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 发帖数: 8248 | 1 那个小医官,回纥人,
居然叫沙陀忠,而沙陀是鲜卑人的姓氏,
且全无回纥人的发肤面貌。 |
|
M********c 发帖数: 11672 | 2 去关注了一下,发现了这个~~~
“摩尼教约于六至七世纪传入我国新疆地区,复由新疆传入漠北之回纥,而盛行于该地
。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应回纥之请,于江淮等地建立摩尼寺。唐武宗会昌五年(
845)灭佛时,摩尼教亦遭严重打击,转而成为秘密宗教,并吸收道教及民间信仰,从
而改称明教。明教因相信黑暗就要过去,光明即将来临,故敢于造反,屡有反政府之举
。自北宋末年起,浙江、江西、安徽等地,皆曾发生明教造反之事。其后明教又与弥勒
教、白莲社相结合,而演变成明代末年之白莲教。明教一词至清代虽已不复见于文献,
但“明王”出世之说,犹流传于民间。[佛祖统纪卷三十九、柳子厚集卷二十八]。” |
|
d********o 发帖数: 337 | 3 你才是完全错误的。 :)
郭子仪单骑退回纥,是兵力薄弱的情况下的行险之举。
除非你能找到明末以前的翻案文章,讲“子仪实拥重兵,而单骑赴营者,行为艺术也”,
才能证明孙承宗也知道“郭子仪当时兵力相当强悍”。
退一万步说,郭子仪兵再多,到回纥的异族敌营叙故交友情一事与袁崇焕凭上方宝剑
杀毛文龙无法相比。郭子仪一典只能是指当胡虏兵临城下之际武将的作为,不可能是
歌颂袁到东江杀本方将领。 |
|
g****t 发帖数: 31659 | 4 他不懂古文,而且出口成谎.
把他当傻子看就行了.
例如他说的什么袁崇焕"只身入东江军斩帅"完全是胡扯淡.
一来这不符合常理---郭子仪那是没办法.
袁自个去,这是什么行为艺术?
二来有史料说当时还有双方兵对峙的一刻.
另外孙承宗夸毛文龙的话,不知道有过多少.
"孤剑临豺狼之穴" 就是孙说的.
再者,毛文龙比袁崇焕对后金和谈更早.
有人说这个对比是 郭子仪 vs 毛文龙 也不是全无道理.
你才是完全错误的。 :)
郭子仪单骑退回纥,是兵力薄弱的情况下的行险之举。
除非你能找到明末以前的翻案文章,讲“子仪实拥重兵,而单骑赴营者,行为艺术也”,
才能证明孙承宗也知道“郭子仪当时兵力相当强悍”。
退一万步说,郭子仪兵再多,到回纥的异族敌营叙故交友情一事与袁崇焕凭上方宝剑
杀毛文龙无法相比。郭子仪一典只能是指当胡虏兵临城下之际武将的作为,不可能是
歌颂袁到东江杀本方将领。 |
|
k**n 发帖数: 3989 | 5 唐骑· 第二一五章 佛度漠北
夜静得出奇,只是周围没有虫声。
一灯如豆,照耀着大帐内一父一子、一僧一俗。
耶律阮之所以有野心问鼎契丹宝座,是由于他是契丹国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的长子
嫡孙,他在契丹族内以及漠北东胡诸族的号召力,都来源于他的父亲耶律倍,因此在耶
律倍流亡期间,耶律阮也不敢不对父亲的行止密切关注,这份关注不止由于一份父子之
情,更是由于耶律倍是他的威望之源。
所以耶律倍在西北出家的过程,耶律阮是很清楚的。他晓得父亲不但在中原大乱之
际,被鲁嘉陵引渡到了凉州,出家为僧,而且更被张迈册封为“圣识一切执金刚大上师
”。然而在耶律阮心中,他认为这一切都是政治行为,他是以政治眼光来看待耶律倍身
上所发生的事情,认为张迈是在利用他的父王,也认为父王是为了生存才被迫依附张迈。
可是现在,耶律阮有些动摇了,赞华就在他的面前,但说的却都是佛教言语,就连
那神情,也带着一种怜悯,仿佛是菩萨的慈悲。这慈悲让耶律阮很不习惯,他觉得这不
像他的父王。他下意识地看看周围,赞华问道:“伱做什么?”
耶律阮压低了声音,道:“父王,周围可有人监视... 阅读全帖 |
|
G*******s 发帖数: 4956 | 6 世界三大宗教
目 录
前 言
第一章 佛教
第二章 伊斯兰教
第三章 基督教
第四章 谈谈宗教
诗 歌 释放释放
惟独耶稣
前 言
神的存在我们已简单地说过了,但也许有人说:“天地间确是有一位主宰。创造了万
物,也创造了人。不过,哪一位才是真神呢?你说耶稣是神,他说如来佛是神,各说不
一,到底哪一位才是真的呢?”当然,我们说我们所信的是真神,其余的都是假神。正
如他们说我们所信的是假的一样。为此,我们就得看看各宗教所说的是怎样的,我们现
在不准备详细讨论,我们只作个简单扼要的介绍,好使我们能以分辨真假。不过,我们
不能乱说,他们是怎样,我们就说他们怎样。我们对神既要忠诚,我们也要如实地介绍
他们所信的,这是我们必须注意的。
世界的各宗教多得很,我们用不着一一细说,我只提出几个有代表性的、世界性的宗教
来说。
第一章 佛教
佛教是三大宗教之一。它的创始人是释迦牟尼,他原来姓乔达摩,名悉达多。他的生死
,传说不一,大抵说他生于主前557年,死于主前477年者较为普遍,近来有人说他约是
在主前563-483年。他的父亲净饭王是尼泊尔和印度边境上释迦族一个... 阅读全帖 |
|
g*****A 发帖数: 14950 | 7 如果在西安遇见你,那么,我们一定要一起去挤传说中的916,专挑早高峰和
晚高峰,你够不到扶手我揽着你的腰,你在我的胸口听到了我澎湃的心跳。
如果在西安遇见你,那么,我们一定要要一起去逛小寨,体会在人堆里穿梭,挤的
彼此能听到心跳的感觉,体会在贼城里与天斗与地斗与贼斗的其乐无穷。
如果在西安遇见你,那么,我们一定要一起去一次钟楼,一起手把手敲响那口历经
千年的钟,让穿越千年的钟声见证我们那不算惊天动地却也永远难忘的的感情。
