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佛言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a*******g
发帖数: 867
1
罗睺罗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诣彼问疾。所以者何?忆念昔时,毗耶离诸长者子来
诣我所,稽首作礼,问我言:‘唯!罗睺罗,汝佛之子,舍转轮王位出家为道。其出家
者,有何等利?’我即如法为说出家功德之利。
时维摩诘来谓我言:‘唯!罗睺罗,不应说出家功德之利。所以者何?无利、无功德,
是为出家。有为法者,可说有利、有功德;夫出家者,为无为法,无为法中,无利、无
功德。罗睺罗,出家者,无彼无此,亦无中间;离六十二见,处于涅槃,智者所受,圣
所行处;降伏众魔,度五道,净五眼,得五力,立五根;不恼于彼,离众杂恶,摧诸外
道,超越假名;出淤泥,无系著,无我所,无所受,无扰乱,内怀喜,护彼意,随禅定
,离众过。若能如是,是真出家。’
于是维摩诘语诸长者子:‘汝等于正法中,宜共出家。所以者何?佛世难值!’
诸长者子言:‘居士,我闻佛言:父母不听,不得出家。’
维摩诘言:‘然!汝等便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是即出家,是即具足。’
尔时,三十二长者子,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故我不任诣彼问疾。”
《维摩诘所说经》
D******u
发帖数: 70
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心灯录 | 佛言祖语是冤家 ZZ
古德云:吾人学道,要将祖佛言句看作生冤家,此人始有参学分。若不透过,被他言句
所瞒,即在功勋上有所成就,也在他背后叉手立,不得自由。客曰:“佛祖岂有瞒人处
?”曰:“你被他瞒了一生,还替他护过,可谓将生冤家作骨肉看待。且问你,这是个
什么?名之曰性,又名之曰佛,又名之曰道,种种名目,不可胜纪。人遂都去求性求佛
求道,乱烘烘地求了一生,总归乌有。所以古德又云:你就去学佛学祖,万劫也无出头
日子,不如自信自心,不受一切名目之瞒,发出自家胸襟,盖天盖地去,何苦在人屋檐
下低头出入,岂不惶愧?”
斯道乃教外别传。如何谈及期道,便引教内言句以为考证。彼不了义经不必论,即了义
经,论到极处,都属影响一边,不如当下只认此我,即可休去。我四十余年反覆参究,
的的惟我独尊也。此我寂静凝定,似墙壁露柱土石,却不是天地日月。此我摇动峙流似
山川风云,却不是山川风云。此我杂乱纷纭似万物错综变化,却不是万物错综变化。此
我空洞犹如太虚,却不是太虚。此我之粗蠢障碍似一切兽,却不是兽。此我之飞舞掉扬
似一切禽,却不是禽。此我灵巧动用异于似人,却不是人。此我存心有理有义似善,却
不是善。此我刁顽毒狠似恶,却不是恶。此
v*******e
发帖数: 1715
3
佛言:財色於人,人之不捨。譬如刀刃有蜜,不足一餐之美;小兒舐之,則有割舌之患。
a*******g
发帖数: 867
4
佛言:人系于妻子舍宅,甚于牢狱。牢狱有散释之期,妻子无远离之念。情爱于色,岂
惮驱驰!虽有虎口之患,心存甘伏,投泥自溺,故曰凡夫。透得此门,出尘罗汉。

患。
q****n
发帖数: 4574
5
佛說四十二章經解
明古吳蕅益釋智旭著
----------------------------------------------------------------------------
----
佛說四十二章經解
明古吳蕅益智旭著
~d 1
經題七字。通別合舉。人法雙彰。經之一字是通名。一切大小乘脩多羅藏。同名經故。
佛說四十二章六字是別名。異眾經故。就別名中。佛為能說之人。四十二章為所說之法
。佛者。梵語具云佛陀。此翻覺者。謂自覺。覺他。覺行圓滿。自覺不同凡夫。覺他不
同二乘。覺滿不同菩薩。卽是釋迦牟尼如來萬德慈尊。娑婆世界之教主也。說者。悅所
懷也。佛以度生為懷。機緣未至。默然待時。機緣旣熟。應病與藥也。四十二章者。約
數標名。蓋從一代時教之中。摘其最切要。最簡明者。集為一冊。以逗此土機宜。所以
文略義廣。該通四教。未可輒判作小乘也。
~s 1
後漢迦葉摩騰竺法蘭同譯
~d 2
後漢。卽東漢。對前漢而言之。孝明皇帝永平三年。歲次庚申。帝夢金人項有日光。飛
來殿庭。以問群臣。太史傅毅對曰。臣聞西域有神。號之為佛。陛下所夢。其必是乎。
博士王遵亦奏曰。按周書異記。載佛誕於周昭王二... 阅读全帖
t******g
发帖数: 17520
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原始佛教的語言問題(ZZ)
不喜排版, 可以看跟贴的link
佛教十五題 季羨林
原始佛教的語言問題
[日期:2011-04-12]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季羨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

初轉法輪麥積山石窟第133窟第10號造像碑(局部)以釋迦牟尼說法形象表現佛陀為
五比丘說法這一情節。
三世佛像清代唐卡(布畫)布達拉宮藏“我們在上面已經說過,佛在世時宣揚教義所
使用的語言,可能是摩揭陀語。”“唐卡”意為卷軸畫,是我國藏區最流行的一種宗教
繪畫形式。這幅唐卡中現在的釋迦牟尼佛在主位,下有弟子侍立,後有華麗的蟠龍佛龕
,過去佛和未來佛在上方左右兩角。第三題原始佛教的語言問題佛教十五題

