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帖数: 1 | 1 一亩地可以产出200公斤大豆,400公斤小麦,800公斤稻米
原来种大豆的土地用来种稻麦粮食了。
如果米帝巴西禁运大豆,中国要么不吃猪肉,要么饿肚子。 |
|
a*******m 发帖数: 14194 | 2 你这个蠢蛋,实际上种的不是稻麦,而是更高产的玉米,
玉米单产可以达到1200公斤,产量真他妈的高。
中国最近这十多年粮食产量其实一直在作弊,表面看
总产量逐年涨一点,但仔细看就会发现,大豆产量逐年
下降玉米占比越来越高。
同样数量的粮食,实际上价值低了一大截。
邓产党则啥都不管,年年敲锣打鼓庆祝丰收。 |
|
a****s 发帖数: 3077 | 3 靠,有一个不看老钱原话的,老钱说的是(给你加强点印象)
稻麦亩产4万斤
稻麦亩产4万斤
稻麦亩产4万斤
稻麦亩产4万斤
稻麦亩产4万斤
稻麦亩产4万斤
稻麦亩产4万斤
稻麦亩产4万斤
稻麦亩产4万斤
稻麦亩产4万斤
稻麦亩产4万斤
稻麦亩产4万斤
稻麦亩产4万斤
稻麦亩产4万斤
稻麦亩产4万斤
稻麦亩产4万斤
稻麦亩产4万斤
稻麦亩产4万斤
稻麦亩产4万斤
稻麦亩产4万斤
稻麦亩产4万斤 |
|
s*******3 发帖数: 255 | 4 土豆(马铃薯)取代水稻?
游修龄
【作者简介】游修龄(1920—),男,浙江大学华家池校区教授,主要从事农业史
研究。
从网上看到一则英国《独立报》的新闻(网站2007年8月15日),标题是“告诉中
国农民,不种稻米种土豆”,“中国日报”网的另一个标题是“中国以土豆代替米饭作
为主食势在必行?”说由于干旱持续肆虐,中国农业专家正在考虑放弃传统主食——大
米,转而鼓励农民种植土豆。“饭桌上的炒饭可能会让位于土豆泥和薯条,这样的前景
令中国美食家们长嘘短叹,然而许多农业产区的严酷干旱意味着这种转变也许势在必行
。其貌不扬的土豆更加耐旱,更可能成为水稻乃至小麦的替代作物。”
中国农业科学院的农业专家也指出:“土豆比水稻和小麦更加耐旱,更适合中国,
因为中国六成的耕地缺水。这种转变遇到的问题之一是如何用补贴来说服农民放弃水稻
和小麦。”中国科学院也有专家也说:“土豆不仅更有营养,而且每公顷产量比其他作
物高出三到四倍。…由于技术限制,水稻、玉米和小麦的单位面积产量难以提高,于是
土豆成为满足13亿人粮食需求的更好选择。”
看了这些报道内容,觉得英国劝中国放弃稻米,改食土豆的“好心”建议,也太越... 阅读全帖 |
|
s*******3 发帖数: 255 | 5 土豆(马铃薯)取代水稻?
游修龄
【作者简介】游修龄(1920—),男,浙江大学华家池校区教授,主要从事农业史
研究。
从网上看到一则英国《独立报》的新闻(网站2007年8月15日),标题是“告诉中
国农民,不种稻米种土豆”,“中国日报”网的另一个标题是“中国以土豆代替米饭作
为主食势在必行?”说由于干旱持续肆虐,中国农业专家正在考虑放弃传统主食——大
米,转而鼓励农民种植土豆。“饭桌上的炒饭可能会让位于土豆泥和薯条,这样的前景
令中国美食家们长嘘短叹,然而许多农业产区的严酷干旱意味着这种转变也许势在必行
。其貌不扬的土豆更加耐旱,更可能成为水稻乃至小麦的替代作物。”
中国农业科学院的农业专家也指出:“土豆比水稻和小麦更加耐旱,更适合中国,
因为中国六成的耕地缺水。这种转变遇到的问题之一是如何用补贴来说服农民放弃水稻
和小麦。”中国科学院也有专家也说:“土豆不仅更有营养,而且每公顷产量比其他作
物高出三到四倍。…由于技术限制,水稻、玉米和小麦的单位面积产量难以提高,于是
土豆成为满足13亿人粮食需求的更好选择。”
看了这些报道内容,觉得英国劝中国放弃稻米,改食土豆的“好心”建议,也太越... 阅读全帖 |
|
l*****t 发帖数: 1080 | 6 一
太初元年(前104年)的一天,壮士车令带着纯金铸造的金马和黄金千斤踏上了西去
的征途,他受当朝天子派遣,前往万里之外的大宛国求取天马------汗血马。
汗血马,据说就是今天的“阿哈-捷金马”,它的闻名于世,并不全是它有多么高
大壮猛、奔跑力强,而在于它的一个奇特之处:每当激烈的奔跑之后,它的前肩以及臀
部、背部都会出汗如血,因此汉人为它取了“汗血马”这个响亮的美称。据今人考证,
这个带有浓厚神话色彩的特征,其实是一种寄生虫的分泌物。加上它喜欢以苜蓿为食,
与汉地的马种大为不同,由于这些奇异的差别,人们视之为天马,在东方人的心中产生
了一种奇特的魅力。
汉武帝一生冀求长生不老、升仙得道,他闲着没事,用《易经》卜了一卦,曰“神
马当从西边来”。这令沉溺于祥瑞的他颇为受用。果然还真应景,不久敦煌方面来报,
说在渥洼池发现了天马!武帝龙颜大悦,有了神马,不就可以骑着它一朝升仙了吗?他
深信这是“太乙神”赐给他的礼物,于是隆重的赐名“太乙天马”,连带着献马之人暴
利长(光看名字就是个生事的主)也被封官受赏。武帝在位54年,是个雄材大略的天子
,王侯将相,没有谁能轻易蒙得了他,唯独方士例外。... 阅读全帖 |
|
l*****t 发帖数: 1080 | 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luanmit (vs), 信区: History
标 题: 匈奴究竟输在了哪---------汉武帝伐大宛探析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Dec 13 17:45:44 2012, 美东)
一
太初元年(前104年)的一天,壮士车令带着纯金铸造的金马和黄金千斤踏上了西去
的征途,他受当朝天子派遣,前往万里之外的大宛国求取天马------汗血马。
汗血马,据说就是今天的“阿哈-捷金马”,它的闻名于世,并不全是它有多么高
大壮猛、奔跑力强,而在于它的一个奇特之处:每当激烈的奔跑之后,它的前肩以及臀
部、背部都会出汗如血,因此汉人为它取了“汗血马”这个响亮的美称。据今人考证,
这个带有浓厚神话色彩的特征,其实是一种寄生虫的分泌物。加上它喜欢以苜蓿为食,
与汉地的马种大为不同,由于这些奇异的差别,人们视之为天马,在东方人的心中产生
了一种奇特的魅力。
汉武帝一生冀求长生不老、升仙得道,他闲着没事,用《易经》卜了一卦,曰“神
马当从西边来”。这令沉溺于祥瑞的他颇为受用。果然还真应景,不久敦煌方面来报,
说在渥洼池发现了天... 阅读全帖 |
|
f****i 发帖数: 9419 | 8 ..........到底谁不要脸呀,我哭死了都。你给转的内容“清河区农业耕作制度为小麦
、水稻轮作,耕作秩序是小麦—水稻—小麦—水稻,周而复始。小麦产量占全年粮食产
量的35—40%,是农民收入的支柱作物。”
我TMD昨天就给你回复了,你丫的一定挺到今天才搞这个出来。你到底搞明白你说什么
了?这是我昨天给你回复的,你丫的看看吧。
——————————————————————————————————
发信人: fengqi (道听途说),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Re: 大饥荒时期的粮食出口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Oct 7 23:32:04 2013, 美东)
我是真TMD的服了。早稻什么时候种,什么时候收?晚稻什么时候种,什么时候收?春
小麦什么时候种,什么时候收?冬小麦什么时候种什么时候收?
