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京剧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n*******n
发帖数: 7628
1
2011年新年京剧晚会在京举行
胡锦涛吴邦国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周永康出席观看
2010年12月30日,新年京剧晚会在北京国家大剧院举行。这是演
出结束后,胡锦涛、吴邦国、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
国强、周永康走上舞台,祝贺演出成功。
新华社记者 张铎摄
新华社北京12月30日电 (记者 李斌 周婷玉)檀板声声说盛
事,鼓乐阵阵抒豪情。2011年新年京剧晚会30日晚在国家大剧院举行。
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吴邦国、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
贺国强、周永康,与首都近千名群众一同观看演出,喜迎新年的到来。
国家大剧院戏剧场内座无虚席、笑语飞扬,洋溢着浓郁的节日气
氛。
19时45分许,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来到晚会现场,全场响起
热烈的掌声。
欢乐吉祥的京剧表演《玉兔迎春》,拉开整台晚会的序幕。晚会
上,老、中、青、少四代演员同台献艺,传统唱段、新编剧目交相辉
映,集中展现了京剧艺术继承创新的丰硕成果和人才辈出的喜人景象。
王蓉蓉、李海燕、迟小秋、李炳淑等表演的《状元媒》、《锁麟囊》、
...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4889
2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歌剧比京剧高雅在哪里?
问这种问题你有挖坑的嫌疑。
就这么说吧,和听众无关也有关。可以肯定的是听京剧的人必然越来越少,未来的几十
年虽然不会完全消失,但绝对失去流行性,只有少数从事京剧演出专业的人,和规模小
众的京剧票友会喜欢,这个人群比例已经非常非常低,而且人数会持续而缓慢地减少(
因为过去几十年已经减少了很多)。我觉得未来一个或两个世纪内这种艺术形式最终会
消失,只存在于博物馆里的陈列、照片、乐谱和录音上。
歌剧听众在全世界的范围和过去的一百年来看也是一样的,但相对于京剧,情况没那么
严重,而且人数减少到一定程度会维持而稳定下来。
现在中国把京剧称为国粹是不公平的,其本身是一种地方戏,虽然也吸纳了众多其它地
方戏曲的东西,也不能因为形成于首都就将其称做是国剧。京剧的唱腔难懂,唱调不符
合汉族人的审美观,一直没有被汉族地区的广大民众所接受,就算是京剧发展的顶盛时
期,在全中国的影响力也有限。这一点和歌剧跨民族、国界、文化的影响力不可并提。
b*****d
发帖数: 61690
3
原标题:京剧|是是非非话点翠
这两天,天津青年京剧团程派青衣刘桂娟在微博上展示自己珍藏的点翠头面,招致动物
保护人士责难。网友积极跟帖,两派各有支持者,发表各种评论,甚是激烈。其实,这
种争论出于对不同专业的认识,看上去有点儿鸡同鸭讲的意思。
先说说翠鸟。动物保护人士反对制做点翠头面的核心依据是翠鸟是国家二类保护动物。
这是在偷换概念,把广义的翠鸟和受保护的翠鸟,以及用以取羽制做点翠头面的翠鸟混
为一谈。
目前世界上现存各亚种翠鸟计90余种,我国常见的有斑头大翠鸟、蓝耳翠鸟、鹳嘴翠鸟
和普通翠鸟等多个亚种,其中蓝耳翠鸟、鹳嘴翠鸟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未被列入保护动物的普通翠鸟在我国分布最广,几乎全境都有种群分布。普通翠鸟头、
背、翅、尾呈现一种特异的蓝色,介于湖蓝与翠绿之间。这种蓝色不多见,康熙青花瓷
青花的发色与之接近,故被称作“翠毛蓝”。但这种青花发色远不及翠鸟的羽毛鲜活灵
动。翠鸟的羽毛随光线强弱和观看角度不同,层次分明,富于变化,尤其在烛光下,能
折射和晕散出一种朦胧的珠宝光。
再来说说点翠。用翠鸟羽毛制做首饰在我国是一门很古老的技艺。《韩非子》中记述的
那个买椟还珠的故事... 阅读全帖
m****a
发帖数: 2216
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OnStage 讨论区 】
发信人: BugBug (屋子加上铁窗防老鼠), 信区: OnStage
标 题: 闲扯京剧:京剧雅训化代表与最伟大的保守者余叔岩 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Oct 21 14:20:12 2005), 转信
[宗教文化]闲扯京剧:京剧雅训化代表与最伟大的保守者余叔岩
作者:中国老农民 提交日期:2005-8-22 22:43:00
对以演艺为业的艺人来说,大红大紫是每个人的梦想。
艺人走红,通常应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本身有实力,若没实力,就是再人有捧,也
不会真红起来。二是要能经常在舞台上出现,所谓混个脸熟,否则观众会很快把你忘掉的

但在京剧大师级人物中,有一个人就打破了这种规律,这个人就是前“四大须生”之
首余叔岩。而他身后,学其艺术又有发展的另一人,也颇不合此规律,此人便是“后四大
须生”之尾杨宝森。
说到这里,不妨先对所谓“四大须生”做个稍详细交待。
谭鑫培后,京剧老生行群龙无首,各路英豪群雄逐鹿。到上世纪20年代后期,四位优
秀人物脱颖而出称雄当世,这便是余(叔岩)、言(菊朋)、高(庆

发帖数: 1
5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大天朝的京剧就是国粹啊,就是宝啊
英国的戏剧尤其是莎士比亚的很有名,美国是电影很腻害,大天朝呢最特别的当属京剧
了,唱念做打还有行当的区分,这难道不是整个世界上最特别的存在吗?在世界上我是
没有看到过一个像是京剧这么厉害的存在。
虽然我不是很喜欢听,但最早接触的时候是妈妈喜欢听,偶尔我也会哼唱几句。不要瞧
不起唱京剧的人,这些人比现在的某些歌手厉害太多了,人家的基本功那才叫厉害,分
分钟秒杀现在的歌手。
京剧以为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了,难道不能说明京剧是真的很厉害,很独特的一
种演唱形式。看到有人说京剧不配作为国粹我就想说,那个人肯定没有听过京剧或者说
他太欠缺关于这方面的知识。
L*******i
发帖数: 1126
6
如果美国人到中国来旅游,并被安排观看一出京剧,之后接受媒体或什么人的访问谈京
剧,一般说来,听到的无非是些肤浅的,也没有什么任何实际意思的恭维之词。换言之
,有人到地主地盘上来,主人端出一些自认为很珍视的东西给客人品尝,这是一回事,
但如果把东西搬到别人的地盘上,并想验证一下对方是否真的喜欢,则得出的结果,很
有可能是完全另外一回事了。
自上世纪30年代,京剧被梅兰芳输送到美国,让为数很少的美国人开个眼界后,就再
也没有登陆到美国本土。那次美国之行,后来被国内很多媒体人渲染到了神化的高度。
什么梅兰芳变成了梅旋风啊,什么美国人惊叹于中国京剧之精美绝伦啊,什么京剧打败
好莱坞啊。几乎所有可能找到的赞美之词,都被毫无吝啬地使用上了。
但1981年,中国从“文革”中走出来,随之跟美国关系也正常,就有人组织了一次把
京剧送到美国去的文化活动。一是要把中国人民的友谊通过京剧传达给美国民众;再也
是想在“没有多少文化”的美国人面前再次展露一下千年古国的文明,三可能也是想把
梅旋风的风头在美国继续刮上一刮?
