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dxb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下页 末页 (共7页)
n**********a
发帖数: 438
1
http://www.zhibeifw.com/ssfb/dxb/sanzhuyaodljs.php
http://zhibeifw.com/down/book1/sdj-mf/mf02.pdf
甲二(論義)分三:一、出離心;二、菩提心;三、無二慧見。
乙一分三:一、需發出離心之理;二、能生出離心之方便法;三、生出離心之
量。
丙一、需發出離心之理:
無有清淨出離心,求有海樂無寂法,
貪執世間束縛眾,故當首先尋出離。
無有清淨出離心,唯一尋求三有苦海安樂的眾生,不能獲得寂滅之法,所以,
因貪執世間而被束縛於輪迴的眾生,首先應當尋求出離心。
出離心即對三界六道生起強烈的厭煩心,想要從輪迴的大苦海中出離。有些人
認為,人道很苦,想從中出離,然後享受天界安樂,這只是相似的出離心。因三界之中
,不論生於何道,皆為苦性,彌勒菩薩云:“五趣之中無安樂,不淨室中無妙香。”眾
生由於無明習氣所感,無始以來即對三界的有漏... 阅读全帖
n**********a
发帖数: 438
2
http://www.zhibeifw.com/ssfb/dxb/zangchuanjtl/default.php
庚三、願得授記聞佛法:
爾時願如來,展右手摸頂,
得菩提授記。聞深廣法已,
願熟解自續。
獲得八地時,如來伸出他那由百種福德而成象鼻般的右手為我摸頂並說:“善
男子,你於未來某時某地成佛,佛號某某。”願獲得殊勝大菩提的授記。
一旦聽聞到甚深空性、廣大六度萬行等無量法門後,願成熟、解脫自相續。我
們從現在開始聽聞一句法義而生起一剎那信心也要成熟這個堅固的相續,想方設法使自
心相續脫離邪見等粗重的煩惱。到那時聽聞法要同時就可成熟解脫心相續。
願佛二長... 阅读全帖
n**********a
发帖数: 438
3
http://www.zhibeifw.com/ssfb/dxb/bailianhual/default.php
http://zhibeifw.com/down/book1/sdj-xm/xm11.pdf
http://zhibeifw.com/down/book1/sdj-xm/xm12.pdf
不貪美色
釋迦牟尼佛曾有一世為梵施國王太子時,名為嘎西美男。以前世精進修持之智
慧串習引發,王子正當青春韶華之時,就對美女等一切能引生貪欲之對境無有絲毫貪執
。他還把國王王位當成大過失之源泉,並因此而捨棄自己繼承王位機會,前往一寂靜山
林專修禪定。
一次從禪定中出定後,王子前往山野園林,途中見一美麗非常之人非人美女。
美女一見王子,立即就被其相好端嚴吸引,她便主動跑到王子面前搭訕。為引誘王子,
美女打妄語道:「我有一朋友也為人非人美女,她之美色即便天人見之也難免生貪。今
日她見到你後,立刻就傾心於你,我正是她派來傳情達意者,希望你也能對她心生喜愛... 阅读全帖
n**********a
发帖数: 438
4
http://zhibeifw.com/down/book1/sdj-xm/xm17.pdf
http://www.zhibeifw.com/ssfb/dxb/jusheluns/default.php
甲一(生者眾生世界)分三:一、分類;二、法之特點;三、廣說自性。
乙一(分類)分二:一、三界之分類;二、五趣之分類。
丙一、三界之分類:
地獄餓鬼與旁生,人類以及六欲天,
即是欲界分二十,由地獄洲之差別。
如果通過「三界之中煩惱性」等三界的方式來說明心與心所等分類,那麼何為
三界呢?即是欲界、色界及無色界。欲界都有哪些呢?有地獄、餓鬼、旁生、人類與天
界。地獄:由於以非福德的業力牽引或者心不歡喜,故而稱為地獄,梵語那繞嘎,其中
「繞嘎」是歡喜之義,「那」是否定詞。餓鬼:心裡掛念著飲食或者前往尋覓,一去不
復返,為此稱為餓鬼。旁生:因為頭橫著行走而稱為旁生。人類:所有世間都被稱為... 阅读全帖
n**********a
发帖数: 438
5
http://www.zhibeifw.com/ssfb/dxb/jusheluns/op2.php
《阿毗達磨俱舍論》是釋迦佛親自授記、攝受眷屬等方面首屈一指的世親論師
所撰著,屬於小乘的論典範疇,主要詮示佛陀第一轉四諦法輪的無垢甚深教義,其中蘊
含有關初轉法輪的佛經中所涉及到的大量名詞、法相、類別……,可謂包羅萬象。正如
智者們通常所說:“通達俱舍,於佛教詞,絕不愚昧。”倘若真正能夠一絲不苟地研學
被共稱為五部大論之一的《俱舍論》,就會深有體會地感到此話實在是千真萬確。總而
言之,對於修學佛法的人來說,此論可堪為了達佛經不可或缺的梯階,有增上慧學,了
解各類名詞法相,通達浩如煙海的佛經教義等諸多必要。此論不但明確地解釋了佛經中
許多令人感到費解的意義,甚至也觸及了世間的生命學、天文學、地理學、生理學、物
理學等自然科學的眾多領域。因此,對想以佛教的觀點來探索科學奧秘的人而言,此論
也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好助手。
─ 堪布索達吉仁波切 ─
n**********a
发帖数: 438
6
http://www.zhibeifw.com/ssfb/dxb/ptdcdssqs/default.php
http://zhibeifw.com/down/book1/sdj-mf/mf02.pdf
妙善圓滿所生身,滿足無邊眾生語,
如實盡觀所知意,敬禮釋迦佛主尊。
此頌為頂禮釋迦牟尼佛。釋迦佛於因地修行時,發起無上菩提心,經過三大阿
