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转轴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y**u
发帖数: 7459
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Apple 讨论区 】
发信人: yuzu (betterthanyesterday), 信区: Apple
标 题: mbp 13 的黑色转轴问题求教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Jun 30 16:01:18 2011, 美东)
我今天突然发现我的电脑连接screen的黑色转轴上有很多道细微的裂痕,靠左边居多。
用手摸可以感觉到。用了应该不到3年。
有人有这种问题吗,是不是因为过热?会很快整个裂掉吗?
请高手帮忙看看该怎么办?谢谢!
u**********n
发帖数: 8905
2
今天去店里实地考察了新air。发现开机时间并不如Jobs说的短。好像跟上一代hard drive的mac差不
多。(Mac本来就比windows开机
时间短)。
还有,中间的转轴变全黑的塑料的了。以前是一半合金,一半塑料。是不是为了降低成
本?还是这样设计更坚固?
个人感觉这黑色的转轴看上去很不协调。有点动摇我更新换代的欲望了。
y**u
发帖数: 7459
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Apple 讨论区 】
发信人: yuzu (betterthanyesterday), 信区: Apple
标 题: mbp 13 的黑色转轴问题求教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Jun 30 16:01:18 2011, 美东)
我今天突然发现我的电脑连接screen的黑色转轴上有很多道细微的裂痕,靠左边居多。
用手摸可以感觉到。用了应该不到3年。
有人有这种问题吗,是不是因为过热?会很快整个裂掉吗?
请高手帮忙看看该怎么办?谢谢!
i*****9
发帖数: 698
4
如果地球自转轴出现偏移,会对全球气候产生影响吗?
y*******d
发帖数: 1674
5
坑爹啊。把车前座上方镜子的那个转轴摆断了,那个修多少钱?才买3个月的新车,这
个不酸warrenty里面把。。
M********t
发帖数: 5032
6
来自主题: Joke版 - 引力波 带人类倾听星辰大海之声 新浪科技 ugmbbc 8小时9分钟前 在一波又一波传言后,终于!北京时间2016年2月11日23:40左右,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负责人、加州理工学院教授David Reitze宣布,人类首次发现了引力波。发布会上究竟揭开了哪些谜团?与之前的传言有何不同吗?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黑洞来客团队(团队主要成员苟利军 研究员为国家天文台恒星级黑洞研究创新小组负责人,而这次被探测到的引力波正是来自双黑洞系统),全面解读这场激动人心的发布会。 正如发布会所言,在被预言将近百年、苦苦追寻几十年之后,首个位于地球之外13亿光年的引力波源GW150914被人类直接探测到,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伟大时刻,一个新时代的序幕正在拉开——地球人,欢迎你来到引力波时代! 激动人心的发布会结束了,其重点内容可以被简单归纳为三点: (1)引力波终于被探测到了。 (2)引力波产生于两个恒星量级黑洞的合并(merger)。 (3)引力波是美国的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英文简称LIGO)发现的。 接下来,让我们逐个分析和解释一下以上三点,从而对这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学发现做一个稍微深入的了解: http://static.cnbetacdn.com/article/2016/0212/41080c0cddd85b8.jpg 双黑洞系统想象图。(来源于LIGO网站)) 天外飘来引力波 对于“波”,我们并不陌生,生活中时常会听到无线电波、电磁波、声波、光波等等,引力波也是波的一种。 既然称之为引力波,它必然与引力有关。所以,在更深一步了解引力波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下人类对于引力的认识过程。17世纪末的物理学家牛顿看到了下落的苹果,意识物体之间普遍存在的一种力,称之为“引力”,并且将其数学化,这就是我们熟知的万有引力。万有引力认识的精髓是物体质量的存在导致了引力,这在牛顿之后的两百多年里被认为是宇宙间的绝对真理。直到1905年狭义相对论发表,再到1915年广义相对论的发表,爱因斯坦提出了一种完全不同的对于引力的看法,引力是因为质量对于时空造成了变形所导致,而非质量之间的吸引。这就意味着,我们时空可被当做一种可以变形的介质来认识。所以引力波,简单来说,就是时空自身的波动。相比较我们熟知的无线电波(或者电磁波),它仅仅是在时空之中传播的,时空是它的媒介。 人们常说“星辰大海”,如果将时空视作海洋,那么天体就如同海洋生物一般。可以想象,如果大海中的某个生物摇了摇尾巴、或是晃了晃头,海水由此所产生的波动就会向外传播。与此类似,宇宙中某个天体的剧烈活动,会对所在的时空产生扰动,时空自身的波动也会向远处传播,如果足够强,就能够为地球上的我们所感知。 在引力的世界中,我们的宇宙通常是平静的。可是在北京时间2015年9月14日17点50分45秒,地球上的LIGO探测器却探测到了来自于宇宙深处距离地球13亿光年之外的一场引力风暴,来自于一个双黑洞系统的合并,以它的探测日期命名为 GW150914。 http://static.cnbetacdn.com/article/2016/0212/12c0afa9d0fc4fb.jpg LIGO的两个观测站探测到了同一个引力波事件。上面为观测得到的曲线,下面是和理论相比较之后的拟合结果。(来源于LIGO所发文章) 两个黑洞的“火并” 此次发布会的另外一个亮点就是双黑洞。这也是人们首次直接发现双黑洞,这两个黑洞的质量分别为26和39太阳质量,属于恒星级黑洞。或许你已经听腻了黑洞,生活中时不时的会听到某某黑洞爆发了,某某黑洞吞吃恒星了等等。但是这此发现却有些不同,两个天体都是黑洞,互相绕转,最后合并。这听起来像是一场黑吃黑的火拼,甚至有点儿像港片里熟悉的火爆场面。黑洞合并产生了非常强烈的时空振荡,所以我们遥远的地球才观测到了。 黑洞通常认为是大质量(超过25个太阳质量,请注意这是前身星的质量)的恒星在其演化的最终阶段,恒星中心会形成我们了解的恒星级黑洞。它们的质量通常预计在3个太阳质量到100个太阳质量之间。因为黑洞本身没有任何的辐射(不考虑量子效应下的霍金辐射,它的电磁辐射也是异常微弱),所以我们不能直接看到黑洞。我们的银河系或者其他类似的星系当中当中,每个星系都预计存在着上千万个恒星级黑洞,但是绝大多数的黑洞都是孤独存在的天体,如同幽灵般,没有任何辐射或者辐射及其微弱,所以很难被看到。 所幸,有的黑洞处于双星系统当中,就像发布会中提及的系统,而且另外一个天体是正常的恒星(也称之为伴星)。在这种情形之下,黑洞会从正常恒星上吸积气体,在其周围产生一个吸积盘,以至于某些时候吸积气体的量过多,不能被黑洞直接吞掉,这时还会沿着黑洞的两个转轴将多余的气体抛射出去,从而产生非常壮观的喷流。