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盲流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v****g
发帖数: 11080
1
你知道个屁。毛时代固然是限制农民入城,所以才有盲流吗,但毛时代没有不允许农民
入城,所以才有盲流一说吗。尼玛邓时代是不准农民入城的,农民当盲流都当不成,进
城务工,到处被赶,只好当低端人口了。
s******n
发帖数: 518
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shaodian (有熊), 信区: History
标 题: 孙经先和曹树基关于“饿死三千万”的激烈辩论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Mar 7 23:38:11 2020, 美东)
孙经先和曹树基关于“饿死三千万”的激烈辩论
原作者: 孙经先 |来自: 察网
摘要: 在这次会议上曹树基对我们的发言情绪激动地进行了长篇措辞激烈的质疑。在我
们进行了反驳之后,我们特别注意了曹树基在会议上的表现。在这以后他在会议上表现
的十分焦躁不安,但是他最终再也没有对我们的反驳做出任何回应。
在这次会议上曹树基对我们的发言情绪激动地进行了长篇措辞激烈的质疑。在我们进行
了反驳之后,我们特别注意了曹树基在会议上的表现。在这以后他在会议上表现的十分
焦躁不安,但是他最终再也没有对我们的反驳做出任何回应:曹树基在和我们只进行了
一个回合的辩论(即在这次学术会议上的辩论)以后,也采取了“鸵鸟政策”。他们的
“鸵鸟政策”实际上宣布了他们对他们自己的研究已经失去了自信。失去了进行辩解的
能力,这在事实上也宣布了“饿死三千万”的破产。我们的...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
本来就没架可炒,自己过自己的日子,谁混的好挣钱多,也不偷也不抢其他人的。
但是政府有保底的义务。底层成了盲流,大家日子都不好过。
所以有人提出来大锅饭一下,目前华裔是被掠夺对象。
只要有盲流成堆的可能,政府就得出面。关键是怎么搞,盲流拿多少利益合适,这些利
益从哪来。
你把电信行业让出来搞AA,结果八成是公司破产,电信没法用。各种损失还不如直接塞
cash划算。
w**m
发帖数: 4061
4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读书坑
已经很晚了,明天上午全是活儿,还是忍不住上来敲两下,不吐不快。
刚读完,第四本Saramago,Baltasar and Blimunda,刚才网上搜看才知道,97年就有
中译本了,修道院纪事,更符合葡语原著的名字,Memorial do Convento。
真好看,真好看。看完了现在心里满满的,张嘴却空空的,说不出什么来。
先说两句技术上的,老萨头出这本书的时候,1982年,60岁,风格已经基本成形了(他
绝对的大器晚成),但显然没有1995年出的盲流感娴熟,后者几乎是他巅峰期的作品,
这一点我在阅读的时候比较明显的感觉出来,从语言上来说,虽然都是长句,不如盲流
感,甚至不如整体水平不如本书的Seeing(2004年,盲流感的后续)来得流畅绵延,至
少是我个人的体会。所以最后我给的是4.5/5分
太晚了,很多想说的,明天看看有没有时间吧。
wh
发帖数: 141625
5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踢馆] 故乡的红高梁 by 绿头蝇
错得很轻盈飘忽……转贴两篇更紧实一点的水稻和黄豆,顺便告诉楼主prose版在搞故
园往事征文,很对口噢:
发信人: usual (雪落寒山), 信区: Prose
标 题: 【故园往事】小村·水稻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Jul 4 18:32:43 2013, 美东)
小村一带不产水稻,大米是逢年过节才能吃上的稀罕物。村前河边有大片的甸子地
,地势低洼,十年九涝,耕种不易,只好扔在那儿长草。村里人在辽宁老家久惯种水稻
,看见这么好的地不能种庄稼,自然是不甘心。从解放前开始,就有人尝试在小村种水
稻,结果是屡战屡败。几次下来大伙儿都消了气,没人再做无用功。奇怪的是县城附近
的朝鲜族自治乡离小村直线距离不过几十里,却出产优质大米,米粒饱满透亮,做出饭
来又香又软,号称“朝鲜屯大米”,在县城粮店要走后门才能买到。
九十年代初,从外地来了一位县委书记,雄心勃勃要在本县做出一番事业,为将来
的仕途打基础。恰好县农业局有位专家经过多年试验,从本地“朝鲜屯大米”培育处一
种超早熟水稻品种。据说全县境内只要在六月十五号前插秧,到秋收获就有保证。新书
记闻听大喜:本县是农业大县,大... 阅读全帖
j****e
发帖数: 12067
6
来自主题: Ghost版 - 阴阳先生这几年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Detective 讨论区 】
发信人: guvest (我爱你老婆Anna), 信区: Detective
标 题: 阴阳先生这几年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Jul 19 22:24:29 2011, 美东)
《我当阴阳先生的那几年》
第一章 黄米饭
我的名字叫崔作非,胡作非为的作非。.你是不是觉得这个名字有点奇怪,听上去有点像是“崔作废”。其实我也对这个名字很不满意。但是按照家谱上起名字的排序,我这代正好犯了一个“作”字。而且我的父母又没什么文化,听说给我起这个名字的时候着实让他们头疼了一阵子。后来还是我父亲灵光闪现拿出了一本字典,说是翻到哪页就用头一个字当我的名字。说来也巧,翻到的那页上的头一个字正好是个废字。这时我的母亲不干了,谁希望自己的孩子名字叫“作废”呢?她充分的体现出了东北女人的彪悍,说什么也不能让自己的孩子就这么作废了。
于是我的父亲妥协了,他指了指同页的一个非字对我母亲讲,那咱大儿子就叫作非吧。希望他长大后能有一翻非凡的作为。我的名字就这样被草率的定了下来。
接下来我要给你们讲的事,你们完全可以当成故事来... 阅读全帖
j****e
发帖数: 12067
7
来自主题: Ghost版 - 阴阳先生这几年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Detective 讨论区 】
发信人: guvest (我爱你老婆Anna), 信区: Detective
标 题: 阴阳先生这几年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Jul 19 22:24:29 2011, 美东)
《我当阴阳先生的那几年》
第一章 黄米饭
