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报告文学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r****p
发帖数: 1854
1
☆─────────────────────────────────────☆
oshzzd (哈哈哈) 于 (Sat Feb 22 10:14:04 2014, 美东) 提到:
这么个小东西怎么就上位了,从内到外一副小人样,上了台果然祸国殃民。小平把它弄
下来还是正确的。
☆─────────────────────────────────────☆
hairi (搞一个女机器人当情妇) 于 (Sat Feb 22 11:24:50 2014, 美东) 提到:
邓小平文革之前就拉二胡
一个湖立交,一个胡要邦
胡耀邦的人品,除了唯邓矮是从,也并不是特别差
☆─────────────────────────────────────☆
KingOfLunHui (轮回之王) 于 (Sat Feb 22 20:04:12 2014, 美东) 提到:
还有胡汉三。
☆─────────────────────────────────────☆
northsnow (风清杨) 于 (Sun Feb 23 12:45:25 2014, 美东) 提到:
胡耀... 阅读全帖
o**n
发帖数: 2130
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zz 清华百日武斗
复原清华百日武斗的真实面貌
清华校友唐金鹤同学花了数年的功夫,用血泪写下了《倒下的英才》一书,她
要我写一篇读后感。这篇读后感我写得很艰难、很痛苦,几度彻夜失眠,几番停笔
掩泣。因为这本书写的清华百日武斗,是我们这几届清华学生心中永远的伤痛。
清华百日武斗是文化大革命历史中的一个重大事件。说它重大,原因有三条:
第一,它作为文革中的武斗典型,曾经轰动全国,震惊世界。在武斗规模上,它算
不上是最大的,但是在首都北京,全国最高学府,历时三个月,死伤数百人,战况
十分惨烈。尤其是530一仗,双方近千名现代大学生,身穿护甲,手持长矛,在
东大操场摆开原始阵形,血淋淋地相互搏杀,实在是惊心动魄。第二,它是全国文
革历史的一个转折点。清华武斗进行到1968年7月27日这一天,数万首都工
人进清华制止武斗,发生了大规模的流血事件。这一事态使得全国文革从群众运动
时期切换到工宣队时期,工人和军队占领了上层建筑,从而导致轰轰烈烈、历时两
年多的文革群众运动的全面终结。第三,文革历史的研究中,不少专家对清华百日
武斗产生了诸多疑问,比如,到底是什么动机驱使清华同学之间的拼死搏杀;最高
学府的知识分...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3
情人曝毛泽东多次强暴她 周邓都玩女人
http://www.creaders.net 2015-01-06 21:37:11 开放杂志
[21条评论,查看/发表评论]
开放杂志编者按;《司徒华回忆录》,提到八九年六四事件后港支联曾协助一名「
毛泽东情妇」移民美国。她就是毛身边仅次于张玉凤、孟锦云的女人陈惠敏(陈露文)。
本刊主编一九九七年在香港与其相识,协助她出版回忆录,并记录多次深入谈话的内容
,撰成此文,以飨读者。
这是一段奇遇,故事发生在香港回归的一九九七年,迄今已经相隔十四年。
我在香港做新闻人物专访,可谓「不计其数」,一般都是当月发表,为甚么对这样
有趣的人物故事,竟能搁置十余年隐忍不发?那要从和陈小姐的最后一次见面说起。
一九九七年五月二十三日,是我太太的生日,三天前约陈小姐一聚,她说要请我们
吃饭。晚上七点,我们在铜锣湾雪园酒家相会。陈小姐是一位很健谈的人,我们已经见
面谈过几次。谈她要出书的事。她委托我做经理人(口头表示),帮她找出版社,让出版
社出钱买她的故事,她深信「李志绥写的都是关着门外的事,关着门里面的事,要我来
写」,一定比李志绥的书更畅销。她说台湾两...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叶辛:我所经历的知青回城 [
叶辛:我所经历的知青回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2-3 18:16:37
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下乡知青通过各种途径大规模回城,一时间形成一股
大潮,这对知青个人、农村、城市乃至整个社会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改革开放30年后
的今天尤有回响。我也曾是到贵州插队的一名上海知青,由于写作《蹉跎岁月》、《孽
债》等知青小说,接触和采访了大量的下乡知青,对知青回城的整个过程比较熟悉。下
面,我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与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与大家一起来回顾这段历史。
响应号召下农村
要讲知青回城,就得先说一下知青是怎么到农村去的。
1968年12月21日晚上,新闻广播中播出毛主席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
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说服城里的干部和其他人,把他们高中、初中、大学毕业的
子女送到农村去,来一个动员。各地农村的同志要欢迎他们去。第二天,全国所有的报