僧祇劫,廣聚福慧二資糧,最後證得無上如來佛果,圓滿了身、語、意三種功德。此等
無上圓滿佛果,具足三十二相和八十隨好等各種非常精妙美善之形象,由累劫修行而得
證世出世間之一切圓滿,由此所生法、報、化之三身,即是佛陀之身功德圓滿。其次,
佛之金剛語,可滿足一切眾生的願望,如言“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此
等佛語如自虛空而出,具足六十四種梵天美妙音聲,一音中具一切聲,普入群機融眾音
。由是如來之法音圓滿具足一切音聲,使無邊無際之一切眾生皆隨類而得利益,此非其
它言語能為之,即... 阅读全帖
n**********a
发帖数: 438
7
http://www.zhibeifw.com/ssfb/dxb/apdmjslsjj/default.php
http://zhibeifw.com/down/book1/sdj-mf/mf20.pdf
http://zhibeifw.com/down/book1/sdj-mf/mf21.pdf
甲二(真實隨眠)分七:一、隨眠之分類;二、形象之差別;三、心具隨眠之
理;四、生起煩惱之理;五、宣說異名;六、與何法相應;七、宣說五障。
乙一(隨眠之分類)分二:一、真實宣說隨眠之分類;二、旁述。
丙一(真實宣說隨眠之分類)分二:一、根本隨眠之分類;二、特殊隨眠之分
類。
丁一、根本隨眠之分類:
六種即貪如是嗔,慢無明見以及疑,
彼六貪分說七種。二界所生為有貪,
內觀之故為遣彼,解脫之想而宣說。
... 阅读全帖
n**********a
发帖数: 438
8
http://www.zhibeifw.com/ssfb/dxb/bailianhual/default.php
http://zhibeifw.com/down/book1/sdj-xm/xm11.pdf
http://zhibeifw.com/down/book1/sdj-xm/xm12.pdf
猴王不忘下屬
久遠之前,於吉祥雪山山腳下,長有一片藥材豐富之森林,釋迦牟尼佛當時變
現為一隻猴王。森林中有一烈卓達大樹,枝繁葉茂、氣味芬馥。猴王住於樹下時,發現
一根樹枝已彎入水裡,而此時眾多猴子正爭相覓食水果。猴王頗富遠見,牠害怕彎入水
中樹枝日後會為猴群帶來違緣,便深感應先將此樹所結果實吃光,於是牠就對眾猴子說
道:「我們應首先採摘此樹果實,其餘果樹待日後慢慢享用不遲。」猴子們就開始吞食
此樹果實。
此時枝條上有一顆果實尚未成熟,螞蟻就搬來很多樹葉覆蓋在水果上,結果眾
猴均未發現這漏網之果。一段時間過後,此果漸漸成熟,味道鮮美時自然落入水中。果
實... 阅读全帖
n**********a
发帖数: 438
9
http://www.zhibeifw.com/ssfb/dxb/zangchuanjtl/default.php
http://www.zhibeifw.com/down/book1/sdj-xm/xm04.pdf
丁二(積資淨障)分七:一、頂禮支;二、供養支;三、懺悔支;四、隨喜支
;五、請轉法輪支;六、祈請不入涅槃支;七、迴向支。
第二因──積資淨障:我們必須通過多種途徑積累諸多善根,下面所講的相續
中生起願行菩提心、成辦所發殊勝願也是以積累資糧之因作為前提。《廣大遊舞經》中
說:「具有福德者,亦成諸所願。」一切積累資糧的法門全部可包括在七支供中。
戊一(對治我慢之頂禮支)分二:一、略說;二、廣說。
具有我慢者猶如高山及鐵球一般,對他人無有禮拜、頂禮的恭敬心,正如所謂
的「傲慢的山崗上存不住功德水」。傲慢者非但不能往生極樂世界反而會走向惡趣。
己一、略說:
敬禮遠近無別故,我以三門敬頂禮。
如寂天菩薩說:「因慢生傲者... 阅读全帖
n**********a
发帖数: 438
10
http://www.zhibeifw.com/ssfb/dxb/dymxxxxdcs/main.php
http://zhibeifw.com/down/book1/sdj-xm/xm09.pdf
乙九、終捨一切故為無常:
因為最終必將捨棄一切而離開人世,所以應當觀修無常。
眷屬受用與親友,美貌韶華財種姓,
皆需棄捨獨自亡,無助益者隨善惡,
爾時依處唯正法,為何今不勤修持?
死亡時,今生的眷屬、受用等一切皆無濟於事,必須離開人間,隨著善業惡業
而流轉,此時唯有正法能夠救護。《教王經》云:「國王趨入死亡時,受用親友不隨身
,士夫無論至何處,業如身影緊隨後。」《德施請問經》云:「雜業尋受用,養活子與
妻,極痛苦亡時,子妻非依處。如做種種事,子妻亦將捨,獨自受苦果,時無代受者。
父母兄弟妻,僕財眷屬眾,死後無跟隨,諸業隨其後。」爾時積累... 阅读全帖
n**********a
发帖数: 438
11
http://www.zhibeifw.com/ssfb/dxb/dayuanmanqx/default.php
http://zhibeifw.com/down/book1/sdj-xm/xm02.pdf
己三(安忍)分三:一、忍辱他人邪行之安忍;二、忍辱求法苦行之安忍;三
、不畏甚深法義之安忍。
庚一、忍辱他人邪行之安忍:
別人當面對自己拳打腳踢、強搶硬奪、惡語中傷以及暗中說些難聽刺耳的話等
,我們不但不該對他們滿懷嗔怒,反而應當生起慈悲之心饒益他們。否則,如果隨著忿
恨的心態所轉,就會導致所謂的“嗔恨摧毀千劫所積之資糧”的後果,《入行論》中說
:“一嗔能摧毀,千劫所積聚,施供善逝等,一切諸福善。”又說:“罪業莫過嗔,難
行莫勝忍,故應以眾理,努力修安忍。”
想到嗔恚的過患以後,我們隨時隨地要努力修持安忍。正如印度單巴仁波切所
說:“嗔敵乃是業力迷亂現,當斷嗔恚惡心當熱瓦。”
阿底峽尊者也曾親口說過:“不嗔作害者,若嗔作害者,如何修安忍?”