正是因为吸积盘和喷流的存在,他们都能够产生我们非常熟知的电磁辐射(也就是有我们熟知的光子产生),从而我们利用传统的探测方式,比如地面或者太空的望远镜,就可以间接地探测黑洞的存在。 大约在50年前,人类就是利用此方法发现了第一个黑洞候选体,天鹅座X-1 (Cygnus X-1)。在1974年,地球上两颗聪明的大脑、理论物理学家霍金和好朋友基普·索恩就这个候选体是不是黑洞而打了个赌,他们以一年的成人杂志《阁楼》作为赌注。后来的观测是利用天鹅座X-1中的伴星运动测得了黑洞质量,大约为15个太阳质量,从而霍金认输并且在两人的赌书上签名按上了自己的手印。基普·索恩从那时起就赢了。 对于双黑洞系统,他们几乎不会产生能够为传统方式所观测到的光子。所以,即使它们存在,仅凭借传统的观测方式,我们也无法发现他们。况且,很多的人都怀疑它的存在。但是,在双黑洞绕转,尤其是合并之时,会产生很强的引力波。只要引力波探测器足够灵敏,我们就可以发现它们的踪影。面对大家的怀疑,LIGO的发现用事实证明了它的存在。而此次发现引力波的天文台的创建人之一就是基普·索恩——索恩教授又一次赢了! 引力波为黑洞做名片 在观测到了完整的引力波形之后,利用一种叫做匹配滤波(waveform matching)的方法,理论上就可以推断出系统的性质信息,包括合并之前和之后。比如,对于双黑洞系统,可以推断出合并之前的黑洞质量,自旋和轨道,以及合并之后的质量和自旋。此次新闻发布会中所提及的引力波事件,就得到黑洞的质量在合并之前是26个和39个太阳质量,合并之后是62个太阳质量(合并之前的两个黑洞自旋参数值限制的并不是很好),合并后黑洞是一个克尔黑洞,其自旋参数值为0.67。 你或许会有疑问,合并之后怎么少了3个太阳质量,它跑到什么地方去了?引力波也是携带能量的,在黑洞合并之时,它的形状非常不对称,不是我们看到的单个黑洞的球形,所以在振荡恢复的过程当中,一部分质量就通过引力波的方式辐射出去,从而为我们所接收。合并的时间非常之短,仅仅在大约0.05秒的时间,就将3个太阳质量(大约6.0E30公斤)的能量就通过引力波的方式释放出去,也就是说在一秒钟可以释放出大约10^32公斤的能量。相比较之下,我们的整个宇宙包含了大约1.0E22个太阳,而每个太阳每秒钟向外辐射大约4.0E9公斤的物质能量,所以黑洞合并的最后释放出比整个宇宙每秒钟辐射出的电磁总能量还要高出3倍。 http://static.cnbetacdn.com/article/2016/0212/3aa5437d0cd140c.jpg 双黑洞系统在不同阶段所产生波形随时间演化图。双黑洞系统的演化包括三个阶段:旋近(inspiral), 合并(merger)和铃振(ring down)阶段。(来源于LIGO所发文章) 我们注意到,合并前黑洞的质量为26个和39个太阳质量——这两个质量都比目前已知的恒星级黑洞要重许多。我们现在已经确认了大约20多个恒星级黑洞,最重的恒星级黑洞位于M33 X-7系统中,为16个太阳质量。而其它所有确定的黑洞质量均比这个小,大多数是七八个太阳质量左右。尽管理论之前预言了更大质量的黑洞的存在,但是之前从来还没有发现过,所以此次发现更大质量黑洞,对于黑洞的形成渠道也有着重要影响。 我们所看到的所有恒星,都是处于旋转当中。所以对于那些由恒星塌缩而形成的黑洞而言,它们也是处在旋转之中。对于黑洞的旋转,天文学家用一个叫做“自旋参数”的量来表示,它在0和1之间变化——0代表了没有转动的黑洞(也叫“史瓦西黑洞”),而1代表了理论上黑洞所具有的转动最大值(也叫“极端克尔黑洞”)。对于此次观测中合并以后的黑洞,它的自旋参数为0.67。如果我们以转速来描述,它在以每秒钟100转的速率转动。相较而言,我们刚才提到的人类第一个黑洞“天鹅座X-1”,它是一个极端克尔黑洞,差不多在以超过1000转每秒的速率转动。 如果你觉得转速依旧很难理解,那我们可以想象一下《星际穿越》电影的一个情节,主人公在卡刚都亚黑洞的行星上只呆了3个小时,但是后来却发现飞船上已经过了23年,时间相差了6万倍。要有这样巨大的时间差,其中条件就行星极度靠近黑洞的同时,黑洞也以最大速度转动。按照相对论理论所言,这样行星上的时间就会被极大的拉长。天鹅座黑洞的转速就具有类似于电影中卡刚都亚黑洞那样的转速。对于此次引力波探测到黑洞而言,即使有某个行星在其周围最靠近的稳定存在,那么对于它的时间也会流逝的很慢,不过不会有6万倍那么大的差别,最多也就2倍左右。 对于黑洞而言,有着非常著名的无毛定理,也就是说黑洞只需要简单的几个量就可以描述。对于宇宙当中的黑洞,只需要我们上面所说的质量和自旋参数就可以完整的描述。当我们知道了黑洞的质量和自旋参数一些性质时,我就可以很容易的对黑洞本身的全貌做出一个描绘,就如同给出了一个人的完整自画像。而引力波的方法可以快速给出黑洞的完整信息,这相比较传统的观测方式,更为有效,尽管在观测方面有些困难。 氢原子的百亿分之一 从预言到探测,物理学家等待引力波的到来已有一百年之久,为什么引力波这么难得一见?主要原因是,相比较其他的几种力(强力,弱力,电磁力),引力是最弱的,相应的引力波效应也就很弱。想当初爱因斯坦在发表自己新的理论之后,就估算了引力波的强度。引力波的强度通常利用相对变形大小来表示,但是结果往往是小的可怜,几乎无法探测到。引力波是时空的自身变形,在一个方向上被拉伸,在其垂直的另外一个方向上就会被压缩。如果我们有一天,我们被同样的双黑洞系统在合并时所产生的引力波(变化强度为1.0E-21)所击中的话,理论上来说,我们同样会经历一个稍微变高变瘦,然后变胖变矮一些的过程。实际上,对我们身高不超过2米的人类来说,导致的变化大约为2E-21,为一个氢原子的五百亿分之一(一个氢原子的大小大约为1.0E -10米)。 引力波的效应是如此之小,所以一方面需要增加探测的长度,来增强变化的效应,另外一方面通过巧妙的方法来探测到微小的变化。这也是此次新闻发布会中提到的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在建造之初所考虑的。它有两个观测点,分别建在美国华盛顿州的列文斯顿和路易斯安那州的汉福德。每个观测点都有两个互相垂直,每条长达4公里的臂。长臂中间是高度真空的管子,而在长臂两端,悬挂着大约直径34厘米、重达40kg的反射镜。LIGO的探测器利用激光干涉技术,不间断地测量每对反射镜之间的距离。每当引力波通过探测器时,人们会探测到两对反射镜之间的距离呈现此消彼长的周期性变化。 即使对于LIGO天文台4公里的长臂,引力波所造成的变化也是极其微小的。对于此次新闻报道中的双黑洞合并,其可能产生的尺度相对变化最高可为1.0E-21,意味着4公里的长度也仅仅只变化了一个氢原子直径的2.5千万分之一。为了达到这个精度,LIGO的科学家做了许多精密的设计,保证探测系统的稳定,保证LIGO反射镜的位置随机涨落小于一个氢原子大小的百亿分之一,从而保证可以相对比较容易的探测到可能的引力波源。 LIGO在1999年建成并且开始运行。但是在进行升级之前(也就是2010年),没有探测到任何确定的引力波事件。从2010年开始,LIGO对探测器进行了第二阶段的升级,2015年6月进行测试运行,2015年9月开始正式运行,第一阶段的科学运行一直持续到2016年1月,升级后的版本被称为Advanced LIGO (简称aLIGO)。而此次新闻发布会的结果其实就是在刚刚升级完之后,由还在进行测试中的的aLIGO所探测到的。相比较之前,aLIGO的探测灵敏度提高了10倍。而且此次的双黑洞所产生的引力波强度就在仅仅比最初LIGO的灵敏度低一些,所以当LIGO的升级刚刚完成,在试运行的阶段就发现了所报道的双黑洞系统。探测到引力波似乎就在本来的预料当中。就像发布会中所言,这或许是大自然给我们苦盼许久的一份礼物。