纸都发表了毛主席这段最新最高指示。
当时有一些青年热血沸腾,十分积极,咬破了手指,写了血书,表示坚决响应毛主
席号召,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但是也有一小部分人,从种种渠道感觉到了城
乡差别很大,不是很想去。实事求是地说... 阅读全帖
a*******r
发帖数: 3452
5
“来源虽然是报告文学,但故事并不见得就是假的。”
m***n
发帖数: 12188
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上博简、清华简都是真的
我以前读过一个关于考古的报告文学,80年代的,口气很是悲愤。
说因为四人帮的破坏,考古人员资金都少的可怜,抢救性挖掘都不够。古代的盗墓不算
了,当代的盗墓和考古挖掘的比例是20:1。河南很多地方是全民盗墓,村长村支书带
头欺骗考古专家,还带人打人抓人。这都是四人帮余毒啊。
s*******w
发帖数: 2257
7
何清涟: 袁庚先生与他的理想主义改革
2016.02.02 09:39
袁庚老人辞世的消息,将我带回了辞国前三年的深圳生活。
我认识袁老,不是在他作为“改革先锋”的人生鼎盛时期,而是在他退休荣养之后,因
此可以勉强算作“布衣之交”。因为缘起于《中国的陷阱》(《现代化的陷阱》香港版
)一书,有关他与蛇口改革的种种传说,在我与袁老的数次长谈中,只是若有若无的背
景。我们的谈话,更多地涉及改革的另一面,即权贵资本主义的发韧、成型及其未来路
向,用通俗一点的话来说,即对黑暗面的讨论。
1998年夏天,一位熟人给我带来口信,说袁庚先生想见见我。我当即告诉这位熟人,我
有空去拜访他,请将我的电话转告袁老。结果袁老第二天来电相约,下午两点左右,他
的司机开车接我到他府上。袁老随和亲切,也许是因为是布衣相交,谈话内容海阔天空
。最开始是在他那极为宽敞的客厅品茗聊天,大概是觉察到我的眼光有时不经意扫向客
厅那巨大的落地窗,袁老很体贴地让人将小桌与椅子搬到阳台上,让我能远眺大海与那
蒙胧山影,在柔和的海风吹拂中,不知不觉间聊了两三个小时。以后,袁老每隔一两个
月会来电,如果我有空,就约个时间见面。大多数时... 阅读全帖
m***n
发帖数: 12188
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金门归俘里特殊的一群(ZZ)
客观一点说:
1)报告文学一般都喜欢夸张一点。 吸引眼球,或者叫危言耸听。你看看BBS那些记录
片就知道,不管是关于古埃及还是中世纪的,必有一堆夸张极大,宇宙级别的的大叙述。
这是文学史的常识了。不仅中国,全世界都一样,中国可能更严重。
2)落实政策,其实是要好处。很多人什么政策也没得落实的。 落实了就是老革命,好
处多多的。好比当年云南知青回城,回城了就是上海人,好处多,没回去的当然记得乱
跳。
至于那些本来就是云南当地人的,不是知青的,根本没这个念头,也没戏。
m***n
发帖数: 12188
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金门归俘里特殊的一群(ZZ)
想起来三件事情:
1)信访办门口常驻的,就有不少是“老革命”要待遇的。80,90年代尤其多。一个个
都是祥林嫂,血泪迫害历史一大堆。看过新闻报道,说是采访,那老头说没办法,自己
也不想来,自己儿子和媳妇不孝顺,逼着自己来。反正你老在家没事干,去发挥余热吧
。要到一点是一点。
2)以前那些报告文学,用现在的眼光看,不靠谱的太多了。比如陈景润去英国,英国
数学研究所派遣数学博士生,还是美女,去色诱他留在英国。
3)“东亚文化对战俘不够宽容” 这正是志愿军战俘纪实那本书的论点,不过我现在也
不认同了。日本确实不宽容,但是中国谈不上。中国和日本差别巨大。这是用日本套中
国。
古代不说了,近代,北洋军阀混战,战俘和投降多了,沒聽說不宽容的。中共开始也没
有,后来确实不宽容。为什么,在文化上,这叫做清教徒主义,要求无限贞节。我看过
一个对清教徒主义的分析puritanical,中共确实是中国文明的一个清教徒运动。
一个文明从混乱走向秩序,从下降转变为上升,也就是走出深渊的时候,往往有这种运
动出现,另外一个就是新的伟大国家的诞生,比如美国。美国以清教徒立国,开始对于
“背叛者” 也极为不宽容,绞死... 阅读全帖
m***n
发帖数: 12188
1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金门归俘里特殊的一群(ZZ)
客观一点说:
1)报告文学一般都喜欢夸张一点。 吸引眼球,或者叫危言耸听。你看看BBS那些记录
片就知道,不管是关于古埃及还是中世纪的,必有一堆夸张极大,宇宙级别的的大叙述。
这是文学史的常识了。不仅中国,全世界都一样,中国可能更严重。
2)落实政策,其实是要好处。很多人什么政策也没得落实的。 落实了就是老革命,好
处多多的。好比当年云南知青回城,回城了就是上海人,好处多,没回去的当然记得乱
跳。
至于那些本来就是云南当地人的,不是知青的,根本没这个念头,也没戏。
m***n
发帖数: 12188
1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金门归俘里特殊的一群(ZZ)
想起来三件事情:
1)信访办门口常驻的,就有不少是“老革命”要待遇的。80,90年代尤其多。一个个
都是祥林嫂,血泪迫害历史一大堆。看过新闻报道,说是采访,那老头说没办法,自己
也不想来,自己儿子和媳妇不孝顺,逼着自己来。反正你老在家没事干,去发挥余热吧
。要到一点是一点。
2)以前那些报告文学,用现在的眼光看,不靠谱的太多了。比如陈景润去英国,英国