我的名字叫崔作非,胡作非为的作非。.你是不是觉得这个名字有点奇怪,听上去有点像是“崔作废”。其实我也对这个名字很不满意。但是按照家谱上起名字的排序,我这代正好犯了一个“作”字。而且我的父母又没什么文化,听说给我起这个名字的时候着实让他们头疼了一阵子。后来还是我父亲灵光闪现拿出了一本字典,说是翻到哪页就用头一个字当我的名字。说来也巧,翻到的那页上的头一个字正好是个废字。这时我的母亲不干了,谁希望自己的孩子名字叫“作废”呢?她充分的体现出了东北女人的彪悍,说什么也不能让自己的孩子就这么作废了。
于是我的父亲妥协了,他指了指同页的一个非字对我母亲讲,那咱大儿子就叫作非吧。希望他长大后能有一翻非凡的作为。我的名字就这样被草率的定了下来。
接下来我要给你们讲的事,你们完全可以当成故事来... 阅读全帖
u***l
发帖数: 2997
8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文海征文】小村·放火
小村一带家家户户种黄豆,是绝大多数家庭最重要的收入来源。开春四月底播种,
苗出齐后铲头遍地,深趟一遍;头入伏铲二遍地,趟二遍;豆叶叉死垄后再割一遍大草
。处暑后天气转凉,黄豆落叶黄荚,九月底正是割黄豆的时候。早年没有大豆收割机,
收黄豆全靠人工。成熟的豆荚长满细毛,尖儿上又硬又利,割黄豆要戴线手套,巴掌上
多缝几层涤卡布。几天黄豆割下来,厚厚的涤卡布扎得稀烂,手上少不了也要扎上些刺
。割下的黄豆先拉到场院堆起来,等各处的豆子收完,再一起摊开晾干,用马拉石滚子
打场。打下的豆子先扬场吹去碎豆壳和尘土,装麻袋拉回家,卖之前再用选豆机选去石
子土块。早年卖黄豆要去乡里粮库,天不亮就套车出发,到了地方排长队过磅定等,忍
受检质的种种挑剔,一整天折腾下来,最后到手的还经常是张白条。后来国家允许私人
收购粮食,卖黄豆一下子变得大为方便,坐在家里就有人上门来收。私人收豆不扣水份
杂质,又是现钱一把给齐,粮库的生意被迅速挤垮。原先人人眼气的好单位没几年黄了
摊,实在让人意想不到,却又在情理之中。
小村各户地多,土质肥沃,好年头往往能打上万斤黄豆。到秋卖了豆,来年一家人
的开销就有了着落。剩下的豆秸烧火...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31659
9
来自主题: paladin版 - 阴阳先生这几年
【 以下文字转载自 Detective 讨论区 】
发信人: guvest (我爱你老婆Anna), 信区: Detective
标 题: 阴阳先生这几年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Jul 19 22:24:29 2011, 美东)
《我当阴阳先生的那几年》
第一章 黄米饭
我的名字叫崔作非,胡作非为的作非。.你是不是觉得这个名字有点奇怪,听上去有点像是“崔作废”。其实我也对这个名字很不满意。但是按照家谱上起名字的排序,我这代正好犯了一个“作”字。而且我的父母又没什么文化,听说给我起这个名字的时候着实让他们头疼了一阵子。后来还是我父亲灵光闪现拿出了一本字典,说是翻到哪页就用头一个字当我的名字。说来也巧,翻到的那页上的头一个字正好是个废字。这时我的母亲不干了,谁希望自己的孩子名字叫“作废”呢?她充分的体现出了东北女人的彪悍,说什么也不能让自己的孩子就这么作废了。
于是我的父亲妥协了,他指了指同页的一个非字对我母亲讲,那咱大儿子就叫作非吧。希望他长大后能有一翻非凡的作为。我的名字就这样被草率的定了下来。
接下来我要给你们讲的事,你们完全可以当成故事来... 阅读全帖
u***l
发帖数: 2997
10
来自主题: Prose版 - 小村·放火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iterature 讨论区 】
发信人: usual (雪落寒山), 信区: Literature
标 题: 【文海征文】小村·放火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Jul 18 12:33:06 2012, 美东)
小村一带家家户户种黄豆,是绝大多数家庭最重要的收入来源。开春四月底播种,
苗出齐后铲头遍地,深趟一遍;头入伏铲二遍地,趟二遍;豆叶叉死垄后再割一遍大草
。处暑后天气转凉,黄豆落叶黄荚,九月底正是割黄豆的时候。早年没有大豆收割机,
收黄豆全靠人工。成熟的豆荚长满细毛,尖儿上又硬又利,割黄豆要戴线手套,巴掌上
多缝几层涤卡布。几天黄豆割下来,厚厚的涤卡布扎得稀烂,手上少不了也要扎上些刺
。割下的黄豆先拉到场院堆起来,等各处的豆子收完,再一起摊开晾干,用马拉石滚子
打场。打下的豆子先扬场吹去碎豆壳和尘土,装麻袋拉回家,卖之前再用选豆机选去石
子土块。早年卖黄豆要去乡里粮库,天不亮就套车出发,到了地方排长队过磅定等,忍
受检质的种种挑剔,一整天折腾下来,最后到手的还经常是张白条。后来国家允许私人
收购粮食,卖黄豆一下子变得大为方便,坐在家里就有人上... 阅读全帖
k*****a
发帖数: 7110
11
来自主题: SciFiction版 - 阴阳先生这几年 (转载)
转载注:这是报复社会的转帖...不能只有偶一个人被坑...= =+
这应该算中式奇幻?汗。山海经其实就相当于中国的古希腊史诗吧...阴阳先生就是西
方奇幻里的法师嘛...
整体并不很出彩。但一些小细节很好玩。推荐阴阳先生设定的所有部分,抓鬼的几个章
节...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aladin 讨论区 】
发信人: guvest (我爱你老婆Anna), 信区: paladin
标 题: 阴阳先生这几年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Jul 19 22:24:57 2011, 美东)
发信人: guvest (我爱你老婆Anna), 信区: Detective
标 题: 阴阳先生这几年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Jul 19 22:24:29 2011, 美东)
《我当阴阳先生的那几年》
第一章 黄米饭
我的名字叫崔作非,胡作非为的作非。.你是不是觉得这个名字有点奇怪,听上去
有点像是“崔作废”。其实我也对这个名字很不满意。但是按照家谱上起名字的排序,
我这代正好犯了一个“作”字。而且我的父母又没什么文化,听说给我起这个名字的时
候着实让他们头疼了一... 阅读全帖
d********d
发帖数: 1424
1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阴阳先生这几年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Ghost 讨论区 】
发信人: joycee (买买提头号女魔头), 信区: Ghost
标 题: 阴阳先生这几年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Jul 19 23:02:01 2011, 美东)
发信人: guvest (我爱你老婆Anna), 信区: Detective
标 题: 阴阳先生这几年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Jul 19 22:24:29 2011, 美东)