如果在西安遇见你,那么,我们一定要一起去大雁塔广场看喷泉,在人群中,在美
丽壮观的喷泉边,悄悄地牵着你的手。
如果在西安遇见你,那么,我们一定要一起去兴庆宫,我要在这里用如李白般浪漫
的诗句来形容我们如唐明皇与杨贵妃般不渝的爱情。
如果在西安遇见你,那么,我们一定要一起去青龙寺,在暮春和煦的阳光下,看樱
花烂漫。
如果在西安遇见你,那么,我们一定要一起去东新街,遍尝西安道地的美食。
如果在西安遇见你,那么,我们一定要一起去一次华山, 在你累的走不动的时
候,我拉着你的手一直走。
如果在西安遇见你,那么,我们一定要去吃桥梓口的泡馍,体会最正宗的西安味道。
... 阅读全帖 |
|
c*********d 发帖数: 9770 | 8 http://www.xjass.com/ls/content/2010-06/17/content_151601.htm
《新疆大学学报》1990年02期 作者:錢伯泉
吐谷浑人在西域的历史 ——兼谈坎曼尔诗签的族属和价值
http://www.xjass.com 2010年06月17日 21:29:32 新疆哲学社会科学网
【内容提要】 本文根据历史记载和考古资科,首先论述了吐谷浑西迁建国后,不断向
西域扩展的经过,以及南北朝隋唐时期吐谷浑人散居西域东部的情况;接着又论述了吐
谷浑人学习汉文氏的高度水平,肯定新疆若羌县出土的《坎曼尔诗签》为吐谷浑人的遗
物,对郭沫若同志有关《坎曼尔诗签》的观点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关 键 词】吐谷浑 西域 坎曼尔
西域古代有吐谷浑人,他们在这个边远的历史舞台上活动的时间还真不短!他们为开发
新疆,创造祖国灿烂的文化,曾经作出很多贡献,我们应当在西域史上给予一定的地位
。本文根据文献记载和考古资料,对吐谷浑人在西域的历史作一探讨。
一 吐谷浑人西迁立国及其深入西域
吐谷浑原为鲜中族,汉魏时期游牧于辽河上游,首领名叫徒何涉归,晋朝永嘉年间(公
元30... 阅读全帖 |
|
z**********e 发帖数: 22064 | 9 第三章“借师助剿”及其对洋务运动兴起的作用
一、“借师助剿”的正义
借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者的军队和外国军事人员之力,在江浙、上海等部
分沿海地区镇压太平天国革命运动,清王朝把这一勾结帝国主义的特殊形式
称之为“借师助剿”。“借师助剿”与洋务运动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但我把
“借师助剿”列为洋务运动史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不是为了分析和说明“借
师助剿”具有镇压人民革命的反动性,勾结和借助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者的力
量的买办性,而主要是因为“借师助剿”体现了洋务运动的中心内容:引进
和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首先是军事技术,以期拯救清王朝的垂危统治。
之所以这样说,可用几个“为什么”来表达。为什么要“借师”?因为
清军不是人民起义军的对手,而“洋兵”却有可能战胜起义军:为什么“洋
兵”能战胜起义军而清军却不能?因为清军除士气低落外,装备很窳陋,而
“洋兵”的武器精良,训练亦系新式;为什么“洋兵”武器装备能那样精良?
因为西方资本主义科学技术先进,工业发展水平较高。因此,“借师助剿”
给清政府及其官吏们以一系列启迪:要拯救清王朝的垂危统治,必须有一支
用新式武器装备的军队;要拥有一支新式武器装备的军队... 阅读全帖 |
|
q*d 发帖数: 22178 | 10 明显的倾向就是双方都不该打.
什么入侵西藏之类的,我觉得是胡扯,
至少讲回纥,高勾丽的时候,袁明显是民族主义者.
开。 |
|
q*d 发帖数: 22178 | 11 没觉得.
另外的旁证是,回纥和高勾丽,袁明明是民族主义者,
没道理到西藏这支持祖国分裂了. |
|
G********C 发帖数: 456 | 12 胡志伟
1923年2月20日,孙中山先生应香港大学校监、港督葛罗斯汾之邀前往发表演说。当何
东爵士陪同中山先生进入大礼堂时,全体学生与来宾起立鼓掌欢迎,达数分钟之久,且
挥动帽子,欢呼声与拍凳声夹成一片。港大学生会主席何世俭首先致欢迎词云:“用任
何言语介绍孙中山先生皆无必要,因孙中山先生的名字就是中国的同义字,孙中山先生
的经历如用书本记载下来,无疑的将是最吸引人的事迹,如果爱好自由是伟大的考验,
那么孙中山先生将与伟大共存,因此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这么一位中国的伟人,一个
真正的君子,和一个胸怀广阔的爱国者”。 (1)
这是上世纪20年代,居住香港的知识份子对孙中山先生的评语。 17年后,在陪都重庆
的国民政府明令全国,尊称孙中山先生为国父。再过16年,毛泽东主席发表《纪念孙中
山先生》(2)一文,盛赞他“是中国革命民主派的旗帜”“全心全意地为了改造中国而
耗费了毕生的精力,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又说:“我听过他多次讲演,感到他
有一种宏伟的气魄。从他注意研究中国历史情况和当前社会情况方面,知道他是很虚心
的。”对于他的缺点,“这是要从历史条件加以说明,使人理解,不可以苛求于前... 阅读全帖 |
|
