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论典
首页 1 2 3 4 5 末页 (共10页)
x*********o
发帖数: 208
1
索达吉堪布
问(16):汉传佛教自清末民初以来,从传统丛林教育转向学院教育,为教界培养了许
多人才。但学院教育也存在明显的问题,比如过分提倡学术研究,明显出现了信心道念
的淡化,甚至出离心与菩提心也被世俗的名利心取而代之。我想知道的是,藏传佛教在
出离心的培养和信心道念的建设方面,有什么特殊的方便?
答:济群法师对汉地当前佛教教育中出现的问题深表忧虑及关切,对此我本人表示完全
理解,并同意法师对佛教教育过分学术化所进行的指摘。据我所知,汉地的很多佛学院
,也包括许多寺院,在对学生讲经说法的同时,还为他们设置了大量的世俗课程,诸如
历史、地理、社会学等各种学科。而代这些科目的老师也大多毕业于社会上的高等院校
,有些是居士,有些则根本就不是佛教信仰者。充任教师一职的人员中,有修有证的老
法师或德才兼备、闻思修功夫到家的青年僧人诚可谓凤毛麟角。佛学院不仅在世俗科目
的教学中贯彻研究化、学术性的指导思想,即便是在为数不多的佛学教育中,只进行纯
粹理论性研讨的风气也十分普遍。每当我来到汉地的一些佛学院时,心中总是不由自主
地生起一种复杂的情感:一方面深为能在熙熙攘攘、浊流滚滚的大都市中出现这一方... 阅读全帖
d*********d
发帖数: 192
2
如果一定要讨论双休,末学也把“答济群法师19问”中的第2问贴出来吧。其实这19问
基本都是最容易误解藏传佛教之问,推荐道友们看全文,则很容易明白,又避免有断章
取义之嫌。
问(2):在声闻的戒律中,以淫欲为障道法。比丘戒中,以淫戒为四根本戒之首。在
大乘律典中,《梵网经》是以淫戒为十重罪恶之一;《瑜伽菩萨戒》虽然没有将淫戒列
为重罪,但在四十三轻中,也只对在家菩萨有所开许,而修学解脱道的比丘是不可沾染
的。因为淫欲最易使人产生染著。众生无始以来以无明为父,贪爱为母,使其流转生死
,无有了期。可在密宗道场中,往往供奉着男女双身的造像。据说在密宗的无上瑜伽中
,也有男女双修的法门。这样的修行方式,似乎和原始佛教及声闻解脱道的禁欲思想严
重对立。不知这样的一种修行有没有佛经的依据?修习这一法门是否有资格上的限定?
它的指导思想是什么?最后所要证得的境界是什么?
答:若只从文字、现象来看,不论大乘小乘、显宗密宗,在很多方面似乎都有自相
矛盾、互相抵触的地方。但若以实论之,则八万四千法门,法法皆是佛法,只看修行人
能不能、愿不愿圆融观之,并在实际的闻思修行中将其互摄贯通起来。比如戒律,一般
而言... 阅读全帖
p******1
发帖数: 177
3
放生功德甘露妙雨(含放生仪轨)
——索达吉堪布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顶礼一切大恩传承上师!
经论智理虚空中,降临加持甘露雨,
沉溺斗杀火海众,以此当获清凉觉。
吾等大师释迦牟尼佛的佛教可归纳为三点:不造伤害众生之恶业、奉行身口意善业、经
常善于调伏自心烦恼,这就是真正的佛法。《涅槃经》云:“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
净其意,是诸佛教。”因此,皈依佛门的人,不应重视于是否拥有皈依证等这样的假名
,而应以利益有情的善心为主。在时时刻刻之中,自己力所能及地饶益那些可怜的众生
,这才是大乘菩萨的殊胜行为,是已发菩提心者不可缺少的行径。因为世尊所说八万四
千法蕴的精华是菩提心,菩提心的本体也就是直接或间接利益众生的心,所以仅发救护
众生的心,也超越世间有为法的一切功德,如寂天菩萨云:“仅思利众生,福胜供诸佛
。”
而一切众生最为珍护的就是其生命,从死亡线上把它拯救出来,是对它最大的恩德,无
情中断其生命是对它最大的迫害,故戒杀放生是大乘菩萨本分中的事,也是圆满成佛资
粮的最大方便。本文试图根据佛经论典以... 阅读全帖
p******1
发帖数: 177
4
藏传佛教培育信心道念的特殊方便
问(16):汉传佛教自清末民初以来,从传统丛林教育转向学院教育,为教界培养了许
多人才。但学院教育也存在明显的问题,比如过分提倡学术研究,明显出现了信心道念
的淡化,甚至出离心与菩提心也被世俗的名利心取而代之。我想知道的是,藏传佛教在
出离心的培养和信心道念的建设方面,有什么特殊的方便?
答:济群法师对汉地当前佛教教育中出现的问题深表忧虑及关切,对此我本人表示完全
理解,并同意法师对佛教教育过分学术化所进行的指摘。据我所知,汉地的很多佛学院
,也包括许多寺院,在对学生讲经说法的同时,还为他们设置了大量的世俗课程,诸如
历史、地理、社会学等各种学科。而代这些科目的老师也大多毕业于社会上的高等院校
,有些是居士,有些则根本就不是佛教信仰者。充任教师一职的人员中,有修有证的老
法师或德才兼备、闻思修功夫到家的青年僧人诚可谓凤毛麟角。佛学院不仅在世俗科目
的教学中贯彻研究化、学术性的指导思想,即便是在为数不多的佛学教育中,只进行纯
粹理论性研讨的风气也十分普遍。每当我来到汉地的一些佛学院时,心中总是不由自主
地生起一种复杂的情感:一方面深为能在熙熙攘攘、浊流滚滚... 阅读全帖
p******1
发帖数: 177
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金刚经》开示录 (3)
第三节课
鸠摩罗什翻译的《金刚经》分三十二品,你们在理解的时候,若按这种方式划分,意思
会一层一层比较好懂。
经典与论典不相同:经典里有很多重复的内容,所表达的意思也不一定是一个;而论典
很有层次性,可以依靠科判来划分,且论典还能使经文不明显的意思明显,散于各章节
的内容归纳在一起。以前大家一直是学习论典,现在初学经典时,一定要注意这个问题。
在藏传佛教中,《上师心滴》是非常了不起的法。而在汉传佛教中,最殊胜的非《金刚
经》莫属。这次法王如意宝传讲《上师心滴》的同时,我也给你们传授汉地最殊胜的如
意宝——《金刚经》,希望大家珍惜!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
在玄奘法师的译文中,前面还有“时诸比丘来诸佛所,到已顶礼世尊双足,右绕三匝,
退坐一面”。意思是说,佛陀应供完后,身体端直,于正念中安住,此时一千二百五十
位比丘和大菩萨,亲自来到佛前,在佛足下恭敬顶礼,右绕三匝,然后退到一边安坐。
〖顶礼〗:分为上、中、下三等,上等者是证悟顶礼,中等者是修行顶礼,下等者是五... 阅读全帖
p******1
发帖数: 177
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金刚经》开示录 (8)
索达吉堪布 传讲
第三节课
鸠摩罗什翻译的《金刚经》分三十二品,你们在理解的时候,若按这种方式划分,意思
会一层一层比较好懂。
经典与论典不相同:经典里有很多重复的内容,所表达的意思也不一定是一个;而论典
很有层次性,可以依靠科判来划分,且论典还能使经文不明显的意思明显,散于各章节
的内容归纳在一起。以前大家一直是学习论典,现在初学经典时,一定要注意这个问题。
在藏传佛教中,《上师心滴》是非常了不起的法。而在汉传佛教中,最殊胜的非《金刚
经》莫属。这次法王如意宝传讲《上师心滴》的同时,我也给你们传授汉地最殊胜的如
意宝——《金刚经》,希望大家珍惜!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
在玄奘法师的译文中,前面还有“时诸比丘来诸佛所,到已顶礼世尊双足,右绕三匝,
退坐一面”。意思是说,佛陀应供完后,身体端直,于正念中安住,此时一千二百五十
位比丘和大菩萨,亲自来到佛前,在佛足下恭敬顶礼,右绕三匝,然后退到一边安坐。
〖顶礼〗:分为上、中、下三等,上等者是证悟顶礼,中等者是修行顶礼,下等者是五
体投地、以三门恭敬顶礼。此处从显现上讲,是指平时的三门顶... 阅读全帖
p******1
发帖数: 177
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金刚经》开示录 (8)
索达吉堪布 传讲
第三节课
鸠摩罗什翻译的《金刚经》分三十二品,你们在理解的时候,若按这种方式划分,意思
会一层一层比较好懂。
经典与论典不相同:经典里有很多重复的内容,所表达的意思也不一定是一个;而论典
很有层次性,可以依靠科判来划分,且论典还能使经文不明显的意思明显,散于各章节
的内容归纳在一起。以前大家一直是学习论典,现在初学经典时,一定要注意这个问题。
在藏传佛教中,《上师心滴》是非常了不起的法。而在汉传佛教中,最殊胜的非《金刚
经》莫属。这次法王如意宝传讲《上师心滴》的同时,我也给你们传授汉地最殊胜的如
意宝——《金刚经》,希望大家珍惜!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
在玄奘法师的译文中,前面还有“时诸比丘来诸佛所,到已顶礼世尊双足,右绕三匝,
退坐一面”。意思是说,佛陀应供完后,身体端直,于正念中安住,此时一千二百五十
位比丘和大菩萨,亲自来到佛前,在佛足下恭敬顶礼,右绕三匝,然后退到一边安坐。
〖顶礼〗:分为上、中、下三等,上等者是证悟顶礼,中等者是修行顶礼,下等者是五
体投地、以三门恭敬顶礼。此处从显现上讲,是指平时的三门顶... 阅读全帖
f****2
发帖数: 311
8
双运与戒律
问(2):在声闻的戒律中,以淫欲为障道法。比丘戒中,以淫戒为四根本戒之首。在
大乘律典中,《梵网经》是以淫戒为十重罪恶之一;《瑜伽菩萨戒》虽然没有将淫戒列
为重罪,但在四十三轻中,也只对在家菩萨有所开许,而修学解脱道的比丘是不可沾染
的。因为淫欲最易使人产生染著。众生无始以来以无明为父,贪爱为母,使其流转生死
,无有了期。可在密宗道场中,往往供奉着男女双身的造像。据说在密宗的无上瑜伽中
,也有男女双修的法门。这样的修行方式,似乎和原始佛教及声闻解脱道的禁欲思想严
重对立。不知这样的一种修行有没有佛经的依据?修习这一法门是否有资格上的限定?