2012年,LIGO天文台创建人基普·索恩在《科学》杂志的一篇评论文章中说,预计在2017年,第一例黑洞合并的事例将会被发现。当时预计LIGO的升级会在2016年底完成,结果是升级进度超前,让我们提前听到了宇宙时空的声音。 http://static.cnbetacdn.com/thumb/article/2016/0212/a4e034c670c7a62.jpg_600x600.jpg LIGO和aLIGO灵敏度比较(左);LIGO和aLIGO探测范围比较(右)。(图片来源于LIGO网站) 谁将撼动时空 那么在我们的星辰大海中,什么样的天体才能够撼动我们的这个宇宙时空,让位于遥远地球上的LIGO探测到呢?现在通常认为有如下四种: (1)旋进(In-spiral)或者合并的致密星双星系统。比如中子星或者黑洞的双星系统。非常类似于发布会当中的系统。 (2)快速旋转的致密天体。这类天体会通过周期性的引力波辐射损失掉角动量,它的信号的强度会随着非对称的程度增加而增加。可能的候选体包括非对称的中子星之类的。在《星际穿越》电影当中,教授说它发现了引力波,而它的其中一个产生机制很可能就是由一个快速转动的中子星,其表面大约2厘米的凸起所产生的(具体分析可以参阅由基普·索恩撰写的星际穿越一书)。 (3)随机的引力波背景。非常类似于我们通常熟知的宇宙背景辐射,这一类背景引力波,也通常叫做原初引力波,它是早期宇宙暴涨的遗迹。2014年由加州理工、哈佛大学等几个大学的研究人员所组成的BICEP2团队曾宣称利用南极望远镜找到了原初引力波,但是后来证实为银河系尘埃影响的结果。原初引力波的探测将是对暴胀宇宙模型的直接验证,对于它的探测依旧在努力寻找之中。 (4)超新星或者伽马射线暴爆发。恒星爆发时非对称性动力学性质也会产生引力波。而直接探测到来自于这些天体的引力波,将是提供对这些天体最直接而且最内部的信息。 除过LIGO之外,还有意大利的VIRGO引力波探测器,日本的KAGRA探测器以及英国德国的联合GEO-HF探测器。相信在不远的未来,引力波的探测事例会如同春笋般爆发,越来越多。 http://static.cnbetacdn.com/article/2016/0212/8dad832e823b89e.jpg 全球引力波天文台分布(来源于LIGO网站) 为一窥宇宙初生 毫无疑问引力波是对广义相对论的一个最直接的验证。另外它在弱场中已经得到验证,但是对已强引力之下的验证,之前却从来没有验证过。所以此次的观测,是对广义相对论的一个非常好的检验。 引力波以光速传播,它与物质的相互作用非常非常的弱,所以引力波可以给我们提供我们宇宙几乎无阻挡的图景,而这个几乎是无法利用我们熟知的电磁波来达到的。比如,利用引力波,我们可以看到宇宙的最早期,宇宙大爆炸之后的1.0E-36秒开始的宇宙形成过程,而对于电磁波而言,它最早只能看到大爆炸后的大约300,000之后的宇宙历史,在此之前,电磁波是不能给我们提供的。所以引力波是我们了解我们宇宙形成的最好工具。 如果还记得,在《星际穿越》电影中的结尾之时,主人公库珀身处一个5维时空的超体方体中,为了将从黑洞中心所提取出来的信息传递给身处4维时空的女儿墨菲,人为的制造引力波效应,成功将信息传递,从而人类得以解救。引力波从目前物理学家的认识来看,是唯一一种可以在不同维度传播的波。不同宇宙之间的碰撞,会产生引力波。说不定在不远的将来,我们也可以依靠引力波来判断多重宇宙的存在与否。 就如同一个天生的聋哑人,一直在听别人说声音的存在,突然有一天听力恢复了。我想我们此刻的心情也是差不多如此。引力波给我们打开了一扇全新的窗口。引力波是一种方式,是一种看待世界的方式。历史的发现轨迹告诉我们,每一扇新的窗口被打开,都会有令人称奇的发现。虽然LIGO的探测能力还是有限,一旦这个引力波的世界被撬开了一道小的裂缝,让我们看到了春天的种子,相信硕果累累的引力波丰收季节也不会太远。
引力波
带人类倾听星辰大海之声
新浪科技
ugmbbc
8小时9分钟前
在一波又一波传言后,终于!北京时间2016年2月11日23:40左右,激光干涉引力波天
文台(LIGO)负责人、加州理工学院教授David Reitze宣布,人类首次发现了引力波。
发布会上究竟揭开了哪些谜团?与之前的传言有何不同吗?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黑洞
来客团队(团队主要成员苟利军 研究员为国家天文台恒星级黑洞研究创新小组负责人
,而这次被探测到的引力波正是来自双黑洞系统),全面解读这场激动人心的发布会。
正如发布会所言,在被预言将近百年、苦苦追寻几十年之后,首个位于地球之外13亿光
年的引力波源GW150914被人类直接探测到,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伟大时刻,一个新时代
的序幕正在拉开——地球人,欢迎你来到引力波时代!
激动人心的发布会结束了,其重点内容可以被简单归纳为三点:
(1)引力波终于被探测到了。
(2)引力波产生于两个恒星量级黑洞的合并(merger)。
(3)引力波是美国的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英文简称LIGO)发现的。
接下来,让我们逐个分析和解释一下以上三点,从而对这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学发现
... 阅读全帖
M*****n
发帖数: 2948
7
估计是,周围全都是金属的了,
转轴要还是金属的就没有信号了,
y**u
发帖数: 7459
8
来自主题: Apple版 - mbp 13 的黑色转轴crack
我今天突然发现我的电脑连接screen的黑色转轴上有很多道细微的裂痕,靠左边居多。
用手摸可以感觉到。用了应该不到3年。
有人有这种问题吗,是不是因为过热?会很快整个裂掉吗?
请高手帮忙看看该怎么办?谢谢!
a*******i
发帖数: 1105
9
来自主题: Hardware版 - 老T60P的显示器转轴有点松了
早过保修期了,有什么简易的办法自己DIY紧一紧那个转轴吗?多谢!
s********1
发帖数: 581
10
转轴加速平动时torque=I*alpha还成立吗?例如当圆球沿着斜面滚下来的时候。如果力
矩,moment of inertia和角加速度都绕球心计算,torque=I*alpha还成立吗?此时,
球的转动动能还是(1/2)*I*omega^2吗?
y**u
发帖数: 7459
11
没进错。。。我四处打听。感觉是过热后塑料出了问题。就是不知到能坚持多久。才在
网上搜了搜,似乎可以只换转轴,大概1百来快。但愿如此,要是要连display一起换就
惨了。
你以前见过没?
s********1
发帖数: 581
12
转轴加速平动时torque=I*alpha还成立吗?例如当圆球沿着斜面滚下来的时候。如果力
矩,moment of inertia和角加速度都绕球心计算,torque=I*alpha还成立吗?此时,
球的转动动能还是(1/2)*I*omega^2吗?
s********1
发帖数: 581
13
转轴加速平动时torque=I*alpha还成立吗?例如当圆球沿着斜面滚下来的时候。如果力
矩,moment of inertia和角加速度都绕球心计算,torque=I*alpha还成立吗?此时,
球的转动动能还是(1/2)*I*omega^2吗?
s********1
发帖数: 581
14
转轴加速平动时torque=I*alpha还成立吗?例如当圆球沿着斜面滚下来的时候。如果力
矩,moment of inertia和角加速度都绕球心计算,torque=I*alpha还成立吗?此时,
球的转动动能还是(1/2)*I*omega^2吗?