所以,當有人對自己出言不遜或無辜加害等等之時,我們如果能斷... 阅读全帖
n**********a
发帖数: 438
12
http://www.zhibeifw.com/ssfb/dxb/apdmjslsjj/default.php
http://zhibeifw.com/down/book1/sdj-mf/mf20.pdf
http://zhibeifw.com/down/book1/sdj-mf/mf21.pdf
丁二、各見之法相:
我與我所常與斷,無有下劣視為勝,
非因非道視因道,此等即是五種見。
五種見就是指對我與我所執著、對常與斷執著、認為無有前世後世、將下劣視
為殊勝、將非因非道視為因與道。
五種見的本體應如何區分呢?壞聚見就是將自相續剎那生滅之五蘊執著為我,
這是狹義來講;從廣義來講,將一切萬法剎那生滅之形象執為我與我所,即稱為壞聚見
。壞聚見也稱為薩迦耶見,《自釋》中說:“壞故名薩,聚謂迦耶,即是無常和合蘊義
。……此薩迦耶即五取蘊,為遮常一想故立此名。”邊執見,即認為五蘊就是我,並將
其執為常有或斷滅,如... 阅读全帖
n**********a
发帖数: 438
13
http://www.zhibeifw.com/ssfb/dxb/jusheluns/op2.php
《阿毗達磨俱舍論》是釋迦佛親自授記、攝受眷屬等方面首屈一指的世親論師
所撰著,屬於小乘的論典範疇,主要詮示佛陀第一轉四諦法輪的無垢甚深教義,其中蘊
含有關初轉法輪的佛經中所涉及到的大量名詞、法相、類別……,可謂包羅萬象。正如
智者們通常所說:“通達俱舍,於佛教詞,絕不愚昧。”倘若真正能夠一絲不苟地研學
被共稱為五部大論之一的《俱舍論》,就會深有體會地感到此話實在是千真萬確。總而
言之,對於修學佛法的人來說,此論可堪為了達佛經不可或缺的梯階,有增上慧學,了
解各類名詞法相,通達浩如煙海的佛經教義等諸多必要。此論不但明確地解釋了佛經中
許多令人感到費解的意義,甚至也觸及了世間的生命學、天文學、地理學、生理學、物
理學等自然科學的眾多領域。因此,對想以佛教的觀點來探索科學奧秘的人而言,此論
也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好助手。
─ 堪布索達吉仁波切 ─
n**********a
发帖数: 438
14
http://www.zhibeifw.com/ssfb/dxb/baiyejing/default.php
(43)殊勝的福田──農夫供佛 莊稼變金
一時,佛在舍衛城。祗陀園附近有一位貧窮勤勞的農夫,每天都是早早地起來
,準備犁鋤等種莊稼的工具去距祗陀園不遠的田地裡做農活。因田地離家甚遠,他妻子
總是把午飯送到田裡一起吃。他們每次見到佛陀及僧眾著衣持缽去城中化緣返回時心中
都數數歡喜,讚歎不已:「不可思議!佛陀如此莊嚴!僧眾如此之多,個個威儀具足!」
一日夫婦發愁:「我們前世肯定沒造什麼善業,才致今生福報微薄,如此貧窮
,若再不供養布施,來世會更可憐。」農夫略加思索後問:「賢妻,我們家中有沒有可
以作布施供養的物品?」妻子說:「儘管家裡沒有太多物品,但供養不在於供品多少,
只要發心清淨,就算對世尊供養微少之物,功德也很大。為今世來世不再受貧窮之報,
我們應該好好地供養世尊。」妻子所說與丈夫所想不謀而合。然後妻子回去準備了家中
最精美的飲食,次日帶到田野恭候佛陀應供。
佛陀具足種種智... 阅读全帖
n**********a
发帖数: 438
15
http://www.zhibeifw.com/ssfb/dxb/baiyejing/default.php
(67)胖子──願力成熟 信心第一
一時,佛在舍衛城。城中一商主一直膝下無子,祈禱諸天尊後終得一莊嚴之子
,父母為孩子舉行了隆重的賀生儀式,因他生來體胖,故取名胖子,並以牛奶、酸奶、
油餅等精心餵養。胖子很快長大,精通了世間的史學曆算、觀察布施等十八種學問。因
受近鄰給孤獨施主虔誠信佛的熏陶,胖子一家對佛法生起很大信心。
父母年邁壽終後胖子外出路經舍衛城和續巴熱嘎之間的一片森林,林中安住著
一位他認識的苦行仙人。胖子此次見到仙人即生起信心,恭敬頂禮,仙人讚歎出離心的
功德,略作開示後胖子即依仙人出家。日久,胖子所得之法不少,但尚未得成就(
Sidhi),仙人便辭世而去。胖子即獨自在山洞裡終年精進修持。
一日,世尊路經此地,胖子遙見佛陀即欲親迎,因山高路曲,若沿路下山恐佛
陀走過自己所在山洞的路口而錯失良機,便不顧一切從山崖跳下去。世尊立即加持整個
大地柔軟如棉,胖子沒... 阅读全帖
n**********a
发帖数: 438
16
http://www.zhibeifw.com/ssfb/dxb/zhongguansblgs/default.php
http://zhibeifw.com/down/book1/sdj-mf/mf04.pdf
戊四、(明為成就道器為淨治弟子身心的方便)分三:一、明煩惱能斷之理由
;二、廣說斷煩惱之方法;三、明後有結生無始有終之喻。
己一、(明煩惱能斷之理由)分二:一、正說;二、明煩惱可斷之理由。
庚一、(正說):
問曰:有情心相續中的貪欲等煩惱,無始以來就一直在熏習著,十分牢固地繫
縛著有情,因而怎麼能斷除它們使心相續清淨呢?
如對不順人,愛念不久住;
如是知眾過,愛念不久存。
猶如對不和順之人,貪愛心念不會久住;同樣,了知內外一切法所生的眾多過
患,對世間的貪愛則不會久存。
貪欲等煩惱雖然從無始以來就在不斷熏習與繫縛著有情,但是... 阅读全帖
n**********a
发帖数: 438
17
http://www.zhibeifw.com/ssfb/dxb/zangchuanjtl/default.php
http://www.zhibeifw.com/down/book1/sdj-xm/xm04.pdf
丁四(發清淨願)分四:一、思維自身而發願;二、思維剎土功德而發願;三
、思維主尊功德而發願;四、發願自己最終成佛。
戊一分四:一、發願臨終面見佛菩薩;二、發願死時斷除對輪迴之貪執;三、
發願往生極樂世界;四、發願往生後所獲之功德。
己一、發願臨終面見佛菩薩:
與我結緣眾,願臨命終時,
化身無量光,比丘僧眷繞,
親臨吾等前,見彼心歡悅,
無有死亡苦。
根據歷史記載:喬美仁波... 阅读全帖
n**********a
发帖数: 438
18
敬錄自《百業經》 索達吉堪布 譯
http://www.zhibeifw.com/ssfb/dxb/baiyejing/default.php
(99)蓮花──供養蓮花 得佛授記
一時,佛在舍衛城。薩迦國王以各種鮮花妙香等每日三次供養世尊。一日守護
經堂的人見蓮池盛開一朵光燦絢麗的蓮花,準備送到每日供佛的薩迦國王那裡。他攜花
前往舍衛城,途中遇外道非天的弟子要求以五百嘎夏巴涅換取蓮花。給孤獨施主帶五百