它的指导思想是什么?最后所要证得的境界是什么?
答:若只从文字、现象来看,不论大乘小乘、显宗密宗,在很多方面似乎都有自相
矛盾、互相抵触的地方。但若以实论之,则八万四千法门,法法皆是佛法,只看修行人
能不能、愿不愿圆融观之,并在实际的闻思修行中将其互摄贯通起来。比如戒律,一般
而言就可分为别解脱戒、大乘菩萨戒、密乘三昧耶戒等三种。凡是佛教徒都承认佛经中
明确指出过的一种观点,即在一个人的相续中可以存在三种戒律。至于这三种戒律在一
个人的相... 阅读全帖
x*********o
发帖数: 208
9
索达吉堪布
问(16):汉传佛教自清末民初以来,从传统丛林教育转向学院教育,为教界培养了许
多人才。但学院教育也存在明显的问题,比如过分提倡学术研究,明显出现了信心道念
的淡化,甚至出离心与菩提心也被世俗的名利心取而代之。我想知道的是,藏传佛教在
出离心的培养和信心道念的建设方面,有什么特殊的方便?
答:济群法师对汉地当前佛教教育中出现的问题深表忧虑及关切,对此我本人表示完全
理解,并同意法师对佛教教育过分学术化所进行的指摘。据我所知,汉地的很多佛学院
,也包括许多寺院,在对学生讲经说法的同时,还为他们设置了大量的世俗课程,诸如
历史、地理、社会学等各种学科。而代这些科目的老师也大多毕业于社会上的高等院校
,有些是居士,有些则根本就不是佛教信仰者。充任教师一职的人员中,有修有证的老
法师或德才兼备、闻思修功夫到家的青年僧人诚可谓凤毛麟角。佛学院不仅在世俗科目
的教学中贯彻研究化、学术性的指导思想,即便是在为数不多的佛学教育中,只进行纯
粹理论性研讨的风气也十分普遍。每当我来到汉地的一些佛学院时,心中总是不由自主
地生起一种复杂的情感:一方面深为能在熙熙攘攘、浊流滚滚的大都市中出现这一方... 阅读全帖
i********7
发帖数: 808
1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解读相应阿含经文的几点想法

基本上确实是这样子的,不过相应部里面重复出现的还是很多,而且还是相应部的特色
僧团没有分裂前的诵本,当然是这样的
但是要了解到部派的诵本都是动过手脚的
多一点,少一点,立场不同的区别罢了
这个我也同意,不过参考其他的经文的时候,可能需要比较谨慎
:* 解读应该参考论典。因为经文精简,所以佛时就有对经文的解释,这是论典的前身。
:虽然各部派论典的解释有些出入,应该还是保留了部分的原始法义。若解读违背不同部
:派论典的共识,应当谨慎。
这个就不敢苟同了,估计跑日应该很赞同
看部派论典的共识,还不如看杂阿含和相应部的共识
部派间虽然相互不同,但是生活在同一个地区,多多少少都会受相互的影响
当然会form出一些共识,但是这个共识并不代表僧团分裂前的共说
j*******1
发帖数: 182
11
济群法师问(1):
在小乘佛教中,由于乞食的关系,允许吃三净肉。但《梵网经》、《楞严经》、《涅槃
经》等大乘经典,都明确禁止吃众生肉,认为吃肉是断大慈悲种。汉传佛教依大乘经典
而有素食的传统,并以此成为汉传佛教的一大特色。藏传佛教同属于大乘佛教,可我见
到的藏地僧人多是不禁肉食的。而一些学习密宗的人,似乎也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还有素食者无法修气脉明点之说。不知堪布对这个问题是怎么理解的?
索达吉堪布答:
梁武帝根据《涅槃经》、《楞伽经》等诸多教典,出于悲心而著有《断酒肉文》四篇,
主张僧尼应一律戒荤茹素,并自此之后使吃素成了汉地广大出家众都必须遵守的一项制
度。不惟出家人要遵守食素之规,很多在家居士也纷纷效法,他们要么选择终生,要么
选择在某些特定时段内吃素戒肉,凡此种种优良传统都是非常值得藏传佛教及其教徒赞
叹随喜的。尽管梁代以前的汉地佛教徒未必将吃素定为人人都得遵照执行的规则,但无
论如何,坚持素食的修为实在值得每一个大乘修行人赞叹、称扬。
至于说到藏传佛教教义对待吃素的态度,首先必须声明的一点是:藏传佛教从未提
倡、褒扬、赞叹过吃肉的习惯,更严厉禁止藏地的四众弟子为满足自己... 阅读全帖
j*******1
发帖数: 182
12
今天的开示有很奇妙的缘起,大家都共同有这么一种因缘。因此,我就顺便跟大家谈一
谈,佛教徒应怎样产生信心,并依靠信心真正通达佛法的真理,希望大家共同分享我的
看法与心得。
在座的大多信仰佛教,有个别信仰其他宗教或不信教。不管怎么样,我认为对三宝生起
正信特别重要。为什么这么讲呢?因为,在现在社会中,不管是从品德还是智慧上看,
很多人都缺少道德教育和宗教教育。如果这两者没有,技能和物质财富永远也不能让人
们满足,更不能解决生老病死苦等重大问题。因此,我很希望大家能对三宝生起真正的
信心!
一、不信三宝的过患
人若没有信心,善法方面的功德就不可能获得。《宝积经》云:“若不信之人,不生诸
白法,犹如烧种子,不生根芽等。”意谓:人如果没有信心,想获得传承上师、诸佛菩
萨和护法神的加持,以及无形的法利、道心、证悟,是非常困难的;就像种子已被火烧
坏,则不可能产生根芽等一样。有些修行人就是因为生不起信心,任何功德都生不起来
。不仅佛教当中如此,世间上要成办任何事情,前提都要有意乐心,也即要有强烈的兴
趣,否则也不可能成功。
有些人因先天不足,按佛教术语来讲,则是前世因缘不够,所以对佛法尤其如来的智慧... 阅读全帖
P******l
发帖数: 1648
13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圣经无误论与复活
http://www.reasonablefaith.org/chinese/chinese-15-inerrancy-and
QUESTION 提问:
我读了一场威廉.里.克雷格(William Lane Craig)和巴特.艾尔曼(Bart Ehrman)之
间的辩论,我已将它加在附件中。当一位观众直接问到圣经是否是无误的,克雷格拒绝
回答他。他只是避开这个问题,并以这不在他们辩论的范围内来回复。
1)有什么外源(正典之外)的资料能够支持耶稣的死、埋葬和肉身的复活,并且升天
呢?
