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 发帖数: 387 | 1 看到你的文章,让我想到的是理想主义和精英意识。
我个人的观点,觉得中国的爱国主义教育有脸谱化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的两分法让我走
得非此即彼,在要不要和怎么样爱国的问题上,要不就是中庸无为,一副公道自在人心
的样子;要不就是暴风骤雨式的运动,来证明自己。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历次大的
事件,南联盟大使馆,日本入常和这次的圣火受袭,在这么样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暴
行的抗议上,都出现这样的情况,这次的“过了”并不例外。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堵不如疏。现在呼唤大家理性的,有一部分是理想主义者。用国际
经济贸易理论解释也好,用过分的言论要造成更坏的影响来警示也好,这些都有道理,
目的无非是想呼唤刹车。但是,你的呼唤能够浇灭中国人民心头上那把火吗?
战败的日本战后二十年,就举办了东京奥运会,韩国88年的汉城奥运会更是激起大家对
奥运的向往,盐湖城丑闻让我们痛失千禧年奥运,08年的奥运,寄托了太多中国人的感
情。大国崛起,就不可能是无为而治。现在发生的一切,极大伤害了中国人的感情,这
些怨气和崛起过程中的“侵略性”,几句理性就能消弭了么?不可能。
现在的局势,是有点不理性,是有点乱,现实一点说,这是唯一 |
|
s*******d 发帖数: 59 | 2 unique numbers, 这样通过两分法来找时,可以确定最小值在那一边。
相似的一个问题是找抛物线的顶点。 |
|
s****l 发帖数: 395 | 3 cell death以前是三分法,apoptosis,autophagic cell death, necrosis。现在倾向
于两分法,apoptosis vs necrosis。necorsis以前认为不能被调控,不过后来发现在
特定的treatment条件下induce的necroptosis是RIP kinase dependent的。
necroptosis与necrosis的phenotype一样,不过我认为只能算是necrosis中的一种。最
近有个iron-dependent的Ferroptosis发在Cell上,不过我觉得不是特别striking |
|
p*******y 发帖数: 782 | 4 没研究过就大胆放言,似乎不符合理科精神。
只说一点,阴阳论绝非两分法。而是阴中有阳, 阳中有阴,是矛盾共存的关系。仔细
看看太极图吧. |
|
n*********n 发帖数: 1534 | 5 我知道啊
我提二分法的意思就是,中医的阴阳体系可简化为科学界追求的二分
但是实则中医的阴阳体系要较二分法复杂
我也就是抛砖引玉,希望有能人出来答疑解惑,码字的时候没想的很细致
我是中医爱好者,请各位中医粉丝不要错杀
没研究过就大胆放言,似乎不符合理科精神。
只说一点,阴阳论绝非两分法。而是阴中有阳, 阳中有阴,是矛盾共存的关系。仔细
看看太极图吧. |
|
o******e 发帖数: 1761 | 6
所以我不说我不信。 但是因为我没见过,所以也不能说信。
两分法太极端,我只能说在我彻底见到之前,我吃保留的怀疑态度。 但是承认遇到的
人的见解。 我同意各种make sense的解释,比如Matrix 里的解释。 所谓鬼混是矩阵
的不完美运行现象。 或者stargate SG-1 里面对世界神话的类似性的解释。
我不理解的东西决不轻易否认。 最多不可知 |
|
a*****e 发帖数: 305 | 7 你说的也有道理。不是为了要说服谁,我只是提供一些自己的想法。
1. 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个三是由二来的,而既然是由二
来的,那怎么可能性质截然不同?
二和三在我看来有本质的不同。我是这样理解的,道生一,代表无极生太极;一生二,
代表太极分化后的阴阳;二生三,代表的是阴阳加太极。这样就圆满了。所以后面说三
生万物。我认为是在讲三就圆满了,可以用于指导理解万物了。两分法的机械之处在于
非黑即白。三分法的细腻在于,仍然包涵太极在。这只是我自己的理解。比如金刚经中
所说,一合相,非一合相,则名一合相。
2. 我看我们没有本质的认识差异。那个标题确实有煽动性,不够清楚。
3.“三阴三阳六纲可以解释一切病理状态”。我觉得可以。用伤寒杂病论这个名字来做
论据有点牵强。毕竟这个名字不是张仲景取的。针灸甲乙经里说的是“仲景论广《伊尹
汤液》为十数卷,用之多验”。三阴三阳到底能不能解释一切病理,就不继续讨论了。
属于个人理解了。 |
|
a*****e 发帖数: 305 | 8 你说的也是对的。尤其说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两分法也可以机械的理解,也可以圆满的理解。
三分法也是如此。
好吧,一切理论都是圆满的,看个人如何理解了。
我只是坚持学习一种理论,免得混淆概念。等学好了,再参照其他的。个人悟性不高导
致。
如果有人喜欢汉传的理论,我以后继续发。每周二周五有讲课。
如果大家都不喜欢,那我以后就只发医案吧。 |
|
a*****e 发帖数: 305 | 9 中医是如何治病的?
