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杨花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f*x
发帖数: 196
1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383
十里杨花,三生杜牧,前事休说
姜夔
r****y
发帖数: 26819
2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诗3Re: 好了,大家开吃吧
【 以下文字转载自 Gamble 讨论区 】
发信人: zhenzhen (Linc), 信区: Gamble
标 题: 诗3Re: 好了,大家开吃吧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Jun 18 21:20:12 2007), 转信
竞 渡 歌(节录)
(唐)张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
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
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
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
k***g
发帖数: 7244
3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挖坑了
呵呵,更喜欢《追忆逝水年华》(而不是“似水年华”)这个翻译,因为前者隐隐觉得
有“逝者如斯夫”的喟叹,而“似水”却让人想到杨花 (俺承认,俺很黄很暴力):)
其实两者的时代也很相似,《追》的故事发生在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刚刚度过了“革命
的世纪”(1789-1871),法国步入 Age of Empire(借用Hobsbawm的名词)
,这是旧时代最后的辉煌;这和《红》描述的康乾盛世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差不多,虽
然是盛世,但是已经有衰败的迹象,旧贵族开始没落,新旧交替,激荡出这许多故事。
还有一个英国作家,坡威尔,他写的《随着时间的音乐跳舞》,大概也算此类吧。

,
,
s*******n
发帖数: 452
4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送别诗两首
送别
唐·王之涣
杨柳东风树,
青青夹御河。
近来攀折苦,
应为别离多。
送别
(隋)佚名
杨柳青青著地垂,
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
借问行人归不归?
a****e
发帖数: 171
5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芭蕉
我喜欢杨花的感觉
btw,为啥叫老板娘啊?
O*********y
发帖数: 633
6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诗到香奁
看来温飞卿家是暴发户的传言不假,喜欢金银首饰。
吴处厚《青箱杂记》卷五记载:“晏元献公虽起田里,而文章富贵,出于天然。尝览李
庆孙《富贵曲》云:‘轴装曲谱金书字,树记花名玉篆牌’。公曰:‘此乃乞儿相,未
尝谙富贵者。’故公每吟咏富贵,不言金玉锦绣,而唯说其气象。若‘楼台侧畔杨花过
,帘幕中间燕子飞’,‘梨花院落溶溶月,杨柳池塘淡淡风’之类是也。故公自以此句
语人曰:‘穷儿家有这景致也无?’
f*****s
发帖数: 3868
7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端午粽子社
各位才子佳人吃大粽子吧, 小号的都留给我算了:)
端午诗词欣赏
和端午
张 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
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
只留离骚在世间。
已酉端午
贝 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
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
无酒渊明亦独醒。
午日观竞渡
边 贡
共骇群龙水上游,
不知原是木兰舟。
云旗猎猎翻青汉,
雷鼓嘈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终古在,
楚乡遗俗至今留。
江亭暇日堪高会,
醉讽离骚不解愁。
五日(选一)
陈子龙
吴天五月水悠悠,
极目烟云静不收。
拾翠有人卢女艳,
弄潮几部阿童游。
珠帘枕簟芙蓉浦,
画桨琴筝笮艋舟。
拟向龙楼窥殿脚,
可怜江北海西头。
端 午
(唐)文 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
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
不能洗得直臣冤。
七律·端午
(唐)殷尧藩
今年佳节倍多情,
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
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
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
几人湮没几垂名。
竞 渡 歌(节录)
(唐)张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
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
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
T****r
发帖数: 22092
8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东岸的同学们
原来,果然,却道是……昨夜闲谭梦落花,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c*****h
发帖数: 14923
9
王力老师的几本书《诗词格律》《格律概要》《中国音韵学》一直在读。心里不知道崇拜多久了,今天才知道,原来王力老师跟我父亲是同一个祖籍的,同一个氏族。那边的客家话是音调最多的客家话,一共有11个音调,其他地方客家话音调有些没这么多。难怪他研究古汉语这么厉害。
用客家话读先秦以来的诗文很方便,不少汉字,唯有客家话仍旧保留古读音,其他方言都没有保留了。记得很小的时候跟父亲回祖居,晨曦微露,族里的少年聚在中庭练武,一招一式间,少年们口中诗诀朗朗而出,伴着曦光印染的矫健身影,令人仿佛身置古时。还有岁末跳大傩,以前觉得很土,现在觉得当初为啥不好好看。
我记得李白诗句里有“万户垂杨里,君家阿那边。”
阿那,即哪里,那里。以前用普通话甚至粤语都念不明白。后来用客家话念才晓得了。唯有我父亲那边的客家人仍称哪里、那里为“阿那”。其他地方的客家话都不这样称了。
宋万俟咏词:“一鞭清晓喜还家,宿醉困流霞。夜来小雨初霁,双燕微风斜。由不尽,水无涯,望中赊。送春滋味,念远情怀,分付杨花。”唯有在客家话中,家、斜、赊(包括:车)、花,仍押同一个韵。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客家话仍称渠,即他,第三人称。
... 阅读全帖
T****r
发帖数: 22092
10
难道“问渠哪得清如许”是指“问他哪得清如许”?

