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9 发帖数: 9501 | 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athematics 讨论区 】
发信人: lqm1989 (Jeremy Lin), 信区: Mathematics
标 题: 黄渝还是俗了,压根儿不该来美国,来了也该尽快回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May 22 11:15:48 2013, 美东)
以他的水平,只要不怕穷,在国内应该可以出成果
发信人: bobpop(bobo), 信区: STPC
标 题: 讣闻1例:怀念黄渝——一位科大数学怪才在美国的经历
发信站: 瀚海星云 (2008年12月18日03:10:42 星期四), 站内信件 WWWPOST
讣闻1例:怀念黄渝——一位科大数学怪才在美国的经历06-12-17 18:28 发表于:
《皖
军同盟》 分类:未分类
http://www.tellnet.com.cn/articleview/2005-1-11/article_view_5239.htm
怀念黄渝——一位科大数学怪才在美国的经历 发布日期:2005-1-11 19:35:36 发
布
者:[bobo] 来源:[本站] 浏览:[ 106] 评论:[ 0]
字体:大 ... 阅读全帖 |
|
s*****e 发帖数: 1090 | 2 我在南开第一堂课是高数,好像是孙老师?乞老师教我们线性代数,小民哥上习题课。
乞老师课上得可
好了,嗯,真怀念本科的生活啊,一晃也快8年多了 |
|
h***i 发帖数: 3844 | 3 发信人: bobpop(bobo), 信区: STPC
标 题: 讣闻1例:怀念黄渝——一位科大数学怪才在美国的经历
发信站: 瀚海星云 (2008年12月18日03:10:42 星期四), 站内信件 WWWPOST
讣闻1例:怀念黄渝——一位科大数学怪才在美国的经历06-12-17 18:28 发表于:
《皖
军同盟》 分类:未分类
http://www.tellnet.com.cn/articleview/2005-1-11/article_view_5239.htm
怀念黄渝——一位科大数学怪才在美国的经历 发布日期:2005-1-11 19:35:36 发
布
者:[bobo] 来源:[本站] 浏览:[ 106] 评论:[ 0]
字体:大 中 小
Huang Yu passed away in a car accident on Dec 24th. He lived in Kearny,
NJ.
It happened at around 4 am when he was on his way to work to deliver
newspapers. He had ... 阅读全帖 |
|
c***s 发帖数: 70028 | 4 正在省实验中学上高二的边文菁被牛津大学预录取
当众多高三生还在奋力拼高考时,省实验中学高二(7)班的边文菁已经拿到了牛津大学的预录取通知书。面对学霸,很多人都会摇头,“学霸的世界咱不懂”。而16岁的边文菁却并不认为自己是学霸,她说自己和其他学生一样,也喜欢看动漫,也会熬夜看球,唯一不同的是,她对感兴趣的事会百分之百地投入,并高效完成。
独自一人赴战穿着卫衣轻松上阵 物理题心算出答案
“边文菁高二还没上完,就被牛津大学预录取了!”省实验中学不少老师得知后都吃了一惊。
29日,记者在省实验中学见到了看上去文静、柔弱的边文菁。这个16岁女孩去年12月独自一人奔赴英国牛津参加面试,还参加了雅思考试。最终,不仅通过了牛津面试拿到预录取通知书,雅思考试也拿到了7.5的好成绩。
去牛津面试前后,边文菁与很多不同国家的面试生交流,他们大多是18岁或19岁,很多人都惊讶于边文菁16岁就来面试。正是由于自己年龄小,在国内通过了牛津笔试的边文菁,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奔赴英国参加面试。边文菁回忆,整个备考室内,来自不同国家的30多名面试生大多都身穿正装,而自己却穿了一件白色卫衣。虽然看上去有点突兀,但是边文菁并... 阅读全帖 |
|
z*******3 发帖数: 13709 | 5 数学系有几个真想听课的?