眷屬路過,也打算用一千嘎夏巴涅買下蓮花供佛,外道復出價兩千,施主叫價三千……
最後抬至十萬嘎夏巴涅的高價。守護經堂的人見極了不起的給孤獨長者尚且喜好買花供
養佛陀,倒不如自己去親自供佛,遂辭謝兩位買主逕奔祗陀園。他遙見世尊具三十二相
,生起無比歡喜心恭敬頂禮,供養蓮花。以世尊的加持力,蓮花變得大如車輪停留在世
尊頭頂上空,隨世尊行住而行住,守護經堂的人見此更加增上信心,在佛前發願:「以
此善根,願我成就如來正等覺的果位。」世尊讚歎授記:「善哉!善哉!善男子,汝將
成就如來正等正覺,號蓮花上... 阅读全帖
n**********a
发帖数: 438
n**********a
发帖数: 438
n**********a
发帖数: 438
n**********a
发帖数: 438
22
敬錄自《中觀四百論廣釋──句義明鏡論》 聖天菩薩 造頌 法尊法師 譯頌
索達吉堪布 著疏
http://www.zhibeifw.com/ssfb/dxb/zhongguansblgs/default.php
http://www.zhibeifw.com/down/book1/sdj-mf/mf04.pdf
戊二、(明由修有漏身皆苦之門斷除樂執顛倒之方便)分三:一、於粗身修苦
之理;二、佛說身苦之理;三、修習行苦之理。
己一、(於粗身修苦之理)分三:一、略說保護具苦之身;二、廣說修苦之理
;三、破除樂有自性。
庚一、(略說保護具苦之身)分二:一、明身雖為苦器亦應保護之理;二、斷
除過分貪身。
辛一、(明身雖為苦器亦應保護之理):
雖見身如怨,然應保護身,
具戒久存活,能作大福德。
雖然見身猶如怨仇是眾苦之源,然而... 阅读全帖
n**********a
发帖数: 438
n**********a
发帖数: 438
24
敬錄自《自我教言略解》 華智仁波切 造頌 索達吉堪布 譯講
http://www.zhibeifw.com/ssfb/dxb/ziwojylj/ziwojylj1.php
15. 不應聽聞有三種:不聞他人讚己德,
不聞喜新者之語,不聞愚者之教誨。
我們修行人應該聽聞佛法,而不應該聽一些不合正見的雜言穢語,其中不應該
聽聞的語言主要有三種:
一、“不聞他人讚己德”,就是不要聽別人對自己讚歎誇獎的語言,因為這類
語言容易引生起執著和傲慢心,使人墮入世間八法之網,我們修行人不能對這些有實執
,而應像阿底峽尊者所說的那樣“應觀讚歎如空谷聲”。另一方面,應清楚自己到底有
無功德,即便有功德,自己也沒必要接受讚歎,讚歎不像隨喜,若隨喜可以令彼此都得
到同等的功德;若無功德,更不能接受別人對自己的讚歎。修行人不能像世間人一樣,
聽到別人的奉承誇獎,心就飄起來了,不論別人讚歎也好不讚歎也好,自己是最清楚自
己的,應該... 阅读全帖
n**********a
发帖数: 438
25
敬錄自《阿毗達磨俱舍論頌講記》 世親論師 造頌 索達吉堪布 譯講
http://www.zhibeifw.com/ssfb/dxb/apdmjslsjj/default.php
http://zhibeifw.com/down/book1/sdj-mf/mf20.pdf
http://zhibeifw.com/down/book1/sdj-mf/mf21.pdf
丁二、特殊隨眠之分類:
此十各七除三見,八種除去二種見,
以見欲苦等漸斷,四種隨眠修所斷,
色無色界除嗔有,如是承許九十八。
集諦與滅諦當中,除三種見以外各有七種煩惱;道諦見斷有八個,其中除開兩
個見,通過見道可使欲界苦集滅道之煩惱逐漸斷除,欲界的貪、嗔、慢、無明屬於修所
斷。上二界的見修所斷均除去嗔心,三界共有九十八個所斷。
特殊隨眠是對應見斷與修斷而分... 阅读全帖
n**********a
发帖数: 438
26
敬錄自《釋迦牟尼佛廣傳.白蓮花論》 全知米滂仁波切 著 索達吉堪布 譯
http://www.zhibeifw.com/ssfb/dxb/bailianhual/default.php
http://zhibeifw.com/down/book1/sdj-xm/xm11.pdf
http://zhibeifw.com/down/book1/sdj-xm/xm12.pdf
獸王善行
釋迦牟尼佛曾有一世為獸中之王,當時國王率軍隊將眾野獸團團圍住以圖剿殺
,野獸們見狀蜂擁至大河邊欲求解脫困縛,但因數量太多、嘈雜混亂而致眾野獸皆困滯
於河中不得逃脫。獸王便對子民們說道:「你們可全部踩著我脊背過河。」說完便趴在
深水處以脊背當作橋梁。
眾野獸就用蹄子踩在「肉橋」之上,一一向河對岸奔去。而獸王軀體則被踩得
遍體鱗傷,但牠一直精進忍耐、苦苦支撐。最後還剩下一隻小野獸尚未過河,此時獸王
全身骨架幾欲散裂,難忍巨痛陣陣襲來。但牠仍下定決心要使這... 阅读全帖
j*******1
发帖数: 182
2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入行论》学习体会
随喜大家的意乐!
《入行论》共十品,前三品是讲菩提心没有生起者令其生起的方法。其中,第一品宣说
菩提心的功德,第二品讲自相续得以清净,第三品主要讲菩提心怎样受持。因为我们相
续中如果要生起菩提心,首先就要知道菩提心到底有什么样的功德;知道了以后,自己
的相续如果没有清净,菩提心不会无缘无故于不清净的法器中生起来,所以必须要忏悔
加以清净;最终生起菩提心以后,怎样按照大乘经典所讲的那样去受持。
入行论释·善说海
http://www.zhibeifw.com/ssfb/dxb/rxls-ssh/main.php
如果要了知可能需要次第的学习会比较圆满, 下面一些问题供参考:
菩提心的本体是什么?
答:就是利益一切众生、让他们获得如来正等觉果位的希求心,《现观庄严论》中所说
:“发心为利他,求正等菩提。”
平时的行住坐卧中,怎样做才算是把菩提心运用到生活中了?
答:行住坐卧,念念不忘的就是“我要帮助众生”。这种心态不仅要在心里发,在实际
当中也一定要运用起来。不管是在哪个场合,只要有帮助众生的机会,我们就要把自己
的利他心运用起来,哪怕是看到路上有块大石头,也要想“这可能对过路的人有影响,... 阅读全帖
n**********a
发帖数: 438
28
敬錄自《阿毗達磨俱舍論頌講記》 世親論師 造頌 索達吉堪布 譯講
http://www.zhibeifw.com/ssfb/dxb/apdmjslsjj/default.php
http://zhibeifw.com/down/book1/sdj-mf/mf20.pdf
http://zhibeifw.com/down/book1/sdj-mf/mf21.pdf
人們活著應如何對待這個世界?執著是如何產生的?所生的煩惱又如何存在?
