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外感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下页 末页 (共8页)
g*********r
发帖数: 136
1
Oh....我會錯意了, 不好意思, 只是你之前的語氣真的很像在挑釁, 基本上中草藥的運
用上都是中病即止, 外感六淫或時疫之氣或痰飲等等消除後就要停藥, 沒事也不會讓病
患亂補, 跟西藥的運用應該也不會差太多吧? 至於病患自己不懂自己的病機就一直買
中成藥吃不是我所能控制的, 這跟chronic sinusitis的患者長期去CVS買nasal
decongestant結果下鼻甲發炎更嚴重的意思一樣吧? 長年腹瀉有可以是寒, 也有可能是熱, 病因不同卻能造成一樣的症狀, 潰爛這種症狀通常是熱証, 但是也有可能是寒, 要看全身的症狀和而定, 比如發熱口渴小便又黃又短是熱, 相反怕冷小便清長胃口不好每天早上五點拉肚子或化出來的膿是浠薄的或純血水是寒証.但是臨床上很少有一個人是完全的寒証或熱政
中醫的確很多不好的醫生, 很多郎中說自己有什麼治百病的秘方的確讓我輩中人很頭痛, 可是這也不是我們能控制的事, 至於你之前的問題包含了五行學說和藏腑學說, 其中的相生, 相乘, 反克配合各臟的功能那太復雜了, 從內經或現代的中醫基礎學的書讀起才會了解fivestone學長說的
f*******e
发帖数: 5594
2
来自主题: ChineseMed版 - 学习中医的讨论
☆─────────────────────────────────────☆
bluesteel (怪蜀黍) 于 (Thu Nov 18 12:57:02 2010, 美东) 提到:
中药是不是会引发这种Rhabdoid kidney Malignant 我不太清楚,但是,我的确有个40
多岁的病人因为长期服用“泻火”的含 木通 的中药 发现了肾肿瘤。 在发现肿瘤的两
年后,死于突发心衰。
☆─────────────────────────────────────☆
fivestone (fivestone) 于 (Thu Nov 18 13:31:30 2010, 美东) 提到:
这种逻辑的帖子你也跟啊。
你看你说的例子其实很好啊,
1. 长期服用某毒药,这首先不符合中药的使用原则,毒药攻邪,只能是短期使用的,哪
能长期服用?
2. 用“泻火”药,没有注意到人体平衡,泻过了,出现了阴实的“肿瘤”,这已是寒的
极致了。寒热都搞反了,怎么会不出问题?
3. 肾肿瘤没有死于肿瘤本身,却死于心衰,这说明什么?正是水克火啊。如果当初在肾
脏有问题时,就提前知道要保心脏,使病不传,就... 阅读全帖
D*******l
发帖数: 5462
3
就说是这个书啊!前圣后贤。这个书是圣贤留下的,张仲景也算医圣了吧,这是一种看
法,这就是所谓的古典经文哪。那么又有一种看法呢,说这个书叫《伤寒论》,那么主
要就是论述伤寒了,不能治杂病。你像李东垣说(伤寒论)是不能治内伤。说张仲景长
于治外感,认为就是不长于治内伤了。还有的说《伤寒论》所载的方剂都是古方,古方
不能治今病,上次咱们还有人提这个问题。这些说法呀,统统是错的。我们解答这个问
题呢,就得对这个书怎么来的(进行了解)。那么我们才能有一个正确的看待的方法,
那么这就不能不谈中医的发展的问题了。
中医的发生、发展呢,比较久远。这个书在张仲景这个时候,距现在快到两千年
了,一千六七百年过去了。那么这个书有这么完整的体系,可见中医的发展那还早的多
。由于那么早,所以中医的这个辨证施治这套东西不是在某一个基础理论上研究出来的
,像西医那样,它绝不是。因为什么呢?当时的时代大家都可以想象出来,限于科学水
平它不可能,而且又没有什么好的器具,想要对病变的本质有一个明确的认识,那是不
可能的。只能在人身的反映上,就是咱们现在说的证候吧,在这个上面想办法治病,中
医的开始它是这么来的。... 阅读全帖
D*******l
发帖数: 5462
4
大家参考就好,因为吹牛的很多,水分很大。
我父亲得甲亢,去看过他。 带着一帮小朋友在抄方子。 吃他的药,没啥作用。候诊的
时候,问了旁边的一个中年妇女,她看了一年多,药到好一点,跟本不能病除。方子就
拿2个,变一变而已。
我父亲的甲亢已经痊愈了好长时间,不是吃西药好的,也不是吃他的方剂好的。
廖世煌(网友推荐)中医药大学附属一院
不错,廖教授擅长治疗甲亢、甲瘤、肝炎、外感、发热、咳嗽、肠胃病、类风湿关节炎
等,对于一些疑难杂症有时也能药到病除。
D*******l
发帖数: 5462
5
来自主题: ChineseMed版 - 中医的几点思考
楼主是厚道人家。无论中医西医,都有其长处。一味盲从,是不理智的。
我看中西两医,就是一治病工具,那个能真正治好病,就用那个吧。就荨麻疹来说,用
中药方剂通常1个星期内可以治愈,而且不会复发。西医就一点办法也没有了。现代科
学很发达,很多检测手段,特别是抗生素的出现,使有些病毒性疾病药到病除,这是中
医做不到的。
学习中医,我个人前期看得比较杂,很多是看刘渡舟先生的资料和广座,后来听过了胡
希恕先生的录音,就茅塞顿开了。
我总结一下:中医是通过实验来的,是客观存在的一种事实。古时候是这样的,现在还
这样,它是客观存在的,是自然界的一种规律。根据一般规律找出的方法,它就是治一
切疾病的方法,它不是专对某一个疾病。
我这里贴胡希恕先生教伤寒论开始的一段话,可能对楼主认识中医有帮助。下面开始:
就说是这个书(注释:说的是伤寒杂病论)啊!前圣后贤。这个书是圣贤留下的,
张仲景也算医圣了吧,这是一种看法,这就是所谓的古典经文哪。那么又有一种看法呢
,说这个书叫《伤寒论》,那么主要就是论述伤寒了,不能治杂病。你像李东垣说(伤
寒论)是不能治内伤。说张仲景长于治外感,认为就是不长于治内伤了。还有... 阅读全帖
L*D
发帖数: 3966
6
来自主题: ChineseMed版 - 罗大伦: 泡脚的道理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tcmclub 俱乐部 】
发信人: spiderman (听,那青蛙跃入古潭的声音), 信区: tcmclub
标 题: 罗大伦: 泡脚的道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Mar 23 11:50:19 2011, 美东)
我在看清代外治大师吴师机的《理瀹骈文》的时候,不禁赞叹吴师机的功夫之深,他说
他开始也不大自信外用药物能起到多大的作用,能和口服的效果相比吗?他自个儿也不
是那么自信,后来,在经过治疗几万例患者之后,他对自己开始自信了,他的结论是外
用药物,和口服的效果是不相上下的。
吴师机主要是使用膏药,把药直接贴在身体的表面。那么他为什么要这么专研外治的事
儿呢?原来,他认为,世界上医生的水平不一定都高,如果遇到的差的医生,开的药物
不对症,结果,服下去以后,这药可就不听你使唤了,要经过肠胃,经过身体的气血循
环,走那么一大圈才出去,此时患者就只能挺着。可是,如果是外治,把药物贴到身体
的表面,如果感觉不对了,立刻取下来,则影响会小得多。当然,这说的是万一的事儿
,万一遇到了庸医,这是伤害小的办法。吴师机的另一个想法是:这个脏腑在体内,到
底... 阅读全帖
n********n
发帖数: 2248
7
来自主题: ChineseMed版 - 《医间道》作者任之堂主人的医案
第十七例:迎风流泪
患者,张某,男72岁,湖北十堰人,离休职工
双眼迎风流泪1年余。
患者平素性格刚强。遇事不顺 心即怒气冲天,1年前与人争吵后,即感双眼流泪,遇风
加重,每日擦泪用餐巾纸2包,医院眼科检查鼻泪管通畅。因邻居在我处治疗效果很好
,故来一试。就诊时 中气十足。双眼圈发暗,双眼不红不肿,自述服药无数,均未治
愈。切脉:左尺沉细而软,左关郁涩;左寸上延至鱼际;右尺沉而有力,右寸关浮缓。
舌质暗红苔薄 黄。
诊断:迎风流泪(肝肾阴虚)
分析:肾主封藏:患者年老体衰,肾精亏虚,封藏不足,加上肝气升发太过,下焦寒水
随肝气升腾,上升至头面,肝开窍于目,故双眼流泪,肝阳亢盛,伤及肝肾之阴,形成
虚阳化风上扬,遭遇外风,则内外交感,病情加重,当培补下焦,同时清泻上升之水湿。
处方:制首乌30 枸杞子30龟板20 磁石20天麻20 钩藤15 白芍30 当归15 九地20 黑豆
20 菊花20 蒲公英30车前子20 生甘草10 五剂
疗效:患者服用2剂后,电话告知,双眼已不流泪,兴奋之情无以言表。嘱继续服完,
巩固疗效。
二诊:右尺沉而有力,右关仍郁涩。上方加桔叶15 生麦芽20 薄荷10... 阅读全帖
a******r
发帖数: 1464
8
赞一个。
有几个问题请教一下。
小孩烧到104°的时候神智清醒么?情绪如何?这个时候你给她喝水保持体液么?