2)在福音书完成之前,有关耶稣的信息都是以口述的方式被传播的。我们怎么知道那
不是发挥出来的轶闻?比如耶稣是被亚利马太的约瑟安葬的。
3)那么其他行神迹奇事的异教徒,比如划圈欧尼(Honi the Circle-Drawer),哈尼
娜·本·多撒(Hanina be Dosa)和 提亚娜的阿波罗尼(Apollonius of Tyana)(第27页
)。他们像耶稣一样也能行神迹奇事,这事实难道不贬低了耶稣行神迹的事工吗?
4)那些在不同的福音记载中显明的矛盾要怎么处理呢?请不要以“这些只是次要的细
节,不... 阅读全帖
j*******1
发帖数: 182
14
济群法师问:
在汉地,对藏传佛教持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学术界对藏传佛教,尤其是密宗部
分,基本持否定态度,以为那是不纯正的佛教。而普通民众基于对西藏这块神秘土地的
向往,对密宗非常崇拜,只要是藏地来的任何一位喇嘛,他们都会当作佛菩萨那样去崇
拜。事实上,我对这两种态度都不以为然。我想请教堪布的是,藏传佛教是否像学术界
所说的那样,包含着许多印度教和苯教的思想?或者说,藏传佛教就是纯正的佛教?它
的一切法门,一切教义都源于佛陀和历代祖师大德的传承,根本就不包含任何另外的思
想?
索达吉堪布答:
  众所周知,要了解密法、评价密法就必须真正地走入密法。如果连密宗任何一
个教派的教义都没有完整、系统地学过,同时也没有得到过任何一个教派的清净传承,
更没有在密法理论的引导下,在一位具德上师的指导下进行过实修,那么在这种前提下
再去探讨甚或质疑密法,与在空中楼阁之上指手画脚又有何不同?比如说如果有人要研
究汉地佛法的基本特征,但他本人对汉语却一窍不通,又从没有实地接触过汉地的佛教
界人士,更没有深入显宗的诸多法门中去亲身修学一番;此时仅仅根据一些书面材料或
所谓的考据学原理,再... 阅读全帖
x******i
发帖数: 14369
15
来自主题: LosAngeles版 - 一碗红烧肉引发的。。。。。。

显密问答录·食素问题
济群法师,索达吉堪布
济群法师:在小乘佛教中,由于乞食的关系,允许吃三净肉。但《梵网经》、《楞
严经》、《涅槃经》等大乘经典,都明确禁止吃众生肉,认为吃肉是断大慈悲种。汉传
佛教依大乘经典而有素食的传统,并以此成为汉传佛教的一大特色。藏传佛教同属于大
乘佛教,可我见到的藏地僧人多是不禁肉食的。而一些学习密宗的人,似乎也认为这是
理所当然的事情,还有素食者无法修气脉明点之说。不知堪布对这个问题是怎么理解的?
索达吉堪布:梁武帝根据《涅槃经》、《楞伽经》等诸多教典,出于悲心而著有《
断酒肉文》四篇,主张僧尼应一律戒荤茹素,并自此之后使吃素成了汉地广大出家众都
必须遵守的一项制度。不惟出家人要遵守食素之规,很多在家居士也纷纷效法,他们要
么选择终生,要么选择在某些特定时段内吃素戒肉,凡此种种优良传统都是非常值得藏
传佛教及其教徒赞叹随喜的。尽管梁代以前的汉地佛教徒未必将吃素定为人人都得遵照
执行的规则,但无论如何,坚持素食的修为实在值得每一个大乘修行人赞叹、称扬。
至于说到藏传佛教教义对待吃素的态度,首先必须声明的一点是:藏传佛教从未提
倡、褒扬、赞叹过吃肉的习惯,更... 阅读全帖
x*********o
发帖数: 208
16
来自主题: Belief版 - 《藏密问答录》关于食素问题
索达吉堪布
有关藏传佛教的一些疑问,请堪布回答。
问(1):在小乘佛教中,由于乞食的关系,允许吃三净肉。但《梵网经》、《楞严经
》、《涅槃经》等大乘经典,都明确禁止吃众生肉,认为吃肉是断大慈悲种。汉传佛教
依大乘经典而有素食的传统,并以此成为汉传佛教的一大特色。藏传佛教同属于大乘佛
教,可我见到的藏地僧人多是不禁肉食的。而一些学习密宗的人,似乎也认为这是理所
当然的事情,还有素食者无法修气脉明点之说。不知堪布对这个问题是怎么理解的?
答:梁武帝根据《涅槃经》、《楞伽经》等诸多教典,出于悲心而著有《断酒肉文》四
篇,主张僧尼应一律戒荤茹素,并自此之后使吃素成了汉地广大出家众都必须遵守的一
项制度。不惟出家人要遵守食素之规,很多在家居士也纷纷效法,他们要么选择终生,
要么选择在某些特定时段内吃素戒肉,凡此种种优良传统都是非常值得藏传佛教及其教
徒赞叹随喜的。尽管梁代以前的汉地佛教徒未必将吃素定为人人都得遵照执行的规则,
但无论如何,坚持素食的修为实在值得每一个大乘修行人赞叹、称扬。
至于说到藏传佛教教义对待吃素的态度,首先必须声明的一点是:藏传佛教从未提倡、
褒扬、赞叹过吃肉的习惯,更严厉... 阅读全帖
x*********o
发帖数: 208
17
来自主题: Belief版 - 《藏密问答录》双运与戒律
索达吉堪布
问(2):在声闻的戒律中,以淫欲为障道法。比丘戒中,以淫戒为四根本戒之首。在
大乘律典中,《梵网经》是以淫戒为十重罪恶之一;《瑜伽菩萨戒》虽然没有将淫戒列
为重罪,但在四十三轻中,也只对在家菩萨有所开许,而修学解脱道的比丘是不可沾染
的。因为淫欲最易使人产生染著。众生无始以来以无明为父,贪爱为母,使其流转生死
,无有了期。可在密宗道场中,往往供奉着男女双身的造像。据说在密宗的无上瑜伽中
,也有男女双修的法门。这样的修行方式,似乎和原始佛教及声闻解脱道的禁欲思想严
重对立。不知这样的一种修行有没有佛经的依据?修习这一法门是否有资格上的限定?
它的指导思想是什么?最后所要证得的境界是什么?
答:若只从文字、现象来看,不论大乘小乘、显宗密宗,在很多方面似乎都有自相矛盾
、互相抵触的地方。但若以实论之,则八万四千法门,法法皆是佛法,只看修行人能不
能、愿不愿圆融观之,并在实际的闻思修行中将其互摄贯通起来。比如戒律,一般而言
就可分为别解脱戒、大乘菩萨戒、密乘三昧耶戒等三种。凡是佛教徒都承认佛经中明确
指出过的一种观点,即在一个人的相续中可以存在三种戒律。至于这三种戒律在一个人
的相... 阅读全帖
x******i
发帖数: 14369
1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显密问答录·食素问题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Vegetarianism 俱乐部 】
发信人: xiaoputi (xiaoputi), 信区: Vegetarianism
标 题: 显密问答录·食素问题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Oct 25 16:06:36 2010, 美东)
显密问答录·食素问题
济群法师,索达吉堪布
济群法师:在小乘佛教中,由于乞食的关系,允许吃三净肉。但《梵网经》、《楞
严经》、《涅槃经》等大乘经典,都明确禁止吃众生肉,认为吃肉是断大慈悲种。汉传
佛教依大乘经典而有素食的传统,并以此成为汉传佛教的一大特色。藏传佛教同属于大
乘佛教,可我见到的藏地僧人多是不禁肉食的。而一些学习密宗的人,似乎也认为这是
理所当然的事情,还有素食者无法修气脉明点之说。不知堪布对这个问题是怎么理解的?
索达吉堪布:梁武帝根据《涅槃经》、《楞伽经》等诸多教典,出于悲心而著有《
断酒肉文》四篇,主张僧尼应一律戒荤茹素,并自此之后使吃素成了汉地广大出家众都
必须遵守的一项制度。不惟出家人要遵守食素之规,很多在家居士也纷纷效法,他们要
么选择终生,要么选择在某些特定时段内吃素戒肉,凡此种种优良传统都... 阅读全帖
j*******1
发帖数: 182
19
济群法师问(2):在声闻的戒律中,以淫欲为障道法。比丘戒中,以淫戒为四根本戒
之首。在大乘律典中,《梵网经》是以淫戒为十重罪恶之一;《瑜伽菩萨戒》虽然没有
将淫戒列为重罪,但在四十三轻中,也只对在家菩萨有所开许,而修学解脱道的比丘是
不可沾染的。因为淫欲最易使人产生染著。众生无始以来以无明为父,贪爱为母,使其
流转生死,无有了期。可在密宗道场中,往往供奉着男女双身的造像。据说在密宗的无
上瑜伽中,也有男女双修的法门。这样的修行方式,似乎和原始佛教及声闻解脱道的禁
欲思想严重对立。不知这样的一种修行有没有佛经的依据?修习这一法门是否有资格上
的限定?它的指导思想是什么?最后所要证得的境界是什么?