k*****y
发帖数: 4550
15
“天文学家已经重新修正了巴比伦的十二星宫图,重新计算的依据是千百年来以来地球
自转引起的太阳的偏移”,“由于月球对于太阳的引力,星座的位置在一个月前改变了
”,为什么沉寂许久的13星座理论又卷土重来呢?咱们顺便也揭一下星座学说的短吧。
13星座说并不新奇,但不可否认最近网络上出现了关于天文学家证实13星座说事件的小
幅骚乱,就连淡定冷静的果壳网小编也因自己突然从摩羯变成射手慌张了一把,当然最
无辜要属天蝎座MM,莫名成为小众还卷入蛇夫座之争,而最大伤感的要数狮子座GG,突
然被告之七月份的尾巴其实它不是狮子座,这怎能承受……
12、13星座说对比:
白羊座:3月21日~4月20日 4月18日~5月13日
金牛座:4月21日~5月21日 5月13日~6月21日
双子座:5月22日~6月21日 6月21日~7月20日
巨蟹座:6月22日~7月22日 7月20日~8月10日
狮子座:7月23日~8月23日 8月10日~9月16日
处女座:8月24日~9月23日 9月16日~10月30日
天秤座:9月24日~10月23日 10月30日~11月23日
天蝎座:10月24日~11月22日 11月2... 阅读全帖
kx
发帖数: 16384
16
来自主题: Thoughts版 - 我好笨啊
http://www.qiji.cn/eprint/abs/171.html
昆虫的振翅飞行原理研究进展
The Improvement of Insects Flight
学生:
北京大学 力学与工程科学系
理论与应用力学专业 98级
程暮林
指导教授:
北京大学 力学与工程科学系
陈滨
摘要
昆虫经过漫长的进化过程,获得了令人惊叹的飞行技巧,其高度的飞行机动性令现
代飞行器黯然失色。随着非定常流理论的完善,人们逐渐认识到非定常效应在昆虫
飞行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实验中前缘涡及其产生机制的发现为解释昆虫是如何通
过振翅产生足够的升力奠定了基础。同时,借助于电子显微镜的帮助,人们认识到
昆虫的翅上存在若干智能微结构(the smart microair vehicles),使昆虫的翅在
振动过程中自动地变形为适当的形状。本文通过综述近几十年,国内外的研究进展
,提出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希望对进一步深入的研究有所帮助。
Abstract
Insects gain surprising perfect flight maneuverability through long evol
uti... 阅读全帖
T*******x
发帖数: 8565
17
来自主题: _PathToTruth版 - 第一个严肃贴
这个贴想请WaiChi回答一下。
先介绍一下问题的背景知识:
地球上的四季变化是因为
地球绕太阳的公转轴与地球的自转轴之间有一个角度。
地球绕太阳的公转周期是一年(365天)。
地球的自转周期是一天。
这两个旋转的周期和方向都是非常稳定的,几万年也变不了一点点。
而两个旋转轴线之间有一个夹角,
这就造成了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的某一个时候
比如说太阳的直射位置是在地球的北半球正上方,
这时地球的北半球是夏天,南半球是冬天,
而在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另一个时候(半年之后),
太阳的直射位置是在地球的南半球的正上方,
这时地球的北半球是冬天,南半球是夏天。
地球上之所以有春夏秋冬,就是因为这个公转轴和自转轴之间的角度。
而地球上的四季,又影响了地球上所有生物的生活习性甚至基因。
所以我就想:这个宇宙中,或者这个三界中,
有没有一颗行星,它运行的公转轴与其自转轴之间角度为零,
从而在这个行星上面没有春夏秋冬,这个行星上面的气温永远是恒定的?
想请WaiChi兄用天眼看一下有没有这样的星球?
如果有这样的星球,其上的气候是什么样的?
有没有人类?其生活习性风土人情是什么样的?
这是不是跟天堂一样?
a**********r
发帖数: 174
18
一天的长短是由自转和公转两个速度,及其夹角共同决定的。
最长的天应该是自转和公转的周期一样,且转向相同。这样星球的一侧将永远是白天,
而另一侧则永远是黑夜。太阳系中的水星就是这样。
另外,自转轴和公转轴的夹角也有影响。像天王星,其公转轴和公转轴的夹角有90多度
, 就像躺着打滚。虽然其自转速度很快(17个多小时),但其大部分地区一昼夜的时
间长达几十个地球年。
n***i
发帖数: 5479
19
来自主题: Military2版 - 可变后掠翼为什么落后
可变后掠翼与固定翼相比至少有这么几点劣势:
1、同等条件下,翼面积相对较小,导致翼载较大,机动性较差。虽然屡有F-14战胜F-
15的例子,但那是因为更有经验的F-14飞行员将F-15引至F-14擅长的高度和速度进行空
战的结果,不能改变F-14整体上比F-15机动性差的结论。
2、机械操纵比较复杂,导致机体重量增加。
3、因为每片机翼都仅由一个转轴与机身相连,这个转轴的强度要求很高,要么采用更
贵的合金,要么加大转轴的重量以提高可靠性。
4、因为机翼可动,无法与机身坚固地构成一个受力整体,使机翼结构强度下降,需要
增加机翼的结构重量以弥补在结构强度上的损失,结果使全机重量进一步增加。
5、由于翼面积相对较小,机翼油箱理论上也更小,甚至会因为转轴尺寸较大造成无法
使用机翼油箱。
6、因为机翼可以转动,从最大翼展变小翼展后,机翼下的导弹挂架无法平行于机身,
使导弹喷口将朝向机身,导弹发射将烧灼机身。如果将导弹挂架设置为小翼展时平行于
机身的话,那么在最大翼展时导弹头部将指向机身,造成导弹无法发射。所以很难在机
翼下挂载导弹,比如F-14就没有机翼挂架,全机只有六个挂架,比其他同级别的战斗... 阅读全帖
p********y
发帖数: 5044
20
来自主题: Food版 - 手摇面条机问题
是啊,我觉得不是齿轮的问题。因为有一个切粗面的转轴,我很少用,只有买回来的时
候用了2次,后来觉得细面比较好吃,就没再用过,然后现在压面转轴和细面转轴都转
不动了,我就换粗面转轴试了试,也不太行,老卡住
当时贪便宜,买了个30刀的,现在真是后悔
f*******r
发帖数: 5301
21
来自主题: GunsAndGears版 - 最后还是上了个3X (大图,慎入)
没见到实物,不好轻易下结论吧,赫赫,你知道这个转轴是怎么锁定的吗,我觉着把这
个转轴搞坏的难度不低于毁掉皮轨
转轴3x平常不用装枪上。转轴的最大意义在于:打远处目标的时候,如果近处突然冒出
威胁,可以快速接敌
a******s
发帖数: 2145
22
根据最近国手们对新式无缝球的最新试打体会和一些相关报道来看,新式无缝球的弹性
增强了,旋转削弱了。究竟为何会有这样的效果,在此我谨提出我的看法和理论解释。
至于弹性增强,我认为由于无缝的技术要求,材质略有不同,导致新球弹性形变时的内
能损耗降低。举个简单的例子,原来是块铁壳,弹不起来,现在变成了篮球,于是就能
弹起来,这个理解比较简单,不赘述。
下面我们主要讨论一下旋转削弱的问题。首先需要明确的一点是,国手们感受到的旋转
变弱应该是接球时的感受,而从开始制造旋转到接球的过程中,球的转速变化主要是由
以下几点因素决定的:1.对面击球的力对球转速的影响;2.球在空气中的摩擦作用;3.