現在印度正以極其隆重的儀式紀念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涅槃2500周年。我們都知道
,佛教在中印文化交流中起過很大的作用,對中國文化的許多方面都有過影響。因此,
有很多人關心這次的紀念,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下面我從佛教史裏選出一個國外梵文
學者和佛教研究者多少年來爭而未決的問題,提出我的看法,借表紀念之意。
巴利文《小品》(Cullavagga)V 33 1敘述了一個故事:
這時有兩個比丘,姓耶彌盧諦拘羅,是兄弟... 阅读全帖
i*******e
发帖数: 50
7
本解序文
大乘无量寿经解 第一卷
壹、前言
贰、概要
一、教起因缘
二、本经体性
三、一经宗趣
四、方便力用
五、所被根器
六、藏教所摄
七、部类差别
八、译会校释
九、总释名题
叁、正释经义
(壹)序分(第一至第三品)
法会圣众第一
德遵普贤第二
大教缘起第三
大乘无量寿经解 第二卷
(贰)正宗分(第四至第四十二品)
法藏因地第四
至心精进第五
发大誓愿第六
必成正觉第七
积功累德第八
圆满成就第九
皆愿作佛第十
大乘无量寿经解 第三卷
国界严净第十一
光明遍照第十二
寿众无量第十三
宝树遍国第十四
菩提道场第十五
堂舍楼观第十六
泉池功德第十七
超世希有第十八
受用具足第十九
德风华雨第二十
宝莲佛光第二十一
决证极果第二十二
十方佛赞第二十三
三辈往生第二十四
往生正因第二十五
礼供听法第二十六
歌叹佛德第二十七
大士神光第二十八
愿力宏深第二十九
大乘无量寿经解 第四卷
菩萨修持第三十
真实功德第三十一
寿乐无极第三十二
劝谕策进第三十三
心得开明第三十四
浊世恶苦第三十五
重重诲勉第三十六
如贫得宝第三十七
礼佛现光第三十八
慈氏述见第三十九
边地疑城第四十
惑尽见佛第四十一... 阅读全帖
w*****r
发帖数: 7106
8
揭开佛教历史的大骗局
沙门佛觉
古印度佛教的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灭度后,其生前领导的佛教僧团四分
五裂,经过数年后,最终形成两大派系:上座部原始佛教和大众部大乘邪教.前者忠于教主
佛陀的教义教法,继承佛陀亲口讲的原始经典,如法如律修行,而后者大破戒律--由于上
座部佛教长老比丘们的批评和指责,加上为自身违戒而寻求袒护,以及为了发展更多的
信徒,从而得到更多的财物供养和恭敬,这些大众部大乘邪教徒便伪造了大量的佛经及咒
语,与上座部原始佛教抗衡,并将其贬称为小乘.
目前,上座部原始佛教主要分布于斯里兰卡,缅甸和泰国(包括中国傣族在内)等地区,而
大众部大乘邪教主要分布于中国,日本,尼泊尔,朝鲜半岛和蒙古等地区.这些大乘邪教徒
以伪经(大乘经典)和雕像(阿弥陀佛像和药师佛像等)为工具,利用世间病人治病心切,女
人怕死和老人求长寿的心态及偶像崇拜的弱点,不择手段地骗取广大信徒的财物和恭敬,
对社会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巨大的破坏作用.然而,时代在不断进步,人类的智慧
在不断提高.随着社会科技和教育的突飞猛进,人们辨别和认识能力的不断发展,掩盖大
乘邪教表面的面纱会逐渐被揭开.
... 阅读全帖
q****u
发帖数: 1421
9
来自主题: _PathOfQingWu版 - 佛说般舟三昧经(下)
譬喻品第四
佛告颰陀和。菩萨得是三昧不精进行者。譬如人载满船珍宝渡大海。船中道坏
。阎浮利人皆大愁忧念失我尔所宝。菩萨闻是三昧不学者。一切诸天人民皆悲忧言
。乃失我尔所经宝。佛言。是三昧经者。是佛所嘱。佛所称举。闻是深三昧。不书
学诵守持如法者。是为愚痴。譬如痴子人持栴檀香与之。而不肯受谓之不净香。主
言。此栴檀香也。卿莫谓不净。嗅之知香。视之知净。其人闭目不嗅不视也。佛言
。闻是三昧不肯受持者。如彼痴子是为无知。反呼世间为有。不入空不知无。自谓
如法。反作轻戏言。佛亦有深经乎。亦有威神乎。反相形言。世间亦有比丘如阿难
乎。佛言其人从持是三昧者。所去两两三三相与语言。是何等说。从何得是语。为
自合会作是经。非佛所说。佛告颰陀和。譬如贾客持摩尼珠示田家痴子。曰评此直
几钱。贾客言。持是珠置冥中。其光所照直满中宝。佛言。其人不知是珠而言。其
价能与一头牛等不。宁可贸一头牛与我者善。不肯者休。如是颰陀和。菩萨闻是三
昧不信。反形相者。如彼痴子。佛言。菩萨闻是三昧信受持修行者。四面皆拥护无
所畏持戒完具。是为高明。智慧深入当分布语人展转相教。当令是三昧久在世间。
佛言。痴人自于前世不供养作功德...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10
☆─────────────────────────────────────☆
GWZW (GWZW) 于 (Tue Mar 29 14:33:47 2011, 美东) 提到:
佛说如来藏,以为阿赖耶 :
《大乘密严经》卷3:
「佛说如来藏,以为阿赖耶;
恶慧不能知:藏即赖耶识。
如来清净藏,世间阿赖耶;
如金与指环,展转无差别。」
经文语译:
【佛陀所开示的如来藏,就是阿赖耶识;佛门内外许多的的知识们,都不能知道.「如
来藏就是阿赖耶识」如此甚深的义理。十方诸佛所证如来无垢识,其实就是由因地时的
阿赖耶识辗转所修成的。由因地的阿赖耶识修成三大阿僧祈劫以后的如来无垢识的过程
,就显示出阿赖耶识心体就是如来无垢识心体,是没有差别的;就如同将黄金打造成金
指环的过程,金指环是由金体辗转打造而成,金指环还是原来的金体,所以金体与金指
环体是没有差别的。】
行者在因地时证得阿赖耶识,虽然能观见阿赖耶识体如同黄金一样的清净无染,但却是
函藏著无明贪爱等业种、函藏著七识心所相应的不净种、所知障随眠…等,所以透过福
慧双修、定慧等持而努力修行三大阿僧祈劫,把阿赖耶识体中的所有不净种子修除净... 阅读全帖
B**M
发帖数: 74
1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佛说阿弥陀经经义略说
佛说阿弥陀经分段正义
一、法会圣众同俱分
同俱者,俱此正修功德也。从来读弥陀经者往往徒慕西方之极乐,而未明极乐之意
境,徒知西方有相之庄严,而未达无相之功德庄严,徒发愿往生,而未解如何得往生之
义,徒知西方一门之义,而未通西方普门之妙。西方极乐世界者,圆遍十方,一普互摄
,至广大精密之佛土也。凡佛经文浅者义深,如此经与普门品等是,而经首特点出诸名
者,由舍利弗至阿[少/兎]楼驮十六人。为小乘偏空者,未能直证大乘,宏开般若,佛
转说有世界以为证,欲其勿偏空而转知有也。十六人中,特以舍利弗为首者,以佛为小
乘说般若必不离智慧较高之舍利弗也,是谓咐嘱。大菩萨中,以文殊为首者,明此经非
通般若不可,次阿逸多菩萨者,弥勒也。佛先说有相,以融归于性,可知性相融通,非
空非有,而极乐之意境始开,是谓护念。故此经不可仅执文字解,当兼从意境会,然后
知佛之广大慈悲矣。世有愿与诸圣众同俱而往生者乎,幸先除成见,俯纳鄙见,一试其
究竟如何。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
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叶,摩诃迦旃延,摩诃俱絺罗,离
婆多,周利槃陀伽...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12
☆─────────────────────────────────────☆
bigfool (fool) 于 (Sat Sep 11 21:59:45 2010, 美东) 提到:
关于一些人忽悠什么 大乘经没有叙述释迦佛过去世经过十地,以及
“释迦佛即使过去世累积了波罗密,也不是经过大乘经所说十地等过程”等妄论,
http://www.mitbbs.com/article/Wisdom/31438175_0.html
http://www.mitbbs.com/article/Wisdom/31438419_0.html
还是看看大乘经怎么说吧。
1.《过去现在因果经》