s********n 发帖数: 26222 | 13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Dec 6 01:56:47 2011, 美东)
亚墨利加
花旗国
大亚美理驾合众国
大美国
美国
米国,日本人对美国的称谓,日本用“米”来代表American的me,所以称“米国”。日
语假名:べいこく,罗马读音:beikoku
为什么把美国称为“米国”也是很多普通日本人常常感到困惑的问题。我在网上就
看到日本网民提出这样的问题:America为何是“米国”——米的国家?不是米作为主
食的国家怎么会是米的国家呢?要回答这个问题,还要从回答为什么中国人把USA称为
“美国”,从“发现”美洲大陆开始。1492年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Cristoforo
Colombo)在西班牙国王的资助下,怀揣着给中国皇帝和印度君王的国书横越大西洋,
经过70多天的航行终于发现了陆地,还晕饩褪茄侵薮舐降亩俊4撕9年至1502
年间另一位意大利航海家Amerigo Vespucci来到这里探险,经过考察确认这里并非人们
已知的亚洲大陆,而是一块对欧洲人而言未知的“新大陆”。航行归来之后,Amerigo
Vespucci通过两封信将他的发现和结论公之于众。1507年,... 阅读全帖 |
|
U*E 发帖数: 3620 | 14 中国境内的民族问题
从沙甸惨案谈起
刘国凯
人口庞大的汉族应……坚强地站立起来,团结中国境内所有的民族一道,举起右手推倒
中共专制主义的高墙,举起左手阻止任何分裂国土的企图。建立一个所有民族和睦相处
、共和共荣的民主中国……- 引自本文
本刊编审吴学灿按﹕此文资料详实,说理充分,是难得的关于民族问题的好文章。
最近,网络上有人从美军轰炸巴格达,扯出三十几年前中共军炮轰云南沙甸回族村
引起种种议论。由于有位表亲自五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末在云南个旧工作,致使我很早
就闻说沙甸惨案。当然仅仅是口头相传。中共当局对一切都是实行黑箱操作。无论是当
时的平叛和后来的“平反”,都没有对社会、人民作出明确的交代。民间也只能以民间
故事的方式辗转相传了。
我对把美国进军伊拉克和共军毁灭沙甸联系起来思考缺乏想象力,但一个沉睡三十
多年的“民间故事”被重新提起,却使我对未来不无担忧。因为困扰中国社会首屈一指
的固然是专制政治,但民族纠纷亦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成份。沙甸惨案是一个早已逝去却
又有可能卷土重来的噩梦──如果我们不及早尽力设法杜绝的话。
一、沙甸惨案“平反”之质疑
三十多年前从表亲那里听来的“民间故事”... 阅读全帖 |
|
n**m 发帖数: 5 | 15
突厥文化,这个概念也是个过于模糊不清的东西。
现在一般认为,阿尔泰各语族的祖先,数万年前生活在阿尔泰山到贝加尔湖一带。
这个语系包括突厥语族,蒙古语族,通古斯语族,而朝鲜语和日本语也带有阿尔泰语系的
很多特征,特别是语法上惊人地类似。争议未决的匈奴语也有很多方面与阿尔泰语系相同
,在语法和单词上都是这样。日本语里有一个词汇叫大人,发音为ULSI,与汉语文献记载
的匈奴大人“吾西”发音相同,好象后来的突厥也有这个称号。
但突厥这个词,到隋唐以后,定义不明。有时仅指阿史那家族,但阿史那家族无疑是塞人
血统。实际上突厥语可能是突厥属下铁勒各族的语言。譬如,满清时老百姓说的汉语,就
不能认为是满族人的语言。
铁勒各族可能很早就和塞人有交流,混血。
据林梅村考证,商周时期的戎,狄,有些是操东伊朗语,有些是操吐火罗语的。中国历史
上人种混杂的长远、深远,绝非常人所能想象。 |
|
n**m 发帖数: 5 | 16
突厥文化,这个概念也是个过于模糊不清的东西。
现在一般认为,阿尔泰各语族的祖先,数万年前生活在阿尔泰山到贝加尔湖一带。
这个语系包括突厥语族,蒙古语族,通古斯语族,而朝鲜语和日本语也带有阿尔泰语系的
很多特征,特别是语法上惊人地类似。争议未决的匈奴语也有很多方面与阿尔泰语系相同
,在语法和单词上都是这样。日本语里有一个词汇叫大人,发音为ULSI,与汉语文献记载
的匈奴大人“吾西”发音相同,好象后来的突厥也有这个称号。
但突厥这个词,到隋唐以后,定义不明。有时仅指阿史那家族,但阿史那家族无疑是塞人
血统。实际上突厥语可能是突厥属下铁勒各族的语言。譬如,满清时老百姓说的汉语,就
不能认为是满族人的语言。
铁勒各族可能很早就和塞人有交流,混血。
据林梅村考证,商周时期的戎,狄,有些是操东伊朗语,有些是操吐火罗语的。中国历史
上人种混杂的长远、深远,绝非常人所能想象。 |
|
r*****d 发帖数: 57 | 17 旧作一篇,不揣简陋,请各位斧正。
评史可法与多尔衮的交往
作者:reached
明末清初,中原大地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政权交替。大顺取明朝而代之,旋即满清入关
,李自成部在山海关被优势兵力的八旗兵与吴三桂联手击败。后撤出北京,在河北,山西
,一路败亡回陕西。满清进京后对原明朝官僚统统留用,收买得地主官僚人心。而原南京
兵部尚书史可法此时在南京拥立福王继位,是为南明弘光政府。
此时,满清正在与大顺军激战,无力南顾,而弘光政权控制的正是富有又未受战乱波及的
的江南之地,财政上非常充盈。本可趁机巩固政权,但却龟缩于江淮以南,数十万大军割
据自雄,鱼肉当地百姓,连大顺军西撤后归属未定的畿辅南部、山东、河南都没有采取有
力措施加以收复。这几个因素凑在一起,使多尔衮等清廷决策人认定没有必要承认南明弘