真想搞,自己想去,不懂习题课上问就好了
数学系开的课,出勤率能有一半就不错了
多人 |
|
r********n 发帖数: 7441 | 6 我的感觉是缺两样东西:
1。一是名师,能够告诉学生该看那些书
2。二是优秀教科书,名师推荐的教科书能够很容易被学生获取
照本宣科的上课纯粹是浪费时间,一堂课设15分钟讲解本节大纲即可,答疑或者习题课
更有用 |
|
t**x 发帖数: 20965 | 7 第一个我老板郑老师,
人家就说你们年轻人出去好, 不用给我干多少活, 好好把托福GRE考了出国去。 没事
就不用来上班了。 跟我家没有亲属关系, 只是我的工作老板。 地震局。
第二个说说我的习题课老师赵老师
跟我们很熟。 考试有一道题目我的正负号写错了, 他打个对号, 后面写个笔误, 扣
了 0.5分, 给了我99.5, 复变函数课。
第三个说说北大王副校长,
上近代物理实验, 中午吃饭了死活不让走, 一定要陪着我们把实验做到足够的精度。
。。 是做到了, 也饿死了。 想想人家就坐在那里不动陪我们那么长时间。。。
第四个说说地球物理所长,
据说考试曾经不及格。 讲课的时候那么复杂的方程噌噌噌在黑板上一点不差地都给写
下来, 让人很佩服。。。
中国的牛逼人多了去了。 而且绝大多数都是为年轻人好。 美国从来就没有这个事情?!
当然你说现在不一样了, 可能是吧。 可是给很多人留下印象的的确都是这些人, 他
们认真, 变通, 为别人。。。 而很多可能没有美国博士, 被索南瞧不起。。。
中国的知识界在我看来有良心的, 认真做学术的多了去了, 中国的学术水平被大大低
估了。。
就算张益唐在美国混不... 阅读全帖 |
|
A****0 发帖数: 1367 | 8 出题容易点,最好搞个习题课,透透题,让学生自我感觉好,信心爆棚,下了课逢人就
喊 YES, I CAN!
你这样teaching evaluation 还拿不了高分, 那就不是你的问题了。
老美学生都是从小惯大的,别太较真了。 |
|
l*****g 发帖数: 996 | 9 不是我做主的,统计有一个section,还有一个section head管着这几门统计课。要教
的内容都定了,讲义和习题还有作业都已经弄好了,你教的话只能在这个基础上做小的
改动,大幅度的删减是不可能的。
不过我发现很多学生其实挺聪明的,也很好学。如果老师比较会教的话,其实学生的能
动力还挺有潜力的。我最近带了一个小班,我同事去听还说她觉得我的学生特别active
和smart。我平时自己也觉得他们经常让我有surprise。 |
|
T*********s 发帖数: 20444 | 10 绝大部分课是3学分
微积分什么的可能是4学分
要多一节习题课,一般让助教带就行了,无需老师去 |
|
a*********8 发帖数: 2353 | 11 日食这么难得,很壮观的自然现象,说不定excit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好奇呢,总之,比
一堂课的作用大。而且学生还写信问你,的确表示尊重老师,有的学生估计不来就不来
,连招呼都不打。我要是你,要么像楼上说的改成习题课自己在家做,或者嘱咐学生记
得回来自己找同学要note复习miss的上课内容。
机会 |
|
w**j 发帖数: 2046 | 1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Dreamer 讨论区 】
发信人: Dreamer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 信区: Dreamer
标 题: 从相爱到离婚-人生如戏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Oct 24 22:56:09 2009, 美东)
事情过去几个月了,终于可以平心静气的回忆过去的种种,算是祭奠一段逝去的感情吧.
认识他是在大一那年,他是我们一门课的助教,上的习题课生动有趣,很吸引人.还记得那
时他穿着格子衬衫,上课的时候随意的坐在讲桌上,很是潇洒. 答疑的时候,我们热烈的
讨论问题,他的聪敏博学让我很欣赏. 我渐渐对他产生了好感,但是得知他已经有了女朋
友,所以就把那份喜欢放在了心里.但是少女的情怀,总是难以掩藏.大二开始,我们保持
着朋友的关系,又有点暧昧.我问他借书,他问我借笔记做讲课的参考,还我笔记时又借口
请我吃饭...