太长不看版答案---辨证论治-反之与平。
中国古代大部分的学问都有一个共同的框架。
用古代的语言来说就是:
无极-太极-两仪-三才-四象-五行-六纲-...
翻译成现代的语言就是对事物的分析方法:
二分法-三分法-四分法-五分法-六分法
比如对一天进行两分法分析,那就是白天和黑夜。分阴阳。
对世界进行三分法分析,就是天地人。这里就涉及到三分法是如何分的。古人认为人生
于天地之间,得天地之气冲合而生。如果把天地比作阴阳,人就是阴阳交合后平衡的状
态。
如此,我们就知道为什么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生一,属于无极生太极。讲的是万事万物的起源,就不多说了。
对太极进行二分法分析,就是阴阳。比如对温度分寒热,方位分上下,年龄分老少。
阴阳再加上阴阳冲合的状态就叫三。比如寒-平-热,上-中-下,老-壮-少。
老子说到三就不继续说了,因为已经点出了分析事物的两个总纲领,
1)二分法。
2)合二为一的合法。
因此,四就是把二再细分,五就是四加上冲合的状态。当用偶数的分法时,说的是细分
。用奇数的分法时,用的是合法。
如此分下去,就生万物了。
好,总纲领讲完了... 阅读全帖 |
|
a******o 发帖数: 1197 | 10 准确的是dead european white men
giddens的东西最好不要写,没什么意思,讲到最后你发现他什么也没说。agency和
structure是个假命题,十几年前还有人搞,现在发现当初是多么的SB。原因很简单,
如果首先有了两分法,肯定不能有结果,要么调和,要么取一种,都是有问题的,相比
之下还不如取一种合适,调和就等于什么也没说,取一种如果agency,那还要社会学做
什么?所以还是回结构主义的路子。当然还有一些人在弄这个,随着有关大牛退出历史
,没必要去纠缠这个假命题
symbolic interactionism是被低估的,如果有兴趣可以看看randall collins,他是目
前最好的这个传统里的理论家
goffman自己的著作里有相当大的差别,晚期的frame analysis和早期的presentation
of self可能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解释。randall collins取了他的一个概念interaction
ritual发展出自己的理论,社会运动里用了frame(很多人都没用对),其他人就得其
精神,用到具体分析去,比如我老板。我试图找goff |
|
T*******I 发帖数: 5138 | 11 题目说的是两分法,而提问的lz假设的是三分法。Lz是不是搞错了?
如果是三分法,正如楼上有人指出的那样,lz自己把x_1和x_2排序了,从而得到那样的
均匀分布密度函数。事实上,在三分法中,x_1和x_2的可测空间是一样的,即都是[0,
1],没有排序的可能性,所以,结果就不是lz假设的那样。
本人正好完成了一个三分回归分析法的方法学研究。两个临界点的可测空间都是全样本
空间。当然,我所面对的样本空间不是一个均匀的空间,所以,事情比这个复杂得多。 |
|
T*******I 发帖数: 5138 | 12 从goldmember留给我的所有评论中我感觉到他/她是个有着独特个性和心智的人,且这
种个性和心智中有一部分我是很欣赏的(因为那是我所缺乏的),而有一部分是我很不
欣赏的(诚实地说,我曾遇见过有着这部分个性和心智的人)。
每个人的哲学系统(更狭义地说,认识世界的方式方法)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别。比如
,我是个极度包容的人,而这里的很多人却恰恰相反。
你从我所提供的照片上就可以直觉地领会到连续型随机变量的自权重在未来统计学中的
地位有多么的重要,这是任何一个拥有统计学常识的人都会作出的简单判断。
至于说到三分回归分析法,一个简单的实例就可以让你接受它的基本分析逻辑:学生学
习成绩及其影响因素的线性模型分析。全域模型给定的回归关系在全样本空间上是一个
“常量”,意味着每个影响因子对于从最低分到最高分的人来说都是一致的。这显然是
最粗糙的结果。如果一个人想知道高、中、低三个分数段的人的影响因素是否一致,他
/她就要对全样本空间进行分解或分割。这就是三分法的一个现实的需要,它出于认知
的需要,而非任何数学的定理或法则。
你可能会问,为什么恰恰是三分法,而不是两分法或四分、五分、六分直至n分法(... 阅读全帖 |
|