你是否是根据她不恶寒判断她得的是温病呢?还有没有什么其他根据?
你怎么看桂林古本伤寒论?郝万山提到过从学术上来说这个本子非常好。但是从文物角
度来说有些太新了。看桂林古本和宋本伤寒论有没有什么区别?我是说外感病部分。
多谢。
y*******s
发帖数: 641
9
来自主题: ChineseMed版 - 也请教小儿湿疹/过敏
內傷的病當外感治怎麼會治得好?
b*******l
发帖数: 856
10
2000年前的“麻杏石甘汤”,不就是那连自己的家人都无法救治的“医圣”张仲景在其
《伤寒论》原文第六十三条、一百六十七条所载的治疗所谓“太阳病汗、下后”“汗出
而喘,无大热者”,“不可更行桂枝汤”可与的“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可这“麻黄
杏仁甘草石膏汤”张仲景“医圣”却从没留下一例“验案”啊!
其后,甚至还有人认为《伤寒论》乃王叔和重新整理编次时,有所遗亡、错简,并非“
仲景旧论”!
那“银翘散”虽见诸200多年前吴鞠通的《温病条辨·上焦篇·卷一》原文第四条的“
太阴风温……但恶热,不恶寒者”“辛凉平剂银翘散主之”,说是师承叶香岩的《外感
温热篇》,但叶氏《临证指南医案》所列“风温”8个案例中并非为辛凉轻剂“银翘散
”所治验。吴鞠通本身只是个业余医生,主要职业是应聘在京城抄写《四库全书》,一
抄就抄了十多年。其撰写《温病条辨》时,虽经历过“京师大疫”,治疗过一些温病患
者,但其晚年据回忆所成书的《吴鞠通医案》中,“风温”之下也仅有12案例,且所用
药物也与所谓辛凉平剂之“银翘散”多有出入。可见,无论温病大家叶氏或吴氏所强调
的还是“辨证论治”啊!
后来的温病学家王士雄、叶子雨、郑雪堂等... 阅读全帖
b*******l
发帖数: 856
11
2000年前的“麻杏石甘汤”,不就是那连自己的家人都无法救治的“医圣”张仲景在其
《伤寒论》原文第六十三条、一百六十七条所载的治疗所谓“太阳病汗、下后”“汗出
而喘,无大热者”,“不可更行桂枝汤”可与的“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可这“麻黄
杏仁甘草石膏汤”张仲景“医圣”却从没留下一例“验案”啊!
其后,甚至还有人认为《伤寒论》乃王叔和重新整理编次时,有所遗亡、错简,并非“
仲景旧论”!
那“银翘散”虽见诸200多年前吴鞠通的《温病条辨·上焦篇·卷一》原文第四条的“
太阴风温……但恶热,不恶寒者”“辛凉平剂银翘散主之”,说是师承叶香岩的《外感
温热篇》,但叶氏《临证指南医案》所列“风温”8个案例中并非为辛凉轻剂“银翘散
”所治验。吴鞠通本身只是个业余医生,主要职业是应聘在京城抄写《四库全书》,一
抄就抄了十多年。其撰写《温病条辨》时,虽经历过“京师大疫”,治疗过一些温病患
者,但其晚年据回忆所成书的《吴鞠通医案》中,“风温”之下也仅有12案例,且所用
药物也与所谓辛凉平剂之“银翘散”多有出入。可见,无论温病大家叶氏或吴氏所强调
的还是“辨证论治”啊!
后来的温病学家王士雄、叶子雨、郑雪堂等... 阅读全帖
y*******s
发帖数: 641
12
来自主题: ChineseMed版 - 请教五石大夫
聽起來就是不安神,還有脾臟虛弱造成氣血不足,以致於大腦收到養分不足,因而有頭
昏腦脹,心悸的現象。這種內傷病開外感類的藥似乎不對症。
c*******g
发帖数: 2472
13
来自主题: ChineseMed版 - 请教五石大夫
是由于内伤引起外感,然后就一直感冒,好,再感冒,如此往复
y*******s
发帖数: 641
14
来自主题: ChineseMed版 - 談小兒食積(ZZ)
這篇文章解釋了小兒食積的原因及處理方法,對家長很有用。
========================================================================
作者:羅大倫
出處:網路傳送文章
(本文開始)
前兩天,一位在美國的朋友打電話給我,說她的孩子發燒,已經好多天了,美國的醫生
檢查,說內臟沒有什麽問題,可就是高燒不退,美國的醫生開了退燒藥,可是只能降溫
幾個小時,然後就還是高燒,再問醫生,醫生也無奈,最後她沒有辦法,給我打了電話。
我問了問美國當地的天氣,覺得應該不是天氣的問題,於是又問:小朋友在發燒之前,
什麽東西吃多了嗎?這位朋友回想以後回答:確實幾個華人家庭出去聚餐,孩子吃了很
多東西。
於是,我分析這可能是食積導致的,於是問她之給孩子吃了什麽藥,她說在西藥無效以
後,給孩子去藥店買了中成藥柴胡桂枝顆粒什麽的。於是,我告訴她這個藥可以繼續吃
,同時,囑咐她只需要多買焦三仙各六克、炒雞內金六克,給孩子熬水喝。
結果,第二天晚上,我收到郵件,她說“中醫真神奇啊!孩子的燒已經退了。”
這是為什麽呢?為什麽孩子燒了那麽多天,用點消食導滯的...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230
15
我的虚寒体质由来已久。一直怕冷不怕热,盛夏时别人大汗淋漓,我只是皮肤微微潮湿
。冬天别人穿秋裤我穿毛裤,别人穿毛裤我穿棉裤。从儿时起就经常伤风感冒,每个月
跑一次医院,青春期后,经期前几天必然感冒发烧。这种情况直到我大学期间才有改善
。而且我体能很差。个子虽然高,但是体育达标困难户,跑不快也跳不高。不管怎么说
,还算是个爱生外感病的正常人。
我是在生孩子之后才知道人的虚寒可以到什么程度。那时候我膝盖靠近墙或者木家具往
骨头缝里渗凉气,穿着厚底鞋走路仿佛光脚走在冰上,坐在空调房里小腿冷的像浸在冷
水里。我甚至害怕走路带来的风。那种风吹在身上像鞭子打在身上的感觉,没有经历过
的人难以想象。
从产后到现在一年多了,我回复了很多。不能和生孩子以前比,但是还算能像正常人一
样生活。生病让我能有机会了解中医,体会中医。很多时候,中医不光是治病,更是一
种生活态度。
关于汤药。我吃补气养血,祛风除湿的药有二三十味。西洋参对我来说像是兴奋剂,吃
得时候精神明显的好,一旦不吃困倦乏力好几天都过不来。羌活,独活,淫羊藿像是发
汗剂,虽然发热但出汗之后更是寒凉,效果并不好。生姜,附子吃了之后燥的不行,手
脚... 阅读全帖
p****e
发帖数: 183
16
来自主题: ChineseMed版 - 用编程序来打个比方
正统的中医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中医理论当然有预测疾病发展的能力。
先看看这个:
(引自百度百科)
...