...尔时善慧比丘。于彼命终。即便上生。为四天王。以三乘法。化诸天众。尽彼天寿
。下生人间。为转轮圣王。王四天下。七宝具足。一金轮宝。二白象宝。三绀马宝。四
神珠宝。五玉女宝。六主藏臣宝。七主兵臣宝。千子具足。皆悉勇健。能伏怨敌。以正
法治。无诸忧恼。常以十善。化诸人民。于此寿终。生忉利天。为彼天主。寿终下生。
为转轮圣王。终其寿命。乃至生于第七梵天。上为天王。下为圣主。各三十六反。其间
或为仙人。或为外... 阅读全帖
t********n
发帖数: 571
13
国王不黎先尼十梦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国王不黎先尼。夜卧梦见十事。何等十
事。一者梦见三瓶并两边瓶满气出相交往来。不入中央空瓶中。二者梦见马口食尻亦食。三者梦见小树生华。四者梦见小树生果。五者梦见一人索绳人后有羊羊主食绳。六者梦见狐坐于金床上于金器中食。七者梦见大牛还从犊子饮乳。八者梦见四牛从四面鸣来相趍欲斗。当合未合不知牛处。九者梦见大陂水中央浊四边清。十者梦见大溪水流正赤。王梦见是事已。即寤大恐亡其国及身妻子。王明日即召公卿大臣及诸道人晓解梦者。问言。昨夜卧梦见十事。如是梦即寤恐怖意中不乐。谁能解梦者。诸道人中有一婆罗门言。我能为王解之。恐王闻者愁忧不乐。王言。如卿所睹便说之勿有所讳。婆罗门言。王梦者皆各恶非吉事。当取所重爱夫人太子及身边亲近侍人奴婢。皆杀以祠天。王可得无他。王有卧具及着身珍宝好物。皆当烧以祠天。如是者王身可得无他。
王闻婆罗门解梦如是。王即大愁忧不乐。却入斋房思念是事。王有正夫人名摩尼。
到王所问王言。何为入斋房愁忧不乐。我身将有过失于王耶。王言。汝无过于我。自愁忧耳。夫人复问。王用何等故愁忧。王言。汝莫问我。闻者令汝不乐。夫人复言。我是王身半...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2262
1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佛说天地八阳神咒经
佛说天地八阳神咒经
唐三藏法师 义净 奉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毗耶达摩城寥廓宅中,十方相随,四众围绕。尔时,无碍菩萨在
大众中,即从座起,合掌向佛而白佛言:“世尊,此阎浮提众生,递代相生,无始以来
,相续不断,有识者少,无知者多;念佛者少,不念佛者多;持戒者少,破戒者多;精
进者少,懈怠者多;智慧者少,愚痴者多;长寿者少,短命者多;禅定者少,散乱者多
;富贵者少,贫贱者多;柔软者少,刚强者多;兴盛者少,茕独者多;正直者少,曲谄
者多;清慎者少,贪浊者多;布施者少,悭吝者多;信实者少,虚妄者多。被使世俗浅
薄,官法荼毒,贱役烦重,百姓穷苦,求取难得,良由信邪倒见,获如是苦。唯愿世尊
,为诸邪见众生,说其正见之法,令得悟解,免于众苦。”
佛言:“善哉,善哉,无碍菩萨,汝大慈悲,为诸邪见众生,问于如来正见之法,
不可思议,汝等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天地八阳之经。此经过去诸佛已
说,未来诸佛当说,现在诸佛今说。
“夫天地之间,为人最胜最上者,贵于一切万物。人者,真也、正也,心无虚妄,
身行真正,左丿(撇)为真,右(捺)为正,常行真正,故名为人。是知,人能弘道以
润身,依道依人,... 阅读全帖
q****u
发帖数: 1421
15
来自主题: _PathOfQingWu版 - 佛说般舟三昧经(上)
佛说般舟三昧经
后汉月支三藏支娄迦谶译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只加邻竹园中。与大菩萨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及
诸天龙阿须轮诸夜叉迦楼罗甄陀罗摩睺勒等。无央数众。一切都在大会坐。是时颰
陀和菩萨。从坐起整衣服。长跪叉手白佛。愿欲有所问。听者今当问。佛言善哉。
恣汝所问。今当为汝说之。颰陀和问佛言。菩萨当行何等法得智慧。如巨海揽万流
。云何行。博达众智所闻悉解而不疑。云何行。自识宿命所从来生。云何行。得长
寿。云何行。常在大姓家生。父母兄弟宗亲知识无不爱敬。云何行。得端正颜好美
[礼*色]。云何得高才与众绝异。智慧通达无所不包。云何行。功立相满自致成佛威
神无量。成佛境界庄严国土。云何行。降魔怨。云何行。而得自在所愿不违。云何
行。得入总持门。云何行。得神足遍至诸佛土。云何行。得勇猛如师子无所畏。一
切魔不能动。云何行得佛圣性。诸经法悉受持。皆了知而不忘。云何行得自足离谀
谄。不着三处。云何行。得无挂碍持萨云若教不失佛意。云何行。得人信。云何行
。得八种声入万亿音。云何行。得具足相好。云何行。得彻听。云何行。得道眼睹
未然。云何行。得十力正真慧。云何行。心一等念十方诸佛悉现在前... 阅读全帖
a**u
发帖数: 8107
1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合集] 佛 基督
☆─────────────────────────────────────☆
Yisu (yisnotme) 于 (Fri Jun 18 09:30:01 2010, 美东) 提到:
季羡林
昨天早上,著名的国学大师、佛学家、翻译家季羡林以九十八岁的高龄逝世。季羡林大
师和其徒弟钱文忠教授的一个重要贡献就是发现了佛家与基督教之间的联系,那就是“
佛家的未来佛弥勒佛和基督教的救世主弥赛亚是同一个人”。
我们汉语当中弥勒这个词语从何而来?这实际上蕴含着人类文明世界一个大谜。
弥勒和弥赛亚
弥勒是音译,不是意译。弥勒作为一个曾为古代文明世界所普遍信仰的人物形象,他最
早的基本含义是两个:朋友,和平。这都跟太阳有关,弥勒是类似欧洲太阳神神话传说
中阿波罗这样的神。虽然我们普遍认为弥勒信仰源于印度,但实际上,它是古代包括希
腊罗马在内的所有文明世界里所共同接受的一个信仰,因而也是佛教当中的国际性极强
的一个信仰分支。
弥勒和弥赛亚的关系紧密。在公元前一千年左右,包括西亚、北非、小亚细亚、两河流
域、埃及在内的广大地区流行着一种未来救世主的信仰,当时人们普遍相信,有这样一
个神给人无穷... 阅读全帖
l*t
发帖数: 1695
1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佛说净业障经一卷
尔时世尊复告阿难。譬如日光所至之处破众闇冥。如是阿难。若有众生得闻此经。当知
是处有大照明。能令众生于一切法得无障碍。尔时阿难前白佛言。世尊。云何众生于一
切法得无障碍。佛言。且止阿难。何用问此。如是事为如来若说障与无障诸天世人皆当
惊疑。尔时文殊师利法-王子白佛言。世尊。愿说障碍不障碍法。诸菩萨闻。能于后时
五浊恶世。于诸世法不生染着。佛告文殊师利。夫障碍者。贪欲是障碍。嗔恚是障碍。
愚痴是障碍。布施是障碍。持戒是障碍。忍辱是障碍。精进是障碍。禅定是障碍。智慧
是障碍。佛想是障碍。法想是障碍。僧想是障碍。空想是障碍。无相想是障碍。无作想
是障碍。无行想是障碍。不生想是障碍。文殊师利。取要言之。若于诸法有缚有解。当
知如是皆是障碍。尔时文殊师利法-王子白佛言。世尊。云何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
慧是障碍法。佛告文殊师利法-王子。一切诸法性无障碍。而诸凡夫愚小无智自生分别
。于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而作障碍。所以者何。文殊师利。凡愚之人行布施时。
于悭众生不生恭敬。以不恭敬便生嗔心。以嗔心故堕大地狱。身自持戒。见犯戒者而生
轻慢。说其过恶令他闻之生不恭敬。以不恭敬故堕于恶趣。自修忍辱。以... 阅读全帖
g**r
发帖数: 425
1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文殊师利所说不思议佛境界经
文殊师利所说不思议佛境界经
唐天竺三藏菩提流志奉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一千人菩萨