索达吉堪布答:若只从文字、现象来看,不论大乘小乘、显宗密宗,在很多方面似乎都
有自相矛盾、互相抵触的地方。但若以实论之,则八万四千法门,法法皆是佛法,只看
修行人能不能、愿不愿圆融观之,并在实际的闻思修行中将其互摄贯通起来。比如戒律
,一般而言就可分为别解脱戒、大乘菩萨戒、密乘三昧耶戒等三种。凡是佛教徒都承认
佛经中明确指出过的一种观点,即在一个人的相续中可以存在三种戒律。至于这三种戒
律在一个... 阅读全帖
p******1
发帖数: 177
20
关于食素问题
有关藏传佛教的一些疑问,请堪布回答。
问(1):在小乘佛教中,由于乞食的关系,允许吃三净肉。但《梵网经》、《楞严经
》、《涅槃经》等大乘经典,都明确禁止吃众生肉,认为吃肉是断大慈悲种。汉传佛教
依大乘经典而有素食的传统,并以此成为汉传佛教的一大特色。藏传佛教同属于大乘佛
教,可我见到的藏地僧人多是不禁肉食的。而一些学习密宗的人,似乎也认为这是理所
当然的事情,还有素食者无法修气脉明点之说。不知堪布对这个问题是怎么理解的?
答:梁武帝根据《涅槃经》、《楞伽经》等诸多教典,出于悲心而著有《断酒肉文》
四篇,主张僧尼应一律戒荤茹素,并自此之后使吃素成了汉地广大出家众都必须遵守的
一项制度。不惟出家人要遵守食素之规,很多在家居士也纷纷效法,他们要么选择终生
,要么选择在某些特定时段内吃素戒肉,凡此种种优良传统都是非常值得藏传佛教及其
教徒赞叹随喜的。尽管梁代以前的汉地佛教徒未必将吃素定为人人都得遵照执行的规则
,但无论如何,坚持素食的修为实在值得每一个大乘修行人赞叹、称扬。
至于说到藏传佛教教义对待吃素的态度,首先必须声明的一点是:藏传佛教从未提倡
、褒扬、赞叹过吃肉的习惯,更严... 阅读全帖
p******1
发帖数: 177
21
双运与戒律
问(2):在声闻的戒律中,以淫欲为障道法。比丘戒中,以淫戒为四根本戒之首。在
大乘律典中,《梵网经》是以淫戒为十重罪恶之一;《瑜伽菩萨戒》虽然没有将淫戒列
为重罪,但在四十三轻中,也只对在家菩萨有所开许,而修学解脱道的比丘是不可沾染
的。因为淫欲最易使人产生染著。众生无始以来以无明为父,贪爱为母,使其流转生死
,无有了期。可在密宗道场中,往往供奉着男女双身的造像。据说在密宗的无上瑜伽中
,也有男女双修的法门。这样的修行方式,似乎和原始佛教及声闻解脱道的禁欲思想严
重对立。不知这样的一种修行有没有佛经的依据?修习这一法门是否有资格上的限定?
它的指导思想是什么?最后所要证得的境界是什么?
答:若只从文字、现象来看,不论大乘小乘、显宗密宗,在很多方面似乎都有自相矛盾
、互相抵触的地方。但若以实论之,则八万四千法门,法法皆是佛法,只看修行人能不
能、愿不愿圆融观之,并在实际的闻思修行中将其互摄贯通起来。比如戒律,一般而言
就可分为别解脱戒、大乘菩萨戒、密乘三昧耶戒等三种。凡是佛教徒都承认佛经中明确
指出过的一种观点,即在一个人的相续中可以存在三种戒律。至于这三种戒律在一个人
的相... 阅读全帖
x*********o
发帖数: 208
2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藏密问答录》关于食素问题
索达吉堪布
有关藏传佛教的一些疑问,请堪布回答。
问(1):在小乘佛教中,由于乞食的关系,允许吃三净肉。但《梵网经》、《楞严经
》、《涅槃经》等大乘经典,都明确禁止吃众生肉,认为吃肉是断大慈悲种。汉传佛教
依大乘经典而有素食的传统,并以此成为汉传佛教的一大特色。藏传佛教同属于大乘佛
教,可我见到的藏地僧人多是不禁肉食的。而一些学习密宗的人,似乎也认为这是理所
当然的事情,还有素食者无法修气脉明点之说。不知堪布对这个问题是怎么理解的?
答:梁武帝根据《涅槃经》、《楞伽经》等诸多教典,出于悲心而著有《断酒肉文》四
篇,主张僧尼应一律戒荤茹素,并自此之后使吃素成了汉地广大出家众都必须遵守的一
项制度。不惟出家人要遵守食素之规,很多在家居士也纷纷效法,他们要么选择终生,
要么选择在某些特定时段内吃素戒肉,凡此种种优良传统都是非常值得藏传佛教及其教
徒赞叹随喜的。尽管梁代以前的汉地佛教徒未必将吃素定为人人都得遵照执行的规则,
但无论如何,坚持素食的修为实在值得每一个大乘修行人赞叹、称扬。
至于说到藏传佛教教义对待吃素的态度,首先必须声明的一点是:藏传佛教从未提倡、
褒扬、赞叹过吃肉的习惯,更严厉... 阅读全帖
x*********o
发帖数: 208
2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藏密问答录》双运与戒律
索达吉堪布
问(2):在声闻的戒律中,以淫欲为障道法。比丘戒中,以淫戒为四根本戒之首。在
大乘律典中,《梵网经》是以淫戒为十重罪恶之一;《瑜伽菩萨戒》虽然没有将淫戒列
为重罪,但在四十三轻中,也只对在家菩萨有所开许,而修学解脱道的比丘是不可沾染
的。因为淫欲最易使人产生染著。众生无始以来以无明为父,贪爱为母,使其流转生死
,无有了期。可在密宗道场中,往往供奉着男女双身的造像。据说在密宗的无上瑜伽中
,也有男女双修的法门。这样的修行方式,似乎和原始佛教及声闻解脱道的禁欲思想严
重对立。不知这样的一种修行有没有佛经的依据?修习这一法门是否有资格上的限定?
它的指导思想是什么?最后所要证得的境界是什么?
答:若只从文字、现象来看,不论大乘小乘、显宗密宗,在很多方面似乎都有自相矛盾
、互相抵触的地方。但若以实论之,则八万四千法门,法法皆是佛法,只看修行人能不
能、愿不愿圆融观之,并在实际的闻思修行中将其互摄贯通起来。比如戒律,一般而言
就可分为别解脱戒、大乘菩萨戒、密乘三昧耶戒等三种。凡是佛教徒都承认佛经中明确
指出过的一种观点,即在一个人的相续中可以存在三种戒律。至于这三种戒律在一个人
的相... 阅读全帖
P****S
发帖数: 2286
2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如何记诵佛经
善知识所应该具有的法相经论上说的很清楚。您在网上一搜就能找到下面这些。难点在
于花时间精力去观察识别。
《华严经》云:“何为善知识?为引导一切有情,故见无有不同;超越世间故与众皆不
同;所作所为具义故饶益无量有情。”
一、三乘善知识之法相 二、如何依止善知识
如何才能趋入解脱正道,而证得涅槃正果?须知,解脱道的根本,即是依止善知识,故
应如《功德藏》所说:“首先善巧观察师,中间善巧依止师,最后善巧学意行,此人必
将趋正道。”以此次第才能趋入解脱道。
辛一、三乘善知识之法相分三:一、小乘善知识法相 二、大乘显密共同善知识法相
三、密宗金刚上师之法相
壬一、小乘善知识法相
释迦光尊者在《戒律三百颂》中,这样认定小乘善知识的法相:“具足戒律并通达仪轨
,慈爱病人眷属戒清净,赐予教法并资助财物,适时教诲此即为上师。”
小乘善知识必须具备清净的戒体,并且通达戒律遮持的学处;具有慈悲心,能善加照顾
病人;其眷属戒律清净;能以布施财物和正法而精勤饶益弟子,并在适当的时机教诫弟
子。这些是小乘善知识应具的法相。
壬二、大乘显密共同善知识法相
《华严经》云:“何为善知识?为引导一切有情,故见无不同;超越... 阅读全帖
H******3
发帖数: 169
25
依靠闻、思、修行的智慧超越轮回---索达吉堪布
一、闻慧;二、思慧;三、修慧。
智慧度,与前五度是相辅相成的。有人认为,只要有智慧就够了,不必积累世俗资粮;
有人只重视世俗资粮,忽略智慧,其实这都不合理。萨绕哈巴说过:“离悲空性见,非
获殊胜道;若唯修悲心,岂脱此轮回?”因此,对于真实的解脱而言,智慧度与前五度
,二者缺一不可。
对此,有些经典也以眼目与双足为喻:只有眼目而没有双足,则到不了目的地;只有双
足而没有眼目,则不知方向。智慧如眼目,五度如双足,也就是说,只有智慧而不修五
度世俗资粮,则不能到达彼岸;只修五度不修智慧,也无法获得涅槃。因此,只有二者
双融,才是真正的殊胜之道,也是智慧与方便双运。
可能是前世串习不同的缘故吧,有些人只喜欢空性,一听《中论》、《入中论》就感兴
趣,但听到《前行》、《藏传净土法》就兴致全无:“我只想听空性,加行修不动。”
但有些人正好相反,一听空性,就有点“高山反应”,云里雾里的:“我还是念咒吧,
我就喜欢布施、持戒,光发心多好啊!”昨天有个人听完《释量论》后,说:“这一堂
课,我都念了‘超越轮回的心咒 ’,非常感谢您!”(众笑)
但实际上,智慧和... 阅读全帖
x******i
发帖数: 14369
26
来自主题: _Vegetarianism版 - 显密问答录·食素问题
显密问答录·食素问题
济群法师,索达吉堪布
济群法师:在小乘佛教中,由于乞食的关系,允许吃三净肉。但《梵网经》、《楞
严经》、《涅槃经》等大乘经典,都明确禁止吃众生肉,认为吃肉是断大慈悲种。汉传
佛教依大乘经典而有素食的传统,并以此成为汉传佛教的一大特色。藏传佛教同属于大
乘佛教,可我见到的藏地僧人多是不禁肉食的。而一些学习密宗的人,似乎也认为这是
理所当然的事情,还有素食者无法修气脉明点之说。不知堪布对这个问题是怎么理解的?
