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西尧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a***s
发帖数: 12296
1
上传下达国家顶级机密
177办公室的任务是,在二机部部长刘杰领导下,与核试验现场的核试验委员会办公室(代称是“20号办公室”)进行密切联系,及时向中央有关首长的办公室及军内外有关部门报告、传递有关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的重要情况,并向20号办公室传达中央领导的指示。在当时,这些信息都是国家顶级机密。
177办公室共有5名成员,主任是二机部办公室厅主任张汉周,当时我在国防科委任参谋,从事核武器研制、试验的组织管理工作,也是成员之一。
1964年10月15日上午,第一次核试验党委常委会确定16日15时为“零时”(原子弹起爆的具体时间)。会后,核试验现场总指挥张爱萍和核试验现场副总指挥刘西尧,于12时签署了一份报告(电话报告稿)。
中午12时刚过,我接到20号办公室主任李旭阁的加密电话,内容是:“82、林、83、84、85:经党委常委会研究,根据血压情况,零时定为正点减四,十五丈。请指示。”署名分别是“11”和“12”。其中,82是周总理的代号,林是林彪,83、84、85分别是贺龙元帅、聂荣臻元帅、罗瑞卿总参谋长的代号,11是张爱萍的代号,12是刘西尧的代号;血压,是气象的暗语;正点减四,十五... 阅读全帖
l*****s
发帖数: 2109
2
讨论原子弹的下马与否绝对不是专委,专委是执行机构,没这个分量,只能是政治局常委讨论决定。
不负责原子弹的讲话支持原子弹的多了,就是没有刘邓,急死也没用。
《揭秘: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中的十件大事》一文在描述至为关键的历史时刻决策中
国原子弹“上马还是下马”的那一段中一共提到了12个要员的名字:
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陈毅、贺龙、聂荣臻、叶剑英、林彪、张爱萍、刘
西尧、刘杰。
在这12人中,有明确主张继续搞原子弹的言行的有10人:
毛泽东:自始至终一贯主张中国要搞原子弹。
——“我们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1956年4月25日)
——“原子弹就是这么大的东西,没有那个东西,人家说你不算数,那么好吧,搞一点
原子弹、氢弹,我看有十年工夫完全可能。”(1958年)
——毛泽东亲自批准,最后决定,研制原子弹还是继续进行。(1961年)
周恩来、陈毅、贺龙、聂荣臻、叶剑英:坚决主张继续。(1961年)
陈毅:就是当了裤子也要把原子弹搞出来。(1961年)
林彪:就是用柴火烧,也要把原子弹烧响。(1961年)
张爱萍副总长、国家科委副主任... 阅读全帖
b******n
发帖数: 4225
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雍正不杀年羹尧是不是好点
毕竟年羹尧知西事,杀了之后西事无人能顺利接手
当时的骄横之事罢为庶人就行了
J*******3
发帖数: 1651
4
历史转折中,还原真实的邓小平
转贴《历史转折下的邓小平》
作者:文贝 · 时间:2014-08-20
文献是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手段、运用一定的意义表达和记录体系记录在一定载体的有历
史价值和研究价值的知识。文献是记录、积累、传播和继承知识的最有效手段,是人类
社会活动中获取情报的最基本、最主要的来源。由于文献的历史性和权威性,文献许多
时候被当作信史,成为固化的历史而被引证。正因为此,文献需要客观、公正、全面、
真实。
中央文献研究室与中央党校、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编译局、人民日报社、求是杂志社
、光明日报社、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中国延安干部学院一样,同
属于中共中央的直属事业单位,是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的办事机构和党中央的工作
部门,它的主要任务是编辑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的著作,研究他们的思想和生平,编辑
、研究党和国家及军队的当代文献和历史文献。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著作集,党的重要
文献集,老一辈革命家传记、年谱、手迹、画册和宣传。目的是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武
装全党、教育人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服务。
中央文献研究室为中共中央直属正部级单位,内部... 阅读全帖
f***g
发帖数: 316
5
1964年10月16日,我国在新疆罗布泊核试验场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前后,我被派到一个临时组成的代号为177的专门办公室工作了一个月,这是一个与原子弹爆炸试验密切相关的机构。
上传下达国家顶级机密
177办公室的任务是,在二机部部长刘杰领导下,与核试验现场的核试验委员会办公室(代称是“20号办公室”)进行密切联系,及时向中央有关首长的办公室及军内外有关部门报告、传递有关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的重要情况,并向20号办公室传达中央领导的指示。在当时,这些信息都是国家顶级机密。
177办公室共有5名成员,主任是二机部办公室厅主任张汉周,当时我在国防科委任参谋,从事核武器研制、试验的组织管理工作,也是成员之一。
请示爆炸时间用暗语
1964年10月15日上午,第一次核试验党委常委会确定16日15时为“零时”(原子弹起爆的具体时间)。会后,核试验现场总指挥张爱萍和核试验现场副总指挥刘西尧,于12时签署了一份报告(电话报告稿)。
中午12时刚过,我接到20号办公室主任李旭阁的加密电话,内容是:“82、林、83、84、85:经党委常委会研究,根据血压情况,零时定为正点减四,十五丈。...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6
文贝:《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失去民众的信任
发表于 2015 年 10 月 02 日 由 舟巷
文献是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手段、运用一定的意义表达和记录体系记录在一定载体的有历
史价值和研究价值的知识。文献是记录、积累、传播和继承知识的最有效手段,是人类
社会活动中获取情报的最基本、最主要的来源。由于文献的历史性和权威性,文献许多
时候被当作信史,成为固化的历史而被引证。正因为此,文献需要客观、公正、全面、
真实。
中央文献研究室与中央党校、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编译局、人民日报社、求是杂志社
、光明日报社、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中国延安干部学院一样,同
属于中共中央的直属事业单位,是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的办事机构和党中央的工作
部门,它的主要任务是编辑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的著作,研究他们的思想和生平,编辑
、研究党和国家及军队的当代文献和历史文献。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著作集,党的重要
文献集,老一辈革命家传记、年谱、手迹、画册和宣传。目的是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武
装全党、教育人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服务。
中央文献研究室为中共中央直属正部级单位,内部设七个... 阅读全帖
Z**********g
发帖数: 14173
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overlap (过火地),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1977年,邓小平如何决策恢复高考[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Jun 11 17:23:04 2017, 美东)
https://zhuanlan.zhihu.com/p/27349256?group_id=857383252393066497
1977年恢复高考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标志着中国招生考试史的新纪元,也
是中国教育史的新纪元,一直以来都是人们谈论和回忆的一个话题,高考改革也一直牵
动着全社会的神经。
高考是一个万众瞩目、影响重大的教育考试制度,而1977年恢复高考,是“文革”后拨
乱反正开创新局的分水岭,是弃旧图新的标志,因而被一些论者看成是个人和民族的“
诺曼底登陆”,[1]是“中国青年的复活节”……。确实,1977年的高考,不仅是许
多人命运的转折点,而且成为一个国家与时代的拐点。它是一段值得珍藏的历史,是一
种历久弥新的记忆,是一个永留史册的传奇。
突破坚冰的举措
1976年10月,“文革”结束以后,开始终结持... 阅读全帖
R********n
发帖数: 5904
8
http://hi.baidu.com/%CB%AE%CE%F7%B9%AB%D6%F7/blog/item/27fb21ec
2009-11-30 10:03
钱学森说:“曾经一段时间有那么一些误解,认为搞“两弹”是个错误,花那么多钱,
没有用来发展生产。这还不是个别人的意见。”(《追忆航天峥嵘岁月》,《瞭望》新
闻周刊2009年第25期)其实情况远远不仅仅是“误解”那么简单,而是差点让原子弹下
马:“在此严峻的经济困难时期,对是否继续研制原子弹,中央领导层出现了不同的意
见,一种是继续研制下去;另一种是暂时下马,等经济好转以后再研制。”(《揭秘: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中的十件大事》)
在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45周年之际,人们除了纪念还不免有几分好奇:当年“中央领
导层”里主张原子弹下马、“还不是个别人”的人究竟是谁?