球与球台接触时的摩擦作用;而以上三点又离不开球本身的性能。
那么球本身的性能较之原来的有缝球有何变化呢?首先,质量是不会变化的,这点我认
为还是起码需要保证的,否则手感差异就太大了。其次,由于没有了相应的缝隙缝合处
的环,其表面支撑力有所下降,形变略为加大。
那么,我们就可以根据新球性能的变化来分析上述的三点影响。
第一点,也就是对面击球对球转速的影响。这点是最简单的。为什么?因为在球接触球
拍的过程中,球拍... 阅读全帖
a*********7
发帖数: 30080
2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iterature 讨论区 】
发信人: airdragon77 (QTMDAQ-抢唐门的暗器), 信区: Literature
标 题: 【爱与分享】小龙与小虎之迎接企鹅宝宝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Jun 28 20:57:58 2011, 美东)
在离地球不知道有多远的宇宙中,有一个非常美丽的星球。这里生活着各种各样的动物
:恐龙、猛犸、象鸟、渡渡鸟……是的,这些都是曾经在地球上生活过、但是现在已经
宣布灭绝的动物。没有人知道它们是怎么来到这个星球的:它们自己也不知道。它们只
记得从前有一天,地球已经不再适合它们生活的时候,忽然有一个声音召唤着它们往前
走。走着走着,它们就离开了自己熟悉的家乡,来到了这个星球。这里一年四季都是春
天,绿草茵茵古树参天,群山巍峨湖海浩渺。大家都非常喜欢这个新家,起了个名字叫
做梦之星球。
其中有兄弟俩,哥哥叫做小龙,弟弟叫做小虎。小龙是恐龙的一种: 侏罗纪中期生活在
中国四川的气龙。小虎是老虎的一种: 曾经生活在中国南方的华南虎。小龙已经在这里
生活了好久好久,小虎却是新来;不过他们一见如故,亲如兄弟,快乐地... 阅读全帖
t******n
发帖数: 2939
24
☆─────────────────────────────────────☆
l63 (l63) 于 (Sun Jun 30 11:44:29 2013, 美东) 提到:
具体是这样: 如图, 陀螺理想化模型为一个零质量的杆顶着一个均匀质量的圆盘, 圆盘
重心为C, 陀螺支撑点为O, 固定O点 (就是只是固定O点的位置, 陀螺杆本身是可以往任
意方向摆动的), 初始状态时, 陀螺绕杆的角速度为w0, 杆与竖直方向有一个小的夹角
a0, 初始状态时陀螺重心速度为0. 杆长为D.
计算方法: 建立坐标系, 以柱坐标描述重心的位置C=C(r,theta,z), 由于杆长固定, 故
z=sqrt(D^2-r^2), 相当于重心是两个自由度: r, theta (也就是可以用极坐标描述),
t=0时, theta=0, theta'=0, r=D*cos a0, r'=0; 陀螺还有一个自由度, 是绕杆的角速
度w, 这个w在t=0时的值为w0.
考虑陀螺的拉格朗日量, 即动能-势能.
具体表达式很长, 我会略去一些不必要的部分:
首先考虑陀螺的重心速度对应的平动动能, 重心速度由重... 阅读全帖
a*********7
发帖数: 30080
25
在离地球不知道有多远的宇宙中,有一个非常美丽的星球。这里生活着各种各样的动物
:恐龙、猛犸、象鸟、渡渡鸟……是的,这些都是曾经在地球上生活过、但是现在已经
宣布灭绝的动物。没有人知道它们是怎么来到这个星球的:它们自己也不知道。它们只
记得从前有一天,地球已经不再适合它们生活的时候,忽然有一个声音召唤着它们往前
走。走着走着,它们就离开了自己熟悉的家乡,来到了这个星球。这里一年四季都是春
天,绿草茵茵古树参天,群山巍峨湖海浩渺。大家都非常喜欢这个新家,起了个名字叫
做梦之星球。
其中有兄弟俩,哥哥叫做小龙,弟弟叫做小虎。小龙是恐龙的一种: 侏罗纪中期生活在
中国四川的气龙。小虎是老虎的一种: 曾经生活在中国南方的华南虎。小龙已经在这里
生活了好久好久,小虎却是新来;不过他们一见如故,亲如兄弟,快乐地生活在一起。
这些天来,梦之星球的居民们多了一个任务:迎接企鹅宝宝。从半个月前开始,天空中
白云朵朵,憨憨的都是企鹅的形状:奔跑的企鹅,游泳的企鹅,发呆的企鹅,扑闪翅膀
的企鹅。居民们就知道,又有新朋友要来了。虽然谁也不知道这些白云是怎么出现的,
不过大家慢慢地习惯了用这个方式得知新邻居的到来... 阅读全帖
k*h
发帖数: 3668
26
来自主题: Hardware版 - lenovo yoga 2 pro用过的说说
挺结实的。联想收了IBM的转轴技术,以前是单转轴180度,现在改成了双转轴360度,
不过基本原理是一样的。
我的T61用了6年,转轴都没出过问题,yoga 2 pro即使做工差点,也不至于有太大问题。
s**d
发帖数: 18498
27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zz全本米格战机史话6
【第五话】 变后掠翼米格歼击机/强击机家族
进入60年代后,从40年代就开始研究的变后掠翼技术开始走向成
熟。我们知道:平直翼(除超薄平直翼外)有利于低速飞行。但当飞行速
度接近音速时,会产生激波使阻力剧增。人们转向后掠翼(包括三角翼)
,后掠翼不但可以延迟激波产生,而且超音速时产生的激波强度比平直翼
小得多。但是大后掠翼飞机的低速性能很差,需很长的滑跑距离才能起飞
/降落,经济性和安全性都不好。变后掠翼技术解决了这一问题,一般的
变后掠翼由固定的内翼和活动的外翼两部分组成,内翼外侧装有贯穿机翼
厚度的转轴,外翼通过转轴与内翼相连接且可在机械力的驱动下围绕转轴
前后掠动。可变后掠翼变化范围通常在20到75度之间,在此范围内,
由飞行员操纵调节后掠角,也可由电脑进行自动调节。变后掠翼解决了高
/低速飞行之间的矛盾。高速飞行时用大后掠角,飞机的阻力小,加速性
好;低速飞行时使用小后掠角,机翼展弦比大,续航时间长,飞机的经济
性好且起降安全,缺点是使得飞机结构变得复杂,重量增加,可靠性下降。
60年代初米高杨设计局的设计师们开始注意这一技术,他们分析了
美国在研制第一种此类飞机F-111过程
r********n
发帖数: 7441
28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考考文科生一个天文学问题
天王星的自转轴可以说是躺在轨道平面上的,倾斜的角度高达98°,这使他的季节变化
完全不同于其他的行星。其它行星的自转轴相对于太阳系的轨道平面都是朝上的,天王
星的转动则像倾倒而被辗压过去的球。当天王星在至日附近时,一个极点会持续的指向
太阳,另一个极点则背向太阳。只有在赤道附近狭窄的区域内可以体会到迅速的日夜交
替,但太阳的位置非常的低,有如在地球的极区。运行到轨道的另一侧时,换成轴的另
一极指向太阳;每一个极都会有被太阳持续的照射42 年的极昼,而在另外42年则处于
极夜。在接近昼夜平分点时,太阳正对着天王星的赤道,天王星的日夜交替会和其他的
行星相似,在2007年12月7日,天王星将经过日夜平分点。
天王星上的节气:
北半球 年 南半球
冬至 1902, 1986 夏至
春分 1923, 2007 秋分
夏至 1944, 2028 冬至
秋分 1965, 2049 春分
这种轴的指向带来的一个结果是,在一年之中,天王星的极区得到来自于太阳的能
量多于赤道,不过,天王星的赤道依然比极区热。导致这种结果的机制仍然未知;天王
星异常的转轴倾斜原因也不知道,但是通常的猜想是在太阳系形成的时
d*****g
发帖数: 1616
2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2 讨论区 】
发信人: thinknet (我是云), 信区: Military2
标 题: 离子鱼发文质疑J20:辉煌背后的隐忧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Jun 20 12:04:03 2011, 美东)
本帖最后由 lizyu 于 2011-6-18 17:15 编辑
辉煌背后的隐忧
——从气动设计的问题看中国四代战斗机的技术和改进前景
中国四代机的外形特点
被媒体称为歼-20的中国第四代战斗机,在1月11日成功的完成了首次飞行,这次飞行成
功意味着四代机项目实现了阶段性的成功。作为中国航空工业和国防系统集体力量的结
果,四代机的首飞不仅仅代表着中国航空技术上的跨越,也意味着中国在战斗机设计水
平上达到了新的高度。
中国航空系统在20年前还忙着使二代机改进型实用化,本世纪初还在发展新的歼-7和歼
-8改进型,到现在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设计出第四代战斗机,这样的技术进步在世界
范围内也较为迅速。歼-20的公开是中国航空科研的里程碑,但在为取得的辉煌成绩欣
喜的同时,对歼-20整体设计上可能存在的不足和弱点进行了解,可以更全面的了... 阅读全帖
l***y
发帖数: 1166
30
4、蜥蜴人的议程
蜥蜥的议程过去是,现在仍然是,找到所有当初的逃亡者,然后消灭或者同化——用他
们的血和体内的生物酶、激素来作为蜥蜥的一种“营养”来源。
原笔记作者批注:他们是谁?这些最开始播种蜥蜥到我们这个星系的ET们,这让人想到
天使阶层的起源,他们是Ophanim座天使?Seraphim炽天使? 或者有翅膀的Draco?
