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8 发帖数: 4466 | 1 6、《珠帘寨》:喜欢李博的扮相,颇具老生的清癯,嗓音正但韵味不足。蓝天的样子
太嫩了,象个小唐僧不象李克用,比李博唱的有味道。两位都显得太年轻,这个不单指
年龄,闭上眼睛听唱,睁眼看见挂着白满,恍惚。扮程敬思的张凯却相当不错,嗓音、
扮相、唱得都好,尽管听到后边也稍嫌单调。他的停当自如越发衬得蓝天不够老到。
王珮瑜是这整场演出的“眼”,其实前两个余派我也都喜欢,只她一张口,立即上了至
少一个数量级,那份苍劲余者皆不具备。我听得都有一种登高望远的痛快。虽说又是同
样的段子,总还是过瘾。但瑜老板也有一样不足,脸上的戏不够,我常觉看到的更多是
王珮瑜,超过其诠释的角色。 |
|
i******n 发帖数: 538 | 2 杜镇杰算是“没派”吧,哈哈,感觉受他岳父马长礼影响比较大,但韵味又不及马长礼
。好像他说自己专门学过杨派,说什么学杨韵不学杨声,但我听觉得他这个唱的离杨派
比较远.他唱节奏快的,调门高的,尤其是一些对唱,像断密涧,坐宫之类的,听着还
比较过瘾。但一些节奏慢一些的,大段独白性质的,像碰碑,文昭关,就显得回味不足
了。
ZZ:"值得鼓励的杜镇杰"
近日连看了杜镇杰三次演出,分别是桑园会,秦琼卖马,战太平。总的印象他比以前唱
得好,尤其是后两出。此两出戏,应是谭余特色的戏。很久没有多少人演出了,杜敢于
在传统戏上狠下功夫,值得赞扬。战太平这出戏对老生而言难度很大。它要求演员既能
唱,有好嗓子,又要有一定的武功底子。记得本人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上高中时,在
天津看过谭富英的此剧。非常精彩,当时他老先生五十多岁,嗓音和武功条件还非常精
到,观后感到十分过瘾。此后经常在谭氏的唱片及其后辈的清唱能听到此剧。但大多都
是西皮导板、原板、及快板的唱段,很少能听到二簧导板,及散板的唱段。这个唱段
,只能从余叔岩的唱片里听到了。他的这张唱片,应是现在我们能听到的老艺术家此剧
的经典绝唱了。不久前在电视上看到... 阅读全帖 |
|
i******n 发帖数: 538 | 3 杜镇杰算是“没派”吧,哈哈,感觉受他岳父马长礼影响比较大,但韵味又不及马长礼
。好像他说自己专门学过杨派,说什么学杨韵不学杨声,但我听觉得他这个唱的离杨派
比较远.他唱节奏快的,调门高的,尤其是一些对唱,像断密涧,坐宫之类的,听着还
比较过瘾。但一些节奏慢一些的,大段独白性质的,像碰碑,文昭关,就显得回味不足
了。
ZZ:"值得鼓励的杜镇杰"
近日连看了杜镇杰三次演出,分别是桑园会,秦琼卖马,战太平。总的印象他比以前唱
得好,尤其是后两出。此两出戏,应是谭余特色的戏。很久没有多少人演出了,杜敢于
在传统戏上狠下功夫,值得赞扬。战太平这出戏对老生而言难度很大。它要求演员既能
唱,有好嗓子,又要有一定的武功底子。记得本人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上高中时,在
天津看过谭富英的此剧。非常精彩,当时他老先生五十多岁,嗓音和武功条件还非常精
到,观后感到十分过瘾。此后经常在谭氏的唱片及其后辈的清唱能听到此剧。但大多都
是西皮导板、原板、及快板的唱段,很少能听到二簧导板,及散板的唱段。这个唱段
,只能从余叔岩的唱片里听到了。他的这张唱片,应是现在我们能听到的老艺术家此剧
的经典绝唱了。不久前在电视上看到... 阅读全帖 |
|
i******n 发帖数: 538 | 4 这段乌盆记也不错。我猜您大概学的是余派吧。要是在拖腔和收音上更精细些就更好了。 |
|
u***d 发帖数: 851 | 5 最开始我学的杨派的,腔基本是照着杨先生录音走的
后来几年听的比较杂,再加上最近常听余的十八张半
变成现在这样了
余派的收音太帅了,一直不能模仿好
了。 |
|
i******n 发帖数: 538 | 6 王唱了这么多年,不见进步,尤其是最近愈来愈有下滑的趋势。但是她的近来口气倒是
