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j 发帖数: 28 | 2 后来都是金冠马德利,那边原来5块钱一个的小蛋糕好吃 |
|
c**********e 发帖数: 408 | 3 多是多得来!
鹿鸣春
绿杨村
老正兴
乔家栅
绿波廊
得月楼(这个好像是苏州的?)
上海滩
不过我们和朋友一致认为, 虽然这些餐馆的菜做得一般般, 点心做得还是蛮地道的, 蟹粉
小笼呀, 生煎馒头呀, 粢饭糕呀, 蟹壳黄呀... yum, yum!
牛要渴的上海人民真幸福呀... |
|
s**********9 发帖数: 16 | 4 上海得月楼--本来挺喜欢,数年之后再去,后来发现那里的生煎越来越烂了 难以下咽
老正兴--吃过一次,好像没什么感觉 生意也不好
绿杨村--没吃过
鹿鸣村--小笼的确好吃
乔家栅--好像记得有
大家还记得什么?
芝加哥唐人街的,上海餐馆(以前叫四五六的)--比较差
大江南北老板是上海夫妻,小肥羊火锅不错 其他就没了 |
|
p********i 发帖数: 12365 | 5 ☆─────────────────────────────────────☆
shawshank829 (leftbank_shny) 于 (Fri Jun 15 03:38:18 2007) 提到:
上海得月楼--本来挺喜欢,数年之后再去,后来发现那里的生煎越来越烂了 难以下咽
老正兴--吃过一次,好像没什么感觉 生意也不好
绿杨村--没吃过
鹿鸣村--小笼的确好吃
乔家栅--好像记得有
大家还记得什么?
芝加哥唐人街的,上海餐馆(以前叫四五六的)--比较差
大江南北老板是上海夫妻,小肥羊火锅不错 其他就没了
☆─────────────────────────────────────☆
bigjoker (XFive) 于 (Fri Jun 15 08:37:37 2007) 提到:
开玩笑。几乎每一家的小笼都比它好。老饭店不错。聚满楼不行了。上海滩还可以
☆─────────────────────────────────────☆
angela (生活...它就是这样地) 于 (Fri Jun 15 14:03:25 2007) 提到:
chi |
|
P******e 发帖数: 2223 | 6 难得这么疯狂,就为了找些上海人打牌,来回trip花了10个小时。赫赫
不过,路上还算平稳,中国城大巴其实很安全。因为开在高速路上,还能怎么为非作歹
。。。 。。。 根本不向国内的大巴那样打砸抢的。
纽约还是一如既往的人多,闷热。满大街的大卡手表,包,服装,首饰,盗版碟。平生
从来没有见过那么多的大卡商品/商贩集合在一起。 好多年前来纽约就有这样的印象,
但是也没有这次这么shocked. 或许就是Manhattan的Canal, Soho, Little Italy还有
Flushing特别多。 总之,这点的确有点蛮surprise的。
唐人街的美食还是一如既往的好吃。头天吃了上海乔家栅的生煎馒头还有砂锅荠菜馄饨
,不错。虽然生煎馒头也仅仅是大食代的水平,和小杨/丰裕不能比,但是在美国么,
这个水平还算不错了。 荠菜馄饨的做法比较考究,有紫菜蛋皮开阳的鲜汤,不过,速
冻荠菜果然没有新鲜的香。
然后Flushing的上海小吃么,鱼头砂锅还是很不错。 汤鲜量足,看得出,米道相当不
错。
第二天去吃了Manhattan的老正兴,果然如面条兄介绍的,小龙馒头可以和豫园城隍庙
的拼拼看了。 油闷 |
|
|
Z*****l 发帖数: 14069 | 8 完了,看得饿死了。
在纽约只好去吃唐人街冒牌乔家栅的生煎过干瘾,和小杨的是没法比。 |
|
w*********e 发帖数: 5286 | 9 印象中没有什么太好的。有家乔家栅在mountain view,还有个苏杭小馆
