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g 发帖数: 6798 | 1 全文的文眼就是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停止边币发行,推销土产,停发各单位经费3个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土产"为中共的胜利立下汗马功劳还真不为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陈云:黄土高原上的红色“掌柜”
○熊亮华
陈云是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他的财经生涯,是从黄土高原上的
陕甘宁边区起步的。1949年7月14日,陈云在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第一次全体干
部会议上,诙谐地把主持全国财经工作比作搞“大买卖”,而把在陕甘宁这一段的财经
工作比作搞“小摊摊”。
边区财政金融乱象频生,党内外意见纷纷。毛泽东请陈云出马执掌财经大权,破解
难题
陕北地处黄土高原,地瘠民贫,缺乏近现代工业,经济十分落后。1935年中央
红军到达陕北后,这里成了中国革命的大本营。大批党政军人员集中在这里,财政供应
成了一个难以解决的大难题。抗战初期,国民政府多少拨给一点儿经费。1938年1
0月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消极抗战... 阅读全帖 |
|
g*******1 发帖数: 6009 | 2 数据要对照。
苏州一年的征购量是3万两。
广东一年征购700万两不可能。
7万最可能。70万可能性已经极低了。
但是因为广东是侨乡,侨汇包括黄金是个大的来源,所以我把这个数字存疑。
但是700万那确实不可能。 |
|
C********g 发帖数: 9656 | 3 http://club.news.tom.com/item_208_857794_0_1.html
“觉悟票”与背后反左故事
杨威利元帅
这是一张不寻常的粮票。中国粮票40年的历史上,只有这一种叫“觉悟票”。笔者翻查
资料,除了九十年代以来有些票证收藏者提过这种粮票外,没有其他原始资料有过介绍。
我们知道的,只有这张粮票的名称叫“觉悟票”,这张粮票发行的时间是1959年,发行
单位在河南林县某个人民公社。以及,粮票背后记载的罕见说明。
但只要经过细致的考察,这噎足够透视一个时代,一个地点,一场运动之下的点点滴滴
。我们会发现,这是一个反左的故事。
【释义】什么是体现“按劳分配”的觉悟票
“觉悟票”,不是说领票的就有觉悟
粮票,是计划经济时代一种很常见的产物。从1955年开始发行到1993年彻底退出市场,
很长一段时间,中国人民须凭粮票才能购买粮食。以粮票为代表的票证,见证了我国计
划经济时代商品短缺的一幕。这期间出现了各式各样今人难以想象的票证,有板凳票、
蜡烛票、也有尿票、粪票,甚至还有“语录票”、 “文盲票”。但要说最罕见,最具
有意义,可能还得数本文介绍的这种“觉悟票”。
什么是... 阅读全帖 |
|
c***h 发帖数: 1862 | 4 希特勒德国的农村
杜好书
照上台前的纳粹党章程,纳粹党也想土地改革,无偿地没收土地给社区等。但希特勒深
知经济稳定的重要,上台后对占人口30%的农民很谨慎。不但土地上不动,为了取得一
致的意见,或者减少反对,连村长等职务都不去动的,而按第三帝国的法律,村长是任
命的,纳粹完全可以任命自己人。
从1919年起,Hinterstocker是巴伐利一个村的管账的。乡老们劝他入纳粹党,继续管
账。1935年为了防止一个纳粹做村长,乡老们又推他做了村长。一直做到美国人占领当
地,90%的村民还一致要Hinterstocker继续做村长。Donop 的村长拒绝加入纳粹党,写
信结尾时不写希特勒万岁,没有纳粹旗帜,也不组织纳粹活动,尽管纳粹说他坏话,他
也做村长到1945年。
纳粹的内部文件里,有这样的话:“尽管某某(纳粹分子)应当做那个职务,但为了更
顺利地办公众事务,还是让受尊敬的农民(非纳粹分子)做为好。”
德国农村的典型情况,以Hessian 村为例,上层的农民叫有马的农民,有16户,拥有10
-30 公顷土地,常年雇工,有足够的产品出售。中层的是有牛的农民,66户,拥有2-10
公顷土地,... 阅读全帖 |
|
m****5 发帖数: 1131 | 5 三年饥荒时期凤阳县是怎么逼老百姓交粮食的
作者:韩福东
[导读]1959年10月赵玉书亲自掌握干部大会搞粮食,并开展了斗争。在逼粮斗争中
,有些社队进行了体罚。如板桥公社小王庄共42户,户户被搜,吊打群众14人,挖地搜
粮14户。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农民居住的茅草屋
老干部赵玉书的复出与洗白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建国初期那批老干部,已经陆续凋零,在回顾从政生涯时,
却鲜见他们有自我检讨与反省;更多时候,他们是在琢磨着如何为自己树碑立传,赢得
身后名声。原安徽凤阳县委书记赵玉书,大概可以算作一例。
凤 阳县委组织部主办的“凤阳先锋网”,几年前刊发一篇名为《丰碑永驻———
记原中共凤阳县委书记赵玉书》的文章,内称:“中都大地,淮河之滨,到处传颂着老
书记赵玉书的动人事迹。尽管他卸任凤阳县委书记已有40个年头……人们饮水思源,
念念不忘赵书记关注民生,关爱百姓一幕幕共产党人的公朴风范。”该文在网 上引发
很多讨论。
要知道,在赵玉书主政凤阳的大跃进期间,该县人口非正常死亡达6万余人,约合
全县总人口六分之一。1960年 底,赵玉书... 阅读全帖 |
|
s*******w 发帖数: 2257 | 6 交者: 冷眼观蟹
2014年08月21日05:55:21
比电视剧更真实!更精彩!
原文作者:文华
要了解一个人,最好是看他自己写的正式的东西。要了解邓小平同样如此。可以阅读官
版《邓小平文选》,同时也可以选读一些《邓选》里没有的然而是出自邓小平之手的正
式作品。
其中一九七六年写给华国锋的信最绝,即使今天看来也堪称奇葩。 因其较短,故放在
前面。
一九七六年十月邓小平给华国锋的信件
东兴同志转呈国锋同志并中央:
我衷心地拥护中央关于由华国锋同志担任党中央主席和军委主席的决定,我欢呼这个极
其重要的决定对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意义。不仅在政治上思想上华国锋同志是最适
合的毛主席的接班人,就年龄来说可以使无产阶级领导的稳定性至少可以保证十五年或
二十年之久,这对全党全军全国人民来说是何等重要啊!怎不令人欢欣鼓舞呢?