丫的7月份收早稻,种冬小麦得9月后,晚稻什么时候种?什么时候收?晚稻之后种冬小
麦,你第二年种早稻不了?向来就没有稻——麦这种前后顺序种植的。因为早稻之后接
冬小麦浪费地,晚稻之后种小麦第二年早稻种不了。所有稻麦复种都是麦——稻或者稻
——稻的方法。丫的我说你... 阅读全帖 |
|
R****a 发帖数: 6858 | 9 这种武器用来对付印度、越南、印尼、日本这样人口众多、土地稀少的国家会非常好用
的。
============================================================
我国粮食作物病毒病研究的先驱――王鸣岐
2006-01-01 作者:王守正 查看评论 进入光明网BBS 手机看新闻
王鸣岐,植物病理、植物病毒学家。他首次发现粟黑粉菌异宗配合,并突破在人工
培养基上完成其生活史的技术。他是我国粮食作物病毒病研究的先驱
,对粮食作物病毒的鉴定、诊断和防治的研究上取得了许多开创性成果。晚年,他从事
病毒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的研究,许多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此外,对粮食安全贮
藏和粮食微生物学的研究,他也做出了一些重要贡献。
王鸣岐,又名凤岗,号济熙。1906年2月17日出生于河南省滑县一个农民家
庭里。幼年常随家人下地耕耘。1913年进邻村蚕桑小学学习,毕业后,因家庭经济
困难回家务农,并在本村就读私塾。在此期间,经常聆听老师教导:读书要有益于天下
;学习要博学、审问、慎思、明辩、笃行。这些话他虽然不甚理解,但在幼小心灵中却
留下了深深的烙印。192... 阅读全帖 |
|
f****i 发帖数: 9419 | 10 我是真TMD的服了。早稻什么时候种,什么时候收?晚稻什么时候种,什么时候收?春
小麦什么时候种,什么时候收?冬小麦什么时候种什么时候收?
丫的7月份收早稻,种冬小麦得9月后,晚稻什么时候种?什么时候收?晚稻之后种冬小
麦,你第二年种早稻不了?向来就没有稻——麦这种前后顺序种植的。因为早稻之后接
冬小麦浪费地,晚稻之后种小麦第二年早稻种不了。所有稻麦复种都是麦——稻或者稻
——稻的方法。丫的我说你水稻和小麦先后顺序就是扯淡。我不排除脑残有这么搞得,
但是稻麦复种这么搞效率不高。懂吗?还别人不懂种地,你丫的除了胡噗嗤就是胡噗嗤
。从你进出口数据开始转进,然后就自然灾害估算产量。现在开始跟我扯犊子稻麦复种
,继续转进呀。说了,别冒充农民了,你也就知道稻麦复种的概念,就是轮着种,根本
不知道期间怎么利用时间和具体的轮种顺序。你还想转进到哪里?还跟我小麦产区和水
稻产区,你丫的是真的脑子不好使还是不断转进的功夫如火纯青? |
|
C********g 发帖数: 9656 | 11 http://my.cnd.org/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articleid=30630
方之
1958年大跃进放粮食高产卫星最高达致亩产水稻13余万斤,毛泽东说是听了科学家钱学
森的话。钱学森1958年6月16日在《中国青年报》上发表的《粮食亩产量会有多少?》
是一个确凿的证据。其实此前此后钱学森还有六次著文鼓吹匪夷所思的粮食高产,简述
于下:
第一次,1958年4月29日在《人民日报》上发表《发挥集体智慧是唯一好办法》,说“
可以在1亩面积上年产约8千市斤的淀粉。”
第二次,1958年6月在《科学大众》杂志第6期发表《展望十年——农业发展纲要实现以
后》,说“根据光合作用的理论推算,稻麦年亩产可以达到4万斤至6万斤。”
第三次,1958年6月在《农业科学》第12期发表《可以实现的理想》,说“稻麦年产量
就可以达到四万斤谷子!”该杂志为半月刊,编辑来电话询问是否计算准确?钱即用计
算尺再核算后说“计算准确无误,让秘书张可文回复编辑部。
第四次,1958年6月16日在《中国青年报》发表《粮食亩产量会有多少?》,说“稻麦
年产量……不仅仅是现在的20...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12 钱学森七次鼓吹粮食“高产卫星”
作者: 柔之剑
1958年大跃进放粮食高产卫星最高达致亩产水稻13余万斤,毛泽东说是听了科学家钱学
森的话。钱学森1958年6月16日在《中国青年报》上发表的《粮食亩产量会有多少?》
是一个确凿的证据。其实此前此后钱学森还有六次著文鼓吹匪夷所思的粮食高产,简述
于下:
第一次,1958年4月29日在《人民日报》上发表《发挥集体智慧是唯一好办法》,说“
可以在1亩面积上年产约8千市斤的淀粉。”
第二次,1958年6月在《科学大众》杂志第6期发表《展望十年——农业发展纲要实现以
后》,说“根据光合作用的理论推算,稻麦年亩产可以达到4万斤至6万斤。”
第三次,1958年6月在《农业科学》第12期发表《可以实现的理想》,说“稻麦年产量
就可以达到四万斤谷子!”该杂志为半月刊,编辑来电话询问是否计算准确?钱即用计
算尺再核算后说“计算准确无误”,让秘书张可文回复编辑部。
第四次,1958年6月16日在《中国青年报》发表《粮食亩产量会有多少?》,说“稻麦
年产量……不仅仅是现在的2000多斤或3000多斤,而是2000斤的20多倍!”
第五次,1959年2月在《科学... 阅读全帖 |
|
f****i 发帖数: 9419 | 13 靠,这个是真心智商不够,不是假的,稻麦复种,或者说稻麦轮种吧。我说过没有了?