数学研究所派遣数学博士生,还是美女,去色诱他留在英国。
3)“东亚文化对战俘不够宽容” 这正是志愿军战俘纪实那本书的论点,不过我现在也
不认同了。日本确实不宽容,但是中国谈不上。中国和日本差别巨大。这是用日本套中
国。
古代不说了,近代,北洋军阀混战,战俘和投降多了,沒聽說不宽容的。中共开始也没
有,后来确实不宽容。为什么,在文化上,这叫做清教徒主义,要求无限贞节。我看过
一个对清教徒主义的分析puritanical,中共确实是中国文明的一个清教徒运动。
一个文明从混乱走向秩序,从下降转变为上升,也就是走出深渊的时候,往往有这种运
动出现,另外一个就是新的伟大国家的诞生,比如美国。美国以清教徒立国,开始对于
“背叛者” 也极为不宽容,绞死...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12
徐庆全评魏巍:捍卫毛泽东 质疑江泽民
微信
大中小2016-03-24 21:05:22
多维历史
晚年的魏巍一直是毛泽东“继续革命”和“阶级斗争”理论的捍卫者。2001年7月1日,
中共中央前总书记江泽民著名的“七一讲话”,包括魏巍、林默涵在内的“一群共产党
员”,以《七一讲话”是极其重大的政治错误事件》为题,上书中央,以罕见的口吻质
疑,“共产党的总书记到底代表谁?”并指责“七一讲话”所阐发的“三个代表”的重
要思想,“违反了党章的基本原则和规定”,“允许私营企业家入党是带头破坏党的规
定”。本文摘自FT中文网,作者徐庆全,原题为《魏巍的遗产》。
2001年7月1日,中共中央举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江泽民发表讲话(图源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2008年8月24日,走过88年生命历程的魏巍老人谢世。消息传出后,引起了诸多关注—
—网络关注的程度甚至超过了20日去世的前领导人华国锋。向一位逝去的老人恭致悼念
,是人之常情,但对魏巍老人的悼念,却有了一番值得寻思的意味。
作为文学家,魏巍留给世人的作品很多,但广为人知的是那篇影响数代人的《谁是最可
爱的人》;作为刻上毛泽东时代... 阅读全帖
m***n
发帖数: 12188
13
中共从来没有隐讳过 "共军里面有大量国军降兵"。
“翻身战士”和“解放战士”的说法都不知道?
这正是中共最自豪的一点,国军上午火线被俘,经过诉苦大会和政治学习,下午就成了
坚定的解放军战士。
无论是各位领袖的文集,还是各种革命小说,报告文学,散文,戏剧里面,“解放战士
”的事迹实在是太多了。
w**********5
发帖数: 1741
14
历史想起就是一段(二)
沈听雪

101、文革中的哈尔滨出了一份叫《向北方》的油印小报,其中在毛主席语录“领导我
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下面加
了一句“这是颠扑不灭的真理,任何人不许篡改和代替”。结果被当权者认为“篡改毛
主席语录”“打着红旗反红旗,恶毒攻击伟大领袖毛主席”,所谓《向北方》就是“向
往北方的苏修”。于是小报的两名作者哈尔滨青年工人巫炳源、王永增被定为"6811现
行反革命集团主犯"。1968年4月5日,他们在公判大会上被宣判“判处死刑,立即执行
”。当巫炳源听到死刑判决时,仰天长叹,大喊一声:"这个世道太黑暗了!"此后直到
被架入刑场枪毙,巫炳源至死没有睁眼。
102、1948年苏联和南斯拉夫决裂时,由于历史的原因,南斯拉夫政府和军队中有相当
数量的人选择了支持苏联,拥护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开除南共的决议。如在二战中功
绩卓著的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约瓦诺维奇上将就试图投奔苏联,结果在偷越边
境到罗马尼亚时被南斯拉夫边防军打死。以铁托为首的南共集团不得不在国内进行了清
洗,据统计当时有1.6万多名支持情报局的南斯... 阅读全帖
m***n
发帖数: 12188
15
柯云路的《大气功师》系列报告文学里面,说徐庶潜心修道,一直活到现在。
柯云路亲眼见过他,还谈笑风生。

发帖数: 1
16
1931年斯大林与高尔基在一起。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对于出自苏联作家高尔基《海燕之歌》的这句诗,很多中
国人都并不陌生,因为这是大陆中学必学的“红色课文”之一。这首散文诗表面上虽然
在讴歌在海面上飞翔的海燕,不惧怕暴风雨的来临,实则在赞美俄国即将到来的“无产
阶级革命”。其创作的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和《我的大学》也为不少中
国人所熟悉。如果说,彼时的高尔基受到共产党的蛊惑而政治上稍显幼稚,尚可以理解
外,那么在他看透共产党的残暴、批评列宁的政策而离开苏联后,却再度接受斯大林的
邀请回国,并自愿充当斯大林的吹鼓手,就让人鄙视其人品了。
“不合时宜的思想”
高尔基1868年出生在一个木匠家庭,4岁时父亲去世,他跟母亲一起在外祖父家度过童
年。从10岁开始,他先后做过学徒、搬运工、看门人、面包工人等。1884年,他开始阅
读民粹党人著作和马克思的著作,并对革命充满了向往。
1901年,高尔基创作的《海燕》受到了布尔什维克领导人列宁的称赞。1905年,他加入
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即苏联共产党的前身,并与列宁相识,得到了其的赏识。1906年