不过ms一般,中等偏上吧,SF City里面的更好一些。
Bay area的上海餐馆总的来说不如LA
你要从中西部农村过来,还可以去吃吃,
要是从纽约,LA过来,就没必要特意去吃了。 |
|
Z*****l 发帖数: 14069 | 10 没有正宗的,上次NY版推荐老正兴,比别家比如乔家栅要好一点,但是那形状一看是圆
的就感觉不好了,吃起来倒还行。。 |
|
k****g 发帖数: 35 | 11 第一样小吃:冷面
一个人离开故土久了,未免就会惆怅,惆怅家乡的三样东西,乡情、乡音和乡食。不管
走得多远,心最想念的是故土的亲人朋友;不管去往哪里,耳最想听的是故土的浓浓乡
音;不管飘零何处,胃最想煞的是故土的那一口家乡味。
家乡的味,最勾引人的却是那平常得再平常不过的小吃。就是这平常不过的小吃,有时
会让我们的心过不去,甚至是:梦绕情牵。
第一样小吃:冷面
上海有一样小吃只有夏天有,其他季节绝无。据说有个大胖子怕热,可他一到冬天,就
想着大夏天,无他,想冷面,想吃冷面,想煞冷面。
本人在http://destguides.ctrip.com/journals-review-d2-r1190251-detail.html 《寻访上海的30碗面》中之所以没有写冷面,概因冷面在上海的小吃中是一朵秀丽的异葩。冷面,确切的说应该叫“上海冷面”,一走出上海,绝对吃不到。很多地方把“冷的面”叫“凉面”,只有上海的冷面叫冷面,还有朝鲜的冷面也叫冷面。但那是两种完全不同的面,犹如毛泽东和金日成都曾叫红太阳一样。
从前的人想冷面,想的时间比较长,要从秋天想到冬天,再想到春天,春暖花开了,可
老天爷就是不... 阅读全帖 |
|
k****g 发帖数: 35 | 12 第四样小吃:上海小馄饨
我有位中学女同学,改革开放后第一代白领,时尚界人士。去欧美公干犹如我等苏州出
差,见识过法国的浪漫,意大利的激情,西班牙的奔放,品尝过几乎全世界的美食。国
外公干是美差,倒时差却是苦事。一般人倒时差靠睡,这位同学靠吃。只要能吃上一碗
上海的小馄饨,她就能很快把时差给倒过来。与其说她在倒时差,不如说她在倒心差。
全中国不独上海,几乎每一个地方都有小馄饨。馄饨的包法、馅料各不相同,叫法也不
同,北方叫馄饨,广东称云吞,新疆谓曲曲,福建名扁食,四川云抄手。馄饨的文字记
载始见于西汉,它源于中国北方,兴于唐宋,初为祭祀,后为民间小吃。太古神祇盘古
将混沌破开, 一分为二,天地即成。一个地方的食养一个地方的胃,一个地方的吃养
一个地方的人。早年凭粮票供应的时候,全中国只有上海有半两粮票。小馄饨是为数不
多只要“半两”粮票,有肉有汤有滋味的点心。上海的小馄饨,最大的特点是:肉一眼
眼(1)。半两粮票,一度是全国人民的笑柄。我想当年出差到上海的外地人,面对这
一眼眼(1)肉的小馄饨,嘴上不说,心里也一定泛嘀咕:上海人真小气。
写上海小吃,一定绕不过上海小馄饨,也一定绕不过百年... 阅读全帖 |
|
|
k****g 发帖数: 35 | 14 第九样小吃:上海春卷
春卷不独上海有,全国皆有。福建有,四川有,北京也有,春卷的称谓也不尽相同,有
称“春饼”,也有称“薄饼”;春卷不独中国有,外国也有。越南春卷就很有名,韩国
春卷也不差;
春卷不独现在有,古已有之。春卷由古代立春之日食用春盘的习俗演变而成。春盘始于
晋代,初名五辛盘。五辛盘中盛有五种辛荤的蔬菜,如小蒜、大蒜、韭、芸薹、胡荽等
,供人们在春日食用后发五脏之气。唐时,春盘的内容更趋精美。元代《居家必用事类
全集》及明代食谱《易牙遗意》,已经出现将春饼卷裹馅料油炸后食用的记载。到清代
,始有春卷的名称。
唐宋著名诗人杜甫的“春日春盘细生菜”,陆游的“春日春盘节物新”,都真实反映那
个年代人们的生活习俗。
春卷的称谓不同,做法、吃法竟然也会不同。前一阵去北京,在著名的“护国寺小吃店