我说了安排不开了?我说的是你说的稻——麦的顺序,无法做到你上一季收水稻,下一
季收小麦。明白?靠。你丫的简直绝了都。你开始出现妄想症了吧?而且稻麦轮种千百
年中国人就会种了,P的消失,消失的时你张嘴胡噗嗤的话。 |
|
a****2 发帖数: 3735 | 14 钱学森七次鼓吹匪夷所思的粮食高产
1958年大跃进放粮食高产卫星最高达致亩产水稻13余万斤,毛泽东说是听了科学家钱学
森的话。钱学森1958年6月16日在《中国青年报》上发表的《粮食亩产量会有多少?》
是一个确凿的证据。其实此前此后钱学森还有六次著文鼓吹匪夷所思的粮食高产,简述
于下:
第一次,1958年4月29日在《人民日报》上发表《发挥集体智慧是唯一好办法》,说“
可以在1亩面积上年产约8千市斤的淀粉。”
第二次,1958年6月在《科学大众》杂志第6期发表《展望十年――农业发展纲要实现以
后》,说“根据光合作用的理论推算,稻麦年亩产可以达到4万斤至6万斤。”
第三次,1958年6月在《农业科学》第12期发表《可以实现的理想》,说“稻麦年产量
就可以达到四万斤谷子!”该杂志为半月刊,编辑来电话询问是否计算准确?钱即用计
算尺再核算后说“计算准确无误,让秘书张可文回复编辑部。
第四次,1958年6月16日在《中国青年报》发表《粮食亩产量会有多少?》,说“稻麦
年产量……不仅仅是现在的2000多斤或3000多斤,而是2000斤的20多倍!”
第五次,1959年2月在《科学通报》第3期发表...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15 作者: 柔之剑
1958年大跃进放粮食高产卫星最高达致亩产水稻13余万斤,毛泽东说是听了科学家钱学
森的话。钱学森1958年6月16日在《中国青年报》上发表的《粮食亩产量会有多少?》
是一个确凿的证据。其实此前此后钱学森还有六次著文鼓吹匪夷所思的粮食高产,简述
于下:
第一次,1958年4月29日在《人民日报》上发表《发挥集体智慧是唯一好办法》,说“
可以在1亩面积上年产约8千市斤的淀粉。”
第二次,1958年6月在《科学大众》杂志第6期发表《展望十年——农业发展纲要实现以
后》,说“根据光合作用的理论推算,稻麦年亩产可以达到4万斤至6万斤。”
第三次,1958年6月在《农业科学》第12期发表《可以实现的理想》,说“稻麦年产量
就可以达到四万斤谷子!”该杂志为半月刊,编辑来电话询问是否计算准确?钱即用计
算尺再核算后说“计算准确无误”,让秘书张可文回复编辑部。
第四次,1958年6月16日在《中国青年报》发表《粮食亩产量会有多少?》,说“稻麦
年产量……不仅仅是现在的2000多斤或3000多斤,而是2000斤的20多倍!”
第五次,1959年2月在《科学通报》第3期发表《谈宇宙航行的远... 阅读全帖 |
|
r**o 发帖数: 4614 | 16 你看清楚, 我是按你现代的米价来算的,按照你给出及其低下的现代杂交稻米价来算
古代有机稻米一个南方农民光靠着水稻毛利就有13500元一年。
至于现代水稻的亩产量,下面是说袁隆平的。
根据他育种的杂交水稻品种及研究,水稻单位产量由亩产300公斤上升到900公斤以上。
他也被广泛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比你想当然的思路, 看看历史上真实的明朝南方水稻亩产量。 明代南方稻麦两熟田的
稻谷亩产,据顾炎武《日知录》中引洪熙已年周干说:“如吴江昆山等田,亩旧税五升
,小民佃租富室田,亩出私租一石。”什伍之租,亩收应是2石。亩产稻谷2石,折合今
市制为亩产288斤。稻麦两熟田,麦的产量据明末清初桐乡的经营地主张履祥在《补农
书》中所说:“田极熟,米三石,春花一石半,然间有之。大允共三石为常耳。”张氏
所说上熟之田,是稻谷“3石”,“春花一石半”。那么,常田的稻谷产量就应当是亩
产2石,春花亩产1石,合起来是亩产3石。亩产稻谷4石,折合今市制亩产577斤。
你告诉我一个农民在明代是不是能搞出300斤亩产量吧? |
|
v**e 发帖数: 8422 | 17 其实你知道宋词是宋文化上盛世,登峰造极
宋诗是唯一可以和唐诗相提并论的
宋代工艺美术种类种,瓷器成就最高。宋代有著名的五大名窑:汝、哥、官、定、钧
建筑上不多说,列两本书《木经》、《营造法式》。
科技进步发明创造太多,四大发明就占三项,
先列100项好不好
1、指南针
(指南针的制造技术在北宋沈括(公元1031—1095年)的《梦溪笔谈》中最早提出。
有了指南针,远洋航行才成了可能。 )
2、活字印刷术(北宋平民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他是世界上第一个发明人,比德
国J.谷登堡活字印书早约400年。活字印刷术是文明发展的必要前提。)
3、大炮
(使人类战争史进入到热兵器时代,炮身铁铸造,射生铁铸造的球型爆炸炮弹。
1126年,金人围攻汴京(东京开封府),北宋大臣李纲在守城时曾用霹雳炮击退金兵,
“夜发霹雳炮以击贼,军皆惊呼”。)
4、钻探深井技术
(卓筒井是直立粗大的竹筒以吸卤的盐井,“凿地植竹,为之卓筒井发明于北宋庆
历年间(公元1041年—1048年),比西方早800多年。其口径仅有竹筒大小,然而能打
井深达数十丈,被称为“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世界石油钻井之父”。科技界对卓
筒井有... 阅读全帖 |
|
m****5 发帖数: 1131 | 18 钱学森是大跃进年代饿死农民的帮凶
浅评钱老《粮食亩产量会有多少?》
(原载《中国青年报》1958年6月16日) “前年卖粮用萝挑,去年卖粮用船摇,今
年汽车装不了,明年火车还嫌小!”。
这 是江西井冈山农民的一首民歌。我们的土地正在农民双手豪迈的劳动中,付给
人们更多的粮食,6月12日中国青年报第一版上发表了一个动人的消息:河南省遂平 县
卫星农业社继小麦亩产2105斤以后,又有2亩9分地平均每亩打下了3530斤小麦。 土地
所能人们的粮食产量碰顶了吗? 科学的计算告诉人们:还远得很!今后,通过农民的
创造和农业科学工作者的努力,将会大大突破今天的丰产成绩。因为,农业生产的最终
极限决定于每年单位面积 上的太阳光能,如果把这个光能换算农产品,要比现在的丰
产量高出很多。现在我们来算一算:把每年射到一亩地上的太阳光能的30%作为植物以
利用的部分,而 植物利用这些太阳光能把空气里的二氧化碳和水分制造成自己的养料
,供给自己发育、生长结实,再把其中的1/5算是可吃的粮食,那么稻麦每年的亩产量
就不仅 仅是现在的2000多斤或3000多斤,而是2000斤的20多倍! ... 阅读全帖 |
|
f****i 发帖数: 9419 | 19 LOL,不知道谁二,稻麦复种是你说的情况么?而且三季稻地区根本少用稻麦复种。简
直搞笑,说你别冒充农民了,你还总是出来发噱。我发现你特别爱扯淡,看到逻辑不通
了就开始遁,当然了,你老还算有脸皮,知道尿遁。总比精神病人好。 |
|
g*******0 发帖数: 3240 | 20 贵铲这真是绝了,
在整个长江流域,一亿以上的人口的产区稻麦轮作几十年了,
原来到了贵铲逼嘴里,没法种,安排不开.