千人俱。复有欲界诸天子色界诸天子及净居天子。并其眷属无量百千

匝围绕。供养恭敬听佛说法。尔时佛告文殊师利菩萨言。童子。汝有

才善能开演。汝今应为菩萨大众宣扬妙法。时文殊师利菩萨白佛言。

尊。佛今令我说何等法。佛言童子。汝今应说诸佛境界。文殊师利菩

言。世尊。佛境界者。非眼境界。非色境界。非耳境界。非声境界。

鼻境界。非香境界。非舌境界。非味境界。非身境界。非触境界。非

境界。非法境界。无如是等差别境界。是乃名为诸佛境界。世尊。善

子善女人。有欲入於佛境界者。以无所入而为方便乃能悟入。尔时文

师利菩萨白佛言。世尊。如来於何等境界而得菩提。佛言童子。我於

境界得菩提。诸见平等故。无相境界得菩提。诸相平等故。无愿境界

菩提。三界平等故。无作境界得菩提。诸行平等故。童子。我於无生

起无为境界得菩提。一切有为平等故。时文殊师利菩萨复白佛言。世
尊。
无为者是何境界。佛言。童子。无为者非思量境界。文殊师利菩萨言

世尊。非思量境界者是
G**W
发帖数: 1865
19
「一悟即至佛地、见性成佛」
乃是方便说,非究竟说:
六祖坛经云︰「自性迷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是佛。」又云:「一念悟时众生是佛。
」又云:「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又云:「普愿法界众生言下见性成佛。」今有
一般迷人,妄想一悟成佛,乃引述上开坛经之方便说法,以证明月溪法师所说「悟后一
切种子和盆托出」之邪说。殊不知坛经所说只到见性为止,见性后应如何修到究竟佛地
?则不曾着墨。而上列所谓「成佛」亦只是方便说,乃是理上的佛,非是究竟佛。有经
为证:
《父子合集经》卷20《佛云︰「大王,何谓佛法?一切诸法皆是佛法。」时净饭王
闻是说已,白言︰「世尊,若一切法皆佛法者,一切众生皆应是佛。」佛言︰「大王,
众生不住颠倒见者即是佛也。大王,所言佛者,或名真如,或名实际,或名法界。但依
俗谛推求诠表,非胜义谛作是说也。」》坛经所说「一悟即至佛地」亦复如是,但依俗
谛推求诠表,方便说为佛,非依胜义谛所说究竟佛也。故六祖所谓「一悟即至佛地」乃
是「我于忍和尚处一闻,言下便悟,顿见真如本性。」非是究竟佛也。
譬如坛经亦言︰「凡愚不了自性,不识身中净土,愿东愿西。悟人在处一般。」...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22303
20
后人伪作罢了。
是谁在误读仓央嘉措? - [如是我闻]zt
最近仓央嘉措的情诗在网上流传得越来越多,不过,经过考证我发现盛传的最多的这几
首全部都是伪作。而且根本就是现代的伪作。
最早知道仓央嘉措是2006年在西藏旅行的途中听人说的。在拉萨的玛吉阿米餐厅一楼买
到了两本关于仓央嘉措的书。那会儿知道仓央嘉措的人还很少,网上也没 有什么人说
起。因为很喜欢他的诗,所以回来之后还搜集和阅读过一些关于他的书。看了最近盛传
的几首,都没什么印象,估计可能是伪作,而经过核实后发现果然 如此。
一. 先说这首《佛说》,这是最为拙劣的一首伪作
我问佛:为何不给所有女子羞花闭月的容颜?
佛曰:那只是昙花的一现,用来蒙蔽世俗的眼
没有什么美可以抵过一颗纯净仁爱的心
我把它赐给每一个女子
可有人让它蒙上了灰
我问佛:世间为何有那么多遗憾?
佛曰:这是一个婆娑世界,婆娑即遗憾
……
1. 核实了西藏人民出版社1982年的《仓央嘉措及其情歌研究》这本书,这本是最全的
一本资料了,1982年之前关于仓央嘉措的所有的汉,藏,英文资料都收录了。这首诗在
里面没有收录。即便是文不是诗,文献里也没有这么一篇文。
2. 以...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1865
21
唯识经典佛陀所说的【常】与【无常】
《入楞伽经》卷7 :
「大慧!阿梨耶识者,名如来藏,而与无明七识共俱,如大海波常不断绝,身俱生故;
离无常过,离于我过,自性清净。余七识者,心意意识等念念不住,是生灭法。」
………………………………………………………………………………………………
经典原文,有兴趣的朋友请花点时间阅读,应该不会有困难
以下恭录 :
《大般涅槃经》卷10:「如世间物,本无今有、已有还无,如是等物悉是无常。」
《瑜伽师地论》卷52:「无常性相:本无今有、有已还无所显。本无今有,是名为生
;有已还无,是名为灭。」
凡是本来没有后来出生了,或者是本来有后来坏灭了,都名之为【无常】;有生则必
定有灭,唯有本来就在的,从来都没有出生过的,才是永远不灭的,不生不灭才能称之
为【常】。
《大方等大集经》卷2:「如实智者,知一切法本无今有、已有还无;出时、灭时,
无所系属;从缘而出,从缘而灭;以是义故名之为道。断是道故名为菩提,凡夫众生不
知如是真实道故,如来于此而起大悲,宣说正法为令知故。」
三界中一切法都是因缘生灭之法,所以都称之为无常之法,无常故苦,苦故无我;例
... 阅读全帖
D*****r
发帖数: 6791
22
来自主题: bagua版 - 佛说老女人经
老女人闻之大欢喜言:「蒙佛恩得法眼,虽身羸老,今得开解。」阿难政衣服,长跪白
佛言:「是老女人何以智慧乃尔?闻佛言即开解?」佛告阿难:「是老女人者,是我前
世发意学道时母也。」阿难问佛言:「是母何以贫穷困苦乃尔?」佛言:「往昔拘留秦
佛时,我欲作沙门,是母慈爱,不肯听我去,我忧愁不食一日;因是故五百世,来生世
间辄贫穷。今寿尽当生阿弥陀佛国供养诸佛。却後六十八亿劫,当作佛号波犍,其国名
化华。作佛时人所有被服饮食,如仞利天上。其国中人民皆寿一劫。
佛说是经已,老女人及阿难、诸菩萨比丘僧,诸鬼神龙天人阿须伦,皆大欢喜,前为佛
作礼而去。
k***y
发帖数: 62
23
教堂佛全球唯一在佛層面答了大陸少林寺
從2009年到2014年禪機大辯的所有辯題
教堂佛曾公開站出來用佛理橫掃了互聯網上所有敢公開攻擊、辱駡過清海師父及法門所
有人,見一個滅一個;
教堂佛創造了清海師父弟子按清海師父65期雜誌“為真理而活”要求所有弟子必須要有
偉大靈魂的勇氣去講出真理,不論你是為真理而死,或是因真理而活一個唯一;
清海師父要求所有弟子:你們必須要有偉大靈魂的勇氣去講出真理,不論你是為真理而
死,或是因真理而活。如果你是懦夫或是猶豫不決的人,誰能幫你?又有誰能幫我?要
是你們幫我,這十年來,我們早就征服世界了!(為真理而活 65)
請朋友將這段開場白,加教堂佛公開站出來用佛理橫掃了互聯網上所有敢公開攻擊、辱
駡過清海師父及法門所有人文章組成組變成繁體字托臺灣同修送上臺灣各同修群,為清
海師父今年5月走進中國大陸清場
另請朋友將教堂佛與臺灣星雲僧人及弟子在新浪網星雲博客公開論佛理三天,第三天星
雲自已當眾怎麼公開求饒的所有對話的文章;
及教堂佛如何用理讓當代基督徒理論領軍人物w博士一次次啞口無言的文章;
及教堂佛如何用理讓能全文背古蘭經、為穆斯林領念大師級人物的穆斯林朋友... 阅读全帖
w********e
发帖数: 18
2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转载]佛说四十二章经
佛说四十二章经
后汉摩腾、竺法兰共译
世尊成道已,作是思惟:离欲寂静,是最为胜。住大禅定,降诸魔道。于鹿野苑中,转四
谛法轮,度憍陈如等五人而证道果。复有比丘所说诸疑,求佛进止。世尊教敕,一一开悟
。合掌敬诺,而顺尊敕。
佛言:辞亲出家,识心达本,解无为法,名曰沙门。常行二百五十戒,进止清净,为四真
道行,成阿罗汉。阿罗汉者,能飞行变化,旷劫寿命,住动天地。次为阿那含。阿那含者
,寿终灵神上十九天。证阿罗汉。次为斯陀含。斯陀含者,一上一还,即得阿罗汉。次为
须陀洹。须陀洹者,七死七生,便证阿罗汉。爱欲断者,如四肢断,不复用之。
佛言:出家沙门者,断欲去爱,识自心源,达佛深理,悟无为法。内无所得,外无所求。
心不系道,亦不结业。无念无作,非修非证。不历诸位,而自崇最。名之为道。
佛言:剃除须发而为沙门,受道法者,去世资财,乞求取足。日中一食,树下一宿,慎勿
再矣!使人愚蔽者,爱与欲也。
佛言:众生以十事为善,亦以十事为恶。何等为十?身三、口四、意三。身三者,杀盗淫
。口四者,两舌、恶口、妄言、绮语。意三者,嫉恚痴。如是十事,不顺圣道,名十恶行
。是恶若止,名十善行耳。
佛言:人有众过,而
G**W
发帖数: 1865
25
宗喀巴在他写的《入中论善显密义疏》这麼明确的说︰
《《…既离意识不许异体阿赖耶识,则所言阿赖耶者,是总於内心明了分,特於意识
立於阿赖耶。以是破心有自性,答他难时,说心虽非实,能作所作皆应理故。"许能取
后有之心"是意识故。復许意识是一切染净法之所缘故。…故静命论师必不许阿赖耶识
,无畏论师意亦相同。虽云︰「餘大乘经说有阿赖耶识」,亦唯举其名,未释其义。审
其文义,亦不许彼离六识身别有异体。且彼宗亦是许外境者,故是於意识上假立彼名也
。》》
(以上摘自法尊法师译、世界佛学苑汉藏教理院一九四三年印行)
宗喀巴等一切应承中观大小师, 所言所论所信,根本处和 佛陀之经论大异其趣,举以下
佛典教証来应对上段宗喀巴所说 :
《佛说大乘流转诸有经》卷1:「佛言:大王!如是愚痴无识凡人,眼见色时心生憙乐
,便起执著;起执著已,随生顾恋;生顾恋已,情怀染爱;起染爱故,随贪瞋痴,发身
语意造作诸业。然此诸业作已灭坏,此灭坏时,曾不依止东方而住,亦不依止南西北方
、四维上下;至命终时意识将灭,所作之业皆悉现前。」
佛明正的开示说【至命终前意识将灭】,而宗喀巴却说【取后有之心是意识】,假若宗
喀巴之言正确,...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26
☆─────────────────────────────────────☆
qxdren (清虚道人) 于 (Fri Nov 4 07:28:21 2011, 美东) 提到:
佛言:饭恶人百,不如饭一善人;饭善人千,不如饭一持五戒者;饭五戒者万,不
如饭一须陀洹;饭百万须陀洹,不如饭一斯陀含;饭千万斯陀含,不如饭一阿那含;
饭一亿阿那含,不如饭一阿罗汉;饭十亿阿罗汉,不如饭一辟支佛;饭百亿辟支佛,
不如饭一三世诸佛;饭千亿三世诸佛,不如饭一无念无住无修无证之者。
---佛说<<四十二章经>>
<<四十二章经>> 是据说翻译到中国的最早的经典,传法的人是大阿罗汉, 好像来了两个
大阿罗汉.
☆─────────────────────────────────────☆
freeman08 (平常心) 于 (Fri Nov 4 10:15:54 2011, 美东) 提到:
我理解,前面一大段排比句,都还在描述有所得、有所求的境界。
而最后一句话是无所求、无所得的境界。
以无所得故。
当然是更好。
☆────────────────────────────────...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27
如来法身,指佛陀的教法。佛入灭生身虽灭,依三十七道品(指佛陀的教法)修行,就
如同亲从佛学,能成就五分法身。
【南传长部】大般涅盘经
“我所知法,为汝等说,汝等当善理解,实践修习, 广为宣布。而于梵行,为令长续
,为令久住,是即为 饶益众生、福乐众生、慈乐众生、慈泯世间,为饶益 人天、 福
乐人天之法。曰∶四念处、四精进、四神足 、五根 、五力、 七菩提分、八圣道分。