這些問題與自己的修行息息相關,因此對煩惱的研究、剖析也就顯得十分重要了。世間
的很多心理學家也致力於心理分析,但他們的破析理論與佛教完全不同,吾等本師釋迦
牟尼佛以其不可思議的智慧對煩惱作了深入細緻的宣說,已經完全揭示了煩惱與心性的
真正本質。
第五分別隨眠品分四:一、連接文;二、真實隨眠;三、斷隨眠之方式;四、
斷之果遍知。
甲一、連接文:
有之根本即隨眠。
三有的根本就是隨眠。
... 阅读全帖
n**********a
发帖数: 438
29
敬錄自《極樂願文大疏》 喇拉曲智仁波切 著 索達吉堪布 譯
http://www.zhibeifw.com/ssfb/dxb/zangchuanjtl/default.php
http://www.zhibeifw.com/down/book1/sdj-xm/xm04.pdf
己二、明觀其意功德:
慈悲慧眼遙視我。
再觀想:阿彌陀佛一定正以大慈大悲的慧眼從遙遠的極樂世界注視著我。如律
藏中說:“遙遠所住佛,慧眼即清淨,何具此治力,頂禮勝醫王。”如果自己具有信心
,那麼佛陀的觀照是無有遠近的。譬如,雖然太陽位於高高的天空中,但是它的光芒卻
可照射到此處。本來,圓滿正等覺恒時具足大悲心,無論自己祈禱與否,佛的大悲觀照
始終周遍各方。然而,如果沒有以信心祈禱開啟大悲之門,則無法見到加持的光明。例
如,雖然室外太陽時常升起,可是假設沒有門窗,則陽光不可能射入室內。所化眾生要
得遇佛陀的大悲加持(必須要積資淨障),如果沒有以積資淨障來淨化自相續,則無... 阅读全帖
n**********a
发帖数: 438
30
敬錄自《泰國遊記》 索達吉堪布 著
http://www.zhibeifw.com/ssfb/dxb/taiguoyj/main.php
僧 王
僧王是泰國佛教界的最高領袖,也是泰國人民的精神領袖,在民眾的心目中,
僧王是泰國靈魂的象徵。
現任的僧王智護尊者(頌得帕耶納桑文),是泰國叻達納哥信皇朝的第十九任
僧王。一九一三年生於泰國北碧府貧民家庭,十四歲出家,曾修完本國僧人教育最高一
級的佛學課程,通達巴利、泰、梵、中、英、德等多種文字,一九八九年被任命為僧王
。僧王寫有《四念處行為》、《佛綱》等不少著作,被授予過哲學名譽博士和語言學名
譽博士學位。現任副僧王是瓦洛格大師,原籍中國海南人,從小出家,今年七十二歲,
在泰國,人們稱他在佛法方面智慧第一。由於僧王現在已經有八十多歲了,全國的宗教
事務主要由副僧王負責。
僧王與副僧王也是國王的佛法導師,現任國王在一九五六年短期出家修行時,
智護尊者便是他的上師。在泰國期... 阅读全帖
n**********a
发帖数: 438
31
敬錄自《大圓滿心性休息大車疏》 全知無垢光尊者 著 索達吉堪布 譯
http://www.zhibeifw.com/ssfb/dxb/dymxxxxdcs/main.php
http://zhibeifw.com/down/book1/sdj-xm/xm09.pdf
丙三、勸勉勤於正法:
今生若未修持正法,則很難有從深不見底的輪迴中得解脫之時機,因此勸勉諸
位誠心精勤修持正法。
故今具有自在時,以隨善道之緣起,
當依無盡善二資,超越三有之城邑。
未被老衰死亡所縛、所作所為自由自在之時,應當趨入解脫道。如果盡可能行
善,則必定擺脫輪迴。《廣大遊舞經》云:「諸比丘,無老衰死、生活安樂、自由自在
時,欲解脫者當勤積福慧資糧,汝等將棄離三有城,阻斷惡趣門,登上善趣階梯,獲得
解脫果位。」
j*******1
发帖数: 182
3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自我教言略解(1)
自我教言略解
华智仁波切 造颂 索达吉堪布 译/讲解
一、释题:《自我教言》是华智仁波切警策自己的教诫。世人尚有自我批评、自我监督
等来观察自己的过失以完善自己,出世间的修行人更应如此。但佛法好像在有些人手里
却变成了单纯调伏他人的工具,这是不应理的。己尚未调伏,何以化他?所以我们应像
华智仁波切一样时时处处向内观察自己的身语意三门。
二、造颂者:华智仁波切是《大圆满前行引导文》的作者,是观音菩萨化身,也是寂天
菩萨的化身,他的传记很丰富。其生平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有一次他以乞丐形象去
炉霍县的多芒寺,在这里见到很多苦行者,他赞叹说:“真正的教法和证法在这个寺院
里还存在!太让人高兴了。”晚上,他到一个叫赤诚达吉喇嘛的屋里说:“我能不能在
您这里过夜?”赤诚达吉看他很寒苦,就收留了他,赤诚达吉问他:“你知不知道华智
仁波切?”“只是听说过。”“我很想拜见华智仁波切,特别敬佩他,一看他的著作就
很生信心,已经去石渠他的寺院里两次了,但都没见到。你看过《大圆满前行》吗?”
“只是听说过,但没看过。”“那你就看看这个法本,确实太好了,你以后最好能好好
照此修持。”“我不太懂,您能不... 阅读全帖
j*******1
发帖数: 182
3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自我教言略解 (2)
自我教言略解
华智仁波切 造颂
索达吉堪布 译/讲解
11. 莫作之事有三种:切莫自大与傲慢,
切莫暗中说他过,于谁亦莫作轻毁。
修行人一定不能做的事情有三种:
一是“切莫自大与傲慢”,如果自己觉得自己非常了不起,就看不到别人的功德,也见
不到自己的缺点,因此也就很难得到传承上师的加持,从历来高僧大德的论著及日常言
行中,都体现出内在谦虚的美德。我们却往往会生起粗大或细微的傲慢心,比如认为这
个教言很简单、那个法我听过几次了、这件事情我肯定比别人做得要好等等,而没有时
常以法来对照、衡量自己。古印度的一位大成就者曾三十七世中修学五部大论,上师如
意宝一生中听闻过一百多次《佛子行》,这些大德大成就者都是如此的谦虚好学,像我
们这些初学者有什么理由傲慢自大!寂天菩萨也教我们:“愿如细柔棉,敬当彼等仆。
”《格言宝藏论》中也说:“大者无须自傲慢,劣者傲慢有何用?真宝不用语夸赞,假
宝再夸亦谁买?”所以,没有必要傲慢,慢如高山法水不注,修行人,切记!