如果历史证明当年搞原子弹错了,那这些人的名字今天肯定不会藏着掖着,而会大肆宣
扬:看我多么英明。但历史已经证明中国当年勒紧裤带搞原子弹无比正确—— 如今中
国人一提起“两弹一星”无不为之自豪,一提起当年坚持搞原子弹的人无不满怀感激。
这种现实使当年“中央领导层”里主张...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7039
9
黎阳:此时无声胜有声--主张中国原子弹下马的是谁?
作者:黎阳
张宏良按:这是黎阳同志为纪念中国原子弹爆炸45周年撰写的文章,揭示了当初××主
张原子弹下马的历史真相。读罢黎阳这篇文章,脊背都是后怕的冷汗,幸亏毛泽东生前
否决了××,在世时就搞出了原子弹,否则后果真是不堪设想。打开地图看一下美军10
大军事基地对中国的全面包围,就会知道没有原子弹的中国今天会是一个什么状况。一
个大国没有原子弹,如同一个寡妇家没有门闩,那是任何一个人都可以随便欺负的。
60年代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曾作出过对中国大中城市进行核打击的决定,70年代苏联政
治局也曾作出过向中国大中城市扔原子弹的决定,之所以最后都没有实行,是因为毛泽
东领导中国人民具有了拼命的勇气和本钱。所有了解当代历史的中国人都知道,是罗布
泊上空的蘑菇云,才开始让西方人把中国人当人看,才开始让全世界华人有了扬眉吐气
的那一天。
1976年毛主席去世时给中国人民留下的是一个没有任何敌手的新中国。除了当时我们的
朋友遍天下之外,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拥有了两弹一星,拥有了核潜艇,拥有了
建造大型喷气式战略轰炸机和航空母舰的技术平台,以及上...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30882
10
普世们开始进攻了?
=======================================
凤凰野鸡向钱学森开炮! 全然不顾老人家的卓越贡献
凤凰, 野鸡, 钱学森
本文节选自《文史参考》2011年第01期 作者:李鹿 原题为:说话伤人吹捧大跃进不一
样的钱学森凤凰野鸡标题却变成“1975年钱学森揭发张爱萍:他说蒙古曾是中国领土。”
核心提示:作为国防科委副主任,钱学森在这场运动中表明自己旗帜鲜明地同张爱萍划
清界限,贴了一张大字报揭发张爱萍的“大国沙文主义”,具体写的是他在20世纪60年
代陪同张爱萍到发射场时发生的事情,张曾指着地图跟他说:“这里是蒙古,从前都是
中国的领土。”
1975年“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中,年初刚出任国防科委主任的张爱萍将军被人们
称为是追随邓小平搞右倾复辟的“四大金刚”之一,国防科技和国防工业系统被宣布为
右倾翻案风的重灾区,号召科技战线上的广大职工“打一场批判张爱萍的人民战争”。
作为国防科委副主任,钱学森在这场运动中表明自己旗帜鲜明地同张爱萍划清界限,贴
了一张大字报揭发张爱萍的“大国沙文主义”,具体写的是他在20世纪60年代陪同张爱
萍到... 阅读全帖
y**o
发帖数: 8897
11
此时无声胜有声——主张中国原子弹下马的是谁?
黎 阳
钱学森说:“曾经一段时间有那么一些误解,认为搞两弹是个错误,花那么多钱,没有
用来发展生产。这还不是个别人的意见。”(《追忆航天峥嵘岁月》,《瞭望》新闻周
刊2009年第25期 http://lw.xinhuanet.com/htm/content_4824.htm
其实情况远远不仅仅是“误解”那么简单,而是差点让原子弹下马。“在此严峻的经济
困难时期,对是否继续研制原子弹,中央领导层出现了不同的意见,一种是继续研制下
去,另一种是暂时下马,等经济好转以后再研制。”(《揭秘: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
中的十件大事》 http://space.tv.cctv.com/act/article.jsp?articleId=ARTI124978
1951899823&nowpage=3)
在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45周年之际,人们除了纪念还不免有几分好奇:当年中央领导
层里主张原子弹下马,还不是个别人的人究竟是谁?
如果历史证明当年搞原子弹错了,那这些人的名字今天肯定不会藏着掖着,而会大肆宣
扬:看我多么英明。但历史已经证明中国当年勒紧裤腰带搞... 阅读全帖
r*****2
发帖数: 2682
12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苏联毛子留给中国的遗产
周恩来曾开玩笑说,一个钱学森,一个钱三强,看来中国的导弹和原子弹都离不开“钱
”!这虽是句玩笑话,却一语双关道出了当时人们最头疼的问题。
原子弹刚上马时,主管经济的陈云找来二机部部长助理张献金问:“我找你们没旁
的事情,就是要算账,一个是原子弹到底要用多少钱?一个是原子弹要用多少铀?你们
以后要用多少钱?”
