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h 发帖数: 12367 | 2 (1)可控活性聚合
有两个华人:王锦山,ATRP;San H. Thang汤华燊,RAFT
(2)糖化学
台湾人:翁启惠
(3)OLED
Ching W. Tang邓青云
(4)单分子酶学
谢晓亮
以上几个是有华人的,
还有别的没华人的方向,
怎么也该给化学奖的。 |
|
D***a 发帖数: 516 | 3 算biochemistry啊。以前都是属于化学系的。 |
|
|
s******y 发帖数: 28562 | 5 我也觉得那个更象是Molecular Biology |
|
x******h 发帖数: 838 | 6 嗯,这次化学家给生理奖其实很合适,只是那边已经给生理奖了只好欺负化学一下,反
正也不是第一次了。 |
|
w******9 发帖数: 1604 | 7 感觉Sunney Xie迟早会得,关键他好像还有个其他,
估计很有可能跟日本的柳田敏雄一起得。 |
|
l*******r 发帖数: 27 | 8 楼上分析的就是鸡毛!
中国的大部分生物学科院士大人对领域的影响力和宏观把握几乎都是约等于0!
人家偶然性?这里这么多索南,为什么没有一个偶然性发现个啥大发现?就别说诺贝尔
奖了,你去得个Lasker试试?
我从来都不信偶然,偶然都来自于某种必然。这就是牛人和索南的区别!索南在那个年
代就是有人告诉你青蒿素可能有效,你也不见得有办法把它整明白!何况大部分索南那
个年代可能还在街上打砸抢,大串联!
另外,美国院士的影响力其实说白了,就是挖个坑,让一堆索南往里跳的能力!甭管对
不对,最后坑里有足够多的人(徒子徒孙,跟风者)就是影响力大。诺奖管你这些? |
|
发帖数: 1 | 9 他还少一个pre-nobel prize: lasker |
|
|
发帖数: 1 | 11 Victor Ambros尽管没拿,但发现第一个miRNA的原创性是没有人质疑的,也是诺贝尔级
别的(几乎拿了除诺奖以外的所有大奖包括Lasker),庄小威在超分辨率荧光显微镜上有
贡献,但原创性是很多人质疑的,有偷idea的嫌疑,Betzig就很不屑她。 |
|
d********m 发帖数: 3662 | 12 你去看他拿的奖,除了lasker和诺贝尔全齐了,肯定不是鸡鸣狗盗之辈。
这个应该真的是很大的事保不住了 |
|
d********m 发帖数: 3662 | 13 你去看他拿的奖,除了lasker和诺贝尔全齐了,肯定不是鸡鸣狗盗之辈。
这个应该真的是很大的事保不住了 |
|
|
|
c******n 发帖数: 16403 | 16 以后网上争这个的credit的时候应该没人敢和她争了
Research
, |
|
S*R 发帖数: 1057 | 17 这个获奖是不是跟饶毅的考古科普宣传有一定关系?
Research
, |
|
|
|
|
|
h********r 发帖数: 821 | 22 我也感觉没关系,毕竟文章发表时间离获奖时间太近了。
不过饶估计有些内线耳目,下村修得奖前他也发表了宣传文章,不太可能次次料事如神。 |
|
|
n**e 发帖数: 2026 | 24 “青蒿”一词,最早见于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中用来治疗痔疮的一个
药方。在《神农本草经》中,青蒿被称为草蒿。到了晋代,中医葛洪(284-364)在《
肘后备急方》第三卷“治寒热诸疟方第十六”中,写下了一个 “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
绞取汁尽服之”。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医研究人员根据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的记
载,从青蒿中分离出抗疟有效成分青蒿素。至今,青蒿素挽救了上百万人的生命。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政府投入巨款,筛选了20多万种化合物,但是也没有找到理想
的抗疟药物。而在屠呦呦参加中国寻找抗疟药物计划(“五二三项目”)之前,中国的
科研人员“已经筛选了4万多种抗疟疾的化合物和中草药,没有令人满意的结果。”而
屠呦呦则从查阅中医典籍、走访老中医入手,“整理了一个640多种包括青蒿在内的草
药《抗疟单验访集》”,最后把青蒿筛选了出来。也就是说,没有中医的指引,寻找抗
疟药物就如同大海捞针;而有了中医的指引,就如同把漫无边际的大海浓缩成一个游泳
池。中医起了这么大的作用,方舟子却说青蒿素的发现和中医没关系,甚至是中医的耻
辱”,一个人如果不是丧心病狂,会这么说话吗?