光朝廷,干脆以清代明,走统一全国之路。
(1644年)七月二十八日,清摄政王多尔衮命弘光朝廷派来的副将何拱薇、参将陈万春带
了一封信给史可法。多尔衮的书信[1]反映了清廷对南明政权态度的全方位转变,即自封
正统,否认弘光朝廷的合法地位,要求它无条件投降。信中充满了恫吓之辞,甚至说什么
“且拟释彼重诛,... 阅读全帖 |
|
B******m 发帖数: 2643 | 18 感谢chrr写了那么认真,你的很多观点是史学界认定大秦是罗马的主要论据,我来说说
我的一家之言,对大秦跟罗马关系的一些质疑。(我没有否定罗马跟大秦的关系,只是
讲一些现在的质疑,时间原因,不知道能不能写的完,写多少算多少吧。)
正史当中关于大秦的记载,最早是《后汉书》,随后在《晋书》、《魏书》和《北史》
中都有记载。以上正史都讲的是大秦,从唐书开始,出现了一个新的名字,叫做拂菻:
《旧唐书·西戎传》:“拂菻国,一名大秦,在西海之上,东南与波斯接,地方万余里
,列城四百,邑居连属。…”
《新唐书·西域传》:“拂菻,古大秦也,居西海上,一曰海西国。去京师四万里,在
苫西,北直突厥可萨部,西濒海,有迟散城,东南接波斯。地方万里,城四百,胜兵百
万。…”
《宋史·外国传六》:“拂菻国东南至灭力沙,北至海,皆四十程。西至海三十程。东
自西大食及于阗、回纥、青唐,乃抵中国。历代未尝朝贡。”
《明史·外国传七》:“拂菻,即汉大秦,桓帝时始通中国。晋及魏皆曰大秦,尝入贡
。唐曰拂菻,宋仍之,亦数入贡。而《宋史》谓历代未尝朝贡,疑其非大秦也。…万历
时,大西洋人至京师,言天主耶稣生于如德亚,即古大秦国也 |
|
R*****d 发帖数: 1148 | 19 扛旗造隋炀反的时候给突厥磕头,不折不扣的大汉奸;传到第三代居然被自家儿媳妇灭了,捎带着给父子两代皇帝戴了N顶绿帽子;中亚占领不到十年就丢给了大食,从此中华文化在此地区一直无力与伊斯兰竞争;立国才一又四分之一个世纪又差点儿被安哥哥办了,而且是在歌舞升平醉生梦死当中突然赤条条地给从被窝儿里提溜出来的;借回纥平安史,东西赔光国体丧尽,弄得连摩尼教徒都能在中原飞扬跋扈;河西走廊丢给吐蕃,嫁公主也不管用;云南自立出南诏,居然把成都都陷了,诸葛武候恐怕要给气活了;藩镇割据,华北地区事实上已经独立;阉党专权,上不输东汉,下可令明朝汗颜;胡乱开放,光一个广州城就住了十万蕃客;道德沦丧,N多的公主后妃都是电源插座;佛教泛滥,皇帝亲自把传说中的释迦牟尼的一小块儿骨头当祖宗供着。。。呵呵。 |
|
o**i 发帖数: 4 | 20 唐太宗对民族关系“华夷一体”。究其缘由是唐太宗时期的中原王朝强盛无伦。汉
王朝击败匈奴用了一百年多的时间。唐王朝灭东西两突厥只用了三十多年。节节取胜的
唐王朝收编了大量游牧民族的军队。许多番将成为唐军将领,并确实为唐王朝的征战尽
忠效力,如太宗时期的契必阿力(铁勒人)、玄宗时期的李光弼(契丹人)、哥舒翰(突厥
人)等。武功盖世的唐太宗被众多臣服于他的北方游牧民族推举为天可汗,这一切使之
产生了一种天下归心的感觉。故唐太宗充满自信,标榜自己与过去的帝王不同。他声称
自己对华夏和狄夷一视同仁,不取偏见。唐太宗的见解当然正确,但这一正确的观点是
以唐王朝在民族斗争中居主导地位、强者地位为依据和后盾。
唐太宗的美好图景终究被安史之乱的事实击碎。中唐以后作乱的多为内附番人,
755年安史之乱的元凶安禄山、史思明均为杂胡(父母系不同胡族)。764年朔方节度使仆
固怀恩(铁勒仆骨部人)叛唐,引数十万回纥、吐番大军进攻长安。781年成德节度使李
惟岳(奚人)要求朝廷承认其继承权,未获许,遂叛。782年恒、冀二州都团练使王武俊(
契丹人)因不满朝廷封赏过低而叛。784年朔方节度使李怀光( |
|
v*****s 发帖数: 20290 | 21 晚唐利用党项抵挡吐蕃这事,咱没有听说过,还要再议。俺印象里面是唐联络回纥,共
御吐蕃。党项的内迁也不是从晚唐才开始的。吐蕃在晚唐基本没有给唐朝造成什么麻烦
了。
部分由于唐的失误,宋的对手和唐完全不是一个量级的。像契丹这种横跨千里,制度稳
定,民族和睦的封建大帝国,指望一两次北伐就能夺回幽燕是不现实的。别忘了,安史
之乱之前,契丹还是个小部族的时候,就把小安子打得只身而还了。西夏的问题上,宋
当然有失误,但是如果不是唐愚蠢的民族政策,彻底改变了灵夏州的民族构成和生态系
统,党项根本没有叛乱的机会。
西藏tg固然够狠,抢回来了,那是tg逆天,不是正常的王朝能做到的。就是tg不也得认
了外蒙古,江心坡。北宋可没有继承幽燕。换句话说,如果tg立国之前,达赖就已经投了阿三,成了印度国的一部分,tg也未必能抢回来吧。 |
|
f*r 发帖数: 3968 | 22 详细的讲得找懂语言学的来
大致上,鲜卑这帮东胡系统的源出东北,大兴安岭北坡一带,突厥系统的源出西北,叶
尼塞河上游一带
回纥汗国崩溃之后腾出了漠北的生存空间,大批东胡系统的民族就往漠北迁徙,铁木真
他们家也在其中
他们家迁到肯特山,为蒙古建族之始。蒙古后来就把这个地方作为民族起源地
漠北高原上的民族成份很杂乱,蒙古建族之时,其中的突厥成份肯定是不少的,但核心
还是东胡系
蒙古几个著名的大部族,克烈源出东胡鞑靼,乃蛮源出突厥,蔑儿乞也源出鞑靼 |
|
S****e 发帖数: 10596 | 23 那也不一定有关系
网上随便抄了段
突厥曾是历史上横行亚洲中部的一个游牧民族,擅长冶炼,曾被柔然称为“锻奴”。在
南北朝时期建立强大汗国,后分裂为东、西两部,隋朝及唐初为中国中原王朝重要边患
。东突厥前汗国为唐大将李靖所破,后汗国为回纥首领“怀仁可汗”所灭,西突厥为唐
大将苏定芳所灭。国破之后,突厥余族与汉族和新疆各少数民族融合,不复作为一个独