”吃了俩春卷,非油炸,平生头一次吃。从我有记忆开始,没有经过油炸的春卷,第一
感觉是:生的。可那是人家地儿的风俗,北京人吃春饼讲究炒菜,要韭黄、粉丝、菠菜
切丝炒一下,拌和在一起,称为和菜,卷春饼吃。还有一种吃法,春饼夹酱肘丝(题外
话,北京的“天福号酱肘”,特香)、鸡丝、肚丝等熟肉,讲究包起来... 阅读全帖 |
|
F*******t 发帖数: 9113 | 15 香干马兰头
凉拌海蜇丝
松仁玉米
罗汉上素
五香爆鱼
糖醋小排
双菇豆苗汤
八宝饭,这个是买的,乔家栅的牌子,看到超市有我很惊喜,但打开一看,介个料实在
太少了。 |
|
k****g 发帖数: 35 | 16 第十三样小吃:上海烧卖
烧卖起源于包子,元朝的时候就有,北方亦叫“烧麦”,最著名是京城的“都一处”,
匾是乾隆爷给题的。乾隆爷雅,到处题字,一生题字无数,合一起也抵不上王羲之的一
个字。话说回来,乾隆爷的生活情致高到极点,想来“都一处”定是天下美味。据说“
馅软而喷香、油而不腻,洁白晶莹,如玉石榴一般。”
中华美食天下第一,无有异意。一个“烧卖”,在各地可以“烧”出不同的味来“卖”
,可谓“劳动人民聪明才智”之体现。如河南有切馅烧卖,安微有鸭油烧卖,杭州有牛
肉烧卖,江西有蛋肉烧卖,苏州有三鲜烧卖,湖南有菊花烧卖;广州有干蒸烧卖、鲜虾
烧卖、蟹肉烧卖、猪肝烧卖、牛肉烧卖和排骨烧卖,四川更不得了,仅清朝年间傅崇矩
《成都通览-成都之食品类及菜谱》中就有“大肉烧卖、地菜烧卖、冻菜烧卖、羊肉烧
卖、鸡皮烧卖、野鸡烧卖、金钩烧卖、素芡烧麦、芝麻烧麦、梅花烧麦、莲蓬烧麦……
”整个一烧卖大合集。据说,尤其北地的猪肉大葱、羊肉大葱烧卖,特香。
上海人秉承一贯的精打细算(说小气也可以),烧卖里的馅比较输与全国,外面一张烧
卖皮,里面是可怜巴巴的一团米饭,所以在上海的烧卖只能称之为“上海烧卖”。但就
... 阅读全帖 |
|
k****g 发帖数: 35 | 17 第十四样小吃:全色血汤
西哈努克是个外国人,对老上海来讲,伊(1)比任何一个外国人都要耳熟能详,因为
伊一天到夜(2)来上海混饭吃。
1973年,西哈努克再次混到上海。上海革命委员会领导招待伊十四道美点。其中就有一
道鸡鸭血汤。这道汤我小辰光经常在城隍庙吃,么啥希奇。西哈努克是亲王,而且是同
中国人民友好的亲王,就像同中国人民友好(我不晓得啥辰光答应过伊)的金太阳一样
,怠慢不得。各么哪能办(3)?老师傅只好三下南翔,寻找最正宗的上海本地草鸡,
找草鸡不是为吃鸡,而是为吃鸡卵(附在肠子里没有出生的卵),就黄豆那么大小。
我在城隍庙吃的小蛋黄(对我来说,叫“鸡卵”不太好听),也是黄豆那么大小,但是
,西哈努克吃的鸡卵(对他来说叫“鸡卵”,蛮好听),竟然要达到“三同”标准,哪
三同呢?直径相同、色泽相同、形状相同,我册那(4)!伊讨的六个老婆,啥体(5)
不直径相同、色泽相同、形状相同呢?
最后杀了108只鸡,才找到黄澄澄、规格一样的鸡卵,配上玉白色的鸡肠和深红色的血
汤,端到亲王面前。亲王瞄一眼,赏心悦目,吃一口,赞不绝口。吃好一碗,赤老(6
)竟然挥挥手:“再来一碗!”好,108只鸡又... 阅读全帖 |
|
k****g 发帖数: 35 | 18 第十五样小吃:肉馒头
肉馒头也就是肉包子,北方人可能比较奇怪,有馅的馒头怎么能叫馒头呢?没办法,上
海人就是如此叫的。
肉馒头在我的记忆里是一个关于美食,或着说关于谗食的回忆。每次经过城隍庙,甚至
每次听到、看到“城隍庙”三个字,第一反映总是会想起那个肉馒头。那个肉馒头在我
的记忆里,已经永远地定成了格。
早年(80年代),一毛钱可以吃一付大饼油条,包括两个咸大饼和一根长油条,或者吃
二两半骨头清汤阳春面。一个大肉包子要多少钱?一角两分。我能记得我每次走到那个
冒着香气的肉馒头店前,总是踯躅留恋,吃不起,闻一闻,也好!一个少年关于谗的记