崇拜多久了,今天才知道,原来王力老师跟我父亲是同一个祖籍的,同一个氏族。那边
的客家话是音调最多的客家话,一共有11个音调,其他地方客家话音调有些没这么多。
难怪他研究古汉语这么厉害
言都没有保留了。记得很小的时候跟父亲回祖居,晨曦微露,族里的少年聚在中庭练武
,一招一式间,少年们口中诗诀朗朗而出,伴着曦光印染的矫健身影,令人仿佛身置古
时。还有岁末跳大傩,以前
。唯有我父亲那边的客家人仍称哪里、那里为“阿那”。其他地方的客家话都不这样称
了。
,水无涯,望中赊。送春滋味,念远情怀,分付杨花。”唯有在客家话中,家、斜、赊
(包括:车)、花,仍押同一个韵。
但是粤语唱歌比普通话好听多了……
w********o
发帖数: 10088
11
我记得粤语是保留古音最多的

崇拜多久了,今天才知道,原来王力老师跟我父亲是同一个祖籍的,同一个氏族。那边
的客家话是音调最多的客家话,一共有11个音调,其他地方客家话音调有些没这么多。
难怪他研究古汉语这么厉害。
言都没有保留了。记得很小的时候跟父亲回祖居,晨曦微露,族里的少年聚在中庭练武
,一招一式间,少年们口中诗诀朗朗而出,伴着曦光印染的矫健身影,令人仿佛身置古
时。还有岁末跳大傩,以前觉得很土,现在觉得当初为啥不好好看。
。唯有我父亲那边的客家人仍称哪里、那里为“阿那”。其他地方的客家话都不这样称
了。
,水无涯,望中赊。送春滋味,念远情怀,分付杨花。”唯有在客家话中,家、斜、赊
(包括:车)、花,仍押同一个韵。
易学,但是粤语有9音,唱歌比普通话好听多了……
A*******8
发帖数: 1453
12
楼主的自豪心情可以理解,不过很多论点是站不住脚的。
从方言历史来看,保留古老成分的程度最高的是闽语,然后是粤语,至于客家话并不能
说保留了最多的古老成分。如果你读诗经,估计闽语比较贴近,如果你读唐诗宋词,估
计粤语比较接近,但是这个说法也都是一个模糊的说法,其实很多中古汉语的成分在北
方话和其他方言里也有很好的保存。所以说哪一个方言读古诗最好都是没有根据的,你
当然可以找出一两个例子说这个韵脚在你们方言里保存的很好,但是我也可以找出无数
个反例,而且有一些韵脚在北方话里也有可能保存的很好,而在其他方言里消失了。所
以这些都是个例,很难从方言本身来科学地说明哪个方言完全保留了古代的发音。
另外你说音调多就好听,根据在哪儿?中古汉语只有三个调,平上去,入声原则上不能
算一个单独的调,因为主要是有 -p, -t, -k韵尾。李白杜甫都是用这个声调系统做诗
的,你难道说人家的诗不美?或者按照你的说法,人家的诗非得按照你的方言的读法才
够美?