二是“切莫暗中说他过”,即不要在背后说别人的过失,暗中说过戒律中也是遮止的。
我们现在都是修学人,不是佛,每个人都有各人... 阅读全帖
j*******1
发帖数: 182
3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饮酒之过失
饮酒之过失
华智仁波切 著 索达吉堪布 译
学不放逸心解脱,救度放逸恶趣隘,
恭敬顶礼遍知已,书此利他祈加持。
诚如全知金刚持鄂钦·根嘎桑波曾经亲口说:“在拥有修行正法的特殊身份——纯净
暇满人身的此时此刻,为了达到成就无上珍宝菩提的目的,一定要如理遵循正确的见解
和清净的行为,依靠符合佛法的正命来养活这个暇满身。愚昧无知的人们依靠放逸的美
酒、杀生的血肉养活暇满的身体,并且声称:‘在正法小乘戒律、金刚乘中也说可以喝
酒、吃肉。’他们自己步入这种非理境地的同时,还让别人也酗酒吃肉,就像蛤蟆坑里
有伤的蛤蟆一样(有伤的蛤蟆会使其余的蛤蟆染上它的伤)。丧失了佛陀所欢喜的行为
,被恶知识所左右,完全是给自身带来巨大祸害的举动,也是下劣的做法,因此务必予
以遮止。”除非是成就者,酒能使上上下下的所有人失去理念,在今生来世都会导致大
难临头。恶魔、非天迷醉人的伎俩就是酒。
讲饮酒过患分为以下五个部分:
一、总说酒的过失;
二、分说与别解脱戒相违;
三、分说与菩萨学处相违;
四、分说与密宗誓言相违;
五、宣说戒酒的功德利益。
一、总说酒的过失也包括饮酒者犯罪之理、卖酒者犯罪之理两个方面。
1、... 阅读全帖
j*******1
发帖数: 182
35
第六品 安忍
丁二之戊三、(于菩提心支相违之嗔恚者安忍品)分二:己一、品名;己二、正论。
己一、(品名):安忍。
前一品宣说的为持戒度,现在论文进入安忍度的引导。安忍品的内容主要有三方面:一
、断除嗔恚;二、修安忍;三、恭敬有情。在修持菩萨行的过程中,如果不断除嗔恚烦
恼,会招致极大的违缘,给自己造成很大危害。认识到此后,应尽力断除嗔恨心,以种
种方便善巧修持安忍,而且要认识到有情助成佛的功德去恭敬一切有情。本品中有许多
重要的修行窍诀,以此藏传佛教的修行人对本品很重视,有的大德常单独传授此品,引
导弟子修习安忍。因为凡夫人都有一些不共的烦恼,有的贪心重、有的嗔心重等,各各
不同的烦恼习气要断除,必须要依靠一些方便法门去对治,对嗔恨心特别强烈的人来说
,这一品尤为重要。性格不好,容易嗔怒发脾气的人,如果在听习本品时,将安忍窍诀
铭记于心,在日常生活中反复观修,一定能消减、断除自己的嗔恨烦恼习气。对本品所
阐述的窍诀,我有过一定的体会:有时虽然有大圆满、大手印的对治烦恼窍诀,但在某
些情况下,运用本品中对治烦恼的窍诀却非常相应有力。你们有些人在听习前面几品的
过程中,也有一些这样的体会,... 阅读全帖
j*******1
发帖数: 182
36
一时,佛在舍卫城(Rajagadha)。城中有一施主(Pindadayaka),财富圆满如多闻天
子(Vaisravana,四天王中北方天王,佛教中为护法并恒施福之神。《法华义疏》云:
“恒护如来道场而闻法,故名多闻天子。”),崇奉外道宗派,娶妻后过着幸福美满的
生活。不久,其妻生下一子,肤色金黄,头如宝伞,鼻形妙高,具种种相好。施主为孩
子举行了隆重的诞生仪式,取了适合种姓的名字,以牛奶、酸奶及酥油等各种食品喂养
,孩子如海中莲花般迅速成长起来。到他蹒跚学步之时,施主为他买了只聪明活泼的小
母狗(Soni)。这只狗不喜外道,喜欢内道,每次见到外道信徒总是发狠狂吠,扑上去
撕咬他们的衣服,看见内道比丘(Samana Bhikkhu)时却高兴地摇尾、转绕、舔脚,如
是等等,行为十分恭敬。
我等大师释迦世尊(Bhagava)及十方三世诸佛(Buddha),均具有二种智慧、四无畏
(Catasso Appaman Nayo,一切智无所畏、漏尽无所畏、说障道无所畏、说尽苦道无所
畏)、七菩提支(Saptabodhyanga,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轻安觉支、念觉支
、定觉支、行舍觉支)、八... 阅读全帖
n**********a
发帖数: 438
37
敬錄自《大圓滿前行引導文.普賢上師言教》 華智仁波切 著 索達吉堪布 譯
http://www.zhibeifw.com/ssfb/dxb/dayuanmanqx/default.php
http://zhibeifw.com/down/book1/sdj-xm/xm02.pdf
己三(安忍)分三:一、忍辱他人邪行之安忍;二、忍辱求法苦行之安忍;三、
不畏甚深法義之安忍。
庚一、忍辱他人邪行之安忍:
別人當面對自己拳打腳踢、強搶硬奪、惡語中傷以及暗中說些難聽刺耳的話等,
我們不但不該對他們滿懷嗔怒,反而應當生起慈悲之心饒益他們。否則,如果隨著忿恨
的心態所轉,就會導致所謂的“嗔恨摧毀千劫所積之資糧”的後果,《入行論》中說:
“一嗔能摧毀,千劫所積聚,施供善逝等,一切諸福善。”又說:“罪業莫過嗔,難行
莫勝忍,故應以眾理,努力修安忍。”
想到嗔恚的過患以後,我們隨時隨地要努力修持安忍。正如印度單巴仁波切所
說:“嗔敵乃是業力迷亂現,當斷嗔恚惡心當熱瓦。”
阿底峽尊者也曾親口說過:“不嗔作害者,若嗔作害者,如何... 阅读全帖
n**********a
发帖数: 438
38
敬錄自《釋迦牟尼佛廣傳.白蓮花論》 全知米滂仁波切 著 索達吉堪布 譯
http://www.zhibeifw.com/ssfb/dxb/bailianhual/default.php
http://zhibeifw.com/down/book1/sdj-xm/xm11.pdf
http://zhibeifw.com/down/book1/sdj-xm/xm12.pdf
和氣四瑞
久遠之前有一地方名為嘎西,其地長有茂密森林。森林中棲息著一隻羊角鳥、
一隻山兔、一隻猴子,還有一頭大象,四動物和睦相處,遠離一切爭論,歡樂、祥和安
穩度日。一日,四動物商議道:「我們應恭敬最年長者。」於是經相互協商後,大家一
致同意以烈卓達樹作為參照,對比相互之間長幼順序。羊角鳥建議說:「你們均應談談
各自小時候所見樹之身量。」
大象首先發言道:「我們年幼時見到此樹,它有與我現在身體同等之高度。」
猴子緊接著發言:「當我小時候與猴群看見... 阅读全帖
j*******1
发帖数: 182
39
庚二、(修安忍)分二:辛一、认嗔境;辛二、真修安忍。
辛一、(认嗔境):
不欲吾与友,历苦遭轻蔑,
闻受粗鄙语,于敌则反是。
我不乐意自己和亲友遭受痛苦,为他人轻蔑,听受当面的粗恶语与背后毁谤的卑鄙言词
,但是对于敌人却刚好相反。
在进入“真修安忍”前,我们要先对自己嗔恨境进行分析。前面我们已经分析了生嗔的
原因为他人“行我不欲”与“挠吾所欲”,该偈从不欲与所欲的对境上,再进行阐述。
有我执的凡夫众生,他们不希望、不乐意的对境,总括起来,不外乎有四种:历苦、遭
受轻蔑、闻受粗语、鄙语,而且由于众生强烈的我所执,他们对自己的亲友眷属,也不
希望遭受这四种不欲之境。如果自己和亲友遭受到这些不欲境,马上就会生起忧恼,大
发嗔恚。相反,有我执的凡夫,对仇敌有“敌对”、“相反面”的分别念,因而总是希
望敌人得到这四种不乐境,如果有人阻碍敌人遭受这些,他们也会因此而大发嗔恨。从
字面上解释本颂的内容,就是上述的八种不欲与四种所欲,共十二种嗔境。
再深入本颂的内容,详细地分析,有些讲义中说可分为三十六种不欲境与三十六种所欲
境。从不欲上分析,自己不欲历苦、遭轻蔑、闻受粗语与鄙语;不欲自己的亲友历苦、... 阅读全帖
n**********a
发帖数: 438
40
敬錄自《中觀四百論廣釋──句義明鏡論》 聖天菩薩 造頌 法尊法師 譯頌
索達吉堪布 著疏
http://www.zhibeifw.com/ssfb/dxb/zhongguansblgs/default.php
http://www.zhibeifw.com/down/book1/sdj-mf/mf04.pdf
壬五、(認識真性)分二:一、認識實際;二、劣慧生怖畏的原因。
癸一、(認識實際):
空無我妙理,諸佛真境界,
能壞眾惡見,涅槃不二門。
一切法空性無我的妙理,是諸佛聖者所行的一真境界,空性法能摧壞眾邊執惡
見,是獲得涅槃的不二法門。
諸法空性無我的妙理,是法界究竟實相,是諸佛聖者的行境,若以言語解釋實
相空性,可以如是詮指。《現觀莊嚴論》中云:“般若波羅蜜,四聖者之源。”內道的
聲聞羅漢、辟支佛、菩薩、佛的果位,皆來源於般若... 阅读全帖
p******1
发帖数: 177
41
密宗的不共正见
问(6):在佛教的八正道中,是以正见为首,这也说明了正见在修行中的重要性。佛
教各宗派的修行都有各自的指导正见:如声闻乘的无常见和无我见;唯识宗的唯识见;
中观宗的性空见。密宗的修行有独立的体系和不共的修法,那么在知见上,是否也有着
大乘显教之外的不共正见呢?或者说,密宗的不共正见是什么?如果是以显教为同一正
见,又如何在修行上体现它的不共之处?