立的民族存在。西征的突厥后裔建立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为现代土耳其国家前身。现在
新疆主要少数民族其语言虽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在族源上却与古突厥族关系不大。
古代维吾尔语起先用突厥文拼写,后来用粟特文改进的回鹘文来拼写,之后用阿拉伯文
为基础的古代维吾尔文来拼写(哈卡尼亚文),再后来用察合台文来拼写,公元九—十世
纪后,改用阿拉伯文字母为基础的维吾尔文来拼写。现代维吾尔文是在晚期察合台文基
础上形成的以阿拉伯文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20世纪30年代以后经过几次改进,最近
的一次是在1983年。现行维吾尔文有8个元音字母,24个辅音字母,自右向左横写。用
来书写现代维吾尔文学语言,即业经规范的书面语。每个字母按出现在词首、词中、词
末的位置有不同的形 |
|
B*******u 发帖数: 3789 | 24 李靖、苏定芳真牛人,苏是投降过来吧。
东突厥前汗国为唐大将李靖所破,后汗国为回纥首领“怀仁可汗”所灭,西突厥为唐
大将苏定芳所灭。 |
|
m******r 发帖数: 4351 | 25 发了N多次,总是把我最后一段吞掉了,只好分两段了:
然后是第二首:
练尔多方练未成,空闻曾铣尔前生。
恢疆五载承天语,却[虏]三师傍帝城。
魏绛偏和原有恨,汾阳单骑更无兵。
东江千古英雄手,泪洒黄龙半不平。
"练未成","空闻"好像是贬义,其实完全可以另外理解。孙承宗"欲炼崇焕之气",这个"
气"指的是什么,恐怕很少有人想过吧。我认为就是锐意进取的精神。结果袁中途折戟
,辛苦栽培成了一场空,孙肯定很难过。接下来又把袁比作为了规复河套而屈死的曾铣
,褒扬之义甚明。
恢疆五载承天语,却[虏]三师傍帝城。孙完全不提袁蓟门失守,纵敌长驱,顿兵不战等
事情,就算按照中性词看待,按照我党中宣部检查发言稿的标准,这也是变相在夸袁了。
"魏绛偏和原有恨", 魏绛的典故是指晋悼公四年(前570年),大会诸侯,悼公借此夸耀
他的地位和实力,而他的弟弟杨干却扰乱随从仪卫军队的行列。魏绛为忠于晋国,冒死
戮杨干之仆。此举震动当时,魏绛名声远扬。但晋侯非常恼怒,认为魏绛戳辱杨干,就
是污辱自己,破坏自己的声望,故一定要杀魏绦。
"汾阳单骑更无兵", 指郭子仪单骑退回纥的典故,这是称赞其胆识。结合后面两句, |
|
d********o 发帖数: 337 | 26 好。认真回复一下:
“养戎成患”是猜测。比较牵强,不提了。
这两句
魏绛偏和原有恨,汾阳单骑更无兵。
看起来很熟悉。句式上类似李商隐的:
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按照通行的李义山诗解释,
“原有”,“更无/本无”,就是“有”,“无”,说的是主语“魏绛”“汾阳”。
那么这两句就是说魏绛和戎一事有遗恨,汾阳单骑去敌营无兵。
如果更细一点呢:“神女生涯”,似真,然而“原是梦”;不成真。
这句与“小姑居处本无郎”还略有区别。相应地,
“魏绛偏和”,原是目的,但是(袁氏)没做成,有恨。
和戎之事,史上甚多,为什么要用遥远的春秋时代,诸侯国而不是统一王朝的
魏绛呢?事情又不是发生在东北地区。
因为魏绛和戎一事不是朝廷原来的意见,而是武将提出,说服国君,采取的与异族讲和政
策。
考虑当时风传袁氏结建虏自重,这个类比够明白的了吧。
郭子仪去回纥营谈和一事,与袁到东江杀毛几乎没什么共同点。连单身独骑都不一样,
袁带了不少亲兵。牛头也只能强调“胆识”上的共同。律诗用典要工,到了明朝,历史
典故积累已多,要讲胆识,用什么典不行,要用相差这么多的:
郭是去异族谈和,是在国家危亡几乎倾覆之际,是在都城门 |
|
d********o 发帖数: 337 | 27 对呀,武将提出,都成功了,但是为什么要讲“遗恨”呢?
难道是惋惜袁议和之志不申而遗恨?
应该是遗恨袁画虎不成反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更合理。
“郭子仪手中并非无兵可用,而且实力还相当强悍”这个绝对是颠覆性观点了。
千年以来讲的都是“郭子仪单骑退回纥”。不管今天有什么翻案文章,至少在明朝,
本诗写作之时,郭子仪手下兵力空虚,以胆识名望和人格魅力挽狂澜于既倒,是共识。
要是“实力还相当强悍”,还算个屁功劳,哪能成为千古流传的佳话。
你纠缠这一点肯定是要失败的。 |
|
d********o 发帖数: 337 | 28 第一首诗不是那么明确。第二首比较容易。还是从文学角度来讲:
练尔多方练未成,空闻曾铣尔前生。
恢疆五载承天语,却虏三师傍帝城。
魏绛偏和原有恨,汾阳单骑更无兵。
东江千古英雄手,泪洒黄龙半不平。
老牛同学为什么“汾阳单骑”当成袁督师诛毛事迹了呢。大概是因为他先入为主地
把前面魏绛的典也解成了“挺身而出杀不守规矩之人”。因此他以为这一联是这样对仗,
和后面一联一起,是隐晦地赞扬袁入东江杀毛。
现在我们看到“魏绛偏和原有恨,汾阳单骑更无兵”这一联的典故解释为
魏绛和戎,子仪退回纥,可能更合理。
那么尾联呢,如果“东江千古英雄手,泪洒黄龙半不平。”
是讲毛的事迹,这是不是于律不合呢?
没有。李商隐是七律大师。他的“无题 - 昨夜星辰昨夜风”,全篇讲的是
Party上的女子,最后两句是什么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OK,这不是怀人的七律,怀念人的也有:
李的七律:
宋玉
何事荆台百万家?惟教宋玉擅才华。楚词已不饶唐勒,风赋何曾让景差!