大三的时候,我们开始在QQ上聊天,那时我正处在对学业和人生的迷茫之中,他年长我十
岁,我自然而然的很信任他,和他倾诉我的迷茫,他也很热心的开导我鼓励我,让我坚定了
曾经一度动摇的理想.我们的关系越来越近.他有时说很寂寞,请我去他家吃饭.有一天晚 |
|
s*****a 发帖数: 152 | 13 我们老师乐理是通过做习题来学习的。他上课就检查一下,不对的解释一下然后打回去
重做。可能每次课花2-5分钟时间不等。当然有的时候为准备比赛曲子乐理就会停几周
。小孩子一开始很多乐理内容学得半懂不懂,但一边学乐理一边弹谱子渐渐接触越来越
多的乐理知识,从很多重复中就慢慢懂得越来越多了。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8.7 |
|
b**u 发帖数: 17 | 14 刚来法国第一年, 觉得法国真好玩, 什么都那么新鲜有趣. 没有生活上的压力,
一天三顿吃食堂, 偶尔也觉得法国的菜还是不错的. 不过课程很是让人泄气,
听不懂, 太难了, 还有那么多的PROJET要做. 习题课上不会的题最怕老师叫上黑板,
会的题想上黑板可老师又不叫...很是郁闷.
第二年课程得心应手, 可越来越不知
道自己天天干什么, 不知道学的课能有什么用. 很是迷茫, 觉得自己在浪费自己
的青春, 可又不知道该怎样改变此种状况. 对在法国的前途越来越没信心.
不停的问自己来法国是对还是错...很寂寞无聊.
第三年开始DEA, 慢慢开始进入一个原来不知道的领域, 呵呵, 还是曾在大学时说
过决不碰的领域, 因为当时觉得太难了, 需要的基础知识太多了. 越学越觉得有趣.
感觉重新回到国内大学的我. 开始觉得生活阳光起来.
第四年开始做论文,查文献看文章组织同学讨论班与导师讨论. 日子过得很快也很充
实. 课题很不好做, 天天来实验室, 周末就在实验室煮意大利的PATES, 尝试所有能
找到的意大利面酱.
第五年论文进展很顺利, 准备第六年年初答辩. 突然发现意大利面条里加CHAMPI |
|
d***9 发帖数: 141 | 15 你哪个系啊?美国某些大学本科的课都让TA去教,不是习题课,就是lecture,
这些TA就是在读博士生,硕士生,很多中国人呢,他们水平就比清华大学
教授高?
反正我们系大多数教授还是很牛的。即使是那些年轻老师,也都是很有水平的。
想在清华大学当教授,也是很难的。 |
|
t****g 发帖数: 35582 | 16 这么说美国的一流大学都弱爆了。
我当年在M大做TA,帮老板代课,或者旁听老板的课,host习题课。一个个都弱爆了,
除了
几个东欧来的还行。莫非Needham High的学生素质比M大的还牛? |
|
j**********i 发帖数: 3758 | 1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Sociology 讨论区 】
发信人: jpostsildavi (ID), 信区: Sociology
标 题: 城市设计的数学分析基础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Nov 27 09:25:58 2012, 美东)
这堂课是Charles Fefferman教授的讲座。听众可以是世界上任何一个
城市的设计师或者大学一年级本科生。
这不是新鲜科技,一些是牛顿的理论的应用。但是,价值要比得上
多哈气候变化大会的建议。
我仅仅是给出课堂笔记,一些小孩和老人贡献出了经验和数据。
先放在这里,害怕忘记。以后慢慢写。我写不多,尽可能做到准确。
这是一堂习题课,以提问和解答为主。
关键词:人,道路,能源,经济,工作,关系。
准备知识:数学分析里证明常用的覆盖在二维里的概念。覆盖半径。
排列组合 C(n,2)
第一个问题:在一个大城市和一个小城市的任何两点间的运动的总的
次数的差别是多少?这是一个 C(n,2) 的问题,放在中国过去高中
三年级的数学课本上。进一步的提问是总的路程差别是怎样的。
第二个问题: 一个城市究竟多大面积才合适?
这是... 阅读全帖 |
|
g*******e 发帖数: 4737 | 18 Group lesson 基本相当于习题课,你不上正课的话基本没用。
private lesson 至少连续上一百次,保持每星期三次的频率。
如果你还有点天赋,可有小成。
如果你舍不得时间和钱,那就像板凳那样多打多研究。每次打完回家写日记,尽可能复
盘每个球,为什么得分,为什么丢分。
自己file defect,然后一个一个fix。fix一圈后,再和上一个水平再打。再file,再
fix.