,高尔基受列宁的委托,由芬兰去美国...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yActivity 讨论区 】
发信人: wh (wh), 信区: MyActivity
标 题: 【电影】《掩埋》:关于唐山大地震的争议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Oct 25 16:28:53 2017, 美东)
发信人: wh (wh),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电影】《掩埋》:关于唐山大地震的争议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Oct 25 16:28:25 2017, 美东)
先看了2006年唐山地震30周年之际上海电视台拍的10集纪录片《唐山大地震》,上百位
地震亲历者声泪俱下地回忆1976年7月28日凌晨3:42的7.8级灭顶之灾,与人类在共同
面对无可抗拒的自然灾难时迸发的同情、互助的天性。
接着又在YouTube上看了哈尔滨独立导演王立波2009年制作、获香港纪录片奖、遭大陆
禁播的纪录片《掩埋》,Busywithbaby在版上推荐过。该片以倒计时方式,详细罗列从
唐山地震一年前开始的各地数据图表、文字报告、当事人(皆标注真实姓名与职务)评
述,揭示另一面不为人知的故事:从唐山乐亭、开滦煤... 阅读全帖
l******i
发帖数: 4666
1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Salon 讨论区 】
发信人: liangzhi (良知), 信区: Salon
标 题: 雪白血红-历史是什么? 作者:张正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Mar 20 09:37:15 2010, 美东)
历史是什么?
--自序
一篇报告文学,当然不仅要客观地记录下已经发生的事情。但它首先应该做到
这一点。
做到这一点很难,特别是对于几十年前发生的事情。当事者视野有限的挂一漏
万的回忆,各种各样只鳞片甲的传闻,显然不无偏见,甚至有意隐讳了事实的文字
资料。后人只能在这样的基础上缀合历史,充满主观意识地缀合历史。你可能接近
了它,但休想复原它。
能做的是不讳过,不溢恶,不夸饰,不虚美,像老祖宗教导的那样“秉笔直书
”。
这其实更难。
对这本书尤难。
主要难在有个叫“林彪”的人。
很多人问:写不写林彪?
又问:怎样写林彪···再问:这样写行吗?
在关东最后那场战争中,家乡那个小镇经常“开仗火”(黑土地老人话,即“
打仗”)。母亲抱着刚来到这个世界的小小的我,趴在炕沿下哆嗦。
40年后,我感到了母亲的颤栗。
有人说:写现代史难于宇宙史。
一位参加撰写当
s**********d
发帖数: 36899
19
赞 报告文学。
r*****t
发帖数: 4793
2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转帖:教宗的素棺 (转载)
郑义这篇东西有疑问的地方好像不少
作家还是写小说合适,这种接近报告文学的东西不弄也罢
f********e
发帖数: 397
21
墓碑:中国六十年代饥荒纪实
在极权制度彻底死亡之前,我提前为它立了个墓碑,让后人知道:人类社会在历史的某
一阶段、在某些国度,曾经有一种以“解放全人类”的名义建立的、实际是奴役人类的
制度。这个制度宣扬并实践的“天堂之路”,实际是死亡之路。
──杨继绳 著 2007年8月
杨继绳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杨继绳,湖北浠水人。1964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
在新华社工作35年,1984年被评为首届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1992年评为高
级记者。从1992年被评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多年兼任中国
新闻学院教授,曾在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境外大学多次作过访问学者。在工作期
间发表了数以千计的新闻、通讯、特写、调查报告、报告文学等作品,发表了数百篇政
治经济评论和学术论文。 他写的调查报告有多篇作为中共中央档、中央办公厅档、国
务院档转发全国,三十多篇被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李先念、胡耀邦、赵紫阳等中
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批示,对实际工作起了重要推动作用。他1986年出版的著作《技
术商品与技术市场》(1990年修
R********n
发帖数: 3601
22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女评委明显想看刘著的小JJ
http://baike.baidu.com/view/1214768.html?tp=0_00
安妮玫瑰
济南籍美女作家,文风犀利残酷,文字柔美的令人窒息。曾三历生死更珍爱生活,
曾是资深卫视节目主持人、策划人、制片人、导演、网络名写手、专栏作家、大赛评委
、青年志愿者。曾是股市房市骁勇小卒,曾客串热播电视剧龙套角色。2009年快女评委
,2009年世界大赛评委,2009年全运会城市形象大使评委。
[安妮玫瑰]