但很不幸,梅兰芳当年在美国进行的访问,现在看,并没有使京剧在美国人的心中扎
下根,好
S********8
发帖数: 4466
7
来自主题: Xiqu版 - 最近对京剧挺失望的
昆曲算是文人雅士的曲目,京剧是达官贵人的爱好;而且,京剧成为今天大家看到的京
剧也是由于梅,程等人游历欧洲吸取了很多欧洲歌剧的表演和演唱方式,做了很多革新
才有的,这两位对京剧传统的表演方式扬弃了不少;
京剧的很多传统曲目,比如锁麟囊本身就是现成的故事,改编成京剧曲目只是做了唱腔
和舞台表演的设计,故事本身是早已有的;
现在看京剧的发展不是说30年损失了什么样的观众,而是要看现在的观众需要的是什么
,京剧如何适应这个市场变化。
i******n
发帖数: 538
8
来自主题: Xiqu版 - 京剧老生的唱——以字行腔
我根据自己的回忆,再在网上把我删除了的文章,尽量的从新找一些回来。
中国传统作曲方法,简单地说是四个字:“依字行腔”。我们知道,中国人做律诗、律
句等时,非常讲究音韵美,而汉语有一个区别于其他语种的重要特征就是具有音韵美,
而音韵美是怎么产生的呢?就是因为汉字有声调。古汉语的声调是四种:平、上(shǎ
ng)、去、入,现代汉语也是四声:阴、阳、上、去。旧人在词作曲时,除了要求旋律
的动听外,也必须保证音韵美,因此,在作曲时,歌词中每个字的声调都必须考虑到,
某个字是平声,那唱出来也必须是平声,是上声,唱出来也必须是上声,去声、入声也
是如此。所谓字正腔圆的“字正”就是这个意思。在旧时中国,不管是根据韵书创制的
戏曲,还是一般的歌曲和用方言演唱的民歌,都必须遵循这条原则。
而西洋作曲方法呢,因为西方语言没有声调,因此在作曲时,只要考虑到旋律的动听,
演唱时将歌词填进去就行了。
清朝末年,西洋作曲法传入中国,一些“音乐新人”开始将这种作曲方法用于中国。他
们所创造的歌曲,就不再考虑到歌词的声调,而是根据歌词谱好曲子后,将歌词直接填
进去,错误的成为了“以字就腔”。所以民国初年,中国... 阅读全帖
i******n
发帖数: 538
9
漫谈尖团字的识别(转)
凡接触京剧特别是学唱京剧的人,都会涉及尖团字的如何识别问题。对于尖团字的
概念以及如何认定尖团字的问题,业内人士颇有争议。笔者查阅了多种书籍、资料,力
图从实用角度说清一些问题,以供参考。归纳各种京剧字韵专著对尖团字的表述,大体
有两种说法,笔者将其冠以“狭义尖团说”(简称“狭义说”)和 “广义尖团字说”
(简称“广义说”)。
一、“狭义说”所指的尖团字:在声母为j、q、x的字中,通过对其中的部分字经过
反切,变成声母为z、c、s,韵母为i、ü或带i、ü韵头的韵母的字,这就是尖字。例
如“将”读jiang,反切后读尖音ziang;“清”读qing,改切后读尖音cin;“相”读
xiang,改切后读尖音siang。其余未经改切的以j、q、x为声母的字称团字。这里有几
个要点:
(1)尖团字的区分局限于声母原为j、q、x的字的范围内;
(2)尖字以z 、c、s为声母,团字以j、q、x为声母,除此以外不属尖团字;
(3)尖字一定是“齐齿呼”和“撮口呼”字,即韵母为i、ü或韵母带韵头i、ü,“
开口呼”和“合口呼”家不存在尖团字问题;
(4)不是所有j、q、x的... 阅读全帖
A****3
发帖数: 82
10
马前泼水
——话说京剧就应该是小剧场的

丁天
《马前泼水》。《马前泼水》。《马前泼水》。一则出自《汉书》朱买臣休妻的故事。
搬上舞台,由来已久,上百年了。先有的昆曲,后有的京剧。东北的二人转也有。这一
回,又被新编成一出小剧场的京剧。说的是古代的故事,演绎的呢,是现代人的事儿。
形式极简,就是从头至尾,一生一旦,再没其它角色。但内容丰富,信息量很大。禁琢
磨。
杨派老生杨少彭的朱买臣,梅派青衣郑潇的朱买臣媳妇儿——崔氏。老观众们都知道,
这是一对老搭档了。说的是,女的是一大户千金,知书达礼的,下嫁了一个穷书生,看
中的是穷书生的才华,有才华必定有将来,是谓“天生我才必有用”。插一句,李白的
这个“用”是用度的意思,说白了就是有钱花,不愁钱花。谁知这男的,点儿特别背。
一连九年都没考取功名。日子过得越来越穷,眼下家里都揭不开锅了。贫贱夫妻百事哀
。在严酷的现实生活的摧残下,女的也就不怎么知书达礼了,渐渐的对这男的失去了耐
心和信心,曾经有过的爱也被过日子的柴米油盐消磨殆尽,怎么瞅自家老公怎么不顺眼
。某一风雪之夜,两口子打了个不可开交。这是全剧最有趣的一段,生活中的两口... 阅读全帖
m*********e
发帖数: 804
11
——小澜
第37届国际比基尼小姐大赛启动仪式上,当身着带有浓郁京剧元素的比基尼女郎现身的
时候,是一种“惊艳”还是一种“惊吓”?这几天来舆论纷纷,有认为这一举动是一种
创新,在西方文化中融入中国元素,更多的声音则认为这是对国粹京剧的糟蹋。
看到新闻上的女郎们的扮相,觉得还是挺漂亮的。有中国元素的融入,给传统单调的比
基尼带来了一种东方的韵味美,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中国的美,在于底蕴,而比基
尼女郎的表现,并不能体现这一内涵;比基尼更多体现的,还是人体之美。乍看之下,
难怪很多人喊着这是糟蹋。
而在京剧中,除了扮相之美,还有那一举一动一颦一笑之间的美。比基尼女郎中可能有
些接受过专业舞蹈训练,有些没有接受过,现在都站在舞台上去表演,与真正的京剧表
演间那神韵相差了十万八千里,难怪乎群情激愤了。
对于这一场比基尼小姐大赛,说是一场“作秀”比较合适,借着京剧的扮相作为噱头罢
了。只要不是穿着比基尼去演京剧,大家也不必过于激动;至于具有京剧风格的比基尼
,这可以让市场来评说。
o***s
发帖数: 42149
12
在今年举行的中国区比基尼小姐总决赛和全球总决赛的启动仪式上,参赛佳丽们穿着京剧元素的比基尼进行展示。这组照片近日在网络上热传,有的网友认为这是一种创新,是一种时尚潮流,但也有网友认为这是在糟蹋国粹