贵铲大嘴一张,
人家几十年的稻麦轮作直接消失了. |
|
g*******0 发帖数: 3240 | 21 长江流域最常见的模式,是稻麦稻麦轮作,周而复始无穷尽
你既然知道了,那还放什么屁? 还什么安排不开?
脑子有屎么?
你丫下过一场水田插过一棵秧么?
见过不要脸的没见过你这么不要脸的. |
|
发帖数: 1 | 22 钱学森的神话何时终结?
说到这个话题,首先要感谢人民日报社甘肃分社社长林治波,是他挑起了大饥荒年代有
没有饿死人的争论。在此之前,我是相信饿死了人的,而且相信饿死了很多人。在祖辈
父辈口耳相传的历史中,这早就不是什么秘密,但是到底饿死了多少人,我不敢妄加评
断。林社长挑起这场争论之后,我相信饿死的人数在3000万以上。这个数字远远超出我
当初的想象,日本侵华战争,死亡人口也只有2000万。
很多时候,我甚至怀疑这是林社长有意为之。他不挑起这场争论,很多人都还稀里糊涂
,至少不敢相信饿死了3000多万人。尘埃落定,大饥荒的真相进一步浮出水面,这不能
不说是历史的一次巨大进步,林社长居功至伟!
中华民族这次史无前例的人祸,钱学森脱不了干系。
腥风血雨的中国当代史上,钱学森不但全身而退,寿终正寝,而且堪称完美谢幕,这不
能不说是一个奇迹。神一样的钱学森,真的有那么完美吗?
1958年6月16日,钱学森在《中国青年报》发表题为《粮食亩产会有多少?》的文章:“
把每年射到一亩地上的太阳光能的30%作为植物以利用的部分,而植物利用这些太阳光
能把空气里的二氧化碳和水分制造成自己的养料,供给自己发育... 阅读全帖 |
|
B*V 发帖数: 3365 | 23 钱学森是大跃进年代饿死农民的帮凶
浅评钱老《粮食亩产量会有多少?》
(原载《中国青年报》1958年6月16日) “前年卖粮用萝挑,去年卖粮用船摇,今
年汽车装不了,明年火车还嫌小!”。
这 是江西井冈山农民的一首民歌。我们的土地正在农民双手豪迈的劳动中,付给
人们更多的粮食,6月12日中国青年报第一版上发表了一个动人的消息:河南省遂平 县
卫星农业社继小麦亩产2105斤以后,又有2亩9分地平均每亩打下了3530斤小麦。 土地
所能人们的粮食产量碰顶了吗? 科学的计算告诉人们:还远得很!今后,通过农民的
创造和农业科学工作者的努力,将会大大突破今天的丰产成绩。因为,农业生产的最终
极限决定于每年单位面积 上的太阳光能,如果把这个光能换算农产品,要比现在的丰
产量高出很多。现在我们来算一算:把每年射到一亩地上的太阳光能的30%作为植物以
利用的部分,而 植物利用这些太阳光能把空气里的二氧化碳和水分制造成自己的养料
,供给自己发育、生长结实,再把其中的1/5算是可吃的粮食,那么稻麦每年的亩产量
就不仅 仅是现在的2000多斤或3000多斤,而是2000斤的20多倍! 这并不是空谈。举一
个例... 阅读全帖 |
|
w****t 发帖数: 1034 | 24 2010十大科学谣言:日军改造小龙虾基因居首(组图) 综合新闻
2010年岁末,拜金庸所赐,大众媒介对“谣言”问题投注了前所未有的热情。几乎所
有媒体都在讨论“谣言”的问题,传播渠道、媒体责任、大众心理成了此间的热词。
自新京报新知周刊创刊以来,我们就一直在同各种形式的谣言“作斗争”,从早期
的“韩医真相”、“北京7月飞雪”、“一次性筷子问题”,到新近的 “千年极寒”、
“转基因谣言”“小龙虾事件”……经历了这么多谣言之后冷静地想一想,不难发现,
“金庸被谣死”虽然影响甚大,却算不得什么“大谣言”,也产生不了太大的危害。
首先,这是一类最容易被“粉碎”的谣言。无论谣言如何广泛传播,听者众多,都
会被金庸本人一次公开活动记录瞬间击溃;其次,它传播时间非常短,从兴起到被扑灭
,不过几个小时,完全是“杯中风浪”;最后,它不会对社会生活的任何方面产生有实
际意义的影响,据说它甚至没有对金庸本人的生活产生太多影响。
并非所有的“谣言”都如此“温和”,也并非所有的谣言都这么容易被破解———
甚至很多谣言在被反复破解多次之后,依然到处流传。科学技术领域是这些谣言的“重
灾区”。翻翻过去一年的新知周刊... 阅读全帖 |
|
g********n 发帖数: 2314 | 2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enviair (碧水蓝天),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zt: 口述历史:三年大饥荒中的何家坝 (有名有姓, 全村96个死了34个)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Sep 15 00:45:18 2009, 美东)
我是四川的,我知道我们公社三年大饥荒时间风调雨顺但是饿死了很多人,很痛心现在
有不少小孩还否认这个事实。转一个有名有姓有的吧。比较长,也可以直接拖到最后看
名单(全村96人死34人,包括作者当生产队长的壮年父亲)。邻村死一半以上(小P孩
们又会叫嚣没有列姓名)。不知道小P孩们是装傻还是真的弱智,中国连战争中死亡的
战士名单都列不出来,要列出全国数千万饿死的人的每个人的名字是很困难的。根据我
老家人饿死人的数据,我绝不相信全国只饿死了3000万。没办法,三千万这个数据就已
经有人受不了了。
凯迪史海钩沉有很多人的回忆,有很多资料。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
http://club2.cat898.com/newbbs/dispbbs.asp?boardid=64&id=298325
口述历史:三... 阅读全帖 |
|
w***3 发帖数: 387 | 26 2010-10-11 文章来源:大跃进死难者纪念堂
五十年前那场人类历史上饿死人最多一次的人间天堂悲剧,近四千万人被饿死,人相食
,还有活人被杀煮吃,这惨绝人寰的悲剧被统治者掩蔽,被隐瞒。被一班歌功颂德的文
妓们记为史称“三年困难时期”,俗称“苦日子”的平常事。人民被欺骗,史实被颠倒
,历史成了任人打扮的小姑娘,青史成了私欲横流,黑白不分的坏东 西。半个世纪过
去了,对于近四千万的饿死鬼,被煮吃的惨死鬼,至今还没有一个说法,没有人表示歉
意,没有人对青史无私细写还真。
“太阳能”理论:五十年前那场大跃进,有良知的中国人永远都不会忘记,1958年的夏
收刚刚结束,各地的父母官们带着一群所谓“翻身做了主人”的人,敲锣打鼓的报喜,
6月12日,中共党报发表新闻《卫星农业社发出第二颗卫星》。文章发表后,各地你追
我赶的报喜,卫星越放越高,全社会热血沸腾,几天后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钱学
森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粮食亩产会有多少?》的文章。这位从美国回来的爱国海归
科学家,在文章中仔细详尽地论证:“每年射到一亩土地上的太阳光能的30%作为植物
可以利用的部分,而植物利用太阳光能的30%把空气里... 阅读全帖 |
|