最近这场反对野心家、阴谋家篡党夺权的斗争,是在伟大领袖毛主席逝世后这样一个关
键时刻紧接着发生的,以国锋同志为首的党中央战胜了这批坏蛋,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这是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胜利,这是社会主义道路战胜资本主义道路的胜利,这是巩
固无产阶级专政,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的胜利,这... 阅读全帖 |
|
m***r 发帖数: 798 | 7 1962年1月11日到2月7日,毛泽东、周恩来和陈云在中共中央召开的扩大的中央工作会
议,与会者共有七千多人,因此这次大会又称“七千人大会”。在会上刘少奇针对大跃
进指出“三分天灾,七分人祸”,令毛泽东与刘少奇之间的矛盾冲突升级,文革爆发后
第二年,即1967年,毛泽东针对刘少奇发表讲话,“七千人大会的时候已经看出问题来
了,修正主义要推翻我们。”刘少奇为何在七千人大会上与毛泽东针锋相对,胡鹏池于
共识网发表文章《为什么刘少奇在“七千人大会”上胆子大?》,讲述刘少奇后半生甚
至是一生中最绚丽的篇章。
总的说来,在建国以后的政治经济工作中,刘少奇确实经常有一些自己的主张,其中有
一些确实也是比毛泽东正确的主张。但是,大凡与毛泽东的主张发生冲突时,刘少奇都
会很快地放弃自己的主张,唯毛泽东的主张是从了。唯独在“七千人大会”上是一个例
外,刘少奇在会上会后一再对抗毛泽东的主张,说了很多令毛泽东不高兴的话。如:“
三分天灾,七分人祸”;“这个问题,现在不讲,将来要讲;活着不讲,死后要讲”;
“人相食,你我是要上书的”。
要知道,毛虽然“和尚打伞,无法无天”,但他毕竟是肉身凡胎之人,即便是和尚,... 阅读全帖 |
|
c***h 发帖数: 1862 | 8 中共前副委员长陈丕显笔下的“三年大饥荒”
李悔之按语:陈丕显,“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
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书记处书记,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
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引自官方评价),在上世纪三年大饥荒之时,任华东局书记处书
记。本文摘自他的回忆录。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开始的为时三年的大饥荒,虽然时隔现在只有五十年,然而,由于众
所周知原因所致,三年大饥荒期间究竟饿死了多少人,已经成了两派网民长期争论得你
死我活的焦点历史悬案。更极端的是:有些“革命群众”依照传统定论,一直不承认三
年大饥荒的历史事实。认为这是“三年自然灾害”。更不承认饿死人的事实。他们将有
关“三年大饥荒”饿死人的报道,认定这是反毛反共人士别有用心的“造谣”!……鉴
于此,今日特将“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
命家,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书记处书记,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
会副委员长”陈丕显有关三年大饥荒的回忆转载于此。
三年大饥荒与十年“文革”,是当代中国历史上最为惨痛的两幕悲剧。也是中华民族几
千年历史上难得一见的历史...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9 在苏联七十多年历史上,大规模的饥荒有三次,即1922-1923年、1932-1933年、1946-
1947年饥荒。其中最有争议的是1932-1933年饥荒。这不仅是因为这次饥荒规模最大、
影响最广,还因为在有关饥荒发生的原因问题的争议中,涉及到对斯大林的评价,对斯
大林时期苏联农业政策、民族政策乃至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评价。
目前,俄罗斯和乌克兰以及西方学界与政界就这次饥荒的起因问题大体分成两个“阵营
”:西方国家或乌克兰侨民以及当今的一些乌克兰学者及政治家认为,以斯大林为首的
苏联共产党有计划地安排和组织了饥荒,其目的是利用饥荒对乌克兰人民实施“种族灭
绝”,斯大林是制造饥荒的“主谋”,是杀人恶魔、刽子手。[①]他们用“乌克兰大饥
荒”、“大饥荒”来指代苏联1932-1933年饥荒,强调乌克兰人是饥荒的主要受害者,
饥荒是乌克兰全民族的灾难。[②]俄罗斯学者依据历史事实进行反驳,认为斯大林并没
有组织和谋划饥荒,更没有对乌克兰人实施种族灭绝,饥荒的发生有其主客观原因。[
③]那么,斯大林到底有没有故意制造饥荒?如果没有,应该怎样看待斯大林对饥荒的
发生应负有的责任?结合各方主要观点...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10 1958-1962年间,中国发生了大饥荒。近年,出现了否定发生大饥荒的思潮,有些人不
仅否认大饥荒“饿死三千万”,也对大饥荒的严重程度提出质疑,其理由之一是,如果
发生了大饥荒,为何看不到农民的抗争?的确,历史上一旦发生大饥荒,农民为了活命
,会抢粮,骚乱,乃至爆发起义,历史上不乏这类记载。在1958-1962年间,由于特殊
的历史条件,农民的抗争与历史有所不同,但这不等于说历史上发生的事在这几年间不
存在。事实上,上世纪80年代以后编纂、出版的地方志中,对大饥荒中农民的抗争也有
所透露,而在官方档案和当时的新华社内参中,则有更多的详细记录。不妨看看如下例
子:
(一)抢粮
大饥荒期间,抢粮事件在全国各地不断发生。
山东,1959年4月11日,省长谭启龙从济宁给省委第一书记舒同及省委书记处写信,并
请转报党中央、毛主席,信中说:“由于措施失当,生活没有安排好,抢粮、闹事此伏
彼起,郓城闹的最凶,抢粮达130多起,有万余人参加,抢去粮食19万多斤,有的结伙
持枪到外县抢粮,并打伤了人。3月22日,金乡曾有100多人埋伏在公路两旁劫车抢粮。
”5月12日,新华社内参报道山东省菏泽县马岭岗公... 阅读全帖 |
|
g******t 发帖数: 18158 | 11 抢粮与暴乱:大饥荒中农民的反抗
——大饥荒中农民的反应
一些人不仅否认大饥荒“饿死三千万”,也对大饥荒的严重程度提出质疑,其理由之一
是,如果发生了大饥荒,为何看不到农民的抗争?事实上,1958-1962年间,中国的农
民曾有过大量抗争,只是由于处于特殊的历史时期,其抗争方式与过去有所不同。
1958年大跃进中毛泽东在李井泉陪同下视察亩产4万斤的郫县(图源:维基百科公有领
域)
1958-1962年间,中国发生了大饥荒。近年,出现了否定发生大饥荒的思潮,有些人不
仅否认大饥荒“饿死三千万”,也对大饥荒的严重程度提出质疑,其理由之一是,如果
发生了大饥荒,为何看不到农民的抗争?的确,历史上一旦发生大饥荒,农民为了活命
,会抢粮,骚乱,乃至爆发起义,历史上不乏这类记载。在1958-1962年间,由于特殊
的历史条件,农民的抗争与历史有所不同,但这不等于说历史上发生的事在这几年间不
存在。事实上,上世纪80年代以后编纂、出版的地方志中,对大饥荒中农民的抗争也有
所透露,而在官方档案和当时的新华社内参中,则有更多的详细记录。不妨看看如下例
子:
(一)抢粮
大饥荒期间,抢粮事件在全国各地不断发...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12 2009年10月31日钱学森去世,中国大陆一片怀念声。1959年,中科院物理所从城里搬到
中关村,旁边的力学所大楼尚未峻工,那时钱先生是力学所所长,刚入党的共产党员,
笔者则为进入物理所仅一年的科研小卒,政治贱民。虽然我们曾在北大清华旁的中关村
同躭过好些年,但从无交往,业务上也没有交集,只是听过他的报告。钱先生住宅楼前
有军人守卫到是目睹了的。本文讲述些笔者看到的钱学森。
初识钱学森