《我当阴阳先生的那几年》
第一章 黄米饭
我的名字叫崔作非,胡作非为的作非。.你是不是觉得这个名字有点奇怪,听上去有点像是“崔作废”。其实我也对这个名字很不满意。但是按照家谱上起名字的排序,我这代正好犯了一个“作”字。而且我的父母又没什么文化,听说给我起这个名字的时候着实让他们头疼了一阵子。后来还是我父亲灵光闪现拿出了一本字典,说是翻到哪页就用头一个字当我的名字。说来也巧,翻到的那页上的头一个字正好是个废字。这时我的母亲不干了,谁希望自己的孩子名字叫“作废”呢?她充分的体现出了东北女人的彪悍,说什么也不能让自己的孩子就这么作废了。
于是我...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13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经典影像解读国人被户口裹挟的命运
2014年08月05日23:53
从1950年代起,中国建立起计划经济体制,以统购统销政策为起点,从经济上把农民固
定在农村。之后,又辅助以严格的户籍管理,在制度上限制人口自由流动。从此,中国
逐步形成了城乡二元社会。吃“农村粮”与吃“商品粮”的人形成了两个阶层。
1950年,新中国成立的第二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三亿多无地或少
地的农民分得了土地和房屋,他们脸上绽放出发自内心的笑意。他们想不到的是,未来
很长一段时间,他们都不得离开自己的土地。图为青海民和县的农民高举土地证,庆祝
土改完成。茹遂初/CFP
禁锢并非一开始就有。最初几年,城乡之间没有户籍壁垒,人可以自由迁徙。1949年城
镇人口5765万,到1953年上升到7725万。“一五”计划上马后,又有一批农村人进城,
成为新工人。图为1952年,头包羊肚子手巾的山西农民进厂当工人。人民画报/CFP
要建立起一套新的户籍制度,必须要进行人口统计。1953年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选举为
人口普查提供了契机。结果为,当时全国人口约为6.02亿,其中城镇人口约7725万,农
村人口约5.05亿。图为1953年,北京西单地区... 阅读全帖
l*r
发帖数: 79569
14
来自主题: _WHandFriends版 - 【文海征文】小村·放火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iterature 讨论区 】
发信人: usual (雪落寒山), 信区: Literature
标 题: 【文海征文】小村·放火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Jul 18 12:33:06 2012, 美东)
小村一带家家户户种黄豆,是绝大多数家庭最重要的收入来源。开春四月底播种,
苗出齐后铲头遍地,深趟一遍;头入伏铲二遍地,趟二遍;豆叶叉死垄后再割一遍大草
。处暑后天气转凉,黄豆落叶黄荚,九月底正是割黄豆的时候。早年没有大豆收割机,
收黄豆全靠人工。成熟的豆荚长满细毛,尖儿上又硬又利,割黄豆要戴线手套,巴掌上
多缝几层涤卡布。几天黄豆割下来,厚厚的涤卡布扎得稀烂,手上少不了也要扎上些刺
。割下的黄豆先拉到场院堆起来,等各处的豆子收完,再一起摊开晾干,用马拉石滚子
打场。打下的豆子先扬场吹去碎豆壳和尘土,装麻袋拉回家,卖之前再用选豆机选去石
子土块。早年卖黄豆要去乡里粮库,天不亮就套车出发,到了地方排长队过磅定等,忍
受检质的种种挑剔,一整天折腾下来,最后到手的还经常是张白条。后来国家允许私人
收购粮食,卖黄豆一下子变得大为方便,坐在家里就有人上... 阅读全帖
l*r
发帖数: 79569
15
来自主题: _WHandFriends版 - 【文海征文】小村·放火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iterature 讨论区 】
发信人: usual (雪落寒山), 信区: Literature
标 题: 【文海征文】小村·放火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Jul 18 12:33:06 2012, 美东)
小村一带家家户户种黄豆,是绝大多数家庭最重要的收入来源。开春四月底播种,
苗出齐后铲头遍地,深趟一遍;头入伏铲二遍地,趟二遍;豆叶叉死垄后再割一遍大草
。处暑后天气转凉,黄豆落叶黄荚,九月底正是割黄豆的时候。早年没有大豆收割机,
收黄豆全靠人工。成熟的豆荚长满细毛,尖儿上又硬又利,割黄豆要戴线手套,巴掌上
多缝几层涤卡布。几天黄豆割下来,厚厚的涤卡布扎得稀烂,手上少不了也要扎上些刺
。割下的黄豆先拉到场院堆起来,等各处的豆子收完,再一起摊开晾干,用马拉石滚子
打场。打下的豆子先扬场吹去碎豆壳和尘土,装麻袋拉回家,卖之前再用选豆机选去石
子土块。早年卖黄豆要去乡里粮库,天不亮就套车出发,到了地方排长队过磅定等,忍
受检质的种种挑剔,一整天折腾下来,最后到手的还经常是张白条。后来国家允许私人
收购粮食,卖黄豆一下子变得大为方便,坐在家里就有人上... 阅读全帖
a********e
发帖数: 5251
16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这里不是北京 ZT
又要离开这个叫北京的城市了。
几天前,朋友问,到北京了,怎么好久还不更新部落格了。我答没情绪,写也是牢骚。
朋友说,满腹牢骚更该写。再说了,你什么时候不发牢骚?自己想想,是那么回事。好
,今儿再写点牢骚话贴在这里,等着找骂。
写什么呢?打开电脑,看到硬盘上存的一集《这里是北京》录像,是很久前下载的。看
这标题,就来气,不是对这电视节目,而是对北京老城的消失不满。好,部落文的标题
有了,叫:《这里不是北京》。
我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二十多年前去了到海外,之后每年回北京住一个月左右。每次
回来,一是探亲访友,二是在老城位置上寻找逝去的记忆。一次次回来,一次次失望而
归。今年又回来了,又要带着失望走。这些年,故乡行的感受不断告诉我:这里不是北
京。
这里不是北京,因这里不再有北京的格调。去海外盲流时,北京不是这样,那时胡同尽
管很旧、很挤、很破,但很北京。现在的北京已没了以往的格调。胡同是北京的独特个
性,更是北京老城的肌理。没胡同那还能叫北京吗?除经纬度不同,北京与其他城市已
没什么不同。此城彼城,民居相互克隆,商宇相互翻版,犹如出自同一家建筑设计所,
出自同一张图纸。在这个叫北京的城市,... 阅读全帖
x*******o
发帖数: 74
17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十四点道尽毛泽东的政治特色
毛泽东能够在一次次路线斗争中稳操胜券,归根结底和他的政治特色有关。毛泽东的政
治特色,在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所谓文化革命,其实是地地道道