中医对于发现... 阅读全帖 |
|
z*****s 发帖数: 131 | 25 I think Lasker did a lot of interesting work |
|
i****d 发帖数: 6 | 26 Disagree. See the following texts quoted from Wikipedia
"The Wolf Prizes in physics and chemistry are often considered the most
prestigious awards in those fields after the Nobel Prize.[1] In medicine,
the prize is probably the third most prestigious, after the Nobel Prize and
the Lasker Award. In mathematics, for which there is no Nobel prize, the
Wolf Prize is particularly prestigious, second to only the Fields medal." |
|
i****g 发帖数: 3896 | 27 今年肯定不会给的 不知道生物医学奖会不会给屠呦呦 人家也是拿了Lasker Award的,
在国内连个院士都不是 |
|
|
s********p 发帖数: 1319 | 29 看了,很感动。
——尽管国内现在的学术界不过是个浮躁的、浮华的、低级的名利场,但毕竟有Tu
Youyou这样的前辈,这是我们民族生生不息的、进步的源泉...... |
|
p********t 发帖数: 411 | 30 不仅是科学成就,而且是打破先有体制的重要事件。 |
|
|
p********t 发帖数: 411 | 32 以前管过一个去非洲工作过的工人得了恶性疟,奎宁,伯氨喹都不行,结果愣是买不到
青蒿素,因为太便宜,不生产了。USMLE没提到,是因为对这个药认识不深,毕竟奎宁
,伯胺喹用的多,另外,此药多用于耐药的,是终极杀手。就好像抗生素上来也不是用
泰能,万古,利奈唑胺一样,所以听到的远没有青霉素,头孢熟悉。
权。 就是不怎么赚钱。 中国可能提供廉价药物给非洲。 青蒿素有一条生物链。四川
等省份能得益于青蒿的种植。 |
|
|
x******u 发帖数: 12 | 34 今天实验室的中国人都很开心。 Dr.Tu 极有可能得Nobel。 希望她健康长寿。 |
|
t****x 发帖数: 126 | 35 [ZT from :科学网] 屠呦呦:成就与争议伴行
青蒿素发现于半个世纪前的抗疟疾药物研发“523任务”,在这项以举国之力进行的大
规模合作项目中,来自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的屠呦呦可谓是代表人物之一。
20世纪60年代初,全球疟疾疫情难以控制。此时正值美越交战,交战两军深受其害。美
国政府曾公开承认,1967~1970年间,在越美军因疟疾减员80万人。疟疾同样困扰着越
军。拥有抗疟特效药成为决定美越两军胜负的重要因素。美国不惜大量投入人力物力,
筛选出20多万种化合物,最终也未找到理想的抗疟新药。越南则求助于中国。
1967年时的中国正值“文革”高潮,几乎所有的科研工作都处于瘫痪状态。但由毛主席
和周总理亲自动员、一个旨在援外备战的紧急军事项目却全面启动,目的就是要集中全
国的科研力量,联合研发抗疟新药。项目启动之日正好是5月23日,考虑到战备需要,
“523”就成了该项目的代号,遍布全国60多个单位的500多名科研人员从此踏上了研发
抗疟新药的征程。
1969年,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的一位年轻实习研究员屠呦呦接受任务加入了“
523”。经过200多种中药的380多个提取物筛... 阅读全帖 |
|
t****x 发帖数: 126 | 36 (节选)
中药的科学研究丰碑(修改版)
饶毅1 黎润红2 张大庆2
中国 北京 100871北京大学 1生命科学学院 2医学部
主角
青蒿素发现于大型研究抗疟疾药物的“523任务”中,发现青蒿素的代表性人物是中医
研究院中药研究所的屠呦呦。砒霜中三氧化二砷治疗白血病的作用发现于以个体科研小
组模式自由探索性研究中药抗癌作用过程中,最主要贡献者是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附属
医院的张亭栋。
屠呦呦出生于1930年,1951年至1955年就读于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系
生药学专业,其后分配到中医研究院工作。她仅有大学本科学位,于1969年与其他几位
中医研究院的研究人员一道被召集加入“523任务”。
文化和工作背景
需简要了解当时的文化背景和工作环境,有助于理解这两项工作的特色和重要性、为什
么是屠呦呦和张亭栋等人作出发现,而不是年资更高的人,或受过较好的西方科学训练