1955年10月28日,钱学森归国到达北京,很快就来北大物理系作报告,听得我这个初进
京城的毛孩子一楞一楞的。不久前我才升入物理专业二年级,极少知晓外部世界的事物
。虽然他没有多讲自己的学术成就,但钱先生“冲破美帝国主义的重重阻挠、毅然回来
”的爱国主义事迹和精神,叫人敬佩得五体投地。
钱先生的专业领域是空气动力学,空气动力学是流体力学的一个分支,流体力学是力学
的一个分支,力学是物理学的一个分支,因此,说他是物理学家也不为过。事实上,
1939年钱学森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获得的就是物理学博士学位。我为有这样一位同行学
长而自豪。于是就千方百计搜寻钱先生的学历、成就和事迹。
1934年,24岁的钱学森毕业... 阅读全帖 |
|
h******i 发帖数: 21077 | 1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StMicheal (archangel),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这篇中共干部回忆录说的很清楚,过度征粮饿死人。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Feb 22 15:58:22 2017, 美东)
http://www.jinsui.org/lishi/shanxikangzhan/zt_ztzs_/2016/0519/6075.html
张涛自述(十二 上)
发布日期:2016-05-19 11:29 来源: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主管农业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一贫二穷,解决好全国人民吃饭穿衣问题成为头等大事,号
召全党动员大办农业。四川是农业大省,盆地气候温和,农业基础条件好,增产潜力大
,要求各级主要领导抓好农业。但是川北南充丘陵山区条件不好,年年旱情严重,农民
十分贫苦。分管农业干部也就十分辛苦,长期带着被盖下乡蹲点,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
动。
1959年我提拔为副书记后改为分管农业,直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止。三年灾害期间
,地委第一书记戈润生同志因医疗事故病逝,... 阅读全帖 |
|
s******n 发帖数: 518 | 14 统购统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初期实行的一项控制粮食、棉花等农产品资源的计划经
济政策。从1953年开始,政府在农村实行粮食计划征购,在城市实行定量配给政策,简
称统购统销。有观点认为在这种政策下,中国农村和农民在1950年代至1980年代被政府
剥削,最终“一贫如洗”[1]。
目录
1 背景
2 政策的确立与发展
3 基本内容
4 影响
5 参考文献
6 注释
7 参见
背景
建国初期,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和工业对粮食的需求逐渐扩大,农民自身的消费量也
不断提高,加上粮商在粮食自由市场的投机活动,1953年中国出现了粮食供应紧张的局
面。1953年6月,国库粮食赤字高达40亿斤,为了解决城镇人口粮食供应严重不足的难
题,政务院经过反复研究,拿出了统购统销政策方案。
政策的确立与发展
1953年10月10日,陈云在全国粮食会议上发表《实行粮食统购统销》的讲话,提出
统购统销政策的思想;
1953年10月16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的决议》;
1953年11月23日政务院发布了《政务院... 阅读全帖 |
|
r*****y 发帖数: 53800 | 15 秦晖:谢谢大家参加这次交流。我今天讲的这个话题其实本来应该是去年和前年讲的,
大概全球的惯例就是,凡是.逢十逢百.往往都是比较受关注的时候。08 年是改革30 年
,09 年是国庆60 年,这个30 年、60 年的话题当时是很热的。实际上很多研究者也在
关注这个话题,但是我们国家的现象就是,只要是.逢十.反而比较敏感,因此这个话题
本来在那个时候是研究的热点,但是真正到了那个时候往往是宣传的热点和研究的低点
,就出现了这样的现象。正好现在这个.逢十.已经过去了,我们可以冷静下来真正的分
析一下这30 年、60 年。
我们知道在前年、去年30 年、60 年的文字中,有个很有意思的变化,08年改革30
年,那个时候主流的宣传是强调改革前后的剧变,那个时候经常说改革前如何如何糟
糕,改革以后就发生了中国奇迹,发生了大的变化,强调这两者之间的断裂,就是一个
很大的改变。但是到了去年,主调是60 年,于是这个主流就变成强调改革前后的连续
,也就是前30 年也很好,后30 年更好,这个.更好.对前30 年是继承,强调这两个30
年之间的连续性。关心中国思想界的人不难发现,其实这两种声音一向都存在,... 阅读全帖 |
|
H****g 发帖数: 14447 | 16 邓小平写给中共中央的《我的自述》(摘录)
邓小平
1968.06.20
〖一九六八年六月二十日至七月五日,邓小平同志向中央写了《我的自述》,全文约三
万言。他在这个材料中,比较全面地叙述了他的政治历史和工作经历,检查了他的错误
。现将他检查其重要错误的部分和叙述他受王明“左倾”路线整他的简单过程,摘录如
下。〗
红七军工作时期
一九二九年夏,蒋桂战争之后,俞作柏任广西省政府主席,李明瑞任广西督办公署主任
。俞极力表示进步,要求我党派干部去他部队工作,党中央即派我作为中央的代表同俞
接洽。在南宁过了一个月左右,情况发生了突然变化,我们决定举行南宁起义,报告了
中央并得到批准。九月的一天,我们带领第四、第五两个大队和教导团的一部分举行了
革命兵变。第四大队由张云逸同志率领开往百色,我是同四大队一道走的。第五大队由
俞作豫同志率领开往龙州,李明瑞是随五大队行动的。后以四大队为基础成立了红七军
,以五大队为基础成立了红八军。
广西右江地区,是一个比较有群众基础的地区,这里有韦拔群同志那样的优秀的、很有
威信的农民群众的领袖,东兰、凤山地区是韦拔群同志长期工作的地区,是很好的革命
根据地,这给红... 阅读全帖 |
|
g********e 发帖数: 6425 | 17 太宗饿死人的事就这么轻描淡写的过去了?太祖在徐水明确指示:粮食多了,国家不要
,谁也不要,农业社员们自己多吃嘛!我看太祖这里面是大有深意。
这几年,还存在着高估产、高征购的错误,每年征购任务的确定,我都是参与了的。 |
|
t****n 发帖数: 10724 | 18 听到苏州嘉兴间要修铁路,感慨万千。想起中国人民在困苦的抗战时期修建的苏嘉铁
路被日本人拆除去造枪炮。
==============================================================
苏嘉铁路八年悲壮史
1932年1月28日,日军突袭上海,淞沪抗战爆发。由于国民党政府的无能,淞沪抗
战失败。国民党政府被迫与日寇在同年5月5日签订《淞沪停战协定》,其中规定中国军
队不得在上海及苏州、昆山以东驻军,任何军队活动也不能经过上海,而日军却能在上
海市郊驻军。上海是当时中国的心脏,是京沪和沪杭甬铁路这两条主动脉的交会处。这
样一来,两条动脉被切断,南北之间国防和军事活动无法正常进行。面对日寇的嚣张气
焰,首都南京面临着直接的威胁。“为增强国防”,抵御日寇进一步的侵略,使南京与
杭州之间的交通畅通无阻,国民党政府开始筹划建设苏嘉铁路,并把它作为京沪杭国防
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937年,日寇轰炸前的嘉兴火车站
1934年11月,国民党政府铁道部正式决定兴建苏嘉铁路。
1935年5月起,苏浙国防工程正式开始启动。整个工程规模浩大,其中包括:“乍
嘉线... 阅读全帖 |
|
g********e 发帖数: 6425 | 19 矮贼修养联名发来贺电:
... ...