如此循环反复,直到世界的尽头。 |
|
f*******y 发帖数: 2368 | 19 其实中国的学期比美国长不少,而且一门正常课一般每周上课四小时(不算习题课,实
验等),
吃亏是一定的。 |
|
j**********i 发帖数: 3758 | 2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Sociology 讨论区 】
发信人: jpostsildavi (ID), 信区: Sociology
标 题: 城市设计的数学分析基础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Nov 27 09:25:58 2012, 美东)
这堂课是Charles Fefferman教授的讲座。听众可以是世界上任何一个
城市的设计师或者大学一年级本科生。
这不是新鲜科技,一些是牛顿的理论的应用。但是,价值要比得上
多哈气候变化大会的建议。
我仅仅是给出课堂笔记,一些小孩和老人贡献出了经验和数据。
先放在这里,害怕忘记。以后慢慢写。我写不多,尽可能做到准确。
这是一堂习题课,以提问和解答为主。
关键词:人,道路,能源,经济,工作,关系。
准备知识:数学分析里证明常用的覆盖在二维里的概念。覆盖半径。
排列组合 C(n,2)
第一个问题:在一个大城市和一个小城市的任何两点间的运动的总的
次数的差别是多少?这是一个 C(n,2) 的问题,放在中国过去高中
三年级的数学课本上。进一步的提问是总的路程差别是怎样的。
第二个问题: 一个城市究竟多大面积才合适?
这是... 阅读全帖 |
|
o*q 发帖数: 630 | 21 `那你们的 怎么算的,我一门课一星期两堂50分钟习题课,算7个小时 |
|
r*4 发帖数: 7 | 22 我的一个同学大一的时候上潘承彪的基础数论课。老潘上来就说,下面有一些同学拿过
IMO奖牌的,不要拿奥数题来问我,我一道题也不会。呵呵。
有一次在山大开会,见过潘承洞一次。丁石孙也来了。老丁发言讲代数,对伽罗华推崇
备至,这个当然。老潘不讲哥德巴赫,反而大谈不等式在数论中的应用,尤其是Cauchy
-Schwarz。看看老张这篇雄文,引用Cauchy不下十次,功力真是炉火纯青,比师伯更胜
一筹啊。
老潘那时已经是学部委员/院士,老丁不是。但言谈举止间,老潘对老丁颇为尊重,毕
竟老丁教过老潘数学分析的习题课。
老张这次第一个向恩师报喜,师伯地下九泉有知,亦当无比欣慰了。 |
|
j**********i 发帖数: 3758 | 23 这堂课是Charles Fefferman教授的讲座。听众可以是世界上任何一个
城市的设计师或者大学一年级本科生。
这不是新鲜科技,一些是牛顿的理论的应用。但是,价值要比得上
多哈气候变化大会的建议。
我仅仅是给出课堂笔记,一些小孩和老人贡献出了经验和数据。
先放在这里,害怕忘记。以后慢慢写。我写不多,尽可能做到准确。
这是一堂习题课,以提问和解答为主。
关键词:人,道路,能源,经济,工作,关系。
准备知识:数学分析里证明常用的覆盖在二维里的概念。覆盖半径。
排列组合 C(n,2) |
|
M*V 发帖数: 3205 | 24 据我跟北大数学系和物理系一块上习题课的经验来说,有些牛人全国也就那么多。。能
到北大估计也不会到别的学校。这些人有多牛呢?就是能学习,做研究不知道。一块儿
上课后估计你能掂量自己的就不会学数理专业了。 |
|
b****l 发帖数: 23606 | 25 你跟人家比,人家口若悬河,站在几千人的大会场上谈笑风生。索男呢?