答:一般说来,八正道中的所谓正见并非指的是我们在修行前期所应具足的正见。前行
时必须具有正见,但这正见却非与八正道中的正见属同一范畴。三十七道品与五道之间
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小资粮道、中资粮道、大资粮道分别对应四念住、四正断、四
神足;暖位、顶位等加行道则与五根、五力相对应;见道则与七觉支相对应;修道才对
应着八正道。因此,具足八正道中的正见至少应是初地以上菩萨才能具有的功德。对位
登一地以上的菩萨而言,正见在修行中所起的作用,显密的看法并无多少差别。
佛教中的声闻乘、唯识宗、中观宗以及密宗,在各自的见解上确实有很大不同,正因为
见解不同,故各宗派在修行的具体方法上才呈现出千差万别的特征。对密宗来说,它不
仅非常强调,而且... 阅读全帖
B***o
发帖数: 133
42
比如诺那呼图克图传略里“二十五年,在西康甘孜圆寂。玉珠双垂,遗蜕缩如婴儿。门
弟子遵嘱,将遗蜕运江西庐山火化,天空现五色虹光,历数小时始散。”
http://www.zhibeifw.com/ssfb/dxb/mzhscjlj/
“密宗成就者圆寂时大致有下列四类不共同征相:一、肉身直接飞往清净刹土;二、以
智慧火完全焚烧了异熟肉身,或仅剩下头发、指甲;三、以智慧火焚烧异熟身后,身体
缩小,未完全消失;四、出现其余虹光、彩云等等瑞相。密续中就把生前所证到的透明
光蕴体及圆寂时的这四种成就称为“虹身”或“光身”。”
p******1
发帖数: 177
43
唯识见与中观见
问(15):汉传佛教的天台、华严等宗派,都是以般若中观的性空见作为大乘佛教的基
础思想,而以《涅槃经》中所说的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能成佛的思想作为大乘佛教的
圆满教法。可是在藏传佛教中,似乎是以中观般若见为最高正见。而按照汉传佛教来看
,般若的性空见和一切众生皆能成佛是两个不同层面上的知见。我想知道的是,藏传佛
教在中观见的指导下,是如何将两种不同层面的内涵统一在般若中观的性空见中?
答:藏传佛教的所有教派一致公认,显宗中的最高正见为中观见,若以为汉传佛教的最
高正见为唯识宗的见解,只有藏传佛教才将中观见当成最高见解,这实在是不懂佛教教
义的表现。唯识宗的见地与中观正见孰高孰低的判断,并不以汉地、藏地的地域之分而
见分晓,判定二者谁最究竟的唯一依据只能是佛经经论。正是在教证、理证的推导下,
藏传佛教界才将中观见奉为显宗的最高正见。而藏地的中观传承皆禀自善解佛陀密意的
龙树菩萨,龙树菩萨是释迦牟尼佛亲自授记过的当在自己涅槃后完全通达佛法奥义并能
弘扬圣教的大菩萨。世尊曾亲口在《楞伽经》中授记说:“... 阅读全帖
y******i
发帖数: 98
44
恭敬录自《山法宝鬘论》 札嘎仁波切 著 索达吉堪布 译
http://www.zhibeifw.com/ssfb/dxb/shanfabml/default.php
八、弃离恶友
总的来说,要断绝眷属仆人等所带来的一切愦闹,尤其是绝对不能亲近像毒物
般的恶友。大善知识博朵瓦的传记《美丽的莲花》中写道:“破戒毁誓着魔及女人,见
行不同追求现世利,秉性恶劣愚笨贪欲大,亲友等诸恶友当弃离。”意思是说,破戒者
、与上师和道友背道而驰的破誓言者、鬼使神差被魔左右者、亲近女人者、见解行为不
相一致者、唯一贪图今生不求来世利益者、秉性极其恶劣难以和睦相处者、过于愚笨自
心不向正法者、自私自利心极大之人以及亲友等全部属于恶友。如果与他们进行交往,
则罪业自然增长,善心必然丧失。除此之外,根本也不存在张着大口、獠牙毕露、双目
圆睁、手持利刃的其他恶友。
其一、不能与破戒者交往,因为破戒之人,他自己最初不重视戒律,行为放荡
不羁,长期串习而导致戒律沾染过患。诸如他们平时就违犯四根本戒,作恶多端,根本
不警惕劣行;口中也是说说笑笑,谈论歌舞、冲突、经商、君主、大臣、... 阅读全帖
p******1
发帖数: 177
4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金刚经》开示录 (8)
索达吉堪布 传讲
第八节课
前面说佛陀、佛法在胜义中不存在,佛陀不存在的原因下面有广说。佛法不存在的原因
昨天也讲了:法与非法都是不可得、不可取,心识语言无法表达,佛法的本质在胜义中
不成立为实有。下面还有一句没有讲完。
“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为什么佛法在实相中不存在呢?因为一切法皆是无为法,远离分别执著。诸位贤圣的
安立,也只是能证悟无为法的智慧上有差别。”
究竟实相中,实有的法不存在,无实的法也不存在,诸法本性远离一切执著,远离一切
法相,这是圣者入定智慧抉择的。《大幻化网》中说:“之所以承认法界一味清净平等
,乃是由圣者的根本慧定所得之故。”同样,一切诸法不存在,没有实相,也是依靠圣
者入定智慧而得出的结论。
此问题可以从两方面理解:一是在圣者的根本慧定面前,一切都是无为法,除此以外,
没有一个真正的实相,也没有有无执著;二是在圣者入定的时候,一切都是般若空性,
远离四边戏论。世亲论师说:“圣者入定时,灭除诸散乱,现前如来智智为无为法。”
圣者在入定的时候,灭除一切有为法的散乱执著,无为法的本来智慧现前。反过来说,
如果诸法的本性不是无为法,那必定是有为... 阅读全帖
p******1
发帖数: 177
4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金刚经》开示录 (8)
索达吉堪布 传讲
第二节课
按藏传佛教的讲经方式,《金刚经》分为初善题目、中善经义、后善结尾。昨天讲了初
善部分,今天接着讲中善经义。
提到“三善”,我想起了以前的一个笑话:有位炉霍县的干部,经常喜欢看一些经论,
有一次他在开统战会议时说:“同志们,今天我们要开一个会。初善我先发言,中善我
要讲一些政治问题,后善祝大家吉祥如意……”(众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依照密宗的讲法,此处是说五种圆满:1、环境圆满: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2、时间圆
满:释迦牟尼佛成佛后的一时;3、眷属圆满:一千二百五十位大比丘;4、法圆满:《
金刚经》所诠的甚深意义;5、本师圆满:三界导师释迦牟尼佛。
〖舍卫国〗:据《现观庄严论释》记载,舍卫国是印度六大城市之一(其余的还有广严