http://www.ahan.tk/view/7/16/
杂阿含638经
尊者阿难闻纯陀沙弥语已,往诣佛所,白佛言∶
「世尊!我今举体离解,四方易韵,持辩闭塞,纯陀沙弥来语我言∶『和上舍利弗
已涅盘,持余舍利及衣鉢来。』」
佛言∶
「云何,阿难!彼舍利弗持所受戒身涅盘耶?定身、慧身、解脱身、解脱知见身涅
盘耶?」
阿难白佛言∶「不也,世尊!」
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search1.php?path=SA0638.htm
中阿含184经
迦叶比丘......己身戒成就、三昧成就、智慧成就、解脱成就、解脱见慧成就,复能教
人成此五分法身;身能教化,复能教人使行其法... 阅读全帖
a*******g
发帖数: 867
2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佛说盂兰盆经》
《佛说盂兰盆经》
西晋三藏法师竺法护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大目揵连始得六通,欲度父母报乳哺之恩,即以道眼观视世间,见其亡母生饿鬼中
,不见饮食,皮骨连立。目连悲哀,即钵盛饭往饷其母。母得钵饭,便以左手障钵,右
手抟食,食未入口化成火炭,遂不得食。目连大叫悲号啼泣,驰还白佛,具陈如此。
佛言:“汝母罪根深结,非汝一人力所奈何。汝虽孝顺,声动天地,天地神祇、邪
魔外道、道士、四天王神亦不能奈何。当须十方众僧威神之力,乃得解脱!吾今当说救
济之法,令一切难皆离忧苦。”
佛告目莲:“十方众僧,七月十五日僧自恣时,当为七世父母及现在父母厄难中者
,具饭百味、五果、汲灌盆器、香油锭烛、床敷卧具,尽世甘美以著盆中,供养十方大
德众僧。当此之日,一切圣众,或在山间禅定,或得四道果,或树下经行,或六通自在
教化声闻、缘觉,或十地菩萨大人权现比丘,在大众中皆同一心受钵和罗饭。具清净戒
圣众之道,其德汪洋。其有供养此等自恣僧者,现在父母、七世父母六种亲属,得出三
塗之苦,应时解脱,衣食自然。若复有人父母现在者,福乐百年。若已亡七世父母生天
,自在化生入天华光,受无量快乐。”
时,佛敕十... 阅读全帖
j********z
发帖数: 3242
29
来自主题: Belief版 - [合集] 佛说四十二章经
☆─────────────────────────────────────☆
advancing (摧邪显正) 于 (Fri May 23 16:03:03 2008) 提到:
佛说四十二章经
后汉摩腾、竺法兰共译
世尊成道已,作是思惟:离欲寂静,是最为胜。住大禅定,降诸魔道。于鹿野苑中,转
四谛法轮,度憍陈如等五人而证道果。复有比丘所说诸疑,求佛进止。世尊教敕,一一
开悟。合掌敬诺,而顺尊敕。
佛言:辞亲出家,识心达本,解无为法,名曰沙门。常行二百五十戒,进止清净,为四
真道行,成阿罗汉。阿罗汉者,能飞行变化,旷劫寿命,住动天地。次为阿那含。阿那
含者,寿终灵神上十九天。证阿罗汉。次为斯陀含。斯陀含者,一上一还,即得阿罗汉
。次为须陀洹。须陀洹者,七死七生,便证阿罗汉。爱欲断者,如四肢断,不复用之。
佛言:出家沙门者,断欲去爱,识自心源,达佛深理,悟无为法。内无所得,外无所求
。心不系道,亦不结业。无念无作,非修非证。不历诸位,而自崇最。名之为道。
佛言:剃除须发而为沙门,受道法者,去世资财,乞求取足。日中一食,树下一宿,慎
勿再矣!使人愚蔽者,爱与欲也。
佛言:众生以十
i******s
发帖数: 566
30
来自主题: _beyond_real_world版 - 佛说四十二章经
佛说四十二章经
後汉迦叶摩腾 竺法兰同译
世尊成道已。作是思惟。离欲寂静。是最为胜。住大禅定。降诸魔道。於鹿野苑中。转
四谛法轮。度 陈如等五人。而证道果。复有比丘所说诸疑。求佛进止。世尊教敕。
一一开悟。合掌敬诺。而顺尊敕。
佛言。辞亲出家。识心达本。解无为法。名曰沙门。常行二百五十戒。进止清净。为四
真道行。成阿罗汉。
阿罗汉者。能飞行变化。旷劫寿命。住动天地。
次为阿那含。阿那含者。寿终灵神。上十九天。证阿罗汉。
次为斯陀含。斯陀含者。一上一还。即得阿罗汉。
次为须陀洹。须陀洹者。七死七生。便证阿罗汉。
爱欲断者。如四肢断。不复用之。
佛言。出家沙门者。断欲去爱。识自心源。达佛深理。悟无为法。内无所得。外无所求
。心不系道。亦不结业。无念无作。非修非证。不历诸位。而自崇最。名之为道。
佛言。剃除须发。而为沙门。受道法者。去世资财。乞求取足。日中一食。树下一宿。
慎勿再矣。使人愚蔽者。爱与欲也。
佛言。众生以十事为善。亦以十事为恶。何等为十。身三。口四。意三。
身三者。杀。盗。淫 。
口四者。两舌。恶口。妄言。绮语。
意三者。嫉。恚。痴。
如是十事。不顺圣道。名十恶行。是恶若止。名
G**W
发帖数: 1865
31
如来藏,阿赖耶識於佛法中的重要性:
首先,佛教修行者必定相信轮回,如果没有轮回,那么死了就完了,不需要修行,搞这
么多名堂,又是闻又是思又是修的,不需要这么累,只管吃喝玩乐,早死晚死一样。
第二,既然有轮回,那么是什么在轮回?这是关键中的关键了!如果不知道是什么在轮
回,我们怎么把握轮回呢?就象原始人连车都没见过,而说自己会开车,你相信吗?
所以,修行的真正开始,必定是从了知什么东西在轮回开始的,只有知道什么在轮回,
才谈得上改造命运,保证生生世世修行,保证最终成佛等等。
这里就引起两派争论来了,反方认为,缘起性空就是佛教真理,不需要有轮回的主体
,认为如来藏是“性空唯名”的方便说,并没有如来藏可证可知;正方认为,如来藏就
是轮回的主体,离开如来藏谈一切问题都是戏论。下面就两派观点是否吻合三转法轮经
典和三法印来作辨证:
初转法轮之《杂阿含经》卷五:记录了一个叫焰摩伽的比丘说:阿罗汉身坏命终,更无
所有。遭到了僧团的一致反对,大家都劝他舍弃邪见,最终,焰摩伽比丘在舍利弗的开
导下,这样改了口:阿罗汉是熄灭了五阴之苦。这里就有一个问题,熄灭了五阴之后不
是更无所有,还有一个东西在,如...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1865
3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佛说法灭尽经
佛说法灭尽经
僧祐录中失译经人名今附宋录
闻如是,一时,佛在拘夷那竭国。
如来三月当般涅槃,与诸比丘及诸菩萨,无央数眾来诣佛所,稽首于地,
世尊寂静,默无所说,光明不现。
贤者阿难作礼白佛言:世尊前后说法,威光独显。
今大眾会,光更不现,何故如此?其必有故。愿闻其意。
佛默不应,如是至三,佛告阿难:
吾涅槃后,法欲灭时,五逆浊世,魔道兴盛。
魔作沙门,坏乱吾道,著俗衣裳,乐好袈裟,五色之服,
饮酒噉肉,杀生贪味。无有慈心,更相憎嫉。
时有菩萨辟支罗汉,精进修德一切敬待,
人所宗向教化平等,怜贫念老鞠育穷厄,
恒以经像令人奉事,作诸功德志性恩善,
不侵害人,捐身济物,不自惜己,忍辱仁和。
设有是人,眾魔比丘咸共嫉之,诽谤扬恶,摈黜驱遣,不令得住。
自共於后,不修道德,寺庙空荒,无復修理,转就毁坏。
但贪财物,积聚不散,不作福德。
贩卖奴婢,耕田种植,焚烧山林,伤害眾生,无有慈心。
奴為比丘,婢為比丘尼。
无有道德,婬劮浊乱,男女不别。
令道薄淡,皆由斯辈。或避县官,依倚吾道。求作沙门,不修戒律。
月半月尽,虽名诵戒,厌倦懈怠,不欲听闻。抄略前后,不肯尽说。
经不诵习,设有读者,不识字句。...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144
3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佛说三世因果经
尔时,阿难陀尊者,在灵山会上,一千二百五十人俱。阿难顶礼合掌,绕佛三匝,胡跪
问讯:‘请问本师释迦牟尼佛!南阎浮提,一切众生,末法时至,多生不善。不敬三宝
,不重父母,无有三纲,五伦杂乱,贫穷下贱,六根不足,终日杀生害命,富贵贫穷亦
不平等,以何果报?望世尊慈悲,愿为弟子一一解说。’佛告阿难,与诸大弟子言:‘
善哉!善哉!汝今谛听,吾当为汝等分明说之。是故世间,一切男女,贫贱富贵,受苦
无穷,享福不尽,皆是前生因果之报。以何所作故?先须孝敬父母,次要敬信三宝,三
要戒杀放生,四要吃斋布施,能种后世福田。
佛说因果偈。云。
富贵皆由命。前世各修因。有人受持者。世世福禄深。
善男信女听言因。听念三世因果经。三世因果非小可。佛言真语莫非轻。
今生做官是何因。前世黄金装佛身。前世修来今世受。紫袍金带佛前求。
黄金装佛装自己。衣盖如来盖自身。莫说做官皆容易。前世不修何处来。
骑马坐轿为何因。前世修桥铺路人。穿绸穿缎为何因。前世施衣济贫人。
无食无穿为何因。前世未舍半分文。福禄具足为何因。前世施米上庵门。
高楼大厦为何因。前世造寺建凉亭。相貌端庄为何因。前世鲜花供佛前。
聪明智慧为何因。前世诵经念...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566
34
来自主题: _beyond_real_world版 - 三辈事佛(转帖)
《佛说分别经》中把归依三宝、学习佛法人分为三种。这三种人秉持不同的态度、造作
不同的业力,将来的结果也大相径庭。我们学习佛法,一定要了解怎样学习佛法才是正
确的、利益无量的。
佛言。事佛有三辈。一辈者为魔弟子事佛。二辈为天人事佛。三辈为佛弟子事佛。
学习佛法、归依三宝有这样三种人:一种是魔弟子、一种是天人、一种为佛弟子。
何谓魔弟子事佛。佛言。虽受佛戒。心乐邪业。卜问是祟解除祷祀。信有家亲丈人。不
信正真。不知有罪恶之对。假名事佛。常与邪俱。死堕无择地狱。受苦长久。久乃出为
魔邦属。谀谄妖[女*瞿]。难可得度。是曹辈人。宿命余福。暂得一时。见于正道。心
意瞢瞢难晓宿。已当复更入邪见无穷已也。是为魔弟子事佛。
什么叫魔弟子呢?这样的人虽然受了戒律,却心乐邪法、邪见。占卜算命、祈祷、祭祀
魔魅外道,相信家有亲眷。不相信正见教导。不知道有恶法、罪障。仅仅是名义上归依
、修证佛法。这样的人常常与邪见为伍、造作恶业,死堕地狱。长久受苦。
即便脱离地狱苦报,将来仍为魔眷属。种种谀谄伪诈,难以得度。这样的人是凭着从前