Ciakar?Cherubim智天使?这些ET似乎认为人类Humanoid族需要某种外来的危机因素,
某个侵略性的寄生者族类来激励迫使人类进一步的进化?! 这件事的结果就是类人族
的血液里含有Draco的一些分支基因---- 有些人认为这种交叉基因对人类进化有益处,
比如Lawrence Gardner极力辩护他的Draco家族谱系,这和现在大多数的An或者凯尔特
人(Celt),以及英伦岛的Rh阴性血型有关。
同属于蜥蜥血系的Enki(Ra)并不含有地球上猿猴血液里的Rh抗原,所以蜥蜥人类总是
限于在自己的血系圈子里繁殖in-breeding。蜥蜥被认为是缺乏同情心的族类,伊丽莎
白(Elizabeth,E-Liza-Beth,or Of-Lizard-Bor... 阅读全帖
t******t
发帖数: 15246
31
本帖最后由 lizyu 于 2011-6-18 17:15 编辑
辉煌背后的隐忧
——从气动设计的问题看中国四代战斗机的技术和改进前景
中国四代机的外形特点
被媒体称为歼-20的中国第四代战斗机,在1月11日成功的完成了首次飞行,这次飞行成
功意味着四代机项目实现了阶段性的成功。作为中国航空工业和国防系统集体力量的结
果,四代机的首飞不仅仅代表着中国航空技术上的跨越,也意味着中国在战斗机设计水
平上达到了新的高度。
中国航空系统在20年前还忙着使二代机改进型实用化,本世纪初还在发展新的歼-7和歼
-8改进型,到现在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设计出第四代战斗机,这样的技术进步在世界
范围内也较为迅速。歼-20的公开是中国航空科研的里程碑,但在为取得的辉煌成绩欣
喜的同时,对歼-20整体设计上可能存在的不足和弱点进行了解,可以更全面的了解中
国先进战斗机设计能力。
国外同类机型的性能和技术特点
四代机的实体机是以YF-22/23为开端。拥有强大航空技术基础和科研能力的美国,在四
代机研制上实现突破后,很快就开始将新技术扩展应用到了更大的范围。F-22成为目前
世界上战斗力最强的战斗机,接近装备状...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1164
32
来自主题: Alabama版 - 春节 送礼
东芝Z830-K01S  参考价格:9999元  东芝Z830(参数 图片 文章 论坛)-K01S笔
记本在外观上采用超级纤薄的设计,整体采用银色的设计,金属拉丝更显品味。该机采
用13.3寸的LED背光屏幕,分辨率达到1366×768。笔记本转轴采用与以往下沉式转轴不
同的,在很大程度上加强了转轴的性能 东芝Z830-K01S笔记本采用Intel 酷睿i5
2467M处理器,主频达到1.6GHz,双核四线程,虽然主频不是太高,但是动力非常强劲
。在内存方面,2GB的DDR3 1333内存,搭配128GB SSD固态硬盘,传输完全没有机械阻
碍,性能也不言而喻。显卡方面,则搭载的是Intel GMA HD 3000核芯显卡。 东芝
Z830-K01S(银色) 产品定位 Ultrabook笔记本 操作系统 Windows 7 Professional(专
业版) CPU型号 Intel 酷睿i5 2467M CPU主频 1.6GHz 最高睿频 2300MHz 总线规格
DMI 5 GT/s 三级缓存 3MB 内存容量 2GB 硬盘容量 128GB SSD固态硬盘 屏幕尺寸 13.
3英寸... 阅读全帖
M*****l
发帖数: 334
33
来自主题: Tennis版 - 谁用过klippermate绑线机?
要不加线的话,转轴的起始角度很重要。
0
0
o
0
0
[-----]
=========
[---------]
想象上面那个是转轴,转轴上面2个半圆,一大一小,中间双线是夹线的部分, oooooo 表示杆子。
绕线的过程是:线从小半圆的上方掠过,经过右面,从大半圆的下方掠过,再从中间夹
线部分穿过。
如果想不夹线的话,起始的位置应该是上图向反时针方向转30~40度左右,把线绕好,
然后放千锤。
补充一点:
起始的时候,杆子最好是指向2点的方向或者2点和3点之间的方向,不要竖
的太高。
基本上就是靠这两点来调节,慢慢试试就行了。
PS:这个图很糟糕,见谅。
u***s
发帖数: 318
34
来自主题: Astronomy版 - 轨道参数变化,地球在变冷?
《黄赤交角的变化,地球是在变冷还是变暖?》,表达了她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她把此
问题化简,只谈论地球倾角的变化及后果。她的结论是:地球倾角在变小,所以,工业
化多排放的二氧化碳引起的地球变暖的效应没有显得那样严重。
这个结论固然不错,但地球的气温受到几个天文参数的影响,许多眼光敏锐的科学家对
此问题有明确的结论。我曾在此问题上花费了若干时间,我把科学家们在此问题上的结
论拿来,显一下丑,班门弄斧了。
首先,地球的气温是恒定的吗?绝对不是的,它是持续变化的。如何变化的?我们仅看
简单一点的。
地球自诞生以来,或者从地球上海洋完全形成后,由于火山的剧烈活动,空气中充满了
二氧化碳,氮气及大量的水蒸气和非常低的氧气(也许只有今天的百分之一,那是太阳
紫外线分解二氧化碳产生的),有的天文学家推测,可能气压高达几十个,地面的温度
也许有二百摄氏度之高。随着二氧化碳被固定在岩石中这一过程的持续,地面的温度持
续下降,但和今天比,还是很高的。
后来,曾发生了所谓的“雪球期”,就是地球上在纬度很低的地方都发生结冰的现象,
有的人认为所有的地球海洋都结冰了,其他人认为在赤道附近,还有小的条状地方没有
结冰... 阅读全帖
n*******e
发帖数: 1141
35
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boardid=1&id=6824456&page=8&u
回帖人:liuyi0004 2011-2-7 12:40:42 第 259 楼
钱云会手表录像中出现的卡车后视镜 有转轴
而事发现场的卡车后视镜 没有转轴
g****t
发帖数: 31659
36
来自主题: Detective版 - 三体3:好书必须看
《三体III:死神永生》
作者:刘慈欣
申明:本书由奇书网(Www.Qisuu.Com)自网络收集整理制作,仅供预览交流学习使用,版权归原作者和出版社所有,如果喜欢,请支持订阅购买正版.