的人。
本文区分中医理论(Chinese Medical Theories,CMT)和中药(Chinese Medicines,
CM),而避免使用常见的中医一词(Traditional Chinese Med... 阅读全帖 |
|
p********t 发帖数: 411 | 37 老美能知道arttemisinin的都是牛人。
Tu, 接着侃了一通artemisinin-The Good, the Bad and the Ugly, |
|
s********p 发帖数: 1319 | 38 理所当然的诺奖!
又直接和临床医学相关的东西啊,好振奋,该这样!!
——希望晓东、小饶等人领衔联手大力推一把,老太太多活几年。 |
|
c*******t 发帖数: 100 | 39 顶。
老太太多活几年,至少领完诺奖。。。
饶毅的文章还提到三氧化二砷和张亭栋,是不是也有什么内部消息? |
|
|
a****y 发帖数: 1035 | 4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Biology 讨论区 】
发信人: tttbbb (tttbbb), 信区: Biology
标 题: 被认为是“成功尝试”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这五年--人民日报
关键字: NIBS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Feb 20 21:54:40 2011, 美东)
被认为是“成功尝试”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这五年
http://scitech.people.com.cn/GB/13962435.html
赵永新 张玉洁
核心提示
在国内科研领域,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是一个独特也是孤独的存在。它的“诞生”
有点儿石破天惊的意味,它被赋予的意义和承受的压力也同样具有先行者的分量。
不像一般的研究院所有所谓的行政级别和编制,它更多的是像学人治所的形式,以
及科学研究上的极大自由尺度。它给予科学家体面和有尊严的生活,科学家们也回报以
更有价值的智慧和眷恋。
它的崛起和发展的故事,值得我们关注。
5年前,2005年12月9日这一天,由科技部会同中编办、发改委、教育部、卫生部、
中国科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七部门和北京市政府共同组建的北
京生命科学研... 阅读全帖 |
|
y****1 发帖数: 671 | 4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KU 讨论区 】
发信人: yuan11 (恭喜发财), 信区: PKU
标 题: 2011年北大校友成就总结 (不完全总结) 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Dec 12 21:39:14 2011, 美东)
2011年北大校友成就总结 (不完全总结)
学术界:
一、
北大校友屠呦呦(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51级本)获2011年拉斯克临床医学奖,这是迄
今为止中国生物医学界获得的世界级最高奖项。
拉斯克医学奖(Lasker Medical Research Awards)有“美国的诺贝尔奖”之美誉,是
国际生物医学界仅次于诺贝尔医学奖的大奖。
二、
北大校友钱煦(北京大学医学院医预科47级本)获美国国家科学奖章。
美国国家科学奖章是美国的最高科学奖(如同当前中国的最高科学技术成就奖),由美
国总统颁发,每年一次。
钱煦教授是美国美国科学院、工程院、医学院、艺术和自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
籍院士。
三、
北大校友谢晓亮(北京大学化学系80级本)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在2010年,北大校友朱健康(北大生物系88级硕)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四、... 阅读全帖 |
|
s*********i 发帖数: 23 | 43 欢迎参加第五届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校友会年会 (07/20/2013,UCSD, San Diego)
亲爱的北大校友,
众所关注的2013年北大生物医学校友(北美)年会将于7月20日在圣地亚哥(
UCSD)举行!目前在线Early Bird注册仍然开放!曾经以燕园结缘的校友朋友们,希望
我们能在7月美丽的圣地亚哥重逢!