尼玛上个习题课就磕磕巴巴只会说this equal this, this equal this,
so this equal this。求仁得仁。而已。 |
|
t**x 发帖数: 20965 | 26 据我跟北大数学系和物理系一块上习题课的经验来说,有些牛人全国也就那么多。。能
到北大估计也不会到别的学校。这些人有多牛呢?就是能学习,做研究不知道。一块儿
上课后估计你能掂量自己的就不会学数理专业了。 |
|
k*x 发帖数: 829 | 27 没参加过物理奥赛,不知道里边的题目是什么情况
但平时习题和考试的物理题目,记得没什么奇淫技巧,选择题就是要理解物理概念,计
算题就是要会受力分析 |
|
k******k 发帖数: 888 | 28 总之学习数分,教材随便找一套,重点在习题集上。我当时用的是三套习题集:
方企勤 《数学分析习题集》
裴礼文 《数学分析中的典型问题与方法》
谢惠民等 《数学分析习题课讲义》
现在能上网了,可以顺便做做普特南竞赛题。 |
|
R******9 发帖数: 116 | 29 张益唐的:
首先谢谢大家,那么隆重地欢迎我,这是我没有想到的。这件事情呢,其实是在几个星
期之前,我偶然遇到了肖杰教授(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当时肖教授说:“您能不能
给我们清华本科生作一个座谈形式的发言?”我说可以。可是后来,这个事情传出去,
我看着这些单位的名字,怎么越来越多了呢?连我自己都想象不到。
而且按我今天所要讲的,我不是在讲数学。也就是说,今天不是做学术报告,而是讲讲
“我的数学人生”。但是,在讲之前,我还想要提一下,也许,我以后的数学人生,会
跟清华的关系更大。因为,再过半年,我要到美国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任教)。
丘成桐先生跟校长说了,(希望)多给我一点时间,有空能回国讲学,主要到清华,也
许以后这样的机会就更多了。
另外,如果我要讲我的数学人生的话,其实跟清华的关系是比较大的。为什么呢?首先
我要提一下,我的家族和清华大学的关系,尽管我不是清华大学的毕业生。我父亲在清
华加起来差不多有二十多年。
一:出生和成长环境
我先讲一下我的家庭。我父亲原来是上海人,至少1949年的时候他是上海人。在这之前
,他的经历很有意思。那个时候,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地下党,是不能直... 阅读全帖 |
|
w*******e 发帖数: 15912 | 30 哥跟他不同行,但赶脚他编程还是很牛掰,否则有啥资格笑傲江湖
连退三个牛校,能自己开发语言的人编程能力应该秒杀大部分码工。
哥赶脚他类似于某些曾经奥数/奥物金牌的青年教师,天赋和能力确实
有过人之处, 教课上习题课都很出色,针砭时弊,深受学生喜欢,
但是性格特立独行,且对本专业观点略有些偏激,看不惯当前这个靠
SCI灌水评职称申请基金拉关系当发考题当院士的科研体制。
哥个人认为,王会是一个很出色的匠人,秒杀我等普通螺丝钉,
但不会成为大师级的人物。 |
|
D********n 发帖数: 1161 | 31 张益唐(英语:Yitang Zhang,1955年-),生於中國上海,祖籍浙江平湖市[3],移
民美國,為美國華裔数学家,中央研究院院士。张益唐于2013年4月17日向《数学年刊
》(Annals of Mathematics)投稿证明存在无穷多对素数相差都小于7000万的重要论
文《质数间的有界间隔》(Bounded gaps between primes)。同年5月21日,该篇论文被
《数学年刊》接受,在2014年发表于179卷第3期[4],创下该刊创刊130年来论文接受时
间最快的记录[5]。
张益唐毕业后曾因故离开学术界7年之久。[6]他在美国四处找杂活干之余,仍在下功夫
钻研数论。很少发表成果的他靠着这篇重要论文,由一位默默无闻大半辈子的普通大学
讲师一跃成为世界一流数学家。张益唐的成果打破了长期以来孪生素数猜想研究方向的
沉寂局面,引发了一次新的研究热潮。坎坷而传奇[6]的经历和极为突出的贡献都使他
的成功在学术圈内外都引发了不小的轰动[6]。
蛰伏