一九六二年刮单干风的时候,我赞成安徽搞“包产到户”这种破坏社会主义集体经济,
其实就是搞单干的罪恶主张,说过“不管黄猫黑猫,抓得住老鼠就是好猫”等极其错误
的话。这几年,还存在着高估产、高征购的错误,每年征购任务的确定,我都是参与了
的。基本建设项目,有些不该退的也退了。我作为总书记,对这些错误负有更多的责任。
... ...
在六○、六一年困难时期,我没有抵制三自一包四大自由等资本主义的歪风,没有遵照
主席指示抓好三线的基本建设,使不该下马的也下了马,推延了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
义的三线建设。 |
|
l**i 发帖数: 8144 | 20 坚决清除泼向中国共产党的这盆污水
——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一处谬误的分析
北京大学 巩献田
近些年来,某些人打着所谓还原“历史真相”的旗号,迎合国际上帝国主义和国内外反
动派的需要,杜撰所谓“改写”、“重写”甚至“戏说”历史的文章,大做包括中国社
会和共产党历史的翻案文章,极尽其混淆是非、颠倒黑白之能事。他们污蔑栽赃毛泽东
同志、攻击诋毁中国共产党,妄图达到搞臭、颠覆人民民主专政和抹黑、推翻社会主义
制度的罪恶目的。他们与混进党和政府内的腐败分子一起,败坏了党风,污染了社会风
气,毒化了人们的思想,致使本有的社会诚信严重缺失,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鱼水关
系受到了强烈的损害。
西方反华反共反社会主义势力和国内的自由化分子不厌其烦地拿我国六十年代暂时困难
人口非正常减少问题来说事,就是目前污流浊浪中泛起的很不可小视一股。他们把这作
为毛泽东的一大“罪过”,看作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块“软肋”,是社会主义制度“没有
优越性”的绝好“例证”。在六十年代我国人口问题上做文章,就成了他们的... 阅读全帖 |
|
l**i 发帖数: 8144 | 21 孙学文研究员已指出过因饥饿引起死亡的人数
关于我国六十年代人口变动问题的研究,在2009年12月,几个网站就发表过中国社会科
学院孙学文研究员的文章:“毛泽东盖世功勋与日月同辉”,[③]孙在文章中,也得出
了与孙景泽先生相似的结论。他在文章中写道:
关于此间出现的“非正常死亡”问题。由于1958、1959年和1962年都比上年新增人口
1200多万人,不存在非正常死亡的问题,问题出在1960-1961年,这两年总人口分别比
上年减少1000万和348万人(顺便说一下,改革开放31年来,每年人口死亡总数在800-
1000万左右),表现在这两年人口死亡率高达25.43‰和14.24‰。考虑到出生率等因素
,西安交大蒋正华教授采用历年生命表参数计算和原国家统计局长李成瑞对美国科尔教
授线性公式计算结果进行技术性修订(因存在矛盾或不符合中国实际情况),他们得出
的非正常死亡人数在1691—2158万人,那种估算在3000-4000万人以上则是高估。
至于说“三年大跃进活活饿死了3755万人”,那完全是复辟狂捏造。因为这是毫无根据
的信口雌黄。人口专家一般讲的是“非正常死亡”,包括饥饿死亡及由... 阅读全帖 |
|
C********g 发帖数: 9656 | 2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Communipig (共产猪), 信区: History
标 题: 毛轮歇斯底里了,连它们自己中央党史研究室写的历史也要否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Mar 30 16:10:09 2011, 美东)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14/201103/224128.html
巩献田:坚决清除泼向中国共产党的这盆污水
作者:巩献田文章发于:乌有之乡
坚决清除泼向中国共产党的这盆污水
——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一处谬误的分析
北京大学巩献田
近些年来,某些人打着所谓还原“历史真相”的旗号,迎合国际上帝国主义和国内外反
动派的需要,杜撰所谓“改写”、“重写”甚至“戏说”历史的文章,大做包括中国社
会和共产党历史的翻案文章,极尽其混淆是非、颠倒黑白之能事。他们污蔑栽赃毛泽东
同志、攻击诋毁中国共产党,妄图达到搞臭、颠覆人民民主专政和抹黑、推翻社会主义
制度的罪恶目的。他们与混进党和政府内的腐败分子一起,败坏了党风,污染了社会风
气,毒化了人们的思想,致使本有的社会诚信严重缺... 阅读全帖 |
|
y**o 发帖数: 8897 | 23 这个舔到了:
一九五二年我到北京工作以后,特别是被“八大”选为中央总书记的十年中,我的头脑
中,无产阶级的东西越来越少,资产阶级的东西越来越多,由量变到质变,一直发展到
推行了一条资产阶级反动路线,变成了党内最大的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之一。
准备党的“八大”时,指定我主持修改党章。在修改的党章中,删去了“七大”党章中
以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的内容,这个重大原则问题虽然不是由我提出的,但我是
赞成的。我的这个罪过,对于党和人民,对于社会主义事业,带来了极大的损害。“八
大”会上,我代表中央作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错误地评价了苏共二十大的作用,
错误地提到反对个人崇拜问题。这个报告是几个人集体起草的,这一段也不是由我写的
,似乎记得还是参照了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写的,但作为主持起草的我应负不可
推卸的主要责任。这是一个丧失原则立场的错误。
在考虑“八大”中央委员人选时,对过去曾有叛变行为,以后又在长期工作中有所表现
的人,是否可以当中委的问题,我当时认为,对某些人可以作特殊情况处理,提为中委
候选人。随即由安子文等人起草了一个文件,这个文件是完全违反党的组织原则的,是
极端错误的... 阅读全帖 |
|
y**o 发帖数: 8897 | 24 一九五二年我到北京工作以后,特别是被“八大”选为中央总书记的十年中,我的头脑
中,无产阶级的东西越来越少,资产阶级的东西越来越多,由量变到质变,一直发展到
推行了一条资产阶级反动路线,变成了党内最大的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之一。
准备党的“八大”时,指定我主持修改党章。在修改的党章中,删去了“七大”党章中
以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的内容,这个重大原则问题虽然不是由我提出的,但我是
赞成的。我的这个罪过,对于党和人民,对于社会主义事业,带来了极大的损害。“八