年会将邀请在行业内成功的,有影响力的生物相关专业校友(包括高校教授,药企高管
等),旨在通过分享他们的人生经历和事业经验,促进北大校友间的互动,互助,及学
术和事业上的交流合作。众多北大校友杰出代表,以及北大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昌增益
教授,阿瓦斯汀(Avastin)发明人/Lasker Award获得者Napoleone Ferrara教授等生物
科研和产业界领军人物将出席本次年会,并同与会者畅谈科研创新及职业发展规划。
得益于UCSD和相关赞助公司的大力支持,我们决定将注册优惠(Discounted
Registration Rate)延长至7月19日凌晨。希望此举能够让更多的校友和朋友们有
机会参与其中,重逢老朋友,结识新朋友,对自己以后的学习和事业发展有所帮助!
... 阅读全帖 |
|
m*******s 发帖数: 469 | 44 NIH Intramural Research Program is Recruiting“Earl Stadtman
Investigators”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the nation’s premier
agency for biomedical and behavioral research, is pleased to announce a
new call for top-tier tenure-track candidates to become “NIH Earl
Stadtman Investigators.” We have multiple positions to offer.We are
looking for creative and independent thinkers eager to take on high-
risk, high-impact research. Regardless of your expertise — in the fi eld
or in the lab (wet or ... 阅读全帖 |
|
a*********1 发帖数: 872 | 45 今年的lasker awards,因为发现了抗疟病青蒿素。只知道青蒿素是从中药里提出来的,
却从来没听过这个名字。
屠呦呦 - 个人简历
屠呦呦 1930年12月30日 生于浙江省宁波市。
1951—1955年 毕业于北京医学院(现为北京医科大学)药学系。
1955年 分配在卫生部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工作至今。
1959—1962年 参加卫生部全国第三期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
1979年 任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副研究员。
1985年 任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员。 |
|
C*****D 发帖数: 1299 | 46 Lasker award 讲的很清楚,总结成2点:
1. 图开创了亿万人民中受益匪浅的疟疾治疗的新途径。
2. 对于5000年传统中医的遗产,通过现代技术和严谨的应用,她把这个的宝藏带入了
21 世纪生活。 |
|
|
o*******a 发帖数: 242 | 48 Top的美国医生得炸药奖,lasker奖,等。
中国有吗? (屠呦呦是学药的,不是医生)。
Bottom |
|
b**z 发帖数: 1351 | 4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Biology 讨论区 】
发信人: soccer007 (阿戈), 信区: Biology
标 题: Re: 求推荐神经科学相关综述,经典书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Aug 7 18:42:13 2013, 美东)
《Principle of Neural Science》基本是本科教材,炸药奖Kandel主编,电生理部分
很透彻,相比较下面2本而言,这本书的电生理部分说的最简单也是容易懂的,很适合
初学者,最新的是第五版。
《Single-Channel Recording》完全侧重于技术,也是炸药奖(Sakmann和Neher)主编
,貌似最新的是2009的第二版。
《Ion Channels of Excitable Membranes》与上面2本的一大批群众作者不同,这本书
从头到尾都是Hille(拿过lasker奖)一个人写的,重点从生物物理角度写作于离子通
道,最新版是2001年的第三版,也是绝版。多看几遍,idea自然而然跟着出来,此书是
每个电生理PI的必备圣经。 |
|
i*********5 发帖数: 19210 | 50 因为是在游泳池里游。穿trisuit,当然bikini更受欢迎!到时候我们去观摩。
SWIM: Fifteen lanes will be set up for lap swimming in Lasker Poo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