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 发帖数: 2257 | 1 季羡林六四事件投案自首始末 称“不想活了”(图)
文章来源: 史海钩沉 于 2014-05-08 20:30:09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
不代表本网立场!
打印本新闻 (被阅读 13677 次)
2
更多新闻请进入文学城“六四事件”专题页面
1989年六四事件期间,78岁的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两度前往天安门探望绝食学子。季羡
林门生、作家张曼菱在《季羡林——追念与思考》一文中披露,季羡林坐在三轮车上,
高扬“一级教授季羡林”白幅,学生蹬车前行。另外,他还与荣毅仁联手为广场学子滋
补身体。当局开枪镇压后,季羡林不改其道。任何会议不发言,一发言就是:“别问我
,问我就是爱国民主运动。”某日,季只身坐上出租车到海淀公安局去投案自首。他说
,“我是北大教授季羡林,我两到天安门。广场上的学生是受我指使。把我和他们关到
一起吧,我已经七十多岁,也不想活了。”公安局不知就里,打电话到北大。北大去人
把他硬接了回来。
晚年季羡林在寓所留影
每一位逝者的位置,由岁月和人格构成。
人走了,历史的本质会渐显露出,世态炎凉左右不了。
季羡林是值得追思的。
像《浮生六记》
2007年7月,秋凉初透... 阅读全帖 |
|
s****e 发帖数: 7018 | 2 唐敖道: "九公,你看,这些拔须妇人,面上须孔犹存,倒也好看。
但这人中下巴,被他拔的一干二净,可谓寸草不留,未免失了本来面目,
必须另起一个新奇名字才好。"多九公道: ... |
|
m*********3 发帖数: 1425 | 3 温伐蜀之时,曾遇见一个历经诸葛亮时期年过百岁的小吏。不可一世的他厉声问小吏:
“今天谁可与诸葛丞相相比?”小吏答曰:“诸葛在时,不觉得有异。自他死后,无人
可以与他相比。”桓温感慨:“夷少城,犹存孔明庙。”
我总觉得不大靠谱的,诸葛亮死在234年,桓温灭成汉在347年。差113年,小吏怎么可
能活这么长。 |
|
m***n 发帖数: 12188 | 4 陈 先 生 一 生 对 清 朝 很 有 感 情 , 其 感 情 远 远 超 过 对 民 国 的 感
情 ,
更 别 说 共 和 国 了 。 他 是 湖 南 巡 抚 陈 宝 祯的孙 子 , 其 夫 人 也 是
清
代 大 老 的 后 裔, 他 们 夫 妻 都 是 以 世 家 子 弟 自 命 。
下 面 贴 上 陈 先 生 写 的 纪 念 跳 水 而 死 的 王 国 维 的 诗, 括号里面是
我的分 析。
汉家之厄今十世,不见中兴伤老至。
(这 里 "汉 家" 指 的 是 清 朝 ,就 是 大 家 说 的 "满 清", 其 实 这 和 李
白 诗
里 的 "汉 家 天 子" "汉道昌" 的 汉 的 意 境 是 一 样 的,在 古 人 的 诗 歌
里 ,
"汉 家" 是 个 常 用 的 意 境 , 一 样 曾 经 被 用来 指 代 辽 国,元 朝 , 金
国 等 ,古 诗 里 用 "汉 家" 指 代 作 者 认 可 的 朝 代 , 并 不 一 定 和 今
天 的 汉 族 涵 义 对 应; 今 天 的 读 者 用 现 代 民 族 主 义 来 解 读 ,
未 免 失 误。 有 一 点... 阅读全帖 |
|
m***n 发帖数: 12188 | 5 陈 先 生 一 生 对 清 朝 很 有 感 情 , 其 感 情 远 远 超 过 对 民 国 的 感
情 ,
更 别 说 共 和 国 了 。 他 是 湖 南 巡 抚 陈 宝 祯的孙 子 , 其 夫 人 也 是
清
代 大 老 的 后 裔, 他 们 夫 妻 都 是 以 世 家 子 弟 自 命 。
下 面 贴 上 陈 先 生 写 的 纪 念 跳 水 而 死 的 王 国 维 的 诗, 括号里面是
我的分 析。
汉家之厄今十世,不见中兴伤老至。
(这 里 "汉 家" 指 的 是 清 朝 ,就 是 大 家 说 的 "满 清", 其 实 这 和 李
白 诗
里 的 "汉 家 天 子" "汉道昌" 的 汉 的 意 境 是 一 样 的,在 古 人 的 诗 歌
里 ,
"汉 家" 是 个 常 用 的 意 境 , 一 样 曾 经 被 用来 指 代 辽 国,元 朝 , 金
国 等 ,古 诗 里 用 "汉 家" 指 代 作 者 认 可 的 朝 代 , 并 不 一 定 和 今
天 的 汉 族 涵 义 对 应; 今 天 的 读 者 用 现 代 民 族 主 义 来 解 读 ,
未 免 失 误。 有 一 点... 阅读全帖 |
|
s*******w 发帖数: 2257 | 6 叶辛:我所经历的知青回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2-3 18:16:37
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下乡知青通过各种途径大规模回城,一时间形成一股
大潮,这对知青个人、农村、城市乃至整个社会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改革开放30年后
的今天尤有回响。我也曾是到贵州插队的一名上海知青,由于写作《蹉跎岁月》、《孽
债》等知青小说,接触和采访了大量的下乡知青,对知青回城的整个过程比较熟悉。下
面,我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与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与大家一起来回顾这段历史。
响应号召下农村
要讲知青回城,就得先说一下知青是怎么到农村去的。
1968年12月21日晚上,新闻广播中播出毛主席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
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说服城里的干部和其他人,把他们高中、初中、大学毕业的
子女送到农村去,来一个动员。各地农村的同志要欢迎他们去。第二天,全国所有的报