安妮玫瑰
文学:
17岁于《齐鲁晚报》发表处女作“我的第一次是跟猪”
18岁《少年倒爷》获中国报告文学大赛三等奖
2004年《济南时报》、《先锋》、《女人街》情感专栏作家,如“我坚信自己是人
”“我是猪” 等10元稿费文章
2005年1月出版长篇小说《情殇济南》(济南出版社)
2009年8月出版长篇小说《暧昧--暧的就像我昧逼》(作家出版社)
随笔、杂文、小说散见全国报纸杂志
大赛评委:
2006年山东魅力新主播大赛评委
2007年曲山艺海震江湖全国曲艺大赛评委
2008年山东快书英雄会大赛评委
2009年济南魅力新主播大赛评委
2009年湖南卫视快女济南赛区评委
2009年
W*******a
发帖数: 1769
23
不知道这里有几个人老到看过那本小册子报告文学,那里面很好地
描述了80年代大量通过担保人,自费去美国读书的人在国内的穷困生存
状况以及他们渴望去美国的心态,里面有很多有趣的例子,比如谭盾,
我是很久以后才知道那个写的人物其实就是他。然后就是好多为留美国
的绿卡婚姻故事。80年代出国的一代人的时代记忆其实就是打工挣钱,
只有到了90年代后,靠T,G成了大学里面的必修课,出国的人里面应届
毕业生占了主流并占据了话语霸权之后,才演变成了今天大多数人理解
的样子
j*******n
发帖数: 10868
24
这个工作早就有无数人做过了,以前我转过一篇文章,有人收集了7个相关研究,中外
都有,不包括杨继绳那样的报告文学,数字在1700万和3000+万之间

know
f*****e
发帖数: 939
25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星逝夜潭:郭台铭读《包身工》
星逝夜潭:郭台铭读《包身工》
几十年没读《包身工》了。有点“黄山不可不去,黄山不可再去”意思——“《包
身工》不可不读,《包身工》不可再读”。
但是,如此,就把《包身工》比作黄山,那是大错特错了,就像把地狱看着天堂一
样大错特错。通向天堂的路和通往地狱的路,一样艰难,但却方向相反。
夏衍先生生前曾经说“我觉得我的作品中只有《包身工》可以留下来”,说明夏衍
先生对《包身工》的重视,说明《包身工》在夏衍先生心中的分量。《包身工》是中国
(当然是大陆)报告文学的三座里程碑中的第一座里程碑。几十年里,《包身工》曾经
是中国教科书中必读的文章。中国大陆的几代人,中国大陆的年轻人,是在读《包身工
》中长大的。
郭台铭台湾来。在大陆,郭台铭必须一读《包身工》;郭台铭发誓富士康不是血汗
工厂,郭台铭不妨一读《包身工》。
大陆中学课本删除了《包身工》,郭台铭还不妨把《包身工》发员工人手一纸,(
《包身工》全文,确实也只是一页纸),让每个员工一读。人性和良知的光辉是永恒的
,邪恶和罪恶不因为隐瞒、回避和遗忘,就消失和不存在。
一、《包身工》——“一个月休息两天”,每天“十二小时工作,劳动强化”。
1“八小
a***e
发帖数: 27968
26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李大钊死刑的真相
看来真有人当报告文学看了
不知道阿桂同学是不是真的摸了尼姑脑袋,有没有什么真相出土
E*V
发帖数: 17544
27
即使小说也是真真假假
报告文学都可以产假
w****2
发帖数: 12072
28
http://dangshi.people.com.cn/GB/85040/12496171.html
一篇保留至今的课文
新中国成立后,王二小的故事就被编进了小学课本,王二小成了一代代少年儿童心
目中的抗日英雄。王二小本名叫阎福华,是河北省平山县南滚龙沟人。这位抗日小英雄
牺牲时年仅13岁,西北战地服务团记者方冰与作曲家劫夫,以阎福华为原型共同创作了
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这首儿歌传遍了大江南北,王二小的名字也随之家喻户晓。
一篇悄然删去的课文
《包身工》是夏衍于上世纪30年代写的一篇报告文学。文章反映了一群乡下女孩在
上海东洋纱厂的悲惨生活,揭露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包身工制度对工人的残酷迫害。
瘦弱的“芦柴棒”、凶残的“拿摩温”,以及“东洋厂的每一个锭子上面都附托着一个
中国奴隶的冤魂”的控诉,令人印象深刻。遗憾的是,在一些地方的课本中,此文已被
悄然删去。
一篇新近入选的课文
《难忘的一课》于近年入选小学语文课本。文章描写了抗战胜利后,台湾高雄附近
一所乡村小学里,教师满含深情教学生学习中文的动人情景,与法国作家都德的名作《
最后一课》有异曲同工之妙。台湾光复后,日本殖民统治结
m********t
发帖数: 1591
29
光我看就看过《较量》,还有一个报告文学,忘了作者了
p**********6
发帖数: 3408
30
我还看过报告文学,里面这句口号的译音是“印地秦尼巴依巴依”
c*****a
发帖数: 1238
31
地震学家方舟子——从全面支持地震预报到全面反对地震预报
摘自亦明:《方舟子恶斗肖传国始末》
《方舟子恶斗肖传国始末》全文下载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0200595.html
1、地震学家方舟子
(1)、方舟子与地震科学
事实是,在汶川地震之前,方舟子从来就没有专门讨论过地震问题。 2004年 8月 18日
《北京科技报》发表粟周熊、吕媛的文章,《动物精确预测地震发生靠 “第三只眼 ”
》。这篇文章宣扬的不仅仅是地震可以预测,而且是可以通过“民科”的手段来预测。
2005年 12月 14日,《北京科技报》又发表题为《唐山地震曾准确预报专家过失无法