在今年举行的中国区比基尼小姐总决赛和全球总决赛的启动仪式上,参赛佳丽们穿着京剧元素的比基尼进行展示。这组照片近日在网络上热传,有的网友认为这是一种创新,是一种时尚潮流,但也有网友认为这是在糟蹋国粹。
在今年举行的中国区比基尼小姐总决赛和全球总决赛的启动仪式上,参赛佳丽们穿着京剧元素的比基尼进行展示。这组照片近日在网络上热传,有的网友认为这是一种创新,是一种时尚潮流,但也有网友认为这是在糟蹋国粹
在今年举行的中国区比基尼小姐总决赛和全球总决赛的启动仪式上,参赛佳丽们穿着京剧元素的比基尼进行展示。这组照片近日在网络上热传,有的网友认为这是一种创新,是一种时尚潮流,但也有网友认为这是在糟蹋国粹
在今年举行的中国区比基尼小姐总决赛和全球总决赛的启动仪式上,参赛佳丽们穿着京剧元素的比基尼进行展示。这组照片近日在网络上热传,有的网友认为这是一种创新,是一种时尚潮流,但也有网友认为这是在糟蹋国粹
在今年举...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13
刘桂娟微博截图(该微博现已删除)
电视剧《甄嬛传》角色“华妃”头戴点翠
今天(23日),天津政协委员、青年京剧团程派青衣演员刘桂娟有点烦,她没想到自己对艺术的追求竟招来了一片骂声。一切都是因为一头点翠头面。制成点翠的羽毛需是从活的翠鸟身上拔取的,而刘桂娟在微博公开表态,为了对艺术负责,宁可多用一倍的翠鸟,这让动保人士不能忍。这边骂她虐待动物,可她却坚称这是“五毛”在故意找茬,于是舆论战升级……
点翠是中国传统的金银首饰制作工艺,京剧青衣常用的头面之一,根据所使用的翠鸟羽毛大小又分为硬翠和软翠。点翠最早出现在汉魏时期,乾隆时代工艺水平已达顶峰。看过《甄嬛传》的乡亲们,对“华妃娘娘”头上的“点翠”都不会陌生,据说“华妃”头顶中间的大凤是当年的真品,如今市价一套点翠售价将近100万元。
如果真要说,贵和美还不是点翠的最大特色。点翠所需的羽毛必须由活的翠鸟身上拔取,才可保证颜色之鲜艳华丽。硬翠一般取翠鸟左右翅膀上各十根(行话称“大条”)、尾部羽毛八根(行话称“尾条”),所以
一只翠鸟身上一般只采用大约二十八根羽毛,病死的翠鸟其羽毛一般还不能制作好的首饰
而刘桂娟在网上晒出的那头点翠,粗略估计要...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14
京剧大师梅葆玖突发疾病
梅葆玖很注重身体保养,不抽烟,不喝酒,不熬夜,他说“戏比天大,但这需要健康身体支撑”。
3月29日是著名京剧大师梅葆玖82岁的生日,可是没想两天后,他就因突发突发支气管痉挛,导致脑缺氧送医院抢救。
成都商报记者从一位前往医院探望梅葆玖的知情人士处了解到,梅葆玖目前有血压心跳,但神志尚未清醒,没有知觉。
梅葆玖先生和川剧界有着非常深厚的交情,和川剧大师阳友鹤是老友,2004年还收下川剧演员刘萍为徒。去年9月在北京长安大戏院举行的“京川剧合演”,正是当年梅葆玖提出的建议。
以己之力 推广京剧艺术不遗余力
梅葆玖的弟子胡文阁3月29日发文写道:“以此博祈祝师父师娘福如东海,寿比南山!2016年亦是我拜师十五周年!回往岁月,家师恩德,万语千言,感激不尽!一愿先生康泰!福寿绵长!二愿梅华香韵,弥玖流芳!”图中梅葆玖正在亲自点蜡烛,精神看上去不错。没想到仅仅隔了两天,就传来了梅葆玖入院的消息,有剧迷听闻后纷纷为他祈祷。“玖叔是多年哮喘,(3月31日)中午吃午饭时突发支气管痉挛,导致脑缺氧送医院抢救,住紧急病房。目前有血压心跳,但神志尚未清醒。”紧接着,北京京剧院表态梅葆玖暂... 阅读全帖
b*****d
发帖数: 61690
15
【多维新闻】1月18日晚,荟萃京沪两地京剧名角新秀精彩表演的2012年上海春节京剧
晚会在上海大剧院举行。朱镕基与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市长韩正等干部群众观看演出
共迎新春佳节。
朱镕基提文化建设,呼应六中全会决定
朱镕基在2012年上海春节京剧晚会上讲,上海市委市政府为了贯彻党中央十七届六中全
会的,关于文化建设的决定,市委的办公厅,市委的宣传部,组织了这一次上海春节京
剧晚会。
朱镕基表示,“上海邀请了北京、上海两地53位名家,京剧的名家,优秀的演员和37位
著名的,全国的著名的琴师、鼓师,一共90位老师,我的同志,我全都认识,我一一的
都可以叫出名字。我看过他们多次的演出,要是不好啊,我不会推荐给大家。”
朱镕基两提观看要hold住
朱镕基称,节目有三个小时15分钟,比你们平常听报告,不会长多久,所以希望大家今
天无论如何要hold住。
朱镕基称,“还有就是这个节目,为了把它改变成为一个京剧艺术的启蒙教材,我们改
过五版,我改过四版……如果大家还要,我们充分供应。我请同志们注意,最后一页,
有这个艺术指导,这个都来了,都在做,这是我们邀请北京的京剧名家,老演员,艺术
家,评论员,大... 阅读全帖
b*****d
发帖数: 61690
16
今天(23日),天津政协委员、青年京剧团程派青衣演员刘桂娟有点烦,她没想到自己
对艺术的追求竟招来了一片骂声。一切都是因为一头点翠头面。制成点翠的羽毛需是从
活的翠鸟身上拔取的,而刘桂娟在微博公开表态,为了对艺术负责,宁可多用一倍的翠
鸟,这让动保人士不能忍。这边骂她虐待动物,可她却坚称这是“五毛”在故意找茬,
于是舆论战升级……
而刘桂娟在网上晒出的那头点翠,粗略估计要用到80只翠鸟,而据她说,“梅兰芳先生
的点翠是颜色绝对相同的软翠,一头大概需要几百只翠鸟”。这让众多动物爱好者心痛
不已。可刘桂娟并没有顾及这些,继续在微博大谈“对艺术负责,宁可多花钱,多一倍
的翠鸟,也要买最好的”,这种做法引起了舆论群起攻之。今日,《环球时报》微信公
众号刊登了胡雁的文章,文章全面梳理了刘桂娟演员卷入这场舆论之争的过程,并对炫
耀点翠错在哪提出了五点看法。到底应该对艺术负责重要,还是珍爱动物生命?