纸都发表了毛主席这段最新最高指示。
当时有一些青年热血沸腾,十分积极,咬破了手指,写了血书,表示坚决响应毛主
席号召,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但是也有一小部分人,从种种渠道感觉到了城
乡差别很大,不是很想去。实事求是地说... 阅读全帖 |
|
x*****z 发帖数: 787 | 7 毛泽东曾自比“马克思加秦始皇”,其实不恰当。毛是心狠手辣的政治流氓、权谋大师
,马克思只是埋首书斋、愤世嫉俗的激进思想家,二人的性格修养、精神气质格格不入
;作为草莽“革命家”、山大王,毛泽东的人生经历、为人处事与天潢贵胄秦始皇亦相
去甚远。
在共产主义“神圣家族”里,与毛泽东言行举止最相近的人其实是斯大林;在中国历代
帝王中,与毛泽东极其神似之人则是明太祖朱元璋。毛自比“马克思加秦始皇”是自我
膨胀、自我陶醉,与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寓自勉自励之意完全不同,试想,一身而兼祧
古今中外之主义宗师、帝王魁首,岂非世间“伟光正”之极致?然而,说毛是“马克思
加秦始皇”,实不如说毛是“斯大林加朱元璋”,或“中国的斯大林、现代的朱元璋”
更加传神,更加入木三分。
毛泽东神似朱元璋
关于毛泽东与朱元璋的相似之处,著名学者余英时先生写道:“就性格言,两人尤为肖
似,都是阴狠、猜忌、残暴兼而有之。除了语录、红卫兵、整肃干部,以及因自卑感而
迫害知识分子等仿制品之外,毛泽东师法朱元璋有时甚至到了亦步亦趋的境地。例如他
所提出而在大陆上一度广为宣传的口号‘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便完全是抄袭朱元
璋的‘高筑... 阅读全帖 |
|
m***n 发帖数: 12188 | 8 古代文人翻译,肯定要给你重新创作一把。和现代不一样。
佛经都是如此。
有的原文几十万词,厚厚一本,给你翻译成十几个字。
至少会修辞一下,
比如你写的:I love you for ever.
我来翻译: 劫灰飞尽爱犹存 |
|
b**********7 发帖数: 814 | 9 汉武帝是一代雄才大略的皇帝,可惜他生前风光、死后却被扒光。他下葬的第四年,长
安市面上就有人贩卖从他坟墓中偷盗出来的经书。到新朝末年的农民起义军杀进长安时
,规模和宝藏均位居汉代诸皇陵之冠的汉武帝陵更是被赤眉军挖开个大口子,几万人整
整搬了一个月,也没搬走其中宝藏的一半。后来赤眉军被赶到绝境时,为了获得军饷,
他们再次挖掘了汉武帝的陵墓。然而这些对死去的汉武帝而言都不是最严重的,因为他
的尸体依旧安安稳稳地躺在豪华的棺材里(腐烂与否史书未有记载)。之后取而代之的东
汉王朝皇帝们怀着对祖先汉武帝的敬重,重新多次修缮茂陵,渐渐的,他的陵墓又恢复
了往日的华丽。按说事情到此就结束了,但是老天爷偏偏不让汉武帝安生,到了东汉末
年,历史上著名的大恶霸董卓登场了,他不仅再次掘开了茂陵,还堂而皇之地把汉武帝
的尸体扔到太阳下面暴晒了几天,然后又放回了棺材里。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话说建元二年汉武帝刘彻开始大张旗鼓地兴建自己的茂陵,到公元前87年死后葬于此,
前前后后一共修了五十多年,这座历史上可与秦始皇陵相提并论的陵墓才算竣工。他在
位时是汉帝国的鼎盛时期,基本上奠定了中华民族生存空间的格局,从而... 阅读全帖 |
|
m*****o 发帖数: 408 | 10 1927年4月6日,北洋军阀的末代皇帝——土匪出身的奉系“胡帅”张作霖,在英、日等
帝国主义列强的支持下,悍然践踏国际公法,派军警搜查驻北京的苏联大使馆及其附属
建筑,破坏了当时正在苏联大使馆西院旧俄兵营中的国共两党北方组织,中国共产党创
始人之一李大钊等60余名共产党员和国民党左派成员不幸被捕。(史称“四六”大逮捕)
与此同时,蒋介石“密电张作霖,主张将所捕党人即行处决,以免后患。” 张宗昌急
电张作霖:“巨魁不除,北京终究危险”,青年党头子曾琦无耻地向张作霖献计,力主
“处以极刑”,奉系军阀不顾社会舆论的强烈反对,指派“安国军总司令部军法处长”
何丰林为主席法官,颜文海、王振南等为法官,在“京师警察厅总监”陈兴亚的客厅中
进行了“军法会审”,经过仅70分钟的“法律”过场后,判处李大钊等20名革命志士死
刑。随即6辆警车将李大钊等押至西交民巷“京师警察厅”看守所行刑。由奉军宪兵队
营长高继武(以后下落不明)监斩,血腥的屠杀自下午2时起一直持续至5时。面对刽子
手的屠刀,李大钊和其他同志大义凛然、视死如归。李大钊三呼“中国共产党万岁”,
连续受刑3次达40分钟,“神色不变,从容就死”。... 阅读全帖 |
|
s*******n 发帖数: 10426 | 11 一、《余光中:中文的常态与变态》
1
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七十年间,中文的变化极大。一方面,优秀的作家与学者
笔下的白话文愈写愈成熟,无论表情达意或是分析事理,都能运用自如。另一方面,道
地的中文,包括文言文与民间文学的白话文,和我们的关系日渐生疏,而英文的影响,
无论来自直接的学习或是间接的潜移默化,则日渐显著,因此一般人笔下的白话文,西
化的病态日渐严重。一般人从大众传媒学到的,不仅是流行的观念,还有那些观念赖以
包装的种种说法;有时,那些说法连高明之士也抗拒不了。今日的中文虽因地区不同而
互见差异,但共同的趋势都是繁琐与生硬,例如中文本来是说「因此」,现在不少人却
爱说「基于这个原因」;本来是说「问题很多」,现在不少人却爱说「有很多问题存在
」。对于这种化简为繁、以拙代巧的趋势,有心人如果不及时提出警告,我们的中文势
必越变越差,而地道中文原有的那种美德,那种简洁而又灵活的语文生态,也必将面目
全非。
中文也有生态吗?当然有。措词简洁、句式灵活、声调铿锵,这些都是中文生命的
常态。能顺着这样的生态,就能长保中文的健康。要是处处违拗这样的生态,久而久之
,中文就会... 阅读全帖 |
|
s*******w 发帖数: 2257 | 12 季羡林六四事件投案自首始末 称“不想活了”
文章来源:史海钩沉/2014.5.8.