索达吉堪布:梁武帝根据《涅槃经》、《楞伽经》等诸多教典,出于悲心而著有《
断酒肉文》四篇,主张僧尼应一律戒荤茹素,并自此之后使吃素成了汉地广大出家众都
必须遵守的一项制度。不惟出家人要遵守食素之规,很多在家居士也纷纷效法,他们要
么选择终生,要么选择在某些特定时段内吃素戒肉,凡此种种优良传统都是非常值得藏
传佛教及其教徒赞叹随喜的。尽管梁代以前的汉地佛教徒未必将吃素定为人人都得遵照
执行的规则,但无论如何,坚持素食的修为实在值得每一个大乘修行人赞叹、称扬。
至于说到藏传佛教教义对待吃素的态度,首先必须声明的一点是:藏传佛教从未提
倡、褒扬、赞叹过吃肉的习惯,更严...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2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印度教的不二论
http://philosophy.cass.cn/facu/sunjing/yinduzhexue/01.htm
第一章 乔荼波陀与《圣教论》
第一节 导言
《圣教论》1一书是印度婆罗门教正统派哲学吠檀多不二论派的经典性著作,作者为乔
荼波陀。乔荼波陀(GauaDpAda)是否为一历史人物,至今仍有争论。在名字GauaDpAda
,pAda是尊称,有时人们也称他为GauaD,以及还有一些别的称谓,如Gau-dacarana,
GauaDpAdAcArya,或者GauaDAcArya。乔荼波陀的生平不详,只有一些传说。据说印度
古代的拘罗尸陀罗国(Kuruksetra)有一条叫做希罗拉瓦蒂(HirarAvati)的河流,在
河岸上住着一个叫做乔荼(GauDa)的种族,其首长就被尊称为乔荼波陀。有关他的生
卒年代,我们只能进行推测。印度传统上认为乔荼波陀是商羯罗(700一750)的祖师,
是商羯罗的老师哥宾达(Govinda)的老师。商羯罗在对《圣教论》所作注疏中2称乔荼
波陀为“祖师”(paramaguru),或者“老师的老师”(guror garIyasa)。印度哲学
家达斯古普塔甚... 阅读全帖
j*******1
发帖数: 182
2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当你对某人起嗔心时
经过8个多月的网络共修学习,闻思B组《入行论》的课程已经过半,9月进入了第六品
《安忍》。这一品十分重要,在整部《入行论》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对大家修正心行、
调柔性格也非常有力。这次共修的主要内容是关于安忍之功德、嗔恨心的起因、应当遣
除嗔恨心、嗔恨心之对境、轮回之自性、出离之因、以修习观察安忍等等。摘要小结如
下:
精勤灭嗔者,享乐今后世。
如果全力以赴地摧毁嗔恨,今生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对境、逆缘,他都能游刃有
余、非常快乐。而来世必将感得相貌庄严、转生善趣,生生世世成为财富圆满、才华出
众之人。
《妙臂请问经》中云:“修安忍者,以少功力及微小苦,能圆满波罗蜜多。”
《菩萨地论》中也说:“精进修持安忍者,即生中不离快乐,死时成群结队的天人也会
降临,在鼓乐声中迎接他前往善趣。”
安忍说起来容易,但真正遇到对境时,做起来确实非常困难。然而,学习了这
部论典之后,每个人的性格跟以前相比,应该有很大的变化。通过这部论典的加持,增
上慈悲心、熄灭嗔恨心,这就是闻思本论的目的所在。上师在授课的课程中,有些人本
来刚强难化,但是学习了一段时间的大乘论... 阅读全帖
j*******1
发帖数: 182
29
科技发达时代的佛法教育——香港科技大学演讲
主持人致辞:
大家好!我是“内地学生学者联谊会”主席,这次很荣幸地邀请到堪布来到香港科技大
学,为我们“杰出学人讲座”献上他非常精彩的思想分享。
今天的主题是“科技发达时代的佛法教育”,是堪布特意为我们选的。下面,请人文学
部黄敏浩教授致欢迎辞——
黄敏浩副教授:很荣幸得到邀请来致辞!
本次演讲的主讲人是索达吉堪布。堪布是四川甘孜炉霍人,现任喇荣五明佛学院主管汉
僧的大堪布。堪布因深感汉地佛教徒不易接触到真正的藏传佛教,所以一直以来,将大
量藏文经论译成汉语,并以窍诀的方式进行传讲。二十多年来,堪布常常讲、常常译,
出版的书有一百多本,包括中观、般若、因明、俱舍、戒律等译作,以及讲记、开示等
,可谓数量庞大。
近年来,堪布以网络、视频等科技手段传法,并且发起了“启动爱心”的号召,劝勉佛
教徒不应漠视身边的可怜人。同时,他本人身体力行,先后建立了小学、养老院等等。
在上世纪90年代,堪布还曾前往世界各地弘法,他去过的地方很多,有印度、不丹、尼
泊尔、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美国、加拿大、法国、德国、荷兰、英国等地。
堪布在清华、北大、人大... 阅读全帖
P****S
发帖数: 2286
3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金刚经》开示录 (8)
第十五节课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
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
尔时,须菩提请问佛:“世尊,这部经取什么名字?我们应如何信受奉持?”佛说:“
此经叫《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以此名称与文字,尔等可了知其本义,并如理奉持。”
在具体分析之前,先提醒大家注意一点:学经典不同于学论典,论典一次只讲一个问题
,但经典有自己的特点,它的内容就像珍宝仓库一样没有次第,有时候看到金子,有时
候看到银子,有时候看到珊瑚……各种各样的珍宝全部堆在一起,可以随意选取。(后
来大德们在造论时,必须将其归纳总结。)同样,佛陀在讲《金刚经》时,有时候讲听
闻此经的功德,有时候讲恭敬此经的功德,有时候开始抉择空性。后来弟子在结集时,
完全忠于现场记录,将佛陀和须菩提的一问一答汇录成文,并没有考虑顺序排列。
当然,每个问题都有甚深的密意,譬如对执著身体的人,佛就问“须弥山般的身体大不
大”,进而将身体抉择为空性;对世界有实执的人,佛陀问“世界是不是很广大”,打
破其实有执著。所以,这些并不是无的放矢。
前面已讲了该经的功德非常大,所以,须菩提就问佛... 阅读全帖
P****S
发帖数: 2286
3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金刚经》开示录 (8)
第十五节课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
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
尔时,须菩提请问佛:“世尊,这部经取什么名字?我们应如何信受奉持?”佛说:“
此经叫《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以此名称与文字,尔等可了知其本义,并如理奉持。”
在具体分析之前,先提醒大家注意一点:学经典不同于学论典,论典一次只讲一个问题
,但经典有自己的特点,它的内容就像珍宝仓库一样没有次第,有时候看到金子,有时
候看到银子,有时候看到珊瑚……各种各样的珍宝全部堆在一起,可以随意选取。(后
来大德们在造论时,必须将其归纳总结。)同样,佛陀在讲《金刚经》时,有时候讲听
闻此经的功德,有时候讲恭敬此经的功德,有时候开始抉择空性。后来弟子在结集时,
完全忠于现场记录,将佛陀和须菩提的一问一答汇录成文,并没有考虑顺序排列。
当然,每个问题都有甚深的密意,譬如对执著身体的人,佛就问“须弥山般的身体大不
大”,进而将身体抉择为空性;对世界有实执的人,佛陀问“世界是不是很广大”,打
破其实有执著。所以,这些并不是无的放矢。
前面已讲了该经的功德非常大,所以,须菩提就问佛...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3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净治明相》导论 谈锡永
http://read.goodweb.cn/news/news_view.asp?newsid=79382

《净治明相》导论
谈锡永 造
顶礼两代摧魔法王众生依怙主
顶礼三种传承上师持明教法尊
顶礼文殊师利语金刚般若导师
顶礼本净虚空如来藏三身佛陀
一 本来面目与明相——释论名
本论具名《现证自性大圆满本来面目教授·无修佛道》,简称《净治明相》(Nang
Jang)。
“大圆满”道法,即以直指本来面目为建立见地的手段,此同于由菩提达摩大师传
入汉土的教法。关于这点,目前已成不争之论,过去有学者扬禅辟密,实乃由于资料不