《伤寒论》全书共12卷,22篇,397法。除去重复之外共有药方112个。全书重点论述人
体感受风寒之邪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及如何进行辩证施治的方法。他把病症分为太
阳、阳明、少阳、太阴、厥阴、少阴六种,即所谓“六经”。根据人体抗病力的强弱,
病势的进退缓急等方面的因素,将外感疾病演变过程中所表现的各种症候归纳出症候特
点、病变部位、损及何脏何腑,以及寒热趋向、邪正盛衰等作为诊断治疗的依据。
...
举个例子说,这个《伤寒论》里就明确描述了太阴病到少阴病的疾病发展规律,用白话
说,就是无菌性的拉肚子拉啊拉、长期的痢疾(脾胃虚寒),如果不干预,就有很大的
机会引起心肾的衰竭(阴寒重症)。
如果一般人听到阴阳寒热这些词,觉得虚幻那也不奇怪,毕竟不是这行的。但是在中医
理论里面,这些词都有很详细客观的疾病症状对应,一点都不虚幻。
y*******s
发帖数: 641
17
来自主题: ChineseMed版 - 请教LDD
感冒有時是風熱感冒,或溫熱病感冒,需要辨症來看,不是桂枝湯麻黃湯就可以解決的
,桂枝麻黃湯類解決的是”外感“。一個例子如果有乾咳,舌苔薄或無舌苔,發熱或低
熱,咳嗽鼻塞的,這種有可能是風熱在肺,需要用桑菊飲之類的方來解。中醫是實事求
是的科學,不宜隨意下結論。
i**a
发帖数: 98
18
来自主题: ChineseMed版 - 中医理论怎么解释疟疾
我这个回复是以一般人的理解来看待致病因素,无所谓中医西医。本意就是说中医的传
统手段强调协调修复人体抵抗能力,对待致病源以疏为主。那么人体自身的能力毕竟有
限,这类方法也就有其局限性,或者说有其适用范围。
"内卫充足,不容易得病",当然是就一般而言。有的人一喝凉水就拉肚子,有的人天变
凉没及时加衣就感冒,就是抵抗能力弱。烈性传染病来了,绝大部分人难逃一劫,因为
人体自身先天没有针对这种病毒或致病菌的抗体。那么在没有搞清楚致病源是什么的情
况下(比如SARS),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通过观察病之所在,病发特征,有针对
性的使用对证药物,或卫或疏,就能很大概率上取得好大效果。
我认为从外感病(流感,疟疾,食物中毒)为切入点来学习认识中医理论对初学者是可
取的。因为这些是西医最拿手的(清楚致病源的情况下),而中医很多也有有效的手段
。比如季节性流感,因为致病因素一致,中医一个协定处方对大部分人都有效,事实清
楚,解释起来就相对容易。

邪气理解为致病源比较好,这只不过是古今话语体系的不同。古人无法细察细菌病毒,
只好用一个邪字来归类。正因为古人认识疾病的手段有限(望闻问切),正确辨证对医
... 阅读全帖
n********n
发帖数: 2248
19
来自主题: ChineseMed版 - 乡下土郎中医案
在某论坛看到此医生写的医案,转过来与大家分享:
执成方以治病,如拆旧以建新,不经巧匠之手,如何能得宜。人之成病变化万端,禀赋
所异,三因听别。以一人之病而例,有五运六气之变,有中表传里之异,或太阳丶太阴
不一其经,或内伤丶外感不一其原,或阴极似阳,阳极似阴各或其状,有脉症相符不符
之推敲。非精心辨证,因病制方,断不能易危就安,应手而愈。
百年以降,西学东渐。中医已成陪衬,千年仁术,后继为艰。更有取缔之说甚嚣尘上,
与斯人笔战于网上,不如勤耕于杏坛。所幸病之也者,不论何医下药,疗效为大。
今郎中不谦已之鄙薄,举十载之心得,数例病案,投于天涯,受教于方家,为医林尽一
微薄。能为有缘之网友解一时之疾苦,则郎中之幸也!
寒热
----------------------
1.日晡潮热 李某 男 36岁一向体健,在深圳务工,因六月农忙,回家割禾,汗后凉水
淋浴,当晚又触房室。早上起来,感到浑身乏力,自汗,恶风,身痛。上午并无发热,
而到了下午3点开始发热,到4点达到39.5度并呕吐。其父即召医诊治,通过打针输液后
当晩身热己退。上午其病如失,到下午3点又开始发热,再请医打针输液。如是三日,
都是... 阅读全帖
n********n
发帖数: 2248
20
来自主题: ChineseMed版 - 乡下土郎中医案
11. 有魏氏妇,年五十,有十五年结核病史。经抗痨治疗后,病情稳定。于今年六月,
染时疫,先憎寒头痛,后发高热,咽痛,咳喘。经住院治疗后,其他症状好转,只是热
退不尽。慕郎中之名来求治。
证见:午后发热(38.0度),两歡潮红,乏力疲倦,夜寐盗汗,纳差,手足心热,舌
红瘦,脉细数。乃投之清阴分之风热,滋阴血,透伏邪之秦艽鳖甲散:秦艽15克 鳖甲20
克 地骨皮15克 银柴胡12克 知母10克 当归15克 青蒿8克 白芍10克 乌梅2枚。服八帖
后热退,仍有盗汗乏力,原方加北芪20,牡蛎25克再服六帖后盗汗除。由于结核病史长
,体质较弱。再加20帖八珍汤善后。
* 按 邪热外袭,入里则伤阴,阴伤则难于制火,故骨蒸发焉。此症虽风火炎炽,但一
有阴血素虚之体,二有入里内闭之热。故强攻峻补并不宜之,用槁苖引水之溉滋其阴,
汤沸揭益之法透其热,阴血既滋,内热渐退,伏邪既透,其病自除。
12.暑热 曾姓男孩,12岁。7月间,因暑期无课,日日与小伙伴嬉闹玩耍。某日下午踢
球后,一身大汗又到井边汲凉水冲凉。当晚即高热(40.0度)畏冷,头痛,胸闷,烦躁,
口渴引饮,小便短赤。即求诊,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阅读全帖
n********n
发帖数: 2248
21
来自主题: ChineseMed版 - 乡下土郎中医案
21.顽固恶寒
古氏 92岁 2007年春末,以冠心病来求治。刚问诊时,诉心前区间歇性压榨痛,吃
点救心丸能缓解。诊脉沉缓,舌胖有齿痕,苔白而厚,遮住整个舌体。此为寒湿痰饮之
象,再细问病史。方言其怕冷已经六年,不管寒热,都棉袍裹身,手足发麻,入夜偶有
咳喘,痰稀而白。老年人,年高气虚血虚阳虚,气虚血虚则不能温养经脉,故冷而麻,
阳虚失之健运,水泛为痰,寒凝经脉故痛。此例病较重,思之再三,化裁一方以治之:
附子60克 白术60克(两药小火先煎1小时) 干姜10克 细辛5克 北芪30克 人参10克 半夏
10克 桂枝8克 茯苓15克 陈皮6克 炙甘10克 薤白12克 煎时加白酒50ML。三帖后心痛消
失,恶寒轻,再服三帖,诸证大减。由于家贫过早停药,一直病痛不断,终于去年冬,
死于心肌梗死。
22. 厥冷
有一同学夫妻,同为医界同仁。某日云有事造访,郎中备好茶饭,二人相约而至。
寒暄未已,其妻已寒战两,热茶而不解,衣衫亦不单薄,又见其颜脸发青,始知伊病。
但同学亦为高手,缘何来找,即细问因由。自言经期感寒,恶寒腹痛,四肢厥冷。服夫
之方,症反加剧,原来无汗,服后头颈胸冷汗泠泠,神昏欲脱。... 阅读全帖
n********n
发帖数: 2248
22
来自主题: ChineseMed版 - 乡下土郎中医案
31. 肺痹喘咳
范氏,八十四岁,有四十几年结核病史,一年仲秋,患胸膜炎,肺积水,经住院抗
痨,引流后,胸痛,胸闷好转。只是喘咳连连,中西医治疗经月无效。出院回家,经亲
戚举荐找到郎中。
一诊,患者形瘦色悴,神疲乏力,呼吸喘促,活动后犹甚,语声低微,咳嗽无力,
痰粘难出,便干纳差,口干舌燥,入夜难眠。脉得细滑,舌黯无津,苔黄燥。此症原在
久病肺阴大亏,虚火燔灼。与秋金燥气相合,练液成痰,阻塞肺道,肃降失职。予清燥
救肺汤加味:洋参15克 阿胶9克 杏仁12克 炙枇杷叶10克 嫩桑叶10克 麻仁8克 石膏15
克 麦冬30克,芦根20克 炙甘8克,六帖。
二诊,咳喘减轻,大便通,口纳较好,舌上津回,已可活动,仍感短气喘促,改用
六君子合生脉饮化裁:人参12克 白术8克 陈皮3克 炙甘草10克 半夏6克 麦冬20克 五味