越来越大,自以为自己是孟小冬再世,余派当今第一人。很搞笑的是,前不久有电台打
算拍孟小冬的电视剧,人家先没有找上王。结果王说,这个剧如果不让她来演主角孟小
冬,拍片子的以后会后悔的。就凭她这个上女厕所都要被人怀疑的气质,还能去演孟小
冬,这不是自取其辱吗,哈哈。这种唱戏的,终归是戏子,有点小名气,就不知道自己
天高地厚了
。【 在 SweetJan08 (Jan) 的大作中提到: 】 |
|
i******n 发帖数: 538 | 7 王现在年纪也不小了,说不定比你还大。女老生有雌音这是自然生理现象,孟小冬以前
也有,到老了以后才渐渐没有了。余派这个特点就是声音峭立挺拔,有股清刚的劲头。
王把调一降,力气一省,就唱得有些油滑了。同时我也没觉得她降调,省力以后,雌音
就比以前的好。反而这以来没了以前那种劲头力量,听着就不如以前了。我觉得她还是
要唱得卖力些,至于雌音不雌音,到了年级,到了功力,就自然水到渠成了。想用省力
降调的方法,有些取巧,得不偿失。
的。 |
|
i******n 发帖数: 538 | 8 我经常用软件调这个调。现在E调的都唱得没问题,比较轻松。工尺不太高的F调也能唱
,工尺高的,节奏快的,F调就有些勉强。但我用E调的唱,就觉得劲和力气提不起来,
有点瘟。用了F调或高的,劲头自动就跟上来了。
我想趁现在还年轻,用高一点的吊一吊嗓子,有个基础,以后老了气力不行了,就有余
地把调降下来。我大概自己瞎唱了一年多吧,把调从降E差不多升到F了,感觉再继续多
练习,也许能把这个F调稳定下来。
老生行的名家在中青年嗓子好的时候,都是能唱到F调的。特别是我学习的谭余杨这一
脉。杨宝森在他三四十岁嗓子好的时候能唱到F调的,谭富英中青年时期也是F的,余派
好的也至少也在F。这也是努力的一个方向。 |
|
l*****e 发帖数: 4883 | 9 谢谢
还真看不出来时啥派 看他介绍里他贴过的戏有余派的有马派的,他的两个老师之一胡
少安跟高庆奎先生学过高派戏,这出斩子可能按照高派路子走,希望能看到录像 |
|
|
|
|
|
|
|
n***s 发帖数: 33 | 16 哈哈,谢谢。以及马是青年团团长而非梨园社社长,青年团是梨园社下属组织 |
|
|
L****e 发帖数: 499 | 18 真的是名家荟萃啊,在美国算是盛况空前了,错过了真是遗憾 |
|
m*****s 发帖数: 3375 | 19 【晚明】最近十章更新连载贴:
☆:http://tieba.baidu.com/p/2073922655
【晚明】起点传送门:
☆: http://www.qidian.com/Book/2430034.aspx
为柯山梦求月票、推荐票、收藏、点击 各种给力!
——————————————————————————————
“嗖”,一支重箭从桥面电闪飞过,将一名出现在桥头的乱军射倒。
南桥头百步外的耿仲明破口大骂,李九成脸色阴狠,他派出的家丁去了半个时辰,只
招来三百名士兵,这些人怀中鼓鼓囊囊,满脸的不情愿,不到片刻又散去数十,他不得
不派出十多名家丁守在周围路口,逼着这些人准备发动第二次攻击。
李九成已经知道对面情形不对,他最开始派人闯关的意图是逼迫王秉忠现身,结果对
面拦住不让走,前队被桥上乱箭射死七八个,其余人都乱哄哄的溃退下来。耿仲明随后
派人去交涉,桥上过来一个自称是王秉忠家丁的人,同意马上去找王秉忠,但绝不准许
其他军队去北城。李九成恼怒之余派出家丁硬冲,结果对面直接就开炮,虽然只有二将
军和弗朗机,但桥上狭窄无处可避,马上又被打了回来,从这次之后,对面只要看到人
影就放箭... 阅读全帖 |
|
z****e 发帖数: 54598 | 20 我一开始还天真地以为
你们这帮人的目的是讨论如何协作,干好一件事
也就是一种军团作战的方式
各位的理想是成为元帅,带兵打战
后来看了看,觉得貌似不象
后来觉得嘛,可能是都是武林高手
说好听点就是理想主义者,目的是效率更高,跑得更快
后来看了看,也不像啊
直到后来netghost点出了一切
原来尼玛,这里都是一群逃兵啊
没有当元帅或者是武林高手那么远大的志向
目的只是少些代码,赶快交差,回家睡觉啊?