另外,声调多少不能代表韵律的美不美。比如入声,因为是闭音节,所以在歌唱上没有
开音节好听。你们家乡的客家话大概是有闭音节的,在韵律上,闭音节可以起到顿的作... 阅读全帖
A*******8
发帖数: 1453
13
我也看过王力先生的汉语史和他的传记,还是非常佩服王力先生的治学精神的,笔耕不
辍,著作等身就是他的真实写照。尤其看到他十几年精心编写汉语同源字字典的功力,
的确值得敬佩。不过我原来还以为王力的母语是地佬话呢,因为他写过广西博白粤语方
音实验录。不过现在才知道原来王力先生是客家人,说得是客家话。

崇拜多久了,今天才知道,原来王力老师跟我父亲是同一个祖籍的,同一个氏族。那边
的客家话是音调最多的客家话,一共有11个音调,其他地方客家话音调有些没这么多。
难怪他研究古汉语这么厉害。
言都没有保留了。记得很小的时候跟父亲回祖居,晨曦微露,族里的少年聚在中庭练武
,一招一式间,少年们口中诗诀朗朗而出,伴着曦光印染的矫健身影,令人仿佛身置古
时。还有岁末跳大傩,以前觉得很土,现在觉得当初为啥不好好看。
。唯有我父亲那边的客家人仍称哪里、那里为“阿那”。其他地方的客家话都不这样称
了。
,水无涯,望中赊。送春滋味,念远情怀,分付杨花。”唯有在客家话中,家、斜、赊
(包括:车)、花,仍押同一个韵。
易学,但是粤语有9音,唱歌比普通话好听多了……
c*****h
发帖数: 14923
14
王力老师的几本书《诗词格律》《格律概要》《中国音韵学》一直在读。心里不知道崇拜多久了,今天才知道,原来王力老师跟我父亲是同一个祖籍的,同一个氏族。那边的客家话是音调最多的客家话,一共有11个音调,其他地方客家话音调有些没这么多。难怪他研究古汉语这么厉害。
用客家话读先秦以来的诗文很方便,不少汉字,唯有客家话仍旧保留古读音,其他方言都没有保留了。记得很小的时候跟父亲回祖居,晨曦微露,族里的少年聚在中庭练武,一招一式间,少年们口中诗诀朗朗而出,伴着曦光印染的矫健身影,令人仿佛身置古时。还有岁末跳大傩,以前觉得很土,现在觉得当初为啥不好好看。
我记得李白诗句里有“万户垂杨里,君家阿那边。”
阿那,即哪里,那里。以前用普通话甚至粤语都念不明白。后来用客家话念才晓得了。唯有我父亲那边的客家人仍称哪里、那里为“阿那”。其他地方的客家话都不这样称了。
宋万俟咏词:“一鞭清晓喜还家,宿醉困流霞。夜来小雨初霁,双燕微风斜。由不尽,水无涯,望中赊。送春滋味,念远情怀,分付杨花。”唯有在客家话中,家、斜、赊(包括:车)、花,仍押同一个韵。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客家话仍称渠,即他,第三人称。
... 阅读全帖
T****r
发帖数: 22092
15
难道“问渠哪得清如许”是指“问他哪得清如许”?