以下是环球时报胡雁文章:
天津政协委员、知名京剧演员刘桂娟,这两天在微博上被骂惨了。因为她头上戴着的一
个光彩夺目的头冠,却是用被生生拔下的翠鸟的羽毛制成的...可这位享受国务院津贴
的女演员,却坚称这... 阅读全帖
l******r
发帖数: 18699
17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京剧名角:谭鑫培
谭鑫培(公元1847.4.23~公元1917.5.10) 著名京剧演员,主攻老生,曾演武生。本
名金福,字望重。因堂号英秀,人又以英秀称之。 籍贯湖北黄陂(今武汉市黄陂区)
。出生于武汉市江夏区(原武昌县)大东门外谭左湾九夫村。其父谭志道,主工老旦兼
老生。谭鑫培为其独子,清道光二十七年三月初九出生。
艺坛评价编辑
程长庚曾预言:“吾死后,鑫培必成大气候。”谭鑫培曾师事程长庚、余三胜,并向张
二奎、卢胜奎、王九龄问艺,博采众长化为己有,终成一家,与汪桂芬、孙菊仙被誉为
“新三鼎甲”,并成为京剧史上第一个老生流派--谭派创始人。光绪十六年五月二十五
日,与孙秀华、陈德霖、罗寿山四人被选入升平署进宫承差,宫内艺名谭金培。1917年
5月10日上午8时病逝于京城宣内大街大外郎营1号寓所,享年71岁。葬于戒台寺栗园庄
墓地,界桩上刻“英秀堂”。今谭门已是七代梨园世家。
弟子流派编辑
谭派的弟子很少,但私淑者极多,当时几乎“无生(老生)不学谭”,传人分新老两派,
老谭派代
生活照
生活照 (19张)
表人物是王又宸,还有谭小培(其子)、贾俊卿、孟小茹、罗小宝、贯大元、贾洪林等
。言菊朋早期的表演... 阅读全帖
p*********3
发帖数: 8525
18
文革对京剧革命性的再创造,延续了京剧的生命,普及了京剧的知识,提高了京剧的可
欣赏性,如果没有江青等人对京剧做过的改造使之升华为大众的艺术,京剧早就是小圈
子作乐的奇巧
w***o
发帖数: 3
19
美国东部时间3月16日晚七点半,有“世界十字路口”之称的纽约时代广场的八块大屏幕
上同时响起了铿锵的京剧锣鼓点。这部由国家大剧院制作的长达45分钟的《赤壁》宣传
片中既包含了该剧的精彩片段,又有国家大剧院成立两年来的成长史,举办过的艺术讲
座和普及活动,更有曾经在这里登台献艺的国际顶尖艺术大师小泽征尔、祖宾•
梅塔等人的演出画面。新鲜的推介形式引得当地著名媒体《纽约时报》、CNN等均到场
采访报道。
刚好路过此处的两位来自天津的留学生李斯然、沈如意表示:“没想到能在异国他乡听
到这么熟悉的京腔京韵,大屏幕下面就是美国纳斯达克的标志,上面是我们优美的京剧
表演,感觉特别震撼,也特别自豪。”65岁的陈敏是看到媒体报道后特别赶来观看的,
她说:“我在美国生活了20多年,由于我的专业是芭蕾,所以开办了一个京剧芭蕾表演
班。今天看到我们古老的艺术仿佛带着新的生命来到美国,我为之自豪!”对于大多数
美国观众来说,京剧无疑是陌生的,Jon表示:“虽然没有看过中国京剧,但通过这种
很国际化、也很特别的宣传方式,我很容易就能感受到中国京剧的美。”
而那些打着中华传统文
m****a
发帖数: 2216
2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OnStage 讨论区 】
发信人: BugBug (屋子加上铁窗防老鼠), 信区: OnStage
标 题: 闲扯京剧:大清与民国的“亡国祸根”谭鑫培 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Oct 21 14:19:07 2005), 转信
[宗教文化]闲扯京剧:大清与民国的“亡国祸根”谭鑫培
作者:中国老农民 提交日期:2005-8-10 13:57:00
标题算是先卖个关子,暂存而不叙。
我前面几个京剧帖子,都提到谭鑫培,称其为一代大宗师。其实,这么说还不足以让
人体会到这谭鑫培到底有多牛,在京剧界与京剧史上位置到底有多显赫,在当时的社会中
到底有多大魅力与影响力。所以,得单开一帖,好好扯扯这位京剧泰山北斗。
咱还是以最形象的方式来开扯。
京剧界与戏迷,对成名艺人一般用“老板”二字来尊称。如同商界一样,老板也有大
小高下之分,超级牛的该是“大老板”。在京剧界到目前为止的全部历史上,只有两个人
是被用“大老板”来尊称的:一个是程长庚,京剧的开山鼻祖,也是谭鑫培的师傅,另一
个就是谭鑫培。所以,京剧界提起“大老板”只能会在说这两位:程大
b*s
发帖数: 82482
21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京剧,歌剧有啥区别
感觉是京剧很久以前就停滞不前,不论是作曲还是新作品。
古时候,歌剧就是现在的电影呀,看看当年的法国的Grand Opera,不管是舞台布景,
作曲,配器都不惜工本,题材不断翻新,而且很多关于海外的题词,电影《Amadeus》
里面,那些个fancy歌剧,《后宫诱逃》是在土耳其的故事,布景排练多豪华!
而且,歌剧题材广泛:《阿依达》是埃及故事,《图兰朵》有中国公主和波斯王子,瓦
格纳的《指环》神话,等等。名作曲家对于歌剧都是很重视的,很来钱的工作。
就是今天,也有新的歌剧出来,例如,那个关于江青的《Madame Mao》和谭盾的《秦始
皇》。而且看看那些题材,《托斯卡》《漂泊的荷兰人》,《Don Carlos》等,都跟现
在的好莱坞大片一样,题材宏大,情节曲折,制作不惜工本。
京剧感觉几百年就那么几出戏,配器简单单调,布景道具都很一般,就算给皇宫唱戏也
都是拿根鞭子当匹马,很久都没有新的作品和作曲,一直就没有达到Grand Opera的高
度。京剧里面好像只有duet,,而且还很有限。连chores都没有,没有多声部,感染力
就差多了。百老汇里面的常用技巧就是合唱,多声部,等等,京剧里面...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2
京剧这种艺术来源于古代,它的发音和表现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咿呀
咿呀的声音和现代标准的普通话有重大差别,有的人把耳朵撑得圆圆的都未必能听清楚
唱的是什么鬼东西。除了那五彩的戏服能暂时满足群众好奇的心态,谁有闲情逸致去仔
细揣摩那戏中的故事。单纯在舞台上表演的京剧,我觉得已经没有前途了。每年春节,
我都会准时看春节联欢晚会,看到喜剧表演这部分的时候,我通常会觉得这是春晚栏目
不得已而被迫加上去的节目,它看上去和其他的节目很不搭调,考虑到它尚且是中国国
粹也就勉强给它一个位置。曾经一度,我对京剧失望至极,觉得这种艺术形态只是苟活
于现代,日子长不了。
偶然看了《大圣归来》这部动画电影,我的心里不知如何对京剧产生出心的希望,暖暖
的。我觉的京剧如一具死尸突然睁开了眼睛。我发现京剧像人一样有了情感,数十年京
剧也在摸索发展的道路,它最起码在不可逆转的影视剧潮流中开始萌发。国粹究竟是国
粹,它在中国消失不了,不会被时代所淘汰。
m******a
发帖数: 2930
23
来自主题: Music版 - 京剧文昭关一轮明月
感谢你这么认真的介绍
京剧的美,不仅在于她的传统,也在于她的创新,每一代人都应该有创新,让京剧的百
花园争奇斗艳,今天要推广京剧,不仅要强调传统,也要强调创新和百花齐放。
现在有个不太好的趋势,就是大型晚会上面每到京剧的段落,就总是那几张面孔、那几
个唱段,这样对京剧的推广是利是弊?对于接触京剧不多的人来说,很容易就脸谱化和
定型化。当年还有四大名旦,四大须生、五大头牌,怎么到了现在出来的人越来越少了
Z*****e
发帖数: 617
24
无知就少说话。
按照你这么说,西方的歌剧也可以淘汰了?