博士毕业后的许多年里,张益唐在美国四处漂迫,没有从事过比较好的工作,只能借助
在朋友家[9]。张益唐比较好强,找工作和做学问... 阅读全帖 |
|
t**x 发帖数: 20965 | 32 不知道别人怎么想, 我的北大生活并不快乐, 北大的学生并不比别的地方优秀。 不
过我很喜欢北大的老师。
比如吴树青, 很多人瞧不起这个人大的, 我看他一头白发发自内心的说话要把学校搞
好, 很不容易。
还有北大的王义遒教授, 做事情非常严谨, 要求学生严格, 陪着做实验。
我们的习题课赵克常老师, 对学生非常好, 极其开通, 乐观。
还有数学老师, 物理课本的赵凯华老师认认真真学新东西跟学生交流。。 。
我觉得北大的老师是最好的老师。 比美国的好得多。。 亲切, 关心学生。
当然也有烂的, 我们专业颇有几个, 不提了。
我想让孩子读北大, 想让孩子学会关心人, 理解社会, 做一个正直对社会有益的人
。 |
|
k******k 发帖数: 753 | 33 原先贴在牛屎版的文章。
我才疏学浅,对民主的理解相信也是肤浅,只知道从日常生活的鸡毛蒜皮的小事来理解
民主,还没有学会从古希腊考古开始谈民主。转贴在这里,请牛人们批评指正。
民主是一种生活方式
做TA的时候,经常会遇到习题课的时间设置问题,有学生喜欢星期一,有学生喜欢星期
五,每个人的偏好都不一样,而自己也有日程的限制。最后的决定方式往往是通过投票
,没有办法,时间一般只好设置在多数人赞成的时间。另外的少数人可能因此不方便,
他们因此需要调整一下日程。这样的决定,一般在所有人在场的时候就当场决定了,学
生也都接受。其实这就是一个民主决策。
什么是民主?最最通俗的说,无非是一种生活方式。在家里,老婆想看电影,老妈想呆
在家里,儿子想去动物园,如果大家能够分开行动,问题自然好办,各取所需,如果不
能分开行动,那么就需要一个公共决策机制来选择最后大家需要服从的决定,民主无非
是千千万万种机制中的一种。那么“民主”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吸引人吗?个人粗浅的理
解是,民主的基本原则其实无非两条;第一,能够化约为私人决策的事情,尽量化约为
个人决策,让个体尽量拥有决定自己命运的权力;第二,对于不能化约的 |
|
t*c 发帖数: 8291 | 34 最歧视华人的是黑人。
上次有一个排名不错的大学里, 一堂中国TA带的物理习题课, 一个黑人因为听不懂而
发怒,大声骂中国TA: you stinky chinese monkey...滚回中国去之类的, 这名中国
TA说我在这里因为I am talented. 这个黑人就更发火, 说要到系里告这个中国人种族
歧视, 后来不了了之。
不知道是因为有太多目击者听到是他种族歧视中国人, 还是因为他去系里告了, 系里
觉得他实在是没道理。 |
|
|
s**s 发帖数: 125 | 36 另一半的工作
某些大学有两个或以上的职位,他们一般非常欢迎同专业的夫妻申请。如果这种情况不
适用,也不必太担心。
澳大利亚目前的工作形势很好,竞争不激烈。如果你的另一半已经有professional的工
作经验,又有适当的工作签证,那么很有可能在短期内在澳大利亚找到相当不错的工作。
如果你的另一半没有任何工作经验,那么可以在学校里找个临时的工作。商学院里每个
系每学期有多达50个左右的casual tutor的职位。教小班的习题课,既可以锻炼口语,
也可以保持简历不空。这种职位一般的国内本科即可胜任,薪水一般在80-100元/小时
,每周一般工作8小时,也就够养活一个人的了。学校里面的行政工作职位和短期助研
职位也非常的多,但是很多都不向外招聘。因此要充分利用好系内校内资源,建立广泛
的人际关系网络。有时候学生会找人帮着补习功课,薪水一般30-40元/小时,也是不
错的短期收入来源,这种机会往往也通过熟人介绍或者学生之间互相推荐。 |
|
x***u 发帖数: 336 | 37 supposedly你要说教学方法的不同,比如讲课的时候在15个人的时候尽量鼓励学生问问
题,encourage class participation,70个人的时候增加习题课等等。 |
|