的武化革命,是赤裸裸的权力之争。毛能够长盛不衰,牢牢挺立于不败之地的主要原因
有以下几点:
一是特务政治——广布耳目,暗藏眼线。中央所有领导人的警卫人员都是毛的耳目或眼
线。在1971年发生 “9.13事件”时,林彪身边的的警卫人员、工作人员中,有的人竟
敢阻止林副主席‘到天上去转一转’,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众所周知,首长贴身的警
卫人员、工作人员应该在政治忠于首长、在思想上服从首长、在行动上追随首长,而且
在危险时刻,能够舍生忘死地为首长挡子弹。而这位却胆大包天,分明是有通天的本事
,因为他没有接到上峰的指示,所以副主席不能够出行。由此可见,中共中央领导人的
一举一动都在毛的视野之中,可以说是“难逃法眼”。虽然历史已经跨越了整整600余
年,而封建主义的幽灵却还在中华大地徘徊,时时兴风作浪,难怪文革过后从中央到地
方都一致要求,坚决反对封建专制的领导作风,彻底肃清封建主义的流毒。
文革中还有一个奇特的现象值得我们深思:国家主席... 阅读全帖
k******k
发帖数: 6800
18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金雁:许诺与变形 (三)
许诺与变形之三:“消灭劳动自由”
在对待工人罢工的问题上,革命前列宁曾发誓一定要给“工人集会、结社和罢工自由,
废除身份证,流动和迁徙完全自由”,并把这一条作为社会民主党争取政治自由的具体
条款写入党纲。列宁说:俄国“工人如果不能像西欧工人那样享有自由集会、结社、办
报纸、派代表参加人民的集会这些权利,那么任何经济斗争都不能给他们带来持久的改
善”。“争取政治自由”是“工人的迫切事情”。托洛茨基说,沙皇专制是“微不足道
的少数人支配大多数人的劳动和生命,他为了自己的利益把军队投入杀戮。”他又对临
时政府说,凌驾于工人民主之上的政府是工贼。
然而十月武装夺权刚刚落下帷幕,1917年12月,彼得格勒的印刷厂工人罢工,列宁立刻
下令,把罢工工人当作流氓处理,他认为苏维埃政府太软弱了,下令对公民实行“等级
与监督”以刑罚作为威慑手段,强迫所有的人劳动。他说:“这个等级与监督制度的目
的很明确,也通俗易懂,每个人都应当有面包,……无赖(包括任何想要逃避工作的人
)都不得闲逛,而应该关在监狱里,或是从事最沉重的强制劳动服满刑期,这些无赖的
命运也理所应当是富人的命运——所有试图规避社会主义规定与法...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15629
19
发信人: coarsening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Re: 答复毛轮 & 汉奸 Herzog的质疑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Aug 30 01:46:47 2012, 美东)
ungentleman,我原来的帖子不知被谁删掉了,你码这么多字,很多人根本看不见。
你不认为这是谣言的根源了?呵呵。我转的网上文章,我自己也没有时间精力去核实,
只是那些文章引起了我的共鸣,但是我父母、岳父的经历,都是他们本人口述,而且我
岳父从来不上网,这些事情如果不说出来,很快就会带进坟墓的。
1. 有可能
2. 这个要看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信阳事件中,大量百姓只能眼睁睁的饿死,逃荒都
有民兵拦着。这种事情我岳父告诉我,在山东即墨地区确实有,但也有不少人趁夜色掩
护逃亡了。1958年还没有发生大面积的饥荒,和三年饥荒时的情况应该有很大不同。
3.4. 确实是开放式站台,很可能是上车后补票的,这个你提醒的很好。我忘记了这个
可能性了。
5.6. 有可能,尤其当时还没到饥荒的严重阶段。
7. 当时还有一个名词,叫做“盲流”,我父亲自称是“... 阅读全帖
E*V
发帖数: 17544
20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饿死3600万论战烽烟再起(ZT)
香港出版的《墓碑》一书,称我国三年困难时期“饿死3600万”人。最近几年,孙经先
教授连续发表了数篇文章,对三年困难时期我国人口变动问题进行了分析,坚持用事实
揭露《墓碑》一书大量使用伪造的、被篡改的和极为荒谬的数据,明确指出“饿死三千
万”是重大谣言,并正在编著《还历史以真相》一书。重要的历史见证人、93岁高龄的
国家统计局原局长李成瑞同志为该书作序:《有力揭批“饿死三千万人”谎言科学研究
“三年困难时期”人口真相》。最近两年,杨继绳先生又于2012年9月17日在纽约时报
中文网发表《脱离实际必然走向谬误》,并于2013年12月在《炎黄春秋》第12期上发表
《驳“饿死三千万是谣言”》。孙经先教授这篇反驳文章,对“饿死三千万”重大谣言
的来龙去脉作了辨析,以正视听。
一、《墓碑》篡改、伪造数据事实确凿
2013年9月9日,我们在《中国社会科学报》发表了《“中国饿死三千万”的谣言是怎样
形成的?》,用事实揭露了《墓碑》一书大量使用伪造的、被篡改的数据,制造了“饿
死3600万”的重大谣言。文中列举了十个典型实例,揭露了《墓碑》是怎样篡改、伪造
数据的。杨继绳先生在《驳“饿死三千万是谣言”...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21
李亚鹏
近日,李亚鹏接受《人物》杂志的采访。李亚鹏不仅在采访中正面谈及备受争议的嫣然风波与商业转型,更谈及自己当演员的往事及与女儿的私密事。
人物PORTRAIT = P
李亚鹏= L
谈嫣然风波
我说我所有与嫣然有关的工作都是自费的,包括我现在坐的这个头等舱。
P:3月初从台湾回来后,你都在忙些什么事情啊?
L:(笑)各种事情呗。因为这次事件对我们的合作产生了一个影响,所以我要去做一些沟通吧。本来都是谈了一年多的,跟医疗机构以及一些台湾的医疗资源、人员的合作,也是因为受这样一个事件的影响,大家产生了一些疑虑,我们也不能够再等政府的这个结果出来,我就特意去了一次,去跟他们做这个交流。
你已经能够看到,这个事情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多少的影响。我举一个例子,在飞机上,坐在我旁边的一位台湾客人,正巧也是公益领域的一位人士,我们做了一些简单的交流,甚至他都会突然问我一句,说李先生,你来台湾考察,是基金会付费吗?我笑了笑,我说我所有与嫣然有关的工作都是自费的,包括我现在坐的这个头等舱。
P:那么问的瞬间,你会觉得受冒犯吗?
L:这样的情况在嫣然的7年当中,虽然并不常见,但也是时有发生的,所以这些东...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9656
22
http://www.blogchina.com/201103201107715.html
作者:碧琼子2011-3-2010:17:12发表于:博客中国
——68之殇之五:黄鸣皋之死

笔者少年时,是个典型的乖乖女,“五分加绵羊”的角色。学校里凡学生可以得到的奖