我不是京剧迷,但京剧的确代表了中国文化的“写意”艺术,类似山水画。比如一匹马
在舞台上不可能存在,于是演员就以动作来假装骑着马。演员的动作看似简单,但是腿
抬多高,手指向那个方向,都是很严格,不容自己乱发挥的。
京剧对演员的唱腔和功夫要求非常的高,没几年的刻苦训练是无法上台的,根本不是现
在流行歌手连谱都不识就去出专辑做能比的。
你静下心认真听过京剧没,如果有,那还是会发现很有韵味的,很多戏非常好听。中国
剧中很多,但你比较下就看出,什么越剧黄梅戏河南梆子什么的还是太俗太土,跟京剧
没得比。在雅上唯一可以相比的就是昆曲,不过你估计会觉得更无聊,一个字能唱半分
钟。
中国戏剧的困境在于年轻人不感兴趣,宁愿去听那些速成的蔡依林王力宏什么的,还有
就是京剧本身已经到达过顶峰,后人仅限于模仿,没有创新,有也不如老的。
京剧是熊猫,自己已经缺乏生存能力,但这个熊猫还是值得花钱保护的。否则中国的文
化将来被什么康熙来了一类的垃圾垄断,也就完了。
b*********g
发帖数: 1172
25
曲调优美,唱得动听.还有女角真是说得好听极了,最能表达感情了!而且历史悠久有文化.
真是很难理解为何那没有几年历史的破京剧能大行其道.
且看各剧种的历史年头.
中国戏曲,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它由文学、音乐、
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综合而成,约有三百六十多个种类。它的特点是
将众多艺术形式以一种标准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质中体现其各自的个性。比较
著名的戏曲种类有:京剧、昆曲、越剧、豫剧、粤剧、川剧、秦腔、评剧、晋剧、汉剧
、河北梆子、湘剧、黄梅戏、湖南花鼓戏等。
昆曲:又称“昆腔”、“昆剧”,是一种古老的戏曲剧种。它源于江苏昆山,明中叶后
开始盛行。昆曲的风格清丽柔婉、细腻抒隋,表演载歌载舞,是中国古典戏曲的代表。
2001年,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头与非物质类文化遗产”。代表作《十
五贯》《红霞》等。
越剧:流行于浙江一带的地方剧种,以女演员为主。1938年后,使用“越剧”这一名称
。1942年以袁雪芬为代表的越剧女演员对越剧的表演与演唱进行了变革,吸收话剧与昆
曲的表演艺术之长,形成柔婉细腻的表演风格。代表作《红楼梦》《梁山... 阅读全帖
C***r
发帖数: 759
26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关于京剧与文化传统答问
王元化
关于京剧与文化传统答问
 一、
问:近年来先生曾写过好几篇关于京剧的文章,都产生了一定影响。听说原东方歌舞团团长王昆,最近打
电话要您那篇在一九八八年写的《论样板戏及其他》。据我所知,这篇文章发表不久,有人就指出它的意义
说:“近年在社会学界、历史学界,人们正在构建新历史观,对历史进行广泛的重新评价。从王元化关于样
板戏的文章到重新审视当代政治斗争历史的《古船》,可说是这股新思潮在文学上的反映的迹象。”(一九
八八年二月二十五日《文论报》)您为拙编《余叔岩研究》所写的序言曾得到吴小如的首肯。而《清园夜
读》中的《京剧剳记》则被日本京都大学《中国文学报》披文介绍。你是不是可以从美学角度对中西戏剧进
行比较,发表一些看法?
答:承你多次推动要我谈谈京剧问题,帮我找来不少重要资料,我作了一些准备,现在可以谈了。我不是
内行,只是一名京剧爱好者,真要懂得京剧并不容易。俗话说:“唱戏的是疯子,看戏的是傻子。”不入
y********r
发帖数: 241
27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谁给讲讲京剧的形成?
京剧的形成主要是1790年给乾隆庆寿的时候各地剧种进京演出祝寿,很多戏班后来留在
京城没有走,比如著名的“四大徽班”。逐渐的徽剧、汉剧、昆曲、弋阳腔、乱弹、各
地的梆子等等慢慢融合出来一个新剧中,就叫京剧了。
我不知道你说京剧唱词难懂是指词句太文雅生僻,还是唱起来很难听出词来。如果是前
者,我觉得一点都不难懂啊,“苏三离了洪洞县”,多么大白话啊,当然文雅一点的词
是有的,“云敛晴空,冰轮乍涌”,但是绝对到不了难懂的地步。还有要看跟谁比了,
跟昆曲比,京剧就是“引车卖浆者流”的语言,跟黄梅戏这种田间地头兴起的艺术比,
王公贵族们听的语言当然是要稍微文雅一点点的。如果是后者,是因为京剧用的不是北
京音,是湖广音中州韵。
叫京剧是因为是在北京形成和发展流行的,其中的京白基本就是北京话
w*****n
发帖数: 937
28
2010-03-11 17:46:57 来自: 南北昆(弦歌不辍)
1,《长坂坡》,京剧长靠武生的功架火候,章法气度
2,《三岔口》,京剧短打武生和武丑的敏捷机灵
3,《汉津口》《华容道》,京剧红生的高古
4,《失空斩》,京剧老生的沉稳,优雅
5,《四进士》,麒派老生的苍迈
6,《凤还巢》,梅派青衣的庄重雍容
7,《春闺梦》,程派青衣的婉转情致
8,《战宛城》,京剧大花旦的风骚泼辣
9,《野猪林》,京剧文武老生的挺拔,架子花的气度
10,《大探二》,老生,铜锤花脸,青衣的完美搭配
2010-03-11 17:52:19 aire (人人死而平等)
把能演这十出戏的当代靠谱演员也写上吧……
老的新的对照着看嘛……
2010-03-11 18:00:07 南北昆 (弦歌不辍)
长坂坡:王金璐 俞大陆 厉慧良的DVD录像
三岔口:张云溪 张春华的电影DVD
汉津口:高盛麟的电影DVD
失空斩:各流派都不妨看看
四进士:周信芳电影DVD
凤还巢:现在的李胜素可看看
春闺梦:现在的张火丁可看看
战宛城:陈永玲的录像资料
野猪林:李少春袁世海的电影DVD
大探二:各种组合都听听
...