子3克 淮山20克 牛蒡车8克 天冬10克,十五帖后诸证悉除。再给生脉地黄汤合蛤蚧善
后,随访三年病未再发。
32. 热结而咳
"咳嗽无论内寒外热,凡形气俱实者,宜清宜散,宜降痰,宜顺气。若形气俱虚者
,宜补宜调,或补稍佐发散清火。"前贤立论,后人从之,并非泥古。
前有一... 阅读全帖
n********n
发帖数: 2248
23
来自主题: ChineseMed版 - 乡下土郎中医案
81.李某 12岁 上课时忽然发病,左边偏正头痛,伴恶心头痛。送到医院诊为血管神经
性头痛,治疗10天反而加重,只好寻求中医治疗。症见左边搏动性头痛,烦闷欲吐,纳
差,小便黄,大便7天未解,舌红苔黄,脉数而实。症属风邪上扰,里热搏结。予通腑
散结,清泄里热,用防风通圣散化裁,因无表证故去麻黄,因偏左痛故加柴胡。
防风8克 荆芥6克 大黄10克 栀子6克 黄芩8克 柴胡8克 连翘12克 石膏20克 扑硝8
克 菊花6克 川芎10克 。
二剂后便通,烦恶除,头痛明显减轻。脉变为弦,原方去大黄扑硝,加芦荟10克,
再服8剂而愈。
82.曾某,女,15岁。因经期起居不慎,头两边跳痛甚剧,微恶风寒,心中烦恶,愠愠
欲吐,口干引饮。打针吃药两天无效,遂求治,诊见脉弦数,苔薄白。
诊为大少合病,予解表和中。
柴胡10克 桂枝8克 黄芩10克 白芍10克 半夏10克 人参10克 荊芥5克 炙甘10克 大
枣5枚 生姜3片。
三剂而愈。
83.周氏,84岁,(为郎中二哥之岳母),一向体健,去年十一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头
两边搏痛,合并耳鸣,肢体麻木,右边手脚无力。到医院做CT未发觋脑血管病变,按脑
动脉... 阅读全帖
D*****i
发帖数: 3022
24
来自主题: ChineseMed版 - Re: 须刀何日上任啊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board 讨论区 】
发信人: DaShuai (大帅), 信区: board
标 题: Re: 须刀何日上任啊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Sep 24 14:24:37 2011, 美东)
我看这位英雄对自身的诊断有所差池啊。
英雄之心疾,乃是由于嗜食膏粱厚味,煎炸炙燸。外加禀赋有欠,纵欲过度。因而内扰
心神,外感寒湿。形于外,则阴阳怪气;形于内,而风邪乱性。以本人之见,英雄还应
远离淫声,多交善友。或以朱砂茯苓远志当归适量加减,烘培后温水送服。当可宁神静
气,略治其表啊。
L*D
发帖数: 3966
25
来自主题: ChineseMed版 - 罗大伦: 中医基础理论之——燥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c3e721a0100kpyp.html
中医基础理论之——燥邪
罗大伦
秋天的主气,为燥气,本来这是正常的气候变化,但是,如果太过,或者我们不适应了
,它就会变成伤害我们的东西,我们叫邪气,中医把这些外来的邪气分成六种,分别是
风寒暑湿燥火(热),叫六淫,“淫”,就是太过的意思。
燥邪,为六淫之一,是重要的外感致病因素,要找这个燥邪命名的根,还得看《黄帝内
经》,早在《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中就有“燥胜则干”的论述,但是《素问 至真要大
论》病机十九条却单单没有写燥气,不知道为什么,我们现在也无从搞懂,所以后世对
燥邪的关注也不够,后来,到了金元时期,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刘完素写了《素问玄机原
病式》,里面记载到:“诸涩枯涸……皆属于燥”,这样,把燥归成为六气之一。
关于燥邪的发病季节,历代医家众说纷纭,归纳起来有两种,一种认为是秋天的主气,
主要出现在秋天,另一种认为,各个季节都会出现燥邪。其实,我个人认为,各个季节
都会出现是对的,这符合客观情况,我们中医从来不死板,随机应变,冬天如果突然变
暖,出现了很多热证,我们不会一... 阅读全帖
n********n
发帖数: 2248
26
来自主题: ChineseMed版 - 转:《任之堂主人 祖传脉学》
前言:任之堂主人,1975年出生,5岁即随太爷学医,而成一代儒医,为现代传统中医
之年轻楚翘;其脉学精准,医理雄厚,中医大学毕业后辗转在老家开业,名噪遐迩。其
脉学独树一帜,超出教材远矣。现介绍其脉学如下,望对铁杆中医有所帮助。
第一讲:切脉当明部位所主
左手:
寸部浮取为小肠;沉取为心脏
(心与小肠相表里,小肠为太阳经,心为少阴经,浮取阳脉,沉取阴脉)
关部浮取为胆;沉取为肝脏
(肝与胆相表里,胆为少阳经,肝为厥阴经,浮取阳脉,沉取阴脉)
尺部为肾阴
(人身体左侧为阴,右侧为阳)
右手:
寸部浮取为大肠;沉取为肺脏
(肺与大肠相表里,大肠为阳明经,肺为太阴经,浮取阳脉,沉取阴脉)
关部浮取为胃,沉取为脾
(脾与胃相表里,胃为阳明经,脾为太阴经,浮取阳脉,沉取阴脉)
尺部为肾阳也主膀胱
(人身体左侧为阴,右侧为阳,膀胱为太阳经)
附:常规切诊按上述部位来定,有时候要从整体来把握,整体来看:
寸主上焦(包含头部、颈部、咽、甲状腺、喉、食道、心、肺、乳腺及上肢等);
关主中焦(包含胃、脾、肝、胆、胰腺、十二指肠、空肠、回肠)
尺主下焦(肾、膀胱、子宫及附件、生殖器、下肢)
第二讲:切脉当明... 阅读全帖
d*x
发帖数: 125
27
来自主题: ChineseMed版 - 《内经》生气通天论篇第三(2)
【上期医案的解答】
喜好薰香的富家小姐突然不能动弹说话一案。
医生的治疗方法是:step1.扔掉或处理掉小姐屋内所有的香料,香包,等等。
step2.将小姐屋中地面凿开,挖深直见泥土,令小姐坐在坑中。
一段时辰后,小姐病愈,可以说话并活动了。
原因(我看到的解释大意为):薰香至极令人九窍全开,故无法动弹。且香为
甘甜,入脾,而脾主四肢。之所以小姐坐入坑中,是因为脾属土,故直接接触
地气入脾,则自愈。
【原文】
阳气者若天与日[1],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2],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
阳因而上,卫外者也[3]。因于寒,欲如运枢,起居如惊,神气乃浮[4]。
因于暑,汗[5],烦则喘喝,静则多言[6],体若燔炭,汗出而散[7]。因于湿,
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緛(ruǎn)短,小筋弛长,緛短为拘,弛长为痿[8]。
因于气,为肿[9],四维相代[10],阳气乃竭。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
辟积于夏,使人煎厥[11]。目盲不可以视,耳闭不可以听,溃溃乎若坏都,
汩汩乎不可止[12]。
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13],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14]。有伤于筋,纵其
若不容[15],汗出偏沮[16],使人... 阅读全帖
q****i
发帖数: 6923
28
来自主题: ChineseMed版 - 常用补气类食物
马铃薯(《湖南药物志》)
【基原】为茄科植物马铃薯的块茎。
【异名】土豆、山药蛋、洋山芋。
【性味归经】甘,平。入胃、大肠经。
【功效】益气健脾,调中和胃。
【应用】
1.病后脾胃虚寒,气短乏力:牛腹筋150g,马铃薯100g,酱油15g,糖5g,葱、姜各2.