大”会上,我代表中央作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错误地评价了苏共二十大的作用,
错误地提到反对个人崇拜问题。这个报告是几个人集体起草的,这一段也不是由我写的
,似乎记得还是参照了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写的,但作为主持起草的我应负不可
推卸的主要责任。这是一个丧失原则立场的错误。
在考虑“八大”中央委员人选时,对过去曾有叛变行为,以后又在长期工作中有所表现
的人,是否可以当中委的问题,我当时认为,对某些人可以作特殊情况处理,提为中委
候选人。随即由安子文等人起草了一个文件,这个文件是完全违反党的组织原则的,是
极端错误的,它给一些人混... 阅读全帖 |
|
g********e 发帖数: 6425 | 25 邓小平发来贺电:
一九六二年刮单干风的时候,我赞成安徽搞“包产到户”这种破坏社会主义集体经
济,其实就是搞单干的罪恶主张,说过“不管黄猫黑猫,抓得住老鼠就是好猫”等极其
错误的话。这几年,还存在着高估产、高征购的错误,每年征购任务的确定,我都是参
与了的。基本建设项目,有些不该退的也退了。我作为总书记,对这些错误负有更多的
责任。 |
|
w****2 发帖数: 12072 | 26 【整理】从化四日 [ ★陈郢客 ] 于:2010-10-29 00:20:08 复:3138237
《红旗》杂志 1958年第6期 《从化四日——给广东省委的一封信 》 13页起
作者:“曾经有一个人”时任: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处书记
这封信是一封“汇报书”,开头就写到,“我们在从化工作了四天,昨天到达新丰,准
备明天到南雄去。”
——————先摘取部分——————————
【一、对早造*生产的看法问题。
从化的工作总的说来是不错的。去东今春以来,不论在水利、积肥、密植、果树嫁接等
工作上都取得了巨大成绩,特别是在推广密植规格和后来抢救三类禾苗方面,劲头很足
,成绩很大,全县干部和人民做了许多工作。早造产量,据县委估计平均亩产能达到三
百五十斤至四百斤。从我们所了解的情况看,这是有可能达到的。即使再少一些,譬如
平均每亩只收到三百斤,也是巨大的胜利,因为去年早造每亩只收到二百斤。而且早造
能达到三百斤,再争取晚造达到五百斤,实现全年亩产八百斤的指标,从根本上改变从
化粮食生产的落后面貌,亩产量从四百多斤向前跃进一倍。这对从化来说,简直是一件
翻天复地的大事。】
【注:
我特意选取文中最保守... 阅读全帖 |
|
c********g 发帖数: 15629 | 27 谢谢提供信息,我查了一下,找到这个
http://baike.baidu.com/view/247547.htm
信阳地委报告, 195 9-1960 年冬春,正阳县死人 8 万,息县死人 10 万,新蔡县死
人 10 万,恰恰是山查岈山公社死亡 4,000 人,占其总人口的 10% ,有的队的死亡率
达 30% 。深知这些情况的吴芝圃,竟对中央谎称只有 5% 的群众生活安排不好,坚持
不要救灾粮款,甚至高征购不退,仍维持征购 72.58 亿斤。按官方统计数字,当时农
民人均只有 250 斤原粮。实际上,由于大办地方工、副业,大办公共食堂,饲养场集
中饲料,高产密植消耗大量种子,导致所剩口粮不多,也不在农民个人手中,所以一到
1960 年入春,公共食堂一一断粮。吴芝圃在 1962 年 1 月给中南局的检查承认:「
对河南 58 、 59 年粮食产量,我曾经作过远远高于实际的估算……不止一次向主席作
了河南粮食数字的假报告……反映全省群众生活只有 5% 安排不好,其实那个时候正是
信阳地区大批发生浮肿病和死人的时候。」吴芝圃没有检讨他当时居然还坚持外调粮食
8 亿斤。与此同时,吴也迫使干... 阅读全帖 |
|
g*******2 发帖数: 1184 | 28 下面是陈丕显前副委员长笔下的“三年大饥荒”
说的是福建.
--------------------------------------
按:陈丕显,“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
家,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书记处书记,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副委员长”(引自官方评价),在上世纪三年大饥荒之时,任华东局书记处书记。本文
摘自他的回忆录。
上世纪的三年大饥荒,四川省委第一书记李井泉治下的四川省,以及河南省委第一书记
吴芝圃治下的河南省,才是大饥荒的重灾区。而陈丕显先生本文中所描述的福建省,远
不是重灾区。
--------------------------------------
1960年4月下旬……回到了久别的福建家乡。一路上,我每到一地除了听汇报外都要去
参观农民的食堂,到农民家里揭开锅盖看看,看他们吃的什么。邵武、三明、永安的情
况还好,尽管三餐的稀饭稀得可以当镜子,稀得“浪打浪”,但毕竟还有饭吃。可是一
进入闽西境内,情况就十分不妙。许多人家无隔夜粮,靠野菜充饥,群众叫苦连天。我
的心情很是沉重。……
4月30日,我在龙岩地委听... 阅读全帖 |
|
q*******u 发帖数: 3435 | 29 http://discovery.163.com/12/0503/18/80JQ0LN900014N6R.html
1900年以后,人类社会出现了历史上最为严重的几次饥荒。但与通常认为的不同,在现
代社会自然灾害已不再具备造成大范围饥荒的能力,自然灾害一直被当做了引发饥荒的
“替罪羊”。
从乌克兰饥荒到中国的“三年困难”时期,再到不久前发生在“非洲之角”的饥荒。“
天灾”被想当然的当成了导致大多数饥荒的原因,但事实上,在1900年后,致死人数最
多的几场大饥荒前后都没有发生重大的自然灾害,一些饥荒发生时的气候状况甚至可以
用“风调雨顺”来形容。
在现代,致死人数最多的几次大饥荒都不是由严重的自然灾害引起
在古代,自然灾害与大规模的饥荒的确有着直接的联系,但在现代,这种情况已经发生
了改变,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玛蒂亚·森认为:现代农业技术的引入和货物运输变得
更加便捷,其实已经从技术上根除了自然灾害引发大饥荒的可能性。发生现代饥荒的原
因并不在于生产的粮食不够,而是在于需要粮食的人无法及时与有效地获得粮食。
1990年以后发生的几次大饥荒,很好的佐证了阿玛蒂亚的观点。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苏联... 阅读全帖 |
|
a*******t 发帖数: 10093 | 30 学者:三年自然灾害死难者名单上几乎全部是农民
本文摘自:《南方都市报》作者:韩福东,原题:《“大跃进导致大饥荒”并非向壁虚
构》
近日,媒体人林治波在微博发帖,否认大跃进导致大饥荒,在网上引发轩然大波。他说
:“有人为了糟蹋毛主席,竟然夸张污蔑1960-1962年饿死几千万人。有人为此走访了