1989年六四事件期间,78岁的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两度前往天安门探望绝食学子。季羡
林门生、作家张曼菱在《季羡林──追念与思考》一文中披露:季羡林坐在三轮车上,
高扬“一级教授季羡林”白幅,学生蹬车前行。另外,他还与荣毅仁联手为广场学子滋
补身体。当局开枪镇压后,季羡林不改其道。任何会议不发言,一发言就是:“别问我
,问我就是爱国民主运动。”某日,季只身坐上出租车到海淀公安局去投案自首。他说
,“我是北大教授季羡林,我两到天安门。广场上的学生是受我指使。把我和他们关到
一起吧,我已经七十多岁,也不想活了。”公安局不知就里,打电话到北大。北大去人
把他硬接了回来。
每一位逝者的位置,由岁月和人格构成。人走了,历史的本质会渐显露出,世态炎凉左
右不了。季羡林是值得追思的。
像《浮生六记》
2007年7月,秋凉初透。我到301医院病房探望季羡林。他毫无龙钟之态,白衣凝神,端
坐案前。
送上一套我编撰的《西南联大人物访谈录》,他讲了几句,说:“这事很有意义”。静
默片刻,我俩有一段对话:
季:“你有没有写《北大... 阅读全帖 |
|
B***s 发帖数: 9 | 13 上海女子既非小家碧玉,又非大家闺秀,她们本身就是对古典与传统的一次美丽的背叛
,无法用固定的模式来形容其千娇百媚的风韵。正如上海是近代以来最早受欧风美雨熏
陶的国际大都会,此地的女子也是全中国妇女中都市化、西洋化的捷足先登者,用旧有
的说法即摩登女郎。
在这个妇女一度缠足的古老国度里,第一双高跟鞋肯定是上海女子穿上的,然后迈着模
仿巴黎模特的猫步,昂首挺胸、扬眉吐气地率先走进霓虹灯闪烁的摩登时代。以此类推
,第一支口红、第一瓶香水、第一条超短裙,也肯定是从上海滩开始流行的。在物质享
受与消费的许多方面,上海女子都勇敢地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领导新潮流。她们
刻意求新(俗话说即赶时髦)的审美观念及其实践,确实大大地拉近了现代化与中国妇女
传统生活的距离。
尤其在二十世纪之初,上海女子身上带有最鲜明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色彩,或者说
是时代裂变造就的混血儿。据说不同种族的混血儿大都综合了双亲的优点,上海女子作
为东西方文化的混血儿,也是如此。她们是第一代中西合璧的美人。整整一个世纪,她
们都是在继承与反叛的矛盾统一论指导下潜移默化地发展着自己。上海女子永远在成长
(成长的过程就是不断接... 阅读全帖 |
|
m***e 发帖数: 428 | 14 张德信
朱元璋由贫穷的牧童到皇帝,尤其是他在与元朝和群雄的拼杀中,往往能出奇制胜
,逢凶化吉;他那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的军事才能,常常令 人叹为观止;他振兴破
败的雄心,反腐倡廉的执着,治世理乱的雄心,以及开规模、立条章、审形势、构框架
之中表现出来的局器宏阔、处事条理等等的较高文化素 养,无不使人惊服。然而,又
不得不使人产生怀疑:他的文化知识,以至深厚的文化素养,从何而来?如何聚积、升
华?他何以对传统文化有如此的认识与理解,等 等。本文拟由此入手,予以探讨,姑
为引玉之砖。
(一)
文化如积沙,越积越 厚。它沉淀了过往的经验与智慧。书册是文化的主要载体。
文化必须通过长期艰苦学习而后得,因而一般是有闲者的专利品。文化人,或地主阶级
知识分子,就是那 些有闲者中间的一个特殊集团。这个集团也正是封建王朝立法行政
的主要依靠力量。元朝政府推行民族压迫政策,维护固有习俗,固有治法,歧视汉人,
歧视汉文化 和汉族知识分子,使这些文人学士中的大多数仕进无门,岐路徘徊,不得
不隐身巷陌,和光同尘。这就使他们比较容易地卷进农民造反的大潮。大量落拓书生背
叛朝 廷,作贼作寇,是元末农民起义的一大特...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15 一、洪水初现
在尧的晚年暴发天下大洪水。《圣经》记载的诺亚大洪水也大概发生在这一时期。
当时天下分为冀、豫、兖、青、徐、扬、荆、梁、雍九州。九州之外,即为四海;四海
之外,就是八荒。《说苑‧辩物》称,古代中国“八荒之内有四海,四海之内有
九州岛。”
冀州者王畿之州也,冀亦畿也,也就是帝都之所在,只有它可以代表“中国”、“天下
”。是故《路史》云:“九州惟冀无所至者,举八州而界自见,亦所以别帝都而大一统
也。”
今蒙古地区,当时是一片漫无边际的翰海,也称北海。冀豫西面是雍州,即今陕西、宁
夏和甘肃东部地区。雍州往西、终南山以北,就是古老的山海。从梁山冲出的山水,滔
滔不绝地流入山海。山海西面就是西海,它包括了甘肃、青海、新疆、西藏等一大片地
区。山海东面就是从极之渊,即阳纡大泽,位于黄河(当时叫大河)上游。当时的东海
(即今东海、黄海、渤海)的海岸线还在现在上海的漕泾、徐泾;苏北的东台、涟水、
连云港;天津的苗庄、小王庄一带。浙江、福建的瓯闽之地还是一片大海。