5g,文火煮烂,至肉、土豆都酥而入味。(《传统膳食宜忌》)
2.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疼痛和习惯性便秘:未发芽的新鲜马铃薯,洗净切碎后,加开水捣
烂,用纱布包绞汁,每天早晨空腹下一两匙,酌加蜂蜜同服,连续半月至二十天。服药
期间忌食刺激性食物。(《常见疾病手册》)
【使用注意】
马铃薯发芽,须深挖及削去芽附近的皮层,再用水浸泡,长时间煮,以清除和破坏龙葵
碱,防止多食中毒。脾胃虚寒易腹泻者应少食。
【现代研究】
由于芽与皮内均含龙葵碱,它能破坏红细胞,严重中毒时导致脑充血水肿以及胃肠粘膜
发炎、眼结膜炎。龙葵碱主要分布在皮部及芽中。
【按语】
我国大部分地区栽培,尤以东北产量多而质优,马铃薯是我国人民喜食物。用马铃薯制
作的食品较多,目前已有马铃薯淀粉、炸马铃薯片等在市场上出售。马铃薯磨汁可治水
火烫伤,加醋外敷,可治腮腺炎。
【参考... 阅读全帖
w*******r
发帖数: 4910
2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osAngeles 讨论区 】
发信人: windwater (欢迎到风水版), 信区: LosAngeles
标 题: 二十四节气养生 之惊蛰篇 3/5
关键字: 二十四节气养生 惊蛰 中医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Feb 23 02:12:51 2012, 美东)
二十四节气养生 --惊蛰 3/5
Link:
http://health.enorth.com.cn/system/2011/03/04/006005556.shtml
http://zy.china.com.cn/ztjj/bygc/47291.html
http://zy.china.com.cn/zyts/zyys/cjyangsheng/47202.html
http://zy.china.com.cn/zyts/zyys/cjyangsheng/46711.html
http://zy.china.com.cn/zyts/zyys/cjyangsheng/46707.html
http://zy.china.com.cn/zyts/zyys/cjyangsheng/471... 阅读全帖
y*******s
发帖数: 641
30
来自主题: ChineseMed版 - 中醫分科介紹(上)
本文轉自醫易通訊第二十六期。歡迎轉載,唯請註明出處。
========================================================================
(本文開始)
常常有朋友會問醫易堂一個問題:你擅長看什麼科?尤其現在大陸搞中西醫合併這
種人不人鬼不鬼的結合,讓更多朋友誤解中醫跟西醫一樣分心臟科,胃腸科,腎臟科等
等。這種錯誤的分科方式來自於錯誤的醫學理念,蓋西醫把人當作機器,在研究疾病的
時候,常常將一個整體分割成很多小塊,甚至現在已經研究到所謂的”奈米醫學”。試
想一個人身體內的活動是由千千萬萬不同的細胞,組織,甚至幾個臟器共同合作而成的
:比如說,醫易堂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就用到了腦(心),神經(肝膽),肌肉(脾臟),
思考(腎)等功能,如果就治療所謂思考障礙,只看腦有用嗎?由此可知西醫是沒有什麼
前途可言的,基本上大方向都走錯了,還要談進步?

反過來說中醫到底有沒有分科?其實是有的,但是中醫的分科嚴格上來說,並不能
說是分科,而是“分類”。分類的方法有幾種;可以就簡單而言分內科,外科
中醫的內科就大家所知... 阅读全帖
y*******s
发帖数: 641
31
来自主题: ChineseMed版 - 中醫分科介紹(上)
本文轉自醫易通訊第二十六期。歡迎轉載,唯請註明出處。
========================================================================
(本文開始)
常常有朋友會問醫易堂一個問題:你擅長看什麼科?尤其現在大陸搞中西醫合併這
種人不人鬼不鬼的結合,讓更多朋友誤解中醫跟西醫一樣分心臟科,胃腸科,腎臟科等
等。這種錯誤的分科方式來自於錯誤的醫學理念,蓋西醫把人當作機器,在研究疾病的
時候,常常將一個整體分割成很多小塊,甚至現在已經研究到所謂的”奈米醫學”。試
想一個人身體內的活動是由千千萬萬不同的細胞,組織,甚至幾個臟器共同合作而成的
:比如說,醫易堂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就用到了腦(心),神經(肝膽),肌肉(脾臟),
思考(腎)等功能,如果就治療所謂思考障礙,只看腦有用嗎?由此可知西醫是沒有什麼
前途可言的,基本上大方向都走錯了,還要談進步?

反過來說中醫到底有沒有分科?其實是有的,但是中醫的分科嚴格上來說,並不能
說是分科,而是“分類”。分類的方法有幾種;可以就簡單而言分內科,外科
中醫的內科就大家所知... 阅读全帖
f*******e
发帖数: 5594
32
来自主题: ChineseMed版 - 也说说我的中医经历吧。
不错,没有浮脉也可以用桂枝汤,有浮脉的也不一定就是桂枝汤。我上面说的是如何区
分外感初起时的麻黄汤与桂枝汤证。
f*******e
发帖数: 5594
33
来自主题: ChineseMed版 - 陷胸汤症与漏斗胸
dumbo99提到大陷胸汤的问题,我觉得这个问题值得探讨一下。
先转一篇倪海厦的文章,
(图片在:http://turn.hantang.org.cn:8080/CTM/UploadFiles_7125/200901/200901
3119415362.jpg)
下面这张照片西医称之为漏斗胸,中医称之为陷胸症, 主要症状为气喘,便秘,驼背等
,给一般温病派中医处理,他们会告诉病人家属,请去找西医治疗,就是没办法治的意
思,如果给西医治疗,就是开刀,可是开完刀 后,病人胸口还是凹陷,气喘也不会好的
,所以开刀之前跟后是一样的,对于病情毫无帮助,而温病派中医是不会告诉病人应该
找经方家来治疗的,因为会让病人认 为同是中医,为什么你治不好,非要找经方家呢?