弥补》的文章,介绍张庆洲宣扬地震可以预测的长篇报告文学《唐山地震警示录》。而
从 2004年初,方舟子就开始给《北京科技报》写文章,并且时刻注视该报的“反科学
”、“伪科学”倾向(分别见其于 2004年 10月 1日和 2006年 7月 26日在新语丝上发
表的《对〈北京科技报〉的失望》,http://www.xys.org/xys/netters/Fang-Zhouzi/sohu/bkb.txt
v*x
发帖数: 1370
32
严肃的问题,报告文学化了。都是文科惹的祸
n*******n
发帖数: 7628
33
http://dingdong1951.blog.163.com/blog/static/122950647201010391258754/?history
陈景润与江青
丁东
前几天,和几个朋友聊天,谈到数学家陈景润出名的过程,他们都说是因为徐迟
1977年底发表的《歌德巴赫猜想》。的确,这篇报告文学让陈景润成为举国关注的
公众人物。但是,他们几位却不知道,此前四年,陈景润就引起了中共高层不寻常的关
注。
陈景润一生的成就,主要是对“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达到了国际领先地位。其实,这
项研究在文革前已经突破。但论文还要进一步修改,直到1973年才达到满意的程度
。这年2月,陈景润感到身体不适,在去医院的路上遇到中科院数学所业务处处长罗声
雄。陈说:“最近,我完成了对猜想的证明,论文也写好了,你看怎么办?”罗问:“
论证过程有问题吗?”陈说。“绝对没问题。但是我担心没法发表,即使发表了又会挨
批。”罗声雄为人仗义,就和本所乔立风共同起草了一份题为“数学所取得一项重要理
论成果”的简报,越过数学... 阅读全帖
t**********t
发帖数: 12071
34
这是报告文学。不是正规战史。
八路军表册,八路军综述大事记,陈锡联回忆录,均使用毁伤飞机20余架的说法。
C********g
发帖数: 9656
35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金敬迈:荒唐的红与黑(下)
http://www.southcn.com/nfsq/ywhc/tbxst/shentan/200508190560.htm
2005-10-24 11:38:27 南方网 田炳信
田炳信: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许多人都比你聪明。再说说第二条罪——“绑架”。
金敬迈:事情是这样的,67年8月10日,我感冒了,那时候我还红着呢,领导对我
很重视,让我好好休息三天。我当时6月份是从浙江杭州给送到上海再去的北京嘛,连
换洗的衣服都没带。这时已经是8月份了,杨成武给了我两套军装,随身带的衣服都破
了,天热得有衣服换一换,不能老穿军装捂着,我就想回去家里带几件换洗衣服。刚好
这天,杨成武的秘书告诉我说:“有一飞机飞广州,你说了好几次了,首长说,你要回
广州,就坐飞机回去。”刚好我休息三天,就赶忙回家一趟。回到了广州,广州正在武
斗,不能降落,就在佛山机场降落了,而佛山降落停一下,马上又飞回北京去了。这架
飞机是前苏联送给我们的,我们用大豆鸡蛋换回来的,是一架图1024式飞机,是去广州
试飞去了,就回来的。当时一般人也不知道金某人何许人也,一上飞机就向我报告飞行
情况,广州不能降落怎么办?我就说:... 阅读全帖
A****0
发帖数: 12393
36
去年专门有个报告文学写这个的
都是针头传染
当然了被他们传染的性伙伴是次生的患者
J********a
发帖数: 5208
37
学者记录深圳30年大逃港 百万内地人曾越境香港
http://news.sina.com.cn/c/sd/2010-12-08/070421601059.shtml
本报记者 林天宏
从陈秉安家位于14楼的阳台望去,可以清晰地看到深圳蛇口的深港西部大桥。这座
由深港两地合作兴建、于2007年投入使用的白色大桥,是连接深圳与香港的重要通道,
在大多数时间里,桥上车流滚滚,一片繁忙景象。
但在碧水白桥背后,却有着一段几乎被人遗忘的惨痛历史——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
代,有将近100万名内地居民,由深圳越境逃往香港。这被研究者认为是冷战时期历时
最长、人数最多的群体性逃亡事件,史称“大逃港”。深港西部大桥所在的深圳湾,便
是当年逃港者的一条主要路线。
为了弄清这段历史,陈秉安前后用了22年时间,采访了百余名相关人物,收集了大
量资料。今年10月,其长篇报告文学《大逃港》公开出版。
在一些历史研究者看来,深圳特区成立30周年之际,这部30多万字作品的问世,有
着极为重要的象征意义。因为,“这段此起彼伏规模宏大的逃港风潮,为中国改革开放
最为重要的决策之一——深圳经济特区的设立,做了一个深刻而令... 阅读全帖
j***h
发帖数: 4412
38
记者记录深圳30年大逃港 百万内地人曾越境香港
作者:港大蛇口仔 提交日期:2010-12-8 18:19:00
中国青年报
本报记者 林天宏
从陈秉安家位于14楼的阳台望去,可以清晰地看到深圳蛇口的深港西部大桥。这座
由深港两地合作兴建、于2007年投入使用的白色大桥,是连接深圳与香港的重要通道,
在大多数时间里,桥上车流滚滚,一片繁忙景象。
但在碧水白桥背后,却有着一段几乎被人遗忘的惨痛历史——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
代,有将近100万名内地居民,由深圳越境逃往香港。这被研究 者认为是冷战时期历时
最长、人数最多的群体性逃亡事件,史称“大逃港”。深港西部大桥所在的深圳湾,便
是当年逃港者的一条主要路线。