写在"基石"之前
姚海军
"基石"是个平实的词,不够"炫",却能够准确传达我们对构建中的中国科幻繁华巨厦的情感与信心,因此,我们用它来作为这套原创丛书的名字。
最近十年,是科幻创作飞速发展的十年。王晋康、刘慈欣、何宏伟、韩松等一大批科幻作家发表了大量深受读者喜爱、极具开拓与探索价值的科幻佳作。科幻文学的龙头期刊更是从一本传统的《科幻世界》,发展壮大成为涵盖各个读者层的系列刊物。与此同时,科幻文学的市场环境也有了改善,省会级城市的大型书店里终于有了属于科幻的领地。
仍然有人经常问及中国科幻与美国科幻的差距,但现在的答案已与十年前不同。
在很多作品上(它们不再是那种毫无文学技巧与色彩、想象力拘谨的幼稚故事),这种比较已经变成了人家的牛排之于我们的牛肉。差距是明显的--更准确地说,应该是"差别"--却已经无法再为它们排个名次。口味问题有了实际意义,这正是我们的科幻走向成熟的标志。
与美国科幻的差距,实际上是... 阅读全帖
o***s
发帖数: 42149
37
黄圣依准备起跳
黄圣依跳水训练
由中国国家跳水队独家签约,浙江卫视和新丽传媒联合制作的大型公益明星跳水真人秀《中国星跳跃》即将在本周迎来最后一场小组赛。然而,早前加盟《中国星跳跃》因为高烧未能赶上小组赛的黄圣依,却在大病初愈后“请愿返场”,节目组导演在几经讨论之后,终于为其开了“绿灯”,同意让其持外卡直接晋级复赛,不过在评分和规则上,将对其更加严苛。
而黄圣依在获得外卡后,虽然还未完全退烧,但即刻就参加到训练中来,为了追赶之前落下的课程,黄圣依更是一天苦练8小时,训练强度堪比国家队的水平,而教练组更是为其配了2组教练,对其进行“车轮战”式的魔鬼训练。
黄圣依跳水“一波三折”
被牛群感动“二次加盟”
黄圣依参赛的整个过程可谓“一波三折”,早先因为阿娇心脏病未能通过体检,保险公司拒为其投保,临近比赛,节目组突然出现人员告急的状况,没想到黄圣依在受到邀请后24小时内便于节目组谈定细节,火速加盟。
然而就在黄圣依仗义加盟后,便发起39度高烧。虽然完成了VCR拍摄和基础训练,但此后因为一直高烧不退,而被医生强制要求暂停训练。随后黄圣依无奈告别星跳跃,并在微博表示“原本想在这个舞台上再次挑战自我,... 阅读全帖
a****l
发帖数: 8211
3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二至测影 与 地轴角度
你的推论完全正确,一点都不是“妄断”。地球的自转轴从来就不是固定的,一直在变
化中,而且变化的模式还挺复杂的,是多种运动组合在一起的。这一理论早就被很多的
观测数据证实了,而且预测出来的最大变化的角度远远超过你提到的数字。很多地质考
古上都提到很多气候的变化其实也和这种自转轴的移动有关。
m***n
发帖数: 12188
39
上面的资料很好。
另外一个有趣处,尚书有据说是尧时代的天文记录,星星位置是随时间缓慢变化的。由
现代天文学数值计算后的结果,还真就是那个时代的记录。所以有以下悖论:要么承认
尚书确实有部分内容是唐尧时代的记录结果,要么就是战国时期伪造,但是伪造者具有
现代天文知识和现代电脑时代的计算能力。
以下拷贝:
“我国古代经籍,间有载及星辰之位置者,苟其所记之星次为当时实在现状,则以岁差
之理,即能推定经书之年代。近顷梁任公先生谓《尚书·尧典》所记“仲春日中星鸟,
仲夏日永星火”等”
东晋天文学家虞喜,发现恒星的位置有偏移,进而发现岁差,并定出冬至点每50年后退
1°。《宋史·律历志》记载:“虞喜云:‘尧时冬至日短星昴,今二千七百余年,乃东
壁中,则知每岁渐差之所至。’”岁差这个名词即由此而来。
岁差(axial precession),在天文学中是指一个天体的自转轴指向因为重力作用导致在
空间中缓慢且连续的变化。地球自转轴的方向逐渐漂移,追踪它摇摆的顶部,以大约26
,000年的周期扫掠出一个圆锥。
岁差的影响是北极星经常的改变。目前,勾陈一极适合指示天球北极点,因为勾陈一的
视亮度(2.0等... 阅读全帖
p****t
发帖数: 11416
40
如果是专门的气象卫星,要那么高的分辨率干嘛?
关键是一些基本的数据都搞错了:“中巴卫星工作在太阳同步轨道,
倾角为九十八·五度,轨道高度七百八十七公里”,“卫星装有一台20米分辨率的五谱段 C
CD相机,一台78米和156米分辨率的四谱段红外扫描仪,一台258米分辨率的两谱段宽视场
成像仪。其主要任务是利用先进的遥感技术,为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调查、开发、利用
和管理各类资源服务”
而且一点常识也没有“最低高度为480公里,否则就会掉下来”,高度一百多公里,甚
至小于100公里的卫星多了。而且这个白痴根本就不知道为什么气象卫星要运行在太阳同
步轨道上,可能他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太阳同步轨道——
太阳同步轨道
(sun synchronous orbit)
卫星的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一般是不会变的,但会绕地球自转轴旋转。如果轨
道平面绕地球自转轴旋转的方向与地球公转的方向相同,旋转的角速度等于地球公转的平
均角速度,即0.9856度/日或360度/年,这样的轨道称为太阳同步轨道。由计算得知,要做到
一点,太阳同步轨道的倾角必须大于90°,圆形太阳同步轨道的高度不会高于600
l******4
发帖数: 729
41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问两个科学问题,呼吁科普
这么多回铁中, 没几个人掌握了最基本的高中物理。
看看这个版上都是一些什么人张口闭口就说别人文科生。
一个质量均匀的球体,对内部一个质点的引力等价于,内层球体的引力。外层球壳无效
。“球心张力很大,如果石头没被拉碎”---这种话让人无语。
“在万有引力作用下进一步失衡,最后附到大坑内表面。”---没有那么大初始能量
对于第二个问题。(当然假设问题足够理想,无空气阻力,地球完美球体)取决于这个
大洞开的位置。 如果这个贯穿的大洞与自转轴重合,那么2个物体在球心碰撞。 如果
大洞不与自转轴重合,物体不会竖直向中心下落,那么某一时刻,物体会与洞壁碰撞。
然后连磕带碰得在中心碰撞。 这很容易理解,可以说是地转偏向力。 也可以理解成
,2个物体是轨道非常扁椭圆的卫星。
W****G
发帖数: 1
42
2015最强探月科普(正式版)----5分钟证明阿波罗“月面活动”全是地面拍摄(兼答有
关米国送中国1克“月壤”的问题)
作者:吴刚----谨以此文献给无比善良并为家人和社区奉献一生的母亲
            &#
160;  先爆点新料,以飨读过前两版的网友。米前总统克林顿卸任后的自传
《my life》第156页(中文版不知如何翻译的)专门讲到他经历的“登月直播”的故事
。1969年夏天23岁的克林顿(从牛津大学回来准备去耶鲁大学读法学院)在老家给一位老
木匠打下手盖房子。老木匠先问他信不信登月成功。和几代几十亿地球人一样,聪明绝
顶的克林顿当时也是笃信不移,他反问老木匠:“电视上不都直播了吗?”老木匠说自
己压根儿就不信。克林顿当时觉得老头实在是个怪人。可是,再过30多年,在华盛顿做
了两任总统一共八年以后,他却彻底改变了看法: “这老木匠居然真的有先见之明。”
言下之意,首次“登月”的全球“电视直播”的确如老木匠当初所断言:“玩电视的可...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这是暖教的遭到老天的无情讥讽
全球变暖是20世纪骗钱大骗局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595131/answer/6279836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4年止,已经有1000多名科学家联名反对全球气候变暖论,其中包括1998年诺贝尔物
理奖得主、斯坦福大学教授Robert Laughlin,Robert Laughlin认为:“气候变化不是
人力可以控制的,地球也不会在意政府有什么想法。根据目前的天气报告,找不到任何
全球气候变暖的证据。气候变化是地质时间尺度的现象,是地球运行的自然规律,不需
要任何人批准也不必向任何人解释”。NASA高级科学家Weinstein 说:“任何合理的科
学分析都会得出结论,(全球气候变暖依据的)基本理论是错的”。化学家 Mary
Mumper表示:“我也是环境保护主义者,但我必须反对Al Gore的观点”。巴西地质学
家Lino 批评说:“把数千亿的钱浪费在这个没有事实依据的人为杜撰的全球气候变暖
论上毫无价值”。 以下为《赛先生》原文。链接:为二氧化碳平反 -- 赛先生...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4
美帝航天元旦再创历史!13年前发射的新视野探测器成功飞掠天涯海角星体,即将冲出
太阳系!