世剩余福报,暂时得闻正见。心意迷惑、难以明了。将反复受邪见之害,无穷无尽,这
是魔... 阅读全帖
c**r
发帖数: 2019
3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isdom 讨论区,原文如下 】
发信人: iloveni (我爱你), 信区: Wisdom
标 题: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佛说无量寿经》
发信站: The unknown SPACE (Fri Jun 7 22:36:02 2002) WWW-POST
...阿难白佛:‘彼佛国土,寿量几何?’佛言:‘其佛寿命,四十二劫。
时法藏比丘,摄取二百一十亿诸佛妙土清净之行。如是修已,诣彼佛所
,稽首礼足,绕佛三匝,合掌而住,白佛言:“世尊!我已摄取庄严佛
土清净之行。”佛告比丘:“汝今可说,宜知是时,发起悦可一切大众
。菩萨闻已,修行比法,缘致满足无量大愿。”比丘白佛:“唯垂听察!
如我所愿,当具说之:
设我得佛,国有地狱、饿鬼、畜生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寿终之后,复更三恶道者,不取正觉。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悉真
金色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形色不同有好丑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识宿命,下至知百千亿那由他诸劫事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得天眼,下至见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
W**N
发帖数: 1037
36
第十六章 舍爱得道
佛言。人怀爱欲。不见道者。譬如澄水。致手搅之。众人共临。无有睹其影者。
人以爱欲交错。心中浊兴。故不见道。汝等沙门。当舍爱欲。爱欲垢尽。道可见
矣。
第三十一章 心寂欲除
佛言。有人患淫不止。欲自断阴。佛谓之曰。若断其阴。不如断心。心如功曹。
功曹若止。从者都息。邪心不止。断阴何益。佛为说偈。欲生于汝意。意以思想
生。二心各寂静。非色亦非行。佛言。此偈是迦叶佛说。
http://www.utdallas.edu/~edsha/Buddhism/42-xuanhua.pdf
W**N
发帖数: 1037
37
第十六章 舍爱得道
佛言。人怀爱欲。不见道者。譬如澄水。致手搅之。众人共临。无有睹其影者。
人以爱欲交错。心中浊兴。故不见道。汝等沙门。当舍爱欲。爱欲垢尽。道可见
矣。
第三十一章 心寂欲除
佛言。有人患淫不止。欲自断阴。佛谓之曰。若断其阴。不如断心。心如功曹。
功曹若止。从者都息。邪心不止。断阴何益。佛为说偈。欲生于汝意。意以思想
生。二心各寂静。非色亦非行。佛言。此偈是迦叶佛说。
http://www.utdallas.edu/~edsha/Buddhism/42-xuanhua.pdf
a*******g
发帖数: 867
38
显无边佛土功德经(与华严经寿量品同)(乾隆大藏经·大乘华严部)
http://www.qldzj.com.cn/htmljw/0091.htm
唐三藏法师 玄奘 奉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摩揭陀国闲寂法林。坐妙菩提金刚坚固无量妙宝共所庄严红莲
华台师子座上。与十不可说俱胝那庾多百千佛土极微尘数大菩萨俱。及诸天人。阿素洛
等。无量大众。前后围绕。
尔时会中。有一菩萨摩诃萨。名不可思议光王。承佛威神。从坐而起。顶礼佛足。合掌
恭敬。而白佛言。世尊。诸佛国土。时分庄严。有胜劣不。
佛言。善男子。我此索诃世界。释迦牟尼佛土一劫。于极乐世界无量光佛土。为一昼夜。
极乐世界一劫。于袈裟幢世界金刚坚固欢喜佛土。为一昼夜。
袈裟幢世界一劫。于不退轮音世界极妙圆满红莲敷身佛土。为一昼夜。
不退轮音世界一劫。于绝尘世界法幢佛土。为一昼夜。
绝尘世界一劫。于明灯世界师子佛土。为一昼夜。
明灯世界一劫。于妙光世界遍照佛土。为一昼夜。
妙光世界一劫。于难超世界身放法光佛土。为一昼夜。
难超世界一劫。于庄严世界一切神通慧光王佛土。为一昼夜。
庄严世界一劫。于镜轮世界月觉佛土。为一昼夜。
善男子。如是世界。
f******e
发帖数: 6488
3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佛说般舟三昧经 (zz)
佛说般舟三昧经
后汉月支三藏支娄迦谶译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只加邻竹园中。与大菩萨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及诸天
龙阿须轮诸夜叉迦楼罗甄陀罗摩睺勒等。无央数众。一切都在大会坐。是时[台-台+(犮
-乂+又)]陀和菩萨。从坐起整衣服。长跪叉手白佛。愿欲有所问。听者今当问。佛言善
哉。恣汝所问。今当为汝说之。[台-台+(犮-乂+又)]陀和问佛言。菩萨当行何等法得智
慧。如巨海揽万流。云何行。博达众智所闻悉解而不疑。云何行。自识宿命所从来生。
云何行。得长寿。云何行。常在大姓家生。父母兄弟宗亲知识无不爱敬。云何行。得端
正颜好美艳。云何得高才与众绝异。智慧通达无所不包。云何行。功立相满自致成佛威
神无量。成佛境界庄严国土。云何行。降魔怨。云何行。而得自在所愿不违。云何行。
得入总持门。云何行。得神足遍至诸佛土。云何行。得勇猛如师子无所畏。一切魔不能
动。云何行得佛圣性。诸经法悉受持。皆了知而不忘。云何行得自足离谀谄。不著三处
。云何行。得无挂碍持萨云若教不失佛意。云何行。得人信。云何行。得八种声入万亿
音。云何行。得具足相好。云何行。得彻听。云何行。得道眼睹未然。云何行。得十力
W**N
发帖数: 1037
4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oetry 讨论区 】
发信人: WRON (五郎), 信区: Poetry
标 题: Re: 求:佛意禅风的古体诗.词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Mar 17 18:51:13 2015, 美东)
刘禹锡《佛衣铭》
吾既为僧琳撰《曹溪第二碑》,
且思所以辩六祖置衣不传之旨,作《佛衣铭》曰:
佛言不行,佛衣乃争。忽近贵远,古今常情。
尼父之生,土无一里。梦奠之后,履存千祀。
惟昔有梁,如象之狂。达摩救世,来为医王。
以言不痊,因物乃迁。如执符节,行乎复关。
民不知官,望车而畏。俗不知佛,得衣为贵。
坏色之衣,道不在兹。由之信道,所以为宝。
六祖未彰,其出也微。既还狼荒,憬俗蚩蚩。
不有信器,众生曷归。是开便门,非止传衣。
初必有张,传岂无已。物必归尽,衣胡久恃。
先终知终,用乃不穷。我道无朽,衣于何有。
其用已陈,孰非刍狗。
---
http://www.chamshantemple.com/messages/library/index.php?channe
r*****d
发帖数: 922
4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佛 基督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否?  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
观如来。  佛言:须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则是如来。  须菩提
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若
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
q****n
发帖数: 4574
42
刚刚找到下面这段话. 从这段话的上下文,就可以比较准确把握这句话的意思了.基本
上就是我前面讲的意思. 注意这话 "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则是如来。".
--------------------------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
来。佛言。须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则是如来。须菩提白佛言。世
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尔时世尊而说偈言。若以色见我。以音
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P****S
发帖数: 2286
43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
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
佛言:“须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即是如来。”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
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莫
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莫作是念!何
以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