忆,埋在了那个早已永远消失的肉馒头里了。
那个肉馒头店的位置到今天我依然记得,原址就在如今城隍庙的宁波汤团店。那个肉馒
头的味道到今天我也还依稀记得,皮松软到嘴里,肉紧香到梦里。
一角两分吃只肉馒头,在当年绝对算奢侈的行为,因为一角两分好吃(1)一两生煎馒
头。换算到今天,一客生煎馒头4元,我没看到有同样价钱的肉馒头。
有个中学同学当年请我吃过一次格只(2)肉馒头,我后来发誓,要是我有发的一天,
一定请他吃大餐。到如今,请吃大餐的人依然是他。有一次看电... 阅读全帖 |
|
k****g 发帖数: 35 | 19 第十六样小吃:净素菜包
到银行里拿利息,最讨厌的是给你几个一分的硬币和一个五分的硬币。因为要找地方去
丢弃。五分钱在如今的中国,买不到任何东西。而在30多年前的上海,你可以到城隍庙
去吃一个素菜包子,不过要做好排长队的思想准备。
在我的印象中,城隍庙里有两个店是永远排队的,一个是“南翔小笼店”,一个就是隔
一条弄堂的“松月楼”。“南翔小笼店”排的是“荤包”,“松月楼”排的是“素包”
,一荤一素,相得益彰。早年我十多岁的时候,就经常到“松月楼”去排队买“素包”
,可奇怪的是,却一直记不得它是什么味道。我有个朋友,对高雅的“素笑话”,永远
是一听而忘,对不怎么高雅的“荤笑话”,却一耳了然,并能复背于心。奇怪的是,他
是我们一群人中最高雅的。
为了《寻访上海的30碗面》和《寻访上海的30客生煎》,我已经二探城隍庙。说句实在
话,要是选“最不喜欢去的上海景点”,我一定选城隍庙。千篇一律的旅游小店,千人
一面的旅游团队,加上再也不回的从前境地。只能感言,想梦都梦不回来。梦不回来的
总是人事已非,还好只是一个俗气的景点,最怕的是,梦回来的人:已非!
现在的“松月楼”是否就是丰子恺先生在民国时期描述... 阅读全帖 |
|
r****1 发帖数: 2299 | 20 虽然里面的服务人员比较凶,但蟹粉汤包真的很好。 |
|
|
|
a********i 发帖数: 10839 | 23 不会吧..........
好吃没觉得过... |
|
a********i 发帖数: 10839 | 24 chase 银行对面,
和小意大利隔了一条街
再走过去就是那个香港什么超市...
没觉得那里小笼多好吃.. |
|
|
|
|
s*********t 发帖数: 5781 | 28 表勾起我的回忆
初中上学路上,1块5一个年糕团
年糕油条加黑洋沙
那时候还真吃得下,换到现在估计吃半个就差不多了 |
|
|
|
C**********e 发帖数: 3957 | 31 来该阿里?
小的flashing俄上海小菜
米道8粗 |
|
|
|
|
|
a********i 发帖数: 10839 | 36 虹口公园给我的印象就是小时候坐21路到底,去坐那个船,水里来回转的.. |
|
|
|
|
|
c********0 发帖数: 33 | 41 最常吃的是虹桥百盛斜对面的那家~~~饿啊饿啊饿啊~~~~~ |
|
y*********i 发帖数: 308 | 42 了撒地方?5月份要起趟纽约,找找小吃。了乡窝头里住,撒啊么。 |
|
y***g 发帖数: 10422 | 43 我是外州的,对纽约不熟,可否给个详细地址(号码,街道,zipcode)?谢谢!
或者告诉我是在 唐人街,法拉盛,布鲁克林,还是 Elmhurst? |
|
a********i 发帖数: 10839 | 44 我知道的就在唐人街,
具体问我地址号码我也搞不清,因为我每次就直接去了,从来不看地图..
在little Italy平行隔一条街,朝麦哈顿桥的方向.
在Chase银行对面的方向的马路上....再往里走就是香港超市....
刚去看google map,叫mott street,在canal street以东北的方向..