,我几乎都得到过,党的话对于我就是一切。渐渐的我修炼到了这个程度:我会用种种
革命理论,对一切正常生活加以对照,从中找出“思想落后”“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等
可供检讨之处;除了把被灌输的主流意识奉为圭臬外,我还能用脑中塞满的这一套来“
纠正”看到听到的事实。例如,在上世纪60年代初,看到蓬头垢面,衣衫褴褛,濒于瘐
毙的“盲流“,心想,他们为什么不听党的话,在原地好好生产,要跑出来当盲流?因
而不去帮助他们,反而是害怕他们,躲避他们,(他们因饿极了,会抢夺城里人正在吃
的食物),希望快点把他们赶走就好(他们不断的遭到追捕)……哪里知道他们是因为
亲人父老纷纷饿死,而跑出来寻一条生路!文革中,看到这里工厂停产,那里商店起火
,很是心疼,但又想:这是支流,林副主席说了,“文化大革命的成绩最大最大最大,
损失最小最小最小”……196... 阅读全帖
w********9
发帖数: 8613
23
数据待考。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01/1/420826.shtml
一九五八年,山东、甘肃农民就开始大量流入内蒙河套地区。一九五九年,大量外地农
民开始流入北京、沈阳、呼和浩特、包头、上海等城市。一九六○年,山东、河北、河
南无票乘火车的农民大量涌现,其中到东北的占百分之六十,到西北的占百分之二十,
到其它城市占百分之二十。
。。。。。。
令人奇怪的现象是,内地对“盲流”围追堵截,遥远的新疆对“盲流”却拍手欢迎。三
年困难期间,在乌鲁木齐火车站外却挤满了招工的单位,内地逃荒来疆的农民一下火车
,就有人热情地介绍其参加工作;等饥饿的农民报了名,招工的人立刻端上馒头、稀饭
,这个农民饱餐一顿之后,就成了全民所有制工人或军垦战士。

发帖数: 1
2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科普一下77-97年的中国
感觉现在很多年轻人不理解那个年代的中国是个什么状况
再早文革时期的事情就不说了,各种乱套
77年之后的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仍然是人人平等(deng ji fen ming)的,比
如行政级别,工资级别什么的
不过从大类来说,中国人大约分成4个种族
干部,工人,军人,和不知道是什么玩意儿的一群东西
第一种族跟第二种族的分界线最早是中专学历,后来提高到了大专
第三种族在服役期结束之后根据职务转化为第一、第二和第四种族,分别被称为“转业
”和“复员”
第二种族有很小的机会升级到第一种族,叫做“提干”
前三个种族的一举一动都在“组织”的管控之中,比如有个东西叫做“档案”,有一种
文件叫做“记过”是要放到“档案”里面的。在这样的信用社会里,超生也好,做什么
别的坏事也好,那就是基本葬送了一生的前途
关于第四种族,他们老老实实呆在乡下种地的时候被称为“农业人口”,他们跑到城里
来了,有“单位”雇佣他们,那就被称为“民工”,或者“临时工”,如果没有一个“
正规单位”雇佣他们,那么他们就被称为“盲流”
一个好端端的第一种族,如果多生了一个娃,就有可能丢掉“编制”,成为一个“临时
工”,或者“停薪... 阅读全帖
l***i
发帖数: 956
25
lol,我没话说了,还奋斗出来,高空作业那就是那命博钱,那种强度下体力劳动,以不
小心就伤了惨了,拿了钱走人,遇到黑心的钱都没有。学个泥瓦工?不是沾亲带故谁愿
意教?200块在车间当学徒,小伙子年轻看见别人有手机也想买一个,一年到头买面条
自己下了吃省下钱,而且我没看见他有任何希望survive,他父母老了种不了地以后我
也没觉得他能负担,除非奇迹发生,那小伙老实人,看着也没有奇迹的可能
城中村不仅是民工,还有妓女,小偷,盲流,有时候你觉得底层这些人素质极差,愚昧
,自私,可恨,但他们在社会上真实谁都能欺负,不这么活不下来。小偷之间为底盘就
能拼个你死我活,还要给人民警察叫分子钱,黑暗面太多了说出来你们这些人都不信。
那些盲流今天回收下重金属,明天发发传单,哪里菜市场为争地盘斗殴去凑个数撑场面
,吃一顿不知道下一顿再哪。
书上,电视上,电影里你看不到,没接触过这些人你也想象不到。老毛说了,人的社会
存在决定人的思想。我说这些只是让你知道社会并不是你想的那样,我也不指望你了解
多少
n*****u
发帖数: 1
26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爸爸忆饥荒
本文根据我父亲两年前的谈话录音整理而成:
我在59年7月高中毕业被旧城师范录取了。师范的师资相当棒,环境也很好。如果学生
认真学,成绩好,毕业后能当初中教师。我们年级有八个班,每班有四十多个学生。学
校吃住全管,自己有菜园,国家每人每天供应一斤粮食,生活还不错。所以,一开始我
感觉比较满意。我59年夏天入学一直到60年初学习比较安心,非常刻苦,争取毕业后当
初中教师。但是60年国家形势发生变化。由于大跃进和自然灾害造成粮食减产,60年初
国家粮食供应开始减少。由于饥饿,学生们无心学习,就成群结队去地里采野菜和掘茅
根吃。学生们体育课都不参加,很多人得了水肿病,脚肿的像罗卜,连鞋都穿不上,走
路困难,上完课就只好回到宿舍躺着。
当时家里也挨饿,你爷爷奶奶都吃不饱。我虽然自己也挨饿,但还是每月从伙食费里省
下一些粮票,在学校里换成窝窝头,给家里送去。那时,学校的窝头里也掺野菜,但还
能充饥。旧城离家里远,我就骑孙老师的自行车回家。我记得第一次驮着窝头回家,就
看见你奶奶瘦得皮包着骨头,你爷爷饿得躺在床上不能动。(为什么挨饿?就因为村里
成立了大食堂,吃大锅饭。接着刮五风,高产风和浮夸风,粮... 阅读全帖
I********l
发帖数: 8702
27
因为coarsening提供的所有信息,都在为毛时代“搽脂抹粉”。
比如说,他这个右派家庭,在三年自然灾害期间没有饿死一口,尽管父亲被打成右派劳
改犯,尽管“我奶奶那时候在济南,没有粮食,大家吃树皮还有杨树毛子(就是杨絮)
,饿死人的事情非常多”,打算你是这个右派家庭,居然就只靠他母亲的收入,养活一
家人,一口没饿死。但是这不妨碍“饿死人的事情非常多”。
在比如说,原来右派劳改一年后,要“发配到东北国营煤矿”当工人。呵呵,这基本就
类似于罪犯安排去中石油了。原来右派不是集中送进夹皮沟劳改营活活饿死,反而是只
是去劳动一年,然后呢,就没人
管了,然后呢,还能坐火车跑到国营煤矿当上一名人人羡慕的工人。
其次呢,你还为毛泽东时代的所谓户口制度辟谣。比如说,造谣蛋造谣猪们一直都在说
,农民活活饿死,因为民兵把着路口,进城要介绍信,否则没有粮票。而你的父亲呢,
身为劳改犯,自然没有粮票喽?自然也没有地了。结果呢,不但没有当作阶级敌人严加
看管,反而可以跑到国营煤矿当上了一名工人。你想必知道,煤矿工人每个月的福利待
遇在那个年代可是数一数二的。70年的时候,河北煤矿工人的工资就能达到80元,比校
... 阅读全帖
m*******h
发帖数: 274
28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国内现在反毛当真都是公开反啊
感觉在国内各大论坛反毛真的很自由,是不是中央的默许?