洪水暴发后,西海、山海的海水别无出路,都流进阳纡大泽,而阳纡大泽的水又因贺兰
山、阴山的崛起,不能流入瀚海,只能先从...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16 家族悬案角度下的陈冲恪
在陈寅恪先生早期经历中最为神秘的一次活动是:1967年12月写的“第七次交代稿”中
记述的1914年发生的事情:
江西省教育司副司长符九铭电召回江西南昌,阅留德学生考卷。并许补江西省留学官费
。
——这里最宜注意的是:
江西省教育司副司长符九铭为什么要电召一个在法国的留学生回国参加阅留德学生的考
卷工作?既非当时国内无人了解德语,亦非当时陈寅恪先生的德语水准名扬中外。
江西省教育司副司长符九铭是怎么认识陈寅恪先生的?在已知陈三立、陈寅恪先生父子
的交游史中没有史料证明陈家父子和符九铭有来往。
作为当时江西省教育司副司长的符九铭为什么要无缘无故地许给陈寅恪先生江西省留学
官费的资格?
以上三个疑问说明此事实在太离奇了!可是陈寅恪先生本人和其后代、亲属至今无人道
及此事。这便是有必要在此略加考证的原因。由此便引出了陈寅恪先生早期生平经历中
的一个神秘人物——陈冲恪。
首先,我们先从陈三立先生共有多少名子女这一基本问题入手。也许,陈家后代、陈寅
恪先生的朋友和学生、研究陈寅恪先生的专家会以为我们无事生非。因为出自陈寅恪先
生的学生之手的那部《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增订... 阅读全帖 |
|
w**********5 发帖数: 1741 | 17 1、红四方面军在早期发展过程中,由于没有经历过类似朱毛红军《古田会议决议》的
建军路线洗礼和整顿,因而长期在纪律方面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如军阀作风、游击习
气、侵犯群众等,甚至许多高级干部也是如此。值得一提的是,红四部队中还存在相当
多的诱奸甚至强奸妇女的行为,这在当年文件中就有过反映。中共皖西北特委书记方英
在1931年7月给中共中央的报告中提到:“邝继勋和(曾)中生在河口命令地方党部布
置路线,准备找六个女子共同分配,但因种种原因,中生的事幸没有完成。在扩大会时
,泽民同志提议组织‘审查此问题’,在常委中虽然收集了很大材料,但国焘同志不同
意此种小题大做,所以没有通过。红军与苏维埃尚未有建立亲密的联系,以为苏维埃是
红军招待所,尤其对于妇女的关系恶化非常。四军到麻埠时有七区一个十六七岁少女被
红军强奸,十二师卅六团到霍山朱(诸)佛庵要苏维埃主席把他们布置路线,也发生强
奸少共青团员事件。红军南下时,到各处都有强奸事发生,还有少数女子心为拥护红军
是解决性的问题,是唯一要务。自动把慰劳红军的妇女分配给团长、参谋长睡觉。”地
方领导人何玉琳在1929年给中共中央的报告中也曾提到:“安、... 阅读全帖 |
|
|
m***n 发帖数: 12188 | 19 没那么简单。
第一,变法的结果需要时间,一两代人都算快的。
一两年就立杆见影的,那是穿越小说:主角一年穿越,二年种田,三年造炮,四年成军
,五年席卷天下。
第二, 如果这么简单,其它六国怎么不模仿? 或者你说六国国情不同,模仿不了,
那至少已经说明秦国还有个特殊国情,不是仅仅变法那么简单。
这个国情就是秦国的“耕战传统”。 其实以前央视有个讲秦国的记录片,就是这么说
的,犬戎灭西周,秦国因护卫王室有功,得封诸侯,郑国虢国等都跟着周天子东逃河南
了,从此周朝的起家之地,潼关以西就只有秦国一个诸侯了,也是唯一的一个农业国,
处在游牧民的包围之中。 20代秦君有十几个都是死于沙场,所有人都是耕战一体。 随
时待命。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就是这段早期历
史的产物。
(注意,后来儒家注释,说此诗是讽刺君主穷兵黩武,这就和说关鴡是“歌颂后妃不妒
之德”一样,纯是胡扯)。
类似的,赵国的胡服骑射,因为故事性强,被吹得厉害(人类大脑的特点,对于故事的
记忆最好)。同时代的秦国根本不想模仿,秦国既没有胡服,也不骑射。一样灭赵。
“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不遑起居,猃狁之故... 阅读全帖 |
|
d******a 发帖数: 32122 | 20 探蜀:古羌族是华夏民族的先祖之一吗?—北川羌族自治县考察记。
字号: 小 中 大 | 打印 发布: 2010-5-22 09:58 作者: 嘉壹书斋 来源:
本站转载 查看: 12次
《科学四川万里行》科考队队长 董仁威
2007年6月16日-17日,应北川羌族自治县政府邀请,作为“科学四川万里行”科考
队队长的笔者,与“科学四川万里行”活动秘书长张平一起,率科考队赴北川考察。同
行的有王庆跃、叶兴华、蔡鹏、郭敏一行,在绵阳市北川县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瞿永