c********g 发帖数: 15629 | 2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mofia (Mofia),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大跃进取得的主要科学成就-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May 10 13:09:44 2012, 美东)
王幼辉:“大跃进”时代发明的伪科学
五十年前那场人类历史上饿死人最多一次的人间天堂悲剧,近四千万人被饿死,人相食
,还有活人被杀煮吃,这惨绝人寰的悲剧被统治者掩蔽,被隐瞒。被一班歌功颂德的文
妓们记为史称“三年困难时期”,俗称“苦日子”的平常事。人民被欺骗,史实被颠倒
,历史成了任人打扮的小姑娘,青史成了私欲横流,黑白不分的坏东 西。半个世纪过
去了,对于近四千万的饿死鬼,被煮吃的惨死鬼,至今还没有一个说法,没有人表示歉
意,没有人对青史无私细写还真。
“太阳能”理论:五十年前那场大跃进,有良知的中国人永远都不会忘记,1958年
的夏收刚刚结束,各地的父母官们带着一群所谓“翻身做了主人”的人,敲锣打鼓的报
喜,6月12日,中共党报发表新闻《卫星农业社发出第二颗卫星》。文章发表后,各地
你追我赶的报喜,卫星越放越高,全社会热血沸腾,几天后中... 阅读全帖 |
|
c***s 发帖数: 70028 | 28 4月的江淮大地,稻麦青绿,菜花金黄,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9日至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安徽蚌埠、池州两地,深入田间地头察看苗情,走村入户看望群众,实地考察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和治淮工程现场,召开座谈会听取基层干部群众的建议。
温家宝指出,抓好今年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对于稳定经济、稳定物价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当前夏粮管理进入关键时期,春播正全面展开。必须把春耕生产作为当前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迅速行动起来,采取有效措施,不失时机地抓紧抓好,千方百计保证今年农业有一个好收成。
安徽是农业大省,在全国农业发展特别是粮食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考察期间,温家宝来到蚌埠和池州的村庄、农场和农资供应站,察看春耕备耕情况。
冯嘴村是蚌埠市禹会区一个有2600多亩耕地、2800多人的村庄。9日上午,温家宝来到冯嘴村的麦田。绿油油的麦苗已有一尺多高,一些村民正忙碌着在田里喷药除草。他拔起两棵麦苗,仔细察看分蘖情况。当地干部告诉总理,今年全市小麦播种面积比上年增加了6%,由于春耕备耕行动早,田间管理抓得实,抓得细,克服了低温天气的不利影响,苗情普遍好于去年,只要没有大的自然灾害,小麦丰 |
|
o***s 发帖数: 42149 | 29 专家:它不是蚊子 只是大蚊科类昆虫
顾先生家的大“蚊子”。
比一元硬币还要大的蚊子,双翅展开犹如一只小蜻蜓。这只巨型蚊子是由南京市民顾先生在自家墙上发现的。“我活了几十岁,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蚊子,不知道被它咬上一口,会是什么后果。” 顾先生感叹蚊子强悍。但据了解,这不是蚊子,而是一种大蚊科昆虫。
顾先生家住老城南煤灰堆,老式瓦房。那只“特大蚊子”摆在桌子上,旁边有一枚一元硬币。单单是蚊子的躯干部分,就超过硬币直径长度,两只翅膀如果展开来,两三厘米,那长长的腿如果伸直了,它的个头就会有两个一元硬币大。一般的蚊子跟它相比,简直就是小木船遇到航空母舰。
“我看它飞来飞去,嗡嗡的,就像一架大黄蜂战斗机,蛮吓人的。”顾先生的爱人说,这么大的蚊子在家里,要是叮咬哪个一口,那还了得。
这种所谓“特大蚊子”到底是不是蚊子呢?对人是否会有危害?带着这些疑问,记者请教了南京晓庄学院应用生态研究所昆虫专家、李朝晖教授。
李教授明确表示:这并不是蚊子变异,也非大家猜测的“蚊王”或“雄蚊子”,而是一种与蚊子所属的蚊科昆虫不同类的大蚊科昆虫,通俗地说它并非蚊子,而是一种其他科目的昆虫。
“这种昆虫以植物枝叶为食,... 阅读全帖 |
|
j*******n 发帖数: 3254 | 30 这还算大!
去过云南吗?听说过“三个蚊子一盘菜!”吗
先生在自家墙上发现的。“我活了几十岁,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蚊子,不知道被它咬上
一口,会是什么后果。” 顾先生感叹蚊子强悍。但据了解,这不是蚊子,而是一种大
蚊科昆虫。
元硬币。单单是蚊子的躯干部分,就超过硬币直径长度,两只翅膀如果展开来,两三厘
米,那长长的腿如果伸直了,它的个头就会有两个一元硬币大。一般的蚊子跟它相比,
简直就是小木船遇到航空母舰。
,这么大的蚊子在家里,要是叮咬哪个一口,那还了得。
请教了南京晓庄学院应用生态研究所昆虫专家、李朝晖教授。
一种与蚊子所属的蚊科昆虫不同类的大蚊科昆虫,通俗地说它并非蚊子,而是一种其他
科目的昆虫。
而惊慌。”李教授说,大蚊科类昆虫其成虫多见于阴湿场所。幼虫多生活于草根和树根
、腐烂植物及水中。该科类昆虫,有一部分为作物害虫,在我国分部于江苏、浙江、湖
北、四川的大蚊科昆虫主要为害稻麦。 |
|
S*******C 发帖数: 7325 | 31 ☆─────────────────────────────────────☆
anthony2012 (anthony2012) 于 (Mon Mar 22 07:36:35 2010, 美东) 提到:
我的老家安徽在“自然灾害”的那几年饿殍遍野。还是说说我这个家族的情况吧。
我们家族饿死3人,其中我的爷爷和外公都是在“自然灾害”期间因饥饿去世的,表哥
是刚能说话的时候饿死的。爷爷临死的时候,我爸爸才10岁。临终前,爷爷教导爸爸好
好读书,“以后能到城里站柜台(当售货员),就不会挨饿”。爸爸每天撑着拐棍去学
校上学,就是为了能喝两碗有些米粒的汤。外公没能等到小姨从野外采回几个荸荠就饿
死了,临死前跟外婆和孩子们说,“要是有一把米就好了”。外公去世后,家里人平时
主要靠野菜和糠充饥。有一次我妈妈饿的不行了,幸亏已经工作的亲戚不知怎么搞来一
小碗米,熬成粥喝了几天生存下来。听我妈妈说,她的小伙伴饿死很多,有的前一天还
能扶墙走路,第二天就死了。甚至村里有个别人家死绝了。
那个时候,农村的干部及其近亲们基本不会饿死。有工作的或者是在集体食堂干活的也
不会。最苦的还是什么都没有、本... 阅读全帖 |
|
c****x 发帖数: 6601 | 32 http://benincampus.blogspot.com/2007/11/blog-post.html
粮食亩产量会有多少?--- 钱学森
(原载《中国青年报》1958年6月16日) “前年卖粮用萝挑,去年卖粮用船摇,今年汽