张献金一问三不知。中国从来没搞过原子弹,更不知道要搞多少年,需要多少人力
物力,一切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搞上原子弹以后,大家才知道这东西真费钱。
中美对抗,中苏交恶,中印战争,粮食减产……就在原子弹研制需要加大投入的关
口,中国却正处在最困难的时期。还要不要继续搞原子弹?最高决策层也发生了分歧。
1961年夏天,在北戴河召开的国防工业委员会工作会议上,上马下马的争论发展到
白热化。主张下马的一方认为,原子弹和导弹投入太大,又没有苏联的帮助,技术上有
很多难题,而且当时国家经济困难,搞两弹花钱太多,反而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有
人甚至说,不能为了一头牛饿死一群羊。这种观点分析得合情合理,得到了很多人的赞
同。
主抓两弹的聂荣臻急得团团转。他深知,我们自行设计的中程导弹正在关键时刻,
原... 阅读全帖
i****t
发帖数: 1291
13
【两弹元勋刘西尧逝世 习近平等送花圈】
两弹元勋刘西尧遗体告别仪式昨日在武昌举行。湖北卫视公布画面显示,
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等送花圈。
画面还显示,
江泽民、胡锦涛、朱镕基、尉健行、李岚清、吴官正、李长春、贺国强、周永康等也送
了花圈。
b**z
发帖数: 1351
1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大老虎究竟是谁?
http://news.ifeng.com/mainland/detail_2013_08/29/29138339_0.sht
两弹元勋刘西尧逝世习近平等送花圈】两弹元勋刘西尧遗体告别仪式昨日在武昌举
行。湖北卫视公布画面显示,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
等送花圈。画面还显示,江泽民、胡锦涛、朱镕基、尉健行、李岚清、吴官正、李
长春、贺国强、周永康等也送了花圈。
从新闻里看信息
师父这则新闻里缺了某个前国家首席领导人
周永康却在
l*******o
发帖数: 5673
15
大纪元这个消息很搞
周永康被安排只在八宝山和出殡中“露面”
【大纪元2013年09月04日讯】(大纪元记者郭惠报导)自去年十八大下台后,前政法委
书记周永康露面的消息甚少。其今年4月底回母校苏州中学露面的消息于7月初被香港媒
体报导后,却遭到苏州中学校友网紧急删除,似有意要与这位“著名校友”进行切割。
随着“周永康被软禁”、“中纪委已经成立了处理周永康事件的专案组”等消息不断被
释放出,有关周永康的各类负面传闻层出不穷。不过,耐人寻味的是,周永康在八宝山
和其他中共官员出殡时候“露面”的消息却在网络传出。
周永康在八宝山露面的消息不断
耐人寻味的是,周永康在八宝山露面的消息却在网络不断发出。根据《 中国石油报》
消息,7月7日,周永康曾露过一次脸,到八宝山革命公墓参加石油帮大佬陈烈民的告别
仪式。报导说,上午9 时,“周永康、盛华仁缓步走到陈烈民同志遗体前,作最后的告
别,与陈烈民同志的亲属握手,表示深切慰问。”
最近(8月29日),中共海内外党媒和大陆门户网站纷纷转载湖北卫视报导“两弹元勋
刘西尧逝世 习近平周永康等送花圈”的消息。周永康的名字在刘西尧的追悼会上再度
“亮相”。
此外... 阅读全帖
p***i
发帖数: 194
16
文献是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手段、运用一定的意义表达和记录体系记录在一定载体的有历
史价值和研究价值的知识。文献是记录、积累、传播和继承知识的最有效手段,是人类
社会活动中获取情报的最基本、最主要的来源。由于文献的历史性和权威性,文献许多
时候被当作信史,成为固化的历史而被引证。正因为此,文献需要客观、公正、全面、
真实。
中央文献研究室与中央党校、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编译局、人民日报社、求是杂志社
、光明日报社、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中国延安干部学院一样,同
属于中共中央的直属事业单位,是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的办事机构和党中央的工作
部门,它的主要任务是编辑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的著作,研究他们的思想和生平,编辑
、研究党和国家及军队的当代文献和历史文献。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著作集,党的重要
文献集,老一辈革命家传记、年谱、手迹、画册和宣传。目的是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武
装全党、教育人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服务。
中央文献研究室为中共中央直属正部级单位,内部设七个局级机构。根据业务区分,除
办公厅和科研管理部和局级出版社以外,还有第一至第五编研部。第一编研部...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7039
17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拔高邓小平 戏说编历史
拔高邓小平 戏说编历史
作者:文贝
2014.08.22
电视剧《历史转折下的邓小平》总编剧龙平平,是现任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三编研部
主任,长期从事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当代文献的编辑研究工作。作为历史见证人和长期邓
小平研究者,理应了解情况,把一个真实的历史场景和邓小平展现在人们的面前。恰恰
相反,由于他对邓小平“高大全”思想的固化,画蛇添足的违背历史事实,反而使这部
具有纪念意义的作品弄巧成拙。
看过《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前几集的人都有种印象,编剧和导演像是从另一星球的过
来人,根本不了解那个时代。其中的许多情节完全脱离了真实,从而让作者想诠释的政
治理念黯然失色。不仅没有勾起人们对邓小平的怀念,反而玷污了他曾经的辉煌。
作为政治性文艺作品,虽然电视剧不似传记片那样主要情节受历史人物本身事迹的制约
,不能凭空虚构,只允许在真实材料的基础上作合情合理的添加和润色。但作为表现时
代尤其是以真名实姓表现的电视剧,它的润饰和加工也必须真实合理,不能像历史片那
样想像和假设推理。
比如粉碎四人帮是毛泽东的生前部署,按编剧的解释是毛泽东曾说过“上半年解决不了
,下半年解决;今年解决不了,明年解决,... 阅读全帖
b******l
发帖数: 860
1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fding (奋斗), 信区: History
标 题: 中国爆炸的第一颗原子弹:外号为什么叫“邱小姐”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May 5 02:16:37 2015, 美东)
1964年10月16日,我国在新疆罗布泊核试验场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前后,我被派到一个临时组成的代号为177的专门办公室工作了一个月,这是一个与原子弹爆炸试验密切相关的机构。
上传下达国家顶级机密
177办公室的任务是,在二机部部长刘杰领导下,与核试验现场的核试验委员会办公室(代称是“20号办公室”)进行密切联系,及时向中央有关首长的办公室及军内外有关部门报告、传递有关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的重要情况,并向20号办公室传达中央领导的指示。在当时,这些信息都是国家顶级机密。
177办公室共有5名成员,主任是二机部办公室厅主任张汉周,当时我在国防科委任参谋,从事核武器研制、试验的组织管理工作,也是成员之一。
请示爆炸时间用暗语
1964年10月15日上午,第一次核试验党委常委会确定16日15时为“零时”(原子弹起爆的具...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1933
19
1964年10月16日,我国在新疆罗布泊核试验场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原子弹爆炸
试验前后,我被派到一个临时组成的代号为177的专门办公室工作了一个月,这是一个
与原子弹爆炸试验密切相关的机构。
上传下达
国家顶级机密
177办公室的任务是,在二机部部长刘杰的领导下,与核试验现场的核试验委员会
办公室(代称是“20号办公室”)进行密切联系,及时向中央有关首长的办公室及军内外
有关部门报告、传递有关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的重要情况,并向20号办公室传达中央
领导的指示。在当时,这些信息都是国家顶级机密。
177办公室共有5名成员,主任是二机部办公厅主任张汉周,当时我在国防科委任参
谋,从事核武器研制、试验的组织管理工作,也是成员之一。
请示爆炸时间
用暗语
1964年10月15日上午,第一次核试验党委常委会确定16日15时为“零时”(原子弹
起爆的具体时间)。会后,核试验现场总指挥张爱萍和核试验现场副总指挥刘西尧,于
12时签署了一份报告(电话报告稿)。
中午12时刚过,我接到20号办公室主任李旭阁的加密电话,内容是:“82、林、83
、84、85:经党委常委会研究,根据血压情况,零时... 阅读全帖
b****a
发帖数: 4465
20
当年是谁拍着桌子要中国的原子弹下马?