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page=1&boardid=1&id=8052747
毛泽东的政治特色
毛泽东能够在一次次路线斗争中稳操胜券,归根结底和他的政治特色有关。毛泽东的政
治特色,在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所谓文化革命,其实是地地道道
的武化革命,是赤裸裸的权力之争。毛能够长盛不衰,牢牢挺立于不败之地的主要原因
有以下几点:

一是特务政治——广布耳目,暗藏眼线。中央所有领导人
的警卫人员都是毛的耳目或眼线。在1971年发生“9.13事件”时,林彪身边的的警卫人
员、工作人员中,有的人竟敢阻止林副主席‘到天上去转一转’,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
。众所周知,首长贴身的警卫人员、工作人员应该在政治忠于首长、在思想上服从首长
、在行动上追随首长,而且在危险时刻,能够舍生忘死地为首长挡子弹。而这位却胆大
包天,分明是有通天的本事,因为他没有接到上峰的指示,所以副主席不能够出行。由
此可见,中共中央领导人的一举一动都在毛的视野之中,可以说是“难逃法眼”。此种
手法,与... 阅读全帖
f****s
发帖数: 276
2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十四点道尽毛泽东的政治特色
作者:括苍山人  
毛泽东能够在一次次路线斗争中稳操胜券,归根结底和他的政治特色有关。毛泽东的政
治特色,在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所谓文化革命,其实是地地道道
的武化革命,是赤裸裸的权力之争。毛能够长盛不衰,牢牢挺立于不败之地的主要原因
有以下几点:
一是特务政治——广布耳目,暗藏眼线。中央所有领导人的警卫人员都是毛的耳目或眼
线。在1971年发生 “9.13事件”时,林彪身边的的警卫人员、工作人员中,有的人竟
敢阻止林副主席‘到天上去转一转’,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众所周知,首长贴身的警
卫人员、工作人员应该在政治忠于首长、在思想上服从首长、在行动上追随首长,而且
在危险时刻,能够舍生忘死地为首长挡子弹。而这位却胆大包天,分明是有通天的本事
,因为他没有接到上峰的指示,所以副主席不能够出行。由此可见,中共中央领导人的
一举一动都在毛的视野之中,可以说是“难逃法眼”。虽然历史噎跨越了整整600余年
,而封建主义的幽灵却还在中华大地徘徊,时时兴风作浪,难怪文革过后从中央到地方
都一致要求,坚决反对封建专制的领导作风,彻底肃清封建主义的流毒。
文革中还有一个奇特的现象值...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15629
30
ungentleman,我原来的帖子不知被谁删掉了,你码这么多字,很多人根本看不见。
你不认为这是谣言的根源了?呵呵。我转的网上文章,我自己也没有时间精力去核实,
只是那些文章引起了我的共鸣,但是我父母、岳父的经历,都是他们本人口述,而且我
岳父从来不上网,这些事情如果不说出来,很快就会带进坟墓的。
1. 有可能
2. 这个要看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信阳事件中,大量百姓只能眼睁睁的饿死,逃荒都
有民兵拦着。这种事情我岳父告诉我,在山东即墨地区确实有,但也有不少人趁夜色掩
护逃亡了。1958年还没有发生大面积的饥荒,和三年饥荒时的情况应该有很大不同。
3.4. 确实是开放式站台,很可能是上车后补票的,这个你提醒的很好。我忘记了这个
可能性了。
5.6. 有可能,尤其当时还没到饥荒的严重阶段。
7. 当时还有一个名词,叫做“盲流”,我父亲自称是“盲流”。
8. 我父亲表现非常好,还主动把涨工资的机会让给别的工友,工伤两次,一次差点送
命,半个脸被砸瘫,两根肋骨砸断,即使这样,入党和提干也是不可能的。70年代末80
年代初,彻底摘帽以后,调到地面上工作。
1987年初,父亲带我回关里老家,从哈... 阅读全帖
f*********v
发帖数: 105
31
80年前的都有体制内养老,想走也走不了,不给报销医疗费,现在进入新疆的都是盲流
农民工,没有几个愿意在新疆养老的,一些盲流草根落户口无非是利用一下新疆高考的
高录取率,子女也很少考疆内大学,大都会到老家或者内地大城市去上学了,等子女工
作了,也就举家回迁了。有部分愿意留下的,也只仅限于乌鲁木齐石河子,距离南疆24
-48小时车程。
s*****n
发帖数: 1794
32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饿死3600万论战烽烟再起(ZT)
香港出版的《墓碑》一书,称我国三年困难时期“饿死3600万”人。最近几年,孙经先
教授连续发表了数篇文章,对三年困难时期我国人口变动问题进行了分析,坚持用事实
揭露《墓碑》一书大量使用伪造的、被篡改的和极为荒谬的数据,明确指出“饿死三千
万”是重大谣言,并正在编著《还历史以真相》一书。重要的历史见证人、93岁高龄的
国家统计局原局长李成瑞同志为该书作序:《有力揭批“饿死三千万人”谎言科学研究
“三年困难时期”人口真相》。最近两年,杨继绳先生又于2012年9月17日在纽约时报
中文网发表《脱离实际必然走向谬误》,并于2013年12月在《炎黄春秋》第12期上发表
《驳“饿死三千万是谣言”》。孙经先教授这篇反驳文章,对“饿死三千万”重大谣言
的来龙去脉作了辨析,以正视听。
一、《墓碑》篡改、伪造数据事实确凿
2013年9月9日,我们在《中国社会科学报》发表了《“中国饿死三千万”的谣言是怎样
形成的?》,用事实揭露了《墓碑》一书大量使用伪造的、被篡改的数据,制造了“饿
死3600万”的重大谣言。文中列举了十个典型实例,揭露了《墓碑》是怎样篡改、伪造
数据的。杨继绳先生在《驳“饿死三千万是谣言”... 阅读全帖
e********s
发帖数: 452
3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何方洪:新疆的七大忧患
最近,有机会到内地工作一段时间,接触了很多从新疆回到内地的“新疆老乡”,也和
许多内地的精英阶层多有接触,大家谈到新疆,有感叹,有遗憾,但更多感觉到他们对
新疆忧患的顾虑。这些人有的作为跟随父辈在新疆生活过的“新疆人”,有的作为在新
疆做过生意的“准新疆人”,有的准备到新疆发展的年轻人......作为一些旁观者,他
们对新疆忧患的看法,值得决策者们深深的思考:
一、大的忧患
新疆的面积是166万平方公里,是祖国的1/6,可谓疆域广袤,面积很大。面积大,有大的
优势,但管理起来就自然会有困难。不同区域发展不平衡,相互掣肘,会给发展带来许
多负面问题。内地的一些社会经济管理方面的精英就认为,新疆国土面积太大,反而给
经济发展,社会管理带来很多问题,不利于新疆的快速跨越式发展,建议不如把新疆根
据地域特点、民族特点、社会特点分为3-4个省级行政区域。他们举例说:1988年4月中
央决定设立海南省,把海南从广东省划分出来,到2013年海南省的GDP为3100多亿元,
人均超过3.5万元。25年间,海南的社会经济的发展超过了国内许多省份。1997年3月中
央决定设立重庆直辖市,在15年多一点的时...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3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歪脖子树:销毁贱民身份证
http://hx.cnd.org/?p=102147
习近平中央最近推出城乡户口统一登记的改革规划,取消农业户口。我作为一个农民的
儿子,虽隔重洋却也高兴。那道横在公民之间不公不义的隔离墙,终于要推倒了。
习近平上台以来,忽而发出几句清醒议论,接着又是一篇昏聩妄语,让人无从褒贬。但
是城乡户口统一,无疑是一项弊政的结束,一项文明的开始。
然而我以为先不着急叫好为好——共产党从来不会让人们失去为它叫好的机会。这里我
引亢高歌的是挽歌。先把反动的公民隔离政策埋葬了再说。
自上世纪50年代初,国人的身份分为“城市户口”、“农业户口”。执政者划地为牢,
制造藩篱,歧视农民,实行等级统治。这样的一项恶政,反现代文明,逆民主潮流,伐
自由理想,废民间人才。追究起来,铁定违背宪法精神。违宪却公然成政策,天下何其
不公也!