当年饥荒最重的河南安徽许多村庄,情况根本不是有人污蔑的那样,乡亲们只是听说饿
死了人,而自己并没有亲眼看见饿死人,能够直接证实的饿死者为数极少。”在饥荒严
重的河南和安徽,怎么可能“直接证实的饿死者为数极少”呢?从林治波微博内容看,
并非严肃探讨大跃进期间的饿死人数,而是试图推翻既有的历史论述。
近年来,在一部分特定政治理念的人群中产生一种舆论,宣扬大跃进饿死人是一种向壁
虚构的传说。意识形态遮望眼,此为显例。
以安徽省肥东县为例,据官方统计数据,1959年之前,该县农业人口呈逐年增长态势,
1959年总数为789502人,到了1960年,则减为572844人,人口一年暴减21万余人。
当然,减少的人口中,应既包括死亡者,也包括人口外流者。而结合《肥东县志》关于
这一期间死亡率的统计数据,会发现死... 阅读全帖 |
|
s***a 发帖数: 2141 | 31 不论是CCAV农业砖家,还是历史版不讨论近代史的历史学家
都来说说吧~
尹曙生:“大跃进”前后的社会控制
炎黄春秋2011年第4期 作者为安徽省公安厅原常务副厅长
“大跃进”以后,全国大饥荒,饿死了几千万人。饿死这么多人,为什么没有出现
大规模的动乱?这是因为,国家采取了严密而严厉的社会控制措施。
1949年,中国共产党接管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中国。仅武装土匪(有的就是国民党
残兵败将,啸聚为匪)就有200多万,还有特务、恶霸、潜伏下来的国民党军政人员、
反动会道门头子,活动猖獗,社会治安混乱。经过3年的剿匪、反霸、土改、镇压反革
命运动,逮捕、拘留了280多万人,其中判处死刑的有70多万,判处有期、无期徒刑的
120多万,其余判处管制、戴反革命分子帽子,交群众监督改造。正如毛泽东在镇压反
革命后所说的:“还有反革命,但是不多了”。在大规模镇压反革命的同时,进行了土
地改革,农民分得了土地,劳动积极性空前高涨,农业生产得到迅速恢复,农民生活水
平迅速提高。以安徽省为例,三年镇反,共逮捕各类反革命分子110164人,其中判处死
刑的32876人,死缓2328人,有期徒刑49332人,其余判... 阅读全帖 |
|
b*********r 发帖数: 2532 | 3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eadline 讨论区 】
发信人: inews (inews), 信区: Headline
标 题: 三年自然灾害:死难者名单上几乎全部是农民(组图)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May 8 20:40:57 2012, 美东)
三年“自然灾害”下的中国
大饥荒时期的大陆逃港者
【核心提示】尤其令人唏嘘的是,大饥荒死难者名单上几乎全部都是农民。不要说城市里的官僚,即便在生产队任个一官半职,也大抵会因特权而多吃多占,免于饿死。
本文摘自:《南方都市报》作者:韩福东,原题:《“大跃进导致大饥荒”并非向壁虚构》
近日,媒体人林治波在微博发帖,否认大跃进导致大饥荒,在网上引发轩然大波。他说:“有人为了糟蹋毛主席,竟然夸张污蔑1960-1962年饿死几 千万人。有人为此走访了当年饥荒最重的河南安徽许多村庄,情况根本不是有人污蔑的那样,乡亲们只是听说饿死了人,而自己并没有亲眼看见饿死人,能够直接证 实的饿死者为数极少。”在饥荒严重的河南和安徽,怎么可能“直接证实的饿死者为数极少”呢?从林治波微博内容看,并非严肃探讨大跃进期间的饿死人数,而是 试图推翻既有的历... 阅读全帖 |
|
g*******0 发帖数: 3240 | 33 庐山会议后,中共中央敲定以“五千亿斤…增产百分之十左右”的基调来安排1959年粮
食征购。
1959年粮食实际产量为3400亿斤,1960年为2870亿斤,年平均递减15%。
1959年10月1日,在庆祝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之际,举国上下再次掀起 了一阵放
“卫星”、高指标的浮夸风。为了证明“伟大领袖”制定的“三面红旗”决策的英明正
确,为了证明“右倾反党集团”只是恶毒攻击和诬蔑诽谤,“更大跃 进”运动,就担
负起了其涂脂抹粉的使命。然而,这些空中楼阁的谎言,需要来自农村“丰产粮食”的
支撑。各地纷纷开始全力以赴地投入层层加码、步步拔高的粮 食高指标和高征购。
就在粮食减产的情况下,1959年10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力争完成今年
对外贸易的收购任务和出口任务的紧急指示》,强调“完成对外贸易 的收购任务和出
口任务,是一个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速度的重大问题”,“影响我国的对外信誉”
。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紧急地动员起来,抓紧今年最后 的六十多天,采取突击
的方法,力争完成今年对外贸易的收购任务和出口任务。” |
|
x********i 发帖数: 248 | 34 小岗村1979年粮食大增产的神话和所谓农业合作化失误的真相
——“所谓未被识破的真理,就是分贝最大的谎言”
长期以来,我一直对1978年小岗村18户农民敢为天下先的气概而感动,但是后来看到当时
带头人严宏昌在中央电视台介绍当时的一些资料,说当时“18户人家,115人,全村耕地
550亩”,又说:“60年代初粮食产量1.5万公斤,而1979年产量13万公斤,相当于1965
-1969年5年总和”,我就有了疑心。第一,当时安徽约5000万人,人口密度约400人/平
方公里,而凤阳又是在人口稠密的淮海平原,怎么在凤阳还有人均耕地接近5亩的平原
村庄?一个村庄人均耕地接近5亩而吃不饱,那全中国人不是早都饿死光了?还有,平
原地区耕地居然平均亩产不到28公斤?
这些迷团直到9月26日看《人民日报》第四版才解开,因为上面一篇关于小岗村的报道
上说:“现在小岗村108户,428人”,我吃了一惊,难道26年里,小岗村人口居然翻了
2番?忽然记起以前也有资料隐约说过,1978年偷偷搞包产到户的小岗村民只有一个生
产队,18户人家。也就是说,事实很清楚,小岗村可能象别的中国农村一样,一个自然
村里分几处聚... 阅读全帖 |
|
x********i 发帖数: 248 | 35 zt
万里的谎言还主要是针对老百姓和下级官员,因为中央一级的事情他们自己就可以搞定
。而今天的大老爷们已经懒得跟老百姓说什么了,老百姓他们可以整服帖,只需要对上
级说谎,我们看看安徽的大老爷们,是怎样安排“让事实说话”“让农民说话”去哄骗
前总书记江泽民的。
根据《中国农村调查》一书的作者访问,小岗村最神奇的面貌变化发生在1998年,凤阳
县教委给小岗村建设了一所小学,建设速度奇快“一所可容师生一百六十人,从一年级
到五年级一条龙五个班的小岗村小学,六月动工,八月竣工,确保九月一日正式开学的
工程开始了。”
“省建设厅、省水利厅和省卫生厅联手要为小岗建造一座水塔,说干就干,并于七月底
完工,让小岗人破天荒地像城里人一样吃上了自来水。据说,原约定由三部门平摊的五
十万元资金,只有建设厅的十万元到了位,水利厅和卫生厅的承诺却都打了水漂,那四