".
W**N
发帖数: 1037
44
来自主题: Poetry版 - 求:佛意禅风的古体诗.词
刘禹锡《佛衣铭》
吾既为僧琳撰《曹溪第二碑》,
且思所以辩六祖置衣不传之旨,作《佛衣铭》曰:
佛言不行,佛衣乃争。忽近贵远,古今常情。
尼父之生,土无一里。梦奠之后,履存千祀。
惟昔有梁,如象之狂。达摩救世,来为医王。
以言不痊,因物乃迁。如执符节,行乎复关。
民不知官,望车而畏。俗不知佛,得衣为贵。
坏色之衣,道不在兹。由之信道,所以为宝。
六祖未彰,其出也微。既还狼荒,憬俗蚩蚩。
不有信器,众生曷归。是开便门,非止传衣。
初必有张,传岂无已。物必归尽,衣胡久恃。
先终知终,用乃不穷。我道无朽,衣于何有。
其用已陈,孰非刍狗。
---
http://www.chamshantemple.com/messages/library/index.php?channe
D*****r
发帖数: 6791
45
来自主题: bagua版 - 佛说老女人经
一时佛在堕舍罗,所止处名乐音,时有八百比丘菩萨万人俱。时有贫穷老女人来到佛所
,以头面著地为佛作礼,白佛言:「愿欲有所问。」佛言:「善哉当问!」
W**N
发帖数: 1037
46