足,且有门户成见之故,因而便欠客观。
汉土近期著作,有蓝吉富居士《坛经的修证理论与藏密的大圆满法门》一文(收《
中国佛教泛论》文集),较能道出真相。虽然他所引用的资料与及结论,尚多可补充之
处,但亦可见汉土学者对藏密大圆满的看法,跟六七十年代已有显著的不同。
外人著述,则有 Jeffrey Broughton 的 Early Chan Schools in Tibet(《西藏早
期禅宗》)一文,据敦煌文献,论述西藏于早期曾接受汉土的禅宗思想。此文对禅与大
圆满同源的...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3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净治明相》导论 谈锡永
http://read.goodweb.cn/news/news_view.asp?newsid=79382

《净治明相》导论
谈锡永 造
顶礼两代摧魔法王众生依怙主
顶礼三种传承上师持明教法尊
顶礼文殊师利语金刚般若导师
顶礼本净虚空如来藏三身佛陀
一 本来面目与明相——释论名
本论具名《现证自性大圆满本来面目教授·无修佛道》,简称《净治明相》(Nang
Jang)。
“大圆满”道法,即以直指本来面目为建立见地的手段,此同于由菩提达摩大师传
入汉土的教法。关于这点,目前已成不争之论,过去有学者扬禅辟密,实乃由于资料不
足,且有门户成见之故,因而便欠客观。
汉土近期著作,有蓝吉富居士《坛经的修证理论与藏密的大圆满法门》一文(收《
中国佛教泛论》文集),较能道出真相。虽然他所引用的资料与及结论,尚多可补充之
处,但亦可见汉土学者对藏密大圆满的看法,跟六七十年代已有显著的不同。
外人著述,则有 Jeffrey Broughton 的 Early Chan Schools in Tibet(《西藏早
期禅宗》)一文,据敦煌文献,论述西藏于早期曾接受汉土的禅宗思想。此文对禅与大
圆满同源的...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对于全部佛经应有的态度
我们要来探讨的问题是:佛教徒对于全部佛经的态度怎么样?
这个部分我们要来说明一下,佛经主要是分成三大类,有人说是经典、律典、论典
;那或者说是分为声闻藏、辟支佛藏、菩萨藏三藏。那这三藏其实也是由十二部所含摄
,所以有时候会谈到三藏十二部。这十二部的意思就是说,佛陀以十二分教为方便善巧
来教化佛弟子的。那 佛陀将声闻辟支佛的方便解脱法,菩萨成佛的究竟解脱法,来应
用十二分教来教导佛弟子,让有不畏惧生死的大心菩萨,能够证得法界实相如来藏,真
实了解佛道三大阿僧祇劫的修道内容,而进入佛道的修道次第中,而世世常行菩萨道,
续佛法脉,自利利他直到成佛。那这十二分教的内容指的是什么?我们略说明一下:
第一类叫作契经,契经指的是以长行直说来宣说法教,它含摄了能贯穿连缀种种能
引义利、能引梵行的真实妙义,所以称为契经。
第二类称为应颂,应颂的意思就是说,长行以后呢,为了要让佛弟子容易记,所以
要以颂重颂一次,这个部分就称为应颂。
第三类称为记别,也就是记别弟子命终以后生到哪里,或者说佛弟子什么时候可以
成佛,那这样的内容称为记别。
第四类称为讽颂,讽颂的意思就是以两句偈、三句偈、四句偈不等,来...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3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印度教的不二论
http://philosophy.cass.cn/facu/sunjing/yinduzhexue/02.htm
第二章 商羯罗与《示教千则》
第一节 时代背景、生平和著作
商羯罗(ZaGkara)是印度中世纪吠檀多哲学的集大成者、著名的不二论理论家。关于
他的传记保存下来的至少有11个,但都为传说、神话一类。其中最有名的是14世纪的吠
德耶罗耶(VidyAraNya)所作的《商羯罗世界的征服》,但也由于它是商羯罗以后数世
纪的作品,故难以让人相信。首先关于他的生卒年代就很难确定。1882年印度的波答迦
(K.B.Pathak)提出,商羯罗的生卒年代约为788~820年,此说法为学术界沿用。现代
日本学者中村元对此说法进行了再考证,他认为700~750年更为妥当些,他的意见获得
了雷诺(L.Renou)和英戈尔(D.H.H.Ingalls)的赞同。1
公元5~6世纪之间,匈奴人从中亚向印度入侵,曾一度造就印度古典文化的黄金时代的
笈多王朝的政治制度,在6世纪遭到了全面的崩溃。7世纪时戒日王又恢复了印度北方的
和平,但在他死后北印度又很快再次遭到政治上的分裂。而南印度在6世纪中叶以后大...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33185
3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十玄
华严宗
百科名片
华严宗,又称贤首宗、法界宗、圆明具德宗。为中国十三宗之一,日本八宗之一。本宗
依《大方广佛华严经》立法界缘起、事事无碍的妙旨,以隋代杜顺和尚(公元五五七至
六四○年,即法顺)为初祖。本宗依《华严经》立名,故称华严宗。
简介
华严经起源
华严宗 法界缘起
华严宗 发展历程
华严宗的五教十宗
华严宗 现象圆融论 事事无碍论的界说
事事无碍论的内容
事事无碍论的哲学底蕴与逻辑性格
事事无碍论的理论基础与中国特色
华严宗七祖 一马鸣尊者马鸣乃西土十一祖也
二龙树尊者龙树乃西土十三祖也
三帝心法师帝心
四云华法师云华
五贤首法师贤首
六清凉法师清凉
七圭峰法师圭峰
华严宗观法 真空观
理事无碍观
周遍含容观
图书信息内容简介图书目录
简介
华严宗,又称贤首宗,汉传佛教的流派之一,此宗以《华严经》为所依,故称为华
严宗。以唐之帝心杜顺和尚为始祖,云华智严法师为二祖,贤首法藏法师为三祖,清凉
澄观法师为四祖,圭峰宗密禅师为五祖。宋朝加入马鸣、龙树而为七祖。实际创始人是
法藏,但传统上以龙树菩萨为初祖。因法藏受封贤首国师,故此宗或称为贤首宗。
大唐道璇律师于日本天平八年,赍《... 阅读全帖
l*******l
发帖数: 13923
37
http://user.qzone.qq.com/1395015380#!app=2&via=QZ.HashRefresh&p
“广说”里讲了27种非法心态,当我们产生这些时,要以正知正念来管制自己,像大
树一样如如不动。作为修行人,如果生起猛厉的烦恼,应让这种情绪稍微缓和一下,像
树一样不动安住。树扎根于大地,无论狂风暴雨、自然灾害,都是静静地屹立,不会有
剧烈变动。真正的修行人也应如是,任凭烦恼违缘的冲击,决不屈就而造作恶业,暂时
不言不行让心先安住下来,这是非常好的一个教言。
什么时候发现自己生起贪心或嗔心,理应自我警醒:若让贪心爆发造作恶业,后果必定
不堪设想;若放纵嗔心肆意妄行,结局也是无法想象。因此,言语行为应暂时停止,如
树一样安住不动。嗔恨心用慈悲心来对治,贪心以不净观来对治,愚痴心以缘起空性来
对治,嫉妒心用平等心或自他交换[ 此处的“自他交换”,是指观一切众生的嫉妒心都
积聚在自己的相续中,自己去承受嫉妒心所带来的痛苦,使众生永远摆脱这种折磨。]
来对治,傲慢心以摧毁我执来对治。
我们发了菩提心的人,如果没有抓住这两点——励力对治自己的染污心、好行无义心,
根本...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22303
38
我的皮毛知识是没有能力回答你的问题的,看这个帖子吧:
五部大论的汉译名为:《释量论》、《现观庄严论》、《中观论》、《俱舍论》、《律
宗论》。这五部大论,包括了藏传佛教显宗基础原理。一般僧人全部学完需十五年左右。
下面,略加介绍五部大论:
(1)《释量论》
《释量论》是古代印度的因明学名著,此处的“因”指推理的依据,“明”为通常
之学。顾名思义,因明学就是关于推理的学说。现代逻辑学将印度因明学列为古逻辑学
之一种,是专门研究思维和思维规律的一门学问。因明学深奥难学,极费时间,当代的
汉地僧众很少有舍得花时间去研习的。有的学者甚至非议因明学,将印度佛教衰微之原
因也归于因明唯识等学问的日趋学术化,每一门学问非穷一生之功而不能精通,一与百
姓越来越远。这种责难也不无道理。汉地净土宗大弘的原由之一,便是其修证简单,目
的明确,易为百姓接受。但有一个事实是,许多跟外道辩论而取得最终胜利之大德,多
是因明学大师。千年来,佛教就是在与外道的辩论中渐为更多的人所理解,进而信仰。
一个仅想自己往生净土者固然可以不必学习因明,而一个大德便不能不学习因明。我看
过不少佛学著作,有许多...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1865
39
密宗所謂的成就,很簡單的用二乘的阿含經典檢驗就知道了,
尤其"破瓦法", 大德您何不檢驗看看 ?