安,县科技局局长陆桂琼、县科协主席王怀俊、禹里羌族乡党委书记陈国兴、四川省社
科院禹羌文化研究所所长谢兴鹏等相关领导陪同下,冒雨深入禹里乡禹穴沟、禹王庙、
大禹纪念馆、石纽山等地对大禹遗址、遗迹及相关史料进行了详细考察与考证。关于“
大禹生于北川”的考察结果在笔者的《禹迹寻踪》中已有结论。同时,笔者在北川及返
蓉后对羌族源流进行了考察,采访了历史学者及羌禹文化研究者,对羌族的源流达成了
共识。
专家们对北川独有的禹羌文化,优美、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宜人的气候环境赞不绝口
的同时,对“营销北川”提出了建议,禹羌文... 阅读全帖 |
|
y*****e 发帖数: 216 | 21 《三国演义》以刘备、关羽、张飞的故事为主轴,展开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但是,反
复阅读之后,就觉得刘备喜欢作秀,留下“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的口头禅。而诸
葛亮有一些妖魔化了,他能掐会算,呼风唤雨。所以鲁迅先生批评《三国演义》“欲显
刘备之长厚而近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关羽桀骜
不驯,他管理荆州多年,没有赢得居民好感;张飞虐待部众,总是吹胡子瞪眼,酗酒是
经常的事。
细读三国,唯赵云形象臻于完美,他身长八尺,比刘备七尺五寸还要高。论颜值,他比
古代美男子潘安、宋玉等人多了阳刚之气。
论武功,他不在刘备、关羽、张飞三个人才能对抗的吕布之下;倘若赵云在现场,单挑
,一个人足矣。论结局,他比老将黄忠还多活了三年,平安地逝于妻子温柔的怀抱。
他能文能武,有勇有谋,识进识退,不卑不亢,特立独行。对比先后给丁原、董卓、王
允等军阀当过干儿子的吕布,赵云可谓《三国演义》中的达人。吕布摇摆不定,有奶便
是娘,赵云却始终如一,恪守初心。
古人讲孝悌忠信,赵云的哥哥去世,他马上回家为父母尽孝,以赡养双亲为重,一去就
是七年。期间一边奉养双亲,一边读书,可见他家庭观念很强,值... 阅读全帖 |
|
z**********e 发帖数: 22064 | 22 庾案:
此钞底本为国学扶轮社的《中国内乱外祸历史丛书》上海书店翻印本(更名为《
中国历史研究资料丛书》)。
底本为繁体,录入时悉改为简体,但“馀”,“於”,“後”三字俱按原本未改
。如有录入或简化失当,请与钞者联系。
-----------------------
扬州十日记
[明]王秀楚
己酉夏四月十四日,督镇史可法从白洋河失守,踉跄奔扬州,坚闭城以御敌,至
念四日未破。城前禁门之内,各有兵守,予宅西城,杨姓将守焉。吏卒棋置,予
宅寓二卒,左右舍亦然,践踏无所不至,供给日费钱千馀。不继,不得已共谋为
主者觞,予更谬为恭敬,酬好渐洽;主者喜,诫卒稍远去。主者喜音律,善琵琶
,思得名妓以娱军暇;是夕,邀予饮,满拟纵欢,忽督镇以寸纸至,主者览之色
变,遽登城,予众亦散去。
越次早,督镇牌谕至“内有一人当之,不累百姓”之语,闻者莫不感泣。又传巡
军小捷,人人加额焉。午後,有姻氏自瓜洲来避兴平伯逃兵,[兴平伯高杰也,
督镇檄之,出城远避。]予妇缘别久,相见唏嘘;而敌兵入城...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23 秦山 整理
【正见网2017年09月21日】
南北朝的颜之推在《颜氏家训》的<归心>篇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形体虽死,精神犹存。
人生在世,望于后身似不相属;及其殁后,则与前身似犹老少朝夕耳。世有魂神,示现
梦想,或降僮妾,或感妻孥,求索饮食,征须福祜,亦为不少矣。今人贫贱疾苦,莫不
怨尤前世不修功业。以此而论,安可不为之作地乎?......
这段话的大意是:
人的形体虽然死去,精神依然存在。人活在这个世界上,远望死后的事,似乎生前与死
后毫不相干,等到死后,才发现自己与前世的关系就好像一个人的老年与少年、一天中
的早晨与晚上一样密切。世上有死者的灵魂,会在活人梦中出现的现象,有的托梦给他
生前的仆童侍妾,有的托梦给他的妻子儿女,向他们讨求饮食,乞求福祜而得到应验的
事,也是不少了。现在有人看到自己一辈子贫贱痛苦,无不怨恨前世没有修好功德的。
从这一点来说,怎么可以不早修功德为自己的来世开辟光明和安乐呢?
前世、今生、来世,人的轮回真的存在吗?关于轮回话题研究的书籍和报道有许多,以
下摘录几例供读者参考。
(一)美军飞行员的轮回转世
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的一对夫妻布鲁斯及安德烈·莱宁杰根据其儿... 阅读全帖 |
|
S*******r 发帖数: 11017 | 24 特别喜欢这句话:
袁腾飞:如今的台湾人民生活富足,安定祥和,古风犹存,是中华道统之所在。 |
|
l******e 发帖数: 12192 | 25 古风犹存?