NASA在2号凌晨发布的第一张回传图像,显示“天涯海角”的哑铃状外观,右侧是
对其外观构建的模型,标示出了自转轴和自转方向 来源:NASA/JHUAPL/SwRI
新浪科技讯 1月2日消息,2019年1月1日,元旦当天,北京时间13:33,美国宇航
局“新视野号”探测器再创历史,成功飞掠柯伊伯带小天体“天涯海角”,这是人类历
史上最遥远的一次飞掠探测行动。
根据美国宇航局在北京时间1月2日凌晨发布会上最新公布的消息,美国宇航局的“
新视野号”探测器(New Horizons)已经于北京时间元旦当天13:33成功飞掠柯伊伯带
小天体“天涯海角”(Ultima Thule),并且探测器拍摄的图像已经开始回传。
这是一次发生在64亿公里之外的探测行动,连光速传播的信号单程都要走上6个多
小时,这次壮举也成为了人类探测器迄今为止到访的最遥远的一颗天体,2019年的这个
元旦,将因为这件事而载入史册。
美国宇航局局长吉姆·布里登斯坦(Jim Bridenstine)专门发表了贺词,他在贺
词中说道:“在此祝... 阅读全帖
O*******d
发帖数: 20343
45
那是因为地球的自转轴在改变方向。 即使地球自转轴改变了方向,恒星之间的相对位
置不变。
l******4
发帖数: 729
46
来自主题: Military2版 - 问两个科学问题,呼吁科普
对于第二个问题。(当然假设问题足够理想,无空气阻力,地球完美球体,地心不热)
取决于这个大洞开的位置。 如果这个贯穿的大洞与自转轴重合,那么2个物体在球心碰
撞。 如果大洞不与自转轴重合,物体不会竖直向中心下落,那么某一时刻,物体会与
洞壁碰撞。然后连磕带碰得在中心碰撞。 这很容易理解,可以说是地转偏向力。 也可
以理解成,2个物体是轨道非常扁椭圆的卫星。
t******3
发帖数: 79
47
1958年,第二个五年计划开始时,电力供应不足的矛盾突出。为此,国家要求上海电机
厂制造更多的汽轮发电机支援工农业生产。但是,制造汽轮发电机需要转轴和护环,这
两个重要部件当时国内生产尚未过关,须从国外进口。人家给几根转轴、几套护环,就
只能生产几台汽轮发电机。在这种情况下,满足国家对电站设备的需要,只有在冷却介
质和冷却方式上想办法。因为冷却介质和方式直接影响发电机的发电能力。空气冷却效
能最低,氢气冷却比空气冷却高3~4倍,水冷比空冷高40~50倍。冷却方式上还有内冷
和外冷之分,内冷效果又比外冷为好。但是,在制造技术上,水冷比氢冷困难,内冷比
外冷困难,特别是转子绕组水内冷,世界上还没有先例。上海电机厂学会制造汽轮发电
机才4年历史,最大的单机容量只造到1.2万千瓦,但为了满足国家的需要,他们打破世
界各国发展汽轮发电机生产的老路,决心采用水内冷,试制定子和转子双水内冷汽轮发
电机。年初,该厂总工程师孟庆元组织交通大学和浙江大学部分教授、讲师及本厂的王
作民、金传琪等探讨试制的可行性。与会同志所看到一些国外资料,对双水内冷问题都
没有定论。特别对转子在每分钟3000转高速旋转的情

发帖数: 1
48
全球变暖是20世纪骗钱大骗局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595131/answer/6279836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4年止,已经有1000多名科学家联名反对全球气候变暖论,其中包括1998年诺贝尔物
理奖得主、斯坦福大学教授Robert Laughlin,Robert Laughlin认为:“气候变化不是
人力可以控制的,地球也不会在意政府有什么想法。根据目前的天气报告,找不到任何
全球气候变暖的证据。气候变化是地质时间尺度的现象,是地球运行的自然规律,不需
要任何人批准也不必向任何人解释”。NASA高级科学家Weinstein 说:“任何合理的科
学分析都会得出结论,(全球气候变暖依据的)基本理论是错的”。化学家 Mary
Mumper表示:“我也是环境保护主义者,但我必须反对Al Gore的观点”。巴西地质学
家Lino 批评说:“把数千亿的钱浪费在这个没有事实依据的人为杜撰的全球气候变暖
论上毫无价值”。 以下为《赛先生》原文。链接:为二氧化碳平反 -- 赛先生... 阅读全帖
B********4
发帖数: 7156
49
来自主题: Automobile版 - 请问一下什么叫supercharged?
进气增压器是以不增加引擎排气量为前提,使动力轮输出提升的方法。是直接利用引擎
出力来驱动增压器,再将高密度空气送入汽缸内以提高引擎的输出功率。

涡轮增压则是利用引擎的废气排放来驱动压缩机。最早的增压器全部都是机械增压,在
刚发明时被称超级增压器(Supercharge),后来涡轮增压发明之后为了区隔两者。起初
涡轮增压器被称为Turbo Supercharger,机械增压则被称为Mechanical Supercharger
,久而久之,两者就分别被简化为Turbocharger与Supercharger了。

涡轮增压原理利用引擎运转时所排出来的废气,用废气来转动涡轮增压器中的排气侧转
子,而排气侧转子与进气侧转子(Compressor)是同轴异室,当Turbine转子达到一定转速
时(约12000rpm左右)它带动另一侧的Compressor,使Compressor转子引进外来的新鲜空
气,经过压缩倒入进气歧管内,因此Turbo车的进气是非自然方式,是经过"吸进来,再压缩
"所以空气压力是大于大气压力的。涡轮增压由于是超高转速地运转轴承,随之而来的高
温排除或增压过度的泄... 阅读全帖
s******t
发帖数: 1956
50
老Rx300到10万麦了,到自己常用的师傅那里,问换timing belt的事,师傅说这是大活
,包括water pump等一堆东西要换,约5小时labor, 估价在700上下。
不过师傅又说,timing belt其实非常结实,很少见belt断掉的,出问题的倒是那些控
制belt的转轴居多。不过这些转轴在出问题前,会有迹象可循。至于,water pump吗
? 更是耐用,正常维护下,可跑20万麦。
他认为最佳选择是再开两万麦,然后换新车。不过那是他的意见,我自己决定,要换,
随时找他。
Update:
下面这话是个学车的人说的,看来和师傅的经验一致:
Therefore my educated guess for a Tundra (with 90K recommended replacement
interval for the timing belt) is about 5 to 10% fail before 90K miles,
making this a relatively rare covered under warranty repair. Between 90K a... 阅读全帖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