为了弄清这段历史,陈秉安前后用了22年时间,采访了百余名相关人物,收集了大
量资料。今年10月,其长篇报告文学《大逃港》公开出版。
在一些历史研究者看来,深圳特区成立30周年之际,这部30多万字作品的问世,有
着极为重要的象征意义。因为,“这段此起彼伏规模宏大的逃港风潮,为中国改革开放
最为重要的决策之一——深圳经济特区的设立,做了一个深刻而令人心酸的铺垫”。
也正... 阅读全帖
j***h
发帖数: 4412
39
人民会用脚投票 2010-12-10 12:41:15 《青年时讯》

深圳,罗湖口岸。从大逃港到大开放,如今,去香港采购生活用品已经成为深圳市
民的家常便饭。
卢卢/摄

逃港者
逃港者
从陈秉安家位于14楼的阳台望去,可以清晰地看到深圳蛇口的深港西部大桥。这座
由深港两地合作兴建、于2007年投入使用的白色大桥,是连接深圳与香港的重要通道,
在大多数时间里,桥上车流滚滚,一片繁忙景象。
但在碧水白桥背后,却有着一段几乎被人遗忘的惨痛历史——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
代,有将近100万名内地居民,由深圳越境逃往香港。这被研究者认为是冷战时期历时
最长、人数最多的群体性逃亡事件,史称“大逃港”。深港西部大桥所在的深圳湾,便
是当年逃港者的一条主要路线。
为了弄清这段历史,陈秉安前后用了22年时间,采访了百余名相关人物,收集了大
量资料。今年10月,其长篇报告文学《大逃港》公开出版。
在一些历史研究者看来,深圳特区成立30周年之际,这部30多万字作品的问世,有
着极为重要的象征意义。因为,“这段此起彼伏规模宏大的逃... 阅读全帖
j***h
发帖数: 4412
40
鄢烈山:扩展我们“用脚投票”的权利 2010年12月10日 07:27东方早报
鄢烈山
12月8日,《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刊发特稿《人民会用脚投票》,介绍深圳市作协副
主席陈秉安献礼深圳特区成立30周年的长篇报告文学《大逃港》。为什么要讲改革开放
前30年的这段故事?陈秉安说,“大逃港,无疑是历史的大悲剧,但同时,它也是中国
改革开放的催生针。”可以说没有上百万人此起彼伏规模宏大的逃港风潮,就没有深圳
经济特区的设立。陈秉安多次重复深圳宝安一个农民对他说过的一句话:“‘改革开放
’这4个字,你们是用笔写的,我们,是用血写的!”
这个老深圳人的话虽然悲壮,却也只是事情的一面,民意民情的一面。从1955年出现逃
港现象起,1957年、1962年、1972年和1979年,深圳历史上总共出现过4次大规模的逃
港潮,如果没有习仲勋、邓小平等领导人体恤民意、顺应世情,逃港潮可能还有第五次
,逃港者肯定还会流更多的血,深圳特区何时设立也在未定之天。官民上下良性互动是
百姓之福,顺应民心和历史潮流的改革转型是国家之幸。
《古文观止》中《过秦论》与《治安策》作者西汉的贾谊,在其《新书》的“大政”篇
说... 阅读全帖
y****e
发帖数: 23939
41
教师队伍男丁稀少 小学男孩变成娘娘腔
最近,中国军事科学学会副秘书长罗援少将发表在《环球时报》上的一篇文章,正
在网上热传。文中有这样一段话:“现在社会上有个不好的现象,叫做阴柔之气上升,
阳刚之气下降。”
我很赞同罗将军的观点。为什么当下的中国男性,让人感到有“阴柔之气”呢?粗
浅分析如下:
其一,传媒广告业标榜“花样美男”为男性的典范。
在信息社会,传媒业、广告业对大众心理和价值取向的影响是巨大的。为了使消费
者更易于接受自己的产品,企业总乐于选择相貌俊美、身材姣好的男女演员,来推销产
品和取悦观众。改革开放初期,娱乐业、传媒业首先效仿近在咫尺的港、澳、台,近来
,则是“哈韩”、“哈日”之风尤
盛。而这些地区的影视作品和广告娱乐业,是把“花样美男”作为男性形象典范的。
在台湾,是“F4”大行其道,日本有“贵公子”,韩国则是“王的男人”。上述诸
君,皆是影视作品中形象俊美、衣食无忧、整日愁容满面、沉溺于情感纠葛的“奶油小
生”。屏幕上,他们修指甲、做头发、用刮毛器、涂防晒霜;屏幕下,男孩们认为这就
是潮流和风范,群起而效仿之。我走
进理发店,剃头师傅拿来发型图册,上面甚至有“言承旭发... 阅读全帖
d*d
发帖数: 686
4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chen123 (秋水),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大逃港:我死后 连骨灰都不要吹回大陆来!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Dec 20 13:28:26 2010, 美东)
从陈秉安家位于14楼的阳台望去,可以清晰地看到深圳蛇口的深港西部大桥。这座由深
港两地合作兴建、于2007年投入使用的白色大桥,是连接深圳与香港的重要通道,在大
多数时间里,桥上车流滚滚,一片繁忙景象。
但在碧水白桥背后,却有着一段几乎被人遗忘的惨痛历史——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
有将近100万名内地居民,由深圳越境逃往香港。这被研究者认为是冷战时期历时最长
、人数最多的群体性逃亡事件,史称“大逃港”。深港西部大桥所在的深圳湾,便是当
年逃港者的一条主要路线。
为了弄清这段历史,陈秉安前后用了22年时间,采访了百余名相关人物,收集了大量资
料。今年10月,其长篇报告文学《大逃港》公开出版。
每当有记者来访,陈秉安都会不断重复深圳宝安的一个农民对他说过的一句话:“‘改
革开放’这4个字,你们是用笔写的,我们,是用血写的!”