第四十一章 直心出欲

佛言。夫为道者。如牛负重。行深泥中。疲极。不敢左右顾视。出离淤泥。乃可
苏息。沙门当观。情欲甚于淤泥。直心念道。可免苦矣。
第四十一章是佛告诉人,要直心修道,直心思惟道,要以念念想要出离这情欲,
作自己的目的。情欲也就是淤泥,要出这淤泥。
‘佛言’: 佛说,‘夫为道者’:我们大众啊,来修道的这些人。‘如牛负重’:就
好像牛身上拖著很重的东西,‘行深泥中’:走对很深很深的泥里边,拔不出腿来。这
腿拔 上来,那腿又陷下去了;那腿拔出来,这腿又陷下去了。‘疲极,不敢左右顾视
’:这条牛疲倦得很厉害:疲倦到极点了,连向左右看一看都不敢。‘出离淤泥’:
出了这淤泥之后。‘乃可苏息’:才可以稍微松弛一点,稍微轻松一点。

‘沙门’:出家的沙门——比丘、比丘尼。‘当观’:应该观想,‘情欲甚于淤泥’:情
欲的这种欲心,这淫欲的念头,比那淤泥还厉害。‘直心念道’:你要一心一意,
只有一个直心来思念这个道,思念修道。‘可免苦矣’:才能免去淤泥陷溺的这种
痛苦。

我在洛杉矶对他们讲,教他们好好地持戒。把情欲都停止了,不要抽菸、不要喝
酒、不要吃毒药,就是这样讲得很短的。你... 阅读全帖
W**N
发帖数: 1037
47

第四十一章 直心出欲

佛言。夫为道者。如牛负重。行深泥中。疲极。不敢左右顾视。出离淤泥。乃可
苏息。沙门当观。情欲甚于淤泥。直心念道。可免苦矣。
第四十一章是佛告诉人,要直心修道,直心思惟道,要以念念想要出离这情欲,
作自己的目的。情欲也就是淤泥,要出这淤泥。
‘佛言’: 佛说,‘夫为道者’:我们大众啊,来修道的这些人。‘如牛负重’:就
好像牛身上拖著很重的东西,‘行深泥中’:走对很深很深的泥里边,拔不出腿来。这
腿拔 上来,那腿又陷下去了;那腿拔出来,这腿又陷下去了。‘疲极,不敢左右顾视
’:这条牛疲倦得很厉害:疲倦到极点了,连向左右看一看都不敢。‘出离淤泥’:
出了这淤泥之后。‘乃可苏息’:才可以稍微松弛一点,稍微轻松一点。

‘沙门’:出家的沙门——比丘、比丘尼。‘当观’:应该观想,‘情欲甚于淤泥’:情
欲的这种欲心,这淫欲的念头,比那淤泥还厉害。‘直心念道’:你要一心一意,
只有一个直心来思念这个道,思念修道。‘可免苦矣’:才能免去淤泥陷溺的这种
痛苦。

我在洛杉矶对他们讲,教他们好好地持戒。把情欲都停止了,不要抽菸、不要喝
酒、不要吃毒药,就是这样讲得很短的。你... 阅读全帖
b*****l
发帖数: 3821
48
《过去现在因果经》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与诸比丘。住于竹林。是诸比
丘。于晨朝时。着衣持钵。入城乞食。还归所住。食竟澡漱。各摄衣钵。集在讲堂。悉
欲共说过去因缘。尔时世尊。以净天耳超于世间。闻诸比丘语论之声。即从座起。到讲
堂上。于众中坐。问诸比丘。汝等共集。欲说何法。时诸比丘。即白佛言。世尊。我等
食竟澡漱已讫故。共集此各欲闻说过去因缘。是时世尊。语诸比丘。汝等乐闻过去因缘
者。谛听谛听。善思念之。今为汝说。比丘白言。唯然世尊。愿乐欲闻。佛言比丘。过
去无数阿僧祇劫。尔时有一仙人。名曰善慧。净修梵行。求一切种智。为欲成就此大智
故。乐处生死。周遍五道。一身死坏。复受一身。生死无量。譬尽天下草木。斩以为筹
。数其故身。不能穷尽。夫极天地之始终。谓之一劫。而其经天地成坏者。不可称载也
。所以感伤群生耽惑爱欲沈流苦海。起慈悲心。欲拔济之。又作此念。今诸众生。没于
生死。不能自出。皆由贪欲嗔恚愚痴。乐着色声香味触法故。我当决定断其此病。虽生
诸趣。不忘斯念。于诸众生。怨亲平等。以布施摄贫穷。持戒摄毁禁。忍辱摄嗔恚。精
进摄懈怠。禅定摄乱意
W**N
发帖数: 1037
49
第二十四章 色欲障道

佛言。爱欲莫甚于色。色之为欲。其大无外。赖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
无能为道者矣。
第二十四章讲的是淫欲心,淫欲心若是断了,一定会证果,证得阿罗汉果。可惜 这是
不容易断的,所有的众生都有这种毛病。所以在《楞严经》上说‘淫心不除,尘不可出
。’欲心若是不除去,你就不能证得阿罗汉果。

‘佛言’:佛说,‘爱欲莫甚于色’:所谓爱欲,这个情爱和色欲也就是淫欲心,莫
甚于女色。‘色之为欲’: 色这种的情欲,你说怎么样啊?‘其大无外’:它这种大
法,再没有比这更大的了,没有可以超出这情欲再大的范围了。‘赖有一矣’:幸
亏色欲只有一个,‘若使 二同’:假若再有一个这么厉害的东西,再有一个和它
一样的,‘普天之人’:普天下所有的众生。‘无能为道者矣’:谁也不能修道了。
就是说只有一个都这么厉 害了;要是有两个,一时间就会把人都给吃了,没有
人再可以修道了。还可以这么讲,这个色也可以说是女的被女色所迷,男的被男
色所迷。男、女都有同性恋,男 的和男的同性恋,女的和女的同性恋、这都叫
被爱欲所迷。(Page 32).
http://www.utdallas.edu/~ed... 阅读全帖
W**N
发帖数: 1037
50
第二十四章 色欲障道

佛言。爱欲莫甚于色。色之为欲。其大无外。赖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
无能为道者矣。
第二十四章讲的是淫欲心,淫欲心若是断了,一定会证果,证得阿罗汉果。可惜 这是
不容易断的,所有的众生都有这种毛病。所以在《楞严经》上说‘淫心不除,尘不可出
。’欲心若是不除去,你就不能证得阿罗汉果。

‘佛言’:佛说,‘爱欲莫甚于色’:所谓爱欲,这个情爱和色欲也就是淫欲心,莫
甚于女色。‘色之为欲’: 色这种的情欲,你说怎么样啊?‘其大无外’:它这种大
法,再没有比这更大的了,没有可以超出这情欲再大的范围了。‘赖有一矣’:幸
亏色欲只有一个,‘若使 二同’:假若再有一个这么厉害的东西,再有一个和它
一样的,‘普天之人’:普天下所有的众生。‘无能为道者矣’:谁也不能修道了。
就是说只有一个都这么厉 害了;要是有两个,一时间就会把人都给吃了,没有
人再可以修道了。还可以这么讲,这个色也可以说是女的被女色所迷,男的被男
色所迷。男、女都有同性恋,男 的和男的同性恋,女的和女的同性恋、这都叫
被爱欲所迷。(Page 32).
http://www.utdallas.edu/~ed... 阅读全帖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