你不行问问在路上走的人,看着那种不是游客,就在拎着菜的那种就可以. |
|
|
m******e 发帖数: 1244 | 46 第十九样小吃:青团
终于写到甜食了。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前两句道
出了清明时节的哀怨(古人一般清明吃寒食祭先人)。后两句却笔锋一转,奔着热酒而
去。
所谓寒食,就是在清明的时候,祭奠先人,不吃热食,独吃寒食。相传“春秋”时,晋
文公流亡列国,在饿得连包子也没得吃的时候,介子推慨然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烤熟
骗晋文公充饥。晋文公复国后,介之推不求利禄,与母归隐绵山。晋文公焚山以求,介
之推坚决不出山,抱树而死。晋文公葬介之推的尸骨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介之推
焚死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后相沿成俗。中国过往的春祭都在寒食节,直到后来
改为清明节。
古时清明,于哀怨之际,自有欢乐之时。故杜牧会有锋回之笔。
《岁时百问》:“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意思是:对死亡者的送终之礼能谨慎,对死亡的
祖先能追念,能使社会风俗道德日趋笃厚。
曾子的老爸曾皙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
雩,咏而归。”意思是:暮春三月,新做的春服穿上身,约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少年
人,... 阅读全帖 |
|
m******e 发帖数: 1244 | 47 第二十一样小吃:肉丝炒年糕
年糕在我的印象中,也是跟过年有关的。
过年于中国人,是一个“吃”字。在吃东西要凭票供应的年代,“年”显得尤其重要。
每户人家,家里最珍贵的东西,不是钱,而是购粮证等各种票证。在那个年代,有钱无
票,吃穿无门。
买鱼要鱼票;买蛋要蛋票,买豆制品要豆制品票,连香烟和老酒也都要票。当然,最重
要的票证是粮票和购粮证。
最早的时候(80年代初),每到过年,年糕要用购粮证才能买。在我的印象中,这东西
横两根、竖两根交叉摆放,叠成井字型。拎回家,要先把每根年糕扳下,这活通常由我
做。扳年糕需要巧劲,轻了不行,根本扳不下,重了也不行,年糕容易断。
每到过年,我总是乐此不彼,因为我从来没扳断过一根年糕。说来不可思议,某一年,
我却把自己的人生扳断了...
扳下的年糕,一根根硬得可以打人,如何把它切成片,就成了每家每户的烦恼事。每年
因为切年糕而切下手指的,恐怕不少。
于是诞生过一个行业:代切年糕和干笋。每到过年的时节,弄堂里时而会有小贩的叫声
响起:切年糕片。最后一个“片”字,短暂而急促。这叫声,听上去像唱词,悠扬而幽
远,仿若那个年代,“更行更远还生”...
一般的上海人... 阅读全帖 |
|
c**********g 发帖数: 1607 | 48 这东西我懂的很。
1 绿波廊最出名的是眉毛酥, 萝卜丝饼。这个地方以前是只有港澳台才能进去吃的。城
隍庙和豫园在1980年代不是每个角落都给国内游客开放的。后来港澳台其实都是空心模
子,消费能力很低,但是口气很狂。最后在90年代开发给国内游客。当时全套不过40块
,还管茶的。现在么,上海的行情是坐下来吃饭,一壶茶要32块。
2 沈大成的青团是很好。青团其实没啥难度,就是个有豆沙的糯米团。我说真的,我这
么多年在上海,吃的都是冷的青团。还真没吃过热的。这东西估计就上海附近的人喜欢。
3 乔家栅小吃世界,很难吃。真的很难吃。没一个好吃的。
NO4:“月饼最出名”的上海老字号:杏花楼
这人很没有水平。在上海的南京路,粤菜有3个档次,最高的是新雅粤菜馆,余下是杏
花楼,最低是大三元。大三元原来在上海医药公司对面的,早被拆了。
只要是粤菜,包括广东月饼,都是新雅最好。这里有人去上海,一定要吃一次新雅粤菜
馆。这家店以前是皇军高级将领在上海的专用饭店。历史上的汪精卫啊,周佛海之类都
是常客。
月饼本身,还有苏式月饼。因为不好吃,早淘汰了。余下还有上海特色的鲜肉月饼。那
个最好的是西区老大房。就在南... 阅读全帖 |
|
i*d 发帖数: 2640 | 49 不说几句看不过去,每一条对的。
1 绿波廊
还有枣泥酥,加上眉毛酥, 萝卜丝饼等,是第一梯队4种。其他点心有好几十上百道,
按规格有不同套餐。据说英女王驾到,准备的点心可以上一整天。
我70后,本地人,从小吃。没什么只有港澳台,那么邪乎。
2 青团 的特点是 天然植物绿带来的香气。用的什么菜很讲究的,什么比例配方很讲究
的。
3 乔家栅 各种糕团都有,从小吃大的。大考试前必吃,定胜糕!
4:杏花楼
“月饼最出名”是铁一样的事实。
他家玫瑰豆沙 独树一帜。
其他好吃的很多,讲究的是特色。
老爸在隔壁仁济医院工作,杏花楼的劳保医院。我小时候常去蹭特殊照顾。一碗 蚝油
牛肉面,是我至今吃到最好吃的面。 |
|
wh 发帖数: 141625 | 50 什么南京西路?王家沙、沈大成好像也是乔家栅那样的点心是伐,小笼生煎这些。我很
爱吃小馄饨,不过小馄饨没什么特别字号,太没技术含量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