另關於宏一大師, 轉來以下供大德參考 :
各位是否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呢?
首先弘一大师戒行精严,修持有方,令每一位佛子心中敬佩。
但是,这并不代表作為律宗大师的弘一大师对藏传密宗一定有深入的瞭解和正确的认
识。这也导致了弘一大师对藏密的先贬后褒,贬的时候对藏密没有深入瞭解,褒的时候
就一定对藏密深入瞭解了吗?先不著急下结论,分析一件事情,应当把一件事情放到相
应的时代背景去考虑,这样才能对这件事情认识得更全面。
弘一大师「余於十数年前,唯阅密宗仪轨,亦尝轻致疑议。以后阅大日经疏,乃知密
宗教义之高深,因痛自懺悔。」弘一大师曾经疑议藏密是真,后来又痛自懺悔也是真,
弘一大师疑议藏密是因為当时只看了密宗仪轨,后来痛自懺悔是因為又阅读了大日经疏
,可见,弘一大师对藏密的态度是随著对藏密经论的阅读不同而不断地变化的。
那麼,这样问题就出来了,假设弘一大师后来又阅读了更多的藏密经论,比如藏密非
常重要的《密宗道次第广论》(宗卡巴大师著),那弘一大师对藏密的态度会不会再次
做出改变呢?那弘一大师到底阅...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4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解读相应阿含经文的几点想法
相应阿含来自于原始佛教的结集,经文有它的特色。了解这些特色,可以使读者更准确
把握原文意义,而避免强加己意于经文。
* 经文是靠记忆背诵的,尽可能精简,并且使用定型文句,以方便记忆。这些多次出现
的定型文句,对于表达法义,更为可靠。
* 结集经文是圣弟子的集体成果,来自于佛陀的智慧教导,文字与逻辑都严谨(文善、
义妙)。读者解经时,逻辑也要严谨,不宜含糊,或导致前后经文意义矛盾。
* 佛法强调因果关系,对于有因果关系的法,经文会表明因果关系。如「食集则身集,
食灭则身没」(SA 609),「无明灭则行灭」等。
* 解读应该参考论典。因为经文精简,所以佛时就有对经文的解释,这是论典的前身。
虽然各部派论典的解释有些出入,应该还是保留了部分的原始法义。若解读违背所有论
典的解释,应当谨慎。
欢迎大家补充。
Y**u
发帖数: 5466
41
☆─────────────────────────────────────☆
GWZW (GWZW) 于 (Tue Mar 29 14:33:47 2011, 美东) 提到:
佛说如来藏,以为阿赖耶 :
《大乘密严经》卷3:
「佛说如来藏,以为阿赖耶;
恶慧不能知:藏即赖耶识。
如来清净藏,世间阿赖耶;
如金与指环,展转无差别。」
经文语译:
【佛陀所开示的如来藏,就是阿赖耶识;佛门内外许多的的知识们,都不能知道.「如
来藏就是阿赖耶识」如此甚深的义理。十方诸佛所证如来无垢识,其实就是由因地时的
阿赖耶识辗转所修成的。由因地的阿赖耶识修成三大阿僧祈劫以后的如来无垢识的过程
,就显示出阿赖耶识心体就是如来无垢识心体,是没有差别的;就如同将黄金打造成金
指环的过程,金指环是由金体辗转打造而成,金指环还是原来的金体,所以金体与金指
环体是没有差别的。】
行者在因地时证得阿赖耶识,虽然能观见阿赖耶识体如同黄金一样的清净无染,但却是
函藏著无明贪爱等业种、函藏著七识心所相应的不净种、所知障随眠…等,所以透过福
慧双修、定慧等持而努力修行三大阿僧祈劫,把阿赖耶识体中的所有不净种子修除净...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144
42
阿底峡尊者造论
邵颂雄居士翻译
梵名:Madhyamakopadesa-nāma
藏译:dBu ma'i man ngag ces bya ba
〔藏译者敬礼〕
顶礼世间怙主
〔造论者敬礼述意〕
谁之语光明 令我愚昧众 绽开心中莲 顶礼最胜士
此〔论所说〕,乃大乘中观之口诀。
〔资粮道〕
初,我等当先了知,于短视之凡夫而言,世俗诸法皆因果等一切建立,如其显现而为真
实。然于胜义,或于真实,则凡世俗所显现诸法,若以诸大因分析而了知,连发尖百分
一之微量亦不可得。
〔加行道:〕
下来,即于舒适之座垫上结跏跌坐,如是片刻,〔观修如下〕:
〔一·业因缘起〕
〔执以为〕实事(dngos po)者分二:色法及非色法。此中诸色法为极微尘聚。彼若依
方分(phyogs cha)之差别作分析,则最极细微亦无身,极无显现①。
〔二·相依缘起〕
非色法者,即心也。彼亦如是,过去之心已止已灭;未来之心未生未起;现在之心亦难
如是观察。以其无色、离形、如虚空,故不成立。抑或以其离一与多、或以无生、或以
彼自性光明等正理之利刃,而作观察、分析,可悟知其不能成立②。
〔三·相对缘起〕
如是,若于一切事法之体性,既不... 阅读全帖
d*********d
发帖数: 192
43
信仰与人生
——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演讲
(2010年6月24日下午)
(视频:http://www.zhibeifw.com/cmsc/list.php?fid=79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下午好!很高兴与北京大学禅学社、耕读社、医学社等许多社团的师生们一起交流。
我们集聚在这样的环境中,也是一种因缘,更确切地说,这是一种佛缘。按照佛经的观
点,若没有各种因缘聚合,万法是不可能形成的。因此,我和你们能在这里共同探讨、
沟通,确实是彼此之间的一种缘分。
今天要跟大家交流的,是“信仰与人生”的问题。那什么是信仰呢?略而言之,就是对
某种主张、宗教或某人极度仰慕,并拿来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或榜样,它分物质信仰、
伦理信仰、宗教信仰等许多种。正确的信仰,对整个社会来讲不可缺少,有了它,人们
才会有道德的行为、良好的心态,否则,就会产生种种负面现象。所以,在当今时代,
关心信仰问题十分有必要。
一、信仰≠迷信
信仰的内容虽有很多,但我个人是一名佛教徒,所以今天所讲的,主要是宗教信仰。
如今全世界有无数宗教,每个宗教都有各自的教义,但你不管信仰哪一个,都需要有理
性的智慧。现在很多人的信仰,常... 阅读全帖
j*******1
发帖数: 182
4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美国智悲讲修菩提学会
美国智悲讲修菩提学会
http://www.buddhistweb.org/
背景:
美国智悲讲修菩提学会是在联邦及州政府注册的非盈利慈善机构,成立于2010年6月。
成员来自美国各州。学会跟随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的汉僧教学体系,在索达吉堪布仁波
切的教导下,系统闻思修习显密佛法。目前学会成员以网络共修为主,但在人数相对集
中的西雅图和洛杉矶设有地方组,组织各项活动。
宗旨:
在美利坚国土上,弘扬佛法,让佛法慈悲、智慧的甘露滋润人们的心田;消弭人们心中
的烦恼、痛苦和压力,从改变自身开始,逐步令我们的生命充实、欢喜、促进社会和谐
。组织学员遵循次第、系统地闻思修习各种经论,培养正知正见,将佛法真正融入自心。
闻思修课程及安排:
老班:从2009年初开始至今,分别学习以下课程,每周集体网络共修
1.闻思A班:学习以般若空性智慧为主的论典《圣般若摄颂》等;
2.加行班:学习《大圆满前行引导文》,同时跟随宁玛巴的教法次第修行。
3.净土班:学习《藏传净土法》,同时每日念修阿弥陀佛圣号。
网络新班:
1. 闻思B班:学习大乘佛法的精髓---菩提心,论典以《入菩萨行论》主;
2. 净土班:学习... 阅读全帖
f***2
发帖数: 162
45
背景:
美国智悲讲修菩提学会是在联邦及州政府注册的非盈利慈善机构,成立于2010年6月。