崇拜多久了,今天才知道,原来王力老师跟我父亲是同一个祖籍的,同一个氏族。那边
的客家话是音调最多的客家话,一共有11个音调,其他地方客家话音调有些没这么多。
难怪他研究古汉语这么厉害
言都没有保留了。记得很小的时候跟父亲回祖居,晨曦微露,族里的少年聚在中庭练武
,一招一式间,少年们口中诗诀朗朗而出,伴着曦光印染的矫健身影,令人仿佛身置古
时。还有岁末跳大傩,以前
。唯有我父亲那边的客家人仍称哪里、那里为“阿那”。其他地方的客家话都不这样称
了。
,水无涯,望中赊。送春滋味,念远情怀,分付杨花。”唯有在客家话中,家、斜、赊
(包括:车)、花,仍押同一个韵。
但是粤语唱歌比普通话好听多了……
w********o
发帖数: 10088
16
我记得粤语是保留古音最多的

崇拜多久了,今天才知道,原来王力老师跟我父亲是同一个祖籍的,同一个氏族。那边
的客家话是音调最多的客家话,一共有11个音调,其他地方客家话音调有些没这么多。
难怪他研究古汉语这么厉害。
言都没有保留了。记得很小的时候跟父亲回祖居,晨曦微露,族里的少年聚在中庭练武
,一招一式间,少年们口中诗诀朗朗而出,伴着曦光印染的矫健身影,令人仿佛身置古
时。还有岁末跳大傩,以前觉得很土,现在觉得当初为啥不好好看。
。唯有我父亲那边的客家人仍称哪里、那里为“阿那”。其他地方的客家话都不这样称
了。
,水无涯,望中赊。送春滋味,念远情怀,分付杨花。”唯有在客家话中,家、斜、赊
(包括:车)、花,仍押同一个韵。
易学,但是粤语有9音,唱歌比普通话好听多了……
A*******8
发帖数: 1453
17
楼主的自豪心情可以理解,不过很多论点是站不住脚的。
从方言历史来看,保留古老成分的程度最高的是闽语,然后是粤语,至于客家话并不能
说保留了最多的古老成分。如果你读诗经,估计闽语比较贴近,如果你读唐诗宋词,估
计粤语比较接近,但是这个说法也都是一个模糊的说法,其实很多中古汉语的成分在北
方话和其他方言里也有很好的保存。所以说哪一个方言读古诗最好都是没有根据的,你
当然可以找出一两个例子说这个韵脚在你们方言里保存的很好,但是我也可以找出无数
个反例,而且有一些韵脚在北方话里也有可能保存的很好,而在其他方言里消失了。所
以这些都是个例,很难从方言本身来科学地说明哪个方言完全保留了古代的发音。
另外你说音调多就好听,根据在哪儿?中古汉语只有三个调,平上去,入声原则上不能
算一个单独的调,因为主要是有 -p, -t, -k韵尾。李白杜甫都是用这个声调系统做诗
的,你难道说人家的诗不美?或者按照你的说法,人家的诗非得按照你的方言的读法才
够美?
另外,声调多少不能代表韵律的美不美。比如入声,因为是闭音节,所以在歌唱上没有
开音节好听。你们家乡的客家话大概是有闭音节的,在韵律上,闭音节可以起到顿的作... 阅读全帖
A*******8
发帖数: 1453
18
我也看过王力先生的汉语史和他的传记,还是非常佩服王力先生的治学精神的,笔耕不
辍,著作等身就是他的真实写照。尤其看到他十几年精心编写汉语同源字字典的功力,
的确值得敬佩。不过我原来还以为王力的母语是地佬话呢,因为他写过广西博白粤语方
音实验录。不过现在才知道原来王力先生是客家人,说得是客家话。

崇拜多久了,今天才知道,原来王力老师跟我父亲是同一个祖籍的,同一个氏族。那边
的客家话是音调最多的客家话,一共有11个音调,其他地方客家话音调有些没这么多。
难怪他研究古汉语这么厉害。
言都没有保留了。记得很小的时候跟父亲回祖居,晨曦微露,族里的少年聚在中庭练武
,一招一式间,少年们口中诗诀朗朗而出,伴着曦光印染的矫健身影,令人仿佛身置古
时。还有岁末跳大傩,以前觉得很土,现在觉得当初为啥不好好看。
。唯有我父亲那边的客家人仍称哪里、那里为“阿那”。其他地方的客家话都不这样称
了。
,水无涯,望中赊。送春滋味,念远情怀,分付杨花。”唯有在客家话中,家、斜、赊
(包括:车)、花,仍押同一个韵。
易学,但是粤语有9音,唱歌比普通话好听多了……
l*****f
发帖数: 13466
19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征文】玩个李清照的游戏 (转载)
这个髻子慵春伤更梳,跟贺方回玉人和月摘梅花意境仿佛,但一个是女子视角,一个还
是男子语气
其实这个风格关乎各人性情,如易安淮海,同为婉约代表人物,易安是女子中有豪爽男