落日渚宫供观阁,开年云梦送烟花。可怜庾 |
|
m******r 发帖数: 4351 | 29 似乎我们有些共识了,就是孙的诗至少大多数都是在讲袁崇焕。
除了那个英雄手。我还是坚持是指袁崇焕的"古人作手",这两句老孙最大的毛病还是那
个,不肯把意思说死, 我一直坚持认为,这本身就很说明问题. 这个先放在一边, 我们各
持己见好了。
汾阳单骑这句,你理解成子仪和议退回纥,这个非常有问题。郭子仪这件事,让人印象
最深的是什么?是求和吗?那随便派一个文官和回鹘交涉不就可以了?显然不然。而是
,郭子仪的胆气。而且除此之外,也没有其他更好的能和袁崇焕的事迹匹配的解释。
仗, |
|
r***l 发帖数: 9084 | 30 步兵披重甲,纪律严明,无论多大的伤亡都保持队形,后发制人,对骑兵还是有胜算的。
其实无论兵种,进攻一方最怕的就是冲击几次,对方阵型依然岿然不动,防守一方需要
很强的纪律性才能等到后发制人的时机。史书上有些这样的例子。
唐朝平叛的一个战例。
壬申,官军至洛阳北郊,分兵取怀州;癸酉,拔之。乙亥,官军陈于横水。贼众数万,
立栅自固,怀恩陈于西原以当之。遣骁骑及回纥并南山出栅东北,表里合击,大破之。
朝义悉其精兵十万救之,陈于昭觉寺,官军骤击之,杀伤甚众,而贼陈不动;鱼朝恩遣
射生五百人力战,贼虽多死者,陈亦如初。镇西节度使马璘曰:“事急矣!”遂单骑奋
击,夺贼两牌,突入万众中。贼左右披靡,大军乘之而入,贼众大败;转战于石榴园、
老君庙,贼又败;人马相蹂践,填尚书谷,斩首六万级,捕虏二万人,朝义将轻骑数百
东走。
晋灭东吴的东线决战。
悌与扬州刺史汝南周浚,结陈相对,沈莹帅丹阳锐卒、刀五千,三冲晋兵,不动。莹引
退,其众乱,将军薛胜、蒋班因其乱而乘之,吴兵以次奔溃,将帅不能止,张乔自后击
之,大败吴兵于版桥。诸葛靓帅数百人遁去,使过迎张悌,悌不肯去,靓自往牵之曰:
“存亡自有大数,非卿一人所支 |
|
a*****y 发帖数: 33185 | 31 商君法圣:毛泽东是兴法批儒的代表人物! 作者:[商君法圣] 来源:[乌有之乡]
浏览:[372] 2010-12-09
写在前面
在当代中国,某些文化复古主义者正摆出一副“回归传统”“热爱传统”的“慈爱”面
目,准备以儒家思想作为中华文化的唯一代表事物,正准备将一个人尊崇孔子与否,作
为评判他是否尊崇和支持中华文化的唯一判断标准,按照这一标准,否定孔子和儒家,
就成为了彻底否定中华文化的所谓不可辨驳的“罪证”,否定儒家就成了彻底抛弃中华
文化不再成中国人了!然而儒家文化并不能够代替整个中华文化,整个中华文化也绝对
不仅仅是儒家文化!与儒家观点相异的先秦诸子百家,哪一家不是中华文化?法家思想
不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吗?毛泽东没有继承法家,没有赞美法家文明吗?既然毛
泽东继承了法家,又怎么能够被指责成是“发动文化大革命意图彻底否定和灭绝中华文
化”呢?毛泽东继承了法家文明,又怎么不能够说成是继承了中华文化呢?法家与儒家
在中国古代社会的思想斗争上的你死我活的斗... 阅读全帖 |
|
l*****e 发帖数: 416 | 32 这是您老的原贴:
发信人: fengqi (道听途说), 信区: History
标 题: Re: 塞北诸族历史上所受不同文化之影响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Jun 28 10:05:19 2011, 美东)
按照你的说法和逻辑,唐朝中国就开始接受西方文明了,还用得着蒙古接受吗?就不能
认真看看史料再说?
这个问题首先就模糊不清,我只能费力去猜测,你要是觉得我的回复有问题,那这个根
子只能出在您老身上。当然,我也很赞赏您老的坦诚态度。
如果你老现在的意思是这样:
1。“唐接受了大量西亚-中亚文化,但是唐没有汉化迟缓”。
2。“蒙古部分接受西方文化, 但却使得蒙古汉化迟缓”
3。上述两点矛盾,我的论点有问题。
那么,我可以就此回答:
1。在上述的1当中,你老混淆了主客关系。对于唐,或是关中-中原地区来说,业已沉
淀两千多年的中华文明始终是主流,大量西亚-中亚文化输入中原不假,但无力反客为
主,也不可能推翻中华文明的统治地位。即使是在鲜卑人的北朝,佛教在同本土道教的
交锋当中,至少在政治上,也屡遭失败。所以对于唐朝来说,它本来就“汉”,
谈何汉
化呢?即使着重考虑唐朝的鲜... 阅读全帖 |
|
G********C 发帖数: 456 | 33 胡志伟
1923年2月20日,孙中山先生应香港大学校监、港督葛罗斯汾之邀前往发表演说。当何
东爵士陪同中山先生进入大礼堂时,全体学生与来宾起立鼓掌欢迎,达数分钟之久,且
挥动帽子,欢呼声与拍凳声夹成一片。港大学生会主席何世俭首先致欢迎词云:“用任
何言语介绍孙中山先生皆无必要,因孙中山先生的名字就是中国的同义字,孙中山先生
的经历如用书本记载下来,无疑的将是最吸引人的事迹,如果爱好自由是伟大的考验,
那么孙中山先生将与伟大共存,因此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这么一位中国的伟人,一个
真正的君子,和一个胸怀广阔的爱国者”。 (1)
这是上世纪20年代,居住香港的知识份子对孙中山先生的评语。 17年后,在陪都重庆
的国民政府明令全国,尊称孙中山先生为国父。再过16年,毛泽东主席发表《纪念孙中
山先生》(2)一文,盛赞他“是中国革命民主派的旗帜”“全心全意地为了改造中国而
耗费了毕生的精力,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又说:“我听过他多次讲演,感到他
有一种宏伟的气魄。从他注意研究中国历史情况和当前社会情况方面,知道他是很虚心
的。”对于他的缺点,“这是要从历史条件加以说明,使人理解,不可以苛求于前... 阅读全帖 |
|
f*******e 发帖数: 2791 | 34 摘要:通过对元朝的“四等人”政策进行了探讨,认为“四等人”的划分既有维持大一
统的需要,也是对宋辽金元时期民族融合成果的一种承认,而以蒙古为国之根本、色目
和汉人互相牵制的政策又导致了民族分布格局的巨大变化,进而为更大范围内的民族融
合创造了有利条侍,所以以往学界仅仅以民族歧视和压迫来评价元朝“四等人”政策的
历史作用似乎是不全面的。