黎阳
看了《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关于1961年夏“北戴河国防工委会议”那一段,忍不住问一
声:当年是谁拍着桌子要中国的原子弹下马?
——1961年夏天,在北戴河召开的国防工委会议上,关于两弹是下马还是继续干的争论
达到高潮。
——范济生:“各种意见都有。有的意见还很尖锐、对立。说到激烈的时候还拍起了桌
子。”
——聂荣臻:“是啊,现在有很多意见是指着我来的。压力很大啊!但是,国防建设,
两弹为主、导弹第一的方针是去年二月中央军委扩大会议确定的,后来得到中共中央的
批准。三五年内这个尖端武器要力争突破,是历史任务,不能动摇。”
——范济生:“聂总,你身体不好,事情又这么多,还有那么多非议,你还是辞了这付
担子吧!”
——聂荣臻:“你说什么?辞掉?让我不搞原子弹导弹?”
——范济生:“这个问题以前我也提过。两弹研制困难重重,又有许多矛盾,现在很多
人提出下马。”
——聂荣臻:“范济生啊,你真糊涂!”
——范济生:“聂总,你别发火。我是担心你的身体。”
——聂荣臻:“遇到这么点困难,听到这么点议论就想退缩?要干点事,历来就没有这
么容易的!”
——范济生:...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2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eadline 讨论区 】
发信人: anews (anews), 信区: Headline
标 题: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外号叫什么? 究竟怎么回事?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Mar 29 21:10:22 2017, 美东)
上传下达国家顶级机密
177办公室的任务是,在二机部部长刘杰领导下,与核试验现场的核试验委员会办公室(代称是“20号办公室”)进行密切联系,及时向中央有关首长的办公室及军内外有关部门报告、传递有关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的重要情况,并向20号办公室传达中央领导的指示。在当时,这些信息都是国家顶级机密。
177办公室共有5名成员,主任是二机部办公室厅主任张汉周,当时我在国防科委任参谋,从事核武器研制、试验的组织管理工作,也是成员之一。
1964年10月15日上午,第一次核试验党委常委会确定16日15时为“零时”(原子弹起爆的具体时间)。会后,核试验现场总指挥张爱萍和核试验现场副总指挥刘西尧,于12时签署了一份报告(电话报告稿)。
中午12时刚过,我接到20号办公室主任李旭阁的加密电话,内容是:“82、林、83、84、85:经党委常... 阅读全帖
o*****p
发帖数: 2977
22
https://zhuanlan.zhihu.com/p/27349256?group_id=857383252393066497
1977年恢复高考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标志着中国招生考试史的新纪元,也
是中国教育史的新纪元,一直以来都是人们谈论和回忆的一个话题,高考改革也一直牵
动着全社会的神经。
高考是一个万众瞩目、影响重大的教育考试制度,而1977年恢复高考,是“文革”后拨
乱反正开创新局的分水岭,是弃旧图新的标志,因而被一些论者看成是个人和民族的“
诺曼底登陆”,[1]是“中国青年的复活节”……。确实,1977年的高考,不仅是许
多人命运的转折点,而且成为一个国家与时代的拐点。它是一段值得珍藏的历史,是一
种历久弥新的记忆,是一个永留史册的传奇。
突破坚冰的举措
1976年10月,“文革”结束以后,开始终结持续十年的混乱状况,社会要逐渐走向正轨
,要使中国的人才培养重新走上正常的轨道,必定要有一个合理的人才选拔机制。而恢
复高考已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因此高考迟早会恢复。但在1977年就恢复,则是必然
中的偶然,与邓小平的英明决断密切相关。
现在人们才了解到,1977... 阅读全帖
q*2
发帖数: 603
23
有些人的思维就是这样简单,他们可以根据一次“轰动效应”把人当成“神”,
也可以根据一个误判把人当成“罪犯”。
话说张宝胜蒙冤入狱,被迫过了一段时间的拘役生活,在取消了公安人员的资格后
放出来了。当张宝胜从监狱中出来以后,人们对他的态度再也不像当时他的特异功能在
本溪市取得“轰动效应”时那样了。这使他再一次体验到人世间的冷暖。
当他迈着沉重的步履回到家中的时候,见到了一张张冷冷的面孔,听到了养父的斥
骂声“你不是我的儿子! 你还有脸回家!”张西尧在早些时候还后悔自己没有尽早发觉
张宝胜的特异功能呢!