b********f 发帖数: 925 | 38 如果是理工科,GROUP DISCUSSION的效果不好,学生很不喜欢。POP-UP QUIZ很烦,你
还要改。
一般如果剩10来分钟,我就挑一个难点,讲为什么我当COLLEGE STUDENT的时候没弄懂(
比如当时逃课了、教授笨,ETC),后来又怎么懂了(比如看电影看到一个类似现象,ETC
)。再有时间就吹吹牛,告诉他们青春难得,知识无价,要努力学习,云云。
如果时间太多,就干脆讲个习题。
related
related |
|
h*****t 发帖数: 1478 | 39 1.课程设计问题你应该跟本系教该科的其他老师联系,问问人家怎么教的,最好有材料
可以借鉴,然
后自己再修改应用,即省事又能跟别人接轨。对学生也公平些。
2。人多,就要慢些讲,不需要所有POINTS都COVER,讲重点,而且多讲些习题。多问问
题,让学生
回答。
3。要他们主动回答,这样可以加深印象,并明确告诉他们这么多人没法记住所有人姓
名。特别是不主
动参与课堂讨论的人。
4。作业,考试多弄选择题,容易批改。
5。别太担心EVALUATION。这么想,如果你第一次就得了很高的分,以后就没有上升空
间了。相
反,第一次有瑕疵,但以后有提高,系主任会高兴看到你的成长。 |
|
d*****o 发帖数: 278 | 40 准备今年年底毕业,phd一共耗时3年3个月。
计算机排名五六十的学校。
到毕业的时候,top conference的paper >= 4 吧, journal 2篇。
都是第一作者。其他二三作者的有一两篇吧。
还有一个ip disclosure,结果未知。
老板是新人,估计一两年能tenure。
TA过两个学期,带过实验,上过习题课。
口语一般,写的时候思路可以,但具体用词语法一般。
不会social,胆小吧
现在都是老板给个大方向,自己干。
就是说给个事情能干很好,但让自己独立自主找topice去做,还不行。
感觉自己知识面不够宽,只是熟悉自己的方向。
自己认为是一个比较努力的人,不管多大的困难都始终坚持。
以前没有想过在美国发考题,因为语言文化各种原因吧,直接把这个想法否决了。想着
以后回国找个大学。
毕业找工作,希望能进research lab,因为喜欢挑战性的工作。
但每天都会上发考题来潜水,今天来的时候终于意识到,其实自己很想做这件事情。听
从了内心的想法,但是也要实际。所以希望大家给些意见,从客观条件上给看看。
谢谢大家了~~ |
|
s*****c 发帖数: 55 | 41 如果只是改作业 那不是reader么?
我们系里TA的话还要带课后的习题课 然后有专门的TA hours 还要带lab
但是改作业是reader做的 不是TA
另外crazyhaydn君的回复相当妙 学习了 |
|
e***e 发帖数: 211 | 42 陆陆续续投出了9个,包括 USC 和 FSU. 都还没有消息,安慰自己说再等等。拖家带口
的,耗不起。还有很多要在12月份投。发帖求些建议,好对材料进一步修改
背景: Theoretical (computational) chemistry or chemical physics, with the
focus on the research on the electron transfer in solar cell. 卖点就是新能
源, green chemistry.
文章: 25 published (including nano letter, APL,PRB, JCP, EPL), 2 submitted
, 4 in process. 其中nano letter 那篇文章我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 这个要在简历
中声明吗 )
毕业: 08 年德国的 物理 PhD (10 publication)
薄厚经历: 以色列 (1.5 年) , 然后 美国(西北大学 3 年)。 两任薄厚犹太老板都
是大牛(唯一的一点靠山)。
缺点: 英文写作能力不强,teaching ... 阅读全帖 |
|
s**********n 发帖数: 1485 | 43 习题课讲什么题目是你决定还是主讲老师决定?不来的主要是初中没毕业的还是top本
科的?也许可以写几道挑战性的题目让优秀学生有点事情干?