这种病在伤寒论中记载的很清楚,就是大陷胸汤症,唯有经方中的大陷胸汤可以解决这
个问题,但是要用到甘遂,大黄,芒硝这 三味药物,温病派中医一听到要使用这三味药
时,手脚就已经发软,而这三味药物对经方家而言是家常便饭般的平常,我心知肚明只
有这三味药物可以拯救这一位小 孩,由于他非常的聪明灵利,长的又好可爱,我必须要
将他救回来,否则一但先给... 阅读全帖
f*******e
发帖数: 5594
34
来自主题: ChineseMed版 - 陷胸汤症与漏斗胸
dumbo99提到大陷胸汤的问题,我觉得这个问题值得探讨一下。
先转一篇倪海厦的文章,
(图片在:http://turn.hantang.org.cn:8080/CTM/UploadFiles_7125/200901/200901
3119415362.jpg)
下面这张照片西医称之为漏斗胸,中医称之为陷胸症, 主要症状为气喘,便秘,驼背等
,给一般温病派中医处理,他们会告诉病人家属,请去找西医治疗,就是没办法治的意
思,如果给西医治疗,就是开刀,可是开完刀 后,病人胸口还是凹陷,气喘也不会好的
,所以开刀之前跟后是一样的,对于病情毫无帮助,而温病派中医是不会告诉病人应该
找经方家来治疗的,因为会让病人认 为同是中医,为什么你治不好,非要找经方家呢?
这种病在伤寒论中记载的很清楚,就是大陷胸汤症,唯有经方中的大陷胸汤可以解决这
个问题,但是要用到甘遂,大黄,芒硝这 三味药物,温病派中医一听到要使用这三味药
时,手脚就已经发软,而这三味药物对经方家而言是家常便饭般的平常,我心知肚明只
有这三味药物可以拯救这一位小 孩,由于他非常的聪明灵利,长的又好可爱,我必须要
将他救回来,否则一但先给... 阅读全帖
z**********9
发帖数: 136
35
来自主题: ChineseMed版 - 初尝火神方 十年顽咳止
转载:http://bbs.dahe.cn/read-htm-tid-1207185-page-3.htm
今年8月底,我忽得外感,发热恶寒,头痛身燥,当晚自拟大青龙汤投之,药后汗出燥
止而热退,第二天上午自觉精神大为恢复,不禁对伤寒方的效力感到神奇,这段时间我
正开始自学中医,伤寒方的屡试屡验,无疑极大地增强了我对中医的信心。不料,下午
出去办事,遇上风雨,回到家当晚即复感,发烧恶寒,症状同前。即毫不犹豫再投前方
,药后果然汗出烧退。但接着的几天,却渐渐出现了咳嗽的症状,我真正担心的事情出
现了,我肺上本有固疾,每年必发作两三次,且遇感冒发烧容易引发,从读书时开始,
咳嗽症状不断加重,到了后来,严重到每当发作,晚上不能平躺,甚至要靠在床头,坐
睡至天亮,其中的难受可想而知。开始西医诊断并无异常,后来诊断为轻度的胸膜炎。
这两年,吃中药已完全没有效果,要吃几盒抗生素类西药方能止住咳嗽,药的份量不断
增加。这次,自知无疑又引发了老毛病,当时心中疑惑且好奇,到底能不能治我这病呢
?我忽然想起向天清老师,他曾向我寄送火神派的资料,也电话联系过,向老师为人诚
挚而开朗,对中医的见解深刻独到,给... 阅读全帖
z**********9
发帖数: 136
36
来自主题: ChineseMed版 - 初尝火神方 十年顽咳止
转载:http://bbs.dahe.cn/read-htm-tid-1207185-page-3.htm
今年8月底,我忽得外感,发热恶寒,头痛身燥,当晚自拟大青龙汤投之,药后汗出燥
止而热退,第二天上午自觉精神大为恢复,不禁对伤寒方的效力感到神奇,这段时间我
正开始自学中医,伤寒方的屡试屡验,无疑极大地增强了我对中医的信心。不料,下午
出去办事,遇上风雨,回到家当晚即复感,发烧恶寒,症状同前。即毫不犹豫再投前方
,药后果然汗出烧退。但接着的几天,却渐渐出现了咳嗽的症状,我真正担心的事情出
现了,我肺上本有固疾,每年必发作两三次,且遇感冒发烧容易引发,从读书时开始,
咳嗽症状不断加重,到了后来,严重到每当发作,晚上不能平躺,甚至要靠在床头,坐
睡至天亮,其中的难受可想而知。开始西医诊断并无异常,后来诊断为轻度的胸膜炎。
这两年,吃中药已完全没有效果,要吃几盒抗生素类西药方能止住咳嗽,药的份量不断
增加。这次,自知无疑又引发了老毛病,当时心中疑惑且好奇,到底能不能治我这病呢
?我忽然想起向天清老师,他曾向我寄送火神派的资料,也电话联系过,向老师为人诚
挚而开朗,对中医的见解深刻独到,给... 阅读全帖
f*******e
发帖数: 5594
37
当我们查找某味中药的药性时,常常会发现说某某药归某某经,比如,半夏归脾、胃、
肺经;黄连,归心、肝、胃、大肠经等等。这就是中药的归经理论了。
归经理论起源于金代医家张元素,张元素在其《脏腑标本虚实寒热用药式》及《珍珠囊
》(参考附注)等书中,根据内经当中五味入五脏、脏腑表里、标本虚实的理论,结合
药物阴阳属性、气味厚薄等,总结出了一套用药引经报使的规律,比如足太阳膀胱用羌
活,足厥阴肝用青皮、吴茱萸、川芎、柴胡等。这一理论被其弟子李东垣、王好古等的
进一步发展,并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得到高度评价。在清代,《得配本草》一书
中,又把奇经八脉的用药规律进行了总结(附注)。张元素等人认为归经是遣用每味药
的专司,引经是为了向导全方主治的效用。
从归经理论的定义来看,现在一般人认为,归经理论是指中药作用归属、趋向于某脏腑
、经络或特定部位等的定位、定向理论。归,即归属,指药物作用的归属;经,即人体
的脏腑经络。其实这是一个广义的定义。因为它即包含了脏腑辩证,也包含了经络辩证
,而这两者之间并非完全等同的。从脏腑辩证的角度来说,张元素的理论是与黄帝内经
基本一致的,是一种脏腑的补泄法则,张元...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22303
38
来自主题: ChineseMed版 - 地骨皮金银花哺乳期可以吃么?RT
谢谢.
药名: 地骨皮
别名: 杞根、地骨、地辅、地节、枸杞根、苟起根、枸杞根皮、山杞子根、甜齿牙根、红耳堕根、山枸杞根、狗奶子根皮、红榴根皮、狗地芽皮
汉语拼音: di gu pi
拉丁文名: Cortex Lycii Chinensis
英文名: Chinese Wolfberry, Chinese Wolfberry Root-bark, Root-bark of Chinese Wolfberry, Root-bark of Barbary Wolfberry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Lycium chinense Mill.