子气之人,故她虽笃信诗词易途,词中终有俊爽之气,较明显的,如天接云涛,如湖上
风来,而淮海是男子中有多愁深感较偏女性化一面,故词竟比易安更为柔美;而淮海小
山,所谓千古伤心人也,但又不同,一个作伤心语更为深远,如郴江幸自绕郴山,一个
更为疏狂,如又踏杨花过谢桥。自然跟他们环境身世有关,而淮海,所谓对客挥毫秦少
游,词中之他,也只是一面而已。又如晏欧并称,大晏永叔,同为富贵闲人太平宰相,
但一个温和凝重,如满目河山空念远,一个则更风流婉丽,如庭院深深深几许。而二人
又同源自南唐冯延巳。词之传承演变,实在是蛮有趣的。
R*****g
发帖数: 682
20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古人送别为何要“折柳”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送别,永远是一个令人伤感的话题。在古代社
会,由于交通不便和通讯滞后,送别显得伤感而又隆重,往往一别,竟不知何年何月才
能相见,也因此产生了大量的脍炙人口的诗词。而折柳相送是古人送别的重要仪式。
古人送别要折柳,这在当时是一种非常普遍的送别风俗。“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
不起故园情”,可见,折柳在传统文化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诗文、戏曲和小说等
文学作品中均有反映。《三辅黄图·桥》中有言:“霸(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
汉人送客人至此,折柳赠别。”这是有关折柳相送的最早文字记载。
关于折柳相送由来,颇有浪漫色彩。相传是取自于《诗经》中的《采薇》:“昔我
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柳”与“留”谐音,借此表达依依不舍之
情。此外,俗语说,“有心栽花花不活,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树生命力很强,柳条插
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阴。折柳送别,也就寓含着希望远行
的人,能够在他乡顽强地生活下去。
同时,折柳赠别是对旅人安全的一种祝福。古人视柳树为可以辟邪驱鬼,北魏贾思
勰《齐民要术》载:“正月旦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行人带上... 阅读全帖
t**o
发帖数: 31
21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z欲寄彩笺兼尺素
纵使笔端流出对你的眷顾,我依然只纯纯地迂回于泛黄信笺,那怕共织的锦在岁月中腐烂
,已逝的光泽成了回忆中的绚烂......
——题记
静静有些闷热的午后,绿叶间满树的相思子舞动,无意中打开尘封多年的箱子,发现
一叠已经泛黄的信笺,正安静地躺在厚厚的书中,象是被岁月沉淀下来的记忆。
年深日久,信笺的底色略显模糊,却依然能够看出大都是素雅洁净的淡粉、淡黄,还
有几朵柔媚的蓝色勿忘我散漫地点缀在信笺一角,素淡典雅。竟是当年自己欲寄无从寄,
偏偏写满心头事的信。
欲寄彩笺兼尺素,天长水阔知何处。刹那间,湿润的感觉从眼底泛出,什么时候我把
这些信笺遗忘在这里,竟让它的容颜随时光老去?
那时,校园湖中的并蒂莲正香香地开着,我们正是“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水样年
华,喜欢在藤下听江南烟雨的呢喃,崇尚"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的意境,我随手捻来的风花雪月之词竟成了同桌女孩
的最爱。
她钦佩之余,递给我一封古香古色的信笺,说是一位她倾慕已久的学长,寄自千山万
水之外,而她,正为如何得体地回复而发愁……
打开来细细揣摩,竟有些怔了,从未见过这样雅致的书信,古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