说的半天交流的都是如何偷懒
也好,也好,看明白了
送各位一篇文章,萨苏写的
日本最搞笑的部队-大阪第四师团!
文章提交者:darkandpower 加贴在 一、二战史 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bbs172-0-1.html
在很多人印象中,二战中的日本军队个个都是亡命徒。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当时的日军
中有一支以战斗力差而闻名的另类部队,它就是号称“皇军中第一窝囊废师团”的大阪
第四师团。日本历史学家关幸辅在文章《日军第一窝囊废师团》中,曾详细描述了第四
师团的各种佚事。有意思的是,这支著名的“弱旅”在战后竟保留了自己的番号,直到
今天,日本陆上自卫队中仍编有第四... 阅读全帖 |
|
c*********d 发帖数: 9770 | 21 http://hx.cnd.org/?p=110673
【钱浩梁被挑选扮演《红灯记》里的主要英雄角色—李玉和。这角色改变了他当艺术家
的命运】
“李玉和”已经老了,他现在的心愿是希望30岁以上的人能忘记他,让他度过宁静不受
打扰的余生。这可能吗?许多东西可以忘记,惟独记忆这个东西是不能忘记的。和“文
化大革命”相伴了十年的“样板戏”,已经在30岁以上人的头脑里扎了根,是拔不掉、
砍不断的。
“李玉和”这个当年妇孺皆知、红透中国大地的名字,沉默了十几年后,突然被一曲“
奶奶—你听我说……”唤醒。当年手挚“红灯”上台就是一个顶天立地亮相的李玉和,
如今在哪里?
浩亮原姓钱,名浩梁,出身梨园世家,从小就学艺,10岁考入上海戏剧学校,1959年就
成为中国戏剧学校的首届毕业生。1964年他被挑选扮演《红灯记》里的主要英雄角色—
李玉和。这角色改变了他当艺术家的命运,如果不是“文化大革命”,如果不是江青插
手现代京剧,“李玉和”只是与其角色相同,不会留下大起大落、大悲大欢的记忆,至
少不会有这么多的痛苦记忆。但是世界上任何事情只有过程和结果,没有“如果”的假
设。
“文化大革命”期间,他和于会泳... 阅读全帖 |
|
l*******u 发帖数: 2496 | 22 诸家评李
[当代]哈哈儿整理
国朝能为歌诗者不少,独李太白为首称。盖气骨高举,不失《颂》咏、《风》刺之
道。(吴融《禅月集序》)
歌诗之风,荡来久矣。大抵丧于南朝,坏于陈叔宝。然今之业是者,苟不能求古于
建安,即江左矣;苟不能求丽于于江左,即南朝矣。或过为艳伤丽病者,即南朝之罪人
也。吾唐来有业是者,言出天地外,思出鬼神表,读之则神驰八极,测之则心怀四溟,
磊磊落落,真非世间语者,有李太白。(皮日休《刘枣强碑文》)
张碧,贞元中人,自序其诗云:碧尝读《李长吉集》,谓春拆红翠,闢开蛰户,其
奇峭者不可攻也。及览李太白辞,天与俱高,青且无际,鹍触巨海,澜涛怒翻,则观长
吉之篇,若陟嵩之巅视诸阜者耶!(计有功《唐诗纪事》)。
宋景文诸公在馆,尝评唐人诗,云:“太白仙才,长吉鬼才。”(马端临《文献通
考》)
人言“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不然,太白天仙之词,长吉鬼仙之词耳。(严羽《
沧浪诗话》)
世传杜甫诗,天才也;李白诗,仙才也;长吉诗,鬼才也。(《迂斋诗话》)
唐人以李白为天才绝,白乐天人才绝,李贺鬼才绝。(《海录碎事》)
诗,总不离乎才也。有天才,有地才,有人才。吾于天才得李... 阅读全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