性味: 味甘;性寒
归经: 归肺;肾经
功效: 清虚热;泻肺火;凉血
主治: 阴虚劳热;骨蒸盗汗;小儿疳积发热;肺热喘咳;吐血;衄血;尿血;消渴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大剂量可用15-30g。
用药禁忌: 1.《医学入门》:忌铁。
2.《本草汇言》:虚劳火旺而脾胃薄弱,食少泄泻者宜减之。
3.《本草正》:假热者勿用。
功效分类: 清热药;凉血止血药
各家论述: 1.李杲:四物汤内加地骨皮、牡丹皮,治妇人骨蒸最妙。地骨皮治足少阴、手少阳有汗而骨... 阅读全帖
F*I
发帖数: 2896
39
看到有人问为什么现在阳虚多而阴虚者难见一二,特地转来这篇文章供大家讨论。望大
家借鉴一下,对比知道为什么现在阴虚太少,阴实太多(各种癌症)
【申明:阳有生长衰灭,人有生老病死:“保持肾阳长久不衰”是相对的,如此提论,
在于探讨如何能使肾阳在较长时间旺盛不衰、以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在讨论关于小儿哮喘过敏性鼻炎的中医治疗时,大家都说肾阳难补,有人认为“阳
可暂温,欲求补阳而长久者,心有余而力不足”,而另一朋友则说,“姜桂附可以短期
补充阳气,但停药不久又阳虚”。的确,“如何保持肾阳长期不衰”是一个大问题,关
乎人之生老病死。肾阳易损难补,很多时候如此,何以故?这里面有多种因素,本人另
开一帖,作个专题探讨,先发个言,抛砖引玉。
(一)、养生、治病、康复是否重视阳气?
《周易》“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生阴长,阳
杀阴藏”;《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
当以日光明”。可见,阴阳关系中,阳主阴从,阳气为主导,阴是随阳气而生长、转化
、敷布、收藏。
若治病、治未病、康复等,重视阳气,顾护阳气足以使阴平阳秘,那么阴阳相... 阅读全帖
L*D
发帖数: 3966
40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e46c970100btrr.html
麻黄附子细辛汤琐谈
李清峰 河南省商丘市第四人民医院
石应轩 河南省偃师市石家庄卫生所
中国中医药报 第2699期
麻黄附子细辛汤来源于张仲景《伤寒论》,文中第301条云:“少阴病,始得之,
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方中由麻黄、细辛、炮附子三味药组成,麻
黄发汗解表,附子温里助阳,细辛温化寒饮,既助麻黄解表,又配合附子逐里之寒饮。
本方具有助阳解表、温里寒饮之功效,组方严谨,众多医家对此独具慧眼,颇多发挥。
已故经方大师胡希恕先生曾用本方治疗一女性哮喘患者:白天无咳喘,但有鼻塞流
涕,头痛、口干不思饮,背恶寒,但欲寐,晚上喘息胸闷,喉中痰鸣,吐少量白痰,便
干,脉沉细,苔白根腻,变态反应检查对尘土、螨虫、花生、大豆等八种物质过敏,他
医以三阳合病用大柴胡汤加生石膏加减服汤剂38剂不效。经胡老辨证为少阴表证夹饮,
与麻黄附子细辛汤3剂(麻黄6g,细辛6g,炮附子6g),诸症大减,又继续服药2月余,
诸症消失,经追访3年未见复发。胡希恕先生率先提出少阴病当属表证的观点... 阅读全帖
l****z
发帖数: 29846
41
来自主题: ChineseMed版 - 大陆名老中医 秘方大公开(下)
何 天 祥
何天祥研究员,男,1923年12月20日生于【四川省?成都市】蒙古族。1852年先辈
随清军入关,为随队军医,定居【成都】,其父何仁甫是何氏骨科第四代传人,名噪蜀
中,成为【四川】三大骨科流派之一。何天祥自幼随父学医行医,长期临床实践,刻苦
精研医典,严于继承,勇于创新。又随岳父、蜀中西
医耆宿赵伯钧氏学习生理解剖学、病理学、放射学等,深得中西医之要旨,治愈了大量
来自国内外的骨科疑难重症患者,享誉海内外。现任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舞蹈损伤
研究所】所长;【国际艺术医学会】会员;【美国洛杉矶?中国传统文化研究院】客座
教授;【中国艺术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舞蹈教学学会】理事;创伤研究组组长;全
国继承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指导老师;【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等。
何天祥研究员,长期深入临床工作第一线,由于对中医理论有坚实的基础,加之几
十年丰富的临证经验,对伤科疑难杂证有卓著疗效。他又将中医传统的治疗经验与舞蹈
教学相结合,系统地总结了一套对舞蹈损伤特点、规律及防治行之有效的方法,提出了
临场征兆性望诊与临证诊断相结合,动静结合等新观念及一系列治伤大法,并将舞蹈动
... 阅读全帖
W******r
发帖数: 789
42
孩子近两年免疫力低下,经常感冒,呼吸系统毛病频发。身体瘦弱,胃口不好,经常扁
桃体发炎,精力不足,个子矮小。使得我大部分时间都在为他求医问药,陷入疲于奔命
.忙于应付,总是处于被动的状态。近来关注美国经方派最有名的倪海厦医生所推荐的
养生方式,他的方子大多是根据中医几千年的养生经验验证过的。疗效都很显著。在孩
子的平稳期,想抓住时机,给孩子调理脾胃。很期待孩子服了也管用。
经方中医泰斗倪海厦老师推荐:
真正要做到滴水不漏的防疫程度,必须要从每一个人开始,如果全民从小时候开始,一
旦感冒立刻吃中药,平时健康时,小朋友多吃些小建中汤,成人常吃些桂枝汤,远离骗
人的维他命与害人生病的牛奶制品,抗生素只有在紧急状况时可以被使用,平时都禁止
。如此一来,人体的抵抗力就会增加,自然可以自己产生免疫力来对付感冒病毒。上帝
设计人体是非常精密的,人体是万能的,绝对可以自己制造能抵抗各种感冒病毒的免疫
系统,如果大家都靠毁坏人体免疫力的可怕毒药(西药)来治疗感冒,这种恶性循环下
去,人类必自食恶果!以后只要得到一个小感冒,就会闹出人命,请大家要谨慎的深思
!中医中药是通过汗吐下等法将病毒排出体外,从而达... 阅读全帖
Q****g
发帖数: 957
43
中医理论之根本以及精髓就是阴阳五行,并非单纯经验,金木水火土如果仅仅认为是个
符号的话就无法掌握中医了,指导治病了。阴阳五行并不是玄学,恰恰是中医之所以为
中医,之所以效果独特的根本原因。至于中医的起源并非由经验逐渐积累,现在考古已
经初步发现其起源于道家修炼过程中的发现,所以才会有经络发现的横空出世。
中药只是手段,在阴阳五行理论下指导才能排兵布阵,如果是研究哪些草药能只那些病
那就成了西医了,奎宁,青蒿素就是这么来的,从这个角度学中医的话,只能见吐血
止吐血,见黄疸退黄疸,见发热去发热了,永远不会象刘渡舟先生那样用麻黄连翘赤
小豆汤治外感的药却来治肝炎黄疸或者象黄元御一味止血药没用能治好病人的吐血。
其根本原因,就是因为一个是以阴阳五行为根本指导思想,一个却是关注于哪种草药
治哪种病(其实就这就是西医的思路)。
s**g
发帖数: 458
44
怪只怪你没有学四大经典就网上胡乱找方子给你妈开药。怪只能怪你自己胡搞,搞坏了