车装不了,明年火车还嫌小!”。 这是江西井冈山农民的一首民歌。我们的土地正在农
民双手豪迈的劳动中,付给人们更多的粮食,6月12日中国青年报第一版上发表了一个
动人的消息:河南省遂平县卫星农业社继小麦亩产2105斤以后,又有2亩9分地平均每亩
打下了3530斤小麦。 土地所能人们的粮食产量碰顶了吗? 科学的计算告诉人们:还远
得很!今后,通过农民的创造和农业科学工作者的努力,将会大大突破今天的丰产成绩
。因为,农业生产的最终极限决定于每年单位面积上的太阳光能,如果把这个光能换算
农产品,要比现在的丰产量高出很多。现在我们来算一算:把每年射到一亩地上的太阳
光能的30%作为植物以利用的部分,而植物利用这些太阳光能把空气里的二氧化碳和水
分制造成自己的养料,供给自己发育、生长结实,再把其中的1/5算是可吃的粮食,那
么稻麦每年的亩产量就不仅仅是现在的2000多斤... 阅读全帖 |
|
H****g 发帖数: 14447 | 33 钱学森基于下面这个假说,
“农业生产的最终极限决定于每年单位面积上的太阳光能,如果把这个光能换算
农产品,要比现在的丰产量高出很多。”
做了如下的推论:
“把每年射到一亩地上的太阳光能的30%作为植物以利用的部分,而植物利用这些太阳
光能把空气里的二氧化碳和水分制造成自己的养料,供给自己发育、生长结实,再把其
中的1/5算是可吃的粮食,那么稻麦每年的亩产量就不仅仅是现在的2000多斤或3000多
斤,而是2000斤的20多倍!”
那么,如果要批评钱学森的这个学术观点,就要否定植物永远不可能利用30%的太阳光
能。对不对?
那么,请你或者好蛋,提供一个否定上述结论的证据好了。 |
|
s*******w 发帖数: 2257 | 34 从郭沫若的三首诗看当代知识分子的扭曲灵魂 (2014-07-12 07:41:21) 下一个
——熊飞骏
近期研究文革历史,颇为意外地发现了郭沫若在文革期间写的三首诗。
1966年6月5日,文革刚开始不久,曾承诺不得干预国事的“红朝皇后”江青开始在这场
浩劫的历史大悲剧出头露面的最初公开亮相之时,文革十年中罕有的国际国内作家的一
次聚会——亚非作家常设局举办的“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25周年
讨论会”上,郭沫若致闭幕词,题为《做一辈子毛主席的好学生》。在向毛泽东表了忠
心之后,郭沫若仍感意犹未尽,向在场的“红朝皇后”即席朗诵了自己的新诗:
《献给在座的江青同志》
亲爱的江青同志,你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你善于活学活用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你奋不顾身地在文化战线上陷阵冲锋,使中国
舞台充满了工农兵的英雄形象。
1976年5月20日,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在中国进入白热化阶段,郭沫若写了一首批
邓应制诗。
《水调歌头》
四海《通知》遍,文革卷风云。
阶级斗争纲举,打倒刘和林。
十载春风化雨,喜见山花烂漫,莺梭织锦勤。
茁茁新苗壮,天下凯歌声。
走资派,奋螳臂。
邓小平,妄图... 阅读全帖 |
|
d******a 发帖数: 32122 | 35 1957年11月13日,《人民日报》发表毛审阅的社论《发动全民,讨论四十条纲要,
掀起农业生产的新高潮》,号召批判右倾保守思想,“在生产战线上来一个大的跃进”
,第一次提出“大跃进”的口号,由此揭开了大跃进、瞎指挥、浮夸风、弄虚作假的序
幕。社论还称“1956年公布了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以后, 广东和福建两省就有7个千
斤县。今年(1957年)如河北有11个社达到了千斤以上。”【无知小人所谓“大跃进在
当时只是工业大跃进”显然不是事实,另外1956年中央公布了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
提出了1967年亩产四百斤、五百斤、八百斤的生产指标】
1957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公布中共湖北省委《关于各级干部种试验田的报告》,
其中称“(红安县)副县长萧林山两亩试验田,获亩产水稻千斤的纪录。七里区区委书
记工作中的一亩花生试验地,获为亩产1190斤记录,还有皮棉亩产一百斤,红苕为亩产
10000斤的纪录。”
1957年底,《人民日报》头版报道,四川九个县市达到纲要指标,“其中郫县产量
最高,平均亩产1083斤”,成为全川第一个千斤县。1958年5月,四川郫县举行党代会
,县委书记高义禄骄傲地宣称...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36 2009年10月31日钱学森去世,中国大陆一片怀念声。1959年,中科院物理所从城里搬到
中关村,旁边的力学所大楼尚未峻工,那时钱先生是力学所所长,刚入党的共产党员,
笔者则为进入物理所仅一年的科研小卒,政治贱民。虽然我们曾在北大清华旁的中关村
同躭过好些年,但从无交往,业务上也没有交集,只是听过他的报告。钱先生住宅楼前
有军人守卫到是目睹了的。本文讲述些笔者看到的钱学森。
初识钱学森
1955年10月28日,钱学森归国到达北京,很快就来北大物理系作报告,听得我这个初进
京城的毛孩子一楞一楞的。不久前我才升入物理专业二年级,极少知晓外部世界的事物
。虽然他没有多讲自己的学术成就,但钱先生“冲破美帝国主义的重重阻挠、毅然回来
”的爱国主义事迹和精神,叫人敬佩得五体投地。
钱先生的专业领域是空气动力学,空气动力学是流体力学的一个分支,流体力学是力学
的一个分支,力学是物理学的一个分支,因此,说他是物理学家也不为过。事实上,
1939年钱学森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获得的就是物理学博士学位。我为有这样一位同行学
长而自豪。于是就千方百计搜寻钱先生的学历、成就和事迹。
1934年,24岁的钱学森毕业... 阅读全帖 |
|
m***2 发帖数: 267 | 37 4月的江淮大地,稻麦青绿,菜花金黄,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9日至11日,中共中央政
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安徽蚌埠、池州两地,深入田间地头察看苗情,走村
入户看望群众,实地考察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和治淮工程现场,召开座谈会听取基层干
部群众的建议。
温家宝指出,抓好今年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对于稳定经济、稳定物价具有特别重要
的意义。当前夏粮管理进入关键时期,春播正全面展开。必须把春耕生产作为当前经济