城、鹿野苑等),佛陀在世时由孟光王(波斯匿王)统治。
〖祇树给孤独园〗:它的来历有一段典故:给孤独长者皈依佛陀后,祈请佛陀来舍卫国
传法,并欲觅地为佛建造精舍。他发现祇陀太子的林苑清净闲旷、适合静修,所以打算
购买。太子非常不舍得,为了打消他的念头,对他开玩笑道:“你若能把这里用黄金铺
... 阅读全帖
p******1
发帖数: 177
4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金刚经》开示录 (8)
索达吉堪布 传讲
第三节课
鸠摩罗什翻译的《金刚经》分三十二品,你们在理解的时候,若按这种方式划分,意思
会一层一层比较好懂。
经典与论典不相同:经典里有很多重复的内容,所表达的意思也不一定是一个;而论典
很有层次性,可以依靠科判来划分,且论典还能使经文不明显的意思明显,散于各章节
的内容归纳在一起。以前大家一直是学习论典,现在初学经典时,一定要注意这个问题。
在藏传佛教中,《上师心滴》是非常了不起的法。而在汉传佛教中,最殊胜的非《金刚
经》莫属。这次法王如意宝传讲《上师心滴》的同时,我也给你们传授汉地最殊胜的如
意宝——《金刚经》,希望大家珍惜!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
在玄奘法师的译文中,前面还有“时诸比丘来诸佛所,到已顶礼世尊双足,右绕三匝,
退坐一面”。意思是说,佛陀应供完后,身体端直,于正念中安住,此时一千二百五十
位比丘和大菩萨,亲自来到佛前,在佛足下恭敬顶礼,右绕三匝,然后退到一边安坐。
〖顶礼〗:分为上、中、下三等,上等者是证悟顶礼,中等者是修行顶礼,下等者是五
体投地、以三门恭敬顶礼。此处从显现上讲,是指平时的三门顶... 阅读全帖
p******1
发帖数: 177
4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金刚经》开示录 (8)
索达吉堪布 传讲
第四节课
《金刚经》主要宣说了断除实执,获得调伏自心的境界。整部经的内容,按嘎玛拉西拉
的观点,可以归纳在三个问题当中,即最初发菩提心,中间修持六波罗蜜多,最后调伏
自心获得色身法身无别的果位。
先讲如何发菩提心: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
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
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佛告诉须菩提:“凡是趋入大乘道的菩萨,应当这样发心:所有的一切众生,卵生、胎
生、湿生、化生,有色界、无色界,有想天、无想天,乃至非想非非想天,我都会令其
远离轮回的痛苦,获得究竟的涅槃。如此度化了无量无边的众生,但在实相中,无有任
何众生得以灭度。”
前一句讲了世俗菩提心,后一句讲了胜义菩提心。具体而言,为度化天边无际的众生,
发愿求证无上菩提,是世俗菩提心;没有能度、所度、度化方式的三轮执著,叫做胜义
菩提心。虽然发心救度众生是菩萨在世俗中的最大责任,没有这个菩提心,一切的善根
无从增长,但也要明白胜义中没有众生可度。
先分析“世俗菩提心... 阅读全帖
p******1
发帖数: 177
4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金刚经》开示录 (8)
索达吉堪布 传讲
第五节课
昨天讲了菩萨不能有四相,今天讲无论在见、修、行、果哪个方面,菩萨都不能有所住
——实有的执著。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
触、法布施。”
佛陀说:“须菩提,菩萨对任何法都不能有实执,应以无住之心而行布施。即是说,不
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而行布施。”
真正的菩萨不会有实有的执著,以六度中的布施为例,菩萨在行布施时,并不耽著于六
尘——色、声、香、味、触、法。
〖色〗:凡夫对所施之物有颜色、形状的执著,对乞丐有相貌丑陋、衣衫褴褛的分别。
但菩萨真正通达了空性,远离了这些实执。
〖声〗:乞丐来到家门口说:“行行好,给我点儿东西吧。”菩萨不会一听到声音,就
作意:“好,我马上给你啊……”
〖香〗:鼻子不去分辨是香的东西,还是臭的东西。
〖味〗:对味道的胜劣也不加取舍。
〖触〗:不存在由身体接触所生的轻重、大小、光滑粗糙等分别。
〖法〗:法是意识的对境。比如,认为“我今天给了乞丐十元钱,应该有很大功德吧!
”这些执著法的分别念也没有。
藏地寺院在安居时,经常念弥勒菩萨的一个愿文,有句偈颂是:“不住一切法,... 阅读全帖
p******1
发帖数: 177
5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金刚经》开示录 (8)
索达吉堪布 传讲
第六节课
昨天讲了“三轮体空”的布施是一切布施中最殊胜的,这种福德资粮所摄的果位——佛
的庄严色身并不存在,因为凡有相状皆非究竟实相。今天继续讲: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
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
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
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
。”
须菩提问佛陀:“世尊,将来很多众生听到如此甚深的般若法门,能否生起真实的信心
?”佛告诉须菩提:“你不要这么说。我灭度后末法五百年时,有持戒清净、修积福德
的三藏法师,将对《金刚经》生起无比的信心,这一点毋庸置疑。你要知道,这些人不
是一般的缘分,他们往昔并不是在一尊佛、两尊佛、三四五尊佛面前种过善根,而是在
无量千万尊佛前种过善根。乃至有人听闻《金刚经》的词句,仅仅生起一念清净的信心
,须菩提,如来以无漏智慧悉能了知彻见,此众生将获得无量福德。”
〖后五百岁〗有两种说法:1、通常指现在五浊兴盛的末法时代,“五百”不是一个具...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下页 末页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