关键词:元朝;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统治政策
元代是我国历史上第三次实现“大一统”,对于我国疆域的形成、中华民族的形成起到
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为维护对辽阔疆域的统治,元朝实施了“四等人”政策。关于元朝
的“四等人”政策,以往学界已有很多论著涉及,其中《中国历代民族政策研究》中“
论元朝的民族政策”部分对此有较详细的论述。因为该书是改革开放后较早出版的以我
国历代民族政策为研究对象的专论,所以有着非同一般的影响。不知道是否是受到了该
书的影响,其后出版的有关蒙元民族史的著作多有论及元朝的“四等人”政策,并基本
上沿用了《中国历代民族政策研究》的观点,将元朝的“四等人”政策定义为“具有浓
厚的民族歧视与民族压迫的色彩”。值得关注的是我国历史上所有王朝或... 阅读全帖 |
|
|
|
|
b*********f 发帖数: 1585 | 38 是啊 如果唐玄宗能坚守潼关 另一方面颜杲卿又在河北起兵 安禄山内部也是矛盾重重
从日后安禄山被安庆绪杀死 安庆绪被史思明杀死 史思明被史朝义杀死即可看出内部矛
盾很重 加以时日 等待内部起变 安史之乱是完全可以不用花7年 甚至借回纥的兵来解
决的 |
|
v*****s 发帖数: 20290 | 39 来晚了,看了一下,发现有个很严重的问题,大家似乎都没发现。
丢失西域主要的原因不是怛罗斯,怛罗斯两年之后,高仙芝就再次征伐大勃律。而是安
史之乱以后,安西北庭都护府精兵内调,河西走廊又被吐蕃回纥遮断。
宠 |
|
S********1 发帖数: 344 | 40 事件的历史意义不是在于丢不丢人,而是在于长期的影响;再说了,到底丢不丢人,怎
么丢人也不是你说了算的~
先说说你提到的南诏,唐军对南诏的最大规模的几次军事行动中,确实败了两次,但也
是仅有的两次。 第一次就是你提到的‘士卒死者六万人’,这一次直接导致南诏坚定
了与吐蕃联合反唐的意图;第二次大败,是754年,也就是安史之乱的前一年,这一次
唐朝失去云南统治权。但是在779年,南诏,吐蕃联军20多万进攻川蜀,结果被唐将李
晟手下仅仅5000精兵及当地守军斩首6000.因为归咎失败责任的问题,南,吐居然还闹
起内讧,后来南诏吐蕃决裂,南诏因为与唐一战实力大损,加上吐蕃的强权剥削,国力
受到动摇。 793年, 异牟派遣使者表示归附唐廷,并且联合进攻吐蕃。在神川拿了吐
蕃10万多人。
。。。。
当然,在异牟死了以后,南诏又有叛变行为,与唐相互攻伐。
860年,唐军收复安南; 867年, 交趾之战巩固了唐朝在安南的统治;875年,节度使
高骈在大渡河败南诏军,南诏彻底丧失了侵犯西川的能力。 902年,南诏就灭亡了。
所以唐朝对南诏取得的绝对是最终的压倒性胜利!
时间关系,跟吐蕃的战役很多,就不详细... 阅读全帖 |
|
b*********f 发帖数: 1585 | 41 阁下说:“总之,无论在战争还是外交谋略上,唐朝各个时期都表现出了一个强大帝国
应有的风范~”
请问一下 唐朝在安史之乱时期 向回纥两度借兵以平定安史之乱 并给沿途百姓造成极
大的影响 这表现了何种强大帝国应有的风范 |
|
l*b 发帖数: 4369 | 42 怛罗斯之战导致唐失西域?西域在哪儿知道不?怛罗斯之战之后西域四镇哪个丢了?
普及点历史吧:西域指的是玉门关以西,葱岭以东,也就是今天新疆和甘肃西部一代。
恰恰是盛唐无与伦比的国力,能够历史上首次支撑大军两次翻越帕米尔山阶(这是亚欧
大陆的中心高地,几大山脉的交汇,比青藏高原还要难走),兵威耀于葱岭以西。一战
灭小勃律(747年),再战灭石国(750年)。这两战都是在西域以外的。
751年怛罗斯之战,唐军3万(安西都护兵员定额2万4千,加上些杂兵)vs阿拉伯军15万
。唐军后方最近的产粮区在万里之外的关中平原,阿拉伯军后方产粮区在近在咫尺的波
斯。唐军从大本营安西都护府翻越险峻的帕米尔山阶赶来,阿拉伯军从波斯大本营穿越
富饶的河中平原而来。此役唐军被击败,但失去的只是葱岭以西的羁縻诸国,唐朝有实
际控制的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都没有失地。
安西、北庭都护的命门不在西,而在东。如果两府能够得到后方的有力支持,无论哪个
帝国,翻越葱岭和瀚海来袭安西、北庭大都是有去无回。安史之乱(755年)爆发后,
安西、北庭都护调精兵入卫京畿(756年),西域空虚,但阿拉伯人无力东望。反而是
吐蕃,趁唐朝国... 阅读全帖 |
|
l*b 发帖数: 4369 | 43 汉隋掌控的西域在葱岭以东。这部分从来没有被阿拉伯人占领过。安史之乱之后唐室衰
微,西域最终被吐蕃占领,之后又被回纥占领。
阿拉伯人染指的土地在葱岭以西,是河中地区,阿拉伯人从未翻越葱岭。西方侵略者翻
越葱岭要到700年后的瘸狼帖木儿了。 |
|
m***n 发帖数: 12188 | 44 蒙古部落被辽国管理过,其实契丹也是一个广义的"蒙古部落",契丹语也是一种蒙古语
方言。俄语,维语里的中国就叫"契丹"。
不过呢,当代蒙古族的形成是后来的事情。你对古代草原的历史缺乏一个基本概念。
想象一下,古代的草原上可能就是那么几支部落跑来跑去。有的又离开了,比如南下或
者西去,就可能暂时没人了,然后新的部落又来了,很可能是完全不同的一批人。
比如匈奴走了,鲜卑来了;鲜卑走了,柔然来了,柔然灭了,突厥来了,突厥走了,回
纥来了,回纥走了,契丹来了,契丹南下了,新来的部落(可能是从兴安岭那里过来的)
就是后来的成吉思汗时代的蒙古人。
关于北方草原与中国的关系,我以为应该这么理解:
古代中国有一个基本的内在矛盾: 游牧民与定居农民的矛盾。这个矛盾不是单纯的对立
和敌对,而是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很多时候游牧民武力占优势,但是农民
在财富和文明创造上占优势。
两者都是古代中国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把游牧民抛开,你无法理解和叙述中国历史。
最早,来自西北的不知哪里来的黄帝部落击败并融合了中原的炎帝部落,司马迁说匈奴
是夏朝北逃的后人(不论真假,这是和他同时代的匈奴人这么说的,民族集体... 阅读全帖 |
|
c******n 发帖数: 16403 | 45 [转载]日本人为什么把美国称为“米国”?