工作的重要任务,迅速行动起来,采取有效措施,不失时机地抓紧抓好,千方百计保证
今年农业有一个好收成。
政策好,更要人努力
安徽是农业大省,在全国农业发展特别是粮食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考察期间,温
家宝来到蚌埠和池州的村庄、农场和农资供应站,察看春耕备耕情况。
冯嘴村是蚌埠市禹会区一个有2600多亩耕地、2800多人的村庄。9日上午,温家宝
来到冯嘴村的麦田。绿油油的麦苗已有一尺多高,一些村民正忙碌着在田里喷药除草。
他拔起两棵麦苗,仔细察看分蘖情况。当地干部告诉总理,今年全市小麦播种面积比上
年增加了6%,由于春耕备耕行动早,田间管理抓得实,抓得细,克服了低温天气的不利
影响,苗情普遍好 |
|
b*****d 发帖数: 61690 | 38 温家宝了解山东旱情察看水库蓄水情况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2月03日16:26 中国政府网
在中华民族传统佳节春节来临之即,2月2日至3日,农历腊月三十到大年初一,中
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山东嘉祥县、曲阜市看望农民群众。他深入
麦田了解旱情,到水库实地察看蓄水情况,到农户家中与农民共度春节。
去年10月份以来,我国华北、黄淮等地降水持续偏少,山东以鲁西南地区最为干旱
。温家宝一直惦念着这个地区的旱情。2月2日,正值大年三十,在看望了安徽省金寨县
大别山革命老区群众后,温家宝随即赶往山东省。上午10点多,他来到嘉祥县金屯镇,
走进杨西村的麦田察看旱情。这块地稻麦轮作,去年9 月收完水稻后播下麦种。由于从
去年秋天到现在,没有见过雨雪,土地已经出现了道道裂缝。
看到眼前的情景,温家宝有些担心。他蹲下身来说道:“刨一下底墒看看。”
村支部书记西登记拿来一把铁锨,使劲地挖出带着麦苗的板结土块。温家宝接过来
,用手掰开,仔细察看墒情和苗情。“土壤表层旱情较重,底墒比较好。根系生长不错
,但分蘖少,属于弱苗。”温家宝看后作出判断。
看到总理... 阅读全帖 |
|
n*******n 发帖数: 7628 | 39 温家宝山东察看旱情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2月04日04:10 北京日报
这是2月2日,温家宝来到曲阜市吴村镇中心村东大岭的麦田里察看旱情。新华社记者
姚大伟 摄
在中华民族传统佳节春节来临之际,2月2日至3日,农历腊月三十到大年初一,中
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山东嘉祥县、曲阜市看望农民群众。他深入
麦田了解旱情,到水库实地察看蓄水情况,到农户家中与农民共度春节。
去年10月份以来,我国华北、黄淮等地降水持续偏少,山东以鲁西南地区最为干旱
。温家宝一直惦念着这个地区的旱情。2月2日,正值大年三十,在看望了安徽省金寨县
大别山革命老区群众后,温家宝随即赶往山东省。上午10点多,他来到嘉祥县金屯镇,
走进杨西村的麦田察看旱情。这块地稻麦轮作,去年9 月收完水稻后播下麦种。由于从
去年秋天到现在,没有见过雨雪,土地已经出现了道道裂缝。
看到眼前的情景,温家宝有些担心。他蹲下身来说道:“刨一下底墒看看。”
村支部书记西登记拿来一把铁锨,使劲地挖出带着麦苗的板结土块。温家宝接过来
,用手掰开,仔细察看墒情和苗情。“土壤表层旱情较重,底墒比较... 阅读全帖 |
|
s********n 发帖数: 26222 | 40 在政治方面,一方面中国各派政治势力竞逐争斗,并让中原大战与国共内战等战事
于中国山东、江西等地持续爆发。但在中国其他地区,以军事强人蒋中正为首的中国国
民党逐步于中国建立起相对稳定、巩固的统治机器,于安定中,同时开启了中国政治、
经济等发展的新进程。惟年代中末期之1937年开始,邻国日本的军国主义政府却发动了
全面性的侵华战争,陆续增兵入侵中国,使得十年间的建设成果毁于一旦。
在所谓黄金十年建国初期,国民政府所遇的困难极大,除了财政方面收入少支出大
,在政治层面,国民政府实际上只掌握长江下游的江苏、浙江几省,其他省表面上服从
中央,收入却不上交。占总收入百分之八、九十以上的关、盐、统三大税收,也因晚清
及北洋政府向外举债而早被当作抵押。战事频仍,导致军费开支庞大且要偿还前清政府
所定条约债务。当时国民政府财政上面对的困局是中央丧失田赋收入及地方上存在着税
收混乱。加上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各国不敢向外投资。1920年代与1930年代之交,国
民政府可谓处境恶劣。
①工商业发展
[1934年中国学生代表团参观德国工业设施]
1934年中国学生代表团参观德国工业设施
1930年-1... 阅读全帖 |
|
m***a 发帖数: 13878 | 41 王幼辉:“大跃进”时代发明的伪科学
五十年前那场人类历史上饿死人最多一次的人间天堂悲剧,近四千万人被饿死,人相食
,还有活人被杀煮吃,这惨绝人寰的悲剧被统治者掩蔽,被隐瞒。被一班歌功颂德的文
妓们记为史称“三年困难时期”,俗称“苦日子”的平常事。人民被欺骗,史实被颠倒
,历史成了任人打扮的小姑娘,青史成了私欲横流,黑白不分的坏东 西。半个世纪过
去了,对于近四千万的饿死鬼,被煮吃的惨死鬼,至今还没有一个说法,没有人表示歉
意,没有人对青史无私细写还真。
“太阳能”理论:五十年前那场大跃进,有良知的中国人永远都不会忘记,1958年
的夏收刚刚结束,各地的父母官们带着一群所谓“翻身做了主人”的人,敲锣打鼓的报
喜,6月12日,中共党报发表新闻《卫星农业社发出第二颗卫星》。文章发表后,各地
你追我赶的报喜,卫星越放越高,全社会热血沸腾,几天后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
钱学森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粮食亩产会有多少?》的文章。这位从美国回来的爱国
海归科学家,在文章中仔细详尽地论证:“每年射到一亩土地上的太阳光能的30%作为
植物可以利用的部分,而植物利用太阳光能的30%把空气里的二氧化碳和水分... 阅读全帖 |
|
C***J 发帖数: 7594 | 42 “放卫星”中的《人民日报》
钱江
2012年11月26日13:24 手机看新闻
“放卫星”是中国新闻史上一个特有名词,指的是在1958年6月初至1958年年底的“大
跃进”中,媒体刊登(播放) 了一系列令人瞠目结舌的小麦、水稻和大炼钢铁等高产
新闻。由于之前苏联发射了人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为了与之对应,中国媒体将国内
难以置信的工农业“高产”也称为“卫星”。
“卫星”报道给媒体工作者留下了惨痛的教训,其中《人民日报》刊登的大量“卫星”
消息尤为引人注目。一篇篇虚假报道,白纸黑字,今天看来啼笑皆非,回顾起来异常沉
重。人们常常发问,当年编辑付印这一连串“卫星”新闻的时候,编辑们就相信这些消
息是真的吗?