T*******I 发帖数: 5138 | 13 如果您依然没有读懂我的这篇短文,我愿意再次陈述清楚一点。
我所说的迭代搜索,是指的根据全域模型给定的模型结构(例如这里我采用的是最简单
的直线模型。这个例子的全域模型也可以采用二或三次多项式模型),假设X的任一随
机实测点是可能的临界点,然后据此分解样本空间,在每段子空间里建一对与全域模型
同构的分段模型,其回归系数将依从假设的临界点而随机可变。因此,如果样本量为n
,则有n对临界模型,但这些模型都不是我们所需要的,它们的作用仅仅是输出期望的
预测误差,从而与全域模型的期望预测误差构成一个相对权重(这个权重是一个随机变
量,有n个随机点测量值),从而,被假定的x_i与其权重一起就可以估计X的一个加权
期望。由于在这个两分法中X是作为被分割的临界变量的,因此,随机临界点的可测空
间与X的可测空间相同,从而这个加权期望就是随机临界点的期望估计。既然临界点期
望已经被估计出来了,我还会继续找其它的什么点作为临界点么?
因此,当临界点的期望得到后,据此分解样本空间并由各子样本建立最终的分段模型。 |
|
T*******I 发帖数: 5138 | 14 你是真看不懂还是故意装14?要不我把问题重复在这里:
给定一个两分法的样本(假定X是自变量而Y是因变量,两段都是简单线性模型,且临界
点是在X上)。现行算法及分段模型组的基本表述如下:
hat\y_1 = a1+b1X if X<=t
hat\y_2 = a2+b2X if X>t
ID X Y M CR
1 x1 y1 m1 cr1
2 x2 y2 m2 cr2
3 x3 y3 m3 cr3
4 x4 y4 m4 cr4
5 x5 y5 m5 cr5
6 x6 y6 m6 cr6
7 x7 y7 m7* cr7 min(.)
8 x8 y8 m8 cr8
9 x9 y9 m9 cr9
0 x0 y0 m0 cr0
我对上述方法进行了如下改造:
hat\y_1 = a1+b1X if X<=t_bar (t: Threshold)
... 阅读全帖 |
|
m******2 发帖数: 564 | 15 就是他要给分段模型测一个断点位置
为了更准确合理的寻找这个断点位置,他对每一个样本点测一个是断点的概率
然后求一个断点位置的期望,确定断点
然后再分段回归
基本意思就是这样吧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Statistics/31280183.html
“我所说的迭代搜索,是指的根据全域模型给定的模型结构(例如这里我采用的是最简单
的直线模型。这个例子的全域模型也可以采用二或三次多项式模型),假设X的任一随
机实测点是可能的临界点,然后据此分解样本空间,在每段子空间里建一对与全域模型
同构的分段模型,其回归系数将依从假设的临界点而随机可变。因此,如果样本量为n
,则有n对临界模型,但这些模型都不是我们所需要的,它们的作用仅仅是输出期望的
预测误差,从而与全域模型的期望预测误差构成一个相对权重(这个权重是一个随机变
量,有n个随机点测量值),从而,被假定的x_i与其权重一起就可以估计X的一个加权
期望。由于在这个两分法中X是作为被分割的临界变量的,因此,随机临界点的可测空
间与X的可测空间相同,从而这个加权期望就是随机临界点的期望估计。既然临界点期
望... 阅读全帖 |
|
T*******I 发帖数: 5138 | 16 我就是没看到他们的文章里有连续性检验。也许我被那些复杂的数学表述给模糊了眼睛
。你要是看到了,提示我它在哪一page。
再说,我的文章是讨论三分法而非两分法。这是一个很大的区别,意味着临界点的个数也是需要概率来确定的,而不是先主观假定好的。 |
|
T*******I 发帖数: 5138 | 17 请大家放心。我绝对不会跟自己过不去,更不会疯狂。
我对统计学中的某些错误的批判是有事实根据的。我做了一个关于三分法的实例样本分析,例子是冠心病发病因素的logistic 模型研究。无论是采用对称分割法还是采用非对称分割法,两种方法找到的两个临界点几乎一致,差别只是可信区间,全样本非对称迭代搜索得到的可信区间较半侧对称搜索得到的可信区间要窄很多。这非常合理,因为对每个临界点搜索时的样本量大了近一倍,因而可信区间就变窄了(注意,而不是相反)。
我也用了一个简单的两分法来进行随机模拟试验,结果出奇的好,因为这个方法里没有任何前提假设。而建立在强制连续性假设和最优化模型选择基础上的方法论的模拟结果可谓是惨不忍睹。模拟方法见《评论陈立功其人其事》。