张宝胜本想解释一下自己被关的原因,申明白己是无辜的,但是勇气已没有了,只
好忍气吞声地离开了家门。
当他怀着羞涩的心情去找小袁的时候,希望能得到她的理解和同情。可是,碰到的
是她泪流满面的脸,听到的是她绝情的声音。
“我们之间算了吧!反正爸爸妈妈也不同意了……”小袁冷漠地重复着这句话。
张宝胜听完小袁的话后,本想说点什么,但他张了张嘴,什么也没说出来。
后来,有人还告诉张宝胜,南京的女乘务员小王也来找过他。先是到了桓仁铅矿,
听说张宝胜调到本溪市公安局,她很高兴;后又找到了本溪市公安局。到了... 阅读全帖
t**x
发帖数: 20965
24
钱学森说:“曾经一段时间有那么一些误解,认为搞“两弹”是个错误,花那么多钱,
没有用来发展生产。这还不是个别人的意见。”(《追忆航天峥嵘岁月》,《瞭望》新
闻周刊2009年第25期,)
其实情远远不仅仅是“误解”那么简单,而是差点让原子弹下马:“在此严峻的经济困
难时期,对是否继续研制原子弹,中央领导层出现了不同的意见,一种是继续研制下去
;另一种是暂时下马,等经济好转以后再研制。”(《揭秘: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中
的十件大事》)
在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45周年之际,人们除了纪念还不免有几分好奇:当年“中央领
导层”里主张原子弹下马、“还不是个别人”的人究竟是谁?
如果历史证明当年搞原子弹错了,那这些人的名字今天肯定不会藏掖,而会大肆宣
扬:看我多么英明。但历史已经证明中国当年勒紧裤带搞原子弹比正确——如
今中国人一提起“两弹一星”不为之自豪,一提起当年坚持搞原子弹的人&#
63203;不满怀感激。这种现实使当年“中央领导层”里主张原子弹下马的人的名字如今
成了“国家机密”。
不过这个“国家机密”恐怕保不住,因为用简单的逻辑推理就能分析判断个八九不离十。...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9770
25
http://new.qq.com/omn/20180514/20180514A03LTM.html
2018/05/14
08:17
新京报
企鹅号
北京大学77级经济系同学们当时进行野炊的照片。受访者供图
5月3日,北大77级经济系的老同学们高举双手,为改革开放的时代点赞,为自己这
一代人点赞。新京报记者彭子洋摄
改革物语
北京大学77级学生当时的校徽。
新京报记者彭子洋摄
1977年夏天,来北京出差的黑龙江知青海闻站在北京大学西门外张望了一会儿,没
敢进去。他羡慕校园里的学生。他问自己:“像我这样家庭出身的人,这辈子还有没有
机会上大学?”
一千多公里外的陕西眉县,22岁的教育局干事林双林正埋头给领导写报告,他盘算
着,要好好工作,说不定哪天就被推荐去上大学了。
在北京朝阳无线电厂当车间主任的潘慕平已经29岁,他也想上大学,但领导一直不
同意推荐。他几乎要认命了,以为自己会在工厂里待一辈子。
几个月后,他们等来了转机——中断11年的高考恢复,这几个年轻人考进了北京大
学经济系。这一年冬天,全国570万青年从四面八方涌进考场,27.3万人被录取。
“高考是永生难忘的经历、命运的转折... 阅读全帖
c*******r
发帖数: 870
26
此时无声胜有声——主张中国原子弹下马的是谁?
黎 阳
钱学森说:“曾经一段时间有那么一些误解,认为搞两弹是个错误,花那么多钱,没有
用来发展生产。这还不是个别人的意见。”(《追忆航天峥嵘岁月》,《瞭望》新闻周
刊2009年第25期链接出处)
其实情况远远不仅仅是“误解”那么简单,而是差点让原子弹下马。“在此严峻的经济
困难时期,对是否继续研制原子弹,中央领导层出现了不同的意见,一种是继续研制下
去,另一种是暂时下马,等经济好转以后再研制。”(《揭秘: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
中的十件大事》链接出处 ... 99823&nowpage=3)
在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45周年之际,人们除了纪念还不免有几分好奇:当年中央领导
层里主张原子弹下马,还不是个别人的人究竟是谁?
如 果历史证明当年搞原子弹错了,那这些人的名字今天肯定不会藏着掖着,而会大肆
宣扬:看我多么英明。但历史已经证明中国当年勒紧裤腰带搞原子弹无比正确—— 如
今中国人一提起“两弹一星”无不为之自豪,一提起当年坚持搞原子弹的人无不满怀感
激。这种现实使当年中央领导层里主张原子弹下马的人的名字如今成了国家 机密。
不过这个国家机密恐怕...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7
早春时节,我离开生活了两年半的农村,进了工厂,从农民变成了工人阶级的一员,而
且还发工资。尽管学徒工当时只有二十四块钱一个月,我已经很满足了,因为这是铁饭
碗。那感觉和我二十多年后在美国成为终身教授一样,不愁了。当我拿到工作证小红本
本时,格外珍惜。我抚摸着塑料封面,感慨万分,不仅仅是我有了一份正式工作,还意
味着我政治上的翻身,在我的政治履历上,终于出现了工人字样。厂里曾经想调我到厂
子弟小学去教书,我不干,好不容易当上了领导阶级,怎么可以轻易放弃。走在厂区的
宽广大道上,两旁厂房栉比排开,机器隆鸣,铁削飞舞,机油味沁人肺腑,一派生机勃
勃,令人向往,让人自豪,亲切异常。我觉得自己像一只小鸟,快乐而轻快地飞翔。
············
慢慢的社会上有了传说,要恢复高考了。大家纷纷打探小道消息,奔走相告。先说当时
的教育部长刘西尧不同意恢复高考,后又说刚出来的邓小平批评了刘西尧,坚持恢复高
考。也不知哪条是真,哪条是假。一直到人民日报发表了社论,大家才吃了一颗定心丸
,这已经是十月了。我当时心情的那份兴奋和激动,简直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给我一个
支撑点,我就会转动地球。现...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9770
2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chinabbsdad (张果老他爹),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北大经济系77级:站在拐点上的一代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May 13 23:17:44 2018, 美东)
http://new.qq.com/omn/20180514/20180514A03LTM.html
2018/05/14
08:17
新京报
企鹅号
北京大学77级经济系同学们当时进行野炊的照片。受访者供图
5月3日,北大77级经济系的老同学们高举双手,为改革开放的时代点赞,为自己这
一代人点赞。新京报记者彭子洋摄
改革物语
北京大学77级学生当时的校徽。
新京报记者彭子洋摄
1977年夏天,来北京出差的黑龙江知青海闻站在北京大学西门外张望了一会儿,没
敢进去。他羡慕校园里的学生。他问自己:“像我这样家庭出身的人,这辈子还有没有
机会上大学?”