B*******a
发帖数: 452
29
《下鲁城》截取了一段历史,戏里传达的和平、仁爱、诚信、以诚化人、以德安邦在讲
和谐的今天尤其具有现实意义。昨天《下鲁城》的主创围绕这点讲述了自己的感受。《
下鲁城》由北京人艺的任鸣和曾执导京剧《骆驼祥子》的“梨园世家”陈霖苍联合执导
,陈霖苍的外祖父言菊朋是京剧言派创始人,父亲陈永玲是京剧"四小名旦"之一。任鸣
说:“这是我第一次导京剧,我个人认为该剧的主题就是‘战争与和平’,此次舞台将
选用红、白、黑三种颜色大色块地烘托古代战争的背景,这次导演将走‘传统与创新’
相结合的道路,这是一条最难最有挑战的路。”陈霖苍则言简意赅地说:“现在排京剧
,面临最大的课题就是让年轻观众喜欢,但排演新编历史京剧,不能忘本,还要守住根
。”   北京京剧院著名马派老生杜镇杰扮演汉王刘邦,特邀上海京剧院裘派花脸安
平扮演项伯,刘邦夫人吕雉由张派名旦王蓉蓉扮演,鲁城老妇人由北京京剧院老旦赵葆
秀扮演。杜镇杰说:“《下鲁城》倡导了中华民族古老的礼仪和人道,刘邦是一位平民
皇帝,在他的身上有很多不拘小节的性格,但他的多种面目和多重性格也为他赢得了不
同人群的赞同。”   另外《下鲁城》的作曲朱绍玉早在半年前就开
C***r
发帖数: 759
30

本站首页│学人文库│锋利论坛
│联系信箱│留言飞语
泛政治化的危害——读《京剧丛谈百年录》
  洪森
  对京剧,我是外行。但是读了翁思再主编的
《京剧丛谈百年录》(河北教育出版社99年
12月版),却令我对京剧在上世纪所发生的变化
以及变化的原因和造成的后果等,有了相当
清晰的了解。
  该书分为“五四论争”、“学人漫谈”、“
艺人自述”、“重要议题”、“菊坛札记”
及“附录:海外对京剧的反应”等六个部分。全
书所辑录的资料汇编以时间为线索,紧扣京
剧改革这一主题,全方位展现了中国文化界、思
想界和戏剧界对京剧改革的态度与思考。
r*******g
发帖数: 1707
3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rose 讨论区 】
发信人: yuanfeiwo (原非我|梨园深), 信区: Prose
标 题: [原创]梨园深深深几许——我的京剧情缘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Aug 25 20:25:28 2005)
梨园深深深几许——我的京剧情缘
@@缘起@@
表弟问我究竟喜欢京剧哪一点,我想了片刻后认真地告诉他:“好听。”他表示很不理解
。恐怕能理解我的只有戏迷了,最初喜欢上它,确确实实是因为好听。我的姥爷姥姥是戏
迷,小时候我曾跟着姥姥在电视上看过全本《玉堂春》,然而那时完全是看热闹看故事,
剧中人物咿咿呀呀唱的什么基本不关心。
大约初中的某一年,忽然听到电视里一段“苏三起解”:“苏三离了洪洞县,将身来在大
街前。未曾开言我心内惨,过往的君子听我言……”一下子惊住了,没想到这古老的京剧
竟如此亮丽婉转灵气逼人。从此每当听到京胡拉响就心旌摇曳,暗叹老祖宗的艺术真是妙
不可言。(知道这一段是“西皮流水板”是后来的事了,至今西皮流水仍是我的最爱——
此是后话按下不表)然而看戏的机会还是很少,每年春晚几分钟的京剧都是竖着耳朵听的
,除此以外几乎与京剧绝缘
i******n
发帖数: 538
3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Xiqu 讨论区 】
发信人: ilmioben (ilmioben), 信区: Xiqu
标 题: 慈禧太后看京剧几个典故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Dec 24 14:40:04 2010, 美东)
慈禧太后看京剧几个典故
周简段
慈禧太后是非常喜欢京剧的,但是她属“羊”,看戏时最忌讳提到“羊”字。到宫
里给她唱戏的京剧演员,不能唱《变羊记》、《牧羊圈》这一类名字的戏。如果戏词有
“羊” 字就得改。比如,玉堂春原词是:“苏三此去好有一比,好比那羊入虎口有去
无还。” 为了避开“羊” 字,只得改唱:“好比那鱼儿落网有去无还。”
著名武老生王福寿在外边跟人合伙开了个“羊肉铺”,便犯忌了,慈禧从此再不赏
他银子。她吩咐下边:‘不许给王四(王福寿)赏钱,他天天剐我,我还赏他?”
慈禧爱看京剧,却从来不把演员当回事,还百般拿演员寻开心。一次郎德山饰演《
金钱豹》里的猪八戒,她明知道郎德山是回民,却让他学猪叫。郎德山一听,这不是拿
我寻开心吗?我偏不学猪叫,我学羊叫,也拿你开心。
郎德山豁出去了。没想到一声羊叫反倒把慈禧逗乐了...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9770
3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03京剧戏曲网 微信号lp023com
2018-01-03京剧戏曲网 微信号lp023com
功能介绍
弘扬京剧国粹,分享京剧名段,传播京剧文化!《京剧戏曲网》—每天为您推送最经典
的京剧名家名段!
m****a
发帖数: 2216
3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OnStage 讨论区 】
发信人: BugBug (屋子加上铁窗防老鼠), 信区: OnStage
标 题: 闲扯京剧:女人与京剧第一次改朝换代 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Oct 21 14:18:06 2005), 转信
[宗教文化]闲扯京剧:女人与京剧第一次改朝换代
作者:中国老农民 提交日期:2005-8-10 13:41:00
先卖个关子:梅兰芳怎么红的?
天赋?用功?遇有明师?还是得了什么“戏功秘籍”?
除了秘籍外,各种说法都有道理,但还有一说法我觉得更有“大道理”:梅兰芳首先
红之于女人。
民国以前,戏台上是没有女演员的,市面上做商业演出的戏园子,也是不让女子进入
的。女子看戏只有一个途径:在家看堂会。当然,前提是她家或她亲朋家请得起。所以,
那时女人是极少有机会看戏的。
满清覆灭民国出世,社会风俗大变,女人能够和男人一样在外面抛头露面了。于是,
呼啦啦,一下子戏园子里进来无数年轻女子。梅兰芳之所以年纪极轻就大红大紫,应该说
和此关系极大。
梅先生生于1894年,8岁学戏10岁登台,到1912年时崭露头角,这时他
m****a
发帖数: 2216
3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OnStage 讨论区 】
发信人: BugBug (屋子加上铁窗防老鼠), 信区: OnStage
标 题: 闲扯京剧:“忍”字心头一把刀---最后的老生大师李少春 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Oct 21 14:20:44 2005), 转信
[宗教文化]闲扯京剧:“忍”字心头一把刀---最后的老生大师李少春
作者:中国老农民 提交日期:2005-8-25 17:41:00
1975年9月下旬的一天,《人民日报》头版右下角刊登了一个小讣告:四届人大代表
、京剧演员、中国戏曲学院教师李少春去世。
这是1958年程砚秋与1961年梅兰芳去世后,京剧界所受到的少有 “礼遇”。尤其在
文革未完这样一个特殊时期,就更显出逝者的特别。
这是怎样一个人?能在如此特殊时期受到此等“优容”?