我真的不care我的文章出现在哪里,只要是公开渠道就行了。我确实有自己的一套概念系统,这个与大家是有差别的。我也说了,它只是一个简单的初级系统。任何一个高中生系统学过的话都将明白而不会发生任何逻辑障碍。这里有些人认为它晦涩难懂,是因为他们的基本哲学素养过于欠缺的缘故。这不是我的问题。
当然,我更不会care人们是否接受我提出的思想和算法。我的东西已经... 阅读全帖 |
|
T*******I 发帖数: 5138 | 18 这个确实很受教益。多谢精算兄真诚的帮助。
不过,我说了,我的脑袋是不受限制地好联想,这或许有益,但也可能很危险。不过,
如果一个脑袋不好联想,可能真的会陷入僵化。因此,我宁可冒险犯错,也不愿固守陈
规。我有时甚至希望自己的大脑是一个新概念制造机。
顺便,我更新了两分法的code,欢迎各位弟兄姐妹使用和提意见。
heavy
estimate |
|
T*******I 发帖数: 5138 | 19 我准备接受goldmember的挑战公布Code。
SAS Code (Part I): Simulation for a Dichotomic Regression wirh Julious's Sample
我要公布的code仅仅是一个关于dichotomic regression simulation的SAS code。是我在4年多前写的。仅仅作了一点小小的更改。我的code写得很笨拙,但it runs good。请大家保存好你的500个随机样本。以备后用。
我将分段公布,这里是第一部分,data generation and random check.
这个例子是想要告诉大家,如果你的分析逻辑正确,根本不需要simulation。
正如我对goldmember说过,在接受这个挑战前,让我问大家几个问题:
如果总体中存在一个临界点,你认为样本临界模型一定在临界点处连续吗?如果你的回答是肯定的,你的哲学的或/和数学和/或统计学的逻辑基础是什么?然后再问问你自己,总体给了你连续性的保证吗?你可以在样本基础上假设总体的连续性吗?为什么?
大家回答了我的这几个问题后我再公布后面的正式算法... 阅读全帖 |
|
n*****n 发帖数: 3123 | 20 大师,你总这样会得便秘的。
身体健康是第一位的 |
|
T*******I 发帖数: 5138 | 21 Code很长啊,且有比较部分因而显得复杂,不得不分段发布。
身体健康没问题,从上小学开始就从未因病缺过课,直到上大学时,虽然经常缺课,但
从未因病,而是因为不喜欢上课故而逃课。 |
|
c*m 发帖数: 1114 | 22 首先临界点这个东西和模型定义相关,有些模型不需要临界点就能把数据回归的很好,
有些模型用含多个临界点的分段模型也未必能回归出好的结果。(比如说polynomial高
阶模型和linear模型的区别)
所以其实应该先讨论下模型选择的合理性,当然这些是题外话:模型没有对错之分,只
有适用不适用之分。
那如果局限于分段linear regression模型,临界点处是不是连续完全取决于你的定义,
你可以假设你的模型在临界点处连续,也可以假设不连续,回归出来的结果针对两种不
同的模型都是正确的。两者的不同之处其实只在于前者比后者多了个连续性的约束。 所
以争辩临界模型如何定义更加合理没有太大的意义。
应用中一般都假设模型函数在整个总体中是连续的,这个连续性假设本身并不必要,但
确是一些求解方法的必要前提。现有的大多数优化算法没有连续性这个前提基本无法求
解(那些0阶的优化算法除外)。
所以如果你当然可以做个没有连续性限制的分段线性模型来回归,但现有的大多数优化
算法都不能用(SAS里面的proc glm应该也不能用). 假如说你真的能给出这样一种算法,
还需要进一步讨论它的收敛性收敛半径等细节... 阅读全帖 |
|
w*****8 发帖数: 395 | 23 you should use the following to perform those 500 %seed;
%macro multiseed;
%do i=1 %to 500;
%seed(&i);
%end;
%mend;
%multiseed; |
|
A*******s 发帖数: 3942 | 24 初看了一下,很难看懂。不过从seed(1)写到seed(500),大师一定花了很多时间在这上
面。
Sample
我在4年多前写的。仅仅作了一点小小的更改。我的code写得很笨拙,但it runs good
。请大家保存好你的500个随机样本。以备后用。
回答是肯定的,你的哲学的或/和数学和/或统计学的逻辑基础是什么?然后再问问你自
己,总体给了你连续性的保证吗?你可以在样本基础上假设总体的连续性吗?为什么?