一千多公里外的陕西眉县,22岁的教育局干事林双林正埋头给领导写报告,他盘算
着,要好好工作,说不定哪天就被推荐去上大学了。
在北京朝阳无线电厂当车间主任的潘慕平已经29岁,他也想... 阅读全帖
w*********r
发帖数: 5995
2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winderwater (长期高价厚道人民币换美元),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河南人骨子里的小农意识】中科大迁河南流产真实原因【真相】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Apr 16 20:05:15 2010, 美东)
1969年,有意迁往河南的中国科技大学遭遇河南当局的冷淡,时为安徽省革委会主任的
李德生(河南省信阳市新县人,曾任党中央副主席和军委副主席)却主动要去了这所名
校。历史很有讽刺性,李德生的故乡就是河南。从此后,中科大成为安徽的骄傲和机会
,河南则因此而后悔、痛楚,经年不绝。

1969年,中苏边境冲突。根据形势,中央决定进行“战备疏散”,中国科技大学被国务
院科教组列入北京十三所下迁高校之中。据时为中科大革委会常委之一的蔡有智教授回
忆,“九月下旬,分两组去湖北沙市和河南寻找疏散地址。沙市有科学院的干校,河南
组带有国务院科教组组长刘西尧给河南省的亲笔信。预计去这两地选址会容易些,我是
去河南组的成员,因为带有刘西尧同志的亲笔信,我们受到了省生产指挥组组长的接待
,他让我们去南阳地区
w*********r
发帖数: 5995
3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winderwater (长期高价厚道人民币换美元),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河南人骨子里的小农意识】中科大迁河南流产真实原因【真相】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Apr 16 20:05:15 2010, 美东)
1969年,有意迁往河南的中国科技大学遭遇河南当局的冷淡,时为安徽省革委会主任的
李德生(河南省信阳市新县人,曾任党中央副主席和军委副主席)却主动要去了这所名
校。历史很有讽刺性,李德生的故乡就是河南。从此后,中科大成为安徽的骄傲和机会
,河南则因此而后悔、痛楚,经年不绝。

1969年,中苏边境冲突。根据形势,中央决定进行“战备疏散”,中国科技大学被国务
院科教组列入北京十三所下迁高校之中。据时为中科大革委会常委之一的蔡有智教授回
忆,“九月下旬,分两组去湖北沙市和河南寻找疏散地址。沙市有科学院的干校,河南
组带有国务院科教组组长刘西尧给河南省的亲笔信。预计去这两地选址会容易些,我是
去河南组的成员,因为带有刘西尧同志的亲笔信,我们受到了省生产指挥组组长的接待
,他让我们去南阳地区
z**********e
发帖数: 22064
31
http://hx.cnd.org/?p=102289
文献是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手段、运用一定的意义表达和记录体系记录在一定载体的有历
史价值和研究价值的知识。文献是记录、积累、传播和继承知识的最有效手段,是人类
社会活动中获取情报的最基本、最主要的来源。由于文献的历史性和权威性,文献许多
时候被当作信史,成为固化的历史而被引证。正因为此,文献需要客观、公正、全面、
真实。
中央文献研究室与中央党校、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编译局、人民日报社、求是杂志社
、光明日报社、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中国延安干部学院一样,同
属于中共中央的直属事业单位,是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的办事机构和党中央的工作
部门,它的主要任务是编辑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的著作,研究他们的思想和生平,编辑
、研究党和国家及军队的当代文献和历史文献。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著作集,党的重要
文献集,老一辈革命家传记、年谱、手迹、画册和宣传。目的是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武
装全党、教育人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服务。
中央文献研究室为中共中央直属正部级单位,内部设七个局级机构。根据业务区分,除
办公厅和科研...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2
四、治理黄河
黄河一词最早见于《汉书》,当时叫河,或大河。
久远年代以前,黄河上下游不是连通的,距今一百万年以前的“黄河运动”,使黄河上
游切开积石峡流入临夏——兰州盆地,与下游贯通。距今十五万年的“共和运动”,使
黄河上游溯源侵蚀到龙羊峡以上,下游切开三门峡东流入海。
导水入海
黄河,是雍、豫、冀州泄洪的一条主河道。也是治水的主要工程。
按计划,治水从冀州开始。大禹时期的冀州相当于现在的山西全省、河南省黄河以北、
河北省西半部及内蒙古阴山以南,东及辽宁省的辽河以西的部分地区,这是《禹贡》所
指的王畿,即天子直接管理的地方。
东海有两个怪物,一个是天吴,一个是罔象,这两个怪物干扰治水,伤害好多治水工人
。禹请东海神禺虢降服了这两个怪物。
禺虢又叫他的手下应龙佐禹治水。应龙曾帮助黄帝击败蚩尤。他对水脉地脉了如指掌,
可以很容易划出开掘渠道的路线。
在青州和兖州一带,禹由王屋山开始疏导济水入黄河,向东进入荷泽。雍水至荷泽与沮
水(清水河)会后合入雷夏泽。再向东北和汶水相会,向北流,然后转向东流入大海。
在应龙的帮助下,在黄河下游兖州、青州和冀州一带共开挖了九条河道,排水入东海。
在这里禹凿... 阅读全帖
r**********g
发帖数: 22734
33
颛顼
帝颛顼高阳者,黄帝之孙而昌意之子也。静渊以有谋,疏通而知事;养材以任地,载时
以象天,依鬼神以剬义,治气以教化,絜诚以祭祀。北至于幽陵,南至于交阯,西至于
流沙,东至于蟠木。动静之物,大小之神,日月所照,莫不砥属。
帝颛顼生子曰穷蝉。颛顼崩,而玄嚣之孙高辛立,是为帝喾。

帝喾高辛者,黄帝之曾孙也。高辛父曰蟜极,蟜极父曰玄嚣,玄嚣父曰黄帝。自玄嚣与
蟜极皆不得在位,至高辛即帝位。高辛于颛顼为族子。
高辛生而神灵,自言其名。普施利物,不于其身。聪以知远,明以察微。顺天之义,知
民之急。仁而威,惠而信,脩身而天下服。取地之财而节用之,抚教万民而利诲之,历
日月而迎送之,明鬼神而敬事之。其色郁郁,其德嶷嶷。其动也时,其服也士。帝喾溉
执中而遍天下,日月所照,风雨所至,莫不从服。
帝喾娶陈锋氏女,生放勋。娶娵訾氏女,生挚。帝喾崩,而挚代立。帝挚立,不善,崩
。而弟放勋立,是为帝尧。
m******t
发帖数: 3041
34
拜托....