成员来自美国各州。学会跟随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的汉僧教学体系,在索达吉堪布仁波
切的教导下,系统闻思修习显密佛法。目前学会成员以网络共修为主,但在人数相对集
中的西雅图和洛杉矶设有地方组,组织各项活动。
宗旨:
在美利坚国土上,弘扬佛法,让佛法慈悲、智慧的甘露滋润人们的心田;消弭人们心中
的烦恼、痛苦和压力,从改变自身开始,逐步令我们的生命充实、欢喜、促进社会和谐
。组织学员遵循次第、系统地闻思修习各种经论,培养正知正见,将佛法真正融入自心。
闻思修课程及安排:
老班:从2009年初开始至今,分别学习以下课程,每周集体网络共修
1.闻思A班:学习以般若空性智慧为主的论典《圣般若摄颂》等;
2.加行班:学习《大圆满前行引导文》,同时跟随宁玛巴的教法次第修行。
3.净土班:学习《藏传净土法》,同时每日念修阿弥陀佛圣号。
网络新班:
1. 闻思B班:学习大乘佛法的精髓---菩提心,论典以《入菩萨行论》主;
2. 净土班:学习《藏传净土法》,同时每日念修阿弥陀佛圣号。
西雅图地方组:
闻思B班:学习大乘... 阅读全帖
f***2
发帖数: 162
46
美国智悲讲修菩提学会---国际佛学网 http://www.buddhistweb.org/
背景:
美国智悲讲修菩提学会是在联邦及州政府注册的非盈利慈善机构,成立于2010年6月。
成员来自美国各州。学会跟随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的汉僧教学体系,在索达吉堪布仁波
切的教导下,系统闻思修习显密佛法。目前学会成员以网络共修为主,但在人数相对集
中的西雅图和洛杉矶设有地方组,组织各项活动。
宗旨:
在美利坚国土上,弘扬佛法,让佛法慈悲、智慧的甘露滋润人们的心田;消弭人们心中
的烦恼、痛苦和压力,从改变自身开始,逐步令我们的生命充实、欢喜、促进社会和谐
。组织学员遵循次第、系统地闻思修习各种经论,培养正知正见,将佛法真正融入自心。
闻思修课程及安排:
老班:从2009年初开始至今,分别学习以下课程,每周集体网络共修
1.闻思A班:学习以般若空性智慧为主的论典《圣般若摄颂》等;
2.加行班:学习《大圆满前行引导文》,同时跟随宁玛巴的教法次第修行。
3.净土班:学习《藏传净土法》,同时每日念修阿弥陀佛圣号。
网络新班:
1. 闻思B班:学习大乘佛法的精髓---菩提心,论典以《入菩萨行论》主;
2.... 阅读全帖
p******1
发帖数: 177
4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吃肉之过患
吃肉之过患
——索达吉堪布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士!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今天跟大家一起学习吃肉的过失。
这个话题,在座的道友并不陌生,我在课堂上经常提到,而且几年前曾经要求:凡来学
院求学的四众弟子必须要吃素。当时有些人以前吃肉的习气比较严重,或者因学藏传佛
教时受到其他上师和环境的影响,一下子改掉比较困难,所以我就试着采取各种办法,
让大家循序渐进地改掉这种坏习惯。
说实话,我刚开始戒肉的时候,也犹豫了半天,在翻阅了很多大乘经典和论典之后,才
从内心中对吃素生起随喜之心,并坚定发愿有生之年一定要吃素。从这一辈子来讲,我
虽然不像其他孩子一样喜欢杀生,但因为藏地条件所限,吃肉还是有一定的习气,最初
戒掉时有点困难。但后来依靠诸佛菩萨及上师如意宝为主传承上师们的加持,和自己所
发的坚定誓愿力,再加上我们这里买蔬菜和水果比较方便,我个人就慢慢适应了素食。
同时,我还用高压政策强制性要... 阅读全帖
t******g
发帖数: 17520
4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空间和时间问题 ZZ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Inspiration_from_Nagarjuna 俱乐部 】
发信人: tuziwang (a.k.a. 毛兔, 兔子, Kaiju), 信区: Inspiration_from_Nagarjuna
标 题: 空间和时间问题 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Mar 17 18:36:41 2015, 美东)
http://hk.plm.org.cn/qikan/xdfx/6301-034A.htm
期 刊 号:6301
作 者:常仁
文章名称:空间和时间问题
空间和时间问题
常仁
“诸行无常,是生灭法。”这是佛教对宇宙间万事万物的基本看法。但是一切事物
的生灭无常,决不能离开空间和时间。因此,佛教在分析宇宙间万事万物的同时,也谈
到空间和时间问题,并有其独特的见解。佛教有大乘和小乘派系,它们对空间和时间问
题的看法基本槪念虽然相同,但在解释上也有所争论。这是因为空间和时间问题同各派
的整个思想体系有密切的联系。这些思想体系各有不同的特点,因此对空间和时间问题
的看法有分歧,自然是不可避免的。
一 关于空间问题
关于空间问题的解释,在佛典中分...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49
由识现起一切的唯识思想,最早的是解深密经。经中以一切种子心识为根本,一方面现
起『有色诸根及所依执受』,『相名分别言说戏论习气执受』(相),另一方面,『阿
陀那识为依止为建立故,六识身转』。从一本识而转起二类,奠定唯识思想的基本体系。
图片
┌ 有色诸根及所依
┌二执受┤
一切种子心识┤ └ 名相分别戏论习气

└六转识
解深密经,虽以一切种子心识为出发,但它侧重种识的不一,所以在二种执受中有
戏论习气。这一切种子识,是心,它为六识所依止的时候,这又名为阿陀那的本识,就
转称为意。它侧重本识的现行,所以除本识以外,没有别立,也不应别立转识的末那。
到慈氏的中边分别论,从识现起似根、似尘、似我、似识四类。所以说∶『根尘我及识
,本识生似彼』。本颂的内容,各方面有不同的解说。无性论师说∶根尘我三法是所取
相,识是能取相。
图片
┌根
...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5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龙树有哪些作品?
据印顺法师考证,龙树的著作有『中论』、『十二门论』、『七十空性论』、『六十如
理论』、『回诤论』、『大乘破有论』、『大智度论』、『十住毘婆沙论』、『壹输卢
迦论』、宝行王正论、『菩提资粮论』,『龙树菩萨劝诫王颂』;异译有宋僧伽跋摩的
『劝发诸王要偈』;宋求那跋摩『龙树菩萨为禅陀迦王说法要偈』。
印顺法师『中观论颂讲记』
到龙树,建立精严绵密的观法,批评一般声闻学者的似而非真,确立三乘共贯的大乘法
幢,显著的与一般声闻学者分化。所以在印度,大乘学者都尊他为大乘的鼻祖;在中国
,也被尊为大乘八宗的共祖。他的作品很多,可分为二大类∶一、抉择深理的,如『中
论』、『七十空性论』、『六十如理论』、『回诤论』等。这都是以论理的观察方式。
开显诸法的真实相。二、分别大行的,如释般若经的『大智度论』、释华严十地品的『
十住毘婆沙论』。这都是在一切空的深理上,说明菩萨利他的广大行。把这两类论典综
合起来,才成为整个的龙树学。现在讲的『中论』,是属于抉择深理的,并且是抉择深
理诸论的根本论。所以,有人称龙树系为中观派。后起的大乘学派,争以龙树为祖,这
可见他的伟大,但也就因此常受人的附会、歪曲,如有些论典... 阅读全帖
首页 1 2 3 4 5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