**/ |
|
|
|
g********r 发帖数: 8017 | 27 赞!老陈向正确的方向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这才像个统计师。期待其他code和数据分析
表现。 |
|
w****a 发帖数: 114 | 28 恩,陈先生,你能不能用这段code取代你那段很长的?这样会短很多呀! |
|
a***g 发帖数: 2761 | 29 大家不用嘲笑大师编程不够简洁
这纯粹技术细节
就坐等大师按他那一套能给出什么样的结果了 |
|
w***n 发帖数: 1084 | 30 我汗啊,想到小时候听过的一个笑话。。。。
有一个小孩跟老师学写字。老师教他学写“一”,小孩一看,这太容易了——“一”就是一横。老师又教他学写“二”,小孩一看,这太容易了——“二”就是两横。老师接着要教他学写“三”,小孩一看,连忙说:“我会了,我会了。‘三’就是三横。”老师说:“你真聪明!”老师走了。隔壁住着一位姓万的先生,他知道小孩会写字,就请小孩帮忙写一个“万”字。小孩以为“万”就是一万横。于是,他写呀写呀,写了一整天还没写完。 |
|
g**********t 发帖数: 475 | 31 统一,我老板的名言就是code能work就成。 |
|
T*******I 发帖数: 5138 | 32 hehe, 我不是早说了么?我的程序编得非常笨拙。不过,从%seed(1);到%seed(500);可
不是用手指一键一键敲的,而是在excel中用拖拉式填空并用concatenate函数写的,也很
快的。写好后就copy-paste到SAS中。也没花多少时间。
顺便请教精算兄,我这个随机模拟的目的与CV是否有相似之处?我的感觉是对算法的验
证,而不是对临界点和模型的验证。是吗? |
|
T*******I 发帖数: 5138 | 33 This is great. I will take it. Thanks very much!! |
|
T*******I 发帖数: 5138 | 34 没错,你的思想代表了数学背景人士的一种普遍的优越感,因为在他们的眼里统计学不过是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属于低级数学学科。搞数学的根本瞧不起搞统计的(这是陈希孺的原话)。而Peter John Huber正是在中科院的数理统计所批评了这种倾向:他们习惯于以数学的确定性思维模式来解决统计学里的非确定性问题。他并因此而期待着能够有一股来自数学以外的强大力量来改变这种现状。这是他1997年11月在中国的演讲。
我想,你的思想中暴露了统计学里的一些“民科级”的数学家们(即那些还没有在思想深处感受到统计学的思维模式的真正精髓及其与数学思维模式的巨大差别的人,或者是那些还没有完成从数学思维到统计思维的转变的人)有缺陷的思维逻辑。
我们须知,在随机系统中没有什么可以被人为假定,因为一个随机系统等于一个未知系统。既然是未知,又怎么能给定一个结论——空间里的关系是连续的?我在09年的文章就指出了这个假设对于数学式解临界点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没有这个假设,从数学的角度将面临一个终极障碍——无解!!!所以,(从数学的角度)必须给定这个假设。然而,一旦给定了这个假设,就等于用了一个根本不存在的确定性取代了一个确定地... 阅读全帖 |
|
d******e 发帖数: 7844 | 35 哈哈哈,陈大师出来嘲笑别人民科了。
真是匪夷所思啊 |
|
s*****r 发帖数: 790 | 36 大师别的水平不知道,但是一行code可以实现的,大师可以用10行来完成。
还有自己的学位,title. 你的md你觉得和大家在这边所理解的是一样的么?