(2011-04-25 16:48:03)
转载▼
标签:
转载
原文地址:日本人为什么把美国称为“米国”?作者:翟华
我初学日语,常常借助和日本同事聊天的机会学习。上次见到一位日本同事,便问他:
Why do you call the USA the “rice country”?(为什么你们日本人把USA称为“米
”国?)日本同事看着我,不知如何作答,便狡黠地反问:Why do you call the USA
the “beauty country”?(为什么你们中国人把USA称为“美”国?)
其实,为什么把美国称为“米国”也是很多普通日本人常常感到困惑的问题。我在网上
就看到日本网民提出这样的问题:“アメリカはなぜ「米国」-米の国なのでしょう?
米を主食としている国ではないのにどうして米の国なのでしょう。知っている方、ぜ
ひ教えて下さい。 ”(America为何是“米国”——米的国家?不是米作为主食的国家
怎么会是米的国家呢?谁知道答案,无论如何请赐教。 )
要回答这个问题,还要从回答为什么中国人把USA称为“美国”,从... 阅读全帖 |
|
M******k 发帖数: 27573 | 46 恭喜楼主喜得贵子。。
文章也是图文并茂,希望有空还是多多更新。
感觉这一个朝代,一旦以雇佣兵为主力,就走上了下坡路,看唐朝后来,不靠回纥好象
就干不了什么了。 |
|
s******8 发帖数: 7105 | 47 西瓜妹:
我来帮你炒旧饭,记得多加点料。
=====================================================
李嗣业,字嗣业,京兆高陵人。长七尺,膂力绝众。开元中,从安西都护来曜讨十
姓苏禄,先登捕虏,累功为昭武校尉。后应募安西,军中初用陌刀,而嗣业尤善,每战
必为先锋,所向摧北。高仙芝讨勃律,表嗣业陌刀将。
时吐蕃兵十万屯娑勒城,据山濒水,联木作郛,以扼王师。仙芝潜军夜济信图河
,令曰:“及午破贼,不者皆死。”嗣业提步卒升山,颓石四面以击贼,又立大旗先走
险,诸将从之。虏不虞军至,因大溃,投崖谷死者十七八。鼓而驱至勃律,禽其主,平
之。虏号为“神通大将“。大食运兵攻四镇,仙芝率兵二万深入,为大食所败,残卒数
千。事急,嗣业谋曰:“将军深履贼境,后援既绝,我与将军俱前死,尚谁报朝廷者?
不如守白石岭以为后计。”仙芝曰:“吾方收合馀烬,明日复战。”嗣业曰:“事去矣
,不可坐须菹醢。”即驰守白石,仙芝乃得还。表嗣业功,进右金吾大将军,留为疏勒
镇使。城一隅地,屡筑辄坏,嗣业祝之,有白龙见,因其处蕝祠以祭,城遂不坏。汉耿
恭故井久涸,祷已,泉复出。... 阅读全帖 |
|
E******u 发帖数: 3920 | 48 贞观之治继续:
唐纪十二
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中之中 贞观十五年(641年)礼部尚书江夏王道宗持节送文成
公主于吐蕃。太常博士吕才刊定阴阳杂书可行者,凡四十七卷,斥术士妄言。突厥乙毗
咄陆可汗击败沙钵罗叶护,杀之。以李世勣为兵部尚书。薛延陀寇朔州,上命李世勣统
兵击之。十二月,世勣败薛延陀于诺真水。
十六年(642年):正月,魏王泰上《括地志》。凉州都督郭孝恪击败西突厥乙毗咄陆
。乙毗咄陆部下立新可汗,乙毗咄陆奔吐火罗。宇文士及卒。高丽泉盖苏文弑其王武,
立王弟子藏,自为莫离支。
十七年(643年):正月,郑公魏征薨,陪葬昭陵。代州都督刘兰成反,坐腰斩。二月
,上命图画功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齐王祐反,败死。四月,太子承乾因涉谋反被
废;汉王元昌赐自尽,侯君集等伏诛。诏立晋王治为皇太子。闰月,上许与薛延陀真珠
可汗通婚,复下诏绝其婚。上观《高祖》、《今上实录》。九月,徙承乾于黔州,顺阳
(魏)王泰于均州。
十八年(644年):上欲自征高丽。七月,敕阎立德造船四百备战高丽。九月,郭孝恪
击焉耆,虏其王突骑支而还。十一月,诏告天下伐高丽。
十九年(645年):正月,上将发洛阳伐高丽,以... 阅读全帖 |
|
E******u 发帖数: 3920 | 49 开元盛世
唐纪二十七
玄宗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上之中 开元二年(714年):上选乐工数百人,自教法曲于梨
园,“皇帝梨园弟子”。命有司沙汰天下僧民,还俗者万二千余人。西突厥都担叛,碛
西节度使阿史那献克碎叶等镇,斩都担。薛讷出檀州击契丹,唐兵大败,死者什八九。
吐蕃入寇临洮、渭源等地,薛讷、王晙大破吐蕃。十二月,置陇右节度大使、嗣鄯州等
十二州。
三年(715年):姚崇、卢怀慎同为相。山东大蝗,姚崇令捕杀蝗虫。胡禄屋酋长入朝
。西南蛮寇边。监察御史张孝嵩出龟兹西数千里,攻阿了达于连城,孝嵩威震西城。孝
嵩因赃污贬灵州。
四年(716年):上杖杀长孙昕、杨仙玉。吐蕃寇松州,松州都督孙仁献破吐蕃。山东
蝗复起。六月,上皇崩于百福殿。拔曳固斩突厥可汗默啜首来献。卢怀慎薨。姚崇荐宋
璟自代。唐前称房、杜,后称姚、宋。
五年(717年):上幸东都,赦天下。复置营州都督于柳城。陇右节度使郭知运大破吐
蕃于九曲。复以明堂为乾元殿。契丹王李失活入朝。
唐纪二十八
玄宗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上之下 开元六年(718年):广州吏民为宋璟立遗爱碑,璟谏
止之。移蔚州横野军于山北。契丹王李失活卒,其弟娑固代之。
七... 阅读全帖 |
|