,作為“試圖”、“想要”的“欲”被轉為“
慾”(邱會作回憶錄),“鍾漢華”成了“鐘漢華”(兩本回憶錄都如此),看上去灰
常灰常刺目(當然是對非文盲而言),也令我如釋重負——我的《國共偽造的歷史》也
是簡轉繁出了許多錯,例如東北軍將領于學忠被轉為“於學忠”,付印後才發現,已來
不及糾正,令我懊喪欲死(若是讓文盲來轉,又要轉成“懊喪慾死”了。勿過,蘆某現
在確也是“... 阅读全帖
N***i
发帖数: 4104
46
最高法院院长都没有学过法律
王胜俊,男,汉族,1946年10月生,安徽宿州人,1972年12月加入中国共
产党,1968年9月参加工作,合肥师范学院历史系毕业,大学学历。
现任中共中央委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中央政法委员会秘书长。
1964—1968年 合肥师范学院历史系学习
1968—1968年 留校待分配
1968—1983年 安徽省六安县木厂铺农场职工,县革委会办事组秘书、党
的核心小组成员,县委办公室副主任,苏家埠区委副书记,六安地委宣传部宣传科干事
、科长
1983—1984年 安徽省六安地委副书记(1983.12兼六安县委书记)
1984—1985年 安徽省委常委、省经济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其
间:1985年3月—7月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学习)
1985—1992年 安徽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省公安厅厅长(1988.
02)、党委书记(1988.11)
1992—1993年 安徽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省公安厅党委书记(其间:
1992年9月—11月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学习)
1993—1...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7039
47
美华:检点叛徒(一)历届中委、候补中委32人叛徒名单
美华
前言
“乌有之乡”熊蕾文章《检点叛徒》,如同笔者在乌有之乡一篇文章所赞,“时机很对
”。因为某些主流媒体,右翼文人,不仅为中国历史上叛徒翻案,也为历史上叛徒翻案
,更有人跃跃欲试企图为仍窝藏在境外的叛徒翻案.这些人和叛徒一样,都 “把灵魂交
给了魔鬼”。胡耀邦之子胡德平近来动作颇多,借南下参加广州书香节作秀,借北归参
加在京座谈会(赞助方为南方周末、腾讯网,参加者有郭道晖、江平、王长江、张维迎
、陈有西、何方、蔡霞、于建嵘等),颂其父,咒文革重来,醉翁之意都是为了给叛徒
许家屯、郑华(赵紫阳的手下之一)、阮铭等人解脱,战略目的是为明秋换届能进高层
有意大位的胡耀邦同类人加油打气,意在终有一天为胡耀邦彻底平反。胡耀邦之女则认
为自己丈夫是现任海军政治委员(刚晋升上将),胡言乱语更加有恃无恐。对于前有袁
伟时、袁腾飞掀起的歪风,现有胡德平主推的恶浪,连民主党派的三个副委员长看不过
眼,月前上书中央,痛批为汉奸翻案的恶劣风气,实发人深省。“乌有之乡”的作者、
读者,不管是党员、非党员,更应挺身而出,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笔者在8月24... 阅读全帖
H****g
发帖数: 14447
48
要点:
1. 64年2月6日,毛接见国防部五院副院长钱学森,同他探讨了导弹防御武器,在得到
有何能行的答复后,再次强调:有矛就有盾,我们要专门研究这个问题,5年不行十年
,十年不行十五年,总之一定要搞出来,偷偷的搞。就这样代号为“640”工程的“导
弹防御系统和反卫星系统”开始正式上马,秘密进行。
2. 到1980年,由于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640工程”被终止,完成了自身
的历史使命。
3. 当美国人了解到中国一直在搞导弹防御系统的时候,就要求中国协助编制美国的“
星球大战计划”。由于中国刚刚改革,大量军工企业转为民企,大量军工技术人员闲置
。在这种情况下,邓小平先生同意先后三批派遣总计870多人的中国军工队伍为美国编
制计划。中国虽然拿到了一大笔劳务费,但最终损失巨大。因为在89年之后,这批军工
技术人员大部分都留在了美国,为美国服务。
##################################################################
文章1:星球大战计划背后
#######################################... 阅读全帖
t******t
发帖数: 15246
4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毛远新与海城地震
1966年3月8日,河北邢台发生6.8级地震,党中央、国务院立即组织力量救灾,周
恩来总理迅速赶到灾区看望受灾群众,检查落实救灾工作。邢台地震后,党中央、国务
院对地震预测、预报工作非常重视,多次召开专门会议研究,周恩来讲,“要在党的一
元化领导下,以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专家和群众结合),土洋结合(土办法与洋办法
结合),大打人民战争。”要各级政府、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抓好地震预测、预报工作。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1974年6月7日到9日,国家地震局召开了专门会议。会后国务院又发了文件(国发[
1974]69号)批转中国科学院《关于华北及渤海地区地震形势的报告》,把华北及渤海
北部地区定为地震高危地区,包括京、津、唐、张地区,辽南地区(大连、营口、鞍山
)。该文件说上述地区在今明年内可能发生强震。会上有些同志认为华北已积累七至八
级地震的能量,提出华北有发生七级左右强震的危险。
中科院的报告提出:“为了落实毛主席‘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战略思想,
贯彻执行中央关于地震工作‘以预防为主’的方针,”“要立足于有震,提高警惕,防
备六级以上地... 阅读全帖
f*****g
发帖数: 3197
5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谈必魔应该下台了
台湾政宣处特派驻港办事组副组长?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下页 末页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