十万元工程款的缺口,最后只好由凤阳县水务局垫付。”
“紧接着,由凤阳县建委统筹,县委、县政府六部门联合出资,为小岗村家家户户住房
的墙面,一点不拉地刷上一遍涂料,涂料一上墙,整个村子就好像摇身一变,光鲜了许
多;为提高文明的程度,又为一家一户建造了卫生... 阅读全帖 |
|
h*****9 发帖数: 6643 | 36 四是紧急进口粮食。从1958年起,一连三年超越国家的承受能力,出口了大批的粮食。
其中,1958年进出口相抵,净出口65亿斤,比1957年猛增73.1%;1959年净出口94.8亿
斤,比1958年又增加45.9%,相当于1957年的2.5倍。1960年在粮食收不抵支的情况下,
仍净出口20亿斤。1960年因农业歉收征购量减少、城镇人口增加,伴随而来的是商品粮
供应量增大而造成的粮食收支逆差,仅靠加强粮食调拨,降低口粮标准,搞“瓜菜代”
,都难以缓解粮食供应的紧张局面。1960年冬,粮食形势越来越严峻。这年11月,国家
上调粮食的任务只完成了64.4%。12月头4天每天运粮比11月份平均下降了20%,比中共
中央要求的减少了一半,交通沿线粮食库存普遍空虚。然而,问题并不在于运输能力不
足,而是在农村已没有多余的粮食可以调出。面对如此严重的形势,周恩来和陈云建议
:下决心进口一批粮食以渡过难关。
1960年12月底,周恩来、陈云和外贸部长叶季壮商量后,确定进口粮食数量为120万吨
。随后,中共中央决定加大进口,数量增大到50亿斤。1961年3月,中共中央在广州召
开的工作会议上,又决定进... 阅读全帖 |
|
T*****y 发帖数: 18592 | 37 试析河南省文革的几个特点
作者: 村夫
日期: 2006-07-07 11:30
如题
回顾与思考之二
试析河南省文革的几个特点
霜叶
在那场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中,每个地区、每个单位乃至每个人的历史都有相似之处
,却又不尽相同。近几年来,我翻阅大量资料,访问了许多同志,对河南省的文化革命
运动进行了回顾与思考,我觉得和其它省相比,河南省的文化大革命有几个显著的、鲜
明的特点。现将这些也许不太成熟的、不太确切的看法谈一下,以供历史学者和文革研
究者参考。
一
一九六六年八月,在毛泽东写出《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十三天后,中共河南
省委第一书记刘建勋也写出了《我的一张大字报》,带头支持郑州大学少数造反学生,
此举带动了河南一大批领导干部挺身而出,坚决支持造反派。这批老干部后来参加了各
级“三结合”的革命委员会,掌握河南省的党政领导大权达十年之久。这是河南省文革
的特点之一。
一九六六年八月十四日下午,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刚闭幕,参加会议的刘建勋在北京前
门饭店接见赴京反映河南文革情况的郑州大学党言川、方复山、刘松盛三位学生,并明
确地讲:“回到河南后,要在郑州召开一、二十万人的群众... 阅读全帖 |
|
T**********e 发帖数: 29576 | 38 ZT
//@李昌平: 在信阳村庄做70以上老人访谈,1959年11月-1960年3月该村饿死人情况。
非常奇怪,接受访谈的老人绝大多数都崇拜毛,感激毛。我问为什么?他们说毛主席知
道信阳死人了,派人来撤了吴芝圃,60年3月后连遇大灾再也没饿死人了。
1959年河南全年粮食产量仅210亿斤,省委第一书记吴芝圃估产为450亿斤,导致全省性
的高征购。
吴芝圃当年不顾毛的多次批评实行左倾蛮干、高估产、高征购,大刮浮夸风、共产风,
造成了举国震惊的“信阳事件”。张钦礼冒死跑到北京向周恩来控告了吴芝圃,才出现
了70多岁人所说的“毛主席知道信阳死人了,派人来撤了吴芝圃,60年3月后连遇大灾
再也没饿死人了”的事情。
1962年1月,吴芝圃在给中南局的检查中承认:“对河南五八、五九年粮食产量,我曾
经作过远远高于实际的估算……不止一次向主席作了河南粮食数字的假报告……反映全
省群众生活只有5%安排不好,其实,那个时候正是信阳地区大批发生浮肿病和死人的
时候。”吴芝圃沉痛地说:“省委和我犯的错误严重得很,罪恶也大得很……组织上无
论如何严肃处理,我都没话讲的。处以极刑,我也应引颈受戮。”吴芝圃后来数... 阅读全帖 |
|
w*********n 发帖数: 1975 | 39 在共产党夺权的过程中,他们认为建成社会主义需要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并不期望
在他们那一代看到。
老大哥经济学家发明工农产品“剪刀差”,即以行政手段提高工业产品价格,压低农产
品价格,一个往上拉,一个往下压,如剪刀一样,故曰“剪刀差”。但是推行“剪刀差
”的过程很不顺利,第一年征粮遇到普遍抵制,但以强大的国家机器作后盾,还是超额
完成了征购,但第二年就怎么也征不到足够的粮食了,因为农民不种了。这可怎么办?
难不到用特殊材料制成的人,搞集体农庄,规定你种粮,就只能种粮,征粮也不是从私
人家里征,阻力小得多。但苏联在实行集体化的过程中遇到强大阻力,最多的时候,出
动了3万正规军保驾护航。
中国在开始实行统购统销的54年,55年,也遇到了激烈反抗,有兴趣的可以去查查当时
的“反革命暴乱”,“反动会道门组织”等。因为农产品的征收困难,解决之道,也是
集体化。因为有苏联的教训,有苏联专家的警告,于是比较谨慎,在实行集体之前,做
了几件事。一,摧毁中国传统的农村宗族社会组织,取缔城市同乡会,商会及其他专业
行会组织;二、取缔在中国已经有30年历史的农会,从而使拥有全世界最多农民的国家
,一个农民占... 阅读全帖 |
|
d****i 发帖数: 2048 | 40 1959年。河南南部地区。人们吃干红薯叶,吃野菜,吃野草,吃树叶,吃树皮,吃观音
土,把玉米芯用石磙碾碎吃,到酒精厂挑酒糟吃……。饥饿使人们疯狂,能吃下肚去的
全吃了,不能吃下肚的也吃了,为了活命,人们冒死吃下很多闻所未闻的东西。壁虎、
老鼠、牛粪,大雁屎,人们也抢着吃,人们都饿极了,只要能填肚子的东西,都往嘴里
咽。
(12)你家有吃的非整你不中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各级领导干部仍在发动人们报粮、反瞒产。袁庄大队挖了两个月,
才挖出粮食524斤。袁庄大队孙庄有个傻瓜叫王毛孩,干部问他:“毛孩,你爹藏粮
了没有?”王毛孩傻里傻气地说:“这几天俺爹还在家炒豆子吃哩。”干部大喜过望,
把毛孩爹叫到大队部,逼他交出所藏粮食,毛孩爹坚持说没有,王毛孩说:“爹,都拿
出来吧,咱不能落个半光荣。”他爹看着傻儿子,两眼直掉泪,只好拿出半斤芝麻、几
棒玉米,拍着王毛孩的头,说:“咱都吃不成了。”
后袁庄社员袁满仓十分积极,夜里看到邻居袁发勤家冒烟,骂道:“我没吃的,你家有
吃的,非整你不中。”第二天汇报到大队,说袁发勤藏有粮食。大队干部到袁发勤家去
搜,搜出了5斤豆子,袁发勤的小儿子嘴快,说:“床底下的... 阅读全帖 |
|
I********l 发帖数: 8702 | 41 你既然知道饿死人是跟当地官僚主义严重程度有关,也就是浮夸风高征购了,那你为什
么要扯全国性大饥荒呢?