哈哈
这个本事在另外一个贴里讨论过了。我觉得大师还是知道生存知道的。 |
|
T*******I 发帖数: 5138 | 37 别在此蛊惑人心。我没有特指谁谁谁,而是指的一类人或现象,并且给出了明确的定义
:什么是统计学的里的“民科级”数学家?
诸位都把自己藏得好好的。不像我,奋不顾家人地露了馅。没办法,已经被骂得够雪林
头了。即便如此,我该说啥还是得说,该干啥也还是得干。我决不会与版上或身边的任
何人积垢。 |
|
T*******I 发帖数: 5138 | 38 那只象征一个教育的经历,而非水平。但我要是不写的话,我那5年的人生岂不是空白
?我的医学院的5年经历岂不是在吃干饭?在医学院里搞生物统计不懂医学,能干啥?
主动性和创造性何在?
如果你也有这么一段经历,你是藏着掖着,还是如实写出来呢? |
|
s*****r 发帖数: 790 | 39 你写吧。关我屁事。
不过我知道你这个md是什么而已。就像我知道有很多非常非常crappy的
biostatistician 一样。 |
|
T*******I 发帖数: 5138 | 40 说真的,别嘲笑人了。搞统计对于任何人都是困难的。这是一位大统计学家说过的话。我想这个原因主要是由于统计学是在认识外部未知世界,而不是在数学的公理体系(已知的系统)下推导结论,也不是在医学实验室中按照既定的程序操作仪器设备或检测生物材料。它是人类的心智所面临的最大的挑战。真的是终极地困难。
此外,并非每个md都必须做临床医生,会看病。医学的学科已经多样化交叉化了,因而md的内涵早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
|
s*****r 发帖数: 790 | 41 你知道困难?
几乎所有搞统计的都知道困难,所以做结论都非常谨慎,所以才说,我们从不犯错(因
为都是可能性)。所以才要一步一步验证。
您最厉害,逻辑正确就不需要验证了。 |
|
|
c*m 发帖数: 1114 | 43 鸡同鸭讲,亏老夫吃饱了撑着给你码了这么多字。
如果你所谓的随机模拟试验用的是SAS的PROC GLM之流,那结果在临界点不连续的情况
下大多是错误的(基本你需要写你的C或者Fortran code来测试并有理论上的收敛及收
敛半径分析). |
|
T*******I 发帖数: 5138 | 44 可以这么说,我们俩都是在各自的概念内各说各的话。我不需要你的那些概念(收敛半
径)。当然,你完全可以用你的这个概念和算法去检查我的收敛半径如何。我相信你会
被震撼住。不信的话,让我们等着瞧。
经过一个严谨的逻辑分析,在这个领域里,临界点是且只能是一个加权期望估计,而不
是任何其它估计。因此,统计的任务就是要构造一个唯一正确的权重测量。 |
|
s*****r 发帖数: 790 | 45 So unluckily, I don't have your logic, neither do other people here. It is
even unlucky that science does not follow your logic so we have advanced so
much.
do not use any terms you do not understand, You know what "weight" is, why
there are so many different versions of weights for the same data set?
How many variables do you see in reality? how many and which variables
should you include in your model? No validation? Yeah, you are the God, you
can imagine you are right.
Why the hell do you do ... 阅读全帖 |
|
T*******I 发帖数: 5138 | 46 关于weight的multiple versions,你提出的问题是学术界很关心的问题。我离开前面
提到的那位GW的统计学教授之前,曾给他详细介绍并讲解了自权重定义的哲学基础,他
也对我提过这个问题。我告诉他,我可以定义成百上千乃至更过的权重,但只有唯一的
一个是无偏的,因而是正确的。随机模拟试验验证了这个结论。
而如何为随机变量定义唯一正确的权重不是一个数学问题,而是一个充满智慧的哲学问
题。
so
you |
|
s*****r 发帖数: 790 | 47 yeah, you are the GOD and you know it is the only right one. I bet you don'
t believe in God truly since you must think you should be the one that's
been worshiped. |
|
d******e 发帖数: 7844 | 48 大师的思维还停留在无偏的就是正确的水平上。
大师可以去试试看,X1,X2独立同分布,那么-10000X1+10001X2一样是mean的无偏估计
。难道因为这个无偏了,就是正确的了?
这种基本的问题都不明白,还在敢在那里谈哲学,真TMD扯淡。 |
|
c********r 发帖数: 520 | 49 为什么是唯一的一个是正确的, 为啥不是两个,或者3个,或者是几个的函数表达式? 有或者是更不就不存在, 你是如何证明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