在
o o
\ /
\ /
\ /
\ /
______\/_______ _____
| _________ | | --|
| | ^ ^ | ()| |---|
| | o o | ()| |---|
| | || | | |---|
| | - - | _ | |- |
| | |____| ||_|| | |
| |_________| | | |
|_______________| |___| 节目里讨论鸡巴和嘿咻?
还tmd的道统呢 |
|
c*****i 发帖数: 11737 | 26 LOL, 还TMD古风犹存呢,台湾文化概括起来就两个字:下流,看看台湾的媒体每天都
报道啥就很清楚了 |
|
S*********4 发帖数: 5125 | 27 印度人在1962年战争造成的阴影中难以自拔
http://www.jznews.com.cn 荆州新闻网
这场本来不该发生的冲突仍然在左右着印度人对中国的认知,战争的后遗症至今犹存
《回顾1962年中国人的侵略》、《为什么印度输掉了1962年战争》……几乎每年10
月中旬左右,印度报纸上总会零星出现一些回顾或者总结1962年中印战争教训的文章。
这仿佛也是给笔者的一个提醒:1962年中印战争周年来临,印度人又在反思了。
对华印象仍被1962年战争左右
1962年10月中印战争爆发后相当长时间内,印度对这个战争的说法都只有一个官方
版本:“中国背叛了印度,印度受到中方袭击”。印度军队对1962年战争的真实记录则属
于严格限制发行的文件。内维尔·马克斯韦尔是一个曾经参与中印战争报道的英国记者
,他在根据一些从印度高级官员那里得到的材料撰写的专著《印度对华战争》中指出,印
度要为边界战争承担主要责任。这本著作导致他在很长一段时期里都是印度人辱骂的对
象。
然而,这种情况在1998年印度人民党政府上台后逐渐得到转变。1999年4月,马克斯
韦尔 |
|
p******u 发帖数: 14642 | 28 三锅不面对历史,继续洗脑只会吃更大的亏,顺其自然吧
犹存
10 |
|
a**e 发帖数: 5794 | 29 印度打输还占领了藏南,如果打赢岂不整个西藏都要吞并了。
犹存
10 |
|
t*******n 发帖数: 2319 | 30 "印度人从心里上并未原谅中国"
我觉得是中国人心里上没原谅印度,占着我们的藏南还没还给我们呢,三哥们一个个倒
是很委屈的样子
难以自拔,就不要拔了。想翻盘,就放马过来再打一张好了。唧唧歪歪那么多有啥用。
犹存
10 |
|
D**S 发帖数: 24887 | 31 无所谓了。你有权利保留自己的看法。
什么土不土的,多大个事。
我觉得河北人口音土,但是不耽误我喜欢河北人。觉得那里人厚道的不少,让人有古风
犹存的感觉。虽然据说当年狗腿子汉奸那里出得最多。 |
|
l*******n 发帖数: 1972 | 32 全世界上哪再去找这么赤裸裸给地方政府洗地的文章?!
《南方人物周刊》:爱广州的60个理由
我爱广州
中国最接近公民社会形态的城市,不是没有缺点,但它有容忍批评的空间
本刊记者 黄广明
由外地移居广州已有十年,期间间或在上海北京等城市短住,现在我已认定,广州
是我最喜爱的中国城市,不管今后身居何地,广州,都可以在灵魂上托付终身。
对广州的热爱不是一朝一夕建立起来的。
八年前一个春寒料峭的日子,我在武广高铁另一端的一个城市——也是我家乡的省
会城市亲眼看到,在一个民意机构召开大会的日子,一群拆迁户为了反映自己的民意,
在会场大门口向一群号称是民意代表的人偷偷摸摸散发材料,他们神情惶恐而卑微,生
怕被人发现,你丝毫感受不到他们是这座城市的主人,而最终他们被发现,散发材料者
被一群穿制服的人打得头破血流,带走;
去年深秋的一个日子,在广州,我见证了另一个现场:数量不菲的一群居民,因为
市政府计划建设的一座垃圾焚烧厂可能散发的有毒气体,来到了市政府门前“散步”,
期间,有人“传阅纸张”,有人有组织地“大声喧哗”,有人毫不客气地对涉事官员点
名道姓,而此时,闻讯而来的近百警察虽然阵仗威严,全副武装... 阅读全帖 |
|
c******k 发帖数: 8998 | 33 新京报 2010-12-05 22:46:54
驾车撞人后捅死伤者,西安音乐学院学生药家鑫在朋友眼中柔顺却又倔强
安静
在做家教的家里,他弹琴之前总会仔细地把手洗干净
药家鑫喜欢安安静静地弹琴。
在罗太太家做了近两年的家教,有时候他一周会在这个家里出现五次。
在做家教的家里,他弹琴之前总会仔细地把手洗干净。“弹琴的时候像融在里面”
,学生的家长罗太太说,能看出来,他喜欢音乐。药家鑫不喜欢激烈的曲子,他说,一
弹抒情的曲子就觉得悠扬,而激烈的就没了感觉。
他的弹琴风格在大学同学看来,细而干净。他2008年考西安音乐学院的时候,弹的
是《水的嬉戏》,熟练、规范。
在罗太太眼里,他就是一个白白净净的孩子。
从没有迟到,也没有请过假。晚上六点左右开始,进了门就关了手机练琴。练琴之
外,他和陪练的孩子交流的多是养小动物的心得和玩iTouch的体会。
他进门会微笑着和所有人打招呼。课时费涨了,罗太太觉得有点力不从心。孩子的
奶奶给药家鑫打电话说困难,他很客气,最终还是回到原来的价格。
唯一让罗先生觉得有点特殊的是,药家鑫几乎不吃他家里的东西,“也许有点轻微
的洁癖”。
他不喜欢足球以及一切剧... 阅读全帖 |
|
i****k 发帖数: 4085 | 34 中国百万家庭世界第三的背后
中国在社会财富增长加速的同时,出现了财富向少数人集中的倾向。贫富差距已经
逼近国际公认的“红线”
本刊记者/王维博 文/舒琳 彭玺睿
12月2日,国际知名的波士顿咨询公司发布的《中国财富管理市场:机遇无限 挑战
犹存》报告称,2009年,中国百万美元资产家庭的数量达到670000户,位列全球第三,
仅次于美国和日本。同时,中国财富市场从2008年底到 2009年底增长了约28%,达到5.