让我们先给他做个定位,再来最简单地认识他一下。
如果把京剧生行艺术简化一下,分成文武两大类,李少春在哪个类别中,都不能说是
最顶尖的。但如果把两类集于一身而论“全能”,李少春则是京剧史上的文武全能冠军,
在这个意义上,他甚至超越了谭鑫培。他是继“后四大须
y*****n
发帖数: 6302
36
来自主题: Music版 - 京剧文昭关一轮明月
不懂京剧,不过觉得会唱京剧的都很牛,这儿以前除了恶少以外还有一位贴过京剧的,
感觉你的功力比他深一点。恶少的京剧我不记得听过没有了,就在《北京欢迎你》里听
到过一句,不过他很懂,能说出很多京剧的典故来

这段伴奏有些背景的噪音,希望大家见谅。觉得我唱的有很多地方差强人意。希望大家
帮我多提意见,多批评。
播放器,可以直接在我帖子里听,比土豆的方便。谢谢大家能耐心听我的唱,并希望多
提意见。
t*m
发帖数: 1044
37
那歌剧有能演几场呢?百老汇呢?Vegas的兽呢?扭腰的舞台剧呢?这些都比古典歌剧
卖座多了吧。Celine Dion都那么滥了还在Vegas天天唱也有人听。更别提电影了。古典
歌剧还不如古典乐卖座。我喜欢听古典音乐会但不喜歌剧。
当然歌剧和京剧还是有粉丝的。只是数量相对少而且在萎缩。所以现在电视上的京剧几乎全在打儿童和老外客串的注意。我们这疙瘩每年有两三个季的古典乐演出。季中每周五六日三天演出。歌剧却没几场。
西方古典歌剧和京剧的同样缺点是剧目少而且大家对情节都耳熟能祥。情节发展慢条斯
理。现代生活那么快节奏谁还有那闲心。电影节奏快大家也不能对一部熟悉情节的电影
看上三遍吧。古典音乐不同处在于欣赏点是音乐本身而不是剧情。
中国京剧就演那么几场。也有人捧场吧。只是演员队伍大幅萎缩。还一堆演员吃不饱。
西方歌剧的不同是唱歌剧的很多也可以转行唱唱古典抒情小调。还有一些交响乐有
Vocal什么的。还有就是如Sarah Brightman,Andrea Bocelli,Pavarotti,Domingo等
古典通俗通吃。更有像Josh Groban这样不伦不类的。你没见Pavarotti,Dom... 阅读全帖
e*r
发帖数: 1121
38
re一个。
小时候跟姥姥长大电视总看戏曲节目。各地什么戏都看。那时候最喜欢越剧黄梅戏,因
为故事性强,演员都很漂亮,唱的更接近歌曲。京剧里最喜欢看武行,打得热闹,最怕
老旦。因为缺少年轻演员,京剧里很多小生花旦都是年级很大的人办的,非常不喜欢。
川剧和粤剧感觉比较吵。等长大了,越发觉得京剧好听好看,不管是音律还是唱词都很
考究,身段扮相也都是很注重,折子戏的故事背景历史性也强,比地方戏强很多。不是
说地方戏不好,但是地方戏毕竟有些局限,和给皇上京城大员们看的京剧的质量不在一
个档次上。另外,我觉得京剧样板戏也挺好的,加紧了交响乐的因素,音乐性很强,不
过唱腔上少了点多样性。
g********0
发帖数: 6201
39
来自主题: Joke版 - 京剧要改革。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aterWorld 讨论区 】
发信人: zzbc (甲由田电申旦旧), 信区: WaterWorld
标 题: 京剧要改革。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Feb 19 11:47:24 2013, 美东)
现在的孩子都去整Cosplay了,京剧也要向这个方向发展,失年轻人者失天下;
也可以发展那种咸湿京剧,作为一种探索,吸引不同层面的观众。
京剧不可能打败电影和电视剧这些大众娱乐形式了。 就跟广场舞替代太极拳一样。 阎
芳这种骗子更是让太极拳这样的玩意雪上加霜。 其实有的时候被淘汰,很多都是自己
的原因,没法变通发展。
赵传用京剧唱摇滚也不是盖的。
B****g
发帖数: 253
40
[宗教文化]闲扯京剧:大清与民国的“亡国祸根”谭鑫培
作者:中国老农民 提交日期:2005-8-10 13:57:00
标题算是先卖个关子,暂存而不叙。
我前面几个京剧帖子,都提到谭鑫培,称其为一代大宗师。其实,这么说还不足以让
人体会到这谭鑫培到底有多牛,在京剧界与京剧史上位置到底有多显赫,在当时的社会中
到底有多大魅力与影响力。所以,得单开一帖,好好扯扯这位京剧泰山北斗。
咱还是以最形象的方式来开扯。
京剧界与戏迷,对成名艺人一般用“老板”二字来尊称。如同商界一样,老板也有大
小高下之分,超级牛的该是“大老板”。在京剧界到目前为止的全部历史上,只有两个人
是被用“大老板”来尊称的:一个是程长庚,京剧的开山鼻祖,也是谭鑫培的师傅,另一
个就是谭鑫培。所以,京剧界提起“大老板”只能会在说这两位:程大老板、谭大老板。
其他人,哪怕是梅兰芳先生,也都只能是“老板”。谁要敢对梅先生用“大老板”来称呼
,就是梅先生的最铁杆粉丝也不会同意与认可,梅先生本人更是不敢领受。
这么说还是仅在京剧界与戏迷圈中讲,再扩大范围,看他当时在社会不同层面的魅力
与影响力。
那时,中国还没有现
B****g
发帖数: 253
41
[宗教文化]闲扯京剧:京剧雅训化代表与最伟大的保守者余叔岩
作者:中国老农民 提交日期:2005-8-22 22:43:00
对以演艺为业的艺人来说,大红大紫是每个人的梦想。
艺人走红,通常应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本身有实力,若没实力,就是再人有捧,也
不会真红起来。二是要能经常在舞台上出现,所谓混个脸熟,否则观众会很快把你忘掉的

但在京剧大师级人物中,有一个人就打破了这种规律,这个人就是前“四大须生”之
首余叔岩。而他身后,学其艺术又有发展的另一人,也颇不合此规律,此人便是“后四大
须生”之尾杨宝森。
说到这里,不妨先对所谓“四大须生”做个稍详细交待。
谭鑫培后,京剧老生行群龙无首,各路英豪群雄逐鹿。到上世纪20年代后期,四位优
秀人物脱颖而出称雄当世,这便是余(叔岩)、言(菊朋)、高(庆奎)、马(连良),
并称四大须生。余言高马这个排法,更多是因为年龄关系,马连良先生比前三位都小10岁
,而排在最后。但论当时在观众中的影响力,马先生是最大的,也因此就有了另一个排法
:余马言高。
到30年代末40年代初,余、言、高三位或因身体缘故早已辍演,或已弃世,所谓四大
l*****l
发帖数: 4170
42
说的不错。在我看来,京剧的兴起颇有应运而生的意思。当今时移世易了,那个市场和
背后支持京剧的
文人、票友们都不见了,京剧就没有什么希望了。不过昆曲的生命力倒是会比京剧强些
,恰恰就是因为
昆曲不像京剧那么大众化,那么包罗万象。欣赏昆曲就是那么些古代的士大夫今天的小
资中的小资,有
这些人在,昆曲就能活下去,当然指望它像电影电视那样是不可能了。
i******n
发帖数: 538
43
来自主题: Xiqu版 - 最近对京剧挺失望的
其实这个是我的新马甲了,我原来的ID这里的常客也能猜到了。我小时候就知道京剧,
也会跟着我爸的磁带瞎唱两段。我正式的自学差不多一年多了吧。以前劲头还是很大的
,但慢慢得知道的东西多了,就很失望了,也没有以前的热情了。前几天,我一时冲动
,就把我以前的贴子都删除了。我之所以失望原因如下:
1。我觉得现在京剧是没什么前途了,越来越走下坡路了。唱的是一代不如一代了。而
且我看不少演员也不务正业或者是不走过正道。舞台上来来回回就是那几个人,几段戏
。新的东西就是走走形式。
2。京剧戏迷票友也是很让我失望。我以前老是逛国内的京剧论坛,开始还觉得挺有意
思。后来就觉得很无聊了。因为好多都是戏迷之间为了自己喜好的演员或者流派,互相
攻击,说的话都很难听。我开始自学也经常网上向人请教,我发现不少人只要是唱的好
一点,架子都很大。表面上很客气,其实里面架子大得很,都以为自己是大名角了。只
爱听好话,不接受一点意见或不同的看法。等我有些基础了,我才知道其实他唱的也有
不少毛病。后来我想,我以后唱得比他强了,又能怎样呢。
3。以前我都是听一段,后来我买了音配像全本看了全本的一些戏以后,觉得京剧故事
其实不少... 阅读全帖
t******o
发帖数: 2792
44
来自主题: Xiqu版 - 最近对京剧挺失望的
呵呵,原来是把玉玺当元宝了,我一直还纳闷呢,不是“这锭银子三两三”被骂回去
了么?