口语如果差到不能正常交流,那就得先提高口语。否则应该还是课堂互动出了问题。你
的班有多大?如果不大的话还是要尽量做到能叫出大部分学生的名字并大概知道每人的
水平。这样才能有效互动。 |
|
g******t 发帖数: 11249 | 44 一老教授,在州立
他说每学期有几节习题课,考试出变形题
group project留得比较难,但贴近实际问题,学生不会做也不至于抱怨
这样对evaluation不会很差,分数也能拉开
这个教学方法对新老师成立么 |
|
l******a 发帖数: 16364 | 45 不是中国小孩不行,是都学废了。 这是你的原文吧,你自己给孩子一堆课后习题,课
外班,然后抱怨孩子学傻了,学废了,然后推广到中国孩子学傻了,学废了? |
|
发帖数: 1 | 46 美国是世界上头号资本主义强国,有着一流的高等院校、国家实验室和学术大师。到美
国留学读研究生或者做博士后,无疑能学到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开阔眼界,锻炼各方
面的能力,丰富人生经历。
可以说,赴美国留学是个人在求学道路上的一个新起点。
但是每一个硬币都有正面和反面,留学美国也是这样。
本文结合笔者的所见所闻,介绍留学美国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供大家参考。
1.亲情
出国留学,便与亲人分离,平时通过发电子邮件、打越洋电话、网络视屏等方式联系。
用电话卡打越洋电话并不贵,最便宜的每分钟才一美分。
通过网络视屏可以看到脸、听到声音,但总比不上与亲人面对面地在一起。
回国探亲不容易,不但要花钱、花时间、倒时差、而且要申请返美签证。
父母到美国探亲也需要签证,一次最多只能呆半年。
2.恋情
很多留学生有恋人。
有的一个在国外、一个在国内;有的在美国两所不同的大学。
异地恋在美国人眼里是残忍的、不可想象的,但这种情况在留学生部落里很常见。
无论是继续吊着还是分手,都不免会带来争执、痛苦和煎熬。如果一方放弃现有“铁饭
碗”而跟着出国或者从美国好大学转到一般大学,这就意味着折腾和牺牲。
中国留学生在当地的... 阅读全帖 |
|
k********n 发帖数: 18523 | 47
最后居然还跑到了海淀印刷厂借教室上课。日啊!
教室外面就是卖盗版的,刻章,办证的。。。
还有就是卖复印考试习题的。。是玉米糊的竞争对手,忘了公司名字了。似乎是“东方” |
|
s**s 发帖数: 125 | 4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Faculty 讨论区 】
发信人: svws (太极龙), 信区: Faculty
标 题: 申请澳大利亚商学院教职心得(九)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Oct 30 21:41:09 2008)
另一半的工作
某些大学有两个或以上的职位,他们一般非常欢迎同专业的夫妻申请。如果这种情况不
适用,也不必太担心。
澳大利亚目前的工作形势很好,竞争不激烈。如果你的另一半已经有professional的工
作经验,又有适当的工作签证,那么很有可能在短期内在澳大利亚找到相当不错的工作。
如果你的另一半没有任何工作经验,那么可以在学校里找个临时的工作。商学院里每个
系每学期有多达50个左右的casual tutor的职位。教小班的习题课,既可以锻炼口语,
也可以保持简历不空。这种职位一般的国内本科即可胜任,薪水一般在80-100元/小时
,每周一般工作8小时,也就够养活一个人的了。学校里面的行政工作职位和短期助研
职位也非常的多,但是很多都不向外招聘。因此要充分利用好系内校内资源,建立广泛
的人际关系网络。有时候学生会找人帮着补习功课,薪水一般30-40元/小 |
|
b***b 发帖数: 13249 | 49 演绎一个数学神话
张益唐的故事之所以特别轰动的原因在于,作出巨大数学贡献的他已经接近60岁,之前
只是个默默无闻的讲师。为了潜心研究数学,他几乎把自己与世隔绝,在美国的偏远省
份“潜伏”下来。他的妹妹曾在网上发寻人启事寻找哥哥。当时在美国当教授的老同学
给他妹妹回了个电邮,表示他哥哥健康地活着,在钻研数学呢。
张益唐于1955年出生于北京。他1978年考进了北京大学数学系。北大1977年没有招生,
所以他是北大数学系“文革”后恢复高考的第一批学生。
1978年第1期《人民文学》发表了作家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讲述了数学
家陈景润刻苦钻研在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上取得重大突破的真实故事,一时间陈景润和哥
德巴赫猜想变得家喻户晓。像那个时代很多有志青年一样,张益唐也是被徐迟的文章、
被陈景润的故事、被哥德巴赫猜想引导到数学系,以致终身投入到数学中去。
4年的北大学习为张益唐打下了坚实的数学基础。那时的北大教书育人之风极强,最顶
尖的教师都在讲台上耕耘。北大也有很多眼界很高的老师,学富五车,但不轻易落手写
小文章,可谈起大问题颇为津津乐道,这让年轻的张益唐“中毒”匪浅。这也奠定了他
一辈... 阅读全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