4万亿美元。
原本针对银行等财富管理者的报告,泄露了中国的财富秘密。社会财富迅速流向富
人的同时,中国的贫富差距也在日益扩大,迫在眉睫的收入分配改革正在艰难中谋求破
局。
财富来自何处?
作为一份财富管理报告,波士顿咨询公司很尽职地提醒:管理机构应该关注“财富
来自何处以及如何被创造”。
报告起草人之一、波士顿咨询公司大中华区的董事经理蔡辉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
》采访时介绍,虽然企业家仍占绝大多数,但 “高净值人士” (指管理资产额超过100
万美元的个人)数量正在日益增加,包括企业高管、专业投资者和独立型富人(指财富源
于家庭成员资产继承或赠予的高净值人士,即富二代) ... 阅读全帖 |
|
T*******e 发帖数: 6425 | 35 2010中美关系的主流仍是合作
http://world.people.com.cn/GB/57507/13522373.html
2010年即将过去,回顾一年来的国际形势和外交工作,您认为有哪些主要特点?
一年来国际形势的变化主要有5个特点:
一是世界经济继续缓慢复苏,但脆弱性和不平衡性进一步显现。全球经济金融风险
犹存,保护主义加剧,发展问题更加突出,各主要经济体加紧反思调整经济增长方式和
管理模式,围绕新的发展制高点的竞争和调整不断加强。
二是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渐趋均衡的方向发展。一批新兴经济体加速崛起,形成了梯
次跟进和群体崛起的强劲势头,同发达国家实力差距进一步缩小。“金砖四国”、“基
础四国”等合作机制不断加强,国际影响力和发言权得到提升。
三是世界经济治理机制改革深入推进。发展中国家以较平等的身份参与到世界经济
治理机制中,国际体系向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二十国集团峰会正处于从危机应对
机制向长效经济治理机制的转型之中,作用和影响得到各方重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等改革也取得了积极进展。
四是国际安全形势更趋复杂。世界总体和平的大趋势更加巩固,但传统安全问题与
非... 阅读全帖 |
|
|
b*****d 发帖数: 61690 | 37 开创中美伙伴合作新局面之旅
——外交部长杨洁篪谈胡锦涛主席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
新华网北京1月22日电(记者陈鹤高 刘东凯)应美国总统奥巴马邀请,1月18日至21
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在胡锦涛主席对美国的访问即将结束之际,
陪同出访的外交部长杨洁篪向随行记者介绍了胡锦涛主席此行的有关情况和访问成果。
杨洁篪说,胡锦涛主席这次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是在中美重新打开交往大门40周年
之际和21世纪第二个十年伊始进行的一次重要访问,也是中国外交在“十二五”规划开
局之年的开篇之作。当前,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中美关系总体保持积极发
展势头,同时难免存在一些矛盾和分歧。在这样特殊的历史背景下,胡锦涛主席应邀对
美国进行国事访问,从战略全局的高度就发展新时期中美关系同美国领导人坦诚深入交
换意见,意义极其重大。访问期间,胡锦涛主席同奥巴马总统举行会谈并共同会见记者
,出席奥巴马总统举行的欢迎宴会及拜登副总统、希拉里·克林顿国务卿举行的午宴,
会见美国国会众议院议长博纳、参议院多数党领袖里德、芝加哥市长戴利等政界人士,
就中美关系及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进行深入探讨。胡锦... 阅读全帖 |
|
b*****d 发帖数: 61690 | 38 外交部官员撰文称未来20年美国仍将主导全球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25日02:08 东方早报
早报讯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的美国之行刚刚结束,部分媒体和分析人士对于此行
的国事访问定义、13年来中国领导人在美国的首次国宴、美国总统奥巴马特设的私宴等
等细节依然津津乐道,有关中美“平起平坐”的说法被频繁提及。不过,中国外交部政
策规划司司长乐玉成却撰文称,至少在未来20年,美国仍将保持无可置辩的全球主导地
位,他呼吁中国政府在自信和克制中寻找平衡点。
乐玉成的文章虽然在胡锦涛访美前夕撰写,但以其官员身份,文章的内容应该反映
了当前决策层对于中国定位、中美关系等问题的态度,既肯定了美国的实力犹存,给部
分愤青泼了冷水,也同时含蓄表达了中国要求更平等地位的意愿。
美国优势缩水≠衰落
乐玉成在昨天出版的《外交评论》中称,全球金融危机最糟糕的时期已经过去,但
余波将继续影响发达经济体,并促使国际力量均衡加速发生历史性转变,但他指出,中
国不能因此认为美国势将衰落或两国很快就将实力相当。
乐玉成称:“由于其他新兴大国增长加快,美国享有的‘馅饼’在缩小,优势... 阅读全帖 |
|