俺喜欢听,半句不会唱,二进宫谁欣赏杨波的忠呀,主要是大段的唱,比如千岁爷进
寒宫学生不往什么的。
情节出彩的也有呀,像四进士,法门寺,春草闯堂(这个好像是移植的),玉堂春都
很经典。
角被国家养起来就走下坡是必然的,本来京剧像温室花朵养着的模式就是错的,就该
像当年一样,自己去闯,自己找市场才有出路,像德云社的发展模式。如果真的彻底衰
亡了也是大众自然选择的结果。
其实京剧干不过流行音乐是必然的,但我觉着再怎么着京剧在中国的地位也应该类似
芭蕾歌剧在欧美的地位。但现实中差别大了。
不得不说,30年的京剧断档丧失了整整几代的受众是京剧今天式微的主要原因。
t******o
发帖数: 2792
45
来自主题: Xiqu版 - 最近对京剧挺失望的
“现在的观众需要的是什么,京剧如何适应这个市场变化。”
你的话一点没错,这的确是今天的京剧应该要做的事。
但我所说的30年断档是探讨京剧式微的原因。
在现代社会,传统戏曲搞不过流行音乐是肯定的,不过努力一点,不说发扬光大,自己
保留一方天地还是可以做到的,毕竟深扎本土,有固定的受众。但是要是有强权干涉,
八成戏目都不让演,几十年就几个现代样板戏。那绝对是难以弥补的摧残。好角,好段
子恢复起来不难,观众恢复起来就太难了。完全脱离京剧环境成长起来一代,满眼都是
花花世界,能静下心来欣赏京剧这样的第二眼美女的只可能是凤毛麟角。
i******n
发帖数: 538
46
[导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今日决议,将中医针灸和京剧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
作名录”。中国活字印刷术昨日被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新华网快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16日在内罗毕审议通
过中国申报项目《中医针灸》和《京剧》,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
国粹京剧成功入选2010年世界“非遗名录”
京剧是融唱、念、做、打于一体的戏剧表演艺术,它广泛植根于中国传统叙事结构,表
达了传统中国社会的戏剧美学理想和价值观念,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
申报方北京市文化局表示,此次京剧申报的顺利通过,既表明了包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在内的国际社会对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度认可,同时也是对中
国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方面的信任与肯定.
名词解释:非物质文化遗产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
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
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
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 阅读全帖
i******n
发帖数: 538
47
前面大家谈的这个昆曲京剧比较的话题,争来争去,我看来是不会有什么结果的。萝卜
白菜各有所爱,管它流不流行高不高雅,只要你自己喜欢能从中得到乐趣和一些感悟,
就好了。我现在问一个比较实际的京剧昆曲比较问题。
当然我对昆曲基本是不了解了。但我发现虽然昆曲演员,特别是青年演员比唱京剧的少
多了。但是就平均而言,我发现这个昆曲年轻演员里帅哥美女的比率比京剧的好像大不
少。我看的版上昆曲贴子里的年轻演员都长得气质不错,都是帅哥美女居多。是不是开
始挑选昆曲学生和演员的时候,对像貌气质身材的要求要比京剧的严格苛刻些啊?
e*******c
发帖数: 2133
4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exponentc (exponentc),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纽约梨园社2015夏季京剧清唱专场纪实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Jul 25 22:06:01 2015, 美东)
纽约梨园社2015夏季京剧清唱专场纪实
7月18日,周六,这一天的纽约迎来了今夏第一波热浪,正午时分更是烈日当头,但从
新泽西,波士顿及纽约等地赶来的民众早已在法拉盛图书馆的剧场门前排起了长队,为
的是早点进去,能看到纽约梨园社带来的京剧清唱演出。
纽约梨园社在纽约已有近10年历史,社里既有从艺数十载的老艺术家,也有学戏不久的
在校学生。而其中几位热爱戏曲的年轻人更是在3年前依托纽约梨园社这一平台,成立
了‘青年团’这一组织,以招徕纽约及美东地区喜欢曲艺及中国文化的学生及年轻的专
业人士,通过组织不同活动帮助当地民众了解、欣赏戏曲并借机推广中国文化。
今天的清唱演出可以说容集了梨园社和青年团中的主力‘唱将’:张君秋先生的弟子刘
明珠老师、叶少兰先生的弟子张景涛老师、余派名家张建国先生的弟子吕维忠老师、上... 阅读全帖
y*******o
发帖数: 746
49
梨园深深深几许——我的京剧情缘
@@缘起@@
表弟问我究竟喜欢京剧哪一点,我想了片刻后认真地告诉他:“好听。”他表示很不理解
。恐怕能理解我的只有戏迷了,最初喜欢上它,确确实实是因为好听。我的姥爷姥姥是戏
迷,小时候我曾跟着姥姥在电视上看过全本《玉堂春》,然而那时完全是看热闹看故事,
剧中人物咿咿呀呀唱的什么基本不关心。
大约初中的某一年,忽然听到电视里一段“苏三起解”:“苏三离了洪洞县,将身来在大
街前。未曾开言我心内惨,过往的君子听我言……”一下子惊住了,没想到这古老的京剧
竟如此亮丽婉转灵气逼人。从此每当听到京胡拉响就心旌摇曳,暗叹老祖宗的艺术真是妙
不可言。(知道这一段是“西皮流水板”是后来的事了,至今西皮流水仍是我的最爱——
此是后话按下不表)然而看戏的机会还是很少,每年春晚几分钟的京剧都是竖着耳朵听的
,除此以外几乎与京剧绝缘。几年下来虽也知道了些名角名戏,《武家坡》《赤桑镇》《
打龙袍》《锁麟囊》……都能说出几个,然而只知道好听,终究还是不懂戏的。诸位看官
明白,我是半路出家,与京昆社里诸牛人动辄十几年的修行是不能比的。
大一时在三角地的“百团大战”中瞥见京昆社的一角横幅
J*V
发帖数: 3150
50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说说京剧
京剧这个行当最开始走街串巷,但是梨园里面有自己的规矩。为什么梅兰芳名气大一点
?两点,一,京剧在梅兰芳之前,旦角是最没地位的。当时唱花脸的在戏剧行当地位才
是最高的。说一个小细节,戏班子的服装箱子是最重要的,有讲究,任何人不能坐在箱
子上面,认为不吉利。但是花脸角儿可以做。二,就是梅兰芳蓄胡明志。但是要说京剧
的大师或者说角儿,不弱于梅兰芳的太多,程砚秋,尚小云,马连良,袁世海。说到京
剧不能不说文革的现代京剧改良。里面也有很多角儿是很强的,影响可能不如梅兰芳大
(梅兰芳本身就有民族情绪和炒作以及意义),但是确实算是一个档次水平(业务水平
)的角儿。比如赵燕侠,洪雪飞,童祥苓,李玉和扮演者的老钱(LOL也姓钱)说什么
梅兰芳没人比得上,就是无知加无聊。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