“卫星”冲昏了头脑
《人民日报》的“卫星”报道是从1958年6月开始的。仅以6月几个小麦“卫星”为例:
6月8日的《人民日报》在一版中间位置刊登消息《河南遂平县卫星农业社小麦亩产2105
斤》,这是“卫星”新闻的开端,也是这场“放卫星”竞赛的开始。
地方党报也不甘落后。6月11日,《湖北日报》以《光化县幸福社坐上了幸福的卫星,
11亩小麦单产3215斤》的通栏标题,用了... 阅读全帖 |
|
C***J 发帖数: 7594 | 43 “放卫星”中的《人民日报》
钱江
2012年11月26日13:24 手机看新闻
“放卫星”是中国新闻史上一个特有名词,指的是在1958年6月初至1958年年底的“大
跃进”中,媒体刊登(播放) 了一系列令人瞠目结舌的小麦、水稻和大炼钢铁等高产
新闻。由于之前苏联发射了人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为了与之对应,中国媒体将国内
难以置信的工农业“高产”也称为“卫星”。
“卫星”报道给媒体工作者留下了惨痛的教训,其中《人民日报》刊登的大量“卫星”
消息尤为引人注目。一篇篇虚假报道,白纸黑字,今天看来啼笑皆非,回顾起来异常沉
重。人们常常发问,当年编辑付印这一连串“卫星”新闻的时候,编辑们就相信这些消
息是真的吗?
“卫星”冲昏了头脑
《人民日报》的“卫星”报道是从1958年6月开始的。仅以6月几个小麦“卫星”为例:
6月8日的《人民日报》在一版中间位置刊登消息《河南遂平县卫星农业社小麦亩产2105
斤》,这是“卫星”新闻的开端,也是这场“放卫星”竞赛的开始。
地方党报也不甘落后。6月11日,《湖北日报》以《光化县幸福社坐上了幸福的卫星,
11亩小麦单产3215斤》的通栏标题,用了... 阅读全帖 |
|
k********k 发帖数: 5617 | 44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8a4d1101014vtt.html
胡乔木诗词二十六首
(2012-07-10 00:09:55)
六州歌头[二首] 一九六五年新年
江山万里,一派好风光。天日朗,人心畅,奋图强。比和帮,大野争驰荡。空依
傍,开兴旺,催能匠,添奇象,巧梳妆。刮目相看,古国呈新样,赤帜威扬。羡参天大
树,傲骨斗冰霜。桀犬徒狂,吠何伤! 莫非非想,全无恙;知风浪,辨康庄。侵凌
抗,兵民壮;病虫防,斗争长。文武勤劳尚,披荆莽,事农桑。险同上,甘相让,苦先
尝。身在茅庐,举世烽烟望,血热中肠。欲闻鸡起舞,整我战时装,共扫强梁。
其二
寒山远望,春暖越重洋。春潮莽,连天壤,震遐荒。战歌昂,凌厉山河壮。干戈掌
,方针讲,人民仰,同仇广,阵容强。触目惊心,败叶纷纷降,兔死狐伤。直冰崩瓦解
,何计逞猖狂?两大分赃,梦徒香。 纵添兵将,夸大棒,嚣尘上,陷泥塘。纷说项
,宣忍让,舌如簧,愿难偿。大宇东风旺,无遮挡,任飞扬。争解放,坚方向,锐锋芒
。何世人间,虎豹容来往?众志金汤。教红旗遍地,万国换新... 阅读全帖 |
|
d*****u 发帖数: 17243 | 45 南方很多地方是稻麦间作的
比如四川盆地很多地方是五月初收麦子,然后马上插秧 |
|
g*******1 发帖数: 6009 | 46 大傻是真傻.
南方大部分地区是稻麦间作,一年两熟.
水稻要大水+高温.
只能在夏秋季节,冬春季节一般种小麦
岭南地区除外. |
|
g*******0 发帖数: 3240 | 47 亩产万斤是指稻麦,最多加上玉米。
大跃进的时候,
水稻的产量卫星是13万斤
地瓜都114万斤了。 |
|
c********g 发帖数: 15629 | 48 http://blog.people.com.cn/article/1361084211657.html
毛泽东时代的农民:二.遵照指示来种田
原创于: 2013-02-17 14:56:51
标签: 维护工农权益
毛泽东时代的农民:二.遵照指示来种田
七八年插队务农的经历,使我刻骨铭心地体会到省、地、县、公社干部的瞎指挥和浮夸
风,对农民的伤害、对农业生产的破坏何其严重!
哪个生产队哪个季节种什么怎么种?都是那些高高在上对种地一窍不通的领导干部根据
中央当年的农业规划和指标,在办公室里拍拍脑袋制订的。比如山区的冬水寒田,只适
宜单季稻稀植,而县、社工作组偏偏规定你稻稻麦一年三季密植,连行距、间距都要用
尺子丈量核查,如果稻株之间距离稍微宽了一点点,哪怕你稻子已经抽穗,也要拔掉重
来。文革末期,我就亲眼见到我们生产队队长偷偷种的单季稻,被蹲点的县革委会曾副
主任带领工作组给全拔掉了。(附带交代一下这位曾大人,文革前曾任地委副书记,文
革之初被当作叛徒关了好几年,刚刚被落实政策放出监狱降职使用。他在监狱里威武不
屈,大义凛然,拒不承认自己是叛徒,还大呼“老子为共产党革命几十年,今天坐了共... 阅读全帖 |
|
x****u 发帖数: 12955 | 49
土地所能给人们的粮食碰顶了吗?科学的计算告诉人们,还远得很!今后,通过农民的
创造和农业科学工作者的努力,将会大大突破今天的丰产成绩。因为,农业生产的最终
极限决定于每年单位面积上的太阳光能,如果把这个光能换算农产品,要比现在的丰产
量高出很多。现在我们来算一算:把每年射到一亩地上的太阳光能的30%作为植物以利
用的部分,而植物利用这些太阳光能把空气里的二氧化碳和水分制造成自己的养料,供
给自己发育、生长、结实,再把其中的五分之一算是可吃的粮食,那么稻麦每年的亩产
量就不仅仅是现在的两千多斤或三千多斤,而是两千多斤的20多倍!
He made the typical mistake of not clearly identifying the assumptions in
his analysis, and not pointing out the limitations of the assumptions.
Although it's very plausible that he wrote this as a political assignment,
that pointi... 阅读全帖 |
|
g*******0 发帖数: 3240 | 50 谁跟你说要隔一个季度的?
胡咧咧惯了?
在中国秦淮线以南的大量地区实行稻麦两熟.
上面的水稻主产区图和小麦主产区图看清楚了.
事实上,在秦岭淮河线以南的小麦产量占全国的30%.
而本地区以水稻为主食,
是国家的商品小麦的重要产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