现有的资料足以证明,当年全国根本就不存在大饥荒,而只是个别地区,也就是20多个
县有饿死人的情况。当时全国1600多个县,只有20多个县存在饿死人的情况,显然不是
全国性的问题。
而我们也知道,当年也根本不存在故意遮掩饿死人的情况。1957年饿死几百人,就把广
西省委书记一撸到底,三年自然灾害期间有20多个县有不正常死亡的情况,61年和62年
就把这20多个县的官员撤职的撤职,法办的法办。而且也不只是处理直接负责人,那些
浮夸风严重的省份,比如说安徽,省委书记曾希圣也调走了,而原来被曾陷害打击的干
部都平反了。请记住,这是1962年前后的事情,而不是改开后。
需要指出的是,在三年自然灾害期间,毛泽东是二线,刘邓是一线。毛泽东想参加中央
会议都不行,被邓直接拒绝:你不用来了。因为当时个别地区搞浮夸风,老毛才写了封
《给生产队长的一封信》,想直接给基层,结果《人民日报》不给发,转投《党内通信
》才发。而且发表之后,又被一线捂着,像刘邓黑党的安徽一把手曾希圣,文革时被群
众批判的一个罪名就是... 阅读全帖 |
|
d****i 发帖数: 2048 | 42 信阳县志》为何没记载“信阳事件”
信阳县地方史志办公室主任 曾昭辉
1990年2月,解放40多年来的第一部信阳县志出版问世了。全志130万字,共三
十三编,124章,内容详丰,包罗万象,对研究信阳县(平桥区)历史、政治、经济、
文化、军事以及科学的发展等,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参考资料。为此,受到各地较高评价
,并被河南省史志编委评为二等奖。这是在当时县委、政府上级党政领导下,在全县人
民各单位专家、学者以及专业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
但是,作为100余万字的巨书,因编纂人员的水平有限,难免存在不少问题和缺
欠。志书面世后提出不少意见,尤其是尖锐地批评我们在志书不能“秉笔直书”——回
避了“信阳事件”这个敏感问题。有的同志甚至说,由于对信阳事件讳莫如深,使县志
在人民群众心中“大打折扣”!如原县水利局副局长周九皋曾多次在有关会上或在大街
上,当众质问我:你老曾写的啥信阳县志?为什么对“过粮食关”(信阳事件),在书
中只字不提!?信阳县在1959——1961年饿死五六万人,你们为何视而不见,充耳不闻
……一时把我噎得无言以对,甚感狼狈!
其实,他们哪里知... 阅读全帖 |
|
p******9 发帖数: 7130 | 43 这几年,还存在着高估产、高征购的错误,每年征购任务的确定,我都是参与了的。基
本建设项目,有些不该退的也退了。我作为总书记,对这些错误负有更多的责任。 |
|
f****i 发帖数: 9419 | 44 你说这个没用,显示不了你幽默。1958年有关部门的预计产量是3250亿公斤,也就是说
6500亿斤的数据。按照这个数据,征购率是按照17.8%计算的。最后58年征购率实际上
20%多了。这个高估浮夸,我从来没有否认过以老毛为首的共产党都有执政责任。还有
,我以前就转过陈东林写的文章,里面数据全都是有据可查的,我一条一条根据他的引
用索引去挨个翻书查过,绝对没有马虎眼的地方。他那上面对这个过程说的很清楚。该
多少责任就多少责任。我在最开始来这个论坛,就说过,我认为三年自然灾害最后综合
起来应该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这就是我的态度。你跟我说这个没用。老毛绝对在其中
起到了在当时氛围中挤水分的作用。你跟我贴小说没用。 |
|
p******9 发帖数: 7130 | 45 一九六二年刮单干风的时候,我赞成安徽搞“包产到户”这种破坏社会主义集体经济,
其实就是搞单干的罪恶主张,说过“不管黄猫黑猫,抓得住老鼠就是好猫”等极其错误
的话。这几年,还存在着高估产、高征购的错误,每年征购任务的确定,我都是参与了
的。基本建设项目,有些不该退的也退了。我作为总书记,对这些错误负有更多的责任。 |
|
f****i 发帖数: 9419 | 46 出处,多谢。
另外这句“农民出身居然相信亩产万斤。而且还深信不疑,担心中国粮食太多怎么办”
纯粹扯淡。老毛相信当时亩产万斤,全中国人都饿死了。中国当时耕地18亿亩,也就是
老毛相信当时的亩产万斤的话,当时的粮食产量就是18万亿斤,也就是90亿吨。按照18
%的征购标准线要征购接近18亿吨粮食。中国当时总产量一共2亿吨左右。你开国际玩笑
呢?还是你小学算术都不及格?
张嘴拍脑门胡扯淡? |
|
f****i 发帖数: 9419 | 47 老毛相信当时亩产万斤,全中国人都饿死了。中国当时耕地18亿亩,也就是老毛相信当
时的亩产万斤的话,当时的粮食产量就是18万亿斤,也就是90亿吨。按照18%的征购标
准线要征购接近18亿吨粮食。中国当时总产量一共2亿吨左右。说老毛相信当时亩产万
斤的人,你开国际玩笑呢?还是你小学算术都不及格? |
|
f****i 发帖数: 9419 | 48 表现你智商?当时全国粮食产量2亿吨,征购18亿吨?你别管60年饿死多少。按照你的
智商推算,中国当时6亿多人都得饿死。因为征购18亿吨,产量只有2亿吨。全都收走了
,还活个P,不得6亿人都饿死?你不是幽灵上网是干嘛的? |
|
m****5 发帖数: 1131 | 49 三年饥荒时期凤阳县是怎么逼老百姓交粮食的
作者:韩福东
[导读]1959年10月赵玉书亲自掌握干部大会搞粮食,并开展了斗争。在逼粮斗争中
,有些社队进行了体罚。如板桥公社小王庄共42户,户户被搜,吊打群众14人,挖地搜
粮14户。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农民居住的茅草屋
老干部赵玉书的复出与洗白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建国初期那批老干部,已经陆续凋零,在回顾从政生涯时,
却鲜见他们有自我检讨与反省;更多时候,他们是在琢磨着如何为自己树碑立传,赢得
身后名声。原安徽凤阳县委书记赵玉书,大概可以算作一例。
凤 阳县委组织部主办的“凤阳先锋网”,几年前刊发一篇名为《丰碑永驻———
记原中共凤阳县委书记赵玉书》的文章,内称:“中都大地,淮河之滨,到处传颂着老
书记赵玉书的动人事迹。尽管他卸任凤阳县委书记已有40个年头……人们饮水思源,
念念不忘赵书记关注民生,关爱百姓一幕幕共产党人的公朴风范。”该文在网 上引发
很多讨论。
要知道,在赵玉书主政凤阳的大跃进期间,该县人口非正常死亡达6万余人,约合
全县总人口六分之一。1960年 底,赵玉... 阅读全帖 |
|
r*****1 发帖数: 3465 | 50 动员戡乱完成宪政实施纲要
民国36年7月19日(非现行条文)
国民政府订定发布,行政院废止
1947年7月19日
中华民国三十六年七月十九日国民政府订定发布
中华民国八十年五月十七日行政院(80)台防字第15808 号令发布废止
第一条
本纲要依国务会议通过厉行全国总动员以戡平共匪叛乱如期实施宪政案及国家总动员法
之规定,制定之。
第二条
实施宪政及各项有关宪政之选举,均应依照规定积极进行。
第三条
戡乱所需之兵役、工役及其他有关人力,应积极动员。凡规避征雇及妨碍征雇等行为,
均应依法惩处。
第四条
戡乱所需之军粮、被服药品、油、煤、钢铁、运输、通讯器材及其他军用物资,均应积
极动员,凡规避征购征用、妨碍征购征用及囤积居奇等行为,均应依法惩处。
第五条
各业劳资双方,应密切合作,如有争议,并应依法调解及仲裁,凡怠工、罢工、停业、
关厂及其他妨碍生产及社会秩序之行为,均应依法惩处。
第六条
为安定民生,政府对于日用品之交易价格各业薪俸工资及物资流通、资金运用、金融业
务,均得加以限制或管理。
第七条
为维持安宁秩序,政府对于煽动叛乱之集合及其言论行动,应依法惩处。
第八条... 阅读全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