... 阅读全帖
X*******8
发帖数: 3895
43
ZT: 关于颜秉光遭受方舟子迫害的公开信
虹桥科教论坛 http://www.rainbowplan.org/bbs/edu/
送交者: 庄严无忧 于 2010-12-22 19:39:28
颜秉光,女,汉族,1972年12月25日出生,黑龙江省鹤岗市人。1996年7月毕业于哈尔
滨师范大学政教系,1999年7
月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人文学院经济系,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曾在哈尔滨报业集团
《新晚报》市民消费部做记者,
2004年以来就职于新华社黑龙江分社内刊室,发表新闻报道数千篇。
2010年12月12日16:20分,方舟子在其新浪微博发贴:“史上最牛的记者”?新华社黑
龙江分社颜秉光,2004年到现在
发表的30多篇新华社报道分别报道了自己的丈夫卢东兴、女儿卢小瓤、婆婆黄桂馥、哥
哥、姐姐、老爸甚至自己(“卢东
兴的妻子”、“孩子妈妈”),并为姐姐的保健品公司做广告,把新华社报道当成自己
一家的起居注了。
方舟子新浪微博拥有46万多粉丝,其中不少粉丝是新闻工作者。这些粉丝将颜秉光的事
情在网上四处张贴,无孔不入,
一些平面纸媒闻风而动,大肆炒作。颜秉光迅速在方舟子数十万深水炸弹剧烈爆... 阅读全帖
t**********t
发帖数: 12071
44
看你的这部报告文学去了。
t**********t
发帖数: 12071
45
网上有PDF,搜一下就搜出来了。情节还是很精彩的。20多天就把人全部抓住了。主要
的突破口是11号无名尸是抢匪的(被保安张永华打死)。警察根据尸体的一处刺青和一
颗假牙,全市范围排查,确认尸体身份,然后把此人的几个朋友抓了起来,在逃的也抓
住了。
第一章里的女枪手其实是男的,带上了假发伪装身份。
张永华打中11号尸体的一枪至为关键。如果不是这具尸体,警察根本没有办法抓住人。
报告文学里还列举了很多其他案例。写得很好。
t**********t
发帖数: 12071
46
如果真有此事,这部报告文学里面应该提到。
g**g
发帖数: 34
47
以前听四大名人(我同学,我亲戚,.....)说广东那边也挺乱的,只言片语中觉得和东北差
不多恐怖(故计南下的搞南下的,流动性大,更难破案了),但是没看到类似的报告文学.哪
位达人能推荐推荐.
s**********d
发帖数: 36899
48

不会。过两年有报告文学牺牲多少警察后将其击毙。
d*p
发帖数: 402
4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遗忘的伤痕:30年100万人大逃港
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有将近100万名内地居民,由深圳越境逃往香港。这被研究者
认为是冷战时期历时最长、人数最多的群体性逃亡事件,史称“大逃港”。深圳宝安一
个农民说过一句话:“‘改革开放’这4个字,你们是用笔写的,我们,是用血写的!”
从陈秉安家位于14楼的阳台望去,可以清晰地看到深圳蛇口的深港西部大桥。这座由深
港两地合作兴建、于2007年投入使用的白色大桥,是连接深圳与香港的重要通道,在大
多数时间里,桥上车流滚滚,一片繁忙景象。
但在碧水白桥背后,却有着一段几乎被人遗忘的惨痛历史——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
有将近100万名内地居民,由深圳越境逃往香港。这被研究者认为是冷战时期历时最长
、人数最多的群体性逃亡事件,史称“大逃港”。深港西部大桥所在的深圳湾,便是当
年逃港者的一条主要路线。
为了弄清这段历史,陈秉安前后用了22年时间,采访了百余名相关人物,收集了大量资
料。今年10月,其长篇报告文学《大逃港》公开出版。
在一些历史研究者看来,深圳特区成立30周年之际,这部30多万字作品的问世,有着极
为重要的象征意义。因为,“这段此起彼伏规模宏大的逃港风潮,为中国改革开放最... 阅读全帖
t**********t
发帖数: 12071
50
呵呵,我用正常人的标准。
不比阁下,标准是临时定的,希望中国人多死的时候,报告文学也比军事科学院的战史权威。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