1),被剝削的的农民
陈毅说过:“淮海战役的胜利是农民用独轮车推出来的。”
总之农民在国共内战期间,站在了共产党的一边。他们推独轮车、抬担架,推推抬抬把
共产党送过了天安门金水桥,然后怀揣着共产党的民主自由的空头支票,依依告别。农
民收拾独轮车和担架返回乡村后,发现不仅怀揣的支票... 阅读全帖
f*******n
发帖数: 1406
35
http://news.creaders.net/china/2014/09/27/1435992.html
一个人、一座城,而于当下喧嚣、浮躁的社会相比,张贤亮现在活得却是纯净的多。在
苍凉略有些伤感、线条简单却粗犷地大漠小镇,张贤亮收获着跌宕起伏后的人生感悟。
作家的他、“文化官僚”的他、镇北堡堡主的他、慈善家的他……他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他如何看待自己取得的众多成绩,又如何看待当下社会与人生?在对张贤亮先生的采
访中,我们找到了答案。
“我用文化的内核把荒凉卖了出去”
时代人物:镇北堡是谁最早发现的?西部影城又是如何起家的?
张贤亮:镇北堡最早是我发现的。当时就介绍给电影界的一些朋友,拍的第一部片
子是张军钊导演的电影《一个和八个》,那时候张艺谋是摄影师。后来,我带着吴天明
来这里看,坐着一辆吉普车,路也不好走,坎坎坷坷的,看到这里后,他说这是个地方
好,于是,就介绍给西影厂,说可以到张贤亮那个地方去,那个地方可以拍很好的西部
片,就有了后来影响很大的电影《双旗镇刀客》《大话西游》。后来说是要办企业,我
就有意识把这个地方,干脆让他们当成拍电影电视的外景地,西部影城就是从这里起家... 阅读全帖
c*********3
发帖数: 6862
36

"毛时代是主席基本独裁,为人民裁,但毛主席基本是好人,所以裁的不错"
如果现在流传的文革真相(子女检举父母,学生检举老师)基本属实,那么毛统治的那
些年就是中国礼崩乐坏的黑暗时代,我是不知道那样的社会如何说得上不错
我觉得最理想的社会形式就是让有能力自己裁的人搞民主自决,而没有能力的(比如农
民盲流)由政府裁,当然这样会有问题,因为很多没有能力的人会觉得自己有能力
人类发展到最后,可能还是由超级电脑独裁比较好,毕竟比超级电脑比起来,所有人都
是没有能力的盲流,也不用争了
f**o
发帖数: 12685
37
楼主在攀枝花出生长大,几十年来,攀西一直是并在一起说的,所以说半个当地人。
为什么发这个帖,是因为这几天大凉山引了大家的关注。特别是楼主现在所在的北
京,许多同事朋友都义愤填膺,并惊讶于中国居然有这样穷的地方。现在剧情已经发展
到大家开始讨论怎么根本性的解决大凉山的贫穷落后问题。然而并没有人真的了解大凉
山,他们中绝大部分人对四川的了解仅限于成都和九寨沟。
现在大多数人认为,政府应该把他们接到城市里来,对此我只呵呵一笑,我突然想
讲讲我记忆中的那些来到大凉山。也许,其实我真的希望,有人可以想到一个好办法,
让那些孩子逃出大凉山。
作为攀西的另一个城市,可能很多人想不到我们有多害怕那些来到我们城市的彝族
盲流。他们随地大小便占领公共设施,他们贩毒吸毒只因为你无意多看了他们几眼就可
以抽出刀棍攻击你。
他们到城市里不是来工作安居的,如果他们愿意政府甚至提供了免费的住处和简单
的食物。但是他们只想什么都不干然后吃肉喝酒,喝醉了就打老婆和小孩。如果没有钱
就去偷,偷不到就去政府门口耍赖。
别的贫困山区我不知道,但大凉山的穷真的和政府无关,政府在他们身上花的精力
和财力,是任何一个普通地... 阅读全帖
a******9
发帖数: 20431
38
有正当工作和家庭的黑人大多很好
问题是黑人大部分是无业盲流 正常人只能绕着走
你没吃过盲流的亏是因为你没接触到 不代表不他们存在
B******e
发帖数: 1142
3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蒙古人在中国还能走多远?
语言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标志,种族血统是一个民族的根基,这是作为一个民族的两个基
本要素,而当这两个要素都已丧失殆尽的时候,这个民族也就走到了尽头。
蒙古人,这个曾经在蒙古高原建立过强大的蒙古帝国,曾经创造过震惊世界的辉煌与
荣耀,永远都让蒙古人为之骄傲的民族,如今在中国已今非昔比。仅短短的一百多年的
时间里,由于汉族移民的大量涌入,被“尊称”为主体民族的蒙古人,在内蒙古自治区
这块蒙古人世世代代繁衍生息,游牧劳作的土地上,现如今已被挤缩到仅占全区总人口
百分之十几的少数地步,从语言文化到种族血统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被同化、汉化。面对
如此境况,作为蒙古人不仅要问:蒙古人在中国究竟还能走多远?
具有56个民族,13亿人口的中国,虽说是多民族国家,汉族人却占据了总人口的压倒
多数,其他55个民族的总人口也只占13亿人口的百分之七,所以被统称为少数民族。在
世界所有多民族国家或地区中,民族间在人口数量上如此之悬殊,中国当属唯一。在中
国的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中,内蒙古和新疆、西藏这3个自治区在中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
位,原因主要在于其所拥有的辽阔疆土几乎占据中国的半壁江山,对于人口众多,资源
匮乏的中... 阅读全帖
t**8
发帖数: 4527
4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很想去毛主席纪念堂拜祭毛主席
PHD回国就是教授, 没有PHD 就是盲流
盲流当然不如在美国呆着
另外, 生物领悟的专业知识, 多少年落伍?
马工三年不干活, 就清零了
l****p
发帖数: 27354
41
我亲眼看到大批被抓的民工,被送到火车站,自费回家。看后我很愤怒。我本人长的像
民工,也多次被查,有一次是半夜骑自行车,被交警拦下,要看我的自行车是不是偷的
。还有一次住在朋友家,被警察敲门查问,目的是看我是不是盲流,需要押送火车站。
不过上海警察也是听候命令,没有办法,服务态度还是诚恳的,只是一旦发现盲流,会
无情送走。
那时候的,我的身份证已经注销,幸亏我拿出护照来,上面还有签证。说要去美国,那
个诚恳的警察说话态度进一步亲切化,有惊无险。
v***o
发帖数: 1554
42
人家坐产党的牢,雇产党的律师。
同样的是海外吃人血馒头的,唧唧歪歪说书记该死。
黑老大为了追印子钱打死的那些屁民,到是没有人权斗士
海外盲流来同情。
文贵干得缺德事,比如盗窃国有资产,欺骗投资者,洗钱,骗取巨额财富转移海外,现
在都成了英雄事迹。
真不知道海外盲流的逻辑系统怎么自恰的。
O********0
发帖数: 994
4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我為什麼不反共?(林金源)
林金源
現職為專欄作家,遠望雜誌社長,淡江經濟系副教授,台湾统派思想领域代表人物之一。
“我的父母略識之無,親戚朋友間也沒人比他們擁有更高學歷,他們都是掙錢餬口的
小民,對公共議題毫無興趣。學校教育因此是我政治教育的唯一來源。在反共教育之下
成長的我,1983年出國念書之前,仍有「漢俨粌闪ⅰ沟腻e誤思想。初到美國,我還很
認真地對伊朗同學解釋我來自「free China」,不是「red China」。伊朗人似懂非懂
,我則自覺正氣凜然。
大陸改革開放的一些成效,在80年代就已引起不少西方學者的矚目。可惜我在臺灣一
無所知,我所聽到的幾乎都是大陸的負面報導。在美國待久之後,接觸到中國經濟發展
成就的報導就越來越多。這無疑開啟了我對反共教育的省思。我的第一層反省是:這些
外國學者與中共非親非故、無冤無仇,如果他們的報導與國民黨不同,我應該格外注意
他們的言論才是。我的第二層反思是:如果國民黨可以誤導我對大陸經濟發展的了解,
那麼其他層面我是否也被誤導了?