年羹尧是什么角色?那是国家栋梁,朝廷之脊背!从帮扶雍正上位,到平定西番,到灭
了江夏镇,那样不是铮铮铁骨、煌煌巨事!
进士出身,大将军完世,天下兵权集于一身,功高已盖主方才让雍正不得已废掉。
哪一件事情薄也比不上吧??
你拿薄熙来和年来比,也太小看年了吧??或者说,也太高看薄了吧???
........
Z**********g
发帖数: 14173
3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zhonghangyue (中行说),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蒙勇鹏:束星北,一头雄狮的悲鸣(下)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Feb 11 10:09:20 2016, 美东)
http://hx.cnd.org/?p=120096
(接前文)
六、炼狱中的转机
转机是在李政道访问中国大陆之后。
先是杨振宁开拓了破冰之旅。杨振宁是在1971年夏天第一个撬开封闭了二十多年的中美
往来大门的。在中国,杨振宁所到之处受到的待遇,令他始料不及。当他一下飞机,接
待人员就问他有什么事需要办理,他便开了一个长长的要求会见的人名单,上面有他的
亲人、朋友、老师等,结果名单上的人他几乎全都见到了。他还被获准到有关科研院所
和有关大学访问。周恩来还专门设宴招待了他。作陪的有钱伟长、华罗庚、钱学森、吴
有训、竺可桢、周培源等中国科学家和傅作义、杜聿明、郭沫若等人。因为杨振宁的访
问,很多人跟着沾了光。两弹专家邓稼先得到“解放和自由”。
紧随其后,大批著名的华裔外籍科学家陆续不断地回来了。
李政道是在1972年10月回...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36
http://hx.cnd.org/?p=120096
(接前文)
六、炼狱中的转机
转机是在李政道访问中国大陆之后。
先是杨振宁开拓了破冰之旅。杨振宁是在1971年夏天第一个撬开封闭了二十多年的中美
往来大门的。在中国,杨振宁所到之处受到的待遇,令他始料不及。当他一下飞机,接
待人员就问他有什么事需要办理,他便开了一个长长的要求会见的人名单,上面有他的
亲人、朋友、老师等,结果名单上的人他几乎全都见到了。他还被获准到有关科研院所
和有关大学访问。周恩来还专门设宴招待了他。作陪的有钱伟长、华罗庚、钱学森、吴
有训、竺可桢、周培源等中国科学家和傅作义、杜聿明、郭沫若等人。因为杨振宁的访
问,很多人跟着沾了光。两弹专家邓稼先得到“解放和自由”。
紧随其后,大批著名的华裔外籍科学家陆续不断地回来了。
李政道是在1972年10月回来的。他不但受到周恩来、江青、纪登奎、郭沫若、王洪文、
刘西尧等人会见,毛泽东也会见了他。在中南海的住所里,毛泽东饶有兴趣地同他谈到
物理学的对称性,谈到人类的活动,会见进行了一个多小时。
李政道无法想象,他和杨振宁会得到如此之高的礼遇,而一个教育几乎完全停滞、绝大
...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7
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旸谷。寅宾出
日,平秩东作。日中,星鸟,以殷仲春。厥民析,鸟兽孳尾。申命羲叔,宅南交。平秩
南讹,敬致。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厥民因,鸟兽希革。分命和仲,宅西,曰昧谷。
寅饯纳日,平秩西成。宵中,星虚,以殷仲秋。厥民夷,鸟兽毛毨。申命和叔,宅朔方
,曰幽都。平在朔易。日短,星昴,以正仲冬。厥民隩,鸟兽氄毛。帝曰:“咨!汝羲
暨和。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允厘百工,庶绩咸熙。
公历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定春夏秋冬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 每四年加一天 尧舜时代的区
别仅
仅是每年多四分之三天。
c*********d
发帖数: 9770
38
王志纲 智纲智库 智纲智库 微信号 wzggzswx
功能介绍
“传播战略思想,分享战略智慧,创造战略价值。” ——王志纲工作室官方微信公众
平台。
编者按
前些天,一篇名为《邓公的遗产》的文章在网上流传开来,短短两天时间,阅读、转发
者数以百万计,网友们热议纷纷。现小编特将作者本人精校、修改、并亲自撰写后记的
完整版《邓公的遗产》整理成文,作为送给大家的新年礼物。
作者:王志纲
来源:正和岛(id:zhenghedao)
人类历史上,面对民族灾难,国内外都不乏勇担大任、置生死荣辱于度外的先贤。时势
与英雄交织,构成了一个个波澜壮阔的大时代。
前些年提名奥斯卡最佳影片的电影《至暗时刻》,讲的就是面对”二战”这样千古未有
之变局,纳粹大军压境英伦三岛,丘吉尔以救火首相的身份,力排众议,打倒绥靖主义
,带领英国走出了至暗时刻,历史造就了他,他也改变了历史。
我年轻的时候很喜欢读的《光荣与梦想》,其中就描述了1932年到1972年清明上河图式
的美国全景画卷。经济大危机下的美国摇摇欲坠。身患残疾的罗斯福史无前例地四次当
选总统,推行新政振兴经济,在“二战”中纵横捭阖,挽狂澜于既倒,使美国再次... 阅读全帖
y****e
发帖数: 419
3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yaoyue (尧曰@ytht.net), 信区: History
标 题: 1609-2009:西(科)学东渐四百年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Jan 4 20:25:37 2009)
·方励之·
[作者注]去年底写此文时,相对论天体物理国际中心联合体正在筹备联合国2009
Astronomy活动,准备邀请席泽宗教授参加。没想到,噩耗传来,泽宗兄于2008年12月
27日仙逝。泽宗兄以"A new catalogues of ancient novae"(1955)"A new
catalog of novae recorded in the Chinese,Japanese and Korean
Chronicles..."(1965)等文享誉国际科学史界,特别是天文学史界。他的学术贡献难
以在此一一列举。谨以此短文遥祭老友泽宗于天文学年到来之日。2009.1.1