p*****c 发帖数: 20445 | 39 (图)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2月25日09:25 中国新闻网
吕秀莲昨畅谈“治国”经验,显得自信满满。图片来源:台湾《苹果日报》
吕秀莲昨接受专访,宣布参选“总统”。
中新网2月25日电 据台湾《苹果日报》报道,台当局前副领导人吕秀莲24日接受该
报独家专访,宣布参选“总统”,她称将在2月28日当天发表参加党内初选声明。吕秀
莲宣称:“全台湾最有‘治国’经验的是我,台湾有史以来唯一当过8年‘副总统’是
我,过去没有‘副总统’连任。”她宣称,她一生选举6次,全打胜仗。
自豪6次选战从没输过
民进党中执会前天确定“总统”提名游戏规则,吕秀莲24日宣布参选后,首度评价
蔡英文与苏贞昌等党内对手。
她说,或许蔡、苏两人比她优秀,财力比她雄厚,再加上他们两人刚打完“五都”
选战,余温犹存,但她的炉还没开启,因此必须赶快宣布才能加温。
吕秀莲坦承,目前情势对她不利,因为媒体认定苏、蔡是候选人,每天都有报道版
面,她希望宣布后,媒体也能公平对待她,“给我一个月,只要我的主张能被公平报道
,我相信很快就可以让大家知道。”
吕秀莲在受访时也不忘批评苏贞昌与谢长廷,... 阅读全帖 |
|
p*****i 发帖数: 739 | 40 不至于。美国的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和地缘优势犹存,天朝认为美国霸权还可撑20年完
全正确,TG现在甘心做老二。 |
|
|
s****n 发帖数: 8912 | 42 核心提示:19年前发生的一起放射事故,给张家母女带来了难以消除的阴影。在中国各
地的企事业单位,拥有成千上万枚放射源,广泛用于医疗、科研、农业、工业等用途。
如果将中国近年来由于管理疏漏等造成的放射性事故叠加,其伤亡或许堪比日本福岛核
泄漏那样的5级核事故。
2011年3月24日,张京生年满18岁。
她给自己化上淡妆,长头发扎了马尾,穿着短上衣、灰呢裙和亮片丝袜,脚踩高跟皮靴
,走出家门。在熙熙攘攘的山西省忻州市大街上,她是个美丽婀娜、回头率颇高的青春
少女。
谁能想到,她在母亲腹中长到19周时,就受到放射源的辐照。这是中国第一起确诊的子
宫内受辐照病例。她们一家的故事,被国际原子能机构所收录。
在家里,张京生是母亲和继父的宝贝女儿“京京”;在街坊邻里的议论中,她是横遭惨
祸的张家遗腹儿“京生”;在研究人员发表的论文中,她的代号为“京”,成年后智商
只有46。
张京生一家在忻州市南关村,向北走十多分钟就可看见忻州市的标志建筑“晋北锁钥”
城楼,那里曾经是老城区所在地。十几年来,随着新城建设渐渐往北推进,南关村被越
抛越远,“这里现在是贫民区”,母亲张芳说。
42岁的张芳盘起一头卷发,显... 阅读全帖 |
|
|
|
|
|
|
k****r 发帖数: 9629 | 48 夹边沟,右派分子的死亡集中营
说来万分惭愧,我听到夹边沟这个名字,竟然迟至2005年,还多亏天津作家杨显惠的来
访。
1946年出生的杨显惠以他的年龄幸好赶不上反右的年代。他只能当个上山下乡的知青。
1965年,只有十九岁的他,刚刚高中毕业,离开兰州,奔赴千里之外的甘肃省生产建设
兵团,到一个小宛农场全天候地开荒修渠、引水灌溉。农场除了很多和他一样的青年学
生之外,还有一些从别处转移过来的右派。他们在解除劳动教养之后,不准回家,安置
在农场里继续劳动。就是在这里,和他们的闲谈中,杨显惠第一次听到了"夹边沟"这三
个字。
此后多少年来,夹边沟对于杨显惠,如同一场梦魇,挥之不去。
从1997年开始,年过半百的杨显惠重返河西走廊,寻访四十年前落难于夹边沟的右派群
体。他尝试过从查阅官方档案入手,但是没有人理睬他。他只能"贴着地面行走",在陇
东的黄土高原中穿行,在河西的戈壁荒滩中寻找,整整三年,他竟然寻访到了一百多位
当事人。在哭泣和泪水中,昔日的右派如今的老人们沉浸在那段不堪的年月之中,向他
追述一个个受尽折磨死里逃生的故事。每当此时,杨显惠也屡屡无法自持,只能请求老
人暂时停下来,让他走... 阅读全帖 |
|
|
y****e 发帖数: 23939 | 50 [导读]三峡工程论证时未曾充分预计或未能完全控制的问题,给“后三峡”运行带来严
峻挑战;三峡水库和整个长江流域水库尚未实现统一调度管理的尴尬局面,更是威胁着
中国的生态安全和经济安全。
细雨顺着夜幕滚落,雾气在山间扩散。从6月4日起,饱尝数月春旱之苦的长江流域开始
普降中到大雨。随着梅雨时节的到来,不少地区的民众又将面临旱涝急转后的新考验。
三峡水库对下游的不良影响主要出现在蓄水期,每年10月特别明显。长江水位迅速降低
,湖水大量向长江下泄,导致鄱阳湖区枯水期提前,到第二年4月才能缓解。(上图 东
方IC/下图 张宇/东方IC)
此时的长江在缓缓舒展。自三峡大坝沿江而下,鄱阳湖暴露在阳光下的水藻,逐渐被雨
水淹没;沿江而上,长江重庆段皲裂的河床慢慢被湿润,浓雾里的船舶在狭窄航道上小
心行驶。
旱情即逝,问题犹存。在今年4月举行的长江论坛上,长江流域多个省份的副省级官员
代表均强调本地区面临的困难。江西希望在鄱阳湖口设闸,解决鄱阳湖特有的枯水期过
长问题;湖北称三峡水库蓄水后防洪遇到了新问题;湖南称随着上游来水减少,洞庭湖
区有350万人存在安全饮水问题;上海则对长江口的盐渍化表示担忧。... 阅读全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