我漸漸產生一種意識:我必須重新理解大陸,重新建構自己的世界觀。這件事說來容
易,做來很難。不過,它對我並不難,原因有二。第一,我的家族與... 阅读全帖
T*********s
发帖数: 20444
44
东北盛产盲流
每年向关内输送一百万盲流
a****2
发帖数: 3735
45
当年被叫盲流,在广州火车站像羊群一样被围猎遣送,直到一大学生也捎带被抓被打死
闹大了,遣返盲流才被胡温领导禁止了(交钱就能放人,大肥差啊!!!)。
现在某位领导一拍脑袋要清除低端人口,人治的社会哪天领导脑袋一搭错弦屁民们肯定
倒霉!
c****x
发帖数: 6601
46
“中国梦”碎了 数十万“台流”何去何从?(图)
自由时报 2018-04-05 13:40 19384 次阅读
台商西进中国近40年,行政院主计总处2016年统计,赴中就业的台湾人不到41万人;中
国2010年人口普查则指出,定居中国的台湾民众有2百万人,“台流”数字更是个谜,
估计从数万到数十万人都有。学者呼吁,在中国祭出对台31条之际,政府应建立民众赴
中数据库与平台,做好源头管理,这也是国安战略的一环

四处流浪被中媒类比为“盲流”
据中国媒体报导,光在上海的台流高达数万人,随着景气荣枯,人数也会有变化,而台
流分布最多在广东珠三角。
其次是福建闽南一带,从沿海大城市延伸到内陆地区都有,广东东莞的厚街镇一度被称
是“台流村”。中国媒体甚至把四处流浪的“台流”类比为“盲流”。
林宗弘表示,许多台商抛妻弃儿赴中发展,但怀抱的中国梦碎,客死异乡,最后连骨灰
也回不来台湾,“台流的人数一直在增加,却不知他们最终的下场”。
清大社会所所长陈明祺则指出,先前中国扫除“低端人口”,当中是否也有台流,值得
关注。
海基会台流返台案件明显增加
两岸相关人士表示,多数台流想要返台,但不是... 阅读全帖
G*********e
发帖数: 2091
47
咎由自取。以后海龟也是这个下场
[在 cccpwx (暱稱太短) 的大作中提到:]
:“中国梦”碎了 数十万“台流”何去何从?(图)
:自由时报 2018-04-05 13:40 19384 次阅读
:台商西进中国近40年,行政院主计总处2016年统计,赴中就业的台湾人不到41万人;
中国2010年人口普查则指出,定居中国的台湾民众有2百万人,“台流”数字更是个谜,
:估计从数万到数十万人都有。学者呼吁,在中国祭出对台31条之际,政府应建立民众
赴中数据库与平台,做好源头管理,这也是国安战略的一环
:。
:四处流浪被中媒类比为“盲流”
:据中国媒体报导,光在上海的台流高达数万人,随着景气荣枯,人数也会有变化,而
台流分布最多在广东珠三角。
:其次是福建闽南一带,从沿海大城市延伸到内陆地区都有,广东东莞的厚街镇一度被
称是“台流村”。中国媒体甚至把四处流浪的“台流”类比为“盲流”。
:林宗弘表示,许多台商抛妻弃儿赴中发展,但怀抱的中国梦碎,客死异乡,最后连骨
灰也回不来台湾,“台流的人数一直在增加,却不知他们最终的下场”。
:清大社会所所长陈明祺则指出,先前中国扫除“低端人口...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8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送外卖的来买买提干什么
无业盲流傻逼tsd又他妈来丢人现眼了
你他妈就是一无业盲流
没跑儿
LOL


: 生活苦闷呗

: 他和女朋友挤在一个15平米大的卧室

: 就这个,还和人share一半

: 为了省钱

: 一个60平米的小阁楼住了九口人

c****x
发帖数: 6601
4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周孝正:如何面对高风险的社会
周孝正:如何面对高风险的社会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tz0Y3VknCI&t=86m16s
主持人: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节日快乐。
青年节92周年,今天晚上我们非常荣幸邀请到了著名的社会学家,来自人民大学的博士
生导师,周孝正教授。
周孝正是我们国家非常有名的学者,我们看到周教授可能更多是他的论著,他的学术论
文,见到他的学术风采,我们还在电视媒体上,看到周教授做为主讲嘉宾,参与了一些
热点问题的访谈,给大家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今天我们也非常荣幸地邀请了周孝正
给我们做讲座。
讲座开始
一.世界级的风险
周孝正:
今天,我就借这个机会,我从社会学的角度,讲讲如何面对现代这个高风险的社会,传
统社会也有风险,风险大家也都知道,就是未来的不确定性。
那么“现代高风险”这个概念,是吉登斯提出来的,吉登斯是目前世界上顶级的社会学
家之一,他是伦敦大学经济学院的院长,现在已经退休。
现代高风险,我举个例子:比如说,全球的风险是什么,核子大战么?不是,因为美国
和前苏联,都搞了上万件核武器,叫做第二次打击,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你先下
手,把我的...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632
50
武汉北京上海大PK--谁最大
大多刚来武汉的人都会为武汉的大气感到惊讶.
“武汉真大呀!” “怎么觉得武汉比北京、上海还要大呀” !
但是却不知道武汉为什么比它们大,因此就会有人常常怀疑自己的感觉是不是真
的。不信吗?来武汉试试 !
北京是一个极大气的城市,但在武汉面前北京也只能甘拜下风。
北京有号称国内最宽阔的马路长安街,但长安街在万里长江面前显得又是多么的
细小,要知道长江在武汉可只是一条内河呀.
当您往返于汉口、武昌之间,乘车行走在长江大桥之上,看到长江江面上,千帆
竞渡,汽笛长鸣,那种浩瀚开阔的气势是长安街可以比拟的吗?
北京有据说是国内最大的宫殿群故宫,但如果隔上几条街您还能看得到故宫的红
墙绿瓦吗?
在武汉,您却可以从汉口,从汉阳,从相距几十公里的地方看到位于武昌蛇山之
上的黄鹤楼,那种气吞山河的气势是故宫可以相比的吗?
北京有据说是世界上最大的广场TIANANMEN,但TIANANMEN广场再大它依然只是一
个被四周的建筑团团围住的平地.
如果您来到长江和汉江交汇处武汉的南岸嘴,您就会了解到即使是在城市的心脏
地带一样可以体会到天高地阔的精彩,无怪乎人们要把南岸嘴称做“中...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