2009年是联合国的天文学年,用以纪念四百年前——1609年,伽里略第一次用望远
镜观察天体,开创了以观测和实验的方法追寻宇宙起源的时代。它标志
M*****h
发帖数: 214
40
(接上文)吴仪裸退后高调出场 意在讽周
同样一改低调习惯,高调露相的还有原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吴仪。
2013年10月1日是中国石油大学60年校庆日,中共前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
康在母校露面,除了该校高层之外,没有地方官员和教育系统官员陪同。周的活动由该
大学网站发布照片,但官媒没有报导。
不过第二天10月2日,从国务院副总理位置上“全部退掉”、连个地方政协、人大都没
有挂名的吴仪,不但以校友身分参加了1.5万人的盛大校庆活动,而且登台和大家一起
高歌。传出的照片上,吴仪站在最中心,如众星捧月一般出尽风头。以往吴仪很低调,
这次明显是故意做给人看的,反衬周永康的被冷遇目的明显。
港媒评论说,吴仪的政治地位远比周永康差一大截,而这次吴仪却大出风头;同是常委
的李瑞环看球,却由北京市委书记陪同,其待遇不知比周永康高出多少!要不是周永康
现在“身上有事”,下面官员是不可能如此怠慢前政治局常委的,这完全不合中共的规
矩。
不过吴仪则是薄熙来当年从中共商务部长发配到重庆的背后推手,2012年10月吴仪和李
瑞环一起露面,支持倒薄,这次两人又一起露面,继续推倒周永康,显露出他们力挺习... 阅读全帖
M*****h
发帖数: 214
41
(接上文)吴仪裸退后高调出场 意在讽周
同样一改低调习惯,高调露相的还有原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吴仪。
2013年10月1日是中国石油大学60年校庆日,中共前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
康在母校露面,除了该校高层之外,没有地方官员和教育系统官员陪同。周的活动由该
大学网站发布照片,但官媒没有报导。
不过第二天10月2日,从国务院副总理位置上“全部退掉”、连个地方政协、人大都没
有挂名的吴仪,不但以校友身分参加了1.5万人的盛大校庆活动,而且登台和大家一起
高歌。传出的照片上,吴仪站在最中心,如众星捧月一般出尽风头。以往吴仪很低调,
这次明显是故意做给人看的,反衬周永康的被冷遇目的明显。
港媒评论说,吴仪的政治地位远比周永康差一大截,而这次吴仪却大出风头;同是常委
的李瑞环看球,却由北京市委书记陪同,其待遇不知比周永康高出多少!要不是周永康
现在“身上有事”,下面官员是不可能如此怠慢前政治局常委的,这完全不合中共的规
矩。
不过吴仪则是薄熙来当年从中共商务部长发配到重庆的背后推手,2012年10月吴仪和李
瑞环一起露面,支持倒薄,这次两人又一起露面,继续推倒周永康,显露出他们力挺习...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42
“夫礼,始於冠,本於婚,重於丧祭,和於乡射,此礼之大体也。”
《礼记》中的这句话,点出“礼”的“时间感”——在人生的重要节点上,都需要相应的“礼”。比如成人时的冠礼,婚礼,以及丧礼。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礼,说通俗点,就是身份和行为规范,以及由此引申出的社会纲纪和制度。
说白了,身份不同,“礼”也不同。尤其是在对待逝者的“礼”上,就更显出政治的讲究。
今天,我们就说说“丧礼”。
谁的葬礼能让常委全体出席?
“死生亦大矣。”
6月22日,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原九三学社领导人王文元遗体在京火化。习近平与5位常委到八宝山送别——李克强总理因为出访,而不能参加这一场本该七常委悉数出席的仪式。
在提倡火葬的背景下,遗体告别仪式已经具备传统丧礼的作用。而能让常委全部出席遗体告别仪式,则可以算作是莫大的政治荣耀。
查阅公开报道可知,十八大以后,能让常委全部出席遗体告别仪式的逝者并不算太多。他们的共同特征是——基本都是“副国级”以上。
2013年,七常委至少4次全体出席逝者的遗体告别仪式。这些老一辈革命家的名字可能并不为人所熟知,但如果察看他们的生平简介,峥嵘的往昔岁月就在文字的背后。
在讣告的通稿... 阅读全帖
p******y
发帖数: 3742
43
邓什么时候反对两弹一星了?卫视中文有刘西尧的访谈,邓是支持搞原子弹的。
毛当年判断要打世界大战,邓判断和平发展是世界的主流。当然是邓对。
p******y
发帖数: 3742
44
这个参见刘西尧的卫视中文访谈录:邓小平是主张搞原子弹的。
l*****s
发帖数: 2109
45
刘西尧 的话压根不能信,因为他在二机部就是Shi棍子,脏活都是他干,
见了那个领导都是低头哈腰的,聂荣臻用他干脏活用到死。
为什么呢?因为他有叛徒的案底,所以乖的要命,要他咬谁他就咬谁。
l*****s
发帖数: 2109
46
党的正式文献里只字未提刘邓支持原子弹,如果支持,肯定大提特提。
二机部那么多人,别人怎么不说?呵呵,应该个个歌功颂德啊,邓小平如何英明啊。
刘西尧的背景你们压根就不知道,所以傻眼了,所以哑口无言。
p******y
发帖数: 3742
47
正式文献里为什么一定要大提特提?
刘西尧是当时二机部部长,搞原子蛋他是实际的负责人之一。他的话比你有
credit多了。你倒是拿出刘少奇邓小平不支持的证据啊,呵呵。
p******y
发帖数: 3742
48
因为刘邓不是原子弹工程的主要负责人啊,当时是周为中央专委。
你让刘邓当专委负责人的?
刘西尧的东西你怎么反驳?有什么证据说他说的不是事实?李医生的
有毛的其它保健医生比如徐涛,比如卫士长李银桥的反驳。当然credit
就下降了。
p******y
发帖数: 3742
49
哈哈,刘西尧就在这12个要员之中,他说的比你有credit多了。

常委讨论决定。
l*****s
发帖数: 2109
50
党的正式文献里只字未提刘邓支持原子弹,如果支持,肯定大提特提。
刘西尧 的话压根不能信,因为他在二机部就是Shi棍子,脏活都是他干,
见了那个领导都是低头哈腰的,聂荣臻用他干脏活用到死。
为什么呢?因为他有叛徒的案底,所以乖的要命,要他咬谁他就咬谁。
二机部那么多人,别人怎么不说?呵呵,应该个个歌功颂德啊,邓小平如何英明啊。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