,才找张大夫,让人家收拾烂摊子,没有收拾好还怨人家中医。外感病很厉害的,哪能
随便上方子?每个房子都有他具体的对应病情。就是加一个甘草或者大枣或者生姜或者
饴糖都很有讲究的,更别说什么牛膝,厚朴桂枝等等。
q****i
发帖数: 6923
45
这里的人来得不频繁,mm耐心等等,我找了一个贴子给你看看。小朋友用食物调理就好
了。
脸色的正常与异常
赤、青、黄、白、黑——脸色虽不同,但都有正常与异常之分。总的说来,光明润
泽是正常的脸色,而晦暗枯槁或某色独见于不应该出现的部位,都属于病色。
面色青 面色青需养肝
面色发青的原因
面色青是经脉阻滞,气血不通之象。寒气流于血脉,导致气滞血瘀,面色会发青,
经脉气血不通,不通则身体会发痛,也会见青色;还有一种是肝不好,肝病导致血不养
筋,也会导致面色青。
青色对应肝 面色青要养肝
青色与肝相对应,面色青多与肝有关。肝主藏血、疏泄,能调节血液流量和全身气
机。肝好则气血平和,面部血液运行充足,面色红润有光泽。
面色青色人的养生要点
●药膳食疗:多吃黄绿色、酸味的食物。如菠菜、油菜、芹菜、橄榄、橘子等。
●肝脏的恢复、血液的净化都是在睡眠中进行的。所以养肝要在23点之前入睡。
●生气或情绪的紧张激动都会伤肝,尽量保持心态的平和安宁。
●春季是肝脏活动最旺盛的季节,要多休息,避免肝脏过于疲劳。
面色赤 面色赤色需养心
面色发红的原因
面色赤色为暑热之色,面色红是因为体内有热,热又有虚热和实热... 阅读全帖
q****i
发帖数: 6923
46
来自主题: ChineseMed版 - 请懂中药的同学给看看
有些都是很厉害的药,怎么可以给孩子连续吃?而且下凉药治疗热症的后果就是这样,
开始吃有效果,停了就复发,治标不治本,身体根本没调理好。越吃越糟糕。
建议先辩症再吃药。
《灵枢·百病始生篇》说:“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鼻衄的产生也是各种
原因引起鼻部阳络损伤的结果。临床上,鼻衄与肺、胃、肝、肾、脾关系较密切,分述
如下:   1.肺经热盛 外感风热或燥热之邪,首先犯肺,邪热循经,上壅鼻窍,热
伤脉络,血液妄行,溢于鼻中,故为鼻衄。《外科正宗》卷四说:“鼻中出血,乃肺经
火旺,迫血妄行,而从鼻窍出。”   2.胃热炽盛 胃经素有积热,或因暴饮烈酒,
过食辛燥,以致胃热炽盛,火热内燔,循经上炎,损伤鼻中阳络,血随热涌,妄行于脉
外,而为鼻衄。《寿世保元》卷四说:“衄血者,鼻中出血也,阳热沸郁,致动胃经,
胃火上烈,则血妄行,故衄也。”《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九也说:“病者饮酒过多,
及啖炙煿五辛热食,动于血,血随气溢,发为鼻衄,名酒食衄。”   3.肝火上逆
情志不遂,肝气郁结,久郁化火,或暴怒伤肝,肝火上逆,血随火动,蒸迫鼻窍,脉络
受损,血液外溢,发为鼻衄。《疡科心得集》说:“有... 阅读全帖
F*I
发帖数: 2896
47
来自主题: ChineseMed版 - 求推荐好的中医-甲状腺肿瘤
急发性颈痈——岳母娘的再度考验(续)
结果,我担心的情况没有出现,岳母吃药后的效果又是出人意料的好,第二天早上
又好了一大半,不怎么痛了,我叫她继续吃。岳父也没再说什么了,中午,舅子又去照
方抓了两付药。这样安然过了三天,正当我认为岳母的病会这样一直到好的时候,6月1
日,岳母又打电话给我,告诉我说,从昨天开始,颈子和喉咙又开始痛了,本认为只痛
会儿,继续吃药就会好,结果今天不但没好,还更痛了。我问颈下的肿消了没有。她说
没怎么消,里面的硬节稍按即痛,又扯倒耳心痛了。
我知道事情不简单,这个颈下肿,现代医学叫早状腺肿大或淋巴肿大,因没有去医
院检查,不知是早状腺还是淋巴。中医叫痈疽,右为疽,左为痈,是痰湿热毒瘀的集合
。结合细菌学来说,它是病原菌的后方和堡垒,不解决它,岳母的病就会再反复发作。
我很怀疑这是岳母去年得甲流后留下的后遗症,因为当时岳母在我家治疗时,由于急着
回去,并没有断根就回去了,让病菌潜伏了下来,势力慢慢增强后,在人体受外邪而正
虚之时激发,这也就是中医所谓的外感引伏邪吧!甲流本是温病,故此病的表现一直是
毒热很盛。
依然是当晚下班后到岳母娘家... 阅读全帖
f*******e
发帖数: 5594
48
来自主题: ChineseMed版 - 中药传奇故事
41、跌打刀伤刘寄奴
众所周知,刘寄奴本来是宋武帝刘裕的小名,可为什么又成了一味中药名呢?
原来传说刘寄奴小时上山砍柴,见一巨蛇,急忙拉弓搭箭,射中蛇首,大蛇负伤逃窜。
第 二天他又上山,却隐隐约约从远处传来一阵阵捣药声,随声寻去只见草丛中有几个青
衣童子捣药,便上前问道:“你们在这里为谁捣药?治什么病呢?”童子说: “我王被
寄奴射伤,故遣我们来采药,捣烂敷在患处就好了。”寄奴一听,便大吼道:“我就是
刘寄奴,专来捉拿你们。”童子吓得弃药逃跑,寄奴便将其草药和臼 内捣成的药将一并
拿回,用此药给人治疗,颇有奇效。
后来,刘寄奴领兵打仗,凡遇到枪箭所伤之处,便把此药捣碎,敷在伤口,很快愈合,
甚为灵验。但士兵们都不知道叫什么药,只知是刘寄奴射蛇得来的神仙药草,所以就把
它叫“刘寄奴。”这是历史上惟一用皇帝的名字命名的中草药,一直流传到现在。
刘 寄奴,又名六月霜、化食丹。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于河旁草丛中。味苦,性温。
具有活血,通经,止痛,消食之功。凡遇跌打刀伤可用刘寄奴鲜草捣碎,直接敷 在伤口
上便可;也可用干草一两煎服;或用鲜草二两,洗净,捣汁服;也可加少量黄酒冲服。
食积不消、... 阅读全帖
a******r
发帖数: 1464
49
绕来绕去,最后发现西医还是有道理的
by 郑智城
最近有个病人,因为看西医屡看不效,被西医建议吃精神科药物。这病人自嘲说,现在
我竟然有神经病了,发疯了,呵呵。
这病人的具体情况就不谈了,她是外感致病。不过我却突然冒出一个念头,想,说不定
西医还是有它的道理的。为什么呢?因为佛祖说了,万法唯心造。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这人间万相当然也就包括了人体的疾病。也就是世上本无病,只是因为人的心得病了
,所以才导致人的肉体出现症状。
中医的病理学早已说明了,人之所以生病有几样东西,一个是外因的六淫,风寒暑湿燥
火,另外一个就是七情致病,喜怒忧思悲恐惊。那么这个七情指的就是人的心生病了,
导致肉体出现症状。这和佛祖的教诲完全一致。
所以西医把无法看透的病人归类为精神病人,转介看心理医生,其实在大原则上也是和
中医以及佛祖的教诲不谋而合。所以折腾什么呢?折腾来折腾去还是像孙悟空一样,跳
不出如来佛祖的手掌心吧?呵呵
虽然是宏观上是不谋而合,但是微观细节上就完全是南辕北辙了,不过这里就不说了,
求同存异吧。
a*****e
发帖数: 717
50
楼主你既然鉴定是外感'怎么还说西医有道理呢?
中医的鉴定是有内有外的'内外都有阴阳'总的路数还是从赃出发的'情志失控是结果而
不是原因'这是跟西医最大的不同'
西医总的来说还是局限于技术层面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下页 末页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